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时间性与未来

传统 时间性与未来
传统 时间性与未来

甘阳: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传统问题实际上是文化讨论中的核心问题所在。百年来的中西古今文化之争,其理论上的争论焦点,差不多都落在这个问题上。八十年代重开文化大讨论,事实上

也已经逐渐把这个问题推到了前台。从目前看来,国内外的许多论者似乎都持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所谓“反…反传统?”的态度或倾向。这种倾向认为,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由于把“现代化”与“西化”不恰当地等同了起来,以一种全盘否定的“反传统”态度来对待中国文化,因此在客观上“切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造成了所谓的文化传统的“断裂带”。既然中国文化的“传统”已经出现了“断裂”,那

么今日的任务自然也就是应该去弥补这种断裂,以“接上”中国文化的“传统”。当然,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文学中的寻根意识,自有作家们的一番辛酸苦辣在内,其原因的复杂与今后实际走向的必然多重分化,实非一时所能说得清楚;从七十年代末的“伤痕文学”如此快地走到今日这种“文化文学”(我们姑且这么称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甚至中国当代文化史上如何评说,恐怕目前也还为时过早。我们这里想要说明的只是,在对“五四”进行再认识之时,必须对“传统”问题本身也进行一番

再认识;八十年代的文化讨论,应该首先在理论上或方法论上对“传统”本身作出新的理解和认识,换句话说,当我们大谈“文化传统的断裂”时,当我们千方百计地企

图“补接”文化传统时,不妨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一下这样一个基本问题:

究竟什么叫“传统”?究竟怎样才是或才能继承“传统”?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在这里引入“时间性”(zeitlicbkeit/tem-porality)这个概念,其特点是带有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间维度。我们现在可以问,从时间性上讲,所谓的“传统”究竟落在那一个时间维度上?

以往的通常看法实际上多半是把“传统”与“过去”等同了起来。尤其是那些特别强调传统的重要性的论者,他们所说的“传统”无非就是“过去”或说过去的东西。把“传统”看成是“过去”的观念,实质上隐含着一个通常不易觉察的假定,亦即把“传统”或“文化传统”当成了一种“已经定型的东西”,当成了一种绝对的、固定化了的东西。也就是说,凡是“过去”没有的东西就不属于“传统”,“传统”成了象天上的月亮那样

的万世不变的自然物体,而我们与传统的关系也就成了一种与固定不变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借用西人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话说,就是一种“我与它”的关系,其特点是,不管我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传统总是保持着它的自身同一性而始终不变:“它,

总是它、它!”(参见布伯:《我与你》,爱丁堡一九三七年英译本)

这种把“传统”等同于“过去”,就必然会以牺牲“现在”为代价,因为这种传统观点是以“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尤其是所谓文化的价值核心、文化的心理结构等等)

为尺度来衡量现在的文化是不是标准地道的中国文化“传统”,从而也就把现在纳入于过去的范畴,拉进了过去的框架;而现在既然已经下水,则未来自然也就不能不跟着入笼,由此,现在也好,未来也罢,统统都被装进了过去这宝瓶之中,统统只不过是那同一个恒定不变而又能循环往复的“过去”。诚然,许多人倒也都好谈“未来”,例如,“未来世界必定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百千年后中国文化将会如何如何”之类,这种说法看上去似乎十分高瞻远瞩,能不拘泥于只从“现在”出发的功利实用考虑,

而能从“未来”这深远的前景出发来筹划中国文化,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幻相”,因为这种种说法恰恰正是在从“过去”看“未来”,而不是从“未来”看“过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所说的这个“未来”、所说的这个“百千年后”,实际上仍然只不过是那个“过去”,再过一万年,也永远还是那个“过去”!所谓的“未来”早就已经被根据“过去”的标准量体裁衣、切削成型,它与“过去”了无区别,只不过是“过去”的翻版而已。

以上种种,我们称之为“过去式的思维方式”或“过去式的生活态度”,其根本特点就是严重地缺乏现实感,缺乏自我意识。这种“过去式的思维方式”或“过去式的生活态度”大概与我们历来的时间观有关,我们将之称为“ 过去型的时间观”,亦即人

们总是习惯于把“过去”这一维当作“时间性”和“历史性”的根基、本质、核心,因此

一谈到“传统”、“文化”这些在时间中和历史中存在的东西,首先就十分自然地到“过去”中寻找,尽管“过去”实际上早已过去了,但人们总力图在“现在”中把这个“过去”挖掘出来,复制成型,并把这个“过去”再投影到“未来”上,因此,继承传统成了复制过去,光大传统也无非加大投影。久而久之,也就必然形成了一种以过去为中轴的内循环圈,现在和未来都被划地为牢绕着过去作向心运动,在过去这巨大的向心引力下,现在和未来的任何一点新的可能性均被吞噬、碾碎、消化、瓦解,“现在”

与“未来”实际上根本就已不复存在,因为它们全都被“过去化了”。这种循环我们可称之为“过去式封闭型内向循环”、“过去型时间观”、“过去式思维方式”或“过去式生活方式”。海外许多学者近年来常常爱用“忧患意识”这个概念,意思是说,儒家文

化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对“郁郁乎文哉”的周代文化竟会衰败没落感到无比“忧患”有关,因此,“忧患意识”——担心过去的文化不复再传一一也就构成了历来儒

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个说法我们非常赞成,因为所谓的“忧患意识”恰也就是

我们所说的“过去式”思维观和生活观。不过海外许多学者似乎对这种“忧患意识”评

价很高,并且也象古人那样非常“忧患”中国在现代化之后,中国文化还能否成其为中国文化;我们却恰恰相反,不但没有这种“忧患意识”,也不大理解这种“忧患意识”,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中国的过去要是没有这种杞人忧天式的“忧患意识”,那么我们现在大概也不必为现代化而“忧患”了。

与上述这种传统观完全相反,我们认为,“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型的一种“实体”,因此,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恰是在“未来”而不是在“过去”,这就是说,传统乃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处在制作之中,创造之中,永远向“未来”敞开着无穷的可能性或说“可能世界”。正因为如此,“传统”绝不可能只等于“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恰恰相反,传统首先就意味着“未来可能出现的东西”——未来的人、未来的事、未来的思想、未来的精神、未来的心理、未来的意识、未来的文化、未来的一切。因此,“继承发扬”传统就绝不仅仅只是复制“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而恰恰是要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创造出“过去从未存在过的东西”,从我们今日来说,就是要创造出过去的中国人不曾有过的新的现代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而所谓“批判的继承”,也就并不只是在“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中挑挑拣拣,而是要对它们的整体进行根本的改造,彻底的重建。

根据我们的传统观,传统既然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传统既然是永远在制作之中,创造之中,那么我们每一代人自己“现在”的存在就都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偶然存在,不是“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之自然延续,不是仅仅作为“过去”的文化心理结构之载体、导体才有资格被“传统”所接纳,而是对“传统”具有着一种“过去”所承担不了的必然的使命,这使命就是:创造出“过去”所没有的东西,使“传统”带着我们的贡献、按照我们所规定的新的维度走向“未来”,用当代解释学(hermeneutics)

大师伽达默尔(h-g.gadamer)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了传统。”(伽达默尔:《真实与方法》,纽约一九七五年英文版第261页)换言之,传统、文化、历史都不是什么超乎我们之外或之上的“非时间的”自然持存之物,而是与我们每一代人在每一特定时间中的所作所为内在相联的,并且就是由我们每一代人在每一具体时间内对它们的理解、改造、创造所构成的,用当代解释学的术语来说,它们都是“有效应的历史”,也就是说,每一代人都对传统、文化、历史起着特定的作用,产生着特定的结果、效果、效应,从而在这一特定历史时间中有效地影响着、制约着、改变着传统、文化、历史。所谓的“ 传统”、“文化”等等,就是这样在每一代人所创造的新的结果、

效果的影响下而不断地改变着、发展着,因此“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传统应当被绝对化和固定化”(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版第30页)。

我们前面说,“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是在“未来”这一维,也就是要强调“传统”具有着无限广阔的可能性与多样性,而不能被拘囿于一种僵死固定的“模式”或“结构”之中。确切地说,我们所理解的“传统”,就是在“过去”与“现在”的不断遭遇、相撞、冲突、融合(新的同化旧的)之中所生发出来的种种“可能性”或说“可能世界”,而这些“可能性”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未来”。在我们看来,唯有这种既立足于当下此刻同时又敞开着无限可能性的运动过程才是“真的”未来。与此同时,“真的”“现在”之本质就在于:它能使过去服从自己,又使自己服从“未来”,亦即不断把“现在”变成“过去”,以新的“现在”与旧的“现在”相对立、相抗争,从而使“过去”和“现在”都不断地走向“未来”,不断地敞开、扩大可能性的国度,而所谓的“传统”正就是这样一种“过去与现在不断交融会合的过程”(同上第258页),亦即不断走向未来的过程。正因为这样,所谓的“过去”也就能够成为一种“真的”过去了:过去在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僵死固定的现成之物,而是成了不可穷尽的可能性之巨大源泉,这才是“真的过去”之本质所在,这也就是我们的“过去”与前一种传统观的“过去”之根本区别所在。

由此也就可以看到,我们强调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是在“未来”这一维,恰恰不是要扔掉“过去”,相反,倒不如说正是要强调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返回到“过去”之中,亦即不断地开发、开采“过去”这巨大的可能性源泉,“过去”的本质正寓于“未来”之中,正存在于“过去不曾存在的东西”之中,而不象通常所以为的那样是存在于“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之中。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述,我们不妨说,真正的过去大于“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而等于“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加“过去不曾存在的东西”,之总和;同样的,真正的现在大于“现在已经存在的东西”,而等于“现在已经存在的东西”加“现在不曾存在的东西”之总和;换句话说,真的过去、真的现在,与真的未来实是同一不二的东西,它们都具有一种“超出自身”的性质,都具有一种“向着可能性去存在”的动态结构——正是在“可能世界”这伟大的国度中,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界限被完全打破了,它们不再各自固着于自己所处的地平线上,而是彼此交融、你我不分,形成为时间性之“地平线的交融会合”,亦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共同的时间性地平线。在这种“时间性地平线”上,时间的自然次序似乎被颠倒了:在自然秩序中,时间总是呈现为“历时性”结构,亦即总是从过去流向现在流向未来;然而在我们所说的时间性地平线上,时间却呈现为“共时性”或说同时性的结构,亦即过去、现在、未来都“同时化”在未来这一维中,我们把时间的这样一种“同

时化”结构称之为时间的真正“时间化”,亦即所有的时间瞬点都被“未来化”了,因而也就可以说时间似乎是从未来走向现在走向过去的。我们把这种时间观称之为“未

来型时间观”,亦即把“未来”这一维作为“时间性”和“历史性”的根基、本质、核心,总是从“未来”这一维来理解“现在”与“过去”;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这些在时

间与历史中存在的东西,我们总是把它们看成为首先存在于“未来”之中的永远有待

完成的无穷大有机整体或有机系统。在这种有机整体中,“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

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或一个要素而已;显而易见,这种“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

不但不能规定整个系统亦即整个“传统”或“文化”的意义,不能规定“现在”与“未来”出现的其他部分或要素的意义,而且甚至都不能决定它自身的意义,因为它的意义只能由它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所决定,只能由它与其他部分其他要素的关系所决定。

如果把“文化”、“传统”看成有机整体或有机系统,今日许多论者津津乐道的所谓“还孔子的本来面貌”、“还儒学的本来面貌”,在作者看来也就只是毫无意义的语词,因为孔子也好,儒学也好,都没有什么自身不变的“ 本来面貌”,它们的面目都是在历史与时间中不断地塑造着又不断地改变着的,每一代人都必然地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来重新塑造、修正、改变孔子与儒学的面貌:汉代有董仲舒的孔子,宋明有朱熹的孔子,晚清有康有为的孔子,五四一代有鲁迅、胡适的孔子,今日又有李泽厚的孔子……,因此,真正的问题就根本不在于孔儒的“本来面貌”是什么,而是在于,孔儒之学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究竟还能起什么作用?更确切地说就是,孔儒之学能够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系统的主干和核心吗?今日中国文化还能沿着“儒道互补”

的路数走下去吗?二十世纪以后中国文化的“传统”还能以儒家文化为象征和代表吗?

我们的回答是断然否定的。在我们看来,如果还是那样的话,那就只能表明中国文化的系统仍然是“过去已经存在的”那个系统,因为它缺少足以标志其“现代”特

征的新的要素来作为它的核心和主干。毫无疑问,儒道文化在今日以及今后都仍将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起着作用,但是问题在于,在今日以及今后,它们在中国文化系统中的意义或地位当与“过去”截然不同。中国文化的“传统”在今后将远远大于儒、道、释的总和,而有其更为广阔的天地和更为宏伟的气象,所以即使在“现代化以后”或“后工业社会”的中国文化,也不会是什么“儒家文化的复兴”(这种说法在我们看来未免太小家子气)。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我们与国内外许多论者的主要分歧,根本不在于是抛弃还是保存、否定还是肯定儒家文化,也不在于是肯定得多与否定得多、注意积极的多与注意消极的多之间的区别,而是在于“如何保存”这个

问题上。在我们看来,必须把儒道文化都带入一个新的更大的文化系统中,而不能仍然把儒道文化本身就看成是中国文化的整体系统,然后试图以此为本位来吸取、

同化新的文化因素(例如许多人今日幻想的再来一次当年儒学同化佛学的“壮举”)。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把儒家文化继续当成“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必须重新塑造中国文化新的“基本精神”,全力创建中国文化的“现代”系统,并使儒家文化下降为

仅仅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次要的、从属的成份。在我们看来,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儒家文化曾经起过的消极的甚至反动的作用,唯有这样才是真正光大中国文化

的“传统”。然而在许多论者那里却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似乎唯有使“中国文化

的基本精神”始终维持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才称得上是继承发扬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否则便是“切断”、“割断”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时下对“五四”的种种流行评论正都由这种“传统观”而来。从这样一种传统观出发,论者们自然也就十分合乎逻

辑地试图仍然以儒家文化(或儒道并举)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系统的基础和核心,从而他们的工作重点自然也就十分合乎逻辑地放在力图分清儒家文化中好的、积极的方

面与不好的、消极的方面上(其基本套路说到底无非是力图把“内圣之学”与“外王之道”区别开),这种企图的用意不可谓不好,然而在我们看来却未免太天真了一些,

其结果也可能是徒劳的,因为文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一个脱离这整体系统的孤立因素,谈不上什么绝对的好与不好,积极与消极,一切都以它在系统中的

地位和作用为转移;在我们看来,只要中国文化的整体系统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只要儒家文化仍然是中国文化系统的主体和基础,那么儒家文化在历史上曾经起过

的那些消极反动作用就不可避免地仍然会起作用。

我们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时代,在这种巨大的历史转折年代,继承发

扬“传统”的最强劲手段恰恰就是“反传统”!因为要建立“现代”新文化系统的第一步必然是首先全力动摇、震荡、瓦解、消除旧的“系统”,舍此别无他路可走。五四这

一代人正是担当起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在我们看来,五四不但没有“切断”、“割断”中国文化的“传统”,恰恰相反,正是他们极大地宏扬、光大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因为五四这一代知识分子不但“消解”了“过去”的中国文化系统,而且正是他们开辟、创造了整整一代辉煌灿烂的中国新文化!五四的文化正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现代”

文化形态的雏形!五四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正是中国文化在现代将有一伟大腾飞的第一代“历史见证者”!真正的问题根本不在于“五四”这一代人“否定得多、肯定的少”、“隔断了民族文化传统”,而是在于,五四知识分子只是为中国新文化砌下了

第一块基石,还来不及也不可能彻底完成建设中国“现代”文化系统的任务,这个使

命历史地落在了八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肩上。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今日已经真正迈开了它的步伐,有幸生活于这样一个能够亲手参与创建中国现代文化系统的历史年代,难道我们还要倒退回去乞灵于五四以前的儒家文化吗?!

天不负我辈,我辈安负天?!原载《读书》1986年第二期

走向未来丛书书目

《走向未来》丛书书目 《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从1983年开始,到1989年因众所周知或不知的原因结束,共出版约74种。因介绍西方现代思潮特别是“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伦)、融会文理、倡导科学理性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新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锋和主将。 1984年出版: 《人的发现》李平晔著 《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李宝恒译 《激动人心的年代》李醒民著 《GEB--一条永恒的金带》道.霍夫斯塔特著乐秀成译 《现代物理学和东方神秘主义》根据F.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编译灌耕编译 《现实与选择》朱家明吕政著 《经济控制论》何维凌邓英淘编著 《探险与世界》于有彬编著 《看不见的手》杨君昌编著 《语言学与现代科学》陈明远编著 《在历史的表象背后》金观涛著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刘青峰著 1985年出版: 《人的现代化》[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著殷陆君编译 《大变化时代的建设者》汪家溶编著 《没有极限的增长》朱利安.林肯.西蒙原著黄江南朱嘉明编译 《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金观涛唐若昕著 《在国际舞台上》陈汉文编著 《昨天今天明天》邓正来编著 《摇篮与墓地》陈越光陈小雅著 《择优分配原理》茅于轼著 《第三次数学危机》胡作立著 《凯恩斯革命》杨君昌编著 《艺术魅力的探寻》林兴宅编著 《西方文官系统》杨百揆陈子明陈兆刚李盛平缪晓非著 《动态经济系统的调节与变化》邓英淘何维凌编著 《新的综合》[美]爱德华.奥尔本.威尔逊著李昆峰编译

1986年出版: 《富饶的贫困》王小强白南风著 《定量社会学》郭治安姜璐沈小峰编著 《儒家文化的困境》萧功秦著 《系统思想》[美] 小拉尔夫.弗.迈尔斯主编杨志信葛明浩译 《日本为什么成功》[日]森岛通夫著胡国成译 《悲壮的衰落》金观涛王军衔著 《弗洛伊德著作选》约翰.克里曼编贺明明译 《西方的丑学》刘东著 《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美]R.K.默顿著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画布上的创造》戴士和著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美]约瑟夫.阿.勒文森著刘伟刘丽姜铁军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著黄晓京彭强译 《信息革命的技术源流》宋德生著 《增长、短缺与效率》[匈]亚诺什.科内尔著崔之元钱铭今译 1987年出版: 《走向现代国家之路》钱乘旦陈意新著 《竞争中的合作》陈汉文编著 《计量历史学》[苏]科瓦尔琴科主编闻一肖吟译 《哲学的还原》麦克斯韦.约翰.查尔斯沃斯著田晓春译 《凯恩斯理论与中国经济》林一知著 《人的创世纪》张猛顾昕张继宗编著 《社会研究方法》[美]艾尔.巴比著李银河译 《发展社会学》胡格韦尔特著白桦丁一凡编译 《上帝怎样掷骰子》陈克艰著 《空寂的神殿》谢选骏著 《震撼心灵的古旋律》郑凡著 《以权力制约权力:西方分权论和分权制评述》朱光磊著 《整体的哲学》金观涛著 《人体文化》谢长葛岩著 《人心中的历史》刘昶著 《探寻新的模式》罗首初万解秋著 《发展的主题》周其仁杜鹰邱继成著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美]K.J.阿罗著陈志武崔之元译 《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英] 查.帕.斯诺著陈恒六刘岳译 《马克斯.韦伯》[英]弗兰克.帕金著刘东谢维和译 1988年出版: 《波兰危机》王逸舟著

根植传统,走向未来

根植传统,走向未来 发表时间:2017-07-04T09:50:16.1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4期作者:于丽 [导读] 芯子又称垛子、平垛,是一种静态惊险造型艺术,开始多用于迎神、赛会。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中心小学255095 摘要:我们结合当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内容的理解,及围绕学校培养“德行美、智慧美、才艺美、健体美”的四美房小少年这一培养目标,构建开发了基于传统文化的“芯子”课程,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关键词:艺术传承核心素养美育教育 一、“芯子”是什么? 芯子又称垛子、平垛,是一种静态惊险造型艺术,开始多用于迎神、赛会,后成为灯节游艺节目。它融汉族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服饰、民间传说、民间文学等为一体,深受当地人民欢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而在芯子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周村芯子的地位则犹如皇冠上的那颗明珠,它是和周村花灯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起来的,自唐宋以来至明清时期周村老艺人从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发,依靠发达的织机技术集体创造,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改良,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芯子”。 二、为什么做“芯子”项目课程? 在我们对淄博文化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发现“芯子”是离我们比较久远也是最近的文化艺术之一,且是各种民间艺术文化相融合的一种古老艺术。2016年元宵节,我们在见到86岁的周村芯子老艺人王锡桐时,他对我们说:现在身边学扎芯子的人越来越少,每逢元宵节跟着他扎芯子的平均年龄都是60岁往上的了,其中最年轻的跟他学习化妆的女徒弟今年也47岁了。王锡桐感慨道:老辈子传承下来,确实是好东西,老百姓也喜欢看,得传下去啊! 基于此,我们结合当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内容的理解,及围绕学校培养“德行美、智慧美、才艺美、健体美”的四美房小少年这一培养目标,构建开发了基于传统文化的“芯子”课程,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提升审美情趣;树立传播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意识,创造性地展现祖国传统文化,使其与时俱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我们是怎么做的? 1.追根溯源寻“芯子”。2016年元宵节前后,正当家家户户忙年、过节的时候,房镇小学芯子课程研发小组的老师们就开始了对芯子文化的寻访。一行人奔波于周村的大街小巷,先后走访了周村古商城管理中心、周村文化局、周村旅游局、周村和平社区、周村建国社区、周村丝绸街道办、周村北郊镇政府等部门,寻找芯子起源文化,拜访芯子制作老艺人,求教芯子表演队总指挥,现场探究芯子制作工艺。正是因为这一系列深入的寻访,他们才能够将芯子文化的精髓尽收眼底、记在心间,为开发《芯子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美轮美奂“演芯子”。房镇小学三年级二班王春盛同学的妈妈是周村区丝绸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正巧是2016年社区芯子表演队的工作人员。在妈妈的推荐下,王春盛也积极参加了芯子表演小演员的选拔,最终王春盛同学凭借自己的勇气和身体条件光荣地入选了儿童演员组,在传统剧目《碧波仙子》中扮演了书生张真,并顺利完成了为期三天的演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房镇小学的师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芯子课程。 3.雅俗共赏“画芯子”。在芯子课程的实施中,房镇小学的学生们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芯子艺术。其中画芯子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从画单一的芯子人物服饰、花纹、头像到完成一幅完整的芯子演出画面,无不展示着学生对芯子这一文化艺术的认识与了解。 4.盛况空前“芯子节”。2016年六一儿童节,房镇小学举办了首届“芯子节”活动,开展了“芯子文化T恤秀”、“芯子人物脸谱汇”、“芯子艺术百米画卷”、“芯子扇面秀”、“芯子人物我来扮”等一系列活动。我们的师生沉浸在芯子艺术的海洋里:有的穿着芯子表演的服装走起了“时装show”,有的穿着自己精心绘制的芯子文化T恤在百米长卷上创作着一个个芯子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生动活泼的场面,把孩子们带入了地方传统文化的世界里。 5.奇思妙想“芯子宴”。2016年8月底,学校从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开设校本特色课程,由美术教师担任特色课程的教学,从时间上保证了项目的实施。美术团队进一步研究芯子文化所蕴含的艺术元素,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用更多的艺术手法来展现这一奇特的民间艺术,如宫扇与芯子艺术的融合、芯子艺术与古诗词的融合、芯子艺术与文具用品的融合、芯子艺术与书签文化的融合、芯子艺术与灯笼文化的融合、芯子与纸伞文化的融合等。 6.“芯子”文化进课堂。语文学科组分年级制定了《芯子》课程实施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不同的活动促进学生对“芯子”的深入了解。一年级通过《嫦娥奔月》、《哪吒闹海》两个神话了解了几个芯子中的人物故事,画出并创作出了感兴趣的芯子上的人物,并作了几句话的介绍。二年级通过阅读或观看芯子制作视频,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出芯子的制作过程。三年级广泛阅读芯子表演中常用的民间故事,如《八仙过海》、《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嫦娥奔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孔夫子旧书网上被爆炒的十六本政治学图书

孔夫子旧书网上被爆炒的十六本政治学图书 2009-03-18 21:56 孔夫子旧书网是国内最大的中文政治学旧书集散地了,一些很难买到的书籍,包括港台书籍都能买到。 那么现在就先秀一下在孔网上被爆炒的十六本政治学图书,主要都是八十年代翻译出版的,也有一些是九零年代出版的。 1、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年1版1印 其实,对贵州人民出版社,我没有特别的印象,甚至某些时候还有点反感,可能是因为那套白色封皮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不过,贵州人民也倒是出了几本不错的书,比如最早版本的《顾准文集》。而这本书在孔网被炒到100块,也不过分。 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另外还有一个翻译版本。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同一本学术著作,有几个翻译版本是很普遍的,接下来还要提到几本书也是如此。这里反而推荐这本书的另一个翻译版本,江西人民出版社的,书名翻译成《帝国的政治体制》,是我喜欢的张旅平译的。张除了这本书,也还翻译过S·N·艾森斯塔得的《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商务印书馆 1996年1版1印 如果不是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将此书指定为必读书目,不晓得还是多少人会费尽心思去搞到它。光是复印版,就卖到128块。其实,这两本书里面选的文章,都是出自美国政治学会上世纪七十年代编的《政治科学大全》。而台湾幼狮曾经出全过八卷翻译本。目前,我也是仅仅于无心时购得两本而已。自己手头的《政治学手册精选》,亦是馆藏本,只是内无划痕、水渍。 读书的时候,第一节“政治学概论”课程,教授就推荐这本书。可是真正要看得懂,却要花不止四年的时间。而且翻译这本书的,都是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那批复旦政治学的精英。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前些年三联新出的《政治科学新手册》,书是好书,可是翻译那套书的人啊,真是还很年少无知,谬误颇多。 3、K·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1版1印 当年美国的中国学界第一次论战,主角之一就是魏特夫,另一方有史华慈等人。尽管历史已经证明了,魏特夫观点的偏颇。但是这不妨碍他的书卖得好,卖的贵。起码在孔网上,已经最高被炒到140元一本了,复印本也将近65元。而当时这本书的原价,仅要9.5元。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和对中华文明的越是增强。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它像一根坚韧的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追求“”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 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而战国时代“九州说”与“五服说”的盛行,则反映出人们的大一统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众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观念普遍流行于先秦社会。……九州就是中国,九州的完整代表着中国的完整”(:《“体国经野”:试古代的王朝》,《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在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譬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扬权》);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局面。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和,并发展成为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具备着这样的思想基础,当统一条件基本具备之时,才会由秦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横扫六合,六国,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才会有继秦而起的两汉大统一,出现汉武帝在“文”中所描绘的那幅国家“大一统”的理想图画:“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永得。”(《后汉书·祭礼志》注引《风俗通》)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产同文化的概述及对现状的分析,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预测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留下丰厚的宝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穆斯林文化,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哲学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建筑园林文化,节日文化,中国性文化,中国中医药文化等,是东方整体观念、普遍联系、综合思维模式的典范。 它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它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理性选择问题。当人们站在文明转折点的立交桥上重新审视这个文化世界的时候,既会有对未来的展望,又会有对过去的眷恋;既会有欢乐的憧憬,又会有痛苦的牺牲,历史的转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近百年来,国人对以传统文化的态度可谓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 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文化。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包容并融合外来文化。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都经过了也都必将经过已有的中华文化体系的熔炼,其精华被吸取之后,又将生发出全新的更加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交流,这无疑对我国国民视野开阔和思维开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在此同时,国外文化及文化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和近年来韩流的席卷。自打美国电影进入我国境内后,一系列大片已在中国人心中打上深深烙印,而国产电影则受强烈冲击。外来文化的进入程度较高,但明显也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

埃舍尔

埃舍尔(M.C. Escher)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他专门从事于木版画和平版画。 1898年他出生在荷兰的Leeuwarden,全名叫Maurits Cornelis Escher。他的家庭设想他将来能跟随他的父亲从事建筑事业,但是他在学校里那可怜的成绩以及对于绘画和设计的偏爱最终使得他从事图形艺术的职业。他的工作成果直到五十年代才被注意,1956年他举办了他的第一次重要的画展, 这个画展得到了《时代》杂志的好评, 并且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名望。在他的最热情的赞美者之中不乏许多数学家, 他们认为在他的作品中数学的原则和思想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形象化。因为这个荷兰的艺术家没有受过中学以外的正式的数学训练,因而这一点尤其令人赞叹。随着他的创作的发展,他从他读到的数学的思想中获得了巨大灵感,他工作中经常直接用平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的结构,这使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精髓,下面我们将看到这一点。他也被悖论和"不可能"的图形结构所迷住,并且使用了罗杰·彭罗斯的一个想法发展了许多吸引人的艺术成果。这样, 对于学数学的学生,埃舍尔的工作围绕了两个广阔的区域:"空间几何学"和我们或许可以叫做的"空间逻辑学"。 埃舍尔是位"怪才",他的那些所谓的作品,在众人眼中其实是"垃圾"也许只有搞艺术的会认为他是位天才,但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艺术家,他让人真正的感受到"眼见未必是实".他欺骗了大众,象这样以为思维"歪曲"的人竟是位世界级的图形艺术家,他的成就是常人所不能比的! 埃舍尔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他专门从事于木版画和平版画。1898年他出生在荷兰的Leeuwarden,全名叫Maurits Cornelis Escher. 说到埃舍尔,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迷惑的图画”。明明是向二楼上去的楼梯不知为什么却返回到了一楼,鸟儿在不断的变化中不知什么时候却突然变成了鱼儿,这些图画就是埃舍尔所描绘的幻想的异次元空间,它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征服着人们的心灵。他那特别稀有的画风在很长时间以来被美术界视为异端,后来数学家们开始关注埃舍尔的画面的高难度构成,接下来他的画又在年轻人中间大受欢迎,并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学毕业后,在父亲的建议下赴哈勒姆学习建筑。然而,那些物理、数学知识没有把他塑造成一名建筑师,却点燃了他心中对绘画艺术的热情。他在学院里结识了当时在荷兰很有影响的艺术家萨谬尔·马斯基塔,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和研究各种材料的版画技巧。1923年至1935年,是他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时期,在创作上表现为写实主义。他曾旅居意大利,为意大利南部的山庄美景所陶醉。他拼命地写生,拼命地创作,那些起伏的山峦、依山而建的城镇、充满生活情调的小巷……都在他的刻刀下收进了他的作品。后来,他恋爱了,为爱情创作了一系列创世纪的版画,最后一幅是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他们结婚了,定居于罗马。然而,尽管这时他的版画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罗马城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古迹、巴洛克式的建筑却燃不起他的任何创作激情。他崇尚淳朴与自然,厌倦这座城市的霸气。法西斯政权崛起后,他惊诧地注视着狂热的人群,为世界的混乱而愤怒。从这时起,写实主义在他的作品中消失了。 30年代末,埃舍尔游览西班牙时,被摩尔人建筑上的装饰图案所吸引,那些规则的互为背景的彩色图案,看上去简洁明了,甚至略显得单调。但它在埃舍尔的脑子里却打开了具有无穷变换空间的版画世界的大门。他说,仅仅是几何图形是枯燥的,只要赋予他生命就其乐无穷。于是,在规整的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中,鱼、鸟和爬行动物们互为背景,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相互变换,成为他一个时期热中的创作主题,并成为他终身百玩不厌的游戏。那些变形系列、循环系列和他的《昼与夜》令他一下子闻名世界。但这还仅仅是他创作成就的一部分。 50年代至60年代,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的视野。他开始利用人的视觉错误,让他的作品在三维空间里游戏。他的《凸与凹》、《上和下》、《观景楼》、《瀑布》等作品,以非常精巧

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来世界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来世界文化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人类需要共识,需要世界原创,全人类的共同原创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冲突、维护和平。而个中文化传统是人类遗留的宝库。因此,绝对要避免世界文化的形成导致传统的消失。未来世界文化应该追求多样化,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然也应该多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到底可以给未来世界文化提供什么?一 个例子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最近几十年真正加入了世界文化,以我亲身体验而言,1967年,我从瑞典北方搬到斯德哥尔摩的时候,斯德哥尔摩只有两三家中餐馆。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现在至少有200多家。 在文学、艺术、音乐、思想等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都有许多宝贵的作品应该收入世界文化。中国文学具有世界上非常少有的从未中断的传统,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作品,不少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外国语言,比如《诗经》、唐诗宋词、《红楼梦》这样的小说,等等。不少作品已经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亮相,全世界都有人欣赏。当然,也还有很多作品仍有待于世界各地的读者发现它们、欣赏它们。 值得收入世界文化的中国文艺作品都有各种特点,这些

特点使世界文化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有的特点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比如水墨山水画等。但有的特点则表现为艺术家们的特性,画家八大山人最重要的特点恐怕就是他的个性。文化方面的特点很宝贵,在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避免文化的单一化。如何保留和发展多样化,各路文化传承的特点极其宝贵,绝对不要失去。 展望中国传统文化在未来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角色的 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在本质上表现出一种属地性,换言之,与其说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截然不同,不如说是针对人类各种文化的共同主题的变色。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在深层的意思上还是很像。 比如,孔子说“君子不器”,康德说“要以人为目的, 不要以人为手段”。这两句话的意思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 代表了一种尊重个人的人生观。在如何看待人欲的问题上,中国和欧洲的传统文化也表现出了一些相似的态度。正如道教、佛教等都存在着一种灭欲的倾向,天主教和基督教也曾经表现了类似的倾向。同时两股传统文化也有相当的倾向,对欲望持一种比较肯定的态度。比如,中国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戴震认为,正因为将天理和人欲截然分开,所以理成为了压迫的工具,用戴震自己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以理杀人”。戴震觉得,允许老百姓满足他们的欲

走向未来的艺术与科学

走向未来的艺术与科学 作者:田颖拓(吉林大学应用技术 来源:设计在线发布时间:2004.06.01 05:06 学院) (第1页/ 共3页)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在谈到东西方艺术发展时,也打过一个类似的比方,他说:学艺像爬山,有人从东边爬,有人从西边爬,开始相距很远,彼此不相见,但到了山顶,总要碰面的。他们的比喻,恰好说明了艺术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关系。 ● 辩正唯物论常常被人们忽视 福楼拜是文学名家,李可染是绘画大师,两个人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在阐述哲学观点时,却惊人的一致。事实上,这就是辩正唯物论的观点。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对艺术与科学的“硬币论”,也正是这种辩正唯物论的观点。但是,这种辩正唯物论的观点,却常常被学术界置若罔闻。20世纪50年代“全盘苏化”,我们就把苏联的东西照抄照搬,反映在文化艺术上,则表演艺术要“苏化”,造型艺术也要“苏化”,所以就有了北京展览馆、哈尔滨抗洪纪念广场这样的仿苏建筑;到了80年代,市场经济大风又把我们吹向西方,处处仿照西方,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反映在艺术上就是对西方艺术(有些已经是被历史淘汰的东西)的盲砍绨荨H缃褚帐踅绱蠊巍翱蒲Х纭保 颐怯忠缓宥 希 惨 岩帐跤肟蒲Ц愠闪 逵ざ 8 行旅教逡帐醪槐娑 鞯耐撇ㄖ 剑 谷嗣歉 晕 帐蹙褪强蒲В 蒲Ь褪且帐酰 煜 肆秸咧 涞恼苎 粜浴R帐醯扔诳蒲 穑靠蒲 芄蝗〈 帐趼穑炕卮鹗欠穸ǖ摹? 《词源》对科学作如下解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一门科学通常都只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科学可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南。《词源》又对自然科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以及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等应用技术科学。 《词源》对艺术作如下解释: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作者总是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认识、反映和评价生活,因此艺术总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政治,又反转来给政治以巨大的影响。 《词源》对科学和艺术的解释,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我们现在讨论的艺术与科学,讲的是艺术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对话,所以常常把也是科学的社会科学淡在一边。根据上面的解释,显然科学不是艺术,也不包括艺术;艺术也不是科学,更不能取代科学。虽然艺术与科学都依赖于人的头脑中的创造力,并且共同追求真、善、美的普遍真理。但是科学强调客观理性,重实验、重推理,主要靠理智,以抽象思维为主;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想象、重美感,主要靠激情,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应该,而且必须用辨证唯物论的方法,否则,艺术说不清楚,科学也说不清楚,而且极容易给我们的艺术与科学的发展带来伤害。 我们所以要反复强调辨证唯物论,是因为在学术讨论中常常出现一种不好的风气,当某个新观点、新

科学、艺术与建筑

第一讲绪论(提纲) 科学、艺术与建筑 科学science Webster?s Dictionary: from Lat. Scientia = knowledge 知识 -- possession of knowledge as distinguished from ignorance or misunderstanding; 区别与愚昧和无知的拥有知识; -- a branch or department of systematized knowledge that is or can be made a specific object of study; some thing that may be studied or learned like systematized knowledge ; 系统性的知识,可通过“学习、研究” 获取; -- accumulated and accepted knowledge that has been systematized and formulat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discovery of general truths or the operating of general laws。和普遍性真理和普遍规律有关的系统化了的和规则化了的知识积累。 五四运动时,中国的知识精英呼唤“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个“赛先生”就是上面的第一条释义。 牛津字典: knowledge arranged in orderly manner, especially knowledge obtained by observation and testing of facts. 大英百科全书History of science 条目: On the simplest level, science is knowledge of the world of nature . Science, then is to be considered in this article as knowledge of natural regularities, that is subjected to some degree of skeptical rigor and explained by rational courses;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 For many the term science refers to the organized body of knowledge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world, both animate and inanimate. Science may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e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在英国,通常science是指自然科学;而美国有时也把社会科学包括在内。 《辞海》: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 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 艺术art Webster?s Dictionary: from Lat. ars = skill,技能、技艺 -- skill in the adaptation of things in the natural world to the uses of human life; 对自然之物进行加工以适合人类生活之用的技能; -- application of skill and taste to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aesthetic principles; 按照美学原理应用技能与感觉(品味)于生产(创作); -- one of the humanities, traditionally including history , philosophy,

传统 时间性与未来

甘阳: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传统问题实际上是文化讨论中的核心问题所在。百年来的中西古今文化之争,其理论上的争论焦点,差不多都落在这个问题上。八十年代重开文化大讨论,事实上 也已经逐渐把这个问题推到了前台。从目前看来,国内外的许多论者似乎都持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所谓“反…反传统?”的态度或倾向。这种倾向认为,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由于把“现代化”与“西化”不恰当地等同了起来,以一种全盘否定的“反传统”态度来对待中国文化,因此在客观上“切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造成了所谓的文化传统的“断裂带”。既然中国文化的“传统”已经出现了“断裂”,那 么今日的任务自然也就是应该去弥补这种断裂,以“接上”中国文化的“传统”。当然,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文学中的寻根意识,自有作家们的一番辛酸苦辣在内,其原因的复杂与今后实际走向的必然多重分化,实非一时所能说得清楚;从七十年代末的“伤痕文学”如此快地走到今日这种“文化文学”(我们姑且这么称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甚至中国当代文化史上如何评说,恐怕目前也还为时过早。我们这里想要说明的只是,在对“五四”进行再认识之时,必须对“传统”问题本身也进行一番 再认识;八十年代的文化讨论,应该首先在理论上或方法论上对“传统”本身作出新的理解和认识,换句话说,当我们大谈“文化传统的断裂”时,当我们千方百计地企 图“补接”文化传统时,不妨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一下这样一个基本问题: 究竟什么叫“传统”?究竟怎样才是或才能继承“传统”?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在这里引入“时间性”(zeitlicbkeit/tem-porality)这个概念,其特点是带有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间维度。我们现在可以问,从时间性上讲,所谓的“传统”究竟落在那一个时间维度上? 以往的通常看法实际上多半是把“传统”与“过去”等同了起来。尤其是那些特别强调传统的重要性的论者,他们所说的“传统”无非就是“过去”或说过去的东西。把“传统”看成是“过去”的观念,实质上隐含着一个通常不易觉察的假定,亦即把“传统”或“文化传统”当成了一种“已经定型的东西”,当成了一种绝对的、固定化了的东西。也就是说,凡是“过去”没有的东西就不属于“传统”,“传统”成了象天上的月亮那样 的万世不变的自然物体,而我们与传统的关系也就成了一种与固定不变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借用西人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话说,就是一种“我与它”的关系,其特点是,不管我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传统总是保持着它的自身同一性而始终不变:“它,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热的根源及当代价值(一)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热的根源及当代价值(一)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热根源当代价值 论文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从最初的学习普及转为对“中国道路”的思索。我们要深入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源,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关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血脉相连,也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孔子学院”为象征和代表的中国文化也像“中国制造”的商品一样,影响到世界各地。现在全球已开力学院282所。国内更是传统文化大热,以解读《论语》而出名的于丹以年收入1103万和极高的媒体曝光率荣登《福布斯2008年中国名人榜》,排名第25位。海外“新儒家”思想更趋活跃,国内出现大量拥夏者,一些年轻学者力倡“从孔子到马克思”,提出传统文化改造中国发展模式,更改造世界的主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从国外到国内、从政府到民间、从学者到草根的全方位的“传统文化热”现象?我们究竞需要传统文化中的什么?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什么影响?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一、传统文化热现象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总是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紧密相关。从“五四”时期的“打到孔家店”到“文革”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外“新儒家”的兴起到近来的传统文化热,中国传统文化走过了“传统中国时期的肯定一近现代中国时期的否定一当代中国某种意义的再肯定”这样一个辨证过程。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对中国文化进行整体反思的一个继续,是文化在完成自己对于现代化的使命。所以,这次持续的传统文化热现象背后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在恢复的文化自信力 08年我们成功举力、了奥运会,在紧接着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实现了保八的增长目标,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所以有了宋晓军、王小东、黄纪苏、宋强、刘T印的从《中国可以说不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到《中国不高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等彰显中国主体性的一些著作。最近又有两本书,一本是韩毓海的《五百年来谁着史》(九州出版社,2009年I2月),一本是摩罗的《中国站起来》(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韩毓海在书中主要理清近代以来世界文化中的话语权问题,批判了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摩罗在书中则极力倡导中国人在精神上要像经济上一样在世界站立起来。 20世纪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因此要全盘西化;一种是中体西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但是要引进西洋的科技、制度进入现代社会;一种是以新儒家为代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内圣开出新外王”,即传统文化资源里有合理内核,这些资源可以成为进入现代文明的文化路径,即所谓儒家资本主义。新加坡、韩国等儒教文化圈国家的崛起就是明证。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评判问题,一百年来我们总体上是负面评价过多,认为它是阻碍进步的绊脚石,是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障碍,是必须抛掉的沉重包袱。传统文化当然有负面价值,但一个民族2000年来赖以安身立命的文明体系,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的。传统文化热潮的背后是正在恢复的文化自信力。 另外,坚船利炮输送来的西洋文化,让我们看到了更广博的世界。在最初的惊奇和盲目崇拜过后,我们也发现任何文化都有正负两面,而我们自己的幸福感必须与我们的文化立场相连,这使得我们在国家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机会冷静客观地反思自己文化传统正负两方面价值,可这个时候我们却痛苦地发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我们已经丧失太多。挖掘恢复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这次传统文化热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第二,寻找我们自己

中国神话学研究书目

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民俗学经典·神话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潜明兹著.中国神话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国神话传说》(上下册),袁珂著,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4)。 《中国神话资料萃编》,袁珂、周明编,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5)。 《神话研究》,茅盾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中国神话通论》,袁珂著,巴蜀书社出版社(1991)。 《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李子贤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空寂的神殿》,谢选骏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神话学的历程》,潜明兹著,北方文艺出版社(1989)。 《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邓启耀著,重庆出版社(1992)。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德]卡尔·马克思著(1978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论文集》,田兵等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震撼心灵的古旋律》(走向未来丛书),郑凡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叶舒宪、田大宪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宗教美术意象》,邓启耀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搜神记》,[晋]干宝著,岳麓书社(1989年)。 《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中国古文献研究丛书),詹鄞鑫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古小说钩沉》(鲁迅古小说研究著作四种之一),鲁迅校录,齐鲁书社(1997)。 《史记·五帝本纪》,[汉]司马迁,岳麓书社(1988年)。 你认为“神话”应如何定义? 神话学各学派中,你对谁的观点印象深刻,为什么? 你认为当代有没有神话产生,为什么? 在中国,除了神话之外,神话思维还留下什么痕迹? 试举例比较神话与宗教(或与民间文学、民间信仰、神魔小说等)的异同。 尝试搜集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并进行分类(不限于第一手资料)。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的神话支离破碎? 举例说明神话“史化”与历史“神化”。 属于南方神话体系的神有什么特点? 了解并表述台湾土著神话情况。 你认为“黄帝”此称谓有什么含义? 试考证盘古的来源去脉。 姬、姜、楚等姓氏都含有图腾方面的信息,试作分析。其他姓氏中是否有这种情况? 试论述“龙”的来源或内涵。 《史记·五帝本纪》作为古史神话,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搜集各民族的太阳神话并进行比较(至少三个类型)。 古希腊神话中,雷神是至尊神宙斯,为什么中国上古的雷神没有成为至尊神呢? 中国神话中有哪些女神,她们有什么特点? 中国汉族神话中如果有“战神”,你认为会是谁,为什么?各少数民族神话中又是否有战神?中国神话中经常出现的数字是哪几个?其中是否有什么必然性? 选取一个印象深刻的神话故事,以《故事新编》的笔法改写。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的觉醒在整个人类是最早的人类整个发展都是人自身对价值的一种认识,对理想的认识,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就是一种觉醒在西方,五世纪希腊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文化的觉醒,追求真理、追求人的自我认知,比如苏格拉底;中国的古典发展,从孔子开始是一种觉醒,人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是这样一种认知。《论语》里有一句话,“吾欲仁,斯仁至矣”,人要成为仁人,能够关心他人,这是一种觉醒。人不能都只是为自己,人依照传统过日子,就当前自己的需要、欲望过日子,但想到怎么去关心自己,怎么去扩大自己,来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这是一种觉醒。这种觉醒是本来就有的一种认知,提升为自觉、明白的认识。所以觉醒是发自于自身,是自身的一种提升 孔子怎么会想到“仁”,因为人性里本来就包含着仁,本来就包含着对人的爱心,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实际的行为。但要当做一个人的中心理念,当做一种自我价值、理想,作为自我的规范,作为大家可以认知、可以信崇的标准、理念、信仰,就是要明白地把它展现出来,这是一种觉醒。所以觉醒有这样一个要求,在社会当中建立一种认识,建立人格的一种成就。当然这个觉醒可能来自于学问、来自于读书、来自于思考、来自于学习,我们必须要承认孔子好学,他十五就致以学,三十而立,他讲这话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天命了,他到了那个年龄,有一种发自于内的认识。这是在孔子的自我治学当中,成为社会的一种价值标准。之前有没有一种文明的觉醒?在我的思考中,认识到中国文明的开始就是一种觉醒,人类从野蛮、从原始的朦胧走向一种文明、走向一种文化,这也是觉醒。而中国的觉醒在整个人类来说是最早的,早到什么程度?伏羲观天察地,能够观物观人,形成阴阳互动的宇宙观,这就是一种觉醒。

“传统主义“与“后传统主义“

“传统主义”与“后传统主义”1 前些天赶写了一篇小文章《“传统派”与“传统主义”》,因忙于事务,写得十分仓促,既无论证,也无推演,只是凭直观感觉强调了“传统派”画家在其道路选择中的理性自觉成分及其现代意义。近日因公去澳大利亚,与该国四城美术学院院长交流谈判,虽在旅途困顿之中,却依然思索着那篇短文中的问题,并抽暇将眼下同样无法论证的点滴想法摘记如下: 一、对行为意义的自觉是现代特征 对自身行为的自觉程度是十分难以测量的,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这只是纯主观的心理活动。但是,这种内在心理活动也往往外化为言论与行动特征,于是可以被他人所察觉或知晓。若是我们多加留意,恐怕有一个现象是不难看到的:即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自觉、对寻求的目的的自觉、对达此目的而采取的策略的自觉,都有越来越增强的趋势。可以说,这种对行为意义的自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大至环境保护、裁减军备等等世界性课题的共识,媒体天天在宣传。小至嘻皮、朋克,也要找出一番哲理来为自己的怪模怪样作辩护。现在不是时兴CI设计吗,每个企业都在制造形象。甚至每个人对自己衣着外貌,都有了越来越多的自觉设计成分。那些现代艺术流派的宣言理论,不用说更具有自觉的策略性。往昔是先有行为,后人研究归纳出其中的意义,现在至少已是同步。甚或宣言理论在前,实际做得怎样反倒不太重要了。当代艺术中就有许多作品是只有设计方案而无须真的去实施的,因为作者和评论家凭着设计稿就可以相当准确地估计出这件作品如果实施的话在美术史上的意义将会如何如何。 当然,对这种现象的直觉也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是说古人对自己行为的意义都不自觉。只是相比较之下,自觉程度在普遍提高。原因我想是,当今世界信息量猛增,每个人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尤其是各领域理论成果的迅速扩展,给人们的自身行为的认识提供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框架和知识储备,以及适合于自身的多种设计可能性。 1此文刊于1997年3月北京“二十世纪中国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以及潘公凯著,《限制与拓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5年第2版

马云最新演讲:未来,越是传统的行业,机会越大

近日,在第三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马云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提到,疫情以后很多人特别的迷茫,觉得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在他看来,世界正面临着三个巨大无比的战略性机会,其中第一个就是数字化变革。 并且马云认为这世界在所有不确定性中有几项非常确定,一个是整个国家数字化方向非常确定,第二个确定是未来十年,传统行业数字化的确定性。如果今天不变革,十年以后可能就是数字脱贫的对象。数字化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势不可当的一次变革,疫情没有改变这个趋势,反而加速这个趋势。其中,马云重点强调: 未来的数字化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互联网企业,而是用互联网改造自己的企业。天使投资也好、风险投资也好,不要把目光仅仅放在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题材上,未来真正的机会是那些用新技术、用互联网技术改变自己的传统行业,而不是互联网本身,技术本身。 今天大批的企业、大量的行业还很传统,还没有从数字化当中受益,越是距离技术远的行业,越是没有被技术改造的行业机会越大。 如果我自己要重新创业,一定不会在互联网行业里面,20多年以前做互联网是大家不相信我们这些人,我们坚持20年走到现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所有聪明人都在这个地方,今天的传统行业有聪明人,但是真不多。我们进入那个行业只要技术增加一点点,科技投入一点点,人才组织架构做得好一点,这种增长是确定性的增长。 数字化对每个企业都带来挑战,但是数字化对企业真正的挑战是领导力的挑战,是远见的挑战,也是组织能力的挑战。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不是公司设一个电

商部门就可以负责任,而是一把手的责任,是一把手有没有从根本上有数字技术改造研发过程、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营销渠道。 其实,没有所谓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之分,只有面向未来的经济和留在过去的经济之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一体两面,否定数字经济就是断送实体经济未来的机会。 未来,一切实体经济都会数字化,一切数字经济都会实体化。不要认为自己的企业过去成功了,未来就肯定会成功,不要因为过去自己很厉害就不去研究未来,不保持开放的心态,就凭过去一点点经验做了很多判断。 未来十年,数字、技术将重新定义制造业、服务业、零售,包括新的技术、新的字资源,我们要把数字经济看作不是颠覆你,而是重新定义零售、制造、技术、资料、原材料,甚至组织架构……那么,企业如何面对这种变化,并抓住数字化的红利快速转型变革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