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2012530107 曾永莉运动康复与健康

摘要:本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疾病。目前, 对于骨质疏松的主要防治有三种主要方法, 即营养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 而运动疗法的效果常被忽视。据最新研究发现,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40 %)远远超过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钙及维生素D 对骨密度的影响(3 % ~10 %)[ 1] 。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能维护和提高骨矿密度, 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人体运动平衡能力, 减少摔跤的危险性, 从而降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生率, 适宜的运动锻炼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 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减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质疏松,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综述运动锻炼对骨的代谢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影响的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运动锻炼骨质疏松骨密度骨代谢

1 前言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作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所致的骨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6000~ 8000万, 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120万, 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有1 /3患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多, 骨质疏松由于其高发病率给各国增加了巨大负担。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等措施。在这些治疗方法中,运动疗法具有安全经济,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运动锻炼成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2 体育锻炼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2.1 体育锻炼能改善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代谢目前的研究资料均认为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时,肢体不断地移动,肌肉急剧的收缩,强有力地牵拉所附着的骨骼增加了骨的机械负荷,从而改善了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阻止骨的流失,有效刺激了骨细胞的生成。同时,机械负荷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人体内的钙及其它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吸收的钙及其它矿物质不断在骨架中储蓄以增加骨密度的峰值,补充巩固骨微细结构。一方面减少了骨质的丢失,另一方面使骨质含量增加,因而引起了骨的良性影响,防治和延缓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2.2 体育锻炼能促进性激素分泌性激素与骨代谢关系非常密切,雌性激素是稳定骨钙的重要因素,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量丢失加快。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浓度增加,从而增加骨钙含量[2]Vogel报道,骑自行车功率50%45min,,血浆睾酮和游离睾酮增加。睾酮与雌二醇能促进骨的蛋白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使骨盐沉积保留、骨质增厚、骨骺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3]。一旦雌激素降低破坏了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偶联关系,使骨代谢呈负平衡;同时抑制了GHI 的分泌,使肠钙的吸收减少,导致骨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因此,体育锻炼使体内性激素分泌发生正性改变,对骨骼保持正常的代谢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

2.3体育锻炼可促进钙吸收和利用长期适宜的系统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体液调节,促进钙、磷、锰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利用血钙向骨内输送和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促进受体的应答反应,提高饮食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尤其是钙的吸收率等。这些都引起骨性结构良性改变,如骨的物理强度和坚固性增加、骨密质增厚、骨质退行性变化推迟和减轻等[4]。另外,大多数体育锻炼是在户外进行,运动过程能得到适宜太阳光照射,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以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3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的作用

在大量报道运动对骨形成的正向作用的同时, 出现了高强度运动降低骨密度的报道。Smidt等进行了为期1年的高强度的躯干运动(仰卧起坐、弯腰、双腿曲伸) 对绝经后妇

女影响的研究, 结果发现运动组第一腰椎至第四腰椎以及股骨颈、转子部位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lemenda的研究显示, 10~ 25岁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股骨颈、胫骨骨密度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动物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明。Bour rin用5周龄雄性大鼠进行了大强度跑台运( 80%VO2 max ) 11周组织计量学的研究, 结果显示所测骨骼发生了骨丢失。该强度运动对椎体无影响, 使胫骨纵向生长减少, 胫骨近端骨密度降低, 骨骺端骨小梁变薄, 胫骨总吸收面积增加,类骨质厚度减少而破骨细胞数目和类骨样面积无改变, 提示骨丢失主要原因是成骨细胞活性低。提示高强度运动不利于生长期动物的骨形成。No rdslet ten报道3月龄去卵巢大鼠进行高强度的跑台训练9周后力学性能降低、生长迟缓、对股骨的骨质疏松的发展无抑制作用, 提示高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的生长性变化起着负作用。So gar rd的研究也显示长期大强度运动对骨骼成骨作用有负作用。其研究显示2月龄大鼠长期( 4月~ 10月) 大强度耐力性运动达4月后, 运动对股骨颈的骨骼力量有阳性作用, 股骨总长度明显增加, 但当训练达10月后股骨颈力量增加的情况不再保持, 且股骨总长度与安静组比较无差异, 同时运动组动物生长线有较早闭合的趋势。kaastad的力学研究也显示出高强度运动不能增加大鼠的力学kaastad等研究了高强度8周的运动对活体去卵巢大鼠骨骼的力学影响,用右侧后肢进行活体含肌肉的三点弯曲的骨折实验, 结果显示活体和离体骨折的力学性能运动组和非运动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动物实验从组织计量学、骨密度测定和力学性能测定的研究都显示生长期动物运动负荷及运动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后对骨骼有负作用。

应该说这些研究应验了Frost的理论, 即随着压力增加, 骨的生长增加, 当达一峰值后如果负荷继续增加, 则骨生长反而减少。

近年研究者们在研究骨密度的同时对妇女激素水平、月经情况进行了研究。1996年Winster 等报道大强度训练的长跑者的全身骨密度较适宜强度长跑对照组明显降低, 骨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 腰椎的骨密度降低且与每周跑的距离成负相关。同时研究发现高强度组雌激素水平较低, 他们认为这可能是造成骨密度下降的最可能原因。Foldes等用超声波检查了27名年轻女性芭蕾舞学生和27名非舞蹈学生的胫骨和腰椎, 结果显示胫骨的超声速对照组显著降低。他们认为可能是舞蹈演员要求低体重导致营养不足、激素失调所致Khan对女性退休芭蕾舞演员的研究发现, 她们的抗重力骨骼股骨颈、股骨转子和腰椎的骨密度与非舞蹈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而非抗重力作用的胫骨远段和中段骨密度较对照组降低, 且骨密度与月经紊乱的程度成反比。通过研究他们提出高强度运动导致的女性运动员激素失调、月经紊乱、闭经是导致骨丢失、发生骨质疏松的最可能原因。

4运动方式对骨质疏松的作用

不同运动项目由于其运动方式的不同, 对身体所施加的机械负荷也不同, 因此对骨质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张林等[ 5] 认为力量性运动员的BMD最高, 耐力性运动员的BMD最低, 男女运动员呈现同类变化。赵杰修等[ 6] 对171名参加不同项目后的大学生的BMD和体质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发现参加短跑、武术项目的人的BMD值最高, 其次是足球、篮球和中长跑。Nilsson等[ 7]报道举重运动员BMD最高, 其次是投掷运动员, 然后是赛跑运动员、足球运动员, 游泳运动员BMD最低。Creighton等[ 8]认为参加高冲击力运动(如篮球运动)的女运动员的BMD高于非冲击力运动(如游泳运动)的女运动员。Rupert等[9 ] 研究表明, 参加高冲击力运动有利于中老年人维持骨量, 减少骨折的危险。Suominen等[ 10] 研究表明, 多年从事运动的70— 80 岁老年男运动员跟骨BMD显著地高于同年龄的非运动组。此外, 有多数研究认为游泳是非抗重力性运动, 对骨密度的增加作用较差。如Avlonitou等[ 11] 报道男性和女性竞技性游泳运动员BMD与年龄对照组相似,游泳对BMD无影响;Dook等[ 12]报道长期参加游泳运动的人只具有中等水平的BMD, 且与不参加运动者无显著性差异。这些研究均显示进行地面反作用力越大的运动对增加骨密度的作用就越好, 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强骨质, 减少骨量的丢失, 防止或减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5 注意事项

5.1运动前常规体检中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伴随者非常多,运动前应行常规检查,运动项目尽量避免倒立性、屏气性、突发力等动作,以免出现意外事故发生。

5.2运动场地时间的选择体育锻炼的场地应选择平坦、阳光充足又不爆晒、通气性良好、避风吹、空气清新等场所。锻炼时间:春秋应选上午7-9点,下午4-6点左右;冬天上午应比春秋晚30min,,下午应早30min,;夏天上午应比春秋早1h,下午晚1h。

5.3加强医务监督,适时调整锻炼计划运动过程要加强医务监督,了解患者随时的健康状况,确保运动健康进行,同时要根据身体健康状况,适时调整运动内容和运动强度,保证每次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沛, 刘春.骨质疏松的运动防治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4):30 ~ 33 .

[2]郭海英.健身锻炼对老年妇女骨密度的影响[C].中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1999.244

[3]何成奇,熊素芳,易文远,等.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J] 现代康复,2001,5(4):10

[4]李爽,陈杨,何拉木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健骨运动处方的研究[J]现代康复

2001,5(1),108

[5]张林.运动员骨密度变化特点[ J] .中国体育科技, 1999,35(4):14-16.

[6] 赵杰修, 张林, 张承玉.运动方式对人体骨峰值的影响[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0, 19(2):163 -166.

[7] NilssonBEetal.Bonedensityinathletes[ J] .ClinOrthop,1997(77):179 -182.

[8]CreightonDL,MorganAL,DebraB,etal.Weight-bearingexerciseandmarkersofboneturno verinfemaleathletes[ J] .AppliedPhysiology,2001, 90(2):565 -570.

[9]RupertWJ,Kay-TeeK,NicholasEDS,etal.Patternsofphysicalactivityandultrasoundat tenuationbyheelboneamongNorfolkchortofEuropeanProspectiveInvestiga-liono1Cancer (EPICNorfolk)[J]:populationbasedstudy.BMJ, 2001, 322:140.

[10]SuominenHandRahkilaP.Bonemineraldensityofthecalcaneusin70-to81-yr-oldmaleat hletesandapopula-lionsample[ J] .MedSciSportsExerc, 1991, 23(11):1227 -1233.

[11]Avlonitou,etal.Estimationofbodycompositionincompetitiveswimmersbymeansofthr eedifferenttechniques[J] .Int.J.SportsMed.1997, 18(5):363 -368

[12]DookJE,etal.Exerciseandbonemineraldensityinmaturefemaleathletes[ J] .Med.Sc

i.SportsExerc.1997, 29(3):291 -296

终身体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419932605.html, 终身体育论文参考文献 一、终身体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体育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1期.陈琦. [2].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3期.韩勤英. [3].从“终身体育”视角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12期.郑国荣. [4].终身体育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目标动机特征研究——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4期.陈海鸥. [5].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3期.吴贻刚. [6].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4期.欧阳萍. [7].论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1年4期.王红.王东桥.孙鲁. [8].高校终身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重构. 《江苏高教》.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4期.王林. [9].学校体育学科中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习惯等概念之关系探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1期.邵伟德.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现已成为世界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据我国2006年一项调查估算,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骨量减少。预计至2050年,全世界65岁以上人数将增加到625万,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人数将进一步上升,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医疗费用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不仅给个人带来危害,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一.发病原因 现代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种类型,现从中西医学两大方面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说明。 1.肾阴亏损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激素有8种之多,他们是雌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素、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等,他们中的前4种激素尤为重要,特别是性激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老年人肾阴亏损导致性腺功能减退,雌激素、雄激素的生成减少,因而易发生骨质疏松。

2.脾胃运化不足脾胃运化不足使人体摄入的营养不足, 也易发生骨质疏松。钙、磷、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C、维生素D等的缺乏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其中尤以钙、磷两种元素缺失为主要原因。 3.运动量少运动与骨量多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密切 关系。现代研究证明,运动时神经内分泌调节会为骨骼提供充分的矿物营养,使全身和局部骨钙含量增加。运动还可以对骨骼保持一定的机械刺激,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运动锻炼还可使绝经期女性的激素分泌轻度增加。老年人适当锻炼不仅可使肌肉适应性加强,增加肌肉的力量,而且可减少骨量丢失,改进骨的质量,从而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 4.遗传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白种人、黄种人比黑种人发生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机会多,且症状较重。身材矮小的人较身材高大的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即使生活条件、身体状态、环境因素相同、年龄相近的两个人,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也有差别,这些都揭示了骨质疏松症与遗传基因有关。 5.性别与年龄因素,人的骨龄在35~40岁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以后的骨量丢失远远高于男性,故女性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大大高于男性,比男性高2~8倍,男性的骨量丢失 始终是缓慢进行的,骨质的总丢失量比女性相对较小,因骨

运动处方的文献综述

运动处方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以及国民体育休闲观念的增强,运动处方的规范推广与普及工作势在必行。高校课外体育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原理指导健身的前景是极为广阔。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原理进行体育锻炼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具有推广价值。我国在校大学生是国家今后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运用不同的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来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为我国各阶层的群众的健身锻炼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运动处方体育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运动处方教学 运动处方的概念: 在医学上,人类可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疾病三类人群,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预先准备好适应所有人的运动处方,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机能状态下,对同一运动负荷的反应和效果也不一样.因此,运动处方的制定要做到对“症”下“药”,克服锻炼的盲目性. 1953年,西德的黑廷格和缪拉等关于“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和频率的运动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的论文的发表,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对运动处方的广泛关注。我国对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几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整体情况看,研究和应用尚不够普厦。后有多位专家学者从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角度对运动处方的概念作了界定:运动处方是一种根据体育锻炼或运动的人的现实状态,具体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结

合生活环境重要任务和运动爱好等个人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和频度及注意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强体、防治疾病目的。 我国和国外运动处方的发展: 运动处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运动处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均有了很大进展。1995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美国运动医学会联合提出:把原来的“强健模式”修改为“健康模式”,其主要内容是把原来运动方案中过高的运动强度降下来,建议以快走或类似快走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每天累计运动时间为30分钟以上。 与国外运动处方的研究相比我国尚缺乏大样本、大规模、多指标、长时间跟踪、多学科之间协作的研究;运动处方的个性化研究比较薄弱,各种疾病的运动处方研究需要进一步精确化、科学化,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研究还不够;在坚持健康评价和体能测试方法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还需实现简捷化和实用化;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处方的教学工作、社区与家庭运动处方的推广工作亟待加强,这将有利于终身体育理念和科学健身思想的传播:应用型专业人才欠缺。因此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人才。 运动处方的制定: 在进行运动处方的制定前,必须对其进行健康诊断和体力测定,包括体格检查和运动测试.运动测试中可采用台阶试验等方法.运动处方的制定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运动项目,运动方式,运动类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2012530107 曾永莉运动康复与健康 摘要:本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疾病。目前, 对于骨质疏松的主要防治有三种主要方法, 即营养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 而运动疗法的效果常被忽视。据最新研究发现,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40 %)远远超过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钙及维生素D 对骨密度的影响(3 % ~10 %)[ 1] 。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能维护和提高骨矿密度, 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人体运动平衡能力, 减少摔跤的危险性, 从而降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生率, 适宜的运动锻炼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 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减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质疏松,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综述运动锻炼对骨的代谢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影响的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运动锻炼骨质疏松骨密度骨代谢 1 前言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作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所致的骨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6000~ 8000万, 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120万, 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有1 /3患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多, 骨质疏松由于其高发病率给各国增加了巨大负担。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等措施。在这些治疗方法中,运动疗法具有安全经济,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运动锻炼成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2 体育锻炼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2.1 体育锻炼能改善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代谢目前的研究资料均认为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时,肢体不断地移动,肌肉急剧的收缩,强有力地牵拉所附着的骨骼增加了骨的机械负荷,从而改善了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阻止骨的流失,有效刺激了骨细胞的生成。同时,机械负荷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人体内的钙及其它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吸收的钙及其它矿物质不断在骨架中储蓄以增加骨密度的峰值,补充巩固骨微细结构。一方面减少了骨质的丢失,另一方面使骨质含量增加,因而引起了骨的良性影响,防治和延缓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2.2 体育锻炼能促进性激素分泌性激素与骨代谢关系非常密切,雌性激素是稳定骨钙的重要因素,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量丢失加快。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浓度增加,从而增加骨钙含量[2]Vogel报道,骑自行车功率50%45min,,血浆睾酮和游离睾酮增加。睾酮与雌二醇能促进骨的蛋白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使骨盐沉积保留、骨质增厚、骨骺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3]。一旦雌激素降低破坏了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偶联关系,使骨代谢呈负平衡;同时抑制了GHI 的分泌,使肠钙的吸收减少,导致骨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因此,体育锻炼使体内性激素分泌发生正性改变,对骨骼保持正常的代谢起着十分重

体育科研方法的文献综述概要

体育科研方法的文献综述 摘要体育科研方法主要以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管理领域中的各种问题 , 是现代体育的主要研究工具。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 它旨在使学生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 , 学会设计课题 , 掌握收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基本方法 ,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 为将来的体育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体育科研方法教学法现代化 一体育科研方法的教学内容、步骤 1. 教学内容分解 教学内容分解 , 必要时可以打散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在教学过程中 , 内容的各部分可独立实施教学,最后再系统归纳、融会贯通。 2. 教学步骤设置 教学步骤最好与论文写作步骤相吻合 , 即 : ( 1 论证选题 , 包括学术性、前瞻性、时代性、交叉性。 ( 2设计研究方案 , 包括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内容和原则。 ( 3 收集资料 , 包括原则和要求、资料的来源、收集资料的方法。 ( 4 整理资料 , 包括原始资料的审核、分类和分组、数据统计图表、计算样本统计量。 ( 5 分析资料 , 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 ( 6 结果描述 , 包括总体推断、统计表、统计图。 ( 7 撰写学位论文 , 主要强调论文的格式及要求。教学过程要贯彻以应用为主的指导思想 , 使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步骤 , 了解科研方法和过程 , 培养具体操作能力 , 写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二科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明显增多 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方法内容十分丰富 , 从研究构思、设计和取样 , 到数据的采集、测量、统计的分析和研究成果的报告 , 体育科学研究运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方法尤为突出 , 因而其方法来源问题更为重要 , 不提方法来源是一种缺陷。通过

骨质疏松症 课题讲稿

病因 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①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④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⑤肝脏病。⑥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⑦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⑧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⑨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⑩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其他原因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2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3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这些生化测量指标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反应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应骨吸收)、骨钙素(反应骨形成)、Ⅰ型

核心力量对运动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核心力量对运动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核心的界定观点: “核心”一词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一位德国医护人员Joseph Pilates提出。 Ian Hasegawa提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 王卫星对核心的界定: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 国内外核心力量的定义 脊柱稳定性是人们关于核心力量较早的科学研究,由Panjabi在1985年首次提出,认为脊柱稳定性主要依靠被动脊柱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三部分系统联合控制,并在1989年进一步明确提出“中位脊柱”的问题。 核心力量是控制重心运转、传递上下肢肌肉力量的能力。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Jeff Stephenson在《Core Training:Designing a Program for Anyone》的研究中提出,通过核心力量训练,特别是静力姿势的练习,能够有效提高核心集群的本体感觉,有助于运动期间维持躯干合理的动作姿势,甚至是可以使身体在运动变化中不断调整姿势从而达到运动的要求。 弗拉基米尔认为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发展腹壁肌肉的力量,使肌肉张力增加腹压升高,腹腔脏器产生流体静压强增加,还可以支持并传递一部分机械负荷和缓冲冲击,同时可阻止腰椎过度前屈。 王卫星指出核心力量的主要作用: (1)稳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2)为上下肢传递力量。 (3)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 (4)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降低能量消耗。 (5)预防运动损伤。 国内核心力量训练的问题或现状 力量素质训练存在的问题: (1)对力量素质训练计划结构认识不清 (2)忽视力量练习与专项练习的结合 (3)忽视整体力量与局部肌肉的协调发展 (1)盲目跟风,不求甚解 核心力量作为来自国外的较新的理论,某些部分被不求甚解的误会和夸大,甚至造成了某些训练方法一时风靡,比如有些运动员几乎全盘舍弃原先的训练方法,全部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来代替传统力量训练,有很多运动队短时间内全套配备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器材,绳梯、平衡垫、平衡盘、小篮架、实心球、悬吊、弹带等等,而结果却可能还没有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这些训练工具和手段背后的原理,在实际训练中也不能正确和充分地运用这些器材条件,去的训练效果也并不理想,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对核心概念认识不清) (2)轻视浮躁,欲速不达 有些运动员甚至教练员在最初接触和了解某些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后,主观感觉比传统力量训练方法更为简单易行,随即产生了一定的轻视和浮躁心理,认为只需通过简单的模仿和短期的练习就可以全面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因而忽视了去分析和研究核心力量理论所包含的真正指导性意义,不对发力过程、运动角度及动作的标准性进行精雕细刻,也忽略了循序

骨质疏松的运动疗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9932605.html, 骨质疏松的运动疗法 作者:沈霖 来源:《爱你·健康读本》2019年第05期 有规律地进行锻炼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最佳方法。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特别推荐了三种锻炼方式:力量锻炼、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和柔韧性锻炼。由于每个人的骨质疏松程度和发生骨折的危险程度不同,因此运动前要咨询医生。 力量锻炼: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包括自由举重、重力器械锻炼、弹力绳锻炼等。主要锻炼上背部肌肉,有助于加强手臂和脊柱肌肉的力量,而且能直接起到减少骨骼内矿物质流失的作用。力量锻炼可以逐步拉伸背部肌肉,改善体态。而且两肩之间的肌肉得到锻炼后,可以减少对骨骼的压力,有利于保持骨骼密度。推荐运动:徒手或握轻哑铃进行力量锻炼,简单、方便、效果佳。 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快步走、跳节奏缓慢的舞等。这些运动能直接增强背部、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让全身骨骼受力分布更合理,从而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推荐运动:游泳和水上有氧运动,尤其是在水里行走效果最好,对骨质疏松严重和处于骨折后恢复期的人来说最为适宜。 简单的柔韧性锻炼:比如弯曲、伸展、转动关节等。这些锻炼能增強关节的灵活性,有助于避免肌肉受伤,还能使体形更优美。当人的关节僵直,腹部和胸部的肌肉松弛下坠,就会显得有些佝偻。胸部和肩部的拉伸性锻炼能有效改善这种状况,比如拉伸双臂等。 上述三类运动,每周应做3~4次,每次30~50分钟。力量练习每次做3~4组,每组10~20次。 骨质疏松者应避免以下这些运动:冲击性强的运动,如跳跃、跑步等;需要前后弯腰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划船、触摸脚趾等。还有其他一些需要经常弯腰、扭腰的运动,比如打高尔夫球,保龄球和瑜伽等,也要避免。合并慢性病(如高血压)患者,进行力量训练时要避免憋气动作,以防血压升高造成意外。(摘自健康界社区 ; 图/赵胜琛)

运动营养研究的文献综述-模板

运动营养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在过去30年间,美国运动营养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运动营养在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和避免疲劳、预防损伤方面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20XX年第59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受邀的荣誉演讲者、来自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营养和运动科学系的Melinda Manore教授的演讲,回顾了近30年来美国运动营养研究的变化和进步,以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历年来提供的运动员饮食营养标准和具有发展标志性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讨论了历年来对运动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以及营养补充剂的摄入建议,并对未来运动营养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运动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补水;电解质;营养补充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3612(20XX)08—0054—07 在20XX年第59届美国运动医学(ACSM)年会上,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营养和运动科学系的MelindaManore教授作为受邀的荣誉演讲者回顾了美国运动营养研究发展的历程。在过去将近30年里,运动营养作为一门科学,从开始有意识进行肝糖负载到如今科学验证增进机能的各种增补剂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运动员的所食所饮与其健康、身体重量和成分、运动中能量供给、运动后恢复时间、大赛中运动成绩,都有着紧密的。大强度的运动训练除了可以提高运动成绩,也有可能会因为增加了脱水的可能性和加大对营养素的需求而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正确的营养可以让各种年龄阶段的人最大限度地维持高强度的运动状态。本文跟据ACSM年会上Melinda Manore教授的演讲,以美国饮食营养协会历年来提供的运动员饮食营养标准和具有发展标志性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以主要的营养素为讨论重点,回顾了近30年来美国运动营养研究的变化和进步。 1 碳水化合物 1982年,Felig等人发现,健康男性以60%~65%最大摄氧量的强度骑功率自行车会造成血糖浓度低于45 mg/dL,而低于50 mg/dL的血糖水平就被定义为低血糖。1984年,Sherman和Costill指出,限制马拉松成绩的因素除了存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外,肌肉内外的能源储备和利用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导致马拉松运动员疲劳的基本原因是肌糖原耗竭。随后,Fielding和Costill等人发现,每30 min补充 g糖可在4 h的骑车运动中使血糖水平维持在90 mg/dL,虽然

骨质疏松症预防与运动调护

内蒙古中医药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30例。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50例,年龄16岁~7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200例,对照组130例。2 健康教育内容 2.1向患者介绍什么是牙周病,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齿槽骨、牙骨质)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的疾病[2] 。 2.2口腔卫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利用牙模型讲解刷牙的方法,。正确掌握刷牙方法,每次刷牙不得少于3min 。根据患者刷牙的效果,建议使用保健牙刷。 2.3饮食方面,注意不要偏食,以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一部分患者因为偏食体内缺乏某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以至影响牙齿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 2.4适当口服消炎药,中度以上的牙周病,应该服用阿莫西林,灭滴灵。 2.5洗牙,现多采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洗牙,能彻底去除菌斑、牙石,去除口腔异味;还可以预防牙周病的发生。一般主张每年洗牙1~2次。3 健康教育方法 3.1由医生或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在口腔卫生宣教中,足够的指导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患者在口腔卫生保健实践中的行为和态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 .语言要通俗易 懂,反复强调牙周病的危害,以加深印象。利用图片宣传栏等进行讲解;利用科室现有资源集体授课,或个别指导。 3.2电话随访,追踪检查患者,了解牙龈出血是否停止,口腔气味有否改善等。以保证其自觉的口腔卫生习惯。4 效果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试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主动要求洁牙;口腔卫生得到明显改善;牙周炎得到控制。对照组因不能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但损伤牙周围组织,而且牙齿也受到损坏;对洁牙始终持怀疑态度;口腔有 异味,口腔卫生差,牙周病发病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5 讨 论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口 腔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在口腔科门诊患者中,主诉要求拔牙者已越来越少,与此相反,要求保留自然牙如残冠、残根者越来越多。这是我们所提倡的。但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这里多是指患者)之所以患病,还是牙保健意识淡漠,没有将爱牙的问题提到日程。本组试验表明, 对牙周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大大降低或控制牙周病的发病率。 所以,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唤起更多的人,从思想上,行动上来爱护自己的牙,保护自己的牙。参考文献 [1]李月.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4-65. [2]陈萍.牙周病治疗新进展临床医学新进展[J].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2006.329. [3]闫福华.口腔全科医生如何进行牙周治疗临床医学新进展[J].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2007.331.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1-0132-02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运动调护 姜双枣*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预防;运动调护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010020)2011年11月13日收稿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骨量减少而产生的疾病状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骨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及呼吸系统症状,另外还可以发生肋间神经痛、腹胀、便秘等症状。因其治疗收效很慢,预防与运动调护尤为重要。1 预 防 1.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给老年人带来不便和痛苦,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Ⅲ级预防。Ⅰ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膳食的营养要合理,多食用含钙、磷多的食品,如鱼、虾皮、海带、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粗杂粮、芝麻、爪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阳光照射,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食用,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Ⅱ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量丢失加快。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 早采取防治对策。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亢,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Ⅲ级预防: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及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实行坚强的内固定,早期活动、 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 着雌激素调控,营养状态,物理因子免疫状况,遗传基因,生活方式,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健等8个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老年性骨质 疏松症是可以延缓和预防的。 1.2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绝经后雌激素减少而导致骨量丢失出现骨质疏松症。因治疗缺乏特效药物,故预防较治疗更为重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2.1提高骨峰价:在青春发育期内,注意合理的营养及钙的摄入量,多吃牛奶、虾皮、蛋类、新鲜蔬菜等食物,并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使骨中钙、磷沉积量增多。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还要有足够的光照,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避免不 132

老年人的运动处方

老年人的运动处方 量力而行安全第一:不经常进行运动的老年人在开始运动之前,或准备增加运动量之前,最好检查一下,看是否有潜在性疾患或危险因素。不可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过分自信或争强好胜。 运动处方因人而宜:老年人的体力和最大心率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按年龄公式计算,对50%以上的老年人是不准备的。60岁的老年人最大心率可高达200次/分以上,也有低至105次/分。所以对于老年人,重要的是注意运动的频率,经常运动,直到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再增加运动强度。适宜心率110-130次/分钟。 准备和整理活动:年龄越大,锻炼前的准备活动越重要。10分钟左右适宜的准备活动(伸展运动、慢步)可保护心脏、肌肉和关节,避免损伤。跑步运动后,慢步两分钟,不要突然停止运动。注意防止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出现运动损伤;注意冬天保暖,雨雪天防滑,夏天补充水分和盐分,预防中暑等。 温馨提示 最佳运动量的选择:每周至少5次运动,每次坚持20至40分钟。 几种简易可行的运动方法 步行:没有心脏疾病的体力耐受者,速度应在每分钟80-100米之间。体力不耐受者,可走10分钟,休息5分钟再走,或稍放慢速度,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 骑自行车:出行骑自行车锻炼,最好在晨间或运动场内进行,速度以每小时8.5-15公里最适宜,可用自行车健身器在室内锻炼,运动强度为450-700公斤/米。分。 爬楼梯:以正常速度爬楼梯(消耗的热量比静坐多10倍,比散步多3倍),有兴趣幷其体力耐受者,可以进行爬上楼练习。 慢步:有运动基础,平时做2-3公里的疾步行走无心绞痛发作者,可以参加慢跑锻炼。慢跑速度以100米/分钟比较合适,困难者可以跑步和走路交替进行。 放松性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气功、保健操,每天可进行10-20分钟。 其它:跳舞和非比赛形式的打球运动。 温馨提示 不宜空腹跑步。空腹跑步会增加心脏和肝脏负担,而其还容易出现心率不齐,甚至导致死亡;另外空腹跑步时人的血糖水平会急速下降,容易诱发低血糖症,出现昏厥,心律失常。

关于生命教育的文献综述(DOC)

(关于生命教育的文献综述) 组长:(108)李莎莎 组员:(9 9)孙 靓 (100)吴亚妮 (109)庞文燕 (110)李媛媛 (112)居丽都斯 (115)陈紫琦 (122)王国钰 所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所学专业:生物科学(免费师范类) 2015 年 10月

关于生命教育的文献综述 【前言】:本文的分析维度为:从中小学生命教育背景及起源的调查,再到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以及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与中国的区别进行比较后,根据中国现状对生命教育的发展趋势、未来展望及难点与突破进行的研究。本综述共从25篇资料及书籍进行汇总与调查,包括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教育实践探索等书籍及关于生命教育的硕士论文。 一、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背景及起源的调查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关注生命,一切为了生命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命教育也随之在我国悄然兴起。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优秀公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重视学生的智育,生命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日益复杂的教育背景和严峻的社会发展现实,迫切呼唤加强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和关怀生命。 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1968 年,他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倡导和呼吁生命教育,探讨关于人的生长发育的真谛。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教育人认识生命,鼓励人爱惜生命,引导人欣赏生命,期许人尊重生命;教育人不仅要关注自身生命,而且还要尊重并热爱他人的生命。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珍惜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所以生命教育理应成为中小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中不珍惜生命的现象日益增多,诸如轻生、自残、打架斗殴、残害动物等事件屡见报端,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堪忧,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深思现状背后的原因。首先,中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面临一些新问题。有调查表明,意外伤害、自杀等已成为危及青少年生命的首要原因,此外还存在药物滥用、中途辍学、暴力与野蛮行为、帮派、性泛滥、儿童虐待等问题。据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 1.6 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意外伤害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已经成为危及中小学生生命的首要原因。其次,中小学生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未成年人在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腐朽思想和有害信息也在腐蚀他们的心灵;加之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也存在一些道德失范、有害信息在网络传播等问题,势必给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些都表明,“生命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中小学生加强生命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方式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方式 ①有氧耐力运动 有氧运动的方式如慢跑、快走、踏车和登台阶等,可直接起到刺激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②肌力的训练 肌力训练可防止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肌力降低,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肌力运动有以杠铃、哑铃为代表的等张运动和用力对抗抵抗物而不发生移动的等长运动,以及需要专用设备的等动运动。上述的运动方式能增加局部肌肉耐力,局部肌肉会有相应的增长,还能提高机体的协调功能。骨质疏松的患者推荐进行以较轻承重为主的综合运动方案,可增强附着骨骼上的肌肉群。患者做变换体位的活动,可影响骨表面曲度所施加的负荷,它与骨的重建有关,因此运动能增加凸面面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并增强骨骼所承受应激的能力。当然这些运动要根据个体潜在能力,应从最小负荷开始并逐渐增加,以

使患者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渐进抗阻运动能达到增强骨健康和改善功能的作用,但只适于无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渐进抗阻运动对增强肌力和增加骨密度的作用,要比耐力运动产生的效果大。髋关节的抗阻运动可增加大转子的骨密度,但对股骨颈的效果小。 ③平衡和灵活性训练 是预防跌倒的重要运动方式,如体操、舞蹈、太极拳等。文献报告进行太极拳运动能减少跌倒发生率,尤其防止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骨密度很低和有多发性骨折的患者,需要有肌肉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应进行增强肌力、提高平衡能力和灵活性的运动训练,但要避免脊柱屈曲的活动。对于骨密度明显降低,而且肌肉无力和有平衡障碍的患者,运动训练可加强协调和平衡能力,使其骨密度增高和肌力增强,可预防跌倒。灵活性训练可保持关节适当活动范围,能维持肌肉骨骼的正常功能。伸展运动分为动态和静态伸展两种。动态伸展运动是利用惯性屈伸关节,在运动前应做静态的伸展运动。中等强度的静态伸展运动,可减轻肌肉神经的张力,关节屈伸到一定姿势时维持10-30

文献综述的写法 超详细

文献综述的写法(不是一般的详细)作者:谭xx宇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 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 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 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 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 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完整版)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 (完整版)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减少、骨质量下降,导致骨折风险升高的疾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目前已经有多种药物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但在防治骨质疏松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多种营养物质和运动的作用,尤其是在因为多种原因而出门减少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何进行与身体健康状况和周围环境适应的运动,对骨质疏松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鉴于此,来自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专家,讨论并制定了本专家共识。 膳食营养推荐 一、膳食模式 膳食模式是指膳食中不同食物的数量、比例、种类或者组合,以及习惯性消费的频率。膳食模式侧重于分析研究对象进食何种类型的食物,而不是单一的食物或营养元素,强调食物的多样性与相互作用。膳食模式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我国一项针对581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例和相应年龄性别未发生过骨折的对照研究显示,采用健康膳食模式(蔬菜水果、鸡蛋和淡水鱼摄入高)有助降低58%的髋部骨折风险,采用谨慎膳食模式(坚果、菌菇、海藻、海鲜和白色蔬菜摄入高,谷物类摄入

低)也可减少49%的髋部骨折风险,而高脂膳食模式则增加了125%的髋部骨折风险。多项针对地中海膳食模式的研究表明较高的鱼类、橄榄油和较低的红肉食用量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与骨折风险呈负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与骨折风险负相关。因此,健康、平衡的膳食模式是维护骨骼健康、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 结合我国人群膳食结构,参考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指南,本专家共识建议骨质疏松症患者及高风险人群遵循以下膳食原则: 1.膳食多样化: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其中以谷类为主。 2.保证谷薯类摄入:每天谷薯类食物250~400 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 g,薯类50~100 g;蔬菜300~500 g,深色蔬菜应占1/2;新鲜水果200~350 g。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3.保证蛋白质摄入:每天优先选择鱼和禽类,每周摄入鱼280~525 g,畜禽肉280~525 g,蛋类280~350 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 g;每日1个鸡蛋,不弃蛋黄;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保证奶及奶制品摄入,摄入量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 g(约300 ml)为宜。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试题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考试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多选题,每题3分 30分) 1、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 B:畸形、疼痛、反常活动 C:畸形、疼痛、弹性固定 D:高热、寒战、腹痛 2、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为发生(),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时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 A:椎体骨折 B:髋部骨折 C: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 D:腕部骨折 3、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 A:男性儿童和老年妇女 B:青年和男性成人 C:儿童及妇女D: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4、治疗骨质疏松症抗吸收类的药物有()。 A.双磷酸盐类 B.地舒单抗 C.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D.钙离子拮抗剂 E.钙剂 5、下列对激素替代治疗描述正确的是()。 A.雌激素类单独或与孕激素类或替勃龙联合治疗能够增加骨量 B.研究表明结合雌激素可降低任何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C.雌激素类发挥抗骨折效应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结肠癌风险 D.雌激素同时也增加乳腺癌、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和血栓事件风险 E.雌激素或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疗法不适于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症。 6、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诊断指标是()。 A.X光片 B.骨密度测定 C.MRI核磁共振检查 D.血电解质检查 E.CT检查 7、骨质疏松症的饮食疗法主要有()。 A.增加富钙饮食如牛奶及奶酪 B.低盐高蛋白 C.减少富含磷饮料如碳酸饮料 D.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如VitD 、Vit K、及Vit B12 E.经常补充骨头汤 8、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元素钙) 摄入推荐量()。 A.600mg B.800mg C.1000mg D.400mg E.1200mg 9、老年人因缺乏日照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故推荐剂量为()。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剂量可为()。 A.200-400IU、400-800IU B.200-400IU、800-1200IU C.400-800IU、800-1200IU D.400-800IU、800-1000IU 10、双磷酸盐类的主要作用是。 A.抑制骨转换 B.促进骨形成 C.抑制骨形成 D.抑制骨吸收 E.促进骨吸收 二、判断题(每题3分 30分): 1、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2、富含钙、高蛋白质、低盐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3、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关键作用()。 4、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5、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 D 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6、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7、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8、治疗骨质疏松症就是补钙()

教师资格证:体育《运动处方》知识点详解

教师资格证:体育《运动处方》知识点详解 来源:凯程教师资格证,跟着徐影考教师。 处方,在医学上指是医师给病人开的药方。不同的病或同一种病因程度不同,当然会选择不同的处方。体育锻炼也是为了对运动者起到康复、保健的作用,所以在进行锻炼中也要进行科学、系统的安排,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就提出过“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科学家首先使用“运动处方”这一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运动处方包括四个方面: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 一、运动形式 现代新兴的运动处方要求包括三种,即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及力量性运动,以达到全面锻炼的最佳效果。 (一)有氧运动(耐力性运动处方): 是运动处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锻炼方式。在治疗性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和内分泌等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二)伸展运动: 可以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又可以用于健美和健身,主要功效是能有效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形和机体的柔然性,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三)力量性运动: 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改善神经肌肉协调性,增加关节灵活性,对于骨质疏松和关节运动障碍的人比较适用。 二、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 三、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是指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即达到运动要求强度的持续时间。锻炼时间最佳为20分钟,一般情况下,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以20~60分钟为宜,其中保持或维持靶心率的锻炼时间为15分钟左右,其余时间都可以在靶心率一下强度进行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