“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设计 教案

“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设计 教案
“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并制作成乘法口诀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能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你还能说出哪些呢?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对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请你心里默背乘法口诀,填写乘法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们在填写的时候想的是哪些口诀,能够写下来吗?探究二

师:空格里还缺哪些口诀,请你把他补完整。

生: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五七三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三八二十四

五九四十五

师:你是怎样补出来的?

生回答:根据上下左右推算出来的。

师: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

生回答:

口诀排列的有规律。

很多口诀都重复了。

小结:红色标出的正好分割出了上下重复的两组乘法口诀。

探究三

师:很多口诀都是重复出现的,那我们能不能整理一下,使口诀表变得简单些呢?

生:表格从斜线开始,成对称,所以可以省略一半。

师:在这张表中藏着很多小秘密,你们能不能把小秘密都找到呢?

小组讨论。

生回答。

小结:九九乘法口诀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师:请你说说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练习二

师:请你把口诀补完整。

生:三七二十一

师:请你说说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生:3×7=21

7×3=21

生:五九四十五

5×9=45

9×5=45

生:六八四十八

6×8=48

8×6=48

练习三

师:请你说说你的思路。

生回答。

师:当遇到除法算式,要怎样思考呢?

生回答。

小结:做除法算式填空时,要用乘法口诀来思考。练习四

师:根据老师说出的口诀的前半句,把口诀说完整生抢答。

师:请你和同桌玩一玩。

生交流。

练习五

师:哪一组来开小火车?

生回答。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通过找规律,我们能更容易地记住乘法口诀表。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熟记乘法口诀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表》教案

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1、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2、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懂得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乘法口诀表动态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一组),每组准备全部乘法口诀卡片(一张卡片一句口诀)。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学过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多少句?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一组),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归纳。 (1)学过的乘法口诀是:1~9的乘法口诀。关于“1”的乘法口诀有1句,关于“2”的乘法口诀有2句……也就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①数全部乘法口诀卡片,共45张。 ②按上面算式中数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连加。 对于能找到第3、4种简便算法的小组,给予奖励。 2.整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怎样整理45句乘法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由于学生有了2~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经验,估计多数小组的学生会将45句口诀(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形成一个有结构、有系统的表格,如教材所示。 3.展示乘法口诀表。 请各小组将自己整理的结果在投影仪上展示。对整理得有结构、书写整齐美观的小组给予奖励。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也和大家一样,整理了全部乘法口诀,并将整理的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教案,DOC

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 马鞍镇中心小学:尉小平 一、设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材,强调数学学习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实行多层次的练习,培养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会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并积极倾听和采纳别人的正确见解,从而养成学生从小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在教科书的第88-99页分为两块内容:一是乘法口诀表的归纳整理;一是练习二十的教学。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他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本教科书出现乘法口诀表是小九九(四十五句),使用大九九的地区可以出大九九表。练习二十的三道题目是针对学生在掌握了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消化乘法口诀。 三、学情分析 教学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表内乘法,并且已进行了关于乘法口诀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也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因此本课时对学生而言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关键在于对其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数量,便于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前段时间学习的基础上,系统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了解其中的规律,并且能运用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2、数学思考:能独立自主地分析整理乘法口诀表,学会主动探究,积极交流,在同学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3、解决问题:能灵活运用自己已学到的知识积极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4、情感与态度:培养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养成良好的数学实践的习惯。 五、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是提高计算速度,能见算式立即说出得数。 教学关键:是强化乘法口诀的记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19×19的乘法口诀表) 1乘的乘法有: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9=9 1×10=10 1×11=11 1×12=12 1×13=13 1×14=14 1×15=15 1×16=16 1×17=17 1×18=18 1×19=19 2乘的乘法有: 2×2=4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2×10=20 2×11=22 2×12=24 2×13=26 2×14=28 2×15=30 2×16=32 2×17=34 2×18=36 2×19=38 3乘的乘法有: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3×11=33 3×12=36 3×13=39 3×14=42 3×15=45 3×16=48 3×17=51 3×18=54 3×19=57 4乘的乘法有: 4×4=16 4×5=20 4×6=24 4×7=28 4×8=32 4×9=36 4×10=40 4×11=44 4×12=48 4×13=52 4×14=56 4×15=60 4×16=64 4×17=68 4×18=72 4×19=76 5乘的乘法有: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5×10=50 5×11=55 5×12=60 5×13=65 5×14=70 5×15=75 5×16=80 5×17=85 5×18=90 5×19=95 6乘的乘法有: 6×6=36 6×7=42 6×8=48 6×9=54 6×10=60 6×11=66 6×12=72 6×13=78 6×14=84 6×15=90 6×16=96 6×17=102 6×18=108 6×19=114 7乘的乘法有: 7×7=49 7×8=56 7×9=63 7×10=70 7×11=77 7×12=84 7×13=91 7×14=98 7×15=105 7×16=112 7×17=119 7×18=126 7×19=133 8乘的乘法有: 8×8=64 8×9=72 8×10=80 8×11=88 8×12=96 8×13=104 8×14=112 8×15=120 8×16=128 8×17=136 8×18=144 8×19=152 9乘的乘法有: 9×9=81 9×10=90 9×11=99 9×12=108 9×13=117 9×14=126 9×15=135 9×16=144 9×17=153 9×18=162 9×19=171 10乘的乘法有: 10×10=100 10×11=110 10×12=120 10×13=130 10×14=140 10×15=150 10×16=160 10×17=170 10×18=180 10×19=190 11乘的乘法有: 11×11=121 11×12=132 11×13=143 11×14=154 11×15=165 11×16=176 11×17=187

99乘法口诀表-教学教案

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 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和学具 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 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1的乘法口诀,只有1句;第二横排是2的乘法口诀,有2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 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的乘法口诀有8句,应排在第八横排) 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的乘法口诀有9句,应排在第九横排) 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 3.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十八) 本来1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有九句)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把乘法口诀的得数盖住,任意指一句口诀,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把乘法口诀里任意一句的乘数或被乘数盖住,指名学生很快背出这句口诀. 二、找规律. 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被乘数和乘数一样) (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 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7=49,49÷7=7) 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在每句口诀的下面,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 7×3=21 6×8=48 7×8=56 3×7=21 8×6=48 8×7=56 21÷3=7 48÷6=8 56÷8=7 21÷7=3 48÷8=6 56÷7=8 2.找一找,下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 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九九乘法口诀表

九九乘法口诀表 “小九九”的由来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 数学版乘法口诀表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九九乘法口诀表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的乘法口诀 目录 “小九九”的由来 数学版乘法口诀表 “小九九”的由来 现在小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小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没有进位制,原则上需要无限大的乘法表,因此不可能有九九表。例如希腊乘法表必须列出7x8,70x8,700x8,700x8,7000x8……。相形之下,由于九九表基于十进位制,7x8=56,70x8=560,700x8=5600,7000x8=56000,只需7x8=56一项代表。 古埃及没有乘法表。考古家发现,古埃及人是通累次迭加法来计算乘积的。例如计算 5x13,先将13+13得26,再迭加26+26=52,然后再加上13得65。 巴比伦算术有进位制,比希腊等几个国家有很大的进步。不过巴比伦算术采用60进位制,原则上一个“59x59”乘法表需要59*60/2=1770项;由于“59x59”乘法表太庞大,巴比伦人从来不用类似于九九表的“乘法表”。考古学家也从来没有发现类似于九九表的“59x59”乘法表。不过,考古学家发现巴比伦人用独特的 1x1=1,2x2=4,3x3=9……7x7=49,……9x9=81 ……16x16=256 …… 59x59=3481 的“平方表”。要计算两个数a,b的乘积,巴比伦人则依靠他们最擅长的代数学, axb=((a+b)x(a+b)-axa-bxb)/2。例如 7x9=((7+9)x(7+9)-7x7-9x9)/2=(256-49-81)/2=126/2=63. 古玛雅人用20进位制,跟现代世界通用的十进位制最接近。一个19x19乘法表有190项,比九九表的45项虽然大三倍多,但比巴比伦方法还是简便得多。可是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玛雅乘法表。 用乘法表进行乘法运算,并非进位制的必然结果。巴比伦有进位制,但它们并没有发明或使用九九表式的乘法表,而是发明用平方表法计算乘积。玛雅人的数学是西半球古文明中最先进的,用20进位制,但也没有发明乘法表。可见从进位制到乘法表是一个不少的进步。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最新)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 乘法口诀》,课本第84页。 ●教材分析:《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熟练掌握1到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上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计算经验独立完成,并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 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同时学生已经学习过2到8的乘法口 诀,已经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但9的口诀句数多,数目大,容 易混淆,学生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景,让他们在兴趣浓厚的状态 下主动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就有了较强的自信心 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一步归纳总结,探索出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情感目标: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口诀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 计算。 ●教学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袋鼠想拜见数学王国的国王,国王想考考小袋鼠,就在小袋鼠到王国的路上设置了一些关卡,如果小猴子能顺利通关,就可以到达数学王国。小袋鼠是个好学的孩子,他非常想到数学王国学习,可是又怕过不了关,想请大家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课始创设了“小袋鼠到数学王国”的情境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智勇大冲关,自主探究新知: (一)第一关,导入新课。 1、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赛龙舟情景图)小袋鼠刚走了几步就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幸好河上面有一条小桥,但是桥口有一个小兔子。小袋鼠正想从桥上走过去的时候,小兔子拦住了袋鼠说:“小袋鼠,你要是想过去,就必须完成两个任务:1、说出你在河面上发现的两个有关数学的信息,并且提出三个数学问题。 2、你必须完成跳远的任务。”

三表合一九九乘法口诀表汉语拼音字母表英文大小写对照表A纸打印

三表合一九九乘法口诀表汉语拼音字母表英文大小写对照表A纸打印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1九九乘法口诀表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2汉语拼音字母表 全部字母 a[阿] o[喔] e[鹅] i[衣] u[乌]ü[迂] b[玻]p[坡]m[摸]f[佛] d[得]t[特]n[讷]l[勒] g[哥]k[科]h[喝] j[基]q[欺]x[希] z[资]c[;雌]s[思]r[日] zh[知]ch[嗤]sh[诗] y[医]w[巫] ai[哀] ei[唉] ui[威] ao[奥] ou[欧] iu[由] ie[耶] üe[约] er[儿] an[安] en[恩] in[因] un[温]ün[晕] ang[昂] eng[摁] ing[英] ong[翁] 英文字母大小写对照表 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 vWwXxYyZz 3韵母表

单韵母:a[阿] o[喔] e[鹅] i[衣] u[乌]ü[迂]复韵母:ai[哀] ei[唉] ui[威] ao[奥] ou[欧] iu[由] ie[耶] üe[约] er[儿] 前鼻韵母:an[安] en[恩] in[因] un[温]ün[晕]后鼻韵母:ang[昂] eng[摁] ing[英] ong[翁]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yi wu yu yin yun ye yue 声母表 b[玻]p[坡]m[摸]f[佛] d[得]t[特]n[讷]l[勒]g[哥]k[科]h[喝] j[基]q[欺]x[希] z[资]c[;雌]s[思]r[日]zh[知]ch[嗤]sh[诗] y[医]w[巫]

“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并制作成乘法口诀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能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你还能说出哪些呢?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对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请你心里默背乘法口诀,填写乘法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们在填写的时候想的是哪些口诀,能够写下来吗?探究二 师:空格里还缺哪些口诀,请你把他补完整。

生: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五七三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三八二十四 五九四十五 师:你是怎样补出来的? 生回答:根据上下左右推算出来的。 师: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 生回答: 口诀排列的有规律。 很多口诀都重复了。 小结:红色标出的正好分割出了上下重复的两组乘法口诀。 探究三 师:很多口诀都是重复出现的,那我们能不能整理一下,使口诀表变得简单些呢? 生:表格从斜线开始,成对称,所以可以省略一半。 师:在这张表中藏着很多小秘密,你们能不能把小秘密都找到呢? 小组讨论。 生回答。 小结:九九乘法口诀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师:请你说说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练习二 师:请你把口诀补完整。 生:三七二十一 师:请你说说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生:3×7=21 7×3=21 生:五九四十五 5×9=45 9×5=45 生:六八四十八 6×8=48 8×6=48 练习三 师:请你说说你的思路。 生回答。 师:当遇到除法算式,要怎样思考呢? 生回答。 小结:做除法算式填空时,要用乘法口诀来思考。练习四 师:根据老师说出的口诀的前半句,把口诀说完整生抢答。 师:请你和同桌玩一玩。

教学设计:乘法口诀表

前言: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环节。本人根据多年亲身教师经验,整理了具体实用、条文严谨的<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供大家学习参考,减轻教师你的工作负担。格式都按照公文标准排版好了,直接下载编辑/打印使用即可,谢谢!上面前言部分使用时请删除。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 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 学汇报结果。 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 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 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3、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 口诀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体 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分析、比较中找出比较简明、方便的整理方法。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 多少算多少。

乘法口诀表教案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乘法口诀表教案设计 乘法口诀表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 88 页、 89 页。 练习二十 1~3。 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标: 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懂得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知识: 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情感: 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练习除了边讲边练外最后按排了有层次的集中练习并进行及时反馈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 / 10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乘法口诀表(9 块小黑板空乘法口诀表格)、每个学生一张空表格(答题卡一)、作业设计(答题卡二)、两圆片大小不一图钉。 学生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准备卡片(一张卡片一句口诀)预设教学流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智慧老人说我们把乘法口诀学完了,他要考考你们第一关,出示答题卡一: 乘法口诀表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表格。 2、完成表格后说上说一共有几句,你是怎样数的把方法写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一小组先完成。 学生各自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完成。 教师巡视。 及时辅导有困难的小组。 2、展示乘法口诀表。 请各小组在写在小黑板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全班一起读。 生 1:

乘法口诀表教案

乘法口诀表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乘法口诀表,第84 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能更加系统的掌握1—9 的乘法口诀。2.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乘法口诀表动态课件、实物投影仪,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 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谁的乘法口诀,只有几句? 第二横排又是谁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 乘法口诀有几句? 2. 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 的乘法口诀,7 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 8 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 的乘法口诀有8 句,应排在第八横排) 9 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 的乘法口诀有9 句,应排在第九横排) 出示整理完整的乘法口诀. 3. 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 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 (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九十八) 本来1 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 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 的乘法口诀有三句,……,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

有九句) 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 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 把任意一句乘法口诀,说出它的上,下,左,右分别对应的口诀 二、找规律. 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 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两个乘数一样) 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只能计算一道乘法 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X7 = 49, 49£= 7) 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在下面的每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 7X3= 216X8= 48 3X7= 218X6= 48 21缶748^6= 8 21^7 = 348^8 = 6 2.找一找,下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 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18:二九十八,三六十八; 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36: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 提问:你还能想出哪些数字对应的是两句不同乘法口诀吗? 3.找一找,哪几组口诀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调. 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蕴涵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一、课前准备:(手指操) 二、学习新课 (一)编口诀 1、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课件出示:数一数有几个格子(10)再出示9颗智慧星。(这里有几颗智慧星)

师:你能很快地告诉老师这里有几颗智慧星吗你怎么看的这么快、这么准呢(共10格,空了一格) 空了一格,也就是比10少1,用式子算就是10—1=9 师:我们可以说1个9比几少1是9。 2、出示两排智慧星: 师:现在是两排了,你还能很快看出现在有几颗智慧星(怎么看的) 师:1个9和1个10比,那2个9就可以和几十比跟20比你还能用算式算到有多少颗智慧星吗所以我们就可以说2个9比几十少2是18。 3、出示三排智慧星: 师:再看是几个9,就可以和几十比,那3个9就是?我们也可以说3个9比30少3是27。 师:像这样还有4个9一直到9个9,你能每次和几十比一比,看看比它少几写下来,在减一减得数是几。 生:填表后汇报。(略) 导: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数都和几有关? 板书:9的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表教案

第七课时乘法口诀表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0页、71页,整理、归纳全部乘法口诀表。 教学提示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等方式去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进一步探索起规律。学生已经学习了全部的乘法口诀,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记忆口诀的方法,熟记口诀。教材安排了两个教学活动,在活动一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口诀的整理,通过讨论蓝灵鼠的问题,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活动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填表,然后再观察、发现表中积的规律。学生的表述不一定规范,只要表述清楚、意思正确就可以,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记忆口诀的方法,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乘法口诀表表格 学具准备:乘法口诀表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热身,导入新课 1. 看数字,猜口诀。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完了全部的口诀,现在老师就来考验一下大家,看谁掌握的最好。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学生猜出这是哪句口诀的得数,比如教师拿

出25,学生要说出“五五二十五”) 2. 口算我最棒。 师: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乘法口诀,下面我们看看谁的口算能力最超群!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题。) 3. 导入。 师:为了更好的记忆乘法口诀,我们将乘法口诀整理在表格中,来寻找其中的规律。(板书:整理归纳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新知 1. 整理乘法口诀表 师:我们前面曾经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想一想,我们当时是怎么整理的,谁来说一说? 生1:每个数的乘法口诀占一行,从上到下依次是1~6的乘法口诀。 生2:像爬台阶一样,从下到上,一行比一行少一个格…… 师:下面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一边回忆口诀,一边把口诀整理在我们课本70页的口诀表中,看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学生分组整理乘法口诀表) 师:哪一组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们整理的结果? (指名学生到前面投影展示) 师:你们觉得他们整理的好不好?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 师:蓝灵鼠有问题问大家,“如果某一句口诀忘记了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根据这句口诀前面或者后面的一句来想一想,比如,忘了3×6,可以看一看前一句是“二六十二”,我们知道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同样的数,12+6=18,所以这句口诀是“三六十八”…… 2.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整理好的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我是横着看的,第一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二行是2的乘法口诀…… 生2:我是竖着看的,第一列是1个几,都是1乘几,第二列是2个几,都

数学教案-99乘法口诀表

数学教案-99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教学难点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教具和学具乘法口诀表.教学过程一、整理乘法口诀表.1.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1的乘法口诀,只有1句;第二横排是2的乘法口诀,有2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的乘法口诀有8句,应排在第八横排)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的乘法口诀有9句,应排在第九横排)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3.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十八)本来1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

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有九句)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把乘法口诀的得数盖住,任意指一句口诀,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把乘法口诀里任意一句的乘数或被乘数盖住,指名学生很快背出这句口诀.二、找规律.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被乘数和乘数一样)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7=49,49÷7=7)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在每句口诀的下面,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7×3=21 6×8=48 7×8=56 3×7=21 8×6=48 8×7=56 21÷3=7 48÷6=8 56÷8=7 21÷7=3 48÷8=6 56÷7=8 2.找一找,下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18:二九十八,三六十八;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36: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3.找一找,哪几组口诀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调.:三四十二:三七二

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体验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记4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应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体会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 3、通过找规律的方法探究出1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并熟记1的乘法口诀。 4、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推理、总结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教学难点:探究并归纳4的乘法口诀。 3. 教学用具 课件、练习卷 4. 标签 4的乘法口诀,探究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铺垫助学) 1、教师:今天我们来当勤劳的小蜜蜂,看看大家谁能得到一朵花。 2、看算式说结果和乘法口诀。(课件出示口算题) 1×3=2×2=5×2=3×2=5×5= 3、看图片说乘法口诀。

(二)教学例题(合作探究) 1、出示四叶草,让学生说说这种小草的特点。 学生:有四片叶子。 2、教师出示四叶草,让学生观察四叶草,可以分别用几个几来表示? 3、根据图自己编写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板书课题:4的乘法口诀。)教师巡视,编写正确的同学奖励一支花。 4、让学生说一说编写的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1×4=4 一四得四4×1=4 2×4=8 二四得八4×2=8 3×4=12 三四十二4×3=12 4×4=16 四四十六 5、让学生看图和乘法算式以及乘法口诀找规律?

(1)引导学生竖着看和横着看,乘数和积会有怎样的规律。 让学生理解:竖着看,其中一个得数是4,另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多1,积一个比一个多4。横着看,乘数相同,积相同,乘法含义相同 (2)引导学生从乘法和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去找规律。 乘法口诀中前两个字代表乘法的两个乘数,乘法口诀第三个字后面的字是乘法的积。 6、复习2-5的乘法口诀。 (三)学习1的乘法口诀。(顺思导学) 1、找出乘法口诀数量上的规律。 (1)引导学生说出:5的乘法口诀有5句,4的乘法口诀有4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2的乘法口诀有2句。 (2)引导学生数数,5、4、3、2,然后应该数哪个数字了? (3)说出1×1=代表的含义。 学生:1个1 (4)竖着从一五得五读到一二得二,那么1个1的乘法口诀应该如何编写呢? 学生:一一得一 (5)么这个乘法口诀应该放在乘法口诀表的什么地方呢?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乘法口诀表 温州市苍南县新安二小赵春黄 325804 一、教案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乘法口诀表,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1~3题。 二、教案准备: 1、用色彩鲜艳的厚纸,做成“数字车厢”。 如 ……。 2、数学模型表格(幻灯片) 三、教案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本节课的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通过让学生将1-9的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简明、清晰、逻辑性强的表格,使其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它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学生在经历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 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班里绝大部分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乘法口诀的背诵已经比较熟练,对于口诀的整理已不再陌生。因为在前一单元的1-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复习中,学生已经将口诀整理成表格,并对表格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因此学生对于整理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验。我想这节课如果还仅仅是乘法口诀的背诵是不是太单薄了,太枯燥乏味了?如果还只是表格的整理是不是太空洞了,太低效了?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根据教案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师的教案特点,确定如下教案目标:1.通过构造“数字列车”“找秘密”这一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 2.在经历逆向开“数字列车”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美丽的表格”的探索,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发现规律带来的喜悦。 (二)教案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和谐发展”的教案理念,始终围绕如何把乘法口诀练习课上“活”上“趣”上“新”进行设计和实施: 首先坚持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教案内容为基准,创设一种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游戏情境。其次,试图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利用课前准备的“数字列车”和“美丽的表格”,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教案

乘法口诀表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乘法口诀表,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1~3题。 二、教学准备: 1、用色彩鲜艳的厚纸,做成“数字车厢”。 如 。 2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本节课的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通过让学生将1-9的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简明、清晰、逻辑性强的表格,使其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它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学生在经历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 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班里绝大部分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乘法口诀的背诵已经比较熟练,对于口诀的整理已不再陌生。因为在前一单元的1-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复习中,学生已经将口诀整理成表格,并对表格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因此学生对于整理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验。我想这节课如果还仅仅是乘法口诀的背诵是不是太单薄了,太枯燥乏味了?如果还只是表格的整理是不是太空洞了,太低效了?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构造“数字列车”“找秘密”这一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2.在经历逆向开“数字列车”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美丽的表格”的探索,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发现规律带来的喜悦。(二)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始终围绕如何把乘法口诀练习课上“活”上“趣”上“新”进行设计和实施:首先坚持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教学内容为基准,创设一种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游戏情境。其次,试图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利用课前准备的“数字列车”和“美丽的表格”,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构造“数字列车”、探索“美丽的表格”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