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造运动对地貌生物和气候的影响论文

新构造运动对地貌生物和气候的影响论文
新构造运动对地貌生物和气候的影响论文

论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对地貌、地层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作者: [ 2011-5-21 18:28:09 ]

【字体: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论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对地貌、地层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摘要

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是新生代的第二个纪。从距今240万年至现代,延续约240万年。第四纪中的新构造运动对中国现在的地貌地形等有着重大的影响。第一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等。第二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第四纪气候对中国地貌地层及生物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第四纪冰期的出现,明显地改变了地球的自然面貌,无论大陆和海洋,都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即冰川还对陆地表面进行塑造,引起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海陆轮廓的变化。同时,对生物界影响最大的,表现为喜冷生物群的发展的分布区的扩大。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冷与冷暖波动。第四纪有两大特点,一是此期气候变化剧烈。二是大量生物的出现。本论文从以下的思路编写的。

新构造运动→ 地貌→生物分布

气候↗→ 地层

现在研究第四纪就必须用到将今论古的思想,用现在的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类比过去,认识过去。如中国现在的地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等就要用这种思维去推测过去发生了什么。来研究它们对中国一系列的影响。

关键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地貌地层生物将今论古

Abstract

Quaternary (Quaternary Period) is a new generation of the second century. From 240 million years ago to modern, to extend about 240 million years. Quaternar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ew landscape of China is now the terrai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Neotectonics of the first direct sign that the new construction landscape landscape, it is the direct effect of the new results of tectonic movement, such as the fault scarp, fault block mountain. The second new tectonic landforms marks the indirect reflected mainly by the fluvial geomorphology of tectonic movement. As reflected in the topography of intermittent uplift have terraces, multi-cavity, etc.; River confluence and the alluvial fan apex of the linear arrangement and so on. Quaternary stratigraphy and climate on the bio-distribution landscape in China has great impact. The emergence of the Quaternary Ice Age,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 face of the earth's natural, both land and sea, are a series of great changes, that glaciers also shape the land surface, causing global sea level and the contours of the land and sea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biosphere, sh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d-biota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expansion. Quaternary 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alternation, directly affect the cooling and heating and cooling the Earth's climate fluctuations. Quaternary has two characteristics, namely, the period of dramatic climate change. Second, a large number of organisms appear. This paper,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ideas.

Neotectonics → landscape → biodistribution

Climate ↗ → Formation

Quaternary Research must now be used to present the idea of the ancient with the present geological processes taking place to speculate in the past, analog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ast. If China is now the landscape, formation of the Himalayas, will use this thinking to speculate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ir series on China.

Keywords: Quaternary Period Neotectonics Climate Landscape Stratum Bio Will present the Ancient

正文

地表形态是复杂多样的。有大陆,有洋盆,有高大的山脉和山地,有低矮的丘陵,有极目无际的平原,还有地势高寒的高原与四面环山的盆地等。这些不同的地貌,成因也是不同的。在降雨丰沛的地方,地表作用强烈,故坡上的冲沟,谷地中的河流,河口的三角洲等地貌发达;在石灰岩分布的地区,受地面及地下水的影响可形成奇特而美丽的喀斯特地貌;早少雨的地方,流水作用让位于吹扬作用,地表堆积沙丘,形成大片的沙漠;在高寒的地区,冰川成为地表的主要营力,形成冰川地貌。

地表形态虽然复杂,但他们的主要是在内营力和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内力指的是地球内部放射能等引起的作用,内力作用造成地壳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并引起岩层的破碎,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和地震。中国的大型地貌主要是内力所造成的。

外力指的是地球面在太阳能和重力的驱使下,通过空气,流水,生物等活动所引起的作用,

它包括岩石风化作用,块体运动,流水,冰川,风力,海洋的波浪,潮汐等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以及生物和人类的活动等。

地貌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地貌发育的过程中,两种力量同时出现,彼此消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例如在地壳下降(内力)成为低地和海洋时,必然导致堆积作用(外力)的加强。如果地壳下降转为上升,露出海面或成为高原或山地时,主要的外力便有堆积转为侵蚀。另一方面,如果大片高地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削为平地时,地壳表面负荷减轻,失去平衡,会引起地壳的上升,平原地带如有大量淤积,负荷加重,又会引起地壳陷落。可见两者是相互影响的。但是在具体的时期和地区,两者所处的主导地位是不同的。如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区,在急剧上升的时期,虽然受到流水和冰雪的侵蚀,但总体上升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剥蚀速度,因此这时期内营力占主导地位。相反在华北平原,地壳虽然在不断下降,但那

里的堆积作用十分旺盛,下沉得到了堆积的补偿,形成了辽阔的平原,可见那里一外营力作用占主导地位。从地貌的长期发展史来看,内力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通常起着构成大型地貌骨架的作用,或隆起成为高山高原,或下沉成为海洋盆地。而外力作用主要是将地表夷平,使高地削蚀,低地填平,且在此过程中塑造各种丰富的外力地貌,地貌的改变必然会改变生物的分布。而这里内力表现在新构造运动上。外力主要指由于第四纪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地质作用。正是由于他们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中国现在的地貌,地层,和生物的分布状况。

一.新构造运动(Neotectonics):将第四纪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据普通地质学夏邦栋)

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是:西部为隆起东部为沉降,这种地势地貌的差异决定和影响着整个大陆地区的气候植被、动植物群落、和人类的演化与发展。关于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李四光(1939、1973)、黄汲清等(1977)、任纪舜(1990、1997)、程裕淇等(1994),分别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两个方面进行过概括和客观描述。将全国划分为古亚洲、特提斯、华夏—滨西太平洋、贺兰—康滇等4个主要的构造体系域,它们东西横亘、南北纵贯,东西约略对称,并以上扬子地块为中心构造结,构成了一幅大中华构造格架。如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图。

1. 新构造运动的类型

1.1 垂直升降运动地壳的垂直升降运动是新构造运动当然最明显、最易于观察和研究的形式,如河谷中谷的出现,多级河流阶地,多夷平面和多溶洞等,大面积范围内,地壳的升降运动往往是不均匀的。常见情况有1.中间抬升幅度达,边缘相对小。称为大面积抬升运动,如鄂尔多斯地块。

2.还有有一侧抬升幅度比另一侧大,称为翘起运动,如青藏高原,如若存在较大规模的断裂,在隆起的过程中就会沿着断裂差异性上升。如我国的太行山、华北平原、就是这样的例子。

1.2 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的运动,其有三种形式。1.相邻块体的分离

2.相邻块体的汇聚3,相邻块体的错开,剪切。比如喜马拉雅山的褶皱隆起属于第一种塔里木、准噶尔盆地就属于第二种。

2 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2.1地质表现主要是新地层(新近系-第四系)发生的低角度的倾斜变形或宽缓的拱形变形。比如柴达木盆地油泉子尖顶山构造

2.2地貌标志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山脊被错断等

2.2.1 断层崖走向挺直,可横过不同时代的地层和地形,崖下往往出现温泉、谷地或洼地。在河流横切断层崖的初期,下切不深,崖面呈梯形面。中期下切加强,梯形面变为三角面,再演变则成为浑圆的山嘴,断层崖消失。断层崖在我国云南点苍山的东麓、山西太谷、秦岭北坡、庐山南北坡等都很明显。

2.2.2 断块山(fault-block mount)地壳因断块活动隆起而成的山地。它是由板块碰撞而产生的强烈褶皱,以及晚期板块内部的断裂上升所形成的。中国江西庐山、山东泰山、陕西华山等

2.2.3 山脊被错断(offset ridge)如天山南部山前巴楚地区的走滑断层错断山脊的现象

3. 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多级夷平面、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同步弯转、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

4. 沉积物标志.沉积物分布与新构造运动。厚度较大的、面积较广的新近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分布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与新近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堆积区相邻的物源剥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相对抬升。

5.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应力的局部积累和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壳的快速颤动,地震的分布和发生与新构造时期以来强烈的构造带有关。

6.火山活动火山活动也是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被作为板块-亚板块边界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

7.在第四纪中。由新构造运动中国所形成的新构造。

7.1 隆起构造

7.2拗陷构造

7.3断块构造

7.4挤压褶皱和断裂构造

7.5活动断层

8. 至第三纪以来,中国的新构造运动存在着明显的间歇性的特点。即强烈的的活动时期与相对宁静的时期的交替出现。中国新构造运动的继承性与新生性。在构造格局上,中生代燕山运动形成的大地构造骨架,控制了中国现代地貌的总格局。新构造运动的格局明显的继承了中生代的构架结构。运动方向上的继承,从垂直运动来看,中生代构造运动的上升区,性构造运动时期继续上升。如青藏高原。构造类型的继承,在我国西部,较稳定的地块在新构造运动期间仍为差异性运动的较弱的地区。在新生性方面,我国的东部构造应力场的改变。某些一度稳定的地区,如天山等,在新构造时期又强烈活动。

9. 综述:中国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是板块间相互作用与陆内构造活动的综合反映,是通过上面叙述作用类型来形成现在的中国的基本地貌。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这次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分早、晚两期,早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板块与亚欧大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陆,使印度大陆与亚欧大陆合并相连。与此同时,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则发生张裂,海盆下沉,使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开始进入边缘海---岛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发生于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了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由于印度洋不断扩张,推动着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缝合线向亚欧大陆南缘俯冲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这种以小的倾角俯冲于亚欧板块之下的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强大挤压力,在北部遇到固结历史悠久的刚性地块的抵抗,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构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壳重叠,上地幔物质运动的加强和深层及表层构造运动的激化,导致地壳急剧加厚,使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急剧抬升,于是形成雄伟的青藏高原,构成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二.第四纪气候(外营力)

1. 第四纪冰川发育概况

第四纪气候以全球性变冷为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带的移动,即冰期和间冰期的更替。第四纪冰期鼎盛时,全球大陆有20%到30﹪的面积为冰川覆盖,据R.F.弗林特估计,总面积达

44.38×106平方公里,而现在仅有10%的面积被冰川覆盖。第四纪冰期的出现,明显地改变了地球上的自然面貌,无论大陆或海洋,都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生物界,表现为喜冷生物群的发展和分布区的扩大。此外,冰川还对陆地表面进行塑造,引起全球性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海陆轮廓的变化,等等。第四纪古气候变迁的主导因素是温度的降低,但气温的下降值与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冰期时,高纬地区温度降低最大,中纬地带的气温比现在平均低8--12℃,低纬地区降低最小。在相同纬度地区,大陆性气候区,气温下降值大,海洋性气候区,下降值小。四纪全球温度并非直线下降,而是波动式的周期性变化,因此,表现为冰期和间冰期的周期性更替。这种变化在第四纪地层及生物化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反映,并反导致了气候带发生多次移动。

2. 第四纪期间,我国没有发育大陆冰盖,但山谷冰川和山麓冰川十分发育中国东部的古候.

中国东部虽然受季风控制,但由于受全球冰期和间冰期的影响,冬夏季风的位置发生周期性南北移动,多次出现冷暖干湿交替现象。

表1 北半球第四纪冰期对比

表二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表(自己查资料整理成果)

表三现在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3. 第四纪的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对中国的地貌产生了和大的影响。主要出以下几个因素。1.降雨量2.温度3.风。这些因素可影响以下几个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3.1 河流作用与河流地貌(fluvial landforms):温度和降水等气候的变化可以引起植被、土壤侵蚀、河

水流量和泥沙来源的变化,,从而导致河流的冲於变化,部分信息可以反映在河流阶地上,气候偏暖是,可是流域植被更加发育,侵蚀作用趋缓,被侵蚀的物质的平均半径趋小,同时化学作用加强,风化产物颗粒更细,其中次生粘土矿物含量更高,气候偏冷时,情况相饭。气候变化通过流域降雨量,植被发育、风化作用等因素的调控。对河流的地貌和河流沉积物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知道河流作用指的是指流动河水对地球表面进行的削高补低的作用。河水是一种流体,具有动能,因此河流无时无刻不在对地表进行作用,使之发生变化。由于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影响,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都会随其发生变化。河流依靠自身的动能对其边界产生的冲刷、破坏作用,包括冲蚀、磨蚀和溶蚀作用。按作用的方向分为:下蚀、旁蚀和溯源侵蚀。河水具有动能,流动的河水对地表岩石进行机械冲刷并使其逐渐剥离,河水中挟带的砂、砾石也不断对之摩擦和撞击。河流把侵蚀河床基岩和谷坡岩层的产物移动到他处的作用。其中大部分是溶于水中的化学搬运。被机械搬运的碎屑物有3种运动方式:①悬移,颗粒悬浮于水中随水流而搬运,其悬移物称为悬移质;②推移,颗粒依附于床面,随水流作滑动或滚动,其推移物称为推移质;③跃移,这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颗粒时而被悬移,时而被推移,以跳跃的方式前进,其跃移物被称为跃移质。物质的搬运方式随水动力的大小变化,当水动力减小时,某些悬移质变为跃移质,某些跃移质变为推移质,当水动力增大,变化情况相反。被河流携带的物质停止搬运而发生的沉积作用,其原因可能是河水流量的减小。也可能是河面突然变宽或者携带物的增加。沉积下来的碎屑物则称为冲积物,可形成河漫滩(如下图所示)和江心洲,但形成的堆积地貌最为主要的是冲积平原。

此外由于侵蚀基准面受气候的影响,所以会对河流的下蚀产生影响,是河流的下蚀作用复苏和加强。从而会形成一些河流阶地地貌。如下图所示。

3.2 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glacial landform):中国现代冰川分布的地域辽阔,北起阿尔泰山,南至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西自帕米尔,东到四川贡嘎山,跨越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等6个省区,

纵横2 500公里,总面积约 56 500平方公里,占亚洲冰川总面积的40%,储水量达 50 000亿立方米。现代冰川既有海洋性冰川,也有大陆性冰川。一般认为中国的海洋性冰川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嘉黎以东地段、川西滇北的横断山脉以及喜马拉雅山的东段和中段。而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西段、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和西段、念青唐古拉山嘉黎以西地段、唐古拉山东段、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和祁连山东段。

3.1 冰川作用(glaciation)广义者,泛指冰川的生成、运动和后退。狭义者,仅指冰川运动对地壳表面的改变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冰川运动的前端叫冰前。供冰量大于消融量,则向前推进,反之向后推进

侵蚀作用: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其侵蚀方式可分为几种: 磨蚀作用: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冰楔作用: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作用,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成为碎块,或从两侧山坡坠落到冰川中向前移动。这些会形成冰蚀地貌搬运作用由于冰川的侵运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从山坡崩落得碎屑,会进入冰川系统,随冰川一起运动,这些被搬运的岩屑称为冰碛物,堆积作用冰川携带的砂石,常沿途抛出,故在冰川消融以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便形成相应的各种冰碛物。所谓冰碛物,是指由冰川直接造成的不成层冰积物。而冰积物,就是指直接由冰川沈积的物质,或由于冰水作用的沈积物,及因为冰川作用而沈积在河流湖泊海洋中的物质。。堆积作用冰川携带的砂石,常沿途抛出,故在冰川消融以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便形成相应的各种冰碛物。所谓冰碛物,是指由冰川直接造成的不成层冰积物。而冰积物,就是指直接由冰川沈积的物质,或由于冰水作用的沈积物,及因为冰川作用而沈积在河流湖泊海洋中的物质。正是由于上面的冰川作用,可在形成以下地貌。1.冰蚀地貌2. 冰碛地貌3. 冰水堆积地貌4. 冰缘、冻土地貌(如下图所示)

3.2 卡斯特作用(Karst)与卡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因为受冰期与间冰期气候的影响,间冰期时中国的气温和雨量都较高,有利于喀斯特发育。而冰期时寒冷少雨,强烈地抑

制了喀斯特的发育。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中国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响,属干旱地区喀斯特(西北地区)和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热带喀斯特以峰林—洼地为代表,分布于桂、粤西、滇东和黔南等地。地下洞穴众多,以溶蚀性拱形洞穴为主。地下河的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大,故称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积为160平方公里,

最大的地苏地下河流域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地表发育了众多洼地,峰丛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5个,洼地间距为100~300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现峰林一洼地地貌。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于45度。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类型,奇峰异洞是热带喀斯特的典型特征。溶解原理。

H2O + CO2==H2CO3 ;(第一步:形成碳酸)

H2CO3==H+ + HCO3-;(第二步:碳酸离解生成H+)

H+ + CaCO3==HCO3- + Ca2+(第三步:H+与CaCO3反应生成HCO3-,从而使CaCO3溶解)发育的过程为

A. 发育初期,大多是石芽、溶沟,逐渐发育成溶斗和落水洞,为岩溶发育的幼年期。

B. 岩溶地貌进一步发育,地下洞穴大量发育,并且互相贯通成为一个统一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面以上,溶洞干涸,地下水面以下的洞穴充水,形成地下河。为岩溶发育的青年期。

C. 进一步发育,地面逐渐被蚀低,离地面较浅的溶洞的顶板开始崩塌,地下河的某些段塌顶成为地面河。岩溶地貌进入中年期。

D. 最后,地下河和溶洞大量崩塌,成为地面岩溶盆地和平原地貌。此时石灰岩已大量蚀去,石灰岩的残积堆积物发育。除了溶蚀平原上残留少量的残丘及孤峰,地面起伏很小,形成一个准平原。为岩溶地貌的老年期。

②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以缓丘—洼地(谷地)为代表,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下河较热带多而短小,平均流域面积小于60平方公里。洼地较少,每平方公里仅为1个左右,且从南向北减少,相反,干谷的比例却迅速增加。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为馒头状丘陵,其坡度一般为25度左右,洞穴数量较热带大为减少,以溶蚀裂隙性洞穴居多,溶蚀型拱状洞穴在亚热带喀斯特的南部较多。

③温带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为代表,地下洞穴虽有发育,一般都为裂隙性洞穴,其规模较小。喀斯

特泉较为突出,一般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流量,例如趵突泉和娘子关泉等。这一带中洼地极少,干谷众多。正地形与普通山地类同,惟山顶有残存的古亚热带发育的缓丘—洼地和缓丘—干谷等地貌。强烈下切的河流形成峡谷,局部地区,如拒马河两岸有类峰林地貌。

④干旱地区喀斯特现象发育微弱,仅在少数灰岩裂隙中有轻微的溶蚀痕迹,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极少,已不能构成渗漏和地基不稳的因素。

⑤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喀斯特处于冰缘作用下,冻融风化强烈,喀斯特地貌颇具特色,常见的有冻融石丘、石墙等,其下部覆盖冰缘作用形成的岩屑坡。山坡上发育有很浅的岩洞,还可见到一些穿洞。偶见洼地。

结合我国的岩石类型分布,各地区的年降雨量和太阳辐射量,我可以判断出我国的岩溶地貌发育情况。如附页所示的结果。

3.3 同时降雨量和温度会影响岩石的风化。

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快的地区有利于化学风化的进行;而温度则影象化学反应的速度,水中游离氧的含量和水的离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大,水中CO2含量虽随温度增高而减少,但温度增高十度,反应速度却加快一倍,因此,氧化作用和水溶液的作用都随温度增高而加快,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而且,气候控制着数量和类型,它们对风化作用产生各不相同的影象。

3.4 风力作用和风力地貌:(wind force action)水分、植被条件愈好,愈不利于沙丘的发育。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策勒地区在西北风作用下,南部为水分条件很差、无植被覆盖的洪积沙砾平原,沙源供应较少,形成低矮稀疏的裸露新月形沙丘;中部为洪积- 冲积扇前缘的潜水位较高、有间歇性流水补给的沙质平原,植物生长较好,仅发育灌丛沙堆;北部是现代流水不能到达的古河流冲积沙质平原,由于有丰富的沙源,水分条件差,植被稀疏,因此形成了高大的沙丘锥。刘东生的“新风成说”让我们透过厚厚的黄土读到:250万年前,黄土高原这位置曾是一片美丽的草原。后来由于青藏高原的崛起,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北移,中国西北部地区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强劲的西风一起,把沙漠和戈壁上的沙尘吹了过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黄土高原就是沙尘暴250万年的堆

积。

3.41蚀作用和磨蚀作用,搬运作用:悬移、跃移、蠕移。风沙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风蚀地貌(1)风蚀壁龛(石窝)(2)风蚀蘑菇和风蚀柱(3)风蚀垄槽(雅丹)(4)风蚀洼地、风蚀谷及风蚀残丘 (5)风蚀城堡

?

?

?

三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对地层的影响。

地层:(stratum)是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层状岩石(据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它记录着第四纪地壳发展过程中各种事件的综合记录。地层形成时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较老的地层先形成,位于较下部位,较新的地层后形成,覆于较上部位。但是由于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层会发生倒转和倾斜。地层的接触关系也会新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外力作用而改变。概括来说,地层的接触关系有五种。1.整合接触(conformable contact)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一致,它们的岩性与生物演变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没有间断。它表明两地层在构造运动中处于持续下降或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有沉积物连续沉积而形成的。2.平行不整合接触(disconformiitity)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他们的界面是沉积作用的间断面,它表明地层形成以后,地壳均衡上升,由于外力作用,是该地层遭受剥蚀,形成剥蚀面,随后地壳均衡下降,在剥蚀面上重新接受沉积作用,并形成丄覆地层。3.不整合接触(unconformity contact)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其间有剥蚀面分割。不整合接触表明地层形成以后,因受到强烈的构造运动而褶皱隆起并遭受剥蚀,形成剥蚀面,然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4.侵入接触(insrusive contact)这是侵入体与被侵入的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有接触变质现象。侵入接触表明该地区曾经有过构造运动的发生。因而一起乐岩浆的倾入,形成了侵入体。5.侵入体的的沉积接触(sedimentrary

contact)地层覆盖在侵入体之上,其间有剥蚀面分割,剥蚀面上堆积有该侵入体被剥蚀所形成的碎屑物质,沉积接触表明侵入体形成以后地壳上升,并遭受剥蚀,侵入体上面的一部分被蚀去。形成剥蚀面,然后地壳下降,然后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6.断层接触(fault contact)即侵入岩体与围岩间的界面就是断层面或断层带。原来是地壳运动中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该断裂常伴有动力变质现象,根据断层接触关系可以初步断定岩体是在断层之前形成的。它表明原先的地层由于构造运动的作用而错移。

从第四纪的沉积物我们可以发现,新构造运动具有旋回性,在地质历史中,新构造运动的剧烈时期和缓和时期时交替出现的,这样不但造就了地层的沉积间断、不整合或侵蚀面,还造成沉积物的韵律性。沉积物的韵律性主要表现在粒度和成因类型的有规律更替两个方面。沉积物的粒度从上到下有细变粗粗粒沉积反映新构造运动上升引起地形的切割和起伏增大,细粒沉积物则与继之而来的地壳相对宁静阶段地形的夷平接段一致。我国许多盆地第四纪沉积物具有复式韵律沉积特点。

四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对生物的影响。

新构造运动是通过对地形、地貌和气候的影响来影响生物的分布的。如由于构造运动使地表隆起,这样顶部遭受风化作用就强烈,形成大量的碎屑物质,这些物质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还有山的高度上升,山上的气温降低,则会使动植物向山下迁移等。

四纪冰期的出现,明显地改变了地球的自然面貌,无论大陆和海洋,都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即冰川还对陆地表面进行塑造,引起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海陆轮廓的变化。同时,对生物界影响最大的,表现为喜冷生物群的发展的分布区的扩大。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冷与冷暖波动。在第四纪时期,主要受气候波动即冰期与间冰期多次更替的影响。有些哺乳动物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而发生迁徙,并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发生变异;有些则不能适应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演化而绝灭;同时在新的环境中,也有新属,新种的出现。在各大陆之间,陆生哺乳动物区系因气候变化发生交流,最明显的是第四纪冰期所引起的海退,各大洲之间出现陆桥,从而成为动物迁移的通道。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的白令陆桥是动物****流的重要通途,使东西两大陆的动物群存在着很多相似性,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例如。马类起源于北美,通过陆桥移到了欧亚大陆,而象类则通过陆桥从欧亚大陆迁到了北美大陆。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出现,加速了植物群的分化和演变。草本植物高度繁荣,它们多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生态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年一枯一荣,利用种子或根部延续生命。第四纪植物逃避恶劣气候的另一途经,就是大规模迁徙,即随着冰期与间冰期的更替,植物群发生频繁的迁徙。植被带的迁徙有三个方向:一是受纬度方向控制,沿着南北方向迁移,这是全球性的移动;第二是受经度方向的控制,沿东西方向的迁移;第三是受地形高度的控制,在山岳地区植物群做垂直方向运动。在北半球第四纪冰川鼎盛时期,大陆冰盖和永久冻土区的范围扩大,植物带发生显著移动,北方耐干寒的植物向南迁移,喜湿热的植物带向低纬方向压缩。间冰期气候转暖,植被带又向高纬方向移动。全球各个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植物迁移的距离和方向并非完全一致,迁移过程中也并非所有的属种皆能回到原来的分布区。

中国晚第三纪除了受到全球气候的影响之外,还由于地中海槽的消失,青藏高原的开始隆起,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季风影响,发生了经向和纬向的变化,贺兰山—横断山一线以东受季风和全球温暖带植物南移影响,远早第三纪的温暖带森林为温带森林-草原取代。北纬46度到长江流域带受到太平洋季风的强烈影响,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混交林取代了老第三纪亚热带疏林草原。长江流域到广州—南宁一线为亚热带、热带雨林,以南热带季雨林。此线以西,气候的大陆性增强,使西北地区向干燥的荒漠气候植被方向发展。由于第四纪时间相对短暂,总的来看生物的演化是不明显的,但是受到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植被的掩体和动物的迁徙改组极为常见。第四纪植物绝大部分为现代种类,但是受到新第三纪地球气候普遍趋凉和第四季冰期,间冰期气候的交替影响,温带与亚热带植物种群分界多次南北来回摆动,导致植物迁移过程中种类混合和部分滞留或消亡。古老种类的数量不断下降,落叶阔叶林和耐寒针叶数分布在扩大,常绿阔叶树和喜暖针叶树分布在不断缩小,草本植物比例增高。如中国现代植物分布图。

表三中国第四纪生物分布表(自己查资料整理成果)

总结以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第四记冰期的出现对环境起了一系列的影响。首先冰期出现导致气候变冷,又因间冰期的交替出现,使气候出现冷暖波动。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更替,导致生物迁移和海平面变化。植物随冰期和间冰期大陆冰盖的进退,发生周期性南北迁徙现象,植被移动范围最大可达纬度30°。冰期来临时,地球表面大量水分以冰的形式积累在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中;间冰期时冰盖和冰川融化,大量的水回归海洋。而生物的迁移也因海域变迁发生连锁效应。因为在冰期内,许多浅海滩露出海面,甚至使原来为海水隔绝的大陆或岛屿有部分相连,为生物迁徙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1].曹家欣.第四纪地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136~184

[2].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1985年.9,中国第四纪冰川冰缘学术讨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3].刘鸿雁 2002年.64~87,第四纪生态学与全球变化[M].北京:科技出版社,

[4].李四光.第四纪冰川[M].,1975,年科学出版社

[5].景才瑞,刘会平, 1999,论中国的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6].张京生,李向海. ,2006,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里程碑—《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J]

[7].刘时银,永建,李晶,上官冬辉,2006,张勇.中国西部冰川对近期气候变暖的响应[J].

[8].刘世兴, 1984.6《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地图出版社

[9]. 蔡玉石,1984.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

[10].严钦尚,曾昭璇,1985.9,《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1].夏邦栋,1995.6,《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12].王军,黄歌山,1990,《中国地温的分布基本特征》,地震出版社

[13].曹伯勋,1995.10,《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4].刘东生,2002.5,《黄土与环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4、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在实验过程中,做到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 【学习重点】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学习难点】 1、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学习方法】 通过老师提供的课件以及阅读课文,理解生态因素的含义,并能理解影响生物生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并通过讨论、交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个探究,可以让我们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我以后学习其他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第一课时 【问题导学】 我们知道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松、杉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很好;人参、三七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生活在一起,又会因为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可见,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自主学习】 【教材导读】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那么什么是环境呢?什么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哪两类? 2.观察教材P13中的图1~12,思考一下,圈中影响小麦生活的因素中哪些是生物因素,哪些是非生物因素?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是否也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呢?请尝试举例说明 3.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所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收获与问题】 通过自学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问题,一并写在下面,与同学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研究最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壳构造和形态构造及其发生、发展演化的科学,它是介于大地构造学与地貌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新构造运动是指地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存续的时间: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新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活动构造:晚更新世至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晚更新世)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有位移遗迹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新构造运动学的研究对象: 构造地貌,包括断层地貌、褶曲地貌、火山地貌、熔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构造地貌是研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关系的学科,是地貌学的重要分支。 研究的内容: 1、静态地质构造:指久远地质时期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各种构造,如岩层褶曲而成的背斜、向斜,岩层错断而成的逆冲断层、正断层等,以及它们的复合体; 2、动态地质构造:指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并还在活动的各种动态构造地貌。反映大地质构造的地貌有大陆、洋盆、山脉、大盆地、大平原等;反映小地质构造的地貌有背斜、山脊、单面山、断层陡崖等。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标志 1.地质标志: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新沉积物的成因类型与岩相分布、厚度变化等等。 2.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 3.地球物理标志:大地测量与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地形变异常;重力异常、磁异常 等地球物理异常反映出来。 4.水系标志: 5.地震活动标志: 6.火山活动标志: 7.遥感标志: 8.其它标志:地球化学、考古标志 新沉积物标志: 沉积物分布与新构造运动 厚度较大的、面积较广的新近系-第四系分布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 与新近系-第四系堆积区相邻的物源剥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相对抬升区。 沉积物标志--成因类型 沉积物标志--第四系沉积厚度 地貌标志 (1)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 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山脊被错断等。(2)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 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多级夷平面、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同步弯转、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 活动构造的一般概念: (一).活动构造(Active Structure)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fluvial landforms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研究简史大致分为3个时期。 初始时期19世纪以前,主要是对河流作用和河流地貌有所认识,并提出了一些概念。如公元前3世纪末,中国秦朝史禄利用河谷地带引水方便的地貌条件,开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公元前7年,汉代贾让就认识到黄河下游演变的"游荡”特点。5世纪末(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提出河水冲蚀河谷的问题。11世纪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不但指出河流的侵蚀作用,还指出河流的搬运和堆积作用,认为瀑布、峡谷是急流下切侵蚀作用造成的,华北平原是由黄河的泥沙堆积而成的。17世纪前期,徐霞客提出河床比降与流速的关系,认为河床比降大,则水流急,并以此解释峡谷的险要地形。稍后,孙兰提出“变盈流谦”的理论。在国外,最早提到河流在塑造地貌过程中的作用是11世纪的阿拉伯人阿维森纳,他认为是流水把地表刻蚀成起伏的山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达·芬奇指出,河流侵蚀山坡,将泥沙堆积在山谷中;三角洲沉积物是河流供给的。德国G.阿格里科拉指出,小溪沟冲去土壤,刻入基岩;深谷是由河流切割而成;最后造成肥沃的冲积平原。意大利伽利略明确提出了河流侵蚀作用和河流均衡剖面的概念。1795年,英国J.赫顿提出流水是侵蚀地表最为活跃的营力。 理论涌现时期19世纪到20世纪初,出现了河流地貌的一系列概念和理论。法国de la 诺埃与E.M.P.M.J.de马尔热里发现溯源侵蚀;俄国В.М.洛赫京提出河床纵比降的稳定性指标;俄国В.Р.威廉斯提出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美国J.W.鲍威尔提出侵蚀基准面等;最为重要的是W.M.戴维斯建立侵蚀轮回学说。 学科建立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河流地貌研究采用了模拟实验、定位观测、统计理论、激光技术、遥感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并吸收了河流动力学、河流水文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使河流地貌研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主要成果有:苏联Н.И.马卡韦耶夫等人的河流地貌模拟实验研究;美国L.B.利奥波德、A.D.赫华特对河流及其流域特征进行了随机变量的定量研究;美国D.B.西蒙斯、E.V.理查森对沙波等河床微地貌形态发展的模式的研究;S.A.舒姆提出了河流开放系统和河流地貌临界值的概念。中国学者钱宁等提出了多沙河流河床的演变规律、河流游荡的指标,并对三角洲的成因提出了新见解;沈玉昌等系统研究了河谷地貌、河型成因等,并对河流纵剖面、河流基准面与气候、新构造运动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环境微生物学知识点

环境微生物学知识点 教材:环境工程微生物周凤霞白京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单元知识一绪论 1.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概念现状 2.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概念微生物作用(有益、有害) 3.微生物特点 个体小繁殖快种类多结构简单易变异 单元知识二环境微生物主要类群 1.原核微生物 ①细菌(形态结构及作用 ②放线菌(形态菌落培养污泥丝状膨胀的类型) ③蓝细菌(特征作用水华、赤潮类别) 2.真核微生物 ①酵母菌(类型结构特征应用 ②霉菌(类型结构特征应用特种污水处理优势 ③真核微型藻类(分类作用水华、赤潮类别) 3.原生动物 ①鞭毛虫(形状特征指示性作用) ②肉足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③纤毛虫(形状特征分类 ④包囊(形成原因过程指示性作用) 4.微型后生动物 ①轮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②线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③水蚤(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5.病毒 ①病毒特征 ②病毒结构 ③繁殖(5 ④溶原性 单元知识三微生物原理 1.微生物营养 ①营养要素(5大要素 ②营养类型(4个) ③培养基(原则分类作用生化营养保证) 2.生长曲线(曲线多周期过程及对比分析 3.环境因素影响(温度ph 4.微生物代谢(酶 5.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污泥驯化) 单元知识四微生物生态

1.微生物环境分布(土壤大气水体) 2.微生物间关系(共生互生寄生拮抗 3.微生物与物质循环(C N P 循环污水处理中应用)单元知识五微生物的环境污染 1.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 2.产生毒素 单元知识六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1.污水生物处理分类(好氧厌氧兼氧) 2.活性污泥法(微生物组成净化机理培养驯化) 3.生物膜法(微生物组成净化机理培养驯化)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 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平安城中学张雅楠 一、概念分析 本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及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基本观点的建立。探究实验活动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感性经验、身边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环境,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概念,最终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章《认识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并理解其在农工业方面的应用。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三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目标,力求设计多个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渗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本节课构想的主线是“生物与环境”,由多个学生活动构成。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学生没有科学探究的基础,所以老师要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告诉大家,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有意识地点出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上的学习作好铺垫。在建立“生态因素的概念”、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就要以实例让学生去感悟,并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内容。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一、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因XX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XX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三、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

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XX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XX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 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 四、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凤阳运动()和中岳运动(XX 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XX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教科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知识点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3、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0、像池塘里的(物和非生物)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1、制作生态瓶的先后顺序可以概括为:①瓶子去盖②铺沙装水③种植水草 ④放上鱼虾。 12、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群落)。 13、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1956年我国建成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实验一:种子发芽是否必须有水?(见课本3页)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用到的材料:纸巾、绿豆6粒、不漏水的盒子2个、水、记号笔。 两个小组的相同条件:温度、空气、各3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两个小组不同的条件:水。 实验的方法:(1)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小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2)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在盒子内垫上纸巾并按三个洞,把种子放在洞上。(3)往一个盒子的纸巾上滴水,一个不滴。(4)给两个盒子用记号笔标明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实验现象:几天后,滴水的盒子中的绿豆发芽了,没有滴水的盒子内的绿豆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实验二: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见课本7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 一、选择题 1、德化戴云山上,枫叶林分布在海域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域较高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 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3、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 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 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 4、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 5、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现象 C.生物永远适应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则生存,否则死亡 6、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很久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趣味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成语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二填空 1、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2)在沙漠地区植物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家兔必须通过四肢来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回答问题. 资料一:下图中两个狐(A、B),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生物与环境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生物与环境1.探究光照或水碓植物生存的影响 2.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大气、土壤等); 3.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共生) 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七上P11)如不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5.生物对环境适应:保护色(昆虫、北极狐、熊等)警戒色(毒蛇、黄蜂等),拟态(竹节虫)。 6.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7.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七上P16整节内容都做考试要求)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按装目镜,下端安装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一)学习使用显微镜 .取镜、安放 2.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约2厘米; ②转动转换器(转动转换器的转动板,不要用手直接推物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3.观察:(先用低倍镜,此时只能用粗准焦螺旋,再用

地质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简述题 1.阶地的物质组成和在河流两岸的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 ○1阶地是分布在分布在河床两侧呈阶梯状,具有一级或多级,已不受近代 常年洪水淹没的地区,它是河谷演变过程中的产物。 ○2阶地由近河岸到远河岸,物质颗粒由粗到细。 ○3土壤质地,由沙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 ○4在近河岸,粗物质由于河流的负荷能力先沉积下来,而细物质能够被搬 运到更远的地方而沉积在远河岸,经过一段时间的土壤发育后,由近河岸到远 河岸一次发育为砂质和壤质。 ○5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分五级阶地回答) 2.泥石流的成因,形成的堆积物特点及其治理措施。(+2) ①泥石流的概念:山区大规模的沟谷流水(山洪),有巨大的侵蚀与搬运能 力,能夹带大量泥沙、岩屑和石块,甚至近似一种半固体的径流,当固体物质的体积含量大于10~15%时就叫做泥石流。 ②成因:有充足的固体碎屑物质;充足的水源;合适的地形条件。 ③形成的堆积物特点(分上、中、下游); ④治理措施 ○1生物措施:包括营造防护林、采取各种农业耕作措施和采取牧业措施; ○2工程措施:治水工程,如库、坝、引水渠、截流沟、导流和分流工程; ○3治土工程:挡土墙、坡脚支护、护岸工程、拦泥坝;坡面工程,如排洪道、导泥渠、渡槽,以及附属建筑等; ○4防止沟状侵蚀的措施:沟头的上部筑环装的沟和坎,并进行造林植草等,在沟口及沟内筑多级拦水坝。 此外,还应禁止乱砍乱伐,保护已建植被,避免在附近修建房屋等等 3.设计一套鉴定方案,将石英岩、闪长石、砂岩、泥岩和石灰岩分开。(+1) 鉴定方案主要根据其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点进行设计。 4.设计一套鉴定方案,将角闪石、斜长石、白云母、磁铁矿、方解石、石膏 和滑石分开。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壳运动:指由于地球内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 包括:升降运动:指垂直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水平运动:指平行于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或沿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导致地壳岩石产生变形和变位,并形成各种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第一节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一、概念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即产状)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地壳运动(垂直抬升)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岩层形成时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原有的水平状态,使岩层面向同一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交角,便形成了单斜构造。常常是组成其它构造(褶曲一翼,断层一盘等)的一部分。 二、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常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在野外产状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第二章 褶皱构造 褶皱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岩层的连续性整性末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 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 一、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 二、褶曲的类型 1、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产状要素 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 两端所指的方向称走向 倾向 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 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褶曲 的要素 核: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翼: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 轴线: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枢纽:轴面与层面的交线 枢纽在空间上的产出状态:枢纽水平、枢纽倾斜 轴面:指大致平分褶皱的一个假想面

XX初一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识点人教版

XX初一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 识点人教版 预习导航 生物圈的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的深处。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页~27页《生物圈的范围》,回答以下问题: 你能说出生物圈的范围吗? 你认为生物圈包括哪些圈层? 分组讨论:你们知道在这三个圈层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呢? ①大气圈的生物有哪些:②水圈的生物有哪些:③岩石圈的生物有哪些: 课本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拓展反思:曾在农田系统中普遍使用的农药DDT,为什么出现在从没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这说明了什么? 中考题练习

下列各项中,能完整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蟑螂捕蝉,黄雀在后 B.兔子吃草,狐吃兔子 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D.老鹰吃蛇,蛇吃老鼠 【考察目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B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A选项蝗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c选项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也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因为其中缺少生产者。D选项老鹰捕食蛇,蛇捕食老鼠,其中也缺少生产者。而B选项狐吃兔子,兔子吃草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草→兔子→狐。故选B。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能生产产品的工人 B.能制造食物的加工厂 c.能制造有机物的植物 D.能吸收树干营养的真菌 【考察目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据此分析。A选项工人属于消费者;B选项工厂不是生物,并且也不是其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能力目标: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设计(设计者:) 图中有两只狐,一只生活在北极,另一只生活在非洲沙漠。请你推测:哪一只是北极狐?哪一只是沙漠狐?为什么同是狐,它们的形态却不同呢?(PPT3)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2~17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14~16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实验法、控制实验变量。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1.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1) ①非生物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②生物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③生物和环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2) 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②如何来设置科学探究中的对照实验? 完成“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得到:(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一类是生物因素。在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2)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变量是唯一的。 3.师生互动 问题:哪个鱼缸更适合鱼的生长? (PPT4) 教师点拨、示例讲解问题: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PPT5~7)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填空与答案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所构成。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既可看做个体层次,又可 看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全部种群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选用大光圈、选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较大,视野较暗,看到细胞数目较少。

低倍镜:物象较小,视野较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多。 3 物镜,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注意: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х物镜的放大倍数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来登和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柳树0中学11-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案一体化”讲学稿课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科生物课型新授主备人王艳丽审核人李磊课时设置 1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2、通过实例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同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复习导学探究质疑】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 2、探究过程包括、、、、、等方面 3、对照实验指 4、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 蚯蚓能疏松土壤,树木能防风固沙,说明 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另外还有、关系 【分组合作互动释疑】 1、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 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1)该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号和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原因是___________ 。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选填是或否)存在缺陷,理由是: 。 2、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的羽毛,就能够大减少被捕食的机会。有时候冬季少雪,或迟下雪,这种情况下,雷鸟换上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这种现象表明 (1)(2) 【训练反馈应用提升】 1.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指()教师修改及学生笔记

高中生物《生物和环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生物和环境》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点1 对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生长曲线理解不透彻 1 .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 2 .K 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图中A 、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 值,A′、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 /2值。 3 .“S”型曲线中K 值与K /2 值的分析与应用 (1 )K 值与K /2 值的分析 (2 )K 值与K /2 值的应用

4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变化分析 (1 )K 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 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 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 值会上升。 (2 )K 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 值是环境容纳量,即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如图所示: (3 )当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 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 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数量回到一定范围内。 易错点2 不能准确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食物网 2 .太平洋中大量的塑料废物被分解成微观粒子后会被浮游动物吞食,而塑料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致癌化学成分。下图为海洋食物网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判断

(1 )根据双向箭头A D确定两者肯定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2 )根据箭头指向判断各成分 ①A 有三个指出,应为生产者; ②D 有三个指入,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B 和C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A(生产者)和B均指向C,则C为分解者。 2 .对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误区 3 .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1 )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的影响 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减少时,则将会连锁性地引发其后的各个营养级生物减少。这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新构造运动对地貌生物和气候的影响论文

论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对地貌、地层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作者: [ 2011-5-21 18:28:09 ] 【字体: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论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对地貌、地层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摘要 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是新生代的第二个纪。从距今240万年至现代,延续约240万年。第四纪中的新构造运动对中国现在的地貌地形等有着重大的影响。第一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等。第二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第四纪气候对中国地貌地层及生物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第四纪冰期的出现,明显地改变了地球的自然面貌,无论大陆和海洋,都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即冰川还对陆地表面进行塑造,引起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海陆轮廓的变化。同时,对生物界影响最大的,表现为喜冷生物群的发展的分布区的扩大。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冷与冷暖波动。第四纪有两大特点,一是此期气候变化剧烈。二是大量生物的出现。本论文从以下的思路编写的。 新构造运动→ 地貌→生物分布 ↘ 气候↗→ 地层 现在研究第四纪就必须用到将今论古的思想,用现在的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类比过去,认识过去。如中国现在的地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等就要用这种思维去推测过去发生了什么。来研究它们对中国一系列的影响。 关键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地貌地层生物将今论古

Abstract Quaternary (Quaternary Period) is a new generation of the second century. From 240 million years ago to modern, to extend about 240 million years. Quaternar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ew landscape of China is now the terrai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Neotectonics of the first direct sign that the new construction landscape landscape, it is the direct effect of the new results of tectonic movement, such as the fault scarp, fault block mountain. The second new tectonic landforms marks the indirect reflected mainly by the fluvial geomorphology of tectonic movement. As reflected in the topography of intermittent uplift have terraces, multi-cavity, etc.; River confluence and the alluvial fan apex of the linear arrangement and so on. Quaternary stratigraphy and climate on the bio-distribution landscape in China has great impact. The emergence of the Quaternary Ice Age,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 face of the earth's natural, both land and sea, are a series of great changes, that glaciers also shape the land surface, causing global sea level and the contours of the land and sea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biosphere, sh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d-biota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expansion. Quaternary 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alternation, directly affect the cooling and heating and cooling the Earth's climate fluctuations. Quaternary has two characteristics, namely, the period of dramatic climate change. Second, a large number of organisms appear. This paper,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ideas. Neotectonics → landscape → biodistribution ↘ Climate ↗ → Formation Quaternary Research must now be used to present the idea of the ancient with the present geological processes taking place to speculate in the past, analog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ast. If China is now the landscape, formation of the Himalayas, will use this thinking to speculate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ir series on China.

中国八大构造运动

阜平运动是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 阜平期阜平期的时限为2900(+-)——26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或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 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其时限距今约26亿年。 2划分依据 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亿年。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3分布 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铁堡运动”。 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吕梁运动 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晋宁运动 晋宁运动(Jinning movement,Tsinning movement)由米士(P.Misch)于1942年创名,是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 系据云南中、东部晋宁、玉溪等地南华系澄江砂岩与下伏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之间的显著角度不整合确定。这次运动发生于距今8亿年左右。使昆阳群剧烈褶皱,而澄江组则为后造山磨拉石建造。此不整合在华南普遍存在。前澄江运动、皖南运动、休宁运动、雪峰运动等均与之相当。 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块,晋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扬子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