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matlab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matlab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信息与计算科学

基于matlab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一、选题的意义

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人们积累的数据量急剧增长,动辄以tb计算,如何从数量巨大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成为当务之急。数据挖掘就是为顺应这种需要应运而生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技术。是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的关键步骤。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与数据挖掘相近的同义词有数据融合、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这个定义包括好几层含义:数据源必须是真实的、大量的、含噪声的;发现的是用户感兴趣的知识;发现的知识要可接受、可理解、可运用;并不要求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知识,仅支持特定的发现问题。

何为知识?从广义上理解,数据、信息也是知识的表现形式,但是人们更把概念、规则、模式、规律和约束等看作知识。人们把数据看作是形成知识的源泉,好像从矿石中采矿或淘金一样。原始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如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如文本、图形和图像数据;甚至是分布在网络上的异构型数据。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学的,也可以是非数学的;可以是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发现的知识可以被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和过程控制等,还可以用于数据自身的维护。因此,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次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理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

这里所说的知识发现,不是要求发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不是要去发现崭新的自然科学定理和纯数学公式,更不是什么机器定理证明。实际上,所有发现的知识都是相对的,是有特定前提和约束条件,面向特定领域的,同时还要能够易于被用户理解。最好能用自然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当前数据挖掘应用主要集中在电信、零售、农业、网络日志、银行、电力、生物、

天体、化工、医药等方面。看似广泛,实际应用还远没有普及。而据Gartner的报告也指出,数据挖掘会成为未来10年内重要的技术之一。而数据挖掘,也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具体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向主要有:对知识发现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如对Bayes和Boosting方法的研究和提高;商业工具软件不断产生和完善,注重建立解决问题的整体系统,例如Weka等软件。数据挖掘的发展应是挖掘工具在先进理论指导下的改进,而就国内情况而言,还有至少20年的发展空间。

本论文对各种研究及其应用作综合的介绍。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

介绍基于matlab的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

1.1---1.20 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查阅相关资料准备任务书

1.20---

2.10 完成论文的任务书准备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11---

3.1 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3.2---3.28 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准备英文文献两篇并翻译,准备论文初稿

3.29---

4.15 完成两篇英文文献和论文初稿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4.15---

5.20 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并完成毕业论文全部内容定稿作答辩PPT

四、毕业论文(设计)提纲

1 引文

2 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与兴起

3 数据挖掘的定义与特点

4 MATLAB概述

5 基于matlab的数据挖掘

5.1 层次聚类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5.2 遗传算法在非线性规划中的应用

6 总结及参考文献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黄子诚,基于决策树的数据挖掘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Vo.l6,No.8,2010(3):P1949-1950

[2] 袁溪,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资讯.NO.10 2010:p22,p24

[3]赵芳,马玉磊,浅析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信息:P64

[4]王平,王升花,邬连学,基于遗传算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J],技术应用

2011(2):P69

[5]卢华,刘福胜,王少杰,张鹏,基于遗传算法的平原水库坝高优化[J],人民黄河Vol33,No.1,2011(1):P125-128

[6]刘兴波,凝聚型层次聚类算法的研究[J],科技信息 NO.11,2008:P202

[7]吴燕,科技文档的层次聚类分析[J],商业文化. 社会经纬,2008(1):P353-354

[8]孟姗姗,全国地区小康和现代化指数的层次聚类分析[J]

[9]张利华,彭海燕,余淑媛,量子克隆遗传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J],大众科技,No.1,2011:P28-31

[10]张德丰,matlab概述[J],Matlab数值分析与应用:P1-9

[11]牛晓东,刑棉,孟明,基于基于联合数据挖掘技术的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研究[J],电工科技学报,Vol.19,No.9,2004(4):P62-68

软件工程论文的开题报告

软件工程论文的开题报告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所涉及到的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软件工程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关于移动营销平台的相关研究课题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性产业,电信行业在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新时期我国电信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3G牌照发放、电信重组等发展机遇,预计2009年我国电信业将实现6%以上的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586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全国累计净增电信用户2360.7万户,总数达到100564.1万户,突破10亿户大关。 预计到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工业行业的信息化投资可达500亿元,预计可为电信运营业提供一个可观的收入增长点(见图2)。2009年1月7日重组后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获得TD-SCDMA、CDMA2000和WCDMA 3G 牌照。3G将为中国电信产业带来更多机遇,促进移动新格局的形成。三大运营商2009年仅在3G网络建设的投资就达到1350亿元至1650亿元,加上三张3G 网络投入的手机补贴,2009年3G相关投资将达到1730亿元至2030亿元。 截止到2009年8月,中国移动用户的总数已经突破了5个亿,单从用户的规

模来看,中国移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同一年中,随着完成与中国铁通的重组工作,中国移动长期以来跛行的局面得以结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业务运营。2010年,在扩大原有移动通信市场优势的同时,中国移动还将在更多的领域竞争,从而维持其强势地位。目前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在新增用户市场上不断遭到竞争对手的蚕食。根据运营商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在新增用户市场上,中国移动的份额降到了50.6%; 同年11 月新增移动用户458 万户,同比下降了33.3%。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在该月新增了141 万用户,中国电信则新增307 万用户。这些数据都表明中国移动的优势地位也在不断面临挑战。 (二)研究意义 通过海量网络数据,分析把握客户行为特征,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网络系统积累的海量网络数据对于运营商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利用数据挖掘相关技术,从所积累的海量网络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在原有作业系统的基础上提炼与升华,以实现客户的细分和特征化,将大的客户群体划分成多个小的客户群体,实现市场的分割,以便针对不同群体的客户实现差异化服务,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升企业利润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有效的分析客户信息,不但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及时把握新的客户需求和市场机会,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保留原有老客户,同时吸引更多的新客户。针对性地实施战略,实现利润最大化。借助客户细分服务,运营商便能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差异化服务,同时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客户价值,以确保企业的盈利最大化,因此本项目选题基于数据挖掘的湖南移动精准

科技写作结课作业(时域有限差分法的Matlab仿真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电磁仿真研究(10分) 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学号:1103000105姓名:__杨志刚___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300字以内;15分) 时域有限差分法,因具有多种优点被运用到电磁场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其使用成效和应用领域还在迅速扩大和提高,在现代电磁场理论研究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同时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无边界问题需要吸收边界条件处理,有色散误差,消耗内存大等方面。本课题在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一些实际的算例进行实验仿真和验证,同时对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缺陷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分析。 Matlab作为一种工程仿真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用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可以简化编程,使研究者的研究重心放在FDTD法本身上,而不必在编程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500字以内;15分)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作为一种典型的全波时域分析方法,因其原理直观、编程简便、实用性强在目前的计算电磁学领域内被人们广泛深入地研究,并取得巨大应用成功的方法。时域数值技术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可以给出关于问题空间的丰富的时域信息,而且经过简单的时频变换,即可得到宽带范围的频域信息,相对频域方法显著地节约了计算量。最近几十年,是电磁场数值计算时域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各具优势和特色的新颖时域算法层出不穷。 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时域有限差分法中的PML 算法文献较少,其中绝大多数文献集中在综述和应用方面。而在国际的学报和杂志上对于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多。时域有限差分法经过了三十年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仍然还是计算电磁学制高点的研究热潮,而且其应用的范围和成效还在迅速的扩大和提高。本课题正是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础理论,利用matlab对一些实际的电磁场问题进行仿真研究。 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000字左右;40分) 通过对时域有限差分法理解基础之上,利用matlab仿真软件按照这种方法编程,实现对三种情况下的电磁场情况的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分析及处理开题报告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分析及处理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分析及处理 学生姓名系、专业指导教师选题目的和意义: 语音处理是最早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领域之一,本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语音形成数字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增强、说话人确认、语音邮件和语音存储等。因此研究语音信号的数字处理技术,有很大的工程意义,而实现的工程软件是MATLAB。利用MATLAB设计滤波器,可以随时对比设计要求和滤波器特性调整参数,直观简便,极大的减轻了工作量,有利于滤波器设计的最优化。利用MATLAB作为编程工具进行计算机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建立概念。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数字处理技术已经成熟,正在获得广泛应用。目前在数字领域和通信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数字化革命。DSP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为新体制新算法和新原理提供了最佳的实现条件。 主要研究内容: MATLAB是主要适用于矩阵运算和信息处理领域的分析设计,它使用方便,输入简捷,运算高效,内容丰富,并且很容易由用户自行扩展.MATLAB当前已成为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大学教学和教学研究中最常用而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复杂,计算工作量大,滤波特性调整困难,影响了它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利用MATLAB快速有效的设计由软件组成的常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综合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进行频谱分析和滤波器设计,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相应结论,给出了使用MATLAB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进行界面设计的详细步骤。

实验设计: 录制一段自己的语音信号,并对录制的信号进行采样;画出采样后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给定滤波器的性能指标,采用窗函数法或双线性变换设计滤波器,并画出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然后用自己设计的滤波器对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画出滤波后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并对滤波前后的信号进行对比,分析信号的变化;回放语音信号;最后,用 MATLAB 设计一个信号处理系统界面。 完成设计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声音的导入、采样和频谱分析 采集语音信号利用计算机Windows下的录音机设备,可以采集语音信号并采样,得出数据文件'12.wav'保存在MATLAB的work路径下,在M文件中键入: “x1=wavread('I:\work\12.wav ');”读取语音信号的数据,赋给变量x1。并且播出声音,键入“sound(x1,22050);”。对声音型号进行采样和频谱分析:对信号做1024点FFT变换;然后在对型号做出时域波形图、FFT频谱图。 滤波器的选择和分析 数字滤波器是一种用来过滤时间离散信号的数字系统,通过对抽样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来达到频域滤波的目的。根据其单位冲激响应函数的时域特性可分为两类: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与FIR滤波器相比,IIR 的实现是非递归的。所以这次设计在MATLAB中设计的就是IIR数字滤波器。因此这次设计采用一个BUTTERWORTH的低通滤波器,并且我们采取双线性变换法来实现。 估算巴特沃思滤波器的阶数N和3dB截止频率Wn。输入参数是通带截止频率Wp,阻带截止频率Ws,通带波纹Rp,阻带波纹Rs。 回放语音信号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选题背景和意义

校园网的迅猛发展和In ternet 技术的引进,还有学生人数的不断上升,为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国内许多高校都根据学校的实际学生信息的情况和特点开发了适于自己学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便于远程查询学生信息,使学校和用人单位及时了解学生信息,为实现学生信息查询现代化和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国内高校迫切需要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数字化校园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并逐步走向成熟。 而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是高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都针对自 己学校的规模和特点开发出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日常事务性 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共享。国内一些高校及软件公司也纷纷看好这一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软件开发,但是从现有高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 1?功能单一。一个系统只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开发的。各个相关系统间没有紧密、有效的联系,影响了信息的重用和共享。 2?系统孤立。许多系统还处于单机应用状态,即仅限于负责此项业务的管理人员使用,没有很好实现纵向及横向的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而且交互性差,造成信息重复采集、重复统计。同时,系统之间的孤立也会在查询信息时查找不完全,不能提供充分的信息。 3?在软件的使用上,大多数只是停留在日常办公的角度,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另外,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还存在可扩充性和灵活性差,缺乏强有力后续技术支持,无法不断完善系统,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致使这些软件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中途废弃或搁置,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国外经济的持续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的数量也成倍增长,学生信息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革,并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管理系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外的大中型软件公司有很多也曾做过很多高校的学生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技术也比国内的成熟,在开发过程中遵循了可扩展性和包容性,使得系统能接纳已有的数据结构,在今后扩展时有效地保护已有的资源,在需要变化时,能方便地调整结构,易于扩充功能,升级方便,即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又为今后的扩展留有很大的空间。而在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得相关人员可以按照各自的权限进行信息查询和维护。 (三)发展动态 1 ?应用方面的发展动态 从应用的发展来看,信息化的发展给各个社会组织带来了查询信息的变革。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其查询模式必然深受信息化的影响,高校学生信息查询系统必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普及和提高。主要体现在:

基于MATLAB的数据采集系统开题报告

1 课题背景 数据也称观测值,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等的结果,常以数量的形式给出。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就是将系统需要管理的所有对象的原始数据收集、归类、整理、录入到系统当中去。数据采集是计算机管理系统使用前的一个数据初始化过程。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引用在各个领域。比如摄像头,麦克风,都是数据采集工具。 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是将被测对象(外部世界、现场)的各种参量(可以是物理量,也可以是化学量、生物量等)通过各种传感元件作适当转换后,再经信号调理、采样、量化、编码、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记录的过程。 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测量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元件多种多样。不论哪种方法和元件,都以不影响被测对象状态和测量环境为前提,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采集含义很广,包括对连续物理量的采集。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测图、设计中,对图形或图像数字化过程也可称为数据采集,此时被采集的是几何量数据。 在智能仪器、信号处理以及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都存在着数据的测量与控制问题,常常需要对外部的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进行采集。数据采集技术是一种流行且实用的电子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信号检测、信号处理、仪器仪表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采集技术也呈现出速度更高、通道更多、数据量更大的发展态势。 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模拟量测量设备,其基本任务是把信号送入计算机或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它将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同时,还可以用计算机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储存、显示和打印,以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其中一部分数据还将被用作生产过程中的反馈控制量。 数据采集系统是计算机测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有各种数据采集卡或采集系统可供选择,以满足生产和科研试验等各方面的不同需要,但由于数据源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有时并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同时高速采集多个通道的数据,而且为了分析比较各通道信号间的相互关系,常

总结报告-数据挖掘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精品

数据挖掘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都是需要进行论文的写作,数据挖掘技术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下面是数据挖 掘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数据挖掘技术综述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一项较新的数据库技术,它基于由日常积累的大量数据所 构成的数据库,从中发现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称为知识,用于支持决策。数据 挖掘是一项数据库应用技术,本文首先对数据挖掘进行概述,阐明什么是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技术是什么,然后介绍数据挖掘的常用技术,数据挖掘的主要过程, 如何 进行数据挖掘,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十几年来,随着数据库系统的广泛流行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利用信息 技术生产和搜集数据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千万个数据库被用于商业管理、政府办公、 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等,特别是网络系统的流行,使得信息爆炸性增长。这一趋势将 持续发展下去。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大堆的问题:第一是信 息过量,难以消化;第二是信息真假难以辨认;第三是信息安全难以保证;第四是信 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面对这种状况,一个新的挑战被提出来:如何才能不 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所淹没,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呢?这时出现 了新的技术——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便应用而生了。 面对海量的存储数据,如何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成为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数据挖掘就是为迎合这种要求而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数据挖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 发现知识、使数据可视化、纠正数据。 二. 概述 1,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这些 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如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如文本,图形, 图像数据,甚至是分布在网络上的异构型数据。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学的,也可 以是非数学的,可以是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发现了的知识可以被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过程控制等,还可以进行 数据自身的维护。数据挖掘借助了多年来数理统计技术和人工智能以及知识工程等领 域的研究成果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交叉学科领域,可以集成数据数据库、人 工智能、数理统计、可视化、并行计算等技术。 2,数据挖掘技术

基于matlab人脸识别技术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基于matlab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现 文献综述 一、MATLAB概述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MATLAB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而在本文中主要用到的功能是图像处理功能。 二、BP神经网络概述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 works,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ist Model),它是一种模范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人工神经网络发展的主要历程有:20世纪50年代末,Rosenblatt提出的感知器模型和Widrow提出的自适应线性元件,出现了简单的线性分类器;1986年,Rumelhart和Mcllelland 提出了层网络“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使有导师学习多层感知器网络(ML PN)模式分类器走向实用化,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若干前向网络,如径向基函数网络( RBFN)和函数链网络等;1982年,美国加州工学院的物理学家Hopfield提出的一种用于联想记忆和优化计算的反馈网络模型,由于引进了“能量函数” 的概念,使网络走向具体电路有了保证;20世纪70年代,Watanabe 提出了使用模式子空间的概念来设计不同类别对应的子空间,由不同类别聚类的子空间实现模式识别; Kohonen提出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等都为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根据。 构成人工神经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神经元、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的训练(学习)方法。神经元(节点)的作用是把若干输入加权求和,并对这种加权和进行非线性处理后输出。神经元的选择一般有以下特点:每个神经元都具有多个输入、个输出,具有闭值,采用非线性函数。 1、神经元

开题报告_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学生课程推荐算法研究

开题报告_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学生课程推荐算法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学生课程推荐算法研究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课题来源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完善促使着社会信息化进程持续 [1]发展。信息数据的获取、记录、保存、检索等操作也因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而 [2]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一方面,遍布各处的计算机网络终端设备打破了信息数据记录的时间和地域限制,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另一方面,存储速度越来越快的大容量电磁存储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数据存储的代价,使得记录并长时间保存海量数据成为现实。总体来说,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信息数 [3]据的记录已经告别了“记账簿”形式的传统方式,迈入了电磁化存储的新时代。信息数据存储需求与信息数据存储代价两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深化为信息数据存储数量激增与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停滞不前的矛盾。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应该如何获取蕴涵于海量数据之中的信息,”这一问题。总所周知,信息处理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具有某领域专业知识的专家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来完成。数据的大爆炸使得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不堪重负。在原始的信息处理方式日益不能满足信息处理的需求的背景下,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基础上,数据挖掘方法应运而生,将数据处理和信息获取从原始的 [4]人工方式转向了大规模计算机自动化的方式,开辟了信息数据处理的新局面。 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事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5]。我国的各项新教育政策的出台鼓励更多的

青少年走进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到2020年,我国的大学入学率计划达到40%,较2006年提高了17%。在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面前,人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正在逐年缩减。如何在有限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是关系我国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需要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提出合理化建议,健全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提高教学质量。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生,量化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学生成绩。面对3000万学生以及上亿的成绩数据,显然数据挖掘是 [6]必不可少的信息数据处理方法。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起步虽然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其发展却相当快速,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各所高校中的学生成绩数据挖掘系统。由于不同高校在重点学科建设的倾向性不同,所以各个高校在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和具体实施过程中都结合自身的特点有所取舍,不同系统之间取长补短,各具特色,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性竞争局面。其中效果较好的方法是将系统分为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信息[36-40]挖掘、信息理解和结果应用五个模块。在信息挖掘和信息理解模块,系统综合运用Apriori算法、C4.5算法、K-means算法和层次聚类等机器学习方法,构 [41,42,43]建完善的学生成绩分析平台。于成的《数据挖掘在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武丽芬和孟强的《学生成绩数据挖掘的研究与实现》、朱燕燕的《学生成绩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白玲的《数据挖掘在高校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都是基于这种思想构建的教学平台。虽然这些方法在算法的具体细节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对数据中关联规则的挖掘。通过有效地

基于matlab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信息与计算科学 基于matlab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一、选题的意义 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人们积累的数据量急剧增长,动辄以tb计算,如何从数量巨大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成为当务之急。数据挖掘就是为顺应这种需要应运而生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技术。是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的关键步骤。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与数据挖掘相近的同义词有数据融合、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这个定义包括好几层含义:数据源必须是真实的、大量的、含噪声的;发现的是用户感兴趣的知识;发现的知识要可接受、可理解、可运用;并不要求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知识,仅支持特定的发现问题。 何为知识?从广义上理解,数据、信息也是知识的表现形式,但是人们更把概念、规则、模式、规律和约束等看作知识。人们把数据看作是形成知识的源泉,好像从矿石中采矿或淘金一样。原始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如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如文本、图形和图像数据;甚至是分布在网络上的异构型数据。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学的,也可以是非数学的;可以是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发现的知识可以被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和过程控制等,还可以用于数据自身的维护。因此,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次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理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 这里所说的知识发现,不是要求发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不是要去发现崭新的自然科学定理和纯数学公式,更不是什么机器定理证明。实际上,所有发现的知识都是相对的,是有特定前提和约束条件,面向特定领域的,同时还要能够易于被用户理解。最好能用自然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当前数据挖掘应用主要集中在电信、零售、农业、网络日志、银行、电力、生物、

基于matlab的图像形状与分类 开 题 报 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matlab的图像形状与分类 系别: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 11 月22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附页:

基于matlab的图像形状与分类 一、研究的目的 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新兴技术,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数字图像的实时处理已经成为可能,由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各种算法的出现,使得其处理速度越来越快,能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数字图像处理是一种通过计算机采用一定的算法对图形图像进行处理的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上都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图像处理的信息量很大,对处理速度的要求也比较高。MATLAB强大的运算和图形展示功能,使图像处理变得更加的简单和直观。本文介绍了MATLAB 语言的特点,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环境,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及其图像处理工具箱进行数字图像形状的边缘提取和识别分类。论文主要论述了利用MATLAB实现对图像中的三角形正方形圆椭圆菱形的边缘提取和自动识别分类。 二、主要技术指标 对形状分析和分类的方法技术有许多。通常来说,形状特征表示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基于边界的和基于区域的。前者使用形状的外部边界,而后者使用整个区域。这两类形状特征的最典型的方法分别是傅立叶描述符、变形模板匹配和形状不变矩。此外轮廓匹配方法还有几何参数法、边界方向直方图法、小波重要系数法和小波轮廓表示法等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几何参数法来判断给出的的图像是什么形状。 对于图像分类问题,特征提取的好坏是决定分类性能的关键因素。提取物体的形状特征前,首先要对图像进行边缘提取,以获得物体的轮廓边界,然后需要把轮廓边界区域的特征抽取出来。在这些特征里面,有一部分可以用数字量值来描述,但更多的特征是一些没有明显特征的几何图形。为了便于图像的匹配,需要对这些几何图形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图像中物体的性质不能因为图像的平移、旋转、比例尺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以,在进行形状描述时,选择的描述符应具有平移不变性、旋转不变性、尺度不变性等特点。不但如此,选择的描述符还应该能够刻画形状的本质特点,使得该描述符具有良好的可分辨能力。 图像特征选择的原则特征提取是对模式所包含的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将不易受随机因素干扰的信息作为该模式的特征提取出来。特征提取过程是去除冗余信息的过程,具有提高识别精度,减少运算量和提高运算速度的作用。 矩形度

毕业设计数据挖掘技术开题报告 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WWW推荐系统设计

摘要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将互联网作为一个日常沟通,生活不可或缺的平台。随之而生的网上购物这一电子商务的具体模式之一,自然而然地便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购物方式。一个好的网上购物系统除了基本的商品浏览、搜索、购买和评价等功能外,还要具备一些数据挖掘的功能,这是在系统后台运行中实现的功能,能够从日常的客户资料,交易数据中得到挖掘分析的结果,给客户提供与他们选购的商品相关联的商品信息,给购物系统的经营者提供商业分析的决策支持,从而提高购物系统的交易量和客户的光顾频率。本文从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这两种数据挖掘技术中得到启示,将商品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匹配连接,将用户按照层层条件进行分类,从而实现了商品推荐和目标用户群邮件投递的功能。在购物系统这个主体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加以修饰,完善系统功能。数据挖掘思路与B/S结构的网页设计的相结合,是这个网上购物系统的核心技术。 关键词:网上购物系统;数据挖掘;决策支持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eople have regarded WEB as an indispensable platform for everyday communication and life. Thus, on-line shopping, one concrete pattern of E-business is becoming a fashionable and popular way of shopping naturally. Except for searching for, purchasing, evaluating goods, an advanced on-line shopping system should have the function of data mining. Data mining is implemented at background, which can produce an analysis result on the basic of the clients’ information and the data of transaction. It provide s clients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good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goods they are purchasing; it supplies decision support to the on-line shopping system’s manager. All these are in order to bring up the transaction and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shopping for clients.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rule induction and cluster analysis, it makes connection with goods according some rule and divides clients into different clusters in this paper. Thus, the functions of recommending goods and sending email come true and the whole system’s functions are improved. Data mining and B/S structure designing are the two key techniques of this on-line shopping system. Key words: on-line shopping system; data mining; decision support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的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 2011年 3 月 13 日

一.文献综述: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处理和信息及交流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是语音和图像。在接受的信息中,听觉信息占20%,视觉信息占60%,其它如味觉,嗅觉,触觉总的加起来不超过20%。图像信息处理是人们视觉延续的重要手段。人的眼睛只能看到波长为380到780nm的可见光部分,而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可成像的射线已有很多种,他们扩大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数字图像处理是一个跨科学的前沿科技领域,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统计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地址,海洋,气象,农业,冶金等许多科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显著地经济效益。 图像是当光辐射能量照在物体上,经过他的反射或透射,或有发光物体本身发出的光能量,在人的视觉器官中所重现出的物体的视觉信息。图像一般用Image表示,是视觉景物的某种形式的标记和记录。通俗的说,图像是指利用技术手段把目标原封不动的再现。由于图像感知的主题是人类,所以不仅可以将图像看作是二维平面上或三维立体空间中具有明暗或颜色变化的分布,还可以包括人的心理因素对图像接收和理解所产生的影像。 一般认为图片是图像的一种类型,在一些教科书中将其定义为“经过核实的光照后可见物体的分布”,图片强调了现实世界中的可见物体。图形是指人为的图形,如图画,动画等人造的二维或三维图形,他强调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生成图形。图形学是研究应用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利用计算机将有概念或数学描述所表示的物体图像进行处理和现实的过程,侧重点在于根据给定的物体描述数学模型,光照及想象中的摄像机的成像几何,生成一幅图像的过程。 而图像处理进行的却是与其相反的过程,提示基于画面进行二维或三维物体模型的重建,这在很多场合是十分重要。 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飞跃发展。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通常是指利用采集,滤波,检测,均衡,变换,调制,压缩,去噪,估计等处理,已得到符合人们需要的信号形式。图像信号的数字处理是指将图像作为图像信号的数学处理技术,按照人们通常的习惯,也成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最常见的使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他是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包括各种输入,输出,存储及显示设备内的数学图像处理系统上进行的。

基于Matlab的FIR低通滤波器设计[开题报告]2011-11-07

电子信息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FIR低通滤波器设计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性别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 所谓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指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分析、变换、综合、估值与识别等的处理。随着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新的理论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可以说,数字信号处理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的新科学之一,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语音、雷达、声纳、地震、图像、通信、控制、生物医学、遥感遥测、地质勘探、航空航天、故障检测、自动化仪表等领域。 数字滤波器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数字滤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滤波器可以分为IIR滤波器和FIR滤波器两大类,IIR滤波器并不能得到严格的线性相位特性,因此在许多实际应用中为了得到线性相位特征,还必须另外增加相位校正网络,使滤波器设计变得复杂,成本也高,而FIR滤波器在保证幅度特性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还可以很容易的做到有严格的线性相位特性。它可以在保证任意幅频特性的同时具有严格的线性相频特性,同时其单位抽样响应是有限长的,因而滤波器是稳定的系统。因此,FIR滤波器在通信、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对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有多种方法,其中著名的Matlab软件包,功能强大、使用方便。传统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复杂,计算工作量大,滤波特性调整困难,影响了它的应用。利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可以快速有效的设计由软件组成的常规数字滤波器,可以随时对比设计要求和滤波器特性调整参数,直观简便,极大的减轻了工作量,有利于滤波器设计的最优化。 本课题在基于Matlab的FIR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编程以及实际应用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数据开题报告

篇一:大数据时代内部控制-论文开题报告(初稿)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200年月日 2 篇二:开题报告 1042806125沈东东 (1) 江苏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概述表 篇三:大数据时代下微博广告的互动营销策略分析(开题报告) 武汉工程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大数据时代下微博广告的互动营销策略分析 学号 1007080128 姓名指导教师院(系)专业 日期 2014年3月23日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近年来大数据(big data)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和热议,“数据”这个词我们都很容易理解,但“大数据”却让很多人觉得很遥远,深不可测。如今不管是大企业精英还是普通公众都在呼喊要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革,可真正做出成果的却寥寥无几。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改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成为各行各业工作者们迫切想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其实“大数据”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专业词汇,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据悉,“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而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能。 大数据背后对消费者的精准洞察能够为广告主带来有效的决策和评估,这也是广大广告主们渴求大数据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社会化媒体的热门特别是微博平台的火爆,给企业主们提供了一个跟消费者近距离互动交流的机会。通过微博的互动营销,深度挖掘消费者背后的行为数据,可以为企业主提供最精准的决策和评估,使广告效果最大化。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 主要内容 研究从当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出发,来分析微博广告的互动营销策略。首先阐释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及对广告行业的影响,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广告格局的变化以及广告精准决策和评估的突破。接着引出微博广告的热门,从微博平台的火热到微博广告的精准投放来论述微博广告的应用价值。同时从微博广告的营销模式中挖掘最具代表性的互动营销来进行分析,如何通过大数

数据库开题报告doc

数据库开题报告 篇一: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开题报告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开题报告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生:李清学号:09246XX6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数据库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 ,是计算机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作为计算机软件的一个重要分支,数据库技术一直是倍受信息技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当前,数据库技术已成为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数据库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组成核心,更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撑技术之一。因此,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掌握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对有关数据库发展的文献进行了收集整理,以求在对现有相关理论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据库发展进行综合论述,对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总体态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推动数据库技术研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论文综述 1、数据库技术发展历程:许多年以来在数据库技术领域很少有重大的技术创新能够引起人们对整个数据库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XX年DB2 9中推出的pureXML技术,对过去数十年来关系型数据库的最基本的数

据组织方式进行了重大的创新,第一次让我们对数据库的历史,以及过去支撑其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和外部挑战从新的角度进行审视。今天我们很少去回顾数据库的历史,对于绝大多数IT技术人员,数据库等同于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则和表紧密联系。E-R模型几乎是我们描述世界的唯一方式,SQL语言是数据库信息访问处理的唯一手段。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为了一种宗教式的信仰,数据相关的所有理论问题似乎都已经解决。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产生转折,所有重大技术的产生及发展都有其生存的土壤。40年前数据库的诞生并不是关系型数据库,第一代的数据库第一次实现了数据管理与应用逻辑的分离,采用层次结构来描述数据,是层次型数据库(IMS)。第二代数据库奠基于上世纪70年代 E.F Codd博士提出的关系型理论以及SQL语言的发明。实现了数据建模和数据操作处理的标准化,关系型数据库在其后的20多年的时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的演进主要集中在性能、扩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其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技术理念并没有大的变化。 与之相反,在过去的20多年里,IT产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一系列技术及理念的创新。数据库所生存的外部土壤随着Internet以及在网络环境下IT系统互联互通相互协作的趋势,对信息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开题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2006级1班课题名称:基于MATLAB的指纹图像预处理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 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共XX周) 学生姓名:XX学号:XX 指导教师:XX 报告日期: XX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1

1.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1、指纹识别及其优点。人手的指纹即为手指皮肤上的花纹,它是人的一种生物特征。该特征具有独特的性质,其花纹的细节由细微纹点和纹脊的起点、终点、分叉、结合等组成。正是这些无穷无尽的细节特征组合构成了指纹 的唯一性。事实上,甚至包括双胞胎,世界上两个指纹相同的几率<1/ 9 10,几乎为零,这就构成了指纹的第一大特 点。指纹特征的另外几大特点是:不变性——即指纹的图案永远不会改变;与主体永不分离性——即指纹不存在丢失、遗忘、被窃取的可能;指纹的使用比起其它证卡来说更快捷、安全、准确、无干扰,可实现快速登录注册,系统兼容性好,也就是说可以独立或者通过联网构成系统且很容易并入各类证卡和定义识别系统中。因此,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广(除化学家和矿工外均能鉴定)。 2、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发展现状。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集计算机、网络、光电技术、图像处理、智能卡、数据库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高技术。目前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采用先进的光电识别办法采集一个指纹信息,并把它变成可以和已由计算机处理过的暗码相比对的代码。这些代码都经过加密处理,然后经独特的相关算法进行识别判断,在算法上有的采用是一个指纹的全部图案,而有的是指纹的特殊细节。 目前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已具有如下特点:(1)可靠性:采用独特的容错技术,既使指纹有破坏,即指纹不全或指纹随时间有自然的变化时也不影响正确识别。(2)快捷性:大多数系统鉴别时间仅需1~3s,登录注册一个新客户只需1m in的时间。(3)灵活性:一个指纹信息的代码可以压缩到几十个字节到几百个字节,因此可以存放在一个磁条上或者一张两维条码卡上或者IC卡上,甚至几个指纹代码可以存在一张智能卡上。当然,成千上万的代码可以存放在局域或网络化数据库中,这样,代码可以沿网络迅速传输,因而可以灵活的构成各类系统,即可以独立使用或集成到一个大范围的出入口控制或者安全处理系统如证卡存档识别系统中。(4)可接受性:一个因素是目前的系统具有高性能;另一个因素是目前的系统设计已考虑到人类工程学设计,因而易被用户接受。(5)安全性:所有个人代码都经过了特殊加密,通过所存储的代码不可能复原原指纹,彻底避免了指纹的冒用,因此既使证卡丢失,也不存在安全问题。(6)方便性:目前出现的各类指纹识别系统一般外观设计精巧、结实,采用了精密独特的光电系统,具有LD或全程液晶提示,备有多种安装模式。(7)兼容性:可以与现有的各类系统兼容,可实现全自动化的识别。(8)实时性:可实现完整的跟踪、实时报警功能。正是由于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具有如上特点的指纹识别技术,因此以此为基础的个人识别技术,即证卡、代码、指纹的综合动态模式组合,将可以对不同的应用场所提供不同的安全等级。 3、市场前景。自动指纹识别系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众所周知,指纹识别最早是在罪犯鉴别中应用,它对于提高侦破手段、震慑罪犯、打击刑事犯罪成为强有力的武器并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目前的了解,A F IS的其它适用场所为:政府各类机要部门(例如档案馆(室)、机要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生产重地、机场、军事要地(例如基地、仓库)、重要军事装备或关键设备的启动控制、银行金库、金融系统、代保管库、博物馆、珍宝馆、高级住宅、高级宾馆等重要门禁或入口控制、汽车门锁等。除此之外,另一大潜在应用前景是:自动取款机(A TM)、信用卡、驾驶执照、身份证、医疗健康卡、移民登记、计算机系统安全、机械登记等方面。1、指纹锁,指纹锁可以装在门里、车内、保险箱柜的内部,外面无锁眼,从而避免了撬锁,可广泛用于金库、保安、银行、出纳、自动门、百叶门、保险柜、电控装置等门禁系统中。2,指纹卡,国际上偷盗使用卡和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仅1995年英国因此损失8千万英镑,法国损失3100万英镑,目前我国信用卡用户已达2~3千万,利用信用卡犯罪我国也在呈不断上升趋势。我国政府打算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400多个城市的3亿人中推广信用卡,预计发行量将达到2亿张。目前我国IC卡年产量已达6千万张,生产能力已达1亿张,全世界到2000年IC卡的总需求超过38亿张,我国需求量为年均2千万张。目前,国内各种磁卡、IC卡系统已十分普遍。例如:大庆市1996年已拥有医疗保险IC卡80万张,全国联网的200电话磁卡已有上百万用户。由于指纹识别技术的诸多优点,可以预料,一方面指纹卡将会在一切需要验证身份的场所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拓宽;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推动,指纹识别技术也会不断提高,在其识别可靠性、速度、成本等方面进一步朝实用化迈进。我们期待着指纹识别这一高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应有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