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语言”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鉴赏诗歌语言”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鉴赏诗歌语言”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鉴赏诗歌语言”专题复习教学案

一、考查方向

1、品位关键词语(含义和表达作用)

2、理解关键诗句(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3、析诗眼、析炼字(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二、考查类型

(一)、炼字类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位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得把该字放回句中,并结合全诗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形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炼动词——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2、炼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

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例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3、词性改变的活用词——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

“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

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

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就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4、特殊词(板书):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c.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

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

份儿“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例析1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例析2、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风已老,莺正年轻。梅子熟了,果肉鲜圆虽然是描写江南的初夏,但实在抵不了这一“老”一“肥”的诱惑,把它放到春天来了。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月的时光。又一个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

例析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

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藏泉由于岸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随堂演练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随堂演练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随堂演练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随堂演练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随堂演练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二)、语言特色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答题步骤:①用一二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析: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随堂演练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问: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随堂演练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随堂演练8、阅读下面这首诗,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三)、体会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常见语言风格: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2、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4、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熟悉作家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二、特殊形式语言

1、叠词:增强语言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2、倒装:强调。

3、名词罗列:达到特写镜头的效果,能营造出特定意境。

▲三、语言的表达效果

1、为形象服务。

2、为意境服务。

3、为主题服务

▲四、语言的答题格式

语言==风格特点+表达效果

随堂演练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今人分析唐诗的一段言论,完成题目。

唐诗一首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实宵。五更鼓角声悲注,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⑴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

⑵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演练10 阅读下面这首诗,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试作简要分析。

随堂演练11:阅读下面这首诗,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通过使用叠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跟踪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炯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鉴赏诗歌语言专题复习教学案

参考答案:

随堂演练1 答:同意。

①“看”在诗中指回头望。②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看”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③“看”字,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随堂演练2、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随堂演练4、“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随堂演练5、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

随堂演练6答: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全诗清丽自然,意境开阔,含蕴无穷。

随堂演练7、答: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显得清淡朴素,更加耐

随堂演练8、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随堂演练9、

答:(1、该诗为杜甫作品。因其具有杜诗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风格,同是又是严格工整的七律。 2 、(此题实为仿写题。可根据杜甫的风格和原文的对李白的分析来写)从形式来说,杜诗李白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凝聚在一定的形式、格律中,从而不再是一种天才美、自然美,而是一种人工美、世俗美,为后世提供了可以学到的范本;从内容来说,杜诗更多地关注国远民生,且充满忧患意识,不似李白那么飘逸洒脱,也明显地蕴含了这个阶级的停滞与走下破路。因而,李白与杜甫是两种风度,两种意境,两种格调,如果说李白是盛唐之音,那么杜甫就是另一种盛唐了。)

随堂演练10 答:采用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抒写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寻欢作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出诗外。

随堂演练11答:同意。

“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渲染了“寒”的气氛;“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以空旷落寞之感;“啾啾”状鸟鸣之声,以有声写无声,衬托环境的寂静;“寂寂”直接描写寂静无声;“淅淅”以风声描写风的动态之感,从声音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纷”绘雪舞之状,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朝朝””岁岁”从时间上渲染寒意之久。这些叠字从不同角度运力,共同塑造了整首诗歌的寒冷氛围。

跟踪训练:

1、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

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

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3、诗眼分别是“引”和“衔”。

“引”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

“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引”和“衔”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地心情。

古代诗歌鉴赏导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导学案 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刘碧海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考纲要求 2、明确考题方向和规律 3、掌握诗歌鉴赏方法之看懂题目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鉴赏考纲要求 2、掌握是个鉴赏方法之看懂题目 三、预习: 1、品析:朱庆余诗歌《近试上张水部》 2、赏析朱熹的《观书有感》 3、赏析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4、赏析孟浩然《春晓》 5、赏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赏析刘辰翁的《忆秦娥》 7、赏析郑域的《昭君怨》 四、教学过程: 考纲要求 1、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鉴赏评价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怎么考 研透全国卷,明确方向,少走弯路 1、研读P95 第1---6题2013----2015全国卷 2、讨论探究: (1)、都问什么?涉及什么考点? (2)、考什么体裁? (3)考什么题材? (4)、命题形式有何特点? 诗歌怎么研读赏析? 《一》、看题目 1、题目内容似乎无关联,不看题目,猜不出诗歌内容: 试读品析:诗歌赏析,从一首诗开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诗歌《近试上张水部》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酬朱庆馀》:猜猜他告诉朱庆馀什么信息?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2、试赏析朱熹的《观书有感》------由题目入手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méng chōng)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是写景的吗?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 朱熹在这两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似乎没怎么写读书,他是用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 2、题目能反映诗歌情感内容 (1)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赤壁因什么出名?怀古怀的是谁?什么事情? (2)、赏析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猜猜看,题目内涵。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赏析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赏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题目无法看出内容情感—看内容 (1)、以《无题》为名的: 例如李商隐的系列《无题》诗。 其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二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烛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只有词牌名的-怎么办? 格式:词牌名·题目无题目时,只有词牌名。 例1、去年期中考试题:刘辰翁的《忆秦娥》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例2、今年期中考试题:郑域的《昭君怨》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五、作业 用本节所学方法,试着鉴赏P95 第1---6题(2013----2015全国卷)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题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教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题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教案 【考纲要求】 考纲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包括赏析诗中炼字(词)、炼句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赏析炼字(词)是品 析诗中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炼句就是品析诗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赏析语言风格就是品析诗歌的语言在思想内 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气派。 高考鉴赏古诗语言的试题主要有分析炼字试题、分析炼句试题、分析语言风格试题三类。分析炼字试题主要有三种设题方式:(1)没有具体给出诗句中炼字,要求在准确判定出炼字的基础上作答,如2007年全国卷Ⅱ第12题②小题“第三联上下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2)已具体指出炼字,要求简要分析炼字的作用,如2008年天津卷第16题①小题“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3)分析两种版本诗句中“哪一个字更好”的开放性试题,如2004年湖北卷第16题“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 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这类试题只要考生围绕一个炼字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地分析即可得分。分析炼句试题一般既要分析句子的表层意又要分析其深层意。 【高考金题】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 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炼字试题,要求赏析五言律诗颈联中两个炼字。《江间作四首(其三)》首联描写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西山和英雄驰骋争霸的赤壁的雄奇地势。 颔联作者遥想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建立的盖世功业,如滚滚东流的江水一去无回。颈联描写作者俯视沙滩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栖息在那里;仰望广阔的天空,看上去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在向后移动,赞叹宿鹭和飞鸿的闲适。尾联写最羡慕“渔竿客”驾一叶扁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参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悠 闲神态,用“退”字生动别致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徐徐飞行的闲适状态。构 成了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暗含着作者对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 2.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10年湖南卷) 好事近①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 【高考要求】 鉴赏诗歌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赏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风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审题规范作答的能力。 【题型剖析】 炼句炼意型 ★命题形式: 诗中××句,你认为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 ××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题指津: 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凝练且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赏析诗句不仅要读懂其字面含义,还要联系全诗主旨、表达技巧仔细推敲、揣摩其言外之意,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鉴赏古人炼句炼意的精妙。 ★答题步骤: 第一步,释句意,点出诗句的表面意或言外之意;第二步,明手法,说出该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三步,点情景,概述该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第四步,析感情,指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时第一步可以省略。 ★答题示例: (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这句诗借景抒情(明手法),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廖的景象(点情景),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析感情)。

诗歌鉴赏情感导学案--学生版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熟悉诗歌中的常见的思想内容; 2.掌握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具体方法; 3.熟练掌握本考点的解题技巧。 【学习重点与难点】 掌握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具体方法;熟练掌握本考点的解题技巧。【课前导学】 一、阅读并掌握《一本》P292~293相关内容。 三、完成下面的练习。 1. 【10江苏卷,有改动】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离别后的孤寂与感伤。

2. 【10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 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3.请结合上述两首诗,尝试概括感知诗歌思想感情的一般方法。(请试着用整齐的短语概括) 明题材、抓诗眼(蕴含情感的关键词)、知背景(知人论世,借助注释)、析典故、品意象、悟意境。 【课中导学】 一、考向探究 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典例分析 【14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灯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语言

第三讲鉴赏诗歌语言(教案) 学习要点 1、理解语言的方法。 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 3、鉴赏语言的角度。 4、表述要清晰规范。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小妹: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问:“扶”“失”妙在何处 答:“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 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一个“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二、典例探究理解语言的方法 例一: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请根据文意,写出“瑟瑟”的含义。 碧绿色(以文解文) 2. “可怜”是什么意思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值得怜悯同情)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爱) 可爱(以旧解新) 例二: 浪淘沙令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词中“伊吕”,指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周武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这首词时,正推行变法。 1.指出下面诗句的含义 历遍穷通——以文解文 汤武偶相逢——知人论世 “历遍穷通”:这里指“伊吕”二人学识广博精深,阅历丰富成熟老到。 汤武偶相逢:伊尹、吕尚幸遇明主, 商汤、周武慧眼识贤人之故事 小结: 理解语言的方法:以文解文、以旧解新、知人论世 三、巧题精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

(完整word版)2018届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学案含答案

2018届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 《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 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 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眼分为两类: 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物思念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在惆怅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人落寞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非凄清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A、“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B、“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B、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C、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着色的思绪”。 (五)抓典型词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满腔报国热忱(chén)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的主旨——抒写愤懑之情。 ↑ 扼腕本来是一个动作,指用一只手用力握住另一只手腕,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表示振奋、惋惜、愤慨等。 B、“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 【《考试说明》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设想】 1、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 2、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师适当介绍一些鉴赏诗歌的常识,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强化训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篇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 一、考点解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其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3、鉴赏其表达技巧(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那么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从2002年高考起,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即由原来的判断选择变为语言表达。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经过我们平时的训练,大多数同学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试题难度不大,按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备考训练,应该是不难解答的,但事实却不然,在阅卷中我们发现,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同学作答失误。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一、导入 二、诗歌语言特点 1、形象生动。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 3、精炼。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

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不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赠裴十迪》等。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王维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风格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能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通过解题和拟题训练,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过程 鉴赏诗歌的语言即品味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常见的考查类型有两种。一是把握诗歌语言的风格特点。二是炼字,即领会诗歌字词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隽永。 一)了解常见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1、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 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 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 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 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2、常见语言特色风格例析 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 近人。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 鲜明的画面。 4)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 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5)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 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料得闺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 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 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 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 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不同题材诗歌的语言风格: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 阔;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宫廷诗:缠绵宛转等。 4、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 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通俗易懂;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 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清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恬淡优美;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完整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教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一、诗歌鉴赏之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课题) 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五、人物形象鉴赏: 1、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2、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但比较常见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英雄的形象: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羁人的形象: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 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知识链接】: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陶渊明《饮酒》中所塑造的形象)。也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 2.鉴赏指导 1.题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2.答题步骤 (1)什么形象:——性格+身份 (2)形象基本特征的依据:——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 (3)形象的意义。——情感 3、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4.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4.常见人物形象举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5.典型例题分析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诗中描写了一位摆脱了世俗超然物外、清高孤傲的老者形象。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自主预习案】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诗歌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合作探究案】 1.分析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准确理解诗歌常见语言风格特点 2、掌握高考对诗歌语言风格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 3、掌握高考对诗歌关键词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 教学重点: 高考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式及答题要领。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高考对诗歌语言的考查要求 2、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 知识网络梳理 一、考点要求 中国古典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典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二、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 古代诗歌的的语言一般具有简练、新奇的特点。所谓简练就是用最少的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分析诗歌的语言,除了理解语言字面的意义,还要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所谓新奇就是用特殊的词法、句法,取得一般用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也要分析这种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高考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往往注意这些简练而新奇的语言,语言用得好也在于此。既要注意它的多重意义,也要注意它的语言特点和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 要准确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就要懂得诗家语,即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并学会诗歌中的常见语言类别及特殊语言形式。 (一)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例(2003年全国I卷)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例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修订稿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 习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中安街道一中肖植竹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 1、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鉴赏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及情感。 教学难点: 1、句子画面描写,鉴赏用词之妙。 2、品析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品读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优秀的诗人和精美的诗作数不胜数。作为一个在诗歌之国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背诵积累大量的好的古诗词,而且要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为古代文化的传承尽力。这不,近些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都涉及到古诗词的赏析,今天,我们就针对古诗词的赏析作一次梳理和复习。(板书:古诗词赏析) 二、出示中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特点 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握; 2.题型以选择题、简答题为主; 3.以《考标》中的34首古诗为主,涉及各种主题。 三、师生探讨 (一)写什么。 1.把握意象。2.体会意境。 例: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提示:借助知识经验,找出意象;理解诗歌大意;分析意境。) 注意步骤: 1、找出描写到的主要景物。 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 3、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描述出来。 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二)怎样写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 诗词鉴赏(一)——诗词形象 学习目的:掌握诗词形象的鉴赏技巧 学习课时:3课时 学习内容: 一、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意象)。 二、形象(意象)的内容 1、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这和小说塑造的形象不同。 2、景(写景抒情诗的景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 3、物(咏物诗或抒情诗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三、诗歌的物象(意象)主要分类 1、比喻性意象 《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2、烘托性意象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3、象征性意象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四、形象类诗词鉴赏答题基本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人、景、物)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五、形象类诗词鉴赏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明确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 勉县第八中学刘懿仁 《中考说明》考点概要:(1)初步欣赏诗词的形象特点、体味意境。(2)初步鉴赏诗词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技巧。(3)初步分析概括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一、诗词的形象: (一)1、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二)、常用诗歌意象解说: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思乡,怀人)(望月思乡); 明月----团圆或思乡;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笛声----思乡怀远;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 夕阳、落日、斜阳、秋天、流水---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失落、消沉、思念或珍惜美好人生)(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红豆----相思;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年华易逝、时光的流逝); 霜----人生易老,环境的险恶,人生的坎坷;云、秋蓬----游子漂泊不定;杨柳----送别、伤感(折柳伤别、离别);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杨花----随风飘散,使人想到飘零(离散、漂泊之意);落叶----失意;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梅----坚强、不屈不挠、傲雪;兰、荷----高洁(坚贞之志);飞鸟----象征自由; 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芳草——离恨;亭----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梧桐细雨----凄凉悲伤,萧瑟冷寂(凄楚悲凉);菊----隐逸、高洁、脱俗(傲视);鸦、猿----凄苦、哀伤的象征;

高三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课题:诗歌专题复习学案(一)——表达技巧 上课日期:月日星期:节次:复习目标: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一. 知识归纳: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 “即事抒怀”)和间接抒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哀情, 托物抒情,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 用典抒情, 以景结情)两种。描写手法主要有:(1)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 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3) 白描(4) 扬抑(5) 象征(6) 高低远近结合(7) 动静结合(8) 点面结合(9) 声色光味结合(10) 渲染(11) 借古讽今(12) 对比(14) 正侧结合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反复、互文、借代、对偶、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怎样是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用法,并加以分析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王伦》) 答案: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答; “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 作者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 3、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答: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答、“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

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号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①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②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 等。 读诗的一般方法 下面我们以标题、意象、句法、典故和题材为读懂诗歌的切入点作阐述。 (一)读懂标题蕴含的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钥匙。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 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标题所蕴含的信息主要有: 第6页

1.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3.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4.揭示作品的线索; (二)把握意象的内涵 意象,就是诗歌中注入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意象在表达诗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第一,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会创造出与之特征相符的气氛、意境,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读懂诗歌的特殊句法 古代诗歌,要借助非常简省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颠倒语序、词性活用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成为读诗的难点。 1.省略成分 古代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使人感到简洁明快。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以说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代诗歌省略技巧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词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2.颠倒语序 古代诗词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对正常语序进行变换,使其颠倒错位,增强表达效果。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古诗词中颠倒语序主要有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1)主语后置。(2)宾语前置。(3)主宾换位。(4)定(状)中倒装。 3.词性活用 古代诗歌中一些字词词性的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所以,古代诗人常常因为炼字需要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 4.互文见义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理解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 (四)读懂诗歌中的典故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读懂典故,最重要的就是要会关联。明确典故出自何处,原本表达的是何种意义,才能体会用典的妙处。 (五)从题材入手读懂诗歌(详见《核按钮》专题第5讲)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代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如送别抒怀诗,多写离情别恨和深厚友情;边塞诗多有想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或描写将士生活艰苦等情感。 读懂诗歌的标题、意象、句法、典故和题材等,找出其中所蕴含的重要信息,带着这些信息,再去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会从容得多。 第二步分析手法,把握情感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本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借泾水、殆尽的春草、古碑、苍山、残阳、昏沉的绿树、黄沙等凄凉的景物,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 第2讲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来表现的,因此,鉴赏古代诗歌,必须把握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 (一)鉴赏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指在诗歌中被重点塑造的人物,诗人往往通过诗中塑造的鲜明人物形象来表达情感。 (二)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表达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存在诗人的形象或影迹。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的自身形象一般有以下九大类型: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如屈原《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再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苏轼《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 如王昌龄《出塞》中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的真实诗人形象,他热爱田园生活,安贫乐道。 6.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泊富贵、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如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变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 第2 页,共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