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对职工所应承担任务的规定。

A、职务

B、责任

C、职责

D、岗位

2、()是严格按照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A、定编

B、定员

C、定额

D、岗位责任制

3、岗位研究中,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A、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

B、测验法、面谈法、调查法

C、观察法、参与法、测验法

D、面谈法、观察法、参与法

4、美国工程师()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A、弗兰克·吉尔·雷斯

B、泰勒C怀特D、迈克尔·朱修斯

5、工作日写实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作时利用情况,按

()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时间消耗

B、工作的繁简程度

C、工作重要性的大小

D、技术操作

6、测时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实地观

察,记录、测量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A、人力资源B工时消耗C、财力消耗D、体力消耗

7、工作抽样法是根据()的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地进行抽样调查的一种方法。

A、微积分和概率论

B、测量学和统计学

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

D、数理统计学和微积分

8、()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

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A、岗位调查

B、岗位分析

C、岗位评论价

D、岗位分类

9、()是通过调查者直接参与某一岗位的工作,从而细致、

深入、全面地体验、了解和分析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的方法。

A、面谈法

B、参与法

C、关键事件法

D、书面调查法

10、岗位分析的结果——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以及职务晋升图

必须以良好的()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岗位分类

B、岗位设计

C、岗位调查

D、岗位评价

11、()是把既可归为熟练工种又可归为技术工种的某些特

殊工种,先分别划岗归级,再根据这些工种在不同类型中的岗位等级,求出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之间的统一岗级换算比例,然后归级。

A、经验判断法

B、基本点数换算法

C、交叉岗位换算法

D、专家评判法

12、测评误差可分为()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登记误差

13、()就是岗位纵向分类中的细类或称小类,是若干性质

相同但其他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的岗位群。

A、岗级

B、岗等

C、岗系

D、岗类

14、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主要有()测定两方面的内容。

A、劳动时间率和工作利用率

B、工作利用率和能量代谢率

C、劳动紧张度和能量代谢率

D、劳动时间率和能量代谢率

15、()是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

A、高温

B、噪声

C、毒物

D、粉尘

16、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规定:高温作业是工作地点具有

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的作业。

A、1℃或1℃以上

B、2℃或2℃以上

C、3℃或3℃以上

D、4℃或4℃以上

17、()是将单一要素的系数与指派的分值相乘,然后合计

出总分的方法。

A、简单相加法

B、系数相乘法

C、连乘积法

D、百分比系数法

18、国家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规定,

对于眼晶体年剂量当量不超过mSv;对于其他单个组织或器官不超过mSv;对于全身,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超过mSv。()

A、100 500 50

B、50 100 500

C、50 150 500

D、500 100 50

19、建材行业管理岗位和评价指标体系由三要素、九个因素组成。其中三要素是指()。

A、工作任务、工时利用率、工作分类度和条件

B、工作责任、工时利用率、工作技能

C、工作任务、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和条件

D、工作责任、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和条件

20、轻工行业岗位劳动评价应坚持的原则包括因事设岗、因岗定责和()。

A、对岗不对人

B、对人不对岗

C、对人不对事

D、因人定岗

二、多项选择题

21、一个岗位能级的大小是由组织中的()等因素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的繁简难易

C、工作责任大小

D、任务轻重

E、个人能力

22、下列可使岗位工作丰富化的措施有()。

A、尽量使员工进行不同工序、设备的操作

B、使员工了解承担任务与总任务、总目标的关系

C、使员工明确本岗位任务完成的意义,并可获得反馈信息

D、员工拥有自主权

E、分工严细

23、技术要求是对本工种工人应具备的技术水平的规定,它包括()。

A、技术标准

B、工作法

C、产品质量标准

D、有关设备的知识

E、职责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24、开放式问卷的优点是()。

A、可获得难以预料的新信息

B、适于回答难度较大、错综复杂的提问

C、给出问答者以较多的创造性或自我表现的机会

D、适合一般职工

E、省时、省力

25、下列属于工作岗位调查内容的范围有()。

A、本岗位工作任务的性质、内容、程序和责任

B、承担本岗位的资格、条件

C、劳动强度、使用设备及其工具的复杂程度

D、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及其基本岗位的危险性

E、个人表现和婚姻家庭情况

26、测时的基本功能应包括()。

A、以工序作业时间消耗,为制定工时定额提供数据资料分析研究

B、总结推广先进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先进经验

C、分析研究多机台看管和生产流水线的节拍以便确定各工作的劳动负荷量、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D、弥补工作日写实无法获得的工时数据和资料

E、掌握工作时间的构成,减少工时损失,为改善工时利用提供数据

27、工作岗位的设计应当满足()。

A、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

B、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

C、劳动者安全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的生理上的需要

D、劳动者在舒适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的心理上的需要

E、因人设岗

28、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包括()。

A、工作地的组织

B、照明与色彩

C、设备、仪表和操纵室的装置

D、空气

E、厂区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9、分析说明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的异同点。

30、岗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31、工作日写实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2、简述岗位分类与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的关系。

33、简述建材企业生产岗位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34、说明岗位测评的程序。

四、案例分析题(14分)

35、通过分析企业的招聘广告发现,企业招聘广告中,80%以上

的企业只给出了“入职要求”,没有给出“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和条件”。例如这样一个广告:“招聘:软件工程师2名;要求:本科毕业,英语六级以上,三年以上工作以验。”

这样的招聘广告,没有给出该岗位的职责,让应聘者无法判断本人到底是否适合该岗位。软件工程师有很多种,例如,做单片机应用软件设计的软件工程师,根本不可能做数据库软件设计;又如,做网站设计的软件工程师,也不可能做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这样的招聘广告,会给应聘者带来困惑,

很多合适的人也可能会在犹豫中放弃;由于要筛选大量不合适的简历等,又影响了招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素质的人才通常还会疑问:一个公司如果连招聘广告都做不好,这样的公司有前途吗?有了这样的疑问,当然就会影响其投递简历。

请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怎样正确设计岗位说明书。

(2)如何认识岗位份析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

36、论述题(14分)

36、干部岗位归级面临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B

3、A

4、B

5、A

6、B

7、C

8、B

9、B 10、B 11、C 12、D13、C 14、D15、D16、B 17、B18A 19、D 20、A

一、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

小题2分,共16分)

21、ABCD 22、ABCD 23、ABCD 24、ABC 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9、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的异同点:(P13)

1)相同点:考察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原材料机器设备构成的作业系统

2)不同点:工作研究主要是研究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法,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业操作方法和工作程序,最后确定出标准时间和劳动定额,工作研究是一种工作定向、定量的分析,将所有问题联系起来,为企业提供完成工作任务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工作分析着重研究的是工作任务的内容、项目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员承担本工作的资格、条件和要求,工作分析是一种对工作全面、详尽、规范化的描述,它要为企业人事劳动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30、岗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的项目有:(P33)

1)本岗位工作任务的性质、内容和程序、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占工作日制度时间的百分比;

2)本岗位的名称、工作地点,担任本岗位职工的职称、职务、年龄、技术等级、工资等级等;

3)本岗位的责任;

4)承担本岗位的资格、条件;

5)担任本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体力;

6)本岗位工作的危险性;

7)本岗位的劳动强度、劳动的姿势、空间、操作的自由度等;8)本岗位使用设备、工具的复杂程度;

9)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如空气流速、温湿度、噪音、工作地照明、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雾滴、振动、热辐射等;10)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31、工作日写实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有:(P42-43)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1)应根据写实的目的选择对象;

2)事先调查写实对象及工作地的情况,如设备、工具、劳动组织、工作地布置、工人技术等级、工龄、工种等;

3)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目的向操作者讲清楚,以便于操作者积极配合,协助做好这项工作;

4)明确划分事项和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以便于记录。

32、岗位分类与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的关系是:(P130)

岗位分类是岗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岗位调查为岗位分析提供各种必要的数据、资料,而岗位分析又是岗位分类的重要前提,它为岗位评价与岗位分类奠定了基础。

33、建材企业生产岗位设置的原则和方法有:(P237-238)

1)原则:按技术内容设置和按工作量设置

2)方法:按各工艺阶段设置:按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设置;按工作的技术水平高低设置;按专业设置。

34、岗位测评的程序是:(P330-331)

1、确定评价对象的范围

2、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3、确定评价标准

4、确定评价方法

5、设计、制定岗位劳动评价表

6、实施岗位劳动评价

三、案例分析:(P74-75)(14分)

35、(1)岗位说明书要对岗位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说明,包括对岗位各有关事项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要求及其任职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详细说明。还应包括:工作应用实例、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等。

(2)(P65)1)、岗位分析为企业选拔、任用合格的职工奠定了基础。2)、岗位分析为企业职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依据。3)、岗位分析是企业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很必要的条件。4)岗位分析是企业制定有效的劳动人事计划,进行人才预测的重要前提。5)岗位分析是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制度的步骤。总之,岗位分析在节省人力,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推动企业生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P151-152)(14分)]

36、干部岗位归级面临两个方面困难:(6分)

1、对以脑力劳动主的岗位采用量化描述存在较大难度,使干部岗位归级比工人岗位归级要复杂,困难得多。

2、我国企业干部岗位没经过设计,岗位设置庞杂混乱,因人设事的现象十分严重,也给干部岗位归级带来较大困难。

解决以上困难的基本思路:(8分)

1、在总结和吸收内外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先进经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精简企业组织机构加强编制定员管理,对企业干部岗位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并改进岗位设计。

2、改进岗位设计后,要认真仔细地完成企业干部岗位横向分类任务。

3、为了有效地完成干部岗位划岗归级的任务,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岗级数目也应多于工人岗位的岗级数目(一般为1.4…2.6倍)

4、在各干部岗系分别评价、划分岗级的基础,参考工人岗位统一归级的办法,如经验判断法,基本点数换算法、交叉岗位换算法等,对全部岗位进行统一归级,并编列出统一归级的一览表。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工作分析》(课程代码06092)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D) A.规范,有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 B.收集信息速度快,成本低 C.方便,可随时安排调查 D.调查深入 2 A. B. C. 3 A. 4 A. B. C. D. 5 A. B.工作信息分析 C.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D.编写工作说明书 6、工作的特点是简单、外显、不断重复,则对该项工作的分析适合用:(C) A.访谈分析法

B.工作日志法 C.观察法 D.问卷调查法 7、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包括:(D)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工作分析报告 D.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8、下面哪种方法不适合对教师的工作分析:(B)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指:(A) A.工作信息收集的方法 B.工作信息处理的方法 C.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方法 D.工作评价的方法

12、工作分析思想溯源可追溯自:(C). A.泰勒 B.狄德罗 C.苏格拉底 D.明斯特伯格 13、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依据是:(D) A.工作分析的目的 B.工作分析的内容 C.经济原则 D.A+B+C 14、以下属于隐性任职资格的有:(D) A.工作技能 B.工作经验 C.教育程度 D.任职者的内在能力和素质要求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外部专家经验更丰富 18、记录和观察在某些工作领域内,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行为导致的成功或失败的结果的工作分析方法是指(A) A.关键事件法 B.行为观察法

荧光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X 荧光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用x 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可以被激发出各种波长得荧光x 射线,需要把混合得x 射线 按波长(或能量)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虽:)得X 射线得强度,以进行左性与定疑 分析,为此使用得仪器叫X 射线荧光光谱仪。由于X 光具有一泄波长,同时又有一立能量, 因此,X 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与能量色散型。下图就是这两类仪器 得原理图. 用X 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可以被激发出各种波长得荧光X 射线,需要把混合得X 射 线按波长(或能疑)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量)得X 射线得强度,以进行定性与左疑 分析,为此使用得仪器叫X 射线荧光光谱仪。由于X 光具有一左波长,同时又有一左能量, 因此,X 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与能量色散型。下图就是这两类仪器 得原理图。 (a )波长色散谱仪 (b )能虽色散谱仪 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谱仪原理图 现将两种类型X 射线光谱仪得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叙述如下: X 射线管 酥高分析器 分光晶体 计算机 再陋电源

丝电源 灯丝 电了悚 X则线 BeiV 輪窗型X射线管结构示意图 两种类型得X射线荧光光谱仪都需要用X射线管作为激发光源?上图就是X射线管得结构示意图。灯丝与靶极密封在抽成貞?空得金属罩内,灯丝与靶极之间加高压(一般为4OKV), 灯丝发射得电子经高压电场加速撞击在靶极上,产生X射线。X射线管产生得一次X射线, 作为激发X射线荧光得辐射源.只有当一次X射线得波长稍短于受激元素吸收限Imi n时,才能有效得激发出X射线荧光?笥?SPAN Ian g =EN-U S >lmin得一次X射线其能量不足以使受激元素激发。 X射线管得靶材与管工作电压决立了能有效激发受激元素得那部分一次X射线得强度。管 工作电压升高,短波长一次X射线比例增加,故产生得荧光X射线得强度也增强。但并不就是说管工作电压越髙越好,因为入射X射线得荧光激发效率与苴波长有关,越靠近被测元素吸收限波长,激发效率越髙。A X射线管产生得X射线透过彼窗入射到样品上, 激发岀样品元素得特征X射线,正常工作时,X射线管所消耗功率得0、2%左右转变为X 射线辐射,其余均变为热能使X射线管升温,因此必须不断得通冷却水冷却靶电极。 2、分光系统 第?准讥器 平面晶体反射X线示意图 分光系统得主要部件就是晶体分光器,它得作用就是通过晶体衍射现彖把不同波长得X射线分开.根据布拉格衍射左律2d S in 0 =n X ,当波长为X得X射线以0角射到晶体,如果晶面间距为d,则在出射角为0得方向,可以观测到波长为X =2dsi n 0得一级衍射及波长为X/2, X /3 ------ ―等髙级衍射。改变()角,可以观测到另外波长得X

2.1音箱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

2.1音箱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 2.1音箱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的文章,此文章力求通俗易懂,让刚入门的朋友也能理解2。1音响的工作原理。并快速掌握音响检修的方法。 近日翻阅最新的2005年《电子报》合订本,偶然间发现了漫步者R201T原理图纸。此图纸是南京的刘怀玉先生根据电路板实物描绘出来的。因原作者只简单介绍了一下R201T的参数,并没有工做原理的详细介绍。在这里,我想借助此参考图纸。对漫步者R201T的工做原理做一介绍,并介绍几种实用的维修方法,此文对于磨机爱好者同样适用。 工作原理,如图纸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电源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超重低音电路. 一、电源电路(图纸的最下面部分):220V市电经过保险管(F),和开关S后进入变压器初级,变压器的次级输出双12V交流,双12V送入由VD1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经过桥式整流和C14,C15(3300UF/25V)的滤波后,输出的空载电压约为正负16V左右(根号2乘于12V),即A+为正16V,A-为负16V。正负16V为三块功放芯片TDA2030,UTC2030提供电源。另一路经过R21、R22的降压后,由B+,B-输出约正负12V为低音前置放大和低通滤波器IC4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图纸当中,前置放大的供电并没有采用78/7912三端稳压电路,磨机爱好者在更换两个3300UF 电容时,也可以考虑加入LM7812/7912为前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电压。 二、左右声道放大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因左右声道作原理完全一致。这里我只以图纸的左声道为例,作个介绍。如图:RIN为信号输入端,经过耦合电容C23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电位器由三个引脚,与C23连接的是输入端,输出端也叫滑动端、另一引脚为接地端),调整音量后信号进入由R1/C3组成的高音提升电路,此电路可以提升一定量的高频信号,使声音更加清晰。尔后信号经过耦合电容C1进入左声道功放,型号为UTC2030的1脚,经过功率放大后,由2030的第四脚输出,推动卫星箱发声。图中的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对职工所应承担任务的规定。 A、职务 B、责任 C、职责 D、岗位 2、()是严格按照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A、定编 B、定员 C、定额 D、岗位责任制 3、岗位研究中,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A、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 B、测验法、面谈法、调查法 C、观察法、参与法、测验法 D、面谈法、观察法、参与法 4、美国工程师()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A、弗兰克·吉尔·雷斯 B、泰勒C怀特D、迈克尔·朱修斯 5、工作日写实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作时利用情 况,按()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时间消耗 B、工作的繁简程度 C、工作重要性的大小 D、技术操作 6、测时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 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A、人力资源B工时消耗C、财力消耗D、体力消耗 7、工作抽样法是根据()的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地进行抽样调查的一种方法。 A、微积分和概率论 B、测量学和统计学 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 D、数理统计学和微积分 8、()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A、岗位调查 B、岗位分析 C、岗位评论价 D、岗位分类 9、()是通过调查者直接参与某一岗位的工作,从而细致、深入、全面地体验、了解和分析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的方法。 A、面谈法 B、参与法 C、关键事件法 D、书面调查法 10、岗位分析的结果——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以及职务晋升图必须以良好的()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岗位分类 B、岗位设计 C、岗位调查 D、岗位评价 11、()是把既可归为熟练工种又可归为技术工种的某些特殊工种,先分别划岗归级,再根据这些工种在不同类型中的岗位等级,求出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之间的统一岗级换算比例,然后归级。 A、经验判断法 B、基本点数换算法 C、交叉岗位换算法 D、专家评判法 12、测评误差可分为()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登记误差 13、()就是岗位纵向分类中的细类或称小类,是若干性质相同但其他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的岗位群。 A、岗级 B、岗等 C、岗系 D、岗类 14、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主要有()测定两方面的内容。 A、劳动时间率和工作利用率 B、工作利用率和能量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紫外吸收光谱UV分析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 紫外吸收光谱UV 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荧光光谱法FS 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拉曼光谱法Ram 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何构型的信息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 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电子自旋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或微分能量随磁场强度变化提供的信息:谱线位置、强度、裂分数目和超精细分裂常数,提供未成对电子密度、分子键特性及几何构型信息 质谱分析法MS 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 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 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信息气相色谱法GC 分析原理:样品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由于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保留值与组分热力学参数有关,是定性依据;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有关反气相色谱法IGC 分析原理:探针分子保留值的变化取决于它和作为固定相的聚合物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谱图的表示方法:探针分子比保留体积的对数值随柱温倒数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探针分子保留值与温度的关系提供聚合物的热力学参数裂解气相色谱法PGC 分析原理: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瞬间裂解,可获得具有一定特征的碎片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谱图的指纹性或特征碎片峰,表征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几何构型凝胶色谱法GPC 分析原理:样品通过凝胶柱时,按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不同进行分离,大分子先流出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热重法TG 分析原理:在控温环境中,样品重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的重量分数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曲线陡降处为样品失重区,平台区为样品的热稳定区热差分析DTA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由于二者导热系数不同产生温差,记录温度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温差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记录维持温差为零时,所需能量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热量或其变化率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静态热―力分析TMA 分析原理:样品在恒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形变值随温度或时间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热转变温度和力学状态

TDA2025-4558D应用-变压器资料

TEA2025是欧洲生产的双声道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该电路具有声道分离度高、电源接通时冲击噪声小、外接元件少,最大电压增益可由外接电阻调节等特点,应用于袖珍式或便携式立体声音响系统中作功率放大。 1.TEA2025内电路方框图及引脚功能 TEA2025集成块内部主要由两路功能相同的音频预放、功放、去耦、驱动电路、供电电路等组成,其集成块的内电路方框图及双声道应用电路如图所示。该IC采用16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其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及数据见表所列。

2.TEA2025主要电参数 (1)极限使用条件。电源电压Vcc=15V,输出峰值电流10=1.5A。 (2)主要电参数。TEA2025集成电路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3--12 V.典型工作电压6-9 V。在Vcc=9 V,RL=8。Ta=25℃条件下,有以下主要电参数。 静态电流ICQ 最大值为50 mA,典型值为40 mA。 电压增益GV 双声道时的最大值为47 dB,最小值为43 dB,典型值为45 dB;BTL时的最大值为53 dB,最小值为49 dB,典型值为51 dB。

输出功率PO 当THD=10%,P=1 kHz时,双声道时的典型值为1.3 W,BTL时的典型值为4.7 W。 谐波失真THD 当F=1 kHz,Po=250 mW,RL=4。时,双声道时的最大值为1.5%,典型值为0.3%; BTL时的典型值为0.5%. 3.TEA2025典型应用电路 TEA2025集成电路的输出功率由电源电压和负载阻抗大小决定。既可以构成双声道功放,又可以组成BTL功放。其集成块的双声道典型应用电路如图所示,其集成块的BTL典型应用电路如图所示。 4.电路工作过程 以双声道电路为例,音频信号经电容祸合从TEA2025的⑦、⑩脚输入,先经预放大后加到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②、15脚输出,由输出祸合电容耦合去驱动喇叭发声。

工作分析试卷及答案

工作分析试卷一(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是工作信息提取的情报手段,通过它,提供有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对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 2,工作分析的信息来源有三种类型:()、()、()。 3,工作分析的传统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有()、()、()、工作日志法、典型事例法、工作实践法。 4,工作环境是指工作的()和()。一般情况下,是指工作的物理环境,它是指对工作所处环境的测定结果,通过工作环境测定而确定。 5,()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相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工作关系的设计。它分为两类:一是对企业中的新设置的工作岗位进行设计;二是对已经存在的缺乏激励效应的工作按照该理论进行重新设计,又叫( )。 6,()是对人员在组织内部和流入、流出组织的行为进行预测并做出相应准备的过程。 7,()是指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四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到提高,以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活水平完成所承担的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 8,工作分析人员通常有三种类型:()、()、()和()。 9,工作要素法(JEM)所涉及的工作要素包括:()、()、()、工作习惯与个性特点。 10,()是完全以个人特质为导向的工作分析系统。任务清单分析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工作倾向性工作分析系统。 二,简答(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工作描述?它可以应用到哪些方面? 2,薪酬设计的步骤 3,以工作为导向和以人员为导向的工作分析系统的差异 4,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中的管理工作纬度 5,临界特质分析系统的实施步骤及应用缺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 (一)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构成以及应用

最全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最全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工作分析》(课程代码06092)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A.规范,有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B.收集信息速度快,成本低C.方便,可随时安排调查D.调查深入2、关于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哪种提法是正确的: A.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没有区别,工作丰富化是增加职务的深度,例如一线职工可以参加某些管理活动。 B.工作轮换指在纵向和水平方向上使员工的业务活动多样化,而工作扩大化是指使员工的工作范围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增加。 C.工作扩大化是意味着允许员工有更大的自主权、独立性责任感去完成一项完整的活动。+C 3、在工作分析的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调查问卷采用的形式最好是: A.结构性问卷

B.封闭式问卷 C.开放性问卷 D.结构性和开放性结合4、工作分析的成果是:A.工作说明书 B.工作分析报告 C.工作评价 D.工作说明书和工作分析报告5、工作分析的核心和基础工作是: A.信息收集 B.工作信息分析 C.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D.编写工作说明书6、工作的特点是简单、外显、不断重复,则对该项工作的分析适合用:A.访谈分析法 B.工作日志法 C.观察法 D.问卷调查法7、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包括: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工作分析报告 D.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8、下面哪种方法不适合对教师的工作分析:A.访谈分析法 B.观察分析法 C.问卷调查法 D.关键事件法9、成本最低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工作日志法 B.资料分析法 C.观察法 D.问卷调查法 10、以下不属于访谈法的优点是: A.对生理特征的分析非常有效 B.成本低 C.能发现新的工作信息 D.双向沟通,对任职者的了解较深入11、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试题卷 (课程代码06092) 本试题卷分为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第1页至第4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二部分第5页至第6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职位说明书中,如“处理客户的电话咨询与投诉”,属于任职者的 A.任务 B.职责 C.职务 D.职责细分 2. 界定工作对任职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心理特征等方面要求的是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职位评价 D?工作分类 3. 最早提出“四民分业定居论”,将职业分工划为士、农、工、商四类并按职业属性聚居的人是 A.管仲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4. 把工作分析列为科学管理原理五大原则的第一原则的人是 A.丹尼斯?狄德罗 B?芒斯特伯格 C.泰勒 D.吉尔布雷斯 5. 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被公认为是“动作研究之父”的人是 A.泰勒 B.斯科特

C.巴鲁什 D.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6. 被认为是斯科特对工作分析的首要贡献事件是 A.面谈考核科学方法的形成 B.制订了军衔资格标准 C.入伍新兵分类 D.编写了人事配置表 工作分析试题卷第1页(共6页) 7.由心理学家弗莱内根开发的,为工作分析提供了最真实、客观与定性资料,广泛应用于非结构化工作分析的方法是 A.工作要素法 B.关键事件法 C.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D.任务清单法 8.侧重于调查工时利用、确定定额时间、总结先进工作方法的工作日写实法是 A.个人工作日写实法 B.访谈法 C.工组工作日写实法 D.观察法 9.对某工人压实工序进行测时记录为:1.1s、l_3s、1.7s、1.8s、1.6s,按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工人在这道工序的标准时间是 A. 1.4s B. 1.5s C. 1.6s D. 1.7s 10.对不同组织内管理层以上的职位进行分析,最适合的方法是 A.关键事件分析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 11.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中,以下属于外部组织或人员渠道的是 A.职业数据 B.职业信息网 C.组织的上游供应商 D.职位的任职者 12.选择业绩标准的提取方法时,对职责目标十分清晰且易于衡量的职责,一般是以什么为导向 A.时间 B.结果 C.关键点 D.差错率 13.在能力要素的等级界定中,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引导任职者的行为改进的方法是 A.人群百分位法 B?等级行为描述法 C.利克特量表法 D.比较法 14.更适用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构建的模型是 A.胜任特征模型 B. GATB模型 C. HAY的冰山模型 D. SWOT模型 15.将职位与特定的级别标准进行比较,且对职位要素进行量化评价的职位评价方法是 A.职位排序法 B?因素比较法 C.职位分类法 D.要素计点法 16.在海氏职位评价方法系统中,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与职位责任两级因素权重分配为(70%+30%)的形态被称为 A.上山型 B.中间型 C.下山型 D.平路型

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元素的原子在激发光源的作用下发射谱线,谱线经光栅分光后形成光谱,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谱线的强度可以代表试样中元素的含量,用光电检测器将谱线的辐射能转换成电能。检测输出的信号,经加工处理,在读出装置上显示出来。然后根据相应的标准物质制作的分析曲线,得出分析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表面轮廓仪介绍 表面轮廓仪 - 简介 表面轮廓仪LK-200M型表面轮廓仪采用广精精密最新的基于windows版本的测量软件,具有强大卓越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测量时,零件装夹位置即使任意放置,也能得到满意的测量结果;即使需要测量长度为220mm的工件,测量软件也能保证其1μm的采样步长。 LK-200H型表面轮廓仪采用耐用可靠的16位A/D功能板,其极高的分辨率量程比(1/65536),用户即使需要大量程测量,仍能保持极高的测量精度。 LK-200M型表面轮廓仪采用工控计算机处理测量数据及仪器控制操作。其高质量、高可靠性及突出的防尘、防振、防油、防静电能力使广精精密用户将使用维护成本降至最低。 表面轮廓仪 - 原理 表面轮廓仪LK-200M型表面轮廓仪采用直角坐标法,传感器移动式。直线运动导轨采用高精度气浮导轨,作为测量基准; 电器部分由高级计算机组成;测量软件采用基于中文版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的系统测量软件,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及测量数据管理等工作。 表面轮廓仪 - 功能 角度处理:两直线夹角、直线与Y轴夹角、直线与X轴夹角 点线处理:两直线交点、交点到直线距离、交点到交点距离、交点到圆心距离、交点到点距离 圆处理:圆心距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交点到圆心的距离、直线到切点的距离线处理:直线度、凸度、LG凸度、对数曲线 表面轮廓仪 - 技术规格 表面轮廓仪测量长度:≤200mm

10月江苏省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试卷和答案

2012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6092工作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1被称为美国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C )p2 A亚当·斯密B.梅奥C.泰勒D.西蒙 2.工作活动中不能够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称为( A )p18 A.工作要素 B.任务 C.职责 D.工作环境 4.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这一工作分析的原则称为( A )P31 A.岗位原则 B.目的原则 C.应用原则 D.科学原则 5.适用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C )P68 A资料分析法B.观察法C.工作日志法D.问卷调查法 6.将业务流程划分为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的划分依据是( D )P122 A.输入输出对象 B.跨越组织的范围 C.组织活动的性质 D.业务流程实现的功能 7.岗位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协调组织中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其顺利完成。在岗位设置中这类岗位被称为( A )P134 A.管理岗位B专业岗位C.执行岗位D.生产岗位

8.岗位设置应基于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这属于岗位设置原则中的( C )P137 A.有效配合原则 B.能级原则 C.一般性原则 D.岗位间关系协调原则 9.在组织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方法,根据对组织的结构设计及职能的分解,对岗位数量和结构等进行合理设置,从而确定组织编制和配备岗位执行人员的系统过程称为( B )P138 A.岗位设置 B.定编定员 C.工作设计 D.岗位分析 10.根据组织任务确定必须看管的设备数量,再依据设备条件、岗位区域、劳动 负荷量及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等来确定定编定员的方法称为( A ) P140 A.设备定编定员法 B.比例定编定员法 C.确定整体工作安排 D.制定试点工作计划 11.在工作分析计划的制定阶段其中第三个环节是(C )P152 A.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B.确定工作分析的内容 C.确定整体工作安排 D.制定试点工作计划 12.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成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四个层次。其中大类有( A )P162 A.8个 B.18个 C.50个 D.66个 13.在岗位描述分析中,对工作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协作关系、升迁与调换关系等进行的分析称为( C )P166 A工作任务分析B.工作责权分析C.工作关系分析D劳动强度分析

06092《工作分析》试卷一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20年1月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 课程代码 0609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工作者承担的多项任务的集合指的是( C ) A.职位 B.职务 C.职责 D.职级 2.职系又称( C ) A.职组 B.职门 C.职种 D.职级 3.职责繁简难易程度、轻重大小及所需工作资格并不相同,但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是( A ) A.职系 B.职组 C.职门 D.职级 4.工作者与原材料的结合过程是( C ) A.工作输入 B.工作输出 C.工作转换 D.工作关联 5.“工业心理学之父”是( A ) A.雨果·明斯特伯格 B.费兰克·吉尔布雷斯 C.卡尔·舒尔茨 D.弗雷德里克·泰勒 6.访谈法包括个人访谈、群体访谈和( A ) A.主管人员访谈 B.客户访谈 C.同事访谈 D.专家访谈 7.职位说明书一般包括( D ) A.工作标准和工作条件 B.工作描述和工作标准 C.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 D.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8.FJA分析结果包括对组织层面的目标定位、绩效标准,工作层面的职能等级,和人员层面的( B ) A.能力确定 B.培训内容 C.任职资格 D.心理分析 9.临界特质中能力特质包括身体特质、智力特质和( D ) A.动机特质 B.社交特质 C.感官特质 D.学识特质 10.工作要素法中SC表示的是( C ) A.培训要素 B.选拔性最低要求要素 C.最低要求要素 D.甄选要素 11.在任务清单法中,用于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的问题属于( A ) A.“传记性问题” B.“清单性问题” C.“背景信息问题” D.“任务描述问题” 12.职务分析问卷信息收集范围中,“工作者从哪里获得执行工作所需信息”这一点属于( A )A.信息来源 B.信息分析 C.目标分解 D.工作背景 13.流程分析更注重过程分析,因此也被称为( C ) A.整体分析系统 B.细化分析系统 C.动态分析系统 D.静态分析系统 14.流程分析首先要满足的是( B ) A.组织目标确定 B.组织发展战略 C.组织系统构建 D.组织任务整合 15.使用关键事件法对“事件”进行编写时,其主体应该是( A ) A.工作者 B.工作内容 C.工作对象 D.工作工具 16.“四民分业定居论”的提出者是( C ) A.苟况 B.王符 C.管仲 D.毕昇 17.工作分析所需信息中“工作如何完成”这一信息属于工作( A ) A.活动信息 B.设施、材料信息 C.条件信息 D.任职者信息 18.工作要素法中,“如果提出该要求,实际中的满足程度”这一指标用什么表示?( D )A.B B.S C.T D.D 19.专门针对管理岗位而设计的工作分析系统是( A ) A.MPDQ B.TIA C.PAQ D.CIT 20.更为准确描述受教育程度的是( B ) A.受教育年限 B.学历 C.学位 D.学校

光谱仪的原理、功能以及分类【详尽版】

光谱仪的原理光谱仪的主要功能以及具体的分类 内容来源网络,由SIMM深圳机械展整理 更多相关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光谱仪器是进行光谱研究和物质结构分析,利用光学色散原理及现代先进电子技术设计的光电仪器,光谱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它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怎么对其进行分类的,本文将详细的为大家介绍。 光谱仪的主要功能 它的基本作用是测量被研究光(所研究物质反射、吸收、散射或受激发的荧光等)的光谱特性,包括波长、强度等谱线特征。因此,光谱仪器应具有以下功能: (1)分光:把被研究光按一定波长或波数的发布规律在一定空间内分开。 (2)感光:将光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相应测量出各波长光的强度,得到光能量按波长的发布规律。 (3)绘谱线图:把分开的光波及其强度按波长或波数的发布规律记录保存或显示对应光谱图。 要具备上述功能,一般光谱仪器都可分成四部分组成:光源和照明系统,分光系统,探测接收系统和传输存储显示系统。 主要分类 根据光谱仪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空间色散和干涉分光的光谱仪;另一类是基于调制原理分光的新型光谱仪。本设计是一套利用光栅分光的光谱仪,其基本结构如

图。 光源和照明系统可以是研究的对象,也可以作为研究的工具照射被研究的物质。一般来说,在研究物质的发射光谱如气体火焰、交直流电弧以及电火花等激发试样时,光源就是研究的对象;而在研究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或荧光光谱时,光源则作为照明工具(如汞灯、红外干燥灯、乌灯、氙灯、LED、激光器等等)。为了尽可能多地会聚光源照射的光强度,并传递给后面的分光系统,就需要设计照明系统。 分光系统是任何光谱仪的核心部分,它一般是由准直系统、色散系统、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作用是将照射来的光在一定空间内按照一定波长规律分开。如图2-1所示,准直系统一般由入射狭缝和准直物镜组成,入射狭缝位于准直物镜的焦平面上。光源和照明系统发出的光通过狭缝照射到准直物镜,变成平行光束投射到色散系统上。色散系统的作用是将入射的单束复合光分解为多束单色光。多束单色光经过成像物镜按照波长的顺序成像在透镜焦平面上;这样,单束的复合光经过分光系统后变成了多束单色光的像。目前主要的色散系统主要有物质色散(如棱镜)、多缝衍射(如光栅)和多光束干涉(如干涉仪)。 探测接收系统的作用是将成像系统焦平面上接收的光谱能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并测

06092工作分析八套试卷答案

06092工作分析第一套试卷 一、单选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的工业企业中。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2、1950年,()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 A.泰勒 B.狄德罗 C.赛迪范 D.莫里斯 3、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A.职级 B.职务 C.职系 D.职组 4、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组织系统的一部分是工作分析的()原则。 A. 经济 B. 参与 C. 动态 D.系统 5、()既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的分析,又适用长时间才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 A.问卷调查法 B.观察法 C.访谈法 D.工作日志法 6、()是用来评价管理类工作相对价值的维度,即用来衡量某一管理工作(职位)相对其他工作职位而言对组织的贡献度有多大。 A.管理工作因子 B. 工作评价因子 C.管理绩效因子 D.工作分析因子 7、()指使工作者能够根据工作标准进行特定的工作。 A.通用技能 B.特定技能 C.适应性职能 D.专业技能 8、()适用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速度等方面的信息;适用范围局限于周期较短、状态稳定、复杂琐碎的工作。 A.工作日志法 B.职位分析问卷法 C.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 D.职能工作分析法 9、()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企业组织 D.社会组织 10、按照()划分,可将业务流程分为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 A.跨越组织的范围 B.组织活动性质 C.业务流程实现的功能 D.输入输出对象 11、()是指在岗位设置时考虑管理幅度问题,就是考虑管理的效果问题,考虑不同层级岗位数量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A.有效配合原则 B.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C.能级原则 D.一般性原则 12、组织按照组织中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关系来计算另一类人员的定编定员法是()。 A.比例定编定员法 B.工作岗位定编定员法 C.设备定编定员法 D.效率定编定员法 13、()是工作识别项目中最重要的项目。 A.工作代码 B.工作地点 C.工作名称 D.工作身份 14、对工作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协作关系、升迁与调换关系等进行的分析是() A.工作任务分析 B.工作责权分析 C.劳动强度分析 D.工作关系分析 15、在编写()时要遵循经常性和重要性原则。 A.工作说明 B.工作概要 C.工作描述 D.工作关系 16、()是指人的心理在遗传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熏陶和教育所具有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力,主要包括能力要求和个性特质要求。 A.心理素质 B.工作能力 C.道德要求 D.经历要求 17、使用较早同时也是操作最简单、非定量的岗位分析方法是()。 A.分类法 B.排序法 C.要素计点法 D.因素分析法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试卷和答案

2008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卷 (课程代码 8410)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工作分析问卷”的开发者是() A.赛迪·范 B.巴鲁斯 C.麦考密克 D.斯考特 2.工作信息收集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A.问卷法 B.面谈法 C.工作日志法 D.观察法 3.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确定任职资格的依据是( ) A.工作职责 D.工作流程 C.工作权限 D.工作关系 4.只有问题而没有给出备选答案,需要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填写的问卷方式属于( ) A.非结构式问卷 B.混合式问卷 C.封闭式问卷 D.开放式问卷 5.对于工作周期很长和突发事件较多的工作比较适合的观察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 B.间接观察法 C.阶段观察法 D.工作表演法 6.在选择工作信息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工作信息的来源 B.分析岗位的特征 C.工作分析的目的 D.实际条件的限制7.工作识别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 ) A.工作概要 B.工作名称 C.工作编号 D.工作地点 8.从编制的直接目的来看,工作描述为工作评价、工作分类提供了依据,工作描述的中心是( ) A.“工作” B.“人员” C.“胜任力” D.“职务” 9.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的定编定员适合采用的方法是( ) A.按设备定编定员 B.按岗位定编定员 C.按工作效率定编定员 D.按比例定编定员 10.企业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 ) A.因人设岗 B.因事设岗 C.人岗结合 D.人岗分离 11.古典工作设计理论开始于( ) A.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 B.双因素理论 C.工作特征理论 D.社会技术系统理论12.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设计的指导理论主要是( ) A.工作特征理论 B.跨学科理论 C.激励理论 D.HP工作设计理论 13.在诸多工作评价方法中,最简单、最易操作的一种方法是( ) A.分类法 B.排列法 C.评分法 D.因素比较法 14.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 ) A.以事为中心 D.以人为中心 C.以物为中心 D.以岗位为中心 15.通过测试衡量候选人所具备的对于履行应聘岗位职责所必须的知识是( ) A.认知能力测试 B.身体能力测试 C.业务知识测试 D.工作样本测试 16.设计员工培训方案的基础是( ) A.工作任务 B.工作分析 C.工作内容 D.工作设计 17.影响绩效的最直接因素是( ) A.工作说明书 B.工作规范 C.工作分析 D.工作描述 18.在工作设计的方法中,具有更强的纵向扩大化特征的方法是() A.弹性工作制 B.压缩工作周 C.自我管理工作团队 D.综合性团队 19.增加工作的深度,允许员工对他们的工作施加更大的控制,这种工作设计的方法是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轮换 C.工作专业化 D.工作扩大化 20.用简练的语言文字阐述工作的总体性质、中心任务和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是()

实验室常用光谱仪及其它们各自的原理

实验室常用光谱仪及其它们各自的原理 光谱仪,又称分光仪。以光电倍增管等光探测器在不同波长位置,测量谱线强度的装置。其构造由一个入射狭缝,一个色散系统,一个成像系统和一个或多个出射狭缝组成。以色散元件将辐射源的电磁辐射分离出所需要的波长或波长区域,并在选定的波长上(或扫描某一波段)进行强度测定。分为单色仪和多色仪两种。 下面就介绍几种实验室常用的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它们分别是:荧光直读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直读光谱仪、成像光谱仪。 荧光直读光谱仪的原理: 当能量高于原子内层电子结合能的高能X射线与原子发生碰撞时,驱逐一个内层电子而出现一个空穴,使整个原子体系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寿命约为(10)-12-(10)-14s,然后自发地由能量高的状态 跃迁到能量低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发射过程.发射过程既可以是非辐射跃迁,也可以是辐射跃迁. 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亦称次级光电效应或无辐射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它的能量是特征的,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无关.当较外层的电子跃入内层空穴所释放的能量不在原子内被吸收,而是以辐射形式放出,便产生X 射线荧光,其能量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因此,X射线荧光的能量或波长是特征性的,与元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K层电子被逐出后,其空穴可以被外层中任一电子所填充,ad4yjmk从而可产生一系列的谱线,称为K系谱线: 由L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α射线,由M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β射线同样,L层电子被逐出可以产生L系辐射.如果入射的X 射线使某元素的K层电子激发成光电子后L层电子跃迁到K层,此时就有能量ΔE释放出来,且ΔE=EK-EL,这个能量是以X射线形式释放,产生的就是Kα 射线,同样还可以产生Kβ射线,L系射线等. 莫斯莱(H.G.Moseley) 发现,荧光X射线的波长λ与元素的原子序数Z有关,其数学关系如下: λ=K(Z-s)-2 这就是莫斯莱定律,式中K和S是常数,因此,只要测出荧光X射线的波长,就可以知道元素的种类,这就是荧光X射线定性分析的基础.此外,荧光X射线的强度与相应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据此,可以进行元素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 红外光谱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是研究表征分子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其它方法相比较,红外光谱由于对样品没有任何限制,它是公认的一种重要分析工具。在分子构型和构象研究、化学化工、物理、能源、材料、天文、气象、遥感、环境、地质、生物、医学、药物、农业、食品、法庭鉴定和工业过程控制等多方面的分析测定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4558工作原理及应用

工作原理,如图纸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电源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超重低音电路. 一、电源电路(图纸的最下面部分):220V市电经过保险管(F),和开关S后进入变压器初级,变压器的次级输出 双12V交流,双12V送入由VD1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经过桥式整流和C14,C15(3300 UF/25V)的滤波后, 输出的空载电压约为正负16V左右(根号2乘于12V),即A+为正16V,A-为负16V。正负16 V为三块功放芯片 TDA2030,UTC2030提供电源。另一路经过R21、R22的降压后,由B+,B-输出约正负12V为低音前置放大和 低通滤波器IC4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图纸当中,前置放大的供电并没有采用78/7912三端稳压电路,磨机爱好者在更换两个3300 UF电容时,也可以考虑 加入LM7812/7912为前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电压。 二、左右声道放大电路(卫星箱功放电路),因左右声道作原理完全一致。这里我只以图纸的左声道为例,作个介绍。 如图:RIN为信号输入端,经过耦合电容C23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电位器由三个引脚,与C 23连接的是输入端, 输出端也叫滑动端、另一引脚为接地端),调整音量后信号进入由R1/C3组成的高音提升电路,此电路可以提升一定量的 高频信号,使声音更加清晰。尔后信号经过耦合电容C1进入左声道功放,型号为UTC2030的1脚,经过功率放大后,由 2030的第四脚输出,推动卫星箱发声。图中的R7为反馈电阻,R7/R9为决定2030芯片的放大倍数。因此,调整R7的阻值 ,就可以调整放大倍数。R11/C7为扬声器补偿网络。 三、超低音电路。由左右声道经两个10K电阻R5、R6后至C11耦合电容,尔后信号进入IC4,型号为JRC4558的3脚,图中 IC4A为超低音的前置放大器。R201T将此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设置为6倍左右。(R17/R18),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