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动物遗传学复习

一、发展史

1856~1865年间,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学中的两条基本规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

1910年,摩尔根和他的3位弟子发现经典遗传学中的第三个基本规律——遗传连锁规律。并且在1926年发表了著名的《基因论》首次阐明了基因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1953年沃深和克里克准确地阐明了DNA双螺旋分子结构。

1944年由Oswald Theodore Avery 等人完成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1952年Alfred Day Hershey和Martha Chase 通过噬菌体的感染实验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957年Heinaz Fraenki-Conrat 和B. Singre 通过烟草花叶病毒实验证实RNA也是遗传物质。

1985年Karry Mullis 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二、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是遗传物质的旁证:1、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和质量的恒定性。2、紫外线诱变作用于DNA的关系。

DNA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4钟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1943年英国Chargaff 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的摩尔含量总是相等的这一定律被称为Chargaff当量定律。

DNA二级结构:指两条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爽螺旋结构。

跳跃基因: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发现基因组中的某些成分位置的不固定性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些转移的成分叫跳跃基因。

断裂基因:绝大部分真核基因的编码序列是不连续的,它们往往被一些非编码的DNA序列间隔开,形成一种断裂结构,这些非编码的DNA在转录后的RNA加工过程中被剪切掉。

外显子: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

内含子:非编码的间隔序列。

GT-AG法则:在没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是RNA剪接的信号,这种接头形式叫GT-AG法则。

开放阅读框:结构基因中从气势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的这一段核苷酸区域,期间不存在任何终止密码,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这一区域被称为开放阅读框。

侧翼序列:每个结构基因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外显子的外侧,都有一段不被转录和翻译的非编码区,称侧翼序列。

调控基因,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终止子、核糖体结合位点、假冒和加尾信号。

基因组:一个物种单倍体染色体所携带的一整套基因称为该物种的基因组。

C值:每一种生物中的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是特异的,被称为C值。

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一个基因家族。

染色体与染色质:两者是细胞周期不同阶段两种可以相互转变的形态结构,区别主要并不在于化学组成上的差异,而在于包装程度不同。

染色质组成: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H2A-H2B-H3-H4)2

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份子的组蛋白H1.

染色质高级结构:直径约为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是形成染色质的一级结构。核小体串珠结构进一步螺旋化,每周螺旋6个核小体,形成外径30nm、内径10nm、螺距11你们的螺线管,这是包装的二级结构。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300nm的圆筒状超螺线管,称为染色质包装的三级结构。

染色体主要结构:着丝粒、次缢痕、随体、核仁组织区、端粒。

构成染色体DNA的关键序列:一个是DNA复制起点,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自我复制,二是着丝粒,使细胞费列时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三是端粒,以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分裂一次,没有联会,姐妹染色单体没有交换,子细胞中有成套遗传物质。

意义:细胞的有丝分裂既维持了个体正常生长发育,又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分裂两次,有联会,并且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子细胞中只有体细胞的一半遗传物质。意义: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物种在世代交替和延续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亦即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此外,通过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随机重组,产生了配子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创造了物种的变异性。

减数分裂I可分为:

(1)前期I、细线期、偶星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2)中期I,(3)后期I,(4)末期。

同源染色体:指大小、形态结构形同,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一对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并精确配对的过程。

二价体:配对的同源染色体通过联会所形成的复合结构。

姐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他们互称姐妹染色单体。

四、遗传信息的改变

染色体畸变:(1)染色体结构的改变,(2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1)缺失

(2)重复:①位置效应,一个基因随着染色体畸变而改变它和相邻基因的位置关系,所引起表型改变的现象。②剂量效应,由于基因数目的不同,而表现了不同的表型差异称为剂量效应。

(3)倒位:对生物进化的影响,由于染色体一次一次地发生倒位,而且倒位杂合体通过自交会出现倒位纯合体后代,因而使它们与原来的物种不能受精,形成生殖隔离,往往会形成新的物种,促进物种的进化。

物种染色体结构发生缺失、重复、倒位,杂合体在细胞学检测下联会是会形成环状或瘤状结构。

(4)易位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片段断裂、重接导致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整倍体的变异,整倍体是指含有完整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

(2)非整倍体的变异,非整倍体指细胞中含有不完整的染色体组的生物。

单体: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一条染色体(2n-1)的生物个体。

单倍体:指含有二倍体染色体组的一半染色体(n)的生物个体。

缺体: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成员全部丢失(2n-2)的生物个体。

多体:指二倍体染色体增加了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的通称。

三体:指多了某一条染色体(2n+1)的生物个体。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1)突变的重演性;

(2)突变的可逆性;

(3)突变的多向性;

复等位基因:生理功能和性状表型各不相同,在遗传上具有对应关系的基因叫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的产生是由于突变的多向性所造成的。

(4)突变的平行性;

(5)突变的有利性和有害性。

五、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

性状:是生物体外观结构、形态及内在生理、生化特性的统称。

显性性状:F1中表型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F1中并不表现,但经过F1自交能在F2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即基因的自由组合的类型。

等位基因:体细胞内处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一对基因。

表现型:基因和基因型所能表现出来的生物体的各类性状,包括外形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称为表现型。

纯合体:由纯合的基因型构成的个体。

杂合体:由杂合的基因型构成的个体。

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的F2表型分离比都是1:2:1,前者为F1是双亲的中间型,后者为镶嵌型。

多因一效:控制或影响某一性状的基因往往是很多的,这就是多因一效。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会影响或控制多个性状。

主基因:对某一性状发育起作用的多对基因中,其中一对基因起决定作用。

修饰基因:依赖主基因的存在而起作用,本身不发生作用,只是影响主基因的作用程度。复等位基因:指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人的ABO血型:

O型血:ii A型血:IA IA 、IAi B型血:IB IB 、IBi AB型血:IA IB

表现度: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一个外显基因其表现出来的程度。

外显率:在一特定环境中,同一基因所显示出的预期表现型效应的百分数。

互补作用:两对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一个心形状的发育,产生互补作用的基因。F2代分离比为9:7。

显性上位作用:两对基因共同影响一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基因能够抑制另外一对基因的表现。

F2代分离比为12:3:1。

隐性上位作用:F2代分离比为9:3:4。

重迭作用:指有两对基因的线性作用是相同的,个体内只要有任何一对基因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其性状即可表现出来,只有当这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性状才不被表现,而这两对基因同时存在显性时,其性状表现与只有一个显性时是一样的。F2代分离比为15:1。

抑制作用:F2代分离比为13:3。

积加作用:F2代分离比为9:6:1。

连锁遗传:来自同一亲本的两个性状,在后代中有较多的机会连锁在一起遗传的现象。

不完全连锁:在连锁遗传的同时还表现出性状的交换和重组的现象。绝大多数生物的性状都表现为不完全连锁,仅雄果蝇和雌家蚕中才发现完全连锁。

重组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XY型:包括人在内的全部哺乳动物、某些两栖类、某些鱼类、昆虫等。

XO型:蝗虫、蟋蟀、蟑螂、黄瓜虱等直翅目昆虫。

ZW型: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鱼类。

蜂和蚂蚁的性别由染色体倍数决定,由营养条件决定职能。

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即某些性状的遗传和性别有一定联系的一种遗传方式。伴性遗传特点:

(1)出现假显性现象

(2)正反交结果一样

(3)后代性状分离比例因性状不同而异

(4)隔代遗传

限性遗传:有些性状仅局限于某一性别,这样的性状称为限性遗传。

限性遗传特点:

(1)大多数受常染色体基因控制,少数受性染色体基因控制。

(2)大多数是多基因控制性状,少数受性染色体基因控制。

(3)限性性状虽为某一性别所具有,但另一性别也有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4)无固定遗传方式。

(5)遗传不能单用孟德尔分析法,需要更多统计遗传方式。

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又称性影响遗传,决定从性遗传的基因称为从性基因,一般位于常染色体,所以在两个性别中均可以得到表达,但同一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性别中显隐性关系不同。从性遗传特点:

(1)正反交结构一致。

(2)在不同性别个体性状的显隐关系不同。

(3)由常染色体基因决定。

六、群体遗传学基础

基因型频率: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型个体数占群体总数的比率。

某一基因型个数

基因频率= 群体总数

基因频率: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占其同一位点全部基因的比率。

某基因个数

基因频率= 群体中同一位点基因总数

平行群体:指在世代更替的过程中,遗传组成(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变的群体。

平行群体必备条件:

(1)必须是大群体

(2) 随机交配

(3) 无迁移现象

(4) 无突变

(5)无选择

哈代-温伯格定律的要点:

(1)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世代不变。

(2)任何一个大群体,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一对常染色图基因型频率就达到平衡,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直进行随机交配,这种平衡状态始终不变。(3)在平衡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为:

D=p2

H=2pq

R=q2

平衡群体的性质:(1)在二倍体遗传平衡群体中,杂合子(Aa)的频率H=2pq的值永远不会超过0.5。

(2)杂合子频率是两个纯合子频率乘积平方根的2倍:

H=2(RD)1/2

影响频率变化的因素有:迁移、突变、选择、遗传漂变、随机交配的偏移。

如果A a的突变率比a A的突变率大1倍,即u=2v时,则a的频率逐代增加,增加到q=2/3时,基因频率又打到新的平衡。

遗传漂变:由某一代基因库中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所发生的机误,这种机误而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称为基因的随机漂变或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的的方向:遗传漂变的的方向是不定的,但趋势是频率高的基因容易向高频率漂变,频率低的基因容易消失,低频率基因向高频率基因漂变概率很小。

遗传漂变的范围:基因频率遗传漂变的范围为大于0而小于1。

七、数量遗传学基础

质量性状:有一类性状可明确地区分成若干种相对性状,并可用形容词进行描述,则称为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有一类性状,由于其变异是连续的,无法用形容词描述,只能用度、量、衡等工具进行测定,并用数量来表示,称为数量性状。数量性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度量值表现为一个正态分布。

多基因假设的主要论点:数量性状同时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作用,其基因型是由大量的、效用微小而类似的、并且可加的基因所组成,这些基因一般没有显隐性区别,此外,数量性状的表现对环境影响相当敏感。

数量性状的表型值是由基因型值和环境值共同作用的结果:P=G+E (P为表型值,G为基因型值)

基因值的3中不同效应:基因加性效应(A)、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D)、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效应(I):

即G=A+D+I 或P=A+D+I+E

重复力:指家禽个体同一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相关程度的度量。

广义遗传力: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用H2表示:H2=VG/VP

狭义遗传力:指数量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用h2表示:h2=VA/VP

统计分析方法有两种:子亲回归和同胞相关。

遗传相关:生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是遗传的,由此造成的相关称为遗传相关。遗传相关的基础是一因多效和基因连锁。

环境相关:一些性状在家畜发育过程中受到相同条件的影响所产生的相关称为环境相关。性状间的表现相关就是性状表型值间的相关,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就是性状育种值间的相关,性状间的环境相关就是性状环境偏差间或剩余值间的相关。

性状间遗传相关的估计主要有两种方法:亲自相关法和同胞相关法,也称为亲自协方差法和同胞协方差法。

十、非孟德尔遗传

非孟德尔遗传的研究内容包括:母体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基因组印迹和核外遗传。

1923年摩尔根的学生Sturtevant 发现椎实螺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巴氏小体:XX个体中失活的那条X染色体称为巴氏小体。

母性影响与细胞指遗传的异同:

相同点:正方交结构不一致。

不同点:细胞质遗传的性状,表型是稳定的,受细胞质基因控制。母性影响的性状,有持久行的,也有短暂性的,受核基因控制。

核外基因的遗传特征:

(1)无组织特异性。

(2)为多拷贝基因组,但其含量仅占细胞总DNA的0.5%左右。

(3)结构一般为共价、闭合、环状分子,分子量小,在几百kb以下,远远小于核基因组。(4)呈现严格的母系遗传特性。

(5)遗传上具有自主性。

(6)进化速率不同。

(7)基因转移。

动物遗传学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 二、1.核型:把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或谋一份类群的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照他 们的相对恒定性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三、2.遗传多样性:在广义上是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核、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 异程度,狭义上则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四、3.剂量效应:某一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果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累加的增长或减少。 五、4.DNA复性:当温度减低后,变性的DNA分子有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六、5.GT-AG法则:真核生物的基因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 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RNA剪接信号的形式称为GT-AG法则。 七、6.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八、7.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一组基因称为 一个基因家族。 九、8.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它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 部核苷酸序列。 十、9.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片段打下标识、 烙印的过程。 十一、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100%。 十二、11.基因定位:就是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十三、二、选择题 十四、1.在DNA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D) 十五、A.引发酶连接酶聚合酶 D.单链结合蛋白 十六、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C) 十七、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B) 十八、,2Aa,48aa ,42Aa,9aa ,10a ,50aa 十九、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B) 二十、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 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 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 二十一、 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B)A.前期 B.

初等数论_附录1_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1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一 1. (ⅰ) 由a b知b = aq,于是b = (a)(q),b = a(q)及b = (a)q,即a b,a b及a b。反之,由a b,a b及a b 也可得a b; (ⅱ) 由a b,b c知b = aq1,c = bq2,于是c = a(q1q2),即a c; (ⅲ) 由b a i知a i= bq i,于是a1x1a2x2a k x k = b(q1x1 q2x2q k x k),即b a1x1a2x2a k x k;(ⅳ) 由b a知a = bq,于是ac = bcq,即bc ac; (ⅴ) 由b a知a = bq,于是|a| = |b||q|,再由a 0得|q| 1,从而|a| |b|,后半结论由前半结论可得。 2. 由恒等式mq np= (mn pq) (m p)(n q)及条件m p mn pq可知m p mq np。 3. 在给定的连续39个自然数的前20个数中,存在两个自然数,它们的个位数字是0,其中必有一个的十位数字不是9,记这个数为a,它的数字和为s,则a, a 1, , a 9, a 19的数字和为s, s 1, , s 9, s 10,其中必有一个能被11整除。 4. 设不然,n1= n2n3,n2p,n3p,于是n = pn2n3p3,即p3n,矛盾。 5. 存在无穷多个正整数k,使得2k1是合数,对于这样的k,(k1)2不能表示为a2p的形式,事实上,若(k 1)2= a2p,则(k 1 a)( k 1 a) = p,得k 1 a = 1,k 1 a = p,即p = 2k 1,此与p为素数矛盾。 第一章习题二 1. 验证当n =0,1,2,… ,11时,12|f(n)。 2.写a = 3q1r1,b = 3q2r2,r1, r2 = 0, 1或2,由3a2b2 = 3Q r12r22知r1 = r2 = 0,即3a且3b。 3.记n=10q+r, (r=0,1,…,9),则n k+4-n k被10除的余数和r k+4-r k=r k(r4-1)

动物遗传学【试题+答案】

试题 2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表明,起__转化_作用的物质是_DNA______而不是RNA。44、果蝇唾液腺含有 4 对染色体,在实验中加入1NHCl目的是对剥离出的唾液腺染色体进行解离。 47、在有D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 ,而在没有DNA的生物,则其遗传物质是RNA 。 48、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核酸蛋白,其中主要是DNA、非组蛋白和组蛋白,现已肯定DNA 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 65、据测定,一个核小体及其连接丝约含200 个碱基对的DNA,其中146 个碱基对盘绕在核小体表面 1.75 圈,其余50~60 个碱基对连接两个核小体。66、由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是核小体、螺旋体、超螺旋体、___染色体___. 67、某生物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形成3 个二价体和12 个染色单体。 68、减数分裂前期Ⅰ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五个时期。 69、许多生物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一般具有组成核仁的功能,因而称为核仁组织中心。 70、染色体经碱性染料处理后,它的臂部位被染色,而着丝粒部位几乎不被染色。 71、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是有DNA 、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 80、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重组。

11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114、DNA双螺旋的直径是20 ?,各对碱基上下之间的距离为 3.4 ?,每个螺旋距是34 ?,每个螺旋包括10 对碱基。 120、猪正常体细胞内含有19对染色体。其脑细胞中含有38 条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38 条染色体;极体中含有19 条染色体;受精卵中含有38 条染色体;精子中含有19 条染色体。 121、电镜下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根据着丝点位置和形态可呈V 、L 和棒形型。 134、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每个染色单体成为一个子染色体。 140、每条染色单体是由 2 条DNA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质线。 141、基因的侧翼序列是指每个结构基因在(第一个外显子)和(最后一个外显子)的外侧,都有一段不被转录和翻译的非编码区。 142、某DNA的核苷酸中,A的含量为30%,则G的含量为20% 。 143、在染色体上可以转移的基因,称为跳跃基因。 144、减数分裂过程中时间持续最长的时期是分裂前期I ,这个时期被细分为 5 个时期。 146、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过程,一般以前期时期的时间最长。 147、信号肽序列是指在(分泌)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在(起始密码子)之后,有一段编码富含疏水氨基酸的多肽序列。 148、开放阅读框是指结构基因中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这一段核苷酸区域,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

新版动物遗传育种学总复习试题【精】

遗传育种总复习 一、选择题。 1、染色体减数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A 】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C.有丝分裂前期 D.有丝分裂中期 2、A、B为两个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A 】 A、2 B、3 C 、4 D、5 3、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基因称为()。【 A 】 A.致死基因 B.半致死基因 C.有害基因 D.显性基因 4、猪的染色体数目是条。【 C 】 A.60 B.46 C.38 D.66 5、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那么G的含量为( C )。【 C 】 A、19% B、25% C、31% D、不能确定 6、关于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C 】 A、突变一定有害 B、突变一定有利 C、突变一般有害 D、突变一般有利 7、A、B为两个不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C 】 A、2 B、3 C 、4 D、5 8、数量性状选择效果要好,需要()。【 C 】 A、遗传变异程度低 B、遗传力低 C、选择强度高 D、环境造成变异程度高 相关:要想数量性状选择效果好的条件:1、遗传差异大 2、选择差异大 3、育种值估计准确性高4、世代间隔小5、被选性状的数目N为3-5为宜6、遗传相关(回避同一个群体同时选两个相关的性状) 9、水牛的染色体数目是( 48 )条。【 B 】 A、60 B、48 C、30 D、24 10、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G+A的含量为()。【 C】 A、38% B、50% C、31% D、不能确定 11、染色体片段断裂后倒转180度重新连接,是()。【 A 】 A、倒位 B、易位 C、占位 D、重复 12、位于X染色体与Y不同源部分的基因表现出()。【 C 】 A、常染色体遗传 B、限性遗传 C、伴性遗传 D、限雄遗传 13、遗传参数中,衡量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比例的是()。【 C 】 A、遗传力 B、重复力 C、遗传相关 D、育种值14、黄牛的染色体数目是()条。【 A 】 A、60 B、46 C、30 D、24 15、从细胞核内传递遗传信息到细胞核外的物质是()。【 C 】 A、DNA B、tRNA C、mRNA D、蛋白质16、要判断一个体在一显性完全的基因座位是否是杂合体,可以()。【 B 】 A、根据本身表现型 B根据测交结果 C、根据父亲表现型 D、根据母亲表现型 17、一男子为红绿色盲,其女儿为正常,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所生儿子率为多少?【 A 】 A、1/2 B、1/3 C 、1/4 D、1/5 18、遗传力的取值范围( )。【 C 】 A.2~3 B.0.5~1 C.0~1 D.1~2 19、真核生物的终止密码子是()。【 D 】 A、AUA B、AUG C、AGG D、UAG 20、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并识别密码子的物质是()。【B 】 A、rRNA B、tRNA C、mRNA D、蛋白质 21、若100%的性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则互换率为:()【 A 】 A、100% B、50% C、200% D、25% 22、Aa 个体可以产生几种配子?【 B 】 A、1 B、2 C、3 D、4 23、有一只能育的变性公鸡,用它与正常母鸡交配,它们产生的后代中性别雄:雌比例为()。【 B 】 A、1:2 B、1:3 C 、1:4 D、1:5 24、同型交配时能改变()。【 B 】 A.基因频率 B.基因型频率 C.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D.基因 25、一男子为红绿色盲,其女儿为正常,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所生女儿为携带者的几率为多少?【 A 】 A、1/2 B、1/3 C 、1/4 D、1/5 26、数量性状的特点是( )。【 A 】 A.需要测量 B.从外观可看出区别 C.由单个基因决定 D.变异间断分布 27、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是()。【 B 】 A、AUA B、AUG C、AGG D、UAG 28、反密码子位于()。【 B 】 A、rRNA B、tRNA C、mRNA D、蛋白质 29、转录的产物是()。【 C 】 A、DNA B、染色体 C、RNA D、蛋白质 30、AaBb的个体能产生()种类型的配子。【 C 】 A、2 B、3 C 、4 D、5

数据结构附录习题及B卷答案答案

数据结构附录A 样卷一 一、判断题:(10 分) 正确在括号内打√,错误打× ( ) 1.在单链表中,头结点是必不可少的。 ()2.如果一个二叉树中没有度为1的结点,则必为满二叉树。 ( ) 3. 循环链表的结点结构与单链表的结点结构完全相同,只是结点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 ) 4. 顺序存储结构只能用来存放线性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只能用来存放非线性结构。 ( ) 5. 在一个大根堆中,最小元素不一定在最后。 ( ) 6. 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之和。 ()7. 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的散列表中,所有同义词在表中相邻。 ()8. 内部排序是指排序过程在内存中进行的排序。 ()9. 拓扑排序是指结点的值是有序排列。 ( )10. AOE网所表示的工程至少所需的时间等于从源点到汇点的最长路径的长度。 二、选择题(30分, 每题1.5分) 1.有一个含头结点的单链表,头指针为head, 则判断其是否为空的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 A. head=NIL B. head^.next=NIL C. head^.next=head D. head<>NIL 或 A. head==NULL B. Head->next==NULL C. head->next==head D. Head!=NULL 2.非空的循环单链表head的尾指针p满足______________。 A. p^.next=NIL B. p=NIL C. p^.next=head D. p=head 或 A. p->next=NULL B. p==NULL C. P->next==head D. p==head 3.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可随机访问任一个元素 B、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的长度成正比 4.若某链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和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 B、双链表 C、单循环链表 D、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5.若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第i个元素及其前驱的值,则采用存储方式节省时间。 A、单链表 B、双链表 C、单循环链表 D、顺序表 6.设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A,B,C,D,则借助一个栈所得到的输出序列不可能的是。 A、 A,B,C,D B、D,C,B,A C、 A,C,D,B D、D,A,B,C 7.一个队列的入队序列是1,2,3,4,则队列的输出序列是。 A、4,3,2,1 B、1,2,3,4 C、1,4,3,2 D、3,2,4,1 8.设循环队列中数组的下标范围是1~n,其头尾指针分别为f,r,若队列中元素个数 为。 A、r-f B 、r-f+1 C、(r-f+1)mod n D、(r-f+n)mod n 9.串是。 A、不少于一个字母的序列 B、任意个字母的序列 C、不少于一个字符的序列 D、有限个字符的序列 10.数组A[1..5,1..6]的每个元素占5个单元,将其按行优先次序存储在起始地址为1000的连续内存单元中,则A[5,5]的地址是。 A、1140 B、1145 C、1120 D、1125 11.将一棵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从根这一层开始,每一层从左到右依次对结点进行编号,根结点编号为1,则编号为49的结点的左孩子的编号为。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复习课程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 答案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联会 核型 随机交配 数量性状 遗传相关 剂量效应 等位基因 DNA的复性 基因突变 核小体 GT-AG法则 复等位基因 孟德尔群体 遗传标记 母体效应 PCR 同源染色体 基因家族 卫星DNA

基因定位 基因 遗传力 基因组印记遗传多样性图距单位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遗传漂变 密码的简并性移码突变 冈崎片段 不对称转录基因工程 启动子 信号肽 帽子结构RNA剪接 缺失

假显性 单倍体 嵌合体 主效基因 二、填空 1.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 2.根据着丝点位置的不同,染色体可分为()、()、 ()和()四种类型。 3.基因的相互作用包括()、()、()和 ()。 4.在性别控制中,精子分离法包括()、()、()、()、()和激光细胞分离器法。 5.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 ()。 6.DNA二级结构的类型主要有()、()、()、()和()。 7.断裂基因由()和()间隔组成。 8.根据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可分为()、() ()和()。 9.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和 ()。 10.解释杂种优势产生的学说有()和()。 11. 染色体要确保在细胞世代中的复制和遗传,起码应具备三种功能元件,一个是(),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二是 (),使细胞分裂时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三是(),以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2. 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为模板,其中将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而另一条不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 13. 染色体结构畸变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缺失、()、()和易位。 14. 在人类中,大约12个男人中有一个色盲患者(色盲是由于性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则女人中色盲患者的概率为()。 15.数量性状的表型值是由基因型值和环境值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基因型值又可剖分为()、()和(),用公式表示为 ()。

附录1试题库及答案

名词解释: 1 动态:指生产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规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的状态。 2 单向流:指空气朝着同一个方向,以稳定均匀的方式和足够的速率流动。单向流能持续清除关键操作区域的颗粒。 3 静态:指所有生产设备均已安装就绪,但没有生产活动且无操作人员在场的状态。 4 密封:指将容器或器具用适宜的方式封闭,以防止外部微生物侵入。 填空 1 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2 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A、B、C、D 3 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 4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5 为减少尘埃积聚并便于清洁,洁净区内货架、柜子、设备等不得有难清洁的部位。门的设计应当便于清洁。 6 应设送风机组故障的报警系统。应当在压差十分重要的相邻级别区之间安装压差表。压差数据应当定期记录或者归入有关文挡中。 7 热力灭菌通常有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 8 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是B级。高风险操作区A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是C级和D级判断

1 C级洁净区和D级洁净区没有动态监测的要求。(×) 2 应当根据产品及操作的性质制定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这些参数不应对规定的洁净度造成不良影响。( √ ) 3 应当制定适当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监测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操作规程中应当详细说明结果超标时需采取的纠偏措施。(√) 4 为了方便检查和监督工作,监督和管理人员可在无菌生产的洁净区进行随时进入。(×) 5 个人外衣不得带入通向B级或C级洁净区的更衣室。每位员工每次进入A/B 级洁净区,应当更换无菌工作服;或每班至少更换一次,但应当用监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操作期间应当经常消毒手套,并在必要时更换口罩和手套。(√) 6 洁净厂房的设计,应当尽可能避免管理或监控人员不必要的进入。B级洁净区的设计应当能够使管理或监控人员从外部观察到内部的操作。(√) 7 应当特别保护已清洁的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器具及产品直接暴露的操作区域。(√) 8 当使用或生产某些致病性、剧毒、放射性或活病毒、活细菌的物料与产品时,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和压差应当适当调整,防止有害物质外溢。必要时,生产操作的设备及该区域的排风应当作去污染处理(如排风口安装过滤器)。(√) 9 应当能够证明所用气流方式不会导致污染风险并有记录(如烟雾试验的录像)。(√) 10 为了方便操作和降低污染可以将物料或产品用传送带直接传送到不同的区域(×) 11 关键设备,如灭菌柜、空气净化系统和工艺用水系统等,应当经过确认,并进行计划性维护,经批准方可使用。(√) 12 过滤器应当尽可能不脱落纤维。严禁使用含石棉的过滤器。过滤器不得因

动物遗传学试题

动物遗传学试题一 (一)、解释名词概念(每题 3分,共24分) 1. mRNA信使(Message) RNA简称mRNA携带从DNA编码链得到的遗传信息,在核糖体上翻译产生多肽 的RNA 2. 外显度: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一个外显基因或基因型其表型表现岀来的程度。 3. 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4. 遗传漂变:这种由于抽样误差而引起的群体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遗传漂移,也称为遗传漂变。 5.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6. 转座:转座因子改变自身位置的行为,叫作转座。 7. 遗传图谱(Genetic map ):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依据测交试验所得重组值及其他方法确定连锁基因或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线性图。 8. 同义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碱基替换没有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基因突变具有许多特征,如具有有害性和有利性,此外,其他特征还包括多向性、可逆性、重复性、平行性。 2. 经典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分别为: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或独立分配)定律,以及摩尔 根的一连锁与互换_定律。 3. 动物体内的淋巴细胞有 B、T两种,其中细胞免疫依赖 T 淋巴细胞介导,而体液免疫依赖 B 淋巴 细胞发挥作用。 4. 染色体数量具有物种特异性,如人的染色体有23对,猪的染色体有19对,鸡的染色体有39对。 5.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题 2分,共14分) 1. 形成三色猫的遗传机制为(B) A. 母体效应 B.剂量补偿效应 C.基因组印迹 D.核外遗传 2. 人的全基因组大小约为(C) 6 9 — 6 9 A. 1.0 X 10 B. 1.0 X 10 C. 3.0 X 10 D. 3.0 X 10 3. 以下有关遗传力的描叙错误的是(D) A. 广义的遗传力为遗传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例; B. 狭义的遗传力指加性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例; C. 生长性状的遗传力普遍大于繁殖性状的遗传力; D. 遗传力越大,表型选择的效果越弱。 4. 依据cDNA建立的图谱应该称为(C) A.遗传图谱 B.序列图谱 C. 转录图谱 D.物理图谱 5. 紧急状况下采集毒蛇血清用于治疗患者的机理为(D) A.细胞免役 B.体液免疫 C. 主动免疫 D. 被动免疫 6. 男人秃头的几率高于女人的原因是秃头性状表现为(C) A.伴性遗传 B.限性遗传 C. 从性遗传 D.性连锁遗传 7. 用于检测目的基因 mRNA表达的杂交技术为(A) A. Northern 杂交 B. Western 杂交 C. Southern 杂交 D. 原位杂交

动物遗传学试题(A答案)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 动物科学专业《动物遗传学》课程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信息如何决定生物性状发育的科学。. Variation:(变异)子代与亲代不相同的性状。 染色体组型:由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形态特征和大小顺序排列构成的图形。 减数分裂:在真核生物性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 Character:(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总称。 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的形状与亲本之一完全一样的现象。 Linkage group:(连锁群)在染色体中具有不同的连锁程度并按线性顺序排列的一组基因座位。 形态标记:以生物体的形态性状为特征的遗传标记。 物理作图:把基因组分解成为许多较小的DNA片段,然后再把这些DNA片段连接起来,构建一个由DNA片段重叠组成的物理图。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和树木改变. 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 缺失:染色体出现断裂并丢失部分染色体片段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非孟德尔遗传:由于染色体外基因并不是随同染色体的复制和分裂均等的分配给两个字细胞而是在细胞质中随机地传递给子代,因而其遗传规律不符合孟德尔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规律,及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表现不一致,或只表现父本性状,或只表现母本性状。 母体效应:也称母性影响,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性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而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导致子代的表现型相关的现象。 剂量补偿:男女之间X染色体连锁基因表达水平相等的现象,人类遗传学上称为剂量补偿。 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改变不依赖于DNA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而是受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作用,而且这种改变能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向后代遗传的现象。 基因组印记:后代中来自亲本的两个等位基因只有一个表达的现象。 基因频率:在一群体内,某个特定基因占该座位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二、填空题 1.染色体根据着丝粒位置分为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2.遗传标记有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标记四种类型 3.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是最早出现的DNA标记 4.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大类型 5.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方式 6.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可分为缺失、重复、倒位、异位四种类型 7.有丝分裂可分为G1、 S、 G2 、M 期四个时期 8.与性别有关的遗传包括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三种方式。 9.基因突变的原因有自发突变、化学诱变、物理诱变三种途径 10.核外遗传包括线粒体、叶绿体、F因子、质粒四种体系 11.影响群体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迁移、选择、遗传漂变和随机交配的偏移等五种因素 12.数量遗传学中性状可根据复杂程度分为简单性状和复杂性状;根据遗传基因多少和表型连续与否可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13.两对自由组合基因的互作方式主要有互补作用、加黑作用、重叠作用、上位作用、抑制作用。 14.重组率计算公式: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数/配子总数)×100﹪或重组率(﹪)=(重组个体数/重组子代的个体总数)×100﹪ 15.脉冲场凝胶电泳突破了琼脂糖凝胶分离大分子DNA限制。 16.最常用的人工染色体有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和细菌人工染色体(BAC)两类 17.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有着丝粒、端粒和复制起点三个 18.遗传作图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基因座位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相互间的遗传距离19.遗传分析有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两种方式 三、选择题 1.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B) A.A.XY B.ZW C.XO D.ZO

(完整word版)GMP附录-中药饮片试题及答案

民生药业集团公司2015年GMP附录一中药饮片试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岗位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占试卷内容50分): 1. 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交叉污染、混淆、差错:生产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的,应对生产环境及产品微生物进行控制。 2. 中药饮片应按照品种工艺规程生产。中药饮片生产条件应与生产许可范围相适应,不得外购中药饮片的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 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实际能力,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 4. 从事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知相关的 劳动保护要求。 5. 从事对人体有毒、有害操作的人员应按规定着装防护,其专用工作服与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分别洗涤、整理,并避免交叉污染。 6. 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间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妨碍。 7. 应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不同特性及炮制工艺的需要,选用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设备。 8. 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县、容器应易清洁消毒,不易产生脱落物,不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9. 对每次接收的中药材均应按产地、供应商、采收时间、药材规格等进行分类,分别编制批号并管理。 10. 购入的中药材,每件包装上应有明显标签,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采收时间等信息,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 11. 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 日期、执行标准,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 12. 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按质量要求贮存、养护,贮存期间各种养护操作应当建立养护记 录; 养护方法应当安全有效,以免造成污染和交叉污染 13. 净制、切制可按止进行工艺验证,炮炙应按品种进行工艺验证,关键工艺参数应在工艺验证中体现。 14. 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总计划、验证方案、验证报告以及记录,确保验证的真实性。 15. 在同一操作间内同时进行不同品种、规格的中药饮片生产操作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 隔离措 施。 16.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按法定标准进行检验。 17. 每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留样,毒性药材及毒性饮片的留样应符合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规定。 18. 企业可选取产量较大及质量不稳定的品种进行年度质量回顾分析,其他品种也应定期进行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回顾的品种应涵盖企业的所有炮制范围。 19. 企业应设置中药标本室,标本品种至少包括生产所用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占试卷内容20分): 1. 企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应当至少具备哪些条件?(A D ) A. 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B. 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C. 并有中药饮片生产或质量管理三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二年的质量管理 经验; D. 并有中药饮片生产或质量管理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质量管理 经验。

动物遗传学试题(B)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动物科学专业《动物遗传学》课程试卷B答案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一、名词解释 1.核型: 2.遗传多样性: 3.剂量效应: 4.DNA复性: 5.GT-AG法则: 6.复等位基因: 7.基因家族: 8.基因: 9.基因组印记: 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 11.基因定位: 二、选择题 1.在DNA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 A.引发酶 B.DNA连接酶 C.DNA聚合酶 D.单链结合蛋白 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 A.XY B.XX C.ZZ D.ZW 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 A.50AA,2Aa,48aa B.49AA,42Aa,9aa C.100AA,10a D.50AA,50aa 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 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 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 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 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6.在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负责引物合成的酶是() A.引发酶 B.SSB C.螺旋酶 D.旋转酶 7.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主要作用是(A) A.引导合成冈崎片段 B.作为合成冈崎片段的模板 C.为DNA合成原料dNTP提供附着点 D.激活DNA聚合酶 8.下列关于单链结合蛋白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与单链DNA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 B.保护复制中的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 C.与单链DNA结合,降低双链DNA Tm值 D.以上都不对 9.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 A.引起碱基置换 B.形成嘧啶二聚体 C.导致碱基缺失 D.发生碱基插入 10.有关转录的错误描述是() A.只有在DNA 存在时,RNA聚合酶方可催化RNA B.需要NTP作原料 C.RNA链的延伸方向是3’→5’ D.RNA的碱基需要与DNA互补 11.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重复 B.基因突变 C.单倍体 D.嵌合体 12.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 A.XY B.ZW C.XO D.ZO 13.RNA与DNA生物合成相同的是() A.需RNA引物 B.以3'→5’方向DNA为模板 C.两条模板链同时合成 D.新链生成的方向5’→3’ E.形成3’,5’-磷酸二酯键

动物遗传学复习题

动物遗传学复习题

————————————————————————————————作者: ————————————————————————————————日期:

动物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遗传力:又称遗传传递力。指遗传变量占总变量的比例,通常用遗传变量占总变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1.广义遗传力:H2=遗传方差/总方差×100%=V G/Vp ×100% 2.狭义遗传力:h2=加性方差/总方差×100%=Va/Vp ×100% 2.无义突变:碱基替代后在mRNA上产生了无义密码子(终止密码)从而形成不完整的、没有活性的多肽链 3.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前期I,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的过程称为~。 4.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基因 5.测交:为了测试个体的基因型,用被测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杂交方式 6.同源染色体:指大小、形态结构相同,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一对遗传功能相似的染色体 7.非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的染色体互称~ 8.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断转移,如果是单向称单向易位,如果二者交换了片断则称相互易位 9.简并性:同一种氨基酸对应多个遗传密码的现象 10.有意义链:DNA转录时与mRNA具有相同序列的DNA单链称之 11.颠换:嘌呤与嘧啶之间的相互替换 12.缺失:指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携带的基因的丢失 13.转换:嘌呤代替嘌呤或嘧啶代替嘧啶的突变 14.假显性:在染色体缺失变异中由于携带显性基因的片断缺失,使原来的隐性等位基因表现出来的现象 15.双价体: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前期I,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了双价体。 16.缺体:指在染色体数量变异中,二倍体生物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2n-2 17.同义突变:在基因突变中,由于碱基替代产生了对应于同一种氨基酸的新密码,结果没有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 18.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型个体占群体总数的比率 19.连锁图:把一种生物的各连锁群内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基因的遗传距离给与标定所绘制的图称~ 20.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占同一基因座全部基因的比率 21.错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由于碱基替代产生新的密码子,使其原来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改变,从而使合成的蛋白质 性质发生改变 22.Mendel's群体:指具有共同的基因能库并由有性交配个体所组成的繁殖群体 23.单体:指二倍体生物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缺少一条染色体,使染色体的数目为2n-1 24.单倍体:具有性细胞(配子、精子或卵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25.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某些病毒中为R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6.移码突变:在DNA分子中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多个碱基对,使其后整个阅读框发生改变的现象 27.倒位:染色体上某区段正常排列顺序发生了1800的颠倒 28.染色体组型:通常把某种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状特征总称为该生物的组型。 29.质量性状:该性状可以明确地区分成若干个相对性状,并可以用形容词进行描述,eg:毛色 30.从性遗传:亦称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31.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在表型上不能明显区分为不同类型,而只有数量差异的一类性状 32.微效多基因:控制数量遗传的一系列效应的微小基因 33.主效基因:在多因一效的情况下,往往有一对基因对性状的发育起主要作用,称其为~ 34.重复力(率):指不同次生产周期之间同一生产性状重复程度的度量值 35.遗传相关:指同一个体两个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即由加性遗传效应引起的相关--r P=r A+rE 36.基因定位:将基因定位在生物体的某一染色体上特定部位的过程 37.多倍体:具有两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统称为~ 38.遗传工程:是按照人们预先设计的蓝图将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绕过有性繁殖导入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其获得新的遗传 性状,形成新的生物类型的遗传操作。广义的包括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狭义的仅指基因工程 39.载体:把外源基因引入受体细胞并在其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DNA分子 40.克隆:指生物个体、细胞的无性繁殖系,或同一基因或DNA片断的多份拷贝 41.细胞克隆:从单个细胞到一组具有同样遗传组成的细胞。 42.分子克隆:获得单个基因或DNA片段的多份拷贝 43.碱基互补配对:在DNA分子双链中,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总是A-T配对,C-G配对,这种规律称之为互补配对。 44.转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二、问答题 1、估计遗传相关有哪些用途? (1)预测间接选择的效果(间接选择:通过辅助性状间接达到对两性状间有较强的遗传相关目标性状选择的效果) (2)比较不同环境下的选择效果: (3)应用于估计复合育种值,制定综合选择指数 2、遗传密码有哪些特性? 三联性、非重叠性、连续性、简并性、有序性、通用性 3、试述基因平衡定律(哈代-温伯定律)的要点? (1)在一个完全随机的交配大群体内,若无其他因素干扰时群体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生物世代之将保持 不变 (2)处平衡状态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间关系如下:D=p2 H=2pq R=q2 (3) 非平衡大群体(D≠p2 H≠2pq R≠q2)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常体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就可达到平 衡 4、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机理是什么?

新版GSP附录培训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新版G S P附录培训试 题及答案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附录培训试题 姓名:________ 岗位: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 1、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包括几个附录() A 、3 B、2 C、5 D、6 2、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查验()以及相关的药品采购记录。 A、随货同行单(票) B、入库单 C、收款收据 3、收货过程中,对于随货同行单(票)或到货药品与采购记录的有关内容不相符的,由 ()部门负责与供货单位核实和处理。() A、采购部B、财务部C、质管部D、仓储部 4、收货人员应当将核对无误的药品放置于库房的哪个的区域。()A、合格区B、待验区C、发货区D、不合格区 5、验收药品应当按照批号逐批查验药品的合格证明文件,对于相关证明文件不全或内容与到货药品不符的,不得入库,并交()部门处理。 A、质管部B、仓储部C、业务部D、物流部 6、对到货的同一批号的整件药品。整件数量在2件以上至50件以下的,至少抽样检查几件?() A、2件B、3件C、4件D、5件 7、修改各类业务经营数据时,操作人员在职责范围内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修改。 A、质量管理人员B、信息管理人员C、企业负责人 8、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应当至少每隔1分钟更新一次测点温湿度数据,在药品储存过程 中至少每隔()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 A、60 B、40 C、30 D、15 9、平面仓库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至少安装()个测点终端;300平方米以上 的,每增加300平方米至少增加1个测点终端。 A、10 B、2 C、3 D、4 10、每个库房中验证测点均匀性布点数量不得少于()个。 A、10 B、2 C、3 D、9 二、多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 1、对销后退回的冷藏、冷冻药品() A、检查退货方提供的温度控制说明文件和售出期间温度控制的相关数据。 B、对于不能提供文件、数据,或温度控制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拒收,做好记录并报 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C、直接入库。 D、验收合格后入库。 2、药品批发企业系统的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A、有支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服务器;

动物遗传学名词解释

显性性状:两亲本杂交时,能在F1代中表现出来的形状。 隐性纯合体:由纯合的隐性基因型构成的个体。 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占据同一位点,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同一形状的一对基因。 互补作用:指两对基因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一个新性状的发育。 伴行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Z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基因。 相对性状:同一种单位性状的不同表现。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性反转:生物个体从一种性别转变为另一种性别。 连锁遗传图:根据基因定位的方法,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顺序,把一种生物的名连锁群内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基因遗传的距离给予标定,绘制出的图谱。 显性上位作用:两对基因共同影响一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显性基因能够抑制另外一对基因的表现。从性遗传:指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它所抑制的形状的显隐关系因性别不同而异,受性激素的影响。基因突变:指在基因水平上遗传物质中任何可检测的能遗传的改变,不包括基因重组。 伴性性状:指伴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位于性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返祖遗传:隔若干代以后,出项与祖先相似性状的遗传现象。 等显性:双亲性状同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表现出来,即等位基因同时得到表现。 表现度: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一个外显基因或基因型其表型表型出来的程度。 限性遗传:有些性状仅局限于某一性别的这类限性性状的遗传方式。 完全连锁:亲本的两个性状完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传给了后代的现象。 复等位基因:指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但在每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上只能是一对基因。 隐性性状:虽在F1中并不表现,但经F1自交能在F2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染色体:在多数二倍体真核生物中,决定性别的关键基因位于的一对染色体。 修饰基因:依赖主基因的存在而起作用,本身并不发生作用,只是影响主基因的作用的程度的一类基因。主基因:对某一性状发育起决定作用的一对基因。 表现型:基因和基因型所能表现出来的生物体的各类性状, 基因型:与生物某一性状有关的基因组成。 交叉遗传:儿子得到的X染色体必定来自母方,父亲的X染色体必传给女儿,X染色体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交叉遗传。 不完全连锁:在连锁遗传的同时还表现出性状的交换和重组。 交换值:又称重组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答案- 动物遗传学期中考试题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2006学年第1学期考试科目:动物遗传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一)、解释名词概念(每题3分,共24分) 1.mRNA:信使(Message)RNA,简称mRNA,携带从DNA编码链得到的遗传信息,在核糖体上翻译产生多肽的RNA。 2.外显度: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一个外显基因或基因型其表型表现出来的程度。 3. 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4. 遗传漂变:这种由于抽样误差而引起的群体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遗传漂移,也称为遗传漂变。 5.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6.转座:转座因子改变自身位置的行为,叫作转座。 7.遗传图谱(Genetic map):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依据测交试验所得重组值及其他方法确定连锁基因或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线性图。8.同义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碱基替换没有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基因突变具有许多特征,如具有有害性和有利性,此外,其他特征还包括多向性、可逆性、重复性、平行性。 2. 经典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分别为: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或独立分配)定律,以及摩尔根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3. 动物体内的淋巴细胞有B、T两种,其中细胞免疫依赖 T 淋巴细胞介导,而体液免疫依赖 B 淋巴细胞发挥作用。 4.染色体数量具有物种特异性,如人的染色体有23对,猪的染色体有19对,鸡的染色体有39对。 5.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形成三色猫的遗传机制为(B) A.母体效应 B.剂量补偿效应 C.基因组印迹 D.核外遗传 2.人的全基因组大小约为(C) A.1.0×106 B. 1.0×109 C. 3.0×106 D. 3.0×109 3.以下有关遗传力的描叙错误的是(D) A.广义的遗传力为遗传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例; B.狭义的遗传力指加性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例; C.生长性状的遗传力普遍大于繁殖性状的遗传力; D.遗传力越大,表型选择的效果越弱。 4.依据cDNA建立的图谱应该称为(C) A.遗传图谱 B.序列图谱 C.转录图谱 D.物理图谱 5.紧急状况下采集毒蛇血清用于治疗患者的机理为(D) A.细胞免役 B.体液免疫 C.主动免疫 D.被动免疫 6.男人秃头的几率高于女人的原因是秃头性状表现为(C) A.伴性遗传 B.限性遗传 C.从性遗传 D.性连锁遗传 7.用于检测目的基因mRNA表达的杂交技术为(A) A.Northern杂交 B. Western杂交 C. Southern杂交 D.原位杂交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说明杂种优势的含义及做出简单解释。 答案:(1)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个体的某一数量性状并不等于两个亲本的平均,而是高于亲本的 平均,甚至超出亲本范围,比两个亲本都高,叫做杂种优势。表现在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以及 产量和品质上;(2)杂种优势的形成机制有三种假说:A.生活力假说,杂种在生活力上要优于两亲本;B.显性假说,杂合态中,隐性有害基因被显性有利基因的效应所掩盖,杂种显示出优势;C.超 显性假说:基因处于杂合态时比两个纯合态都好。2.请回答非孟德尔遗传的几种类型及其遗传机制。答案:(1)非孟德尔遗传包括母体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基因组印迹和核外遗传等四种;(2)母体 效应是母体基因型决定后代表型的现象,其遗传机制是母体基因的延迟表达,如椎实螺外壳旋转方 向的遗传;(3)在哺乳动物中,雌性个体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出现异染色质化,失去转录活性, 使得雌雄动物间X染色体的数量虽然不同,但X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物的剂量是平衡的,整个过程称 为剂量补偿效应。(4)与传统的孟德尔遗传方式不同,分别来自父母方的两个等位基因中只有一方 呈现表达,另一方被印迹,即不表达或表达甚微,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印迹遗传。(5)核外遗传主要 指细胞质遗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如动物线粒体遗传。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1.为检测三对基因间的连锁关系,进行以下杂交试验: AaBbCc×aabbcc ↓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