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课件

3.4 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3.4 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形状的变化,图形位置的改变,图形数量的变化,从而找到变化规律。 2、通过探索图形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形状的变化,图形位置的改变,图形数量的变化,从而找到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图形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故事引入:今天,三个小朋友去森林里面探险,他们沿着林荫小道,听着鸟语,闻着花香,一路走着。突然,在一座小山后面,他们发现了一个藏宝箱,藏宝箱上了锁,打开锁,才能拿到里面的宝藏。这时,一位仙翁告诉他们,只有先破解密码图,才能顺利打开锁,获取宝藏。

(展示图片PPT)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应该如何破解密码图吗? 详细解答过程见PPT,可以引导学生一行一行地观察图形找规律,也可以引导学生一列一列地观察图形找规律。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展示例1 按顺序观察下面图形的变化规律,请在空格处画出图形。 师:图中有哪些图形? 生:有三角形和正方形。 师:一行一行的观察,三角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生:从上往下,三角形的个数分别为4、3、?、1,每行的三角形个数依次减少1个,而正方形的个数分别为0、1、?、3,每行的正方形个数依次增加1个。所以?=△。 师:对,我们来检验下,从每行来看,三角形的个数分别为4、3、2、1,正方形的个数分别为0、1、2、3。刚好符合我们找到的规律。 (注意:老师们再引导学生一列一列的看,也能找到规律解决问题或验证答案)例2:下图中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几何图形中的变与不变

几何图形中的变与不变 ___面积不变周长变化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用几个面积相同的正方形摆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感受面积不会发生变化,图形的周长会变小或不变。 2、通过对用几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摆各种不同形状的周长变化情况进行探讨,总结周长变化规律。 3、通过学习探讨感受数学的学习乐趣,灵活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用几个相同面积的正方形摆不同图形的方法。 2、探讨周长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3、面积与周长的特点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12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大方格纸一张。每桌同学准备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6个。 2、面积与周长变化对照表。 3、PPT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前几天的学习,大家一定都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而且也能根据条件进行不同情况下计算,好,今天老师想与你们一起来探讨几何图形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周长的变化情况。 (二)动手操作,探索不同的组合形式 (1)规则图形的组合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出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用这6个正方形能摆成一些什么图形…… (生先想,然后动手摆) 生:……

师:教师巡视。 师:老师在下边巡视时,看到了同学们许多不同的摆法,真好!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同学上黑板来将他们的摆法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生:展示自己的摆法。 师:同学们摆出了各种形状的组合,但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组成的图形是规则的长方形。 (2)不规则图形的组合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这6个正方形摆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呢?老师来个抛砖引玉,请看: 师:同学们像这样的不规则图形你一定拼出各种各样的,请同学们开动你的脑筋,再去拼一拼吧! 生:……动手拼成其它不规则图形。 师:帮助一些小组的同学拼组图形 生:请同学上黑板去展示拼成的各种图形。 师:生展示一个,在PPT上出示一个……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教案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到图形经过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之后,点的坐标相应发生变化. 2.探索图形在平移、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它们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引导-自学-探究-交流-展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探索新知识. 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在平移、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它们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探索图形在平移、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它们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对于同一个点建立不同的坐标系后,他的坐标就会不一样,它们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吗?如果有,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A自学:请同学们用10---15分钟时间自学教科书上本节内容. B交流:请同学上台总结 点评:1.如果是平移,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作相应的变化 或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作相应变化 2.如果是翻转,那么每个点的坐标就会关于对称轴对称,一般是关于x、y轴. 3.如果是放大或缩小,每个点的每个坐标都作相应的放大和缩小即可. C探究: 例1: 线段AB的两端点A(1,3),B(2,-5). (1)把线段AB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点A、B的坐标为:A__B__. (2)线段AB关于x轴对称的线段A′B′,则其坐标为:A′_,B′_. (3)把线段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线段A1Bl,AlBl关于y轴对称的线段A2B2,那么点A 2的坐标为________,点B2的坐标为_________. 解:(1)A(3,3),B(4,-5)

(2) A ′(1,-3), B ′(2,5) (3) A 2(-3,3), B 2 (-4,-5) 例2: 将图中的△ABC 做下列运 动,画出相应的图形,指出三个顶 点的坐标所发生的变化. (1)沿y 轴付方向平移一个 单位; (2)关于x 轴对称; (3)以A 点为位似中心,放大到1.5倍. 解:图略 (1)A (-5,-1),B (0,2), C (0,-1) (2)A (5,0),B (0,3),C (0,0) (3)A (-5,0),B (2.5,0),C (2.5,4.5) 【课堂作业】 1.已知:点A (1,2),B (2,3),C (-2,4),将这几个点 向左、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这三个点的坐标 变为什么? 2. 如图,将图中的△ABC 作下列变换,画 出相应的图形,指出三个指出三个顶点的 坐标所发生的变化. (1)沿x 轴平移一个单位 (2)关于y 轴对称 教学反思 1.如果是平移,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作相应的变化 或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作相应变化 2.如果是翻转,那么每个点的坐标就会关于对称轴对称,一般是关于x 、y 轴. 3.如果是放大或缩小,每个点的每个坐标都作相应的放大和缩小即可 x (第2题)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图形

一、计算题。( 共101题) 1.图2-26是由四个扁而长的圆圈组成的,在交点处有8个小圆圈.请你把1、2、3、4、5、6、7、8这八个数分别填在8个小圆圈中。要求每个扁长圆圈上的四个数字的和都等于18。 2.在图2-24中,三个圆圈两两相交形成七块小区域,分别填上1~7七个自然数,在一些小区域中,自然数3、5、7三个数已填好,请你把其余的数填到空着的小区域中,要求每个圆圈中四个数的和都是15。 3.图2-23中有三个大圆,在大圆的交点上有六个小圆圈。请你把1、2、3、4、5、6六个数分别填在六个小圆圈里,要求每个大圆上的四个小圆圈中的数之和都是14。 4.将2、4、6、8、10、12、14、16、18填在下面图表,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 5.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找出变化规律,猜猜在第3组的右框空白格内填一个什么

样的图? 6.请看下图,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7.仔细观察这些图案可以发现,他们是按照下面这5个图案为一组,循环往复排列的,请问第52个图形是什么? 8.把上面一排的立体图形剪开,可以剪成下面哪种图形的样子?动手试一试。 9.请把下图中长方形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块,然后再拼成一个正方形. 10.在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

11.下图表示"宝塔",它们的层数不同,但都是由一样大的小三角形摆成的。仔细观察后,请你回答: (1)五层的"宝塔"的最下层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2)整个五层"宝塔"一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3) 从第(1)到第(10)的十个"宝塔",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12.数一数,有( )个长方形。 13.请你将下面图形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四部分,你能行吗? 14.请你将下面的图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的宣传板,上面从左到右写着"快乐学习"几个字。请你在大长方形图中将这几个字表示出来。

图形的平移与坐标变化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图形的平移(二)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图形中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第一节,它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不是很困难,而让学生主动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认识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目标,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轴对称” ,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轴对称的眼光看待平移,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一直处于轴对称和平移相互交融的氛围之中,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生活中的旋转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 二、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通过“变化的鱼”探究横向(或纵向)平移一次,其坐标变化的规律,认识图形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 情感与态度:通过收集自己身边“平移”的实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 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二环节:活动探究; 1 第三环节:例题讲解;第四环节:展示应用评价自我;第五环节:链接知识归纳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七环节:导入下节课内容。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活动内容:

图3-6中的“鱼"是将坐标为(0, Oh (5. 4X(3. Ok(5, I L (5, -1 )?(3* 0 )( (4, -2)H0, 0)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而成的.将这条宜向右 平移5个单位长度. ⑴画出平移后的新迨二 12)在图中尽呈多选取儿at对应点*并将 它们的举标填人下表: 图3-6 原来的鹫(,) f . )( 1 向右平移5个单 (?){ , )( ?) 位 长度后的新也” (3)你发现对应点的坐融之间有f|?么关系? 如果将原来的“鱼”向左平移4个单位氏度呢?请你先想一想*然启再具休做一做. 活动目的:通过一条“鱼”的平移,探究“鱼”横向或纵向平移一次的坐标变化, 进一步感受平移的实质,渗透平移的三要素,即“基本图形、方向、距离”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 活动一:探求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 内容: 2

【思维拓展】数学一年级思维拓展之图形变化规律(附答案)必考知识点

一年级思维拓展之图形变化规律1.选择一个合适的图形放在九宫格的“?”处. 2.找一个合适的图放在九宫格的“?”处.

3.找一个合适的图放在九宫格的“?”处. 4.选择一个合适的图形放在九宫格的“?”处 5.选择一个合适的图形放在九宫格的“?”处

6.观察图中各组图形的规律,填出最后一幅图中的图形. 7.根据图中规律,将表补充完整 8.找规律,补全空白方框 9.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10.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这一道题是按照图形找规律.根据观察可以得出:图中出现减号时,图形减少一半;出现加号时,图形增加一倍.第三行是三角形,中间是减号,所以选择,三角形的一半. 2.【答案】B 【解析】这一道题是按照图形找规律.根据观察可以得出:每一行的图形中第一个图减去第二个图可以得到第三个图.所以答案选择B 3.【答案】A 【解析】

这一道题是按照图形找规律.根据观察可以得出: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图形都在顺时针旋转,所以选择A. 4.【答案】B 【解析】根据观察可以得出:图中出现减号时,图形减少一半;出现加号时,图形左右增加一倍.第三行是五角星,中间的空是加号,所以选择B 5.【答案】A 【解析】这一道题是按照图形找规律.根据观察可以得出:第一行和第二行 的图形都在顺时针旋转,所以选择A 9.【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三角形△. 10.【答案】七个黑三角形 【解析】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变化规律

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 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1)1 4 7 10 (2)4 6 8 10 (3)△▲△▲ 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 2.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 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3.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1、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1、画一画 ◇◆□■、◆□■◇、□■◇◆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2.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 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4.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 (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 5.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6.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画?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三中第1、3题 2.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的规律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

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两次平移与坐标的变化(20200719184846)

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两次平移与坐标的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学习一次平移坐标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 后坐标的变化特点及根据坐标的变化探究图形变化特点? 2.经历探究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____________ 移动 _________ 的距离,这样 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 和________ ,改变的是位置。 原图形上点的坐标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对应点的坐标 (x,y) 沿x轴方向 向右平移 a个单位长度 (a > 0) x a, y 沿y轴方向 向上平移 x,y a 内容1:将图中鱼F”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 “鱼F'”,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鱼F'”。 (2)能否将“鱼F'”看成是“鱼F”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如果 能,请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3)在“鱼F”和“鱼F'”中,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 么关系?

内容2:如果将“鱼” F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 个单位长度,得到“鱼” N, 上面问题的探究结果又是什么情 况呢? 内容3、议一议: 一个图形依次沿x轴方向、y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位置有什 么变化? 规律归纳:设(x,y)是原图形上的一点,当它沿x轴方向平移a(a > 0)个单位长度、沿y轴方 原图形上的点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对应点 的坐标 坐标的变化 (x, y) 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 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 归纳如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形先沿X轴方向平移a( a >0)个单位长度, 再沿丫轴方向平移b( b>0)个单位长度,可以看成是由原来的图形经过一次平移 得到的,则图形沿对应点连线方向平移______________ 单一位长度。

三年级几何图形的剪拼教师版

知识要点 找对称 【例 1】 把一个33 的的网格分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四份。 【分析】 答案不唯一,最简单的分法如右上图。 【例 2】 哥哥和弟弟一起做手工,想把一张红色的平行四边形蜡光纸沿着一条直线,把它剪成大小、形状 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想一想,你可以有多少种剪法? 按照题目要求(形状和面积),根据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在纸上画图或者实际的剪拼,来掌握图形的变化,包括把一个几何图形分割成几个图形以及把几个几何图形拼成几个图形。 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自制“七巧板”或者“伤脑筋十二块”等中国传统益智拼板游戏,在闲暇时间尝试拼一下,说不定还能拼出自创的新颖有趣的图形。 图形的剪拼

【例 3】要把一个正方形剪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4个图形,该怎样分? 【分析】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4个图形。 可以先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2个图形, 然后再把这两个图形继续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4份。 有些方法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对称图形的特点来分。 本题有很多种解法,这里只列举最常用的几种。 【温馨提示】规则图形或不规则图形的分割成相等的几部分。 第一步:先将原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的规则图形。 第二步:根据题意按要求画分成相等的几部分。 【例 4】你能把下面的图形分割成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吗? 【分析】一共有32个小正方形,分割成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每个图形有8小正方形。 答案如图所示。 【例 5】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从中间剪开,如图所示,得到2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长方形,这两个新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分析】切割开之后,新形成的2个小长方形除了原有长方形的边之外,新产生了两条边,如图虚线所示。 每个新长方形的周长为34214 +?= ()厘米。 两个新长方形的周长是14+14=28厘米或14228 ?=厘米。

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开发脚本 学科:小学数学学段:第一学段 学科领域:数与代数知识板块:探索规律 所属教学内容:找规律 重点:①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②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重(难)点:等差变化规律 作者: XXX 单位:衡阳市XXX小学电话: 审稿人: XXX 单位:长沙市开福区教科培中心电话: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 (一)内容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出现。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找出事物中隐含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唤起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重、难点分析及解决策略 (一)重点 重点①: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1、分析

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一些简单的排列规律,这就需要通过平时的仔细观察和实验活动来发现。简单的排列规律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在找规律的过程中,确定规律组是关键,只要确定了规律组就能够很快的判断出将要重复出现的图形或数字。 2、解决策略 低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创设情景,引发他们的兴趣。图形变化规律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另外,低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的同时,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教师可以组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组。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重点②: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1、分析 在学习过简单图形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增加每种图形的个数的变化,并且还增加了与图形相对应的数字。但这里的的数字变化规律不需要通过计算之间差的关系来判断规律,是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来教学数字变化规律。为以后学习数字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2、解决策略 教学时,要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或图片找出图片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说出图形在数量上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和以往学的有什么不同没有?然后引导学生在图形的下方给出相应的数字,并对着图形找数字的变化规律。 (二)重(难)点: 等差变化规律 1、分析 因为在等差变化规律中,已不再是通过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找规律,也不再是一组事物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而是通过计算相邻两项数量差来找规律。这和已往学习的找规律内容不同。 2、解决策略 结合图形,通过摆图形或小棒,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再计算相邻两项数量差来找出等差变化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多计算几个连续的相邻两项的数量差,从而可以很轻松直观的看出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

23.6.2图形的变换与坐标 【学习目标】 1.掌握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关于坐标轴)、位似(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变换中坐标的变化规律。 2.让学生经历探究坐标变换的过程,掌握探究数学的方法;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美,数学的奇妙,从动手实践到得出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预备练习 1、点A(3,-2)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 2、点A(3,4)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3、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 4、 P(-2,3)到x轴的距离是。 5、如图2矩形ABOC的长OB=3,宽AB=2,则点A的坐标为。 6、如果点P(a-3,a+4)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7、点A(a,-4)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_______. 二、导学新课,落实目标 (一)平移与坐标变化 1、沿x轴平移 (1)、如果是△AOB 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得到△A ′O′ B′,各顶点的坐标又有什么变化?你能用自已的语言归纳这个规律吗? (2)你能画图说明△AOB向左移动时,对应点的坐标 又有什么变化规律? 沿x轴平移时对应点坐标变化规律是:

2、沿y轴平移 沿y轴平移时对应点坐标变化规律是: (二)对称与坐标变化 1、关于x轴对称 将△AOB沿着x轴对折,得到△A ’ OB,画图并说明对应顶点有什么变化? 规律: 2、关于y轴对称 画出△ABC,A(2,1),B(4,0),C(5,2)沿y 轴对折后的△A ’ B’ C ’,并观察对应顶点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A ’(,)、 B’(,) C ’(,) 规律: 3、关于原点对称 画△AOB关于原点对称的△A ’O B ’你有什么发现? 规律:

二年级数学下 第九单元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教案设计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2 和练习二十三的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已经能够在图上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而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2 1、独立思考: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 2、组内交流: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拿出学具试一试,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全班反馈: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根据正方形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最有一个肯定是11+5=16) (二)模仿创造: 你能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1、独立思考创造。 2、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116页做一做: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2)把你找到的规律告诉大家,括号里应该填几?为什么? 2、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2、3、5、8、14、19、()、 (2)96、()、76、66、56、46 3、完成课本117页第3题。 思考什么规律再填空 4、完成课本118页第4题。 思考什么规律再填空 四、课堂作业: 找规律填空(有困难的先摆图再填空):

小学数学 图形找规律.教师版

4-1-2.图形找规律 知识点拨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 ⑵图形形状的变化; 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 ⑸图形位置的变化; 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 例题精讲 模块一、图形规律——数量规律 【例1】观察这几个图形的变化规律,在横线上画出适当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1星【题型】填空 【解析】几个图形的边数依次增加,因此横线上应为一个七边形. 【答案】七边形 【例2】请找出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一样.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1星【题型】填空 【解析】这组图形的共同特征是,连接各边上一点,组成一个复合图形.所不同的是,第四个图形是一个六边形,而其它几个都是四边形,这样,只有(4)与其它不一样 【答案】(4) 【例3】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观察发现,乌龟的顺序是:头、身→一只脚、背上一个点→两只脚、背上两个点→两只脚、一条尾、背上三个点→三只脚、一条尾、背上四个点,根据这个规律,最后一幅图应该是:→四只脚、一条尾、背上五个点.即: 【答案】

【例4】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答案】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5、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方法二)竖着看,圆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圆形按照5、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圆形. 【答案】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三角形△. 【答案】△ 【例5】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 【答案】七个黑三角形 【例6】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人教版二年级下找规律(二)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二年级下找规律(二)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设 计及反思 课题找规律(二)图形的变化规律 1 课时班级二(7、 8)课时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教学内容: 课本第 116 页例 1 本课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找规律的知识,初步认识了找规律的方法,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1/ 4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 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题单及课件,投影仪六、教学 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复习新知识,引入: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1) 1 4 7 10 (2) 4 6 8 10 (3)△ ▲ △ ▲ 今天我们来 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2、请大家看书第 117页,用 已掌握的知识把第 2 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 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3、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 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第二行贴图片: 兔子、猴子、青蛙、小熊第三行贴图片: 猴子、青蛙、小熊、兔子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 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4、问: 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 发现。 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 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找规律的重要性与生 活性。 教学新课,发现规律1、出示例1、画一画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奥数第6讲 找几何图形的规律+习题

日期:月日 辅导提纲 学生-校区-份数君授课老师:老师重点小学三年级上奥数 第6讲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薄弱点 题目设定总分100 训练目标 本教程共30讲 第6讲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本讲将从几何图形的问题入手,逐步分析应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思考。因此,学习本讲的知识有助于养成全面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观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可以逐步掌握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就来看几个例子。 例1按顺序观察图5—1与图5—2中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分析观察中,注意到图5—1中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多,且三角形的个数按4、3、X、1的顺序变化.显然X应等于2;图5—2中黑点的个数从左到右逐次增多,且每一格(第一格除外)比前面的一格多两个点.事实上,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仅表现在数量关系上,是一种较为基本的、简单的变化模式。 解:在图5—1的“?”处应是三角形△,在图5—2的“?”处应是

日期:月日 例2 请观察右图中已有的几个图形,并按规律填出空白处的图形。 分析首先可以看出图形的第一行、第二列都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所组成的;其次,在所给出的图形中,我们发现各行、各列均没有重复的图形,而且所给出的图形中,只有圆、三角形和正方形三种图形.由此,我们知道这个图的特点是: ①仅由圆、三角形、正方形组成; ②各行各列中,都只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因此,根据不重不漏的原则,在第二行的空格中应填一个三角形,而第三行的空格中应填一个正方形。 解略。 例3按顺序观察下图中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分析显然,图(a)、图(b)中都是圆,而图(c)中却不是圆;同时,图(a)、(c)中都有3个图形,而(b)中只有两个.由此可知:图(a)到(b)的变化规律对应于图(c)到(d)的变化规律.再注意到图(a)到图(b)中图形在繁简、多少、位置几方面的变化,就容易得到图(d)中的图形了。 解:在上图的“?”处应填如下图形. 例4下图中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二年级上《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上《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案人教版 课时图形的变化规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创造出更美的有规律的排列。 三、教学准备 学具袋、白纸、水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

.今天有客人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高兴吗?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欢迎他们,好吗? 师示范段节奏 生齐完成、二段节奏 师:拍完这两组节奏你有什么体会吗? 以前我们学过有关规律的知识吗? 【设计意图:在新授前,充分利用欢迎客人的情景进行引导,把学生带入“找规律”的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规律”】 .出示复习题 【设计意图: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迁移的思想方法。】 师:你们可真棒,我想邀请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到老师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那我们就出发吧! 探究规律 .循环排列 在途中,你发现了什么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吗? 师:在生活中要注意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 马上就到我家了,我家的门上有一个密码锁,你们有信心用自己的智慧把它破解开吗? 密码锁上有哪些图案?他们的位置是怎样的?

请你仔细观察 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说。 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快和我说说。 指名答,师出示 你们同意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 指名答,师演示 发现这个规律了吗?我们把这样的排列规律叫做“循环排列”[板书:循环排列] 你能利用循环排列的规律,再说说密码琐上第4行的图案怎样排列吗?密码正确,请进。 老师的家是新装修的,漂亮吗? 可是,地面还没有装饰呢。 我选了4种彩砖,是什么颜色? 我已经摆了2行,如果利用循环排列的规律摆底行,应该怎样摆呢? 自己试试看。 第4行呢? 再摆一行呢? 第6行、第7行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努力摆好了地砖,摆的时候要先仔细观察前3组,找出规律,往下摆。 用手势比画一下刚才我们找到的规律。

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教案

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教 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 背景介绍及教学资料 七年级下册第2章图形和变换中已从几何的角度了解了轴对称变换与几何变换,本章从坐标的角度来研究这两种变换,并利用图形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关系来作图。虽然但就作图而言,可能不如几何画法方便,但这种画法在计算机制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此外对这两种变换的学习,为下一章函数当中的相关应用奠定了基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开头是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图,自己探索,找出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得出一般规律,再依据这种关系,求作已知点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因为两个端点可以确定一条线段,所以只要作出各个转折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依此连接就得到一个多边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最后,与同伴合作学习,在方格纸上,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比例,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利用轴对称特点画出一个零件的主视图。 教学目标: 1、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的坐标变换; 2、了解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变换; 3、会求与已知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坐标; 4、利用图形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关系来作图; 5、进一步培养坐标意识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刻度尺、方格纸

1.教学改革主要是学习方式的改革,过去习惯于用灌输法,整堂课都由老师告诉学生该怎么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得累死,学生学习效果却不好。这节课安排了两处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思维的发生过程。 2.本课给出一些非常美丽的图案以及在生活中能碰到的实物的图案,在数学课中实施美育,在数学课上融入生活。 3.图形变换是培养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的有效载体,很多题目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而不一定借助于图形。

2014年几何图形中找规律形试题(学生版)

几何图形中找规律形试题 一.考情分析 规律探究性问题的解答需要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概括、推理、检验等一系列探索活动,对学生的“数感”提出较高要求. 新定义题型就是指通过试题提供的新定义、新概念、新规则、新材料来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它去解决新问题,并以此考查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综合素质. 因此,这两个考点成为北京市中考填空压轴题的热点. 二.历年中考考点 2009—2013年北京中考知识点对比 年份 题型 2 2012 2013 填空 探究正方形折叠 式的规律 探究式的 规律 定义新运算探 究规律 新定义 探究规律 循环类探究 规律 一、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实质是一次函数。或者用通项公式d n a a n )1 ( 1 - + = 例题一:如图,∠AOB=45°,过OA上到点O的距离分别为1,3,5,7,9,11,…的点作OA的垂线与OB相交, 得到并标出一组黑色梯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1 S, 2 S, 3 S, 4 S,…。观察图中的规律,求出第10个黑色梯形的面 积 10 S=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1、如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得到4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共得到7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共得到10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三次操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1个小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 ) . A. 669 B. 670 C.671 D. 672 2:、如图3,在图(1)中,A1、B1、C1分别是△ABC的边BC、CA、AB的中点,在图(2)中,A2、B2、C2分别是△A1B1C1的边B1C1、C1 A1、 A1B1的中点,…,按此规律,则第n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个. 3 (2013?牡丹江)用大小相同的小三角形摆成如图所示的图案,按照这样的规律摆放,则第n个图案中共有小三角形的个数是. 二:二阶式 经过几次出现等差数列,就是几次函数,一般二次函数比较普遍。 例题二.如图,点A1,A2,A3,…,点B1,B2,B3,…,分别在射线OM,ON上.OA1=1,A1B1=2O A1,A1 A2=2O A1,A2A3=3OA1,A3 A 4=4OA1,….A1B1∥A2B2∥A3B3∥A4B4∥….则A2B2= ,A n B n= (n为正整数). 第1题图 (3) (2) (1) C3B 3 A3 A2 C1B 1 A1C B A C2 B2 B2C2 A B C A1 B1 C1A2 C1B 1 A1 B A … 图3

二年级数学《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二年级数学《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情境挂图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 11+()=(),肯定是11+5=16 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3、出示巩固练习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2、3、5、8、13、21、()、55 (2)96、()、24、12、6、3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