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 03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 03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 03

钢筋混凝土原理与分析

页眉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读书笔记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我在《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教材及本科基础专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外加查阅的其它一些相关钢筋混凝土内容的学习资料,包括教材、专著及论文等,基本掌握了书中所讲述的关于钢筋混凝土的基础知识,深化了原有的知识理论,形成较为完整的混凝土知识理论系统。由于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贺东青教授是安排我在课堂上讲解“钢筋的力学性能”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的部分内容,因此,本报告后续内容也主要围绕“钢筋的力学性能”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这一方面作细致展开,其他内容知识仅作一概括。 随着建筑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各类工程建筑的迅速崛起,混凝土结构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现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民用和工业用建筑,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我大致了解了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应用、构件的基本设计原理以及方法等。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式都对作为结构工程方向的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工作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一、对《高等混凝土结构》课程的认知 在本科学习期间,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课程中,一般先简要的介绍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性,后以较大篇幅着重说明各种基本构件的性能、计算方法、设计和构造要求等,较多地遵循结构设计规范的体系和方法,以完成结构设计为主要目标。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是以研究和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一般规律,并以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目标,本书中用大量的篇幅系统地介绍主要材料—混凝土在单轴和多轴应力状态下,以及各种特殊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的一般规律,以此作为了解和分析构件性能的基础。在表述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性能时,强调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着重介绍其受力变形和破坏的全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机理分析、重要技术指标的确定、计算原则和方法等。 本书是研究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其内容和作用如同匀质线弹性结构的“材料力学”。但是钢筋混凝土是由非线性的、且拉压强度相差悬殊的混凝土和钢筋组合而成,受力性能复杂多变,因而课程的内容更为丰富。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结构工程的一个学科分支,必定服从结构工程学科的一般规律:从工程实践中提出要求或问题,通过调查统计、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计算对比等多种手段予以解决。总结其一般变化规律,揭示作用机理,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表达,确定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再回到工程实践中进行验证,并加以改进和补充。一般需经过实践—研究—实践的多次反复,渐臻完善,最终为工程服务。 钢筋混凝土既然是由性质迥异的两种材料组合而成,必定具有区别于单一材料结构(如钢结构、木结构等)的特殊性。所以,钢筋混凝土的性能不仅依赖于两种材料本身的性质,还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和配合。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变化幅度很大。有时甚至可以按照所规定的性能指标设计专门的钢筋混凝土,合理选用材料和配筋构造,以满足具体工程的特定要求。 总所周知,混凝土是非匀质的、非线性的人工混合材料,力学性能复杂,且随时间而变化,性能指标的离散性又大;而钢筋和混凝土的配合又呈多样性,更使得钢筋混凝土的性能十分复杂多变。至今,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不同受力状态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反应已有较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第三版课后答案

思考与练习 1.基本力学性能 1-1 混凝土凝固后承受外力作用时,由于粗骨料和水泥砂浆的体积比、形状、排列的随机性,弹性模量值不同,界面接触条件各异等原因,即使作用的应力完全均匀,混凝土也将产生不均匀的空间微观应力场。在应力的长期作用下,水泥砂浆和粗骨料的徐变差使混凝土部发生应力重分布,粗骨料将承受更大的压应力。 在水泥的水化作用进行时,水泥浆失水收缩变形远大于粗骨料,此收缩变形差使粗骨料受压,砂浆受拉,和其它应力分布。这些应力场在截面上的合力为零,但局部应力可能很大,以至在骨料界面产生微裂缝。 粗骨料和水泥砂浆的热工性能(如线膨胀系数)的差别,使得当混凝土中水泥产生水化热或环境温度变化时,两者的温度变形差受到相互约束而形成温度应力场。由于混凝土是热惰性材料,温度梯度大而加重了温度应力。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在混凝土部形成变化的不均匀的温度场和湿度场,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和水分的散发速度,产生相应的应力场和变形场,促使部微裂缝的发展,甚至形成表面宏观裂缝。混凝土在应力的持续作用下,因水泥凝胶体的粘性流动和部微裂缝的开展而产生的徐变与时俱增,使混凝土的变形加大,长期强度降低。 另外,混凝土部有不可避免的初始气孔和缝隙,其尖端附近因收缩、温湿度变化、徐变或应力作用都会形成局部应力集中区,其应力分布更复杂,应力值更高。 1-2 解:若要获得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下降段,试验装置的总线刚度应超过试件下降段的最大线刚度。 采用式(1-6)的分段曲线方程,则下降段的方程为: 20.8(1)x y x x = -+ ,其中c y f σ= p x εε= ,1x ≥ 混凝土的切线模量d d d d c ct p f y E x σεε= =? 考虑切线模量的最大值,即 d d y x 的最大值: 222222 d 0.8(1)(1.60.6)0.8(1) , 1d [0.8(1)][0.8(1)]y x x x x x x x x x x x -+----==≥-+-+

钢筋混凝土原理及分析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读书笔记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我在《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教材及本科基础专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外加查阅的其它一些相关钢筋混凝土容的学习资料,包括教材、专著及论文等,基本掌握了书中所讲述的关于钢筋混凝土的基础知识,深化了原有的知识理论,形成较为完整的混凝土知识理论系统。由于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贺东青教授是安排我在课堂上讲解“钢筋的力学性能”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的部分容,因此,本报告后续容也主要围绕“钢筋的力学性能”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这一面作细致展开,其他容知识仅作一概括。 随着建筑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各类工程建筑的迅速崛起,混凝土结构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现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民用和工业用建筑,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我大致了解了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应用、构件的基本设计原理以及法等。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学习法以及思维式都对作为结构工程向的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工作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一、对《高等混凝土结构》课程的认知 在本科学习期间,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课程中,一般先简要的介绍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性,后以较大篇幅着重说明各种基本构件的性能、计算法、设计和构造要求等,较多地遵循结构设计规的体系和法,以完成结构设计为主要目标。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是以研究和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一般规律,并以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目标,本书中用大量的篇幅系统地介绍主要材料—混凝土在单轴和多轴应力状态下,以及各种特殊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的一般规律,以此作为了解和分析构件性能的基础。在表述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性能时,强调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着重介绍其受力变形和破坏的全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机理分析、重要技术指标的确定、计算原则和法等。 本书是研究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其容和作用如同匀质线弹性结构的“材料力学”。但是钢筋混凝土是由非线性的、且拉压强度相差悬殊的混凝土和钢筋组合而成,受力性能复杂多变,因而课程的容更为丰富。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结构工程的一个学科分支,必定服从结构工程学科的一般规律:从工程实践中提出要求或问题,通过调查统计、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计算对比等多种手段予以解决。总结其一般变化规律,揭示作用机理,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表达,确定计算法和构造措施,再回到工程实践中进行验证,并加以改进和补充。一般需经过实践—研究—实践的多次反复,渐臻完善,最终为工程服务。 钢筋混凝土既然是由性质迥异的两种材料组合而成,必定具有区别于单一材料结构(如钢结构、木结构等)的特殊性。所以,钢筋混凝土的性能不仅依赖于两种材料本身的性质,还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和配合。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变化幅度很大。有时甚至可以按照所规定的性能指标设计专门的钢筋混凝土,合理选用材料和配筋构造,以满足具体工程的特定要求。 总所知,混凝土是非匀质的、非线性的人工混合材料,力学性能复杂,且随时间而变化,性能指标的离散性又大;而钢筋和混凝土的配合又呈多样性,更使得钢筋混凝土的性能十分复杂多变。至今,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不同受力状态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反应已有较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法和构造措施,可以解决工程问题。但是,还缺乏一个完善的、统一的理论法来概括和解决普遍的工程问题。 考虑到混凝土材性和钢筋混凝土构件性能的这些特点,应遵循以下原则:

多属性决策分析案例 结果

多属性决策分析案例 (分析过程文件见文件夹“分析过程”) 第一步:利用MATLAB求综合属性值M-FILE源文件见“multiattribute.m” 代码: %first import the data for A!!! %首先输入数组A(即文件“多属性决策”)! 源数据顺序经过了调整,把逆指标放在前23列,正指标放在后八列 R=zeros(60,31); R1=zeros(60,31); E=zeros(1,31); W=zeros(1,31); Z=zeros(60,1); B=ones(1,31);%把B变成全为1的数组 k=1:23; B(1,k)=1./[max(A(:,k))-min(A(:,k))]; %确定MAX(a(i,j))-MIN(a(i,j))数组 for j=1:23 R(:,j)=(max(A(:,j))-A(:,j)).*B(1,j);%先把前23个逆指标规范化 end B=ones(1,31);%再次把B变成全为1的数组 k=24:31; B(1,k)=1./[max(A(:,k))-min(A(:,k))]; for j=24:31 R(:,j)=(A(:,j)-min(A(:,j))).*B(1,j)%再把后八个正指标规范化 for j=1:31 R1(:,j)=R(:,j)./(sum(R(:,j)));%将矩阵R列归一化 end e=0; for j=1:1:31 for i=1:1:60 if R1(i,j)==0 s=0; else s=R1(i,j)*log(R1(i,j)); end e=s+e; end E(j)=(-1/log(60))*e;%得出信息熵 end sK=sum(1-E(1,:)); for j=1:31 W(j)=(1-E(j))./sK;%得出权重 end for i=1:60;z=0; for j=1:31

多属性决策问题分析

第十章 多属性决策问题(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Problem) 即: 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68, 112, 152 §10.1概述 MA MC MO 一、决策矩阵(属性矩阵、属性值表) 方案集 X = {x x x m 12,,, } 方案 x i 的属性向量 Y i = {y i 1,…,y in } 当目标函数为f j 时, y ij = f j (x i ) 各方的属性值可列成表(或称为决策矩阵): y 1 … y j … y n x 1 y 11 … y j 1 … y n 1 … … … … … … x i y i 1 … y ij … y in … … … … … … x m y m 1 … y mj … y mn 例: 学校扩建 例: 表10.1 研究生院试评估的部分原始数据

二、数据预处理 数据的预处理(又称规范化)主要有如下三种作用。 首先,属性值有多种类型。有些指标的属性值越大越好,如科研成果数、科研经费等是效益型;有些指标的值越小越好,称作成本型。另有一些指标的属性值既非效益型又非成本型。例如研究生院的生师比,一个指导教师指导4至6名研究生既可保证教师满工作量,也能使导师有充分的科研时间和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生师比值过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难以保证;比值过低;教师的工作量不饱满。这几类属性放在同一表中不便于直接从数值大小来判断方案的优劣,因此需要对属性表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使表中任一属性下性能越优的值在变换后的属性表中的值越大。 其次是非量纲化。多目标评估的困难之一是指标间不可公度,即在属性值表中的每一列数具有不同的单位(量纲)。即使对同一属性,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表中的数值也就不同。在用各种多目标评估方法进行评价时,需要排除量纲的选用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这就是非量纲化,亦即设法消去(而不是简单删去)量纲,仅用数值的大小来反映属性值的优劣。 第三是归一化。原属性值表中不同指标的属性值的数值大小差别很大,如总经费即使以万元为单位,其数量级往往在千(103)、万(104)间,而生均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专著的数量、生均获奖成果的数量级在个位(100)或小数(101 )之间,为了直观,更为了便于采用各种多目标评估方法进行比较,需要把属性值表中的数值归一化,即把表中数均变换到[0,1]区间上。 此外,还可在数据预处理时用非线性变换或其他办法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目标间的不完全补偿性。

钢筋混凝土原理习题

钢筋混凝土原理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混凝土梁破坏时有哪些特点?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 1.2钢筋混凝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1.3本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学习本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2.1 混凝土的立方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低于?与有何关系?与有何关系? 2.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我国新《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哪些? 2.3 某方形钢筋混凝土短柱浇筑后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足,根据约束混凝土原理如何加固该柱? 2.4 单向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常用的表示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有哪几种? 2.5 混凝土的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是怎样确定的? 2.6什么是混凝土的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时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 2.7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徐变对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通常认为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徐变? 2.8 混凝土收缩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收缩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减少收缩?

2.9 软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不同?二者的强度取值有何不同?我国新规范中将钢筋按强度分为哪些类型?了解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 2.10 钢筋有哪些形式?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冷拉和冷拔后钢筋的力学性能有何变化? 2.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2.12 什么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影响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要采取哪些措施? 第三章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3.l 结构可靠性的含义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功能要求?结构超过极限状态会产生什么后果?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是按什么原则划分的? 3.2 “作用”和“荷载”有什么区别?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结构构件的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说构件的抗力是一个随机变量? 3.3 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几类,其含义各是什么? 3.4 建筑结构应该满足哪些功能要求?结构的设计工作寿命如何确定?结构超过其设计工作寿命是否意味着不能再使用?为什么? 3.5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有哪些数字特征?这些数字特征各表示什么意义?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有何特点? 3.6 材料强度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怎样计算材料强度大于某一取值的概率P(>)? 3.7 什么是保证率?什么叫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对结构可靠度是如何定义的?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第三版课后答案

思考与练习 1. 基本力学性能 1- 1 混凝土凝固后承受外力作用时,由于粗骨料和水泥砂浆的体积比、形状、排列的随机性,弹性模量值不同,界面接触条件各异等原因,即使作用的应力完全均匀,混凝土内也将产生不均匀的空间微观应力场。在应力的长期作用下,水泥砂浆和粗骨料的徐变差使混凝土内部发生应力重分布,粗骨料将承受更大的压应力。 在水泥的水化作用进行时,水泥浆失水收缩变形远大于粗骨料,此收缩变形差使粗骨料受压,砂浆受拉,和其它应力分布。这些应力场在截面上的合力为零,但局部应力可能很大,以至在骨料界面产生微裂缝。 粗骨料和水泥砂浆的热工性能(如线膨胀系数)的差别,使得当混凝土中水泥产生水化热或环境温度变化时,两者的温度变形差受到相互约束而形成温度应力场。由于混凝土是热惰性材料,温度梯度大而加重了温度应力。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变化的不均匀的温度场和湿度场,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和水分的散发速度,产生相应的应力场和变形场,促使内部微裂缝的发展,甚至形成表面宏观裂缝。混凝土在应力的持续作用下,因水泥凝胶体的粘性流动和内部微裂缝的开展而产生的徐变与时俱增,使混凝土的变形加大,长期强度降低。 另外,混凝土内部有不可避免的初始气孔和缝隙,其尖端附近因收缩、温湿度变化、徐变或应力作用都会形成局部应力集中区,其应力分布更复杂,应力值更高。 1- 2

解:若要获得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下降段,试验装置的总线刚度应超过试件 下降段的最大线刚度。 采用式(1-6 )的分段曲线方程,贝U 下降段的方程为: y 0.8(x x 1)2 x ,其中 y 试件下降段的最大线刚度为: E -t,max - 5687.5N/mm 2 100 亦 189.58kN/mm >150kN/mm L 300mm 所以试件下降段最大线刚度超过装置的总线刚度,因而不能获得受压应力 应变全曲线(下降段)。 1-3 解:计算并比较混凝土受压应力- 应变全曲线的以下几种模型:(x : , y f -) 混凝土的切线模量E ct - d dy f c dx p 考虑切线模量的最大值,即 月的最大值: Qdx 0.8(x 1)2 x x(1.6x 0.6) [0.8( x 1)2 x]2 0^ (x 22 1) 2 ,x 1 [0.8( x 1)2 x]2 0,即: 2 1.6(x 1)(1.6x 0.6) 2 3 [0.8( x 1)2 x]3 [0.8( x 1)2 x]2 1.6(x 2 1)(1.6x 0.6) 1.6x[0.8(x 1)2 x] 整理得: 0.8x 3 2.4x 0.6 0 , x 1 ;解得:x 1.59 dy dx max dy dx x 1.59 E ct,max d_ d max 0.8 (1.592 1) [0.8 (1.5于 1) 1.59]2 0.35 dy dx max p - 0.35 5687.5N/mm 2 1.6 10 3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读书报告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 读书报告

强度和变形的一般规律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读书报告混凝土的多轴强度是指试件破坏时三向主应力的最大值: 用 f1, f2,f3 表示,相应的峰值主应变为:ε1p,ε2p,ε3p。符号规则为: 0000 国内外发表的混凝土多轴试验资料已为数不少,但由于所用的三轴试验装置、试验方法、试件的形状和材料等都有很大差异,混凝土多轴性能的试验数据有较大离散性。尽管如此,混凝土的多轴强度和变形随应力状态的变化仍有规律可循,且得到普遍的认同。 4.3.1二轴应力状态 1.二轴受压(C/C, σ1 =0) 混凝土在二轴拉/压应力不同组合下的强度试验结果如图。 混凝土二轴抗压强度对比图。 混凝土的二轴抗压强度( f3 )均超过其单轴抗压强度( fc ):C/C 随应力比例的变化规律为: σ2 /σ3 =0~0. 2 f3随应力比的增大而提高较快;

σ2 /σ3 =0. 2 - 0. 7 f3变化平缓,最大抗压强度为(1. 25~1. 60) fc,发生在σ2 /σ3 =0.3~0.6之间,σ2 /σ3 =0. 7~1. 0 f3随应力比的增大而降低。 σ2 /σ3 = 1 (二轴等压) fcc=(1.15~1.35) fc 1混凝土二轴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为抛物线形,有峰点和下降段,与单轴受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相似。 2试件破坏时,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强度f3和峰值应变ε3p,大于单轴受压的相应值(f c,εp ); 3初始斜率随应力比σ 2 / σ3增大;双轴压状态下的抗拉延性比单轴压状态下大得多;

1两个受力方向的峰值应变ε2p,ε3p随应力比例(σ2/σ3 )而变化; 2ε3p的变化曲线与二轴抗压强度的曲线相似,最大应变值发生在σ2/σ3≈0.25处,应变ε3p在数值上最大; 因为:σ2/σ3 =0.5~1.0σ2/σ3 =0~0.2 3只有σ2/σ3≈0.25左右,由于σ2值适中,限制了该方向的拉断,又不致引起σ3方向的突然崩碎,从而使σ3方向的峰值应变值ε3p最大。 4而ε2p由单轴受压(σ2/σ3=0)时的拉伸逐渐转为压缩变形,至二轴等压(σ2/σ3 =1)时达最大压应变ε2p= ε3p,近似直线变化。 1混凝土二轴受压的体积应变(εv≈ε1+ε2+ε3)曲线也与单轴

多属性决策算法对比分析

算法分析 1.TOPSIS(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方法属于经典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之一,由H.wang.C.L和Yoon,K.S.1981提出). 基本原理:根据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与指标的权重共同构成规范化矩阵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正、负理想解。然后,建立评价指标综合向量与正、负理想解之间距离的二维数据空间。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方案与最优理想参照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模糊评判。最后,依据该距离的大小对评价方案进行优劣排序.若某方案为最优方案则此方案最接近最优解,同时又远离最劣解. TOPSIS法最大的优点是:无严格限制数据分布及样本含量指标的多少,小样本资料、多评价单元、多指标的大系统资料都同样适用,同时也不受参考序列选择的干扰。既可用于多单位之间进行对比,也可用于不同年度之间对比分析,该法运用灵活,计算简便同时结果量化也客观[1]。 缺点:(1)规范决策矩阵的求解比较复杂,故不易求出理想解和负理想解;(2)评价缺少稳定性,当评判的环境及自身条件发生变化时,指标值也相应会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引起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向量的改变,使排出的顺序随之变化,评判结果就不具有唯一性;(3)属性权重是事先确定的,其主观性较强。[2] 基本步骤: ○1建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决策矩阵

○2决策矩阵的规范化处理 常见的标准化处理方法有:模糊数学法、标准差标准化法、极差标准化法、极大值标准化法和百分比标准法等. ○3构建加权规范化矩阵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包括层次分析法、Delphi法等。主观权重法土要根据专家判断打分,主观性

太强,其结果对多因素非线性定量关系的反映有一定影响:客观权重法人为因素干扰较小,可以较为客观地确定权重,但该方法也受样本数据数量和质量的制约。权重确定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 ○4确定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 所谓正理想点是设想得到的最好的解,它的各个指标值都达到各候选方案中最好的值。而负理想点是另一设想的最坏的解,它的各个指标都达到各候选方案中最坏的值。 ○5计算各方案到正负理想点的距离 ○6计算各方案与理想点的相对贴近度,相对贴近度的取值越大则表示该方案越优。贴近度的计算公式为:[3]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 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完全不同的材料所组成。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强而抗拉能力却很弱。钢材的抗拉和抗压能力都很强。为了充分利用材料的件能,把混凝土和钢筋这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使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上要承受拉力,以满足工程结构的使用要求。 一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钢筋混凝土是在19世纪中叶开始得到应用的,由于当时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都很差,同时设计计算理论尚未建立,所以发展比较缓慢。直到19世纪末,随着生产及建设的发展需要.钢筋混凝土的试验工作、计算理论、材料及施工技术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工程应用方面,钢筋混凝土最初仅在最简单的结构物如拱、板等中使用,随着水泥和钢铁工业的发展.混凝土和钢材的质量不断改进,强度逐步提高。20世纪20年代以后,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有了提高,出现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壳体空间结构,构件承载力开始按破坏阶段计算,计算理论开始考虑材料的塑性。20世纪50年代以后,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的出现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了飞速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泵送商品混凝土等工业化的生产结构,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近20年来,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试验的深入,计算理论研究的发展,材料及施工技术的改进,新型结构的开发研究,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已经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水利水电建筑和基础工程扩大到近海工程、海底建筑、地下建筑、核电站安全壳等领域,并已开始构思和实验用于月面建筑。随着轻质高强材料的使用,在大跨度、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高强度钢筋、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以及高性能外加剂和混合材料的研制使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钢纤维混凝土和聚合物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还有,轻质混凝土、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以及利用工业废渣的“绿色混凝土”,不但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而且对节能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防射线、耐磨、耐腐蚀、防渗透、保温等特殊的混凝土以及智能型混凝土及结构也正在研究中。

多属性决策问题分析

第十章多属性决策问题(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Problem) 即: 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68,112,152 §10.1概述 MA MC MO 一、决策矩阵(属性矩阵、属性值表) 方案集X = {} 方案的属性向量= {,…, } 当目标函数为时, = () 各方的属性值可列成表(或称为决策矩阵): …… …… ……………… …… ……………… …… 例: 例:

二、数据预处理 数据的预处理(又称规范化)主要有如下三种作用。 首先,属性值有多种类型。有些指标的属性值越大越好,如科研成果数、科研经费等是效益型;有些指标的值越小越好,称作成本型。另有一些指标的属性值既非效益型又非成本型。例如研究生院的生师比,一个指导教师指导4至6名研究生既可保证教师满工作量,也能使导师有充分的科研时间和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生师比值过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难以保证;比值过低;教师的工作量不饱满。这几类属性放在同一表中不便于直接从数值大小来判断方案的优劣,因此需要对属性表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使表中任一属性下性能越优的值在变换后的属性表中的值越大。 其次是非量纲化。多目标评估的困难之一是指标间不可公度,即在属性值表中的每一列数具有不同的单位(量纲)。即使对同一属性,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表中的数值也就不同。在用各种多目标评估方法进行评价时,需要排除量纲的选用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这就是非量纲化,亦即设法消去(而不是简单删去)量纲,仅用数值的大小来反映属性值的优劣。 第三是归一化。原属性值表中不同指标的属性值的数值大小差别很大,如总经费即 使以万元为单位,其数量级往往在千(103)、万(104)间,而生均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专著的数量、生均获奖成果的数量级在个位(100)或小数(101 )之间,为了直观,更为了便于 采用各种多目标评估方法进行比较,需要把属性值表中的数值归一化,即把表中数均变换到[0,1]区间上。 此外,还可在数据预处理时用非线性变换或其他办法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目标间的不完全补偿性。 常用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有下列几种。 (1)线性变换 效益型属性:z ij= y ij/y j max(10-1) 变换后的属性值最差不为0,最佳为1 成本型属性z ij= 1 - y ij/y j max(10-2) 变换后的属性值最佳不为1,最差为0 或z ij’ = y j min/ y ij(10-2’) 变换后的属性值最差不为0,最佳为1, 且是非线性变换 (2) 标准0-1变换

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B

钢筋混凝土原理试卷B 考试科目: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B卷) 2001/12/14 一.是非题正确()错误() 1.可靠度是可靠性的概率度量。()2.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度计算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取其设计强度。()3.混凝土弯曲抗压的极限压应变是0.0033 ( ) 4.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设置普通箍筋的作用是防止纵向钢筋被压屈。() 5.钢筋混凝土构件满足了安全性的要求也就满足了结构可靠性的要求。()6.钢筋混凝土梁的少筋破坏,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其受力过程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开裂,带缝工作和破坏阶段。()7.冷拔及能够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也能够提高其抗压强度。()8.在偏压构件的计算中,短柱可不考虑挠度对偏心距的影响。()9.受弯构件的裂缝验算中,混凝土的保护层c只对平均裂缝间距有影响,对裂缝宽度无影响。()1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比普通混凝土高。()二。选择题 1.钢筋的“条件屈服强度”是指()A.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B.残余应力为0.2%时的应力。 C.弹性应变为0.2%时的应力。 2.对薄腹梁,截面限制条件是为了防止发生()A.斜拉破坏。B.剪压破坏。C.斜压破坏3.验算裂缝宽度不满足时且最好的措施是()A.减小钢筋直径。B.提高钢筋的强度等级。 C.适当增大截面宽度。D.提高混凝土强度。()4.混凝土的徐变是()A.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是体积变化的现象。 B.混凝土随荷载的增大而产生的变形。 C.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5.为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受扭承载能力,应该配()A.周边均匀分布的纵筋。 B. 箍筋。 C. 纵筋和箍筋。 D. 弯起筋 6.受弯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计算是以那个阶段作为计算依据的()A.第一阶段末。B.第二阶段。C.第二阶段末。D.第三阶段末。 7.所谓“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预应力轴拉构件及受弯构件,在短期荷载作用下 ()A.允许出现拉应力。B.不允许存在拉应力。C.拉应力为零。 8.受扭构件最有效的配筋()A.垂直于主拉应力方向的螺旋筋。B.箍筋。 C.平行于主拉应力方向的螺旋筋。D.箍筋和纵筋。 9.条件相同的先张法、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当бcon和бl相同时,有效预压应力бpcⅡ() A. 两者相同。B.后张法大于先张法。C.后张法小于先张法。 10.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这三

钢筋混凝土抗剪综述

钢筋混凝土抗剪综述 论文导读:自从美国加州大学Ngo.D和Scordelis.A.C于1967年首次发表“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分析”一文开始。钢筋混凝土力学计算中重要的一项——抗剪 承载力的计算。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剪计算模型普遍采用以下几种:软化桁架模型、45°桁架模型、变角度桁架模型和修正的受压场理论模型等,后两种模型的精度还依赖于斜裂缝倾角的准确估算;而Chen等对纤维布抗剪加固的精确计算模型,其前提是已知斜裂缝的倾角值。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抗剪承载力,抗剪计算 1.钢筋混凝土力学发展历史 自从美国加州大学Ngo.D和Scordelis.A.C于1967年首次发表“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分析”一文开始。自此,至此后的1982年,钢筋混凝土力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成1982年以后至今,钢筋混凝土力学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钢筋混凝土力学计算中重要的一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从早期的“分 离裂缝”模型到后来的“分散裂缝”模型的建立。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剪计算模 型普遍采用以下几种:软化桁架模型、45°桁架模型、变角度桁架模型和修正的受压场理论模型等,后两种模型的精度还依赖于斜裂缝倾角的准确估算;而Chen等对纤维布抗剪加固的精确计算模型,其前提是已知斜裂缝的倾角值。免费论文。发展到如今,结合数字计算器的高端性能,结合有限元的分析方法,计算模型和方法日趋完善。 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就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剪切强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多种理论。这些理论有:(1)按桁架或拱的模拟分析。这种理论指出钢筋中拉应力和斜裂缝间混凝土中压应力的存在,指出箍筋角度变化是对它的应力的影响。 但这种理论没有说明已被确认的事实,即梁的抗剪强度是由混凝土和抗剪钢筋共同

对方案有偏好的多属性决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对方案有偏好的多属性决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卫贵武1,2 1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2川北医学院数学系,四川南充(637007) E-mail :weiguiwu@https://www.360docs.net/doc/3812850342.html, 摘 要:针对只有部分权重信息且对方案有偏好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灰色关联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依据一般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给出了该问题的计算步骤,其核心是通过构建并求解一个单目标最优化模型,可得到属性权重信息,进而得到每个方案客观偏好值与主观偏好值的灰色关联系数,然后计算出每个方案客观偏好与主观偏好的关联度,根据关联度对所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给出了一个数值例子,结果表明方法简单,有效和易于计算。 关键词:多属性决策,属性权重;灰色关联分析,单目标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O212.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多属性决策是决策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现已广泛应用于投资决策、项目评估、方案优选、工厂选址、经济效益评价等诸多领域[1-7]。由于客观事物、不确定性及决策者的积极参与,对方案有偏好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4 ,8-15] 。目前关 于这类方法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给出方案偏好程度条件概率的方法[8];给出方案优先序的方法[9];给出方案偏爱度的方法[10];文献[11]在属性权重信息不能完全确知且对方案有偏好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方案达成度和综合度的交互式决策方法;文献[12]在属性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情况下,讨论了决策者对方案的偏好信息以互补判断矩阵形式给出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文献[13]研究了只有部分权重信息且对方案的偏好信息以互补判断矩阵和互反判断矩阵两种形式给出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规划模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文献[14]研究了只有部分权重信息且对方案的偏好信息以实数形式给出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模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文献[15]对权重信息完全未知且对方案的偏好信息为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线性转化函数将决策信息一致化,然后建立一个优化模型,进而给出了相应的决策方案排序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由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16-18],它是灰色系统最普遍的分析方法之一,是分析不同数据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它是根据事物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用量化的方法评判事物(因素)间的关联程度。两条曲线的形状彼此越相似,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则关联度就越小[16-22]。近年来,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多属性决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6-28]。本文对已知部分属性权重信息且对方案有偏好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最后以实际的例子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 2. 对方案有偏好的多属性决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假设某多属性决策问题,有m 个可行方案12A ,A ,,A m L ,n 个评价属性 12G ,G ,,G n L ,评价属性j G 的权重j ω不能完全确定,但是知道,L R j j j w w ω??=? ?,

钢筋混凝土原理与分析

.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读书笔记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我在《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教材及本科基础专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外加查阅的其它一些相关钢筋混凝土内容的学习资料,包括教材、专著及论文等,基本掌握了书中所讲述的关于钢筋混凝土的基础知识,深化了原有的知识理论,形成较为完整的混凝土知识理论系统。由于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贺东青教授是安排我在课堂上讲解“钢筋的力学性能”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的部分内容,因此,本报告后续内容也主要围绕“钢筋的力学性能”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这一方面作细致展开,其他内容知识仅作一概括。 随着建筑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各类工程建筑的迅速崛起,混凝土结构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现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民用和工业用建筑,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我大致了解了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应用、构件的基本设计原理以及方法等。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式都对作为结构工程方向的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工作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一、对《高等混凝土结构》课程的认知 在本科学习期间,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课程中,一般先简要的介绍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性,后以较大篇幅着重说明各种基本构件的性能、计算方法、设计和构造要求等,较多地遵循结构设计规范的体系和方法,以完成结构设计为主要目标。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是以研究和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一般规律,并以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目标,本书中用大量的篇幅系统地介绍主要材料—混凝土在单轴和多轴应力状态下,以及各种特殊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的一般规律,以此作为了解和分析构件性能的基础。在表述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性能时,强调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着重介绍其受力变形和破坏的全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机理分析、重要技术指标的确定、计算原则和方法等。 本书是研究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其内容和作用如同匀质线弹性结构的“材料力学”。但是钢筋混凝土是由非线性的、且拉压强度相差悬殊的混凝土和钢筋组合而成,受力性能复杂多变,因而课程的内容更为丰富。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结构工程的一个学科分支,必定服从结构工程学科的一般规律:从工程实践中提出要求或问题,通过调查统计、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计算对比等多种手段予以解决。总结其一般变化规律,揭示作用机理,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表达,确定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再回到工程实践中进行验证,并加以改进和补充。一般需经过实践—研究—实践的多次反复,渐臻完善,最终为工程服务。 钢筋混凝土既然是由性质迥异的两种材料组合而成,必定具有区别于单一材料结构(如钢结构、木结构等)的特殊性。所以,钢筋混凝土的性能不仅依赖于两种材料本身的性质,还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和配合。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变化幅度很大。有时甚至可以按照所规定的性能指标设计专门的钢筋混凝土,合理选用材料和配筋构造,以满足具体工程的特定要求。 总所周知,混凝土是非匀质的、非线性的人工混合材料,力学性能复杂,且随时间而变化,性能指标的离散性又大;而钢筋和混凝土的配合又呈多样性,更使得钢筋混凝土的性能十分复杂多变。至今,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不同受力状态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反应已有较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