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态势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网络安全态势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网络安全态势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网络安全态势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网络安全态势是现代安全监控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对网络的安全威胁态势进行监控分析,进而实现动态的把握网络威胁在特定环境下的变化。首先分析了网络安全态势及安全态势评估的概念与优势,之后探讨了网络安全态势值与态势评估、威胁评估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安全态势;网络威胁;评估

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也越来越多。网络安全态势评估能够让安全管理人员快速、准确地了解到网络的安全威胁及其发展态势,以便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在网络安全态势综合处理系统中,网络安全态势是信息安全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网络安全态势是一个安全监控方面较新的技术,当前国内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因此,研究网络安全态势系统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的网络安全管理效率,减少当前网络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网络安全态势技术的优势

当前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课题,国际上针对信息获取、使用与控制的斗争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网络信息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安全态势是对网络运行状况的宏观反应,能够实时反应出网络当前以及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运行状况,并根据网络运行状况预测下一阶段可能的网络状态。其数据的来源主要是处于该网络中的网络管理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网络监管设备,在获取了海量的数据后,系统通过归并、总结将原本冗余、复杂的信息融合处理,将网络的运行状况更为直观地展现在网络管理员面前,不仅省去了管理人员的大量繁琐的工作量,得到的信息往往准确程度更高、特征把握更加直观、鲜明,同时经归纳简化后的历史数据信息所占用空间也得以减少,在之后的数据调取和分析工作中更为快速和便捷。对当前及历史数据信息与网络安全事件发生之间存在的特定联系进行分析和总结,能够对当前及之后一段周期内的网络状况进行预测,以便帮助管理人员及早作出决策。

2.网络安全态势的评估

网络安全态势技术一方面是对网络是否收到威胁作出判断,另一方面是对网络将要受到的威胁与攻击程度进行计算,并对网络可能引发的事件进行评估,也就是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是将网络原始事件进行预处理后,把具有一定相关性,反映某些网络安全事件的特征的信息,提取出来,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先验知识,对某些安全事件是否真是发生,给出一个可供参考的,可信的评估概率值。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的结果是一组针对具体某些事件是否发生概率的估计。在这一技术分段中,将会涉及到海量的数据信息,同时评估的方法也具备相当的负责度,尤其是必要对大量的网络信息与预警信息进行准确地提取与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412424775.html,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作者:郑兆鹏张祥福杨佳跃刘剑辉黄清禄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30期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21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政治、军事、商业等许多领域运用广泛,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确保信息的安全就成为了 一个重要课题,网络的安全性也成为了人们重点研究的领域。该文探讨了网络安全存在的主 要威胁以及几种目前主要网络安全技术,并提出了实现网络安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 VPN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042-03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Analysis ZHENG zhao-peng;ZHANG Xiang-fu;YANG Jia-yue;LIU Jian-hui;HUANG Qing-lu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Military Region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enjoyed a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politics, military, commerce and other fields, the security issues of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how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o talk. And also,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domain for people to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some main threats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some security technologies will be discussed. Besides, several solutions will be proposed as well. Key words:network security; firewall; intrusion detection; VPN 1 引言 网络设计最初只考虑信息交流的开放性与便捷性,并未对信息的安全问题进行规划,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攻击手段两者在“攻防”过程中交替提升。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加剧,网络安全成为了网络中的一项棘手问题,连接到互联网中的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各种网络攻击,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问题[1]。 2 网络安全现状 2.1 网络安全的概念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中心?13002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网络发展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相应的网络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网络攻击行为给网络环境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严重影响着网络系统的和谐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网络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对网络安全态势的评估技术和预测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关键技术;分析探究 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人们每天都会应用网络进行交流以及获取各种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影响范围,同时还能够突破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使得信息可以高效的进行传播。有时一条信息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被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网络攻击和网络病毒的普遍存在也威胁着网络

环境安全,可能会损害网络设备,为用户信息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不断提升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一、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体系的基本结构 (一)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体系中的主要技术 在当前网络环境发展中,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体系可以有效的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结合了很多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技术,其中主要包括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在网络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进行及时的检测运行和报警,通过对网络安全进行的实时监测,使得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可以对网络安全情况提供相应的评估,同时还能有效预测出网络环境的整体变化规律和趋势。 (二)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体系的基本构成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提取特征,通过相应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技术,可以对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筛选,最终提出能够体现网络安全态势基本特征的重要信息。(2)安全评估,在获取网络安全态势基本特征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网络安全技术评估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有效确立网络安全态势的评估模型[1]。(3)态势感知,通过对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信息的有效识别,探寻出其中的基本关系,逐渐形成一种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V1.0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在大数据基础架构的基础上,涉及大数据智能建模平台建设、业务能力与关键应用的建设、网络安全数据采集和后期的运营支持服务。 1.1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系统系统建设 平台按系统功能可分为两大部分:日常威胁感知和战时指挥调度应急处置。 日常感知部分包括大数据安全分析模块、安全态势感知呈现模块、等保管理模块和通报预警模块等。该部分面向业务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安全态势感知和通报预警功能,及时感知发生的安全事件,并根据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启用不同的处置机制。 战时处置部分提供从平时网络态势监测到战时突发应急、指挥调度的快速转换能力,统筹指挥安全专家、技术支持单位、被监管单位以及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协同高效的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同时为哈密各单位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进行流程管理,定期组织攻防演练。 1.1.1安全监测子系统 安全监测子系统实时监测哈密全市网络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国际敌对势力、黑客组织等不法分子的攻击活动、攻击手段和攻击目的,全面监测哈密全市重保单位信息系统和网络,实现对安全漏洞、威胁隐患、高级威胁攻击的发现和识别,并为通报处置和侦查调查等业务子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安全监测子系统有六类安全威胁监测的能力: 一类是云监测,发现可用性的监测、漏洞、挂马、篡改(黑链/暗链)、钓鱼、和访问异常等安全事件 第二类是众测漏洞平台的漏洞发现能力,目前360补天漏洞众测平台注册有4万多白帽子,他们提交的漏洞会定期同步到态势感知平台,加强平台漏洞发现的能力。 第三类是对流量的检测,把重保单位的流量、城域网流量、电子政务外网流量、IDC 机房流量等流量采集上来后进行检测,发现webshell等攻击利用事件。 第四类把流量日志存在大数据的平台里,与云端IOC威胁情报进行比对,发现APT 等高级威胁告警。 第五类是把安全专家的分析和挖掘能力在平台落地,写成脚本,与流量日志比对,把流量的历史、各种因素都关联起来,发现深度的威胁。 第六类是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安全运营专家,把已经发现告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和关联,发现更深层次的安全威胁。

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日趋广泛,这些先进的技术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提升了医院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医疗业务对行业信息和数据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网络系统安全问题,本文主要从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对应用系统中数据的保护,不受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等方面探讨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 医疗业务对行业信息和数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网络系统安全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网络安全建设内容 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网络安全体系是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柱,能否有效地保护信息资源,保护信息化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是关系到医院计算机网络建设成败的关键。 ①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要防止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和内部的恶意破坏。 ②运用网络的安全策略,实行统一的身份认证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③医院计算机网络提供统一的证书管理、证书查询验证服务及网络环境的安全。 ④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授权服务体系,实现灵活有效的授权管理,解决复杂的权限访问控制问题。 ⑤通过日志系统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 二、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应从多个层次完整地、全方位地对医院的信息网络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所制定的安全机制基本包括了对各种安全隐患的考虑,从而保护关键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控制内网用户接入,避免患者电子信息以及医院重要数据的泄密。如图1。 2.1 物理设备安全需求 即使应用了功能最强大的安全软件,如果没有注意物理安全,会大大地破坏系统安全的整体性,攻击者会通过物理接触系统来达到破坏的目的,因此,物理安全是安全策略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①设备和操作系统都提供了通过物理接触绕过现有密码的功能。 ②机房内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均放置在上锁的机柜中,钥匙专人负责保管,同时要在中心机房安装视频监视设备进行监控。 ③网络整体要部署防雷系统,机房要有防静电地板,配线间注意散热且定期进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现状

论文: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今,个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国家军事部门,不管是天文的还是地理的都依靠网络传递信息,这已成为主流,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容易使它受到外界的攻击与破坏,网络信息的各种入侵行为和犯罪活动接踵而至,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广大网络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技术指致力于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何如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小至个人的利益,大至国家的安全。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努力为个人、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让网络安全技术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服务。 研究意义: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 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网络银行安全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信息科学学院

我国网络银行安全现状分析摘要: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变得与其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近年来,网络银行的出现更是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欣喜,它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级别高、交互性强和创新速度快等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很快得到广大网民的接受和喜爱,但其安全性也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主要对策,确保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网络银行、安全、对策。 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银行业电子化的进程,一种新型的银行业形态——网络银行应运而生。网络银行(E- Bank)是基于因特网或其它电子通讯手段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资金流的运转,通过网络银行,资金的支付、清算能够得以更快地实现。网上银行交易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便捷的同时其虚拟的特质也给网银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 一、网络银行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于1996年2月建立主页,首先在互联网络发布信息。之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相继开办了网络银行业务。根据调查,2010 年底网络银行用户规模将

达到2.17亿。目前,虽然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具备了网络支付、账户信息查询、转账等基本网络银行功能。然而,国内网络银行发展起步较晚,防范风险从而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运营意义深远。 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网络银行的安全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金融监管,包括网络银行的市场准人、电子货币的监管、银行业务发展和操作的监管等;二是用户身份确认,包括用户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的认证和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调用等;三是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这部分是网络银行安全中的重要部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分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部分:物理安全包括网络硬件及环境的安全;逻辑安全包括网络系统的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网络系统的管理安全等。网络银行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一是信息的保密性,即只有信息的特定接收人和发出人才能读懂信息;二是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即信息在网上传播时不会被篡改;三是信息的确定性,即信息的发出和接收者均不可抵赖已收到的信息。 由于网络银行的服务完全在网络上实现,客户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一个可以连接到因特网的地方享受网络银行的服务。这样的银行业务是开放式的,对于客户而言极其方便,但也易诱发网络犯罪,如外部黑客人侵、资料被截取和删改、非授权访问、病毒干扰等,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带给网络银行的损失难以估量,它不仅仅影响到整个网络银行,而且可能会涉及到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从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也正是由于网络的安全问题,

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02T17:19:11.07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作者:胡晓玥姜天琪 [导读] 如今我们已经完全进入到了信息化的社会,大家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家都知道,尽管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作用 (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摘要:如今我们已经完全进入到了信息化的社会,大家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家都知道,尽管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作用非常大,但是其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风险因素,这就引起了社会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有些计算机风险因素是通信网络自身造成的,还有的风险来源于恶意的外界攻击,本文主要分析的是通信网络安全的关键性技术,仅供参考。 关键词: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1通信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1.1内部原因 通信网络安全风险的内部原因指的是由计算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计算机硬件的问题,还有网络结构的问题等。计算机性能和质量主要是由计算机硬件设施决定的,尽管现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很成熟,但是网路系统庞大而且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所以时间长了计算机内部的组件就会遭到破坏,网络的安全性还受到网络结构设计的直接影响,因为网络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若是网路内部的安全性受到了威胁,那么整个网络危险将会不断的加大。在对网络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公开服务器和外网、内部网络进行隔离,从而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因为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若是有不足就会对网络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威胁。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具有问题的通信数据在进入到主机之前就将其拒绝,需要提前对外网服务请求进行筛选。 1.2外部原因 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自然环境归于恶劣或者是线路失火、断电以及黑客网络病毒等都可能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威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影响非常大的一个自然因素就是雷击,所以为了避免网络工程受到危害,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入防雷的建设。黑客对网络安全造成的危机是难以防范的,由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网络,而且对网络安全的防护机构也缺乏专业性,所以,黑客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侵入网络,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篡改、窃取,如果信息数据被泄露会使得信息系统的功能收到限制,不仅如此,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犯罪。计算机病毒传播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而且病毒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如果对计算机病毒的控制不当,可能会使得病毒侵入网络系统,导致系统瘫痪,一些重要的信息数据也会丢失,阻碍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2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2.1信息加密技术 所谓的信息安全其实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的,其中一方面指的是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则是信息内容的安全性。为了保证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需要对由于有害信息传播引发的后果进行负责,所以,应该合理的控制网络信息,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在信息传播时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筛选个过滤,严禁有害信息的传播。为了保证网络信息内容的安全性,需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保密性以及完整性,这也可以避免不法分子对网络信息系统的攻击,从而保护用户信息。为了保护通信网络安全,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就是信息加密技术,运用此技术能够降低信息被盗的风险,避免信息在传输过程当中发生意外事故。在商务交易中应用信息加密技术是非常广泛的,主要是分为两种技术方法,分别是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其中对称加密是信息双方的加密和解密数据都是一样的,这种加密方式适用于含有较多数据量的信息,非对称加密信息指的是信息双方共同使用一对密钥。 2.2内部安全协议技术 在网络运行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控制协议的存在,互联网络之间的连接离不开控制协议,若是没有控制协议的支持互联网的连接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通信网络中非常重要的控制协议发挥着重大作用,既可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且还能够实现计算机通信的基本功能。网络内部安全协议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恶意攻击者想要破译网络安全协议,从而获取信息数据,所以要想实现内部安全协议技术,需要对信息数据进行鉴别。利用网络内部安全协议技术能够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加强计算机的安全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2.3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电子化手段对信息传输双方的身份进行确认,并进一步检查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对信息数据进行确认。现在,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两种方式是在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中得以认证的两种技术方法。对文章信息的认证,审核等工作,主要是通过数字签名来实现的,当对信息进行审核发现没有问题之后还应该负责文件生效的工作。为了实现数字签名技术,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应该将散列函数和公开密钥算法进行有机结合,负责发送信息的一方参考散列函数把需要进行传输的信息转化成散列值,然后对其进行加密,通过私钥加密的散列值会自动转换成数字签名的形式,然后将信息进行传输。负责接收信息的一方在收到信息提醒之后,需要对数字签名进行破解,主要是通过发送者的公开密钥进行破解,之后再对解密达到的散列值和接收者自己推断的散列值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传输的信息是正确的话,那么,两个值数就应该是一样的。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可以对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有效的鉴别,所以可以避免一些经过篡改伪造信息的传播。数字证书与数字签名有不同的地方,用户若想得到相关的数字证书,需要有专业机构的认证考核,通过之后才能得到数字证书,所以由此看来,数字证书与身份识别符类似,利用数字证书能够识别信息数据的真实性。 2.4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通信网络技术的安全性受网络入侵的影响,而且影响程度是非常大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以及敏感程度较高的信息都会随着网络的入侵受到破坏。网络信息技术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与进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对于网络安全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需要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水平,此项技术也是预防安全风险的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完全威胁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对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入侵程序进行拦截和定期进行安全监测,为了识别网络的安全状态,需要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水平,所以需要分析计算机内部管理以及信息协议,从而对网络安全进行实

网络安全态势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网络安全态势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网络安全态势是现代安全监控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对网络的安全威胁态势进行监控分析,进而实现动态的把握网络威胁在特定环境下的变化。首先分析了网络安全态势及安全态势评估的概念与优势,之后探讨了网络安全态势值与态势评估、威胁评估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安全态势;网络威胁;评估 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也越来越多。网络安全态势评估能够让安全管理人员快速、准确地了解到网络的安全威胁及其发展态势,以便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在网络安全态势综合处理系统中,网络安全态势是信息安全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网络安全态势是一个安全监控方面较新的技术,当前国内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因此,研究网络安全态势系统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的网络安全管理效率,减少当前网络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网络安全态势技术的优势 当前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课题,国际上针对信息获取、使用与控制的斗争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网络信息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安全态势是对网络运行状况的宏观反应,能够实时反应出网络当前以及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运行状况,并根据网络运行状况预测下一阶段可能的网络状态。其数据的来源主要是处于该网络中的网络管理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网络监管设备,在获取了海量的数据后,系统通过归并、总结将原本冗余、复杂的信息融合处理,将网络的运行状况更为直观地展现在网络管理员面前,不仅省去了管理人员的大量繁琐的工作量,得到的信息往往准确程度更高、特征把握更加直观、鲜明,同时经归纳简化后的历史数据信息所占用空间也得以减少,在之后的数据调取和分析工作中更为快速和便捷。对当前及历史数据信息与网络安全事件发生之间存在的特定联系进行分析和总结,能够对当前及之后一段周期内的网络状况进行预测,以便帮助管理人员及早作出决策。 2.网络安全态势的评估 网络安全态势技术一方面是对网络是否收到威胁作出判断,另一方面是对网络将要受到的威胁与攻击程度进行计算,并对网络可能引发的事件进行评估,也就是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是将网络原始事件进行预处理后,把具有一定相关性,反映某些网络安全事件的特征的信息,提取出来,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先验知识,对某些安全事件是否真是发生,给出一个可供参考的,可信的评估概率值。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的结果是一组针对具体某些事件是否发生概率的估计。在这一技术分段中,将会涉及到海量的数据信息,同时评估的方法也具备相当的负责度,尤其是必要对大量的网络信息与预警信息进行准确地提取与

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大型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2) 2」网络概况 (2) 2.2网络结构的特点 (3) 第三章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3) 3」网络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4) 3.2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5) 3.3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5) 第四章安全需求与安全目标 (6) 4」安全需求分析 (6) 4.2系统安全目标 (7) 第五章网络安全方案总体设计 (7) 5」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8) 5.2安全服务、机制与技术 (9) 第六章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9) 6」网络结构 (10) 6.2网络系统安全 (10) 6.2.1网络安全检测 (10) 6.2.2网络防病毒 (11) 6.2.3网络备份系统 (11) 6.3系统安全 (12) 6.4应用安全 (12) 第一章引言

本方案为某大型局域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原有网络系统分析、 安全需求分析、安全LI标的确立、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等。本安全解 决方案的LI标是在不影响某大型企业局域网当前业务的前提下,实现 对他们局域网全面的安全管理。 1 ?将安全策略、硬件及软件等方法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防御系统,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减少网络的安全风险。 2.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入侵检测等方式实现实时安全监控,提供快速响应故障的手段,同时具备很好的安全取证措施。 4.使网络管理者能够很快重新组织被破坏了的文件或应用。使系统重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在工作站、服务器上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由中央控制台统一控制和管理,实现全网统一防病毒。 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2.1网络概况 这个企业的局域网是一个信息点较为密集的千兆局域网络系统,它所联接的现有上千个信息点为在整个企业内办公的各部门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的信息交流平台。不仅如此,通过专线与Internet的连接,打通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户,各个部门可以直接与互联网用户进行交流、查询资料等。通过公开服务器,企业可以直接对外发布信息或者发送电子邮件。高速交换技术的采用、灵活的网络互连方案设汁为用户提供快速、方便、灵活通信平台的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在原有网络上实施一套完整、可操

面向网络安全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

2012.12 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核心问题。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型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课程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经过设计、实践、完善,形成了“学习场所、竞赛场所、职业场所”三场联动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网络安全管理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 “三场联动”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完善是与“中小型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同步的。“中小型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9年—2003年),在这个阶段主要建立了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料,为了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举办了一些小型网络攻防竞赛;第二阶段(2004年-2006年),在这个阶段开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了实训内容,并安排学生到学校网络中心和企业参观;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中小型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被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后,开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进行改革和建设,课程将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管理职业能力作为主线,将培养以快速学习能力为核心的方法能力和以沟通协作能力为核心的社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完善了 “学习场所、竞赛场所、职业场所”三场联动的网络安全管理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二、创建“三场联动”的课程教学模式 “三场联动”的培养模式是“中小型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它是“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在课程中的创造性应用。“三场联动”是指将课程的实施场所分为学习场所、竞赛场所、职业场所,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分散到三个场所,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网络安全课程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问题。 1.学习场所 课程的学习场所在实训室。通过与我国知名网络安全企业H3C 合作,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共建了H3C 网络综合实训室,实训室拥有先进和完备的网络安全设备,完全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需要。在学习场所,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2.职业场所 课程的职业场所设在学校网络中心、特长生工作室。利用先进的校园网,将部分教学内容放在学校网络中心实施,在网络中心工程师的指导下,学生承担部分校园网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特长生培养是信息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拔优秀学生到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为学校师生提供病毒清理、 数据恢复等系统安全维护工作。在职业场所,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可以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管理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3.竞赛场所 课程的竞赛场所在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将课程的学习内容以竞赛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共同面对挑战、克服困难,进而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竞赛场所, 面向网络安全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 吕新荣 摘要:文章探讨为了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中小型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课程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学习场所、竞赛场所、职业场所”三场联动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关键词:网络安全;职业能力;工作过程 作者简介:吕新荣,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课程开发 54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现如今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对网络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因此,整个社会现在已经广泛关注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技术可以促使网络系统的安全,让用户可以更好地使用网络,有较好的网络体验。本篇*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够促使网络安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也对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到本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让广大用户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互联网由于使用范围广的原因会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会产生很多种类的安

全工具,但是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这就让网络安全系统中会存在用户滥用的情况。由于种类繁多,系统的安全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会让黑客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破坏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1]。网络安全工具一旦被黑客利用,就会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2.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互联网的安全系统往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这些漏洞中难免会存在设计人员故意操作,为的是以后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系统。但是就因为这个漏洞,一些非法的人员,就会充分利用这个黑洞,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更有甚者,破坏者会根据这些漏洞,发现一些链接,不但能够增加网络系统的负荷,在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请求超时”的字样,还会通过一些渠道传播这些链接,严重损坏网络的正常使用。 3.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络设备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一旦被有某些意图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到网络的安全。例如,众所周知,互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相对比无线网络更加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黑客可以利用监听线路,以此对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2]。与此同时,通过有线的连接,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计算机受到的病毒的袭击,那么会导致整个网络

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需求、挑战与技术

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需求、挑战与技术
贾焰 教授 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网络所 2009年10月22日

报告内容
什么是态势感知? ?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意义 ?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 ? YH-SAS
?
一个新型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
?
机遇和挑战

态势感知定义
?
wikipedia
?
Situation awareness, or SA, is the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elements within a volume of time and space,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ir meaning, and the projection of their status in the near future.
态势感知就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对环境因
素进行获取、理解以及对其未来状态进行预 测。
态势要素获取 (一级) 态势理解 (二级) 态势预测 (三级)

态势感知定义(续)
?
Adam, 1993
SA
is simply “knowing what is going on so you can figure out what to do”。
态势感知可简单理解为“了解将要发生的事以便
做好准备”。
?
Moray, 2005
SA
is a shorthand description for “keeping track of what is going on around you in a complex, dynamic environment” 。
态势感知可简单描述为“始终掌握你周边复杂、
动态环境的变化”。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1.网络现状 1.学校网络拓扑图 5栋宿舍4栋教工宿舍12栋宿舍 6栋宿舍2.功能应用需求

3.现有的安全措施 由于没有配置专业安全产品,目前网络的安全措施主要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自身的身份认证功能,实现访问限制。 可见,以上措施已难以满足现代网络安全需求。 2.网络安全目标与内容 1.网络安全目标 2.网络安全内容 1、物理安全 ?环境安全:场地、机房的温度、湿度、照明、供电系统、防盗系统、防静电、防辐射 ?设备安全:防盗、防毁、防辐射7 Y0 A) ~& q/ Q: O6 ~- s ?媒体安全:信息消除技术、介质的消毁技术 ?容灾:计算机系统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当灾难发生时,不会使整个系统失效。.

2、运行安全 ?风险分析、审计跟踪、备份与恢复、应急响应、集群 3、信息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设备安全、病毒防护、访问控制、加密、认证、抗抵赖、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4、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指利用网络传播非法、不良的信息(如:淫秽暴力信息泛滥、敌对的意识形态信息)对民族文化的冲击,防范措施有设置因特网关,监测、控管. 近些年来,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用网络传播不良、淫秽信息越来越多,这严重影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立法、监测来保护网络文化的文明。' 3.网络安全需求 风险分析 ●物理安全风险分析 网络的物理安全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网络的物理安全主要是指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设备被盗、被毁;电磁干扰;线路截获。 ●网络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1)公开服务器面临的威胁 这个企业局域网内公开服务器区(WWW、EMAIL等服务器)作

网络空间安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附件8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2016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研究建议。在整理相关建议的基础上,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经综合各方意见,启动“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2016年度首批项目,并发布本指南。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聚焦网络安全紧迫技术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坚持开放发展,着力突破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系统,逐步推动建立起与国际同步,适应我国网络空间发展的、自主的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技术体系、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技术体系和网络空间测评分析技术体系。 本专项围绕: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开放融合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大规模异构网络空间中的可信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网络空间虚拟资产保护创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网络空间测评分析技术研究等5个创新链(技术方 —1—

向)部署32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即2016年—2020年。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首批在5个技术方向启动8个项目。 针对任务中的研究内容,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每个课题承担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 1. 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方向 1.1 创新性防御技术机制研究(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针对现有防御技术难以有效应对未知漏洞/后门带来的严峻挑战,探索不依赖漏洞/后门具体特征等先验信息的创新型主动防御机理,发展基于“有毒带菌”构件及组件建立风险可控信息系统的“沙滩建楼”式系统安全方法和技术,从体系结构层面大幅提高攻击难度和代价,显著降低网络空间安全风险。具体内容包括:提出和构建“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性防御理论体系,研究理论模型、安全架构和度量评估方法;研究面向网络、平台、运行环境、软件和数据的创新型防御共性关键技术,提供风险可控的执行环境和网络通道,确保核心任务安全,显著提高系统安全性;研究基于所提出的创新型防御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网络空间核心关键设备原型样机并开展原理验证。 考核指标:1.初步建立创新型网络空间安全防御理论体系,给出其理论模型、机制机理和安全度量方法,构建原型环境,完—2—

网络安全形势统计分析

网络安全形势统计分析 近年来,在互联网领域,系统漏洞、网络病毒、垃圾邮件,黑客攻击频频发生;有害信息普遍存在;信息系统瘫痪事件时有发生;由经济利益驱动的网络犯罪在全球日渐猖獗;个人信息及国家敏感信息事件频发。各类网络攻击及危害安全行为的活动日渐增多,严重威胁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网上形势异常严峻。为此,我们对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进入深入的分析。 近几年XX在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采取了很多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管理处在对现有信息安全资源进行整合、整改的同时,按照国家、集团公司有关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每年对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定期安全评估。 1、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状况检查 评估各种安全制度的建立情况,包括:对终端计算机访问互联网的相关制度;对终端计算机接入内网的相关制度;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的制度;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等。 2、网络架构、网络安全设备 评估范围包括:统计业务内网、办公内网、外部单位联网等;分析网络拓扑结构是否清晰划分网络边界;评估网络的安全区域划分以及访问控制措施。 3、对资产自身存在的脆弱性进行收集和整理 交换机:检查安全漏洞和补丁的升级情况,各VLAN间的访问控制策略;口令设置和管理,口令文件的安全存储形式;配置文件的备份。 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网安全准入、防病毒、桌面安全管理、身份鉴别等。查看安全设备的部署情况。查看安全设备的配置策略;查看安全的日志记录;通过漏洞扫描系统对安全进行扫描。通过渗透性测试安全设置的有效性。 4、重要服务器的安全设置 服务器安全检测:登录安全检测;用户及口令安全检测;共享资源安全检测;系统服务安全检测;系统安全补丁检测;日志记录审计检测;木马检测。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2018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 “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聚焦网络安全紧迫技术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坚持开放发展,着力突破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系统,逐步推动建立起与国际同步,适应我国网络空间发展的、自主的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技术体系、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技术体系和网络空间测评分析技术体系。 本重点专项按照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开放融合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网络空间虚拟资产保护创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等3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7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 (2016-2020 年)。 1.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方向 1.1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类) 面向物联网节点计算资源、体积、功耗受限和规模、复杂度提升带来的安全挑战,研究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研究在大连

接、异构数据、时延复杂的条件下,能够与物联网节点融合的一体化安全机制;研究基于标识技术的安全物联网互联互通架构,基于标识的加密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大规模信任服务机理及关键技术,包括安全协商、数据完整性与私密性、跨域设备身份与认证服务等;研究大规模设备监控技术,实现在无安全代理条件下设备自动发现、识别及状态、行为智能感知;研究智慧城市安全保障总体技术架构;研究支持智慧城市统一管理且支持隐私保护的智慧小区或智慧家庭适用的安全技术架构及其相关原型系统。 考核指标: 1.提出适应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安全目标的模型和体系框架,指导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安全实践; 2.研制安全物联网原型平台,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对象的分级分层管理与安全解析,物联网设备发现、识别和监控以及身份认证、密钥管理服务均支持10亿规模; 3.设计完成采用国家标准密码算法的物联网管理域的强逻辑隔离安全机制,安全隔离方案应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安全审查; 4.设计完成多物联网管理域之间的受控互联互通机制与协议,支持基于身份和基于角色的授权策略映射,支持时间、环境以及安全上下文敏感的授权管理,其中时间粒度应不大于1分钟,支持的环境鉴别应包括物理位置、网络接入途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等因素;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需求分析

安全审计系统需求分析 关键字:行为监控,内容审计 摘要:系统集内容审计与行为监控为一体,以旁路的方式部署在网络中,实时采集网络数据,并按照指定策略对数据进行过滤,然后将数据所体现的内容和行为特性一并存在到数据服务器上。向用户提供审计分析功能,以及后期取证功能。 需求背景 按等级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相关单位或部门,往往需要对流经部门与外界接点的数据实施内容审计与行为监控的,以防止非法信息恶意传播及国家机密、商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等信息泄露。并且单位的网管部门需要掌握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提高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效率。 所涉及的单位类型有政府、军队机关的网络管理部门,公安、保密、司法等国家授权的网络安全监察部门,金融、电信、电力、保险、海关、商检、学校、军工等各行业网络管理中心,大中型企业网络管理中心等。 一、实现的效果和目的 a. 对用户的网络行为监控、网络传输内容审计(如员工是否在工作时间上网冲浪、聊天,是否访问不健康网站,是否通过网络泄漏了公司的机密信息,是否通过网络传播了反动言论等)。 b. 掌握网络使用情况(用途、流量),提高工作效率。 c. 网络传输信息的实时采集、海量存储。 d. 网络传输信息的统计分析。 e. 网络行为后期取证。 f. 对网络潜在威胁者予以威慑。 二、典型的系统组成

安全审计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审计引擎、数据中心、管理中心。 图1 :典型的单点部署 审计引擎(硬件):审计引擎对流经HUB/Switch的信息进行采集、过滤、重组、预分析,并把分析后的数据流发送给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软件):对审计引擎传送过来的数据流进行存储;按照用户的指令对数据进行还原、解码、解压缩,并可进行关键字查询审计、统计分析。 管理中心(软件):提供WEB形式的管理界面,可以方便的对系统进行管理、对网络行为监控、内容审计。用户使用WEB浏览器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管理、使用。 图2:适合多级管理的分布式部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