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系统等的硬件调试方法

单片机系统等的硬件调试方法
单片机系统等的硬件调试方法

单片机系统等的硬件调试方法

1、首先是焊接的顺序问题。当初板子做好以后,我一口气就把所有的元件焊上去了,这样对于没有调试过的板子,就很难找到原因。所以焊接的顺序很重要,应该是应该按功能划分的器件进行焊接,顺序是功能部件的焊接--调试(OK)--另一功能部件的焊接,这样容易找到问题的所在。

2、如果在调试按功能划分的器件上出现问题,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检查原理图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原理图与PCB图是否一致

3)检查原理图与器件的DATASHEET上引脚是否一致

4)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虚焊,引脚短路现象

5)查询器件的DATASHEET,分析一下时序是否一致,同时分析一下命令字是否正确(注意,命令字的顺序很重要,前些日子调试INTEL e28F640这款flash 是的时候,在对其擦除和写操作的时候,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

6)有条件的可以用示波器。如我就是通过示波器对SRAM各个引脚进行检查,发现地址线都是有信号的,而数据线无信号出现,才找到问题所在。

7)飞线。用别的的口线进行控制,看看能不能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多试验,才能找到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3、多观察,多思考。如我前些日子在调试320×240点阵LCD的时候,发现怎么也不能出现图像,后来在偶然的机会下,发现LCD在MPU的CS2口线下,出现闪动的情况,猜测这时候有数据写入到LCD中,仔细研究才发现,MPU 的DATA0-7线与74LVC245的A0-7连接在一起,MPU的通过一个GAL16V8或是与非门等芯片进行逻辑组合后与74LVC245的OE引脚相连,这样MPU只有在某一地址范围内才可以进行数据读写操作。所以在调试过程中,对于出现的任何现象都不要放过,问题的解决就是从一些小的现象入手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有可能的情况下,最好焊两块板子以上,这样才好有个比较,硬件上很小的问题有很多时候是很难发现的。

5、软件的调试要和硬件配合进行,往往问题可能不是硬件上的。

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调试技巧

在单片机开发过程中,从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几乎是开发者针对本系统特点亲自完成的。这样虽然可以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的适应性,但是每个系统的调试占去了总开发时间的2/3,可见调试的工作量比较大。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是不能分开的,许多硬件错误是在软件调试中被发现和纠正的。但通常是先排除明显的硬件故障以后,再和软件结合起来调试以进一步排除故障。可见硬件的调试是基础,如果硬件调试不通过,软件设计则是无从做起。本文结合作者在单片机开发过程中体会,讨论硬件调试的技巧。

当硬件设计从布线到焊接安装完成之后,就开始进入硬件调试阶段,调试大体分为以下几步。

1 硬件静态的调试

1.1 排除逻辑故障

这类故障往往由于设计和加工制板过程中工艺性错误所造成的。主要包括错线、开路、短路。排除的方法是首先将加工的印制板认真对照原理图,看两者是否一致。应特别注意电源系统检查,以防止电源短路和极性错误,并重点检查系统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是否存在相互之间短路或与其它信号线路短路。必要时利用数字万用表的短路测试功能,可以缩短排错时间。

1.2 排除元器件失效

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元器件买来时就已坏了;另一个是由于安装错误,造成器件烧坏。可以采取检查元器件与设计要求的型号、规格和安装是否一致。在保证安装无误后,用替换方法排除错误。

1.3 排除电源故障

在通电前,一定要检查电源电压的幅值和极性,否则很容易造成集成块损坏。加电后检查各插件上引脚的电位,一般先检查V CC与GND之间电位,若在5V~4.8V之间属正常。若有高压,联机仿真器调试时,将会损坏仿真器等,有时会使应用系统中的集成块发热损坏。

2 联机仿真调试

联机仿真必须借助仿真开发装置、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这些工具是单片机开发的最基本工具。

信号线是联络8031和外部器件的纽带,如果信号线连结错误或时序不对,那么都会造成对外围电路读写错误。51系列单片机的信号线大体分为读、写信号线、片选信号线、时钟信号线、外部程序存贮器读选通信号(PSEN)、地址锁存信号(ALE)、复位信号等几大类。这些信号大多属于脉冲信号,对于脉冲信号借助示波器(这里指通用示波器)用常规方法很难观测到,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才能观测到。应该利用软件编程的方法来实现。例如对片选信号,运行下面的小程序就可以检测出译码片选信号是否正常。

MAIN: MOV DPTR,#DPTR ;将地址送入DPTR

MOVX A,@DPTR ;将译码地址外RAM中的内容送入ACC

NOP ;适当延时

SJMP MAIN ;循环

执行程序后,就可以利用示波器观察芯片的片选信号引出脚(用示波器扫描时间为1μs/每格档),这时应看到周期为数微秒的负脉冲波形,若看不到则说明译码信号有错误。

对于电平类信号,观测起来就比较容易。例如对复位信号观测就可以直接利用示波器,当按下复位键时,可以看到8031的复位引脚将变为高电平;一旦松开,电平将变低。

总而言之,对于脉冲触发类的信号我们要用软件来配合,并要把程序编为死循环,再利用示波器观察;对于电平类触发信号,可以直接用示波器观察。

下面结合在自动配料控制系统中键盘、显示部分的调试过程来加以说明。本系统中的键盘、显示部分都是由并行口芯片8155扩展而成的。8155属于可编程器件,因而很难划分硬件和软件,往往在调试中即使电路安装正确没有一定的指令去指挥它工作,也是无法发现硬件的故障。因此要使用一些简单的调试程序来确定硬件的组装是否正确、功能是否完整。在本系统中采取了先对显示器调试,再对键盘调试。

(1)显示器部分调试为了使调试顺利进行,首先将8155与LED显示分离,这样就可以用静态方法先测试LED显示,分别用规定的电平加至控制数码管段和位显示的引脚,看数码管显示是否与理论上一致。不一致,一般为LED显示器接触不良所致,必须找出故障,排除后再检测8155电路工作是否正常。对8155应进行编程调试时,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对其进行初始化(即写入命令控制字,最好定义为输出方式)后,分别向PA、PB、PC三个口送入#0FFH,这时可以利用万用表测试各口的位电压为3.8 V左右,若送入#00H,这时各口的位电压应为0.03 V;第二,将8155与LED结合起来,借助开发机,通过编制程序(最好采用“8”字循环程序)进行调试。若调试通过后,就可以编制应用程序了。

(2)键盘调试一般显示器调试通过后,键盘调试就比较简单,完全可以借助于显示器,利用程序进行调试。利用开发装置对程序进行设置断点,通过断点可以检查程序在断点前后的键值变化,这样可知键盘工作是否正常。

以上讨论了借助简单工具对单片机硬件调试的方法,这些方法如果利用得好,就可以大大缩短单片机的开发周期。

最新单片机硬件系统设计原则

单片机硬件系统设计 原则

●单片机硬件系统设计原则 ●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系统扩展,即单片机内部的功能单 元,如ROM、RAM、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不能满足应用系统的要求时,必须在片外进行扩展,选择适当的芯片,设计相应的电路。二是系统的配置,即按照系统功能要求配置外围设备,如键盘、显示器、打印机、A/D、D/A转换器等,要设计合适的接口电路。 ●系统的扩展和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尽可能选择典型电路,并符合单片机常规用法。为硬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打下良好的基 础。 ● 2、系统扩展与外围设备的配置水平应充分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并留有适当余地,以便进行 二次开发。 ● 3、硬件结构应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并考虑。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产生相互影响,考虑的原则 是: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现,以简化硬件结构。但必须注意,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一般响应时间比硬件实现长,且占用CPU时间。 ● 4、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选用CMOS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 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择低功耗产品。 ● 5、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择、去耦滤波、印刷 电路板布线、通道隔离等。 ● 6、单片机外围电路较多时,必须考虑其驱动能力。驱动能力不足时,系统工作不可靠,可通过增 设线驱动器增强驱动能力或减少芯片功耗来降低总线负载。 ● 7、尽量朝“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功耗也增大, 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随着单片机片内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强,真正的片上系统SoC已经可以实现,如ST公司新近推出的μPSD32××系列产品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80C32核、大容量FLASH 存储器、SRAM、A/D、I/O、两个串口、看门狗、上电复位电路等等。 ●单片机系统硬件抗干扰常用方法实践 ●影响单片机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并受系统结 构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制造工艺影响。这些都构成单片机系统的干扰因素,常会导致单片机系统运行失常,轻则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重则会导致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形成干扰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1)干扰源。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信号,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du/dt, di/dt大的地 方就是干扰源。如:雷电、继电器、可控硅、电机、高频时钟等都可能成为干扰源。 ●(2)传播路径。指干扰从干扰源传播到敏感器件的通路或媒介。典型的干扰传播路径是通过导线 的传导和空间的辐射。 ●(3)敏感器件。指容易被干扰的对象。如:A/D、 D/A变换器,单片机,数字IC,弱信号放大器 等。 ● 1 干扰的分类 ● 1.1 干扰的分类 ●干扰的分类有好多种,通常可以按照噪声产生的原因、传导方式、波形特性等等进行不同的分 类。按产生的原因分: ●可分为放电噪声音、高频振荡噪声、浪涌噪声。 ●按传导方式分:可分为共模噪声和串模噪声。 ●按波形分:可分为持续正弦波、脉冲电压、脉冲序列等等。 ● 1.2 干扰的耦合方式

脱硫塔吸收塔安装方案

脱硫塔吸收塔安装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 1号机组烟气脱硫增容改造工程 1号机组吸收塔安装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青岛华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莱城项目部 2014年5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3) 2、施工前的准备 (3) 3、编制依据 (5) 4、吸收塔安装 (5) 5、喷淋层安装 (14) 6、附件安装 (15) 7、吸收塔焊接 (15) 8、脚手架搭拆 (15)

9、充水试验 (15) 10、表面处理 (16) 11、补底漆 (17) 12、质量保证措施 (17) 1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 14、安全风险控制计划 (21) 15、环境控制计划 (22) 1、工程概况 1.1.1、工程名称: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1~#4机组4×300MW烟气脱硫改造工程 1.1.2、工程性质:改造工程 1.1.3、工程规模:四套烟气脱硫改造装置 1.1.4计划工期:1号系统自2014年05月20日~2014年09月13日竣工。 工程简介 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1机组1×300MW烟气脱硫改造工程,由青岛华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内容包括完整范围内的设计、工程服务、建筑工程、制造、供货、运输、安装、调试、试验和培训等。本次是吸收塔安装工程(包括喷淋层3层,除雾器1层安装)。

本项目烟气脱硫吸收塔塔体内径12000mm,高度34275mm,内部装有喷淋层、除雾器等系统组件,塔体内壁防腐为玻璃鳞片。 工作范围 1.3.1脱硫岛吸收塔本体安装。 1.3.2吸收塔基本条件 2、施工前的准备 作业人员应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焊工需持有焊接有效合格证件。 施工前应熟悉了解图纸和有关规程规范,参加作业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未经技术交底不得上岗。 焊工应有良好的工艺作风,严格按照给定的焊接工艺施焊,并认真实行质量自检。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图纸、有关规程规范及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人员准备 注:由工地统一调派人员 、施工机具准备

吸收塔安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1、山东华能莱芜热电有限公司现有4,5号2×330MW机组,配套四角切圆燃煤锅炉,设计燃用本地高挥发份烟煤,同期配套烟气脱硫装置,由山东鲁电环保有限公司承包建设,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一炉一塔脱硫装置,共两套脱硫系统,部分系统为两炉公用,系统设增压风机,无GGH。现有的脱硫装置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即将执行的新环保要求,本次超低排放改造,两台机组分别新建一台二级吸收塔,并在二级吸收塔上增设一套湿式吸收塔。烟气经引风机后进入一级吸收塔(改造)脱硫,然后进入二级吸收塔(新建)。 2 、本吸收塔为直径12600mm、总高度,本体采用Q235-B钢板拼装焊接而成,底板采用δ6mm 钢板对接而成;基础环板采取δ=36mm、材质为Q345B钢板拼接而成。塔壁分为14层采用钢板拼装焊接板对接而成, 1~2层为δ22mm钢板, 3~5层为δ20mm钢板, 6~8层为δ18mm 钢板,9~12层为δ16mm钢板,13~14层为δ18mm钢板。 3、主要工程量: 4、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华能莱芜电厂2×330MW机组#4、#5机组吸收塔安装工程。 二、编写依据:

1、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2、厂家有关设备资料。 3、《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2002年版)。 4、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 。 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 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7部分:焊接DLT 。 7、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 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2014年版)。 9、《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年版)。 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 三、人力资源配置 1、人员配置: 2、施工进度节点: 6 10、吸收塔清理、检查、验收、封闭四、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准备 、对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必须细致、认真的进行,否则可能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施工技术准备的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划分。 、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

单片机系统等的硬件调试方法_百度文库

单片机系统等的硬件调试方法 1、首先是焊接的顺序问题。当初板子做好以后,我一口气就把所有的元件焊上去了,这样对于没有调试过的板子,就很难找到原因。所以焊接的顺序很重要,应该是应该按功能划分的器件进行焊接,顺序是功能部件的焊接--调试(OK--另一功能部件的焊接,这样容易找到问题的所在。 2、如果在调试按功能划分的器件上出现问题,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检查原理图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原理图与PCB图是否一致 3)检查原理图与器件的DATASHEET上引脚是否一致 4)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虚焊,引脚短路现象 5)查询器件的DATASHEET,分析一下时序是否一致,同时分析一下命令字是否正确(注意,命令字的顺序很重要,前些日子调试INTEL e28F640这款flash是的时候,在对其擦除和写操作的时候,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 6)有条件的可以用示波器。如我就是通过示波器对SRAM各个引脚进行检查,发现地址线都是有信号的,而数据线无信号出现,才找到问题所在。 7)飞线。用别的的口线进行控制,看看能不能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多试验,才能找到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3、多观察,多思考。如我前些日子在调试320×240点阵LCD的时候,发现怎么也不能出现图像,后来在偶然的机会下,发现LCD在MPU的CS2口线下,出现闪动

的情况,猜测这时候有数据写入到LCD中,仔细研究才发现,MPU的DATA0-7线与74LVC245的A0-7连接在一起,MPU的通过一个GAL16V8或是与非门等芯片进行逻辑组合后与74LVC245的OE引脚相连,这样MPU只有在某一地址范围内才可以进行数据读写操作。所以在调试过程中,对于出现的任何现象都不要放过,问题的解决就是从一些小的现象入手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有可能的情况下,最好焊两块板子以上,这样才好有个比较,硬件上很小的问题有很多时候是很难发现的。 5、软件的调试要和硬件配合进行,往往问题可能不是硬件上的。 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调试技巧 在单片机开发过程中,从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几乎是开发者针对本系统特点亲自完成的。这样虽然可以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的适应性,但是每个系统的调试占去了总开发时间的2/3,可见调试的工作量比较大。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是不能分开的,许多硬件错误是在软件调试中被发现和纠正的。但通常是先排除明显的硬件故障以后,再和软件结合起来调试以进一步排除故障。可见硬件的调试是基础,如果硬件调试不通过,软件设计则是无从做起。本文结合作者在单片机开发过程中体会,讨论硬件调试的技巧。 当硬件设计从布线到焊接安装完成之后,就开始进入硬件调试阶段,调试大体分为以下几步。 1 硬件静态的调试 1.1 排除逻辑故障 这类故障往往由于设计和加工制板过程中工艺性错误所造成的。主要包括错线、开路、短路。排除的方法是首先将加工的印制板认真对照原理图,看两者是否一致。

《单片机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短学期实验报告 (单片机系统设计) 题目: 专业: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成绩: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电压表设计 目录 1系统的设计要求 (2) 2系统的硬件要求 (2) 2.1真有效值转换电路的分析 (2) 2.2放大电路的设计 (3) 2.3A/D转换电路的设计 (3) 2.4单片机电路的分析 (4) 2.5显示电路 (4) 3 软件设计 (5) 3.1 软件的总流程图 (5) 3.2 初始化定义与定时器初始化流程图 (5) 3.3 A/D转换流程图 (6) 3.4 数据处理流程图 (6) 3.5 数据显示流程图 (7) 4 调试 (7) 4.1 调试准备 (7) 4.2 关键点调试 (7) 4.3 测试结果 (8) 4.4 误差分析 (8) 5结束语 (8) 5.1 总结 (9) 5.2 展望 (9) 附录1 总原理图 (10) 附录2 程序 (10) 附录3 实物图 (14)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电压表设计 ****学院 ****专业 姓名 指导老师:******* 1 设计要求 (1)运用单片机实现真有效值的检测和显示。 (2)数据采集使用中断方式,显示内容为有效值与峰值交替进行。 2 硬件设计 本系统是完成一个真有效值的测量和显示,利用AD737将交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用ADC0804实现模数转换,再通过单片机用数码管来显示。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系统框图由真有效值转换电路、放大电路、A/D 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五部分。 图2-1 原理框图 2.1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主要是利用AD737芯片来实现真有效值直流变换的,即将输入的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的有效值,其原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 由于AD737最大输入电压为200mV, 所以需要接两个二极管来限制输入电压,起到限幅的作用。如图中D1、D2,由IN4148构成,电容C6是耦合电容,电阻R1是限流电阻。 2.2 放大电路设计 放大电路主要是利用运放uA741来进行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2-3所示。 A/D 转换 单片机 电路 显示 电路 转换 电路 交流 信号 放大 电路

单片机红绿灯电路设计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红绿灯实训报告 题目:红绿灯项目设计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技术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组员:贺淼、纪鹏、邵文稳 指导老师:陶薇薇 2014年7月12日

摘要 交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这点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本系统采用STC89C52点单片机以及数码管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实现了南北方向为主要干道,要求南北方向每次通行时间为30秒,东西方向每次通行时间为25秒。启动开关后,南北方向红灯亮25秒钟,而东西方向绿灯先亮20秒钟,然后闪烁3秒钟,转为黄灯亮2秒钟。接着,东西方向红灯亮30秒钟,而南北方向绿灯先亮25秒,然后闪烁3秒钟,转为黄灯亮2秒钟,如此周而复始。 软件上采用C语言编程,主要编写了主程序,中断程序延时程序等。经过整机调试,实现了对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

目录 (一)硬件部分--------------------------- 3 1.1 STC89C52芯片简介-----------------------3 1.2 主要功能特性---------------------------4 1.3 STC89C52芯片封装与引脚功能-------------5 1.4 基于STC89C52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分析及设计-------------------------------------------10 (二)软件部分----------------------------14 2.1 交通灯的软件设计流程图-----------------14 2.2 控制器的软件设计-----------------------15 (三)电路原理图与PCB图的绘制-------------16 3.1 电路原理图的绘制(见附录二)----------16 3.2 PCB图的绘制(见附录三)---------------16 3.3 印刷电路板的注意事项------------------16 (四)调试及仿真---------------------------------------19 4.1 调试----------------------------------19 4.2 仿真结果------------------------------20 (五)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21 5.1 实验总结-----------------------------------------------21 5.2 实验总结-----------------------------------------------22 附录程序清单---------------------------22

KH-RJ-TS-01 脱硫系统调试大纲

阿荣旗荣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x130t/h生物质锅炉烟气脱硫除尘项目 脱硫系统调试大纲 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阿荣旗荣嘉项目部 编制:李蕾 审核:卞友斌 批准:程峰 2019年03 目录

一、前言 二、编制依据 三、工程概况和特点 四、试运组织分工及职责 五、调整试运应投入的设备系统 六、装置的单体试运和分系统试运 七、脱硫整套启动试运程序 八、调试工作过程的质量管理程序 九、调整试运应编制的方案、措施和移交的文件 十、调试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十一、安全及反事故措施

一、前言 为了指导烟气脱硫工程调试,确保试运安全,提高调试质量,合理控制工期,协调各方关系,高质量完成调试工作,特编制《阿荣旗荣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x130t/h生物质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启动调试大纲》。 本调试大纲是烟气脱硫工程启动调试的综合性、指导性文件。大纲规定了本工程启动调试各个阶段的组织机构、总体部署、各个设备系统调试基本原则、整套启动阶段综合性调试项目的原则及执行程序。调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使新安装的脱硫设施安全顺利地完成整套启动并移交生产,使设备投产后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脱硫效率达到设计值,发挥最佳的经济、环保社会效益。 安全文明生产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调试工作中的安全文明生产是保证调试顺利进行和优质高效投产的基础,在调试执行过程中必须保证人员、设备安全,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法规、制定和执行事故防范措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做到防患于未然。调试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安全文明生产为基础;以提高调试质量为核心;严格控制调试工期;加强团结协作、统一指挥的原则,确保试运安全、优质、按期完成。通过调试使设备、系统达到设计最优运行状态,装置各参数、指标达到设计保证值,使FGD装置顺利移交生产。本调试大纲一经批准生效后,作为指导调试整体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参加调试的各方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认真严格执行。 二、编制依据

单片机硬件系统设计原则

单片机硬件系统设 计原则 1

单片机硬件系统设计原则 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系统扩展,即单片机内部的功能单元,如ROM、RAM、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不能满足应用系统的要求时,必须在片外进行扩展,选择适当的芯片,设计相应的电路。二是系统的配置,即按照系统功能要求配置外围设备,如键盘、显示器、打印机、A/D、D/A转换器等,要设计合适的接口电路。 系统的扩展和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尽可能选择典型电路,并符合单片机常规用法。为硬件系统的标准 化、模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系统扩展与外围设备的配置水平应充分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并留有适当余地,以便进行二次开发。 3、硬件结构应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并考虑。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产生相互影响,考虑原则是: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殃,以简化硬件结构。但必须注意,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一般响应时间比硬件实现长,且占用CPU时间。 2

4、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选用CMOS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择低功耗产品。 5、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择、去耦滤波、印刷电路板布线、通道隔离等。 6、单片机外围电路较多时,必须考虑其驱动能力。驱动能力不足时,系统工作不可靠,可经过增设线驱动器增强驱动能力或减少芯片功耗来降低总线负载。 7、尽量朝”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随着单片机片内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强,真正的片上系统SoC已经能够实现,如ST公司新近推出的μPSD32××系列产品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80C32核、大容量FLASH 存储器、SRAM、A/D、I/O、两个串口、看门狗、上电复位电路等等。单片机系统硬件抗干扰常见方法实践 影响单片机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并受系统结构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制造工艺影响。这些都构成单片机系统的干扰因素,常会导致单片机系统运行失常,轻则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重则会导致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

华能岳阳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215;600MW机组烟气脱硝装置SCR系统调试方案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甲级调试证书单位(证书号:第1012号) 通过GB/T1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号:00505Q10478R2M ) 调试方案 日期 XTS/ 项目名称 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诉电话:华能岳阳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600MW 机组 烟气脱硝装置SCR 系统调试方案

编写初审复审技术部批准

华能岳阳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600MW机组 烟气脱硝装置SCR系统调试方案 1.调试目的 作为烟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物与氨气反应的重要系统,SCR系统调试的目的是确认系统的完整性及合理性,设备系统运行性能良好,控制系统工作正常,联锁保护动作准确,能满足进入脱硝装置整套启动的需要。为了确保以上工作的顺利开展,特编制本方案。 2.编制依据 2.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2.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 2.3.《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 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1) 2.5.《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 2.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 5047-95) 2.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 (DL/T 2.8.《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1994) 2.9.《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HG 20585-1998) 2.10.《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 3501-2001) 2.11.《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2.12.设备制造厂的技术标准及相关资料 3.系统概述 SCR 系统包括:氨注射系统、SCR反应器。 氨注射系统主要包括稀释风机、氨/空气混合器,氨流量控制阀,喷氨关断阀,喷氨格栅等。气态氨来自公用系统氨制备区,与稀释风机提供的空气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通过氨/空气混合器混合后经过喷氨格栅注入反应器,为脱硝工艺系统提供还原剂。稀释风机为两用一备;喷氨格栅包括喷氨母管,喷氨支管,每根支管上由手动流量调节装置,其作用为粗调进口烟道截面上的喷氨浓度分布。喷氨检测装置

吸收塔系统调试措施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宏光发电有限公司联盛2×300MW煤矸石发电项目 烟气脱硫工程 吸收塔系统调试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山东三融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12 年8月

目录 1、系统概述 (1) 1、编制依据 (3) 2、调试范围及相关项目 (3) 3、组织与分工 (4) 4.1施工单位 (4) 4.2生产单位 (4) 4.3调试单位 (4) 4、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5) 5、调试项目和程序 (6) 5.1吸收塔系统启动调试工作流程图 (6) 5.2调试步骤 (6) 6、调试质量的检验标准 (11) 7、安全注意事项 (11) 8、调试项目的记录内容 (12) 附录1 吸收塔系统启动前试验项目检查清单 (13) 附录2. 试运参数记录表 (14) 附录3 FGD装置分系统试运质量检验评定表 (15)

1、系统概述 本工程厂址位于山西省中部西缘柳林县的薛村镇,地处联盛能源有限公司规划的工业集中区内,东北距柳林县约11km,西北距军渡约5km,黄河在厂址西面约12km处。本工程规划建设两台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汽机直接空冷,脱硫系统同步建设。本期脱硫岛整体布置在烟囱后,两炉一塔方式,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副产物为二水石膏。整套脱硫系统中吸收剂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工艺水系统、GGH系统、吸收塔系统为公用,每台机组设置单独的增压风机系统。 吸收塔系统主要功能将引入的原烟气在喷雾吸收塔内通过吸收塔浆液的喷雾洗涤去除大量的SO2,脱硫反应生成的脱硫产物在吸收塔浆池中被通入的氧化空气强制反应生成硫酸钙并在浆池中结晶生成二水石膏。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排出泵送入石膏脱水系统,脱硫效率可达85%以上。 进入吸收塔的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浆池中溶解,通过调节进入吸收塔的石灰石浆液量或吸收塔排出浆液浓度,使吸收塔浆池pH值维持在4.5~5.5之间以保证石灰石的溶解及SO2的吸收。烟气在吸收塔内经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洗涤冷却并除去SO2。脱硫后净烟气由装设于吸收塔上部的2级除雾器除雾使烟气中液滴浓度不大于75mg/Nm3。除去雾滴后的净烟气接入主烟道,并经烟囱排入大气。脱硫反应生成的反应产物经吸收塔氧化风机鼓入吸收塔浆液的氧化空气强制氧化,生成硫酸钙并结晶生成二水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石膏的吸收塔浆液由石膏浆液排出泵排出吸收塔。SO2吸收系统可细分为吸收塔本体、浆液循环系统、脉冲悬浮系统、氧化空气系统及石膏浆液排出系统。 根据BMCR工况下烟气量以及烟气中SO2含量,本FGD装置每台吸收塔设置3台浆液循环泵,采用3层浆液雾化喷淋方式。 吸收塔除雾器布置于吸收塔上部,烟气穿过循环浆液喷淋层后,再连续流经两级除雾器除去所含浆液雾滴。在一级除雾器的上面和下面各布置一层清洗喷嘴。清洗水从喷嘴强力喷向除雾器元件,带走除雾器顺流面和逆流面上的固体颗粒。二级除雾器下面也布置一层清洗喷淋层。烟气通过两级除雾后,其烟气携带水滴含量不大于75mg/Nm3(干基)。除雾器清洗系统间断运行,采用自动控制。

脱硫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脱硫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发表时间:2017-11-13T12:42:13.1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于振海[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污染物的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对于新建及扩建以发电厂要求必须安装脱硫装置,部分老电厂也进行脱硫、脱硝改造。在新建机组投产的同时,要求配套的脱硫装置也相应投产。本文将对脱硫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污染物的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对于新建及扩建以发电厂要求必须安装脱硫装置,部分老电厂也进行脱硫、脱硝改造。在新建机组投产的同时,要求配套的脱硫装置也相应投产。本文将对脱硫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脱硫系统;安装;调试 1.前言 我国的耗煤大户主要是火力发电厂,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工业总排放量的60%以上。因此,削减和控制火电厂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是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2.脱硫塔主体安装就位 2.1脱硫塔主体安装前必须完成主体钢架的制作、吊装就位。钢架制作前必须考虑每榀钢架的就位位置,考虑其吊装次序。然后根据现场搭设制作平台,依据施工图纸下料,组焊。实时测量由于组焊导致热胀冷缩产生的偏差,并采取消除应力的措施,确保钢架的相对距离误差符合规范要求。钢架吊装就位过程,必须严格按照专项吊装方案和现场件选择符合要求的吊装机具,合理安排吊装顺序。组织人力现场调整钢架的相对标高、相对距离、垂直度、水平度等。最后,三榀钢架之间的横梁依次吊装就位,先用M12的螺栓固定调整,调整好水平度和相对距离后进行点焊。三榀钢架之间的连接完毕后,复测水平度、垂直度、相对距离。一切完好后进行钢架之间的焊接,焊接时注意应力和变形。 2.2脱硫塔塔体进行现场制作,采用倒装法进行安装。倒装法在施工工效、施工质量、安全性等方面都比较占优势。找出塔体的中心点,根据塔体的直径,在底板上划出塔体的圆周线。按照塔体的排版图进行计算下料,从上向下的顺序进行制作安装,沿环形焊缝对两层塔体错边进行调整,调整好后进行点焊。为了减少焊接变形量,沿塔体均匀布置焊工向同一方向同时施焊。依次逐段进行施工,然后对塔体的中心度、设计标高进行复测,符合要求后对塔体整体进行焊接固定。其他活性炭容器、消石灰容器、水箱等容器都采用地面现场下料制作,然后整体吊装就位的方法。 2.3主要设备安装就位。 (1)现场开箱、清点和设备交接。设备运至现场后,根据设备装箱清单逐项进行核对。检查设备的数量、规格、型号、尺寸,出厂合格证以及性能检测报告,附带文件。确认无误后现场进行设备交接。 (2)设备安装前对设备基础进行复验。清除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孔洞内的杂物、积水、泥土。将设备吊装就位,合理布置垫铁,调整设备标高、水平度、斜度等。本工程主要的设备有风机、空气斜槽、螺旋输送机、储气罐、水泵、仓泵等。 2.4布袋除尘器安装。 (1)基本结构:①本体:支架、箱体、灰斗、雨棚等;②过滤系统:布袋、笼骨等;③清灰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喷吹管、脉冲喷吹阀等;④烟气系统:进风烟道、排风烟道、旁通烟道、一次导流板、二次导流板、进口风门、出口风门、旁通风门等;⑤控制系统:温度、压力及差压变送器、PLC控制系统。 (2)基础检查和划线。将基础地脚螺栓孔清理干净,并对钢支柱基础编号,向土建索取基准线,做好标记,根据图纸所示位置,画出每个钢柱的坐标位置,用墨线弹出,测量准确作好记录,测量每根地脚螺栓的位置误差并校正、调直。 (3)钢立柱及斜撑安装。吊装前将立柱底板划线然后吊起找正后与柱底板螺栓连接,总体吊装顺序为先吊装中间固定支柱,而后依次向外吊装;吊装使用经纬仪找支柱铅垂度,后用钢卷尺检查柱距、对角线。安装斜撑时注意保证钢支柱垂直度、柱距、对角线,斜撑点焊后,应校核钢支柱垂直度、柱距、对角线,合格后再进行斜撑焊接,全部钢支柱立好后按设计标准校验钢支柱的柱距、标高、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壳体结构安装。首先进行立柱大梁的安装。把立柱大梁按图纸位置摆好,用枕木找平、找正,安装连接螺栓定位,校正各部尺寸,合格后施焊。墙板在地面组合后吊装就位,焊接固定。 (5)灰斗组合安装。首先将灰斗各片组合,在平台上清点编号,对缺陷进行校正,将灰斗上部四片大口朝下按编号对接施焊,再将下部灰斗与上部焊成一体,安装导流板,各部组合要按图施工,焊缝严密。 (6)笼骨、滤袋安装。布袋除尘器箱体安装焊接完成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即可进行笼骨、滤袋等的安装。笼骨安装时应检查无毛刺、变形,笼骨固定后应垂直、牢靠,各笼骨间距均匀、排列整齐,与箱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布袋安装时应检查有无孔洞、破损等缺陷,安装时应缓慢,防止布袋与周围硬物、尖角物件接触、碰撞。禁止脚踩、重压,以防破损,应用专用卡套固定牢靠。除尘器布袋安装过程严禁烟火,安装完成后应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2.5管道系统安装。 首先要详细了解管道系统工艺流程,该管道系统主要有压缩空气管道、水管、输送灰系统管道、输送原料管道。根据不同的管道系统,选择不同管径和材质的管材,然后进行现场实地测量下料,合理布置走向。注意设备就位位置、坡度设置和阀门方向。在塔体上的开开孔位置必须根据图纸设计准确测量后进行。 3.脱硫系统调试技术控制点 3.1整套启动前切实完成所有联锁保护试验 脱硫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不直接影响到电厂机组的安全及经济运行,但是由于其主要运行介质为石灰石浆液,运行条件恶劣,对自动化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更需要完善的保护和精确的自动调节来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尤其是增压风机、湿磨机、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等6kV设备和三个烟气挡板的联锁保护试验,以及增压风机自动开度、石灰石自动供浆、石膏浆液自动排出三大调节的精确控制,都直接关系到脱硫系统整套启动的安全稳定运行。

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清华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大世界第二课信息新技术中的教学内容,属于理论基础知识课。 本课重点是学生通过拆卸和安装计算机主机箱,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并说出硬件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硬件发展史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学生对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工作有些薄弱,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在搬运计算机主机箱时具备一定的体能,在拆卸和安装计算机主机箱时也会讲究一些方式和方法。 本课主要将学生分成三名学生一个小组,分别拆卸和安装三种不同年代和型号的计算机主机箱。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 (1)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并能说出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主机箱的拆卸和安装方法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动手实践,拆卸和安装计算机主机箱,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2)学生通过任务驱动来探究计算机主机箱的硬件构成 (3)通过不同年代和机型的主机箱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发展演变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验证理论的实践过程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识别 【教学难点】 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分析

任务驱动法、实践法、对比法 六、教学准备 (1)计算机主机箱8台,梅花螺丝刀16把,一次性纸杯8个。 (2)主机箱台签8个,主机箱各部件名称台签8套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89C51单片机44键盘应用实例程序设计(含硬件仿真电路图)

89c51单片机4*4键盘应用实例硬件仿真电路图如下: 程序如下(编译成功): #include"reg51.h" #include"LCD1602.h" #include"hardware.h" char code tab[4][4]={ {'1','4','7','#'}, {'2','5','8','0'}, {'3','6','9','*'}, {'A','B','C','D'}}; //0到F的16个键植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a) { unsigned char i; while(a--)

for(i=100;i>0;i--) ; } char kbscan() //键盘扫描 { unsigned char hang,lie,key; if(P3!=0x0f) delay(5); if(P3!=0x0f) { switch(P3&0x0f) { case 0x0e:lie=0;break; case 0x0d:lie=1;break; case 0x0b:lie=2;break; case 7:lie=3;break; } P3=0xf0; P3=0xf0; switch(P3&0xf0) { case 0xe0:hang=0;break; case 0xd0:hang=1;break; case 0xb0:hang=2;break; case 0x70:hang=3;break; } P3=0x0f; while(P3!=0x0f); key=tab[hang][lie]; } else key=0; return (key);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temp; LCD_initial(); LCD_prints("piaoling"); P3=0x0f; P0=0xff; while(1)

海化公用系统调试措施-07修改解析

山东海化热电分公司5-6#机组 炉外烟气脱硫工程 公用系统调试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

目录 1.设备系统概述 2.编制依据 3.调试范围 4.组织与分工 5.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6.调试程序 7.连锁保护清单 8.调试质量目标和计划 9.安全注意事项 10.调试项目的记录内容 附:质检表

山东海化热电分公司5-6#机组炉外烟气脱硫工程 公用系统调试措施 1.公用系统概况 山东海化热电分公司5-6#机组炉外烟气脱硫工程公用系统主要包括工艺水系统、工业水系统、仪用/杂用压缩空气系统和石膏浆液排出系统。 1.1 工艺水系统 FGD装置的工艺用水引自电厂侧,有两路供水,①厂区工艺水系统,②厂区海水系统。两路来水可手动门切换送入工艺水箱,为脱硫工艺提供工艺用水。用水单元主要有: ·吸收塔补给水; ·除雾器冲洗用水; ·密度计、pH计、液位计冲洗; ·所有浆液输送设备、输送管路冲洗及储存箱用水; ·氧化风空气管道减温水; ·石灰石浆液制备用水。 工艺水箱的可用容积按机组脱硫装置正常运行1h的BMCR工况下工艺水耗量设计有效容积,有效容量:50m3;尺寸: Φ4000×4000mm。配备2台工艺水泵,运行方式一用一备,将工艺水送至FGD场地内所有需用工艺水的地方。除此之外,配备了4台水泵用于吸收塔除雾器的冲洗供水,#1塔除雾器冲洗水泵2台,#2塔除雾器冲洗水泵2台,运行方式一用一备。所有的水泵为离心式水泵。 1.2 工业水系统 工业水取自电厂工业水系统,直接供至FGD场地内所有需用之设备,主要应用于设备冷却用水。使用后送至工艺水箱,再作为工艺水使用。用水单元:·氧化风机冷却水 ·石膏浆液排出泵轴封水 ·石灰石浆液泵轴封水

计算机硬件系统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的硬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由哪些部件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中的CPU是什么以及各部件各有什么功能。【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和内存条等。几张计算机硬件图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小学我们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我们认识键盘、鼠标、显示器和打印机等。大家想一下计算机主机箱里面又是什么呢?(展示几张计算机硬件图片)拿几个内存条让学生实际的观察。这一节课大家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教材。 ◆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功能并由学生汇报。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即计算机主机、显示

器、键盘、鼠标和各种外围设备等。 ①主机:内部主要包括主板、中央处理器、硬盘、鼠标、内存、显卡和光驱等。 主板:主机中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其他主板联系在一起。主板的性能的好坏对计算机的影响很大主板与CPU本身必须匹配。 中央处理器:通常人们称为CPU,是插在主板CPU插座上的一块集成芯片。相当于人的大脑。主要任务是分析和处理各种数据的重任。硬盘:计算机存储数据的部件,相当于人们存放粮食的仓库。计算机的大部分信息都存储在硬盘上。 内存:CPU和硬盘之间的一座桥梁。平常我们说的内存条。 显卡:能把CPU处理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器的屏幕上。 声卡:能将计算机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满足用户的听觉需要。光驱:用于读出光盘的数据。看影碟、欣赏CD音乐等通过光驱才能实现。 网卡:能够实现数据通信。 ②显示器:计算机向用户显示信号的外围设备,是计算机最重要的输出设备。现在流行的有:阴板射线管显示器(CRT)和液晶显示器(LCD)。 ③键盘和鼠标:都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使计算机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进行工作。 其他外围设备 除了上述说介绍的硬件设备外,计算机还有一些外围设备,如打印机

ATmega128 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

ATmega128 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 在本系统中,本小节主要讲ATmega128 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工作原理和硬件电路设计等。2.5.1 ATmega128 芯片介绍ATmega128 为基于AVR RISC 结构的8 位低功耗CMOS 微处理器。片内ISP Flash 可以通过SPI 接口、通用编程器,或引导程序多次编程。引导程序可以使用任何接口来下载应用程序到应用Flash 存储器。通过将8 位RISC CPU 与系统内可编程的Flash 集成在一个芯片内,ATmega128 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提供了灵活而低成本的方案。ATmega128 单片机的功能特点如下:(1)高性能、低功耗的AVR 8 位微处理器(2)先进的RISC 结构①133 条指令大多数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② 32x8 个通用工作寄存器+外设控制寄存器③全静态工作④工作于16 MHz 时性能高达16 MIPS ⑤只需两个时钟周期的硬件乘法器(3)非易失性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器① 128K 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 ②寿命: 10,000 次写/ 擦除周期③具有独立锁定位、可选择的启动代码区(4)通过片内的启动程序实现系统内编程① 4K 字节的EEPROM ② 4K 字节的内部SRAM ③多达64K 字节的优化的外部存储器空间④可以对锁定位进行编程以实现软件加密⑤可以通 过SPI 实现系统内编程(5)JTAG 接口(与IEEE 1149.1 标准兼容)①遵循JTAG 标准的边界扫描功能②支持扩

展的片内调试③通过JTAG 接口实现对Flash,EEPROM,熔丝位和锁定位的编程(6)外设特点①两个具有独立的预分频器和比较器功能的8 位定时器/ 计数器②两个具 有预分频器、比较功能和捕捉功能的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③具有独立预分频器的实时时钟计数器④两路8 位PWM ⑤ 6 路分辨率可编程(2 到16 位)的PWM ⑥输出比较调制器⑦ 8 路10 位ADC ⑧面向字节的两线接口⑨两个可编程的串行USART ⑩可工作于主机/ 从机模式的SPI 串行接口(7)特殊的处理器特点①上电复位以及可编程的掉电检测②片内经过标定的RC 振荡器③片内/ 片外中断源④ 6 种睡眠模式: 空闲模式、ADC 噪声抑制模式、省电模式、掉电模式、Standby 模式以及扩展的Standby 模式⑤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选择的时钟频率⑥通过熔丝 位可以选择ATmega103 兼容模式⑦全局上拉禁止功能ATmega128 芯片有64 个引脚,其中60 个引脚具有I/O 口功能,资源比较丰富,下面对ATmega128 的各个引脚做简单介绍:VCC:数字电路的电源。GND:接地。端口(PA7..PA0)、(PB7..PB0)、(PC7..PC0)、(PD7..PD0)、(PE7..PE0)、(PF7..PF0)、(PG4..PA0):为8 位双向I/O 口,并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则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

吸收塔安装施工方案

目录 1、概述 (3) 1.1编制依据 (3) 1.2工程概况 (3) 1.3工程范围 (4) 2、施工工艺 (5) 2.1提升装置选择 (5) 2.2准备工作 (5) 2.3施工方法 (8) 2.4施工风险点预控措施 (9) 3、施工技术措施 (10) 3.1材料的验收和管理 (10) 3.2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1) 3.3放样、下料 (13) 3.4环形加强筋的安装 (13) 3.5主要质量控制项目及检查方法 (13) 3.6筒体圆度和垂直度控制措施 (14) 3.7焊接及检测 (14) 4、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17) 4.1工程质量目标 (17) 4.2质量保证体系 (17) 4.3质量控制细则 (17) 4.4工程质量三级验收制度 (18) 5、开工前准备措施 (19) 6、人员配置计划 (19)

7、安全与环境卫生技术措施 (20) 8、文明施工技术要求 (22) 9、消防管理 (22) 10、应急处置预案 (23)

1、概述 1.1编制依据 1.1.1 华能海口电厂8、9号机组超低排放脱硫改造项目招标文件 1.1.2 华能海口电厂8、9号机组超低排放脱硫改造项目技术协议 1.1.3 华能海口电厂8、9号机组超低排放脱硫改造项目合同 1.1.4 华能海口电厂8、9号机组超低排放脱硫改造项目提供的原始资料 1.1.5 相关设计图纸 1.1.6相关的现行技术规范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GB50128-2014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NB/T47003.1-2009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NB/T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NB/T47013.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NB/T47013.4-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NB/T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NB/T47013.7-2012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DL/T5418-2009 1.2工程概况 华能海口电厂2×330MW亚临界机组,四期8、9号机组烟气脱硫装置由清华同方环境有限公司承建,均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液柱塔)烟气脱硫工艺,按一炉一塔设计。在燃用含硫量1.0%的脱硫设计煤种时,脱硫装置入口二氧化硫浓度为2050mg/m3(标态,干基,6%O2)时,二氧化硫脱除率不小于95%。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5月通过了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由于煤炭市场变化,并且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原有脱硫装置难以满足排放需求,华能海口电厂2014年委托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对两台机组原有脱硫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在脱硫吸收塔入口烟道与底部喷淋层中间增加一层合金托盘。脱硫系统按收到基全硫份1.5%的设计煤种设计,在燃用设计煤种时,入口二氧化硫浓度为3075mg/Nm3(标态、干基、6%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