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电路基础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试卷及答案

CP

× cp,

×

×

黯C2

丁4161的功能表

R D LD

O ×

1 O

l :

1 l

1 1

EPET 工作状态

x x 清零

x x 预堂堂数

O 1 保持〈包括。

保持(C盟。)

X 0

1 1 计数

120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重点模拟试题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资料见第二页 封 面 第1页

“信息管理概论”试卷 1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得分 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请在正确的答案前打“√”,本题共 20 分) 1.“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由主体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这一定义属于 a 客体论的信息定义 b 主体论的信息定义 c主客体联系的信息定义 d 日常生活的信息定义 2.一个不懂英语的人看到一块标牌上写着“ No Smoking ”,他所获得的是 a 数据 b 信息 c 知识 d 情报 3.不适用于某一条信息的性质是 a 传递性 b 动态性 c 无限性 d寄载性 4.信息在描述事物时,出现了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以至模糊不清,这称为 a 信息的模糊度 b 信息的多余度 c信息的密集度 d 无法判断 5.电视台节目的播放属于 a 收敛型信息流 b 发散型信息流 c 双轨型信息流 d 单线型信息流 6.学校属于 a 自然信息源 b 生物信息源 c 社会信息源 d 无法确定

7.图书馆管理员应读者要求为其提供所需信息,这类信息传递服务属于 a 单向主动传递 b 单向被动传递 c 多项主动传递 d 多项被动传递 8.信息资源共享效果最好的信息流形式是 a 纵向信息流 b 横向信息流 c 网状信息流 d 环状信息流 9.校园网一般属于 a WAN b LAN c MAN d 无法判断 10.只知道信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但不知道实现输入/输出的结构和过程的信息系统 称为 a 黑色信息系统 b 灰色信息系统 c白色信息系统 d 均可 11.关于信息产业特征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战略型、先导型产业 b 渗透型、增殖型产业 c 高投入、低产出型产业 d 朝阳型、综合型产业12.若要查找某物品的化学分子式,可以到 中查找 a 文献数据库 b 数值数据库 c 事实数据库 d 无法确定 13.将分散的信息活动按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组织起来,这称为 a信息产业化 b 产业信息化 c 经济信息化 d 社会信息化 14.国家电子信息政策属于 a 国家信息政策 b 部门信息政策 c 地区信息政策 d 无法确定 b a

计算机电路基础

《计算机电路基础》 《计算机电路基础》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的课程的教学应当注重实践性、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实际电路的感性认识,从而消除对电路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例如,用M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同一组合逻辑电路可以用译码器也可以用数据选择器来实现,实用芯片的选用是难点,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安排课业,让学生自己搭建实际电路,以此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计算机电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再通过相应的课程设计将理论用于实践,将设计和实现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既能充分展现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又能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理论设计与实际实现中的距离,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多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教学材料,可以更加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良好的交互性,能够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和效果。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使计算机电路课程的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计算机工具软件,如早期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软件ElectronicsWorkbench(EWB)及最新MAX+pluslI等,利用EWB在计算机上进行硬件仿真实验,可以设计、

测试和演示各种电子电路;利用MAX+pluslI提供的设计环境和设计工具,可以高效灵活地设计各种数字电路,MAX+plusll具有开放的界面,能与其他工业标准的EDA设计输入、综合及校验相连接,形成电子仿真工作平台。改革考试教学质量的评估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但最为重要的或最直观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目前,绝大多数课程采用的是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卷面分+平时成绩。我认为: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的特色,必须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学生总评成绩应调整为卷面分+平时成绩+实验考试成绩。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基础,扩大应用,培养跨世纪人才,这必须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来实现。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主题。我校正在认真学习和积极推行教学模式改革,突出特点就是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也可以学习和借鉴一些成功经验,在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来。 《计算机电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此课程是由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和数字电路两部分组成,涉及知识面比较广,内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授课和对这门课讲述和理解,积累了一些对这门课的教学体会,在这里,阐述一下学习这门课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本课程的作用、地位以及本课程与计算机专业中其它课程的联系,是深入细致学习这门课程的关键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是计算机专业学习过程中的第一门专

计算机电路基础期末试题ABC三卷及答案.doc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格1 分共 30 分) 1.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 2.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Ω。 3.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 4.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 5.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 6.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电容可以看作。 7.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Hz。 8.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L与相电流IP间的关系是:IP=IL。 9.电阻元件是能元件,电容元件是能元件。 10.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 11.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能量储存起来。 1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 13.正弦量的三要素是、和。 14.对称三相电源是指三个相同、相同以及相位互差 电动势电源。

15.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16.在电路中把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称为。把电能转换成非电能的设备则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7.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18.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19.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20.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21.中线不允许断开,因此不能安装保险丝和开关。() 22.互感器既可用于交流电路又可用于直流电路。() 23.晶体管可以把小电流放大成大电流。() 24.因为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所以说相量就是正弦量。()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30 分) 25.电位和电压相同之处是() A.定义相同 B.方向一致 C.单位相同 D.都与参考点有关26.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器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与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之比是() A.4:1 B.1:4 C.1:2 D.2:1 27.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高,则() A.两点的电位高 B.两点间的电位差大 C.两点的电位一定为正 D.两点的电位一定为负

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new

2010年~2011年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2信息管理(广义):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4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5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6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 的模式。 2、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 3、“三金”工程是指金卡金关金桥三大 基础工程的简称。 4、核心信息源是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的结果。 5、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源、信息的准确度信息费用 三方面的评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 6、信息组织的特性是依附性、渗透性、增 效性。 7、从便于对信息管理的角度将信息源划分为记录型、 智力型、实物型、零次型。 8、信息检索的特性是相关性、逻辑性、不确定性。 9、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具有

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2017下半年)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 1.已知R 1=2Ω、R 2=3Ω、R 3=9Ω、R 4=6Ω,求图中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 ? 答:R 1与R 2并联,R 1//R 2=2x3/(2+3)=1.2Ω R 3与R 4并联,R 3//R 4=9X6/(9+6)=3.6Ω R AB =(R 1//R 2)+(R 3//R 4)=1.2+3.6=4.8Ω 电路图 2.已知R 1= R 2=2Ω、R 3=3Ω、R 4=5Ω,U S =2V ,I S =2A ,用戴维南定理求图所示电 路中的电流I ,并计算电阻R 4所消耗的功率。 答: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Is 就是总电流: I = Is X R 3 / (R 3+R 4) =2X3/(3+5)=0.75; 电流方向由 Is 决定。 P = I X I X R 4=0.75X0.75X5=3.75W 3.分析图所示的电路,已知R 1=R 2=8Ω,R 3=3Ω,R 4=6Ω,U S =18V,求电流I 、I 1、 I 2、I 3、I 4、I 5? 答:R 1//R 2=8*8/(8+8)=4Ω,R 3//R 4=3*6/(3+6)=2Ω, U AB =18*4/(4+2)=12V,U BC =18*2(4+2)=6V, I 1=I 2=U AB /8=12/8=1.5A I 3=U BC /R 3=6/3=2A I4=U BC /R 4=6/6=1A 因为I 1=I 3+I 5,所以I 5=I 1-I 3=1.5-2=-0.5A R 2R 4 24

4.如图所示电路,已知:Us=9V ,R 1=3Ω,R 2=6Ω,L=1H 。在t=0时换路,即开关由1位置合到2位置,设换路前电路已经稳定,求换路后的初始值)0(),0(),0(21+++L u i i 。 答:(1)作t=0-的等效电路图4-3(b ),参考方向如图所示,由于电感在直流稳定状态下相当于短路,所以换路前的电感电流为 A R U i s L 339)0(1===- 根据换路定律得:A i i L L 3)0()0(==-+ (2)作t=0+瞬间的等效电路图4-3(C ),由此可得 V i R u A i i i A i R R R i L L L 6)1(6)0()0(132)0()0()0(236 36)0()0(22122121-=-?==-=-=-==?+=+=+++++++ U s L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1.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 )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 90年代,我国文献情报领域的学者们更多地吸收了欧洲学者的信息管理思想,形成了(A ) A 信息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记录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3. 信息系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B)、马钱德(D. A. Marchand)等,是三大流派最系统、 最成熟的理论学派。 A 瑞克斯 B 霍顿 C 高(K. F. Gow) D 库克 4. ( C)是三大派流派中内部分歧最大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马丁、克罗宁 A 记录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信息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5. 1986年,信息管理学者马钱德和(D )出版了《信息趋势:如何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 在这本书中将信息管理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信息战略规划成为信息管理发展过程的最新阶段 A 德鲁克 B 安索夫 C 西诺特 D 霍顿 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 ( C )级,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7. 美国心理学家( A )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 五级,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如图5-2所示。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 A 马斯洛 B 马钱德 C 弗鲁姆 D 弗海德 8.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ictor H.Vroom) 的( A )是: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他 们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他们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A 期望理论 B 层次需求理论 C 公平理论 D 强化理论 9. 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A )提出的。它主要是研究报酬的公 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A 亚当斯(J.S.Aadams) B 马洛斯 C 弗鲁姆 D 西诺特 10.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的。他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 的行为,这种行为作用于环境。 A 马洛斯 B 斯金纳(B.F.Skinner)

计算机电路基础A答案

03040038《计算机电路基础》 A 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充题:(每格1分,共30分) 1. 已知u=3Sin(314t+30°) V ,则其频率 50HZ 、有效值、相位 314t+30° 、 初相位 30° 、角频率 314rad/s 、周期 0.02秒 。 2. 杂质半导体可分为 P 型半导体 、 N 型半导体 ,它们主要靠 空穴 、 电子 导电。 3. 半导体二极管具有: 单向导电(或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 特性。 4. 已知一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三脚A 、B 、C 的电位为4V 、3.3V 、8V , 该三极管发射极是 B 、基极是 A 、集电极是 C ,它的基体材料是 硅 ,它的型号是 NPN 。 5. 差动放大器对共模输入信号 没有(或无) 放大作用。 6. R 、L 、C 并联 谐振时,总阻抗最大,电压最大。 7. 集成运算放大器可实现加、减、 比例(或积分、微分) 运算。 8. 若一个实际电压源的开路电压为U o =10V ,其短路电流I s =30A ,则该电源的电动势为: 10V ;内阻为 1/3 欧姆 。 9. 换路定律指出:动态电路在换路瞬间,电容元件的 电压 不能跃变,电感元件的 电流 不能跃变。用公式表示为 u c(0+)=u c(0-) 和 i L(0+)=i L(0-) ,但流过电容v 的电流和电感两端的电压是可以跃变的。 10. 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组态是: 电压串联负反馈 、 电压并联负反馈 、 电流串联负反 馈 、 电流并联负反馈 。 11. 电压有效值U 和电流有效值I 的乘积称为 视在 功率。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D 3.B 4.A 5.B 6.C 7.B 8.B 9.B 10.D 三、解: ①静态工作点 ) 2(3750 3.2210 5.2105.2//,35.125.2212 12分 mA R U U I I k R R R V E R R R E U e BE B EQ CQ B B B C B B B C B ≈= -= ≈Ω =+?= ==?=+?= ) 1(75.6)75.02(315)() 1(20分分 V R R I U U A I I C E CQ CEQ CEQ CQ BQ =+-=+-≈== μβ ②微变等效电路如下图。 (3) )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信息的概念 (1)从信息的作用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负熵”等。(没有揭示信息的本质) (2)从信息的范围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消息、知识、情报、数据等。(只指出了信息概念的外延,及信息的范围,定义应该表达概念的内涵) (3)从信息的内容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交换的内容”。(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质的方面,但是a信息的范围没有划定,b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 (4)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规律、运动状态、存在标志等。 a、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亦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b、从认识论层次上看,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但不够通俗,并且从两方面定义,不便于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我们认为,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上面第三、四类观点,因此该定义基本上属于第三类定义,但事物发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实质上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一种表达和陈述,也可以说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2、信息的属性 (1)普遍性。凡是有物质的地方必然存在着信息,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交换。 (2)多样性。 (3)可识别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识别。 (4)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汇总和组织、分析和综合、扩充和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信息的内容将进行加工处理。 (5)与载体的不可分析。信息需要传递和保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 (6)与载体的独立性。绝大部分信息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信息内容。 (7)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或交流。 (8)可共享性。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 (9)非消耗性。可以多次开发,反复利用。 (10)强时效性。信息老化和更替。 3、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信息与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这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描述。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区别于信息的根本属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情报区别于知识的根本属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 从三者的范围大小来看,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属于一种包含关系 (2)信息与数据

计算机电路基础模拟试卷答案(A)

《计算机电路基础》模拟考试试卷答案(A ) 一、填空题 (1) 场效应管3个电极G 、D 、S 其功能与晶体三极管的 B 、C 、E 电极相对应, 而N 沟道和P 沟道场效应管则分别类同于 NPN 型、PNP 型 两种类型的晶体三极管。 (2) 触发器分为边沿触发和 脉冲 触发,主从JK 触发器是 脉冲 触发。 (3) ADC0808 IC 使用 逐次逼近式 模-数转换技术, 并行 输出的 A/D 转换器,分辨率是 8 位。 (4) 某正弦交流电流的频率为100Hz ,最大值为20A ,在t=0.0025Sjf 的瞬时值为 15A,且此时刻电流在增长,则其同周期T= 0.01s ,ω= 200 π,初相=-23.41o,其瞬时值表达式为20sin(200πt+23.41o). (5) 2C 电荷由A 到B 通过元件时,能量变化为6J.若①电荷为正,且能量减少;②电 荷为正,且能量增加;③电荷为负,且能量减少;④电荷为负,且能量增加,求 U AB =① -3V ;② +3V ;③ +3V ;④ 3V (6)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条件是: 12,;0,;uo id B B h A R I I C M R R f =∞=∞===∞=∞ 二、选择题 1、输入失调电压是(c )。 (a )两输入端电压之差; (b )输入端都为零时的输出电压; (c )输出端电压为零时输入端的等效补偿电压;(d )输入电压;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是(c )之比,共模电压放大倍数是(b )之比。 (a )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 (b )输出共模量与输入共模量; (c )输出差模量与输入差模量; (d )输入量与输出量; 3、741型运放的S R =0.5V/μs,当信号工作频率为10kHz 时,它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为: (a )7.96V; (b )0.5V; (c )5 V; (d )5 0V 4、基本RS 触发器的逻辑表达式为: (a ) (a ) D D Q S Q Q R Q ==; (b ) Q S C P Q Q R C P Q =??=??; (c )1 n n Q Q +=; 5.NPN 型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中UCE ≈0.3V,放大电路处在( b )工作. (a )线性区; (b )截止区; (c )不工作; (d )饱和区。 6.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器中差模输出电阻等于( d )。 (a )R C ; (b )2R C ; (c )R C // R L ; (d )2R C // R L 。 三、简答题 1、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P 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三价元素,这种半导体中空穴的数目远多于自由电子数,所以空穴是多子,自由电子为少子,P 型半导体主要靠空穴导电。N 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五价元素,这种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数的数目远多于空穴,所以自由电子是多子,空穴为少子,N 型半导体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 2、三极管3个电极的电位为下列各组数值: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电路基础

计算机电路基础复习 一、填空题 1、戴维南定理说明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可用1个电压源U 0c 和电阻R 0串联等效电路来等效。 2、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是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止。 4、三态门电路的输出有三种状态:分别为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 5、、稳压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特性制作的,使用中必须设置限流电阻与之相配。 6、时序电路的自启动是指若由于某种原因使该电路处于无效状态时,在CP 脉冲作用下会自行转入有效状态,并开始有效循环的工作方式。 7、ROM 电路主要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和输出缓冲器三部分组成。 8、二进制编码器就是将输入信号编成二进制代码的电路。四位二进制编码器有十六个输入端,4个输出端。 10、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时序电路某一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该时刻输入信号的状态,还与电路原状态有关。 11、同步RS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Q n +1= ,其约束方程是 。 11、0=+RS Q R S n n n 12、单稳态触发器是一种脉冲整形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其脉冲宽度t w ≈1.1RC 13、在直流电路中,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 14、硅NPN 三极管截止时,u BE <0.5V ,i B =i C =__0_____A 。 15、将BCD 代码翻译成十个对应的输出信号的电路称为二—十进制译码器(或4线—10线)。它有 4 个输入端。 16、在逻辑电路中,任意时刻的输出状态仅取决于该时刻输入信号的状态,而与电路原状态无关,这种电路称为_组合逻辑电路 。在电路结构上,一般由门电路组成。 17、同步RS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Q n +1= ,其约束方程是 。 17、.0=+SR Q R S n n n 18、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脉冲 产生 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周期T = 0.69(R 1+2R 2)C 。 19、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种工作状态分别是线性放大和非线性饱和。 20、将JK 触发器的 K 端串接一个非门后再与 J 端相连作为输入端,就构成D 触发器。 二、选择题 1.电路如图所示,A 点的电位U A 应为( C )。 A.-10V B.-6V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㈠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㈡论述信息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及主要内容 ㈢信息组织的基本思想方法有哪些?网络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极其特征是什么? 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㈤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一题: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答:1、中国信息化的现状: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十分重视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早在1984 年 9 月,提出的“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就把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业的发展同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联系在了一起。从八十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以来, 10 年左右时间里, 全国已形成以中央、省、地、县( 市) 各级计划部门信息中心为骨干的信息专业队伍。连同各行业、部门的信息机构已构成较完整的信息体系。1993 年, 以“三金”工程的提出和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为主要标志, 中国进入了第二次信息化的高潮。由于政府的重视, 中国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 在信息通信设施方面全国新增长途光缆干线 8 万余公里, 新增局间电话 5600多万线, 电话主线用户超过4400万。公用数字数据网已联通约 1000个县市, 公用分组交换网已覆盖2000多个县市和乡镇。卫星通信方面新建了12 座地球站, 形成由 20个城市组成的卫星通信网。至 1995 年底全国已有近千座广播电台、约 700 座电视台和 700 余座有线电视台, 其中有线电视用户已近 4000万。不仅如此, 各种高新通信技术已普遍使用,异步传输模式也开始试验。在信息处理设施方面国内计算机拥有量已超过 300 万台( 套) 。信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源于近些年的高额投入。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 不仅传统的信息媒体有了很大发展, 如报纸已有 1000 种、杂志已近7000种, 年出版图书已逾 10 万种。而且电子化信息资源开发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据国家计委、科委和国家信息中心去年的联合调查, 国内有一定规模可以上网服务的数据库已达1038个。在信息服务业方面, 据各方面的资料分析, 国内现有信息服务企业约 1 万家, 从业人数约 20 余万人。与 10 年前相比有了几倍至 10几倍的增长。在网络建设上, 近些年各部门、各地区的局域网以及纵向的广域专业网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去年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国内已有电子化信息服务网络 104个。可以说, 中国信息化进程近几年确实取得了跳跃式发展。 2、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尽管中国信息业近年来有了较长足的进展, 但毕竟仍是起

管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优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揭示了下列各项管理职能中()的重要性。 A.计划B .领导C.协调D.指挥 2.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A.复杂人B .经济人C.社会人D .古典人 3.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最早来源于()。 A.科研部门B .军队C.学校D .工业企业 4.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这种计划就是()。 A .专题计划 B .专项计划C.预算D .数量计划 5.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管理理论B .行为科学理论 C .组织理论D .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6.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 元,产品单价为80元,若企业目标利润为30万元,问企业应完成多少产销量。 ()。A. 12500 件 B. 25000 件C. 20000 件D . 40000件

7.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是()。 A.权责利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D .一项管 理职能 8.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正确的态度是:()。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提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乃至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 9.一个组织的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属于:()。 A.纵向信息沟通B .横向信息沟通C .斜向信息沟通D .非正式的信息沟通 10.比较马斯格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生理和尊重的需要B .生理、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 .生理、安全和部分归属的需要 D .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 ^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企业再造是有关企业长远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其核心就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 2.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 -2 -

计算机电路基础复习题

1、对于某一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A. 可以任意设定 B. 必须与电流实际方向一致 C. 要根据其它电流参考方向设定 D. 只能按顺时针方向设定 2、如图,已知E=5V,R=10Ω,I=1A,则电压U=()V。 A 、15 B、5 C、—5 D、10 3、稳压二极管是利用PN结的特性,来实现稳定电压作用的。 A. 正向导通 B. 反向截止 C. 反向击穿 D. 温度特性 4、三极管当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时工作于()状态。 A. 放大 B. 截止 C. 饱和 D. 无法确定 下图所示为三极管的输出特性。该管在UCE=6V,IC=3 mA处电流放大倍数β为。 A、60 B、80 C、100 D、10 当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反偏时,则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将 A、增大 B、减少 C、反向 D、几乎为零

对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进行测量,各极对地电压分别为UB=2.7V,UE=2V,UC=6V,则该管工作在。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无法确定 某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在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A、B、C对地的电位分别是UA=2.3V,UB=3V,UC=0V,则此三极管一定是 A、PNP硅管 B、NPN硅管 C、PNP锗管 D、NPN锗管 电路如图所示,该管工作在。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无法确定 测得三极管IB=30μA时,IC = 2.4mA ;IB=40μA时,IC = 1mA,则该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 A、80 B、60 C、75 D、100 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电极1、2、3的电位各为V1=2V,V2=6V,V3=2.7V,则。 A、1为e 2为b 3为c B、1为e 3为b 2为c C、2为e 1为b 3为c D、3为e 1为b 2为c 晶体管共发射极输出特性常用一族曲线表示,其中每一条曲线对应一个特定的。

《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4. 求图P1.4电路中电流i1,i2,i3及电阻5Ω上吸收的功率。 6. 求右图电路中I,U. 7. 在右图电路中以d点为参照点,求电位U B ,U C 和电压U cb . 10. 在右图电路中,求各支路电流,并用功率平衡验证计算答案的正确性。 11. 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右图中7Ω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12. 用叠加定理求上图(第11题图)中电流I。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1. 3. 在第三题中,在U CE=10.6v,I B=3μA工作点处估算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β值。 4. 若已知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最大允许功耗650 ,问: 1)当U CE=150时,其最大 集电极电流I C=? 2) 当U CE=3.时,其最大集电极电流I C=? 6. 5.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2. a) . (B +ˉD)(Aˉ+Cˉ) b). ˉD+ ˉBˉ+ACD+ˉBC 3.将下面函数表示成最小函数之和的形式 a). F(A,B,C,D)=D(ˉ+B)+ ˉD F=ˉD+BD+ˉD 4.用卡诺图化简: a) F(A,B,C,D)=∑m(0,2,4,6)卡诺图如右 得: F= b) F(A,B,C,D)= ∑m(0,1,4,5,12,13) 卡诺图如右 得: F= 5.用卡诺图化简具随意条件∑d的逻辑函数F F=ˉˉCˉ+AˉCˉ+ˉˉˉD+ˉBˉD+ˉBCD 6. ∑d=ˉˉCD+AˉCD+ABˉD+ABCD 其卡诺图如右图,其中随意项用“Ф”表示 则有 F+∑d=ˉC+ˉD 第四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4. 请写出下图中F1 ,F 2 , F 3 的逻辑表达式 6. 请画出如F函数的逻辑图,假设输入变量的原变量和反变量均可得,并注意每个函数的 随意条件∑d a) 用两个或非门实现 b) 用三个或非门实现 c) 用四个或非门实现

《信息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试卷:(B卷)考试方式:(闭)卷校区:本部 课程名称:《信息管理学基础》考试用时: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方式,这指的是_____层次的信息。 2、主体所感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这指的是_____层次论的信息。 3、布拉德福定律的两个基本要点:一是_________,形成主体来源(期刊)的有序目录;二是 指确定相关论文再主体来源中的分布规律。 4、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_______是在多长一段时间 内发表的。 5、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是_______,______。 6、《中图法》一般以_____标志大类,采用______方式标识其二级类,其余类目均采用数字 标志,所有数字按_____对待,为使号码醒目,规定______一点。 二、选择题(10分) 1、信息链中最高级别的环节是(D、智能) 2、信息分布的“富集”和“贫集”现象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特有的_____机制支配结果。(B、 选择) 3、普莱斯指数,即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展年限不超过___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 次数之比值。(C、5) 4、信宿可以是(A、人,物,也可以包括机器) 5、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香农)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请结合实例,解释以下转化关系:数据+背景=信息,信息+经验=知识。 2、信息分布中的“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有什么不同? 3、试分析马太效应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 4、其夫定律。

10-11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10-11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010年~2011年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2、信息管理(广义):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4、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5、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6、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的 知识)的模式。 2、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

3、“三金”工程是指(“金桥”“金卡”“金关)三大基础工程的简 称。 4、 (核心信息源)是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的结果。 5、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源;信息准确度;信息费用)三方面的评 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 6、信息组织的特性是(渗透性;依附性;增效性)。 7、从便于对信息管理的角度将信息源划分为(记录型;智力型; 实物型;零次型。) 8、信息检索的特性是(相关性;不确定性;逻辑性)。 9、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之为(系统)。 10、在信息流动过程中,(处理)是核心功能;在控制流的运动过程中, (控制)是核心功能。 11、(略规划;营销活动;预算)是一个信息机构确定和重新确定其方向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 三、简答题。(共45分) 1、信息交流的障碍有哪些,造成信息交流障碍的原因。(15分) (1)信息失真(物理失真、语义改变、语用衰减) 原因:技术 或通道障碍;信息栈过多;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2)信息附加原因:自然、社会、技术因素 2、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意义。(10分) 在理论上: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管理学、 情报学、图书馆学的内容。同时也对科学学、管理科 学、行为科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实践上: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研究将对信息工作产生实质性

华工计算机电路基础2018年度下半年作业

2018年下半年度《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 1.下列3小题目,选择其中1题做(3选1,也可全做) ①计算图1-1所示电路的(1)电压U cd 、电流I ;(2)电压U ac 图1-1电路图 ②在图1-2中,先取O 点为参考点。已知U do =U s =10V ,φa =7V ,φc =2V 。求φb ,φd ,U bc ,U ad ,U da 的值。 图1-2电路图 1-4 I 1 = -9 A ; I 2 = 4 A ; I 3 = 5 A ; I 4 = 6 A ; I 5 = -11 A ; I 6 = -2 A 1-5 I = 1.6 A ; U ab = 17.4 V ; U cb = 13.4 V 1-6 I 1 = -2 A ;I 2 = 4 A ; I 3 = -6 A ; I S = 6 A ; U = 14 V 1-7 U ab = -0.5 V 1-8 V a = 1.5 V ; V b = 1.5 V ; V c = 0.5 V ; V d = -3.5 V 1-9 V a = -36 V ; V b = -2 V ; U ac = -28 V ③如图1-3所示,已知每个电阻元件的阻值均为10Ω,每个电阻元件上已给出了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求电流I 1、I 2和电压U 3、U 4。(2)分析I 1、I 2、U 3、U 4的实际方向。 图1-3电路图 2.下列2小题目,选择其中1题做(2选1,也可全做) ①已知R 1=2Ω、R 2=3Ω、R 3=9Ω、R 4=6Ω,求图2-1中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 ? 图2-1电路图 答:R1与R2并联,R1//R2=2x3/(2+3)=1.2Ω R3与R4并联,R3//R4=9X6/(9+6)=3.6Ω RAB=(R1//R2)+(R3//R4)=1.2+3.6=4.8Ω ②分析图2-2所示的电路,已知R 1=R 2=8Ω,R 3=3Ω,R 4=6Ω,U S =18V,求电流I 、I 1、I 2、I 3、I 4、I 5? R

信息管理学基础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 2.栈交流 3.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 4.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简答】 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本章知识点】

信息管理学试卷答案.doc

《信息管理原理与方法》模拟试卷 一、 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 1、破译或攻击密码的类型有 惟密文攻击 、 已知明文攻击、 选择明文攻击 和 选择明文攻击四种。 2.按信息的性质分类,可以将信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 和 语用信息 。 3.若随机事件集合x 1,x 2,…,x n 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 1,p 2,…,p n ,且0≤p i ≤1,i=1,…, n ,∑=n i i p 1=1, 则随机事件集合x 1,x 2,…,x n 的香农信息熵公式为∑-=i i s p p H log 。 4.若C={000,111},则=⊥C {000,101, 110,011},且=⊥C dim 2 。 5.列出[3,2]循环码C 的所有码字 {000,110,101,011}。 2.在决策科学中,效用值是指某事物对决策者的作用程度与效果,是以决策者的现状为基础的精神感受值,是决策方案的后果对于决策者愿望的满足程度。它具有以下二重性: 客观性和 主观性 。 4.若C={000,110,101,011},则=⊥C {000,111},且=⊥C dim 1。 5. 设C 是二元[6,3]线性码,则C 中含有(8)个码字。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3分) ?1. 修改为:泛化是用来扩展概念的外延,使其能够包含更多的正例,应用于更多的对象。 泛化分析可以用来扩展一个概念的语义信息,从而合并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减少要处理对象的个数,约简信息的处理空间。 ?2. 修改为:解密不是译码的一个重要内容。 ?3. 设C 是[n , k ] 二元线性码,则C 中码字陪集个数为2n-k 。 √4. 设C 是[n , k ]二元线性码,则n C C =+⊥dim dim 。 √5. 从密钥的使用来看,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是一般通讯加密的逆过程。 √1. 在F 2上,x 7-1除以x 3+x +1的商为x 4+x 3+x +1。 ?2. 修改为:加密不是编码的一个重要内容。 ?3. 修改为:设C 是[n , k ] 二元线性码,则C 中码字的个数与陪集个数之和为2k +2n-k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