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石油储量分级表

俄罗斯新石油储量分级表
俄罗斯新石油储量分级表

图2-1-34 俄罗斯储量分级标准

石油出口国前十

世界10大石油出口国排名 第十位:伊拉克 以石油业为主,农牧业也占重要地位。北部油区通过油管在黎巴嫩、叙利亚与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输出原油,南部油田通过油管至沙特阿拉伯的红海岸延布油港输出原油。有炼油与石油化工以及纺织、食品、烟草、水泥等工业。两河平原的灌溉农业已有数千年历史。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黑麦、大麦、稻米、棉花、烟草、温带水果与椰枣等。椰枣输出量居世界首位。畜牧业偏重在东北部地区,养值牛、羊、驴、马,西南部干旱高原上有游牧业。 第九名:巴西 巴西拥有拉美最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历史上巴曾经一度是单一农业经济国家,蔗糖、咖啡等为其主要经济作物。20世纪初,巴西开始工业化进程。从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模式,并依靠大量举借外债获得了经济腾飞,其中1967-1974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1%,创造了“巴西奇迹”,并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后近20年的时间里,巴一直为外债和通货膨胀所困扰,经济发展陷于停顿。 第八名:印度尼西亚 1968年以来,特别是80年代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后,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第一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通货膨胀控制在10%以内。1994年4月进入第二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即经济起飞阶段。政府进一步放宽投资限制,吸引外资,并采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旅游、增加出口。 第七名:阿联酋

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同时注重发展经济多样化。政府在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把发展多样化经济,扩大贸易,增加非石油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当作其首要任务,注意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水泥、炼铝、塑料制品、建筑材料、服装、食品加工等工业,重视发展农、牧、渔业;政府充分利用各种财源,重点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完成和扩大在建项目。 第六名:瑞典 瑞典实行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着称。森林、铁矿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四大传统工业体系。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木材、铁矿、水力资源的国家,瑞典着重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经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业品出口到国外。 第五名: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与第五大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之一。尼原为农业国。七十年代起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农业日渐萎缩。资源丰富。已探明有30多种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锡、煤、石灰石等。迄今已探明石油储量270亿桶,居世界第九位,以目前开采速度可再开采30年。 第四名:科威特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68亿桶,占世界储量的10.8%,居世界第四位。南部的布尔干油田为世界最大油田之一。天然气储量为1.49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1.1%。石油是科威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民经济的支柱,财政收入90%以上来自石油。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出口创汇的95%。1978年产原油11,000万吨(1991年为631.5万吨),为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2011-3-30 中国投资咨询网 【收藏此页】【大中小】【打印】【关闭】 中投顾问提示: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新石油天然气周刊欢迎下载!>>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俄罗斯有“能源超级大国”之称,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10和1/3,油气工的生产潜力巨大。20世纪90年代,当俄罗斯所有经济部门生产急剧下滑,各个生产环节遭受灾难性破坏的时候,只有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生产活动运转正常,虽然生产形势和油气产量与80年代无法相比。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市场上油气价格的日益攀升,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生产形势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和出口量屡创新高。作为俄罗斯经济运行中最稳定的生产部门,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以其不断增长的产量既保障了国家对能源燃料的基本需求,又为其他工业生产部门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财政基础。目前,强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俄罗斯实施能源外交的雄厚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实施。 ·2011-201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一、俄罗斯石油工业的生产现状 俄罗斯是欧佩克组织以外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巨大的原油生产潜力。俄罗斯的石油工业包括寻找、勘探新油田、油井设施建设、原油开采与运输、原油深加工和油品销售、采油设备与原油加工设备的生产和维修等。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中心,这里集聚了全俄53%以上的原油资源。从80年代中期开始,西西伯利亚的原油产量就占全俄原油总产量的67-72%,其中汉特-曼西自治区不仅是西西伯利亚产油区的产油中心,也是俄罗斯最大的产油区,该地区的原油产量占西西伯利亚产油区总产量的80%,全俄原油开采总量的57%,世界原油开采总量的 5.8%[1].俄罗斯的其他大型石油产区有伏尔加-乌拉尔产区、季曼-伯朝拉产区、北高加索油气省;东西伯利亚和海洋大陆架是俄罗斯未来最具前景的原油生产区。目前俄罗斯国内共有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内的10家垂直一体化石油公司,还有150家石油开采企业。其中垂直一体化石油公司的原油开采量约占俄罗斯原油开采总量的90%. 1.原油生产 在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中,原油生产与加工一直是燃料动力工业的主要产业,其产值约占俄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在1985年至1991年前苏联原油生产的高峰时期,原油产量曾经高达6.25亿吨,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21%,居世界首位,其中俄罗斯的原油产量为5.687亿吨,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19%[2],为历史最高水平。然而,由于1990~1995年俄罗斯经济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8.1.1 地质可靠程度 8.1.1.1 预测的: 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在具有初步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8.1.1.2 推断的: 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等,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 8.1.1.3 控制的: 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8.1.1.4 探明的: 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8.1.2 经济意义 8.1.2.1 经济的: 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估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也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8.1.2.2 边际经济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才可变成经济的。 8.1.2.3 次边际经济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 8.1.2.4 内蕴经济的: 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8.2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附录A) 8.2.1 储量 8.2.1.1 可采储量(111): 是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估算的可采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俄罗斯石油出口分析

俄罗斯石油出口分析 王剑江 2013-1-10 15:15:57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3期(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 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六位,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石油格局中举足轻重。俄罗斯石油出口以面向欧洲为主,但亚太地区等其他出口市场对俄罗斯的重要性正在提升。为克服石油出口中的障碍性因素,进一步挖掘石油出口潜力,俄罗斯将重点建设石油输送管道,并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控石油输出方向,以期达到最佳政治、经济效果。 [关键词] 俄罗斯;石油出口;效应 [中图分类号] F75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961(2006)03-0017-04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巨大的石油生产潜力。目前,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0%,其中剩余石油探明储量(82亿吨)约占世界总量的5.7%。就已探明石油储量而言,俄罗斯仅次于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居世界第六。在原油产量方面,俄罗斯在2001年为3.481亿吨,2004年增长到4.58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从9. 68%上升到11.86%,是继沙特后的世界第二大原油生产国。然而,俄罗斯石油消费量仅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4%,这意味着俄罗斯石油供给远大于需求,出口潜力巨大———所生产的原油中几乎有一半需要出口。2004年俄原油出口量为2.3亿吨,占俄原油生产总量的50.21%,是继沙特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现就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主要方向、潜力及其可能带来的政治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资源储量类型及级别

煤炭储量类别划分:111,111b....211 (333) 编码的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代表经济的,2M代表边际经济的,2S代表次边际经济的,3代表内蕴经济的; 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代表可行性研究,2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代表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代表探明的,2代表控制的3代表推断的,4代表预测的。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b”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具体含义见表1。 2.储量分类的经济意义 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边界经济的、次边界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1)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2)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3)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万能变为经济的。 4)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末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3.经济储量 1)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治试验成果,己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2)预可采储量(12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预可采储量(12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利用同类型矿产的试验成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4)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件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11所述,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5)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

国外资源储量分类表

联合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类框架分类分类因素术语: 经济的(Economic): E1、E2、E3 可行性研究/采矿报告的(Feasibility Study): F1 , F2 , F3 地址的(Geologic): G1、G2、G3、G4’ 类型因素级别 E1 Economic 经济的E1.1Normal Economic 正常经济的

E1.2 Exceptional Economic 期望经济的 E2 Potentially 潜在经济的 E2.1 Marginal Economic 边际经济的 E2.2 sub-Marginal Economic 次边际经济的 E3 Intrinsically Economic 内蕴经济的F1 Mining Report and /or Feeasibility Study 采矿 报告/或可 行性研究F1.1 Mining Report 采矿报告 F1.3 Feasibility Study 可行性报告 F2pre-feasibility Study 预可行性研究 F3 Geological Study 地质研究 G1 Detailed Exploration 详细勘探 G2 General Exploration 初步勘探 G3 Prospecting 普查 G4 Reconnaissance Study 踏勘 阐述煤、铁、铜、岩金矿床勘查的勘查类型的划分依据、划分的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 概念:按勘查的难易程度对矿床所划分的类型称为矿床的勘

查类型。 一、矿床勘查类型 1、确定勘查类型的主要地质依据。 依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的复杂程度、构造复杂程度和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将勘查类型划分为三个类型。其中第Ⅰ勘查类型为简单型,矿体规模为大型,矿体形态和构造变化均简单,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第Ⅱ类勘查类型为中等型,矿体规模为中等,矿体形态和构造变化中等,矿石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第Ⅲ类勘查类型为复杂型,矿体规模小型,矿体形态和构造变化复杂。 2、勘查类型的确定 勘查类型的确定应遵循追求最佳效益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主矿体为主的原则、类型三分允许过渡的原则和在实践中验证并及时修正的原则。其中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勘查类型的确定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每个矿床地质变化特征往往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矿床的不同矿体或区段,其变化程度亦各有区别。大多数情况下,影响勘查类型确定的多种地质变量因素的变化并不一定向着同一方向发展,以至期间出现多种形式组合,因此勘探类型的确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以引起增大勘查难度最大的变量作为作为确定的主要依据。

世界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及中国石油的进口通道

世界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及中国石油的进口通道 一、世界前十大石油储量国家最新排名 据科威特《火炬报》2009年11月3日报道,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近日公布了世界上石油储量前十个国家最新排名,有关统计数字如下: 1、沙特阿拉伯 已探明储量:2667亿桶 每日总产:1070万桶 原油日产量:926万桶 日消费:229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 149万桶 2、加拿大 已探明储备:1785.9亿桶 每日总产:335万桶 原油日产量:259万桶 日消费:226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 245万桶 3 、伊朗 已探明储量:1384亿桶 每日总产:417万桶 原油日产量:405万桶 日消费:180万桶 没有出口到美国(2007年) 4 、伊拉克 已探明储量:1150亿桶 每日总产:239万桶 原油日产量238万桶

日消费:63.8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 48.4万桶 5、科威特 已探明储量:1040亿桶 每日总产:274万桶 原油日产量:259万桶 日消费量32.5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 18.1万桶 6、阿联酋 已探明储量:978亿桶 日总产量:305万桶 原油日生产:268万桶 日消费:46.3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1万桶 7 、委内瑞拉 已探明储量:870.3亿桶 总日产量:264万桶 日原油生产: 392万桶 日消费:76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136万桶 8 、俄罗斯 已探明储量:600亿桶 总日产量:979万桶 原油日产量936万桶 日消费:290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41.4万桶 9、利比亚 已探明储备:415亿桶 总日产量:188万桶 原油日生产:174万桶 日消费:27.3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11.7万桶 10 、尼日利亚 已探明储量:362亿桶 总日产量:216.8万桶 原油日产量:216.5万桶 日消费:28.6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113万桶 二、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披露的数据显示,2 010年上半年中国石化行业进口额最大的是原油,进口金额高达66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 这意味着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扩大。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1至6月,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2.2亿吨,同比增长15.1%,对外依存度达55.14%,同比扩大4.2个百分点。其中,原油表观消费量为2.15亿吨,同比增长18.6%,对外依存度为54.26%,同比扩大5.7个百分点。 三、中国主要石油进口通道

石油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

石油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 宫艳华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开始了全面快速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转轨,国家经济曾连续7年持续下滑。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经济步入快速增长和回升阶段,成为世人刮目相看的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对此,各方学者在大加赞扬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异议和忧虑。对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增长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对俄经济的促进作用究竟有多大。有人认为,这是影响俄罗斯经济“起死回生”的主要因素。也有人认为,这一因素的作用远不如想像中那么大,而新制度的到位发力和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才是俄经济变化与增长更为关键和长远的因素。本文试图对石油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一些量化分析和理论阐述。 一俄罗斯石油及石油制品的生产和出口显著增加俄罗斯是大自然真正的宠儿,其境内蕴藏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拥有世界上1/3的天然气、1/10的石油、1/5的煤和14%的铀。近年来,俄石油生产能力逐渐增强,出口量也不断增加。目前,俄罗斯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486亿桶,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2%~13%。居世界第六位,在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中居首位[1]。 自苏联解体到2000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一直在下降,直到2001年才得以恢复,并逐渐增加。近年来,俄罗斯石油产量每年都在3亿吨以上,2000年为3.23亿吨,2001年为3.48亿吨,2002年为3.8亿吨,2003年为4.2亿吨,2004年为4.58亿吨[2]。原油产量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0~2004年,产量年均增长9.3%,其中2001年增长7.7%,2002年为9.1%,2003年为11%,2004年为9.3%。

目前,俄罗斯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10%。从2002年起,其产量已经超过美国和沙特阿拉伯,跃居世界首位。由于产量的增加,现在的俄罗斯已经成为最有投资前景的产油国之一。西方各大石油公司都纷纷表现出对俄罗斯油气田投资合作的浓厚兴趣。2003年,英国石油公司与俄秋明石油公司合资成立了俄首家大型合资石油公司——秋明—英国石油天然气控股公司,这也是俄罗斯第三大石油公司。继英国石油公司之后,英荷壳牌集团、法国埃尔夫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和谢夫隆—德士古公司等,先后与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等俄大型石油公司进行谈判,希望通过合资或并购等方式获取俄石油资源和市场。日本正积极参与“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这两个石油天然气的开发项目,投资已达80亿美元。甚至印度也计划投资30亿美元,开发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并在能源领域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 随着俄石油产量的增加,其出口量也逐渐增加。1996年后俄罗斯每年的石油出口量都保持在1亿吨以上,2001年达到了1.62亿吨,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0%,是继沙特阿拉伯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2002年出口量为1.95亿吨[3],2003年为2.1亿吨,2004年为2.3亿吨,其中向独联体以外国家出口的原油为2.01亿吨,同比增长14.86%(2003年为1.75亿吨)。俄罗斯原油出口的目标国家和地区多达50个,可谓“多元出击、异彩纷呈”。2004年出口到荷兰的量最大,达到3 709.4万吨,其次是德国2 531.6万吨,波兰1 636.1万吨,意大利10318.7万吨。出口到独联体国家的原油比2003年有所回落,只有2 943.4万吨,同比减少15%[4]。 近年来,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收入随着出口量的增加和国际油价的升高逐年增加。1998~2001年,俄石油出口收入分别为102亿美元、141亿美元、236亿美元和229亿美元,到2004年猛增至55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见表1)。

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15个国家

世界石油储量 瑞士银行金融集团近日发布了关于全球石油领域现状的最新报告。其中列出了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15个国家的最新排名。 沙特阿拉伯排在此份名单之首。沙特具有丰富的石油储量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主要组成国之一,其石油出口占国家出口总额的95%、国家收入的75%和GDP的45%。 排在第二位的是委内瑞拉。2011年7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曾向欧佩克提出扩大石油开采限额的请求。查韦斯认为,委内瑞拉可以靠在该国奥里诺科河油区的扩大开采而大幅提高石油产量。据报道,委内瑞拉探明的石油储量现已超过沙特,并以2965亿桶之多居世界 首位,但多是需要附加炼制的重油,故委内瑞拉储量现在还不是第一位。其占有世界石油储量的19.1%,这些石油储备应足够该国使用234年。 伊朗居第三位。其石油储量137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9.95%,还够该国使用88年。 伊拉克居第四位。其石油储量115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8.3%,还够用128年。 科威特居第五位。其石油储量102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3%,预计还可用111年。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居第六位。其石油储量98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1%,还够用94年。

俄罗斯居第七位。其石油储量77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5.6%,还可用用21年。 其他排名靠后的依次是利比亚,石油储量46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3.4%,够用77年;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40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9%,够用62年;尼日利亚,石油储量37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7%,够用42年;加拿大,石油储量32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3%,够用26年;美国,石油储量31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2%,够用11年;卡塔尔,石油储量26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9%,够用45年;中国,石油储量15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1%,够用10年;巴西,石油储量14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够用18年。此外,该报告还谈到,全球已证实石油储量为1.8万亿桶。这就意味着,如果世界继续消耗石油并按现有速度开采,那么,世界石油还够用46年。2010年,世界石油储量增长为11%,而替换率为205%,也就是说,出现新增石油储量的速度比人类消费石油的速度快3倍(年均增长1%)。

储量级别代码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管理方法源自前苏联,主要依据地质勘探程度,并考虑当前工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开采利用情况,把矿产资源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尚难利用(表外)储量和A、B、C、D、E五个级别。实际应用中,虽经多次修订,但其基本内容仍是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矿业体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改革开放,矿业投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不便于与国际并轨,影响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增强与国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和矿业体制改革,国家颁布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简称新标准),并于1999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即在新旧标准并行期间,将原《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储量数据发新标准进行全面套改、归类、实现新老储量的统一归口统计管理。这是我国矿产资源分类与国际惯例并轨的重要变革。 1 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的依据和业务 1.1 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的依据 新标准实施后,由于新标准对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数据处理上有较大的改动,与原分类标准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在统计和管理上无法对比,因此,原有《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必须全面按照新分类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套改。由于新的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阶段编制设计、部署工作、计算储量(资源量)、编写报告,也适用于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登记、统计、制定计划规划,制定固体矿产资源政策,编制矿产勘查规范、规定、指南,也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的评价、计算矿产资源/储量等。所以,这次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的依据必须是国家颁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 1.1.1 新标准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 新标准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矿产资源分为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查明矿产资源又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类共16种。分类情况及与地质可靠程度、经济意义的关系见表1。 表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地质可靠程序类型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 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 经济的可采储量 (111) 基础储量 (111b) 预可采储量 (121) 预可采储量 (122) 基础储量 (121b) 基础储量 (122b) 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2M11) 基础储量 (2M21) 基础储量(2M22) 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 (2S11) 资源量 (2S21) 资源量 (2S22) 内蕴经济的资源量 (331) 资源量 (332) 资源量 (333) 资源量 (334)? 1.1.2 新分类标准的特点新标准将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地质可靠程度作为分类依据。采用EFG三维编码进行分类(见图1)。其突出特点是将经济意义放在第一位,地质可靠程度放在第三位。充分体现了新标准的经济实用性,且能从储量状况辨别其可利用价值,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 图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 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和地质可靠程度成为新分类标准分类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地质可靠程度是经济意义分类的基础,可行性评价是经济意义分类的手段和方法,影响矿床开发的内、外部因素及经济评价指标是经济意义分类的标准, 按经济意义划分的不同类型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是分类的结果。

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汇总

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汇总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成立于1907年,一直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占60%股份,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英国)占40%的股份。两家母公司均为上市公司,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股票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苏黎士等9个城市挂牌上市,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在伦敦、纽约、巴黎等5个城市挂牌上市。1996年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在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6位,在全球石油公司中排名第1位。该公司集团主要从亊石油上下游及化工业务,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0多个于公司,现有员工10.1万人。公司集团总部分设在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现任主席贺诗德(C.A.J.Herketroter)。

埃兊森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在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根据1998年总收入排名的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中,埃兊森公司位居第8位,在石油公司中排在第1位。同时,埃兊森公司也是美国《石油情报周刊》1998年12月14日根据1997年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石油加工能力和油品销售量六项挃标综合测算排名的世界第6大石油公司。

英国石油公司(BP)是目前世 界第四大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跨国石油公司,业务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及开采、炼油和营销、石油化学品三个主要领域,还涉及金融、太阳能等其它方面。在1996年美国《并福》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公司中名列第21位,在世界大石油公司中名列第4位。公司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现任董亊长戴维·西蒙(David Simon),总经理约翰·布朗(John Browne)。BP公司是世界上公开上市的第三大石油公司,其股票在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兊福、苏黎世、东京挂牌上市。

俄罗斯主要石油天然气公司评述

俄罗斯主要石油天然气公司评述 李蓉 石油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也是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生 力军。近年来, 随着俄罗斯油气产量、出口量和加工量的提高, 它们在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笔者拟就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卢克石油公司——俄罗斯最大的石油交易集团 卢克石油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交易集团, 每年的交易额超过200 亿美元。卢克石油公司拥有全世界1.5%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和2%的石油开采量, 石油产量占全俄石油开采总量的19%。截至2005 年1 月, 卢克石油公司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储量为200.1 亿桶油当量,其中石油储量为160 亿桶, 天然气储量为24.6万亿立方米, 居全俄石油公司之首; 在世界大型私营石油公司中居第二位; 碳氢化合物的生产总量在世界大型私营石油公司中居第六位[1]。卢克石油公司的股票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第一个挂牌上市的俄罗斯股票; 在东欧国家的股票 交易中居第一位。根据卢克石油公司2005 年8 月份所进行的初步统计, 2005 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碳氢化合物储量增长了6 000 万吨标准燃料, 其中石油储量增 长幅度最大的油气区为季曼诺—伯朝拉、西西伯利亚和彼尔姆州; 天然气储量主要来自亚马尔半岛。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 这些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储量可保障卢克石油公司连续开采30 年[2]。 卢克石油公司在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季曼诺—伯朝拉、西西伯利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埃及和伊拉克( 未开采, 有储量) 都有其正在开采的油田, 在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有炼油厂。截至2004 年年底, 卢克石油公司在俄罗斯的石油零售网点共计10450 个, 特许经营的汽车加油站为262

俄罗斯五大石油天然气公司盘点

俄罗斯五大石油天然气公司盘点 俄罗斯信息中心最近指出,一个时期以来,世界舆论多在评说俄罗斯石油的市场“入侵”,因此有必要让人们对俄罗斯主要油气企业有所了解。俄信息中心为此介绍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卢克石油公司、天然气石油公司、罗斯石油公司和苏尔古特石油公司的近况。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 尽管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不是石油生产企业,但它完全控制了另一项重要的资源——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是世界最大天然气公司,它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地质勘探、生产、运输、储存、处理,以及营销天然气和其他相关产品。公司50.002%的股份属于俄罗斯联邦政府。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成立于1989年,其前身是苏联天然气工业部。1992年11月5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签署了一份关于组建俄罗斯天然气合股公司的法令。 如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天然气储量,控制着世界天然气产量的20%,出口到32个国家。尽管一些国家不太喜欢这个俄垄断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正在逐步增强。

俄天然气公司的优先业务是在亚马尔半岛、北极大陆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天然气勘探。目前公司参与的几个主要项目有:萨哈林岛2期、蓝溪、北流、什托克曼项目、阿尔泰项目、普里拉兹洛姆油田。 根据2006年的数据统计,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拥有62个子公司,并有超过100家公司处于其控制之下。它的总部位于莫斯科纳梅金那大街16号 卢克石油公司(Lukoil) 卢克石油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私家石油企业。它的重要营业集中在石油自然气勘察开辟,石油炼制加工及石油化工 产物出产和产物营销。卢克石油公司重要资本位于西西伯利 亚,而它的炼厂、自然气处置厂和石化出产厂除了设在国内, 有的还散布在东欧国度。俄罗斯一些最大的炼油厂设在乌克 塔、下诺沃格罗德、伏尔加格勒和彼尔姆。卢克石油公司成 立于1991年。 今朝,卢克石油公司拥有全球石油储量的1.3%和石油产量的2.3%。卢克石油公司在俄罗斯能源业占领主导位置, 原油产量占全俄19%,炼油加工占全俄18%。 卢克石油公司的分支机构遍布19个国度,包含俄罗斯、阿塞拜疆(Azerbaijan)、白俄罗斯(Belarus)、格鲁吉亚(G

世界石油储量排名

从储量上看,世界上排名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 第一名:沙特阿拉伯,362亿吨; 第二名:加拿大,184亿吨; 第三名:伊朗,181亿吨; 第四名:伊拉克,157亿吨; 第五名:科威特,138亿吨; 第六名:阿联酋,126亿吨; 第七名:委内瑞拉,109亿吨; 第八名:俄罗斯,82亿吨; 第九名:中国,60亿吨; 界第十大产油国。 4、非洲 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专家预测,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尼日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目前,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等5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 5、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

较快的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七位。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仅次于委内瑞拉。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盆地,另外,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6、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越南也于2006年取代文莱成为东南亚第三 严重滑坡10%左右。 二、世界石油产量和需求 (一)世界石油产量 1、2008年世界石油产量 2008年全球石油产量达36.48亿吨,同比增长1.1%。2008年上半年由于全球需求上扬,尤其是亚洲、拉美和中东地区需求增长强劲,刺激了欧佩克的石油生产,全年产出石油16.07亿吨,同比增长3.8%。中东石油产量增长5.4%,其中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产量增长迅速,分别增长13.2%、8.5%和7.4%。东欧及前苏联地区石油产量增长2.5%,但俄罗斯却由于外资缩水和出口税高昂,石油产量10年来出现首次下降。2008年俄罗斯石油生产量和出口量比上年均有所下降,

俄罗斯石油伴生气利用现状及其法律规制

俄罗斯石油伴生气利用现状及其法律规制.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本文由dustmanmichael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政策研究 POLICY STUDIES 俄罗斯石油伴生气利用现状及其法律规制 夏启明 (中国石油集团中俄合作项目部) 摘要石油伴生气的回收和利用可以减少直接燃烧时造成的能源浪费,同时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但石油伴生气的回收和利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对石油伴生气的回收和利用在技术开发领域也存在不同的方式,进行政策上的引导、法律上的规制尤为必要。油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在石油伴生气利用方面通过了一系列配套的政府令和法律法规。文章通过对这些具体制度的梳理和分析,为推进中俄油气合作提供制度上的参考,同时为中国制定石油伴生气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借鉴。关键词石油伴生气回收利用俄罗斯税法典环保法电力法 石油伴生气是指油层中伴随石油一起逸出的气体以及部分溶于石油的天然气,除含有较多甲烷、乙烷外,还含有少量易挥发的液态烃及微量的二氧化碳、氮、硫化氢等杂质,主要用于制取甲醇、乙二醇、醋酸、 ①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或用做燃料。石油伴生气的回 步建设伴生气、凝析油回收设施,推广汽油装车站台、加油站和油库油气回收技术”油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对伴生气的利用非常重视,俄罗斯《2030年前能源战略》明确提出,将为石油伴生气高效利用制定一系列 ③俄罗斯在伴生气利用方面通过了一措施。我们看到, 收和利用可以减少直接燃烧时造成的能源浪费,同时还能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但伴生气的回收和利用比较复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个油田产生的伴生气数量不一样,同时伴生气的开发还受油田距离管网远近、油田附近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伴生气的利用和开发方式将因油田而异。目前,伴生气利用已经成为很多产油国关注的问题,中国油气开采也面临回收利用石油伴生气的问题。《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②提出,》“必须大力推广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整装油田必须同“ , ①在线新华词典,https://www.360docs.net/doc/401616346.html,/html5/127507.html. 系列相关政府令和法律法规。通过对这些具体制度的梳理和分析,一方面可以为中国出台伴生气利用的相关法规和措施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推进中俄油气合作提供制度上的参考。 一、俄罗斯石油伴生气利用现状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统计, 2006年全世界共燃烧了1680亿立方米伴生气,其中俄罗斯占第一位,燃烧了大约500.7亿立方米伴生气。 1000立方米伴 ② 2009年版已在2006年版大纲基础上修订完成了,由于作者未获得2009年版大纲资料,因此文中引注的还是2006年版。③В.В.Бушуев. EU-Russia Energy Dialogue,Москва,21 июля 2009. 2010.6 国际石油经济·43· 政策研究 POLICY STUDIES

资源储量分类

资源储量分类 新分类标准以4个勘查阶段(勘探、详查、普查、预查)中获得的4种不同地质可靠程度(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和经相应可行性评价(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概略研究)所获得不同经济意义(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为主要条件,划分出基础储量和资源量;凡经济的和边际经济的划分为基础储量;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划分为资源量。其中在经济的部分,以可采出为一个附加条件,从经济基础储量中划分出储量(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又以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的不同,将储量划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 (一)基本概念理解 1、勘查阶段(预查、普查、详查、勘探)指针对勘查区或矿床而言,具有一定面积性,在某一勘查阶段内,不同地段存在不同勘查程度,探求不同地质可靠程度的资源储量类型。如勘探阶段一般有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类型;详查阶段的控制的、推断的类型、普查阶段为推断的、预测的类型; 2、地质可靠程度(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针对勘查区具体矿体(块段)而言,具有局部性特点。每一块段对应一种资源储量类型,应据矿床具体特点、选矿结果、开采技术条件等勘查和研究程度,参考勘查工程间距综合确定。 3、经济意义(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是针对矿产开发投资项目而言。对于同一个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在其论证范围内只产生一种经济意义,不应同时出现另外的经济结论。论证分析范围外的部分视为未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分析来对待。 4、预测资源量(334)是未查明的潜在资源 主要出现在预查阶段。有下面二种情况,一是普查阶段中探求推断的资源量外的部分地域有极少量工程验证的物化探矿致异常区、矿床深部或边部,可视具体情况估算预测资源量。二是详查或勘探阶段的矿区范围内应对矿床整体进行总体控制,矿体赋存情况基本查明或查明,不应有预测资源量。 5、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原则上没有工程间距要求,但要保证工程分布的均匀性,并注意与进一步勘查相衔接。在普查阶段,对矿体(层)分布较稳定的层状矿床,可采用“控制的”工程间距的2~3倍距离估算333类资源量,以便区别于334类资源量。

2011年PIW世界石油公司排名

石油情报周刊:2011年世界50强石油公司出炉 《石油情报周刊》(Petroleum Intelligence Weekly)12月9日发布了2011年全球石油公司“50强”排名。PIW的50强排名根据经营规模对国际石油公司、独立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进行对比,而不是根据市值或其它财务衡量指标,以提供全面的行业信息。这些排名参考了2010财年(包含全面数据的最近年度)的六个独特经营指标: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产品销售额和炼油能力。 今年的排名再次确认了所谓的“超巨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和道达尔——的持续重要性,这些公司保住了前10强位置。但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正迎头赶上,排名有所提升,这归功于他们通过数十亿美元的战略收购发展业务。 排名显示:中国石油坚守排名榜第五位,中国石化和中海油均上升了4位,中国石化从第26位上升至第22位,中海油从第38位上升至第34位,这归功于两家公司继续执行长期增长战略。三家公司能够在50强榜单中向前推进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不同程度的得益于内部增长;二是过去三年并购上游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显著成绩。其中,中石化并购资产超过360亿美元,这反映出中石化的发展战略:从大力发展国内下游产业转变为通过购买国外大型上游资产发展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石油公司。 康菲石油的“以屈求伸”策略——在2010年剥离了大量资产——使得该公司四年来首次跌出前10,从上年的第8位降至第12位。法国的道达尔是前10强中排名发生变化的另外一家公司,从上年的第10位升至第9位。加拿大太阳石油公司,上升了10位,从第49位升至第39位,这归功于对加拿大石油公司的收购以及石油天然气产量和产品销售额的显著增长。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重新上榜,排名第48位,这归功于石油产量和天然气储量的显著增长。与此同时,美国赫斯公司从原先的第47位跌出了50强,这归因于石油储量的增长无法抵消天然气储量的下降。虽然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排名有所提升,但是就增长而言俄罗斯公司喜忧参半。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从第44位升至第41位,而主要由俄罗斯政府控股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则从第16位跌至第19位。 50强排名还首次对并购进行了认真分析,将各公司的排名变化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初至今这些公司已公布的并购交易价值进行关联。这项分析再次确认了并购对于各公司经营增长战略的重要性,表明大型净买家(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买家)的表现普遍优于净卖家。 PIW母公司Energy Intelligence Group高级研究分析师兼“50强”主要作者Ian Nathan说:“各公司的排名越来越受到其突破一体化模式发展业务的能力的影响。随着新储量越来越少,利用创新方法创造价值的公司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回报。” 资料来源:PIW;网络资料摘录编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