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股动脉穿刺操作评分标准

(精选)股动脉穿刺操作评分标准
(精选)股动脉穿刺操作评分标准

临床技能训练考核评分表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规程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规程 1.用物 (1)无菌穿刺包;内装18G穿刺针2只(长约5-10cm、内径2mm、外径2、6mm)、外套管针(一般成人用16G、长15cm左右)、 引导钢丝30-45cm、深静脉导管1条。注射器5与10ml各 一只、6号针头、镊子、尖头刀片、纱布、洞巾(2)1%普鲁卡因、无菌手套、无菌敷贴、弯盘、5%碘酊、70%乙醇、肝素一支、250ml盐水一瓶、棉签。 (3)(3)必要时备静脉扩张器。 2、步骤 (1)卧位:1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与锁骨下路两种。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一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锁骨下路: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得间隙张开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度。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 3、股静脉穿刺置管:病人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外展,必要时穿刺侧臀下垫高。 (2)常规消毒皮肤,选择穿刺点,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3)由助手协助,术者用5ml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在穿刺部

位行局部麻醉。 (4)根据所选择得深静脉采取不同得进针方法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锁骨上路: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得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度角,与冠状面积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度,针尖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锁骨下路:从锁骨中内1/3得交界处,锁骨下缘约1-1、5cm(相当于第二肋间上缘)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得夹角小于10度。紧靠胸锁内下缘徐徐推进,这样可避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所引起得气胸。在进针得过程中,边进边轻轻回抽,当有暗红色血液时停止前进。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前路:操作者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在中线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得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劲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得0、5cm处进针,针与皮肤成30-40度角,针尖向同侧乳头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前进。中路:在锁骨与胸锁乳突肌得锁骨头与胸骨头形成得三角区得顶点,颈内静脉正好处于此三角得中心位置,该点距锁骨上缘约3-5cm,进针时针干与皮肤呈30度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端。后路:在胸锁乳突肌得后缘中下1/3得交点或在锁骨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得下面略偏向外侧,穿刺时面部尽量转向对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得深部指向胸骨上窝方向前进。3、股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约3cm处,穿刺时以左手得食指与中指摸准股动脉得确切位置,在其内侧约2-3cm处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血管内留置导管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因导管插入、护理等不当,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十分常见,部分病人因此而死亡。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组的相关要求和我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措施如下: 一、置管时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二)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三)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四)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五)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六)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

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二、置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二)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三)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四)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五)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六)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七)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八)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九)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小儿股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

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联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操作方法1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穿工作服,戴帽子、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一次性5ml无菌干燥注射器1~2付,2%碘酒、75%酒精、棉签、污物杯。根据需要准备干燥试管、抗凝试管、血培养瓶等。3将用物带至患儿床旁,向患儿及家长作好解释说明,消除恐惧心理,以取得合作。做好局部皮肤清洁工作,婴幼儿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污染穿刺点。4协助患儿仰卧,将其大腿稍外展、外旋,小腿弯曲90度角呈蛙状,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充分暴露局部。助手站在患儿头端,用双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上肢,双手分别固定患儿双腿,操作者站在患儿足端。用2%碘酒消毒皮肤,75%酒精脱碘,再用同样方法消毒操作者的左手食指、中指,然后用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准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好,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直角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 处刺入,然后逐渐提针,边提针边抽吸,见抽出暗红色血,则提示已进入股静脉,立即停止提针,加以固定,根据需要采取血标本量。如未见回血,则应继续刺入或缓慢边退边回抽试探直至见血为止。抽取所需血量后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签按压5min以上不出血即可,取下针头,将血液沿标本管壁缓慢注入。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局部必须严格消毒,比常规消毒的范围要大。2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内出血。3穿刺处皮肤不得有糜烂或感染。4穿刺时,针头不要向上穿刺太深,以免伤及腹腔脏器。5穿刺时,如抽出血液为鲜红色血液,则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签紧压穿刺处5~10min,直至无出血为止。6若穿刺失败,不宜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抽血完毕,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签按压5min以上,避免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

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股动脉穿刺术 二、股静脉穿刺术 三、股静脉穿刺术(儿科)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 五、肝癌介入治疗操作程序 六、肺癌介入诊疗操作规范 七、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操作技术规范 八、支气管动脉栓塞 九、子宫动脉栓塞术 十、全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 十一、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操作技术规范 十二、髂内动脉栓塞术

一、股动脉穿刺术 适应症: 1.血管本身病变,如原发性或继发性出血、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动—静脉瘘等。 2.软组织或器官病变与血管病变的鉴别诊断。 3.某些肿瘤手术前了解血供情况或与重要血管的关系。 4.血管病变手术后随访。 5.血管病变的介入放射学治疗。 禁忌证 1.碘过敏试验阳性或明显过敏体质。 2.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3.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4.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 5.重度全身性感染或穿刺部位有炎症。 6.妊娠3个月以内者。 术者准备 1、熟悉病史,详细了解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特别注意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 2、向患者解释本疗法目的和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 3、术前应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包括术中和术后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失败等,取得家属理解,并签手术协议书。4、根据临床具体要求,参考病变部位、性质和范围等有关资料,设计最佳方案。 患者准备 1、术前为患者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包括常规X线、CT、超声等检查)。 2、术前为患者做碘过敏试验。 3、穿刺部位皮肤剃去毛发,清洗干净,减少局部感染机会。 4、术前4h禁食、水。 5、术前30min给予患者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必要时)。 方法 股动脉是髂外动脉的延续,通过股三角,其内侧是股静脉,外侧是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处位臵最表浅,搏动最强,且操作简单,拔管后易于压迫止血,是理想的穿刺点。经股动脉穿刺根据需要可选择逆行性及顺行性穿刺。 1.逆行性穿刺 逆行性穿刺的进针点选在股动脉搏动最强处的正下方,即腹股沟皮肤皱褶下1~2cm,穿刺时左手中、示指轻按于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右手持针对准该点斜行平滑刺入。穿刺成功后,可见鲜红色动脉血自针尾喷出,即刻送入导丝。若送入导丝有阻力时,不可强行送入,应在透视下观察导丝走行,大多数情况是导丝在穿刺针前方盘曲或进入小的分支,此时应后退并旋转导丝进入。

麻醉科常见有创操作规程

麻醉科常见有创操作规程 一、中心静脉穿刺常规 (一)适应症: 1、各类重症休克、脱水、失血和容量不足者。 2、心肺功能不全者。 3、各类心血管手术及其他大而复杂的手术。 4、大量输血和换血疗法。 5、长期静脉输液、给药和静脉高营养疗法。 6、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 (二)禁忌证: 1、血小板减少或其他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以免操作中误伤动脉引起局部巨大血肿。有条件者可在超声引导下实施。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血气胸患者应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三)中心静脉置管途径:首选颈内静脉,其次为股静脉、颈外静脉及锁骨下静脉 (四)深静脉穿刺操作常规: 1、患者评估:适应症,有无相对禁忌症,凝血功能,胸片,评 估胸部颈部解剖结构。 2、签署知情同意书。 3、准备用物:深静脉穿刺包,2%利多卡因,肝素钠等。 4、操作方法:摆体位、定位、常规消毒铺巾,根据不同部位选

择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1)、颈内静脉穿刺操作方法优点;最常用的中心静脉插管途径之一。穿刺和插管较容易成功,损伤胸膜和动脉几率较小,相对安全。 缺点:穿刺时体位要求较严格(头低位),对心力衰竭、肺水肿、哮喘等不能平卧的患者不适宜。 导管及接头固定在患者颈部,颈部活动受限。颈内静脉解剖: 从颅底颈静脉孔穿出,进入颈血管鞘,与颈内和颈总动脉伴行。上段:位于胸锁乳突肌内侧、颈内动脉后方。 中段:位于胸锁乳突肌两个头的后方,颈内和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段:位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的三角间隙内,颈总动脉的前外侧,最后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注意:因为:左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另有粗大的胸导管汇入。所以:若行左侧穿刺,易损伤胸导管。 颈内静脉穿刺最好选右侧(其胸导管细小,损伤机会小)穿刺路径 前侧、后侧和中间路径三种,以中间路径最常用。中间路径:由于颈内静脉下段位于胸锁乳突肌两个头之间的三角间隙内,解剖标志明显,且在颈总动脉的前外侧下行,穿刺时不易损伤动脉,故此为最佳部位。以三角间隙的顶点(锁骨上缘上方 3.5 —4cm处为穿刺进针点,进针指向同侧乳头,与皮肤成25-30 度夹角,紧靠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进针。 进针深度:因患者颈长短和胖瘦而异,瘦小患者较表浅,一般进 针1.5 —4cm能穿到静脉,最深以针尖不超过锁骨上缘为度。太深损伤胸膜顶而引起气胸或穿入其他血管,刺破锁骨下动脉而引起血胸或纵隔血肿。 操作方法 1 、患者去枕平卧,头低15 至20 度,头转向对侧,术者站立于 床头进行操作 2、常规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上—自下领缘,下—至乳头平面,外—到颈后、肩峰和腋前线,内—齐对侧锁骨中线。 3、用肝素化的生理盐水充分冲洗所有用物:穿刺针、深静脉导管、肝素锁、导丝套,并认真排空气体,准备好处于备用状态。 4、用2%利多卡因3-4ml 做好皮丘和局部浸润麻醉,并用局麻针

动脉穿刺技术动脉穿刺技术操作步骤

动脉穿刺技术 【适应证】 1.严重休克需急救的病人,经静脉快速输血后情况未见改善,须经动脉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 2.麻醉或手术期以及危重病人持续监测动脉血压。 3.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 【禁忌证】 1.慢性严重心、肺或肾脏疾病、晚期肿瘤。 - 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 3.有出血倾向者。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 3.器械准备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针、导引导丝及动脉留置导管;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加压装置。医学全在线www.m e d126.co m 【操作步骤】 以挠动脉穿刺为例: 1.腕下垫纱布卷,背伸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 2.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病人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桡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固定欲穿刺的动脉。 3.右手持注射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度角刺入。如见鲜红色血液直升人注射器,表示已刺入动脉。 4.用左手固定原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右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不得少于5分钟。 【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3~5分钟; 3.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静脉穿刺技术/静脉穿刺技术操作步骤-09实践技能新增知识点静脉穿刺技术 【适应证】 1.需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因硬化、塌陷致穿刺困难者; 2.需行肠道外全静脉营养者; 3.危重病人及采血困难病人急症处理; 4.中心静脉压测定。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 3.器械准备清洁盘,穿刺针包。 【操作步骤】 以股静脉穿刺为例 1.病人取平卧位其穿刺下肢轻微外展外旋,在腹股沟韧带中心的内下方1.5~3.Ocm,股动脉搏动内侧为穿刺点。 2.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病人一侧,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于穿刺点处轻轻压迫皮肤及股静脉并稍加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向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的穿刺点刺入,进针方向与穿刺部位的皮肤呈30~45度角、顺应血流方向或成垂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缓缓刺入。 4.当穿刺针进入股静脉后,即有静脉血液回流人注射针管内,再进针2~4nHn即可采血或注射药物。 5.若未能抽出血液则先向深部刺入,采用边退针边抽吸至有血液抽吸出为止;或者调整穿刺方向、深度或重新穿刺。 6.穿刺完毕,拔出针头并消毒皮肤,盖上无菌小纱布,局部压迫3~5分钟,以防出血,再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误人动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5分钟。

股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遂宁市中心医院 股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科室:操作者:时间:评价者:得分: 项目 技术实施要点 评分等级 A B C D 操作准备(10分)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4 3 2 用物:无菌持物钳浸于消毒溶液罐(或灭菌干燥大口容器) 内,2~2.5%碘酊,70~75%酒精或安尔碘等消毒液,无菌纱 布及罐、消毒棉签、0.1%肾上腺素、笔、砂轮。另备注射器、 针头、试管、弯盘、注射器针头回收器 5 4 3 2 评估患者 (10分) 了解病情、合作程度、局部皮肤及血管状况10 8 6 4 .操作要点(55分)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抽血项目等,向患者 及家属解释股静脉穿刺目的、注意事项 5 4 3 2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 5 4 3 2 检查注射器的包装、有效期等 5 4 3 2 戴手套 5 4 3 2 再次查对,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术者消毒左手中指和食 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内侧,用左手食指触及股动脉搏动最 明显部位并固定。 10 8 6 4 右手持注射器,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垂直进针或者30~ 450刺入股静脉,见回血后用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抽动活塞, 按需要采集标本或者注入药物 15 12 9 6 抽血或注射毕,迅速拔针,局部用3~5根消毒棉签(或无菌 纱布)加压按压5min以上,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5 4 3 2 脱手套,规范洗手 5 4 3 2 指导患者(10分)指导患者抽血时尽量放松,保持固定体位 5 4 3 2 告知患者正确按压穿刺点,并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 5 4 3 2 提问 (10分) 目的及注意事项10 8 6 4 综合评价 (5分)对整个操作的总体感觉 5 4 3 2

全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程样本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1、体位: 病人取仰卧, 调整头位适宜, 固定上肢, 双腿稍分开并外展, 接监护导联。 2、消毒: 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 上界平脐, 下界大腿上1/3处, 外界为腋中线, 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 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 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 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 戴无菌手套, 生理盐水冲洗手套, 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 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 浸透J形导丝。 7、连接: 冲洗管、Y形阀、三通。 8、抽吸: 2%利多卡因, 9、抽吸: 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 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 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 局麻后穿刺股动脉, 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 注意: 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 ,

置入动脉鞘, 撤出导丝, 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 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 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 接冲洗管30滴/min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 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 首剂: 体重kg×2/3=肝素量mg, 1h 后给首剂1/2量, 以后再1h给上次剂量的1/2, 减至10mg时, 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 1、主动脉弓造影: ①连接猪尾管与Y形阀, 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 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 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 左侧斜30~45度( 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 , 上缘到牙齿平面, 造影剂20~25ml/秒, 总量25~30ml, 压力700pa投照 ③插入泥鳅导丝, 展开猪尾管头端, 撤出猪尾管 2、颈总动脉造影 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 接Y阀, 冲洗管腔, 进泥鳅导丝, 导丝不出头, 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 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 导丝撤到导管内, 翻转导管头回撤, 弹入无名动脉( 或左颈内动脉) , 固定导管, 撤出导丝, 做路径图, 路径图下将导丝置合适位置, 沿导丝上导管达颈总动脉起始部。 ②摆体位: 标准侧位, 上缘到眶下线水平,第三颈椎位于屏幕正

股动脉穿刺及并发症

一.操作方法和程序 1.基本操作方法 (1)局部消毒:采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2)局部麻醉:采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麻醉。 (3)穿刺和置管。 2.动脉穿刺和置管 (1)经股动脉穿刺置管:由于股动脉内径大、技术容易掌握、血液循环不容易受损、可根据需要置入较大鞘管等优点而成为经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最常选择的方法。 ①穿刺点的选择:选择搏动最强侧的股动脉作为血管入路。如果两侧腹股沟处股动脉搏动相当,则一般选择右侧股动脉。如果股动脉在1周内曾被穿刺过,最好使用对侧股动脉。穿刺点应选择在股横纹下方约2cm处,股动脉搏动正下方。穿刺点过高可能使穿刺针越过腹股沟韧带,使术后止血困难。穿刺点过低,则因股动脉进入收肌管位置较深,穿刺不易成功,且有动脉分支,另有股静脉走行于股动脉下方,容易造成动静脉瘘。 ②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皮内注射形成皮丘,然后沿穿刺方向进穿刺针,估计到达股动脉深度后,在其周围进行浸润麻醉。每次注药前先回抽注射器,证实无回血后再行注入。以后边退针边注入,以逐层麻醉皮下组织。 ③左手三个手指保持一条直线置于穿刺点上方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角,中空穿刺针斜面向上进针,当持针手感觉到明显的动脉搏动时,即可刺破血管,见搏动性血流从穿刺针喷出,缓慢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盐水纱布擦拭导引钢丝,沿导引钢丝送入动脉鞘。肝素盐水冲洗鞘管。 (2)经桡动脉穿刺置管 ①适应证:桡动脉搏动好,Allen试验阳性。Allen试验用于评价穿刺侧手掌是否存在双重血供及其程度。同时压迫同侧手掌的桡动脉和尺动脉3060s,随后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松开后10s之内手掌颜色恢复正常,则该试验结果阳性,提示该侧手掌有良好的双重血供。 更为客观的动脉循环评价可以通过改良的Allen试验获得:采用示指或拇指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来代替手颜色的恢复,可以持续评价桡-尺循环的完整性。尺动脉压力释放后如果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则表明反应异常,不能采用经桡动脉途径。如果患者需要再次经已经穿刺过的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则可行反式Allen试验:同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后释放桡动脉以检测是否存在无症状性近端桡动脉梗阻,如果异常,则不宜选择该桡动脉途径再次行介入治疗。 有以下情况者更宜选择桡动脉穿刺置管:腹主动脉以下的血管病变(髂动脉、股动脉),如严重狭窄或闭塞、血管重度扭曲、夹层等,使之不能选择股动脉路径;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由于心功能差等原因患者不能长时间平卧。 ②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穿刺侧无桡动脉搏动;Allen试验阴性,提示掌弓侧支循环不良;穿刺侧

有创动脉穿刺技术及评分标准

有创动脉穿刺技术及评分标准 一、基本知识点 【适应症】 1.重大手术:麻醉或手术期如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大血管手术、脑膜瘤、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中拟行控制性降压或需持续监测动脉血压者。 2.危重病人:如严重休克、心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心肌梗塞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3.需反复动脉采血者。 4.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 【禁忌证】 1. Allen's试验阳性者。 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 3.有出血倾向者。 二、基本操作要求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 3.器械准备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针、导引导丝及动脉留置导管;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加压装置。 【穿刺途径】 首选桡动脉,其次为足背动脉、股动脉。 1. 桡动脉:常用左侧。在腕部桡侧屈肌腱的外侧可清楚摸到搏动。施行桡动脉穿刺前应做Allen's试验,判断尺动脉是否通畅,如尺动脉供血不良,则不宜作桡动脉穿刺测压。 Allen's试验: (1)患者举手握拳以驱血,同时压迫尺桡动脉; (2)将手放下,自然伸开手掌; (3)松开尺动脉,6秒内手掌色泽回复,指示尺动脉通畅,掌浅弓完好,8秒至15秒可疑,15秒钟以上说明尺动脉血供有障碍。 2. 足背动脉:是胫前动脉的延续,在伸拇长肌腱外侧向下至足背部皮下。穿刺前需了

解胫后动脉供血情况。即压迫足背动脉后,压迫拇趾甲数秒钟,使大拇趾变苍白,解除对趾甲的压迫,若颜色迅速变红,表示侧支循环良好。如侧支循环不佳,不宜行足背动脉穿刺置管。 3. 股动脉: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外侧是股神经,内侧是股静脉。 【操作方法】 1. 穿刺用具:多采用聚四氯乙烯套管针,成人用20号、儿童用22号、新生儿用24号。股动脉等深部动脉可用18号长穿刺针或带引导钢丝的导管针。 2. 插管技术: (1)经皮穿刺置管(以桡动脉穿刺)为例: 1)病人仰卧,左上肢外展于托手驾上,腕部垫一纱布卷。 2)消毒铺巾,清醒病人可在腕横线桡动脉搏动表面用少量局部麻醉药浸润麻醉。 3)术者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病人穿刺侧,戴无菌手套,用左手示指、中指摸清桡动脉搏动,右手持套管针,针干与皮肤呈30度角,针尖刺入动脉后有鲜红血液喷出,压低针干与皮肤呈10度角,将外套管置入血管腔内约2.5~3.5cm。 4)拨除内针,有明显搏动性血流自导管喷出,即可接测压延长管。 5)若针已穿透动脉后壁,可拨除内针,缓慢将外套管针退至血液喷出处,保持与血管行向一致,捻转推进导管,血流通畅则接测压延长管。 (2)直视穿刺插管:遇有桡动脉搏动微弱、休克、低心排和经皮穿刺失败者。腕横线桡动脉搏动明显处作约1cm长纵切口。 2)显露动脉后在动脉下安置一根丝线。仅作远端血流阻断和牵引用。 3)直接用外套管穿刺针穿刺。 4)移除牵引线,缝合皮肤。 3. 测压装置: (1)弹簧血压表测压:穿刺针与充满肝素盐水的动脉延长管、三通及血压表相连,可直接读取平均动脉压值。 (2)换能器测压:将导管与换能器相连,换能器可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显示在监护仪上使压力波形、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数字形式显示。 【注意事项】 主要并发症为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其预防措施包括: 1. Allen`s试验阳性者应避免桡动脉穿刺置管;

动脉测压操作规程

建筑 直接动脉测压操作规程 一、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休克;术中出血量大,需严密监测血压变化;病情需要频繁采集血标本。 二、操作规程 1.血管选择 常首选桡动脉,优点是穿刺和管理方便,其次为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选用桡动脉必须先作 Allen试验以判断侧支循环情况,方法是将病人术侧手臂抬至高于心脏水平,使病人主动或被动下握拳,术者用两拇指用力按在患者前臂的桡动脉、尺动脉上,阻断血流,在持续加压下放低手臂并松开拳头,此时手臂可变苍白,放松尺动脉压迫, 6秒钟内手色泽回复,则为阴性,提示尺动脉通畅,掌浅弓完整,可行桡动脉插管。若回复时间超过 6秒钟,则为试验阳性,宜选择其它动脉置管。 2.用物准备 (1)动脉套管针,型号 16~20号,根据患者血管粗细选择; 5ml注射器、无菌手套、无菌治疗巾及 1%普鲁卡因。 (2)动脉测压装置。 (3)常规无菌消毒盘。 (4)其他用物:胶布和绷带。 3.操作方法 (1)一般采用经皮动脉穿刺置管法。 (2)以桡动脉为例。患者取平卧位,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并固定,腕部垫 一小枕手背屈曲 60度。 (3)摸清桡动脉搏动,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在桡 动脉搏动最清楚的远端用 1%普鲁卡因作浸润局麻至桡动脉两侧,以免穿刺时引起桡动脉痉挛。 (4)用套管针从穿刺点进针,套管针与皮肤呈 30 度角,与桡动脉走行相平行进针,当见到套管针内有血液呈搏动状涌出,证明穿刺成功。此时将套管针放低,与皮肤呈 10度角,再将其向前推进 2mm,使外套管的圆锥口全部进入血管

建筑 腔内,用手固定针芯,将外套管送入桡动脉内并推至所需深度,拔出针芯。 (5)将外套管连接测压装置,用纱块包裹压力传感器防止污染;绷带和胶布固定好穿刺针,防止脱出和打折。 (6)监护仪调零,观察动脉压力波形及压力值,监测血压。 三、注意事项 1.使用桡动脉穿刺时,一定要先作 Allen试验,以避免置管后并发血栓栓塞而引起手部缺血性损伤。 2.穿刺针及测压管均应固定牢固,以防止被患者自行拔出或自行脱出以导致大出血。 3.以肝素盐水持续冲洗测压管道,并在每次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应立即用肝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以防止动脉内血栓形成。 4.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术后定期换药消毒,防止管道污染。 四、常见并发症防治 1.远端肢体缺血 (1)桡动脉置管术前行 Allen试验以判断侧支循环情况。 (2)穿刺动作轻柔稳准,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必要时行直视下桡动脉穿刺置管。 (3)选择适当的穿刺针,切勿太粗及反复使用。 (4)密切观察术侧远端手指的颜色与温度,当发现有缺血征象如肤色苍白、发凉及有疼痛感等异常变化,应及时拔管。 (5)固定置管肢体时,切勿行环形包扎或包扎过紧。 2.局部出血血肿 (1)穿刺失败及拔管后要有效的压迫止血,尤其对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压迫止血应在 5min以上,并用宽胶布加压覆盖,必要时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30min后予以解除。 (2)加强巡房,暴露穿刺部位,及时发现置管拔出或脱出导致出血等危急情况,一旦发生,应立刻行有效的压迫止血措施。 3.感染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测压管内无菌状态,定期消毒换药。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标准操作规程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它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二、相对禁忌症:有明显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各种原因所致头颈部不能充分后仰者、颈部较大肿瘤者。 三、优点 1)颈部易于保护,不易感染,使用时间相对较长。 2)颈内静脉压力较低,容易压迫止血。 3)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的机会少。 四、缺点 1 穿刺时对体位要求较高。 2 不够美观、影响头部活动。 3穿刺部位 前路: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旁开0.5~1.0cm。 中路: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颈总动脉前外侧。 后路: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五、操作方法 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双腔留置导管全套、局麻药、注射器、消毒用物、无菌手套。 2 、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 、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一定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有突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1.5~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7、保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8、导丝进入15~20cm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9 、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如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以用小尖刀或注射器针头斜面侧切小口。 10 、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11、分别回抽导管动静脉两端观察回血是否顺畅,再于两端分别注入肝素生理盐水3~5ml,冲净残血,肝素帽封管。 12 、用皮针与缝线将导管颈部的硅胶翼与皮肤缝合,固定导管,再以敷料覆盖包扎。 13、建议置管后行胸部X摄片,了解导管位置。 六.注意事项 1 、颈内静脉穿刺较股静脉穿刺并发症相对要多,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说明并签知情同意书。 2 、如患者曾行同侧静脉插管,可能会存在颈内静脉狭窄或移位,可行血管超声定位。 3、颈内静脉穿刺对体位要求较高,正确的体位是穿刺成功的前提;但心衰较重难以平卧的患者建议做股静脉置管。 4 、穿刺针穿入血管后如见暗红色血液,说明进入静脉的可能大,如推注压力小,则静脉的可能性更大;但心衰患者静脉压较高,而低氧血症患者动脉血颜色较暗需要注意鉴别。 5 、当需要穿刺左侧颈内静脉时,因该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左头臂静脉后形成一定角度,注意扩皮器进入不要太深,以免损伤血管。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技术 一、基本知识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主要适应于以下情况: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进行锁骨下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血气胸病人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血肿、气胸、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胸、水胸、空气栓塞和感染。 二、基本操作指导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 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 1 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 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 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

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 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 °,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 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 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 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 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 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 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 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 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 n-Ga 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⑵ 锁骨下路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间隙张开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从锁骨中内 1/3的交界处,锁骨下缘约1?1.5cm (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

下肢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程

下肢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程 一:明确诊断 1. 各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C反应蛋白、血沉等)。 2. 影像学检查(CTA、MRA、血管超声、血管造影等)。 二:适应症 1. 狭窄程度﹥50%。 2. 跨狭窄段压力﹥1.33kpa(10mmhg)。 3. 患者有下肢缺血症状,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溃疡等。 4. 血管搭桥术后吻合口或搭桥血管的狭窄。 三:禁忌症 1. 长段、弥漫性髂股动脉狭窄,病变长度﹥15cm者。 2. 动脉阻塞,经溶栓治疗后,导丝仍无法通过阻塞段血管者。 3. 重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4.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 四:术前准备 1. 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血脂全项、心电图、胸部X 线等检查。记录踝/臂指数,拟定介入治疗方案,列出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2. 患者或家属签署介入治疗知情书。 3. 碘过敏试验、抗生素皮试、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术前4小时 1

禁食水。 五:药物准备 肝素钠针12500U×2支、地塞米松针20mg、2%利多卡因针200mg、尿激酶针50万∪、水溶性碘造影剂100ml、罂粟碱针60mg、硝酸甘油针300μg、生理盐水500ml×5瓶、5%葡萄糖液500ml及急救药品等。 六:器材准备 1. 4-5F动脉鞘、Cobra导管(C3)、猎人头导管(H1)、泥鳅导丝、交换导丝、7-8F导管鞘、穿刺针、刀片等。 2. 8-10mm直径球囊导管、10-12mm直径自膨式支架或10mm直径球扩式支架、10-12mm覆膜支架、压力泵等。 七:操作步骤 1. 实施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 2. 入路选择,同侧或对侧股动脉,必要时可选择腋动脉。 3. 患者取仰卧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做改良法seldinger 动脉穿刺,置入4-5F动脉鞘,以泥鳅导丝做引导,将4-5F导管插至动脉狭窄段的近心端,高压注射器,以每秒3-4ml速率,100psi压力,注入8-10ml造影剂做患侧髂、股动脉、腘动脉及其分支DSA检查,确定血管狭窄形态、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 4. 对适合动脉腔内成形术者,首先经导管注入肝素钠针剂3000-5000U及硝酸甘油针300μg,置入交换导丝越过动脉狭窄段,置换7-8F 导管鞘,沿交换导丝置入8-10mm球囊导管,向球囊内加压注入稀释

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常规

直接动脉血压监测常规 (一)适应症 1?危重病人监测:各类严重休克、心肺功能衰竭等。 2?重大手术监测:如体外循环及其他心血管手术、低温麻醉、控制性降压、器官移植等。 3?术中需要反复抽取动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等。 (二)穿刺途径 常用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其次是尺动脉、肱动脉。由于桡动脉部位表浅,侧支循环丰富,为首选。股动脉较粗大,成功率较高,但进针点必须在腹股沟韧带以下,以免误伤髂动脉引起腹膜后血肿,足背动脉是股前动脉的延续,比较表浅易摸到,成功率也较高。肱动脉在肘窝上方,肱二头肌内侧可触及,但位置深,穿刺时易滑动,成功率低,并且侧支循环少,一旦发生血栓、栓塞,可发生前臂缺血性损伤,一般不用。 (三)桡动脉穿刺插管术 1?定位:腕部桡动脉在桡侧屈腕肌腱和桡骨下端之间纵沟中,桡骨茎突上下均可摸到搏动。 2.Allen ' s试验:用本法估计来自尺动脉掌浅弓的侧枝分流。观察手掌转红时间,正常人5?7秒,平均3秒,V7秒表示循环良好,8?15秒属可疑,>15秒血供不足。>7秒者属Allens 试验阳性,不宜选桡动脉穿刺。 3?工具: (1)20G (小儿22G、24G )静脉留置针; (2)开皮用18G普通针头; (3)肝素冲洗液(2.5?5 p/ml肝素); (4)测压装置包括三通开关,压力换能器和监测仪等。 4?穿刺方法:有直接穿刺法、穿透法。

(1)直接穿刺法:摸准动脉的部位和走向,选好进针点,在局麻下(或诱导后)用20G留置针进行动 脉穿刺。针尖指向与血流方向相反,针体与皮肤夹角根据病人胖瘦不同而 异,一般为15?30。对准动脉缓慢进针。当发现针芯有回血时,再向前推进1?2mm , 固定针芯而向前推送外套管,后撤出针芯,这时套管尾部应向外喷血,说明穿刺成功。 (2)穿透法:进针点、进针方向和角度同上。当见有回血时再向前推进0.5cm左右,后撤针芯,将 套管缓慢后退当出现喷血时停止退针,并立即将套管向前推进,送入无阻力并且喷血说明穿刺成功。 5?电子测压方法:需压力装置、冲洗控制开关、压力传感器、管道及监测仪。穿刺前需将监 测装置以无菌方法连接、排气,并要熟悉监测仪性能和操作程序,按步骤调节零点,穿刺成 功后将测压管与套管针连接,即可在屏幕上出现压力波形与数据。 6?并发症防治:血栓形成、动脉栓塞的预防方法: (1)Allen ' S试验阳性及动脉有病变者应避免桡动脉穿刺插管; (2)注意无菌操作; (3)尽量减轻动脉损伤; (4)排尽空气; (5)发现血块应抽出,不可注入! (6)末稍循环不良时应更换穿刺部位; (7)固定好导管位置,避免移动; (8)经常用肝素盐水冲洗; (9)发现血栓形成和远端肢体缺血时,必须立即拔除测压导管,必要时可手术探查取出血 块,挽救肢体。 (四)并发症及处理

中心静脉穿刺操作指南及评分标准精选文档

中心静脉穿刺操作指南 及评分标准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技术及评分标准 一、基本知识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主要适应于以下情况: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进行锁骨下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血气胸病人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并发症:血肿、气胸、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胸、水胸、空气栓塞和感染。 二、基本操作指导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

动脉穿刺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动脉穿刺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Artery Puncture 一、目的一 1.通过动脉穿刺获取动脉血标本用于动脉血相关指标的测定,主要用于动脉血气分 析。 2.通过动脉穿刺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进行部分专科检查或治疗,如冠状动脉造 影或建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通道。 3.危重患者需要经动脉输液或输血者。 二、适应证 1.各种原因的呼吸功能障碍患者。 2.可能酸碱平衡紊乱。 3.或需监测有创血压。 4.各种动脉内介入治疗或检查。 三、禁忌证 穿刺部位有感染为绝对禁忌证。有明显出血倾向者为相对禁忌证。 四、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1)向患者解释动脉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风险。 2)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主要是保持穿刺肢体不动。 2.材料准备 1)玻璃注射器(或动脉血气针)、肝素。 2)消毒用品:20/0碘酊和75%乙醇,或0.5010碘伏。 3)小垫枕、消毒棉签、无菌橡皮塞。 3.操作者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帽子、口罩。 2)了解动脉穿刺的并发症,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五、操作步骤 1.桡动脉穿刺(图12-1)

注意:穿刺时,观察血液顶入注射器对于确定针头进入动脉非常重要。 1)确定穿刺部位:患者前臂取外展位,掌心向上,手腕下放小垫枕, 手掌稍背伸以 更好暴露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在掌横纹上1—2cm动脉搏动明显处(或桡骨茎突近端约lcm 处),碘伏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皮肤,以及术者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以左手食指和中指 在该处两侧相距约lcm,按压固定欲穿剌的动脉。 2)穿刺步骤:右手执注射器(如是血气针,应拉至1ml处)在两指 间垂直或与动脉 走向呈约450角逆血流方向穿刺。见血液顶入注射器时,说明针头已进入动脉中。固定注射 器,直至采集到足够用于检测的动脉血标本(约1ml)。迅速拔出注射器,并按压穿刺部位5 —10分钟。 2.股动脉穿刺 1)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于,腹股 沟韧带(髂前上 棘与趾骨结节体表连线处)中点下方1~2cm处三指并拢沿股动脉走行方向触摸股动脉搏动, 将中指指尖置于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其余两指稍用力固定皮肤后抬起中指,以肝素化注射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