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的研究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的研究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的研究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的研究

亚健康属于现代医学范畴,然而据研究亚健康相当于中医“未病”、“欲病”范畴,而中医对“未病”、“欲病”有系统的理论和防治方法,下面介绍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及其调控措施。

一、亚健康状态的提出及其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相对于这一概念,80年代中期,前苏联N.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病前状态”、“潜病期”等,我国较普遍使用“亚健康状态”这一说法。

1、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病前状态”等。

亚健康的转归

亚健康的转归有二:一是经过及时有效的调控,可向健康状态转变;二是任其发展进一步恶化,转向疾病态,甚至出现“过劳死”(一种因过劳导致

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现象)。

2、亚健康的发生率

世界性的普查结果表明,健康人群仅占5%,疾病人群约占20%,于是没有病却又不健康的所谓亚健康人群大约占75%左右。

有人估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人已超过7亿,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是生活方式病,尤其是它的“前奏曲”——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的发现和提出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对疾病的策略从治病转向预防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它的提出被誉为是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医学新思维。

3、亚健康的发生原因

《素问?经脉别论》指出:“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区永欣教授经过40多年的研究,将这个理论演绎为“疾病总是由于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及生存的方式出现偏差而形成的。”目前认为亚健康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竞争大——紧张、冲突、焦虑、抑郁,加上作息没有规律——身心状态失衡。

(2)运动少:缺乏运动——静态生活方式。

(3)吃得多:不良饮食行为、吸烟、酗酒、偏嗜。

(4)环境差:环境污染——室内微生物污染、电磁波污染、装修污染。

室外大气污染、水污染。

以上这些因素,逐渐使机体进入亚健康状态。

4、亚健康的发生机制

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那么“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等,则可引起亚健康。

亚健康的中医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亚健康的发病多因七情内伤,加之劳倦、饮食、生活不节等导致体内阴阳平衡失调,升降失常,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导致心脾气血两亏、脾虚湿盛、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肾阴亏。此时如不加调整,进一步发展,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将会导致气滞、血瘀、痰湿,郁久化热而出现热、毒、瘀、虚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涉及到心、肝、脾(胃)、肾等脏腑有关。

5、亚健康的临床表现

(1)亚健康的临床特点

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无确定病因或病因不明。

是机体身心轻度失调状态的一组临床症状,“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等。

其临床特点为“一多三少”。一多指疲劳多;三少即三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

无器质性病变,属功能性改变。

临床上无疾病诊断依据(没有阳性体征与实验室检测结果)。

呈慢性发病及发展过程。

若及时干预可逆转为健康状态。

若不及时防治,可发展为疾病。

(2)亚健康的常见症状

亚健康主要以主观感受为主,客观体征极少或没有,症状可单一出现,也可以交替或合并出现,临床上具体表现为:

?疲劳(典型症状)

?失眠多梦或嗜睡困倦

?健忘、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食欲不振

?烦躁不安

?抑郁或消沉

?焦虑不安、易惊

?头晕、胸闷、心悸、气短、自汗

?便秘、腹泻、小便清长

?性欲减退或消失

?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咽喉不适,口腔溃疡等)

6、亚健康的分类

(1)躯体性亚健康

以疲劳为主,还可有失眠、便秘、头痛、腰背酸痛等。

(2)心理性亚健康

急躁、焦虑、抑郁、担心、恐惧等。

(3)社会交往性亚健康

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

(4)道德性亚健康

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导致行为的偏差、失常和越轨。

7、亚健康的检测与诊断

(1)亚健康的医学检测方法

亚健康状态自测:

对照着下面这些症状,测一测自己是不是有亚健康,或是亚健康到了什么状态了?

l.早上起床时,有持续的头发丝掉落。5分

2.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着窗外发呆。3分

3.昨天想好的某件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而且近些天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10分

4.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5分

5.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有自闭症式的渴望。5分

6.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表达了对你的不满。5分

7.工作一小时后,就感到身体倦怠,胸闷气短。10分

8.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

9.一日三餐,进餐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近来也经常如嚼干蜡。5分

10.盼望早早地逃离办公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

11.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5分

12.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2分

13.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眠质量很糟糕。10分

14.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今天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

15.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流感一来,自己首当其冲,难逃“流”运。5分

16.性能力下降,昨天妻子(或丈夫)对你明显地表示了性要求,但你却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没有什么性欲望。妻子(或丈夫)甚至怀疑你有外遇了。10分

(2)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将疾病除外,得分在30分以下属于健康状态,31~50分属于轻度亚健康,51~80分属于中度亚健康,81~100分为重度亚健康。

二、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

邓铁涛教授指出:“中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上工治未病’的防治思想。中医注重养生,保持健康之生,注重人体的自强,西医虽然也有预防思想,但它讲的是打预防针,是灭菌,其实有点细菌不是坏事,人体才有抗病能力。”(接见广州日报记者时说,2006.8.30)

迟华基教授指出: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提出“治未病”,《内经》反复论证“治未病”的重要性,体现善治未病的医生是高级医生。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医学思想,直至现在卫生工作的主要方针还是“预防为主”(即“治未病”);未来卫生工作的主要目标更是“预防为主”。这是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的必然,也是人们文化素质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增强的追求。

美国图克森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医学社会预测部副主任、综合计划主任,从事自然和预防医学工作的安得鲁·韦尔博士在其近著《不治而愈》中指出,“医生的基本职责首先应该是教会人们如何不得病。……传授预防知识应该是最重要的;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是次要的。”两千年后的今天,一个全面高度发达国家的高级医务人员,重述着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被中国医生提出的医学主导思想,是很说明问题的。

1、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

中医学中有关与亚健康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内经》时代,古人早就认定医学的目的是“消患于未兆”、“济羸劣以获安”。“未兆”即指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而“羸劣”,则是指身体的疲惫虚损状态,但不一定有病。这些内容正是现代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只是没有用亚健康一词而已。亚健康的内容正是未病理论的一部分。

“上工治未病”就是把亚健康状态经过及时有效的调控,使之转为健康状态。这种医学思想代表着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2、“治未病”的科学内涵

(1)无病重防

对于健康无病之人,重在养生调摄,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贼邪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欲病早治

欲病指欲作未发,包括病情潜隐,尚未显露,几乎无自觉症状,或病情轻微,仅有先兆表现。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莫知其情,莫见其形。”《素问?刺热论》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明确“未病”的含义,关键在“未发”。此即今所谓“未病先防”的立论依据。

(3)已病防变

《伤寒论》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还有清代名医叶天士所强调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4)瘥后防复

瘥后防复即疾病刚有好转或治愈,若调理不当,很容易复发或产生后遗症。因此,应注重保健预防,在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

3、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超前性

(1)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

上世纪末,国际上围绕医学目的进行了两年的大讨论,最终认为:“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好的医生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而不仅是把病治好的医生。”

WHO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

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健康报。2002.7.12)(2)要消除亚健康状态,就必须防患于未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圣人”、“上工”的含义:

“圣人”,《孔传》曰:“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上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谓:“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类似诸论凡十见。其旨皆在说明“上工”是全面掌握四诊方法能熟练、准确少误地诊治疾病的高级医生。更准确地说是疗效在90%及其以上者。

以上所论“治未病”者,非常人、凡人、庸医,而是“圣人”和“上工”。

(3)体现出“治未病”在学术上的科学性、技术上的复杂性和意义上的重要性

中医“治未病”思想被国际上称为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它将人们的认识带入“无病世界”、“无医世界”的最高境界。

“治未病”的概念:

治,并不单纯指医疗,含有管理、整理、消灭、研究等内容,此可引申为防止。

未病是指人体尚未发病,此时包括了健康状态和有一定功能紊乱或失调,但尚未出现疾病的亚健康状态。

未病未生——健康状态

未成——阴阳失衡(未达到“病”的)状态

未发——潜藏在体内(发作性疾病)

未传——既病防变阶段

未复——瘥后防复阶段

三、中医对“亚健康”的干预

中医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现代社会的亚健康状态主要指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环境恶化等造成的长期心理压力导致慢性疲劳和心情压抑、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的一系列偏离健康的症状,所以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加强思想修养,以稳定思想情绪,解决“亚健康状态”。

1、亚健康的防治意义

(1)医学领域

有可能阻断亚健康向临床病态的发展,真正达到“治未病”之目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拓展中医学术新的生存空间。

(2)社会效益

提前防治亚健康,使其向健康状态转变,对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降低国家、个人医疗费用,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家庭和

社会,具有实际意义。

(3)经济效益

亚健康保健治疗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开发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若能抓住这个机会,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2、亚健康的基本调控方法

《内经》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养生调摄:心理平衡、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

(1)心理平衡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

“百病皆生于气”(《素问·举痛论》)

恬惔虚无:调适心态,舒缓压力,走出亚健康的困扰。

保持乐观的方法:①陶冶性情,培养乐观性格;②遇违乐之事,善于解脱。

昭光教授提出“三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2)适量运动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是亚健康的克星——有氧运动(通过有氧代谢提供能量的低中强度运动)。

2500年前,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克指出:“阳光、空气、水和体育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这句话精辟之处在于它把运动和阳光、空气、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运动在保健中的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强健体魄。

运动健身的原则:

1、运动适度,因人而异。运动量要适当,以勤劳、不勉强,不疲为宜。《内经》指出:“形劳而不倦。”

2、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锻炼必须循序渐进的进行,如孙思邈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3、动静结合,形神兼养。《内经》:“形神统一。”

常用的传统健身术:五禽戏、太极拳、气功、保健按摩、八段锦等。

(3)合理饮食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东汉医家张仲景:“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唐·孙思貌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要想身体健康,注意调和饮食是非常必要的。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食饮有节”保证数量,重视质量。

一日三餐:早餐好,午吃饱,晚餐少。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提倡禁烟、节酒、饮茶的良好生活习惯。

特别推荐可以多吃的食品:

绿茶、红葡萄酒、豆浆、酸奶、骨头汤、蘑菇汤。

3、食疗药膳调控亚健康

唐·孙思貌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是良工……夫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患,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食疗在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1)辨证施膳:

解表药膳——葱豉汤

清热药膳——苦瓜黄豆煲猪脚

驱寒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消导药膳——山楂糕

通便药膳——蜂蜜香油汤

利水药膳——赤小豆鲤鱼汤

活血药膳——田七炖鸡

理气药膳——陈皮饮、佛手酒

祛痰药膳——梨膏糖、瓜蒌饼

止咳药膳——川贝蒸白梨

平喘药膳——柿霜糖

熄风药膳——天麻鱼头汤

安神药膳——酸枣仁汤

排毒药膳——鲜笋拌芹菜

(2)补虚药膳:

平补法:补脾养心,适用于心脾两虚之患者,如莲茸馅。

清补法:润肺止咳,清肝泻火;适用于燥邪犯肺、肝经火旺者,如菠萝杏仁豆腐。

滋补法:补益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者,如清蒸甲鱼。

温补法:补肾壮阳,适用于肾阳不足者,如烧鹿筋。

(3)改善症状药膳:

躯体疲劳、体力下降——补中益气粥(以人参、黄芪、当归、甘草、陈皮、柴胡、升麻、白术等煎汤熬粥)

烦躁为主——消遥粥(以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白芍、生地等煎汤熬粥)

抑郁为主——甘麦大枣粥(以甘草、小麦、大枣等煎汤熬粥)

身体虚弱,易感冒者——八珍鸡(以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川芎、白芍、茯苓等炖鸡)

咳嗽咽干,咽喉不利者——罗汉果柿饼粥(以罗汉果、柿饼,熬粥)肠燥便秘,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桑椹糕(桑椹1000g,冰糖300g,共熬成膏,每次10g,每日2次)

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龙眼酸枣仁粥(龙眼肉15g,酸枣仁30g,熬粥,经常服用)

素体虚弱,神疲乏力者——虫草炖鸭汤(以冬虫夏草炖鸡或鸭,可以益气壮元)

4、保健按摩调控亚健康

自我保健按摩是符合科学性的一种物理疗法,是舒缓压力,摆脱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方法。

(1)作用:

?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如浴面、按揉太阳、擦风池能使头脑清醒,

精神爽快;按揉神门擦热涌泉、肾俞等可防治失眠。

?提高抗病能力。推鼻旁、摩面、擦风池、擦四肢等能预防并可治疗

感冒。

?增强肌力、滑利关节。按揉肩髃、肩井、天宗等穴并活动肩关节,

可防治肩周炎等肩部疾患。

?促进血液循环。按揉内关可缓胸闷、心悸等;头面部、四肢部操作

能有效地改善大脑和四肢的血液循环等。

?调节胃肠道功能。按揉足三里、摩腹、能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

液的分泌,从而调整消化机能,防治消化系统疾病。

(2)穴位:太阳、听宫、迎香、颊车、风池、中脘、关元、肾俞、曲池、合谷、神门、涌泉

(3)手法:浴面、点按揉面部穴位、梳头、振耳、擦风池、揉膻中、摩腹、揉关元、擦肾俞、按揉足三里、搓手脚、擦涌泉

(4)常见症状:疲劳、失眠、头痛、感冒、眩晕、呕吐、肩背酸痛、腰酸痛、胃脘不适、便秘、慢性腹泻、小便清长

5、辨证施治调控亚健康

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在治疗亚健康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整体

治疗和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更具特色。亚健康状态主要是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加上气滞血瘀、痰湿内阻导致气机不利、气血运行失畅。其治疗如下:

小结

健康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疾病是人们力求避免的灾难,而亚健康是人们追求健康,避免疾病的关键。对亚健康状态的有效调整,将使人类把握健康自主权,从而改善人类的生存质量。中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防治亚健康的体系,“上工治未病”对调控亚健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食疗药膳、保健按摩及辨证施药进行调控,消除病理状态,恢复正常健

康状态,中医在防治亚健康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发掘这方面的优势不仅实现对亚健康状态的有效调整与改善,而且对于拓展中医学术新的生存空间有重要价值。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 第六条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不同的科室名称涵盖的服务内容应有所不同: 治未病科——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 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整合体检部门(提供中西医健康评估),除提供治未病服务外兼具健康管理职能,开展健康宣教,实现随访管理等。 中医预防保健科——体现中医治未病服务内涵的同时,兼顾计划免疫、职工保健、妇女儿童保健等综合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相关职能。 三、服务对象

中医治未病和体质学说与亚健康的关系

·8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学 术 探 讨 Academic Study 中医治未病和体质学说与亚健康的关系 张晓天1,2 刘慧俊3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 2.曙光医院中医特色诊疗研究所治未病研究室; 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摘 要】:“未病”的涵义应指健康、亚健康、已病防变等内容;“上工治未病”是最先进的医学观。亚健康处于健康与已病之间的阴阳失调临界态;亚健康的证候与中医体质学息息相关。了解个人不同体质,并以治未病理论出发改善体质,从而来维护健康,是当今最富魅力、最具有前景的新领域,也是中医学展示特色和优势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亚健康;治未病;中医体质  【中图分类号】R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082-2 随着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命时间的延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医学的发展顺应了这一潮流,对疾病的策略也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治疗疾病转向预防保健,当今医学的主题是预防疾病,特别是亚健康人群及老年人群的健康保障尤为重要。正如分子医学家海瑟汀(william Haseltine)说:“我们正进入一个未病先知的新纪元,医药将从治疗转为以预防为主”。 理想的健康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均处于良好状态[1]。前苏联学着Berkman首先发现并提出了“第三状态”,将介于第一种状态(健康态)和第二种状态(疾病态)之间的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之后人们相继提出了亚健康态、前病态等概念[2]。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也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机能或代谢机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3]。广义的亚健康状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较多的主诉症状,但客观检查无阳性发现,类似于前病未病态;另一种是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有潜在病理信息[4],类似于潜病未病态。心理社会因素[5-6]、不良个性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及不良环境因素均与亚健康息息相关[7];过度紧张、过强压力、反复挫折、过分疲劳、环境污染等都是形成亚健康的重要原因[8]。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9],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统计,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日本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表示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O%,其中因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44%,还有不少人说不出原因。俄罗斯约有1/4的人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法国把它视之为“人类的新传染病”[10]。据有关研究资料提示:CFS发生率至少在0.2~0.4;最多见的发病年龄为20~45岁;在儿童最普遍的发病年龄为13~15岁,但也有更低年龄段的儿童发病;CFS在女性中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CFS影响着所有种族的人群[11]。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东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飞机调度员、学校教师、企业经理、汽车驾驶员、警察、学生、少年、知识分子等都是亚健康状态的多发人群[12-13]。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14]。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就阐述过这样的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且特别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未病”的概念即包含着“亚健康状态”。[15]“治未病”学术思想既有广义的内涵又有狭义的内涵,其广义的概念包含了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等五方面的内容。“未生”相当于健康未病态,指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状态;“未成”包括潜病未病态和前病未病态,前者指机体已有潜在病理信息,但还没有临床表现,后者指机体中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出现了先兆症状和特征,但还未具备确诊疾病的条件;“未发”指发作性疾病和一些慢性疾病的缓解期,以及疾病的潜伏期;“未传”指传变未病态;“瘥后防复”指疾病新愈,容易复发或产生后遗症的虚弱阶段。其狭义的概念则仅仅指潜病未病态和前病未病态[16-17]。中医把亚健康概括为: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虽呈现出阴阳失调,但尚未达到已病的标准,是处于健康与已病之间的阴阳失调临界态。相当于“微病”、“欲病”、“萌芽”、未病中的“先兆”等状态,即属于“未病”的狭义概念。 “治其未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养生防病方法。中医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预防“亚健康”和疾病发生的根本方法,其主张从四时阴阳、饮食起居、体育运动、精神情志、药物调理等方面全面调节,亦是对人体养生之术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持久过度的情绪反应,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十分重要的环节[18],亚健康和疾病是人体的阴阳失衡所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精神情志、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所以防治亚健康不仅要重视精神休养和提高心理素质,还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稳定思想情绪[19]。 “治未病”的思想,在以中医体质学理论为指导的养生防病实践中也越来越体现出极其重要的价值。现今,“未病”和“已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通过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会检查出很多所谓“未病”人的“已病”现状。这就警示我们一定要树立“治未病”的思想,及时调理偏颇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状态。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影响人体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都具有某种倾向性。匡氏认为体质要素具有遗传性、相对稳定性、可预测性、可变性、转化性、相关复合性、可测量性、可验证性等特性[20]。 (下转第86页) 作者简介:张晓天,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曙光医院KY3H治未病中心主任,国际健康中心主任,曙光医院中医特色诊疗研究所治未病研究室主任,曙光医院首批高级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美国东方医学中心特约专家。 刘慧俊,上海中医药大学2001级医药结合七年制硕士。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 2007年,国务院领导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一、工程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 3、总结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

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4、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5、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 二、组织主体与实施载体 (一)组织主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 (二)实施载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以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等设立的“治未病”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治未病”服务点及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科宣传资料

引领健康的“治未病”理念 健康是我们一切的基础。中医药学是保障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主要力量,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长期以来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人们身心健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目的调整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治未病”理念和预防保健实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显示出强劲的保障实力。 近期获悉,×××××××为相应国家号召,全面提升中医御病、防病、却病能力,积极筹建了“治未病科”。延安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是国家扶持重点科室,是一个具有管理职能、辨识技能、临床功能,对中医药文化理论研究和解析并进行培训与教育的复合型科室。面向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保健人群及热衷于传统医药养生人群,严格遵循“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复”和辩证施治的原则,针对个体进行科学、规范、系统干预的适宜性健康干预。提升了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保障水平,彰显了中华医药文化绿色养治理念和特色优势。临床涵盖中医药调养、体质辨识体检、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与随访管理、健康宣教等内容,以时辰疗法、环境干预、认知干预、养生功法、音乐疗法等业务为科室研发方向。目前开展:中药、针刺、拔罐、推拿、物理疗法等业务。 治未病科的建立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实现人民健康权益,是促进全

民健康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推动了广大民众养生保健及就医模式的转变,是引领我们健康发展方向的积极举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认同,建设共同精神家园,是弘扬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重要行动。为我们积极奉献中医方向的健康服务,是延安人民健康发展的福音与福祉。 ×××××××治未病科宣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 发表时间:2013-03-04T13:38:58.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8期供稿作者:张华梅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观的变化,医疗模式正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 张华梅(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 201400) 当今社会,人人关注健康,追求健康,何为健康?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观的变化,医疗模式正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 亚健康是处于疾病与健康间的不良状态,任其发展,后果堪忧。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亚健康是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如何尽早发现和干预,使其恢复健康,已是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亚健康的形成和危害 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特征是:精神欠佳,机体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待人处事较差,适应能力下降等。 据统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超过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0%~70%。亚健康状态会明显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在亚健康人群中,高级管理人员、机关干部、脑力劳动强度大的人群占了很高比例,可导致社会创造能力和正确决策能力的下降。 亚健康作为不适状态,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转化为器质性疾病,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状态转入的,个别会出现无病兆猝死、过劳死等现象。 当今社会,慢性病和亚健康的高发生率,已成为广大人民健康的威胁,也是导致医疗费用大幅上涨和“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因此,重视亚健康,干预亚健康,已成为社会和个人的共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更高的健康水平;重大疑难疾病治疗的困境需要医疗重心前移;减少医疗投入、减轻经济负担需要对亚健康进行积极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 大量的临床调查和研究表明,亚健康的形成,绝大部分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通过改善生活方式,80%的心脏病和糖尿病、70%的中风、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在如何维护健康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提出了“合理膳食,戒烟,心理健康,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等促进健康准则。 二、中医治未病理论及方法对亚健康防治具备突出的优势和特色 亚健康状态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如果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忽视调理,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干预,就能使机体恢复健康状态。因此,亚健康的防治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医学历来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情志等因素对人的影响,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主张“未病先防”和“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等医疗卫生保健思想。这些理论恰恰与人类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适应。因此,中医学“治未病”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治未病”理论包括以下内容:未病养生,防病于先;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同时,中医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也形成了具有突出优势与特色的措施,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两大方面,中医疗法尤其是非药物疗法具有天然、无害、可长期应用等特点,受到全世界的极大关注,被誉为是21世纪健康长寿的锦囊。包括: 1、中医方药调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中医方药具备辨证论治的个性化治疗特点,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具有突出的疗效和优势。即使患了大病,通过手术或防化疗后,及时用中药辩证调理,也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针灸、推拿:是通过针刺或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效果和保健强身的一种方法。常用的保健穴有足三里、百会、气海、关元、三阴交、涌泉等,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金匮要略》曰:“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3、心理治疗与养生:中医学强调养生先养心,养生需调神,如《太平御览方术部》:“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遵生八笺》:“心静可以固元气,百病不生,百岁可活。”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言:“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中医药学历来重视心理治疗,《内经》曰:“善诊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此外如情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等均为中医的首创;对于心理情感、生活交往异常者,则可以“告之以其所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师传》 中医药学也重视养生规律的探求,如自古就有“有养生之道,无长生之方”说法。重视形神统一、防病养生、劳逸结合,如《黄帝内经》中强调,“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乃金玉良言,在当今日渐浮躁社会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4、传统体育保健,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导引及现代的球类运动、游泳、快走慢跑等体育运动均能通经活络利关节,对于改善亚健康,预防疾病发生均有着显著效果,尤其是快路,乃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药铺不要找”。当然,各种运动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才能强身健体。 5、食疗、药膳、膏方、药酒等,能因人因病而异,培补气血,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三、中医药对亚健康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推广应用,前景灿烂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重视努力下,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医界对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及成因、病机、证候、防治等多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但在肯定中医治疗亚健康的独特疗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超前来说,治未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仍然是滞后的,距离形成技术标准、产品等来说,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在广大的社区基层,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三级防病治病网络,作为中医界后人,我们还需身先士卒,脚踏实地,做中医疗法的宣传者和推广者,继承和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把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技术与预防保健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再立新功。

治未病科室介绍

隆德县中医院治未病科 既宁夏治未病中心隆德站介绍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我院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宁夏治未病中心隆德站。 一、机构设置 隆德治未病站位于我院门诊楼二楼,占地面积下设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辨识、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健康宣教等部门。健康咨询与指导由我院的名中医工作室的老专家负责养生指导,健康干预由我院的针灸科负责,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由治未病站人员专门负责,共同承担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工作。 二、科室理念 健康从“治未病”开始! 三、服务宗旨 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不生大病、带病延年、高龄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未病的具体内容 未病先防——未病养身,防病于先; 欲病早治——欲病就萌,防微杜渐; 既病防变——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瘥后防复——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五、主要服务人群 ①体质偏颇人群 ②亚健康人群 ③病前状态人群 ④慢性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 ⑤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 六、治未病中心工作流程 健康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中医体质辨识常规体检)、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部门组成,承前启后,环环相扣。 1.组织宣传,成立组织。(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宣传中医“治未病”文化,成立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2.开展服务工作,总结经验。(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 借助医院预防保健科的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治未病” 服务,不断探索和总结“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 3.推广普及,建成网络。(2014年12月-2017年12月)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的研究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的研究 亚健康属于现代医学范畴,然而据研究亚健康相当于中医“未病”、“欲病”范畴,而中医对“未病”、“欲病”有系统的理论和防治方法,下面介绍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及其调控措施。 一、亚健康状态的提出及其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相对于这一概念,80年代中期,前苏联N.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病前状态”、“潜病期”等,我国较普遍使用“亚健康状态”这一说法。 1、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病前状态”等。 亚健康的转归 亚健康的转归有二:一是经过及时有效的调控,可向健康状态转变;二是任其发展进一步恶化,转向疾病态,甚至出现“过劳死”(一种因过劳导致

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现象)。 2、亚健康的发生率 世界性的普查结果表明,健康人群仅占5%,疾病人群约占20%,于是没有病却又不健康的所谓亚健康人群大约占75%左右。 有人估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人已超过7亿,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是生活方式病,尤其是它的“前奏曲”——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的发现和提出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对疾病的策略从治病转向预防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它的提出被誉为是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医学新思维。 3、亚健康的发生原因 《素问?经脉别论》指出:“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区永欣教授经过40多年的研究,将这个理论演绎为“疾病总是由于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及生存的方式出现偏差而形成的。”目前认为亚健康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竞争大——紧张、冲突、焦虑、抑郁,加上作息没有规律——身心状态失衡。 (2)运动少:缺乏运动——静态生活方式。 (3)吃得多:不良饮食行为、吸烟、酗酒、偏嗜。 (4)环境差:环境污染——室内微生物污染、电磁波污染、装修污染。 室外大气污染、水污染。

治未病科介绍

治未病科介绍 “ 治未病科服务内容 开展项目: 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经络检测中医经络诊疗西医健康检查心理状况评估 危害因素分析健康状态评估平衡膳食指导睡眠保健指导慢性疲劳干预指导 慢性疼痛干预指导功能性便秘干预指导 健康调养常用干预手段: 顺势调养运动调养情志调养饮食调养起居调养针刺调养 铺灸调养推拿调养膏方调养熏蒸调养火罐调养沐足调养 科室服务: 一、辨识体检——辨体质、识未病、鉴状态 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辨证等方法,融合医学体检,采取先进的个性化评估技术,能够使人人自知体质、状态和易患疾病;提供个性化疾病预防和养生调理规范。 服务内容介绍 中医体质辨识:通过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结合医生的问诊与分析,对个人体质类型作出判断,让您充分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以及易患疾病的倾向。 二、健康调养咨询——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 针对每个人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通过排查危害健康因素,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为您提供系统的人体保健建议,通过系统的健康干预措施,从而增强体质,改善健康,防治疾病,让您不生病,让您活得更好! 服务内容介绍 健康状态评估:专家会为您作出总体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中医体质类型、健康或亚健康状态(部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等。 影响因素分析:专家通过综合分析,为您指出哪些是可能影响您健康的危害因素,并指导您如何进行预防。 平衡膳食指导:根据您的体质和健康评估结果,结合季节气候情况,专家会给予适合您的健康平衡膳食指导,并推荐合适的养生保健、增强体质的药膳方、食疗方等,帮助您改善健康状况。 运动养生指导:运动养生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属性,采用不同的运动方案。因此,根据中医运动养生理论指导,结合您的体质、健康状况和时令季节,专家将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养生运动方案。 起居指导:专家根据咨询者的体质、健康与疾病状况,结合其性格特征,对其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作出指导。 情志调摄:专家会根据您的性格、情志特征,给予情志调摄建议,或采用情志疗法,达到改善情绪、调整心态的目的。 膏方指导:由专家根据就诊者的体质偏颇或疾病状态,开出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处方,并制成专用膏方,服用方便,是亚健康者的理想养生保健中药制剂。 穴位或经络自我保健法:专家根据咨询者的体质状态、脏腑经络虚实状况,指导其进行穴位按摩、经络敲打等自我保健。 三、传统疗法——独特的中医疗法为您生命加油 我院汇聚了一系列具有突出中医特色诊疗方法,能够使您迅速恢复机体平衡,调整生命状态,预防疾病发生。

中医健康管理项目说明书

中医健康管理项目说明书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落实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的 说明书 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含义 是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利用中医(药)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旨在从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生活环境、职业行业等方面出发,对身体状况进行预测跟踪、对疾病早期预预警,通过体检、疾病评估、专家咨询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邦助健康和健康风险人群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减少就医需求,把客户的健康科学、系统、人性化地管理起来。 中医对疾病治疗的理解 “疾”:就是疗疾、治未病,亚健康人群,其使用方法即是中医所说的“疗”,现代人所说的“调”或叫“养生”,其内容包括;按摩疗法、针灸与拔罐疗法、药膳与中医食疗、中医运动疗养(太极拳、八段锦、太极剑、五禽戏等)、花香疗法、音乐疗法、药浴疗法等。 “病”:其使用方法就是“治”,治已生之病。 项目背景 1、时下社会重新认识中医本源,重视中医的健康与养生,同时,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和对传统中医的挖掘,以及对西医特别是对抗生素的各种限制等等因素,使中医和中医养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所以在大健康产业中,唯有中医这一条主线。 2、当今社会包括各大医院,自二十年前的医改以来,社会上充斥着很多伪中医,而民间却有很多名老中医,专治各大医院医不好的疑难杂证。根据政策的发展方向,这些民间老中医将在不久会得到政府的全面认可,所以,各地得到老百姓认可的名老中医需要一个平台,与病人群体建立联系,而不仅仅局限于名医周围一个小地方。 3、对于中药材来讲,药材因野生、养殖、产地不同等其药效各不相同,现各大药房中其药材优良也各不相同,百姓却是无法难以识别,导致不同的治病效果。 4、随着城市人群对高端专属服务需求的日益扩大,私人医生的新兴服务应运而生,享受24小时咨询和出诊服务,定期上门进行健康指导,联系体检、讲解报告,生病时,提供详细就医指导,安排导医和会诊,只要想看

2019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

2019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 我科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科人员鼓足了干劲,准备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新的一年。“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担负着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手段为广大人民群众预防疾病,提供保健咨询、亚健康干预的重要任务,同时我科也是发扬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魅力的重要窗口。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开展中医预防及养生保健工作,我科全体人员在过去的一年里,按照医院和科室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稳步推进各项中医治未病工作,使我科在社会上的影响逐步扩大,使中医预防保健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为了更好的开展我院与我科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特制定2019年度工作计划及措施: 一、完善我科设备配置,健全我科治未病服务平台。2019年底根据医院计划将引进舌脉诊断仪,丰富中医体检项目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更新体质辨识软件,实现中医体检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进行五禽戏、八段锦等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治未病”服务的特色优势。在今年6-8月之间开展“冬病夏治”工作,在11-12月份之间继续进行冬令膏方的推广工作。 二、加强宣传,对外树立更好的形象。进一步从医院走向社区,从社区深入农村,加强宣传和指导工作,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大力推广非药物治疗技术,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的普及,如针刺、灸治、拔罐、康复推拿、刮痧、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着眼工作重心,谋求发展,我科将以开拓市场业绩作为今年工作的重心,抓紧、抓好、抓实、抓出实效,(1)印发我院治未病科简介资料,介绍我院技术力量、设备、就医环境、就医流程等,方便群众就医。(2)印发中医预防保健有关资料,宣传健康知识。(3)出好科普宣传栏。(4)制作《中医健康体检》手册和课件,便于各社区和单位演讲和采要。中医健康教

亚健康概念

孙涛,男,辽宁铁岭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先后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理事长。 长期从事医疗及科研工作,近年来关注亚健康的发展,重视社会的需求对亚健康学术及产业发展的重大导向价值,主张亚健康学术和产业二者应以跷跷板式互动性发展为模式。近年来组织编写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已作为第一部规范性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向社会推荐;与他人合作主编的《亚健康学》是国内外第一部论述亚健康的学术专著。承担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亚健康专题研究项目《中医学亚健康标准研究》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 亚健康状态是20世纪后国际医学界的医学新视角。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通过相关研究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一种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并把这种介于疾病和健康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 国内学者王育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亚健康”这个词汇,并初步定义为: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在相当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经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未发现有疾病,而病人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这种情况,称其为“亚健康”。 2001年8月,在青岛召开的“第8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亚健康的英文名被修正为“SUB-HEALTH(SH)”,此后在社会上被各领域人们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亚健康的研究,并于2007年6月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亚健康学专著《亚健康学》。在该书中,我们将亚健康定义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表现为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有疾病分类中的疾病诊断标准。” 希望通过以上简要介绍,让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亚健康的存在,并积极关注自身的健康。亚健康”概念来自中医自创 亚健康理论创始人:王育学 前苏联学者曾提出模糊的“第三状态”概念

治未病中心科室介绍

市第一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科室介绍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我院于2009年3月3日日正式成立体检“治未病”中心。 一、机构设置 体检“治未病”中心下设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部门。健康咨询与指导由我院的名中医工作室的老专家负责养生指导,健康干预由我院的针灸经络科、推拿科、康复理疗科负责担任,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有我治未病中心人员专门负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承担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工作。 二、科室理念 健康从“治未病”开始! 三、服务宗旨 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不生大病、带病延年、高龄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未病的具体容 未病先防——未病养身,防病于先; 欲病早治——欲病就萌,防微杜渐; 既病防变——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瘥后防复——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五、主要服务人群 ①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需保持最佳状态者; ②体质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 ③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 ④理化指征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即疾病的易患人群; ⑤慢性疾病稳定期需延缓发展、预防并发症者; ⑥病已痊愈,但需预防复发者; ⑦大病初愈、大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进一步调理者。 六、治未病中心工作流程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常规体检、中医体检)、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部门组成,承前启后,环环相扣。 1.开展宣传,成立组织。(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中医“治未病”文化,成立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2.开展试点,总结经验。(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 选择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治未病”服务工作,不断探索和总结“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 3.推广普及,建成网络。(2014年12月-2015年12月) 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医院—社区为一体的,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管理规、体制完善、群众满意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体系。 七、治未病中心服务容介绍 1、健康状态信息与采集容介绍。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辨识体检部服务容介绍 2、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容介绍 ①中医体检 通过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结合医生的问诊与分析,对个人体质类型作出判断,让您充分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以及易患疾病的倾向。该体质辨识体系科学性强,是有效制定个性化健康调养指导方案的基础。 ②西医健康检查 在专家的指导下,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全身健康检查方案,让您明确疾病诊断。 ③心理状态评估

最新亚健康与治未病

亚健康与治未病

亚健康与治未病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自测方法 1、是否经常吃油炸食品、高热量食物、腌制食品? 2、是否经常抽烟、喝酒、熬夜、作息时间不规律? 3、是否经常便秘,大便臭味、冲不净,脸上长斑、长痘、皮肤灰暗? 4、是否有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肢体麻、胀、痛,步态不稳等? 5、是否有心慌、胸闷、胸口痛,有时是左上肢及背部痛,进一步会出现上楼或劳动出气困难,严重时可能会有绞痛感等。 6、精神压力大、烦躁、焦虑易激怒、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不愿与外界接触。

7、免疫力差,浑身乏力、易疲倦,经常性感冒、口腔溃疡等。 8、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9、“将军肚”早现。25~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10、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 我们可以对照以上“信号”自我检查,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无需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疲劳综合征”———“过劳死”的“预备军”。另有三种人易“过劳死”:一是有钱(有势)的人,特别是只知道消费不知道保养的人;二是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三是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健康状态 1.健康状况应有的状态 ⑴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kg,超过者为不正常。 ⑵体温基本在37℃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1℃,超过1℃者为不正常。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学习心得复习进程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学习心得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医养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我们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不同的调养护理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俗话说,求医不如求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对中医养生学习,并在生活上努力实行,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医养生文化是祖国医学(中医学)大宝库中瑰宝。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与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斗争,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后代的繁衍,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了自身保健的方法,并通过总结逐渐创立了拥有系统理论、独树一帜的传统养生文化,称之为“养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就叫做“养生之道”。中医学是我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假设将阴阳五行再概括一次,我感觉就两个字---平衡。西治疗病的基本大法实践上就是“调节”。就是将不平衡的形状调整到新的平衡的形状。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谋求的是一种平衡。生理平衡了,病自然也就消除了。还有一个效果----为什么说健康的生涯习惯就能养生?这应当和人体的生理运动有关。人体是一个机器,也是由很多组件组成的。咱们都知道有心、肝、脾、肺、肾。有胃、大小肠、膀胱、胆。还有

脑、筋脉、五官(七窍)、四肢、胸腔、骨骼。再往细里说有津、血、气、细胞等。其中的脏器都是依照自然的合作有规定地任务着。比如胃是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器官。它什么时候任务,有多大能量一是取决于先天。有的人生来身材就棒,食量大,身材衰弱,而有的人生来就瘦小有力。这就是先天。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先天的濡养,取决于一个优秀的习惯。有很多人,年轻时不注意,或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爱吃的、好吃的,吃个死。不爱吃的,不好吃的却又死不吃。或许是早餐不进食,或许是加夜宵。或许是食不定时,嗜食辛辣等抚慰性滋味。都能够使胃无所适从。久之肯定要带来疾病。咱们在生涯中都有这样的阅历。就是一旦改变习惯就会感觉很不习惯,做起事来也不如过去随手。假设任务不法则了,就会发生消沉厌烦的心情,进而给自己带来一些反面影响.咱们身材里的器官固然没无看法,然而有性情。违犯了他的性情就要找省事。所以培养优秀的习惯是健康的主要保障。至于什么是优秀的习惯,概括起来我想有这么多少点: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粗细搭配、不偏不废。远离毒品,烟酒少陪。定时定量,油腻五味。劳逸有度,依山傍水。起居守时,循规蹈矩。 中医四季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天人合一"的理念,说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及人的一些生理、病理现象,并揭示出人类应当如何在阴阳不停变换的四季中,恰当地调养自己的身体的阴阳,以顺应四季变化,达到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健康长寿的目的。比如我们冬季可以用一些温热的食物或药物来补养脾肾的阳气,秋季气候干燥则要多吃一些滋阴清热的食物以补充身体的津液;春夏季节

治未病实施具体方案

阿旗中医医院“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地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地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地重要 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地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贡献率地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按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建立质量管理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质量管理工作. 、制定“治未病”科发展方针、目标、任务,营造“治未病”理念及内涵文化. 、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 (二)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专家组.主要职责: )积极开展”治未病”诊疗方案和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深入管辖区利用“问题导入法”、“专家巡诊”、“标杆管理”等方法,针 对发现地问题,指导乡镇医院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持续改进.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出发,认识人地健康状态及其 和谐发展,研究规律,创新技术. 、坚持以个体人地健康状态为核心.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注 重对生命全过程地健康监测,研究预防和保健技术方法. 、坚持以实践为核心.科研来源于需求,成果服务于实践,提高“治未病”服务 地技术水平.

四、实施计划措施 (一)年具体措施 .初步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 设立“治未病”科,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购置计算机及相 应地应用软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 .初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地健康状态辨识、检测 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全程地“治未病” 服务.服务对象 面对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明确重点. ①丰富和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地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并使 之形成体系. ②中医“治未病”地传统理论内涵和现代理论研究,推动“治未病”地学术继 承和发展. 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地研究,建立“治未病”预防 保健服务质量控制体系. ④“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地研究,科学总结服务效 果. 、实施科研专项计划. 按照“治未病”科研规划纲要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体系建设地总体 要求,根据“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地现实需求,结合我单位地实际,开展有关 “治未病”地科学研究. 、“治未病”专业人员地培训. 积极参与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治未病”地理念及其内涵,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地新型健康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