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案例3:

一位教师上“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人体会颇深。(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题目,其中2道退位题。请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养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的知觉能力就在这样简短的问话里得以深刻体现。)

(2)动笔做,互相检查。我们也来开个儿童医院,请你们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来,我们一起来会诊,最后请学生们给得病的算式开个小处方。在这里老师提了个要求: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病人应该注意什么。(改错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老师没有停留在热闹的场景中,而是专注于让学生总结错误的原因和改错的方法。(3)自己出一道退位减法题给同桌做。

(4)老师出题:3000—();再请每人写一道题。……

分析:如果能细细体会其中每一步,就不难发现这位老师备课时的良苦用心,体会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情境只有为教学服务、适合学生需要的时候才能叫做好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的情境就是多余的。

①创设的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经验。

在创设的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经验,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掌握的程度如何,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接触过什么事情等等。一个真实、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往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创设的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不能脱离学科因素

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不能脱离学科。情境的创设要紧密围绕教学,服务于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要求。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那是没有意义的。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从生活情境中及时提炼教学问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往返”;另一方面不能“浅尝辄止”,把情境的创设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

③教学情境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成长的情境因素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④教学情境要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思考性、挑战性

案例4:

有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高矮》一课时,觉得教材中的主题图“高矮”关系不明显,就结合当时的时事,选择了“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图片创设了一个情境图。他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1)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前不久在美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吗?(学生踊跃发言。)

(2) 出示图片:美国纽约世贸大厦。 (3) 提问:观察这幢大楼,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这幢楼有很多层。

生2:我看到这幢楼有很多窗子,有很多门,有很多房间。……

(4) 师:假如你以前曾经有机会站在这座楼从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生3:我会很害怕。生4:我会腿发软。生5:我还怕会掉下来。

(5)师:这座大楼和我们的教学楼相比,有什么不同?生6:这座大楼更大。生7:这座大楼更漂亮。生8:要是我们能到这样漂亮的地方上课就好了…………

(6)师不耐烦地出示另外一张图片“你们看看,图片上这三个人谁高谁矮?!

这时,教师有点急了,心想:总算引到主题上了。可是,这时已用去15分钟了!自然而然,这堂课完不成任务了。 1.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应该如何整合教学资源。

2. 你认为该教师的引导有问题吗?如有问题请简要谈谈发生问题的缘由。

3.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问题设计与引导”,并为本教学片段设计至少三个问题。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见《数学课程标准》第51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片段一中的教师大胆舍弃教材中的主题图,选择了“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图片作为教学情境图,试图将数学学习内容“高矮”的导入与关注时事、关心世界、热爱和平的主题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谓匠心独运。然而,学生情境学习时纠缠于情景上的细节,思维没有指向中心问题——比高矮,总在中心问题之外“画圈子”,最终导致教学时间不够,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策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活动。

分析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没有提供专门起导入作用的情境图。另外,从呈现的第1幅场景图我们也可以发现,教材直接注明图中的男生高、女生矮,显然,编者也不想在导入时多费时间,也是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直接引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比高矮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经历比较事物高矮的过程,在活动中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案例5:片段1、5的认识

师:小朋友,请摸摸耳朵,眨眨眼睛,挥挥左手,摇摇脑袋(生随老师一起做)。好的,不错,请用耳朵听,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比一比,谁最棒,好不好?生:好!师:我伸3个手指,你伸几个组成4?生:伸1个。

师:我拍1下手,你拍几下组成3?生:拍2下。

师:我左手伸1个手指,右手伸2个手指,你能说一句话吗?生:1和2组成3,1加2等于3,1小于2,2大于1。师:不错,真棒。我伸出4个手指,你伸几个比4小?生:3个、2个、1个。师:哎,怎么伸的不一样?

生:3、2、1都比4小,可以伸3个,也可以伸2个、1个。师:请你伸出左手的4个手指,再伸出1个,一共有几个?生:5个。

师:真好,今天我们就学习5。

分析:面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尹老师充分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证和认知特点,用律动式的“摸耳、眨睛、挥手、摇脑袋”,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氛围之中,用学生熟知的“手”展开教学,无论组织教学,还是复习旧知都是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进行,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思想。同时,复习中两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习兴趣无疑又起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说,通过这样地教学,学生会惊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手上”,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无疑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案例7体积和体积单位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想和大家交个朋友,愿意吗?生:(非常高兴地,齐答)愿意。

师:是朋友就应该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吗?生:(非常高兴地,齐答)可以。

师:我在家里,我的女儿非常爱穿我的衣服,你们在家是不是也这样呢?生:是的。

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生1:很大。生2:非常宽松。生3:很温暖、很舒服。生4:很温馨,感觉自己长大了。……

师: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学生个个很惊讶,大多数笑)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的。生2:爸爸太胖,会把我的衣服涨破。……

师:你的衣服,你爸爸穿不上,为什么呢?象这样日常生活中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相信通过学习大家会理解的更清楚。……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张老师做到了这一点。他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俯下身子看学生”,把自己作为学生中间的一员,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愿意吗?”、“可以吗?”随和的话语、亲切的交谈,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极大尊重,伴随“穿不穿爸爸的衣服”这一学生都体验过的、极具亲情味的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情绪体验无疑是愉快的,学习的积极性无疑是高涨的,学生的思维已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学科领域,而是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延伸。

案例8:“9加几”的数学片段

师:怎么计算这三个数一共是多少?(见图)生1:9+4+1=13+1=14 生2:9+1+4= 10+4=14 生3:4+1+9=4+10=14 生4:1+4+9=5+9=14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计算方法,真了不起!不过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能使我们算得更快一些呢?

生:我认为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4等于14简单些。

师:你真聪明,会用9+1等于10,再用10加4等于14来计算。如果题目

改成9+5你会算吗?(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实例计算方法的迁移)

稍停片刻

生1:我会算,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生2:我的算法和他不一样,我把9分成4和5,5加5等于10,10加4等于14。

根据以上片断,从学生学习方式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学生用小棒摆一摆9+3,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形成“凑十法”的表象,及时内化计算方法;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如果没有接受教师有意识的要求,如果没有课堂练习有意识的强化,那么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主动提升和超越?进而,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将现行知识体系下那些相对的比较基本的方法转化成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案例9:

这是一位教师讲授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的一个片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即想一想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边三角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然后宣布小组讨论。结果,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说话,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做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同学把此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竟然和同学打闹起来……几分钟后学生安静下来,教师请一名学习教好的学生发言。这位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认为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没被叫到发言的学生唉声叹气,根本没听别人在说什么。

分析:综观上述案例的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一堂课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纵和随意。小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怎么样”。很明显,这不是真正的合作,它忽视了合作学习的本质。

合作学习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一是学习小组或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二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思维碰撞,相互质疑、辩驳,从而取得共识的一种学习形式;三是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完成自己知识建构的一种学习形式。

因此合作学习必须确定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合作愿望,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承担合作学习任务,明确分工,协同交往,共创共享合作成果。这样,学生才会轻松愉悦,无所顾忌,全身心投入,才能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启发,迸发出无穷的智慧之花,淋漓尽致的发挥合作学习的精髓。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起如下作用:规范行为,发现思维的火花,排除障碍,引导深化。

案例10:

南桥有一个美丽的公园(多媒体出示)。这是个什么公园,漂亮吗?从我们学校到这个公园乘公共汽车要一元钱,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哪些地方还要用到钱?(由远及近兜圈子)

案例5:

在一堂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公开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路边停放着一辆车,它挡住了商店所挂彩灯的一部分,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挡住了几盏灯,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显然,教师是想让学生通过两边露出的灯,发现这串灯的排列规律,然后根据这一规律来推理并找到答案。

这时,有一位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当教师让他发言时,他特别认真的说:“这汽车开走就行了”。

对此,听课老师全乐了,而执教教师却一本正经的对这位学生说:“。。。。。。。。”

这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路偏离学习主题的一种现象,你认为该采用怎样的“纠偏”做法来处理这种情况。请你替代执教教师来完成“。。。。。。。。”中的内容,并说说你这样处理的想法。

案例11:教学片段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说明生活中掌握时间非常重要)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问话:现在几点了?什么时候上课?几点下班?几点放学?等等,说明生活中掌握时间很重要。接着播放录像:一轮红日从东方天边升起,伴画外音,“太阳从东方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小红清晨6:30起床了,8:00到校了,晚上9:00进入甜甜的梦乡。”

学生甲拉着大提琴,学生乙边看边问:“姐姐,你学习好,琴也拉的这么棒,有什么秘密吗?”甲:“其实很简单,秘密就在这儿!”手指时钟、教师揭示课题:你想成为时间的主人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出示课题。

教学片段二:谈话导入新课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看我们上课,老师心情很激动,早上5:00就起床了,你们呢?

生1:我也很激动,我是6:00起床的。生2:我是6:30起床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刻的?

生1:妈妈提醒的。生2:自己看钟表的。

师:对了,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的工具,有哪些同学会看钟表是那个的时刻(许多学生举手)逐一出示2:00、8:05、10:50、2:25等钟面图,指名读相应的时刻,把有争议的8:05、10:50等钟面挂在黑板上。师:这些时刻你是怎么看的?指名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看时刻的方法。

以上是“时、分的认识”这节课的两个导入片段,请你结合教学时间对这两个课例做出简要的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通用11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通用11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

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游戏 (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精选5篇) 教学随笔小学数学案例篇一 一、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教学: 1、口算这一节,过去已经多次接触,本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熟练掌握,两课时的教学时间过于充裕;另外,为了更充分地利用主题图的资源,我将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及速度的表示法提前教学,并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第一次初步渗透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2、笔算教学置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利用学生熟悉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为媒介,引出笔算内容,学生自主探索笔算方法后,重新审视问题,对比问题,从而发现共同点:速度×时间=路程。至此,教材上还没有出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积的变化规律,早在三年级时,教材上曾见过类似规律的探索,但当时学生的发现只限于表面现象的观察,由于没有明确的引导,学生的思考不能得以深入,这可能就是初次接触。本单元在教学这一内容之前,教材上安排了两道有关练习。练习之初,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但效果不尽人意,为了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照样子写一写的形式,让学生先写后说,两次练习后,学生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成的知识块,但有不少学生已经会用自己的发现去解决新的问题。 面对教材提供的资源,重新整合教材进行教学,我感到这样处理有一些好处: 一、节省了教学时间,增大的课堂教学容量,本单元教材上安排了9课时的教学时间,可进行整合后,如今我只用了7课时就基本完成了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省下的时间就可以对一些内容进行深入拓展:比如,速算是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我就另外安排了一节课进行速算规律的探索。 二、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教材编排本身就已经考虑到这一因素:系统呈现知识,但在具体的单元内,为了体现知识的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特点,有些知识点在编排上系统性不太强,教学起来总感到知识间是一块一块的呈现的,但进行整合后,不少知识点都融合在一起,形成密不可分的知识链。 三、利于了解学生“原生态”的思维情况,孩子虽小,但班上总有一些孩子学习习惯特别好,每天都能提前预习新的内容,这样一来,课堂上每教学一个新的内容,这些学生就成了老师的代言人,课堂也容易从教师讲滑向优生讲,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对教学内容整合后,每一个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当出现问题,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虽然这一过程相当困难,但这确实是学生自己的智慧,值得肯定。当学生们自己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用非常准确的数学语言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跟着扩大或缩小几倍,此时学生的兴奋是发自内心的。 不过,这样处理后,也让我感到一丝遗憾:没有完整的课堂教学,感悟不深。比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由于提前孕伏,这节内容是分段进行,当到达教材安排的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这些内容,新授课也就没了“新”的感觉,只是让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而已。本来我想在这课上有所创新,看来今年是没有希望了。 教学随笔小学数学案例篇二 一个学期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将要结束,在教学中我感到新课程下的教材,大多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富有童趣,给学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生机和许多创造的空间。在教材中,编者煞费苦心在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再根据班级、教学目的为儿童学习数学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好这些情境,值得我们教师探讨。我们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尊重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合理的改编、拓展、深造教材,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共12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共12篇) 第1篇:小学数学案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组合图形的面积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教学时间 2021-11-12 执教者 王冬梅 一、教材内容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中的一节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75——76页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图形的面积,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理念: 数学课的教学应当以注重引导学生亲历数学知识探究过程、突出思维训练为主要目标。主要设计理念是:一是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验,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素材、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二是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载体,注重学习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亲历数学知识探索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三是以问题为思维训练的源泉,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激活思维。四是以生活为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知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解决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的题例,使学生感受到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教学难点:割补后找出相应的计算数据解决问题。。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偏多,生活条件优越。很多孩子不知道努力读书,缺少竞争意识与自悟能力。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他们也较容易被引导,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所以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方法的多样化。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分割图形的几种方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印象深刻,从而使计算方法水到渠成,更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

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认识角》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共10篇)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共10篇)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一):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 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 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 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 的角色分工呢 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 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 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小学一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100例【小学一年级 数学案例分析】 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可以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案例分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案例分析(上) 一、背景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

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一年级教学课本中,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我们何不借助他们已有的经验来使教学中比较烦琐、费时的内容变得简化、省时,并主动探究、实践解决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呢?《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形式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新课改,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让老师们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创新,找到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景叶老师在设计这一内容时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把它设计成猜一猜,买一买,分一分三个实践活动来完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特别是购物时兑换人民币的问题,并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体会到了人民币的功能,并且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二、案例 本案例教学内容是江苏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实践活动一: 1、师:老师今天上课带来一个礼物,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我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来摸一摸(钱).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2、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情况. 师:每一组都开设了一个小银行,小组成员分别从里面取钱, 按顺序(教师演示)从中取出两种你认识的人民币,最好跟别人的不一样.(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取钱.这里教师应组织好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7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资料,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先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样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样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先三角形底的2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 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样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 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0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0篇 小学二年级典型案例分析篇一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 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 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张同学今年八岁了,由于频繁转学而成为问题学生。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从小在爷爷奶奶呵护下长大,由于是男孩,更是得到 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再加 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 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 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 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 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1. 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针对张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半年的了解及教育,张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张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0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的缺点 大型企业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越来越重视舞台展示型的案例分析中涌现的优异学子。 当然,案例分析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 1、编制比较困难。案例分析题对背景资料有很高的要求,这给编制带来较大的困难。 2、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篇幅或分数较大,但题量较小,因而影响到整卷对知识面的覆盖。 3、评分上容易受阅卷者主观因素的干扰,所以评分信度不易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0篇)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 课程改革后,“估算”教学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小学教材中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四舍五入法,估算时,也大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进行估算。实际上,求近似数的方法,还有进一法,去尾法等,估算时,也经常根据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切实展开探索活动,充分模拟生活情景放手让学生学习加法估算的基础上,运用该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感到学有所用。 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改革的魅力所在。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说明了学

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现在新课程改革,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2)估算源于生活。 “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妈妈买东西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写大字的字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算法的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如:估算妈妈带的钱够不够,有的分别估算出热水瓶、烧水壶、水杯的价格再加起来和100元比较;有的从100元里去掉热水瓶、烧水壶的大约钱数,剩下的钱和水杯的价格比较;有的把三种物品的价格加起来再估算;有的用口算估算等等。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当然,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这节课上,我觉得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还不够,对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7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7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资料,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先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样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行动怎样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先三角形底的2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 于底乘高除以2。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100例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100例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赋予学生以最多思索,动手和交流机会,与此相伴是,教师角色要作出改变。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怎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一个需要不停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课题。主要是,教师角色转变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教师教和学生学,不停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学习共同体”。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空间被“压缩”了,实际上赋予教师更高要求,更大责任和更多期望。在过去认识物体教课时,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体,什么是正方体等等,怎么去分辨它们也就够了,而现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经历“做数学”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

点拨。“认识物体”一课是北师大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内容,本节课是认识形体起始课,是借助于学生对学前这些形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生活经验积累为背景,经过自己活动,增加其感性认识,进而建立这些形体模型,初步加以区分。下面以这节课为例,结合“在教学中怎样实现教师角色改变”这一问题来谈谈自己一些想法:二、案例1、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学具,这节课我们就要用到它们,想不想看看? 生:想!(老师事先为每组准备了一套 与形体关于盒和玩具之类,并用布盖好。)师:快打开看看吧! 生:哇!(学生露出诧异而欣喜表情。) 师:这么多东西,你能不能给它们分类,看一看,想一想,你打算怎么分? 生1:我能按大小来分。 生2:我能按它们样子来分。

师:你们说太好了,那要按形状来分,应该怎样分呢?你们会吗? 生:(会!) 师:请你们把筐里这些东西按它们样子来分一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个空筐,每分完一类,就放在一个筐里,开始吧! (学生四人一组开始进行分类。)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一组是怎样分? (把这一组情况横着挂在黑板上展示给全班来看,挂时候是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次序来挂。) 你们也是这么分吗? 生:是。 [评析:这节课能够说是从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中开始了学生对形体认识,课开始教师就抓住了儿童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由揭开布到自己动手分类,为学生后面深入学习、探索打开一条通道。] 2、共同探索,认识形体: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学生们在课堂上研究角的初步认识。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有6人。教师通过两个教学片段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片段1中,教师让学生手上各有6根小棒,让他们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学生们进行了生动的手操作,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教师让其中一组展示他们的结果。这个教学片段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们在思维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比较简单,让学生们的思考和交流显得比较单一。 教学片段2中,教师让学生手上有一些小棒,让他们按照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 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学生们开始分,有的很 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教师问学生们有困难吗,有的学生表示平均分成4份和5份比较困难。教师鼓励学生们相互借调小棒,然后让学生们再试着分。最后,教师让其中一组展示他们的结果。这个教学片段强调了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重要性。通过竞争的机制,学生们主动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

无需老师去安排合作,并且增强了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研究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应该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教师也应该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关注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 课堂开始,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是角。”教师表扬学生的回答,并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会出现角。 在角的课程研究中,教师安排了小组研究的环节,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收集和整理的角的资料。这种合作交流的研究方式可以在课堂内外都得到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强调了整体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教师进行“对话”和“协作”,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让学生观察。师:这是什么角?学生:直角。师:怎么判断的?学生:有一个90度的角度。师:好!再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让学生观察。师:这两个角分别是什么角?学生:锐角和钝角。师:怎么判断的?学生: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师:好!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会说一个角度,如果是直角,你们就举手,如果不是直角,就不要举手。开始。师:30度。学生:不举手。师:60度。学生:不举手。师:90度。学生:举手。师:110度。学生:不举手。师:好!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更难的游戏。我会说一个角度,如果是直角,你们就举手,如果是锐角,就摆手,如果是钝角,就不要动。开始。师:120度。学生:摆手。师:45度。学生:摆手。师:90度。学生:举手。师:好! 现在让我们来检验一下。我会在黑板上画出这些角度,你们来判断。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角度,学生进行判断。分析:本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角的初步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这个教学案例:

1、增加角的实际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实际应用,让学生知道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和道路,找出其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2、增加角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角的度数和大小。例如,可以让学生研究三角函数和角度制和弧度制的转换。 3、增加角的深入研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深入研究,让学生了解角的更多性质和定理。例如,可以让学生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和定理。 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改进,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老师在本节课中安排了小组研究,让学生们分享和交流角的知识。这种合作交流不应该仅限于教学环节,而应该在整个课程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同时,在课外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可以让学生的研究过程变成一种不断“对话”和“协作”的过程,从而发挥出合作交流的研究方式的更大效应。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要对一些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才能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那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怎么进行总结反思呢?以下小编为大家整整理了一些对《认识角》《三角形的面积》《统计》三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认识角》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二:《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11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11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1 背景: 最近,张店区教研室举行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我们学校有位刚毕业一年的年轻教师参加。经过大家共同选教材、研究商量后,确定参评课题为“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是新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从教材上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折等方法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会应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很显然,许多学生肯定有这样的知识经验,每个班都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说出这一知识点。根据这样的现状我们让年轻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备课、设计教学思路,随后我们进行了跟踪听课。 试讲教学片断: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先出示色彩鲜艳,用卡纸制作的学具: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分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答的轻车熟路,感觉非常简单。继而教师拿出直角三角形,说道:“请大家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很快,学生便大功告成,举起画完的作品让老师看。 老师边点头边露出赞许的微笑。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聪明的同学们,能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呢?画画试试。”没出5秒钟,反应快的学生便脱口而出:“老师,画不出来!”老师紧接追问:“为什么呢?”学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

直角就是180°了,画不出第三个角了。所以画不成三角形。”学生说得太好了,老师赶紧接过了话题:“这位同学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们知道吗?”其他学生似乎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只好连忙点头说知道。教师肯定的说:“是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我们怎么想办法验证一下呢?请大家想想办法。”学生经过很长时间的合作、探究,得出了三种办法,全班交流汇报。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两个层次。学生计算的没多大问题。最后一题是思维拓展练习:研究一下四边形的内角和?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呢?多边形呢?因时间的关系,无一人能够想出策略。 反思: 教师创设情境采用的是给学生制造思维障碍的方法,让学生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欲擒故纵,有其果,学生肯定会究其因,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找数学的真谛,此创设情境的方法真是妙哉。听课时,我也为他这样的设计感到高兴,心想,一定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学生一堂课显得比较沉闷,只有部分好学生在迎合老师,学生并没有充分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课后,我反复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因为教师在出示问题时,没有把“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强调清楚,有许多学生没有听清要求; 二是因为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好学生反应快,答案脱口而出,其他学生思维还没产生任何的碰撞,更没经历实验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 认识他? 2、师概述阿凡提扣“生”“死去”签下的故事。(阿凡提就是古时候一个很精明的人,他讨厌协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讨厌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缺钱的坏人都很害怕他,一 直想陷害他,就打听个罪名把他第一关出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决罪犯时必须 使他扣“生”“死去”签下,如果抽到“生”签下,就不必死去。国王为了必须阿凡提死去,就把2个字都译成“死去”,有人把这件事说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使阿凡提扣“生”“死去”签下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吃掉,大家很惊讶他为什么这样搞,阿 凡提说道:“整颗的签是我的,恳请关上剩的签下,如果就是‘死去’,那我的就是 ‘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躲过了一劫。今天,他走进我们教室里,想要看一看同学们 与否和他一样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掏出一个箱子,放入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 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呢?如果阿凡提说你们,他“拎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晓得 他拎的就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要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 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道:“我拎的不是数学书,恳请大家猜一猜,我拎的就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建议有条理,讲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 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恳请学生...图中小朋友说道的话,说道说道和刚才猜书游戏存有什么相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特别注意鼓励有条理的推理小说)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例文三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例文三篇 篇一: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 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 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 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 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 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 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 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 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 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 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 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 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 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 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 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