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

电子银行具有分流柜台压力,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经营管理成本,达到增收节支的作用.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不仅能提高银行形象,树立银行品牌,吸引高端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电子银行平台还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平台.但与此同时,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多服务手段和多业务平台实现集中管理,以保证业务的一致性、交易的安全性,已成为摆在银行业当前的一大挑战.

一、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产生的主要类型

(一)操作风险。在银行实际操作中,操作风险主要集中在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个部分:一是内部操作风险。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没有随时更新。二是外部风险。窃取客户资料、资金;由于市场因素使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量爆发性增长造成系统阻塞。

(二)安全风险。是电子银行业务计算机系统的故障、黑客攻击造成的服务中断、数据外泄、应用系统差错、客户认证和数字签名被破译等引发的风险。

(三)法律风险。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先于法律的建设,由于缺乏相应明确的法律和法规依据,使涉及的商业纠纷司法处理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二是跨境服务,或客户的跨境使用涉及不同司法区域的司法管辖权问题和法律冲突问题。三是电子银行业务涉及的法律文书可能存在的体系

上或条款上缺陷或不完备的问题。四是对犯罪团伙可能利用电子银行渠道洗钱的监控不力引起的法律问题。

(四)声誉风险。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故障、较长事件的服务中断、安全漏洞和重大安全事件、产品和服务的重大差错引发媒体的关注和较大范围的负面公众舆论,引发对银行声誉造成损害,会影响社会工作对银行的信任,严重的会造成存款挤提,引起流动性风险。

二、电子银行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增强法律意识和知识,自觉依法合规经营是电子隐患业务健康发展的前提。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和管理培训。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能力,才能保证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减少失误防止风险。三是加强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电子银行业务人员和内控队伍高效廉洁地开展工作。

(二)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保证系统稳定运行。银行依据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选择和运用合适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如“防火墙”技术、客户身份认证技术、数字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防攻击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等。确保信息技术安全可靠,电子银行系统设计严密、功能完善、运行稳定。

(三)加强风险监测与识别,有效化解业务风险。风险

监测和识别体现了主动防范和积极应对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想和策略,因为电子银行业务是不断发展的,新的风险会不断出现,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会不断变化,所以银行在日常业务中,要通过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行情况和运行环境的监控和分析,识别、评估和监控各类电子银行业务风险,风险监测和识别是有效防范、应对和化解风险的基础。

(四)加强信息披露和客户教育,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一是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客户服务和市场需要,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渠道对客户进行电子银行业务的信息发布、风险提示、事项告知的工作机制和流程;二是银行必须通过必要的方式及渠道对客户进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功能、规则、方法、风险防范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三是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电子银行安全风险进行宣传报道,向公众介绍犯罪分子利用电子银行盗取客户资金的各种手段,提高客户识别真伪、防范风险的能力。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电子银行业务作业风险及防范措施

電子銀行業務作業風險及防範措施 壹、概述 鑒於邇來各金融機構所開辦各項電子銀行相關業務(如:網路銀行、金融卡、信用卡、現金卡、電話語音、行動銀行等),多有因業者本身對於各項業務之作業安全控管有欠嚴謹,或由於客戶缺乏基本安全概念,業者亦未善盡提醒與教育之責,肇致金融機構客戶之存款遭歹徒詐騙盜領之個案頻傳,不僅損及存款大眾對於金融安定信心,亦造成金融機構莫大商譽及營業損失。為維護各金融機構辦理電子銀行交易之作業安全,爰蒐集整理各金融機構近年來辦理前述各項作業時所發生之詐欺舞弊案件,並研擬該項作業允宜加強注意之事項,供各金融機構作為辦理上述業務之參考。茲就各項業務之作業風險及防範措施分述如次: 貳、網路銀行業務作業風險及防範措施 網路銀行因係客戶利用個人電腦,藉由憑證認證機構所核發之電子憑證,透過網際網路連線至金融機構之網站進行交易,因此其作業風險主要來自於三方面:客戶端作業憑證之保管及使用、金融機構端資訊設備與系統之安全防護、交易訊息經由網際網路傳輸過程是否遭受外來駭客之干擾或截聽;另由於網路銀行交易過程中均處於開放環境之系統架構,致可能隨時遭遇來自金融機構內部/外部之試煉與挑戰。綜上所述,網路銀行作業安全之風險可能如下:主機實體安全之漏洞,如:資訊機房門禁管制欠佳、輸出入設備及通訊設備管制欠妥、預留過多未經管制之外接埠、報表及磁性媒體管制欠妥等,導致主機遭破壞、系統遭入侵、防火牆被關閉、實體連結線路被改變,作業人員或客戶資料遭竊取等。 作業系統或系統軟體漏洞,如:未定期修補系統程式或未及時提

升版本、未掃描異常更新或複製之系統檔案、未設妥電腦病毒防範措施、系統安控參數設定不完整,致使駭客利用緩衝區溢出漏洞、植入木馬程式取得特權使用者密碼或夾帶植入電腦病毒以癱瘓主機及防火牆系統,或夾帶木馬程式進行資料竊取及破壞,或利用系統安控設定不周延以進行資料竊取及破壞。 網路系統安全設計及管理有缺失,如:未設計資料庫查詢參數過濾器(Query Parameter Filter)及介面查詢程式過濾器(CGI Program Filter),導致駭客利用資料隱碼攻擊(SQL Injection)夾帶程式竊取資料庫資料;對於資料庫未設定適當之存取權限,未建立嚴謹之網路銀行所有程式及網頁之換版程序;或委外開發維護之系統遭電腦廠商程式人員夾帶程式不當顯示資料原始碼,造成資料外洩;任意下載系統漏洞修補程式而遭入侵;對網路銀行主機、防火牆、資料庫主機及中心主機所形成之網路與銀行內部網路(Intranet)未作區隔,導致歹徒利用預先隱藏特定網頁或功能,入侵中心主機存取資料。 對檔案資料存取控制設定欠佳,如:對使用者資料檔未訂定系統安全管理規範、未限制使用檔案修改工具、職務分工不當或未落實,違反牽制原則,導致歹徒或金融機構內部人員竊取未隱藏之使用者資料檔,並採用字典攻擊法推測出使用者密碼,進而篡改資料庫或檔案內容。 資料傳輸過程安全性欠佳,如:網路銀行主機與中心主機間資料之傳送未加密,導致歹徒或金融機構內部人員竊取以明碼方式傳送於網路銀行主機及中心主機間之客戶網路銀行交易密碼,或篡改轉帳交易資料封包。 不安全的連結點過多,如:internet/ extranet /modems未嚴禁開放主機撥接功能;未建置防火牆、未訂定系統安全策略、未利用網址轉換(NAT)技術隱藏內部終端/服務主機之IP位址;未

关于银行开立借记卡及电子签约业务的风险提示

关于银行开立借记卡及电子签约业务的风险提示1.事件回放 近期个别金融机构相继发生客户集体开立借记卡、办理网上银行、自助银行或电话银行等电子签约业务,并将借记卡密码告知他人,由他人通过银行自助工具频繁进行资金划转等现象。其主要特点是: (1)持多人身份证件代人开立借记卡账户。 (2)采取流窜开卡方式,到多个网点开卡。 (3)银行卡资金进出异常,每日资金频繁流动,且多为集中转入分散转出、分散转入后集中转出或逐笔转入、逐笔转出。 (4)小额试探性交易后,立即频繁利用他行的ATM或POS 机具发生资金转账。 2.反映出的问题 (1)银行人员风险意识薄弱,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使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身份证件进行开户、办卡和利用银行自助渠道频繁转移资金,以达到其洗钱等目的。 (2)柜员办理相关业务时,只注重留存的身份信息资料是否完整,联网核查结果是否正确,忽视了对身份证件的真伪鉴别以及证件信息与办卡人员是否一致等,使银行账户实名制不能有效落实,犯罪分子则借此伪造证件或冒用他人证件办理开户,为其进一步盗取银行及客户资金创造条件。 3.应对措施

(1)柜面经办人员应认真对客户提供的证件人工鉴别真伪,并重视身份证件与其本人相貌的核对,以及登陆联网核查系统审查开户证件,确保源头信息的真实性;凡制度规定需本人办理的,必须严格执行由申请人本人办理,需出示身份证件的,必须审核客户实名有效证件原件;及时、完整、准确登记和保留客户身份信息;在日常业务中发现可疑交易客户或可疑交易账户的,除对客户提示相关风险外,应拒绝办理并及时向会计主管报告。 (2)授权员在办理此类风险易发交易时,应重点审查授权内容与相关办理依据的合理性与一致性;会计主管应针对当日借记卡开立交易中同一客户开立多张银行卡且同时开通自助转账功能、交易传票中多张银行卡留存的联系地址或联系电话相对集中等的情况进行关注,对异常信息应及时上报。 (3)风险监督人员一是应充分发挥会计营运操作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系统、风险监控系统等作用,针对交易特点,进一步加强对开户和可疑交易的管理和监控工作,对已开立的可疑卡,要采取每日监控措施;二是做好可疑交易的上报工作,对确认为可疑的交易,及时按规定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并加强后续资金交易的跟踪监测,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账户转移犯罪资金。

关于基层银行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层银行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几 点思考 一、电子银行发展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外部认知不足客户的认识偏差直接影响推广力度 从实际营销工作中的反馈情况来看,客户不接受网上银行主要有3大问题。一是对网上银行安全顾虑重重。由于网络中存在的众多安全隐患,加上大众及媒体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负面宣传,客户对虚拟银行存有怀疑和戒备心理。二是对网上银行功能知之甚少。由于我行营销宣传网络的建设尚不健全,特别是电子银行示范网点数量少,且示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使大部分客户主要依赖于客户经理的简单讲解,对网上银行功能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查询和转账结算上,网上银行银企互联、集团理财、在线支付、贵宾室、收费站、代报销等优势功能却不甚了解。 2、内部驱动不够员工的认识偏差成为业务推广的阻力 企业网上银行作为分流柜面压力、优化客户结构、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得到各家银行的高度重视,但我行在实际发展中却出现动力匮乏与不足,部分领导和员工对网上银行发展的认识偏差已成为业务推广的一大阻力。

首先,就基层负责人而言,目光停留在短期效益上。网上银行作为全新的业务处理平台,赢利模式尚未出现,短期效益体现不足。而网上银行在稳定客户、提高竞争力、降低营运成本、转移结算风险、改良业务运作模式上有着传统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而支行人员却对此缺乏足够认识,长远规划不足,对电子银行的认识仅限于是一项单纯的业务,能够增加电子银行客户,增加电子银行交易额,产生中间业务收入,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在分流柜面压力、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的优势,以及为全行带来的巨大的整体效益。支行业务发展目标仅限于分行下达的指标,自发营销的意识淡薄,致使网上银行营销陷入被动局面。 其次,就基层客户经理而言,营销意识亟待转变。由于网上银行业务由客户自行操作,银行不能直接监测客户资金动向,给收贷、收息、资金管理和资金监控带来难度。特别是目前我行存款指标仍是各支行及网点负责人最看重的,企业网上银行业务的开通,必然造成月末、季末存款实点数无法控制。对此客户经理常常不会主动寻求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在营销时顾忌太多、底气不足、力度不够。大多数客户经理将网上银行营销作为成功营销客户后的捆绑产品来进行推销,而未将其作为对传统柜面业务处理的渠道弥补和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有效竞争客户的得力手段,从而使网

电子银行风险防范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服务结课论文 电子银行风险防范 年级: 2009级 学号: XXXXXXXXXXX 姓名: XXX 专业: 电子商务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七日

摘要:电子银行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深受广大客户欢迎,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技术复杂性,电子银行业务也面临比传统服务渠道更大的风险。近些年频繁发生的资金被盗事件已经使得许多客户对电子银行安全性产生忧虑。为保障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防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电子银行;风险;对策 目录 目录 (2) 正文 (3) 一丶电子银行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现状 (3) 二丶针对三类主要电子银行风险,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4) 1、增强操作风险的防范力度 (4) 2、从宏观、中观、微观多方面入手防范声誉风险事件 (6) 1、宏观上,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出现。 (6) 2、中观上,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 (6) 3、微观上,加强电子银行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信息沟通。 (7) 3、通过健全法律降低电子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 (7)

正文 一丶电子银行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现状电子银行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在经过几年持续高速发展之后,其风险也随之不断积累并对业务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技术复杂性,电子银行业务面临比传统服务渠道更大的风险。近年来因钓鱼网站、木马病毒、诈骗短信等导致的资金被盗事件频繁发生,客户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更加忧虑,从而不敢或不愿尝试使用网上银行。这已经成为阻碍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的风险管理》认为,“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是大多数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最重要的风险”。因此,本文将电子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种类归为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三类。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流程、人员缺陷、系统缺陷或因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的风险管理》中列举了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的8 种来源,分别是未经授权的访问、雇员欺诈、伪造电子货币、服务提供商风险、系统退化、职员及管理技能落后、客户安全性经验不足、客户对交易抵赖。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公众对电子银行业务产生严重不利看法而导致银行无形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声誉风险通常因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控制不当产生。当前的金融全球化、信息化使得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银行要想建立好的信誉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是信誉的毁损却可能发生在转瞬之间。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传递信息的高效率使得一旦电子银行出现安全事故、技术不完善或误操作等问题,就会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广泛迅速传播,再加上有

电子银行风险成因及对策

电子银行风险成因及对策 电子银行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年来进入发展快车道。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支付宝无卡支付、为代表的新型服务方式,为广大用户带来了方便和新的服务体验。首先是银行传统业务形成的客户群体,为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商业银行利用多层次、全方位营销和主动上门推介等方式,拥有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黄金客户。在全新的服务模式下,从以柜面服务为主的传统服务渠道向、全方位服务渠道方向全面转型。 一、电子银行风险成因 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看,网上银行的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客户自身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有的企业所有印章由一人保管,企业法人对财务事项长期不管不问,一旦财务人员出现道德风险,盗窃或侵占企业资金,很容易通过网上银行非法转移企业资金,并且作案分子可以先潜逃后作案,即使东窗事发,后续的案件侦破,追回资金的难度也会大大加大。二是银行内部欺诈风险。多数来自银行员工利用客户对自己的信任,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代替客户注册网上银行并掌握其网银证书,通过网上银行盗窃客户资金。三是网络风险。网络风险是犯罪分子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木马病毒,网络钓鱼,虚假网站等手段利用客户属于防范和贪图小利等心理,盗窃客户卡号,密码等关键信息,或远程控制客户计算机,通过网上银行盗窃客户资金 二、防范电子银行风险的主要措施 1.大力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电子银行不能做到绝对的安全,但是一定可以做到更安全。当前,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刻不容缓,要实现电子银行业务超常规发展,形成一个产品多元化、渠道集成化、服务智能化的电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讲,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措施来强化电子银行业务安全性的建设。因此,银行在开办电子银行业务时要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纳入风险管理的总体框架中并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完善授权机制建设,有效

电子银行业务工作总结

电子银行业务工作总结(精选3篇) 20**年,我行按照市分行制定的工作重点与计划,扎实开展市场营销,在行领导对电子银行的重视与各部门与网点的共同配合下,保持了电子银行业务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一、完成市分行下达的各项任务 年,我行企业网上银行任务45个,实际完成49个,完成率为108.89%,个人客户网上银行任务2000,实际完成3483个,完成率为174.15%;对公电话银行任务20个,实际完成22个,完成率为110%;个人电话银行任务900个,实际完成157个,完成率为17.44%;手机银行客户任务数12个,实际完成12个,完成率为100%;网上银行交易额任务为52亿,实际完成78.18亿,完成率为150.35%;电话银行交易额计划为0.6亿,实际完成0.65亿,完成率为108.33%;电子银行中间收入任务为14万元,实际完成15.22亿元,完成率为108.71%;全年电子银行交易笔数为49948笔。同时加班加点免费完成电子银行业务的几次升次与测试工作。 二、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电子银行的营销工作 1、我行将公司业务部定为电子银行业务的联系部门,提供技术上的服务,负责做好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安装与日常维护工作。下辖各网点共同努力做好宣传。因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为我行减少了大量的柜面压力。 2、营业部为电子银行业务提供业务上的支持,具体办理电子银行的业务处理,如信息录入、落地处理、联机打印、制卡发卡、手续费收取等,以及客户在业务方面的咨询等。并按制度规定做好各项电子银行业务的处理。 3、会计结算部门做为会计结算的检查监督及业务培训部门,向下辖各网点做好业务培训、制度落实,以切实保证我行在电子银行业务操作中的安全防范与风险控制工作。 三、具体措施 1、加大营销力度,提高我行电子银行品牌的美誉度。首先我行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有公司业务部的副经理负责,并在公司业务部设立电子银行专职人员与各网上银行使用单位进行联系,处理对公网上银行的安装与售后的系统维护,保证了我行电子银行的稳步发展。 2、从严把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电子银行业务从受理客户的申请资料开始,便存在有各个环节的风险点,便开始受操作流程与规范制度的约束,我行要求经办人员严格按照流程与制度办理业务,并建立检查、通报、奖励、处罚等考核机制。保持我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经营。 3、强化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我行针对各部门对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 与防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 电子银行具有分流柜台压力,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经营管理成本,达到增收节支的作用.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不仅能提高银行形象,树立银行品牌,吸引高端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电子银行平台还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平台.但与此同时,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多服务手段和多业务平台实现集中管理,以保证业务的一致性、交易的安全性,已成为摆在银行业当前的一大挑战. 一、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产生的主要类型 (一)操作风险。在银行实际操作中,操作风险主要集中在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个部分:一是内部操作风险。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没有随时更新。二是外部风险。窃取客户资料、资金;由于市场因素使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量爆发性增长造成系统阻塞。 (二)安全风险。是电子银行业务计算机系统的故障、黑客攻击造成的服务中断、数据外泄、应用系统差错、客户认证和数字签名被破译等引发的风险。 (三)法律风险。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先于法律的建设,由于缺乏相应明确的法律和法规依据,使涉及的商业纠纷司法处理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二是跨境服务,或客户的跨境使用涉及不同司法区域的司法管辖权问

题和法律冲突问题。三是电子银行业务涉及的法律文书可能存在的体系上或条款上缺陷或不完备的问题。四是对犯罪团伙可能利用电子银行渠道洗钱的监控不力引起的法律问题。 (四)声誉风险。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故障、较长事件的服务中断、安全漏洞和重大安全事件、产品和服务的重大差错引发媒体的关注和较大范围的负面公众舆论,引发对银行声誉造成损害,会影响社会工作对银行的信任,严重的会造成存款挤提,引起流动性风险。 二、电子银行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增强法律意识和知识,自觉依法合规经营是电子隐患业务健康发展的前提。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和管理培训。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能力,才能保证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减少失误防止风险。三是加强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电子银行业务人员和内控队伍高效廉洁地开展工作。 (二)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保证系统稳定运行。银行依据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选择和运用合适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如“防火墙”技术、客户身份认证技术、数字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防攻击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等。确

东财网上银行的风险防范分析

展的“瓶颈”。网上银行的风险责任承担问题在我国也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使客户对其敬而远之。本文借助一则网上银行纠纷的案例,来探讨网上银行的风险类型及防范措施,希望对我国网上银行立法特别是风险管理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上银行风险防范 目录 一、引文----------------------------------------------------------------------------------------------------------

1 二、案例正文----------------------------------------------------------------------------------------------------2 三、案例分析---------------------------------------------------------------------------------------------------2 四、网上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2 五、网上银行的防范措施------------------------------------------------------------------------------------3 六、结束语-------------------------------------------------------------------------------------------------------4 参考文献---------------------------------------------------------------------------------------------------------4

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案例分析调研报告

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案例分析调研报告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本文摘要】工行江西新余分行依托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改革平台,围绕姜董事长提出的电子银行业务“跑马圈地”战略目标,实施二次创业工程,实现了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工行江西新余分行依托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改革平台,围绕姜董事长提出的电子银行业务“跑马圈地”战略目标,实施二次创业工程,实现了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工行新余分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个人网上银行证书客户、个人电话银行客户、手机银行客户营销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工行新余分 行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化“两化”改革,整合营销渠道。按照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的改革要求,工行新余分行对个人金融业务产品营销渠道进行了整合,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落实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改变传统了的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产品分散经营的局面,将个人电子银行产品的营销管理职能整合到个人金融业务部,直接负责各支行、各分理处的个人电子银行产品的宣传、推介和营销管理,在组织模式上实现了对接,在体制上保证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大个金”经营模式,为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今年以来,工行新余分行加大了对个人电子银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努力扩大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在社会的影响,

提高了个人电子银行品牌产品的知名度。首先是网点宣传。通过经常性地在营业网点悬挂宣传横幅、在咨询台摆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画开展宣传。还专门制作了宣传幻灯在营业网点的电子宣传牌反复播放,加强了对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宣传。其次是上街宣传。工行新余分行经常组织人员到居民社区、购物广场、休闲广场等公共场所宣传包括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在内的个人金融产品宣传。最后是上门宣传。工行新余分行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职院校联系,上门开展个人金融产品宣传、咨询活动。 三是组织竞赛活动,扰动营销氛围。工行新余分行根据不同的季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个人金融产品营销竞赛活动,基本做到了一个季度一个竞赛活动。为认真组织开展好营销竞赛活动,工行新余分行专门成立了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由行领导亲自担任组长。每项营销竞赛活动开展之前都要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层层动员、层层发动。为确保营销竞赛活动取得实效,工行新余分行还组成了督导小组,深入网点进行督导。专业部门每天都要对营销竞赛活动的成效进行监控,及时公布营销竞赛排行榜。同时,工行新余分行还通过编发《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改革简报》,及时反映营销竞赛活动的动态和经验做法,指导和推动营销竞赛活动的开展。据统计,已编发了《“两化”改革简报》99期,对扰动营销竞赛活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是开展定向营销,拓展市场份额。工行新余分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定向营销、职场营销活动,有效地拓展了电子银行市场份额。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共组织人员深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职院校开展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定向营销活动41场次,活动中共散发各种宣 传资料、客户需求调查表近60000份。

农商银行电子银行演讲稿

‘金融服务惠城乡,电子银行伴身旁’。当我第一次拨打农商行的电话,听到这亲切、承诺般的声音,我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更加满怀期待。参加工作后,才明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代代农信人付出多么大的努力,而我们作为新一代农信人,更要加强工作,贯彻服务三农的宗旨,让广大客户在家就能享受全天候的金融服务。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主管就给我强调了电子银行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我们社的电子银行产品,电子银行业务拓展的重要性深入我心,在查询资料及咨询单位其他员工后,总结了我们农商行的电子银行业务拓展的几方面问题。 (一)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优势 1、农村信用社网点多,分布广,且深入城乡,客户群体众多,这对做好电子银行的宣传工作有很大优势。 2、在城乡以及农村基层,农信社服务和支持的贷款户较多,这些客户对信用社依赖性较强,是电子银行业务的重要客户群; 3、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网络科枝的覆盖,农村市场的人口优势将日益凸显势必成为电子银行业务未来的增长点。 (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劣势 1、网点主要分布于乡镇,服务对象文化水平不高,观念淡薄,大多基层农民客户对新业务开发的认识不够,了解不深,缺乏参与的热情和必要的认知水平,甚至不愿接受电子银行新兴业务,他们感觉在柜台办理业务比较踏实,使电子银行产品的接受程度受到限制。 2、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起步较晚,市场日趋饱和,此时要抢占市场电子交易,面临的竞争是巨大的。 3、我们的电子银行业务相对低端,在技术水平上与各大银行都有很大的差距,竞争力较弱。还有营销机制、管理经验还是服务手段和市场策略等方面,我们和各大银行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三)面对这种状况,我们的营销手段要有针对性 1、我行为客户垫付电子银行业务手续费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一点。基层的客户比较注重细节,在他们给生意伙伴或上学的孩子异地转账、打款等时

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探讨.docx

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探讨随着国内银行各项业务经历若干年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和规模逐步拓展、扩大,这不仅使金融服务项目走向多样化,还使银行的收入来源多渠道,在与传统单纯柜面服务相比较,电子银行这一离柜式的无纸化服务不仅降低了银行的现金流转过程的经营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使银行能够集中精力加强服务方面的升级改造。 一、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90年代起,四大国有银行先后推出网上银行服务,随后有近20XX 年电子商务市场年平均交易额已达5万多亿人民币,年平均增长20%以上。随着互联网普及化提高,网购规模不断增大,20XX年年平均网购金额达5000多亿元,20XX年网银用户已达到5亿多,网上银行交易额突破950万亿。从以上数据分析,电子银行的发展空间及商机是巨大的。 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在网络应用中逐步走向成熟,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营手段等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只顾短期收益,忽略高附加值的潜在效益当前,由于电子银行所直接产生的效益尚不够明显而且开发成本较高,大多数银行工作重点放在存款、汇款、产品营销方面。事实上,柜面每天进行着大量的客户交易,这些交易一方面为柜员带来巨大压力和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又产生较大的成本,如果能将柜面的非现金类交易都迁移至电子

渠道,这将是一举两得的首选。 (二)产品功能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改进银行电子产品应适合时代发展而不断升级改造,才能满足各种客户需求,而客户所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应重视,并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例如:兴业银行推广理财产品“现金宝一号”,在客户要赎回时约要等半小时左右到账,客户当天前已购买5万元以上上述产品,当天再购买小于5万元时,又要赎回当天前购买的理财产品才能重新购买,效率很十分低,造成客户错过操作其它金融行情机会。而浦东发展银行类同的理财产品“天添盈一号”与其对比则是天渊之别,改进了“现金宝一号”上述的不足,近年来,不少客户向兴业银行提了建议和意见,但至今未见明显改进。 (三)网上银行的技术管理有待提高一些网银技术设计方面存在不足,例如中信银行K盾网银设计存在问题,如电脑插入K盾后,弹出画面后再操作网上功能就经常出现不顺利,当向客户经理反映情况时,其回复是已收到不少客户类同问题,解释不了什么原因,建议客户的确操作不了就到银行操作。又如兴业银行K盾设计不够人性化,初使用K盾接入电脑时,不明显提示需安装的插件,也不自动弹出操作提示画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使用电子银行的客户操作信心。 (四)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隐患未能完全消除在媒体方面也经常报道一些网络、电信欺诈案,如通过钓鱼网页、复制银行卡、黑客入侵等,最近羽毛球名将林丹的夫人谢杏芳就是由于不慎被电信诈骗近5万元的典型案例。 三、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

网上银行的风险防范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网上银行的风险防范分析 作者51毕业论文网 学籍批次200903 学习中心河南焦作市总工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专业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

内容摘要 网上银行业务在我国已经展开,但是国内法律法规及金融规章并未对这一新业务进行系统规制。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在我国发展的“瓶颈”。网上银行的风险责任承担问题在我国也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使客户对其敬而远之。本文借助一则网上银行纠纷的案例,来探讨网上银行的风险类型及防范措施,希望对我国网上银行立法特别是风险管理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上银行风险防范

目录 一、引文----------------------------------------------------------------------------------------------------------1 二、案例正文----------------------------------------------------------------------------------------------------2 三、案例分析---------------------------------------------------------------------------------------------------2 四、网上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2 五、网上银行的防范措施------------------------------------------------------------------------------------3 六、结束语-------------------------------------------------------------------------------------------------------4 参考文献---------------------------------------------------------------------------------------------------------4

关于网上银行U盾管理的风险分析及措施

关于网上银行U盾管理的风险分析及措施 2010-5-4 10:28:50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郭瑾 关键词: 核心提示: 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客户证书是存放客户身份标识,并对客户发送的电子银行交易信息进行数字签名的电子文件。在多种客户证书中,USB key证书(以下简称U 盾)推广较为普遍,它是客户通过网上办理资金划转业务的重要身份验证介质,加强U盾证书的管理,就是确保客户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U盾管理中的风险点分析 (一)空白U盾的管理 2009年NOVA+1.1.4版本已将营业网点向客户发放的空白客户证书(包括个人、企业空白USB key证书)作为重要物品纳入要素核算管理系统。空白U盾从收到厂家发货起,办理的出库、入库、请领、发放、核对等都要按照核算要素管理系统的流程处理,并进行控号管理。管理中存在以下风险点: 1、支行向上级机构请领时,上级机构重点审核请领人的身份,核实无误后方可办理出库手续。 2、空白U盾实物领取时,出、入库人员必须当面点清并办理交接。营业部凭证库管库员与支行凭证库管库员、支行凭证库管库员与柜员间办理U盾的发放时,必须当面核对实物与核算要素系统中发放数量一致。 3、营业终了,柜员对未使用的空白U盾必须入箱(柜)保管。 (二)个人U盾的启用与发放 1、个人客户新申请注册网上银行服务时,需在《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个人客户注册申请表》上注明申领个人客户证书,营业网点审核客户提供的本人身份证件和注册的银行卡无误后,使用“7639网银注册、户口开立”交易,启用并发放个人客户证书。

2、个人客户对已注册网银账户增加U盾。已经注册个人网上银行的客户应在《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个人客户变更(注销)事项申请表》上注明增加“客户证书”,柜员使用“1538电子客户认证介质维护”交易增加U盾。 远程授权集中后,电子银行开户、变更已纳入远程授权管理,操作流程为:一是经办柜员需将电子银行注册申请书、客户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正反面、银行介质、身份证联网核查信息,向远程授权中心上传影像资料。二是现场管理人员核实客户本人办理;监督客户U盾回执;U盾发放客户本人;在相关凭证上签章确认。三是远程授权人员审核交易画面与申请书、介质号码、身份证信息一致;审查身份证联网核查信息;审核现场管理人员签章。个人U盾的启用与发放中存在以下风险点: (1)客户本人办理网上注册及U盾证书的启用和发放。柜员和现场管理人员操作时必须认真审核客户身份证件及注册卡,审核确认客户身份真实及账户确属客户本人所有。 (2)批量办理个人电子银行注册业务,客户不在场,由内部人员代客户输入注册密码。 (3)U盾证书发放时,柜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核对系统中录入的U 盾号码与发放给客户的U盾号码一致。 (4)U盾必须发放给客户本人。现场管理人员应监督柜员将U盾交付客户本人,并确认客户本人在《个人U盾领取回执》上签字确认。 (5)营业网点柜员在向客户发放U盾后,应及时在核算要素管理系统中将U盾进行销号处理。 (三)企业网上已制客户证书的管理 企业申请注册网银时,柜员按规定对资料进行审查,无误后通过内部管理系统办理网银注册业务,并由制证网点对U盾进行制证。下面主要从证书制证后,证书代理网点与开户网点对已制证书的交接、客户领取证书及密码信封、对已领取的证书解冻三方面分析交接环节的风险点。

建设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措施探讨

建设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措施探讨 作者:程传玲 来源:《中国经贸》2015年第21期 【摘要】电子银行渠道是建行的重要业务渠道之一,本文将针对建行电子银行业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措施建议。 【关键词】建设银行;电子银行;发展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客户对银行金融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一直以来,建设银行电子银行渠道是客户所认可的一种业务渠道。近些年建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速度较快,客户金融产品的使用习惯有了很大改变,电子银行柜面替代率有了很大提高,如何针对快速发展的电子银行业务制定发展措施,使其能在建设银行整体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二、电子银行业务现状

建设银行近些年把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战略转型业务指标来抓,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金融、电商平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尤其是手机银行发展迅猛,客户好评度较高。但是在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本文举例如下: 1.有效客户发展不足 签约客户中真正发展成有效活跃客户的比例有待提高。为了快速拓展客户群体,建行多采用开户同步率指标来考核员工,而柜员因时间、条件限制无法对每一个开户客户详细讲解电子银行产品的功能、使用方法,因而造成了大量的签约客户不会使用产品,有的甚至不需要使用,致使无效客户数量占比居高不下。 2.客户体验关注度不足 这主要是体现在产品设计方面,银行往往注重开发产品,却忽略了客户体验,一些产品的开发实际上与客户需求相差很大,比如建行善融商务平台在货品丰富程度、线上客户服务、免邮方式、优惠活动、发货送货速度等方面与成熟电商平台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3.网络风险防范存在缺陷 这种以打补丁、消缺陷的方式,取代全面安全防范对策,实际上无法从技术层面确保新功能的稳定可靠,考虑客户便利性得到满足的同时,往往牺牲了客户安全,可能会因此导致客户投诉增加、客户资金损失赔付会增大建行成本,也会增大建设行声誉风险。 4.电子银行善融商务平台活跃度不足 建行推出电子商务平台拥有着客户资源丰富、客户关系长期稳定、客户准入要求高、商品质量有保证、商户基本不需花费费用等优势,电商平台要求有丰富的产品、优质高效的线上线下服务、快速的物流与之相配套,但是目前来看其平台活跃度不足,特色不够明显、没有形成优势品牌。 三、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措施 1.重构组织架构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良好。互联网金融已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是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精神想结合的新兴领域。面对非

银行支行电子银行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XX银行支行电子银行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省行电子银行部: 近年来,我县支行电子银行业务以其成本低,方便、快捷、全天候服务等优势倍受客户青睐。网上电子银行结算及商户签约转账终端在企事业单位和单个客户群体中迅速发展,ATM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提供24小时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而广受客户欢迎。然而,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企业财务人员水平和个别结算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网上电子银行结算风险案例也不断增加。增强风险意识,规避网上电子银行结算成为当前我县支行网上电子银行发展的当务之急。为了规范电子银行业务经营,防范风险,保证我县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健康、快速、规范发展,特根据省行下发的通知对支行电子银行交易、商户签约转账终端及ATM进行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规避网上电子银行结算风险从执行规范化工作流程中落实。 网上电子银行结算风险存在于联社及客户通过互联网登陆银行网站办理各项业务活动的始终,网上电子银行会计结算风险也是自始至终贯穿于网上银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我县支行结算业务目前所面临的部分结算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网上银行结算有关。自##年5月15止我县支行共签约网上银行企业用户2户,个人用户9户,在网上银行的签约、柜台操作、后台操作以及客户经理等银行内部人员的工作管理上规范合理;由县支行资产负债部对企业签约的客户资料实行一户一袋制,个人签约的客户资料专夹保管,各类登记薄完善

健全;其中企业客户证书载体出入纪录健全,证书载体及密码做到双线传递、及时发放,并按照省支行统一收费标准向客户收取相关费用;同时严禁行内员工参与客户相关资金交易。 二、ATM的广泛使用必须基于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丧失 了存在的前提。 为有效防范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假网站等方式,诱使客户在ATM上转账,进而造成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我县支行将辖内ATM系统进行了版本升级,在ATM有卡转账及无卡交易中加入了“防欺诈提示信息”。当客户在ATM上选择“转账”或“无卡交易”功能键后,屏幕就会显示带有下列提示内容的画面与文字——“谨防电话、短信、邮件、假网站等诈骗信息,不要向陌生账户汇款、转账”,及时地提醒客户三思而后行,以防上当受骗。并在有卡转账和无卡交易中,加入了“回显户名”环节,当客户在ATM上输入对方卡号或账号后,屏幕会自动显示出该账户对应的户名供客户确认,通过这样的户名校验,解除了客户的担忧,可确保客户资金安全。 为了防止客户进行ATM存款时,因为拿错卡或卡被掉换而存错钱,我县支行在ATM存款交易中也加入了“回显户名”环节。当客户在ATM上存款时,系统会以类似于转账“回显户名”的方式,显示存款账户户名供客户确认,从而有效防范风险。 分析众多ATM案件中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我们发现犯罪分子基本上都是靠窃取客户银行卡卡号或密码来达到犯罪目的的。那么,换个角度来说,只要客户保护好自己的账户密码或卡号,就可以在很大

电子银行业务经验交流稿

细分市场强化营销 叫响“金e顺”品牌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近年来,洪城支行按照省分行营业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全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细分市场、强化营销,采取一系列措施叫响“金e顺”品牌。如果说我行在此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话,那么这些成绩得益于省分行营业部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支行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更得益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面我就我行开展电子银行工作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主要业绩 在今年一季度综合营销活动考评中,电子银行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在今年4月、5月份电子银行“月月升考核”中均排名第一;金穗支付通余额、增量、手续费收入,电子银行渠道分流率均列全省第一。截至2010年5月底,各项业务快速高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一是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全行实现传统电子银行业务收入98.3万元,同比多增47.8万元,增长率达195%。传统电子银行业务收入总额、同比增长额、同比增长率均在营业部排名第一,任务完成率排名第二。 二是优势项目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支付通领先地位得到加强:2010年新增支付通505台(全市1764台),同比多增551台;实现支付通中间业务收入82万元,占全市33%。(洪城支行有支付通4074台,占全市30%。) 三是弱项指标成倍增长,绝大部分指标排名前三位。绝大部分指标排名前三位:一是企业网银用户增加151户,其中09年后两个月增

了59户,占全年增量的62%;2010年增92户,同比多增81户,是去年同期的8.4倍,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84%,完成率全市排名第一位。二是个人网银用户2010年新增3200户,同比多增2436户,是去年同期的4.1倍,完成上半年计划任务的105%,当月动户率排名全市第二位。三是个人电话银行本年净增3806户,同比多增2999户,是去年同期的4.7倍,完成全年计划的224%;四是手机信使本年净增3995户,同比多增1644户,是去年同期的1.7倍,完成全年计划的51%,完成率全市排名第三;五是电子渠道分流率交易占比达56%,是第一个提前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支行。六是信用卡业务快速增长。2009年,洪城支行率先提前1个月完成了信用卡任务,为全市12月份加快发卡进度起到了带动作用,受到营业部全行发贺信表彰;2010年,洪城支行已发卡1895张,同比多增1393张,是去年同期的3.8倍,完成全年计划的47%,全市排名第二;信用卡中间业务收入提前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 二、主要措施: (一)转变传统观念,营造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氛围。 目前,电子银行已逐渐成为加速业务分流、网点转型的引擎,是维系和营销客户的良好武器。为此我行从四方面入手: 一是改变对电子银行认识不足的观念,我行多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在竞争对手业务发展咄咄逼人、“金融电子战”愈演愈烈的新形势下,发展电子银行,在分流低端客户、有效缓解柜面压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不仅是降低经营成本的需要,而且是应对未来竞争的需要,电子银行业务要做在平时,为此我行将任务进度要快于时间进度的观念扎根于电子银行管理人员、网点负责人、网点员工的脑

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案例分析报告

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风险 案例分析报告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工行新余分行实现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的五点经验 2008年11月7日 9点53分来源:中国金融网作者:邹平【中国金融网声明:本作品系中国金融网独家所有,已与中国金融网签约的合作单位需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中国金 融网” 关键词: 工行新余分行 【本文摘要】工行江西新余分行依托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改革平台,围绕姜董事长提出的电子银行业务“跑马圈地”战略目标,实施二次创业工程,实现了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工行江西新余分行依托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改革平台,围绕姜董事长提出的电子银行业务“跑马圈地”战略目标,实施二次创业工程,实现了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工行新余分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个人网上银行证书客户、个人电话银行客户、手机银行客户营销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工行新余分 行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化“两化”改革,整合营销渠道。按照个人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的改革要求,工行新余分行对个人金融业务产品营销渠道进行了整合,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落实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改变传统了的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产品分散经营的局面,将个人电子银行产品的营销管理职能整合到个人金融业务部,直接负责各支

行、各分理处的个人电子银行产品的宣传、推介和营销管理,在组织模式上实现了对接,在体制上保证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大个金”经营模式,为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今年以来,工行新余分行加大了对个人电子银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努力扩大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在社会的影响,提高了个人电子银行品牌产品的知名度。首先是网点宣传。通过经常性地在营业网点悬挂宣传横幅、在咨询台摆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画开展宣传。还专门制作了宣传幻灯在营业网点的电子宣传牌反复播放,加强了对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宣传。其次是上街宣传。工行新余分行经常组织人员到居民社区、购物广场、休闲广场等公共场所宣传包括个人电子银行产品在内的个人金融产品宣传。最后是上门宣传。工行新余分行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职院校联系,上门开展个人金融产品宣传、咨询活动。 三是组织竞赛活动,扰动营销氛围。工行新余分行根据不同的季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