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单兵通信装备

美军单兵通信装备
美军单兵通信装备

美军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采购与使用

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是指单兵之间使用的或用于指挥小分队的便携式

无线电台。

近年来,美军的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不仅象以前一样主要是特种分队单兵装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是所有军兵种单兵装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军事冲突中尤其如此。

单个军人和班-排级分队的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在现代作战条件下的作用不

断增大。目前的中低强度局部军事冲突需要在复杂条件下执行任务,包括在山区和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士兵之间往往不能建立目视和声音接触。如果说以前曾认为在班-排层次上拥有便携式无线电台就足够了(特种分队除外),那么目前在中低强度局部军事冲突条件下,美军所面临的为单兵装备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装备的问题尤其突出。

军事冲突的经验表明,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装备能更有效地对单兵和小分队的行动进行指挥,从而即使在最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也能以最少的力量和最少的损失更好地协调行动,完成作战任务,并能在执行其他类似任务过程中更好地协同。无线电电子工业领域的成果有助于美军为在分队中更广泛地装备此类设备,在主要技术指标得到提高的同时,现代化便携式无线电台变得比以前的型号更小,更轻,更便宜。

目前,美军首先通过购买民用型号满足部队对便携无线电台的需求,许多民用无线电台符合MIL-STD 810国际军用标准。它要求在不利条件下能够稳定工

作(低温、高温、降水、沙尘、撞击、振动)。主要工业国家首先是美国高水平的无线电电子工业使这成为可能。这些国家能生产多种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及其配件。

目前,美军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为士兵装备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

?利用预算拨款为各军种集中采购符合各军兵种军用标准的民用便携式无线电台,或根据军方的要求进行改进。

?由军人单独购买民用便携式无线电台,以及向生产公司一次性购买一批便

携式无线电台,用于装备在军事冲突地区行动的军人。

同时,各军种从自身要求和需求出发,需要不同型号的便携式无线电台。结果美军同时在使用大量不同类型的便携式无线电台。但这一情况未必会导致无线电通信设备供应危机,因为购买必要数量的新电台、更新或修复失效的无线电台对于美国这样的拥有发达的无线电电子工业和生产厂商服务网络的国家来说不是特别的问题。

美军现有现代化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一个较大缺陷是,各军种使用的便携式无线电台之间、官方购买的型号与军人单独购买的便携式无线电台之间频段不

兼容。这一缺陷部分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弥补,即在一个军种框架内在民间市场上正式采购大批符合军用标准的单型号便携式无线电台,或者根据军用标准予以改进(但这一方式至今不能完全满足美军的需求),以及在班-排级分队无线电

网络层次上,为了组织分队间的无线电通信而不使用民用便携式无线电台,而使用标准的军用小型无线电台,例如被认为已老化的AN/PRC-126和现代化的AN/PRC-148和AN/PRC-152无线电台,它们的频率性能和其他参数都符合美军军用无线电网络的标准。但目前对于美军分队来说,频段兼容性和功能支持(例如信道加密)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在不同部队和兵团或军兵种的分队联合行动时必须组织单兵间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我军是否存在?)

美军现役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基本情况与性能

1.IC-F3S便携式无线电台.

美国ICOM公司研制的IC-F3S便携式甚高频无线电台于1998年被选为美军“下级通信”设备(士兵对讲机),它属于相对便宜的通用便携式无线电台,符合MIL-STD 810 C/D/E国际军用标准,具有坚固的压铸铝制底架和聚碳酸酯外壳。电台全套配置包括:IC-F3S便携式无线电台,备用电池,碱性电池套装,携行皮套,套头耳机与喉头送话器套装。其1050毫安电池可保证无线电台不充电连续使用8小时以上。其所有参数能够用个人计算机编程。目前还在生产的这种无线电台与SmarTrunkⅡ系统兼容。

IC-F3S具有用于连接服务单元的插入式专用连接器,不需要任何补充修整

和拆卸就可以安装补充组件。连接器位于电池下面的密封盖之下。这种构造将安装组件的时间缩短为几秒钟。

IC-F3S无线电台的优点包括:功率可编程或用键盘选择;3种扫描体制;七位字母/数字液晶显示屏;CTCSS/DCS哑音静噪系统。

IC-F3S支持一系列无线电通信系统防护功能:激活密码准入体制;未经允许禁止阅读电台信息(即使是程序员),从而可以通过拒绝未经批准的访问来保

护通信系统参数;加装两种类型的语音伪装装置(32码的UT-109和1024码的UT-110)。

最初的合同规定由美国ICOM公司为美国陆军机械化分队、空降分队、空降突击分队、轻型步兵分队和突击队员提供超过2.2万台IC-F3S无线电台。

美国陆军曾在热带条件下测试IC-F3和IC-F3S无线电台,因为美国专家认

为,高湿度和茂密的植被对于无线电通信和无线电台本身的工作来说是最不利的条件。在位于巴拿马的美国陆军热带试验中心(U.S. Army Tropic Test Center)在标准教练战斗练习过程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测试。在试验过程中,平均温度为23.9-31.1°С,平均湿度为87%,日平均降水为11.94毫米。在这种条件下,士兵进行了组装无线电台、安装电池、不使用用户手册互相通信等科目。超过2/3的人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这些任务。在试验过程中,IC-F3S无线电台表现出了很高的可靠性,在1167小时的工作中只发生一次故障(工作模式如下:10%的时间发射,10%的时间接收,80%的时间待机)。

1998年6月,美国陆军作战试验与评估司令部(US Army Operational Test and Evaluation Command)提交了试验结果报告——《士兵选择通信系统试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选择了IC-F3S无线电台,它是IC-F3无线电台最简化版

本。其主要特点在于控制按钮较少,因而功能也较少,因为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实际上部分功能在实战条件下并不需要。

2.IC-4008M (ISR)便携式无线电台

2000年中期在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竞赛试验之后,选择了ICOM公司的经专门改进的IC-4008A(ISR)民用便携式无线电台作为海军陆战队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这一型号为人所知的代号是IC-4008M。

它作为补充通信设备用于单兵之间的通信,是对美国海军陆战队借助于手势

和符号的传统信号系统的补充。它可以固定在军服或装具上。到2000年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拥有了13000台ISR电台。

ISR军用改型与IC-4008A民用型的主要区别首先在于,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要求对工作频段做了调整,符合JIS-4防水标准。ISR没有进入民用市场。

3. XTS-5000无线电台

摩托罗拉公司的XTS-5000无线电台尽管价格相当高,在部队中应用仍十分广泛,包括驻伊拉克美军。

美军在实战条件下使用该型电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ASTRO 25集群系统的便携数字终端,该系统符合АРСО 25标准并能传递语音信息和数据。摩托罗拉公司的该系统及其移动终端(无线电台)符合为处理紧急事务而设计的

Project 25兼容系统产品的规格,该规格为美国国防部、联邦通信委员会、49

国警察局长和消防局长国际协会所承认。

该系统具有必要的网络安全设备,并能对密钥编程,确保通信信道的可靠性。其中ADP(Advanced Digital Privacy)高级数字加密编程算法能确保基本的网络通信防护水平。此外,ASTRO 25系统能在集群网络中更换密钥。它的实现是借助于专门的密钥管理系统(Key Management Facility - KMF),该系统能生成并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信息,执行与管理密钥相关的功能。

ASTRO 25集群系统使用数个波段,能保障语音信息和数据的交换。它支持多达7个区域(700个站点)和2万个用户。系统可在12.5千赫频带内进行窄

带联播,从而可改善便携式用户终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的工作质量,并确保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无线电联系,这对于在城市中遂行作战行动的军人来说特别重要。XTS-5000和ASTRO 25的其他移动终端在美国能得到警察和消防部门的积极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能力。

摩托罗拉XTS-5000无线电台有3种型别:摩托罗拉XTS-5000 1型(支持16(48)个信道);摩托罗拉XTS-5000 2型(配有显示器和基本功能控制

按钮,支持512个信道);摩托罗拉XTS-5000 3型(增加字母/数字键盘,支持512个信道)。

摩托罗拉XTS-5000无线电台与ASTRO 25集群系统以及ASTRO和其他系列的任何数字和模拟通信系统兼容,具有较低的能耗,支持一系列加密技术——AES、Туре III、IV和I。.

XTS-2500无线电台支持多达160个信道。它可以使用XTS-3000和MTS-2000(摩托罗拉公司)的配件。XTS-2500能确保动态重组频道,保密通信,访问电话线路和电话簿,扫描信道时进行优先选择,并具有内置加密算法。

XTS-1500无线电台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支持16个信道和4个集群系统标准。

XTL-5000支持基于ASTRO设备的网络,可以加密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体制工作,使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软件。

由于改善了在建筑物中的使用性能和具备信息防护能力,摩托罗拉

XTS-5000无线电台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执行作战任务的美国军事警察分队中使用特别广泛。例如在陆军第18军事警察旅现有方案框架内,为巴格达第34警察段装备了现代化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此后,伊拉克警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XTS-5000便携式数字无线电台的护法机构。第18旅旅长T?斯派因上校认为,这一方案的实施能更好地保障伊拉克居民的安全。同时,为伊拉克警察装备象摩托罗拉XTS-5000无线电台这样的现代化通信设备,对于美军司令部来说是优先任务。一个事实证明了该方案的重要程度,即原定6个月装备新型便携式无线电台用4个周的时间就完成了。

3.其他型号

摩托罗拉Т-5500 无线电台是相对更新的型号之一。它属于小功率民用无线电台(最高1瓦),特点是体积小,价格低,美军士兵可以私人购买,用于执行战斗任务。配置最简单的摩托罗拉Т-5500能调定14个(FRS标准)或22

个(GMRS/FRS标准)频道之一。增加对38个编码频率之一的调定功能(Interference Eliminator Code)后提供了546个信道。同时,调定零频率后,用户将听到此信道内的所有谈话,而它自己只能被那些处于此频率的人听到。

СТЕ国际公司生产了结构紧凑、使用简单的而功率又大的LPD3标准Midland GXT-400便携式民用无线电台,它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包括通信距离远(可达15公里)。得益于此,它在武装冲突地区得到了美军的积极使用。

台湾国际航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小犀牛”130是装有内置GPS卫星导航接收机的便携式无线电台。该设备和其他同系列的型号(“小犀牛”110和120)一样,在民用通信和卫星导航器材市场上可以买到。其名称源于天线外观与犀牛角相似。除了无线电通信功能,“小犀牛”130还具有现代化GPS导航

仪的全部功能。

“小犀牛”130具有点对点对等定位功能,因此一个用户能向另一个用户的同类设备传递其精确的位置坐标,并在后者的显示屏上自动显示有关二者之间距离及会合所需运动方向的信息。“小犀牛”130还能够使用相应的手动功能查询

其他同系列设备的坐标。这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分队的军人互相处于视距之外,这样就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热带丛林、城市)以小组形式或单独行动。了解自己的准确坐标可使军人在必要时及时相互援助或向援兵通报自己的位置,将兵力和兵器迅速集结到需要的方向或受威胁地段,及时传递敌情等。

目前,“小犀牛”130已经被美国军队在武装冲突地区用于执行各种任务。著名的美国军事分析家大卫?克莱因认为,“小犀牛”130可能成为美军目前在

特种作战中所使用的军用模拟设备的现实替代方案,因为后者体积和重量较大,而且比基本的民用型号贵很多。

目前,美军积累了丰富的便携式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实战使用经验。显然,专家们在研制性能更高、功能更全的未来型号时会考虑到这些经验。美军正在通过使用单兵无线电通信/导航设备和战术因特网来发展与完善分队战术,以提高分队的自主能力,包括与其他分队进行超视距接触与声音接触。这样,美军正在为单兵向具有广泛能力、更加独立的战斗单位转变而创造前提

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建设的最新发展_张国斌

美国陆军战术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是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的主干网,能够提供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以及任务指挥能力,可用于为各种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一般来说,地面部队通信由两部分组成。在最低层,是战术电台,通常为甚高频(VHF)电台,主要提供单兵与指挥部之间的视距通信,其特点是高机动性和便携性,但带宽较小。在其之上,通常是相对来说静态的视距区域通信系统,用于提供高宽带网络,将各指挥部连接起来,对于该网络,只有有限的机 动用户能够接入。 美国陆军的WIN-T 便是这样一种通信网络,但随着其“增量”2型系统列装部队,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美国陆军对WIN-T“增量”2型的后续作战试验与鉴定2是和网络集成与鉴定(NIE)15.1联合开展的,完成的时间是2014年10月至11月初,地点是得克萨斯州的布利斯堡和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这一试验活动共持续了19天,覆盖了3 000多平方英里。试验的结果将为该系统能否进入批量生产决策提供支持。 WIN-T“增量”1最初是在2004年部署的,当时被称为联合网络节点(JNN),作为一种过渡解决方案,该系统旨在为最低到营级提供停止间的高性能通信能力。2007年该系统被改命为WIN-T “增量”1,当时该系统已明显能够提供WIN-T 所需的部分能力。2012年,该系统完成了对陆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国民警卫队的部署。通用动力C4系统公司是主承包商。 WIN-T“增量”1有三种传输网络节点,用于提供高速广域网络,实现安全语音、视频和数据交换。战术网络中心节点(THN)为师指挥部提供支持;联合网络节点为旅级指挥部提供支持;营指挥所节点(BnCPN)为营级指挥部提供支持。还有一种节点,称为地区网络中心节点(RHN),这是一种固定设施,相当于三套战术网络中心节点,用于为战区级作战提供支持。 “增量”1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拖车载装的卫星传输终端(STT),该终端与联合网络节点和营指挥所节点共同使用。卫星传输终端最初采用Ku 波段,后来升级到了“增量”1A,增加了Ka 波段。“增量”1还包括 由Ultra 电子公司提供的AN/GRC-245A/B 高性能视距(HCLOS)电台, 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建设的最新发展 安装在防地雷反伏击全地形车上的WIN-T“增量”2网络接入点设备,在车顶后部右 侧是一个卫星天线罩,左侧是一个扁平的视距天线。

中美陆军单兵现役鞋服装备设计比较研究_李娟

123总第170期2007 6 一、中美陆军现役配备迷彩作训服比较||| 作训服(兼作战服、工作服)是部队在作战、训练、劳动和执行其它任务时穿着的制式服装,是部队穿用率最高的常规系列服装之一。其作用是在训练、作战时防止和减轻自然环境及战争对人体的伤害。作训服因为在陆军中的特殊地位,日渐受到各国军队和工业设计师的重视。 我国陆军现役配发的作训服大多是87式和97式迷彩服,87式夏作训服上衣为夹克式,暗排5粒扣,两个上贴袋,有袋盖,两个下斜挖袋,有臂袋。裤子脚口有扣襻,面料采用35%棉和65%化纤混纺织物制成,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种制式迷彩服。采用化纤混纺织物,耐磨性能比较理想,但散热性能和保暖性能较差,使单独穿用时的舒适度大打折扣。87式作训服的夹克款式和结构形式设计的不科学导致在作战时有损军容,出水后兜水、打湿后不易干燥,非常不适应湿地作战的需要;另外87式作训服设计中还有一些十分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和实际作战中在耐磨、阻燃、防油、防静电、拒水等综合性防护功能上的欠缺。 我国陆军现役配发作训服除了87式外,还有部分部队配发97式。97式作训服上衣为散摆式,开关领,5粒4件扣,双开尾拉锁领头,两个胸挖袋配拉锁,两个斜插袋。西式裤,裤前两个暗袋,脚口有松紧口;肘部、膝部和臀部有补强布。颜色采用四色林地迷彩,具有林地背景下的防侦视功能。 用料采用65%化纤和35%棉混纺织物制成。作训服由夹克式改为散摆式,袖口可上卷,符合作战训练需要,但是此款仍没有解决耐磨性差,布料不够结实,散热性差等缺点。最重要的是在综合性防护功能 上与实战需要有一定的差距。 87式迷彩作训服分夏、冬季两种迷彩图案。 87式夏季迷彩色和97式夏季迷彩色都是由绿、 黄、茶、黑等不规则图案组成的一种林地保护 色,两者都是以英国五色迷彩和韩国块状迷彩 以及美国军队的M81式林地迷彩为蓝本进行改 良设计而成的林地迷彩。 87式迷彩色和97式迷彩色因为是林地迷 彩,不能轻易融入各种不同的背景之中。大色 块迷彩图形设计的科学性有待提高,这些都使 得87式迷彩色和97式迷彩色的红外光反射光波 与周围景物的反射光波在亮度上有一定的差异, 因而防红外光侦察的伪装效果不好。 美军陆军从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橄榄绿色 伪装服逐步改为迷彩色,使其反射光波与周围 景物反射光波大致相同,发挥了隐蔽的作用。20 世纪80年代装备部队的林地伪装作战服已具备 防微光侦视性能,并改进了伪装作战和防护性 能。20世纪90年代装备部队的作战服已能满足 防微光、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等宽光谱范 围侦视的需要。 2002年美军开始配发数码迷彩,这种迷彩 图案设计时充分利用了视觉生理学,考虑到环 境变化的因素。现在装备美军的数码迷彩服有 林地数码迷彩和沙漠数码迷彩两种, 而同时期美国陆军作战服面料上采用50% 棉布和50%尼龙混纺料制成。这种布料的特点 是不用熨烫,并且充分利用了高科技手段,对 织物进行各种染整处理,使其具备防水透气涂 层,有人造皮肤功能。作训服裤子在臀部增加 了一个兜;上衣胸兜采用魔术贴封口,袖扣由 明扣改为暗扣,避免勾挂东西;肘、膝及臀部 等易磨损部位的加固层和布料之间留有填充护 垫的空间;胸兜和名条均向内倾斜,类似于二 战中的M42伞兵服和越战时的热带作战服。 中美陆军现役配备迷彩作训服从设计比较 中存在的差距可见,我国陆军作训服设计应有 以下发展方向: 1. 提高耐用性,不仅要结实、耐用,更要 便于各种恶劣环境下的战争需要。需要在具备 良好阻燃性能的同时,向着高科技方向发展,要 合理利用新材料,使其减轻重量,具有多用途、 多功能、多层次结构的设计思路。 2. 合理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加强防护功 能设计。对织物进行各种染整处理以提高作训 服的防火、耐热、防寒、保暖、拒水、透气、防 油、防弹片等性能,提高作训服对战术动作的 适应性和防护性。 3. 加强伪装性和隐蔽性,从单一光谱向多 光谱方向发展,即具有防可见光、防微光和防 近红外光侦视性能,同时兼有防中、远红外等 光谱侦视功能。增加不同明度和色相迷彩系列, 使其成为适用于林地、荒漠、城市和海洋等不 同环境,提高隐蔽和反侦视等多种特殊性能,以 适应现代作战和训练的需要。 4. 美观性,合理的款式设计,适合中国人 的形体,体现军人的威武形象。 二、中美陆军现役配备作训鞋(靴)比较||| 单兵由于其任务环境的特殊性,对双脚的 保护尤为重要。 中美陆军单兵现役鞋服装备 设计比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Shoes and Uniform Design for Land Force on Service 李娟 Li Juan| 内容摘要 | 作训服和作训鞋(靴)是部队穿用率最高的常规系列服 饰之一,其作用是在训练、作战时防止和减轻自然环境及战争对人体 的伤害。该文着重比较了中美陆军现役作训服和作训鞋(靴)的配备 现状,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指出我国陆军现役作训服和作训鞋(靴)中 存在的设计问题,对其进行思考和总结,并提出今后的设计发展方向。 [关键词]陆军/作训服/作训鞋(靴)1→现役配发的87式迷彩作训服 2→海湾战争后,美军对作训服防护性能的要求更为突出 3→布面胶鞋——解放鞋的正式名称,至今仍在我国的许多部队发挥作用 4→1990年成为制式的作战靴

2012-2015美国陆军装备现代化士兵班组清单(中文)

2012年(中文翻译来自搜狐网)2013年士兵清单2014年士兵及班组清单2015年士兵及班组清单 第一部分:概述 士兵清单主要包括轻武器(单兵武器 和机组人员的武器)、夜视仪、单兵传感 器、防弹衣、网络化的单兵指挥与控制系 统、单兵衣物/装备、降落伞。将这些资 源整合在一起,能够为单兵提供杀伤力、 防护、态势感知、机动能力。为了实现陆 军战役计划的战备和现代化目标,士兵团 队2012财年的关注点是: 1、通过将“奈特勇士”指挥与控制系统 部署到首批的2个旅战斗队(均为“斯催 克”旅战斗队)中,大量提高下车作战部 队的态势感知。 2、为“应对遮蔽目标交战系统”的营层 面战区有限用户测试提供支持,将这一步 骤作为使用这种革命性的士兵层面精确 武器系统的第一步。 3、继续为特种部队和旅战斗队部署增强 型夜视仪。 4、在明确卡宾枪的全面公开竞争结果后 ,采购轻武器,并提高当前已经部署到部 队的卡宾枪的性能。 5、通过“奈特勇士”与防弹衣的研究和 发展,采购轻量化的12.7毫米口径机枪 M240L通用机枪等项目,继续减少士兵 们的负荷。 6、开始部署车载士兵系统,在指挥与控 班组是部队的决定性基础和所 有单元的基石。为了保证班组战无 不胜,该士兵清单重点集中于使班 组制胜的装备。士兵清单主要包括 了轻武器、班组武器、肩射和车载 导弹、迫击炮、单兵传感器/激光 ,夜视仪、防弹衣、单兵服装、单 兵装备、降落伞、无人车及有限战 术通信设备。集合这些系统,为单 兵和班组提供杀伤能力、防护能力 、态势感知及机动能力。为实 现陆军战备现代化目标,2013年 的士兵清单关注点为: 1.在营级对现役半自动空爆系统 (ISAAS)进行小范围评估,在下 一步将其作为创新性精确武器系 统装备单兵。 2.继续为特种部队及旅级战斗队 装备增强型夜视仪; 3.在取得步枪的公开竞标结果后, 推进轻武器采购,同时继续改进现 役步枪的性能。 4.继续对常规降落伞进行换装,换 装为最新战术降落伞系统。 5.继续通过防弹衣和武器的研发 来减轻单兵负重,包括轻型.50口 班组是部队的决定性基础和所有 单元的基石。为了保证班组在未来战 无不胜,该士兵清单重点集中于使班 组制胜的装备。班组装备及武器包括 :轻武器、班组武器、肩射和车载导 弹、迫击炮、单兵传感器/激光装备, 夜视仪、防弹衣、单兵服装、单兵装 备、降落伞、无人车及有限战术通信 设备。集合这些系统,能够为单兵和 班组提供杀伤能力、防护能力、态势 感知及机动能力。为实现陆军战备 现代化目标,2014年的单兵及班组清 单关注点为: 1、支撑XM-25的工程生产研发,下 一步将把反隐蔽目标捕获(CDTE) 系统作为创新性精确武器系统装备 于单兵。 2、继续为特种部队及旅级战斗队装 备增强型夜视仪; 3、在取得步枪的公开竞标结果后, 推进轻武器采购,同时继续改进现役 步枪的性能。 4、继续对常规降落伞进行换装,换 装为最新战术降落伞系统。 5、继续通过防弹衣、武器及电源的 研发来减轻单兵负重,增强下车士兵 班组是部队的决定性基础和所有单元 的基石。为了保证班组在未来战无不胜, 该士兵清单重点集中于使单兵和班组制胜 的装备。单兵和班组装备及武器包括:单 兵及班组武器、肩射和车载近距作战导弹 、迫击炮、单兵传感器/激光装备,夜视仪 、防弹衣、单兵服装、单兵装备、降落伞 、有限战术通信设备及无人车。集合这些 系统,能够为单兵和班组提供杀伤能力、 防护能力、态势感知及机动能力。提供给 单兵全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对目标的侦察 、识别、获取、使丧失作战效能以及使摧 毁等能力。为实现陆军战备现代化目标, 2015年的单兵及班组清单关注点为: 1、开始常规口径及编配的研究,确定所需 效能及距离或采购需求的最佳口径及编配 ,以迎合轻武器现代的决策需要。 2、支撑XM-25的工程生产研发,下一步 将把反隐蔽目标捕获(CDTE)系统作为创 新性精确武器系统装备于单兵层面。扩大 工程生产研发的目的是改进系统的杀伤力 及减重。 3、继续为特种部队及旅级战斗队装备增 强型夜视仪; 4、继续对常规降落伞进行换装,换装为最 新战术降落伞系统。

美国作文之美国陆军单兵防护装备未来发展计划

美国陆军单兵防护装备未来发展计划 单兵防护装备是现代步兵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历次战争显示,人体的头部、胸部、腹部是3个最易受到攻击和伤害的部位。实战 经验最为丰富的美军早在1989年10月 美陆军“躯干与肢体防护系统”tep计划最早于2015年夏公诸于众,未来几年内将进行小规模生产和测试,在测试期间会整合融入 更多的先进科技,确保防护力,并提高人机工效。 美军士兵计划执行办公室(peo soldier)的士兵防护及个人装 备(spie)专项负责人表示,得益于防弹材料的进步,在同样装载前、后、侧向防弹插板的情况下,tep系统中的防弹衣质量为 10.4kg,比陆军现役的iotv防弹衣质量减轻26%,iotv防弹衣质量 为14kg。 美军现役装备“拦截者”人体护甲,主要由外层战术背心(后来 升级为改进型外层战术背心)、肩部防护、增强型轻武器防护插板(sapi:small arms protection inserts)、增强型侧面防弹插板等部件组成。加装防弹插板的外层战术背心(otv:outer tactical vest)和更轻便、穿着更快捷的改进型外层战术背心(iotv:improved outer tactical vest),可防破片杀伤和9mm枪弹杀伤。 tep计划详细内容 为了应对未来战争威胁,美国陆军正在持续敦促厂商研制兼具 轻量化、扩充性和防护性的战术装具,以及全新的防护插板和头部 防护系统。tep系统正是在新的需求下提出的。 为了开发符合部队需求的装备,tep系统采纳了大量来自陆军、 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等士兵实际使用的建议,并进行不断改进。 tep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防弹作战服(ballistic combat shirt) 尽管新式防弹作战服拥有全面防护,但穿起来却比美军现役防 弹作战服更舒适,其拥有排汗吸湿和较好的透气功能(采用排汗吸 湿面料制成)。根据目前的测试反馈意见,认为其提供了较好的活 动性,不会妨碍射击,而美军现役iotv防弹作战服的肩部防护插片 会影响射手做抵肩等动作。 模块化可升级背心(modular scalable vest,简称msv)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陆军为了寻求更高的机动性,开发了比iotv更轻的pcs战术背心(plate carrier system,简称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编配现状和发展趋势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编配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岳松堂林芳竹 据预测,到2020年前后,美军战斗力将有1/4来自无人化平台。美国陆军非常重视无人化装备,尤其是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已为旅战斗队和火力旅编配了RQ-7B“影子”200、RQ20A“美洲狮”、RA-11B“大鸦”无人机系统,为战斗航空旅编配了MQ1C“灰鹰”无人机系统,并经历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实战检验。目前,在继续改进现役无人机系统的基础上,美国陆军还正在大力发展便携式无人机体系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 美国陆军编制体制模块化改革和优化概况 美国陆军已于2012年底全部完成模块化改革:地面战斗部队转型为机动旅,即旅战斗队(BCT),其他作战与作战支援部队转型为支援旅。旅战斗队按兵力结构又分为3种类型:轻型部队称为步兵旅战斗队,编制人数为3300~3400人,主要由轻型步兵、空降步兵和空中突击步兵组成;机械化部队称为重型旅战斗队(2012年2月16正式改称为装甲旅战斗队),由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组成,主要装备“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布雷德利”步兵/骑兵战车、“帕拉丁”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及M113A3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等,编制人数为3700~3800人;中型旅称为“斯特赖克”旅战斗队,主要装备由10种车型组成的“斯特赖克”系列轮式装甲车以及“悍马”和中型战术卡车等,编制人数为4000~4100人。支援旅又分为多功能支援旅和特种功能支援旅,多功能支援旅按功能分为火力旅、战斗航空旅、战地侦察旅、机动作战加强旅和保障旅5种类型;特种功能支援旅包括防空炮兵、工程兵、军事警察、防化兵、军事情报兵、通信兵、爆炸物处理兵、军需兵、医务兵、后勤支援部队和民事及心理战部队等功能的支援旅。 为贯彻“新国防战略”,落实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陆军在《2013年陆军战略规划指南》中明确提出建成一支能够“预防冲突、塑造环境、打赢战争”的“2020年陆军”。“2020年陆军”的主要内容是从2013年10月开始,在缩减陆军规模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调整、完善、优化旅战斗队的编制体制:一是将步兵旅战斗队和装甲旅战斗队合成战斗营由2个增至3个—将被裁旅战斗队的合成战斗营增编到被保留的旅战斗队中;二是增加工兵力量,为所有步兵旅战斗队和装甲旅战斗队在特种勤务营(也称特业营,编制营部及营部连、军事情报连、通信连、战术无人机排、工兵连等)的基础上,增加1个工兵连,

美军单兵通信装备

美军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采购与使用 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是指单兵之间使用的或用于指挥小分队的便携式 无线电台。 近年来,美军的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不仅象以前一样主要是特种分队单兵装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是所有军兵种单兵装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军事冲突中尤其如此。 单个军人和班-排级分队的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在现代作战条件下的作用不 断增大。目前的中低强度局部军事冲突需要在复杂条件下执行任务,包括在山区和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士兵之间往往不能建立目视和声音接触。如果说以前曾认为在班-排层次上拥有便携式无线电台就足够了(特种分队除外),那么目前在中低强度局部军事冲突条件下,美军所面临的为单兵装备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装备的问题尤其突出。 军事冲突的经验表明,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装备能更有效地对单兵和小分队的行动进行指挥,从而即使在最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也能以最少的力量和最少的损失更好地协调行动,完成作战任务,并能在执行其他类似任务过程中更好地协同。无线电电子工业领域的成果有助于美军为在分队中更广泛地装备此类设备,在主要技术指标得到提高的同时,现代化便携式无线电台变得比以前的型号更小,更轻,更便宜。 目前,美军首先通过购买民用型号满足部队对便携无线电台的需求,许多民用无线电台符合MIL-STD 810国际军用标准。它要求在不利条件下能够稳定工 作(低温、高温、降水、沙尘、撞击、振动)。主要工业国家首先是美国高水平的无线电电子工业使这成为可能。这些国家能生产多种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及其配件。 目前,美军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为士兵装备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 ?利用预算拨款为各军种集中采购符合各军兵种军用标准的民用便携式无线电台,或根据军方的要求进行改进。 ?由军人单独购买民用便携式无线电台,以及向生产公司一次性购买一批便 携式无线电台,用于装备在军事冲突地区行动的军人。 同时,各军种从自身要求和需求出发,需要不同型号的便携式无线电台。结果美军同时在使用大量不同类型的便携式无线电台。但这一情况未必会导致无线电通信设备供应危机,因为购买必要数量的新电台、更新或修复失效的无线电台对于美国这样的拥有发达的无线电电子工业和生产厂商服务网络的国家来说不是特别的问题。 美军现有现代化单兵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一个较大缺陷是,各军种使用的便携式无线电台之间、官方购买的型号与军人单独购买的便携式无线电台之间频段不

中国军队和美军战术动作比较

中国军队和美军战术动作比较 中国军队和美军战术动作比较 卧姿出枪,恐怕是每个当过兵的人学射击时上的第一课,电视电影上也看了不少美国大兵的出枪姿势,小弟有幸认识几个当军事观察员回来的朋友,大体上领教了一下老美的卧倒出枪,现在从几个角度简单的评价一下,发这个帖子不是为了向大家说明什么,而是想大家来教教我,帮我来分析一下,欢迎老兵,特别是有实战经验的前辈来帮忙指点。 一、动作说明: 1、我军:单手提护木持枪前进 行进中左腿曲,左手扶地 伏地蹬左腿同时出抢(动作比较复杂) 2、美军(北约): 双手端枪前进

双膝跪地(注意膝盖内侧先着地) 顺势出枪 二、评价: 1、中心下移的速度 通俗点说就是谁趴下的快,这在战场是决定生死的因素,所以我放第一位,因为我军是一步到位,从战立直接就是趴下了,而美军理论上有个跪地的动作,所以我们的快。 2、出枪速度 不好评价,因为美军一直上双手持枪,所以卧倒后基本上就已经是瞄准的姿势了。而且但看这一个阶段动作的时间也没什么意义,从持枪到最后瞄准姿势这段时间来比较的话,我想应该差不多,都是平地不带背包的话我军应该快些。 3、对地形的适应

个人认为这是我军卧倒动作的一个大问题,很容易受伤,特别是伏地的左手和手肘,因为肯定有个向前冲的动作,所以在砾石(大石块)地上,如果你用和在平地上一样的速度去卧倒很容易受伤,除非你放慢动作。看看我军的新兵训练,很多人手都有伤,老兵当然好多了,但可见这种姿势在基础上还是有问题的,而美军的则方便的多,没练过的人也可以膝盖内侧跪倒试一下,他们的确实容易的多。 4、对装备的适应程度 背后背个背包,带上你的挟行用具,用我军的卧倒姿势总单膝侧身跪倒时总有种想翻过去的感觉,因为大背包在你侧身的时候很不方便,而且重量大了,使得手受伤的可能性更大。 5、出枪的方便程度 出枪动作也有个可靠性,如果一个动作容易导致出枪不到位,我认为那就很不合理,看我军的动作,右手送枪,左手接枪,右手拨背带后移至扳机,看来复杂,但高手动作很快,但56和81的长弹夹确实容易拖地,小弟我就因为这个被骂了不知道多少次,最后终于有所成,平地上没问题了,

美 国 陆 军 士 官 制 度 简 介

自19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陆军士官一直被看作“陆军的脊梁”。主要负责单兵训练、日常管理与对单兵和小组的领导。根据美国陆军退役一级军士长罗伯特?拉什所著《美国陆军士官手册》,笔者对美国士官制度的内容做有关摘录,希望能对消防部队士官管理起到些微启发与借鉴作用。 一、在美国陆军中,士官的主要职责有以下12项 1、对士兵进行单兵训练,使其掌握军职专业知识及士兵基本职能。 2、负责士兵的个人和职业发展。 3、对班、排、小组负责。 4、保持士兵军人形象、身体状况和开展训练。 5、保持士兵及其家人身体和精神上的安康。6、对下级进行监督、控制、激励和惩罚。7、在单兵和其所在单位之间进行沟通。8、计划并完成部队日常工作。9、维护既定的行为标准。10、保持队伍处于战备状态。11、维护部队宿营地、设施和工作区的外观及状况。12、对指挥系统制度的政策提出建议、予以支持并贯彻执行。 二、士官衔级 美国士官衔级从下到上分为下士、中士、上士和三级、二级、一级军士长、军种总军士长。各衔级最高服役时间为:下士10年,中士15年,上士20年,上士(军需)22年,三级军士长22年,三级军士长24年,排军士长、二级军士长26年,排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军需)30年,指令军士长、一级军士长30年。 三、任职 指挥官可直接晋升下士,中士和上士先由士兵的士官领导者通过指挥系统向分队指挥官推荐,然后分队指挥官将推荐信递交给领导当地晋升委员会的由中校军官担任的晋升批准人。是否推荐士兵晋升是分队指挥官的特有权力。晋升为中士和上士的士兵必须根据军职专业在整个陆军系统竞争,按照在800分制度中所获排名来确定。高级士官(一、二、三级军士长)主要由陆军部选拔委员会进行选拔。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陆军士官晋升不是按年限统一晋升,而是规定一个服役时间下限进行竞争,从晋升名单上除名的士兵可以询问理由并提出证明。 四、组织训练的方法 1、要把决策过程下放到懂得如何决策的最基层单位。 2、指导者通常应比被指导者高两级,这是培养有上进心的士官的好方法。 3、士官必须领导下属开展日常活动。 4、实施部队指导,即在实践中向高一级士官学习。 5、着眼于实际能力的训练。 6、到上一级岗位上岗体验。 7、课堂教学。 8、讨论会。 9、客座演讲。10、课外时间要充分利用时间学习,鼓励士兵参加继续教育并可适当加分。 五、士官培训 士官教育系统适应于陆军各部门的全体士兵。所支持的士兵人事管理系统分为5个等级。这5个等级依次代表了更高等级的能力、经历与级别。为了支持这些技能等级,陆军确立了5个层次的训练。完成新兵入伍训练后,士兵就具备了走上第一个岗位所需的专业与技术知识。以下4个技能等级(初级、基本、高级、资深)是通过士官教育系统培养的。从相应水平的士官教育系

中国与美国单兵装备的对比

xx与xx单兵装备的对比 在文章开始以前,首先作一个声明,本人的陆军之痛系列没有贬低中国军队的意思,只是把解放军现役的主力装备拿来和现在的世界主流装备做比较,从中暴露出我们的军队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对此某些网友有不同意见,说不应该拿几十年前的装备和现在比,我承认这一点,但不要忘了我们现在正是用的这些装备啊!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我写痛系列的含义。 这,就是陆军之痛。好了,言归正传,谈谈咱们的单兵装备之痛。 [转自铁血社区http: 前不久看了CCTV7的军事报道,播出的是我北京军区某老红军部队加大主战新装备训练力度的相关报道,放了该部队步坦协同作战演习的镜头: 几辆59式,几辆86步战车,一些士兵散落其中,匀速前移。坦克的老旧就不说了,该装步连士兵头戴GK80钢盔(大部分一手拿武器,一手不断去扶着前后乱晃的钢盔),老式弹夹袋+左肩右挎帆布包+右肩左挎手榴弹袋+右肩左挎水壶,腰间武装带一扎,脚穿低腰胶鞋,腿口扎紧,手提81-1徒步冲向敌阵地,随后部队主官在镜头前大谈科技练兵,看看他背后那些身上挂着好几条带子好象五花大绑的解放军士兵,实在让人找不到一点科技练兵的味道,似乎他们的单兵装备和20多年前越战时期并没有多大不同。 单兵装备,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却是关系到战场上一个最小单元--步兵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解放军的单兵装备(枪械不算)连二战时期美军的单兵装备都不如(当时美军装具已经实现了初步的整合化,而解放军现在仍是分件单挂)!现在已经21世纪了,再也不是那个光靠敢打敢拼就能赢得战争胜利的时代了,那些忽视单兵切身利益的思想已经大大落伍了!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国单兵装备之痛。 一、首先说说迷彩服 迷彩服是作训服的一种基本类型,由绿、黄、茶、黑等颜色组成不规则图案的一种新式保护色。迷彩服要求它的反射光波与周围景物反射的光波大致相

2020美国陆军兵力结构的设计与规划

2020美国陆军兵力结构的设计与规划 2014-09-05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李健访问次数:51 摘要:为适应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应对财政紧缩的事实,同时又要确保美国陆军在国家军事力量中的地位与角色,2011年美国陆军提出了建设“2020美国陆军”的长远规划,并就具体转型目标与改革方案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规划设计。本文从2020美国陆军总体目标与设计原则入手,收集整理了最新信息资料,对美国陆军未来目标员额裁减方案以及兵力结构裁减与重组方案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就2020美国陆军的未来还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美国陆军兵力结构规划设计 作者:李健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前言 美国政府在2012年1月3日发布的《维持美国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事项》确定了反恐和非常规战争等11项具体任务。该战略要求美国陆军在未来要规模更小、更精干,并要对全球部署做出调整。在新战略指导下,陆军计划裁撤多个旅战斗队,并调整旅战斗队的编制结构,积极应对并适应包括混合威胁、全球趋势以及未来不确定因素等在内的未来作战环境,同时要确保有能力应对各种安全挑战。过去的十多年来,美国陆军一直忙于反恐战争,随着这种战争进入尾声,以及受国防预算大幅消减的影响,美国陆军也承认裁减势在必行。但与此同时美国陆军也认为,裁减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总兵力削减,还涉及到对战略转型的支撑,以及对构建精干型职业化军队的规划与设计。 一、2020美国陆军兵力结构调整的背景 美国陆军认为,未来的陆军将会继续在更加复杂的和更加不确定的环境中作战。在竞争越发激烈但又相互联系的未来世界里,对财富、资源、政治权力、主权和合法性等的竞争中,将会快速产生各种冲突,例如:捉摸不定的恐怖袭击、持久的网络冲突、地区稳定与反暴乱、民族冲突、地区冲突、人道主义危机、灾难援助、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扩散、亚洲的崛起、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阿拉伯世界的快速成长、经济不景气、变化的联盟、资源的竞争、主权之争等,这使美国陆军在未来面临混合威胁的挑战。为此美国陆军认为,在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进行区域部署调整的同时,还要在未来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应对各种界线越来越模糊的威胁,还要扶与盟友一起实施塑造行动,在早期阻止战争,建立稳定的地区秩序。 在联合作战层面,在快速融合全球部署态势下,作为《联合作战拱顶石构想》提出的全球集成作战中的联合部队组成要素,美国陆军也需进行结构上的调整,构架未来作战途径与概念空间(如图1所示),在全球集成作战中提供各种能力。

美国“地面勇士”单兵系统

美国“地面勇士”单兵系统 美军“地面勇士”单兵系统是构成其数字化部队的重要支柱之一。20世纪80 年代末,美国陆军提出“士兵现代化计划”,其中关键项目是“士兵综合防护系统”。美陆军投资1200万美元,从1990年开始技术预研,并于1992年9月至11月进行了“士兵综合防护系统”技术演示。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士兵作为一个 系统来看待。同时,美国还实施了一项“增强 型士兵系统”计划,其目的是把“ 士兵综合防 护系统”证实了的合适技术变成要装备部队 的系统。 1993年,美陆军将“增强型士兵系统”计 划更名为“21世纪地面勇士”计划,它强调利 用美国微电子技术的优势,把“士兵系统”作为一个节点纳入数字化的C4I网络之中。1996年美国陆军将“21世纪地面勇士”和“第二代士兵系统”合并成统一的研究工作,简称为“地面勇士”计划。该计划于1999年开始生产,预计到2011年将有3.4万名士兵装备“地面勇士”系统。 正在研制的“地面勇士”C4I单兵系统集单兵防护、单兵战斗武器和单兵通信器材于一身,它包括头盔、防弹服、单兵枪械、“三防”装备、计算机、电台等从头到脚的整体装备。 “陆地勇士”系统将装备步兵和战斗支援士兵,包括突击队员、空降兵、空中突击队、轻型和机械化步兵。 美国陆军在1994年开始”陆地勇士”这项计划的。一份工程和制造发展合同被授予给了雷神(Raytheon)系统,然后是休斯飞机公司。计划设计了最初的能力(前”陆地勇士”纲要1),和接下来的”陆地勇士”Stryker互操作能力(前”陆地勇士”纲要2)。

美国陆军”陆地勇士”是一种单兵使用的一体化战斗系统,这种系统能够给士兵提供增强的战术感知、摧 毁力和生存力。 2003年2月,一份合同被授予给了综合动态决策系统(现在是综合动态C4系统)来提高”陆地勇士”系统与美国陆军数字通信的一体化能力,提高与Stryker旅战斗车的互操作能力以及减轻系统重量。 由综合网动态C4系统领导的工业组包括综合动态地面系统、计算机科学公司、凯撒光电有限公司、欧米加训练组,PEMSTAR,PEMSTAR太平洋顾问和泰利斯通信。 第一部”陆地勇士”Stryker互操作系统(已经配备的勇士)在2005年交付使用,用于测试和评估。 美国陆军开始对”陆地勇士”和2006年5月已经配备给路易斯堡的第4Stryker旅战斗队(SBCT)的勇士系统进行作战评估。440套”陆地勇士”系统和147套已经配备的勇士系统正在进行评估。评估在2006年9月得出结果,并且这些评估是在有限用户试验的情况下进行的。

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陆军装备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伊拉克自由行动 士兵计划执行办公室调查报告下面的内容翻译自一份名为Operation Iraqi Freedom PEO Soldier Lessons Learned的报告,该报告是美国陆军士兵计划执行办公室的人员对参与伊拉克自由行动的陆军士兵进行调查的总结,调查内容是围绕陆军士兵所使用的各类单兵装备,调查目的是希望从这些士兵的反馈意见中提到一些启发或直接建议,从而改进陆军现有的单兵装备或作为未来装备的设计参考。感谢提供这份资料的papop,感谢Light、中华温柔、GIGN、kimco和pal等在翻译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注1:文中出现“商业”一词均指个别部队或个别士兵自行在商业市场上购买的装备,而非陆军配发的物资。 注2:下文中的“我”均为该报告撰写人Jim Smith中校,而非我D boy本人。 简介 由士兵计划执行办公室(PEO Soldier)联同陆军军械器材准备司令部(AMC)和研究、开发与工程司令部(RDECOM)联合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在获得负责西南亚行动单位的采办、后勤和技术的陆军副部长助理(ASA(ALT)-SWA)的安排下到伊拉克进行调查。这项调查是从2003年5月5日至5月10日期间在巴格达地区访问参加“伊拉克自由行动”的官兵,访问对象从旅指挥官到步枪手。以下单位接受了访问: ?第101空降师,第187团1营营部连(5月5日) ?第82空降师,第2战斗旅(5月6-7日、10日) o第325伞兵团第3营(5月7日) o第325伞兵团第2营(5月7日) o第7装甲骑兵团第3营(5月8日) o前进支援营(5月8日) ?第3步兵师,第1战斗旅(5月9日) o第69装甲团第3营(5月9日)

美国特种部队装备

美国特种部队的单兵装备编者按: 美国的特种部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完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一支特种部队。在近2多年里,这支部队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出没于世界各地。本刊已对其选拔与训练作过报道,现将对其武器装备作系列介绍。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美国特种部队的单兵装备也在不断更新。目前,一名美国特种队员的单兵装备包括战斗装备、服装及日用品三大类,共有40余件,总重量约70千克。其中战斗装备主要包括:①“柯尔特”MOD733型5.56毫米突击步枪;②M9多功能刺刀;③手榴弹2枚;④防毒面具;⑤钢盔;⑥防弹背心;⑦急救包;⑧夜视眼镜;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部分特种队员装备); 10.便携式电台(部分特种队员装备);11.排雷服(部分特种队员装备); 12.化妆油; 13.水壶和饮用水。服装主要包括:①睡袋;②迷彩服;③战斗靴和防寒靴;④内衣裤;⑤防寒手套。日用品主要包括:①口粮(标准为两天);②雨衣;③洗漱用品;④保健手册。这里将着重介绍:美国特种部队常使用的M9多功能刺刀;防毒面具;夜视眼镜;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便携式电台等单兵装备。M9多功能刺刀这种刺刀附有刀鞘,可同随身携带的“阿尔特”MOD733型突击步枪及其他M16型步枪配套使用,其特点是钢质好、锋利、韧性强。即使从1.5米高处垂直落在水泥地上时,刀刃不卷;刀身被外力轻微扭弯后,仍可恢复原状。此刀重0.82千克,全长31厘米,刀背呈锯齿形。刀鞘与刀背合起来,可作钢剪使用。M40型防毒面具M40型防毒面具是美国部分特种队员刚换上了新式防毒面。较原来M17型防毒面具的不同点在于:①防毒性比M17型提高3~5倍,因为M40型防毒面具的用料已由硅橡胶取代了异丁橡胶,其密封性能大大提高;②增加了可进行内部通话联络的语音增音器及保护眼睛免受激光伤害的眼罩。但这种新式防毒面具的不足之处在于,其防激光眼罩虽能保护自己的眼睛不受对方激光瞄准具所发出的激光之害,但自己无法使用激光瞄准具或激光测距等来进行观察。夜视眼镜美国特种队员配备的夜视眼镜品种不一,其中新式被动红外热成像夜视镜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一般为0.4~1千克),具有识别伪装,穿透云、烟、雾的功能,可以观测到400~800米远的人影,1500~4000米远的步兵队形、坦克和步战车等目标;与头盔、射击、测距、指挥器材组合,可形成保护、观测、瞄准、射击一体化。如AN/PVS 5.7夜视眼镜(仅重170克),可与AN/PAQ 4红外指示器和夜间瞄准器配套使用。安装在手枪、步枪等轻装武器上后,经校正使其发出红外光束与枪膛轴线平行,射手便可通过夜视眼镜看到目标上的瞄准器发出的红外光点,当光点照到目标时,便可扣动扳机,瞄准射击。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打得最热闹时,我们常常在电视画面中看这样一幅令人迷惑不解的画面:一名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低着头逍遥自在地摆弄着一个形似游戏机的玩意。其实,这是美国首次在战争中动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微型接收机。所谓“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国防部自70年初以来专为美军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全球军用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控制和地面用户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是均匀分布在距地面约2000公里远的6个倾角55°,周期(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12小时。各卫星上安装有高精确度的原子钟,3万年才误差1秒,有可用1575.42兆赫和1227.6兆赫频率传输导航信号连续发射L波段的载皮发射机,以保证地面作战部队无论何地都能接收到4颗GPS卫星所发出的电波。各卫星可调制3种伪随机噪声吗:P码(精码)、G/A码(粗码,或称S码)及Y码(加密的P码)。P码和Y码仅限于美国及其盟国军事部门或授权的民用部门使用。P码一次定位精度为±10米,多次定位可达亚米级甚至厘米以内;。C码可供民用,一次定位精度±25米,多次定位可达8米。控制部分是分别位于大西洋阿森松岛、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太平洋的关岛、夏威夷和夸贾林岛等5个固定地面站。总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地面用户部分是用来接收卫星信息,可进行计算处理,以便确定自己在位置的GPS接收机。现有接收机分6类,即单兵单通背负式,地面车载式,直升机用双通道式,战斗机、轰炸机和核潜艇用5通道式等。最小的接收机,形似游戏机,如香烟盒大,重1.5公斤,使用十分灵活方便。全球定位系统的特

美国陆军小型无人机发展计划及措施

美国陆军小型无人机发展计划及措施 译自:美国《陆军》杂志2014年5月号 作者:斯科特?R?古尔利 编译:知远/杜和 译文信息表 美国《陆军》杂志2014年5月号上发表文章:New Flight Plan for Unmanned Aircraft。小型无人机正改变着美国陆军的作战方式,在部队中的装备数量日益增多,美国陆军小型无人机办公室专门负责小型无人机的研发与采办工作。本文全面介绍了美国陆军小型无人机的发展计划及相关促进措施。美国陆军新的小型无人机家族将包括三种类型的无人机,获批装备的“大乌鸦”和“美洲狮”无人机系统分别为1213套和3604套。按照计划,美国陆军将来还将发展、装备一种近程微型无人机。美国陆军正在研制的战术开放管理框架软件将改变其无人机采办方式,极大缩短无人机培训时间和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美国陆军还正在研究将小型无人机获得的数据同“奈特勇士”系统整合。文章编译如下:

一项新的生产计划将有助于美国陆军重新组织和定位现有的小型无人机系统(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UAS),同时还将使其准备好新的软件开发和硬件采购。美国陆军小型无人机系统产品经理尼克?基乌塔斯(Nick Kioutas)上校说,这项计划称为能力生产文件,吸取了过去8年间RQ-11B“大乌鸦”(Raven)无人机系统和RQ-20A“美洲狮AE”(Puma AE)无人机系统组合方面的作战经验教训。 “我们的这两套系统都可以由一名士兵携带着进出战场,都通过手掷发射。它们不需要像飞机场或者发射设备那样的任何形式基础设施,”基乌塔斯说。 RQ-11B“大乌鸦”无人机系统由宇航环境公司(AeroVironment)制造,是美国陆军为战术部队的最低层次分队提供专门空中侦察与监视装备的初始记录项目。“大乌鸦”无人机系统的最大直线航程为10公里,续航时间大约90分钟。“大乌鸦”无人机系统的数据链路在2006年首次投入使用后,于2009年从模拟式升级到数字式,从而实现了更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美国陆军最近开始用万向节摄像头设计取代“大乌鸦”无人机上原来的固定摄像头载荷。这种新的设计使其更加容易飞行,同时保持了对感兴趣特定区域的观察,基乌塔斯说。美国陆军陆军现有的另一种小型无人机系统是RQ-20A“美洲狮”无人机系统,也是由宇航环境公司制造。基乌塔斯将它说成是“我们最大的小型无人机”,表示它有稍大些的航程(15公里直线航程)和续航时间(长达3.5小时)。 能力生产文件 直到最近,“美洲狮”无人机系统只是通过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紧急作战需求声明来配备美国陆军部队。2013年11月月底,美国陆军一份新的能力生产文件获得批准,该文件将“美洲狮”无人机系统和“大乌鸦”无人机系统合并成一个新的系统家族:背包便携式无人机系统(Rucksack Portable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背包便携式无人机系统家族将包括三个构成要素:远程侦察监视(Long Range Reconnaissance Surveillance, LRRS)系统,中程机动(Medium Range Mobile, MRM)系统和近程微型(Short Range Micro, SRM)系统。美国陆军最初将使用“美洲狮”无人机系统作为远程侦察监视系统要素,整个军种内获批的总套数为1213套。“大乌鸦”无人机系统最初将被用作中程机动系统要素,整个军种内获批的总套数为3604套。 “我们不知道近程微型系统——该系统家族的第三个构成要素——将会是什么样子,”基乌塔斯说,“但是它可能会是某种四轴飞行器或者类似的东西。它将具备这样的一种功能,即一个士兵可以将它拿出来,使其降落到某个地方,然后继续获得视频反馈。我们称其为‘飞落后凝视’的功能。”

浅谈美军新式单兵系统对我军实战化训练的启示

浅谈美军新式单兵系统对我军实战化训练的启示 发表时间:2018-04-09T15:15:05.7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期作者:王升升 [导读] 随着军事的快速发展,实战化训练领域在逐年增加,这给所有军人们的实战化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陆军步兵学院 330100) 前言 随着军事的快速发展,实战化训练领域在逐年增加,这给所有军人们的实战化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军人们只有将安全、生命权牢记在心里,不断的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探索,进行改进,所有军人们的实战化训练才会更加的有成效,人民的生命安全才会得到最根本的保障。军人实战化训练主要是指为了具体的项目,组织和协调器管理者与团队成员,以推进整个项目的发展。实战化训练以各个阶段不同的磨合与发展,来实施团队内部的有效的规范和发展,保证团队的发展的发展相吻合。 一.美军新式单兵系统发展概述 单兵系统,自近代战争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存在,随着美军新式单兵系统的演变,新式单兵系统的水平也逐渐提高。美军新式单兵系统是在战争运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图3 美军数字化单兵系统的最新组成 二、启示 发展我军的单兵系统,就是克敌制胜的方法,它是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大凡装备劣势之师要战胜装备优势的敌人,都必须有高敌一筹的战法,谁的战法反映了战争的客观规律,并为从事战争的人们所掌握和运用,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稳操战争胜券;反之,战法落后,不管武器装备多么先进,也难免败北。以新时期军事战略为指导,着眼全方位战争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军队先进的东西,深入研究探索全方位战争下以劣胜优的战法,丰富和发展我军的作战。研究战法必须有一个符合实际的立足点,这就是既要立足我军现有武器装备,又要着眼21世纪初武器装备的发展,探索符合我军未来情况的战法。 (一)要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 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要求部队综合运用多种作战能力训练方法,设置最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训练重心由专业基础向融合基础转移,训练方式由封闭手工向开放集约发展,训练目的由发挥力量功能向发挥信息功能转变,训练对象由单兵向系统平台扩展。 落实实战化训练工作,这就要求军队首先要贯彻好各项国家关于单兵系统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从思想上重视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重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在组织领导上,设立分级管理的制度,将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做到责权分明,保证各个环节在安全监管过程中都没有责任监管的缺失。 (二)各级做好管理制度的学习 实战化训练的核心是有效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深深根植于真个实战化训练发展过程之中的,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各级做好管理制度的学习,是实战化训练士兵所必须承受的使命与责任,是与实战化训练的发展、士兵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当工程训练内部,能够树立起有价值的训练的核心观和价值观,就能在激烈实战化训练士兵,整合实战化训练人心,提升实战化训练士气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实战化训练士兵的热情和力量都动员起来。 (三)依靠科技进步,打造现代化军事 单兵系统以计算机作为军备的中心,通过前端系统、远程传输系统和中心控制系统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视频技术应用到军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