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TS_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ABTS_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ABTS_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第37卷 第11期2009年11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Nat.Sci.Ed.)

Vol.37No.11

Nov.2009

AB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3

李 华,李 勇,吴 莹,王 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 【目的】确定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方法】应用福林肖卡比色法(FC)测定36种葡萄酒样品的总酚含量(Total phenol index,TPI),从中选出9种总酚含量具代表性的葡萄酒样品,并采用AB TS?+法测定反应不同时间和稀释不同倍数葡萄酒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5min;红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为0.2∶10~0.4∶10,桃红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10~4∶10,白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为3∶10~7∶10。【结论】得到了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且无需事先测定总酚含量,简化了试验步骤。

[关键词] 葡萄酒;抗氧化活性;AB TS?+法;反应时间;稀释倍数

[中图分类号] TS26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29387(2009)1120090208

Research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wine s determined

by the ABTS?+method

L I Hua,L I Y ong,WU Y ing,WAN G Hua

(College of Enolog y,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 or V iti2V i nicult ure,N ort hwest A&F universit y,Yangli ng,S haanx i712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p resent st udy aimed to confirm t he best reaction time and wine dilution of t he AB TS?+met hod.【Met hod】The Folin2Ciocalteu colori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t he total p henol in2 dex of36kinds of wines and t hen9kinds of rep resentative samples were selected f rom t hem,AB TS?+ met 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 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wines wit h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and different di2 lutio ns,and was analyzed t he experiment result.【Result】The result s showed t hat t he best reaction time of t he AB TS?+met hod is2to5minutes,t he best dilution range,0.2∶10to0.4∶10for red wines,1∶10to 4∶10for ro se wines,and3∶10to7∶10for white wines.【Conclusion】The st udy has obtained t he best re2 action time and wine dilution to measure antioxident activity of wines by AB TS?+met hod,and t here is no need to measure total p henol content beforehand,so t he test p rocedure is simplified.

K ey w ords:wine;antioxidant activity;AB TS?+met hod;reaction time;dilution

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如白藜芦醇、儿茶酚、表儿茶精、槲皮酮和芸香苷等,这些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除了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外,还有抗癌、抗炎症和抗血小板凝聚等功能[1],但不同的品种、气候、地理条件和工艺措施,导致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有明显不同[223]。因此,如何评价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很有现实意义。

AB TS?+在414,645,734和815nm处均有特征吸收[4]。Miller等[5]在1993年首次介绍了用AB TS?+法来评价一些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即根据待测化合物清除AB TS?+引起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此后,AB TS?+法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用于饮料和食

3[收稿日期] 2009203206

[基金项目]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关键研究”(2007ZD KG209) [作者简介] 李 华(1959―),男,重庆市梁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研究。

E2mail:lihuawine@https://www.360docs.net/doc/3713967303.html,

品[629]以及一些植物提取物[10211]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同时也被广泛用于测定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6,12214]。但众多研究者未明确提出测定的最佳条件,不同的研究者采用的样品稀释方案和反应时间也不相同,使所得数据难以比较。一些研究者运用AB TS?+法研究了酚类标准品浓度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6,14215]。在此领域,Yu等[16]找到了标准品浓度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线性关系,即抗氧化活性与其浓度的增加呈正相关;López2Vélez等[17]研究发现, 4种葡萄酒酒多酚纯品的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但很少有人以混合物为材料进行研究。此外,抗氧化活性也与反应时间有关,一些研究者只设定几个时间点进行分析[7,14,16],而有些研究者观察、检测整个反应时间的动力学曲线[13,16219]。这两种方法共同的缺点是没有考虑最佳反应时间,研究者采用不同反应时间得到的Trolox等价抗氧化能力T EA C (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以1L葡萄酒的AB TS?+清除能力以达到相同自由基清除能力所需Trolox的量表示)各不相同,而且对AB TS?+和葡萄酒样品的反应曲线还不明确。本试验对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反应时间和样品稀释倍数进行研究,以确定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供试36种葡萄酒样品由国内11个厂家提供,其中红葡萄酒23种,桃红葡萄酒3种,白葡萄酒10种(表1)。

AB TS[2,2′2Azino2bis2(32et hylbenzot hiazo2 line262sulfonic acid)]、Trolox(62hydroxy22,5,7,82 Tet ramet hylchroman222carboxylic acid)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均为Sigma公司产品;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ΜV2170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由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表1 供试的葡萄酒样品Table1 Wine samples

样品Sample 编号

Num

葡萄品种

Cultivar

产地

Location

年份

Vintage

酒精度/%(V/V)

Alcohol

是否橡木桶陈酿

Barrel aged

红葡萄酒R21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宁夏Ningxia200312是Yes Red wine R22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宁夏Ningxia200312.5是Yes R23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宁夏Ningxia200611.5-

R24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河南Henan200412是Yes

R25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河南Henan200412.5是Yes

R26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内蒙Neimeng200513是Yes

R27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北京Beijing200612否No

R28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河北Hebei200611.5否No

R29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河北Hebei---

R210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新疆Xinjiang---

R211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河南Henan200412是Yes

R212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宁夏Ningxia200611.5-

R213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甘肃Gansu---

R214三珠Blend宁夏Ningxia2005--

R215三珠Blend新疆Xinjiang---

R216梅鹿辄Merlot宁夏Ningxia200612-

R217梅鹿辄Merlot甘肃Gansu---

R218赤霞珠(30%)、玫瑰香(70%)

Cabernet Sauvignon(30%)&

Muscat Hamburg(70%)

河南Henan200512否No

R219蛇龙珠、赤霞珠

Cabernet Gernischt&Cabernet

Sauvignon

山东Shandong---

R220解百纳Cabernet Sauvignon河北Hebei---

R221玫瑰蜜Rose Honey云南Yunnan200512否No

R222法国野Blend云南Yunnan200312否No

R223玫瑰香Muscat Hamburg河南Henan200511.5否No 桃红葡萄酒S21玫瑰香Muscat Hamburg河北Hebei200611.5否No Rose wine S22玫瑰香Muscat Hamburg河北Hebei---S23水晶Blend云南Yunnan200312否No 19

第11期李 华,等: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续表1 Contiued Table1

样品Sample 编号

Num

葡萄品种

Cultivar

产地

Location

年份

Vintage

酒精度/%(V/V)

Alcohol

是否橡木桶陈酿

Barrel aged

白葡萄酒W21霞多丽Chardonnay河北Hebei2006 11.5否No

White wine W22霞多丽Chardonnay宁夏Ningxia200611-

W23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河南Henan200412是Yes W24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北京Beijing200412否No W25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宁夏Ningxia200611-

W26

霞多丽、贵人香

Chardonnay&Italian Riesling

山东Shandong---

W27雷司令Riesling宁夏Ningxia200611是Yes W28白诗兰Chenin Blanc新疆Xinjiang2006--

W29赛美蓉Semillon甘肃Gansu---

W210龙眼Longyan内蒙Neimeng200512否No

1.2 总酚含量的测定

参照王华[20]的方法,利用福林肖卡比色法(FC)测定总酚含量。

福林试剂的配制:称取20g钨酸钠和5g钼酸钠于圆底烧瓶中,用140mL蒸馏水溶解,加入体积分数85%的磷酸溶液10mL和浓盐酸20mL,文火回流2h,然后加入3g硫酸锂及15mL溴水,加热沸腾15min至亮黄色,不得带微蓝和绿色。冷却,移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贮于棕色瓶中。

将待测葡萄酒样100μL加入10mL试管中,加入7mL蒸馏水,摇匀,再加0.5mL福林试剂,充分摇匀,1min后,加入20g/L碳酸钠溶液1.5mL,混匀,最后加入0.9mL蒸馏水。避光反应60min 后,于765nm波长下比色,测定吸光度,每处理重复3次,结果以没食子酸质量浓度表示,单位为“mg/L”。没食子酸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为0,50, 100,150,250和500mg/L。

1.3 AB TS?+法测定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

1.3.1 反应物配制和葡萄酒样品的稀释 (1) Trolox标准品的配制。用无水乙醇配制成5 mmol/L Trolox标准品储备液,使用时再用无水乙醇稀释成若干不同浓度,使其分别具有5%~85%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根据预试验结果,合适的Trolox标准溶液浓度为0,0.2,0.4,0.6,0.8,1.0,

1.2,1.4,1.6和1.8mmol/L。

(2)AB TS工作液的配制。将5mL7mmol/L AB TS和88μL140mmol/L过硫酸钾溶液混合,在室温、避光条件下静置过夜,形成AB TS?+储备液,该储备液在室温、避光的条件下表现稳定[21],使用前用无水乙醇稀释成工作液,要求其在734nm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70±0.02。

(3)葡萄酒样品的稀释。选择总酚含量具代表性的葡萄酒样品,根据预试验结果,将其用蒸馏水稀释成若干浓度,稀释倍数(葡萄酒样品体积与稀释后总体积之比)分别为:红葡萄酒0.1∶10~1∶10,桃红葡萄酒0.5∶10~5∶10,白葡萄酒1∶10~1∶1。

1.3.2 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选取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样品各1种,取50μL稀释后的葡萄酒样品,置于10mL具塞试管,加入4mL AB TS工作液,立即开始计时,随即摇匀,反应2~10min,734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每处理重复3次,不同稀释倍数样品逐一试验,分析反应动力学曲线以确定最佳反应时间,再测定最佳反应时间的T EA C值,单位为“mmol/L”。

1.3.3 最佳稀释倍数的确定 试验操作同1.3.2,待试样品为所有选取葡萄酒各个稀释倍数的稀释液,反应时间为1.3.2确定的最佳反应时间,不同稀释倍数的葡萄酒样品与AB TS工作液反应,若稀释倍数在某一区间内与测定的吸光度之间线性相关,此区间的稀释倍数即为葡萄酒最佳稀释倍数。

1.3.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总酚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采用EXCEL数据分析中的相关系数分析程序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酒样品的总酚含量

由表2可见,红葡萄酒样的总酚含量为(1402±71)~(3130±228)mg/L,桃红葡萄酒的总酚含量为(495±25)~(1086±134)mg/L,白葡萄酒样的总酚含量为(189±12)~(387±31) mg/L,红葡萄酒的总酚含量高于桃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白葡萄酒的相对最低。

由表2还可见,葡萄品种之间也有差异,三珠、梅鹿辄和赤霞珠(R21~R26)酿造的红葡萄酒总酚含量高于红葡萄酒总酚的平均含量,蛇龙珠略低;玫瑰

2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

香酿造的红葡萄酒总酚含量最低,而且与其酿造的桃红葡萄酒(S22)总酚含量相近;霞多丽酿造的白葡萄酒总酚平均含量低于白葡萄酒的总酚平均含量,贵人香则与白葡萄酒总酚平均含量相近。不同产区之间的差异和单一品种在此不作讨论。

表2 供试葡萄酒样品的总酚含量

Table2 Total phenol index(TPI)of wine samples

样品Sample 编号

No.

葡萄品种

Cultivar

总酚含量/(mg?L-1)

Total phenol index

红葡萄酒R21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2360±184 Red wine R22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2488±93 R23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2927±159

R24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2268±118

R25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2027±132

R26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2182±147

R27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1880±120

R28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1649±105

R29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1635±108

R210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2396±302

平均值Average value 2181

R211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1596±98

R212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2046±155

R213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1655±79

平均值Average value 1766

R214三珠Blend2418±156

R215三珠Blend3130±228

平均值Average value 2774

R216梅鹿辄Merlot2246±230

R217梅鹿辄Merlot1977±201

平均值Average value 2112

R218赤霞珠、玫瑰香

Cabernet Sauvignon&

Muscat Hamburg

1410±152

R219蛇龙珠、赤霞珠

Cabernet Gernischt&

Cabernet Sauvignon

1580±101

R220解百纳Cabernet Sauvignon1649±105

R221玫瑰蜜Rose Honey1877±126

R222法国野Blend2260±93

R223玫瑰香Muscat Hamburg1402±71

平均值Average value 2046桃红葡萄酒S21玫瑰香Muscat Hamburg741±58 Rose wine S22玫瑰香Muscat Hamburg1086±134平均值Average value914

S23水晶Blend495±25

平均值Average value774

白葡萄酒W21霞多丽Chardonnay218±33 White wine W22霞多丽Chardonnay298±22平均值Average value258

W23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325±38

W24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303±19

W25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219±16

平均值Average value282

W26霞多丽、贵人香

Chardonnay&Italian Riesling

325±16

W27雷司令Riesling300±17 W28白诗南Chenin Blanc261±14 W29赛美蓉Semillon387±31 W210龙眼Longyan189±12平均值Average value283

选取总酚含量分别在(1400±200),(2000±200)和(3000±200)mg/L的红葡萄酒样品5种,分别为R23(赤霞珠)、R25(赤霞珠)、R27(赤霞珠)、R211(蛇龙珠)和R215(三珠);桃红葡萄酒选择总酚含量与其总酚平均含量相近的S21(玫瑰香);选择白葡萄酒总酚含量分别在(200±20),(300±20)和(400±20)mg/L的样品各1种,分别为W21(霞多丽)、W23(贵人香)和W29(赛美蓉),进行AB TS?+

39

第11期李 华,等: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法测定抗氧化活性试验。

2.2 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时最佳反

应时间和稀释倍数的确定

2.2.1 反应时间 选择总酚含量分别与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总酚平均含量相近的R25、S21和W23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反应时间,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从反应开始到反应1min 时,吸光度急剧减小;反应1min后吸光度减幅逐渐变小。经分析,反应1min时各葡萄酒样品的T E2 A C与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反应2~5min,而且同一葡萄酒样不同稀释倍数反应2~5min时吸光度值的线性趋势均很明显,R25、S21和W23在反应2~5min,吸光度的线性R2分别为0.992, 0.994和0.999,即葡萄酒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清除AB TS?+的速率在2~5min基本稳定,这一时间段的测定值可以反映葡萄酒酒样的本征抗氧化活性(可认为无影响抗氧化活性的副反应发生)。同时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反应2min与反应5min的T EA C差异不大,与总酚的相关性好,所以2~5 min为最佳反应时间,但具体反应时间可根据待测样品的数量酌情选择。

图1 不同稀释倍数R25、S21和W23在不同反应时间的吸光度

Fig.1 Absorbency of R25,S21and W23with different dilutions at different time 表3 AB TS?+法测定不同葡萄酒样品2min和5min的T EA C值

Table3 T EA C of2min and5min determined by AB TS?+method

样品编号Sample

T EA C/(mmol?L-1)

2min5min

样品编号

Sample

T EA C/(mmol?L-1)

2min5min

R2324.02±0.6226.40±0.57S21 4.59±0.057.08±0.05 R2520.98±0.5022.50±0.38W210.53±0.010.59±0.01 R2720.69±0.4222.21±0.81W23 1.13±0.06 1.25±0.04 R21112.69±0.4314.12±0.29W29 1.46±0.05 1.69±0.03 R21524.98±0.5226.78±0.95

表4 葡萄酒样品T EA C值与总酚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Table4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PI and T EA C

项目Category 总酚含量T PI

反应2min的T EA C

T EA C of2minute

反应5min的T EA C

T EA C of5minute

总酚含量T PI1

反应2min的T EA C T EA C of2minute0.9771

反应5min的T EA C T EA C of5minute0.9780.9981

4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

2.2.2 稀释倍数 不同稀释倍数葡萄酒样品对吸光度的影响见图2

图2 不同稀释倍数葡萄酒样品对吸光度的影响

Fig.2 Influence of wine samples dilution on absorbency

由图2可见,以不同稀释倍数的葡萄酒样品与AB TS ?+反应5min 为例,红葡萄酒R 23、R 25和R 215稀释倍数为0.1∶10~0.5∶10(图2中为0.01~0.05)时,反应5min 后吸光度有明显的线性趋势,

R 2

分别为0.995,0.992和0.999;R 27、R 211稀释倍

数分别为0.2∶10~0.4∶10(图2中为0.02~

0.04)和0.6∶10~1∶10(图2中为0.06~0.10)时,反应5min 后吸光度有明显的线性趋势,R 2分别为0.991,0.999和0.999,0.987。经分析,红葡萄酒稀释倍数为0.1∶10时的吸光度与总酚含量相关性差(反应1,2,3,5,10min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0.561,0.567,0.574,0.603),因此选择红葡

萄酒的稀释倍数为0.2∶10~0.4∶10,此范围可以满足所有红葡萄酒的测试要求。桃红葡萄酒S 21稀释倍数1∶10~4∶10(图2中为0.10~0.40)时,反应5min 后吸光度也有明显的线性趋势,R 2为0.999,因此1∶10~4∶10为桃红葡萄酒的最佳稀

释倍数。白葡萄酒样W 21、W 23和W 29稀释倍数为3∶10~7∶10(图2中为0.3~0.7)时,与AB TS ?+反应5min 后吸光度值有明显的线性趋势,R 2分别为0.991,0.992和0.985,因此选择白葡萄酒的稀

释倍数为3∶10~7∶10。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红葡萄酒的总酚含量明显高于桃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葡萄酒的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葡萄酒样品和AB TS ?+反应后的吸光度与总酚含量的相关性,可

作为选择合适反应时间和酒样稀释倍数的一个标准,同时该结果也客观地反映了AB TS ?+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准确性。由于葡萄酒的抗氧化机理复杂,在反应过程中抗氧化反应和促氧化反应可能同时存在,只有在适宜稀释倍数时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才能得以体现[22]。不同反应时间测定的

T EA C 值也有差异,这是由于葡萄酒中的抗氧化活

性物质与AB TS ?+的反应产物会引起一些副反应发生,从而影响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因此时间过短或者过长会导致抗氧化活性值被低估或高估,只有在一定的反应时间段,T EA C 值才能客观地反应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AB TS ?+法作为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其本身也存在缺陷,例如,AB TS ?+的产生机理和产生体系多样,但没有解

5

9第11期

李 华,等:AB TS ?+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决其产生周期长的问题,同时不同的产生机理和产生体系使得研究成果难以横向比较,AB TS?+工作液在反应前的稀释标准各文献报道也不尽相同[16,22]。因此,AB TS?+法还有待在以上诸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本试验确定了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分别为0.2∶10~0.4∶10,1∶10~4∶10和3∶10~7∶10,使得采用AB TS?+法测定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时无需先测定总酚含量,在保证结果准确的前提下简化了试验步骤。同时也确定出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5min,而且反应2min 的T EA C值、5min的T EA C值与总酚含量的相关性好,且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 高尧来,温其标,张福艳.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及其保健功能

[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8):68272.

Gao Y L,Wen Q B,Zhang F Y.Polyphenols in wine and t heir healt h functions[J].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2002, 28(8):68272.(in Chinese)

[2] 李 华.现代葡萄酒工艺学[M].2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

Li H.Modern enology[M].2nd edition.Xi’an:Shaanxi People Publishing House,2000.(in Chinese)

[3] 李 华,王 华,袁春龙,等.葡萄酒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4.

Li H,Wang H,Yuan C L,et al.Wine chemistry[M].Beijing: Science Press,2004.(in Chinese)

[4] Arnao M B,Acosta M,Del Rio J A,et al.Inactivation of perox2

idase by hydrogen peroxide and it s protection by a reductant a2 gent[J].Biochim Biophys Acta(BBA),1990,1038:85289. [5] Miller N J,Rice2Evans C A,Davies M J,et al.A novel met hod

for measuring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t s application to moni2 toring t he antioxidant status in premature neonates[J].Sci, 1993,84:4072412.

[6] Benavente2Garcia O,Castillo J,Lorente J,et al.Antioxidant ac2

tivity and radioprotective effect s against chromosomal damage induced in vivo by X2rays of flavan232ols(Procyanidins)from grape seeds(Vitis vinifera):comparative study versus ot her phenolic and organic compounds[J].Agric Food Chem,2000, 48(5):173821745.

[7] Pellegrini N,Visioli F,Buratti S,et al.Direct analysis of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olive oil and studies on t he influence of heating[J].Agric Food Chem,2001,49:253222538.

[8] Scalfi L,Fogliano V,Pentangelo A,et al.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general frui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ecotypes of Corbar2 ini small tomatoes[J].Agric Food Chem,2000,48:136321366.

[9] Van den Berg R,Haenen G R M M,Van den Berg H,et al.Ap2

plicability of an improved 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2 ty(TEAC)assay for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capacity meas2 urement s of mixt ures[J].Food Chem,1999,66:5112517. [10] K irschbaum B.Urin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using an ABTS as2

say[J].Clin Chim Acta,2001,305:1672173.

[11] Mazza G,Kay C D,Cottrell T,et al.Absorption of ant hocya2

nins from blueberries and serum antioxidant status in human

subject s[J].Agric Food Chem,2002,50:773127737.

[12] De Beer D,Joubert E,Gelderblom W C A,et al.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out h African red and white cultivar wines:Free

radical scavenging[J].Agric Food Chem,2003,51:9022909.

[13] Soleas G J,Tomlinson G,Diamandis E P,et al.Relative con2

tributions of polyphenolic constituent s to t he antioxidant sta2

tus of wines:Development of a predictive model[J].Agric

Food Chem,1997,45:399524003.

[14] G il M I,Tomás2Barberán F A,Hess2PierceB,et al.Antioxi2

dant activity of pomegranate juice and it s relationship wit h

phenolic composition and processing[J].Agric Food Chem,

2000,48:458124589.

[15] Salah N,Miller N J,Paganga G,et al.Polyphenolic flavanols

as scavengers of aqueous phase radicals and as chain2breaking

antioxidant s[J].Arch Biochem Biophys,1995,322:3392346.

[16] Yu T W,Ong C https://www.360docs.net/doc/3713967303.html,g time measurement of antioxidant ca2

pacity using myoglobin and AB TS:rationale,application,and

limitation[J].Biochem,1999,275:2172223.

[17] López2Vélez M,Mart’1nez2Mart’1nez F,Del Valle2Ribes C.

The study of phenolic compounds as natural antioxidant s in

wine[J].Crit Rev Food Sci Nutr,2003,43:2332244.

[18] Van den Berg R,Haenen G R M M,Van den Berg H,et al.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 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st ructurally

related flavonoids using t he 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2 pacity TEAC assays[J].Food Chem,2000,70:3912395. [19] Alcolea J F,Cano A,Acosta M,et al.Research paper hydro2

philic and lipophilic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grapes[J].Nahr2

ung,2002,46:3532356.

[20] 王 华.葡萄与葡萄酒实验室技术操作规范[M].西安:西安

地图出版社,1999.

Wang H.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Vine and Wine laboratory

technique[M].Xi’an:Xi’an Cartographic Publishing House,

1999.(in Chinese)

[21] 韩光亮,李翠梅,Cacace E,等.改良的AB TS+法及其在优化

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中的应用[J].卫生研究,2004,33(5):

6202622.

Han G L,Li C M,Cacace E,et al.Application of modified

AB TS+assay met hod to monitor antioxidant extraction from

fruit[J].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2004,33(5):6202622.

(in Chinese)

[22] Villa o D,Fernández2Pachón M S,Troncoso,A N M,et al.

The antioxidant of wines determined by t he AB TS?+met h2 od:Influence of sample dilution and time[J].Talanta,2004,

64:5012509.

6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

几种抗氧化酶的作用

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新型酶制剂,是生物体重要的抗氧化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体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质。SOD在生物体的水平高低意味着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现已证实,由氧自由基引发的疾病多达60多种。它可对抗与阻断因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及时修复受损细胞。由于现代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各种辐射和超量运动都会造成氧自由基大量形成;因此,生物抗氧化机制中SOD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按其所含金属辅基不同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含铜(Cu)锌(Zn)金属辅基的称(Cu.Zn—SOD),最为常见的一种酶,呈绿色,主要存在于机体细胞浆中;第二种是含锰(Mn)金属辅基的称(Mn—SOD),呈紫色,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原核细胞;第三种是含铁(Fe)金属辅基的称(Fe—SOD),呈黄褐色,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SOD是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活性蛋白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能催化如下的反应:O2-+H+→H2O2+O2,O2-称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生物体多种生理反应中自然生成的中间产物。它是活性氧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是生物氧毒害的重要因素之一。SOD是机体天然存在的超氧自由基清除因子,它通过上述反应可以把有害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尽管过氧化氢仍是对机体有害的活性氧,但体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会立即将其分解为完全无害的水。

这样,三种酶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氧化链条。 目前,人们认为自由基(也称游离基)与绝大部分疾病以及人体的衰老有关。所谓的自由基就是当机体进行代时,能夺去氧的一个电子,这样这个氧原子就变成自由基。自由基很不稳定,它要在身体组织细胞的分子中再夺取电子来使自己配对,当细胞分子推出新一个电子后,它也变成自由基,又要去抢夺细胞膜或细胞核分子中的电子,这样又称会产生新的自由基。如,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氢自由基和甲基自由基,等等。在细胞由于自由基非常活泼,化学反应性极强,参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能引起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过氧化,破坏了膜的结构和功能。它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和交联,使体的许多酶及激素失去生物活性,机体的免疫能力、神经反射能力、运动能力等系统活力降低,同时还能破坏核酸结构和导致整个机体代失常等,最终使机体发生病变。因此,自由基作为人体垃圾,能够促使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机体的衰老。虽然自由基会对机体产生诸多危害,但是在一般的条件下人体细胞也存在着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反应的体系,它们有的属于抗氧化酶类,有的属于抗氧化剂。像SOD就是一种主要的抗氧化酶,能清除超氧化物自由基,在防御氧的毒性、抑制老年疾病以及预防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SOD能专一地清除体有害的自由基,以解除自由基氧化体的某些组成成分而造成的机体损害。如氧中毒、急性炎症、水肿、自身免疫性疾病、辐射病等疾病都与活性氧的毒性有关。实验证明,SOD能够清除自由基,因此可消除上述疾病的病因。此解毒反应过程是两步:

SOD酶活性测定方法

SOD酶活性测定 所需药品: (1)0.1mol/l pH7.8的磷酸钠缓冲液: A液:0.1mol/l磷酸氢二钠液 B液:0.1mol/l磷酸二氢钠液 1毫升B+10.76毫升A (2)0.026mol/l蛋氨酸液(Met):现用现配 称取0.3879克蛋氨酸,用1号液定容至100毫升。 (3)75*10-5mol/l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液:现用现配 称取0.1533克NBT,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定容至250毫升。 (4)1umol/lEDTA-2钠和2*10-5mol/l核黄素混合液 (5)0.05mol/l pH7.8的磷酸钠缓冲液 (6)石英砂 实验步骤: 1.酶液制备:称取0.5克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3毫升5号液和少量石英砂,于冰浴中研成匀浆。然后用5号液定容至8毫升,于0~4℃、13000g时离心15分钟,上清液即为酶提取液。酶液可在低于0℃下的环境中保存。 2.按下表加入试剂: 试剂摇匀后,迅速遮光处理1号杯,其余杯在25℃、光强为4000勒克司的条件下照光处理15分钟,然后立即遮光。接着在560nm下,以1号杯作为空白测定其余杯中溶液的光密度。假定2、3号杯中溶液抑制NBT光还原的相对百分率为100%,然后按下式分别计算其余杯中溶液抑制NBT光还原的相对百分率。 M/N=100/X M——2、3号杯中溶液的光密度的平均值 N——其余杯中溶液的光密度值 X——其余杯中溶液抑制NBT光还原的相对百分率 然后以酶液量为横坐标,以其余杯中溶液抑制NBT光还原的相对百分率(X)为纵坐标制作曲线,根据线性好的曲线所得出的函数关系计算抑制NBT光还原的相对百分率为50%时所加入的酶液量,以该酶液量作为1个酶活单位。 结果计算:SOD活力按下式计算: A=V*1000*60/(B*W*T)

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方法

叶绿体得提取 一、试剂配置 1、PBS提取液:每L水依次加入MES(195.2×0。05=9、76g)、山梨糖醇(0。33×182。2=60。126g)、NaCl(0、010×58.5=0、585g)、MgCl(0.002×95=0、19g)、EDTA(292、25×0.002=0、5845g)、KH2PO4(200×0.0005=0、1g);使用时加入ASA—Na(198。1×0、002=0、3962g); 2、悬浮液:将PBS提取液中得MES换为238。3×0.05=11、915g得HEPES(238、3×0。05=11。915g); 3、80%Percol:80ml原液+20ml水;40%Percol:40ml原液+60ml水; 实际配制: PBS提取液2000ml(3个处理*2个品种*3个重复*20ml*3次=1080ml), 悬浮液100ml(3个处理*2个品种*3个重复*1ml*3次=54ml); 80%Percol 200ml;40%Percol 200ml。(3个处理*2个品种*3个重复*3ml*3次=162ml) 二、提取步骤 1、10g鲜样加20ml提取PBS(50mM MES PH6、1,含0、33M山梨糖醇,10mM NaCl,2mMMgCl2,2mM EDTA,0.5 mMKH2PO4,2mM ASA—Na,ASA—Na使用前现配现加) 2、快速研磨,使叶片碎成绿豆粒大小,4层纱布过滤,去除残渣(注意过滤时不可用力挤压,以免叶绿体膜破碎) 3、滤液2000g 3min,小心倒出上清液,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后,使离心机得加速很快上升到预定值(水平转头,加速度调到9),约经30s后很快使其下降停止,整个离心持续大约2—3min左右完成; 4、沉淀用1ml提取液漂洗表面悬浮物; 5、用1ml悬浮液(50mM HEPES pH7。6,含0、33mM山梨糖醇,10mM NaCl,2mM MgCl2,2mM EDTA,0。5mMKH2PO4,2mM ASA-Na,ASA-Na使用前现配现加)将沉淀悬浮,在分散叶绿体时宜用毛笔轻轻刷,或者用手握住离心管在冰块之间搅动,使叶绿体由于震动分散开来,不要用棉球吸滤,以防被膜压破。叶绿体悬浮时要浓点,含叶绿素2mg、ml-1以上,这样有利于保持活性。 6、2000g 1min; 7、沉淀再用悬浮液悬浮;(悬浮液同5,可以不做) 8、用Percol试剂进行梯度离心(将3ml含有80%Percol(原液按100%算)铺在10ml离心管下层,再把3ml 40%Percol铺在离心管中层,然后将1ml叶绿体悬浮液轻轻铺在离心管上层)1500g2-3min(用

ABTS_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第37卷 第11期2009年11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Nat.Sci.Ed.) Vol.37No.11 Nov.2009 AB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3 李 华,李 勇,吴 莹,王 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 【目的】确定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方法】应用福林肖卡比色法(FC)测定36种葡萄酒样品的总酚含量(Total phenol index,TPI),从中选出9种总酚含量具代表性的葡萄酒样品,并采用AB TS?+法测定反应不同时间和稀释不同倍数葡萄酒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5min;红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为0.2∶10~0.4∶10,桃红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10~4∶10,白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为3∶10~7∶10。【结论】得到了AB TS?+法测定葡萄酒抗氧化活性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葡萄酒的最佳稀释倍数,且无需事先测定总酚含量,简化了试验步骤。 [关键词] 葡萄酒;抗氧化活性;AB TS?+法;反应时间;稀释倍数 [中图分类号] TS26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29387(2009)1120090208 Research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wine s determined by the ABTS?+method L I Hua,L I Y ong,WU Y ing,WAN G Hua (College of Enolog y,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 or V iti2V i nicult ure,N ort hwest A&F universit y,Yangli ng,S haanx i712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p resent st udy aimed to confirm t he best reaction time and wine dilution of t he AB TS?+met hod.【Met hod】The Folin2Ciocalteu colori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t he total p henol in2 dex of36kinds of wines and t hen9kinds of rep resentative samples were selected f rom t hem,AB TS?+ met 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 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wines wit h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and different di2 lutio ns,and was analyzed t he experiment result.【Result】The result s showed t hat t he best reaction time of t he AB TS?+met hod is2to5minutes,t he best dilution range,0.2∶10to0.4∶10for red wines,1∶10to 4∶10for ro se wines,and3∶10to7∶10for white wines.【Conclusion】The st udy has obtained t he best re2 action time and wine dilution to measure antioxident activity of wines by AB TS?+met hod,and t here is no need to measure total p henol content beforehand,so t he test p rocedure is simplified. K ey w ords:wine;antioxidant activity;AB TS?+met hod;reaction time;dilution 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如白藜芦醇、儿茶酚、表儿茶精、槲皮酮和芸香苷等,这些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除了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外,还有抗癌、抗炎症和抗血小板凝聚等功能[1],但不同的品种、气候、地理条件和工艺措施,导致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有明显不同[223]。因此,如何评价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很有现实意义。 AB TS?+在414,645,734和815nm处均有特征吸收[4]。Miller等[5]在1993年首次介绍了用AB TS?+法来评价一些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即根据待测化合物清除AB TS?+引起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此后,AB TS?+法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用于饮料和食 3[收稿日期] 2009203206 [基金项目]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关键研究”(2007ZD KG209) [作者简介] 李 华(1959―),男,重庆市梁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研究。 E2mail:lihuawine@https://www.360docs.net/doc/3713967303.html,

猴头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猴头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分别采用还原力测定法、Fenton法、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分析法和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猴头菌子实体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总还原力,清 除?OH、DPPH?和O - 2?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醇提物还原力 较强,且还原力大小与浓度成正比;猴头菌水提物和醇提物均有清除?OH、DPPH? 和O - 2?自由基的能力,且水提物的效果比醇提物好;水提物和醇提物对?OH、DPPH?和O - 2?的清除能力依次为DPPH?、?OH和O - 2?,并且在一定浓 度范围内,清除率与浓度成正比。 猴头菌;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 人体持续暴露在活性氧与促氧化剂中时,很容易引起机体组织产生氧化应激,导致代谢性功能紊乱以及一系列的慢性疾病[1]。食用一些富含具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功能性食品可以减轻机体组织氧化应激或预防损伤。一些合成抗氧化剂与天然抗氧化剂相比,尽管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但同时也具有强的毒副作用,因此人们倾向于从自然界中寻求更安全的抗氧化剂。LEE等[2]从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中分离到一些具有较强活性的抗氧化成分(多酚类化合物)。MAU等[3]研究表明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同为食用菌的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是著名的药膳两用真菌,具有抗溃疡、抗炎症、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肌血液输出量、加速机体血液循环、降血糖、保肝护肝和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4]。笔者通过对猴头菌子实体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总还原力、清除?OH、2,2-二苯基-1-苦 肼基自由基(DPPH?)及O - 2?自由基的研究,旨在为其在医药保健方面的 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猴头菌(H. erinaceus)子实体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2主要试剂与仪器 柠檬酸、Na 2HPO 4、NaH 2PO 4、六氰合铁酸钾(铁氰化钾)、醋酸、三氯化铁、维生素C、FeSO 4?7H 2O、30%H 2O 2溶液、水杨酸、无水乙醇、95%乙醇等(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DPPH(美国Sigma公司),实验用水(娃哈哈纯净水);infinite M200 PRO酶标仪(瑞士TECAN公司);UVmini-1240分光光度计(日本SHIMADZU 公司)。 1.3提取物的制备 1.3.1水提物 干燥猴头菌子实体,用粉碎机粉碎,称取50 g粉末,加1 L蒸馏水超声20 min,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反复3次,合并浓缩液,转至蒸发皿中,60 ℃水浴蒸干,备用。 1.3.2醇提物 同样称取50 g猴头菌子实体粉末,加1 L 95%乙醇超声20 min,过滤,其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汇总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 摘要:生物活性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功能性良好的生命因子,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这些肽除具有常规的生物活性,如增加矿物质吸收、调节血压、抗菌、抗氧化、降胆固醇、免疫调节之外还对人类营养有调节作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种类、生理功能、吸收、制备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生理活性,吸收 Research and progress of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Abstract:Bioactive peptides as one rich sources, wide variety, good functional life factors have been a global research hot spo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se peptides have some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increase mineral absorption, adjust blood pressure, antibacterial, antioxidant, decrease cholesterol, regulate immune. What’s more, they also have a regulating effect on human nutrition, so they have attracted widely attention. The kinds of bioactive peptide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prepar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bsorp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Absorb 1.功能肽的简介 肽(peptides)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理功能。肽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是由蛋白质中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的组合和排列的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或者环状的多肽的总成。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人们习惯上也把寡肽中的二、三肽称为小肽。由于构成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与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活性肽(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bioactive peptide/ 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又称功能肽(functional peptide)[1]。肽由氨基酸组成,人体存在20 种氨基酸,由不同的氨基酸的种类排列,加上数量排列形成,再加上还可能有的二级、三级结构,其种类是十分庞大的[2,3]。每一种活性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活性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此外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却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据研究,有些多肽在10 - 7mol/ L 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就是说1 mL 的多肽用60 倍水稀释后,仍然具有生理功能。功能肽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是多样化且来源充足的食品原料,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如易消化吸收、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4]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人体摄入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作用后,大部分是以寡肽的形式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酶 S O D P O D C A T活性测 定方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方法 酶液制备:取0.2g(可视情况调整)样品(新鲜叶片或根系)洗净后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1.6ml 50mmol/L预冷的磷酸缓冲液 (pH7.8)在冰浴上研磨成匀浆,转入离心管中在4℃、12000g下离心20min,上清液即为酶液。 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 1、试剂的配制 (1)0.05mol/L磷酸缓冲液(PBS,pH7.8): A母液: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 取Na 2HPO 4 ·12H 2 O(分子量 358.14)71.7g; B母液: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取NaH 2PO 4 ·2H 2 O(分子量 156.01)31.2g。 分别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0.05mol/L PBS(pH7.8)的配制:分别取A母液(Na 2HPO 4 ) 228.75ml,B母液(NaH 2PO 4 ) 21.25ml,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参考文献:李合生主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67~268。 (2)130mM甲硫氨酸溶液:取1.9399g Met用磷酸缓冲液(pH7.8)定容至100ml。 (3)100μM EDTA-Na 2溶液:取0.03721gEDTA-Na 2 用磷酸缓冲液定 容至1000ml。 (4)20μM核黄素溶液:取0.0753g核黄素用蒸馏水液定容至1000ml,避光保存。 (5)750uM 氮蓝四唑(NBT)溶液:取0.06133g NBT用PBS定容至100ml,避光保存。 2、酶活性测定 (1)取10ml试管(要求透明度好)

菊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垒曼型兰!蚤茎熊匹塞 菊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尔贤方黎张捷俞丽君肖湘汕头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汕头515063摘要通过菊花提取物对Fe2+诱发卵黄脂蛋白PuFA过氧化体系、TBAs生成体系和邻苯三酚一L吼in。l发光体 系的抑制作用,研究了菊花的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菊花黄酮类化合物有清除?oH、0?:的能力, 且有着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发现菊花抗氧化活性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相关。 关键词菊花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脂质过氧化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 AbstractAstIld”vascarriedonanti-oxidativoactivityofFloschrysantllemumextractChrysanthemumextractwas允】I ot、naVonesS0mepreccsscstoextracIaavOnes打Omchl)%anthemumforscavengingactivcoxygenradicalwerereporced1兀 【hlsp印crTheresultsshowedthatchrysanthemumnavonescouldscavenge?OH、O=2andaf诧ctthcanti.oxjdative actn7Ity KeywordsFlosChrysanthemumAn“O一0xidativeFJavonesOxy鼬nradical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chry8anchemummorif01iumRamat)的头状花序.为多年生草本,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传统医学认为菊花的功效包括清热、明目、解毒,治疗头疼、眩晕、心胸烦热、疗疮等作用,民间更以饮用菊花水来解暑热。菊花含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通过对菊花的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菊花的保健效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二.二材料、试剂与仪器 千杭自菊:购于市场.绞碎备用。 卵黄悬液:新鲜鸡蛋去卵清,卵黄用等体积的pH7.45,o二_。一,L磷酸钠缓冲液(PBs)配成1:i的悬液,磁力搅拌10m址再用pBs稀释成1:25的悬液(置于冰箱中备用)。 次黄嘌呤【Fluka公司)、黄嘌呤氧化酶(酶活力5u,ml,广卅1军事医学研究所)、2一脱氧一D核糖(feinbiochemica二e二。÷一。erg,newyork)、硫代巴比妥酸(生化试剂,上海试剂二厂。 75i—Gw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GHG—c型生物化学发光测量仪(上海市检测技术所检测仪器厂)、DGJo.5一I|冷冻干燥机(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旋转蒸发器(Ro=jryEvaporatorRE一47,YAMAT0SCIENTIFICc。,二二dToky。,Japan)、BeckmanJ2—21M高速冷冻离心机3e:息an,USA)。 ::方法 二.:二提取工艺。1。’ 干菊花绞碎,加入15倍体积7o%乙醇热浸提12h.抽滤,滤渣用热水冲洗,滤液减压浓缩.蒸去乙醇,3ooor/min离心:o-二j上清液保存待用(样品I)。取一定量样品I,用2倍 体积100%的正丁醇萃取2次,萃取液蒸干溶剂,再用水定容,得样品II。取一定量样品I,用2倍体积100%的乙酸乙酯。萃取2次.萃取液蒸干溶剂,再用水定容,得样品III。取一定量样品I,用2倍体积100≈的氯仿,萃取2次.萃取液薰干溶剂,再用水定容,得样品Ⅳ。 干菊花绞碎,15倍体积水直接浸提12h,低温浓缩获得样品V(作为对照)。 1.2.2Fen诱发卵黄脂蛋白PUFA过氧化体系…。 选用1:25的卵黄悬液吸取o.2ml,加入一定量的样品.加入o,2mlFeso.25衄ol/L,用pH7.4,o1mol/L的PBs补充至2m!,37℃振荡15min,取出后加人o.5ml三氧乙酸(简写TcA),3500r/min离心10min,吸取2ml上清液加入lml硫代巴比妥酸(简写TBA).加塞,放人沸水浴中15min,冷却后,于532nm处比色测出吸光度(A)值:以不加样品管的吸光度为(A.)。样品抗氧化活性(AoA)用对卵黄脂蛋白LPo的抑制率表示: AOA(%)=(A0一A)/A。×100% 1.2.3Fe“次黄嘌呤一黄嘌呤氧化酶一TBAs生成体系n4加样顺序为:Feso.(2mm。1,L)o.04ml、黄嘌呤氧化酶(简写:xo)(5u/m1)3.5ul、脱氧核糖(30mm01,L)o2ml、EDTA(5吼ol,L)O.04m1、H202(17.6黝ol,L)o01ml、加入o.1ml样品、pH7.4PBs(O.15mol/L)1.48ml、次黄嘌呤(简写:x)(2mol/L)o.2ml总体积为2ml(除PBs、Fe∞.用重蒸水配制外.其它试剂均用pH7.4PBso.15mol/L配制)。然后,35℃温浴15mim.取lml反应液加1%w/vTBA(NaoHo05mol/L配制)及冰醋酸lml,混匀后放人沸水浴30min,冷却。在532nm处测其吸光度A,以不加样品管的吸光度为k:清除活性以抑制TBAs生成量As32n。值的抑制百分率表示即(A。一A)/A。×loo%。1.2.4超氧阴离子的邻苯三酚“uInin。l发光体系  万方数据

活性肽的神奇功效

小分子活性肽的神奇功效 经研究表明,小分子活性肽辅以多种维生素和复合微量元素可诱导和促进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调节T淋巴细胞群比例,使CD4/CD8趋于正常。同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可显着增加淋巴细胞功能,并能有效地防止辐射和放化疗及其他污染中毒后白细胞数量的减少,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起到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从间接作用而言,小分子活性肽可促使粪便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使甾醇排泄增加和肝脏高胆固醇浓度下降,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一定的功效。能抑制脂肪的积蓄,抑制有害菌,排除毒素,促进其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以提高人体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人们经常食用小分子活性肽,在强身保健方面有如下功效: 1、主动吸收,迅速恢复体能 肽是蛋白质与氨基酸的中间物质,由数个氨基酸结合而成。分子大小介于蛋白质与氨基酸之间。但是,比氨基酸分子大的肽在人体内被吸收的速度反而比氨基酸更快,原因就在于:小分子活性肽是数个氨基酸分子集中起来被整体吸收,而氨基酸需要一个一个地

被吸收,小分子活性肽能比氨基酸更迅速地被人体吸收。 在恢复体力方面,小分子活性肽也发挥着优异的功效。人体在进行激烈运动时,为了补给能量就需要消耗肌肉中的氨基酸。就是说,身体需要能量的时候就会从肌肉中获取。肌肉中的氨基酸被消耗掉后,肌肉组织就会受到损伤、肌肉产生疲劳感、难以发挥原有的力量。服用小分子活性肽3分钟进入血液,5分 钟转换为体能,在运动前、运动中补给活性肽可以给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能够抑制肌肉力量的下降、长时间维持充沛的体力。 2、消除疲劳 疲劳是由大脑感知的。当人体感到疲劳的时候,疲劳的机体部位向大脑发出疲劳信息,于是人就感到疲劳。从这个意义上说,感知疲劳的中心就在大脑里。如果没有疲劳这种生理反应,我们就会无休止的劳动下去,直至死亡。 大脑疲劳是由氧化血红蛋白浓度的上升引起的,服用小分子活性肽可以抑制氧化血红蛋白浓度的上升,因而能够缓和大脑的精神压力,使人在学习时保持沉着冷静、清醒的记忆,能够减轻工作造成的大脑疲劳。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测定方法 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 1、试剂的配制 (1)L磷酸缓冲液(PBS,: A母液:L磷酸氢二钠溶液: 取Na2HPO4·12H2O(分子量)71.7g; B母液:L磷酸二氢钠溶液:取NaH2PO4·2H2O(分子量)31.2g。 分别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L PBS()的配制:分别取A母液(Na2HPO4) ,B母液(NaH2PO4)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参考文献:李合生主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67~268。 (2)甲硫氨酸溶液:取 Met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1000ml。 (3)30μM EDTA-Na2溶液:取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100ml。 (4)60μM核黄素溶液:取核黄素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100ml,避光保存。 (5)氮蓝四唑(NBT)溶液:取 NBT用PBS定容至100ml,避光保存。 酶液制备:取(可视情况调整)样品(新鲜叶片或根系)洗净后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 50mmol/L预冷的磷酸缓冲液()在冰浴上研磨成匀浆,转入离心管中在4℃、12000g下离心20min,上清液即为酶液。 2、酶活性测定 (1)反应混合液配制(以60个样为准):分别取Met溶液162ml,EDTA-Na2溶液,磷酸缓冲液,NBT溶液6ml,核黄素溶液6ml,混合后摇匀; (2)分别取3ml反应混合液和30μl酶液于试管中 (3)将试管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在4000 lux光照下反应20min; 同时做两支对照管,其中1支试管取3ml反应混合液加入30μl PBS(不加酶液)照光后测定作为最大光还原管,另1支只加缓冲液置于暗中测定时用于调零。 (4)以不照光的对照管(只有缓冲液并置于暗处)调零后,避光测OD560(出现颜色即可测定)。 (5)酶活性计算:SOD活性单位以抑制NBT光化还原50%所需酶量(测的样品值要在

植物源活性肽研究进展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多肽是由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其中可调节生物体生理功能的多肽称为生物活性肽。与蛋白质相比,活性肽不仅有比蛋白质更好的消化吸收性能,还具有促进免疫、调节激素、抗菌、抗病毒、降血压和降血脂等生理机能。此外活性肽还有较好的酸、热稳定性,水溶性及粘度随浓度变化迟钝等优点,易于作为功能因子添加到各种食品中。我国农作物种类品种繁多,利用这些廉价的植物蛋白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肽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综述了降血压肽、抗氧化钛、降胆固醇肽这3类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将其结构特征与生理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同时归纳了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并指出其发展应用前景。 1.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1.1 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肽通常由细菌、真菌产生,或从动植物体中分离。它们尽管在结构上千差万别,但几乎所有的抗菌肽都是阳离子型的,两亲结构是它们的共同特征[1]。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抗菌肽对部分细菌、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临床试验也表明,抗菌肽能够增强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而且在体内还不容易产生耐药性。 1.2 免疫活性[2] 免疫活性肽能够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从人乳和牛乳的酪蛋白中已检测到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肽片段,这些肽具有刺激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另外,乳蛋白、大豆蛋白和大米蛋白等通过适当酶解处理也可产生具有免疫 活性的肽类物质。 1.3 抗高血压活性 血压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on enzyme,ACE)的作用下进行调节的,血管紧张素Ⅰ在A C E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引起血压升高。降血压肽是具有抑制ACE活性的肽类, 来源广泛,ACE 抑制肽的主要来源是乳制品和鱼蛋白(沙丁鱼、金枪鱼、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综合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1、土壤脲酶的测定方法(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 一、原理 脲酶存在于大多数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里。它是一种酰胺酶作用是极为专性的,它仅能水解尿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和二氧化碳、水。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有机物质含量、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较高,中性土壤脲酶活性大于碱性土壤。人们常用土壤脲酶活性表征土壤的氮素状况。 土壤中脲酶活性的测定是以脲素为基质经酶促反应后测定生成的氨量,也可以通过测定未水解的尿素量来求得。本方法以尿素为基质,根据酶促产物氨与苯酚—次氯酸钠作用生成蓝色的靛酚,来分析脲酶活性。 二、试剂 1)甲苯 2)10%尿素:称取10g尿素,用水溶至100ml。 3)柠檬酸盐缓冲液():184g柠檬酸和氢氧化钾(KOH)溶于蒸馏水。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4)苯酚钠溶液(L):苯酚溶于少量乙醇,加2ml甲醇和丙酮,用乙醇稀释至100ml (A液),存于冰箱中;27gNaOH溶于100ml水(B液)。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使用前将A液、B液各20ml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5)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溶液稳定。 6)氮的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得到1ml含有氮的标准液;再将此液稀释10倍(吸取10ml标准液定容至100ml)制成氮的工作液(ml)。 三、操作步骤 称取5g土样于50ml三角瓶中,加1ml甲苯,振荡均匀,15min后加10ml10% 尿素溶液和20ml PH 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摇匀后在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过滤,过滤后取1ml滤液加入50ml容量瓶中,再加4ml苯酚钠溶液和3ml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20min后显色,定容。1h内在分光光度计与578nm波长处比色。(靛酚的蓝色在1h内保持稳定)。 标准曲线制作:在测定样品吸光值之前,分别取0、1、3、5、7、9、11、13ml 氮工作液,移于50ml容量瓶中,然后补加蒸馏水至20ml。再加入4ml苯酚钠溶液和3ml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20min后显色,定容。1h内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波长处比色。然后以氮工作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注意事项: 1、每一个样品应该做一个无基质对照,以等体积的蒸馏水代替基质,其他操作 与样品实验相同,以排除土样中原有的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整个实验设置一个无土对照,不加土样,其他操作与样品实验相同,以检验 试剂纯度和基质自身分解。

生物活性肽的应用综述

生物活性肽的功能和应用研究 摘要: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 是指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主要的一些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介绍生物活性肽在食品中一些简单的应用。简单展望一下生物活性肽以后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功能;应用; 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 是指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它是一类由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的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的肽类的总称。生物肽与蛋白质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又不同于蛋白质,比蛋白质校、生理活性强。根据肽链上氨基酸的数目,通常把具有2~10个氨基酸、分子量<2000Dalton的肽成为寡肽(oligpeptide),讲氨基酸数目10~50个、分子量2000~10000Dalton的称为多肽(polypeptide)。 这些活性肽小到只有2个氨基酸的双肽,也可以大到复杂的长链或环状多肽,而且常经过糖苷化、磷酸化或酰化衍生,在细胞生理及代谢功能的调节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调节作用几乎涉及到人体所有的生理活动,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不仅如此,其中许多活性肽还具有原蛋白质或其组成氨基酸所没有的新功能。特别是以数个氨基酸结合生成的低聚肽不仅有比蛋白质更好的消化吸收性能,还具有促进免疫、调节激素、抗菌、抗病毒、降血压和降血脂等生理机能,食用安全性极高。目前人们认同的活性肽的定义是对肌体构成一套高度自动化的物质,是沟通细胞间、血管间联系的信使,为外分泌、内分泌、神经系统行使传递功能,从而使肌体组成了高度严密的系统,促使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正常进行。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1.1抗高血压活性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在血压调节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的肾脏可以分泌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释放出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ACE可以从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的C-末端水解掉2个氨基酸,形成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是已知最强的缩血管物之一,可以导致血管收缩,引发高血压。同时ACE可水解血管舒缓激肽使其失活,而血管舒缓激肽可以舒张血管、使血压降低。因此ACE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目前主要的活性肽及其应用体系、血管舒缓素-激肽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抗高血压肽大致上有4种来源:来自乳蛋白的肽类;来自酸奶的肽类;来自鱼贝类(沙丁鱼、金枪鱼)的肽类;来自植物的肽类(玉米醇溶蛋白、无花果)等。 1.2抗菌活性 1972年,瑞典科学家在果蝇中首次发现抗菌肽,随后得到第1个真正意义上的抗菌肽天蚕素(cecropins)。后来科学家们在昆虫、被囊动物、两栖动物、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植物乃至人等多种生物体内发现了至少800多种抗菌肽,并且某些抗菌肽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良好的疗效,如Oren等从豹鳎中分离得到一种33肽的抗菌肽,具有比蜂毒素更强的抗菌活性,其抑菌机理是溶解细菌的细

抗氧化酶的作用

重要的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的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美国的McCord和Fridovich在1969年发现的一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酶。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按金属辅基的成分不同主要分成三类,第一类含铜和锌,称为CuZn-SOD,是最常见的一种,呈蓝绿色,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浆内。第二类含锰,称为Mn-SOD,呈粉红色,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胞体、真核细胞的细胞浆和线粒体内。第三类含铁,称为Fe-SOD,呈黄褐色,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胞中。另外,在牛肝中还发现一种CoZn-SOD[8]。 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产生的自由基和清除自由基的速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当机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多,就会对机体的蛋白质、脂质和DNA造成损伤,导致机体疾病的发生。SOD是生物体内对抗氧自由基的一种最重要的抗氧化酶,是专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它的作用是将氧自由基歧化,发生2O2- +2H+ SOD H2O2 + O2的反应。由于H2O2 在SOD活性部位生成,会对SOD本身产生杀伤。催化产生的H2O2 如果不被及时清除,它会与O2-反应生成毒性更大的羟基自由基。衰老自由基学说认为,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可引起衰老,SOD可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此外,SOD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对自由基引发的疾病的抵抗力,消除运动性疲劳等生理功能[3]。 过氧化氢酶(CAT)是一种末端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酶分子结构中含有铁卟啉环,1个分子酶蛋白中含有四个铁原子[9]。CAT的生物学功能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2 H2O2 CAT 2H2O + O2 。过氧化氢酶(CAT),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一种末端氧化酶。它的生物功能是催化细胞内的过氧化氢分解,起抗氧化作用,即2H2O2 2H2O+O2,它可防止过氧化氢含量过高对机体组织造成损伤,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后,大鼠的心组织、肝组织和肺组织中CAT活性均表现出升高,这可能是由于运动应激造成大鼠组织过氧化物质增多,使得组织CAT活性对应升高。同时,结果显示,联合补充谷氨酰胺和番茄红素对力竭运动大鼠肝组织和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提高的效果最为明显,而单纯补充番茄红素对心脏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_张瑞萍

测试与标准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 张瑞萍 南通工学院(226007) 摘 要 用DN S 为显色剂,分别以滤纸和CM C 为底物,以滤纸糖酶活性(FP A )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CM C a se )表征纤维素酶活力。确定酶活测定用波长为530nm,参比溶液应为失活酶、底物和DN S 等共热的反应物;比较了两种底物的酶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CM C a se 比FP A 高,说明酶对水溶性底物有较高的活力,也表明吸附对酶的活性部位与纤维素分子链段的结合及催化均有很大影响;对于不同牌号的纤维素酶,织物的酶减量率与CM C 酶活力关系密切。 叙 词: 测试 纤维素酶 活度中图分类号: TS197 纤维素酶是多组分复合物,各组分的底物专一性不同。纤维素酶作用的底物比较复杂,反应产物不同,致使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很多,各国的方法亦不统一。我们选择滤纸、CM C 为底物,原理系利用纤维素酶催化水解纤维素,产生纤维多糖、二糖及葡萄糖等还原糖,与显色剂反应,求出还原糖的浓度,间接求出酶的活力。由不同底物测得的酶活力分别称作FPA (滤纸糖酶活力)和CM C ase (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力)。本文分析确定酶活力测定的主要条件,比较两种底物的酶活力测定方法的结果,探讨纤维素酶活力与织物减量率的关系,为酶在生产中的利用提供依据。 1 实验方法 1.1 化学药品、材料 纤维素酶(工业品),DNS 试剂(自配),冰醋酸,醋酸钠,葡萄糖(均为分析纯),滤纸(定性),羧甲基纤维素酶CM C (试剂级),纯棉针织物半制品(南通针织厂)。 1.2 FPA 滤纸酶活力和CMC 酶活力的测定 取适当稀释的酶液,分别以滤纸或1%的CM C 溶液为底物,于50℃恒温水解反应1h ;然后加入显色剂DNS,沸水浴中煮沸5min;再加入蒸馏水,于530nm 测定吸光度OD 值。 酶活可定义为:每毫升酶液1min 产生1mg 葡萄糖为一个单位( )。 1.3 针织物酶减量率的测定 将酶处理前后的试样在烘箱中105℃烘至恒重。减量率= 处理前织物干重-处理后织物干重 处理前织物干重 ×100% 2 结果与讨论 2.1 显色剂的选择 选用DNS ,在碱性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比色,确定低分子糖含量。 碱性条件下DNS 与还原糖共热反应如下: O 2N OH O 2N CO OH +还原糖  H 2N OH CO OH O 2N DN S(黄色) 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 生成的棕红色氨基化合物系比色法测定基础。2.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选取490~580nm 波长对显色液进行比色。由图1可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490~500nm 处有最大吸收,DNS 在此波长下也有较明显的吸收。为了排除DNS 的干扰,选择在波长 530nm 处进行测定,此波长下的葡萄糖吸收虽有所降低,然而符合“吸收最大、干扰最小”的原则。 图1 D NS 与葡萄糖的吸收曲线 2.3 底物及酶本身含糖量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底物特别是滤纸,也含有一定的还原糖,在碱性的DNS 试剂中也会发色。而且,试验所用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工业级的复合酶,品种不同,其本身含糖量也不同。为了排除这类还原糖的干扰,参比溶液取失活后的酶、底物、DNS 等共热的反应物。2.4 葡萄糖标准曲线 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与DNS 共热反应显色后,测出其吸光度OD 值(见图2)。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 2为0.9991(见图2),线性相当好,可以用于酶活力的测定。 38 印 染(2002No .8) www .cdfn .com .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