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2020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2020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2020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MPE)是晚期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或胸膜原发性肿瘤所致的胸膜腔积液[1]。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大量的积液会影响患者心肺功能,易造成呼吸困难和诱发反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生存期仅为4~6个月[2]。肺癌是引发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肿瘤。笔者通过对1例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此类患者中如何参与药物治疗,并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因“气喘2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当时未予重视,未予处理。1周前无明显诱因气喘加重,无胸闷、胸痛、咳嗽、咯痰、发绀、呼吸困难、夜间端坐呼吸等不适。否认食物、药物致变态反应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胃纳可,大小便无异常,体质量未见明显减轻。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125次?min-1,呼吸:2次?min-1,血压:112/65mmHg(1mmHg=.133kPa)。卡氏评分为8分。左肺叩诊浊音,呼吸规整,左肺呼吸音减弱,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片提示:“左中下肺密度增高影,考虑左肺肺癌并肺内转移,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入院第5天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见大量腺癌细胞。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count,WBC)14.95×19?L-1;中性粒细胞.791;血红蛋白(hemoglobinuria,Hgb)116g?L-1;血小板计数(PLT)419×19?L-1。血生化检查: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

2药学监护

2.1化疗方案分析该患者为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KPS评分良好,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控制,提高生活质量。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铂类联合化疗方案总有效率为25%~35%,至疾病进展时间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1年生存率为3%~4%,2年

生存率为1%~15%。没有任何一种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明显优于其他含铂方案。该患者接受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铂类化疗符合NCCN指南中的相应标准,具体如下:KPS 评分为8分,病理类型为腺癌,既往未接受过化疗。培美曲塞二钠疗效与多西他赛相近,毒性较多西他赛低,奈达铂也显示出较顺铂消化道及肾毒性低的优势,因此适合老年患者或一般情况较差患者的化疗。

2.2PC方案化疗的药学监护患者采用PC方案化疗后2~3周期应重新进行影像学和肿瘤标记物复查,以明确化疗药物的疗效。化疗过程中,药师应嘱护士培美曲塞二钠只能用.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不能溶于含钙溶液,注射时间应超过1min。如果培美曲塞二钠注射液接触到皮肤或黏膜,立即用水彻底清洗。应在培美曲塞二钠给药结束3min后再给予奈达铂静脉滴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是消化道反应,需要密切关注1周内血常规和肝功能。培美曲塞二钠用药前必须预防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防止血液和胃肠道不良反应。规范的处理措施应为:第1次给予培美曲塞治疗开始前7d至少服用5次日剂量的叶酸,一直服用整个治疗周期,在最后1次培美曲塞给药后21d可停服。患者还需在第1次培美曲塞给药前7d内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一次,以后每3个周期肌内注射1次,以后的维生素B12给药可与培美曲塞用药在同一天进行。叶酸给药剂量:35~1μg?d-1,常用剂量4μg,每日1次;维生素B12剂量为1μg,每日1次。

2.3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考虑患者有气喘持续2年,病原菌种类容易变迁,混合感染存在的可能性大,故抗菌药物不仅要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还要考虑院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的可能。治疗上给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左氧氟沙星,不仅可以覆盖上述病原菌,还对不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有效,同时也增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患者开始抗感染治疗后,应监测使用抗菌药物后72h内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评价抗菌药物疗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可引起出血,应检查患者的凝血时间、血小板聚集时间和凝血因子Ⅱ时间。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可引起高血钾或低血钾,应注意监测血清电解质。左氧氟沙星常见消化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皮肤变态反应、肝功能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等,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药学监护该患者胸闷、胸痛,B超定位时仍有大量胸腔积液,腔内注射硬化剂可缓解压迫症状,多西环素为药物选择之一[3]。多西环素与四环素作为硬化剂疗效相当,现已基本取代四环素。腔内注射多西环素时,应尽可能先排出积液,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胸腔内灌注多西环素后患者无需不断翻身。胸腔内灌注硬化剂会引发胸痛,胸腔内注入局麻药可减轻疼痛,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的特点,是最常见的用于胸腔内局麻的药物,因此可在灌注多西环素前即时给予利多卡因1mg。

3讨论

该患者由于恶性胸腔积液引起胸闷胸痛。积极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除全身化疗外,恶性胸腔积液的局部治疗也很重要。胸膜固定术可以防止胸腔积液复发,避免反复胸腔穿刺或胸内插管,长期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多西环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刺激胸膜粘连,又兼有抗菌作用,成功率达到8%~85%[4]。既往的许多研究认为,胸腔内灌注硬化剂后患者必须不断翻身以促进硬化剂在胸腔内均匀分布,但患者频繁翻身会带来较大的不便甚至痛苦。英国胸科协会总结大量的临床研究后发现,翻身或不翻身的患者胸膜固定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胸腔内灌注硬化剂后患者不必翻身[5]。

以该患者为例,临床药师通过参与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在抗感染治疗、化疗和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等方面给予全程化的药学监护,对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20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2020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MPE)是晚期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或胸膜原发性肿瘤所致的胸膜腔积液[1]。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大量的积液会影响患者心肺功能,易造成呼吸困难和诱发反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生存期仅为4~6个月[2]。肺癌是引发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肿瘤。笔者通过对1例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此类患者中如何参与药物治疗,并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因“气喘2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当时未予重视,未予处理。1周前无明显诱因气喘加重,无胸闷、胸痛、咳嗽、咯痰、发绀、呼吸困难、夜间端坐呼吸等不适。否认食物、药物致变态反应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胃纳可,大小便无异常,体质量未见明显减轻。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125次?min-1,呼吸:2次?min-1,血压:112/65mmHg(1mmHg=.133kPa)。卡氏评分为8分。左肺叩诊浊音,呼吸规整,左肺呼吸音减弱,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片提示:“左中下肺密度增高影,考虑左肺肺癌并肺内转移,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入院第5天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见大量腺癌细胞。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count,WBC)14.95×19?L-1;中性粒细胞.791;血红蛋白(hemoglobinuria,Hgb)116g?L-1;血小板计数(PLT)419×19?L-1。血生化检查: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 2药学监护 2.1化疗方案分析该患者为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KPS评分良好,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控制,提高生活质量。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铂类联合化疗方案总有效率为25%~35%,至疾病进展时间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1年生存率为3%~4%,2年

肺癌合并心包积液留置心包引流管的护理效果观察

肺癌合并心包积液留置心包引流管的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9-28T09:55:00.1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作者:朱瑶 [导读] 探讨肺癌合并心包积液留置心包引流管的护理效果。 朱瑶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合并心包积液留置心包引流管的护理效果。方法:把2016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留置心包引流管治疗的44例肺癌合并心包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是18.2%,对照组患者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是54.5%,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肺癌合并心包积液留置心包引流管治疗患者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明显减少置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癌;心包积液;心包引流管;护理 心包积液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常发并发症,具有较大危害性,可能引发心包填塞,且大约会有30%左右的心包积液患者因心脏压塞而死[1]。临床治疗肺癌合并心包积液的主要疗法是心包引流,其能有效改善心脏博血量[2],但是该疗法对护理质量具有较高标准,因此必须改善心包积液留置引流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肺癌合并心包积液留置心包引流管的护理效果,特选择我院44例肺癌合并心包积液患者予以研究,详细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2016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留置心包引流管治疗的44例肺癌合并心包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有患者22例。观察组22例患者中,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0.3±3.3)岁;其中9例腺癌患者,7例鳞癌患者,6例小细胞癌患者。对照组22例患者中,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0.8±3.1)岁;其中9例腺癌患者,8例鳞癌患者,5例小细胞癌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置管护理,具体内容有:①准备负压引流瓶与中心静脉导管等材料;②引流前系统准备,消毒皮肤,依据患者体质、病情以及引流物情况确定适宜的引流管,依据心脏B超诊断观察心包积液量,术前介绍置管风险;③严格依据无菌原则完成置管操作,置管期间要注意患者感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④与负压引流瓶连接来维持引流,于导管上张贴专用标签来记录导管类型、置管时间以及置管长度等;⑤严格控制引流速度与引流量。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置管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有: 1.2.1 加强健康宣教①积极加强日常护理工作的巩固,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意识的健康宣教干预。②应用图文形式的宣教手册,主要介绍心包积液概念、引流管概念、引流目的、引流方法、常见引流不良事件、维持管道固定、保持敷料干结以及相关日常护理注意内容等,让患者能够准确了解自身体位和引流的联系。 1.2.2 加强技术管理导管用蝶形胶布高抬法固定来防止管道滑脱;床头角度间隔1~2h便调整一次,一次调节大约5°,依据患者病情和需求辅助其变换体位或翻身,从而改善胸背痛和保持正确体位,防止患者私自变化体位而引起导管扭曲;置管初期应切忌挤管,要通过对引流液颜色、性质以及量的记录来判断有无堵管;强化镇痛效果,可利用情绪转移或是放松肌肉等方式来缓解疼痛感和不适感,需要时应用药物镇痛;加强气道、雾化以及排痰管理,防止胸部压力过高或是咳嗽而牵拉导管疼痛;加强穿刺部位的监护,每天交接班时应观察穿刺部位的状况,注意其有无渗血和渗液,周边皮肤是否红肿或是有无皮下气肿,外敷料有无干结和导管有无良好固定等,一旦发生异常要即刻通知医生。 1.2.3 加强心理疏导肺癌合并心包积液患者多数已到晚期,具有较大心理压力,再加上引流时必须长期卧床,活动受到限制,穿刺置管还会造成身体不适,心理压力愈发加剧,因此必须强化患者心理干预。指导患者开展肌肉放松与正念训练,一天至少1~2次,帮助患者分析发生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原因与变化情况等,保持开放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日常巡视护理中及时发现患者发生的失眠、反复埋怨以及要求下床等心理应激反应,做到对症处理,鼓励患者家属多多陪伴和疏导患者,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怀、支持以及理解。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有急性疼痛、敷料污染、导管脱落以及导管堵塞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统计数据,应用(%)符号表现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用P<0.05判断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2例患者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是18.2%,对照组22例患者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是54.5%,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6.286,P=0.012)。详细见下表1。

肺癌心包侵犯(转移)患者体征及处理

通过面前的文章我们了解到肺癌是会发生心脏转移且容易被忽视,文章中提到肺癌心包侵犯后可发生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症状。事实上当肺癌转移到心包时,心包腔液体会增多,压迫心脏,导致心脏的射血功能出现障碍。药代邮认为在临床肺癌转移心脏治疗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心包积液。本篇文章就心包积液的相关知识进行一下简单介绍,希望患者,患者家属,主治大夫能引起足够重视。 恶性心包积液隐匿且危及生命 肺癌如果侵犯心包就会发生心包恶性积液。患者患者临床症状与心包积液产生的速度和量有关。人的正常心包内有30ML积液,主要起生理润滑的作用。如果心包积液迅速增加,仅仅达到250ML即可产生心包梗塞症状,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多数心包侵犯或转移起病隐匿,更为担心的是如果心包积液缓慢增加,及时达到1L临床仍无症状。 恶性心包积液临床症状 患者如果发生恶性心包积液的主要症状是心包填塞引起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 (1)呼吸困难、端坐体位、心悸、浮肿、上半身静脉曲张。 (2)体检会发现颈静脉曲张、颜面及下肢浮肿、发绀(唇、肢端)、肝大、肝颈回流征阳性、奇脉。 (3)心界扩大、心音遥远、心电图表现肢体导联低电压、胸部X线显示心影增大,B超可显示心包内液体量增多。 恶性心包积液临床处理 在临床上对恶性心包积液的处理方法是根据患者积液量多少采用不同的措施。既要针对肺癌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还要根据心包积液的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一般标准的治疗方案是: (1)积液量较少,进行内科治疗 (2)积液量较多,可能引发心脏压塞致使患者迅速死亡,就必须做心包穿刺抽取积液,在B超定位下,行心包穿刺术放置细硅管于心包腔内进行引流,待液体流净后,心包内注入顺铂或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及博来霉素等化疗药物或同时给于干扰素起协同作用,或其他生物制剂。为预防心包粘连应于每次心包穿刺后注入地塞米松10~15MG。 (3)极少数难以控制的心包积液可以请外科医生做心包开窗术,引流心包积液至胸腔或体外。 特别注意:由肺癌侵犯所致的心包炎经治疗吸收后,常常可残存局部斑块,普遍存在心包壁增厚.或遗留不同程度的粘连和包裹。放射性心包炎所致的急性纤维索性渗出心包积液可能会完全溶解而吸收,如不能完全吸收,可出现心包膜机化,最终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引发严重后果。 肺癌发生心包积液患者的生存期 肺癌发生心包积液患者生存期是根据积液的性质,是否得到及时处理,肺癌病理类型等因素决定的。 (1)患者的心包积液是由于肿瘤转移所引发的恶性积液,预后不佳,往往生存期不长。

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8-11-20T17:05:27.6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6期作者:李辉[导读] 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死亡率及恶性程度较其他恶性肿瘤均显著更高。 (湖南省常德第一中医医院血液肿瘤科 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2018年本院收治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胸腺肽进行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CR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R、NC、PD占比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结论对肺癌合并MPE患者而言,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增强治疗效果,积极改善患者病情,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奥沙利铂;胸腺肽;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 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死亡率及恶性程度较其他恶性肿瘤均显著更高,对人类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恶性胸腔积液(MPE)属于肺癌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当前临床针对肺癌合并MPE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多通过局部治疗、肿瘤热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胸腔内置管引流结合胸腔内给药可促进胸膜粘连闭锁,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对胸腔积液的形成产生抑制,临床疗效显著[1]。本研究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治疗肺癌合并MPE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2018年本院收治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对照组(46例)。本研究全部入选者均知情同意,且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组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7.94±4.68)岁,男性27例、女性19例;对照组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7.82±4.71)岁,男性26例、女性20例,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均行胸腔置管引流术,确保引流净后进行胸腔药物灌注。用药前1天给予10mg氯雷他定片睡前口服,持续用药1w。灌注前30min给予25mg盐酸异丙嗪肌注,与此同时,给予20mg甲氧氯普胺肌注,积极预防过敏及胃肠道反应。此外,将10mg地塞米松+2%利多卡因10ml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ml中,而后经引流管将其注入患者胸腔内,缓解患者胸膜反应症状。对照组患者给予100mg·m-2由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奥沙利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811 规格 50mg)经稀释后注入胸腔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300mg由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胸腺肽(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130 规格 5ml:40mg)进行治疗。注药结束后立即封管,患者取去枕平卧位15min,协助患者翻身转动体位,确保药物与患者胸膜充分接触,用药2d后将胸腔积液引流净,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w。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根据WHO疗效判定标准[2]:患者胸腔积液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持续30d以上为完全缓解(CR);胸腔积液减少50%以上,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持续30d以上,无需再抽液者为部分缓解(PR);胸腔积液有所减少但不足50%,且出现复增现象,1个月内需再次抽液为无效(NC);患者胸腔积液明显增加,甚至死亡为进展(PD)。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系统行统计学处理,以n(%)表示计数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CR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R、NC、PD占比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表1。 3.讨论 在肺癌中晚期恶性胸腔积液(MPE)十分常见,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类患者普遍预后不佳。癌性胸腔积液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液流体静脉增加等[3]。大多原发肿瘤患者对常规化疗药物敏感度不高,且难以耐受标准化疗方案,故当前临床多通过姑息疗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 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生物反调节剂在恶性胸腔积液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普及与应用。奥沙利铂、胸腺肽均是临床治疗肺癌的常用药物,单纯应用奥沙利铂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远期疗效不佳,联合胸腺肽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CR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R、NC、PD占比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说明将奥沙利铂、胸腺肽联合应用于肺癌合并MPE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4]。奥沙利铂是当前临床公认治疗中晚期肺癌效果最理想的药物之一,该药属于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主要通过DNA与代谢产物的交联对DNA、RNA合成产生抑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刺激机体免疫学反应,最大限度发挥其细胞毒性作用及抗肿瘤活性。胸腺肽是一种多肽,其具有的生物活性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通过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增强B细胞抗体应答、促进细胞因子生成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目的。总而言之,联合胸腺肽、奥沙利铂治疗肺癌合并MPE两种药物间可产生相互协同效应,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切实可行性及安全性[5]。

胸腔积液处理方法

胸腔积液处理方法 胸腔积液是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如果患者不能及时的治疗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因此关于胸腔积液的治疗大家有必要多了解一下,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治愈疾病。目前医学在治疗胸腔积液方面有很大的提升,那么胸腔积液处理方法有哪些?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 胸腔积液治疗方法有一下几种: 1、胸腔积液免疫治疗 采用异体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联合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2 ril 2)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完全有效55%,部分有效36%,无效 9%。 2、中药治疗

采用榄香烯乳对晚期恶性胸腔积液进行临床研究,胸腔积液的治疗结果表明,该制剂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为74.8%,对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为75.0%;接受局部注射的患者,有效率为63.5%。 3、不常见疗法 其它疗法还包括四环素等粘连剂治疗、放射性胶体治疗,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4、胸腔积液的治疗手术 胸膜分流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分流器行胸腹分流术是一个新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此法简单安全,尤适用于有“包裹肺综合征”、肺不能重新扩张患者,这些病人用其它常规疗法往往无效,分流术虽不能使胸腔积液不再产生,但它能使其保持稳定,从而缓解症状,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 5、化疗 胸腔内化疗。与其它胸水治疗方法比较,胸腔积液的治疗方

法具有较突出的疗效。用假单胞菌苗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膜腔积液,总有效率为82.7%。 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胸腔积液处理方法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是早发现早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建议大家一旦发现疾病千万不能拖延治疗,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才有更大的治愈疾病的希望。

顺铂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

顺铂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顺铂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进行治疗的72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顺铂胸腔灌注,研究组采取顺铂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及治疗第7天后的胸腔积液、血清血管内皮因子(VEGF)浓度。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7 d后的胸腔积液和血清VEGF浓度显著低于治疗3 d后和对照组7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明显抑制VEGF的表达。 [关键词]顺铂;恩度;胸腔灌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c)-0022-03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出现的并发症,占整个胸腔积液的20%左右,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导

致,而肺癌是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1-2]。恶性胸腔积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临床上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常采用的办法是对胸腔膜内注药[4]。恩度是一种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能特异性地对血管内皮生子因子(VEGF)受体进行作用,阻挡其诱导的受体以及下游分子的磷酸化,降低肿瘤血管的生成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5-6]。有研究显示,恩度和常规的化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能够降低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和复发[7]。本研究旨在探讨顺铂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进行治疗的72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44~79岁,平均(56.8±5.9)岁;其中16例鳞癌,14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45~80岁,平均(57.3±6.2)岁;其中17例鳞癌,14例腺癌,5例小细胞癌。两组的Karnofsky评分均>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患有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生物制剂过敏的患者;一个月内接受过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的患者;不愿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

肺癌晚期合并胸腔积液病患的护理经验

肺癌晚期合并胸腔积液病患的护理经验 发表时间:2016-01-20T11:08:14.42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作者:代丹 [导读] 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湖北武汉因无明确可测量癌症末期主要照顾者为老年人之相关统计数据,所以无法具体评估其压力来源为本文之限制。 代丹 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湖北武汉 430100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晚期合并胸腔积液病患护理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例肺癌晚期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通过交流、观察,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情绪情况,并回顾性分析归纳患者的身体、心理紊乱情况及照顾者护理问题。护理过程以增进舒适为首要目标,缓解胸腔积液所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患者接受导管放置,改善生活品质。结果:14例患者(87.5%)接受导管放置,生活品质得到改善,有效缓解了病患的焦虑、恐惧、失眠等不良心理,2例无效。 【关键词】肺癌晚期;胸腔积液;护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R561.5 R5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002-01 肺癌并胸腔积液为癌症晚期阶段,此时无法手术及施行放射线治疗,不仅预后不佳,且存活率不高,平均生存期仅为四个月,此时治疗目标并非治疗疾病,关键是维持生命品质[1]。癌症患者面对病情发展、医疗处置以及合并症带来的压力,而引发负向心理影响高达47% [2],而癌症末期患者的照顾者,如遇上年龄大及无人轮流照顾,相对会增加照顾者的压力负荷且造成病人被照顾需求无法获得满足[3]。因此除了积极减缓病患身心痛苦外,同时协助主要照顾者改善照顾困境,如教导照顾癌症末期病患所需的护理技巧、伤口变化处理等。利用舒适护理技巧增加病患的呼吸舒适,协助接受导管留置,增加自我认同,学习与导管共存,重新适应生活,协助家人学习返家后相关护理技巧,减轻照看压力。期盼由此得出的护理经验,提供给护理人员在照看此类病患时需同时兼顾主要照顾者需求,达到整体性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的肺癌晚期合并胸腔积液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61+6.4)岁,其中11例患者存在吸烟史。 1.2肺癌晚期患者症状肺癌晚期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因胸水导致呼吸困难,并因导管问题产生负面情绪而影响社交活动。且因主要照顾者为伴侣,年龄偏大且缺乏护理经验,多无人分担护理工作,而深感彷徨、无助。 1.3评价方法及标准用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由交谈、观察、倾听及身体评估完成资料收集等。由评估资料分析,确立主要护理问题:①较低的呼吸状态(胸腔积液限制肺扩张相关)②身体、心理紊乱(导管留置引发负向自我价值感受相关)③照顾者角色紧张(缺乏处理出院导管照顾相关能力不足);治疗标准:①明显缓解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没有明显的消极状态及负面情绪;②好转消极情绪基本消失,偶尔有负面情绪;③无效消极情绪严重。 2护理措施 ①评估呼吸速率与呼吸状态、氧合变化、胸部扩张情形、听诊呼吸音,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②陪同医师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是因胸腔积液引发的呼吸困难,可由胸腔穿刺引流胸水获得改善。③观察引流导管通畅情形,引流液颜色、性质与味道并做记录,鼓励深呼吸至少5次/每小时,以促进胸腔积液流出。伤口换药时,鼓励病患正视伤口,同时教导照顾者出院后如何护理伤口及留置导管护理。④每日评估留置导管伤口处的恶臭程度,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及除臭吸附剂敷料,降低引流液味道,加强病室通风。⑤给予氧气吸入2L/分钟,并监测呼吸状态及血氧浓度。执行呼吸训练,教导深呼吸及咳嗽技巧,使肺部获得最大通气量。⑥说明活动能促进肺扩张,依病患可接受范围协助活动,如上下床、如厕等,过程中给予鼓励及赞美增加病患的活动意愿。⑦依医嘱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1片,每日3次,以减少呼吸道黏膜分泌的粘稠性,促进痰液排出。⑧加强自我照顾能力:采取渐进性活动方式及执行缓和性休闲活动如听收音机、看电视、聊天。 ⑨带来病患参加集体卫生教育活动,介绍病房内胸腔积液的病友,分享彼此的经验,共同建立自信心,增加对疾病发展的认知,减轻焦虑不安感。⑩协助病患及家属恢复平日的生活习惯,了解病患放松心情的方法,如教导患者家属带病患散步、看电视、与病友聊天,建议病患紧张时可以慢慢深吸气再慢慢吐气,让自己情绪放松,减轻焦虑情绪。 3讨论 本文为叙述肺癌晚期合并胸腔积液病患的护理经验,在照顾过程中优先解决病患的呼吸困难问题,其次就是身体、心理紊乱情况及照顾者护理问题。Derek R. Hopko等[4]认为严重的抑郁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甚至高达70%[5]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常常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沉默寡言,萎靡不振等。通过主动关怀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因引流管恶臭及导管留置问题使病患产生害怕他人嫌弃之负向自我想法,运用修饰及改善恶臭等技巧,让病患能够与导管共存,接纳自己。最后依据老年人学习特有方式,教导照顾者导管及伤口的相关护理技巧,以减轻照顾者压力,才能提高生活品质。病患出院后以电话追踪,指导病患及照顾者逐渐适应导管留置,知道如何护理导管。因现代人生活忙碌未能分担住院照顾老人责任,住院多为老人照顾老人现象,在确立照顾者压力的同时,因无明确可测量癌症末期主要照顾者为老年人之相关统计数据,所以无法具体评估其压力来源为本文之限制。 参考文献: [1]John E.Jeffrey S:Recent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 Mayo Clin Proc 2008:83(2):235-250 [2]谭诗生,李杭,罗健,等.中晚期癌症患者首次住院期间心理状况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J].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2009,22(4):377-381 [3]李世岑.陪护人员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J].广西医学杂志,2002,24(12):2133-2134 [4]Derek R. Hopko,John L. Bell ,Carl W. Lejuez.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for depressed cancer patients in a medical care setting[J].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2008 39(2):126-136 [5]Zabora J,Brintzenhofe SK,Curbow B,et al.The pre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y cancer site[J].Journal of Consult Psychology,2001,10(1):19-28

良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CT影像特点

良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CT影像特点 贾建军1,刘瑞娟1,李钊2 (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东济宁 272000;2.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目的:评价良恶性胸腔积液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良性胸腔积液和124例恶性胸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胸膜结节状增厚、大量胸液、纵隔移位、肺内团块或结节影、支气管狭窄或堵塞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特点;包裹性胸腔积液、肺内片影或条索状影以良性胸腔积液多见。结论:CT检查可作为鉴别良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首选方法,指导进一步的诊断。 [关键词]胸腔积液;螺旋CT;胸膜活检 临床上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直比较棘手,时常因诊断不及时,延误了正确的治疗。为了总结良性和恶性积液的CT表现,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给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线索,笔者总结并回顾性分析了医院收治的22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CT表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0月以胸腔积液收入我院呼吸科患者226例,其中经胸膜活检及胸腔穿刺化验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87例,化脓性5例,心源性10例。男70例,女32例,年龄16~85岁,平均42.86岁。经胸膜活检或(和)胸液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胸液(恶性 组)124例,男68例,女56例,年龄24~82岁,平均64.37岁,有吸烟史72例;腺癌102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3例,恶性淋巴瘤胸腔转移5例,恶性间皮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各1例;肝癌、肾癌转移各1例,乳腺癌转移2例。 1.2 方法:均用16排螺旋CT扫描,层厚1 cm。多次行CT检查者,选用首次检查结果。CT检查后由放射科和呼吸科2名医师共同评阅。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胸腔积液的原因

胸腔积液的原因 胸腔积液的原因,关于胸腔积液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胸腔性疾病,其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了解胸腔积液的原因有利于此病的针对性治疗。现在我们就看一下关于胸腔积液的认识! 我们常说胸腔积液,实际上是胸膜腔积液。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胸膜炎症可使管壁通透性增高,较多蛋白质进入胸膜腔,使胸液渗透压增高。肿瘤可压迫、阻断淋巴引流,致使胸液中蛋白质积累,导致胸腔积液。门静脉肝硬化常有低蛋白血症,血浆胶质渗透压降低,可产生漏出液,当有腹水时,又可通过膈肌先天性缺损或经淋巴管而引起胸腔积液。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疾病或胸外伤等,增有可能产生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的治疗:胸腔积液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有进行性加重的胸痛和呼吸困难,多为大量血性胸水,增长速度快,是转移性恶性肿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肺癌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初诊时大约有15%的病例有胸水,在病程中又有40%-50%出现胸水,胸

水的出现意味着病情进展到晚期和预后较差,有效的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挽救、延长其生命有重要意义。 关于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方案较多,比较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加以治疗: (1)保守治疗:消积化饮方作为天然纯正水煎方,针对胸腔积液的发病特点,以苗疆野生药材入药,天然安全,全方共奏宽胸化痰、和解少阳、攻逐水饮之效,快速促进胸液吸收;同时健胃益肺、补养阴血,使胸腔积液消除而正气足,达到标本兼治胸腔积液的目的。 (2)胸腔穿刺抽液:中等量以上积液需治疗性胸腔穿刺抽液,可减轻或解除肺、心血管的受压症状,减少纤维蛋白沉着及胸膜增厚,降低或避免影响肺功能的可能,另外抽液治疗具有减轻结核毒性症状作用。抽液每次不宜超过1000ml,不宜过快、过多,以免造成胸腔压力骤降,出现复张后肺水肿。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中毒症状,可加快胸腔积液吸收(缩短积液吸收时间)、减少胸膜增厚、粘连的机会。但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可导致结核播散,必须谨慎应用。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前提下,主要用于有严重结核毒性症状经抽液、抗结核治疗未有效缓解的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 胸腔积液,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治疗上主要针对原发病,漏出液常在病因纠正后自行吸收,渗出性胸膜炎中以结核性多见,其次为炎

肺癌病人出现胸腔积液后怎么办

胸腔积液相信对于肺癌病人一定不陌生,这是肺癌恶化到晚期,常会出现的症状之一,此时也意味着病情恶化严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临床上,很多肺癌病人不知当胸腔出现积液后,怎么治疗才能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小编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首选,我们来了解一下胸腔积液,它有良性与恶性之分。良性胸腔积液一般情况下是炎性所致,大多在抗炎后,胸水可以自行消失。但是如果是恶性胸水的话,大概就是转移复发所致了,一般不会消失。 首先主要是鉴别于胸液的生长时间迅速,若持续的存在,那么这时常常是由于大量的积液进行了压迫,所以比较容易对患者引起比较严重的呼吸困难现象,这种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所以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方式就是进行反复的胸腔穿刺抽液,但是这种抽液的方式还具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弱进行长期且反复的抽液,就会有可能让患者的蛋白丢失很多,后期对于胸腔积液的治疗也会相对比较棘手,且治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对于诊断胸腔积液比较正确的诊断就是非良性肿瘤,同时还应该要诊断以及组织的类型。并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另外专家表示临床上采用全身化疗,对一些小细胞肺癌出现的胸腔积液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化疗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本身出现胸腔积液就表示肺癌患者已经进展到晚期,不能让患者癌承受一些治疗带来的身心痛苦,所以可联合中医治疗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同时中医治疗也对改善患者胸腔积液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另外对于那些身体比较虚弱不能耐受化疗的毒副作用的肺癌患者,选择中医治疗,不仅仅可以减轻胸腔积液的这种不良症状,同时还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寿命。 中医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医具有药性温和、无刺激、毒副作用小、能够实现标本兼治的功效。能够从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进行“扶正补虚”“减毒排毒”“化痰散结”,通过对机体内环境的调节,来消灭癌细胞,抑制瘤体生长,实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之效。 临床上,在众多的中医疗法中,很多的病人都首选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由出身于中医世家,在抗癌一线奋斗三十余年的袁希福老中医创立。三联平衡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整体性,采用天然中草药,以辩证施治为方针,通过对机体内环境阴阳平衡的调节,有效实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甚至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的疗效。 肺癌病人出现胸腔积液后怎么办?对于肺癌病人而言,病情恶化后出现的积液,虽然会给病人身心带去诸多痛苦,但并不意味着病人只能接受痛苦,忍受死亡的降临。病人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选择科学合理的疗法,都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重要措施。

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

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 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目前治疗恶性积液的方法也比较多,不过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手术等方法晚期病人多不能耐受。因此,采用天然无毒副作用的真菌类抗癌药物来治疗肺癌积液还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实践表明,真菌类抗癌药物灰树花D阻分配合全身化疗及胸腔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晚期胸腔积液,具有很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D阻分配合化疗能比较有效地抑制恶性胸腹水的产生,并且能够较明显地减少化疗药物在治疗恶性胸腹水过程中产生的毒副作用。 肺癌胸腔积液的常规治疗方法: (1)胸腔内排液治疗:胸腔内排液的方法包括胸腔穿刺抽液和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术两种。适用于所有化疗/介入无效的恶性胸腔积液。 (2)胸腔穿刺抽液术:该方法多于急需缓解症状时采用,适用于有其它脏器转移或病情危重者。如积液量不多,生长缓慢,估计1~2次即可抽尽者采用此方法较适合。多次反复穿刺容易增加患者痛苦,且易形成积液彻底控制,因此对大量积液、生长迅速者有宜采用此方法。 (3)胸腔内用药:胸腔内注射药物的治疗效果取决于胸腔积液发现是否及时、积液是否排尽等因素。常用药物有硬化刺激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抗肿瘤药物等。 灰树花D阻分治疗肺癌,适用于治疗的整个过程。对早中期的实体瘤,适合做手术治疗的应尽早手术切除,此时配合灰树花D阻分协同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帮助患者术后恢复,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中晚期的肺癌患者,灰树花D阻分可以通过调理增加免疫力,使患者顺利通过放化疗治疗。已经进行化疗和放疗的患者,灰树花D阻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免疫力,抵抗化疗后的毒副作用。 由于癌性胸腔积液是肺癌的晚期表现,在出现胸腔积液的同时往往已有其它脏器转移,因此单纯采用腔内治疗,效果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或真菌类抗癌药物治疗,以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2019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全文共计3058字2019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mpe)是晚期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或胸膜原发性肿瘤所致的胸膜腔积液[1]。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大量的积液会影响患者心肺功能,易造成呼吸困难和诱发反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生存期仅为4~6个月[2]。肺癌是引发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肿瘤。笔者通过对1例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此类患者中如何参与药物治疗,并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因“气喘2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当时未予重视,未予处理。1周前无明显诱因气喘加重,无胸闷、胸痛、咳嗽、咯痰、发绀、呼吸困难、夜间端坐呼吸等不适。否认食物、药物致变态反应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胃纳可,大小便无异常,体质量未见明显减轻。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125次?min-1,呼吸:2次?min-1,血压:112/65mmhg(1mmhg=.133kpa)。卡氏评分为8分。左肺叩诊浊音,呼吸规整,左肺呼吸音减弱,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片提示:“左中下肺密度增高影,考虑左肺肺癌并肺内转移,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入院第5天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见大量腺癌细胞。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count,wbc)14.95×19?l-1;中性粒细胞.791;血红蛋白(hemoglobinuria,hgb)116g?l-1;血小板计数(plt)419×19?l-1。血生化检查: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2药学监护 2.1化疗方案分析该患者为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kps评分良 1

2021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2021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2021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病者监护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或胸膜原发性肿瘤所致的胸膜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大量的积液会影响患者心肺功能,易造成呼吸困难和诱发反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生存期仅为4~6个月。肺癌是引发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肿瘤。笔者通过对1例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此类患者中如何参与药物治疗,并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因“气喘2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当时未予重视,未予处理。1周前无明显诱因气喘加重,无胸闷、胸痛、咳嗽、咯痰、发绀、呼吸困难、夜间端坐呼吸等不适。否认食物、药物致变态反应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胃纳可,大小便无异常,体质量未见明显减轻。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125次?min-1,呼吸:2次?min-1,血压:112/65mmhg。卡氏评分为8分。左肺叩诊浊音,呼吸规整,左肺呼吸音减弱,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片提示:“左中下肺密度增高影,考虑左肺肺癌并肺内转移,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入院第5天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见大量腺癌细胞。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95×19?l-1;中性粒细胞.791;血红蛋白116g?l-1;血小板计数

419×19?l-1。血生化检查:降钙素原.5ng?ml-1;c反应蛋白69.mg?l-1。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5.31μg?l-1;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96ng?ml-1;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14.53ng?ml-1。临床诊断为:①左侧肺腺癌肺内转移并胸膜转移;②左下肺阻塞性肺炎。入院后给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5g和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g进行抗感染治疗。第5天患者诉胸闷、胸痛,较入院时加重。行左侧胸腔积液穿剌置管并引流后好转。入院第1天给予pc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未诉恶心、呕吐等不适。第14天给予多西环素注射剂.5g,胸腔注射。第14天复查血常规:wbc8.67×19?l-1;n.76;hgb112g?l-1;plt22×19?l-1;crp12.2mg?l-1。第14天复查部x线片:左侧胸腔积液引流术后改变,积液量较前明显减少。患者未诉特殊不适,给予出院。 2药学监护 2.1化疗方案分析该患者为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kps评分良好,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控制,提高生活质量。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铂类联合化疗方案总有效率为25%~35%,至疾病进展时间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1年生存率为3%~4%,2年生存率为1%~15%。没有任何一种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明显优于其他含铂方案。该患者接受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铂类化疗符合nccn指南中的相应标准,具体如下:kps评分为8分,病理类型为腺癌,既往未接受过化疗。培美曲塞二钠疗效与多西他赛相近,毒性较多西他赛低,奈达铂也显示出较顺铂消化道及肾毒性低的优势,因此适合老年患者或一般情况较差

评估注药前后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肺功能变化

评估注药前后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肺功能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且有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行胸腔内注射 鸦胆子油乳之后,检查肺功能的变化,并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确认注 射药物是否对恢复肺功能产生了疗效,记录有关实验中的详细情况,作为案 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于预选定的患者,首先应采取病理科切片 组织细胞的方式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确定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患者确诊 以后,需将无菌导管置于中心静脉引尽胸腔积水,然后经同一导管向胸腔注 射鸦胆子油乳,当观察到胸膜发生粘连,测试注射药品前后肺功能,对比前 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中测试注射鸦胆子油乳前后最大通气量(MVV)、最大肺活量(VCmax),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 差值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往胸腔内灌注鸦胆子油乳用来治疗恶性胸水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近期的肺功能没有造成显著影响,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相关情况来选择正确的药物。 [关键词]鸦胆子油乳;恶性胸腔积液;肺功能[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1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 2017) 04-163-04 恶性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一般较高, 且症状严重,引起患者加大的痛苦。一般常于肺癌、乳腺癌和肝癌晚期出现,50%的癌症转移患者最终发生恶性胸腔积 液。大量胸腔积液常压迫肺组织,导致呼吸循环障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3.3 个月,半年内的病死率达到84%。恶性胸腔积液的症状为胸腔积液因某种 原因突然出现激增,随着累积越多,渐渐影响到肺部其他部位正常功能的行

使,致使患者出现呼吸的困难,严重可导致死亡,患者的生活品质和预后将受到影响。当前恶性胸腔积液救治主要是针对局部症状的改善,大大的延长患者的寿命。 在胸腔内注射鸦胆子油乳,癌细胞会受其作用导致消亡,肿瘤生长减缓或停止,同时还会作用于胸膜,使其出现化学性胸膜炎,并引起周围组织间的相互粘连、增厚,从而有效的抑制胸液的渗出和不断增多。但是相关问题:在患者胸水内灌注鸦胆子油乳后,这些药物是否会产生对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疗效?还是会使胸膜之间的粘连继续恶化、肺功能受到更为严重的损坏?实际情况中,临床医师大多凭借胸水的控制情况和患者耐受程度决定是否继续用药,目前国内用肺功能仪评估胸腔内局部化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报道极少。本试验研究单纯胸腔穿刺引流与鸦胆子油乳联合引流对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上的差异,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所产生的效果,作为案例为实际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