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

品读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
品读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

品读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

[摘要] 湘西少数民族印染图案是集中在苗族、土家族中构筑民族服饰风貌和民族服饰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少数民族身份识别在服饰中的重要徽征,是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审美情趣的象征性符号。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元素具有一定图案结构规律,表现题材丰富多样,经过仿生、抽象、变异等方法而呈现规律化、定型化的装饰图形和纹样,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装饰性的艺术符号与语言所体现出来的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重复与统一的秩序美感,则更多地反映人类所共有的审美诉求。

[关键词]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印染图案

图案作为一种艺术符号与语言,是一种情感表达与意义传达高度抽象化、形象化的艺术符号。印染图案是艺术符号物态化的另一存在形式,它是构成物质属性与文化属性的重要元素,并依附一些载体形态传达不同的符号意义和美学意蕴[1]。湘西少数民族印染图案是集中在苗族、土家族中构筑民族服饰风貌和民族服饰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少数民族身份识别在服饰中的重要徽征,同时它也是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审美情趣的象征性符号。印染图案形态的变化与工艺技术的选择,构筑了形制各异、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让世人观为叹之、美不胜收!

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元素具有一定图案结构规律,经过仿生、抽象、变异等方法而呈现规律化、定型化的装饰图形和纹样。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在其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中,因受各自民族物质和文化生活影响而呈现丰富的造型形态,它作为一种标识性、象征性的艺术符号融入到服饰当中,构筑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湘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它是古老的少数民族人们审美心里的重要表征。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装饰性的艺术符号与语言所体现出来的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重复与统一的秩序美感,则更多地反映人类所共有的审美诉求。它的表现题材丰富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人物图案

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中的人物图案形制比较抽象,取材于神话故事与现实生活场景。一些图案就外轮廓来看,类似于人物的动态,人物动态倾向于几何型。另一些图案若不解释,很难一眼就能看出是人物图案。如:苗族人认为“蚩尤” 是自己的先祖,蚩尤带领苗人抗击敌人并英勇牺牲,苗族人把对先祖的怀念深深地印染在服饰上,世代保留。苗族服饰中的人物印染图案主要出现在女式服装中围裙的下摆、裤脚、用于被婴儿的“裹背”中,人物图案通常与其它动植物图案组合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画面。人物印染图案的工艺手法较娴熟,并且面积不大,但仍构成整个画面的主体。还有土家族的人物图案,更加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摆手舞就是土家族劳动人们在丰收之后,跳起摆手舞的场面,印染图案生动、逼真。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

1、汉族 2、蒙古族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

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 似当今的“四片瓦”。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7、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花包头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另外身 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33米左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8、壮族

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76 ?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服饰中,民族服饰图案以其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纷繁复杂的结构和精巧的工艺而独具魅力,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沉重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日益更新的时尚信息,以及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民族服饰元素慢慢地流失。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如何运用丰富多彩的设计语言重新表现出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形式和内涵,使两者完美结合,既能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又能体现时尚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美学价值 民族服饰图案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记录着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的哲学思想。多数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运用绣、绘、刺等工艺手法,表现出了自然、古朴、绚丽、富有韵律、充满和谐的纹样世界。民族服饰图案纹样记忆了民族的发展,充满了民族崇拜,表现了各民族高超的艺术设计水平和审美心理。徜徉在民族服饰图案中,我们可以追忆民族的征程,认识民族的保护力量,展开艺术的想象力,体会那充满强烈对比感和节奏美的服饰纹样世界。 民族服饰纹样的魅力除了它丰富的款式、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外,就是其色彩的美丽。民族服饰图案大多数都使用鲜艳的颜色,多以红、黑、蓝、黄为色彩基调,其它色则处理成细小的星点,造成的艳丽明快的强烈调子,而又颇富节奏感,充满生命活力,似乎色彩也是动的。从服饰纹样的视觉样式看,色彩意识是抽象的,有时让你充满幻想,有时让你心静如水,有时让你热情奔放。在民族服饰图案丰富多彩的色彩中加以提炼,对色彩进行归纳或对比,使其形象更自然、真实,婀娜多姿,绚丽多彩。如此的色彩美,使服饰的美学价值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理解民族服饰图案的美学价值,提高审美和分析能力,了解民族服饰文化,充分利用图案的美学原理,加强对现代设计中民族元素的应用意识,把民族图案的美和寓意得以表现,如图案的“意形空间”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意形空间”是一种抽象的空间,是意念、虚构的,并非现实的空间。民族服饰图案中的“意形空间”是运用象征、夸张手法,将富有对比色彩的动植物纹样进行组合,表现动植物的空间位置。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这种“意形空间”审美意识,在许多民族服饰纹样中都得以借鉴。如苗族服饰纹样中常出现的枫树上的蝴蝶展翅,不但使纹样充满动与静的节奏与韵律,给人们以强烈的立体感,还让人们飞驰思想,遥想苗族的起源与祖先;苗族服饰中常有许多色彩线条,代表了河流与蜿蜒的山路,意蕴着苗族的不断迁徙历程。因此,深入了解民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及美学价值,是现代服装设计运用民族元素的前提。 二、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色彩与寓意的借鉴 1.色彩的应用 色彩是服装设计的主要表现内容,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借鉴民族服饰图案的色彩美感,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可以按照艺术风格的要求,通过现代计算机手段,有意地对原有的色彩进行消减或增强,使之比生活原型更鲜明、对比更强烈;也可进行色彩渐变或组成色彩花纹,把图案进行夸张变形,色彩也因变形的图案而变化;还可增强不同色彩间的搭配效果,加强色彩对比流动感与主题适合度。在教学中,我们要向学生传递色彩创作的理念及传统的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时尚化的运用。我们可以从民族服饰图案中直接提取颜色,直接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然后把装饰色彩进行渐变(如图1),从而复现了民族服饰图案 的传统色彩美而又表达了现代服装色彩的时尚感。 图1 色的应用效果图 2.寓意及象征性的体现 所谓“寓意及象征性”的应用,主要是指对于传统服饰 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张玉华 刘晓东 摘要:民族服饰图案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是传统艺术的瑰宝。传统的民族服饰图案在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为我们今天的服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民族服饰图案的美学意义,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将其进行艺术再现,以增强现代服装的民族性。 关键词:民族服饰图案;服装设计;教学 *本文为: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2011JGA067 艺术教育

民族服饰的设计元素——纹样

民族服饰的设计元素——纹样 纹样是由点、线、面组成的花纹和图形。纹样用于装饰,在人类发展史中可谓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数万年以前,从山顶洞人的器及石器上就可看到匀衡、对称等纹样构成基本原理的朦胧显现。从原始社会的石器箭棒、舟车建筑之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兽禽纹样的应用,这是人类狩猎生活方式的纹样纪实;而在农业社会中农耕生活的必然反映就是植物纹样的琳琅满目,生活是纹样的源泉。 中国民族服饰纹样具有直率反映生活特征的突出物质。虽然其题材、纹样组织形式千差万别,但是绝大多数纹样均取自于客观 `原型,往往是从一种基础纹样经过演变、推移、扩展而成为多种纹样的。中国民族服饰纹样极善变形,在不胜枚举的服饰纹样中几乎难以觅到不经过变形处理的。无论是人物、动物、植物、建筑,也无论是刺绣拼贴,还是扎缬编缠,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源于实物而非写实自然的变形纹样。 中国民族服饰纹样中的变形,变得异想天开,有的几近荒诞离奇。其中,不依常规地将各类美好之物结集一堂,是贯用之法。如此组织变形,看似无理,却是有情。有的是将互不相关的各种物体部分组合,衍生出一种并不存在的新物体,例如苗族刺绣常用的鸡龙纹样和鱼龙纹样;有的则是是各自以独立的形组合于非现实的空间;例如彝族腰带纹样中的花、果、蝶、鱼、鸟、兽等均随意组合,极异时空。 而就组成纹样的个体变形而言,则是以物体各部件的想象重组为主要手段,例如西双版纳傣锦佛幡中的马纹,头部为全侧造形的外轮廓与正面造型的双耳和双眼组成;白族的猫纹也是全侧的猫脸组合。另外,纹样的变形还行助于适合造形,这是由服饰纹样的实用性决定的。实用的前提,令装饰纹样必须依附于某一具形物之上,形与形之间相互镶嵌,达成或丰满或落的美的形式。再者,大量纹样的几何形构成往往成为强化变形风格和积极因素。 少数民族服饰纹样中几何形纹样与自然形纹样的不同表现形式多取决于对面料经纬纱线所形成的表面肌理的依附程度,当缝绣贴补以细数纱线来决定纹样的形与位时,多表现为几何形纹样特征。色线织锦则是在这一准则之下的另一种表现几何形纹样的工艺手段。几何形纹样较之自然形纹样的自由无拘而言,主要表现为严密、规律、比例、节奏的理性美。 中国民族服饰纹样用足变形之妙,使纹样的表达意境与人的心灵情感紧密相连,将多盈与富足,美满与团圆,情爱与善合表现行淋漓尽至。平面空间的巧分割,虚实主次的处理以及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均齐与平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对照等形式法则的运用,无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图案与现代服装设计(精)

第 /%卷第 %期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 /月>?@’/% A?’% B?CDEF@?GHIEFE>?JFKL?E$1IJMELJF@1IFJMIDOP?@ @@IQI RFD’"##/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 NNNNNNNNNNNNNN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图案与现代服装设计段卫红,王姝画,黄智高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河南新乡 &./##/+ 摘要!阐述了新时代条件下研究传统民族服饰图案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丰富与改进现代服饰设计及振兴与繁荣民族服装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传统民族服饰图案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美学通则,并谈及两者在新时代的融合是时代的需要关键词!传统民族服饰图案0现代服装设计0新时代中图分类号!12&%’%%文献标识码!3 文章编 号!%##/$&4"5("##/+#%$##46$#" 7传统民族服饰图案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7’7传统民族服饰图案是现代服装创新设计的本元从艺术的角度讲,传统民族服饰图案是母体艺术,本元艺术,是当代服饰图案之根,对它的研究是当代服饰图案设计和改良现代民族服装的必经之路-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服饰文化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有着非常丰富极具特色的8多元化的民族服饰文化财富,服装设计师应该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和研究,通过继承和不断创新补充到今天还不太成熟的中国服饰设计中去-西方著名的设计师从来没有放弃过来华采风,9中国风:在西方市场连年受宠,中国传统民族服饰图案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成为设计创新的源泉,形成民族文化的回归-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民族服饰图案以简洁8完整8醒目8美观的表达方式再现自然物质和人造物质0一方面传统民族服饰图案是借物寓情,通过想象力创造非现实的抽象形象,反映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如!龙8 凤8蛙人8蝴蝶妈妈等以神话和传说为内容的图 , 案,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迷惘和崇拜心理的寄托,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理想的反映,他们所包含的信仰8审美等都为今天的服饰设计浓厚了文化背景,使之更生动感人-这种根源于民间的纯朴艺术形式,带有极强的原发性和本能性,是大众的自发创造,与西方艺术设计追求本能的艺术观极其相似-中国传统民族服饰图案为现代服饰设计扎根于民族土壤,反映传统特色提供了素材,将原始的8朦胧模糊的意识及图腾崇拜都反映在服装设计中,使今天的中国服装更具有思想内涵7’; 民族服饰图案特色是现代服饰创新的基础 9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

品读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

品读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 [摘要] 湘西少数民族印染图案是集中在苗族、土家族中构筑民族服饰风貌和民族服饰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少数民族身份识别在服饰中的重要徽征,是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审美情趣的象征性符号。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元素具有一定图案结构规律,表现题材丰富多样,经过仿生、抽象、变异等方法而呈现规律化、定型化的装饰图形和纹样,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装饰性的艺术符号与语言所体现出来的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重复与统一的秩序美感,则更多地反映人类所共有的审美诉求。 [关键词]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印染图案 图案作为一种艺术符号与语言,是一种情感表达与意义传达高度抽象化、形象化的艺术符号。印染图案是艺术符号物态化的另一存在形式,它是构成物质属性与文化属性的重要元素,并依附一些载体形态传达不同的符号意义和美学意蕴[1]。湘西少数民族印染图案是集中在苗族、土家族中构筑民族服饰风貌和民族服饰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少数民族身份识别在服饰中的重要徽征,同时它也是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审美情趣的象征性符号。印染图案形态的变化与工艺技术的选择,构筑了形制各异、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让世人观为叹之、美不胜收! 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元素具有一定图案结构规律,经过仿生、抽象、变异等方法而呈现规律化、定型化的装饰图形和纹样。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在其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中,因受各自民族物质和文化生活影响而呈现丰富的造型形态,它作为一种标识性、象征性的艺术符号融入到服饰当中,构筑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湘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它是古老的少数民族人们审美心里的重要表征。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装饰性的艺术符号与语言所体现出来的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重复与统一的秩序美感,则更多地反映人类所共有的审美诉求。它的表现题材丰富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人物图案 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中的人物图案形制比较抽象,取材于神话故事与现实生活场景。一些图案就外轮廓来看,类似于人物的动态,人物动态倾向于几何型。另一些图案若不解释,很难一眼就能看出是人物图案。如:苗族人认为“蚩尤” 是自己的先祖,蚩尤带领苗人抗击敌人并英勇牺牲,苗族人把对先祖的怀念深深地印染在服饰上,世代保留。苗族服饰中的人物印染图案主要出现在女式服装中围裙的下摆、裤脚、用于被婴儿的“裹背”中,人物图案通常与其它动植物图案组合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画面。人物印染图案的工艺手法较娴熟,并且面积不大,但仍构成整个画面的主体。还有土家族的人物图案,更加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摆手舞就是土家族劳动人们在丰收之后,跳起摆手舞的场面,印染图案生动、逼真。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1、阿昌族 阿昌族聚居于云南。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2、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3、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4、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

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5、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6、6、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初步掌握民族服饰的简易画法。 2.体验服饰艺术与民族、生活和审美的密切关系,了解民族服饰从设计到制件的大体过程。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大家庭、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树立保护、发掘和发展民族艺术的态度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族服饰的简易画法。 难点:真实、生动地表现某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准备 各民族服饰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课文导入。扼要介绍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服饰多姿多彩的情况。“服”是指服装;“饰”是指服装上的装饰。 活动二 民族服饰欣赏,选个别民族图片进行介绍。 活动三 怎样手绘民族服饰?通过有关范画、步骤图等进行解说,并作示范。 活动四 学生进行手绘练习。表现手法可以是手绘线描、线描加黑白灰处理、线描加彩色平涂等。 活动五 展示作品,介绍自己所画的民族服饰,说说这个民族的风俗、生活习惯等相关知识。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些新朋友,你们看他们的服饰漂亮吗?请同学们看!(课件出示)师:好!刚刚我们看到了很多个民族的图片,大家觉得他们穿的衣服漂亮吗? 生:好漂亮哦! 师:那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 生:56个。 师:嗯!真不错!你能说出部分民族的名称吗? 生:藏族、蒙古、朝鲜、壮族、苗族????? 师:回答得真好!同学们,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56个兄弟姐妹,有首歌《爱我中华》歌词写道:(教师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而在这么多个民族里,各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他们把祖国的大家庭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今天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民族服饰独特的美吧! 师:板书课题《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去感受各民族服饰的款式、纹样、色彩和饰物的造型、材质,找出不同之处,尝试一两个为例子,说说他们的特点。 (出示课件图片)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民族服饰,现在老师让大家分组讨论一下,他们各自的特点,等会各组再派个代表上来发言。 生:分组讨论。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的运用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8-15T15:17:34.513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1期作者:谷林凇甘幼兰贾微李钰聪 [导读] 民族在传承中需要将文化推广与宣传。在设计现代服装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这是表达文化内涵的媒介。包含深厚古老的文化和审美特点,这部分服装图案彰显浓厚的民族色彩。相关服饰图案有效融合服装设计,其中,尽可能防止直接继承,应找到设计创新点,获得最佳的视觉体验。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大连市) 摘要:民族在传承中需要将文化推广与宣传。在设计现代服装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这是表达文化内涵的媒介。包含深厚古老的文化和审美特点,这部分服装图案彰显浓厚的民族色彩。相关服饰图案有效融合服装设计,其中,尽可能防止直接继承,应找到设计创新点,获得最佳的视觉体验。文章针对当代服装设计,提出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相关内容,指出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关键词:当代服装设计;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运用 云南省在中国西南边陲地区,凭借独具特色的地区位置和气候因素,产生独有的人文风情与精神文化。少数民族服饰自然凝聚了云南传统文化的精华,这部分服饰包含古朴的宗教信仰、人文习俗以及审美等一系列内容,同时,服饰包含大量绝美且充满民族特点的图案,紧密联系日常的生活。在服装设计中如何应用这部分充满民族特点的图案,是设计人员需要整体思考的内容。 1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 基于结构角度分析,认真分析探究装饰特点,全面彰显其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对其不断深入分析,并仔细观察这部分元素。我们应深刻把握图案的审美特点,在具有节奏特点的图式中科学运用。1.1图案特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十分厚重,在自己民族服饰中表现出文化历史的发展痕迹,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图案这一视觉元素体现出深厚的表现力和内容。不仅彰显服装美化生活的物质特点,还体现出较强的文化理念。服饰图案对人类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进行寄托。人类原始先民在不断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通过保护神彻底消除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恐慌和迷茫。比如趋利辟邪、祈福纳祥等图案描绘的繁衍生息内容真实表达了代代相传的精神。相对来讲,这部分图案高度肯定了祖先、宗族、血亲等关系。将图腾图案加入到儿童服饰与生活用品中,表达了人们对下一代成长的期望,也是认同身份和血亲关系的体现。云南少数民族大多数没有独立文字,通过非文字方式传递文化,比如利用口头、器物、行为等方式传承。在发扬传统民族文化过程中服饰图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传承和推广了内在的文化精神。1.2图案类型。图案是构成民族服饰的重要内涵,可以及时向外界传递感情。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其中涉及大量图式,体现出浓重的民族色彩,突出了装饰性。整体分析,联系图案形态可以将图案划分为几何、动植物和图腾等。利用持续且独立的纹样建立几何图案,着重彰显统一对立、协调匀称等特点,一般对服装边角进行装饰;动植物图案大多数表达了高度崇拜自然的情感,由于长时间开展采植和狩猎生产活动,通过观察大自然形成图案风格,比如土家族的阳雀花和虎脚纹等;在动植物图案构建图腾图案,是指少数民族高度崇拜生物图腾,并有机融合生活愿景,如彝族虎图腾,将服饰与虎的形象密切联系;在扎染中大量使用抽象化的图案,借助植物染色形成不一样的纹样。1.3色彩搭配。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共同影响了图案的各种色彩,结合图案表达的整体视觉特点与崇拜色彩的习惯合理划分,同时认真搭配相关色彩,具体包括鲜艳型、淡雅型和灰暗型三种。其中鲜艳型具体是将深绿、浅绿等鲜艳强烈对比的颜色搭配在深色基布上,并且同色系的改变强调了节奏感;淡雅型配色具体是对比搭配鲜艳色彩来讲,这样的搭配凸显图案轻描淡写特点,比如苗族青花染地加秀等;灰暗型色调更加质朴和含蓄,主要搭配是同色系或浅色系元素。 2实际运用 2.1符号应用。简单处理色彩与图案,凸显符号或与元素特色,并合理引入设计中。由于语言体现的物理形式特点,即语音,则与其发生紧密关联的是语义,在虚拟世界中建立前提是语言。成功联系语言,凸显物理形成意义的文化对象包含与其彼此对应的抽象内容。在服饰设计中科学利用各种装饰形成对应的符号,体现出不同的意义,彰显了特殊价值。但这部分符号的构成绝不是任意而为,体现出较强的语义和动机特点,这部分符号有效融合指向与所指向。当人们发现该类符号时,可以对某一近似人物或文化特点全面联系。比如十分典型的民族服饰,与其他少数民族服饰表现出显著区别,其选择衣裙的装饰通常是图案符号,如几何形状连续不断的花纹、菱形方块设计的背面,这些都表现出民族色彩。另外,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信息量丰富,在应用中若不注意合理搭配,容易产生非主流问题,使服饰发生比例失调。为将民族图案与服装设计有机联系在一起,需要科学设计色彩元素。2.2加法法则。通过分析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服装秀场,我们轻易发现在这部分设计作品中出现大量丰富的民族元素。在特定历史阶段民族元素绝不会放慢发展速度,这也是其拥有大量服装设计资源的原因。设计人员在对服装设计时,将加法法则适当应用在服装的局部位置,高度融合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和现代服装设计,不但突出了现代特点,还充满民族风情。比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拥有古老的文化,装饰效果明显。比如在设计上班族职业装时引入这种文字,应用十分巧妙,通过组成文字的笔画设计装饰,不仅形成扣的感觉,还彰显了装饰色彩,远看各个文字十分近似,近看却发现每个文字的笔画各不相同,有效调和了职业装的严肃性,增添了服装的柔性,使其更加凸显女性美。2.3繁简互化。在服装设计中民族服饰图案表现出较强的创新特点,其中关键因素是精美的外观与独有的文化内涵,它们凭借较强的独立性经过加工设计成功在现代服装中应用。但是,传统图案元素与节奏较快的生活相比比较繁杂,所以在设计中建议采取化繁为简的方式创新应用,云南少数民族图案传递的文化精神寓意才是最终设计目标,绝不是一味模仿追求外在形式。应高度强调融会贯通,结合现代化审美思想获得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元素,经过创新加工,化繁为简,在保存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同时,体现时尚色彩。比如少女服装品牌“淑女屋”,彰显了18世纪法国的服装特点,通过精美的花边褶皱、衣领、缎带等装饰元素。这类型服装不仅成功展示了贵族少女的傲娇,还表达出淡雅的怀旧感。这也是该品牌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比如在设计作品中,利用白族的扎染面料,结合蓝白相间的白族扎染风格。上衣设计风格是化繁为简,客观运用了长袍大袖的民族设计理念,通过不断改变和创新最终获得露脐装,有效修饰了身体线条。下装则完全相反,体现出化简为繁的特点,在裤子外部设计类似裙子的装饰,与纳西族举行法事所用的神牌相似,形成非常协调的美感。在设计服装中繁简互化是重点,容易得到较好的视觉感受。 3小结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服饰文化主要通过民族服饰图案进行传播与发展,有机联系服装设计和服饰图案,促使中国设计更好地展示我国设计水平与风格特点。怎样有效联系现代化审美色彩,时尚流行文化,帮助民族图案摆脱传统老旧的设计风格,这是设计人员今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泽杨.哈尼族服饰图案对现代服装设计的现实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16(2):14-16. 2]董聪.满族服饰图案在时尚服饰印花中的活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6:12-13. 3]王凤.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1):181. 4]聂绍丽.试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2017(4):108-110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前言: (1) 一. 水族服饰 (1) 水族简介 (1) 水族服饰特征简介 (1) 服饰传说 (2) 服饰风格 (2) 水族服饰中的颜色偏好与禁忌 (4) 二.白族服饰 (5) 白族简介 (5) 白族服饰简介: (5) 白族飘带 (6) 白族童帽 (6) 白族头巾 (6) 白族绣鞋 (7) 白族头饰 (8) 1.男子头饰 (8) 2.女子头饰 (8) 三.仡佬族服饰 (9) 仡佬族简介 (9) 仡佬族服饰简介 (9) 仡佬族女服 (10) 仡佬族男服 (10) 发型与佩戴 (11) 仡佬族鞋袜 (11) 仡佬族服饰发展 (12) 四.苗族服饰 (12) 苗族简介 (12) 苗族服饰简介: (12) 不同性别及年龄的苗族穿戴特点: (13) 苗族男装特点 (14) 苗族女装特点 (14) 苗族的头饰: (15) 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含义: (16) 五.侗族服饰 (17) 侗族简介 (17) 侗族服饰简介 (17) 侗族服饰地域分布 (17) 男子服饰特点 (18) 侗族女子盛装 (19) 头饰和银饰 (19) 六. 布依族服饰 (20) 布依族简介 (20) 布依族服饰简介 (21)

服饰上的图腾崇拜 (21) 1.龙图腾 (21) 2.鱼图腾 (22) 3.其他图腾 (23) 布依族妇女服饰 (23) 六. 彝族服饰 (24) 彝族简介 (24) 彝族服饰简介 (24) 1.凉山型 (25) 2.乌蒙山型 (26) 3.红河型 (26) 4.滇东南型 (27) 服装特点 (27) 女装: (27) 男装 (28) 八.土家族服饰 (29) 土家族简介 (29) 土家族服饰简介 (29) 1. 形成阶段 (29) 2 .发展阶段 (30) 3. 演变阶段 (30) 4. 创新阶段 (31) 服饰设计中的文化元素 (31) 1.自然崇拜——四十八钩 (31) 2.图腾崇拜——白虎 (31) 3.生殖崇拜——大蛇花 (32) 4.神话传说——西兰卡普 (32) 服饰的色彩 (33) 服饰的特点 (33) 小孩的服饰 (33) 女子服饰 (34) 男子服饰 (36)

论民族服饰图案的特点与意义

论民族服饰图案的特点与意义 112204301104张明达 摘要:民族的服饰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一个丰富多样生动鲜活的部分。我国的民族服饰有许多的有特点,而比较引人注意的当然就是那与众不同的符号了,通俗点来说就是民族服饰上的图案。每一个图案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从这些图案中我跟可以了解到各个民族的文化,更可以了解民族文化符号传达的寓意和把握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些图案的设计都非常的独特,而且他们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图腾;民族服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身的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服饰,但是大体上民族服饰的形式都基本上一样。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信仰、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服饰的材料、样式、色彩、图案、配饰、制作工艺等也千姿百态,风格迥异。民族服饰上的图案不但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而且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烙有特定的时代印痕。我将从这些民族服饰上的图案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特色。 我们在现代的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衣服,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衣服上都有各色各样的图案,那么什么是图案,他们代表了么什么呢?服饰图案作为一种特定的符号类型,源于图腾崇拜意识、民族历史与神话故事以及对大自然眷恋之情,是非常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图案,这些图案是包含了各个民族对文化的描述。许多时候,他们将这些图案放在衣服上,虽说有些时候是为了使衣服更加好看,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他们本身不同寻常的意义。值得一说的就是在中国由来已久的图腾了,那么神恶魔是图腾呢?图是文,标志的意思,腾是媵,婚媾的意思。图腾的意思就是氏族之间联姻双方标志符号的整合,它高度浓缩为共同心理认定的外化文化符号。图腾作为最早的、最普遍的氏族标志,曾被广泛地运用于氏族社会的各种装饰、纹身、服饰之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比较早的图案了,即使在现在,许多民族的服饰中都可以看到图腾。 具体来说,许多民族的图腾也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来源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这些图腾是一种文化,也许在我们眼里它们仅仅是一种用于装饰的图案,但是特定的图案在特定的民族看来都是意义非常的。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很有名的龙,它是天子的象征,一直以来都备受人民的崇拜。龙蛇是苗、彝族信仰的图腾之一,高山族的蛇纹、傣族的鳞纹,都是比较特别的图腾。它们表面上只是一个个用于装饰的图案,但是都包含了每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有些图案甚至反映了这些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习俗,它们把这些图案放在衣服上,用于纪念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和习俗。当然,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常见的鱼纹、鸟纹、壁虎纹、蛙纹、猪纹、羊纹等古老纹样,这些图案在表面上看来也许不像这些地区的民族的图腾,但是它们也代表了这些民族的文化的特色。虽说这些动物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动物基本上都存在于这些地区,是这些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动物,有些也是这些地区的人民赖以生存的东西。这样一来这些图案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这些地区的人民的状况,它能够揭示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内容本质,揭示中华远古文明的答案。 这些图案有许多都是从自然中抽象而来的,是自然中某些实物的写照,是现实的写意。服饰图案是人类记录生活经验和表达审美意识的特殊语言,他可以很好的表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以及针对不同的事情怎么去处理的方法等等,同时也反映出了人们对于大自然事物美与丑的观点。它同时也是传承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表现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服饰纹样图案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各民族服饰纹样力求学习自然,以各种动植物为图样,设计出不同图案,并加以处理,得到每个民族自身与其它民族不同的图腾,而且对不同的等级以及不同的年龄设计的图案他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样的图腾大自然相和谐,又遵循礼制社会的等级原则。中国各民族服饰既是各民族人民顺应自然的产物,他们都是依据自然而来的。又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载体,同时也是民族精神气质、社会意识、审美心理等的形象反映。服饰纹样、色彩、款式、质料等外在形式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都代表了一种文化代表了民族文化中的阶级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寻找不同民族的特色,发掘与研究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研究中国民族服饰符号的特征,了解中国各个民族图腾代表了什么,蕴含了什么,他们的由来,他们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各个民族服饰文化中图案的组成和它们在民族文化中的意义,对于我们研究我们的祖先生存状况和生存方式有和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那个时期的文化特征,民族精神。其实,这些图案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案,更是一种民族文化,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他们传承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服饰的符号特征分析徐东纺织学报第28卷第4期 2.民族服饰文化散论杨淑媛 2.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服饰文化—杨鹅新著《符号与象征》评价范利 3.民族服饰中符号语言的浪漫陈铭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

教授老师:吴日岗 系别: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级﹙﹚班 学生:蓝肖肖 学号: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介绍 、壮族服饰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地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地“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地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地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壮族妇女地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地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地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地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地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地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地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地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地,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傣族服饰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地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地民族个性.富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地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地.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西双版纳地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各地地傣族妇女均很讲究发饰.青年妇女多结发于头顶,也有束发垂脑后地.平日多于发上扎以帕或插梳子,天冷则顶花头巾.若逢节日喜庆,姑娘们尤爱在发会上插缀鲜花并洒香水,再穿上用绸缎、尼龙、灯芯绒、金丝绒等缝制地精美衣裙,盛装打扮,更感妩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独龙族服饰 龙族地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地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坦露左肩右臂.独龙族地佩饰也颇具特色,用地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山中地藤条,男女均喜欢用染色红藤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独龙族男女均喜爱装饰品,男子外出时要佩上腰刀、弩弓,女子常常披挂五颜六色地串珠、胸链、耳环,甚至铜钱和银币也常挂在颈上和耳下.同时妇女出门要身背精致地篾箩,既美观又实用,为独龙女子装饰自己地组成部分.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饰料珠.男女不戴帽,多披头散发,赤足.妇女穿长袖衣裙,并佩戴彩色料珠链串,男子喜欢挎腰刀,弩箭.独龙族精于纺织,

泰国传统服饰介绍

泰国传统服饰介绍 2011-08-24 有0人参与字号: 泰国传统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朴素,在乡村多以民族服装为主。泰族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 泰国传统服饰 泰国传统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朴素,在乡村多以民族服装为主。泰族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绊尾幔是用一块长约3米的布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穿上以后,很像我国的灯笼裤。由于纱笼下摆较宽,穿著舒适凉爽,因此它是泰国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传统服装之一。 泰国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绊尾幔是用一块长约3米的布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由于纱笼下摆较宽,穿著舒适凉爽,因此它是泰国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泰国传统服饰之一。

泰国传统服饰

泰国传统服饰 泰国传统服饰女筒裙泰国女子下装,曼谷王朝拉玛六世时期(1910-1925)开始流行。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穿时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样动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的影响,当代泰国人的着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青年人中穿西裤和衬衣的已相当普遍。城市里的男子惯于穿制服、西装,大多数场合可穿长裤、衬衣,领带系不系均可。女子则喜欢穿西服裙,大概受女子传统服装筒裙的影响,西服裙一般裁剪得十分合体,紧紧围于臀部。裙子随年龄的差异长短有所不同,但上衣的式样就千变万化了。 泰国人喜爱红、黄色,禁忌褐色,所以人们的服饰都使用鲜艳的颜色。当今泰国女子服装式样繁多,一般较讲究的女子天天换装,多穿套装,穿连衣裙的很少,不少人爱穿筒裙。男式服装较为简单,穿短袖上衣、T恤衫和猎装,下身穿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综述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介绍 1、壮族服饰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

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2、傣族服饰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富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的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各地的傣族妇女均很讲究发饰。青年妇女多结发于头顶,也有束发垂脑后的。平日多于发上扎以帕或插梳子,天冷则顶花头巾。若逢节日喜庆,姑娘们尤爱在发会上插缀鲜花并洒香水,再穿上用绸缎、尼龙、灯芯绒、金丝绒等缝制的精美衣裙,盛装打扮,更感妩媚。 3、独龙族服饰 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坦露左肩右臂。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

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米。 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