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试题答案

工程水文学试题答案
工程水文学试题答案

一、填空

1.水循环产生的内因是,外因是。

2.计算经验频率采用的公式为。

3.流域总蒸发包括。

4.计算流域平均雨量常用的方法有。

5.按气流上升原因,降雨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

1.闭合流域——

2.河道纵比降——

3.年径流深——

4.稳定下渗率——

5.重现期——

三、分析判断

m3,均方差为200m3,乙系列均值为650mm,均方1.甲系列均值为3200s

差为50mm,哪个系列离散程度大

2.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断面(距离较近),哪个断面年径流量系列的均值大哪个断面年径流量系列的C V值大哪个断面年径流量系列的C S值大

m3,相关系数为,试对3.若Y倚X的相关方程已建立,其中Y的均方差为5s

该相关方程的误差进行分析评价。

4.某流域有实测洪水资料24年(1978~2001),通过历史洪水调查、考证,1847

年发生的洪水为近200年次大洪水,1963年发生的洪水为近200年最大洪水,1987年发生的洪水为近200年第三大洪水,1998年发生的洪水在实测洪水中排位第2。请分析确定上述4次洪水的经验频率。

四、回答问题

1.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如何分析计算设计年径流

2.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常用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五、计算

已知设计暴雨过程和流域的时段单位线如下表,并确定I0=80mm,

m3。请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并计算该流域面积。

,基流为5s

h

mm

f2

一、填空

1.水的物理性质即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完成三态转换,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2.

1+=

n m

P

3.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

4.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图法 5.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气旋雨 二、名词解释

1.地面与地下分水线重合而且河道下切比较深,能够汇集本流域全部地下水的流域。

2.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降。 3.把年径流总量平铺到流域面上得到的水深。

4.土壤饱和以后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下渗率,用f c 表示,单位是mm/h 。 5.某水文变量重复出现的平均周期。 三、分析判断

1.解:

161320020033==s m s m C v 甲

, 13165050=

=mm mm C v 乙

∵乙甲v v C C <(3分) ∴乙系列离散程度大。

2.解:因为是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断面且距离较近,所以两流域属于同一地区,由于下断面流域面积大,所以年径流量系列的均值大。大流域调蓄能力强,C V 值小,所以上断面流域年径流量系列的C V 值大,同一地区C S /C V 值相同,所以上断面流域年径流量系列的C S 值大。

3.解:

s

m s m s m r S y y /36.0/58.01/5133232=?=-?=-=σ

假设误差为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可知,该相关方程误差不超过3m 3/s 的概率为,误差不超过9m 3/s 的概率为。

4.解:1963年洪水的频率:2011

1847年洪水的频率:2012

1987年洪水的频率:2013

1998年洪水的频率:252

四、回答问题

1.答: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应设法确定年径流量的三个统计参数,均值和C V 可用等值线图法或水文比拟法确定,C S /C V 的值有地区规律,可查水文手册的分区值或参考邻近流域的值,也可以取C S =2 C V 。年内分配可以用相似流域的代表年推求。

2.答:有同倍比放大法和同频率放大法,同倍比放大法是用同一个倍比值遍乘典型洪水过程线纵标值,同频率放大法则用不同的倍比值分别放大峰、量,使放大的过程线峰、量都符合设计频率。

同倍比放大法优点是简单且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线形状,缺点是峰、量不能同时满足设计频率。同频率放大法优点是峰、量同时满足设计频率,对工程偏于安全,缺点是工作量大,修匀带有主观任意性,不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形状。 五、计算

解:产流计算:

汇流计算:

流域面积计算:∵

)

(106.30mm F

q t n

i i

=???∑=

)

(8.3196101480

66.310

6.321km q t F n

i i

=??=

???=

∑=

复习题(二)

一、填空

1.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有 ,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有 。 2.水循环总的趋势是 。

3.若)(x f 为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则:683.0)()()

(

=?

dx x f ,

997.0)()(

)

(=?dx x f 。

4.Y 倚X 的相关方程为 。 5.资料的三性审查指的是审查资料的 。 二、名词解释 1.时段单位线—— 2.径流模数—— 3.均方误—— 4.年输沙量——

5.PMP——

三、分析判断

1.河流上修建水库以后,下游的年径流量增加还是减少大洪水的洪峰流量增大还是减小

2.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50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500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6.8m3/s,该流域面积是多少

3.在同一水文分区内,大流域年径流量系列的C S值比小流域大还是小

4.天然湖泊对河流的年内分配及洪水有什么影响

四、回答问题

1.适线法有哪些具体步骤

2.直线相关分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五、计算

1.某流域实测年径流资料如下表,已确定设计枯水年的平均径流量为110 m3/s,请推求其年内分配。

2.已知设计流域百年一遇3天洪量为亿m3,选择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如下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

一、填空

1.确定性规律和随机性规律,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2.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陆地向海洋注入径流。

3.

?-+σ

σ

x x (2分),

?-+σ

σ

33x x 。

4.X

Y

X

X r

Y

Y σσ-=-

5.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 二、名词解释

1.流域在单位时段内均匀降落的单位地面净雨在出口断面所形成的径流过程线。

2.单位流域面积产生的流量,用M 表示,单位L/S ·Km 2。 3.误差的均方差

4.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沙重称作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输沙量。 5.可能最大降雨的英文缩写,意思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流域在一定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雨。 三、分析判断

1.答:建库以后,增加了蒸发量,所以下游年径流量减少。因为水库可以蓄洪、

滞洪,所以下游洪峰流量减小。

2.解:由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0=--Y Z X

得 mm mm mm Z X Y 150500650=-=-=

F T Q Y 1000=

)

(6.1430150100060

602425.3658.610002km Y T Q F =?????==

3.答:在同一水文分区内,大流域调蓄能力强,C V 值小,而C S /C V 的值相同,所以C S 值较小。4.答:天然湖泊对河流的径流有调节作用,可以把汛期流量调节到枯水期,使年内分配比较均匀,也可以把洪峰流量削减,使洪水灾害威胁减小。

四、回答问题

1.答:①点绘经验频率点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按自然数顺序编

号,按

1+=

n m

P 计算经验频率,以变量为纵标,相应的频率为横标,在机率格纸

上点绘);

②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均值、C V (∑==n

i i X X 1,

1

)1(12

--=

∑=n K C n

i i V );

③假定一个C S (年径流问题V S C C 3~2=,暴雨洪水问题V S C C 4~5.2=); ④假定线型为P-Ⅲ型;

⑤根据3个统计参数,查Φ值表或K 值表,绘制一条P-Ⅲ型频率曲线,分析曲线与经验点据的拟合情况,若满意,则该曲线对应的3个参数即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若不满意,则修改参数,再画一条P-Ⅲ型曲线拟合,直到满意为止。

2.答:①变量间应有密切的物理成因联系,不能盲目建立相关分析; ②平行观测资料要长,至少应有十个以上点据;

③相关系数要通过统计检验,水文学要求相关系数绝对值要大于,置信度为,否则不能应用;

④对相关方程的误差要进行评价、分析。 五、计算

1.解:按照水量接近、分配不利的原则,选择1967~68年度为设计枯水年代表年,把该年度各月流量遍乘

s m s

m /115/11033,求得年内分配,见下表:

2.解:由已知典型洪水过程线计算出3天最大洪量

用亿m 3/亿m 3遍乘典型洪水过程线纵标值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见下表:

)

( 5292 . 0 2450 21600 2350 50 50 60 60 6 2 1 2 1

亿 m Q Q Q

t W

一、填空

1.水文学常用统计参数有 、 、 。 2.随着试验次数增多,频率有 概率的规律。 3.连续型随机变量取某一具体值的概率 。 4.若T 为重现期,P 为频率,则

暴雨、洪水问题,T= (年) 干旱、枯水问题,T= (年)

5.若F (x )、f (x )分别为某水文变量的分布函数、密度函数,则:

dx

x f P x F )()

(

)()(

)(?=

=

二、名词解释

1.径流系数—— 2.年径流量—— 3.随机变量—— 4.悬移质—— 三、分析判断

1.根据多年资料统计,甲地平均每天有72天降水天气,乙地平均每年有60天降水天气,两地每年有36天同时出降水天气,试问两地降水现象是否相互独立

2.河流修建水库后,下游年径流总量及年内分配有何变化

3.在适线中,若画出的P-Ⅲ型曲线上部位于点群下方,而下部位于点群上方,适线情况能否认可应该如何修改统计参数来改善适线情况

4.河流修建大水库之后,水库下游大洪水洪峰流量增大还是减小枯水期的径流量增大还是减少 四、问答题

1.如何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如何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 2.有历史特大洪水加入的洪峰流量系列,如何进行频率计算 五、计算

1.若某流域有实测洪峰流量资料30年,其中1975年的为近500年来第二大洪峰,1958年为30年实测资料中次大洪峰,1872年的为近500年中最大洪峰。请确定三次洪峰的经验频率。

2.已知某次暴雨等雨量线图如下,请计算流域雨雨量。 (F=654km 2,f 1=180 km 2,f 2=254 km 2,f 3=220 km 2)

复习题(三)答案 一、填空

1.均值、C V 、C S 2.趋近 3.趋近于零

4.,

1p p -11

5.,x X ≥ ?∞

x

二、名词解释

1.径流深与相应的降雨深的比值,α=R p

<1。

2.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称作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 3.表示随机试验结果的量。

4.悬浮于水中,与水流一起运动的泥沙。 三、分析判断

mm

90mm

100mm 110mm 120

1.解:因是多年统计资料,频率趋近概率,

故可知:

25.36572=

甲P ,3652560=乙P ,25.36536

=甲乙

P 。

25.36536

26.36583.1125.36525.3656072=≠=??=?甲乙

乙甲P P

P

∴ 两地降水现象不相互独立。

2.下游年径流总量减少,年内分配较均匀。 3.适线情况不能认可,应该增大C V 重新适线。 4.下游大洪水洪峰流量减小,枯水期径流量增多。 四、问答题

1.答:从实测资料中选择峰高量大、有代表性、对工程防洪不利的洪水过程线。

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可采用同倍比放大法或同频率放大法。 2.系列为不连序系列,可对经验频率计算进行处理,分别处理法:

1+=

N M P N ,

1+=

n m

P n ,采用三点法适线。

五、计算

1.解:1872年的洪峰:

15001+=

P , 1975年的洪峰:15002

+=

P , 1958年的洪峰:

1302

+=

P 。

2.解:

)(6.1057.388.401.2621101206542202100110654254290100654180mm X =++=???

??++??? ??++??? ??+?=

答:流域平均雨量为105.6mm 。<

工程水文学》试题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考试 《工程水文学》试题土木类—A卷 学号: 姓名: 院系: 专业: 得分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一次降水形成径流的损失量主要包括[ ]。 a.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b.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2. 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峰流量选样的方法是[ ]。 a.最大值法 b.年最大值法 c.超定量法 d.超均值法 3. 百年一遇洪水,是指[ ]。 a.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4.降雨在流域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当暴雨中心在上游时,所形成的单位线[ ]。 a. 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早 b.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c. 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迟 d. 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迟 5.水流挟沙力多指水流所能挟带的[ ]的含沙量。 a. 悬移质 b.推移质 c.悬移质中冲泻质 d.悬移质中床沙质 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特大洪水经验频率计算方法,。

2. 计算设计净雨的主要方法有: 、 、 和 。 3.谢尔曼单位线求解过程中有两个基本假定,它们分别是 假定和 假定。 4. 桥孔长度的计算方法有 、 。 5. 当净雨历时大于等于流域汇流时间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峰称为 汇流造峰;当净雨历时小于流域汇流时间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峰称为 汇流造峰。 三、 问答题(共40分) 1. 何谓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如何分析水文样本资料的代表性?(10分) 2. 净雨与径流有何区别与联系?(5分) 3. 简述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定(10分) 4. 什么是桥孔长度和桥孔净长?有哪几种计算方法?(10分) 5. 小桥涵的进水口河床为什么要进行加固处理?(5分) 四、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已求得某桥位断面年最大洪峰流量频率计算结果为Q =365 m 3/s、,7 2.0=V C V S C C 3=。试推求该桥位断面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P Ⅲ型曲线离均系数Φ值表见下表。 2. 已知某流域单位时段h 6t =Δ,单位净雨深10mm 的单位线如下表;50年一遇的设计净雨有两个时段(时段长△t=6h ),分别为25mm 和35mm ;经分析,设计条件下的地下径流(基流)为50m 3/s ,试推求5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过程。 某流域6h10mm 的单位线 时间(6h ) 0 1 2 3 4 5 6 7 8 单位线q(m 3/s) 0 430 630 400 270 180 100 40 0 3. 某桥跨越次稳定性河段,设计洪峰流量8800m 3/s ,其中河槽流量8000m 3/s ;设计水位下河床全宽360m ,其中河槽宽度300m ,河槽平均水深6.0m ,河滩平均水深3.5m ,试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桥孔净长为多少?

工程水文学重点

水文复习重点南昌工程学院 绝对经典 1.工程水文的研究内容: 设计年径流的推求,设计洪水的推求,流域产流与江流的推求,洪水预报。 方法: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配线法,地区综合法。 2.河流的参数:水系,干流和支流;水系形态;河槽和河道断面;河段;河流长度;河道的纵比降;河网密度;河流弯曲系数。 3.流域的参数:流域面积;流域长度;流域形状系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4.河川径流的组成:茎流,即地下水径流;通过土壤中通道,大的空隙和渗流层的快速表层流,即壤中流或表层流;饱和层坡面流,包括不透水地面和暂时饱和的土层或者在水道附近经常处于饱和状态的地面上产生的坡面流或称地表径流。 5.随机试验与随机变量的关系:一个随机试验对应着一个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取值与随机试验的结果对应,当随机变量取不同值时表示不同的随机试验。 6.单位线推求步骤:1)选用流域实测暴雨资料。2)对实测的径流过程线进行地下径流分割,求出相对应的地面径流和地面径流深。3)根据流域上不同雨量站实测降雨过程求出流域面降雨过程,在通过流域产流分析计算,得到流域与实测地面径流过程对应的地面净雨过程。4)应用两个基本假定,推求流域的单位线。5)对得道的单位线进行必要的修正,使单位线的径流量与流域上10mm的净雨量相等并光滑无突变。6)取多次暴雨径流资料,分析得出多条单位线,取平均值作为设计依据。 方法:缩放发;分析法。 单位线的应用:求出需要时段长度的单位线以后,就可以依据单位线的倍比假定,先求出各时段净雨所产生的地面径流过程,再应用叠加假定求得流域出口总的设计地面径流过程。 7.设计洪水3要素:洪峰流量,洪水流量,洪水过程。 典型过程线的选择原则:1)选择峰量大的实测洪水过程线。2)曲型洪水过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从防洪后果考虑,应选择对工程安全较为不利的曲型。 8.曲型洪水过程线的放大:1)同比放大法2)同频放大法 9.经验频率曲线和理论频率曲线区别:1)理论频率曲线过每一个点,经验过点群中间2)经验基于资料而定,理论基于总体参数得道 10.水文资料的审查:1)资料的可靠性审查2)资料的一致性审查3)资料的代表性审查。 11.代表年的选择原则:1)选取年径流量与设计值相接近的年份2)选取对工程不利的年份。 12.参证流域的选择原则:1)参证流域应具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且代表性较好。2)参证流域与设计流域必须属于同一气候区,且下垫面条件相似3)参证流域与设计流域面积不能相差太大,最好不超过15% 13.蓄满产流模式下产流计算方法:1)降雨径流相关图法2)流域蓄水容量曲线法。 14.超渗产流的基本原理:指一次降雨过程中的下渗水量,不易满足流域的缺水量,但当降雨强度不大于下渗强度时,会产生地面径流,这产流模式称为超渗产流。 15.直接法推求设计暴雨量:1)暴雨资料的收集、审查、插补与延长2)设计流域面雨量的插补展延3)暴雨资料的统计选择4)特大值的处理5)面雨量频率计算6)求设计暴雨过程7)设计面暴雨量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检查。16.间接法推求设计暴雨量:1)设计点暴雨量的计算2)设计面暴雨量的计算。 17.由实测资料选择典型暴雨时,应遵循的原则:1)所选典型暴雨过程应是设计条件下比较容易发生的,从两方面考虑:1、从雨量上,应使典型暴雨的雨量接近设计暴雨的雨量2、要使选择典型暴雨的雨峰个数,主雨封位置和实际雨历时是大暴雨中常见的2)所选的曲型暴雨应是对设计的工程不利的,主要包括1、雨量化比较集中2、主雨封比较靠后。 18.小流域设计暴雨计算的特点:1)往往无暴雨资料,计算简便。2)用暴雨资料推求3)设计暴雨空间变化不大,以点雨量代替面雨量4)只需求设计洪峰流量(不需要计算3要素)5)考虑设计暴雨的降雨时段长度为小流域的汇流时间Z,设计暴雨的损失量按常数值考虑,其强度为M,而且不考虑地下净雨和地下径流。 19.流域平均降水量计算的计算方法: 1)算数平均法。1、P为流域平均降水量,Pi为各站同期降水量,n为测站数。2、此法适用于流域内地形起伏不大,雨量站网分布均匀且比较稠密的地区。 2)泰森多边形法。1、F为流域总面积fi为各多边形面积n为多边形个数。2、此法适用于雨量站分布不均匀的流域。3、步骤:a、将相邻雨量站用直线连接而成若干个多边形。b、对每个三角形各边做垂直平分线,这些线和流域边界线将流域分成若干个多边形,每个多边形内有一个雨量站。C、此雨量站测得的降水量代表多边形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 3)等量降水量法。1、fi为各相邻等降水量线间的距离n为等降水线间的面积快数。2、此法需足够数量的雨量站才能绘出反映实际降水空间分布的等水量线、 20..经验频率曲线的绘制步骤:1)将逐年实测的年最大洪峰流量填入表中1、2栏。2)将年最大洪峰流量按大小递减次序重新排列,填入表中第4栏,第3栏为序号栏,自上而下1,2……3)按数学期望公式分别计算频率P=m/n+1*100%,填入第5栏。4)以第4栏的Qm为纵坐标,以第5栏的P为横坐标,在频率格纸上点绘经验频率点,然后徒手目估通过点群中间连成一条光滑曲线,既为该站的年最大洪峰流量经验频率曲线。5)根据工程设计标准指定的频率值,在曲线上查出所需的水文数据。

工程水文学_复习题及答案_FXT392210_1112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 一、概念题 1、标准地下退水曲线: 2、径流系数: 3、洪峰流量模数: 4、露点: 5、流域面积: 6、对流雨: 7、河网密度 8、连序系列 9、水文测站 10、水循环 11、重现期 12、设计洪水 13、流量历时曲线 14、推移质输沙率 15、单位水样含沙量 16、多年平均输沙量 二、填空题 1. 地球上的水以____态,____态,___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___ 、_____ 和_____ 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______, 以及使空气湿度_____________状态。 3.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4.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五段。 6.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_________流域;否则,称流域。 7.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等。 8.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_____雨, ______雨, ______雨, ______雨。 9. 对流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流域总蒸发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12.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河海大学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水务工程专业03级)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在横线上填上所选结果的序号(单选,每题2分) 1、如果平原地区的雨量站稀疏且分布不均匀,采用(2)计算面平均雨量比较合适。 (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等雨深线图法 2、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2);河道的比降增大则河道的过水能力。 (1)增大;(2)减小;(3)不变 3、霍顿下渗公式中的参数f0,f c,K与(3)有关。 (1)降雨强度;(2)土壤含水量;(3)土壤性质 4、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雨量10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350mm,流域最大蓄水能力100mm,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mm。 (1)550;(2)650;(3)750 5、在流域径流形成和消退过程中,(1)退水速度最快。 (1)地表径流;(2)表层流;(3)地下径流 6、流域内修建大型水库后,通常情况下多年平均径流深(2)。 (1)增加;(2)减少;(3)不变 7、设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4;P(B)=0.05,则P(AB)=(2);P(A+B)=(4)。 (1)0.2;(2)0.02;(3)0.45;(4)0.43;

8、某堤防设计标准P=0.05。今后十年内发生河道水位超过堤顶高程的概率(3)。 (1)0.0510 ;(2)1 - 0.0510 (3)1-( 1-0.05 )10 9、已知均值EX = 100.0mm,离差系数Cv = 0.40,离均系数φp=6.5,则设计值x p=(1)mm。 (1)360.0;(2)260.0;(3)260.5 10、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1)。 (1)一致性;(2)代表性;(3)可靠性 11、如果设计枯水流量为2.5 m3/s,则供水保证率为(1)。 (1)P( Q>2.5 m3/s );(2)1-P( Q>2.5 m3/s );(3)1 / P( Q>2.5 m3/s ) 12、在一般情况下,月降雨径流相关图的精度(3)年降雨径流相关图。 (1)高于;(2)等于;(3)低于 1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是假定设计暴雨的频率(3)设计洪水的频率。 (1)大于;(2)小于;(3)等于 14、已知某流域按三小时时段的一次净雨过程为11.5,3.0,25.0,13.5,4.5(mm),产生的地下径流总量为30.0mm,则分析出该次雨洪事件的稳定入渗率f c=(2)mm/h。 (1)2.0 ;(2)2.5 ;(3)6.0 15、一般情况下,采用等流时线方法推求出的流域流量过程线洪峰 (1)实测洪峰。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动态物理规律(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小循环。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降比。√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闭合流域;否则,称不闭合流域。√日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降水成为暴雨。√当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水汽压时的温度成称为露点。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和气旋雨。 √每日8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为当日降水量。 √水面蒸发量每日8时观测一次,将今日8至明日8时的蒸发水深,作为本日的水面蒸发量。 √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0时至24 时。√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0时至24时。 √由各次观测或从自记水位资料上摘录的瞬时水位值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面积包围法两种。 √水位流量关系可分为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和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两类,同一水位只有一个相应流量,其关系呈单一的曲线,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同一水位不同时期断面通过的流量不是一个定值,点绘出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其点据分布比较散乱,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类型。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递减变化,称为下渗曲线。 √以埋藏条件为依据,地下水可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流域总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发。√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汇流过程包括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径流系数(应当是径流深与降雨之比值)。 √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径流模数。 √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雨深)的方法通常有器测法、雷达探测、利用卫星云图估算。 √降水量累积曲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平均降雨强度,某点的切线坡度则为瞬时降雨强度。 √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流域地下水退水曲线。√常用的地面地下径流分割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蓄满产流是以__________为产流的控制条件。 √按蓄满产流模式,当流域蓄满以后,下渗的水量将成为____径流,超过下渗雨水的部分将成为__径流。 √超渗产流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产流控制条件。 √按超渗产流原理,当满足初期损失后,若雨强大于下渗率,则超渗部分产生___________径流。 √初损后损法将下渗损失简化为______和_____两个阶段。√净雨从流域最远点流到流域出口的时间称为___________。√等流时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流时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线净雨深一般取______mm,分析使用时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条基本假定。

《工程水文学》考试大纲及知识点整理

2012年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 《工程水文学》考试大纲 一、理解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原理。 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任意区域、任一时段进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 化量,这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可列出水量平衡方程。对某一区域,有 I?O=?S 式中:I、O——给定时段内输入、输出该区域的总水量; ?S——时段内区域蓄水量的变化量,可正可负。 二、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三、试述水文学的定义。工程水文学与水文学有何联系?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循环和分布,物理与化学特性,以及水体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对生物特别是对人类的影响。 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 水文计算、水利计算、水文预报(水文分析与计算及水文预报)。 四、何谓年径流?它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是什么? 一年期间通过河流某一断面或流域出口断面的总水量。 径流可以用年径流总量W(m3)、年平均流量Q(m3/s)、年径流深R (mm)及年径流模数M(mm/s·km2)等表示。

五、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哪些?水文循环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2. 水循:水具有固、液、气三态互相转化的物理特性。 3. 水循:太阳辐射和地球的重力作用。 六、简述水文测站的类型并说明水文测站布设的基本内容。 :基本站和专用站。 2. 布设 建站包括选择测验河段和布设观测断面。 水文测站一般应布设基线、水准点和各种断面,即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及比降断面。 (1)基本水尺断面上设立基本水尺,用来进行经常地水位观测。 (2)测流断面应与基本水尺断面重合,且与断面平均流向垂直。若不能重合时,已不能相距过远。 (3)浮标测流断面有上、中、下三个断面,一般中断面应与测流仪测流断面重合。上、下断面之间的间距不宜太短,其距离应为断面最大流速的50~80倍。 (4)比降断面设立比降水尺,用来观测河流的水面比降和分析河床的糙率。 七、什么是流域?流域的分水线是什么?简述流域的类型。 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区域称为流域,也就是分水线包围的区域。 邻流域的分界线,称为分水线。 分水线有地面、地下之分。 八、径流的形成过程如何?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是哪三个? 是指降水所形成的,沿着流域地面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库、洼地等流动的水流。 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径流形成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分析,一般把它概括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两个阶段。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要点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水资源通常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包括()和()2个方面。 2、对人类最为实用的水资源,是陆地()量、江河()量和浅层地下()量。 3、江河径流和浅层地下淡水的补给来源是()。 4、降水量和江河径流量在各年之间和年内各月之间水量都不均衡,多水年和年内的多水期常造成()灾害,少水年和年内的少水期常发生()灾害。 5、从数量上看,降水量和江河径流量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年内的多水期称汛期或()期,年内的少水期称非汛期或()期。 6、评价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数量指标一般包括()量、()水资源量、()水资源量、()总量等。 7、常用统计时段内的()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该比值称为极值比。 8、当采用极值比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时,极值比大表示降水量的()变化大,反之亦然。 9、广义的水文学包括()水文学、()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和()水文学。 10、在学科分支方面,工程水文学属于()水文学范畴。 11、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为水文测验、水文()和水文预报,由于水文测验和水文预报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水文()是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 12、水文分析计算可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阶段、()阶段和()阶段提供水文数据。 13、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阶段、()阶段和()阶段,一般都要进行水文计算。 14、自然界中的水文现象极其复杂,但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性、()性和()性。 15、由于水文现象具有()性,因此可将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水文分析计算。 16、按照要求不同,工程水文学的研究方法通常可以分为3类,即()法、()法和()法。 二、名词解释 1、水资源 2、水文学 3、成因分析法 三、简答题 1、我国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2、按照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深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成哪几个地带? 3、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 2、水文分析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特性? 4、水文分析计算经常采用哪些研究方法?其根据是什么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水资源?怎样理解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与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不同,水资源的数量具有可更新补充的特点,但随着城市和农业的发展,人口和用水量的急剧增长,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而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可更新补充的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须十分重视,珍惜利用。 2、中国的水资源有哪些特点? 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人均水量低;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与耕地、人口分布不相匹配;年内、年际变化大。 3、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当使预期得到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亦即正面效益与因开发利用所导致的不利于环境的副作用,亦即负面效益相平衡,并力求前者稍大于后者以利人类社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4、水资源与水文学有何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水圈的存在与运动的科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人类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5、水文分析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规划设计阶段水文学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程规模;施工阶段要修建一些临时性建筑,也需要进行水文计算;运用管理阶段,需知道未来一定时期的来水情况, 据此编制水量调度方案。 6、水文分析计算经常采用哪些研究方法?根据是什么? 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第二章水循环与径流形成 1、何谓自然界的水循环?产生水循环的原因是什么? 水圈中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地面和地下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成为水循环,海陆间的水循环成为大循环,局部的水循环成为小循环。产生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下气、液、固易于转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2、何谓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方程中经常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可知,在水循环过程中,对于任一区域,在任一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量,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方程中考虑的因素有:降水量和蒸发量。地表、地下径流量以及地下蓄水量的变量。 3、比较大的河流自上而下可分为哪几段?各段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一条河流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上游,河流的上游连接河源,水流具有较高的位置势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受河谷地形的影响,水流湍急,落差大,冲刷强烈;中游,河槽地势渐趋平缓,两岸逐渐开阔,河面增宽,水面比降减小,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稳定;下游,与河口相连,一般处于平原区,河床宽阔,河床坡度和流速都较小,淤积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河口,河流的终点。 通常可在适当的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定出流域分水线,然后用求积仪量出它所包围的面积,成为流域面积,用F表示,单位为km2。 4、河流与流域有哪些主要特征? (1)降雨形成的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陆地表面曲线形凹地流动,依大小 可分为江(河)、溪、沟等,其间并无精确分界,统称河流 基本特征:河流长度,自河源沿主河道至河口的距离;河流断面,横断面和纵断面;河道纵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即J二丁;河网密度,河流平均单位面积内河流的总长度。 (2)汇集地面和地下水的区域称为流域,也就是分水线包围的区域。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

(一)填空题 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各种水文现象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 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二)选择题 1.水文现象的发生[D ]。 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4.水资源是一种[B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 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 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 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C]。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 c.具有成因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三)判断题 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 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F ]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F ] 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T]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五)填空题 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___循环和__小______循环。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蒸发___,__植物截留_____, ___填洼___, ___补充土壤水分。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产流___________过程和 ____汇流________过程。 40.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__地面径流__、 __壤中流_和 __地下径流____。 (六)选择题 2.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C ]。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海洋水循环 4.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 ] 。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13.日降水量50~100mm的降水称为[D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17.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C ]。 a、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高 b、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低 c、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d、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没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43.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B ]。 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 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

水文学整理重点

绪论 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的科学就是水文学(Hydrology)。具体来说,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各种不同的水体是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水文循环是水文学的核心内容; 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是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水文学体系 基础学科:研究的水体对象划分:(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沼泽水文学、冰川水文学、地下水文学等) 应用学科:工程水文学、农业水文学、土壤水文学、森林水文学、城市水文学 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1)水文循环永无止境 (2)水文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 (3)水文现象区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第一章 水文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3个阶段和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环节。 水文循环概念: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以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方式进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水循环类型: 海陆间水循环:是指从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后,其中一部分蒸发到空中,另一部分经过地表和地下径流又流到海洋,这种海陆间的水循环又称大循环。 海洋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份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的过程。 陆地小循环:是指陆面水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在高空冷凝形成降水,仍落到陆地上,从而完成的水的循环过程。(可以再分为大陆外流区小 循环和内流区小循环)

水文循环的作用与效应:表层结构、气候、地表形态、生态、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土壤蒸发:土壤蒸发是发生在土壤孔隙中的水的蒸发现象,它与水面蒸发相比较,不仅蒸发面的性质不同,更重要的是供水条件的差异。 土壤蒸发是土壤失去水分的干化过程,据土壤供水条件差别及蒸发率的变化,分三个阶段:(1)定常蒸发率阶段 (2)蒸发率下降阶段 (3)蒸发率微弱阶段 形象因素:土壤孔隙性、地下水位、温度梯度等 水汽输送(我国水汽输送4个通道) 降水四要素:降水(总)量、降水历时与降水时间、降水强度、降水面积。 降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下垫面条件等 下垫面条件的影响: 地形:坡向与降水(迎风坡多雨)、高度与降水(地形的抬升增雨并非无限制的,当气流被抬升到一定的高度后,雨量达最大值。此后雨量就不再随地表高程的增加而继续增大,甚至反而减小。) 下渗 下渗动力:地表水沿岩土空隙下渗是在重力、分子力和毛管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根据下渗过程作用力组合变化及运动特征可分成三个阶段: ①渗润阶段 ②渗漏阶段 ③渗透阶段 径流 据径流过程及途径不同,可将径流分为三种,即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及壤中流。 流域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表现 径流成分分配:它主要是在水分垂直运行中,通过下垫面而发生的,将降水分配成为不同的径流成分。有拦截、填洼、下渗 径流时程分配:它是通过水分侧向运行而体现出来的。形成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分析

第四章习题 【思考题】 1、选择题 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D_]。 a、不可能性; b、偶然性; c、必然性; 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 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C]。 a、必然变化特性; b、自然变化特性; c、统计变化特性; d、可能变化特性。 2、是非题 由随机现象的一部分试验资料去研究总体现象的数字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称为概率论?(×) 偶然现象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现象?(√) 3、简答题 什么是偶然现象?有何特点? 何谓水文统计?它在工程水文中一般解决什么问题?

1、选择题 一棵骰子投掷一次,出现4点或5点的概率为[A]。 a、; b、; c、; d、 一棵骰子投掷8次,2点出现3次,其概率为[C]。 a、; b、; c、; d、 2、是非题 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会出现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 3、简答题 概率和频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两个事件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相应出现的概率为多少?

1、选择题 一阶原点矩就是[A]。 a、算术平均数; b、均方差 c、变差系数; d、偏态系数 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0。 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C]。 a、负偏; b、对称; c、正偏; d、双曲函数曲线。 2、是非题 x、y两个系列的均值相同,它们的均方差分别为σx、σy,已知σx>σy,说明x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大。 【答案】Y 统计参数Cs是表示系列离散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答案】N 3、简答题 分布函数与密度函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不及制累积概率与超过制累积概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叫总体?什么叫样本?为什么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推估总体的概率分布? 统计参数、σ、Cv、Cs的含义如何?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

一、概念题 (一)填空题 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各种水文现象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 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二)选择题 1.水文现象的发生[D ]。 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4.水资源是一种[B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 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 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 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C]。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 c.具有成因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三)判断题 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 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F ]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F ] 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T]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一、概念题 (五)填空题 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___循环和__小______循环。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蒸发___,__植物截留_____, ___填洼___, ___补充土壤水分。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产流___________过程和 ____汇流________过程。 40.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__地面径流__、 __壤中流_和 __地下径流____。 (六)选择题 2.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C ]。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海洋水循环 4.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 ] 。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工程水文学1-2章习题含答案

1.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答案】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 【答案】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所引起(b) a、径流 b、水循环 c、蒸发 d、降水 4.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c)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水文循环 5.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 【答案】不对。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这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 【思考题】 1.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 (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 (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2.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 (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

(2)径流系数小于1; (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3.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 (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 (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4.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 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 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思考题】 1.对流层中气温随高程变化的曲线有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二者一致吗? 【答案】层结曲线是因为不同高程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不同,所形成的气温自地面向高空递减的曲线,其递减率约为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5 ;状态曲线则为气块上升过程中,因气块膨胀消耗内能,气温随上升高度递减的曲线,坡度较前者陡。所以,二者不一致。 2.为什么气旋区的气流呈反时针旋转?并为云雨天气。 【答案】气旋为有闭合等压线包围的低压区,空气在向低压中心辐合时,因受地球偏转力的作用,在北半球该力总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从而使气流呈反时针旋转。向低压区辐合的暖湿空气,上升过程中,动力冷却作用,导致云雨天气。 3.在高压区,高空气流运动的方向是(d) a.指向高压一侧; b.指向低压一侧; c.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反时针旋转; d.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顺时针旋转。 4.露点是表示空气状态的一种指标(c) a.压力; b.温度; c.湿度; d.密度。

工程水文学试题答案

一、填空 1.水循环产生的内因是,外因是。 2.计算经验频率采用的公式为。 3.流域总蒸发包括。 4.计算流域平均雨量常用的方法有。 5.按气流上升原因,降雨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 1.闭合流域—— 2.河道纵比降—— 3.年径流深—— 4.稳定下渗率—— 5.重现期—— 三、分析判断 m3,均方差为200m3,乙系列均值为650mm,均方1.甲系列均值为3200s 差为50mm,哪个系列离散程度大 2.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断面(距离较近),哪个断面年径流量系列的均值大哪个断面年径流量系列的C V值大哪个断面年径流量系列的C S值大 m3,相关系数为,试对3.若Y倚X的相关方程已建立,其中Y的均方差为5s 该相关方程的误差进行分析评价。 4.某流域有实测洪水资料24年(1978~2001),通过历史洪水调查、考证,1847 年发生的洪水为近200年次大洪水,1963年发生的洪水为近200年最大洪水,1987年发生的洪水为近200年第三大洪水,1998年发生的洪水在实测洪水中排位第2。请分析确定上述4次洪水的经验频率。 四、回答问题 1.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如何分析计算设计年径流 2.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常用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五、计算 已知设计暴雨过程和流域的时段单位线如下表,并确定I0=80mm, m3。请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并计算该流域面积。 ,基流为5s h mm f2

一、填空 1.水的物理性质即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完成三态转换,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2. 1+= n m P 3.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 4.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图法 5.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气旋雨 二、名词解释 1.地面与地下分水线重合而且河道下切比较深,能够汇集本流域全部地下水的流域。 2.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降。 3.把年径流总量平铺到流域面上得到的水深。 4.土壤饱和以后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下渗率,用f c 表示,单位是mm/h 。 5.某水文变量重复出现的平均周期。 三、分析判断 1.解: 161320020033==s m s m C v 甲 , 13165050= =mm mm C v 乙 ∵乙甲v v C C <(3分) ∴乙系列离散程度大。 2.解:因为是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断面且距离较近,所以两流域属于同一地区,由于下断面流域面积大,所以年径流量系列的均值大。大流域调蓄能力强,C V 值小,所以上断面流域年径流量系列的C V 值大,同一地区C S /C V 值相同,所以上断面流域年径流量系列的C S 值大。

(完整版)工程水文学试题

(1-2章计算) 1.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 降[ ]。 a、0.25 b、2.5 c、2.5% d、2.5‰ 3.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 ]。 a、450mm b、500mm c、950mm d、1400mm 4.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 a、887.7mm b、500mm c、473mm d、805mm 5.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 流系数为 a、0.55 b、0.45 c、0.65 d、0.68 6.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10 L/(s·km2) ,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 a、315.4mm b、587.5mm c、463.8mm d、 408.5mm 8.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则多年平 均流量 a、150m3/s b、15 m3/s c、74m3/s d、18m3/s 10.某闭合流域面积F =1000km2,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P =1400mm ,多年平均流量Q = 20m3 / s ,今后拟在本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ΔF =100km2,按当地蒸发皿实测的多年平均蒸发值 E器 = 2000mm ,蒸发皿折算系数k= 0.8,该流域原来的水面面积极微,可忽略。若修建水库前后流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 Q' ( m3 /s )为多少?11.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 F=1000 km2 ,多年平均降水量 P = 1400 mm ,多年平均流量Q = 15m3 / s ,蒸发器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 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为 0.8,水面面积为 F 水 =100km2,试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陆。 12.某流域面积F = 600km2,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流域平均雨量P = 190mm,该次洪水的 径流总量W =8000×104m3,试求该次暴雨的损失量为多少? 13.某流域面积F = 120 km2,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年大洪峰流量模数MQ = 2.8 m3 /(s.km2) ,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大洪峰流量Qm 为多少?能否按所给资料推求多年平均年大洪峰的洪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