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

(完整word版)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
(完整word版)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

血常规与尿常规

油田职工的体检多在总医院与二院进行。二院的血常规检查指标22项,尿常规检查指标8项。

一、体检报告必知

1、正确看待体检的参考值指标

西医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看化验标准,将化验结果与参考指标(参考指标,=正常值=正常范围),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在参考范围内,高于参考范围上限,低于参考范围下限。高于上限则标记H或↑,低于下限则标记L或↓、↑或↓,一般说明指标不正常。

参考指标的确定:是根据一群正常人的数据统计出来的一个范围,涵盖95%的人群。也就是说,还有5%的正常人的指标不在此范围内。所以不能将不在此范围内的指标一概视为不正常或有病。

灰色指标带:是指参考值上、下限附近的范围。判断其是否正常要跟踪检查。

2、检查性质分类

按检查的性质分为组织器官的结构性检查、生化反应检查(功能性检查)。

结构性检查,如X光、CT、磁共振、B超等影像学检查。

功能性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生化反应检查,如血糖、肌酐

功能性检查与生化反应检查多是通过血液检查与尿液检查进行。

3、“未见异常”的含义

在影像检查报告中,医生常给出结论:未见异常。这个结论只提示在这种检查中未发现能显示的病变,这个准确度是相对的,受仪器自身限制或疾病的发展阶段与敏感度影响。

二、血常规指标解读

1、补充知识——

(1)血液构成

血浆(无形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

激素、酶等

血液

血细胞(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实现气体交换。

白细胞的功能——属于免疫细胞,对付细菌、病毒、微生物等

血小板的功能——凝血、止血

白细胞的分类——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

有粒白细胞包括中性白细胞、嗜酸白细胞、嗜碱白细胞。

无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作战细胞: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

当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一般不再返回血液循环。巨噬细胞在组织中虽有增殖潜能,但很少分裂,主要通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补充。

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杀伤和消灭细菌、病毒、癌细胞等。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与氧气亲和力强,可与氧气结合,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同时,还能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出体外。概括一句话,血红蛋白是运输体内气体的载体。

(2)疾病状态下,血液成分异常

一旦生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就会出现异常。通过检查血液成分,就知道是否患有疾病,可能是哪类疾病。如高血脂症是血中胆固醇或中性脂肪等脂质含量增加;糖尿病是血糖浓度升高;高尿酸血症是血中尿酸升高;肾病是尿素氮或肌酐等代谢产物升高;贫血是红细胞内的稳中

有血红蛋白降低;白血病是血中白细胞数量异常,多数情况下白细胞数量异常升高;肝病是酶类指标升高,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升高;

(3)血液检查与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血液检查的一个常用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分很多项目,除血常规检查(检查细胞数量)外,还包括:生化反应:检测血中蛋白质、糖、脂等成分含量;

肝功能检查:检查转氨酶、胆红素

乙肝五项(二对半):

免疫血清检查:检查抗体(对抗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或自身抗体(自身成分发生反应)

血流变检查:血液流动性、聚焦性、变形性等

2、血常规检查是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之一,是人体检查的基本项目。

3、血常规检查是一项最基础的检查,几分钟就可以出来结果。

4、血常规检查的内容就是对血液细胞的计数、构成比例及分类情况进行统计的一项检查。即围绕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其构成成分与比例的检查。

5、指标值与含义

(1)白细胞计数:正常值:(4~10)×109/L(109=亿)

病理异常:

↑:细菌感染、手术、白血病、恶性肿瘤等

↓:病毒感染、化疗、再障、脾功能亢进等

(2)红细胞计数:

男:(4.0~5.5)×1012/L (1012=千亿)

正常值

女:(3.5~5.0)×1012/L

病理异常:

↑:脱水、烧伤等

↓:贫血、白血病、失血等

(3)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氨基酸+卟啉+铁

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

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

血红蛋白的核心成分为血红素,血红素是红色的,是血液红色的来源。

男:120~160g/L

正常值

女:110~150g/L

病理异常:

↓:贫血。贫血分多种类型,进一步确定是哪类型贫血,还是看指标: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4)平均红细胞体积

↑:表示红细胞过大,为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VB12和叶酸)、特例3种人(吃避孕药的人、绝经女和老人)

↓:表示红细胞较小,为小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式贫血

和慢性病导致的贫血。

(5)血小板

正常值:(100~300)×109/L

↑:可能为急性反应(感染、失血、溶血等)、组织损伤、脾切除、恶性肿瘤、骨骼病等。当高于600×109/L时为病理反应,应进一步检查。当高于1000×109/L时可出现血栓,应使用抗凝血药。

↓:可能为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再障)、破坏过多(脾功能亢进、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当低于80×109/L时可出现自发性出血;当低于50×109/L时有出血性损伤。

三、尿常规指标解读

(一)肾脏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之一,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

肾功能是指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维持机体钠、钾、钙等电解质的稳定及酸碱平衡的功能。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以后讲)

1、肾脏的三大基本功能:

一是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绝大部分废物通过肾小球血滤过、肾小管的分泌,随尿液排出体外。

二是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三是内分泌功能。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调节血压。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激肽—缓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来调节血压。第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第三,活性VitD3 ,调节钙磷代谢。第四,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当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T1/2明显延长,引起代谢紊乱。第五,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可影响及调节肾脏功能。

可见,肾脏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2、严重的肾脏疾病——尿毒症

引起尿毒症的常见7种疾病:1、慢性肾小球肾炎;2、肾盂肾炎;3、高血压;4、继发于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性肾病;5、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痛风肾病;6、长期慢性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双肾盂积水;7、先天性疾病,如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

3、肾的结构与功能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动脉毛细血管球),有滤过作用

肾小囊——漏斗状囊

肾小管——细长,外缠绕毛细血管,有重吸收作用。

补充:肾小球是由什么组成的?血液在肾小球中的流经途径是怎样的?

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血液从入球小动脉进入毛细血管,然后又汇集在一起从出球小动脉流出来。而人体其他部位毛细血管网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脉和静脉。

(二)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指对尿液的一般性状、化学成分及沉淀的检查。包括尿蛋白、尿糖、酮体、红细胞、白细胞、尿胆红素、尿胆原、尿比重、PH值、尿亚硝酸盐等项。常见的尿检查有:尿8项检查或尿10项检查。

尿8项检查——尿蛋白、尿糖、酮体、红细胞、尿胆红素、尿胆原、PH值、尿亚硝酸盐。

尿10项检查——尿8项加白细胞、尿比重。

(1)尿蛋白

一般尿蛋白阳性提示肾脏病变,肾炎可能性较大。还有以下疾病可能出现蛋白尿:高血压、糖尿病、多囊肾、尿路感染、多发性骨骼瘤、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2)尿糖

一般认为糖尿病。但有特例,应激(急)性尿糖、肝硬化病人或疾病导致。

应激性尿糖是处于应激状态的各种危重病人,如高热、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大手术、创伤如骨折、重度烧伤等,升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分泌比平时增加10倍以上,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等也分泌增多,暂时出现的高血糖、尿糖以及糖耐量减低的病理现象。即急症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病理情况。

肝硬化病人:对糖的利用下降,超过肾对糖的重吸收能力时出现。

可能导致尿糖的疾病:甲亢、垂体功能亢进、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妊娠等。

(3)尿酮体

糖尿病人可能出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

糖尿病人血糖利用不好,不能为身体供能,身体只好分解脂肪或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这个过程叫糖异生),分解脂肪就会产生一种代谢物酮酸,

酮酸过多会引起中毒。

糖尿病人为什么越来越瘦的原因就是脂肪被分解供能了。

糖尿病人为什么伤口不爱愈合?因为蛋白质也被分解供能了,而蛋白质是身体修复伤口的必需原料,缺少原料伤口当然不爱愈合了。

年轻人在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后也可出现,但大量饮水、休息后消失。

以下病态情况下出现: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饥饿。

(4)红细胞(隐血)血尿

可能情况出现血尿:肾炎、尿道损伤、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最多情况是尿路感染,其次尿路结石,少数是肾炎。

(5)尿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尿中无胆红素。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释放的血红蛋白经分解产生间接胆红素,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随胆汁一起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胆。

血红素的代谢过程

尿胆红素见于急性黄胆性肝炎、阻塞性黄胆、肝硬化、胆汁淤滞等。

(6)尿胆原

尿胆原,全称为尿胆素原,是胆红素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物质。正常情况下尿中有少量尿胆原,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

老旧的红细胞在肝脏或脾脏会遭到破坏,此时红细胞中的血红素会变成所谓的胆红素,含在胆汁中排泄到肠内。在肠内会被肠内细菌所分解而变成尿胆原,尿胆原大部分会与粪便一起排泄出体外,但一部分会由肠壁吸收回到肝脏,再从肝脏进入肾脏或血液中,与尿液一起排泄。接触空气后变为尿胆素。但是,因肝脏障碍或红细胞损坏引起溶血时,尿液中的尿胆原就会变多。人们常说“肝脏不好的人尿液会变浓”,这就是因尿中胆素

原变浓所致。尿胆原是由胆红素变化而来,所以血液中的胆红素值变高时,就会出现黄疸,如排出不受阻的话,尿胆原的值也会变高。

强阳性见于急性肝炎、肝硬化。

降低或消失见于胆道阻塞。

(7)PH值

正常范围:4.0~8.0,PH值>7.0为碱性尿;PH值<7.0为酸性尿。通常情况下为弱酸性尿,即PH值为5.0~6.0

酸性尿:痛风、糖尿病、酸中毒、发热、高蛋白饮食、低钾性碱中毒、白血病等。

碱性尿:利尿剂、尿道感染、碱中毒等

(8)尿亚硝酸盐

检查尿中是否有细菌,判断是否有尿路感染。正常人为阴性。

(9)尿白细胞

正常人尿中白细胞为阴性,一般少于5个。

若尿中出现较多的白细胞,一般是泌尿系统感染。在肾小球肾炎、尿道损伤出血、尿路结石时也出现白细胞。

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10)尿比重

正常人尿比重为1.003~1.030,出汗多时,尿比重高,饮水多时,尿比重低。尿比重对于诊断肾脏功能损伤有一定意义。

二〇一三年十月

如何读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脂、血压检验报告单

如何读懂一般诊断报告单 一、血常规 化验血常规非常重要,这是判断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的一个可靠依据。因为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根据血常规报告单就可以排除很多严重的疾病,还可以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抗菌素。 下面,结合一个2岁孩子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告诉大家应该看什么以及怎么看。 第一,我们先来看化验单中的第一项CRP,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同时CRP还是疾病全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第二,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很多家长拿到化验单只知道看白细胞高不高。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的组织中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

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从体积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四,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有些孩子,他们体内的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这预示着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第五,看血小板,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这个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很多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都是400万、500万。 第六,看嗜酸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BASO)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是0.92,正常值是0.05乣0.56,高出正常值很多,说明孩子过敏很严重,说明这个孩子这次生病是在过敏基础上受到感染导致的。 第七,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是干什么的呢?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的。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八,看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毒和细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吞噬细胞就会第一个出现。单核细胞越高,说明孩子这次发热的程度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过10,如果孩子的单核细胞百分率超过18,他一定会高烧3天以上才能好转,不管用什么药。 从这个化验单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过敏症状明显,同时又合并细菌感染,咳嗽可能比较严重。

(完整word版)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

解读健康体检报告 血常规与尿常规 油田职工的体检多在总医院与二院进行。二院的血常规检查指标22项,尿常规检查指标8项。 一、体检报告必知 1、正确看待体检的参考值指标 西医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看化验标准,将化验结果与参考指标(参考指标,=正常值=正常范围),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在参考范围内,高于参考范围上限,低于参考范围下限。高于上限则标记H或↑,低于下限则标记L或↓、↑或↓,一般说明指标不正常。 参考指标的确定:是根据一群正常人的数据统计出来的一个范围,涵盖95%的人群。也就是说,还有5%的正常人的指标不在此范围内。所以不能将不在此范围内的指标一概视为不正常或有病。 灰色指标带:是指参考值上、下限附近的范围。判断其是否正常要跟踪检查。 2、检查性质分类 按检查的性质分为组织器官的结构性检查、生化反应检查(功能性检查)。 结构性检查,如X光、CT、磁共振、B超等影像学检查。 功能性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生化反应检查,如血糖、肌酐

功能性检查与生化反应检查多是通过血液检查与尿液检查进行。 3、“未见异常”的含义 在影像检查报告中,医生常给出结论:未见异常。这个结论只提示在这种检查中未发现能显示的病变,这个准确度是相对的,受仪器自身限制或疾病的发展阶段与敏感度影响。 二、血常规指标解读 1、补充知识—— (1)血液构成 血浆(无形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 激素、酶等

血液 血细胞(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实现气体交换。 白细胞的功能——属于免疫细胞,对付细菌、病毒、微生物等 血小板的功能——凝血、止血 白细胞的分类——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 有粒白细胞包括中性白细胞、嗜酸白细胞、嗜碱白细胞。 无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作战细胞: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 当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一般不再返回血液循环。巨噬细胞在组织中虽有增殖潜能,但很少分裂,主要通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补充。 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杀伤和消灭细菌、病毒、癌细胞等。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与氧气亲和力强,可与氧气结合,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同时,还能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出体外。概括一句话,血红蛋白是运输体内气体的载体。 (2)疾病状态下,血液成分异常 一旦生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就会出现异常。通过检查血液成分,就知道是否患有疾病,可能是哪类疾病。如高血脂症是血中胆固醇或中性脂肪等脂质含量增加;糖尿病是血糖浓度升高;高尿酸血症是血中尿酸升高;肾病是尿素氮或肌酐等代谢产物升高;贫血是红细胞内的稳中

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正常值

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 正常值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 血液检查正常值 ------------------------------------------------------------------- (2009-8-4) (一).一般检查: 总血量65~90毫升/公斤体重 比重全血男性~;女性~ 血浆 ~ 血红蛋白男性127~153克/L 平均140克/L;女性113~136克/L 平均125克/L 红细胞数男性~×10 12 平均×10 12; 女性~×10 12 平均×10 12 网织红细胞 ~﹪ 红细胞压积男性~﹪平均﹪;女性~﹪平均﹪ 红细胞平均体积 82~92立方毫米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27~31微微克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克/L 红细胞直径 ~微米平均微米 平均红细胞厚度 2微米 饱和指数 ~

血色指数 1(~) 体积指数 ~ 红细胞沉降率短管法(Culter法)男性 0~8毫米/1小时女性0~10毫米/1小时 长管法(Westergren法)男性0~15毫米/1小时女性0~10毫米/1小时 白细胞总数 ~×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50~70﹪平均66﹪ 嗜酸粒细胞 ~3﹪平均﹪ 嗜硷粒细胞 0~﹪平均﹪ 淋巴细胞 20~30﹪平均26﹪ 单核细胞 1~8﹪平均6﹪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50~300/毫米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血小板计数 100~300×109/L 出血时间 Duke法 1~3分钟 Lvy法 ~6分钟 凝血酶原时间(Quick_期法)11~13秒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秒为消耗正常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秒 再钙化时间﹤3分钟

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计数 (1)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 高于成人;6月-2岁:5~12×10*9/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减少:疾病:再障,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药物:肿瘤化疗、磺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 特殊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病毒、寄生虫等 其他:放射治疗、化学品 增加: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分娩,情绪变化等。 病理性:细菌感染,白血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药中毒。 2.白细胞分类计数 (1)正常值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N):0.50~0.70;嗜酸性粒细胞(E):0.01~0.05;嗜碱性粒细胞(B):0.0~0.01;淋巴细胞(L):0.20~0.40;单核细胞(M):0.01~0.08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N):增加:急性化脓性感染(可伴有核左移);中毒;急性出血,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及组织损伤等。 减少:基本与白细胞总数减少相同。 嗜酸性粒细胞(E):增加:过敏性疾病与皮肤病;寄生虫;血液病;用药。 减少:疾病(伤寒、副伤寒);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B):增加: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及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铅中毒等淋巴 细胞(L): 增加:某些细胞及病毒感染(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排斥反应。 减少: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相对性淋巴细胞减少见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时。 单核细胞(M):增加:传染病或寄生虫病;血液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红细胞计数 (1)正常值参考范围 男性:(4.5~5.5)×10*12;女性:(3.5~5.0)×10*12;新生儿:(6~7)×10*12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相对增多:血液浓缩, 绝对增多: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高原性心脏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减少:造血物质缺乏,造血功能低下,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继发性:各种炎症、结缔组织病 4.血红蛋白 (1)正常值参考范围 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70-200g/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增加:疾病: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大细胞高色素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创伤:失水,大面积烧伤

宠物尿常规血常规及生化化验单数据分析

一、宠物尿常规化验单各种符号的意义 SG:尿比重;pH:尿酸碱度;LEU:尿白细胞酯酶;NIT:尿亚硝酸盐; PRO:尿蛋白;GLU:尿葡萄糖;KET:尿酮体;UBG:尿胆原; BIL:尿胆红素;ERY:尿红细胞;BLD:尿潜血。 报告栏中:neg:阴性;norm:正常;2+:两个加号“++”; 0.75g/L:每升尿液中含0.75克被检物质; 3mmol/L:每升尿液中含有3毫摩尔被检物质; 150/μL:每微升150个。 尿常规化验单镜检部分:WBC:白细胞;RBC:红细胞; 0-3/HP:每高倍镜视野检出某种成份(细胞或管型)0-3个; 3~5/LP:每低倍镜视野检出某种成份3~5个。 二.、宠物血液生化的意义 1.血糖【正常值】3.9--5.9mmol/L(约60--110mg/dl)。【临床意义】对于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或过多有鉴别意义;对于监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2.葡萄糖耐量【正常值】服糖后60分钟血糖<160mg/dl,(<9mmol/L)120分钟恢复到空腹水平;各次尿中无糖。【临床意义】糖耐量曲线,对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亢等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3.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23--31mmol/L。【临床意义】对于判断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有一定意义。 4.尿素氮(BUN)【正常值】3.2--7mmol/L。【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增高可见于各种原因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减低。 5.肌酐【正常值】88--177μmol/L。【临床意义】对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6.肌酸【正常值】230--530μmol/L。【临床意义】肌肉严重损伤,肾脏重度损害或尿闭时增高。 7.尿酸【正常值】119--238μmol/L。【临床意义】增高:临床多见于痛风、急性及慢性肾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8.钾【正常值】3.5--5.3mmol/L。【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9.钠【正常值】136--145mmol/L。【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10.氯【正常值】100--106mmol/L。【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11.钙【正常值】2.2--2.7mmol/L。【临床意义】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D缺乏症,骨肿瘤,多发骨髓瘤有意义。 12.无机磷【正常值】1.0--1.6mmol/L。【临床意义】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D缺乏症,骨肿瘤,多发骨髓瘤有意义。 13.镁【正常值】0.8--1.2mmol/L。【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脱水甲亢、洋地黄中毒等有一定意义。 14.血清铁【正常值】11--27pmol/L。【临床意义】鉴别各种贫血有意义。 15.氨氮【正常值】6--35μmol/L。【临床意义】判定肝昏迷有价值。 16.总蛋白【正常值】65--85g/L。【临床意义】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17.白蛋白【正常值】35--55g/L。【临床意义】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18.血清总胆红质【正常值】1.7--17.1μmol/L。【临床意义】诊断、鉴别诊断黄疸类型

血常规和尿常规

血常规 检查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参考值 血红蛋白HGB或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红细胞计数RBC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红细胞压积HCT 男(0.40-0.54)L/L女(0.37-0.48)L/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0-92)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11.6-14.8% 血小板计数PLT或BPC (100-300)×109/L 血小板压积PCT 男0.108%-0.272%女0.114%-0.282%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6.8-13.5)fl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15.5%-18.1% 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或GRAN 50%-70% 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或GRAN (2-7)×109/L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或EOS 0.5%-5.0%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或EOS (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或BASO 0-1%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或BASO (0-0.1)×109/L 单核细胞百分比M或MONO

3-8% 单核细胞绝对值M或MONO (0.12-0.8)×109/L 淋巴细胞百分数L或LYM 20%-40% 淋巴细胞绝对值L或LYM (0.8-4.0)×109/L 中间值细胞百分数MID 3-10% 中间值细胞绝对值MID (0.3-1.0)×109/L 尿常规

尿常规解读

尿常规解读--如何看尿常规检查化验单- A 医学百科 尿常规检查,是医学中三大常规检查。去医院验尿时,尿液标本往往是患者自己采集并送到化验室,取得结果后交给大夫。先说说留尿时应当注意什么。要拿去化验的尿,最好是早晨起来第一次排出的尿,而且是中段尿,即留尿时,应先排出一部分后,再留取一部分,剩余部分排出体外,这样可避免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结果会真实一些。化验显示出来,您拿在手中,会发现有一些数字或符号,这些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说的如何看化验单,这里仅简单介绍一些,详细情况需要医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加以仔细的诊断。 化验单上的结果说明什么? 这里我们只说说最通常的尿化验单,一般尿化验单主要有以下几项,下面分而述之。 ?尿比重(SG)正常成年人在普通膳 食情况下,波动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饮水和出汗的影响。 大量饮水时比重可低至1.003以下,大量出汗或饮水少,比重可高达1.030以上。在排除这些因素后,比重可反映一个人的肾功能情况。 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等,糖尿病人因尿中有大量的葡萄糖,比重也高,有时可达1.040以上。 比重减低: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崩症。 ?尿糖(GIU)正常人的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的存在,但由于量少,在化验单上往往是阴性,即没有。如果有阳性结果出现,这时称为糖尿。 生理的糖尿可由以下情况引起:如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可引起糖尿。另外在一些颅脑外伤,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也可引起糖尿。生理性糖尿多为暂时出现的,为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 病理性的糖尿由下面一些疾病引起: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其次一些其他疾病如甲亢、肾炎、肾病综合征、柯兴氏综合征等,肝硬化也可引起糖尿。 药物引起糖尿:这些药物有维生素C、异烟肼、阿斯匹林,这时的尿糖亦可呈阳性,称为假性糖尿。 ?尿酮体(KET)酮体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产物,尿中含量很少,所以通常尿常规检查中酮体应为阴性。如是阳性时,称为酮尿。

血尿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尿常规 1、尿白细胞(LEU)→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阳性表示尿路感染 2、亚硝酸盐(NI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阳性表示尿路感染 3、尿蛋白(PRO)→标准值或现象:+-(+表示轻度白色混浊,-表示清淡无混浊,两者或介于两者之间为正常)阳性表示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4、葡萄糖(GLU-U)→标准值或现象:-(蓝色溶液)阳性表示糖尿病及肾性糖尿 5、酮体(KE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一般不予筛查或者筛查时呈紫红色为正常)阳性表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各种原因照成的呕吐 6、尿胆原(URO)→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7、胆红素(BIL)→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8、PH值(PH-U)[尿液酸碱度]→标准值或现象:5.5~7.5 9、比重(SG)→标准值或现象:1.002~1.030;升高见于心衰、高热、脱水及急性肾炎等;降低见于过量饮水、慢性肾炎及尿崩症等 10、隐血(BLU)→标准值或现象:-(无隐血) 11、抗坏血酸(VC)→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12、颜色(COL)→标准值或现象:淡黄色

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评价42

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有效 性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32例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 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行血 尿常规检查。观察血尿常规指标的异常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白细胞异常发 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白细胞异常发生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3.1778,P=0.0003),且以白细胞升高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异常 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小板异常发生率10.0%,差异也有统计学 意义(X2=6.3847,P=0.0115),且以血小板降低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的淋巴细胞异常发生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淋巴细胞异常发生率6.7%,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X2=8.4204,P=0.0037),且以淋巴细胞降低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异常发生率为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中性粒细胞异常发生率10.0%,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5.2624,P=0.0218),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为主。试验组患者尿蛋白异常发生率为7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尿蛋白异常发生率 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855,P=0.0000)。结论: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尿常规存在一定的异常结果,且主要表现在血常规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较为明显,尿蛋白发生率高,血尿常规可以作为一项 合适的筛查手段。 【关键词】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常规;尿常规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204-02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1],是我国卫生部规定的法定报告的乙类传 染病,主要传染源来源于小型啮齿动物,以鼠类为主。患者一旦感染,会出现持 续发热,皮肤黏膜或脏器出血,肾损害等,病情进展极快,严重病例,患者死亡 的可能性也比较高[2]。疾病的早期筛查及诊断,对于改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预 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而在筛查过程中的血尿常规是比较简易可行的辅助诊断 手段,故我们此次研究了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自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32例早期流行性出血 热患者,患者的诊断标准按照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方案中 的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其中男性18例,女性 14例,年龄20~60岁,平均为35.7±6.3岁。另选择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0~62岁,平均为36.1±5.9岁, 均无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病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人群于清晨空腹抽血化验血常规,尿液采集随机尿。采用日本西斯美康2000i全自动血细胞仪和日本京东AE4020尿液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血尿常规和尿常规指标的异常情况。

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正常值

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 血液检查正常值 ---———-——-—-———-——-—------——-—----—-——-—-----—-—--—--—---—-——————-— (2009-8—4) (一)、一般检查: 总血量65~90毫升/公斤体重 比重全血男性1。054~1、062; 女性1.048~1。059 血浆1、024~1.029 血红蛋白男性127~153克/L 平均140克/L; 女性113~136克/L平均125克/L 红细胞数男性4、29~5。38×1012 平均4。83×10 12;女性3、83~4。838×10 12 平均4。33 ×10 12 网织红细胞0。5~1。5﹪ 红细胞压积男性42。0~49。0﹪平均45.6﹪;女性37。0~43、0﹪平均40、0﹪ 红细胞平均体积82~92立方毫米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27~31微微克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克/L 红细胞直径7、0~7。6微米平均7。33微米 平均红细胞厚度2微米 饱与指数0.85~1.15 血色指数1(0、9~1、1) 体积指数0。9~1。1 红细胞沉降率短管法(Culter法)男性0~8毫米/1小时女性0~10毫米/1小时 长管法(Westergren法)男性0~15毫米/1小时女性0~10毫米/1小时 白细胞总数 4.0~10.0×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50~70﹪平均66﹪ 嗜酸粒细胞0.5~3﹪平均1、5﹪ 嗜硷粒细胞0~0。75﹪平均0、5﹪ 淋巴细胞20~30﹪平均26﹪ 单核细胞1~8﹪平均6﹪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50~300/毫米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出血时间Duke法1~3分钟 Lvy法0。5~6分钟 凝血酶原时间(Quick_期法)11~13秒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秒为消耗正常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5.7±7.1秒 再钙化时间﹤3分钟 血块回缩时间30~60分钟开始,18小时后明显回缩,24小时完全回缩

三大常规 血常规 尿常规 便常规

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血液 1.血红蛋白【正常值】男:120--160克/升,女:110--150克/升【临床意义】血红蛋白的减少,可反映贫血的程度;增加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 2.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男:4.0--5.5×1012/升,女: 3.5--5.0×1012/升【临床意义】对诊断各种贫血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意义。 3.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0.2--1.5% 【临床意义】对于贫血的鉴别论断及抗贫血治疗的效果观察有意义。 4.血型测定【正常值】A、B、O、AB型。【临床意义】确定各型血型。 5.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成人:4--10×109/升,儿童:8--10×109/升。【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各种炎症及某些血液病;减低:可见于再障及病毒感染。 6.白细胞分类【正常值】中性:0.54--0.75%,嗜酸性:0.005--0.05%,嗜碱性:0--0.01%,淋巴:0.2--0.4%,单核:0.03--0.08%. 【临床意义】通过观察各类白细胞的形态及百分比,对某些感染、寄生虫病、传染病及某些血液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7.异常淋巴细胞【正常值】0.048。【临床意义】增高,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8.血小板计数【正常值】成人:100--300×109/升,儿童:120--250×109/升。【临床意义】减少: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急性白血病,伤寒、脾功能亢进、化学药物中毒等;增多:在临床上较少见,有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等。 9.出血时间【正常值】1--3分钟。【临床意义】延长:可见于血小板减少、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10.凝血时间【正常值】1--5分钟(玻片法);5--10分钟(试管法)。【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各型血友病,DIC早期。 11.血块收缩时间【正常值】1小时开始收缩,24小时收缩良好。【临床意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及红细胞增多症的血块收缩差。 12.血寄生虫(疟原虫) 【正常值】阴性。【临床意义】对疟疾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13.血沉【正常值】男:0--15mm/小时,女:0--20mm/小时。【临床意义】增快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病活动期、恶性肿瘤、甲亢、胶原性疾病、纤维蛋白增多,球蛋白增加时。14.球蛋白水试验【正常值】阴性。【临床意义】非特异性反应。黑热病3--5个月出现阳性反应。 15.球蛋白醛试验【正常值】阴性。【临床意义】非特异性反应。黑热病3--5个月出现阳性反应。 16.血丝虫浓缩法【正常值】阴性。【临床意义】诊断血丝虫病。 17.红斑狼疮细胞【正常值】阴性。【临床意义】播散性红斑狼疮、胶元病可找到。18.一氧化碳定性【正常值】阴性。【临床意义】用于诊断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意义】血红蛋白的减少,可反映贫血的程度;增加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

如何看懂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乙肝等检测化验单

如何看懂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乙肝等检测化验单 原文地址:如何看懂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乙肝等检测化验单 一,血常规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 RBC 男(4.4-5.7)x1012/L

女(3.8-5.1)x1012/L 新生儿(6-7)x1012/L 儿童(4.0-5.2)x1012/L 升高: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血红蛋白 Hb、Hgb 男120-165g/L 女110-150g/L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同红细胞压积

PCV或HCT 男性0.39-0.51 女性0.33-0.46 升高:脱水浓缩,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尿崩症等。降低: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80-100fL 是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平均细胞血红蛋白 MCH

27-32Pg 是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 是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c 成人0.5-1.5%

升高: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 降低:见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计数 PLT BPC (100-300)x109/L 增多:见于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个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星期内)。 减少:1.遗传性肌病。2.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以及脾、肝、肾、心脏疾患。另有阿司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白细胞计数

如何看血常规、尿常规化验单

如何看血常规、尿常规化验单 第一部分——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 血常规化验包括很多项目,但主要有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3项。看血常规化验单,重点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可见于多种疾病: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③各种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如严重外伤失血、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痔疮或肛裂出血。④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各种溶血性贫血。⑤恶性肿瘤细胞侵犯骨髓,如各种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血红蛋白增高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大量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某些肾脏疾病,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如发现血红蛋白结果异常,应注意查看是否同时伴有白细胞数、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数目异常,必要时应做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时应

听从血液科医师的指导,不可自作主张乱服药,以免延误诊治。 二、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 血液中的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分类是指计算上述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在不同的疾病状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及百分比的变化来判断病因。正常成人WBC总数为(4.0~10)×109/L;分类百分比:中性粒细胞(Gran)占50%~70%,淋巴细胞(Lym)占20%~40%,单核细胞(Mono)占3%~8%,嗜酸性粒细胞0.5%~05%,嗜碱性粒细胞0~1%。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①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感冒等。②某些细菌、原虫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疟疾、黑热病,以及严重感染如粟粒性结核、严重败血症等。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④某些药物及化学试剂及放射线影响,如磺胺药、氯霉素、抗肿瘤药、化妆品、不合格装修材料等。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①全身或局部感染,如大叶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丹毒、急性阑尾炎、白喉等。②明显的白细胞升高应警惕白血病的可能。③某些肿瘤可致白细胞升高。④外伤或组织坏死,如大面积烧伤等。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结核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中性粒细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观察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诊断病情。血常规的正常值是多少呢?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9次方/L(50-300个/mm3)。 尿常规检查 百科名片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目录 编辑本段尿常规的检查主要概述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编辑本段尿常规检查内容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