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可爱的中国共同家园心连心教案

一年级可爱的中国共同家园心连心教案活动目标:

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是亲兄弟。

2、了解不同民族风貌,用特有舞蹈动作表示相应民族。

活动准备:

1、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前欢庆国庆的宣传画。

2、各民族跳舞的录象和著名艺术家演唱歌曲的录象。

3、各种幼儿较为熟悉的民族服饰(见操作材料包“民族娃娃”)。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几个不同民族的风貌。

活动难点:

用特有的舞蹈动作表示相应的民族。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1、观察天安门前的人们,分辨他们不同的服饰。

提问:天安门前的人们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他们的服饰都很不同,很特别呢?

小结: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从不同的地方来到首都,共同欢庆国庆。

2、找一找自己熟悉的民族,说说各自对他们的了解。

提问:你没有你知道的民族?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风土人情?

小结:

二、欣赏表现

1、欣赏藏族女歌手演唱歌曲的录象。谈论藏族人民的生活,学学藏族人民献哈达的礼节动作。

2、欣赏蒙古族歌手演唱的《吉祥三宝》。谈论有关大草原牧民的生活。跟着小演员哼唱歌曲,学学蒙古族少年骑马的姿势。

3、欣赏傣族姑娘的孔雀舞。谈论我国西部大森林里的珍稀动物,模仿孔雀的肢体动作。

4、欣赏山西少年敲打锣鼓。谈论少年强身健体的帅气,学学锣鼓队击鼓的动作。

三、分组讨论,帮助幼儿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

1、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如回族不吃猪肉,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2、老师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

政府的民族政策主要有: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装扮体验

1、选择简单的道具和服饰扮演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2、随着不同音乐的出现,轮换地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各民族人民欢度国庆的场面。

活动延伸:

介绍自己喜欢的民族节日和生活习惯。

手拉手主题班会手拉手心连心主题班会教案文档

手拉手主题班会手拉手心连心主题班会教案文档 “手拉手、心连心”互助公益活动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 步的实践教育活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手拉手心连心主题班会,希 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拉手心连心主题班会1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两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推进两 校手拉手活动的广泛开展。充分发挥两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援和帮助手拉手学校提高办学水平,逐步缩小两校间的教育差距,共同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安排要求 1、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领导小组: 组长___ 副组长:__ 成员: 管理分工:___负责工作的全面协调。 ___负责工作的管理和考核。 成员负责工作的开展和管理。

2、建立工作制度。每年组织召开结对学校手拉手活动经验交流会, 沟通情况,交流好的做法,研究进一步落实的工作,对活动中出现的典型 经验给予宣传报道。 3、注重实效,重在提高教育质量。手拉手活动重在教育思想的交流,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切实让两校的教师和 学生受益。 三、目标任务 2、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助互利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定 期研究方案,积极主动地开展手拉手活动。 3、互派干部、教师定期参与两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各自发挥优势, 相互学习,交流和支持,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师资水平。 4、开展两校学生间交流与协作;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两校教育资源共享等。 四、具体措施 1、双方学校定期互派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通过专题报告、座谈、参 与管理等形式在办学思想、管理理念等方面交流学习,共同完善各种管理 制度,促进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以至达到共同发展。 2、根据__小学的需要,我校将计划定期派出本校优秀教师送课到校,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课、观摩课、听评课、命题、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等 形式,指导帮助__小学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业 务水平。

一年级可爱的中国共同家园心连心教案

一年级可爱的中国共同家园心连心教案活动目标: 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是亲兄弟。 2、了解不同民族风貌,用特有舞蹈动作表示相应民族。 活动准备: 1、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前欢庆国庆的宣传画。 2、各民族跳舞的录象和著名艺术家演唱歌曲的录象。 3、各种幼儿较为熟悉的民族服饰(见操作材料包“民族娃娃”)。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几个不同民族的风貌。 活动难点: 用特有的舞蹈动作表示相应的民族。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1、观察天安门前的人们,分辨他们不同的服饰。 提问:天安门前的人们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他们的服饰都很不同,很特别呢? 小结: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从不同的地方来到首都,共同欢庆国庆。 2、找一找自己熟悉的民族,说说各自对他们的了解。

提问:你没有你知道的民族?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风土人情? 小结: 二、欣赏表现 1、欣赏藏族女歌手演唱歌曲的录象。谈论藏族人民的生活,学学藏族人民献哈达的礼节动作。 2、欣赏蒙古族歌手演唱的《吉祥三宝》。谈论有关大草原牧民的生活。跟着小演员哼唱歌曲,学学蒙古族少年骑马的姿势。 3、欣赏傣族姑娘的孔雀舞。谈论我国西部大森林里的珍稀动物,模仿孔雀的肢体动作。 4、欣赏山西少年敲打锣鼓。谈论少年强身健体的帅气,学学锣鼓队击鼓的动作。 三、分组讨论,帮助幼儿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 1、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如回族不吃猪肉,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2、老师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 政府的民族政策主要有: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民族区域自治;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各族人民心连心》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各族人民心 连心》 活动意图: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我国一共是由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开展此次活动《各族人民心连心》是让幼儿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都是我们的亲兄弟,初步了解我国几个不同民族及风貌,用特有的舞蹈动作表示相应的民族。感受各民族的特点,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在了解中国民族的同时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目标: 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是亲兄弟。 2、了解不同民族风貌,用特有舞蹈动作表示相应民族。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前欢庆国庆的宣传画。 2、各民族跳舞的录象和著名艺术家演唱歌曲的录象。 3、各种幼儿较为熟悉的民族服饰(见操作材料包“民族娃娃”)。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几个不同民族的风貌 活动难点: 用特有的舞蹈动作表示相应的民族。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1、观察天安门前的人们,分辨他们不同的服饰。 提问:天安门前的人们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他们的服饰都很不同,很特别呢? 小结: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从不同的地方来到首都,共同欢庆国庆。 2、找一找自己熟悉的民族,说说各自对他们的了解。 提问:你没有你知道的民族?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风土人情? 二、欣赏表现 1、欣赏藏族女歌手演唱歌曲的录象。谈论藏族人民的生活,学学藏族人民献哈达的礼节动作。 2、欣赏蒙古族歌手演唱的《吉祥三宝》。谈论有关大草原牧民的生活。[教案来自:教案网.]跟着小演员哼唱歌曲,学学蒙古族少年骑马的姿势。 3、欣赏傣族姑娘的孔雀舞。谈论我国西部大森林里的珍稀

优质教案:《党和人民心连心》

第2讲一心跟着共产党 优质教案:《党和人民心连心》 一、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首先给学生明确的知识信息:我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领导核心、党的初心和使命。 第二部分通过介绍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具体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践行初心和使命,怎样和人民心连心。 第三部分与前面内容相呼应指出,因为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的优秀党员、模范人物的事迹,了解他们身上的优 秀品质,从而产生敬仰之情。 3.了解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 爱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的优秀党员、模范人物的事迹,了解他们 身上的优秀品质,从而产生敬仰之情。 2.难点:了解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增强对中国 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知初心 1、问题导入: 出示词语:“不忘初心” 同学们,我们平时经常听到过这个词吗?你是怎么理解的?你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2、讲故事,谈感受

讲述半条棉被的故事,请学生说说听后感受 3、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设计意图: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揭示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二)读一读亮初心 1、问题引路:不同时期的党员是如何践行初心?让我们来读读书本上提供的 故事资料,开个故事分享会吧。 出示活动要求: (1)读一读第13、14、15、16页故事; (2)选择其中最喜欢或最打动自已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2、结合读本及相关图片资料,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完成以上任务。 3、组织汇报交流 (1)刘胡兰的故事 追问:是什么力量让刘胡兰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2)张思德的故事 追问:你觉得张思德同志是怎样的人? (3)王进喜的故事 追问:“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4)焦裕禄的故事 追问: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新发现?又有什么新问题? (5)雷锋的故事 追问:我们可以向雷锋同志学什么? (6)黄旭华的故事 追问:读完故事最让你震惊的是什么? (7)其美多吉的故事 追问:为什么称其美多吉为“雪线邮路上的幸福使者”? (8)抗疫英雄的故事 追问:为什么称他们为“抗疫英雄”? 4、以上汇报过程中,结合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及感受这些共和国的英雄的感人事迹。 5、师小结

《与同学心连心》残疾儿童教案

《与同学心连心》残疾儿童教案 教案主题:《与同学心连心》残疾儿童教案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残疾,并学习如何尊重和帮助残疾人。 2. 帮助学生建立同情和爱心,培养团队合作和共同努力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艺术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与同学心连心》读物。 2. 同学们带来的颜料、纸张、笔等画画工具。 3.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残疾人。 4. 足够的学习空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移动。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今天的主题,并向学生们展示残疾人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 学生们知道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并引导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第二步:阅读故事(15分钟) 教师朗读《与同学心连心》,鼓励学生们跟随朗读。读完故事后,教

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讨论以下问题: 1. 你最喜欢的角色是谁?为什么? 2. 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3. 你是否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请分享一下。 第三步: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以下问题: 1. 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哪些困难? 2. 如果你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会怎么做? 3. 残疾人需要哪些特殊的帮助和关心? 第四步:艺术创作(20分钟) 让学生们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关心。鼓励他们用多种颜色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创作思路和灵感。 第五步:展示作品(5分钟) 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相互欣赏、赞扬和鼓励。 第六步: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二、教学准备

幼儿园大班社会各族人民心连心教案带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各族人民心连心教案带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我国一共是由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开展此次活动《各族人民心连心》是让幼儿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都是我们的亲兄弟,初步了解我国几个不同民族及风貌,用特有的舞蹈动作表示相应的民族。感受各民族的特点,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在了解中国民族的同时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目标: 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是亲兄弟。 2、了解不同民族风貌,用特有舞蹈动作表示相应民族。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前欢庆国庆的宣传画。 2、各民族跳舞的录象和著名艺术家演唱歌曲的录象。 3、各种幼儿较为熟悉的民族服饰(见操作材料包“民族娃娃”)。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几个不同民族的风貌 活动难点: 用特有的舞蹈动作表示相应的民族。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1、观察天安门前的人们,分辨他们不同的服饰。

提问:天安门前的人们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他们的服饰都很不同,很特别呢? 小结: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从不同的地方来到首都,共同欢庆国庆。 2、找一找自己熟悉的民族,说说各自对他们的了解。 提问:你没有你知道的民族?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风土人情? 二、欣赏表现 1、欣赏藏族女歌手演唱歌曲的录象。谈论藏族人民的生活,学学藏族人民献哈达的礼节动作。 2、欣赏蒙古族歌手演唱的《吉祥三宝》。谈论有关大草原牧民的生活。跟着小演员哼唱歌曲,学学蒙古族少年骑马的姿势。 3、欣赏傣族姑娘的孔雀舞。谈论我国西部大森林里的珍稀动物,模仿孔雀的肢体动作。 4、欣赏山西少年敲打锣鼓。谈论少年强身健体的帅气,学学锣鼓队击鼓的动作。 三、分组讨论,帮助幼儿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 1.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如回族不吃猪肉,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2.老师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 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主要有: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装扮体验

大班社会各族人民心连心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各族人民心连心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各族人民心连心教案反思大班社会各族人民心连心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是亲兄弟,了解不同民族风貌,用特有舞蹈动作表示相应民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各族人民心连心教案吧。活动意图: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我国一共是由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开展此次活动《各族人民心连心》是让幼儿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都是我们的亲兄弟,初步了解我国几个不同民族及风貌,用特有的舞蹈动作表示相应的民族。感受各民族的特点,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在了解中国民族的同时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活动目标: 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是亲兄弟。 2、了解不同民族风貌,用特有舞蹈动作表示相应民族。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前欢庆国庆的宣传画。 2、各民族跳舞的录象和著名艺术家演唱歌曲的录象。 3、各种幼儿较为熟悉的民族服饰(见操作材料包民族娃娃)。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几个不同民族的风貌 活动难点:

用特有的舞蹈动作表示相应的民族。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1、观察天安门前的人们,分辨他们不同的服饰。 提问:天安门前的人们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他们的服饰都很不同,很特别呢? 小结: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从不同的地方来到首都,共同欢庆国庆。 2、找一找自己熟悉的民族,说说各自对他们的了解。 提问:你没有你知道的民族?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风土人情? 二、欣赏表现 1、欣赏藏族女歌手演唱歌曲的录象。谈论藏族人民的生活,学学藏族人民献哈达的礼节动作。 2、欣赏蒙古族歌手演唱的《吉祥三宝》。谈论有关大草原牧民的生活。跟着小演员哼唱歌曲,学学蒙古族少年骑马的姿势。 3、欣赏傣族姑娘的孔雀舞。谈论我国西部大森林里的珍稀动物,模仿孔雀的肢体动作。 4、欣赏山西少年敲打锣鼓。谈论少年强身健体的帅气,学学锣鼓队击鼓的动作。 三、分组讨论,帮助幼儿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 1.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如回族不吃猪肉,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2.老师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 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主要有:

一年级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5篇

一年级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5篇 一班级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模板5篇 宏大父亲的标志是那些为他们同学付出自己生命中大部分时间并从未埋怨的人。我的父亲对我而言永久是一个值得依靠和信任的森林。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一班级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班级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让同学知道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理解爸爸的辛苦和工作。 2、让同学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敬重父母、体谅关怀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通过嬉戏活动增进同学与父亲间的感情,让爸爸明白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同学,让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妙的回忆。 教学方案 1、各班在父亲节前一周可搜集同学和爸爸的合影或是只搜集同学爸爸的照片或是爸爸小时候的照片等,并进行“照片展”“比谁帅”。 2、鼓舞同学回家关心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水、拿

报、洗脚等。 3、开展系列的教育活动:父亲节的由来、社会《爸爸的手》、歌曲《我的好爸爸》调查爸爸、采访爸爸、说一说爸爸、夸一夸爸爸、画一画爸爸。 4、班级组或班级可依据班级状况开展亲子活动:角色反串、《小脚踩大脚》、《骑大马》等。 5、为爸爸制作手工礼物,亲自送给爸爸;为爸爸演唱《感恩的心》,用舞蹈表达对爸爸的爱。 六月,有绚烂的阳光照射在我们的身上;六月,有绵绵的细雨滋润在我们的心底;六月,父亲节翩然而至。人生中许多东西,不行能永久地存在但是您给我的爱却是永恒。 父亲用厚实的臂膀支撑着整个家庭;父亲用亲情暖和着同学的心灵。在这个属于父亲们的日子里,让我们大声说出对父亲的爱,祝福世上全部的父亲们节日欢乐! 一班级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知道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嬉戏给父子供应沟通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加节日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