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 (2)

2 第一章建模分析........................................ . (4)

3 第二章数控加工........................................ (14)

4 第三章数控加工仿真 (1)

7

5 第四章CL数据的输出和NC代码的生成 (30)

6 第五章设计总结............................................. ..... ..32

7 第六章参考书目............................................. .. (32)

《机械CAD/CAM》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齿轮零件的CAD/CAM设计

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

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

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

主要设计任务:

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

件模块、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最终完

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

相关文件。如刀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

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B5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容包括班级,,“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字样;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

路、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

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五、设计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2.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3.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

3.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4天)

4.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3天)

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天)

6.设计结果提交及答辩。(1天)

六、参考资料

有关PRO/ENGINEER软件的参考书及数控加工工艺的参考书。如PRO/ENGNEER Wildfire 3.0的基础训练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零件设计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数控加工教程等等。

七、成绩评定

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制。主要考察: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条理性:设计过程的态度和出勤率;软件的熟悉程度;设计结果的正确合理性;答辩情况。

学生签名:

日期: 评阅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章建模分析

在菜单栏选取【文件】下拉菜单,选取【新建】选项,系统将弹出如图1-1所示的【新增】对话框,选中其中的【零件】单选按钮,在【名字】编辑框中输入“zwp”。单击对话框下部的按钮,进入三维实体建模

图1-1 【新增】对话框图1-2 【文件选项】对话框

1.1设定齿轮各项参数.

进入菜单栏中――工具――参数,然后添加并设定下列参数(可随意命名,只要自己知道各项参数名所代表含义).如图1-3

M=2 (代表模数) Z=42 (代表齿数)

alpha=20 (代表压力角)Beta=30.67 (右) (代表齿轮螺旋角)

B=15.5(代表齿轮宽度)Hax=1(代表齿顶系数)

hfx=0.25(代表齿根系数)

图1-3 齿轮参数表

1.2 绘制四个圆

草绘曲线,分别绘制四个圆,分别代表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基圆,并添加关系式控制(front面上)

齿顶圆直径 d a =100.03 基圆89.93969

齿根圆91.04 分度圆97.66085

图1-4 绘制的四个圆

1.3绘制渐开线.

点选绘制”曲线”的图标,然后选”从方程”,再选笛卡尔坐标系,然后再选第三步建立的坐标系.然后定义方程:

db=89.93969

ang=90*t

齿轮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序言 1 2.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2.1零件的作用 1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2.3零件的生产类型 2 3.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 3.1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3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3 3.3确定毛坯尺寸 4 3.4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4 3.5设计毛坯图 5 4.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6 4.1定位基准的选择 6 4.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 4.3制定工艺路线 7 5.工序设计 8 5.1选择加工设备与装备 8 5.2确定工序尺寸 11 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4 6.1工序I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 6.2工序Ⅱ切削用量及切削时间的确定 18 6.3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 6.4工序Ⅳ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1 6.5工序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2 6.6工序Ⅵ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3 6.7工序Ⅶ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5 6.8工序Ⅷ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5 7.夹具设计 26 7.1定位方案 26 7.2夹紧机构 26 7.3对刀装置 27 7.4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 27 7.5夹具体 27 7.6使用说明 27 7.7结构特点 27总结 参考文献

1.序言 课程设计在我们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对所学各课程的深入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做完这次课程设计之后,我得到一次在毕业工作前的综合性训练,我在想我在下面几方面得到了锻炼: 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本人将表示真诚的感谢! 2.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1零件的作用 课程设计任务书所给的是CA6140车床主轴箱中运动输入轴Ⅰ轴上的一个离合齿轮(图1-1),它位于Ⅰ轴的右端,用于接通或断开主轴的反转传动路线,与其他零件一起组成摩擦片正反转离合器。它借助两个滚动轴承空套在Ⅰ轴上,只有当装在Ⅰ轴上的内摩擦片和装在该齿轮上的外摩擦片压紧时,Ⅰ轴才能带动该齿轮转动。该零件的φ68K7mm孔与两个滚动轴承的外圈相配合,φ71mm沟槽为弹簧挡圈卡槽,φ94mm孔容纳其他零件,通过4个16mm槽口控制齿轮转动,6×1.5mm沟槽和4×φ5mm孔用于通入冷却润滑油。

齿轮传动设计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学院:工程机械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5040808

设计者:刘春(学号:25) 指导教师:张老师 2011-01-13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如图所示,齿轮变速 箱中,两轴中心距为80㎜, 各轮齿数为Z1=35,Z2=45, Z3=24,Z4=55, Z5=19,Z6=59,模数均为 m=2㎜,试确定各对齿轮的传动传动类型,并设计这三对齿轮传动。 二、全部原始数据:

Z1=35,Z2=45,Z3=24,Z4=55,Z5=19,Z6=59, m=2mm,ha*=1,c*=0.25, α=20,a'=80mm 三、设计方法及原理: (一)传动的类型及选择: *按照一对齿轮的变位因数之和(X1+X2)的不同,齿轮传动可分为三种类型。 1.零传动(X1+X2=0) a.标准齿轮传动:X1=X2=0 传动特点:设计简单,便于互换。 b.高度变为齿轮传动:X1=-X2≠0,X1+X2=0。一般小齿轮 采用正变位,大齿轮采用负变位。 传动特点:互换性差,需成对设计和使用,重合度略有降低。 2.正传动(X1+X2>0) 传动特点: ①可以减小齿轮机构的尺寸。 ②可以减轻齿轮的磨损程度。 ③可以配凑中心距。 ④可以提高两轮的承载能力,由于两轮都可以采用正变。

位,可以增加两齿轮的齿根厚度,从而提高两齿轮的抗弯能力。 ⑤互换性差,需成对设计,制造和使用。 ⑥重合度略有降低。 3.负传动(X1+X2<0) 传动特点: ①重合度略有降低。 ②互换性差,需成对设计,制造和使用。 ③齿厚变薄,强度降低,磨损增大。 综上所述,正传动的优点突出,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正传动;负传动是最不理想的传动,除配凑中心距的不得已情况下,尽量不用;在传动中心距等于标准中心距时,为了提高传动质量,可采用高度变位齿轮传动代替标准齿轮传动。 (二)变位因数的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可在封闭图上选择变位因数。 封闭图内容解释: 1.封闭图中阴影区是不可行区,无阴影区是可行区。所选择的变位因数的坐标点必须在可行区内。 2.根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变位因数算出两个齿轮不发生根切的限制线X1min,X2min分别平行于两坐标轴,若变位因数X1在X1min线的右边,变位因数X2在X2min线的上方,则所设计的齿轮完全不发生根切。

筒形件一次拉深模具课程设计

目录 序言 (2) 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4) Ⅰ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4) Ⅱ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5) Ⅲ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计算...................... 6-7 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 (8) Ⅰ确定模具类型机结构形式 (8) Ⅱ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 (8) Ⅲ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9) Ⅳ模具零件的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2 Ⅴ冲压设备的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Ⅶ模具装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序言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二级齿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 说明书 题目: 二级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1 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设计题目……………………………………………………………………………… 1.3 设计要求……………………………………………………………………………… 1.4 原始数据……………………………………………………………………………… 1.5 设计内容………………………………………………………………………………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1 传动方案……………………………………………………………………………… 2.2 电动机选择类型、功率与转速……………………………………………………… 2.3 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2.4 计算传动装置各级传动功率、转速与转矩………………………………………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3.1 V带传动设计…………………………………………………………………………… 3.1.1计算功率…………………………………………………………………………… 3.1.2带型选择…………………………………………………………………………… 3.1.3带轮设计…………………………………………………………………………… 3.1.4验算带速…………………………………………………………………………… 3.1.5确定V带的传动中心距和基准长度……………………………………………… 3.1.6包角及其验算……………………………………………………………………… 3.1.7带根数……………………………………………………………………………… 3.1.8预紧力计算………………………………………………………………………… 3.1.9压轴力计算………………………………………………………………………… 3.1.10带轮的结构………………………………………………………………………… 3.2齿轮传动设计…………………………………………………………………………… 3.2.1高速级齿轮副设计………………………………………………………………… 3.2.2低速级齿轮副设计………………………………………………………………… 四、轴的设计………………………………………………………………………………… 4.1高速轴设计……………………………………………………………………………… 4.1.1选择轴的材料……………………………………………………………………… 4.1.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4.1.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4.2中间轴设计……………………………………………………………………………… 4.2.1选择轴的材料……………………………………………………………………… 4.2.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4.2.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4.3低速轴设计……………………………………………………………………………… 4.3.1选择轴的材料……………………………………………………………………… 4.3.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4.3.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4.4校核轴的强度…………………………………………………………………………… 4.4.1按弯扭合成校核高速轴的强度…………………………………………………… 4.4.2按弯扭合成校核中间轴的强度……………………………………………………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优秀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课题: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工程技术学院 任务书 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课程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1.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1)工作条件: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室 内工作,有粉尘,环境最高温度35℃; 2)使用折旧期:8年; 3)检修间隔期:一年一次大修,半年一次小修。 4)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5)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6)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7)已知运输链曳引力F=4KN,运输链速度v=1.6m/s,卷筒直径:D=400mm工作年限8年。 所需仪器设备:电脑。 成果验收形式: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2.零件工作图2张( 齿轮和轴,同组的同学不能画相同的零件);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结束时进行课程设计总结和答辩。 参考文献:1、《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时间 20**年12月13日~20**年12月27日 安排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5) 二、动力机的选择 (5)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 四、传动件设计计算(齿轮) (10) 五、轴的设计.......... .......... .......... ........... .... .. . (20) 六、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32) 七、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4) 八、联轴器的选择 (35) 九、设计总结 (37) 十、参考资料 (38)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切菜机教学文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切菜机

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2007 —2008 学年夏季学期 工学院模具与塑性成形专业 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多功能切菜机切刀传动系统 完成期限:自 2008 年 6 月 30 日至 2008 年 7 月 10 日共 1.5 周 小组其他成员: 一、设计参数 设切刀工作阻力P=100N 切片厚度约4mm,切丝厚度约3mm 旋转式切刀转速300r/min或采用直动式切刀,工作频率300次/分 行程速比系数K=1.05 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许用值[δ]=0.05 主传动机构许用压力角 [α主 ]=40 ,辅助传动机构许用压力角[α辅]=70 生产能力300—2000kg/h 电动机转速n=1400r/m 电动机功率储备系数η =1.5 二、设计任务 1、绘制整机工作的运动循环图 2、设计减速系统 ①设计减速传动系统。电机转速n=1400r/min,要减到工作频率(切刀转速),确 定传动方案,及各级减速传动比的大小,绘制传动简图。说明 过载保护装置。 ②设计齿轮传动。若采用了齿轮传动,按等强度或等寿命条件设计齿轮传动,绘 制齿轮啮合图。编写程序计算基本几何尺寸,验算重合度,小 齿轮顶厚度,不根切条件及过渡曲线不干涉条件。 3、设计执行机构(切刀传动系统) ①设计运动方案,绘制机构示意图。 ②设计机构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③机构运动分析,打印结果数表,绘制输出构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图。

④机构受力分析,打印结果数表,绘制等效驱动力矩、阻力矩图。 ⑤设计飞轮转动惯量,确定电动机功率。 ⑥诺要改变切片厚度或生产效率,应如何调节切刀速度和输送带、夹持带速度?请提出你的设想。试就变化的参数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输出必要的图表,得出对比结论。 三、要求 1、设计报告正文中必须包含 必要的图示说明、解析式推导过程 编制程序的流程框图 解析式与程序中的符号对照表 源程序清单 打印结果(含量纲的数表、图形) 2、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word文档打印设计报告(用语规范,标点符号正确,无错别字) C语言程序(或其它)进行运动分析与受力分析 excel(或其它)打印数表与曲线 cad、flash/PPT(或其它)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Inventor(或其它)表现三维效果——选做 3、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 统一格式封皮 统一格式任务书 统一格式目录 统一格式正文 设计总结(心得体会、建议等——言简意赅) 统一格式参考文献 四、参考文献 参阅《机械原理辅助教材》中所列参考文献 五、设计进度建议 第1周: 周一:讲课,布置设计题目,课程设计实习 周五~周日:查阅资料,绘制运动循环图,拟定运动方案,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设计和分析,推导解析式,编制程序 第2周: 周一~周三:编制程序,上机调试,设计报告定稿

CADCAM课程设计论文

第一章CAD/CAM技术的介绍 CAD/CAM技术以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和系统软件为基础,它包括二维绘图设计、三维几何造型设计。是一种设计人员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设计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人的创造能力和计算的高速运算能力、巨大存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简称CAD/CAM,该技术是以计算机数控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在工程应用中最有影响的技术之一,推动了几乎一切领域的设计革命,在机械行业的应用中尤以模具制造业的应用成果最为突出。CAD/CAM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也为工厂实现由产品设计、生产到管理的一体化,无图纸化奠定了基础。 CAD/CAM建模(造型)是CAD/CAM的核心技术和基础,对CAD/CAM的整体技术水平及相关功能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流行的商品化CAD/CAM系统主要基于2D 平面或3D线框造型,3D曲面造型和参数化实体造型三种。 1、2D平面或3D线框造型以AutoCAD等为代表,主要解决计算机绘图初级工作。 2、3D曲面造型。以DUCT/SHAPE为代表,是3D建模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在解决复杂形体单一零件的三维建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适合于复杂模具、汽车、飞机等复杂曲面产品设计与制造。 3、参数化实体造型。以SOLIDWORKS、SOLIDEDGE为代表的实体造型如实反映了所设计零件的空间结构,参数化设计确保了零件、部件、总装及2D、3D工程图纸修改的相关性,完全符合机械设计过程。 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采用阴极射线管(CRT)研制成功图形显示终端,实现了图形的屏幕显示,从此结束了计算机只能处理字符数据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图形学。 第二章CAD CAM软件介绍 美国CAD CAM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开发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宗旨是使每位设计工程师都能在自己的微机上使用功能强大的世界最新CAD/CAE/CAM/PDM系统。 90年代初,国际微机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微机性能大幅提高,而价格

一级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级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 录 一、 运动参数的计算.............................................4 二、 带传动的设计 .............................................6 三、 齿轮的设计 ................................................8 四、 轴的设计 ...................................................12 五、 齿轮结构设计................................................18 六、 轴承的选择及计算..........................................19 七、 键连接的选择和校核.......................................23 八、 联轴器的选择 .............................................24 九、 箱体结构的设计 (24) 十、 润滑密封设计 (26) *-一.运动参数的计算 1.电动机的选型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按工作要求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机,电压为380V 。 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滚筒转速:6060 1.1 84.0min 0.25 v r n D ωππ?= ==? 负载功率: /10002300 1.1/1000 2.52w P FV ==?= KW 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kw a w d p p η= (其中:d p 为电动机功率,w p 为负载功率,a η 为总效率。) 为了计算电动机所需功率d p ,先确定从电动机到工作机只见得总效率a η,设1η、 2η、3η、4η分别为V 带传动、闭式齿轮传动(齿轮精度为8级)、滚动轴承和联轴器的效率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2-2得 1η=0.95 2η=0.97 3η=0.99 4η=0.99 3a 1234 30.950.970.990.990.8852 ηηηηη==???=

重庆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_圆锥圆柱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班设计者: 007 指导教师: *** 2011年6月13日 (大学大学)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课题 (3) 1.2 已知数据 (3) 1.3 工作条件 (3) 1.4 生产批量 (3) 1.5 要求完成的工作量 (3) 2 电动机的选择和传动系统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4) 2.1 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 (4) 2.2 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4) 2.3 电动机转速的确定 (4) 2.4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分配传动比 (5) 2.5 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3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 3.1 高速级圆锥齿轮传动的设计与校核 (6) 3.2 低速级圆柱斜齿轮传动的设计与校核 (9) 4 轴的设计计算 (12) 4.1 电动机的安装尺寸 (12) 4.2 初定轴的最小直径 (12) 4.3 选择联轴器 (12) 4.4 低速轴的设计 (13) 4.5 低速轴强度校核 (13) 5 键连接的选择计算 (16) 5.1 低速轴键的选择 (16) 5.2 低速轴键的校核 (16) 6 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寿命计算 (17) 6.1 低速轴轴承的选择 (17) 6.2 轴承的寿命计算 (17) 9 箱体设计 (18) 10 润滑密封的选择 (20) 11 设计小结 (21) 12 参考资料 (21)

1 设计任务书 1.1设计课题 设计一用于带动螺旋输送机的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1.2 已知数据 螺旋轴转矩 m N 250 螺旋轴转速min /70r 1.3 工作条件 三班制工作运送聚乙烯树脂材料,每班工作8小时,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使用5年;螺旋输送机效率为92.0;室工作。 1.4 生产批量 小批量生产。 1.5 要求完成的工作量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A0装配图一。

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

3.2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 3.2.1传动齿轮的设计要求 1)齿轮材料:软齿面齿轮传动 小齿轮:45号钢,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40HBS; 大齿轮:45号钢,正火处理,齿面硬度为200HBS。 2)轴向力指向轴的非伸出端; 3)每年300日,每班8小时,两班制 4)齿宽系数; 5)螺旋角; 6)中心距取整,分度圆直径精确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2.2选择齿轮类型,精度等级及齿数 1)参考表10.6,取通用减速器精度等级为7级精度 2)取小齿轮齿数为,齿数比,即大齿轮齿数 ,取; 3)选择斜齿圆柱齿轮,取压力角°; 4)初选螺旋角. 3.2.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计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即 ≥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a)试选载荷系数=1.3 b)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9.55*?=9.55**4.496/1450(N?mm)=2.96*N?mm c)取齿宽系数=1.0 d)由图10.20查得区域系数=2.433; e)由表10.5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189.8 f)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arctan(tan/tan)=arctan(tan20/tan14)=20.562° =arccos

=arccos[24*cos20.562/(24+2*1*cos14)]=29.974 =arccos = 22.963 = =[24*(tan29.974-tan22.963)+115*(tan22.963-tan20.562)]/2 =1.474 ==1*24*tan14/=1.905 = g)螺旋角系数===0.985 h)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由图10.25c,d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分别为 =500MPa,=375MPa 应力循环次数分别为 =60=60*1450*1*(2*8*300*8)=3.341* == 由图10.23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则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分别为 取较小值为该齿轮副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即 a 2)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散热管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散热管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班级 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 一、设计要求 1.根据给定塑件三维造型,画出符合制图标准的二维塑件图; 2.对塑件进行模流分析(至少流动分析),生成分析报告; 3.根据分析结果利用Pro/E进行模具设计,并进行开模模拟; 4.对分模后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编制数控铣、线切割加工程序,设计电火花加工电极;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二、技术要点 1、模具设计; 2、模流分析; 3、CAM编程。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日期 工作内容 1 2 3 4 5 第一周分析设计题目画规范塑件图模流分析模流分析确定分型方案第二周分模分模完善设计CAM编程CAM编程第三周编写设计报告编写设计报告总结材料答辩答辩 课程设计成果 1.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维标准塑件图(包括塑件三维造型图);模流分析过程设置及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填充时间、充填结束时压力、注射位置压力XY图、冻结层因子(压力释放时)、气泡、熔结痕与流动前沿温度叠加、翘曲等及其对应诠释;模具分模主要步骤及分模结果三维图;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编程步骤及说明、加工程序单,需要电火花加工的设计出电极,需要线切割加工的编出线切割加工程序。要求按照给定统一格式书写并打印,并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其中摘图全部放入正文中,不加附页。课程设计报告分别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 2. 课程设计所有文件的电子文档,要求总文件夹以姓名的汉语拼音及学号命名,各项内容分别设置子文件夹,设计完成后统一上交。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姓名: 学号: 专业: 完成日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目录 一、前言 (2) (一) 设计任务 (2) (二) 设计目的 (2) (三) 传动方案的分析 (3) 二、传动系统的参数设计 (3) (一) 电动机选择 (3) (二)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传动比 (4) (三)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4)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 (一)V带传动的设计 (4) (二)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5) (三)轴的设计计算 (8) 1、Ⅰ轴的设计计算 (8) 四、滚动轴承的选择及验算 (12) (一) 计算Ⅰ轴承 (12) (二) 计算Ⅱ轴承 (12) 五、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 (13) 六、联轴器的选择 (14) 七、箱体、箱盖主要尺寸计算 (14) 参考文献 (16)

一、前言 (一) 设计任务 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运输带输送拉力F=2.6KN,带速V=1.45m/s,传动滚筒直径D=420mm(滚筒效率为0.96)。电动机驱动,预定使用寿命8年(每年工作300天),工作为二班工作制,载荷轻,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工作环境:室内灰尘较大,环境最高温度35°。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伏。 图1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简图 1、电动机; 2、三角带传动; 3、减速器; 4、联轴器; 5、传动滚筒; 6、皮带运输机 (二) 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将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培养结构设计,计算能力,熟悉

一般的机械装置设计过程。 (三) 传动方案的分析 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变换其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装置的需要,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动装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传动方案除满足工作装置的功能外,还要求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 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传动方案采用了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带传动,第二级传动为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带传动承载能力较低,在传递相同转矩时,结构尺寸较其他形式大,但有过载保护的优点,还可缓和冲击和振动,故布置在传动的高速级,以降低传递的转矩,减小带传动的结构尺寸。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高,适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使用寿命较长,是现代机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构之一。本设计采用的是单级直齿轮传动。 减速器的箱体采用水平剖分式结构,用HT200灰铸铁铸造而成。 二、传动系统的参数设计 (一) 电动机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①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 查表1取皮带传动效率0.96,轴承传动效率0.99,齿轮传动效率0.97,联轴器效率0.99。η=0.96×0.993×0.97×0.99=0.8945 ②工作机所需的输入功率P w: P w=(F w V w)/(1000ηw) 式中,F w=2.6 KN=2600N,V w=1.45m/s,ηw=0.96,代入上式得 P w=(2600×1.45)/(1000×0.96)=3.93 KW ③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 O= P w /η=3.93/0.8945=4.39KW 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P m,使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m=(1~1.3)P O,由查表得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5.5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n w=60×1000V/(πD)=60×1000×1.45/(π×420)=65.97r/min 由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1=3~6。取V带传动比i2=2~4,则总传动比理时范围为i=6~24。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6~24)×65.97=395.81~1583.28r/min。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计算,符合这一转速范围的电动机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 、1000r/min和1500r/min,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结构和带传动及减速机的传动比,最终确定同步转速为1500r/min ,根据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确定电动机的型号为Y132S-4 ,满载转速1140r/min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圆锥 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设计计算及说明结果 一、设计任务书 1.1传动方案示意图 1.2原始数据 1.3工作条件 三班制,使用年限为10年,连续单向于运转,载荷平稳,小批量生产,运输链速度允许误差为链速度的5%。 1.4工作量 1、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 2、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3、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轴的设计计算; 5、轴承及其组合部件选择和轴承寿命校核; 6、键联接和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7、减速器箱体,润滑及附件的设计; 8、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 9、设计小结; 10、参考文献; 二、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 传动方案见图一,其拟定的依据是结构紧凑且宽度尺寸较小,传动效率高,适用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虽然所用的锥齿轮比较贵,但此方案是最合理的。其减速器的传动比为8-15,用于输入轴于输出轴相交而传动比较大的传动。

三、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结果

设计计算及说明结果 表2电动机方案比较表(指导书表19-1) 由表中数据可知,方案1的总传动比小,传种装置结构尺寸小,因此可采用选Y132M2-6 方案1, 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 型电动机 3.2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计算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1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i n m / n w=960/109.2=8.79 2、分配各级传动比 高速级为圆锥齿轮其传动比应小些约i1 0.25,低速级为圆柱齿轮传动其传动比可大些。所以可取 ”=2.2i2 =4 3.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的转速(各轴的标号均已在图中标出) n = n m/i0=960r/mi n n n= n / i 1 =960/202=436.36r/min n皿=g / i2=436.36/4=109.2r/min n iv n 皿=109.2r/min 2、各轴输入功率 P P ed if =4.95kw P I P I1. 2=4.655kw P II P II 2 3=4.47kw i1=2. 2 i n =960 n n=436.36 n IV n 皿 =109.2r/min P =4.95 kw P II=4.65 kw P III =4.47 kw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大作业20无错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大作业 ——齿轮传动系统20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系统分析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15 设计者: 学号: 115 指导教师:陈 设计时间: 2017年6月

1、设计题目 1.1机构运动简图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min /970r n =,输出转速min /3001r n =,n /3502mi r n =, min /4003r 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5.2m ax =p i ,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 4m ax =v i ,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max =d i 。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333.3230970 011=== n n i 714.2735 970 022=== n n i 250.2440 970 033=== n n i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5.2m 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321v v v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 f v p i i i i 1m ax 1= f v p i i i i 2m ax 2= f v p i i i i 3max 3= 令 4max 3==v v i i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425.24 *5.2250 .24max max 3=== v p f i i i i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333.5425 .2*5.2333 .32max 11== = f p v i i i i 571.4425 .2*5.2714 .27max 22== = f p v i i i i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4343.1425.2max 3 3=≤== =d f d i i i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42,8,41,9,40,101098765======z z z z z z ;它们的齿 顶高系数1=* a h , 径向间隙系数25.0=* c ,分度圆压力角020=α,实际中心距mm a 50' =。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 为高度变位齿轮,其齿数:21,1314121311====z z z z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 a h ,径向 间隙系数25.0=* c ,分度圆压力角020=α,实际中心距mm a 51'=。圆锥齿轮15和16 选择为标准齿轮29,171615==z z ,齿顶高系数1=*a h ,径向间隙系数25.0=* c ,分度 圆压力角为020=α(等于啮合角'α)。 4、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几何尺寸及重合度的计算 4.1 滑移齿轮5和齿轮6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2 第二章设计内容分析------------------------------- 2 第三章零件实体建模 -------------------------------- 3 3.1 轴模型的创建------------------------------------- 3 3.2 齿轮模型的创建----------------------------------- 4 3.3 箱体建模----------------------------------------- 8 第四章组装典型零部件的装配过程-------------------- 12 4.1轴与键的装配------------------------------------- 13 4.2齿轮的装配--------------------------------------- 14 4.3轴与垫圈的装配----------------------------------- 14 4.4轴与挡油环的装配--------------------------------- 15 4.5轴与轴承的装配----------------------------------- 16 4.6轴的另一端挡油环与轴承的装配----------------------17 4.7总装配图及其中的注意方面------------------------- 18 第五章数控加工------------------------------------- 20 第六章机构运动仿真----------------------------------21 总结及参考文献-------------------------------------- 22

机械专业齿轮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机械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设计者: 指导教师: 2010 年07月02日

目录 一、前言 (3) 1.作用意义 (3) 2.传动方案规划 (3) 二、电机的选择及主要性能的计算 (4) 1.电机的选择 (4) 2.传动比的确定 (5) 3.传动功率的计算 (6) 三、结构设计 (8) 1.齿轮的计算 (8) 2.轴与轴承的选择计算 (12) 3.轴的校核计算 (14) 4.键的计算 (17) 5.箱体结构设计 (17) 四、加工使用说明 (20) 1.技术要求 (20) 2.使用说明 (21) 五、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一、前言 1.作用及意义 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变换其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装置的需要,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动装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传动方案除满足工作装置的功能外,还要求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 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传动方案采用了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二级传动为链传动。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高,适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使用寿命较长,是现代机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构之—。本设计采用的是二级直齿轮传动(说明直齿轮传动的优缺点)。 说明减速器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和应用场合。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的知识和绘图技能,完成传动装置的测绘与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全面了解一个机械产品所涉及的结构、强度、制造、装配以及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传动方案规划 原始条件:胶带运输机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后通过链条传动,连续单向远传输送谷物类散粒物料,工作载荷较平稳,设计寿命10年,运输带速允许误差为% 。 5 原始数据:

CADCAM课程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制专业 姓名:范俊辉 班级:10机制2班 学号:20100310010319 指导老师:肖乾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零件的CAD/CAM设计 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 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 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主要设计任务: 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 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着色渲染、生成不同视 图,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如刀 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 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A4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 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 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五、设计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 2.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5.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4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