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

1.甲上市公司2×14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5 5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7 900万股,3月31日定向增发3 000万股普通股,9月30日自公开市场回购600万股拟用于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

2×14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发行40 000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2%,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为付息日。假设不具备转换选择权的类似债券的市场利率为3%。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负债成分公允价值=(40 000×2%)/(1+3%)+(40 000×2%)/(1+3%)2+(40 000+40 000×2%)/(1+3%)3 =38 (万元)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38 ×3%×(1-25%)=(万元)

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40 000/10 =4 000(万股)

则甲公司2×14年度稀释每股收益=(25 500+)/(10 000+4 000×12/12)=(元/股)。

2.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后12个月以后即可转换为本公司股票,即转股期为发行12个月后至债券到期日止的期间。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正确答案:

(1)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7 900+3 000×9/12-600×3/12=10 000(万股)

2×14年基本每股收益=25 500/10 000=(元/股)

(2)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负债成分公允价值=(40 000×2%)/(1+3%)+(40 000×2%)/(1+3%)2+(40 000+40 000×2%)/(1+3%)3 =38 (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38 ×3%×(1-25%)=(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

加的普通股股数=40 000/10 =4 000(万股)

则甲公司2×14年度稀释每股收益=(25 500+)/(10 000+4 000×12/12)=(元/股)。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企业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如果对所有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实现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许多财务人员因此希望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主表来编制出现金流量表,这是一种奢望,实际上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无法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还需要根据总账和明细账获取相关数据。 作者根据实际经验,提出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与读者探讨,这一编制方法的数据来源主要依据两大主表,只从相关账簿中获得必须的数据,以达到简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从重要性原则出发,牺牲精确性,以换取速度。编制现金流量表按以下由易到难顺序快速完成编制: 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四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点在于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获取,因此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容易填列,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这一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主表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项目是否填列正确。 第五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 第六最后填列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由于本项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是倒挤产生,因此主表和附加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相等的,从而快速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下面按以上顺序详细说明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和公式: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三篇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三 篇 篇一: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 (20XX年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XX年至20XX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①20XX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82 000万股。 ②20XX年5月31日,经股东大会同意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核准,甲公司以20XX 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共计发放12 300万份认股权证,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20XX年5月31日按照每股6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20XX年5月31日,认股权证持有人全部行权,甲公司收到认股权证持有人交纳的股款73 800万元。20XX年6月1日,甲公司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将注册资本变更为94 300万元。 ③20XX年9月25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以20XX年6月30日股份94 3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股股票股利。 ④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XX年度为36 000万元,20XX年度为54 000万元,20XX年度为40 000万元。 ⑤甲公司股票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本题假定不存在其他股份变动因素。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2)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3)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及经重新计算的比较数据。 解析:(1)A=36 000(万元),B=82 000(万股),甲公司20XX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36 000/82 000=0.44(元/股)。 20XX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认股权证具有稀释效应的期间是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则市场均价应选择每股10元,增加的无对价的股数=12 300-12 300XX/10=4 920(万股)。由于稀释期间为6月1日至12月31日,则增加的无对价加权股数=4 920XX/12=2 870(万股),稀释每股收益=36 000/(82 000+2 870)=0.42(元/股)。 (2)A=54 000(万元),B=82 000+12 300XX/12=89 175(万股),P公司20XX 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54 000/89 175=0.61(元/股)。由于认股权证在行权前对基本每股收益具有稀释效应,认股权证具有稀释效应的期间是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则市场均价应选择每股12元,增加的无对价的股数=12 300-12 300XX/12=6 150(万股)。由于稀释期间为1月1日至5月31日,则增加的无对价加权股数=6 150×5/12=2 562.5(万股),稀释每股收益=54 000/(82 000+12 300XX/12+2 562.5)=0.59(元/股)。 (3)A=40 000(万元),B=(82 000+12 300)×1.2=113 160(万股),甲公司20XX年基本每股收益=40 000/113 160=0.35(元/股)。由于不存在稀释因素,则20XX年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因为是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的股票股利派发,则重新计算的调整系数=1+0.2=1.2,故经重新计算的20XX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61÷1.2=0.50(元/股),经重新计算的20XX 年度稀释每股收益=0.59÷1.2=0.49(元/股)。

溶液稀释的计算题

(07宜昌)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 A 980g B 882g C 880g D 98g [解析]列式的依据是稀释前后硫酸的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100g×98%=(100g+x)×10%,x=880g,故本题选(C) 例2. (07永州)医院里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溶液清洗 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的质量为() A 30 g B 100g C 200g D 400g [解析]根据稀释前后过氧化氢的质量前后保持不变,设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的质量为x,5%×600g=30%x,x=100g, 故本题应选(B) 例3.(06常州)某工厂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质量分数约为30%的稀硫酸供生产使用。配制时所用的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A 1:3 B 1:4 C 1:5 D 1:6 [解析] 抓住浓硫酸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质量保持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浓,加水的体积为V水,利用公式V浓ρ浓W浓= V稀ρ稀W稀,V水ρ水= V稀ρ稀—V浓ρ浓有V 浓×1.84 g/cm3×98%= (V浓×1.84 g/cm3+V水×1.0 g/cm3)×30%,则V浓:V水= 1:4,故本题选(B) 例4.(06南通)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 (1)小明从试剂商店购得一瓶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用于制取O2。若配制5%的双氧水600g,需要30%的双氧水的质量为 (2)为了操作方便,设称量液体的质量为量取液体的体积。若配制5%的双氧水,应取30%的双氧水(密度为1.1g/cm3)与水的体积比为 [解析] (1) 依据双氧水在稀释过程中溶质过氧化氢的质量保持不变,设需要30%双氧水的质量为x, 30%x = 5%×600g,x = 100g (2) 依据公式:V浓ρ浓W浓= V稀ρ稀W稀,V稀ρ稀=V水ρ水+V浓ρ浓。V浓×1.1 g/cm3×30% = (V水×1.0 g/cm3+ V浓×1.1 g/cm3) ×5%,则V浓:V水= 2 :11 例5. (06南京)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地节约用水。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100g,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则湿衣服上残留的洗涤剂质量为g,现用5700g清水对这件衣服进行漂洗,有以下两种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100g溶液),

现金流量表五大练习题(答案)

现金流量表五大练习题 一、甲公司2010年有关资料如下: (l)本期产品销售收入80000元;应收账款期初余额10000元,期末余额34000元;本期预收的货款4000元。 (2)本期用银行存款支付购买原材料货款4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用物资货款81900元;本期购买原材料预付货款15000元。 (3)本期从银行提取现金33000元,用于发放工资。 (4)本期实际支付工资30000元,各种奖金3000元。其中经营人员工资18000元,奖金2000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12000元,奖金1000元。 (5)期初未交所得税为1600元,本期发生的应交所得税6600元,期末未交所得税为6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现金流量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并列出计算过程(不考虑增值税): (l)“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 (4)“支付的各种税费”项目。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一、参考答案 (l)“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80000+(10000-34000)+4000=60000(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40000+15000=55000(元)。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18000+2000=20000(元)。 (4)“支付的各种税费”项目=1600+6600-600=7600(元)。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12000+1000+81900=94900(元)。 二、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10年有关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有关账户年初、年末余额和部分账户发生额如下(单位:万元):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

的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2、 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存货—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及折旧费 3、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中列支》(期初余额—期末余额)4、 支付的各项税费 =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 5、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 6、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与本金一起收回的短期股票投资收益 7、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股息收入 8、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9、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10、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 如何根据两大主表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 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准则——每股收益试题和答案

准则——每股收益试题和答案

准则-每股收益 关闭 总共31题共100分 查看试题范围显示全部试题仅显示答错试题仅显示未答试题仅显示答对试题 考试编号答题开始时间答题结束时间 考生姓名考试时间总得分81.53分 评卷人系统自动评卷评卷时间 一. 单选题(共15题,共39.47分) 1. 某公司某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支付优先股股利10万元,年末普通股股数为100万股,年度内普通 A.2 B.4 C.1.9 D.2.1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63 分评语: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63 分评语: 3. 甲上市公司2007年初对外发行1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2008年3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行权日以3.5元的价格认购本公司1股新发的股份。20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00万元,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00万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4元,则甲上市公司2007年稀释每股收 A.0.33 B.0.4 C.0.36 D.0.39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4. 甲上市公司2007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万股,3月1日新发行4500万股;12月1日回购15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甲公司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3800万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600 A.0.279 B.0.191 C.0.293 D.0.2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63 分评语: 5. 甲公司2007年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 600万元。该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 000万股,6月30日定向增发1 200万股普通股,9月30日自公开市场回购240万股拟用 A.0.5 B.0.51 C.0.53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题

如何让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或者变小呢? 溶液的稀释或浓缩 稀释:加容易;加稀溶液 浓缩:加溶质;加浓溶液;蒸发溶剂 1、欲将20g1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15%的氯化钠溶液: (1)可加入水多少克? (2)可加入1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2、欲将100g25%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10%的硝酸钾溶液。求稀释所需水的质量。 3、欲将20g16%的氯化钠变成20%的氯化钠溶液: (1)可加食盐多少克? (2)可蒸发水多少克? (3)可加入21%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4、利用95%的浓硫酸和5%的稀硫酸配置成30%的硫酸溶液2000克,问需要这两种溶液 各多少克? 5、(06常州)某工厂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质量分数约为30%的稀硫酸供生产使用。配制时所用的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A 1:3 B 1:4 C 1:5 D 1:6 6、(06南京)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地节约用水。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100g,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则湿衣服上残留的洗涤剂质量为多少克,现用5700g清水对这件衣服进行漂洗,有以下两种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100g溶液)。 方法一:用5700g清水一次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 方法二:将5700g清水无损分成质量相等的三份(每份1900g)分三次漂洗。 第1次,用19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 第2次再用19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 第3次,再用19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

现金流量表五大练习题

现金流量表五大练习题 一、甲公司 2010 年有关资料如下: (1) 本期产品销售收入8 0 0 0 0元;应收账款期初余额1 0 0 0 0元,期末余额3 4 0 0 0 元;本期预收的货款4 0 0 0元。 (2) 本期用银行存款支付购买原材料货款4 0 0 0 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用物资货款8 1 9 0 0元;本期购买原材料预付货款1 5 0 0 0元。 (3) 本期从银行提取现金33000元,用于发放工资。 (4) 本期实际支付工资30000元, 各种奖金3000元。其中经营人员工资18000元, 奖金2000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12000元,奖金1000元。 (5) 期初未交所得税为1 6 0 0元,本期发生的应交所得税6 6 0 0元,期末未交所得税为6 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现金流量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并列出计算过程(不考虑增值 税):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2)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3)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 (4) “支付的各种税费”项目。 (5)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参考答案 4) “支付的各种税费”项目 =1600+6600-600=7600 (元)。 5) “购建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项目 =12000+1000+81900=94900 元)。 二、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 17%. 2010 年有关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有关账户年初、年末余额和部分账户发生额如下(单位:万元):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2)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3)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 =80000+( 10000-34000 ) +4000=60000 (元)。 =40000+15000=55000 (元) 。 =18000+2000=20000 (元) 。

现金流量表各个项目的计算公式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 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稀释每股收益计算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只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而不考虑不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1、分子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 1)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 2)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上述调整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对于包含负债和权益成份的金融工具,仅需调整属于金融负债部分的相关利息、利得或损失。 2、分母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根据潜在普通股的条件确定。当存在不止一种转换基础时,应当假定会采取从潜在普通股持有者角度看最有利的转换率或执行价格。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按照其发行在外时间进行加权平均。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为普通股;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当期被注销或终止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按照当期发行在外的时间加权平均计入稀释每股收益;当期被转换或行权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从当期期初至转换日(或行权日)计入稀释每股收益中,从转换日(或行权日)起所转换的普通股则计入基本每股收益中。 举例说明: 凯诺科技于2006年8月发行了4.3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第一年票面利率仅为1.4%。该公司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23元,其6月末的股本总额约为2.84亿股,尚有1.96亿元可转债未转股,因此,凯诺科技“稀释后期末股本”约为3.23亿股,稀释每股收益相应下降到0.196元,可见凯诺转债的稀释作用为12.11%。 对于盈利企业,当其发行的认股权证与股份期权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便具有了稀释性。但对于亏损企业,认股权证与股份期权的假设行权一般不影响净亏损,但却会增加普通股股数,从而导致每股亏损金额的减少,实际上产生了反稀释的作用,因此,这种情况下,不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攀钢钢钒在2006年末发行了32亿元“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分离出的认股权证总量为8亿份,其行权价格经调整后为3.266元,低于其普通股的市价。攀钢钢钒6月末股本总额约为30.58亿股,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权证稀释增加的股数”约为

每股收益无差异点计算

每股收益无差异点计算 分享:2015/10/13 14:36:10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179 [小编“娜写年华”]东奥会计在线高级会计师频道提供:本篇为2016年《高级会计实务》答疑精选:每股收益无差异点计算。 【原题】案例分析题 G公司总资产80000万元,举债20000万元,债务利率10%,所得税税率为25%。G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数为6000万股,以10元/股发行价格募集资本60000万元。公司拟于下一年度投资某新项目,投资总额达40000万元。现有两种融资方案:(1)增发普通股4000万股(发行价不变〕;(2)向银行借款40000万元,且新增债务利率因资产负债率提高而升到12%. 假定新项目预计的息税前利润为15000万元。 要求:采用EBIT-EPS分析法,对融资方案进行选择。 正确答案: 【方法1】直接计算并比较每个方案的EPS。 方案一每股收益=(15000-2000)×(1-25%)/10000=0.975(元) 方案二每股收益=(15000-6800)×(1-25%)/6000=1.025(元) 应选择方案二(举债融资) 【方法二】计算两个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异点 [(EBIT-2000)×(1-25%)]/10000=[(EBIT-6800)×(1-25%)]/6000 EBIT=14000(万元) 由于项目预计EBIT(15000万元)大于所测算后的两平点,因此债务融资是最佳的。 知识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管理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请问该例题中的EBIT=14000是怎么求出来的?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根据等式 [(EBIT-2000)×(1-25%)]/10000=[(EBIT-6800)×(1-25%)]/6000 推导出 6000×[(EBIT-2000)×(1-25%)]=10000×[(EBIT-6800)×(1-25%)] 6000×(EBIT-2000)=10000×(EBIT-6800)

初三化学有关溶液的相关计算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题 一、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式及变形式的相关计算题 1.在农业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配制15%的食盐溶液200kg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2. 将60g20%的食盐溶液和30g5%的食盐溶液相混合,求所得混合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加入1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3. 向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NO 3 分数为;若加入10gKNO 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 4.200C时,将一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蒸干,得到20g固体,求该溶液质量。 5.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 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1.已知T 0C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g,求这温度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种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10g水,冷却到20℃,有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求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3. 在60℃时,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55g硝酸钾把60℃时210g水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50g水,再降到60℃,求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溶液的稀释浓缩相关计算: (一)不涉及体积的计算: 1.将200g含水99%的NaOH溶液的含水量变为98%,应蒸发掉多少克水? 2.欲配制50g3%的氯化钠溶液,需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克?, (二)涉及体积的计算

1.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25%的稀硫酸500g,需浓硫酸和水多少毫升? 2.把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2%的浓硝酸(密度为 l.38g/cm3)和20mL水混合,计算稀释后硝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用98%(密度为l.84g/cm3)的浓硫酸配制成1∶4的稀硫酸,求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有关溶液的标签型题的计算: 1.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右图所示。 (1)这瓶浓盐酸中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 酸,需量取浓盐酸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 2. 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图所 示)。该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其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34g,加入适量催化剂,待完全反应后, 共收集到0.32g氧气。试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一)基本计算型 1. 6.5g锌跟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2. 12.5g石灰石与一定量的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生成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点击:1765 发布时间:2009-9-29 13:42:05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2、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存货—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及折旧费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中列支》(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4、支付的各项税费=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 5、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 6、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与本金一起收回的短期股票投资收益 7、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收到的股息收入 8、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9、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10、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 4、支付的各项税费=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这个公式好象错的,已交税金不是放在这儿的,而且这儿的税费还有好多呀,你没有写上去,这样会误人的,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2019注会《会计》---第A134讲_稀释每股收益(2)

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 四、限制性股票 上市公司采取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方式进行股权激励的,在其等待期内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计算每股收益。 (一)等待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1.总原则:基本每股收益仅考虑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限制性股票由于未来可能被回购,性质上属于或有可发行股票,因此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不应当包括在内。(不包含限制性股票股数) 2.具体计算方法 上市公司在等待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应视其发放的现金股利是否可撤销采取不同的方法: (1)现金股利可撤销,即一旦未达到解锁条件,被回购限制性股票的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或需要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

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当期分配给(注意:强调当期分配)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分母不应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数。(2)现金股利不可撤销,即不论是否达到解锁条件,限制性股票持有者仍有权获得(或不得要求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对于现金股利不可撤销的限制性股票,即便未来没有解锁,已分配的现金股利也无需退回,表明在分配利润时这些股票有了与普通股相同的权利,因此,属于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与剩余利润分配的其他权益工具。 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归属于(注意:不强调当期分配)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净利润;分母不应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数。 (二)等待期内稀释性每股收益的计算 上市公司在等待期内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应视解锁条件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1.解锁条件仅为服务期限条件的,公司应假设资产负债表日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已于当期期初(或晚于期初授予日)全部解锁,并参照本章中股份期权的有关规定考虑限制性股票的稀释性。 【特别提示】 行权价格低于公司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其中: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分享:2014-8-19 18:03:46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小编导言】我们一起来学习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本考点属于《会计》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的内容。 【考频分析】: 考频:★★★ 复习点拨:本考点2011年出过单选题。 【内容导航】: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教材例26-1】某公司2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 000万股;4月30日新发行普通股16 2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7 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6 250万元。假定该公司按月数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重。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如果是月度报表的话,那就要按实际发行期间或回购期间来计算其相关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 30 000×12/12+16 200×8/12-7 200×1/12=40 200(万股) 或者30 000×4/12+46 200×7/12+39 000×1/12=40 2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6 250/40 200=0.4(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编辑词条 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

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上市公司只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以及相应的时间权数,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即可。 快速导航 目 录 ?1简介 ?2计算 ?3相关概念 ?4每股收益 ?5区别 ?6举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1简介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稀释每股收益是个新名词。上市公司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报告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收益。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其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 2计算

九年级化学下册《浓溶液加水稀释有关溶液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

课时 2 浓溶液加水稀释有关溶液的计算 知识点1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1.溶液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 2.将100 g 98% 的浓硫酸溶于900 g 水 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 () A. 9. 8% B. 10.0% C. 10.9% D. 11 .1% 3.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蔗糖溶液多少 克? 4. 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 g·mL —1),配制20 g 质量分数为6% 的氯化钠 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2% 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毫升?(计算结果精确到0. 1 mL ,水的密度为1g· m L ) 知识点2 溶液稀释的实验步骤和操作 5. 浓溶液加水稀释的实验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 A. 量筒 B.托盘天平 C.烧杯 D. 玻璃棒 6. 把2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95 %的酒精,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根据需加水—1 的体积(水的密度为1g·mL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好选用量筒的量程为( ) A. 10 mL B. 50 mL C.20 mL D. 100 mL —1 7. 用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 %,密度为1. 18 g·m L—)配制200 g 10%的稀盐酸。 (1) 配制的主要步骤为:计 算、、溶解。 (2) 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 ,请列出V 的计算式 (不必算出结果) 。 (3) 现提供右图所示仪 器,仪器 a 的名称为; ;配制过程中还需要的仪器有。 知识点3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8. 某50 g 稀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完全反应后生成 4.4 g二氧化碳,求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 9. 实验室取68 g 过氧化氢溶液和2g 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 渣的质量为68. 4 g。求: (1) 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 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现金流量表五大练习题

一、甲公司2010年有关资料如下: (l)本期产品销售收入80000元;应收账款期初余额10000元,期末余额34000元;本期预收的货款4000元。 (2)本期用银行存款支付购买原材料货款4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用物资货款81900元;本期购买原材料预付货款15000元。 (3)本期从银行提取现金33000元,用于发放工资。 (4)本期实际支付工资30000元,各种奖金3000元。其中经营人员工资18000元,奖金2000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12000元,奖金1000元。 (5)期初未交所得税为1600元,本期发生的应交所得税6600元,期末未交所得税为6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现金流量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并列出计算过程(不考虑增值税): (l)“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 (4)“支付的各种税费”项目。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一、参考答案 (l)“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80000+(10000-34000)+4000=60000(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40000+15000=55000(元)。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18000+2000=20000(元)。 (4)“支付的各种税费”项目=1600+6600-600=7600(元)。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12000+1000+81900=94900(元)。 二、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10年有关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有关账户年初、年末余额和部分账户发生额如下(单位:万元):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如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 预收帐款(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 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2、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 预付帐款(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 存货-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及折旧费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 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中列支》(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4、支付的各项税费 =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 已交税金) 5、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 6、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与本金一起收回的短期股票投资收益 7、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股息收入 8、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9、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应收帐款(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10、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

一、经营活动 (1)收到现金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内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含销项税金、销售材料、代购代销业务)依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现金、银行存款 公式: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金+其他业务收入(不含租金)+应收帐款(初-末)+应收票据(初-末)+预收帐款(末-初)+本期收回前期核销坏帐(本收本销不考虑)-本期计提的坏帐准备-本期核销坏帐-现金折扣-票据贴现利息支出-视同销售的销项税-以物抵债的减少+收到的补价 2税费返还 内容:返还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 依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补贴收入、应收补贴款、现金、银行存款 3收到其他经营活动 内容:罚款收入、个人赔偿、经营租赁收入等 依据: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现金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 内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扣除购货退回、含进项税) 依据: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 公式: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金+其他业务支出(不含租金)+存货(末-初)+应付帐款(初-末)+应付票据(初-末)+预付帐款(末-初)+存货损耗+工程领用、投资、赞助的存货-收到非现金抵债的存货-成本中非物料消耗(人工、水电、折旧)-接受投资、捐赠的存货-视同购货的进项税+支付的补价 2支付职工 内容: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劳动保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其他福利费(不含离退休人员,在其他) 依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现金、银行存款 公式: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工资及福利费+应付工资减少(初-末)+应付福利费减少(初-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