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讲义 第八章 渐进法

结构力学讲义 第八章 渐进法
结构力学讲义 第八章 渐进法

第8章渐进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它不需要建立和求解基本方程,直接得到杆端弯矩。运算简单,方法机械,

便于掌握。

本章的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与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2.掌握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了解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有侧移刚架。

3.了解超静结构影响线的绘制和内力包络图的绘制。

学习内容

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概念及确定。

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及计算。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包络图。

利用对称性简化力矩分配法计算。

§8.1 基本概念

1、力矩分配法概述:

理论基础:位移法;

计算对象:杆端弯矩;

计算方法:增量调整修正的方法;

适用范围: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2、杆端弯矩正负号规定:

在力矩分配法中对杆端转角、杆端弯矩、固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与位移法相同,即都假定对杆端顺时针转动为正号。作用与结点上的外力偶荷载,约束力矩,也假定顺时针转动为正号,而杆端弯矩作用于结点上时逆时针转动为正号。

3、转动刚度S:

转动刚度S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 在数值上=仅使杆端发生单位转动时需在杆端施加的力矩。AB 杆A 端的转动刚度S AB与AB杆的线刚度i(材料的性质、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杆长)及远端支承有关,而与近端支承无关。当远端是不同支承时,等截面杆的转动刚度如右图:

如果把A端改成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或可转动(但不能移动)的刚结点转动刚度S AB的数值不变。

4、传递系数C: (例子102)

传递系数指的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即:

利用传递系数的概念,远端弯矩可表达为:M BA=C AB M AB

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如下表:

§8.2 单结点力矩分配法——基本运算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运算指的是,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

1、单结点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作用下的计算:

如下图所示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m作用下,使结点转动,从而带动各杆端转动,杆端转动产生的近端弯称为分配弯矩,产生远端弯矩称为传递弯矩。分配弯矩:M1j=μ1j m (j=A,B,C),传递弯矩:M j1=C1j M1j(j=A,B,C)

注意:

1. 结点集中力偶m 顺时针为正,产生正的分配弯矩。

2. 分配系数

μ1j

表示1j 杆1端承担结点外力偶的比率,它等于该杆1端的转动

刚度S 1j 与交与结点1,

1

ij

ij S S

μμ=

=∑

只有分配弯矩才能向远端传递。

的远端弯矩。(例子

103)

2、单结点结构在跨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将整个变形过程分为两步:

1. 在刚结点加刚臂阻止结点转动,将连续梁分解为两根单跨超静定梁,求出各杆端的固端弯矩。结点 B 各杆端固端弯矩之和为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力矩,称为结点不平衡力矩M B 。

2. 去掉约束,相当于在结点B 加上负的不平衡力矩M B ,并将它分给各个杆端及传递到远端。

3. 叠加以上两步的杆端弯,得到最后杆端弯矩。 (,)

§9.3 多结点力矩分配法——渐进运算

1.锁住:加入刚臂,锁住刚结点,将体系化成一组单跨超静定梁,计算各杆固端弯矩m ,由结点力矩平衡求刚臂内的约束力矩(称为结点的不平衡力矩),如图b ,图b 与原结构的差别是: 在受力上,结点B 、C 上多了不平衡力矩M B 、M C ;在变形上结点B 、C 不能转动。

2. 放松B :为了取消结点B 的刚臂,放松结点B (结点C 仍锁住),在结点B 加上(-M B ),如图c ,此时ABC 部分只有一个角位移,并且受结点集中力偶作用,可按基本运算进行力矩分配和传递。结点B 处于暂时的平衡。此时C 点的不平衡力矩是M C + M 传

3.放松C:为了取消结点C的刚臂,放松结点C,在结点C加上(-(M C+ M传)),如图d,为了使BCD部分只有一个角位移,结点B再锁住,按基本运算进行力矩分配和传递。结点C处于暂时的平衡。

传递弯矩的到来,又打破了B点的平衡,B点又有了新的约束力矩M传,重复2、3两步,经多次循环后各结点的约束力矩都趋于零,恢复到了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一般2~3个循环就可获得足够的精度。

4. 叠加:最后杆端弯矩:M=∑M分配+∑M传递+M F

()

注意:

①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得的是渐近解。

②首先从结点不平衡力矩较大的结点开始,以加速收敛。

③不能同时放松相邻的结点(因为两相邻结点同时放松时,它们之间的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定不出来);但是,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这样可以加速收敛。

④每次要将结点不平衡力矩变号分配。

⑤结点i的不平衡力矩M i总等于附加刚臂上的约束力矩,可由结点平衡来求。

在第一轮第一个分配结点:M i=∑M F-m(结点力偶荷载顺时针为正)

在第一轮其它分配结点:M i=∑M F+M传-m(结点力偶荷载顺时针为正)以后各轮的各分配结点:M i=M传

(,)

§9.4 无剪力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适用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一般不能直接用于有侧移刚架。但对有些特殊的有侧移刚架,可以用与力矩分配法类似的无剪力分配法进行计算。

⑴无剪力分配法的

使用条件:结构中除了

无侧移的杆外,其余的

杆均为剪力静定杆。

无侧移杆:如果杆件

两端线位移平行并且

不于轴线垂直,则该

杆为两端无相对线位

移的杆即无侧移杆。

如图1(a)中EC、CF、

DB杆均为无侧移杆。

剪力静定杆指的是剪

力可由截面投影平衡

求出来的杆。如图

1(a)中AB、BC杆均

为剪力静定杆。

两端无相对线位移的

杆转动刚度、传递系

数和固端弯矩确定,

前面已经讨论过,下

面这种讨论剪力静定

杆的转动刚度、传递

系数和固端弯矩确

定。

P 1P

P 11

⑵剪力静定杆的固端弯矩计算

先由截面投影平衡求出杆端剪力,然后将杆端剪力看作杆端荷载加在杆

端,按该端滑动,另一端固定的单跨梁计算固端弯矩。如图1(b )(c )所示。 ⑶剪力静定杆的转动刚度:S=i ,传递系数:C=-1。

(例子109,,)

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的联合应用

k 11Δ1+F 1P =0,求出Δ1, 由M=M 1Δ1+ M P 叠加最后弯矩图。

q

可用力矩分配法画δ11

q

由载常数表画M P 求Δ1P

q

结构力学教案-力法1

15.1 力法: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本章主要介绍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力法。介绍如何选择力法的基本结构、建立力法典型方程,以求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重点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的选择方法和力法解超静定结构的三方面因素。同时对一些特殊结构,如:对称结构、两铰拱等也作了基本的介绍。 超静定结构中多余约束的数目称为超静定次数。判断超静定次数可以用去掉多余约束使原结构变成静定结构的方法进行。去掉多余约束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去掉一根支座链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等于去掉一个约束。 (2) 去掉一个铰支座或拆去联结两刚片的单铰等于去掉两个约束。 (3) 将固定端支座改成铰支座,或将刚性联结改成单铰联结,等于去掉一个约束。

(4) 去掉一个固定端支座或切开刚性联结等于去掉三个约束。 按所去掉的约束数目可以很简便地算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如从原结构中去掉n 个约束结构就成为静定的,则原结构称为n次超静定结构。 15.2.1 力法的基本原理 图19.7(a)所示为一次超静定梁,EI为常数。图中虚线表示梁在受力后的弹性变形情况。由图中可见梁A端的线位移及角位移为零,B端竖向位移也为零。现拆去多余约束B端的支座链杆并用多余未知力X1代替B端的约束对原结构的作用,得到如图19.7(b)所示静定梁。这种去掉多余约束后所得到的静定结构,称为原结构的基本结构,待求的多余未知力X1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基本结构在B端不再受约束限制,因此在外力P作用下B点竖向位移向下(图19.7(c)),在X1作用下B点竖向位移向上(图19.7(d))。显然在二者共同作用下B点竖向位移将随X1的大小不同而异,由于X1是取代了被拆去约束对原结构的作用,因此基本结构的变形位移状态应与原结构完全一致,即B点的竖向位移Δ1必须为零,也就是说基本结构在已知荷载 与多余未知力X1共同作用下;在拆除约束处沿多余未知力X1作用方向产生的位移应与原

结构力学课后解答:第7章__位移法

习题 7-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并绘出基本结构。 (a) (b) (c) 1个角位移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4个角位移,3个线位移 (d) (e) (f) 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2个线位移3个角位移,2个线位移 (g) (h) (i) 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三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7-2 试回答:位移法基本未知量选取的原则是什么?为何将这些基本未知位移称为关键位移?是否可以将静定部分的结点位移也选作位移法未知量? 7-3 试说出位移法方程的物理意义,并说明位移法中是如何运用变形协调条件的。 7-4 试回答:若考虑刚架杆件的轴向变形,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7-5 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其内力图。 (a)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有一个角位移未知量,基本结构见图。 l 7- 32

Z 1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i ql Z ql iZ ql R i r p 24031831 ,82 12 12 111= =-∴-== (4)画M 图 M 图 (b)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1个角位移未知量,各弯矩图如下 4m 4m 4m

7- 34 1Z =1M 图 3 EI p 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1115 ,35 2p r EI R ==- 15 3502 EIZ -= 114Z EI = (4)画M 图 () KN m M ?图 (c)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一个线位移未知量,各种M 图如下 6m 6m 9m

结构力学[第八章矩阵位移法]课程复习

第八章矩阵位移法 一、基本内容及学习要求 本章内容包括:矩阵位移法的解题思路,单元刚度矩阵及其坐标变换,直接刚度法(先处理),等效结点荷载以及矩阵位移法应用中的问题。要求会用矩阵位移法计算结构的位移和内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达到: (1)掌握矩阵位移法的解题思路和步骤,了解矩阵位移法与位移法的内在联系。 (2)建立单元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明确单元刚度矩阵的特性及矩阵元素的物理概念。 (3)弄清坐标变换的含义,形成结构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4)借助定位向量,熟练应用直接刚度法(先处理)形成结构刚度矩阵。 (5)计算综合结点荷载。 (6)利用结构刚度方程求解结点位移进而计算杆端内力。 二、学习指导 (一)矩阵位移法的解题思路与步骤 矩阵位移法与位移法的解题思路基本相同,两者的差异仅在于前者从机算考虑,采用矩阵使公式规格化,以适应程序设计的要求,故解题步骤和处理方法都有所不同。为使读者抓住学习要领,现用简例扼要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图8.1所示三跨连续梁承受结点集中力 偶作用。用位移法求解时若将其转化为三根两 端固定梁,按以下步骤直接建立位移法方程。 (1)把三根梁作为三个单元,利用转角位

移方程将其杆端弯矩表示成杆端位移的函数

矩阵位移法和位移法两者比较,求解过程基本相同,关键不同之处在于矩

阵位移法利用了K的组合特性,解算时绕过平衡条件直接建立结构刚度矩阵。下面对此作简要说明,使读者有大致的了解。 位移法通过单元刚度方程,利用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其系数由各单元刚度方程的系数组合而成。矩阵位移法则借助各单元刚度矩阵的元素直接形成结构刚度矩阵,只要把单元刚度矩阵的元素按其附标放到结构刚度矩阵的相应位置(有一方附标为零或两方附标均为零的元素不进入),再将同一位置的元素相加即可,故又称直接刚度法。这一过程归纳为“对号入座、同位相加”,本题按此即得 读者把K的建立过程与式(g)对照,不难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其差别仅在于位移法的处理较为直观,矩阵位移法更加直接却稍嫌繁琐,以分别适应手算和机算的要求。读者了解这些特点,会使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二)单元刚度矩阵 应用矩阵位移法必须首先进行单元分析,建立单元杆端力与杆端位移间的关系(单元刚度方程),其目的是找到单元杆端力与杆端位移间的转换矩阵——单元刚度矩阵(以下简称“单刚”)。单刚的形式和元素与所取坐标系关系密切,矩

结构力学力法汇编

第七章力法 §7-1 超静定结构概述 1. 超静定结构基本特性 (1) 几何构造特性: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体系 (2) 静力解答的不唯一性:满足静力平衡条件的解答有无穷多组 (3) 产生内力的原因:除荷载外,还有温度变化、支座移动、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等,均可产生内力。 2. 超静定结构类型 图7.1 3. 求解原理 (1) 平衡条件:解答一定是满足平衡条件的,平衡条件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2) 几何条件:或变形协调条件或约束条件等,指解答必须满足结构的约束条件与位移连续性条件等。 (3) 物理条件:求解过程中还需要用到荷载与位移之间的物理关系。 4. 基本方法 力法:以多余约束力作为求解的基本未知量 位移法:以未知结点位移作为求解的基本未知量 §7-2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超静定次数:多余约束的个数,也就是力法中基本未知量的个数。 确定方法:超静定结构 去掉多余约约束静定结构,即可确定超静定次数即力法基本未知量的个数。 强调,(1)去掉的一定是多余约束,不能去掉必要约束(2)结果一定是得到一个静定结构,也称力法基本结构。 图7.2 图7.3

图7.4 图7.5 图7.6 §7-3 力法基本概念 下面用力法对一单跨超静定梁进行求解,以说明力法基本概念,对力法有一个初步了解。 图7.7 (1) 一次超静定,去掉支座B ,得到力法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 (2) 要使基本结构与原结构等价,则要求,荷载与X 1共同作用下,?1=0 (3) 由叠加原理,有,011111111=+=+=P P X ?δ???,力法典型方程,即多余约束处的位移约束条件。 (4) 柔度系数δ11与自由项?1P 均为力法基本结构上(静定结构)的位移,由图乘法,得 EI l l l l EI 332211311=????=δ, EI ql l ql l EI P 843213114 21-=???-=?, ql X P 831111=-=δ? (5) X 1已知,可作出原结构M 图,如图示。 §7-4 力法典型方程 由上节知,力法典型方程就是多余约束处的位移方程。下面讨论一般情况下力法方程的形式。

结构力学题库答案

1 : 图 a 桁 架, 力 法 基 本 结 构 如 图 b ,力 法 典 型 方 程 中 的 系 数 为 :( ) 3. 2: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的约束力矩(不平衡 力矩)为(以顺时针转为正) ( ) 4.3Pl/16 3:图示桁架1,2杆内力为: 4. 4:连续梁和 M 图如图所示,则支座B 的竖向反力 F By 是:

4.17.07(↑) 5: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分析平面问题时,单元之间()。 3.应变、位移均不连续; 6: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1.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7: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各杆的刚度为() 4.内力计算可用相对值,位移计算须用绝对值 8: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之杆AB的分配系数

μAB 为(各杆 EI= 常数)( ) 4.1/7 9:有限元分析中的应力矩阵是两组量之间的变换矩阵,这两组量是( )。 4.单元结点位移与单元应力 10: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 4.角位移=3,线位移=2 11:图示结构,各柱EI=常数,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数 目是( ) 3.6 12:图示结构两杆长均为d,EI=常数。则A 点的垂直位移为( ) 4.qd 4/6EI (↓) 13:图示桁架,各杆EA 为常数,除支座链杆外,零杆数为:

1.四 根 ; 14:图示结构,各杆线刚度均为i,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 系数μAB 为( ) 2. 15:在位移法中,将铰接端的角位移,滑动支撑端的线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3.可以,但不必; 1: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2.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2:由于静定结构内力仅由平衡条件决定,故在温度改变作用下静定结构将( ) 2.不产生内力 3:图示结构,各杆EI=常数,欲使结点B 的转角为零,比值P1/P2应 为( ) 2.1

结构力学讲义 第八章 渐进法

第8章渐进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它不需要建立和求解基本方程,直接得到杆端弯矩。运算简单,方法机械, 便于掌握。 本章的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与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2.掌握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了解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有侧移刚架。 3.了解超静结构影响线的绘制和内力包络图的绘制。 学习内容 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概念及确定。 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及计算。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包络图。 利用对称性简化力矩分配法计算。 §8.1 基本概念 1、力矩分配法概述: 理论基础:位移法; 计算对象:杆端弯矩; 计算方法:增量调整修正的方法; 适用范围: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2、杆端弯矩正负号规定:

在力矩分配法中对杆端转角、杆端弯矩、固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与位移法相同,即都假定对杆端顺时针转动为正号。作用与结点上的外力偶荷载,约束力矩,也假定顺时针转动为正号,而杆端弯矩作用于结点上时逆时针转动为正号。 3、转动刚度S: 转动刚度S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 在数值上=仅使杆端发生单位转动时需在杆端施加的力矩。AB 杆A 端的转动刚度S AB与AB杆的线刚度i(材料的性质、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杆长)及远端支承有关,而与近端支承无关。当远端是不同支承时,等截面杆的转动刚度如右图: 如果把A端改成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或可转动(但不能移动)的刚结点转动刚度S AB的数值不变。 4、传递系数C: (例子102) 传递系数指的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即: 利用传递系数的概念,远端弯矩可表达为:M BA=C AB M AB 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如下表: §8.2 单结点力矩分配法——基本运算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运算指的是,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 1、单结点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作用下的计算: 如下图所示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m作用下,使结点转动,从而带动各杆端转动,杆端转动产生的近端弯称为分配弯矩,产生远端弯矩称为传递弯矩。分配弯矩:M1j=μ1j m (j=A,B,C),传递弯矩:M j1=C1j M1j(j=A,B,C)

01-结构力学 渐进法知识点小结

第9章 渐近法(知识点小结) 一、转动刚度与传递系数 使杆端产生单位角位移时需要在该端施加(或产生)的力矩称为转动刚度,它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是杆件及相应支座所组成的体系所具有的特性。 转动刚度与该杆远端支承、近端支承情况及杆件的线刚度有关。 传递系数表示近端有转角时,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对等截面杆件来说,传递系数随远端支承情况不同而异,如表9-1所示。 二、分配系数 各杆端在结点A 的分配系数等于该杆在A 端的转动刚度与交于A 点的各杆端转动刚度之和的比值,即: Aj Aj Aj S S μ=∑ 同一结点各杆分配系数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1Aj μ =∑ 这个条件通常用来校核分配系数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其过程可形象地归纳为以下步骤: (1)固定结点 在刚结点上加上附加刚臂,使原结构成为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计算各杆端的固端弯矩,而结点上作用有不平衡力矩,它暂时由附加刚臂承担; (2)放松结点 取消刚臂,让结点转动。这相当于在结点上又加入了一个反号的不平衡力矩,于是不平衡力矩被消除而结点获得平衡。此反号的不平衡力矩按分配系数分配给各近端,于是各近端得到分配弯矩。同时,各分配弯矩又向其对应远端进行传递,各远端得到传递弯矩。 (3)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分配弯矩、传递弯矩对应叠加,就可以得到各杆端的最后弯矩值,即:近端弯矩等于固端弯矩加上分配弯矩,远端弯矩等于固定弯矩加上传递弯矩。

四、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的刚架 多结点的力矩分配法计算步骤如下: 1、将所有刚结点固定,计算各杆端的固端弯矩; 2、依次放松各结点 每次放松一个结点(其余结点仍固定住)进行力矩分配与传递。对每个结点轮流放松,经多次循环后,结点逐渐趋于平衡。一般进行2-3个循环就可获得足够精度。 3、将各次计算所得杆端弯矩(固端弯矩及历次得到的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对应相加,即得各杆端的最终弯矩值。 五、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的联合应用 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联合应用就是利用力矩分配法解算无侧移结构简便的优点和位移法能够解算具有结点线位移结构的特点,在解题过程中使其充分发挥各自优点的联合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是: (1)仅取结点线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2)施加附加链杆控制结点线位移(不加附加刚臂限制角位移),从而得到相应的基本体系(无侧移刚架); (3)根据附加链杆约束力等于零的平衡条件(截面剪力投影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 (4)利用力矩分配法求解系数和自由项:利用力矩分配法作基本结构在外荷载单独作用下的P M 图,以及由单位线位移1i ?=引起的i M 图,由截面投影平衡条件求出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 (5)由叠加法作原结构的弯矩图。 六、无剪力分配法 无剪力分配法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力矩分配法,其应用条件为:刚架中除了无侧移杆件外,其余杆件全是剪力静定杆件。 剪力静定杆的固端弯矩、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与一端刚结、另一端滑动杆相同。除此之外,力矩的分配及传递过程与一般力矩分配法完全相同。 七、剪力分配法 1、应用条件 横梁为刚性杆、竖柱为弹性杆的排架或刚架承受水平结点荷载荷载作用。 2、基本原理 在柱顶集中荷载作用下,同层各柱剪力与柱的侧移刚度系数成正比。将各层总剪力F (任一层的总剪力等于该层及以上各层所有水平荷载的代数和)按各柱侧移刚度之比即剪力分配系数比例分配到各柱。 第j 根柱剪力为:

结构力学作业答案

[0729]《结构力学》 1、桁架计算的结点法所选分离体包含几个结点 A. 单个 2、固定铰支座有几个约束反力分量 B. 2个 3、从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去除二元体后得到的新体系是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两刚片用三根延长线交于一点的链杆相连组成 A. 瞬变体系 5、定向滑动支座有几个约束反力分量 B. 2个 6、结构的刚度是指 C. 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7、桁架计算的截面法所选分离体包含几个结点 B. 最少两个 8、对结构进行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结构 A. 既经济又安全 9、可动铰支座有几个约束反力分量 A. 1个 10、固定支座(固定端)有几个约束反力分量 C. 3个 11、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不变。 A.√ 12、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B.× 13、复铰是连接三个或三个以上刚片的铰 A.√ 14、结构发生了变形必然会引起位移,结构有位移必然有变形发生。 B.×

15、如果梁的截面刚度是截面位置的函数,则它的位移不能用图乘法计算。 A.√ 16、一根连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A.√ 17、单铰是联接两个刚片的铰。 A.√ 18、连接四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四个约束。 B.× 19、虚功原理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都是虚设的。 B.× 20、带拉杆三铰拱中拉杆的拉力等于无拉杆三铰拱的水平推力。 A.√ 21、瞬变体系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所以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A.√ 22、一个无铰封闭框有三个多余约束。 A.√ 23、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B.× 24、三铰拱的主要受力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反力。 A.√ 25、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B.× 26、不能用图乘法求三铰拱的位移。 A.√ 27、零杆不受力,所以它是桁架中不需要的杆,可以撤除。 B.× 28、用图乘法可以求等刚度直杆体系的位移。 A.√ 29、连接四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四个约束。

结构力学-第7章 位移法

第7章位移法 一. 教学目的 掌握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正确的判断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个数; 熟悉等截面杆件的转角位移方程; 熟练掌握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刚架的方法 了解位移法基本体系与典型方程的物理概念和解法。 二. 主要章节 §7-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7-2 杆件单元的形常数和载常数—位移法的前期工作 §7-3 位移法解无侧移刚架 §7-4 位移法解有侧移刚架 §7-5 位移法的基本体系 §7-6 对称结构的计算 *§7-7支座位移和温度改变时的位移法分析(选学内容) §7-8小结 §7-9思考与讨论 三. 学习指导 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的基础是确定结构的基本未知量以及各个杆件的转角位移方程,它不仅可以解超静定结构,同时还可以求解静定结构,另外,要注意杆端弯矩的正负号有新规定。 四. 参考资料 《结构力学(Ⅰ)-基本教程第3版》P224~P257 第六章我们学习了力法,力法和位移法是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两个基本方法,力法发展较早,位移法稍晚一些。力法把结构的多余力作为基本未知量,将超静定结构转变为将定结构,按照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求解的;而我们今天开始学的这一章位移法则是以结构的某些位

移作为未知量,先设法求出他们,在据以求出结构的内力和其他位移。由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可以衍生出其他几种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十分普遍的计算方法,例如力矩分配法和迭代法等。因此学习本章内容,不仅为了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还未以后学习其他的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应用微机计算所用的直接刚度法也是由位移法而来的,所以本章的内容也是学习电算应用的一个基础。 本章讨论位移法的原理和应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取刚架的结点位移做为基本未知量,由结点的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位移法方程有两种表现形式:①直接写平衡返程的形式(便于了解和计算)②基本体系典型方程的形式(利于与力法及后面的计算机计算为基础的矩阵位移法相对比,加深理解) §7-1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关于位移法的简例 为了具体的了解位移法的基本思路,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桁架的例子:课本P225。图7-1和图7-2所示。 (a)(a) (b) (b)

《结构力学习题集》第8章位移法

第8章 位移法 习 题 一、判断题: 1、位移法未知量的数目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 ( ) 2、位移法的基本结构可以是静定的,也可以是超静定的。 ( ) 4、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原结构的位移协调条件。 ( ) 5、图示结构,当支座B 发生沉降?时,支座B 处梁截面的转角大小为12 ./?l ,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设EI =常数。 ( ) 6、图示梁之 EI =常数,当两端发生图示角位移时引起梁中点C 之竖直位移为(/)38l θ(向下)。 ( ) /2 /2 2l l θ θ C 7、图示梁之EI =常数,固定端A 发生顺时针方向之角位移θ,由此引起铰支端B 之转角(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是-θ/2 。 ( ) 8、用位移法可求得图示梁B 端的竖向位移为ql EI 324/。 ( ) q l 9、结 构 按 位 移 法 计 算 时 , 其 典 型 方 程 的 数 目 与 结 点 位 移 数 目 相 等 。( ) 10、位移法求解结构内力时如果P M 图为零,则自由项1P R 一定为零。 ( ) 11、超 静 定 结 构 中 杆 端 弯 矩 只 取 决 于 杆 端 位 移 。 ( ) 12、图示梁之 EI =常数,当两端发生图示角位移时引起梁中点C 之竖直位移为(/)38l θ(向下)。

/2 /2 2l l θ θ C 二、填空题: 13、判断下列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1) (2) (3) (4) (5) (6) EI EI EI EI 2EI EI EI EI EA EA a b EI= EI=EI= 24442 第13题 14、位移法可解超静定结构、静定结构,位移法典型方程体现了_______条件。 15、图示梁A 截面的角位移φA = ____________。(杆长l , 荷载作用在中点) 16、图示结构,M AB = __________。 EI =

结构力学力矩分配法题目大全

第六章 力矩分配法 一 判 断 题 1. 传递系数C 与杆件刚度和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 ) 2. 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 3. 力矩分配法所得结果是否正确,仅需校核交于各结点的杆端弯矩是否平衡.( × ) 4. 力矩分配法经一个循环计算后,分配过程中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 是传递弯矩的代数和.( √ ) 5.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与每一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总和 为1,则表明力矩分配系数的计算绝对无错误.( × ) 6. 在力矩分配法中,分配与同一结点的杆端弯矩之和与结点不平衡力矩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 7. 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渐进法,这种计算方法不但可以获得 近似解,也可获得精确解.( √ ) 8. 在任何情况下,力矩分配法的计算结构都是近似的.( × ) 9. 力矩分配系数是杆件两端弯矩的比值.( × ) 10. 图示刚架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M CB =-16/2ql ( × )

题10图题11图题12图 =—M/2.( × ) 11. 图示连续梁,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M BC 12. 图示刚架可利用力矩分配法求解.( √ ) 13. 力矩分配法就是按分配系数分配结点不平衡力矩到各杆端的一种方法.(× ) 14. 在力矩分配法中,同一刚性结点处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 ) 15. 转动刚度(杆端劲度)S只与杆件线刚度和其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 ) 16. 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果是精确的.( √ ) 17. 力矩分配法仅适用于解无线位移结构.( √ ) 18.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杆端AC的分配系数μ.(√ ) = 18 / 29 AC 题18图题19图

结构力学力法习题及答案

力法 作业 01 (0601-0610 为课后练习,答案已给出) 0601 图示结构,若取梁 B 截面弯矩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1X ,当 2I 增大时,则 1X 绝对值: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大或减小,取决于21/I I 比值 。( C ) q 0602 图示桁架取杆 AC 轴力(拉为正)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1X ,则有: A .X 10=; B .X 10>; C .X 10<; D .1X 不定 ,取决于12A A 值及α值 。( A ) a D 0603 图 b 示图a 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则力法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为: A .?11200P ><,; δ B .?11200P <<,;δ C . ?112 00P >> , ;δ D .?11200P <>,δ 。 ( B ) X X 0604 图 a 结构取力法基本体系如图 b ,1X 是基本未知量,其力法方程可写为11111c X δ+?=?,其中: A .??1100c >=,; B .??1100c <=,; C .??1100c =>,; D .??1100c =<, 。 ( A )

(a) (b) X 1 0605 图 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 A .图 b ; B .图 c ; C .图 d ; D .都不 对 。 ( A ) l 3M /4 M /4 (a) (b) M /4 3M /4 M /8M /4 3M /4 M /2 (c) (d) 0606 图示结构 f (柔 度) 从小到大时,固定端弯矩 m 为: A .从小到大; B .从大到小; C .不变化; D . m 反向 。 ( B ) 0607 图示对称结构,其半结构计算简图为图: B.原 图 ( A ) 0608 图示结构( f 为柔度): A . M M A C >; B .M M A C =; C .M M A C <; D .M M A C =- 。( C )

结构力学位移法题及答案

超静定结构计算——位移法 一、判断题: 1、判断下列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1) (2) (3) (4) (5) (6) EI EI EI EI 2EI EI EI EI EA EA a b EI= EI=EI= 24442 2、位移法求解结构内力时如果P M 图为零,则自由项1P R 一定为零。 3、位移法未知量的数目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 … 4、位移法的基本结构可以是静定的,也可以是超静定的。 5、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原结构的位移协调条件。 二、计算题: 12、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横梁刚度EA →∞,两柱线刚度 i 相同。 2 13、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E I =常数。

l l/2l/2 % 14、求对应的荷载集度q。图示结构横梁刚度无限大。已知柱顶的水平位移为 () 5123 /() EI→。 12m12m 8m q 15、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图。EI =常数。 l l l l 16、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求出未知量,各杆EI相同。 4m 19、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图。 q l l

[ 20、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各杆EI =常数,q = 20kN/m 。 23、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EI =常数。 l l 2 24、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EI =常数。 l q l 29、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设各杆的EI 相同。 q q l l /2/2 ! 32、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M 图。 E I =常数。

《结构力学习题集》7-渐近法

第七章 渐近法和超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一、是非题 1、单 结 点 结 构 的 力 矩 分 配 法 计 算 结 果 是 精 确 的 。 2、图 示 刚 架 可 利 用 力 矩 分 配 法 求 解 。 3、在力矩分配法中反复进行力矩分配及传递,结点不平衡力矩愈来愈小,主要是因为分配系数及传递系数< 1。 4、若图示各杆件线刚度i 相同,则各杆A 端的转动刚度S 分别为:4 i , 3 i , i 。 A A A 5、图 示 杆 AB 与 CD 的 EI 、 l 相 等 , 但 A 端 的 转 动 刚 度S AB 大 于C 端 的 转 动 刚 度S CD 。 A C D B k=EI/l 3 6、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7、图示结构EI =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4 A μ= 4 / 11。 1 2 3 4 A l l l l 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各杆l 相同,EI =常数。其分配系数μBA =0.8,μBC =0.2,μBD =0。 A B C D 9、用 力 矩 分 配 法 计 算 图 示 结 构 时 , 杆 端 AC 的 分 配 系 数 μAC =18 / 29 。 B C A D 4m 25EI EI EI 10、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则 结点A 的不平衡力矩为 -- M Pl 316 。 l /2 l

11、图 示 桁 架 杆 件 1 的 内 力 影 响 线 为 曲 线 形 状 。 二、选择题 1、下 图 中 哪 一 种 情 况 不 能 用 力 矩 分 配 法 计 算 。 C D A B 2、图 示 结 构 用 力 矩 分 配 法 计 算 时 , 分 配 系 数 μA 4 为 : A . 1 / 4 ; B . 1 2 / 2 1 ; C . 1 / 2 ; D . 6 / 1 1 。 3 A 144 2 i 11 =i 22=i 33 =1=i 4 3、在 力 矩 分 配 法 中 , 分 配 系 数 μAB 表 示 : A . 结 点 A 有 单 位 转 角 时 , 在 AB 杆 A 端 产 生 的 力 矩 ; B . 结 点 A 转 动 时 , 在AB 杆 A 端 产 生 的 力 矩 ; C. 结 点 A 上 作 用 单 位 外 力 偶 时 , 在 AB 杆 A 端 产 生 的 力 矩 ; D. 结 点 A 上 作 用 外 力 偶 时 ,在AB 杆 A 端 产 生 的 力 矩 。 4、图 示 结 构 ,EI = 常 数 ,杆 BC 两 端 的 弯 矩 M BC 和 M CB 的 比 值 是 : A. -1/4 ; B. -1/2 ; C. 1/4 ; D. 1/2 。 M l l 5、结 构 及 荷 载 如 图 所 示 , 当 结 点 不 平 衡 力 矩 ( 约 束 力 矩 )为 0.125ql 2 时 , 其 荷 载 应 是 : A . q q 1= , M ql =2 4/ ; B . q q 1= , M ql =-2 4/ ; C . q q 1=- , M ql =2 4/ ; D . q q 1=- , M ql =-2 4/。 M l q

结构力学计算题及解答

《结构力学》计算题61.求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 a a a a q A B C D 62.用结点法或截面法求图示桁架各杆的轴力。 63.请用叠加法作下图所示静定梁的M图。 64.作图示三铰刚架的弯矩图。 65.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

66. 用机动法作下图中E M 、L QB F 、R QB F 的影响线。 1m 2m 2m Fp 1 =1m E B A 2m C D 67. 作图示结构F M 、QF F 的影响线。 68. 用机动法作图示结构影响线L QB F F M ,。 69. 用机动法作图示结构R QB C F M ,的影响线。 70. 作图示结构QB F 、E M 、QE F 的影响线。

71.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 l B D P A C l l EI=常数 72.用力法求作下图所示刚架的 M图。 73.利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 74.用力法求作下图所示结构的M图,EI=常数。 75.用力法计算下图所示刚架,作M图。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答案 q A B C D F xB F yB F yA F xA 2qa3 2/ 2qa3 2/ q2a ()2/8 2qa3 2/ =/ qa2 2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由0 A M=,得 2 220 yB xB aF aF qa +-=(1)(2分) 取BC部分为研究对象,由0 C M= ∑,得 yB xB aF aF =,即 yB xB F F =(2)(2分) 由(1)、(2)联立解得 2 3 xB yB F F qa ==(2分) 由0 x F= ∑有20 xA xB F qa F +-=解得 4 3 xA F qa =-(1分) 由0 y F= ∑有0 yA yB F F +=解得 2 3 yA yB F F qa =-=-(1分) 则222 422 2 333 D yB xB M aF aF qa qa qa =-=-=()(2分) 弯矩图(3分) 62.解:(1)判断零杆(12根)。(4分) (2)节点法进行内力计算,结果如图。每个内力3分(3×3=9分)63.解:

结构力学课后答案第8章矩阵位移法

习 题 8-1 试说出单元刚度矩阵的物理意义及其性质与特点。 8-2 试说出空间桁架和刚架单元刚度矩阵的阶数。 8-3 试分别采用后处理法和先处理法列出图示梁的结构刚度矩阵。 (a) 解:(a )用后处理法计算 (1)结构标识 (2)建立结点位移向量,结点力向量 [] T 44332211 θνθνθνθν=? [] T y M F M F M F M F F 4y43y32y211 =θ (3)计算单元刚度矩阵 ?????? ????????-=????????=222232221 1211462661261226466126122EI 2 1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 l k k k k k ①①①①① ?? ???? ? ???????-=????????=2 22233332232223 33 6 3632336 362EI 2 1 l l - l l l - l -l l -l l l -l l k k k k k ②②②②② l l l

?? ???? ? ???????-=????????=2 22234443343323 33 6 3632336 362EI 2 1 l l - l l l - l -l l -l l l -l l k k k k k ③③③③③ (4)总刚度矩阵 ?? ? ?? ????? ?? ? ?????????????=??????????????++=2222222222344433433333223 22222112112 3300003 6 3 6 000 03403003601236000 0 3632600 363186120000 26460 0 0 06126122EI 0 0 00 0 0 4 3 2 1 4 3 2 1 l l -l l l - l - - l l -l l l l - l - - l l -l l -l l l l - -l -- l l -l l l l - l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③③③ ③②②②②①①①①θ (5)建立结构刚度矩阵 支座位移边界条件 [][]00004311 θ θ θν= 将总刚度矩阵中对应上述边界位移行列删除,得刚度结构矩阵。 ?? ???? ????????=2 22 222 232004 30 6 30 33182EI l l l l l l l l l - l l -l k θ (b)用先处理法计算 (1)结构标识 (2)建立结点位移向量,结点力向量 [][] T T 0 0 0 0 5411==?ννθν

结构力学第7章课后答案全解

结构力学第7章位移法习题答案 7-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并绘出基本结构。 (a) (b) (c) 1个角位移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4个角位移,3个线位移 (d) (e) (f) 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2个线位移3个角位移,2个线位移 (g) (h) (i) 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三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7-2 试回答:位移法基本未知量选取的原则是什么?为何将这些基本未知位移称为关键位移?是否可以将静定部分的结点位移也选作位移法未知量? 7-3 试说出位移法方程的物理意义,并说明位移法中是如何运用变形协调条件的。 7-4 试回答:若考虑刚架杆件的轴向变形,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7-5 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其内力图。 (a)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有一个角位移未知量,基本结构见图。 Z 1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i ql Z ql iZ ql R i r p 24031831 ,82 12 12 111= =-∴-== (4)画M 图 M 图 (b) 4m 4m 4m

精品文档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1个角位移未知量,各弯矩图如下 1Z =1M 图 3 2 EI p 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1115 ,352 p r EI R = =- 15 3502 EIZ -= 114Z EI = (4)画M 图 () KN m M ?图 (c)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一个线位移未知量,各种M 图如下 6m 6m 9m

结构力学力法习题及答案

力法作业 01 (0601-0610 为课后练习,答案已给出) 0601 图示结构,若取梁 B 截面弯矩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当 增大时,则 绝对值: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增大或减小,取决于 比值。( C ) 0602 图示桁架取杆 AC 轴力(拉为正)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则有: A. ; B. ; C. ; D. 不定,取决于 值及

值。( A ) 0603 图 b 示图a 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则力法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为:A. B. C. D. 。( B ) 0604 图 a 结构取力法基本体系如图 b, 是基本未知量,其力法方程可写为 ,其中:

A. ; B. ; C. ; D. 。( A ) 0605 图 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图 b; B.图 c ; C.图 d ; D.都不 对。( A ) 0606 图示结构 f (柔度) 从小到大时,固定端弯矩 m 为: A.从小到大; B.从大到小; C.不变化; D. m反向。( B )

0607 图示对称结构,其半结构计算简图为图: ( A ) 0608 图示结构( f 为柔度): A. B. C. D. 。( C )

0609 图 a 所示结构,取图 b 为力法基本体系,则基本体系中沿 方向的位移 等于: A.0; B.k; C. D. 。( C ) 0610 图a所示结构,取图b为力法基本体系,EA,EI均为常数,则基本体系中沿 方向的位移 等于: A.0; B, ; C. ; D. 。 ( C )

力法书面作业,按题目要求完成061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结构力学习题集》5-力法

第五章 力法 一、是非题 1、图示结构用力法求解时,可选切断杆件 2、4后的体系作为基本结构。 1 2 3 4 5 a b a b 2、力法典型方程的实质是超静定结构的平衡条件。 3、图a 结构,取图b 为力法基本结构,则其力法方程为δ111X c = 。 (a)(b) 1 4、图a 所示结构,取图b 为力法基本 体系,线胀系数为α,则 ?1= t t l h -32 2 α()。 l o +2t 1 X (a) (b) 5、图a 所示梁在温度变化时的M 图形状如图b 所示。 (a) (b) C 图 -50C +15M 6、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反力和内力,只与各杆件刚度的相对数值有关。 7、在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因素作用下,静定与超静定结构都有内力。 8、图示结构中,梁AB 的截面EI 为常数,各链杆的E A 1相同,当EI 增大时,则梁截面D 弯矩代数值M D 增大。 C 9、图示对称桁架,各杆EA l ,相同,N P AB =2。

二、选择题 1、图a 所示结构 ,EI =常数 ,取图b 为力法基本体系,则下述结果中错误的是: A .δ230= ; B .δ310= ; C .?20P = ; D .δ120= 。( ) l l l /2 l /2X (a) P (b) 2、图示连续梁用力法求解时, 简便的基本结构是: A .拆去 B 、 C 两支座; B .将A 支座改为固定铰支座,拆去B 支座; C .将A 支座改为滑动支座,拆去B 支座; D .将A 支座改为固定铰支座 ,B 处改为完全铰。 () 3、图示结构H B 为: A .P ; B .- P ; C .P 2 ; D . -P 。( ) 4、在力法方程δij j c i X ∑+=??1中: A B. C. D .;;;.???i i i =><000前三种答案都有可能。()

结构力学力法习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力法习题及答案

2 力法 作业 01 (0601-0610 为课后练习,答案已给出) 0601 图示结构,若取梁 B 截面弯矩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1 X ,当 2 I 增大时,则 1 X 绝对值: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大或减小,取决于2 1 /I I 比值 。( C ) q 0602 图示桁架取杆 AC 轴力(拉为正)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1 X ,则有: A .X 1 0=; B .X 1 0>; C .X 1 0<; D .1 X 不定 ,取决于12 A A 值及α值 。( A ) a D 0603 图 b 示图a 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则力法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为: A .?112 00P ><,; δ B .?112 00P <<,;δ C .?11200P >>,;δ D .?112 00P <>,δ 。 ( B )

3

0607 图示对称结构,其半结构计算简图为图: B. 原图 ( A ) 0608 图示结构( f为柔度): A. M M A C >;B.M M A C =;C.M M A C <;D.M M A C =-。( C )A M l1l1 0609 图 a 所示结构,取图 b 为力法基本体系,则基本体系中沿 1 X方向的位移1?等于: A.0; B.k; C.-X k 1 /;D.X k 1 /。( C ) l (b) 4

5 0610 图a 所示结构,取图b 为力法基本体系,EA ,EI 均为常数,则基本体系中沿1 X 方向的位移 1 ?等于: A .0; B ,EA l /; C .-X l EA 1/; D .X l EA 1 / 。 ( C ) l l l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