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

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
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GB/T16632一1996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同类水处理剂抑制碳酸钙析出的阻垢性能的测定方法,即碳酸钙沉积法。本标准适用于同类水处理剂抑制碳酸钙析出的阻垢性能的评定。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601--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neq ISO 6353-1:1982)

GB/T6682-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eqv ISO 3696:1987)

3.方法提要:以含有一定量碳酸氢根和钙离子的配制水和水处理剂制备成试液。在加热条件下,促使碳酸氢钙加速分解为碳酸钙。达到平衡后测定试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钙离子浓度愈大,则该水处理剂的阻垢性能愈好。

4.试剂和材料:试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601,GB/T603的规定制。

4.1氢氧化钾溶液:200g/L。

4.2硼砂缓冲溶液:PH≈9,称取3.80g十水四硼酸钠(Na2B407·lOH2O)溶于水中并稀释到1L。

4.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约0.01mol/L。

4.4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约0.1mol/L。

4.5钙一羧酸指示剂:称取0.2g钙一羧酸指示剂[2-羧基-1(2-羧基-4-磺基-1-萘偶氮)-3-

萘甲酸]与100g氯化钾混合研磨均匀,贮存于磨口瓶中。

4.6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

4.7碳酸氢钠标准溶液:1mL约含18.3mgHCO3-

4.7.1制备:称取2

5.2g碳酸氢钠置于100mL烧杯中,用水溶解,全部转移至1000mL容量

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存期30d。

4.7.2标定:移取

5.00mL碳酸氢钠标准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约50mL水,3-5滴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蓝色变为紫色即为终点。4.7.3计算:以mg/mL表示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浓度(X1)按式(1)计算:

)1(61100610.01311 V

c V V c V X

式中:v —滴定中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 —所取碳酸氢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610一与1.00mL 盐酸标准溶液[c(HCl)=1.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碳酸氢根离子

(HCO 3-

)的质量。

4.8氯化钙标准溶液:1mL 约含有6.0mgCa 2+。

4.8.1制备:取16.7g 无水氯化钙置于100mL 烧杯中,用水溶解,全部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8.2标定:移取2.00mL 氯化钙标准溶液置子250mL 锥形瓶中,加约80mL 水、5mL 氢氧化钾溶液和约0.1g 钙羧酸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即为终点。

4.8.3计算:以mg/mL 表示的钙离子(Ca 2+)的浓度(X 2)按式(2)计算: )2(08.401004008.01812 V

c V V c V X

式中:V 1一滴定中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 —所取氯化钙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4008—与1.00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c(EDTA)=1.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

钙离子(Ca 2+

)的质量。

4.9水处理剂试样溶液:1.00mL 含有0.500mg 水处理剂(以干基计)。

5仪器、设备

5.1恒温水浴:温度可控制在80士10℃。

5.2锥形瓶:500mL ,配有装了ф5~10mm ,长约300mm 玻璃管的胶塞。

6试样溶液的制备

6.1试液的制备:在500mL 容量瓶中加入250mL 水,用滴定管加入一定体积的氯化钙标准溶液,使钙离子的量为120mg 。用移液管加人5.0mL 水处理剂试样溶液,摇匀。然后加入20mL 硼砂缓冲溶液,摇匀。用滴定管缓慢加入一定体积的碳酸氢钠标准溶液(边加边摇动),使碳

酸氢根离子的量为366mg,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2空白试液的制备:在另一500mL 容量瓶中,除不加水处理剂试样溶液外,按6.1步骤操

作。

7.分析步骤

将试液(6.1)和空白试液(6.2)分别置于两个洁净的锥形瓶(5.2)中,两锥形瓶浸入80士1℃的恒温水浴中(试液的液面不得高于水浴的液面),恒温放置10h 。冷至室温后用中速定量滤纸干过滤。各移取25.00ml 滤液分别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至约80mL ,加5mL 氢氧化钾溶液和约0.1g 钙-羧酸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即为终点。按式(2)分别计算试液和空白试液钙离子的浓度(mg/mL)。

8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百分率表示的水处理剂的阻垢性能( )按式(3)计算:

)3(100240.03

34 X X X 式中:X 4—加入水处理剂的试液试验后的钙离子(Ca 2+)浓度mg/mL;

X 3—未加水处理剂的空白试液试验后的钙离子(Ca 2+

)浓度,mg/mL;

0.240—试验前配制好的试液(6.1)中钙离子(Ca 2+)浓度,mg/mL 。

9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5%。

产脲酶菌诱导碳酸钙沉积及对重金属Cd2+-Pb2+的去除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绪论 1.1MICP原理概述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是指由于微生物细胞及其生化活动致使碳酸盐从过饱和溶液里析出的现象【11。在MICP过程中,微生物分泌一种或多种代谢产物(C0;一)与环境中的Ca2+发生反应使矿物质沉淀。针对碳酸盐沉淀,提出了以下几种不同机制:光合作用【21、尿素水解[3】、硫酸盐还原【41、厌氧硫化物氧化【51、生物膜和胞外多聚物[6—71。但通过细菌分解尿素形成碳酸盐沉淀应用得最为广泛【8—91。细菌通过产生脲酶分解尿素主要发生以下化学反应[10-11】[4】: (1)尿素水解 微牛物脲醢 CO(NH)2+H20———一NH2COOH+NH3 (2)产铵及pH增加 自发 NH2COOH+H20—.÷NH3+H2C03 H2NH:-4-20H一 2NHa+2H20 (3)碳酸盐动态平衡 HHC03+H+ H2C03 Hcoi4-H+4-20H一÷÷coj一4-2H20 (4)碳酸钙沉积 Ca2++Bacterial-cell_÷Cell—Ca2+ Cell—Ca2++C0;一_÷Cell—CaCO≈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首先由产脲酶微生物产生脲酶将尿素水解为碳酸酯和氨,在这一过程中一摩尔的尿素水解生成一摩尔的氨和一摩尔的氨基甲酸,如方程式(1)所示;由于氨基甲酸不稳定自发地发生水解生成氨和碳酸,如方程式(2)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的pH增加;其次是碳酸盐的动态平衡,氨和碳酸在水中形成碳酸氢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如方程式(3)所示;最后是产生的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在细胞表面生成碳酸钙沉淀,如方程式(4)所示。形成碳酸钙沉淀后,又进一步促进方程式(2)的进行,使得溶液的pH继续增加,如此往复。

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 Performance of Moisture Adsorption and Heat Release of Textiles  袁志磊李方雪 传统的保暖服装蓬松、臃肿,既不便于活动又缺乏美 感,满足不了现代人们对服装的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与服装实用功能 的要求趋向多元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型功能性纺 织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内衣产品方面,主要倾向 干“轻、薄”、“吸湿排汗”、“透气”、“保温”。这其中,“吸 湿发热材料”特别受欢迎。这种内衣而料可吸附人体散发 的水蒸汽,使其温度升高,达到保暖的效果;同时温度升高 后,又能加快水蒸汽的散发,使得人穿着后感觉更加干爽舒 适,故利用这种纤维持续且较强的吸湿性能,制成具有耐久 性发热保暖功能的内衣面料。 国内外一些纤维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已对这类纤维 产品进行了研究开发,如日本东洋纺公司生产的Eks吸湿发 热纤维,东丽公司开发的“Toray heat”纤维,三菱丽公司开 发的“Renaissa”纤维等。 作者简介:袁志磊,男,1980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功能性纺织品 检测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袁志磊,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李万雪,东华大学纺织 学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课题(编号为10DZ0505400)。

@@[1]陈嘉毅,朱光浅谈新型发热保暖纤维[J]山东纺织科技,2008(2) 53-56 @@[2]夏秉能,方国平,王奎芳,等吸湿发热纤维针织内衣面料的开发[J] 针织工业,2008 (11):19-20

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GB/T16632一1996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同类水处理剂抑制碳酸钙析出的阻垢性能的测定方法,即碳酸钙沉积法。本标准适用于同类水处理剂抑制碳酸钙析出的阻垢性能的评定。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601--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neq ISO 6353-1:1982) GB/T6682-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eqv ISO 3696:1987) 3.方法提要:以含有一定量碳酸氢根和钙离子的配制水和水处理剂制备成试液。在加热条件下,促使碳酸氢钙加速分解为碳酸钙。达到平衡后测定试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钙离子浓度愈大,则该水处理剂的阻垢性能愈好。 4.试剂和材料:试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601,GB/T603的规定制。 4.1氢氧化钾溶液:200g/L。 4.2硼砂缓冲溶液:PH≈9,称取3.80g十水四硼酸钠(Na2B407·lOH2O)溶于水中并稀释到1L。 4.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约0.01mol/L。 4.4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约0.1mol/L。 4.5钙一羧酸指示剂:称取0.2g钙一羧酸指示剂[2-羧基-1(2-羧基-4-磺基-1-萘偶氮)-3-萘甲酸] 与100g氯化钾混合研磨均匀,贮存于磨口瓶中。 4.6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 4.7碳酸氢钠标准溶液:1mL约含18.3mgHCO3- 4.7.1制备:称取2 5.2g碳酸氢钠置于100mL烧杯中,用水溶解,全部转移至1000mL容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存期30d。 4.7.2标定:移取 5.00mL碳酸氢钠标准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约50mL水,3-5滴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蓝色变为紫色即为终点。 4.7.3计算:以mg/mL表示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浓度(X1)按式(1)计算:

反渗透阻垢剂阻垢性能评价

反渗透阻垢剂阻垢性能评价 1前言 在反渗透脱盐技术不断应用到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水源的限制、工艺流程设计的缺陷及水处理化学添加剂的盲目选择,致使反渗透系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污染结垢问题,严重降低了反渗透设备的使用率及使用效果.其中由于使用不兼容的反渗透阻垢剂而造成的结垢情况越来越严重,筛选与水源兼容且阻垢效果好的阻垢剂成为使用者在选择阻垢剂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作者通过电导率快速评测法对几种不同品牌的阻垢剂进行试验,选择最经济、适合的阻垢剂和阻垢剂投加量。 反渗透技术是目前水处理脱盐工艺中最成熟的物理脱盐技术之一。在设计及使用过程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不同用户的水源情况及用水要求等条件的差异化,形成了不同工艺流程的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如果工艺设计不完善或者操作不当以及化学添加剂与水源不兼容等情况发生时,往往会导致反渗透系统出现产水量及产水品质的下降.严重时会导致反渗透系统中的主要元件——反渗透膜元件提前报废,因此对反渗透膜元件的保护在整个系统设计及运行过程中尤其重要。反渗透工艺属于物理脱盐技术,原理为利用自然条件下渗透的现象,给原水一定压力(大于渗透压),通过一种由高分子有机材质制成的具有选择性透过的半透膜,使水分子和原水中不溶性物质及大部分盐类分离,盐类及不溶性物质会随着淡水的透过而在进水/浓水通道中浓缩,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一些难溶盐类会趋于结垢,为了防止这种结垢发生,在反渗透的进水中往往添加一种阻垢分散剂,抑制垢类的生成。而如何选择与水源兼容且阻垢效果好的阻垢剂成为使用者在选择阻垢剂过程中的一个难题。通过电导率快速评测法对几种不同品牌的阻垢剂进行试验,在一定硬度情况下,评价不同阻垢剂在同样剂量下的阻垢效果或者同类阻垢剂在不同加药量下的阻垢效果,本方法适用于中等硬度以下的水源。通过阻垢效果来筛选最经济、适合的阻垢剂和阻垢剂投加量。评估的阻垢剂为:国产品牌A(MW系列,聚羧酸盐系列);进口品牌B(标准液,聚丙烯酸盐系列);进口品牌C(8倍浓缩液,无机磷系列);进口品牌D(4倍浓缩液,无机磷系列);进口品牌E(标准液,有机磷系列)。通过对上述5种品牌的反渗透阻垢剂进行试验分析,探讨了国内外不同品牌的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差异。 2试验原理及方法 2.1 试验原理 测定溶液的电导率可以间接地表示水中溶解盐类物质的多少,当溶液中有盐类沉淀析出时,溶液中可导电的离子减少,其电导率会急剧下降,由此下降点即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过饱和度。过饱和度越大,阻垢剂阻垢效果越好。 2.2试验仪器及试剂 数字式电导率仪,磁力加热搅拌器,温度计,烧杯,滴定管,恒温水浴。 1 mol/L氯化钙溶液,0.1mol/L碳酸钠溶液,0.1mol/L硫酸,阻垢剂A、B、C、D、E。 2.3试验方法

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设备及方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两个激光发射端、两个接收端和液体供给点,所述两个激光发射端下方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两个接收端;所述两个激光发射端和两个接收端之间设有待测织物;所述两个接收端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卡与电脑相连;所述激光发射端发出的激光与待测织物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液体供给点与两个接收端在同一条直线上排布,并通过管道向所述待测织物供给液体。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方法。本技术可提供对液体动态传递过程全面的量化评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两个激光发射端、两个接收端和液体供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激光发射端下方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两个接收端;所述两个激光发射端和两个接收端之间设有待测织物;所述两个接收端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卡与电脑相连;所述激光发射端发出的激光与待测织物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液体供给点与两个接收端在同一条直线上排布,并通过管道向所述待测织物供给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织物通过辅助立柱平整、水平地支撑在两个激光发射端和两个接收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给点与两个

接收端中离其更近的一个接收端的距离为15mm,两个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将液体以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的方式供给所述待测织物。 5.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测试之前,将所有待测织物在干燥箱中以60摄氏度干燥5分钟,测试环境的温度保持在25℃±1℃,相对湿度湿度保持在60%±5%; (2)将待测织物平整地放置在由多根辅助立柱组成的支撑面上,并固定,移动管道的出口,使其恰好与待测织物接触; (3)启动液体供给点,以小于4ml/min的速度供液5秒,随后关闭,让液体在待测织物上自由扩散,收集接收端的电压信号,并根据信号对液体到达时间、液体扩散速度、最大吸收率和饱和吸收倍率进行分析。 技术说明书 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吸湿材料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背景技术

碳酸钙沉淀法回收琼脂糖凝胶中DNA的探讨

碳酸钙沉淀法回收琼脂糖凝胶中DNA的探讨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cover DNA from Agarose gel <<生物技术>>2004年02期 曹阳, 董晓宇, 姜国斌, 乌兰, 安利佳 采用碳酸钙沉淀法回收琼脂糖凝胶中的DNA,达到分离纯化目的,回收后的DNA可用于重组、PCR等研究.首先将含有目的DNA的琼脂糖凝胶用NaI溶液融解,然后加入CaCl2和NaHCO3,生成CaCO3沉淀,DNA与CaCO3形成复合物,通过离心分离出沉淀复合物,利用稀酸溶解沉淀,再用无水乙醇沉降,即可回收目标DNA.利用该方法回收了质粒、毛白杨和转基因羊基因组DNA,回收率为20%~50%,OD260/OD280为1.7~1.9,最大回收了21kb片段,最小回收250bp片段,回收后的DNA样品进行了PCR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反应,PCR可以扩增出目的片段,同时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将回收后的DNA切开,表明DNA质量良好.利用碳酸钙沉淀法可以回收琼脂糖凝胶中的DNA,此法简单、易行,较为有效. DNA重组实验中的常用技术 点击次数:29 发表于:2008-06-18 14:53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来源:互联网 五、真核细胞基因组的制备 从不同组织细胞或血细胞中提取是进行基因诊断的先决条件。制备的原则是既要将蛋白质、脂类、糖类等物质分离干净,又要保持分子的完整。蛋白酶K的应用使这两个原则得到了保证。在提取的反应体系中,SDS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作用是:(1)溶解膜蛋白而不破坏细胞膜;(2)解聚细胞中的核蛋白;(3)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下来。蛋白酶K可将蛋白降解成小的多肽和氨基酸,使分子尽量完整地分离出来。具体方法如下: (一)白细胞的制备

阻垢剂成分 2

EDTMPS用于循环水和锅炉水的缓蚀阻垢剂、无氰电镀的络合剂、纺织印染行业螯合剂和氧漂稳定剂。 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外观 黄棕色透明液体 活性组分(以EDTMPS计)% ≥ 28.0 有机膦(以PO4 计)% ≥ 10.0 亚磷酸(以PO3计)% ≤ 5.0 磷酸(以PO4计)% ≤ 1.0 PH值(1%水溶液) 9.5-10.5 密度(20℃)g/cm ≥ 1.25 氯化物(以Cl计)% ≤ 3.0 在循环冷却水中单独投加时,一般剂量2~10mg/L。EDTMPS与HPMA按1:3比例复配后,可用于低压锅炉炉内水处理。EDTMPS也可与BTA、PAAS、锌盐等复配使用。 EDTMPS用塑料桶包装, 每桶25kg或根据用户需要确定。贮于室内阴凉处,贮存期六个月。EDTMPS为弱碱性,操作时注意劳动保护,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接触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阻垢缓蚀剂 编辑 阻垢缓蚀剂是由有机膦、优良共聚物及铜缓蚀剂等组成,对碳钢、铜及铜合金都具有优良缓蚀性能,对碳酸钙、磷酸钙有卓越的阻垢分散性能。本品主要用于敞开式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对含铜设备的系统特别适合。本品可用于高pH、高碱度、高硬度的水质,是目前较理想的不调pH碱性运行的水处理剂之一。 目录 1分类 ?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 ?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 ?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EDTMPS ?DTPMPA ?多元醇磷酸酯PAPE 2常见配方 1分类 编辑 阻垢缓蚀剂种类繁多,通常是一些结构特别化合物的复配,且要根据金属表面状况、腐蚀介

质组成及运行情况等因素进行种类选择。在水处理中常用的阻垢剂有无机聚磷酸盐、有机膦酸、膦羧酸、有机膦酸脂、聚羧酸等。 阻垢缓蚀剂的类别有很多,兼具缓蚀与阻垢功能的产品主要有: 有机磷类阻垢缓蚀剂:如ATMP、HEDP、DTPMPA、EDTMPS、HPAA等; 另外少量的聚合物也含有一定的阻垢缓蚀功能,如膦酰基羧酸共聚物、绿色阻垢缓蚀剂PESA、PASP等。 阻垢缓蚀剂主要应用于工业循环水系统如电厂、钢铁厂、化肥厂、油田注水系统等等。一般的终端用户使用单一药剂作为阻垢缓蚀剂的不多,要根据系统情况设定方案,投加专用的缓蚀阻垢剂。 另外还有很多专用的缓蚀剂,如MBT(铜缓蚀剂)、BTA、TTA、以及盐酸酸洗缓蚀剂等。氨基三甲叉膦酸A TMP ATMP具有良好的螯合、低限抑制及晶格畸变作用。可阻止水中成垢盐类形成水垢,特别是碳酸钙垢的形成。 缓蚀阻垢剂 ATMP在水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水解。在水中浓度较高时,有良好的缓蚀效果。A TMP 用于火力发电厂、炼油厂的循环冷却水、油田回注水系统。可以起到减少金属设备或管路腐蚀和结垢的作用。A TMP在纺织印染等行业用作金属离子螯合剂,也可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剂等。ATMP固体为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易吸潮,易于运输和使用,尤其适用于冬季严寒地区。由于纯度较高,可用作纺织印染行业的金属螯合剂及金属表面处理剂。 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 HEDP是一种有机磷酸类阻垢缓蚀剂,能与铁、铜、锌等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能溶解金属表面的氧化物。HEDP在250℃下仍能起到良好的缓蚀阻垢作用,在高pH值下仍很稳定,不易水解,一般光热条件下不易分解。耐酸碱性、耐氯氧化性能较其它有机磷酸(盐)好。HEDP可与水中金属离子,尤其是钙离子形成六圆环螯合物,因而HEDP具较好的阻垢效果并具明显的溶限效应,当和其它水处理剂复合使用时,表现出理想的协同效应。HEDP固体属于高纯产品,适用于冬季严寒地区;特别适用于电子行业的清洗剂和日用化学品添加剂。 HEDP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化肥等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及中、低压锅炉、油田注水及输油管线的阻垢和缓蚀;HEDP在轻纺工业中,可以作金属和非金属的清洗剂,漂染工业的过氧化物稳定剂和固色剂,无氰电镀工业的络合剂。HEDP作阻垢剂一般使用浓度1~10mg/L,作缓蚀剂一般使用浓度10~50mg/L;作清洗剂一般使用浓度1000~2000mg/L;通常与聚羧酸型阻垢分散剂配合使用。 HEDP液体用塑料桶包装,每桶30Kg或250Kg;HEDP固体用内衬聚乙烯袋的塑料编织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也可根据用户需要确定。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防潮,贮存期十个月。 HEDP为酸性,应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一旦溅到身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EDTMPS Ethylene Diamine Tetra (Methylene Phosphonic Acid) Sodium 别名: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乙二胺四甲叉磷酸 CAS No. 1429-50-1

高温水中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影响因素

辽宁莱特莱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0817791.html, 高温水中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影响因素 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换热介质水的温度大大提高,现有水处理剂及相应阻垢剂已很难适用高温冷却水处理需要,研究开发能适应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水处理化学药剂及相应阻垢剂已十分必要。为此,采用静态法筛选出耐高温、热稳定性能好的水处理剂阻垢成份,并研究了其阻垢性能。 阻垢剂实验装置 静态阻垢实验装置主要由三颈烧瓶、冷凝管、导电表、继电器、加热套等组成。继电器与导电表控制加热套对溶液加热并使试液恒温于100 ℃。通过回流冷凝器作用使试液体积恒定不变。 阻垢剂效果比较 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PBTCA、HEDP、PC2604 三种阻垢剂在5 mg/ L 的使用浓度下,于100 ℃的自来水和配制水中的阻垢效果, 可知,在自来水和配制水中,阻垢效果在较高温度下易发生水解,使其阻垢性能降低。 体系阻垢率与pH 的关系 在配制水中无论是否加入阻垢剂,增大体系的pH 值,均会使体系结垢倾向增大。这是因为pH 值增大,易导致CaCO3 成垢。但加入阻垢剂后,可明显降低体系结垢率。阻垢剂的阻垢率随着HCO-3 浓度的增加而按抛物线规律变化。 钙离子与复合配方阻垢性能的关系 然随Ca2 + 浓度的增大,体系结垢率降低,但不是十分明显,且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体系的结垢率很小。这可能是在所研究的条件下,由于阻垢剂的作用,使得CaCO3 垢难于形成的缘故。故可认为Ca2 + 浓度对体系结垢率作用不大。 总结 (1) 在高温条件下,与HEDP 和PC2604 相比,PBTCA 具有较为理想的阻垢性能。考虑到经济效益和阻垢性能, 则以2 mg/ L PBTCA 与4 mg/ LHEDP 复合使用时为佳。 (2) 2 mg/ L PBTCA + 4 mg/ L HEDP 复合阻垢剂在pH 值为812 、Ca2 + 和HCO -3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50 mg/ L 、500 mg/ L 高温水体系中使用时,有最佳的阻垢效果。 (3) 随着体系中HCO -3 浓度和pH 值的增加,体系的结垢倾向加大,而Ca2 + 离子的作用不十分明显;但加入PBTCA 与HEDP 复合阻垢剂,将有利于降低体系的结垢率。 辽宁莱特莱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0817791.html,

静态法阻垢试验方法

工业循环水阻垢性能的测定方法 ----静态法 一、方法提要 静态法是常用的测定水处理剂阻垢性能好坏的方法。在试验给定条件下,用循环水补充水在80℃水浴中浓缩一定倍数,最后通过试验前后YD、Ca2+的浓缩倍率及实际浓缩倍率计算出阻垢率,从而对药剂阻垢性能进行评定。 二、试剂和材料 ①EDTA标准溶液:c(1/2EDTA)=0.0100mol/L;c(1/2EDTA)=0.1000mol/L。 ②AgNO3标准溶液:1.0000mg/L。 ③H2SO4标准溶液:c(1/2 H2SO4)=0.1000mol/L。 ④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⑤200g/L氢氧化钾溶液。 ⑥0.5%铬黑T指示剂。 ⑦1%酚酞指示剂。 ⑧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或甲基橙指示剂。 ⑨10%铬酸钾指示剂。 ⑩钙-羧酸指示剂:称取0.2g钙-羧酸指示剂与100g氯化钾混合研磨均匀,贮存于磨口瓶中。 三、仪器和设备 1.恒温水浴锅。 2.烧杯(1000 ml)、锥形瓶(250ml)、吸量管、量筒等。 四、试验条件 水浴温度应控制在80±1℃。 五、试验步骤 (1)准备试验用水。将循环水补充水装入1000ml烧杯中,并按一定加药量加入水处理剂。(2)将装有试验用水的烧杯放入水浴锅中,恒温80℃,按实际运行条件要求的浓缩倍数进行浓缩。同时做空白试验。 (3)浓缩等待过程中,测定补充水的YD、Ca2+、Cl-、pH、JD各项指标。 (4)试液不加盖,自然蒸发,达到要求的浓缩倍数后,取出烧杯。 (5)测定浓缩后空白及加药水样的YD、Ca2+、Cl-、pH、JD各项指标。

(6)根据测定结果计算阻垢率。 六、结果计算 (1)计算公式: 等) 、(或试验前等)、(或试验后浓缩倍率YD Ca Cl YD Ca Cl +-+-=22 浓缩倍率 )浓缩倍率(或阻垢率-+=Cl Ca YD 2 注:试验结果用Cl -浓缩倍率当作实际浓缩倍率。 (2)再通过空白试验阻垢率与加水处理药剂后阻垢率的比较,确定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好坏。 注:根据空白试验阻垢率的计算,可以判断水质为结垢型或腐蚀型水质,同一种水处理剂对不同类型的水质,效果也有很大差别。

响应面法优化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培养基

2014年第33卷第6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1533· 化工进展 响应面法优化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培养基 竹文坤1,牟涛2,段涛1,张友魁1,罗学刚1 (1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极端条件物质特性联合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00; 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通过响应面法对微生物诱导CaCO3沉积的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g/L、大豆蛋白胨10g/L、尿素50g/L、硝酸钙0.5mol/L、吐温80体积分数0.05%以及氯化镍250μmol/L。葡萄糖浓度和尿素浓度、葡萄糖浓度和硝酸钙浓度、葡萄糖浓度和吐温浓度、硝酸钙浓度和吐温浓度以及尿素浓度和氯化镍浓度,对微生物诱导CaCO3沉淀量的影响有着比较显著的双因子效应。沉淀物CaCO3含有少量有机质,形成方解石型或方解石和球霰石混合晶型的CaCO3,其形貌和堆积密度随外界条件改变而不同。 关键词:响应面;优化;微生物;碳酸钙;沉淀;培养基 中图分类号:Q 93-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4)06–1533–06 DOI:10.3969/j.issn.1000-6613.2014.06.029 Optimization for microbiological-induced CaCO3 precipitation medium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ZHU Wenkun1,MU Tao2,DUAN Tao1,ZHANG Youkui1,LUO Xuegang1 (1Joint Laboratory for Extreme Conditions Matter Propertie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of Laser Fusion,CAEP,Mianyang 621000,Sichuan,China;2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Mianyang 621000,Sichuan,China) Abstract: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medium composition for microorganism induced CaCO3 precipi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medium formulation was glucose 30g/L,soybean peptone 10g/L,urea 50g/L,calcium nitrate concentration 0.5mol/L,Tween 80 concentration 0.05% and chlorination nickel 250μmol/L. The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urea concentration,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calcium nitrate concentration,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Tween concentration,calcium nitrate concentration and Tween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urea concentration and chlorination nickel concentration had significantly two-factor effect on microorganism induced CaCO3 precipitation yield. Precipitated CaCO3 contained a small amount of organic matter,and the morphology and bulk density of CaCO3 on forming calcite or calcite-vaterite mixed crystal depended on precipitation conditions changes. Key words:response surface;optimization;microorganism;calcium carbonate;precipitation;culture medium 自然界中的成岩微生物通过其自身的生命活动,与周围环境介质之间不断发生酶化作用,逐渐矿化形成胶结物质CaCO3。微生物成岩作用需经历漫长地质时期的累积,最终将自然界中的疏松的岩石碎屑胶结成坚硬的岩石[1-5]。受此自然现象启发,可利用成岩细菌——碳酸盐矿化菌,提供其适宜的 收稿日期:2013-10-28;修改稿日期:2013-11-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75134)。 第一作者及联系人:竹文坤(1983—),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生物修复研究工作。E-mail zhuwk0@https://www.360docs.net/doc/3610817791.html,。

关于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对比探讨

关于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对比探讨 发表时间:2018-07-18T16:11:02.290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2期作者:黄启棠 [导读] 摘要: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服装领域中,人们对于服装布料的吸湿和排汗功能越来越重视。本文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的水分蒸发速率、芯吸高度、滴水扩散、吸水率和透湿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测试试验的方式,判断不同种类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各自特点,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摘要: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服装领域中,人们对于服装布料的吸湿和排汗功能越来越重视。本文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的水分蒸发速率、芯吸高度、滴水扩散、吸水率和透湿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测试试验的方式,判断不同种类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各自特点,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关键词:吸湿速干;水分蒸发速率;滴水扩散;吸水率;透湿量;芯吸高度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服装制造业,特别是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等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服装纺织品的使用性能,通过提高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能优化人们的穿着体验。因此,如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纺织品吸水性和速干性,提升服装品质,是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影响因素 纺织品的纤维分子结构、纤维形态结构以及纺织品的组织结构等要素都对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存在明显影响。纤维材料表面的亲水基团越多极性越强,则说明纺织品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动物纤维当中含有的氨基酸可以组成肽链,因此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大部分合成纤维是由多种非极性高分子的材料所组成,因此合成纤维的吸湿性较差。纺织品纤维形态结构若存在异形截面,纺织品表面积和纤维沟槽表面积越大,纺织品的速干性越好。天然植物纤维表面的果胶会对吸水性产生影响,果胶含量对纺织品的吸水性起着反向促进作用。果胶含量越高,纺织品的吸水性越差。纺织品的组织结构对于纺织品的透湿、导湿以及保湿效果存在影响。当纺织品的纤维分子结构和纤维形态结构相同时,纤维的吸水速率和速干性能会受到组织结构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棉毛和网眼结构的纺织品具有较高的吸水速率,机织的平纹组织纺织品吸水速率较低。速干性能最强的为机织平纹的纺织品,针织网眼、针织棉毛和针织条纹的纺织品速干能力依次减弱[1]。 二、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的检测方法 (一)吸水率 在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试验当中,吸水率的判定需要借助于样品完全浸没到水中直至取出之后不再滴水的质量变化情况。在具体操作环节,经过调适平衡之后,将用于试验的样品进行称重,再将其放置在水中全部浸湿。经过5min之后取出,垂直悬挂,直至不在滴水以后进行二次测量。将试验样品的吸取水分的重量在原本样品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即为纺织品的吸水率,且比例值越大说明纺织品的吸水量越强。国际上关于纺织品吸水率的试验要求指标有所不同。例如,日本要求试验样本浸入的时间为20min,取出之后需要放置在两块滤纸中间,用特殊装置以25毫米/秒的速度进行挤压[2]。 (二)滴水扩散时间 纺织品生产企业的测试部门可以通过滴水扩散的程度,对纺织品对于水分的吸收速度进行判断。将水滴从统一的高度向下滴落到测试样品的表面,并且对水滴接触测试样品直到测试样品上水滴反射的光线全部消失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记录。对纺织品滴水扩散的测试指标进行判断,需要根据时间的长短对纺织品的吸水性能进行分析,在外界光照、温度以及空气流通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滴水扩散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说明纺织品对于水分的吸收速度越快,也反映了对于水分的吸收能力越强。滴水扩散时间测试中,需要将体积为0.2毫升的三级水滴在试验样品上,从水滴接触样品开始直至全部扩散并且渗透之后所需要的时间,记录需要精确到0.1秒,在这一试验过程中,滴水扩散的时间越短就说明纺织品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目前,国内根据滴水扩散程度对纺织品的吸水能力进行测试的方法主要有单项组合测试法,以及在《纺织品吸水性测试》和《纺织品吸水性试验》等测试项目规定中记录的测试方法,各项参数之间略有不同,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阻垢剂原理介绍

阻垢剂原理介绍 阻垢剂原理其实也可以称为作用机理,是具有能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阻止或干扰难溶性无机盐在金属表面的沉淀、结垢功能,并维持金属设备有良好的传热效果的一类药剂。下面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下阻垢剂原理。 从作用机理上来讲,阻垢剂的作用螯合增溶作用、凝聚与分散作用、静电斥力作用、晶体畸变作用四部分。且在实验室评定试验中,分散作用是鳌合作用的补救措施,晶格畸变作用是分散作用的补救措施。 螯合作用 由中心离子和某些合乎一定条件的同一多齿配位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键合而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的过程称为螯合作用。鳌合作用的结果是使得成垢阳离子(如ca2+,Mg2+等)与螯合剂作用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阻止其与成垢阴离子(如CO32-,SO42-,PO43-,和SiO32-等)的接触,使得成垢的几率大大下降。螯合作用是按化学计量进行的,如1个EDTA分子鳌合1个二价金属离子。 螯合剂的鳌合能力可用钙螯合值来表示。通常商品水处理剂的螯合能力(以下各药剂活性组分质量分数均为50%,螯合能力以CaCO3计):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300mg/g;二乙烯三氨五亚甲基膦酸(DTPMP)—450mg/g;乙二胺四乙酸(EDTA)—15om岁g;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45om扩g。折合算来,1mg螯合剂只能螯合不足0.5mgCaCO3垢。若需将总硬为smm0FL的钙镁离子稳定在循环水系统中,所需的螯合剂为l000m/L,这种投加量在经济上是无法承受的。由此可见,阻垢剂螯合作用的贡献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但在中低硬度水中,起重要作用的仍是阻垢剂的螯合作用。

分散作用 分散作用的结果是阻止成垢粒子间的相互接触和凝聚,从而可阻止垢的生长。成垢粒子可以是钙、镁离子,也可以是由千百个CaCO3和MgCO3分子组成的成垢颗粒,还可以是尘埃、泥沙或其他水不溶物。分散剂是具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或聚合度)的聚合物,分散性能的高低与相对分子质量(或聚合度)的大小密切相关。聚合度过低,则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数少,分散效率低;聚合度过高,则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数过多,水体变浑浊,甚至形成絮体(此时的作用与絮凝剂相近)。与螯合作用相比,分散作用是高效的。实验表明,1mg分散剂可使10一100mg 的成垢粒子稳定存在于循环水中,在中高硬度水中,阻垢剂的分散功能起主要作用。 晶格畸变作用 当系统的硬度、碱度较高,所投入的鳌合剂、分散剂不足以完全阻止它们析出的时候,它们就不可避免地析出。如果没有分散剂的存在,垢的生长将服从晶体生长的一般规律,所形成的垢坚固地附着在热交换器表面上。如果有足量的分散剂的存在,由于成垢粒子(由成百上千个CaCO3分子组成)被分散剂吸附、包围,阻止了成垢粒子在其规则的晶格点阵上排列,从而使所生成的污垢松软、易被水流的冲刷而带走。 更多阻垢剂的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变宝网资讯中心。

电子水处理器阻垢性能模拟研究

给水排水990112 给水排水 WATER&WASTEWATER ENGINEERING 1999年 第25卷 第1期 Vol.25 No.1 1999 电子水处理器阻垢性能模拟研究 李明建 彭炽筠 聂晓军 陈庆邦 朱柒金 提要 用快速阻垢测试方法和热水系统模拟试验法,研究证实了电子水处理器具有显著的阻垢效果,其阻垢率与电压、水质、温度等因素有关。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阻垢率可达96.0%以上。在热水系统中阻垢率大于94.7%。根据试验现象和水质变化,分析和探讨了电子水处理器的作用原理。 关键词 电子水处理器 冷却水 阻垢 模拟 Simulating Research of Electronic Scaling Inhibitor Li Mingjian Abstract: The significant scaling inhibition of electronic water arrester was confirmed by a simulating research in hot water system with fast scale inhibition test. The scale inhibition is correlated to the voltage, the 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the temperature etc and it exceeded 96% in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and 94.7% in the hot water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mechanism of the electronic water arrester i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phenomenon observed and the changes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experiment. 有关工业给水的阻垢、杀菌、防腐处理,目前占居主要地位仍是传统的化学水处理方法。虽然化学法依靠添加一定量的各种化学药剂较好地解决了工业给水领域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繁殖等问题,但添加化学药剂到用水量巨大的工业用水中并随废水排放,势必造成污染。而这种污染因药剂用量较低,不可能治理,只能防范。所以多年来国内外的水处理专家一直在探索简单、有效的物理方法,以期替代运行费用高、管理难度大、造成二次污染的化学方法。40年代由比利时发现、60年代由前苏联发展的磁处理技术[1];60年代末,美国新泻华盛顿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静电除垢器;70年代末,美国国家航空局推出电子水处理器;这些都是物理水处理技术和方法的杰出成果。 我国是研究开发物理水处理方法较早的国家之一。1975年研制成功第一台静电式除垢器[2,3]。其后又推出了电子水处理器[4]、高频电场水处理器[5]。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有关以上几种水处理器的构造及外形申请公开了几十份专利,推广应用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对以电场作用为基础的上述几种水处理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有很多问题未弄清楚,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也很少,尤其是最新发展的电子水处理器。本文对电子水处理器阻垢防垢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 file:///E|/qk/jsps/jsps99/jsps9901/990112.htm(第 1/7 页)2010-3-23 1:31:12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加固土体的注浆方法

第47卷第3期2019年5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Vol.47No.3May 2019DOI :10.3876/j.issn.10001980.2019.03.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8214)作者简介:彭劼(1971 )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软基处理研究三E?mail:peng?jie@https://www.360docs.net/doc/3610817791.html, 引用本文:彭劼,黄慕凡,谢高强,等.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加固土体的注浆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3):259? 264.PENG Jie,HUANG Mufan,XIE Gaoqiang,et al.Grouting method of MICP?treated soil [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Natural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加固土体的注浆方法 彭 劼1,2,黄慕凡1,2,谢高强1,2,田艳梅1,2 (1.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2.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98) 摘要:为了探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 )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尝试注浆管MICP 加固土体,即在土体中插入不同分布密度注浆孔的注浆管,将菌液和胶结液通过注浆管注入土体中,从而形成加固体,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注浆管MICP 的加固效果三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注浆管MICP 处理,能形成完整的且强度较高的固化砂柱,并且固化砂柱的强度比较均匀三 关键词: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注浆管;土体加固;模型试验 中图分类号:TU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980(2019)03025906 Grouting method of MICP?treated soil PENG Jie 1,2,HUANG Mufan 1,2,XIE Gaoqiang 1,2,TIAN Yanmei 1,2(1.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Geomechanics and Embankment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China 2.Jiangsu Research Center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MICP in the actual project,the MICP grouting pipe is used to reinforce the soil in this study.That is to insert the grouting pipe into the soil through holes of different densities,then penetrate the bacteria fluid and the cementing fluid into the soil through the holes on the grouting pipe,and at last,the cemented sand column can be formed in the soil.By comparing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contrast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grouting method can be used to form a complete and high strength cemented sand column and the strength of each layer is relatively balanced.Key words :MICP;grouting pipes;model experiment;soil reinforcement 传统的土体加固方法如真空预压固结二电渗固结二化学注浆等方法存在诸多不足[1?3],如工期长二能耗大二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等三近年来,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robially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在土体加固方面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4?7]三MICP 是指特定细菌的代谢产物与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合成碳酸钙的过程[8]三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微生物,可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成碳酸钙,其机制种类主要包括:尿素水解如巴氏芽孢杆菌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 )二反硝化作用如Castellaniella denitrificans 二硫酸盐还原如sulphate reducing bacteria 等[9?11]三其中尿素水解类微生物具有环境适应性强二碳酸钙生成量高二沉积速度快等优点[11?12],因此成为MICP 加固土体研究中受到最多关注和应用的微生物三 Whiffin [11]首次将MICP 方法应用于土体加固中,其利用巴氏芽孢杆菌八叠球菌诱导碳酸钙沉积在松散砂中,显著地提高了砂土的剪切强度三Dejong 等[4]进一步用X 射线衍射试验确定了其中起到胶结作用的物质是方解石晶型碳酸钙三之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的微生物二钙源种类二化学试剂浓度以及环境因素 的影响等[13?15]三如何有效地将微生物和相关的化学试剂(如尿素和氯化钙)输送到需要加固的土体位置是MICP 加固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