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监测方案(模板)

深基坑监测方案(模板)
深基坑监测方案(模板)

XXXXXXXXXXXX项目

深基坑工程

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项目概况 (1)

2.周边环境 (2)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

第二章、监测思路 (5)

1.监测目的 (5)

2.监测依据 (5)

3.本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6)

第三章、监测技术方案 (7)

1.监测项目 (7)

2.监测点的布设 (8)

3.监测分项技术要求 (9)

3.1目测巡视 (9)

3.2水平位移监测 (10)

3.3竖向位移监测 (10)

3.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1)

3.5支撑轴力监测 (12)

3.6支护桩内力监测 (13)

3.7分层沉降观测 (13)

3.8土压力监测 (14)

3.9地下水位监测 (14)

4.监测仪器 (15)

5.监测频率及预警办法 (16)

5.1监测频率 (16)

5.2监测预警办法 (17)

5.3监测进度安排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20)

6.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22)

6.1监测成果 (22)

6.2监测报告及其编制 (23)

6.3监测工作响应流程 (23)

第四章、监测工作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24)

1.监测机构的设置 (24)

2.主要监测人员配备 (25)

3.拟建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25)

4.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6)

第五章、监测应急措施 (27)

1.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 (27)

2.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28)

3.应急措施 (29)

4.特殊气候应急管理 (30)

第六章、附件 (31)

监测点布置图 (31)

监测所用表格 (31)

第一章、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XXXXXXXXXXXXX项目地上有20F购物中心1栋、20F办公楼1栋,24F SOHO(公寓)1栋,5F购物中心楼1栋。地下为3F地下室及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组成,深约17.10m,为整体地下室。该项目总建筑面积405600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15000 m2,地下建筑面积190600 m2。

本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

2.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位于XXXXXXXXX。

基坑东侧:基坑边线距用地红线7.65m,用地红线外为XXXX路,距XXXXXXX路上正在施工的立交桥约28.22m。

基坑南侧:基坑边线距用地红线4.31m。

基坑西侧:基坑边线距用地红线4.18m。

基坑北侧:用地红线外为XXXX大道道路和轻轨一号线,基坑边线距道路内线7.31m,距轻轨36.23m。

基坑周边环境详情参见“基坑监测布点平面示意图”,基坑周边管线详情参见“基坑周边管线图”。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场区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该项目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左岸冲积一级阶地,场区经拆迁回填整平,现地势较为平坦,地面高程在23.02~24.82m之间,整个场地四周略高,中部偏低。

(二)、场区岩土地层结构及分布: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按其成因、结构特征及强度将场地内土层划分为4层组9个亚层。各岩土层的顶板埋深、顶板标高、厚度、空间分布、岩土特征、工程性质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表2。

2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赋存于①层杂填土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积水垂直及侧向的渗透补给,水位及水量随大气降水的影响而波动。

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场地③-1层粉细砂及③-2层砾砂含卵石层,②-1、②-2、②-3层为相对隔水层,但②-2层下含有粉土、粉砂,呈稍密状,颗粒松散,渗透性较强,且与下部砂土联通,与砂土构成统一的承压含水层,在渗透水流作用下易产生流土、流砂。与长江有紧密的水力联系,并受其调节和控制。

④层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下伏基岩裂隙中,水量亦小,埋深大,主要来源于基岩上砂土层的承压含水层补给。基岩裂隙水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小,对钻孔桩施工有影响。

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水位埋深 1.20~3.50m之间,相当于标高20.52~22.27m。根据抽水试验测得静止承压水水位在6.95 m,相当于标高17.35m左右。

根据区域水文资料表明,武汉地区长江一级阶地砂土层中的孔隙承压水水头高度年变化幅度在 3.0~5.0m之间。孔隙承压水历史最高水位为22.0m。

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依据武汉地区建筑工程经验及本场地水质分析资料综合判定,土对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

第二章、监测思路

1.监测目的

(1)促进XXXXXX项目基坑工程施工的系统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损害,降低工程经济和工期损失,为项目建设提供安全保障服务。

(2)在基坑施工期间对工程自身关键部位及周边环境实施监测,为业主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定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及结构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地预报,让有关各方做出反应、避免事故的发生。

(3)为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提供支持,通过安全监测、安全巡视,较全面地掌握各工点的施工安全控制程度,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和有控制管理。

(4)作为一种技术管理手段,通过规范监测工作,更好地为监理、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信息化施工水平。

(5)作为独立的监测方,其监测数据具有社会公证性,在出现工程影响纠纷、工程风险及环境破坏时其监测数据和分析资料可成为处理风险事务和工程安全事故的重要参考依据。

(6)通过第三方监测的开展积累工程监测资料和经验,为今后的同类工程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2.监测依据

①.《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③.《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

⑤.《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⑥.XXXXXX项目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及设计方和业主方的其他要求。

3.本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在本项目中的基坑深度约为15m,面积将近7万平方米。体量巨大。其主要重点和难点体现在:

1.基坑体量大,深度大,周边的可参照类似工程少。

2.周边环境复杂,北侧为有精密变形控制要求的轻轨1号线;东侧为

正在施工的XXXX高架桥,基坑周边密布管线,且燃气管、高压水

管等变形控制要求极高的管线均有分布。基坑外围建筑均属老旧建

筑,结构稳定性不佳,不均匀沉降控制要求高,甚至部分已属危房。

3.基坑开挖工艺新:支护结构为桩加横撑结构,盆式开挖后支护结构

搭接主体塔楼结构提供额外横向支撑。该设计思路应用较少,可参

考经验较少。支护结构变形规律难以掌握。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预见基坑施工的难度及风险。因此,加强基坑监测,对施工各个阶段基坑支护及周边环境的变形进行充分的数据采集、分析,及时为现场施工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基坑的动态施工,才能尽可能的保证施工的科安全性和科学性。具体措施如下:

1.周密计划:设计单位对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步骤进行充分计算和

分析,根据计算及分析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监测设计。对

于难以实施或者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困难

和意外进行尽可能的充分估计,制定补救措施及计划;

2.严格实施:对于技术指标,按照最严格规定制定,对于执行流程,

我司制定严格的三级风险管理流程制定执行计划,分级审核。

3.精密分析:内部组建专家团队,利用我司多年经验和强大的技术

后盾,当基坑变形异常时可及时调用专家团队进行分析并总结对

策,为施工的安全保驾护航。

第三章、监测技术方案

1.监测项目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的要求及本工程的特点,结合众多深基坑监测的经验,确定本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如下:

(1)、目测巡视;

(2)、支护结构顶水平位移观测;

(3)、支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观测;

(4)、支护桩结构内力监测;

(5)、立柱竖向及水平位移观测;

(6)、支撑内力监测;

(7)、周边道路沉降观测;

(8)、周边建筑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观测;

(9)、轻轨及高架桥墩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观测;

(10)、给水管道沉降位移观测;

(11)、天然气管沉降位移观测;

(12)、分层沉降观测;

(13)、水位监测;

(14)、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支护桩测斜管失效用此项代替);

(15)、挡墙侧向土压力监测(支护桩钢筋计失效用此项代替)。

2.监测点的布设

基坑监测的布点原则是:全面监测、重点防范。在本项目中工程监测点的布置要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满足监控要求。同时工程监测点的布置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监测点埋设以后要建立醒目标志,以便施工人员随时保护。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监测的布点原则和暂定数量如下:

(1)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点原则为冠梁腰线均布,东北角和西南角重点观测,当前暂定数量为32个;

(2)基坑支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点原则为根据支护结构不同受力形式具有充分代表性,目前暂定为24个;

(3)基坑支护桩内力观测点布点原则为根据支护结构不同受力形式具有充分代表性,目前暂定为24个;

(4)立柱竖向水平位移观测点目前暂定为49个;

(5)支撑轴力观测点目前暂定为76个;

(6)基坑周边道路沉降观测点目前暂定为67个;

(7)基坑周边建筑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观测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设,目前暂定为104个;

(8)轻轨及高架桥墩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观测点目前暂定为26个;

(9)给水管道沉降观测点目前暂定为36个;

(10)天然气管道沉降观测点目前暂定为15个;

(11)分层沉降观测点布点原则为接近基坑隔水帷幕2m范围左右,具体数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目前暂定为9个;

(12)地下水位监测点暂定32个;

(13)土体侧向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支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点的补救措施,如果支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失效,则用该项代

替;

(14)挡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作为支护结构内力监测点的补救措施,如果支护结构内力监测点失效,则用该项代替;

(15)监测基准点为11个,按照现场情况布设。

以上监测点均在土方开挖前布置好,具体布点详见附件中“深基坑监测点平面位置图”。

3.监测分项技术要求

3.1目测巡视

此项工作应由有经验的工程师定期进行现场目测巡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邻近建筑物及邻近地面有无新裂缝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断层有无错动发生;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排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是否有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有无变化。

巡视检查可用眼看、手摸、脚踩等直观的方法,或辅以锤、钎、钢卷尺等简单工具进行。有必要则进行摄像拍照等进行记录。

3.2水平位移监测

①、水平位移观测主要采用后方交会法结合小角度线法进行观测,在基坑开挖前一周埋设,支护桩桩顶的水平位移观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均应布点,监测点间距应小于20m;编号并悬挂相应的标识。

②、基点应布置在基坑深度两倍以外的稳定位置上,基站后视点应选择在远离变形影响、相对稳固的地方。

②、监测中最小读数为±0.5㎜,观测中误差<2mm。所使用的全站仪、经纬仪应经常调试,特别是水准管汽泡应严格居中。

③、监测应遵循“三不变”的原则,即一个观测项目应由同一个人、同一台仪器、同一方法和精度进行观测。

④、基坑开挖前至少1周,应测定稳定的测量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3.3竖向位移监测

①、竖向位移及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的沉降测量采用精

密光学水准仪及1.5米长的铟钢尺进行。水准基点布设不少于3个,

基点应敷设在不受沉降影响的位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②、观测采用符合路线中视法,闭合差<±0.3㎜

(n为测站数),观测中误差<0.2mm。对水准仪应适时进行i角检验、调试,i应小于±15″。

③、沉降监测过程中,应保证操作规范,气泡严格居中,应尽量避开光线太强或太弱的条件。监测应遵循“三不变”的原则,即一个

观测项目应由同一个人、同一台仪器、同一方法和精度进行观测。

④、基坑开挖前至少1周,应测定稳定的测量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3.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①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在支护桩浇筑混凝土前,将预埋测斜管同钢筋笼一同放入成孔中。管顶面高出冠梁面约10cm,埋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埋设前应检查测斜管质量,测斜管连接时应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各段接头及管底应保证密封。

2 测斜管埋设时应保持竖直,防止发生上浮、断裂、扭转;测斜管一对导槽的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位移方向保持一致。

3 当采用钻孔法埋设时,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的孔隙应填充密实。

4 管内应用清水冲洗,管口应有保护措施,防止杂物落入测斜管中,编号并安置保护标识。

图1 测斜仪测量原理与仪标埋设示意图

②、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0.25mm/m,分辨率不宜低于

0.02mm/500mm。

③、以测斜管底为标准进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测斜仪探头置入测斜管底后,应待探头接近管内温度时再量测,测量自下而上进行,测斜点间距为0.5m,每个监测点均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

④、基坑开挖前至少1周,应测定稳定的测量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3.5支撑轴力监测

①、支撑内力监测采用钢筋计进行量测,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在两支点间1/3部位,并避开结点位置。钢筋计预埋在支撑结构内,安置时承压面应与受力方向垂直。

②、应力精度不低于0.5%F·S,分辨率不低于0.2% F·S,观测精度

0.1Hz。

③、支撑结构应力监测传感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抗腐蚀性和耐久性,量程为设计最大压力的1.2倍,在应力片稳定后,调频进行两次测量。连接电缆采用耐酸、防水、绝缘的专用电缆。

④、基坑开挖前至少一周应测定稳定的测量数据,取其平均值作

为初始值,应特别注意加强支撑拆除或换撑阶段的监测。

3.6支护桩内力监测

①、支护结构内力采用安装在支护桩中的钢筋应力计进行量测。

在支护桩浇筑前,将钢筋计焊接在支护桩钢筋上,并将钢筋计用导线

连接。

②、应力计或应变计的量程宜为设计值的2倍,精度不宜低于0.5%F·S,分辨率不宜低于0.2%F·S。

③、内力监测传感器埋设前应进行性能检验和编号。并且内力监测值考虑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④、基坑开挖前至少一周应测定稳定的测量数据,取其平均值作

为初始值。

3.7分层沉降观测

①、土体分层沉降通过埋设磁环式分层沉降标,采用分层沉降仪进行量测;或者通过埋设深层沉降标,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量测。

②、磁环式分层沉降标或深层沉降标应在基坑开挖前至少1周埋设。采用磁环式分层沉降标时,应保证沉降管安置到位后与土层密贴牢固。

③、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的初始值应在磁环式分层沉降标或深层沉降标埋设后量测,稳定时间不应少于1周并获得稳定的初始值。

④、采用分层沉降仪量测时,每次测量应重复2次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2次读数较差不大于1.5mm,沉降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1.5mm。

⑤、采用磁环式分层沉降标监测时,每次监测均应测定沉降管口高程的变化,然后换算出沉降管内各监测点的高程。

3.8土压力监测

①、土压力采用土压力计量测。土压力计埋设可采用埋入式或边界式。埋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受力面与所监测的压力方向垂直并紧贴被监测对象。

2 埋设过程中应有土压力膜保护措施。

3 采用钻孔法埋设时,回填应均匀密实,且回填材料宜与周围岩土体一致。

4 做好完整的埋设记录。

②、土压力计的量程应满足被测压力的要求,其上限可取设计压力的2倍,精度不宜低于0.5%F·S,分辨率不宜低于0.2%F·S。

③、土压力计埋设以后应立即进行检查测试,基坑开挖前应至少经过1周时间的监测并取得稳定初始值。

3.9地下水位监测

①、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埋设PVC水位管,用水位计进行监测。

②、测孔埋设采用地质钻钻孔,孔深根据设计要求而定。成孔完成后,放入裹有滤网的水位管,管壁与孔壁之间用中粗砂或石屑回填至离地表约

0.5m后再用粘性土回填至地表,以防止地表水的进入;对承压水水位进行观测时,则需埋设深层承压水位孔,承压水位孔的钻设基本同于上述普通水位孔,其深度必须进入承压水层,滤水段位于承压水层内,其外部用中细砂充填,而其余段直至地面均不设渗水孔,管外采用粘土球或水泥土密封,以切断地层内承压水与上部地层的水力联系。。

③、测孔保护

水位孔埋设后应注意施工期间的保护,必要时加工对硬化地表下,并加盖保护,日常监测后应及时盖好顶盖,防止地表水的进入。

④、监测方法

将电测水位计的探头沿孔套管缓慢放下,当测头接触水面时,蜂鸣器响,读取孔口标志点处测尺读数a,测得管口标高H,水位标高即为H-a。水位标高之差即是水位的变化数值。

4.监测设备

根据本工程的监测项目复杂程度高和基坑面积较大的特点,配备的主要监测仪器及预备投入设备见表3:

5.监测频率及预警办法

5.1监测频率

1.监测频率的确定应满足既能系统反映基坑变形的一般要求,也不能遗漏变化迅速的关键时刻,综合规范和工程经验,概略性的监测频率设置原则为基坑开挖期间1~3天观测一次,基坑维护运行阶段3~5天观测一次,具体可参照如下表格,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可按照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2.所有观测项目随施工的开展同步进行。

3.当遇大雨或变形速率过大,或接近预警值时,应及时调整监测频率,加密观测。

5.2监测预警办法

基坑监测预警办法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主体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

由于设计理论的不尽完善以及基坑工程的地址、环境差异性及复杂性,确定基坑的报警值是十分复杂的一个课题,在确定监测报警值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根据《基坑工程技术规程》、《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等规范及有关要求、基坑支护设计结果以及类似工程的经验,初步设立本工程各项监测预警控制指标的参考值,各项参考指标见表5;目测巡视预警办法见表6。(1)监测预警分级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2009-10-20

封面 XXXXXXX深基坑工程 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人:(签名实名制)时间 审核人:时间 审定人:时间 公司名称 XX年XX月XX日

方案编制基本要求 1.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建筑基坑及边坡工程实施现场 监测,监测单位不得与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相互隶属或同属一个上级单位等利益关系。 2.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建设单位应向监测单位提供监测工作所需的以下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文件; (2)建筑基坑、边坡工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3)建筑基坑、边坡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道路、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及周边建筑物的有关资料。 3.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应了解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对监测工作的要求,并进行现场踏勘,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资料,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 4.监测单位编写的监测方案应与基坑设计方案对监测的要求相一致,并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5.对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的建筑基坑项目,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及监测单位在施工前,应邀请相邻房屋业主、市政、供电、供水、供气、通讯、城建等有关单位,就设计、施工方案征询相关各方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应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作好原始记录,并经双方确认。

目录 1.监测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监测目的、项目及测点布置 (1)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2) 5. 监测组织架构及采用的仪器设备 (2) 6. 监测频率、控制值、报警值及应急监测措施 (3) 7. 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3) 8. 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 (4) 9.图件及表格 (4)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 (3) 一、设计文件及地质资料 (3) 二、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 (3) 第二节工程概况 (3) 第三节地质条件 (5) (二)地下水概况 (5) 第四节基坑支护设计情况 (6) 第五节施工部署 (15) 一、整体施工顺序 (16) 二、施工准备工作 (19) 第六节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0) 一、工程测量放线 (20) 三、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工程 (23) 四、冲孔灌注桩工程 (27) 1、施工工艺流程 (27) 2、冲孔桩机施工方法 (28) (1)泥浆的制备 (28) 泥浆(稳定液)的配合比 (28) 稳定液粘度的选取 (29) g、成孔检测 (31) 3、质量保证措施 (33) 4、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41) 五、旋喷桩施工 (43) 1、设计要求 (43) 2、主要施工方法 (44)

3、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45) 六、排桩桩间护面工程 (46) 七、冠梁、内支撑梁施工 (46) 八、钢构柱施工 (48) 九、土方开挖(详见:《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50) 十、基坑排水工程 (54) 第七节、基坑监测工程 (55) 第八节、施工进度计划 (59) 第九节、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59) 第十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1) 第十一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2) 第十二节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68) 第十三节、管理架构 (71) 第十四节、风、雨季施工措施 (72) 第十五节、工期保证措施 (72) 第十六节、应急预案 (74) 一、指挥机构的设置 (74) 二、应急领导小组及其成员职责 (74) 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75) 四、应急救援队的任务和训练 (76) 五、应急处理措施 (78) 六、社会支援 (84) 七、应急救援装备及药品配备 (84)

深基坑监测方案

佳惠·中央商厦 深基坑工程沉降、位移 监 测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东星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 (1) 三、基本原则 (2) 四、监测依据 (2) 五、监测项目内容 (2) 六、测试方法原理 (4) 七、监测工作布置 (5) 八、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 (6) 九、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6) 十、附图 (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怀化市黄金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建筑用地面积57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812.34平方米,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本建筑为框剪结构,地上二十五层,地下三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总高度为99.900m。本工程位于怀化市迎丰中路与鹤城区太平巷交汇处 本工程由于设计负三层地下室,导致基坑与周边落差较高,最高处近16米,施工安全隐患较大;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四周均为居民区,安全风险较大,本基坑工程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长方行,占地面积约13000 m2,设三层地下室,结构正负零相当于黄海高程214.96m,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介于210.9~211.9m,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地面标高取-0.30~0.50 m。基坑底标高取边承台底标高(-13.8m),则基坑开挖深度16.80~18.80 m。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资料反映:基础以上主要由粉质粘土、卵石、强风化粘土岩、灰岩组成。 本工程地下水较丰富,主要由地下水、地表水及生活用水组成,地下水位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场地地形起伏较小, 本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基坑工程采用复合喷锚网(护壁桩+锚杆+井字梁)为主的支护方案。 基坑周边为道路和民用建筑。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 1、针对本工程的监测保护应考虑到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①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包括围护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而且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施工流程较多,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要求较高。 ②本项目基坑紧邻怀化市迎丰中路,车流量大,对工程施工影响相当敏感,应严格控制土体的变形,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精品】深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拟建的切边重卷设备基础位于宁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场区内C~D轴/2~3线区域内。基坑平面形状复杂,开挖面积小,基坑尺寸19.00x9。0,基坑最大开挖深度深度4。6m.坑内工程桩为PHC预应力管桩。 本工程设计±0.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3.300m。 2.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和目的 2.1施工监测的重要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邻近结构和设施的失效或破坏。同时基坑相邻的建筑物又相当于较重的集中荷载,基坑周围的管线常引起地表水渗漏,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土体变形加剧的原因。基坑工程设置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基坑围护体系所承受的土压力等荷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以及地面堆载和挖机撞击等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现阶段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内力计算以及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 2。2施工监测的目的 基坑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是为了防止深基坑开挖影响周围建筑物、设施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但在基坑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加之周围环境对基坑变形的严格要求,深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及周围环境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基坑开挖和设备基础施工期间开展严密的现场监测可以为施工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做到信息化施工,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判别工程是否安全的依据;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通过实测结果可以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确保地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因此基坑监测的目的主要有: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编制内容及要求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10-20

封面 XXXXXXX深基坑工程 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人:(签名实名制)时间 审核人:时间 审定人:时间 公司名称 XX年XX月XX日

方案编制基本要求 1.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建筑基坑及边坡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不得与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相互隶属或同属一个上级单位等利益关系。 2.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建设单位应向监测单位提供监测工作所需的以下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文件; (2)建筑基坑、边坡工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3)建筑基坑、边坡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道路、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及周边建筑物的有关资料。 3.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应了解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对监测工作的要求,并进行现场踏勘,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资料,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 4.监测单位编写的监测方案应与基坑设计方案对监测的要求相一致,并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5.对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的建筑基坑项目,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及监测单位在施工前,应邀请相邻房屋业主、市政、供

电、供水、供气、通讯、城建等有关单位,就设计、施工方案征询相关各方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应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作好原始记录,并经双方确认。 目录 1.监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监测目的、项目及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监测组织架构及采用的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监测频率、控制值、报警值及应急监测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图件及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城南新区数梦小镇客厅一期项目工程 边坡支护、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江苏中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3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 - 3 -1.1相关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图纸和技术资料 . (3) 1.2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 (3) 1.3公司标准、规程参考文献 (4) 2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 5 -2.1工程概况 .. (5) 2.2现场、环境条件 (5) 2.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5) 2.4边坡支护、降排水设计概况 (6) 2.5主要施工要求 (6) 2.6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7) 3 施工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 9 -3.1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 (9) 3.2资源需求计划 (9) 4 施工工艺技术 ..................................................... - 11 -4.1施工现场与施工平面布置 (11) 4.2施工顺序 (13) 4.3主要施工方法 (13) 5 质量保证措施 ..................................................... - 32 -5.1质量目标 . (32) 5.2质量管理体系 (32) 5.3质量控制程序和措施 (33) 5.4工程创优措施 (35) 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36 -6.1安全组织管理措施 (36) 6.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9) 6.3监测监控 (42) 7 文明(绿色)施工.................................................. - 44 -7.1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 (44)

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动态监测方法

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动态监测方法 鉴于深基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理论计算还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工程进行中的各种变化,故在理论分析指 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工程监测十分必要。利用其反馈的信息和数据,一方面可及时采取技术措施防止发生重大工 程事故,另一方面亦可为完善计算理论提供依据。 1、工程概况 大石站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北组团中心区规划的新光大道下。车站呈一字型南北走向。车站总长279.444m ,基坑标准段宽19.7m ,北端屏蔽线换乘区宽度为38.64m ,开挖深度平均为13.8m. 北端布置屏蔽线,车站呈丁字形换乘,总体为明挖地下两层车站。标准段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双层双跨结构。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直径为1200mm,间距1350mm,桩长18m?25m.桩间止水采用 ①600mm单管旋喷桩,深入不透水层200kN 预应力,第二、三道支撑间距 1.0m.内支撑米用二道①600钢管支撑,第一支撑间距 5.6?6.5m,施加 2.8? 3.5m,分别施加600kN及350kN预应力。 2、监测项目 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位移、内力、支撑轴力等都有变化,采用多项监测手段,其结果可以互相验证。监测项目及方法见表 1.监测频率为: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天一次,主体结构施工时3天一次。 3、监测方式与方法

3.1地面沉降、桩顶水平位移 沉降观测使用仪器是精密水准仪和铟合金水准尺。桩顶水平位移使用全站仪。这些都是常用的测量仪器。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要使用相同的仪器,在相同的位置上,由同一观测者按同一方案施测。而且测量控制点要安全,其位置不要设在变形、位移区内。 3.2围护结构、被围护土体的侧向位移 围护结构和被围护土体的侧向位移监测使用的仪器是测斜仪。测斜仪是一种可以精确地测量沿铅垂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器,可以用来测量单向位移,也可以测量双向位移,再由两个方向的位移求出其矢量和,得到位移的最大值和方向。本工程 采用加拿大RockTest 公司制造的测斜仪,精度 0.5mm; 测斜管采用①70高精度PVC专用测斜管,单位测量深度为0.5m。 (1)围护桩内的测斜管在吊放钢筋笼之前,就绑扎在钢筋上,随钢筋笼一起放入桩孔内;土体内的测斜管就在预定的测斜管埋设位置钻孔。根据基坑的开挖总深度,确定测斜管孔深。即假定基底标高以下某一位置处围护结构后的土体侧向位移为零,并以此作为侧向位移的基准。 (2)安装测斜管时,随时检查其内部的一对导槽,使其始终分别与坑壁走向垂直或平行。测斜管顶部和底部都要装上盖子,防止砂浆、泥浆及其他杂物入内。 (3)测斜管固定完毕后,用清水将测斜管内冲洗干净,将探头模型放入测斜管内,沿导槽上下滑行一遍,以检查导槽是否畅通无阻,滚轮是否有滑出导槽的现象。由于测斜仪的探头十分昂贵,在未确认测斜管导槽畅通时,不允许放入探头。 (4)测量测斜管管口坐标及高程,做出醒目标志,以利保护管口。现场测量前务必按孔位布置图编制完整的钻孔列表,以与测量结果对应。

深基坑施工工程监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工程监测方案_secret 深基坑施工工程监测方案 1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依据 三、监测目的 四、监测项目 五、监测方法 六、监测点布置及埋设要求 七、监测点布置示意附图 八、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九、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十、监测仪器 十一、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及信息反馈. 十二、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2 一、工程概况 (一)设计概况 按设计要求,***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安全等级为一级;控制周边地面最大沉降量≤0.1%H,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0.14%H(H为基坑开挖深度),且不大于30mm。出入口及风亭基坑围护结构采用SMW 工法桩,安全等级为二级;控制周边地面最大沉降量≤0.2%H,围护结构

最大水平位移≤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本次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的变形、受力情况及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图纸及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站区地表普遍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m1),岩性为杂填土,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密实程度差。本车站(含折返段)主体结构基底位于(⑥1)粉质粘土。出入口、风道结构基底位于(④ 5)淤泥质粉质粘土。 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主要为填土、粘性土、粉土及淤泥质土,土质松软,直立性差。 基坑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主体结构标准段及大小里程盾构井连续墙底插入⑦6粉土层以下的⑦5⑧1粉质粘性土中。风亭及出入口围护结构为SMW工法桩。 本场地内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其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勘测期间水位埋深1.3m~2.1m(高程-0.3m~0.4m),赋存于第Ⅱ陆相层及以下粉砂及粉土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为微承压水。 勘测期间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1.45m~2.2m(高程约-0.3m~0.5m)。 (三)现场条件 ***站(含折返线段)位于**市**区**道与**路交口以北、***道东侧,站址以西主要为**东里六层住宅(砖混结构),距基坑最近处约15m;站址东北边为**小区六层住宅,距基坑最近处约20m。车站范围内的地下管

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项目 (2) 2.1监测项目及工作量 (2) 2.2监测工期 (2) 3. 基坑支护监测方法 (2) 3.1测点布设 (2) 3.2水平位移观测 (3) 3.3沉降观测 (4) 3.4支护桩内力监测 (4) 3.5锚索内力监测 (6) 3.6水位监测 (6) 3.7深层水平位移 (7) 3.8巡视监测 (8) 4 .监测频率、报警值 (9) 4.1监测频率 (9) 4.2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10) 4.3警戒值的确定 (10) 4.4报警 (11) 5.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11) 5.1基本要求 (11) 5.2当日报表 (12) 5.3阶段性监测报告 (12) 5.4总结报告 (13) 5.5信息反馈 (13) 6.基坑监测应急预案 (14) 6.1监测措施、报警 (14) 6.2监测人员、监测仪器、材料及其他物资准备 (15) 7.监测工期保证措施 (15) 7.1进度保证 (15) 7.2修订进度计划 (16) 8.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16) 8.1质量保证措施 (16) 8.2安全保证措施 (16) 9.附件 (17)

1.工程概况 @@@@@@@@@@位于永城市芒砀路与光明路交叉口西北角,总建筑面积约39290㎡,项目包括1栋28层公寓楼及5层裙房,主楼为筏板桩基础,裙楼为承台桩基础。本工程内容为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基坑东西长约55m,南北57.3m,基坑开挖深度为8.9-9.8m,基坑设计使用年限为18个月,基坑采用“桩锚+止水帷幕”联合支护结构。 场地北侧邻近一栋现有6层住宅楼,该楼基础为条形基础,下部为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桩深5.5m,桩径400mm,经计算按照本工程±0.00算,桩底标高为-8.0m,搅拌桩伸出建筑外400m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拟建基坑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距离用地红线12.6m,距离住宅楼边线12.8m。靠西侧有一污水管道,距离围墙1.5m。南北有一污水管道,管道埋深为1.5m,管径700mm,拟移除。北侧拟建一层临建距离地下室外边线6m。 场地西侧临两栋6层住宅楼,条形基础,埋深2.78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一个一层小作坊;一栋2层的商店,拟建基坑西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7.7m,距离建筑物9.5m。西北角处有一污水管道,距离北侧围墙3.4m,距离南侧已有建筑围墙2.6m。西侧靠中部及偏南部有3个污水井和一个自来水井距离地下室外墙6.0m左右,埋深大约在1.5m左右。 场地东侧为芒砀路,拟建基坑东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 2.7m,距离场地临时围墙5.7m,距离市政道路中心线36.0m。中部距离最外轴线14m有一天然气管道,埋深大约在1.5m左右。 场地南侧为光明路,拟建基坑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 1.8m,距离场地临时围墙3.8m,距离市政道路中心线35.0m。中部距离建筑临时围墙9m处位移污水井,埋深大约在1.5m左右。靠西侧有一自来水管道拟移除。 本工程所在场地,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降水。 基坑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容易受到基坑开挖影响,基坑一旦出现状况,则会带来严重后果。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安全监测类别定为一级。

新编深基坑监测方案讲解学习

深 基 坑 监 测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湖北中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深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解放大道2020号,地下二层、地上22层,占地面积约1426m2,建筑物荷重417600KN,高84.30m,基础深度约 6.30m。框架-抗震墙结构,基础类型采用桩筏基础,地基等级为二级,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 本工程±0.000=23.500m,自然地面标高为±0.000以下1.80m(21.700m),基坑开挖深度6.90~8.70m。本基坑周长约253m,开挖面积约3500M2。 二、监测依据: 1、经专家论证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2、《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61-97)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支护设计图纸。 5、《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 6、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坑周边环境(周边道路、管线、建筑物)图等) 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9、《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三、监测目的及要求:

由于场地内地质条件的变化,勘察资料的局限性及土力学的模糊性,使得支护设计难以面面俱到,使基坑和周边环境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为了确保基坑安全要求随时掌握开挖及支护施工整个过程中边坡的动态变化,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实施信息法施工。 一)、监测目的: 1.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物) 根据设计要求监测项目如下: 1.桩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2.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 二)、点位布设: 1.沿圈桩顶每20m左右设位移监测点,共布设12个; 2.周围建筑物共布设19个沉降监测点; 具体监测点点位见后附平面位置示意图。 三)监测要求: 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根据本基坑周边环境,在基坑四周 坡肩布点间距不大于20m.每条边的中部必须布点。 2、支护结构沉降监测:沉降点布点必须涵盖周边道路、房屋以及基坑坡顶,布点间距不大于15m,原则上要求基坑坡顶、周边房屋四角点及道路路沿均须布置沉降观测点。 3、对基坑周边的原有楼房及道路进行位移、沉降等监测。基坑边

深基坑监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1) 四、基坑支护方案 (1) 五、监测目的及要求 (2) 六、工程地质概要 (2) 七、监测内容 (3) 八、监测频率 (8) 九、测试主要仪器设备...................................... - 11 - 十、监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 11 - 十一、监测人员配备........................................ - 14 - 十二、监测资料的提交...................................... - 15 -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CENTER工程,本子项为通风中心;工程号为HB1001,子项号为VX。建设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南岸乡。 通风中心长58.60m,宽33.10m,建筑高度(室外地坪至女儿墙)为22.900m,消防高度(室外地坪至屋面面层)为22.200m,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占地面积1956.19㎡,建筑面积4298.00㎡。 建筑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Ⅰ类建筑。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3、《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JGJ120-2012) 7、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基坑 1-2交A-B,1-2交E-F,开挖的基坑深度较大约为8m,放坡系数80°,近似垂直开挖,如破坏后果较严重,因此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1。 基坑其他位置地势相对开阔,无相邻建筑等级评定为二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0。

基坑围护工程施工方案

绿洲中环中心工程基坑监测方案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绿洲中环中心工程由上海金午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位于普陀区金沙江路、真北路口。现拟在路口建设一商务中心;建筑物基坑直径近210M,两层地下室,基坑围护设计单位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属二级基坑,设计采用两道钢筋混凝土环型内支撑。 (二)、工程周围环境 本工程位于城市主干道真北路和金沙江路路口,两侧交通较为繁忙,其中真北路正在建设中环线,工程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地下管线纵横交错;拟建建筑物北侧为小区内部正在建设的高层商住楼,西侧为既有建筑物。 基坑的施工要在不影响这些邻近建筑物和市政管线正常使用的条件下进行。 1、周边管线分布情况 本工程位于金沙江路北侧、真北路西侧,有数量众多的地下市政管线,因中环线工程施工时部分将予以搬迁。根据甲方提供的区域管线图,结合现场踏勘结果,在2.5倍开挖深度施工范围内需要监护的周边管线主要包括: 工地南侧金沙江路上的Φ500配水管,距离开挖边缘距离最 近处在18-20M,为重点监护对象;内侧有路灯、路灯电缆 等,亦须适当布置监测点。。 工地东侧的真北路西侧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布置有24孔市 话信息管线、Φ300配水管、Φ1200配水管,距离开挖边缘大 于24M(因为存在中环线道路控制线),本次监测布置了相 应监测点。

金沙江路南侧的配水管因为距离在35M以上,真北路东侧的 管线距离在45M以上,暂不考虑监护事宜(可根据管线主管 部门意见调整)。 2、邻近建筑物分布情况 工地北侧为在建中的高层住宅,其中编号为10号的住宅距离开挖边缘在10M左右,需进行监测。工地西侧有多座1~2层已有建筑物,主要包括:曹杨灯具厂、上海义勇修理厂等,部分建筑物位于开挖影响范围内。 (三)、工程地质情况 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略)。 二、监测方案制定的依据 本次监测工作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有: 1、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3、《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4、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61-97); 5、甲方提供的工程资料; 6、市政管线部门的要求 三、监测工作的主要目的 本次工程的施工监测的主要目的为: 1、确保绿洲中环中心工程基坑施工期间基坑的稳定性、结构体本身的安全和稳定; 2、确保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已有建筑物及市政管线的安全稳定,为控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供判断数据; 3、及时为施工提供反馈信息,随时根据监测资料调整施工程序,消除安全隐患,是工程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整版)深基坑监测方案

************工程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编制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 2014年10月17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目的及要求 (1) 3、编制依据 (2) 4、工程地质概要 (2) 5、监测内容 (3) 6、监测频率 (7) 7、测量主要仪器设备 (9) 8、监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9) 9、监测人员配备 (14) 10、监测资料的提交 (14)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勘察单位:**************** 6、监理单位:***************** 7、施工单位:***************** 8、结构形式:***************** 深基坑支护采用如下方案: 1.1 基坑支护方案 本工程基坑东侧采用钢筋砼排桩支护,北侧采用锚杆加土钉墙支护(详见专项施工方案)。 2、监测目的及要求 2.1.监测目的 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主动力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的变形,即使采取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种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造成危害。因

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工程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2.深基坑工程监测的要求 在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中,为满足支护结构及被护土体的稳定性,首先要防止破坏或极限状态发生。破坏或极限状态主要表现为静力平行的丧失,或支护结构的构造产生破坏。在破坏前,往往会在基坑侧向的不同部位上出现较多的变形或变形速率明显增大。支护结构物和被支护土体的过大位移将引起邻近建筑物的倾斜和开裂。如果进行周密的监测控制,无疑有利于采取应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破坏的后果。 3、编制依据: 3.1《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3《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3.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3.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7) 3.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JGJ120-99) 4、工程地质概要: 4.1本基坑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4.2拟建场地浅层土层成份复杂,基坑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对场地内的障碍物作进一步查明并给予清除,以确保围护体和坑内加固等正常施

深基坑桩锚支护土方开挖及监测施工方案

深基坑桩锚支护土方开挖及监测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据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方案 五、工程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 六、施工准备 七、施工方法 八、监控量测 九、进度保证措施 十、应急响应预案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是:通过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在现场踏勘的基础 上,为本工程施工方案提供技术方案,用以指导深基坑开挖及基坑支护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 ㈠地质勘察报告 ㈡施工总平面位置图 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㈣《地基基础设计规程》(GB5000—2002) ㈤《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 ㈥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施工方法及多年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三、工程概况 ㈠工程简介: XXA-01地块2#、3#、4#厂房及金钱豹深基坑支护工程地处XX市XX区XX XX街及XX大道合围地段。主要支护、开挖2#厂房东侧、3#厂房西侧和南侧及4#厂房西侧和北侧。基坑周长469m基坑开挖深12.7m。详见护壁桩施工平面布置图。 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内无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内重要的地下管网、管线。 ㈡工程地质情况: 该场地位于XX市XX区,所处地貌单元属于岗阜状平原,拟建场地地型较平坦,起伏不大。覆盖层为第四纪冲堆积物。 根据地质报告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共分8层土,勘探深度内所揭露的地层按照岩土成因、结构、性质综合划分7层,对地层结构及特征描述如下: 第(1)层:杂填,层底埋深0.3 -1.9米。灰褐色,以粘性土为主,混有少量建筑垃圾。 第(2)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1.8?6.0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3)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4.7?8.0米。黄褐色,可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基坑支护及土方专项施工方案知识交流

基坑支护及土方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永隆国际服装城及永隆城市酒店工程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城区东北面带湖路片区,本工程C区地下一层为人防工程,地上12层,为 A、B两幢单体。本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 7.500M,本建筑物建筑面积为15073M2建筑占地面积为1041 M2。 该工程建筑平面为矩形,围护桩内基坑平面尺寸约为68m x 50m,占地面积约3400m2。基坑开挖深度11米左右。基坑围护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结合两道钢筋砼内支撑挡土,排桩间穿插φ700素砼桩止水,桩间的中心距为1100mm(详见基坑围护方案)。基坑围护方案由杭州市勘测设计院设计。 二、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浙江泛华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勘察院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显示,自然地坪标高约为6.700米,±0.00相当于黄海标高8.250米,地下室挖土深度在12米左右,基坑围护按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方案确定。 根据浙江泛华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勘察院的勘察报告,我项目部在基坑开挖范围内共涉及八层土质,具体内容如下: ①-1 杂填土:灰、灰黄色,稍湿~湿,含较多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 ①-2塘泥:灰色,饱和,有臭味,含较多的腐植物及有机物。 ②粉质粘土:灰黄、浅灰色,饱和,软塑~可塑状态,含氧化物 及云母片,局部为粉质粘土。 ③-1 砂质粉土:黄灰、浅灰色,饱和,稍密状态,含较多的云母片,

局部夹砂,有一定的层理性。 ③-2粉砂: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含云母片,局部夹砂质粉土。 ③-3粘质粉土:灰色,饱和,稍密状态,含云母片,局部夹淤泥质 粉质粘土层理发育。 ④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含有机质、腐植质,有臭味, 局部为淤泥质粘土。 ⑤粘土:灰色,饱和,软塑状态,含少量有机质。 详见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三、基坑降水 根据本工程实际,基坑将采用围护桩间穿插素砼桩完全止水。基坑上部的地表水将在基坑四周设置300 X 300砖砌集水沟,基坑四周每边设置一个集水井排水。基坑内设置12只简易自渗管井,管井内放置潜水泵降排水(详见基护-9修),以减小坑底压力,保持坑底干燥。 四、土方开挖 1. 土方开挖遵循原则: (1)坚持在设计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工序(工况)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施工,严格执行先支护后挖土的原则。 (2)坚持在监测数据的指导下,进行土方作业及其它施工作业。(3)坚持在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进行土方开挖,坚定不移的执行安全第一的原则。 (4)坚持在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减少挤土,对工程基桩的影响。(5)坚持在基坑支护方案指导下,严格按照分层分段开挖,支护

深基坑监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CENTER工程,本子项为通风中心;工程号为HB1001,子项号为VX。建设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南岸乡。 通风中心长58.60m,宽33.10m,建筑高度(室外地坪至女儿墙)为22.900m,消防高度(室外地坪至屋面面层)为22.200m,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占地面积1956.19㎡,建筑面积4298.00㎡。 建筑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Ⅰ类建筑。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3、《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JGJ120-2012) 7、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基坑 1-2交A-B,1-2交E-F,开挖的基坑深度较大约为8m,放坡系数80°,近似垂直开挖,如破坏后果较严重,因此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1。 基坑其他位置地势相对开阔,无相邻建筑等级评定为二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0。 四、基坑支护方案: 放坡体系: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本工程的基坑放坡为80°,近似垂直开挖,基坑壁失稳对周边有一定危害,采用垂直开挖形成基坑,开挖前必须先对其设置支挡,保证现有周边的安全,根据场地周围环境、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情况。基坑内设

置临时集水坑及排水盲沟,坑底设集水井和排水沟坑顶设截水沟的排水系统。 五、监测目的及要求: 5.1监测目的 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主动力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的变形,即使采取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种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造成危害。因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工程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5.2深基坑工程监测的要求 在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中,为满足支护结构及被护土体的稳定性,首先要防止破坏或极限状态发生。破坏或极限状态主要表现为静力平行的丧失,或支护结构的构造产生破坏。在破坏前,往往会在基坑侧向的不同部位上出现较多的变形或变形速率明显增大。支护结构物和被支护土体的过大位移将引起邻近建筑物的倾斜和开裂。如果进行周密的监测控制,无疑有利于采取应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破坏的后果。 六、工程地质概要: 6.1本基坑地下水为裂隙潜水型,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6.2拟建场地浅层土层成份复杂,基坑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对场地内的障碍物作进一步查明并给予清除,以确保围护体和坑内加固等正常施工。 七、监测内容: 本工程布设的监测系统应能及时、有效、准确地反映施工中围护体及周边环境的动向。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根据现场的周边环境情况及设计的常规要求,共设置监测内容如下: ▲护坡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

深基坑监测方案

深基坑监测方案

xx工程 监 测 方 案 监测单位: 日期:二O一五年五月五日

xx工程 监测方案 方案编写: 方案校核: 方案审核: 技术负责: 监测单位:xx 日期:二O一五年五月五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简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程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基坑监测目的及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监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监测检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基坑监测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监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周边环境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支撑结构体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水平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竖向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地下水位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现场目视巡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监测频率及报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监测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深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联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7 月27 日 第一节、工程概况..................................................3…第二节、编制依据................................................. 3-4- 第三节、支护方案................................................ 4~8?第四节、基坑变形监测及因周边管廊沉降而采取的措施............. 8?11 第五节、深基坑土方护壁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12

、工程概况 福建联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一期),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临港工业园区中部,天华公司西侧,本 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 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占地面积:13801.92 m2 建构筑物规模:6栋建筑物和9栋构筑物 二、编制依据 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招标文件及图纸;现 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主要规范、规程如下: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CECE96-97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 三、支护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