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年月日,北大百年讲堂发布中国心灵富豪榜,袁隆平名列榜首。

主办方给他的评语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

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

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上,收获着泥土的芬芳。

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人物小传袁隆平,年出生于北京,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和栽培,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由于对杂交水稻事业的贡献,他先后获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国内大奖和联合国科学奖世界粮食奖等国际大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精华素材杂交水稻之父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曾这样评价袁隆平。

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

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

花搞杂交。

这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

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

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

年袁隆平配制种子成功,年大面积制种成功。

当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杂交水稻。

年定点示范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年全国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

亿亩,占水稻面积的。

%,而总产量占。

%。

十年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面积。

亿亩,累计增产稻谷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群众交口称誉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现在,已有多个国家引种杂交水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上世纪年代以来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疯狂点击: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

只有不畏艰险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袁隆平为解决我国和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积极、伟大的贡献。

在这项造福人类的伟大科学成就背后,体现的是一位科学家不断求索、知难而进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

稻穗下乘凉的梦想袁隆平不是那种只有大而无当的理想的人。

他的理想渗透到他做人的每个方面,那就是他广博的同情心。

所有认识袁隆平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他真心实意地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有一次,他的助手在他出差期间做了个小手术,袁隆平回来后知道了,就在她的办公桌上压了元钱,并留下纸条叮嘱她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所有跟随袁隆平一起出差的人都知道,他们一定会得到袁隆平在当地买的各种小礼物,这些礼物虽然不值什么钱,却能带来温暖。

袁隆平还是一个没有架子、没有等级观念的人,他喜欢和所有人开玩笑,喜欢和他遇到的勤杂工、农民、退休老头老太太们闲聊,听

他们亲切地称呼自己老袁。

袁隆平不会忘记每一个帮助过杂交水稻事业的人。

他常常向人们提起赵石英、陈洪新等人。

赵石英作为原国家科委九局局长,陈洪新作为原湖南省农业厅厅长,都为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袁隆平后来多次去看望这些人,并把他们的贡献记在心里,挂在嘴边。

袁隆平曾经做过一个梦,这个梦后来广为流传:在杂交水稻研究的紧张时刻,袁隆平带着满腹思绪进入梦乡,结果在梦中他惊喜地发现,他种的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疯狂点击:做事先做人,只有志存高远、心怀善念、大爱无疆的人才能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

一项复杂、浩大的工程需要众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袁隆平在荣誉面前不贪功,他谦虚、礼让的品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袁隆平稻穗下乘凉的梦想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美丽画卷,充分体现了一位科学家造福天下苍生的伟大愿望。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教学设计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课型:活动性学习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科学家袁隆平的图片、故事,人生经历等资料,学习科学家爱动脑筋、苦于钻研、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故事和事迹了解袁隆平,使学生受到科学的启蒙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稻的繁殖方式以及三系法杂交水稻的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教学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爱动脑筋、苦于钻研、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美好情感。 2、了解水稻的繁殖方式以及三系法杂交水稻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1.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生:利用阅读故事书、报纸、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上网等多种方法查找有关袁隆平的资料,并按照教育经历、科研之路,水稻知识、主要贡献、个人荣誉五个方面进行分类。 四、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 1、师:展示两张照片,并让学生指出图片中的农作物的名称--水稻 2、师:提到水稻,你们能想到哪位科学家--袁隆平 3、师:展示关于袁隆平的照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二)讲授新课 1、主要贡献 师:同学们,上节课布置给你们的课后作业你们有没有完成啊 生:完成了

师:真棒!上节课我布置的作业是让你们课后查阅关于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摘录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进行整理。 生:拿出资料。 师:袁隆平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国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具体有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生:........ 师:非常好,说的比较全面,接下来老师对袁隆平作出的贡献进行归纳整理。 (1)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亩产突破1000公斤。 (2)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1976-2005,全国累计种植面积约亿公顷, 增产稻谷亿多吨。 (3)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2、个人荣誉 师:袁隆平一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和奖项,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摘录的相关内容。 生:........ 师:接下来老师对袁隆平的个人荣誉进行归纳整理。 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10月,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2001年2月19日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10 获世界粮食奖 2004年年底,袁隆平获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十大人物之一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3年3月当选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4-0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我还,高考满分作文,关于袁隆平

我还 曾经在电视上听过袁隆平的的一次报告。说实话,论口才,他远不及那些会忽悠的“企业家”;论内容,他讲的也太过学术,没什么趣味;论台风,他更没有其他演讲者的锋芒与潇洒。但他却讲的那般谦逊、那般坦诚、那般沁心。他总在强调“我只是个普通人……”。 他静静地走上讲台,向台下的听众们深深地鞠躬。“我只是个普通人。”他谦逊地开始了他的演讲。他没有讲他的坎坷经历,更没有谈及杂交水稻育成的艰辛。而是一再强调其他科学家对他的帮助和国家给予的资金和设备支持。他怀着感恩的心,他秉着淡薄的一切的态度,潜心世界的水稻低产问题。为世界无数贫粮国家带去了希望。 他谈到自己选育出的杂交水稻时,语调没有丝毫的抑扬。依旧平淡如水,就像他穿的那件白衬衫。而关于美国相关部门,10亿购买他的“水稻”的“大新闻”,他也只是一嘴带过,而且未提及这惊人的数字。他坦诚的面对,并接受这一切。在一家7口,挤在发霉的,从澡堂隔出的小屋里的时候,他没有选择国外优厚的待遇,在众人冷嘲热讽他净想“歪门邪道“的时候,他没有放弃钻研,在皮肤变作黝黑,身形变作精瘦,皱纹变作“车辙”的时候,他没有忘记使命。他好像是在被召唤。被全中国的饥贫的穷人所召唤,被全中国亿万农民所召唤;被国家召唤、被世界召唤。 他唯一对自己的褒奖是:“我愿意,也做了一些普通人该做的事情”。他自掏腰包,为很多有为的年轻科学家提供了科研资金和设备。因为他记得自己当初搞研究的艰难,他知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的不管多少都是值得的。不该挥霍浪费的,哪怕一点他也舍不得。年过八旬的他,每日辛苦于田间与实验室。挣来那几万块的血汗钱,却几乎毫无保留的给了年轻科学家。他好像不只是淡薄名利,而是对名利毫无概念,或者说根本无暇思索这“名利”。他的一切好像都是在为那一株一株的水稻,而且无时无刻不再想他的水稻。 听罢演讲。心间那一泓,开始圈圈泛漾。那么轻,却那么深刻的沁透我的心脾。“我只是个普通人。”他说的是那样的轻巧,那样的随意,那样不漏痕迹。但他没说“我还淡泊名利,我还谦逊低调,我还豁达坦诚,我还坚韧不拔,我还安贫乐道,我还心系百姓,我还关爱同僚,我还……” -

励志故事袁隆平

没有挨过饿的人不知道袁隆平先生的价值。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几乎看不到因为吃不饱饭而晕倒的人,更别说死于饥饿的人了。吃树皮、吃草根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我们仅仅只是把他当做爷爷、奶奶辈讲的传奇故事罢了。的确,我们是没有挨过饿的一代,我们对袁隆平先生并不感冒,(蔡爽,不喜欢袁隆平,他种的杂交水稻不好吃)那可能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他。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所做出的贡献,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没有他的话,可能没有人能养活中国、养活世界。 袁隆平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于是他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想为国家发展做点什么。 起初因为看到袁隆平的照片,再加上他最初是在安江农校教书,(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安江”,它位于湘西南,是湘与云贵高原交界的地方,直到现在还是一个镇,是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那地方挺穷的)所以我对袁隆平的第一印象觉得他也就是农民出身。其实他也是可以称为“官二代的”,他父亲袁兴烈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过孙连仲将军的秘书,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他父亲本来想让他报考南京重点,日后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她却因为自己的兴趣毅然选择了农学,选择了一个这么艰苦的职业,我挺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的。 毕业以后,他父亲本来是可以给他安排一个好工作的,但因为励志要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于是服从分配来到了偏远的湘西农村。在农校教书的日子,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亲自下地研究水稻,像一个普通农民一样躬耕于田间。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南方的水田,它不像北方的麦地,一大片一大片的非常平坦,即使在以前农业机械不发达的时候,耕种起来也没那么困难。安江是湘西与云贵高原交界的一块峡谷盆地,虽然是盆地,但大家注意到“峡谷”二字没有,所谓的峡谷盆地就是山稍微平缓一点,但种庄稼首先也要开山,开垦梯田一般开垦不出多大的地方,不像大家看到的梯田图片那么优美,一般都很是很小的一块地方。山区农民浇水施肥都要一点一点的靠双肩背上去,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种水稻要先育种,然后等他发芽以后在一珠珠的插到水田里,以前条件没有那么好,插水稻的时候双腿浸在水里,各种各样的虫子就顺着腿往上爬,想起来都很恐怖。对于一个官宦子弟来说,能像一个农民一样躬耕于稻田,我们可以想一想,他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何况还要对一珠珠的稻穗进行研究,真是不容易。 在长期的研究中,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养杂交水稻的念头。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相悖,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他凭着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想法坚持到底。 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带着水壶和馒头,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的寻找理想中的苗珠。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正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的稻穗后,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了令世界震惊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随后,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都没有培育出不育度都达到100%的水稻苗来。 在文革期间,他还遭受了多次批斗,实验器材及水稻秧苗一次又一次被毁,他就把秧苗藏在臭水沟里。最让他痛心的是5.18“毁禾”事件,他经过多少年的研究,好不容易培育出的实验苗遭到了灭顶之灾。袁隆平只觉得脑子里“轰”地一声,浑身发抖,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他含着泪水,忍着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在秧苗被毁的第四天,他在一口井中发现了些秧苗,捞上来一看,果然是他的试验苗,他不顾井深水冷,“扑通”一声跳下井去,可是无法捞到沉到井底的秧苗。

一材多用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

一材多用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大胆去探索,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彻底地粉碎了西方而得中国无油贫油学说。 失群的孤雁呜咽着远去,衰蝉在凉风里嘶哑的哀鸣。突破圆的枷锁,让智慧的光芒四射。袁隆平他是中国科学艺苑里一棵梅,默默中散发着芳香。 他安于那片土地,安于自己的事业,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他关上窗,拿起了笔,十年,只有笔尖游走在纸上的声音;十年,在枯瘦的手指下,流泻出了华夏文学不朽的骄傲。在更为僻远的柳州,他走出了书房,决定创造一个现实。 面对人生的失意,包容,让他安然。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我能战胜一切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高度”,你越过了“高度”,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荒蛮的永州,瘴疫猖獗,民风剽悍;阴险的政敌,不断监视,伺机发难。愿你不要被你面前的“高度”吓倒,做一个勇于超越自己的极限的英雄! 3、面对诱惑 人生时时面临诸多诱惑,权重的地位是诱惑,利多的职业是诱惑,光环般的荣誉是诱惑,畅欢的娱乐是诱惑,甚至漂亮的时

装、可口美味都是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我们该怎么办?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如果你抵挡不住诱惑,你就会成为诱惑的奴隶,被诱惑淹没;如果你勇于抗拒诱惑,保持自我,你就能做好自己的事,成就自己的功业。十年,他枯瘦的手指间流泻出华夏文学不朽的骄傲。 到永州的那天傍晚,他发现庭院一隅有株矮矮的菊,不禁自嘲地苦笑:自己就是这株墙角的菊--向前看,只一堵寂寞的高墙;向上看,唯一角狭小的天空。怨恨,梦魇般纠葛在心头,日日夜夜,夜夜日日。邓小平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两个凡是”迷信的圈,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仅如此他冲破了”社会主义农村集体所有制、和计划经济这个圈”,大胆推行土地承包制,市场经济,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使中国走向富强。 奔跑正是奋斗的过程,终点就是预设的目标。他的功名--他曾立志为之奋斗--他一生的骄傲,粉碎在一夜间,一段时间,他总是站在面北的窗前,目光茫然,渐渐地,他的身形有些佝偻了,洗得泛白的长衫显得微微松垮,消瘦的脸上,剑眉深锁着,不禁的苦痛。整整写了三年却没有发表一个字,反而欠了一脖子债,这可以算是一个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高度”。 他选择了贫穷落后的农村,安于自己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的位置的,创造出令人羡慕的价值。屈原在自己的信念中奔跑,失去的是自由,跑出的是拳拳的赤诚;孙必干在异国的战火中奔跑,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正如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 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 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 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 面乘凉……” 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 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 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 做就是40多年。 从《诗经》慨叹的“天降 丧乱,饥馑荐臻,无以卒岁”, 到清朝《履园丛话》描写的“蝗旱不登,饿殍载道”,饥饿曾经长时间和中国人如影随形。 2005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从2006年起停止对华粮食援助。这标志着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并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其中杂交水稻立下了汗马功劳。 失败中诞生的灵感火花 上个世纪60年代,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青年教师袁隆平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株型优异,穗大粒多。他蹲下身子仔细地数了数稻粒数,竟然有160多粒,远远超过普通稻穗。兴奋的袁隆平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 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这些种子生长的禾苗,长得高矮不一,抽穗的时间也有的早,有的迟,没有一株超过它们的前代。 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根据蒙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 从这时开始,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述了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并预言: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读后感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盘古开天辟地,人类呱呱诞生,从那一刻起,摆脱饥饿,奋力生存便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滚滚历史长河中的历朝历代,各君各王,虽处在不同国度,不同疆域,却拥有着同一个亘古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当历史的刻度停留在21世纪,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0亿的眼下,却依然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平均每天有24000人死于饥饿。在粮食问题日益凸现的今日,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国度,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人口却占世界22%的第一人口大国。 面对冷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不仅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 时事造英雄,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绿色革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英雄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英雄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英雄的名字从此响彻天际,被百姓们爱称为当代神农氏,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回眸奇迹的诞生,竟源自儿时的一次郊游。6岁在武汉园艺场时,当他看到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立即被这派美景所吸引。 心想长大以后也去学农。谁也不知道,那时命运已经开始悄悄安排奇迹的发生。袁隆平沿着儿时单纯的梦想一步步走着,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一教便是19个春秋。学生们都很尊敬他,视他为良师益友,更被他对稻田的专注精神所感动。这个从小长在大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从来不怕臭,不怕脏,随时都能弯腰赤脚下田地,观察稻田的生长情况。刮风下雨也不能阻挡他的热情,农民都打趣的称他为袁癫子。正是这种外人难以理解的痴迷之情,在无形的支持着他,正是这种对梦想的执着信念在背后推动着他,精心进行着每一份耕耘,正是这种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最终赢来了盆满钵满的丰收硕果。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穿越过十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所难,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但是十年间的艰难险阻最终都在梦想的力量下低了头,都在与梦想的较量中败下了阵,这个刚毅的汉子,在一次次跌倒后依然不屈前行,在苦难面前他甚至安慰妻子说:山谷越深,山峰越高。 我们眼前所经受的苦难,其实是对我们未来的祝福。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无不是从患难中走来。应该说,苦难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好的礼品。朴实无华的话语中透露着圣哲的光芒,平和的心态中预示着成功的讯息。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像候鸟一样频繁迁徙,春长沙,秋南宁,冬海南,南北辗转,一年三地,不辞辛劳的奔波全都是为了给种子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还在南开北往的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从1946年到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经过了整整六年的时间,2190个日日夜夜,先后用了1000多个水稻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但最终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心情沮丧的袁隆平并没有继续低迷,在得到党和政府一如既往的支持下,他迅速调整了研究方案,再次积极的投入到了又一次试验当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73年,已逾不惑之年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成功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了每亩500公斤以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中华民族的吃饭问题,农民亲切的称他为米菩萨。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平日不拘小节,看上去就是一介农夫,面对笑他土气的

写袁隆平的作文

写袁隆平的作文 读袁隆平,读“杂交水稻”之父,我可以从中读出精神,读出品质,读出境界。 读袁隆平,我知道人要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实现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 读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业,必须先学做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平贪图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岁的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农民增收,为国家分优。 读袁隆平,我知道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 从查得威克发现中子,到中国科学家合成人工胰岛素。他们遇到机遇,获得成功,哪一个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呢?有位名人说得好:“当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就可以考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虑机遇了!”是啊,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 读袁隆平,我知道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试想,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健康长寿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增添多少新的发明创造啊!每次听到有风华正茂的科学家去世,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惋惜,为国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经常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袁隆平七十六岁了,仍然能在实地实验,这与他平时经常运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直接的关系。 读袁隆平,使我的精神得到升华;读袁隆平,使我的心灵得到美化;读袁隆平,使我的生命得到增值。

袁隆平励志故事_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doc

袁隆平励志故事_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的故事 袁隆平我们虽然没见过,但是我们都很熟悉,因为他生产出了杂交水稻,这个发明造福了我们全人类,自从有了杂交水稻,我们中国就没有挨饿的情况了,因此他也被我们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袁隆平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袁隆平励志故事篇1 1949年8月,19岁的袁隆平高中毕业,他决定离开南京,励志回重庆去读农学院。到了西南农学院,他更是过得自在,期间只有一次辉煌:救过一个人。他编的考分歌谣在班上流传:"三分好,三分好;不贪黑,不起早;不留级,不补考。" 1953年8月毕业,全班同学都被分到了全国各地,最远的是到新疆去研究哈密瓜。袁隆平到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后,就坐着烧木炭的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外的安江农校。 这一呆,就是20xx年。 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年轻老师上的课让学生喜欢。"他上课上得好,下课还跟学生玩,"当年的学生回忆说,"他不讲究那么多,黑板写满了,他把手一缩,抓起袖子就擦。" 试验逃过劫难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鹤立鸡群,穗大粒大。但是,第二年,"大水稻"的种子播下去,结果,高的高,矮的矮,产量都很低。 但是,这株天然杂交稻启发了他:用人工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高产的杂交稻。 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在60个瓦钵里面倒腾了两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196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是中科院《科学通报》在"文化大革命"停刊前的最后一期。恰好给国家科委九局的一个领导看到了,就发函下来,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试验。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白专典型"袁隆平未能幸免,他的几十个"资产阶级的坛坛罐罐"被"彻底砸烂",捡回来的几兜秧苗就悄悄藏在学校后面的臭水沟里。 就在要被抓进"牛棚"的时候,工作组却从学校档案里面找到了那封公函。 袁隆平因此化险为夷,反倒成了保护对象。更令他惊讶的是,省科委还将"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课题,拨给他科研经费600元,两名"社队来社队去"的学生也被同意留校当他的助手。 但秧苗却再次被毁。1968年5月的一天,试验田被人踩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年月日,北大百年讲堂发布中国心灵富豪榜,袁隆平名列榜首。 主办方给他的评语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 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 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上,收获着泥土的芬芳。 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人物小传袁隆平,年出生于北京,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和栽培,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由于对杂交水稻事业的贡献,他先后获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国内大奖和联合国科学奖世界粮食奖等国际大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精华素材杂交水稻之父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曾这样评价袁隆平。 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 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

花搞杂交。 这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 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 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 年袁隆平配制种子成功,年大面积制种成功。 当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杂交水稻。 年定点示范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年全国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 亿亩,占水稻面积的。 %,而总产量占。 %。 十年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面积。 亿亩,累计增产稻谷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群众交口称誉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教学设计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教学 设计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课型:活动性学习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科学家袁隆平的图片、故事,人生经历等资料,学习科学家爱动脑筋、苦于钻研、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故事和事迹了解袁隆平,使学生受到科学的启蒙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稻的繁殖方式以及三系法杂交水稻的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教学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爱动脑筋、苦于钻研、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美好情感。 2、了解水稻的繁殖方式以及三系法杂交水稻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1.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生:利用阅读故事书、报纸、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上网等多种方法查找有关袁隆平的资料,并按照教育经历、科研之路,水稻知识、主要贡献、个人荣誉五个方面进行分类。 四、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 1、师:展示两张照片,并让学生指出图片中的农作物的名称--水稻 2、师:提到水稻,你们能想到哪位科学家?--袁隆平

3、师:展示关于袁隆平的照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二)讲授新课 1、主要贡献 师:同学们,上节课布置给你们的课后作业你们有没有完成啊? 生:完成了 师:真棒!上节课我布置的作业是让你们课后查阅关于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摘录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进行整理。 生:拿出资料。 师:袁隆平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国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具体有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生:........ 师:非常好,说的比较全面,接下来老师对袁隆平作出的贡献进行归纳整理。 (1)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亩产突破1000公斤。 (2)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1976-2005,全国累计种植面积约3.4亿公顷, 增产稻谷4.5亿多吨。 (3)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2、个人荣誉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杂交水稻之父”袁 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20xx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xx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育成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中国一九九六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对超级稻的协作研究。 袁隆平和课题组其他人员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使超级稻连续三年在全国近十个省大范围试种,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基于这一成

果,中国在19xx年宣布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超级稻。在云南试种的50亩超级稻,有一亩产量高达1137公斤,创下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职,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 这位自称农民的杂交水稻专家,1930年9月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之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常委;曾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技术顾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60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4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公斤左右,近20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 70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 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1964年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水稻杂交研究。

作文素材积累——袁隆平

作文素材——人物 袁隆平 贡献: 1.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而且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头雁”,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 2.杂交水稻研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3.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最大的追求,为推动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促进我国对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 4.培养了大批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人才。 数字——据统计,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稻谷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4亿亩左右,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这是对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的“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有力回答。 言论: “我的梦想是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梦见试验田的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米那样大,沉甸甸下垂的千万个穗子,好似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我就在它下面乘凉。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自由思想很重要的。多读书,但不迷信书;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思想要解放。” 人生拐点: 一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走进湘西大山,成为一个农校教师。他按照当时在中国占主流的苏联学派的遗传学说,进行了很多无性杂交实验:西瓜嫁接到南瓜上、番茄嫁接到马铃薯上、月光花嫁接到红薯上等,均以失败告终。让他转而相信在当时被视为异端的孟德尔遗传学说。他以批判的精神跳出了画地为牢的小圈子,从此选定了杂交水稻为研究方向。但当时,杂交水稻研究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传统遗传学界多数高层学者对杂交水稻定位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权威们对这一研究表达观点时,遣词用句往往是打击性的、或者不屑一顾,蔑视型的。 这个当时不被权威们放在眼里的一个中等农校的教师,以不羁的科学精神靠实践去检验自由的创想,冲破当时流行的遗传学观点的束缚,在我国率先开展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结果确证了水稻与异花授粉作物一样,同样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现象,用事实推翻了以前科学权威的结论。 “自由散漫”在他身上成为成功的重要品质之一,他回首总结说:“自由思想很重要的。多读书,但不迷信书;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思想要解放。”

袁隆平的故事15个

袁隆平的故事15个 袁隆平的故事15个 袁隆平的故事(一): 骑摩托车去去实验田 袁隆平手里掌握着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没料到,玩摩托车、飙车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趣。 田里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扬花了,结实了...他跨上摩托车,一溜烟蹿上马路,拐入小径,溜上田埂,矫健的身影闪动在片片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十多年来,他先后换过八九辆不一样品牌的摩托车。如今,虽已70余岁高龄,他还是经常骑着摩托车在田间转。 2001年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袁隆平买了一辆赛欧牌家用汽车。朋友对他说,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汽车是”铁包肉”,还是开汽车安全一些。他兴致勃勃地学起开车来,感觉还不错。有时,他把汽车开到了田边。他还笑着说,要去考一个驾驶证哩。 袁隆平的故事(二): “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在袁隆平连连获奖载誉归来后,有媒体的记者采访他时问道:”对于您的贡献,您自我作何评价” 他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中国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代表。我讲一个故事:1997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午时才到。我到了后,那12个中国人喜出望外,说,袁教师你最之后了,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因为在5名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人之中,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他选择了农校 1930年9月1日,一个风和日丽的初秋,在北平协和医院的产房里, 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了。 为了纪念次子降生于北平,袁兴烈先生按照袁氏家族隆字的排辈,为 其取名隆平。 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是一位典型的中国知识 分子。 袁隆平的母亲华静是一位扬州姑娘,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能讲 一口流利的英语。 袁隆平少年时代兴趣广泛,喜欢音乐,爱好体育,尤其酷爱游泳。 1949年夏天,袁隆平高中学业期满,当父亲问他将来的志向时,他回答得很干脆我惟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 于是,他决定到重庆相辉学院去学农,开明的父亲同意了儿子的选择。 毕业后,袁隆平提着简单的行李,奔向了安江农校。 袁隆平是那里惟一来自大城市的教师。

早在重庆读书期间,袁隆平便接触到了当时欧美著名的遗传学家孟德 尔和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道它对良种繁殖发挥了重大 作用。 坐落在湘西深山地带的安江农校,渐渐地将袁隆平熏陶出了一种庄稼 味。 他赤脚在稻田里插秧、薅草,以自己的肢体与土地交流,用自己的肢 体揣度水田的深浅和红土壤的松粘。 袁隆平逐渐认识到,在这个地球上,玉米种植面积数第一,水稻种植 面积数第二。 可以这样说,在日常生活中,人和水稻是须臾不可分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稻米养育了人类。 就是从这一年的春天开始,袁隆平选择了水稻纯系选育和人工杂交试 验的科研课题,试验场地就设在学校分给他的半亩自留地上。 从此。 袁隆平踏上了一条崎岖的探索之路。 1960年春天,袁隆平在他那半亩试验田里,把稻种播下去,他认真地观察着每一株水稻的成长,一次偶然的发现,使得他眼前为之一亮———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俏丽而挺拔的株形,手掌般的稻穗,那样 生动、那样鲜活地呈现在他的眼前,它是拥挤的生命中的一位巍然挺立的 俊美少年!他发现了它,如同发现了一座金矿,真是快活极了! 想不到这个偶然的发现竟然影响了袁隆平的一生。 他将这鹤立鸡群的稻株结出的170粒稻种精心收集起来,次年,播种

一材多用作文(一)

一材多用作文①: (一)以“幸福”为话题作文。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谈到幸福,我想人人都想拥有它。因为拥有了它,就等于得到了快乐,得到了甜蜜的生活。但你是否知道,当你用心去关爱他人时,他人会觉得十分温暖,你自己也会感到幸福。 自出生以来,我都在众人的关爱下长大,长辈们对我的关心,在我看来是理所应当,所以我渐渐变得自私。妈妈说︰“你生活在幸福之中,你很幸福,那是众人给你的,难道你就不应该去关心关心别人,送给别人一点幸福吗?” 我说:“那有何难,明天我就去做”。 第二天,气温有所下降,还刮着风,爷爷的腿病又犯了,他坐在床上揉着腿。“这可是个展现自己的好机会呀”。我心想。“爷爷,您的腿病又犯了吧?我帮您好好揉一下吧。”边说,我边把手放在爷爷腿上,开始给爷爷揉腿。“爷爷,舒服吗?”我问。“还行,很舒服﹗”“用不用使点劲?”“不用,刚刚好。”过了一会儿,爷爷问我︰“今天怎么想起给我揉腿呀?平时我腿再怎么疼,也没见你这么主动,为什么呀?”我一本正经地说︰“从小都是您照顾我,现在您有病了,我就应该关心关心您呀。”爷爷听后高兴地 说︰“我的小孙女真是懂事了,知道关心爷爷了”。 这时,一阵风从窗外吹进来,我赶忙抓起身旁的大衣披在爷爷身上,边披边说︰“爷爷小心感冒,快披上大衣,别着凉了。”听了这句话,爷爷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和蔼地说:“乖,我的小孙女真的长大了,开始为爷爷着想了,知道关心爷爷了,爷爷感觉好幸福呀!” 一刹那,我呆住了,我感到一股暖流从心底向身体各处流去,感到全身特别暖和。我才明白,原来用心去关爱他人的感觉是多么的好,是多么的幸福。看到爷爷脸上洋溢的幸福微笑,我才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而去用真心关爱他人,给他人一片温暖,这也是幸福。幸福有多种,但心底感到的幸福才是最美好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去用心去关爱和帮助他人,把你的真诚和祝愿送过去,让每个人都感到幸福吧! (二)生活就像万花筒。它教会你如何孝敬父母,教会你怎样对待别人,教会你怎样面对挫折,教会你如何珍视友谊……请在“生活教会我”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生活教会我要关心他人》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必不可少的。在与别人的相处中,当你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关心时,你会感到无比幸福,而且也会努力地去学习关心别人。 自幼我在长辈的关爱下长大,别人对我的关心,我都认为理所当然。妈妈经常说:“你应该学会关心别人,而不应该太自私。”我想:不就是关心别人吗?我明天就去做。 第二天,气温有点下降,并且阴天,爷爷的腿又疼了。他坐在床上,用手按摩着。这不是个关心别人的大好机会吗?我心想。于是,我凑到了爷爷身边。说:“爷爷,您的腿又疼了吧?我帮您按摩一下吧。”然后,我就把手放在了爷爷的腿上,轻轻地揉着。“爷爷舒服吗?”我问。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预习单 1、熟读课文三次,过关本课生字,读准要点卷词语三次。 2、调查当地市场上有哪些瓜果蔬菜。()()()()() 3、课文介绍了哪4种先进的农业科技?()()()() 4、介绍其中一种你喜欢的农业科技?你会怎么介绍?简单说给爸妈听一听。(可参考后面四种科技的资料)词语解释: 农业科技成就:关于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科技贡献。 水稻产量:生产出来的水稻数量 湿度:空气中水的含量 光照:阳光的照射 养分:营养成分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 预习单 1、熟读课文三次,过关本课生字,读准要点卷词语三次。 2、调查当地市场上有哪些瓜果蔬菜。()()()()() 3、课文介绍了哪4种先进的农业科技?()()()() 4、介绍其中一种你喜欢的农业科技?你会怎么介绍?简单说给爸妈听一听。(可参考后面四种科技的资料)词语解释: 农业科技成就展:关于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科技贡献。 水稻产量:生产出来的水稻数量 湿度:空气中水的含量 光照:阳光的照射 养分:营养成分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

温室大棚又称暖房。它能透光、保温,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却能种植出大量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和花草、林木等。 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要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用化肥,也不需要农药。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残留,生产成本低,受到大家的喜爱。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植物直接吸收,也叫作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有节约养分、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的优点。无土栽培的蔬菜,无污染,是健康绿色食品。 温室大棚又称暖房。它能透光、保温,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却能种植出大量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和花草、林木等。 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要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用化肥,也不需要农药。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残留,生产成本低,受到大家的喜爱。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植物直接吸收,也叫作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有节约养分、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的优点。无土栽培的蔬菜,无污染,是健康绿色食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阅读练习及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节选) 袁隆平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其实,这一重大课题在国外早已进行研究。1926年,美国科学家琼斯最先报道了水稻杂交的优势现象。1962年,印度一位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了水稲下一代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应用的设想。然而,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这使得国际上许多有此设想的研究人员先后丧失信心,放弃或中断了研究。而袁隆平选中了这个大课题,前进的道路该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 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袁隆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一步,应该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其特点是雄蕊退化,而雌蕊则是正常的,即通常说的“母禾”。 第二步,再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它养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性,这就是保持系。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传并大量繁殖。 第三步,还要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恢复生育能力,这叫恢复系。有了恢复系,就可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了。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他被挂上阵,尚未站稳脚跟,冷言冷语便扑面而来。但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 袁隆平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面对这种惨景,他落下了伤心的泪…… 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试验秧苗。这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 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 在党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大力协作下,三系配套成功了!袁隆平为之奋斗九年的希望终于实现了!只有三系配套成功,才能生产出大量杂交种子。这是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科研课

福建高考作文题目袁隆平相关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袁隆平相关材料作文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1 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70分)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圣埃克佩里曾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一个热爱创造的人,往往是因为他执着追求于某种恒久的价值。这价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饱,在爱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学的美感”,在乔治奥威尔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谎言。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有讲述这样的寓言:“一个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权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时空流转百年,最终那权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梭罗在这里暗示我们:一旦我们认定了某种创造有值得我们付出一切的价值,我们就应完全投入其中,热爱并坚定地追求。回望历史长河,又有哪一个伟大成就不是

源于创作者的爱?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汹涌而来,凡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顿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个不是饱含着创作者澎湃的激情,穿越千古破空而来? 我已无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创造,可这种繁盛,恰与当下创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我们有袁隆平,有王选,有钱学森,可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为何?我想正是因为当下已绝少对科学本身有着痴爱的年轻人,我们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名利,为了一纸证书而在实验室里苦干的学生,他们一旦获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样,在文学领域,如今又有几人能如桑塔格一般从容说到:“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一个一个作秀者,只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只见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学”,吾不见哪怕只是一个有着创造之光的作品。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 哉! 幸而我们还有幸存者明了这个道理,“成败得失,悲欢沉浮,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我们看见的是那些恒久不变的东西。”乔布斯,主宰IT行业的先驱者曾如是说道。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类的普适价值,抑或是科学艺术的真、善、美,才是创造的起源与归宿。当我们受困于一时得失,不思是否前进时,但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冠华作文网) 点评: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优秀作文,作者完全被袁隆平的创造精神所感动。她感叹道: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