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17年,原内蒙古质监局牵头完成了127项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精简和725项推荐性地方标准集中复审工作,并下达了结论公告。按照《公告》要求,依据《推荐性地方标准复审结论表》中的修订意见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DB15/T 516-2012)进行修订。

2、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协作单位: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站、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要起草人:王小兵、李元清、崔国惠、贾利欣、吴晓华、韩成、于美玲、叶君。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区主要农作物产区,是“十二五”国家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小麦、向日葵是河套灌区主要粮食和油料作物,小麦套种向日葵也是河套灌区主要农作物栽培形式之一。由于向日葵(包括油葵和食葵)经济效益很好,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与小麦套种向日葵栽培能够同时兼顾口粮和油料,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倍受农民欢迎,近年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栽培模式应用不规范,标准化栽培程度低,造成了高产不高效、土壤富营养化,品质不达标的现象。为了确保地区优势,不断提高当地小麦和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水平,进行小麦套种向日葵的标准化栽培,规范生产,在广泛试验和栽培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本标准。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与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农技推广中心进行小麦播期与密度效应、播期与施肥效应、密度与施肥对产量及品质影响、小麦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等。同时,经过2年多试验,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通过小麦生育期需肥特点,调整化肥使用比例,合理减少化肥使用量;通过使用新型助剂,减少农药用量。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以课题研究结果为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现有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程,制定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将为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高效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指导该地区小麦套种向日葵生产,实现科学施肥和用药,合理减肥减药,达到绿色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起草过程

《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DB15/T 516-2012)于2012年9月发布,2017年经专家组复审,提出修订意见。

2018年,根据修订意见,进一步广泛征求了农业和管理等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结合用户实地考察,了解生产及使用情况,进行了标准的编写。

2018年11月,形成征求意见稿,提交自治区农业标委会征求意见。

2019年5月,按照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

2019年6月,形成送审稿,提交内蒙古自治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在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参考现有标准,结合项目组的科研试验及其成果,并经同行专家严格审查后编制完成。该规程的编制具有现实需要和科学意义,该技术规程不仅具有地方特色,同时也是现有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五、主要修订内容

(一)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文中未引用的四个规范性文件GB 2715-2005、GB1351-2008、NY/T601-2002和NY/T1581-2007。

(二)修改了面积、质量、长度、体积、时间等的表述

对“亩、克、公斤、厘米、毫升、天”等修改为“667m2、g、kg、cm、ml、t”(三)对“7 栽培技术要点”的修改

1、 7.1 选用品种删除“如:永良4号、农麦2号、巴丰5号等。”“食用向日葵如SH909、LD5009、先瑞9号等,油葵如T56

2、S3

3、S18等。”

2、 7.3.1 精选种子删除“小麦种子:发芽率≥95%,纯度≥99.0%,净度≥99.0%,种子含水量≤13.0%。向日葵种子:发芽率≥90%,纯度≥96.0%,净度≥97.0%,种子含水量≤12.0%。”

3、 7.4.3 施足种肥将“播种时每亩施磷酸二铵20公斤、氯化钾2公斤,随机分层播下。”修改为:播种时每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3公斤、氯化钾2公斤,随机分层播下。

4、 7.5.2 浇水、追肥将“五月上旬,小麦3~4叶期,浇好分蘖水,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5公斤;五月下旬7叶露尖时,适时浇拔节水,并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苗弱色

淡可适当增加,长势过旺应适量减少。”修改为:五月上旬,小麦3~4叶期,浇好分蘖水,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7.5公斤。苗弱色淡可适当增加,长势过旺应适量减少。

5、 7.5.3 化学灭草将“浇头水后(3~5叶期)用苯磺隆干燥悬浮剂(75%)每亩1克对水30公斤或2,4-D丁脂30克对水30公斤喷雾,杀灭双子叶杂草;用10%精恶唑禾草灵乳油每亩50~6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野燕麦等单子叶杂草,中后期人工拔除田间大草。”修改为:浇头水后(3~5叶期)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每亩7克+ HPP1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杀灭双子叶杂草;用10%精恶唑禾草灵乳油每亩40毫升+ HPP1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野燕麦等单子叶杂草,中后期人工拔除田间大草。

6、 7.5.4 病虫防治将“小麦锈病、白粉病:抽穗前后防治,孕穗期病叶率达20%、扬花期倒三叶病叶率达10%时,每亩用20%三唑酮40克或25%三唑酮30克对水30~40公斤喷雾。蚜虫:抽穗期至灌浆期百株蚜虫量达到500头时进行防治。每亩用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30公斤喷雾或选用0.6%苦参碱植物农药6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粘虫:在成虫产卵盛期前,用糖醋盆、黑光灯等方法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重发生麦田在幼虫3龄前进行药剂防治,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均匀喷雾。提倡联防。”

修改为:小麦锈病、白粉病:抽穗前后防治,孕穗期病叶率达20%、扬花期倒三叶病叶率达10%时,每亩用20%三唑酮28克+ HPP10毫升或25%三唑酮21克+ HPP1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

蚜虫:抽穗期至灌浆期百株蚜虫量达到500头时进行防治。每亩用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7克+ HPP1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或选用0.6%苦参碱植物农药42毫升+ HPP1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

粘虫:在成虫产卵盛期前,用糖醋盆、黑光灯等方法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重发生麦田在幼虫3龄前进行药剂防治,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 HPP10毫升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 HPP10毫升均匀喷雾。提倡联防。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无重大意见分歧。在编制过程中,征求多位同行专家的意见,并逐条认真的进行讨论和采纳。

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未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该标准具有地区特色,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相互补充。

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