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采后处理技术

瓜采后处理技术
瓜采后处理技术

瓜采后处理技术

为了提高西瓜的商品价值,增加种植效益,采收后上市之前应该进行以下处理:(一)分级

根据果实的品种类别、果实的重量、果实的成熟度等进行分级,参照客户和贮运的不同要求,将同一等级的果实归入一类,分别进行包装处理。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的销售需要,保证商品西瓜的质量一致。

(二)包装

根据不同的市场需要,西瓜可以采用不同等级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一般可以在果实外观清洁处理后,用发泡塑料网袋包装单个的西瓜,然后将若干个西瓜装入纸箱或木箱;也可直接装入纸箱或者其他的包装材料。西瓜进行商品包装后,一般均需要有品牌或商标的标志,具备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西瓜基地,还应申请使用绿色食品的专用标志。只有具备了品牌或商标标志,优质西瓜才能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信誉,获得更大的市场知名度和商品声誉,从而提高优质西瓜的价值,取得较好的效益。

(三)西瓜的保鲜技术

西瓜的贮藏保鲜方法,一般可分为普通库房贮藏、窑窖贮藏、通风库贮藏、水冷库贮藏、机械冷库贮藏等多种形式。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西瓜入库前都必须预冷,贮藏场所也必须预冷,对贮藏场所及西瓜表面还应提前做消毒灭菌处理。1.冷藏保鲜

将西瓜暂时贮存在比较冷凉的环境中,以达到保鲜的目的。西瓜冷藏保鲜必须做预冷处理。

(1)预冷

是指运输或入库前,使西瓜果实温度尽快冷却到所规定的温度范围,才能较好地保持原有的品质。西瓜采后距离冷却的时间越长,品质下降愈明显。预冷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西瓜暂放在田间,利用夜间较低的气温预冷,在清晨气温回升前装车或入库。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机械风冷法预冷,采用风机循环冷空气,借助热传导与蒸发潜热来冷却西瓜,一般是将西瓜用传送带通过有冷风吹过的隧道。风冷的冷却速度取决于西瓜的温度、冷风的温度、空气的流速、西瓜的表面积等。

(2)消毒

贮藏前还必须做消毒处理。对于贮藏场所及西瓜表面的消毒,可选用6%的硫酸铜溶液,1∶2∶200波尔多液,1000毫克/升甲基托布津溶液,15%~20%食盐水溶液,0.5%~1%漂白粉溶液,1000毫克/升多菌灵+500毫克/升橘腐净混合液,250毫克/升抑霉唑,0.1毫升/公斤克霉灵,40毫升/公斤仲丁胺液浸果剂。库房消毒可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对其包装箱、筐、用具、贮藏架等也要进行消毒。西瓜可采用浸渍法消毒,消毒后沥干水分,放到阴凉处晾干,最好与预冷结合起来一起进行。(3)西瓜冷藏保鲜的适宜条件

西瓜贮藏保鲜的最佳环境条件是:温度15℃,空气相对湿度75%~85%,氧气含量3%~5%,二氧化碳含量0.5%~2%,空气负离子浓度104个/立方厘米,臭氧浓度10~30微升/升。

2.气调保鲜

气调贮藏是将西瓜贮藏在经过人为改变空气成分后的气体环境中,达到抑制果实的有氧呼吸代谢,保持西瓜的新鲜程度,延长贮藏的效果。空气成分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抑制西瓜果实的呼吸代谢强度。气调贮藏是在普通冷藏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贮藏质量,延长贮藏期的措施。目前我国果品采用的气调贮藏,多数是利用塑料薄膜或硅橡胶帐(袋)对果品进行密封后冷藏的简易气调贮藏方式进行。由于塑料薄膜或橡胶帐(袋)对透过膜帐(袋)进出的气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贮藏小环境内形成低氧高二氧化碳的有利于保鲜和延长贮藏期的气体环境。

3.货架保鲜

商品西瓜摆放在商场的货架上后,也需要进行保鲜。作为货架保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将通过冷链传输的新鲜西瓜继续放置在具有冷藏底架的货架上,使西瓜能够持续保持比较低的温度,延长西瓜的货架寿命。

(2)通过给西瓜覆盖保鲜膜的方法,继续抑制西瓜的呼吸强度,使西瓜保持新鲜的外观和良好的品质。

(3)在不影响顾客舒适度的条件下,尽量保持货场的清洁、冷凉和一定的空气湿度。温度最好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采后处理

论非洲菊切花采后处理过程 摘要:非洲菊花朵硕大,花色丰富鲜艳,花枝挺拔,是世界著名切花品种之一,但它离体后瓶插期间易发生花头下垂、花茎弯折、萎蔫等现 象,直接影响了鲜切花的寿命,降低了观赏价值。所以,研究员对非 洲菊的采后处理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非洲菊、切花、采后处理等。 非洲菊离体后的生理会发生显著变化。非洲菊切花是脱离母体的活体,非洲菊采收后,呼吸、代谢、蒸腾等生理活动加强,使生物合成物减少,分解速率加快,吸收水分减弱。花枝和母体植株失去联系,花瓣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1)呼吸速率增加。(2)水分代谢失衡。(3)缺乏营养。(4)花枝的衰老与活性氧代谢失调紧密相关。(5)细胞膜透性增加。因此,非洲菊切花离体后,保持离体花枝水分平衡和营养物质供应是维持其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切花离体后外观指标与寿命、品质的关系、非洲菊瓶插品质由鲜重、花序大小及颜色、花茎的坚挺程度和瓶插寿命等因素决定。非洲菊离体花枝瓶插鲜重减少越多,切花衰老得越快。非洲菊离体花枝的弯茎是决定切花寿命、影响切花品质的因素,贮运期间保证切花的竖直放臵和低温是解决弯茎问题的有效途径。非洲菊瓶插期间,由于微生物堵塞了导管,引起上端组织缺水导致弯茎。花茎的硬度是影响非洲菊采后瓶插寿命及其观赏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非洲菊易弯茎的地方是在茎基往上四分之三处的伸长部分即花序下约lOcm处。瓶插寿命以50%的花瓣失水萎蔫,弯茎大于等于90°作为判断标准。只要切花出现以上症状的一种,即判定为瓶插寿命的结束。 从以上分析,研究人员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采收:采收时间的不同对切花寿命有重要影响。一天中最佳的采收时间为9:00以前或18:00以后。最适宜的采花期应在外围舌状花瓣平展,花心管状花雌蕊只有2~3轮开放,而且至少有两个环状雄蕊群清晰可见时。切忌在植株萎蔫或夜间半闭合状态时采收,过早采收也会缩短瓶插寿命。采收时应轻掰下整个花梗而不要切下,因为切下后的伤口会腐烂并传染到根部,还会抑制新花芽的萌发。将花梗底部切去2~4cm,切割时用锋利的刀具在水中斜切,避免空气被吸进导管而阻塞吸水。切去花梗底部,花朵吸水更容易,可避免花茎基部开裂和弯曲。 贮藏:非洲菊切花在2℃~4℃温度下“套袋保湿冷藏”。非洲菊花茎易失水,引起茎部细胞膨压下降,造成折茎或弯头,湿藏可保证花序不断吸收水分,延长保鲜时间。在2℃~4℃温度下,切花组织中营养物质(特别是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最少,鲜重变化较少,水分代谢最正常,呼吸速率增加较缓慢,衰老速度最慢,减慢了代谢和衰老。将非洲菊切花在1 ℃和常温(15 ℃~20 ℃)下干藏3 d,以模拟运输过程,分析了有无冷藏装臵对非洲菊切花流通后瓶插寿命的影响.切花

水果保鲜知识整理

夏天一到,火龙果、芒果、荔枝、龙眼、木瓜、红毛丹等都非常畅销。可是,这些水果买回家后一旦放进冰箱,没几天就开始出现黑斑,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它们大部分比较怕冷,不适宜放在冰箱中冷藏。果皮发生凹陷,出现一些黑褐色的斑点,就说明水果被冻伤了。冻伤的水果不仅营养成分遭到破坏,还很容易变质。再过几天,果肉的颜色就会变成褐色,并开始腐烂,这样的水果往往不能再吃。 热带水果最好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贮藏,如果一定要放入冰箱,应置于温度较高的蔬果槽中,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天。有些买回来时还未成熟的热带水果,比如颜色发青的香蕉等,耐寒性更差,因此最好别放入冰箱中一般说,温带水果,如葡萄、苹果、梨等放在冰箱里,可以起到保鲜的作用。而香蕉和芒果在10℃的温度下保存,果皮就会变黑;菠萝在6℃—10℃下保存,不仅果皮会变色,果肉也会呈水浸状;荔枝和龙眼、红毛丹等在1℃—2℃下保存,外果皮颜色会变暗,内果皮会出现像烫伤一样的斑点,这样的水果往往不能再吃了。水果的保存也要分类处理,不能盲目的塞进冰箱。第一类不要放入冰箱,否则会冻伤。如:香蕉、杨桃、枇杷等。第二类可以放入冰箱,但一定要先催熟(即未熟果不可放入冰箱)。如:榴莲、芒果、释迦、百香果、柿子、木瓜等。第三类必须放入冰箱,才能久存。如:桃子、桑椹、李子、荔枝、龙眼、红毛丹、樱桃、板栗、番石榴、葡萄、梨、草莓、山竹、火龙果、甜瓜、柚子等。第四类常温保存或冰箱冷藏均可。如:柠檬、凤梨、葡萄、柳橙、橄榄、青枣、苹果、西瓜、橘子、椰子、葡萄柚、甘蔗等。 香蕉属于热带水果,适宜存放温度是12℃左右,而冰箱冷藏室温度一般为0-4℃,所以如果把香蕉放在冰箱中,很容易发生冷害,降低营养,甚至引起腐烂。鲜荔枝:如将鲜荔枝在0℃的环境中放置一天,即会使之表皮变黑、果肉变味。西红柿:西红柿经低温冷冻后,肉质呈水泡状,显得软烂,或出现散裂现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无鲜味,严重的则酸败腐烂。 哪些水果存冰箱 1、“已熟型”水果 “已熟型”水果是指在采收时已经成熟的水果,主要包括葡萄、苹果、草莓、樱桃、水梨、柑橘。这类水果如果直接放在室温环境下会很快过熟、烂掉;直接放冰箱又容易流失水分。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用纸包住,再装袋放入冰箱。这样既能防止冰箱吸收水果水分,又能避免水气凝结滋生细菌、发霉。 2、“后熟型”水果 “后熟型”水果在采收时还未完全成熟,必须摆放在室温环境一段时间继续熟化,主要包括桃、李子、香蕉、猕猴桃、柿子等。以桃和李子等对温度敏感的水果为例,未熟前的理想保存温度在10—25℃,夏天得在室内阴凉处熟化,稍变软后即可冷藏。如果在未完全熟化前冷藏,会破坏水果组织、流失水分。 桃、李、奇异果、甜柿等水果是否成熟,可根据软硬度分辨。一般,买回来在室温环境摆放2天左右,稍微变软就可以放入冰箱冷藏。热带水果,如菠萝、香蕉、芒果、木瓜等比较怕冷,成熟后冷藏,建议不超过两天。 小编提醒:苹果、梨、木瓜、香蕉等不能和蔬菜放一起 有一些水果不能和其他蔬果一起放,如苹果、梨、木瓜、香蕉等。这类水果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乙烯”气体,加速水果的成熟和老化,若将其他蔬果与此类水果放在一起,就容易提早老化、腐烂。坏掉的水果也会释放乙烯,因此,在一堆水果中,如果有一颗是坏的,就要立即挑出。

果蔬采后病理复习资料

果蔬采后病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潜伏侵染:病原侵入寄主不即刻发病,而是潜伏至某一时期后才表现症状的现象。 孢囊孢子:是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再孢子囊内,不具鞭毛有细胞壁。 拮抗菌:有的细菌是通过产生一种抗菌素来抑制病菌的生长。 呼吸跃变:指某些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其呼吸速率的突然升高。冷害和冻害:冷害是指0°C以上的不适低温伤害。冻害是指冰点温度以下的低温伤害。 食品的辐射保藏:就是利用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低氧伤害:当贮藏环境中氧浓度低于2%时,园艺产品正常的呼吸作用就受到影响,导致产品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大量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如:乙醇,乙醛,甲醛等),毒害组织细胞,产生异味,使风味品质恶化。

气调处理是用高CO2短时间处理,和采用低O2和高CO2的贮藏环境条件对许多采后病害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高CO2处理对防止某些贮藏病害和杀死某些害虫都十分有效。 新鲜水果和蔬菜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可归纳为:生理(果蔬自身生理衰败)、病理(病原微生物致腐)、物理(机械损伤、环境温湿度不适宜)以及三者协同作用。 细菌软腐病菌浸解组织的原因? 软腐病细菌的致病作用与其分泌胞壁降解酶,包括果胶酶和蛋白酶有关。果胶酶降解寄主细胞间的中间层(果胶层),使细胞分离,组织崩溃呈软腐状、水分外渗。蛋白酶降解寄主细胞壁和膜上的蛋白质。在腐烂过程中还可遭受其他腐败细菌的破坏,分解细胞蛋白质,产生吲哚,因而病部发出臭味。 芒果蒂腐病症状和病原物?

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学生XX 王文谭 学号01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园林 层次专升本 指导教师王力超 日期2014.4.25

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摘要 目前,我国花卉产业已成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花卉的消费需求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从种植面积和花卉产品数量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花卉生产大国。在花卉业中,鲜切花占有极大的份额,目前我国鲜切花种植面积已达2.4万hm2,年产量达到67亿枝。但是长期以来优质鲜切花所占比重较低,种植效益差。关键在于我国鲜切花生产和流通领域技术落后,损耗严重。据统计,流通过程中切花的瓶插寿命每天平均减少5%~10%。 鲜切花的保鲜狭义上通常指的是消费者购买鲜花后,用保鲜液来延长它的瓶插寿命,持久观赏插花作品;广义上则包含从鲜切花的采收、整理分级、前处理、冷藏、催花、包装、运输到出售以及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保鲜。本文主要从鲜切花保鲜的广义角度对目前鲜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进行概述。 关键词:鲜切花采收;冷藏;包装;运输

目录 摘要 (2) 引言 (4) 1采收 (4) 1.1采前管理 (4) 1.2采收期 (5) 1.3分级 (5) 2预处理 (5) 3预冷 (6) 4 贮藏过程中鲜 (7) 4.1低温贮藏 (7) 4.2气调贮藏 (7) 4.3低压贮藏………………………………………………………8. 4.4辐射处理………………………………………………………8.

4.5化学药剂保鲜处理......................................................9. 4.5.1保鲜剂的主要成分......................................................9. 4.5.2保鲜剂的处理方法......................................................9. 4.6矿物质...............................................................10. 4.7保鲜新材料...............................................................11. 5远距离运输中的鲜 (18) 致谢 (12) 引言 目前,我国花卉产业已成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花卉的消费需求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从种植面积和花卉产品数量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花

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试卷答案

课程名称: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考试时间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机械冷藏:是在致冷剂、制冷机械和具有良好隔热效能的库房中,根据不同贮藏商品的要求,控制库房内的温、湿度条件在合理的水平,并适当加以通风换气的一种贮藏方式。 2. 呼吸热:采后园艺产品进行呼吸的过程中,消耗呼吸底物,一部分用于合成能量供组织生命活动所用,另一部分则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一部分热量称为呼吸热。 3. 呼吸跃变:指园艺产品在采后初期呼吸强度逐渐下降,而后迅速上升,并出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的现象。 4. 结露现象:过多的水汽从空气中析出而在产品表面上凝结成水珠的现象。 5. 低温冷链运输:即从果蔬的采收、分级、包装、预冷、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上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低温冷链运输系统,使果品从生产到销售之间始终维持一定的低温,延长货架期,其间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破坏冷链保藏系统的完整性和实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果蔬甜味的强弱受糖酸比的影响,糖酸比越高,甜味越浓,反之酸味增强 2. 淀粉含量常常用作衡量某些果蔬品质与采收成熟度的参考指标,淀粉含量越高,耐贮性越强。 3. 园艺产品常用的贮藏方法有:常温贮藏、机械冷藏、气调贮藏。 4. 气调贮藏的基本原理是降低氧气的浓度,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达到延缓衰老,延长贮藏寿命之目的。 试题第1页(共4页) 5. 苹果的贮藏温度一般为-1-0℃,相对湿度 90%-95 %;梨的贮藏温度一般为 0±1℃,相对湿度90%-95 %。 6.脱涩的方法:CO2脱涩、酒精脱涩、乙烯或乙烯利脱色、石灰水脱涩、温水脱涩、

三、定项选择题(把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黄瓜、茄子、丝瓜等蔬菜的适宜采收期应该在: B A:叶片枯黄 B:种子膨大硬化之前 C:果皮硬化的时候D:以上都不正确 2.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D A:贮藏方式 B:气体成分C:以上都不正确 D:温度 3.马铃薯很容易造成机械外伤,需要进行5~7天的: B A:高温处理 B:愈伤处理品C:强光照射 D:以上都不正确 4.贮藏过程中控制掉粒的最好方法是:C A:塑料包装 B:采后浸亚硫酸盐 C:采前喷 D:以上都不正确 5.控制猕猴桃软化的最适方法是:A A:脱除乙烯 B:降低温度C:降低温度 D:以上都不正确 6.多数蔬菜进行小包装销售与贮藏时所用的塑料薄膜袋的厚度为 B A:0.2mm B:0.03 mm C:0.05 mm D:以上都不正确 7.苹果和梨均属于跃变型果实,因此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采收的适宜时期是: A A:跃变之前B:跃变高峰 C:跃变之后D:以上都不正确 8.果蔬的种类不同,耐藏性也不同。下列果蔬中较耐贮藏的是:B A:浆果类和叶菜类 B:仁果类和根菜类 C:柑橘类和菜花 D:以上都不正确 9.实践证明,鸭梨早期黑心病的病因是: B A:二氧化碳过低B:冷害C:缓慢降温D:以上都不正确 10.涂膜可以保持果蔬的新鲜状态,增加光泽,改善外观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延长贮藏寿命。该项措施最先在B A马铃薯和胡罗卜 B柑橘和苹果 C菜花和菠菜上使用D以上都不正确 11、抗坏血酸就是( A ) A 维生素 C B 维生素 B C 维生素 A D 维生素E 12、产品入库贮藏在堆放时应注意( D ) A、一隙三离 B 一隙一离 C三离三隙 D 三离一隙 13、有机酸含量测定的试验中,滴定终点的判定是(B ) A.溶液呈无色 B.溶液呈淡红色,15秒不退色 C.溶液呈红色,15秒不退色 D.溶液呈淡红色,20秒不退色 14、使用手持式测糖仪之前采用(B )来进行校正。 A. 糖溶液 B. 蒸馏水 C.食盐溶液 D.有机酸溶液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般生长在树冠外部、上部及树体南部的果实,耐贮藏性较好 B、控制贮藏环境条件,增强呼吸作用,可延长果蔬的贮藏保鲜期 C、温度越低,果蔬的贮藏效果越好 D、休眠对果蔬的贮藏保鲜有害 16、洋葱大蒜耐贮藏的重要原因是( A )。 A 有生理休眠期B氧气含量低C贮藏湿度低D贮藏温度低 17、( B )对蔬菜贮藏是有利的。

鲜切花采后处理技术

鲜切花采后处理技术——康乃馨的采后处理 摘要:本文结合康乃馨的切花保鲜技术,综述了国内外生产实践中切花采后处理实用技术的发展状况,并介绍了康乃馨切花衰老机理及采后处理研究的有关进展。 关键词:切花、采后处理、衰老机理 鲜切花就是从植株上采切下来,(通常)插于水中供人们观赏的植物花葶。具有价格便宜、运输方便、应用广泛等显著优点,正因如此,切花产业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关注。但是切花脱离母体后,其水份供应、营养消耗以及激素平衡都发生了极大改变,开始不可逆的走向衰败,如何延长花期是切花产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多年来,人们从植物生理为主的诸多学科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揭示了切花采后生理学原理;而生产实践中,也进一步从工艺上采取系列措施,用以促进切花采后寿命的延长。本文以康乃馨切花为例,阐述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康乃馨作为“四大切花品种”之一,其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起步很早。目前,乙烯作用抑制剂——STS(硫代硫酸银)的处理已作为最有效的采后处理措施被广泛使用。康乃馨采后处理,实际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艺,而其成败的关键在于“予处理时间”、“STS 含量”以及影响溶液吸收的“予处理条件”等。 除康乃馨以外的其他切花品种,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采后生理特性,单就其对对乙烯的反应以及对水分的吸收特性方面都有很大区别。正因如此,不同切花的采后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对康乃馨来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花卉离体保鲜技术的有关原理正得到进一步的研究,特别对于乙烯“合成抑制”机制研究是关注的热点。 有关康乃馨采后处理的研究进程综述如下: 一、康乃馨切花卉保鲜液的研究历程: 康乃馨的采后生理一直为种植者、分销商以及广大消费者所关注。最初的采后生理研究只停留于如何延长切花的表观瓶插寿命上。而没有探讨切花衰老的真正机理。 上个世纪60年代,Scholes 在以月季为材料的研究中,开发出了Cornell溶液。这种保鲜剂干物质的混合剂,其成分是蔗糖50kg、100g8-羟基喹啉的柠檬酸盐或硫酸盐、50g醋酸银。作为康乃馨的催花剂和保鲜剂使用时,剂量为每升水中兑入50克这种混合物。 这个最初的“花卉保鲜剂”具有了保鲜液必须具备的几项主要因素:“营养物质”、“杀菌剂”、“抗蒸腾剂”以及“乙烯作用抑制剂”。直到几十年后,商业运用的保鲜剂也未脱出这个范畴。只是增加了调节pH的缓冲物质,以及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活性剂,少部分的保鲜剂还加入了激素。常见的商业保鲜剂如:Floralife ,Petalife,Chrysal,和Oasis等的成分与此基本类似。有的含有苯甲酸、有的含有苏打,细胞分裂素,多胺等。由此也可以看出,“保鲜剂”的功能有:提供营养物质、杀菌以防治其阻塞导管并引起病变,促进花枝吸收水分、减少水分散失速率、减少植株呼吸消耗以及抑制抗衰或脱落激素的作用等等。 1966 Nicholas年发现了康乃馨在开花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伴随着乙烯量的增加。他的研究结果提醒人们:通过减缓乙烯的释放过程,或是通过减少切花周围空气中的乙烯,就有可能延长切花寿命。 1968年,Nicholas用乙烯处理康乃馨切花,然后将其转移到20℃的无乙烯环境中,观察到了衰老的过程:如果是短时间的暴露在低浓度下(0.2ppm 6小时),没有明显的反应。然而,同样的浓度下,在没有二氧化碳的情况下放置48小时,则产生了不可逆的萎蔫。而2-3%的二氧化碳或0.1%~0.2%的乙烯氧化剂就足以抵御0.2ppm的乙烯伤害,同时也阻止了

鲜切花生产与保鲜技术概要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鲜切花生产与保鲜技术概述部(系)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部 专业园艺 姓名陈放 学号 200904040119 指导教师魏礼玲 2012年 5月

鲜切花的生产与保鲜技术概述 摘要:本文对鲜切花生产、衰老原因,切花保鲜剂及应用,切花保鲜贮藏,切花保鲜包装技术等问题行了综述, 总结和提出了多种切花生产、保鲜,、包装的方法和措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切花保鲜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对促进鲜切花生产和科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切花、生产、保鲜、技术 在世界花卉及观赏植物生产中, 切花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把鲜花作为一种高雅温馨、表情达意的礼物,促使切花消费逐年上升。1990 年全球花卉总销售额达1 000 亿美元, 1992 年全球鲜切花消费高达220 亿美元。鲜切花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被称为朝阳产业。但是, 切花离体后如何延长其寿命, 延长其周转期和观赏期, 多年来一直是园林工作者的重点研究的项目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切花保鲜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对促进鲜切花生产和科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1切花的定义和分类 1.1切花的定义 狭义上的切花是指从植株上剪切下来的可供观赏的并带有一定长度枝条的花朵,如月季、香石竹、非洲菊、唐菖蒲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切花的定义也在延伸和扩大。广义上的切花是指具有一定色彩、形状、姿态、香味等观赏价值的花枝、果枝、枝条、叶片、芽、皮及根等的总称,如肾蕨、五色椒、八角金盘、银芽柳等。 1.2切花的分类 根据切取植物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切花分为切花类、切叶类、切枝类和切果类等四大类。 切花类。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以观花为主的植物体的一部分,包括花朵、花序或花枝,通常具有色彩鲜艳、姿态优美、香气宜人等特点,这类花材通常为插花和其他花卉装饰的主要花材。根据花的姿态和形状通常将其分为线型花材、块状花材和散状花材三种。 切叶类。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绿色或彩色的叶片,通常具有色彩鲜艳或形态别致等特点,这类花材常作为插花或其他花卉装饰的配材,起烘托主体的作用。切叶的种类很多,目前插花切叶多取用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单叶或复叶。根据着生的形态和叶子的形状,可分为线状叶材、团(块)状叶材和

鲜切花生产实用技术章节重点解析

鲜切花生产实用技术章节重点、难点 第一章鲜切花生产的经济价值 1、什么叫鲜切花:是指切取整枝鲜花而用于插花装饰的花卉。鲜切花包括切花、切叶、切枝。 2、什么叫切花生产:是指经保护地(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栽培或露地栽培,按照鲜切花采收供花的要求而进行种植,达到周年生产的栽培方式。 3、鲜切花产销形势:昆明呈贡县斗南镇是鲜切花种植最早的产地之一,目前也是鲜切花生产量最多的鲜切花基地。 4、鲜切花生产有以下特点: ①、鲜切花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密度大,单位面积产量高,经济效益高。 ②、鲜切花生产的生产环境及设施可人为控制,实行计划生产,周期快,见效快,能周年生产; ③、鲜切花生产的风险性也大,必须把握好生产技术,一旦失误,将造成生产损失与经济损失; ④、鲜切花的消费量大,市场广阔; ⑤、鲜切花的贮存、包装、运输简便,伸于开展国际贸易交流。 第二章鲜切花生产设施与环境条件 1、什么叫鲜切花的周年生产:就是一年四季中12个月都能进行鲜切花生产。 2、什么叫日光温室:适合我国北方的南向采光温室,它一般不需人

工加温,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也称节能型温室,防寒保温性能好。 3、如何选择温室建造地点?第一必须选择有充足的日光照射,不可有其他建筑物及树木遮荫,以免室内光照不足。每二是选择地势高燥,土壤排水良好,无污染的地方。第三是选择水源便利,水质优良,供电正常,交通方便之处,以便于管理和运输。 4、温室内光照增强,晴天长温快,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有利,最适于鲜切花的周年生产。 5、温室加温的主要方法有热水、蒸汽、烟道、热风、电热等。最常用的是热风加温,也称暖风加温,用风机将燃料加热产生的热空气输入温室,达到升温的一种加温方式。热风加温的设备通常有燃油热风机和燃气热风机。 6、光照是鲜切花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主要表现在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光质的三个方面。 7、滴管主要用于温室鲜切花生产的灌溉方式。在温室大棚内生产鲜切花一般选用此种灌溉方式。原因有①大大减少了灌溉水的用量。②可以维持较稳定的土壤水分状况,较好地解决土壤中水气间的矛盾。③可以避免土壤板结,避免土壤水分蒸发造成空气温度大,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④滴管通常与施肥结合进行,可以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8、喷灌的优点:①生产者可以根据鲜切花作物的需水量定量控制灌水。②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使土壤或基质灌水均匀,有利于鲜切花作物的生长。③、在炎热的季节或干热地区,通过喷灌可以提高环境

瓜采后处理技术

瓜采后处理技术 为了提高西瓜的商品价值,增加种植效益,采收后上市之前应该进行以下处理:(一)分级 根据果实的品种类别、果实的重量、果实的成熟度等进行分级,参照客户和贮运的不同要求,将同一等级的果实归入一类,分别进行包装处理。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的销售需要,保证商品西瓜的质量一致。 (二)包装 根据不同的市场需要,西瓜可以采用不同等级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一般可以在果实外观清洁处理后,用发泡塑料网袋包装单个的西瓜,然后将若干个西瓜装入纸箱或木箱;也可直接装入纸箱或者其他的包装材料。西瓜进行商品包装后,一般均需要有品牌或商标的标志,具备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西瓜基地,还应申请使用绿色食品的专用标志。只有具备了品牌或商标标志,优质西瓜才能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信誉,获得更大的市场知名度和商品声誉,从而提高优质西瓜的价值,取得较好的效益。 (三)西瓜的保鲜技术 西瓜的贮藏保鲜方法,一般可分为普通库房贮藏、窑窖贮藏、通风库贮藏、水冷库贮藏、机械冷库贮藏等多种形式。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西瓜入库前都必须预冷,贮藏场所也必须预冷,对贮藏场所及西瓜表面还应提前做消毒灭菌处理。1.冷藏保鲜 将西瓜暂时贮存在比较冷凉的环境中,以达到保鲜的目的。西瓜冷藏保鲜必须做预冷处理。 (1)预冷 是指运输或入库前,使西瓜果实温度尽快冷却到所规定的温度范围,才能较好地保持原有的品质。西瓜采后距离冷却的时间越长,品质下降愈明显。预冷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西瓜暂放在田间,利用夜间较低的气温预冷,在清晨气温回升前装车或入库。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机械风冷法预冷,采用风机循环冷空气,借助热传导与蒸发潜热来冷却西瓜,一般是将西瓜用传送带通过有冷风吹过的隧道。风冷的冷却速度取决于西瓜的温度、冷风的温度、空气的流速、西瓜的表面积等。 (2)消毒 贮藏前还必须做消毒处理。对于贮藏场所及西瓜表面的消毒,可选用6%的硫酸铜溶液,1∶2∶200波尔多液,1000毫克/升甲基托布津溶液,15%~20%食盐水溶液,0.5%~1%漂白粉溶液,1000毫克/升多菌灵+500毫克/升橘腐净混合液,250毫克/升抑霉唑,0.1毫升/公斤克霉灵,40毫升/公斤仲丁胺液浸果剂。库房消毒可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对其包装箱、筐、用具、贮藏架等也要进行消毒。西瓜可采用浸渍法消毒,消毒后沥干水分,放到阴凉处晾干,最好与预冷结合起来一起进行。(3)西瓜冷藏保鲜的适宜条件

鲜切花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鲜切花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沈逢源, 王永伟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市森林公园 刊名: 河南农业 英文刊名:HENAN NONGYE 年,卷(期):2010(4) 被引用次数:8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乔勇进.徐芹.王海宏.方强.张绍铃.Qiao Yongjin.Xu Qin.Wang Haihong.Fang Qiang.Zhang Shaoling鲜切花采后处理及保鲜技术[期刊论文]-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11) 2.黄智博.赵林森鲜切花的保鲜技术简述[期刊论文]-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2(3) 3.张静.刘金泉.ZHANG Jing.LIU Jin-quan鲜切花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1) 4.王文哲.徐珊珊.梁青鲜切花采后保鲜技术和养护方法[期刊论文]-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2) 5.张微.谢晶.管伟康切花保鲜技术[期刊论文]-保鲜与加工2004,4(6) 6.张小波.王敏利.ZHANG Xiao-bo.WANG Min-li鲜切花的综合保鲜与贮藏技术研究[期刊论文]-陕西林业科技2008(2) 7.陈丹生.王精明.丁有雄鲜切花的衰老与保鲜(综述)[期刊论文]-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1) 8.农日我国花卉产业布局优化产销两旺[期刊论文]-北京农业2009(16) 9.赵梦提高鲜切花品质的关键--鲜切花保鲜处理[期刊论文]-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5(1) 10.彭永宏.宋丽莉.李玲鲜切花衰老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 引证文献(6条) 1.刘季平,廖列文,梁建峰,郭杰宜,李红梅,何生根不同贮藏处理方式对月季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4(05) 2.江斌海藻寡糖结合1-MCP对非洲菊切花保鲜研究[期刊论文]-北京农业 2012(15) 3.余前媛百合切花化学保鲜研究进展综述[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 2011(21) 4.周明芹不同糖浓度对蜡梅切花寿命的影响[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10(24) 5.刘苗苗,张若依云,姚亚运,廖丽,白昌军,王志勇贮藏温度对结缕草匍匐茎扦插存活率及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草原与草坪 2013(04) 6.张楠,谢玉华,李兴霞几种无机盐对非洲菊切花保鲜的影响[期刊论文]-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3(02) 引用本文格式:沈逢源.王永伟鲜切花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南农业 2010(4)

果蔬采后病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潜伏侵染:病原侵入寄主不即刻发病,而是潜伏至某一时期后才表现症状的现象。 孢囊孢子:是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再孢子囊内,不具鞭毛有细胞壁。 拮抗菌:有的细菌是通过产生一种抗菌素来抑制病菌的生长。 呼吸跃变:指某些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其呼吸速率的突然升高。 冷害和冻害:冷害是指0°C以上的不适低温伤害。冻害是指冰点温度以下的低温伤害。食品的辐射保藏:就是利用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低氧伤害:当贮藏环境中氧浓度低于2%时,园艺产品正常的呼吸作用就受到影响,导致产品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大量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如:乙醇,乙醛,甲醛等),毒害组织细胞,产生异味,使风味品质恶化。 果蔬的衰老:衰老是果实采后的生理变化过程,也是贮藏期间常见的一种生理失调症,如苹果采收太迟,或贮藏期过长要出现内部崩溃。 诱导抗病性: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预先处理植物,从而改变植物对病害反应,使原来感病部位产生局部或系统的抗性。 病程相关蛋白:病毒、细菌和真菌侵染能诱导寄主产生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鲜切食品:是对新鲜食品进行分级、清洗、整理、去皮(去核)切分、浸泡、包装等处理,是产品保持生鲜状态的制品。(网) 冷链: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网) 热处理:果蔬贮藏前的热处理是指利在贮藏前将果蔬置于热水、热空气、热蒸汽等热的环境中,处一定的时间,以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火龙果采后生理与采后处理技术

火龙果采后生理与采后处理技术 我场火龙果将于7月中旬陆续上市,做好火龙果采后生理研究与采后保鲜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我所目前不具备相应研究条件,通过查询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查询国内目前相应研究,现将相应材料整理如下: 一、采摘 果皮开始转红后7-10天,果顶盖口出现皱缩或轻微裂口时开始采收。采收时,要求必须在上午9点前采摘完,以维持火龙果体内较低的体温,延长贮藏期。同时采摘应由果梗部分剪下并附带部分茎肉,带有果梗的果实比较耐贮藏,同时避免碰撞挤压,以免造成机械损伤。 二、不同采收期对火龙果品质的影响 贵州省果树研究所通过对未成熟期(花后21天)、可采成熟期(花后28天)、食用成熟期(花后30天)、生理成熟期(花后33天)的果实品质研究发现:火龙果的采收期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采收成熟度越高,火龙果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越大。未成熟期和可采成熟期两种成熟度采收时无食用价值,放置在室内达到成熟时口感较淡,综合品质较差。

食用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两种成熟度的火龙果采收后适合鲜食,食用成熟期采收的火龙果适合长距离运输,生理成熟期采收的火龙果适合产地销售。 三、火龙果的贮藏特性 火龙果属于非呼吸高峰型果实,采后在自然条件下极易失水和腐烂,不耐贮藏。采收的果实,常温贮藏3天鳞片出现黄化、萎蔫现象;贮藏7天果实失重率达5.14%,火龙果果皮出现明显皱缩现象,且鳞片萎蔫严重;贮藏12天时果实失重率达7.44%,部分鳞片基部和果脐开始腐烂,腐烂率达11.11%。火龙果在常温贮藏过程中,理化品质发生一系列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Vc、粗纤维、粗蛋白含量下降,水分含量和ph升高。一般情况下,8月采收的果实常温下可贮藏7天,11月采收的果实常温下能贮藏11天。 四、火龙果常温贮藏保鲜方法 对于我场部分职工无法通过通过恒温冷库进行保鲜的职工,我们建议通过1.0ug/L1-MCP+2%Cacl2+2%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处理或1.0ug/L1-MCP熏蒸、2%壳聚糖涂膜单一防护后放置在阴凉湿润的地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火龙果贮藏期。 五、冷库贮藏保鲜技术 火龙果的采后贮藏方式对火龙果保鲜期及品质有很大影响。

贮藏与保鲜期末复习2015-2016(一)

果蔬贮藏与保鲜期末复习题 绪论、第一章 1、概念 有氧呼吸,果蔬从空气中吸取分子态的氧,将底物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强度,呼吸强度是表示组织新陈代谢一个重要指标,是估计 产品贮藏潜力的依据。呼吸强度越大,呼吸作用越旺盛,营养物质消耗得越快,会加速产品衰老,缩短贮藏寿命。单位:CO2mg/kg.h 或O2ml/kg.h。 呼吸商、RQ=VCO2/VO2 即呼吸作用中CO2的放出量与消 耗的O2在容量上的比值。呼吸商与呼吸底物种类有关。 己糖:RQ=1 有机酸:RQ>1 脂肪或蛋白:RQ<1 。当无氧呼吸占主导时,RQ>1。呼吸热通常以B.t.u(British Thermal Unit)表示, 一个B.t.u等于将一磅的水提高华氏一度。1Btu=252卡;0F=℃×9/5+32。1g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以得到38个克分子的ATP。1g分子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21大卡的热量。呼吸热的计算:用果实的呼吸强度(CO2 mg/Kg.h )乘以61.27,即得知每天每吨果实呼吸热的千卡数。 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现象。蒸腾作用受组织结构和气孔行为的调控。休眠、某些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有的 器官会暂时停止生长,这种现象称作休眠。应当尽量利用植物的休眠作用,并创造条件延长其休眠期,以便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休眠的三个阶段:休眠前期(休眠诱导期、准备阶段)、生理休眠(真休眠、深休眠)、复苏阶段(强迫休眠) 萎蔫、

成熟、一般指果实(或蔬菜营养贮藏器官)生长定型,细胞膨 大结束,体积和重量基本不再增加的阶段。该阶段可在树上完成,也可以在贮藏期完成。 衰老、指果蔬完熟阶段的变化基本结束,组织开始解体,细胞 趋向崩溃,最终导致器官死亡的的过程。跃变的出现代表衰老的开始。 冷害: 冰点以上不适宜的低温对果蔬产品造成的伤害。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果蔬易遭受冷害。 2、各呼吸类型的代表果蔬 常见的跃变型果蔬: 苹果,杏,萼梨,香蕉,面包果,柿,李,榴莲,无花果,猕猴桃,甜瓜,番木瓜,红毛丹,桃,梨,人心果,芒果,曲桃,西番莲,番石榴,蓝莓,番荔枝,番茄,大椒等。 常见的非跃变型果蔬: 黑莓,杨桃,樱桃,葡萄,柠檬,枇杷,荔枝,秋葵,菠萝,红莓,草莓,枣,龙眼,柑橘类,石榴,西瓜,刺梨,葫芦,茄子,豌豆,辣椒,黄瓜,橄榄。 跃变型与非跃变型果蔬的区别: 组织内的乙烯生物合成系统不同 对乙烯的反应不同 跃变型:果蔬提早出现呼吸高峰,但不会过多改变强度和呼吸类;非跃变型:果蔬呼吸高峰出现,且峰值大小和乙烯浓度成正比。 3、为什么说活组织的冰点比死组织的低? 4、乙烯的合成过程。 5、成熟与衰老的控制?控制果蔬的成熟和衰老,就能延 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通过温度调控,通过乙烯调控,通过气体成分调控,应用化学物质调控,应用电离辐射调控,应用生物技术调控。

果树生产技术教案

园艺生产技术(果树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果树生产技术包括: 果树育苗技术;果树建园技术;果树土肥水管理技术;果树整形修剪技术;果树花果管理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果树采后及贮藏加工技术 二、栽培学分类 ?依据:根据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要求基本相似的原则,对园艺植物进行分类又称农业生物学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对园艺植物栽培和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应用范围:目前主要用于果树和蔬菜植物的分类。 ?优点:综合了植物学分类和生态学分类的优点。 (一)按叶生长期特性分类 1. 常绿果树(evergreen fruit tree) 主要特征:叶片终年常绿,春季新叶长出后老叶逐渐脱落,无明显的休眠期。 主要种类:柑橘、枇杷、荔枝、龙眼、芒果、榴莲、椰子、菠萝、槟榔等。 2. 落叶果树(deciduous fruit tree) 主要特征:叶片在秋季和冬季全部脱落,第二年春重新长出,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 主要种类:苹果、梨、桃、李、柿、枣、核桃、葡萄、无花果、山楂、板栗、樱桃等。 (二)按生长习性分类 乔木果树(arbor fruit tree);灌木果树( bush fruit tree ) 藤本果树( liana fruit tree );草本果树( herbaceous fruit tree ) 1. 乔木果树(arbor fruit tree) A. 主要特征:有明显的主干,树体高大。 B. 主要种类:苹果、梨、李、荔枝、椰子、柿、枣等。 2. 灌木果树( bush fruit tree ) A. 主要特征:树冠低矮,无明显主干,从地面分枝呈丛生状。 B. 主要种类:石榴、醋栗、无花果、刺梨、树莓等。 3. 藤本果树( liana fruit tree ) A. 主要特征:茎细长,蔓生不能直立,必须依靠支持物才能生长。 B. 主要种类:葡萄、猕猴桃等。 4. 草本果树( herbaceous fruit tree ) A. 主要特征:具有草质茎,多年生。 B. 主要种类:香蕉、菠萝、草莓等。 三、按果树果实构造分类 仁果类、核果类、坚果类、浆果类、柿枣类、柑果类、荔枝类、聚复果类 1. 仁果类果树( pome fruit tree ) A. 主要特征:为混合芽,子房下位花;果实为假果,果实由花托、萼筒肥大发育而成;果实内有多数种子,故称为“仁果”; B. 主要种类:苹果、沙果、海棠果、梨、山楂、木瓜等。 2. 核果类果树( stone fruit tree ) A. 主要特征:果实为真果,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有明显的外、中、内三层果皮;中果皮为食用部分,内果皮木质化,成为坚硬的核。 B. 主要种类:桃、李、杏、梅、樱桃、枇杷、芒果、橄榄等。 3. 坚果类果树( nut fruit tree ) A. 主要特征:果实或种子的外皮具有坚硬的外壳,食用部分为种子的子叶或胚乳。

蓝莓采后处理及其贮运保鲜技术

蓝莓采后处理及其贮运保鲜技术 蓝莓是温带地区生长的灌木小浆果,也是水果中易腐烂产品之一,因此其保鲜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采收时机和方法,采后处理如预冷、杀菌、抗衰老处理,贮藏,运输和销售的管理控制。 蓝莓采后处理及其贮运保鲜技术 蓝莓是温带地区生长的灌木小浆果,也是水果中易腐烂产品之一,因此其保鲜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采收时机和方法,采后处理如预冷、杀菌、抗衰老处理,贮藏,运输和销售的管理控制。 蓝莓的采收: 蓝莓要适时采收,一般 在果实全部转为蓝黑色后3-7天进行采收,适宜采收成熟度为八成熟, 具体时间则需根据品种的不同而确定,有条件的话可对果实的糖度、酸度进 行测定,综合判断采收时间。过早采收则果实小,风味差,影响果实的品质,但也不能过晚,尤其是鲜果远销,过晚采收会降低其贮藏性能。由于蓝莓果实成熟正值盛夏时节, 注意不要在雨中或雨后马上进行采收,因为这样采摘的果实含水量特别高,会增加果实霉烂的概率。另外,蓝莓的采摘可用人工,也可用机械采收器。 蓝莓的分级挑选: 蓝莓本身容易破损,采收后应及时且快速地进行分级挑选。分级指标一般为成熟度一致、软硬程度一致,剔除烂果和病虫害果,即使是轻微损伤也不能要,因为“一个老鼠屎往往会坏了一锅粥”。 蓝莓的预冷: 将分级挑选好的蓝莓利用冷风进行预冷处理(除去田间热,降低呼吸强度,避

免造成积热和烂果),直至果实实际温度降至7℃以下,转入冷库贮藏,温度为0-5℃,湿度为90-95%。前面分级挑选时间最好不超过2小时就要进行预冷处理。由于冷风预冷容易使 果实表面失水,所以应该在冷库中增加加湿设备,或地面充水加湿。蓝莓的运输: 蓝莓的适宜保鲜温度为-0.5-0.5℃,相对湿度为90-95%。最好用冷链运输,要避免温度波动。蓝莓的采后生理病害:蓝莓的采后生理病害包括:失水萎蔫、果实软化、气体伤害、冻害等。(1)失水萎蔫:由于蓝莓很容易蒸腾失水,贮运和处理的环境湿度太低会导致果实失水萎蔫。所以保持90-95%的高湿环境十分必要。(2) 果实软化:由于衰老引起的果肉细胞内原果胶降解而发生果实软化。采后及时预冷和保持适宜和稳定的贮藏温度是防止软化的首要条件。气调处理对减缓果实的衰老软化有显著作用。 (3)气体伤害:虽然气调贮藏可延缓果实的衰老,但不良的气体成分也会导致果实出现生理伤害,加速果实的败坏。对于蓝莓,当氧气浓度低于2%,二氧化碳浓度大于25%时,就会导致果实变味、果肉褐变,这些果实在环境温度达到常温时就会快速腐烂。 (4)冻害:根据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不同,蓝莓的冰点温度为-0.8~-1.2。贮运温度低于冰点温度,果实就会发生冻害。变现为风味劣变、解冻后果实软化和迅速腐烂。 蓝莓的侵染性病害: (1)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霉菌引起的病害。这种病菌的传染性极强,不但对果皮损伤的果实进行侵害使其发病,还会穿透健康的果实外皮。所以一旦发病,就会对邻近的健康果实造成侵染形成“窝烂”。这种病菌在0℃的低温下也会缓慢地生长繁殖。因此,控制灰霉病对蓝莓贮藏保鲜是至关重要的。 (2)根霉病:是由匍枝跟霉菌引起的病害。这种病菌的孢子通常漂浮在空气中,在条件适宜时很容易发病。由于病菌在低于5℃下不能生长,因此,对于及时预冷到适宜贮藏温度

鲜切花采后技术原则及必要性

鲜切花采后技术原则及必要性 一、切花采后技术的一般原则 切花采切后,离开母株,被切断营养和水分的来源,成为独立的生命体。为了维持一定的采后寿命,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技术。切花采后技术的一般原则如下: 1、切花应在适宜的发育阶段采切,这是保证切花内在质量和货架寿命的重要环节。 2、花茎采后应该立既插入水中和置于阴湿环境下,防止阳光曝晒;切花应尽快预冷,去除所带田间热,并进入冷链。冷藏是切花保鲜的主要措施,冷藏温度因种类而异。 3、需要较长时期储藏或长途运输的切花,应先进行水合处理,对乙烯敏感的切花应进行硫代硫酸银(STS)脉冲处理或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防止储运过程中失水过多。 4、使用各种切花保鲜剂是采后处理技术的一项必要措施。保鲜剂包括水合处理液、茎端浸渗液、脉冲(或硫代硫酸银脉冲)处理液、1-MCP处理剂、花蕾开放液、瓶插保持液等。

5、采后保鲜处理措施应该贯穿在栽培、采收、分级包装、储藏运输、批发、零售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好。 6、储存运输的关键措施是低温、高湿、快速。 7、零售业切花处理包括:花茎再剪截,水合处理,保鲜剂处理,花蕾催开处理,储存等环节。 8、消费者切花处理包括:花茎再剪截,瓶插保持液使用,环境条件控制等。 二、切花采后技术的必要性 花卉是一种鲜活园艺产品,如果处理不当,极容易衰败,失去观赏价值。世界花卉的采后损失率平均在20%左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花卉业对采后处理技术不够重视,花卉采后损失率更高。采用适当的采后技术,将使损失率减少5%~10%,花卉业的经济效益就可以大大增加,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技术进步。 最近30年来,对花卉采后处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花卉采后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花卉业的进步。采后技术包含了花卉采收、分级包装、储藏、运输、批发、零售和消费各个环节,

火龙果采后生理与采后处理技术

火龙果采后生理与采后 处理技术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火龙果采后生理与采后处理技术我场火龙果将于7月中旬陆续上市,做好火龙果采后生理研究与采后保鲜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我所目前不具备相应研究条件,通过查询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查询国内目前相应研究,现将相应材料整理如下: 一、采摘 果皮开始转红后7-10天,果顶盖口出现皱缩或轻微裂口时开始采收。采收时,要求必须在上午9点前采摘完,以维持火龙果体内较低的体温,延长贮藏期。同时采摘应由果梗部分剪下并附带部分茎肉,带有果梗的果实比较耐贮藏,同时避免碰撞挤压,以免造成机械损伤。 二、不同采收期对火龙果品质的影响 贵州省果树研究所通过对未成熟期(花后21天)、可采成熟期(花后28天)、食用成熟期(花后30天)、生理成熟期(花后33天)的果实品质研究发现:火龙果的采收期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采收成熟度越高,火龙果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越大。未成熟期和可采成熟期两种成熟度采收时无食用价值,放置在室内达到成熟时口感较淡,综合品质较差。食用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两种成熟度的火龙果采收后适合鲜食,食用成熟期采收的火龙果适合长距离运输,生理成熟期采收的火龙果适合产地销售。

三、火龙果的贮藏特性 火龙果属于非呼吸高峰型果实,采后在自然条件下极易失水和腐烂,不耐贮藏。采收的果实,常温贮藏3天鳞片出现黄化、萎蔫现象;贮藏7天果实失重率达%,火龙果果皮出现明显皱缩现象,且鳞片萎蔫严重;贮藏12天时果实失重率达%,部分鳞片基部和果脐开始腐烂,腐烂率达%。火龙果在常温贮藏过程中,理化品质发生一系列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Vc、粗纤维、粗蛋白含量下降,水分含量和ph 升高。一般情况下,8月采收的果实常温下可贮藏7天,11月采收的果实常温下能贮藏11天。 四、火龙果常温贮藏保鲜方法 对于我场部分职工无法通过通过恒温冷库进行保鲜的职工,我们建议通过L1-MCP+2%Cacl2+2%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处理或L1-MCP熏蒸、2%壳聚糖涂膜单一防护后放置在阴凉湿润的地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火龙果贮藏期。 五、冷库贮藏保鲜技术 火龙果的采后贮藏方式对火龙果保鲜期及品质有很大影响。到目前为止,火龙果主要贮藏方法还是冷藏。低温贮藏可有效降低火龙果呼吸作用、抑制相关酶活性和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王彬等研究表明,用L1-MCP+2%Cacl2+2%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处理后,在(10±)℃恒温冷库贮藏,显着延缓火龙果贮藏期的品质劣变。同时王彬等研究结果表明,火龙果在温度4-8℃、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