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说明:以下笔记分为八个部分,本笔记适合于专业课的最后一轮复习。今后我还将整理并公布一些笔记,专业课试题和相关资料,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目录:

一楼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

二楼第二部分美国

三楼第三部分苏联

四楼第四部分西欧

五楼第五部分日本

六楼第六部分中国

七楼第七部分第三世界国家

八楼第八部分新时代的国际关系

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

1. 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的争执焦点

2. 巴黎第二届外长会议的妥协

3. 盟国对德政策的分歧(如何建设新德国?)----- 美苏对德政策首次公开破裂(对德赔偿问题的不同)―――“捕鸟猎犬行动”,即货币改革―――准备成立西德政府―――第一次柏林危机

4. 美国对日的独占(体现在四个方面)

5. 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6. 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及原因

第二部分美国(1945 -1995 )

一.美国全球霸权的确立(1945 -1949 )

1.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2. 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3. 英国的三环外交和《英法同盟互助条约》及其意义

4. 马歇尔计划及其意义

5. 《布鲁塞尔条约》及其意义

6. 北约的建立及其意义

7. 《里约热内卢条约》的分歧、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8. 美洲国家组织建立的意义

9. “第四点计划”的实施(“国际开发法案”)及其意义

二.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在亚洲的侵略(1950 -1959 )

1. 朝鲜战争的胜利的伟大意义

2. 《旧金山对日和约》

3. 《日美安全条约》

4. 《日台和约》

5. 《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三.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1960 -1969 )

1. U -2 飞机事件―――四国首脑会议流产―――对赫鲁晓夫的影响

2.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美国原先遏制战略的基础及“和平战略”实施的可能性)的内容

3. 美苏维也纳首脑会晤(无果而终)

4. 第二次柏林危机――― 柏林墙的建立及意义

5. 美国对古巴的敌视政策(四点)及原因影响

6. 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及意义

7.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8.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六天战争)的意义

9. 葛拉斯堡罗会谈

四.美苏在缓和中争夺(1970 -1979 )

1. 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措施及意义

2. 《关于柏林冋题的四方协定》的内容及意义东方条约的签定(执行新东方政策”及其意义

3. 美苏首脑会谈

4. 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武器谈判(SALT)的两个阶段及其意义

5.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讨论的主题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6. 中欧裁军会议的分歧及其原因

五.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及世界的多极化发展(1980 -1989 )

1. 卡特主义及措施

2.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实质

3. “星球大战”计划出台背景内容及原因和相应措施

4. 美苏首脑会谈及其意义

5. 里根主义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同杜鲁门主义的共同之处

6. 美苏中程导弹协议的签署的分歧主要内容及意义

7. 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及背景和举措意义

六.转化中的世界格局(1990 -1995 )

1. 美苏签定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SALT的继续和发展)原因主要内容及意义

2. 布什的“世界新秩序”及为什么不可能实现

3. 冷战的影响及结束

4. 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原因

5. 美俄首脑会晤

6. 北约东扩―――和平伙伴关系

第三部分苏联(1945 -1991 )

一.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同东欧的关系(1945-1949 )

1. 苏联成为两极之一的原因及表现

2.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政策的依据及举措和总评

3.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不同方式

4. 东欧国家政权巩固的措施

5. 经互会的成立原因及意义

6.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的背景任务意义

7. 苏南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影响

二.对外政策出现新变化(1950 -1959 )

1. 斯大林逝世后的苏联外交:A、对奥和约的缔结(意义)B、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C、同日本恢复外

交关系D 、美苏戴维营会谈

2.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3. 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新情况:苏南关系的改善------ 波兹南事件(原因)------- 匈牙利事件(原因)------- 苏南关系再度破裂

三.苏联加强对东欧的控制(1960-1969)

1. 布“拉格之春”的原因“行动纲领”的主要内容及苏联的对策

2. 勃列日涅夫主义的主要内容及表现

四.苏联的缓和政策(1970 -1979)

1. 缓和战略得以推行的条件内容及实质采取的举措及意义

2. 苏联在缓和”下的对外扩张:A、在南亚的渗透(表现)B、对非洲事务的干涉C、支持越南反华和侵略柬埔寨

D、占领阿富汗

五.苏联走向没落及世界的多极化(1980 -1991 )

1. 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和具体实施

2.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苏联的历史地位

3. 独联体成立的原因及展开的合作

第四部分西欧(1945 -1995 )

一.战后初期的西欧( 1 945 - 1 949 )见第二部分(一)中的3-6 条

.西欧联合趋势的出现及发展(1950-1959)

1. 西欧联合的设想及相关理论、代表人物―――联合的障碍: 对德政策―――舒曼计划及意义―――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 重新武装西德―――普利文计划―――一般性条约(德国条约/ 波恩条约)标志德国主权的恢复―――欧洲防务集团条约未被法国批准各方谈判、妥协伦敦-巴黎协定"及意义

3. 《罗马条约》签定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

4. 实施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四个特点

5. 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的措施及意义

6. 戴高乐施政时的国际背景及戴高乐的外交政策

三.西欧力量的增长和外交政策的调整(1960 -1969 )

1. 欧洲经济共同体在60年代的主要成就:A、关税同盟实施的意义B、伏歇方案”及空椅子”事件发生的根源及解决

2. 英国发起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及急于加入欧共体的原因

3. 法国对美国霸权的挑战:A、拒绝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 B签定《法德合作条约》C、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D、中法建交

4. 西德政策的转变:从哈尔斯坦主义到新东方政策及其背景

四.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1970-1979)

1. 欧共体的扩大与发展的成就及政治合作的成绩

2. 欧共体对外政策的协调:A、用一个声音说话”B大西洋关系宣言的内容及意义C、对苏联的缓和政策的应对 ----- D、西欧对第三世界政策的改变(原因)

五.多极化的发展和东欧巨变(1980-1989)

1. 欧共体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A、对《罗马条约》的修改B、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的表现C、尤里卡”计划的背景内容意义D、西欧防务联合的进展

2. 东欧巨变的原因及对西欧的影响

3. 德洛尔计划”的提出

六.新时代的欧洲( 1990 -1995 )

1. 美国“新大西洋主义”提出的背景及目标及《欧共体-美国关系宣言》的签定

2. 德国的统一标志雅尔塔格局终结及其步骤

3. 欧安会会议及《新欧洲巴黎宪章》标志冷战结束:美、苏、欧的各自计划《新》的内容欧安会首脑会议总评

4. 《欧洲联盟条约》产生的背景及两个具体条约

5. “欧洲经济区”设想的产生、成立、内容、意义

6. 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及波黑冲突

第五部分日本( 1945 -1995 )

一.战后初期的日本(1945 - 1949 )见第一部分4〜5条

二日本追随美国的政策(1950 - 1959 )见第二部分(二)的2〜5条

三.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 1960-1969 )

1. 美国对日本经济复兴的政策

2. 日本经济起飞的特点

3. 美日矛盾的发展

4 .岸信介的外交三原则

5. 美日改约的原因及日本的要求内容和新约的特点意义

6. 日本人民反对美日改约的斗争

四.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0 - 1979 )

1. 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 美日的“平等伙伴关系”的提出

3. “多边自主外交”的开展(田中角荣)

4. 三木武夫的“等距离外交

5. 福田赳夫的“全方位和平外交

6. 日本对东盟的新认识

7. “福田主义”的提出及意义

五.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1980 -1989 )

1. 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内容及背景

2. 中曾根的“战后政治总决算”与综合安保的结合及采取的措施意义

3. 大平正芳时代的日本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的设想及提出的依据

4. 铃木时代的“铃木主义”

5. 中曾根的“太平洋合作四原则”

6. 环太平洋合作的意义及问题

7. 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背景及表现出的特点

8. 中曾根时代的外交总特征

六.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外交实践(1990 -1995 )

1. 《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的通过

2. 美日贸易摩擦激化的原因

3. 日俄关于北方领土问题的斗争及日俄关系的发展

4. 冷战后日本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

5. 宫泽喜一提出日本对亚洲的四原则(宫泽主义-福田主义)

6. 日本亚洲外交的难点第六部分中国(1945 -1995 )

一.中美关系

1. 中国革命胜利的影响

2.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及“一边倒”的外交三大政策

3. 对帝国主义特权的肃清政策

4.1971 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5•中美三个公报:《上海公报》(1972 )、《中美建交公报》(1978 )和《八一七公报》(1982)

6. 中美关系中存在的困难与障碍

7. 中美矛盾

二.中苏(俄)关系

1.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2 .苏联“三和路线”与中国的分歧

3. 戈尔巴乔夫访华及《中苏联合公报》签定意义

4. 中国同中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四点原则

三.中国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

1. 中日恢复邦交的过程:中国对日恢复邦交的基本政策中日恢复邦交的障碍

2. 《中日联合声明》及意义

3.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及其意义

4. 中日关系四原则: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相互信赖

5. 中日关系的摩擦

6.1989 年后中国与西欧关系的改善与发展

四.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1. 中国与部分邻国边界问题解决的意义

2. 中国与阿拉伯、非洲国家的相互关系五原则

3. 中国同非洲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四原则

4. 中国同拉美国家的八点相同与六点合作的有利条件

5. 中国同东盟国家发展关系的四原则

6. 中国的亚太合作原则和措施

7. 中国的亚太合作三项目标

第七部分第三世界国家(1945 -1995 )

一.亚非地区

1. 亚非会议的目的成果十项原则及意义

2.50 年代中期以后的国际关系变化及不结盟国家五项标准和1961 年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

3. “ 7国7集团”的出现及一系列经济合作集团的兴起

4. 朝鲜半岛的新局势

5. 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在苏联解体后的热点问题

6. 非洲统一组织建立的背景和主要工作

7. 南部非洲反对种族主义斗争的进展

8. 西南非洲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

9. 南非民主进程的三个阶段

10. 非洲的动荡及其原因

二.中东地区

1. 以色列复国的历史及以色列国的建立

2. 第一次中东战争及其结果

3. 关于苏伊士运河的争夺和第二次中东战争及结果

4. 美国针对中东的“艾森豪威尔主义”

5. 第三次中东战争见第二部分(三)的第八条

6.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

7. 两伊战争的原因

8. 第五次中东战争

三.拉美地区及其他第三世界的问题

1. 美国对多米尼加革命的干涉及针对拉美的“约翰逊主义”

2. 拉美国家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

3. 拉美国家70 年代争取经济独立的表现

4. 拉美80 年代帐务危机的原因及“失去的十年”的教训

5. 里根政府的中美洲政策

6. 冷战后美国干预下的拉美民主化重大事件

7. 拉美经济一体化的四大组织

8. 南北关系不平等的表现

9. 关于联合国改革的主要意见及困难

10. 联合国进入新时期开展的工作及困难

第八部分新时代的国际关系(1991 至今)

一. 冷战后各国关于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建议:

1.美国:布什提出的“国际新秩序”

2. 西欧:西欧国家的“国际秩序三原则”

3. 日本:日本的“国际秩序建立的三项基础”

4. 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议

5. 第三世界国家: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设想及为实现其设想而做的努力

二.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新特点: 1.多极化

2.经济因素

3. 相互依存和合作

4. 缓和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具体名词解释 第八章 杜鲁门主义(T rumen Doctrine):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1946年9月24日克利福德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在以后一个时期将推行的以军事抑制为主的遏制战略。西南河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来提供了机会。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会参众两院特别会议上发表了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 杜鲁门把世界所有国家分为两类,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另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不自由的”,是“少数人强加于多数人的”。他说所有国家面临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它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终结和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正式实施与美苏全面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对外战略正式进入冷战时代。 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和动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控制西欧的需要◎输出商品与资本◎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947.6.5),Marshall Plan 官方名字“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ERP)马歇尔计划的运作方式—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历史作用:◎西欧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政局趋向稳定◎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马歇尔获得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布鲁塞尔条约》:1948.3.17签署(英、法、荷、比、卢五国)1948.8.25生效主要内容及其性质: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多边军事条约,是在美国操纵下,建立欧洲军事集团的第一步。始创成员国:美、加、英、法、意、荷、比、卢、丹、挪、冰、葡12国1949.4.4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1949.8.24生效北约成立的宗旨是:通过集体防御,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利益。当时12个缔约国签订的北约文件包括1个序言和14项条款,其核心是第5项条款,即“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的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将被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进攻。”北约是一个联合抗苏的重要军事联盟,有权组织进攻或进行“自卫”。北约是在美国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的。美国极力主张成立北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认为,二战后,西欧在战争中遭到削弱,德国出现“真空”,苏联超过了西欧力量,并开始向西扩张,西欧普遍存有“不安全感”,美国想通过成立北约组织来保卫西欧安全和遏制苏联扩张;二是美国企图通过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和军事上同西欧结盟来达到它领导和控制西欧的目的。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西欧、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讲义 复习目标 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知识点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4)主要表现 项目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 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 营 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1955 年,成立“华约” (1)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特点

①“不对称”的两极格局: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②“不完全”的两极格局: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知识点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1)呈现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典型事件: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表现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②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 瓦解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崛起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 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的兴起1955年万隆会议及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5×6) 1、甲午战争: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1894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最终清朝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一方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 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2、美西战争:1898年打着支援民族解放旗帜的美国和为维护自己海外利益的 西班牙所进行的战争,最终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10日年签订《巴黎和约》。除英国外,各国都认为美西战争是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使得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为提高,成为新兴的世界强国。 3、日俄战争:源起日本对三国干涉还辽的主谋俄国心怀怨恨,日本积极寻找同盟,准备对俄战争。1904年日本海军不宣而战,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 国主义战争爆发。日本得到英美支持,俄国处于外交孤立状态之中,远东成为 国际斗争的角逐场。中国领土是日俄战争的主战场,清政府软弱无力,后来美 国出面调解战争。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这是一场垄断资本要求 重分世界领土而发生的战争,其后果是把小国从竞争舞台上扫除出去。 4、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 一场重大战争。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西班牙王 位问题是战争的导火线,战争初期,德意志人民为实现民族统一而战,后期发 生转折,普鲁士王国从自卫转入侵略战争。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 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5 月 10 日法德正式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战争结束。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法国削弱,国际地位下降。普 鲁士支配全德意志,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拥有优势。 5、北方战争:沙皇彼得一世为争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发动对瑞典作战所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战前,俄国、瑞典实力上升,土耳其北进,而处于战略 要地的波兰相对弱小。而西欧诸强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顾及。战争 以俄瑞为主,于1700年开始历时21年。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几乎卷入了全部 欧洲国家。其间双方各有胜负,同盟组合与分化也多次变化。结果俄瑞签订 《尼斯塔得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和出海口圣彼得堡,海上 力量不断增强。 6、1812年俄法战争:1812年俄国与法国之间爆发的战争。拿破仑一世为争夺 欧洲霸权,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俄国拒绝参加大陆封锁,使俄法矛盾尖锐化。6月24日,拿破仑一世对俄国不宣而战,俄军在巴克莱指挥下执行后退决 战方针,但引起强烈不满,换总司令后很快在博罗季诺和法军血战,双方伤亡 惨重。尔后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威胁法军交通线,并组织军民“坚壁清野”,法军饥寒交迫,沿南方撤回。俄军转入反攻,追歼大量法军。。 7、俾斯麦:人称“铁血宰相“,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 宰相。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 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由于其对德国统一的贡献,加上卓越及伟大成就,俾斯麦最 后获升任为德意志帝国陆军上将。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说明:以下笔记分为八个部分,本笔记适合于专业课的最后一轮复习。今后我还将整理并公布一些笔记,专业课试题和相关资料,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目录: 一楼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 二楼第二部分美国 三楼第三部分苏联 四楼第四部分西欧 五楼第五部分日本 六楼第六部分中国 七楼第七部分第三世界国家 八楼第八部分新时代的国际关系 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 1.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的争执焦点 2.巴黎第二届外长会议的妥协 3.盟国对德政策的分歧(如何建设新德国?)―――美苏对德政策首次公开破裂(对德赔偿问题的不同)―――“捕鸟猎犬行动”,即货币改革―――准备成立西德政府―――第一次柏林危机 4.美国对日的独占(体现在四个方面) 5.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6.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及原因 第二部分美国(1945-1995) 一.美国全球霸权的确立(1945-1949) 1.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2.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3.英国的三环外交和《英法同盟互助条约》及其意义 4.马歇尔计划及其意义 5.《布鲁塞尔条约》及其意义 6.北约的建立及其意义

7.《里约热内卢条约》的分歧、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8.美洲国家组织建立的意义 9.“第四点计划”的实施(“国际开发法案”)及其意义 二.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在亚洲的侵略(1950-1959) 1.朝鲜战争的胜利的伟大意义 2.《旧金山对日和约》 3.《日美安全条约》 4.《日台和约》 5.《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三.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1960-1969) 1.U-2飞机事件―――四国首脑会议流产―――对赫鲁晓夫的影响 2.肯尼迪的“和平战略”(美国原先遏制战略的基础及“和平战略”实施的可能性)的内容 3.美苏维也纳首脑会晤(无果而终) 4.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的建立及意义 5.美国对古巴的敌视政策(四点)及原因影响 6.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及意义 7.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8.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六天战争)的意义 9.葛拉斯堡罗会谈 四.美苏在缓和中争夺(1970-1979)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措施及意义 2.《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的内容及意义―――东方条约的签定(执行“新东方政策”)及其意义

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世界上发生过不少重要的事件,这 些事件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这场战争是20世纪国际关 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在此之前,世界被认为是和平的,战争只是历史的记忆。但是,这场战争却改变了世界的局面,印证了贝尔的名言:“战争是为了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多方面的战争,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它的影 响是深远的。首先,这场战争促进了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战争后,国际关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国际政治的形式也逐渐变得复杂。其次,这场战争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崩溃,通过促进国家的独立和解体,重新建立了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二、二战结束后的现代国际体系 二战后,国际关系开始进入现代化阶段。在此期间,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协议被 建立,以建立国际体系和推进国际协作。1945年,联合国成立,成为维护全球和 平和安全的主要组织。在联合国的支持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国际组织相继成立,使得现代国际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现代国际体系的建立,国家间的互动也逐渐复杂化。核武器和现代化武器 的加入使得国际关系处于高度危险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危机出现在1962年的 古巴导弹危机中。通过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话和协商,古巴导弹危机得以避免,推动了双方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冷战的结束

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场终结了几十年的冷战,推动了现代国际关系的新发展。冷战后,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化,并出现了大量的国际组织、协议和机构。例如,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和国际刑事法院等都成为国际间合作重要的平台。 此外,随着国际制度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自由化,全球化现象逐渐显现,也推动了全球媒体的发展。不同的国家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也逐渐融合,世界正在进一步走向全球化。 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现代国际体系的建立,再到冷战的结束,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推动了世界的共同发展。国际关系不断变化着,但其必要性和追求和平与稳定的目标则是不变的。

战后国际关系史

一、两极体系瓦解与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一)两极体系 两极体系的形成经过了三个阶段: (1)1945年雅尔塔会议划分势力范围; (2)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 (3)1955年北约和华约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二)、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1、冷战时期的多极化倾向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际关系中出现了多极化倾向,但远未构成对两极体制的挑战。因为: ⏹这种倾向是在两极体制下发生的,受到了两极体制的严密控制。 ⏹在当时,也还没有别的国家或集团向美苏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形成一极。 ⏹ 2、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且与六、七十年代的多极化倾向不同,主要表现在: ⏹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是六、七十年代以后多极化倾向的继续与发展; ⏹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是在两极体制解体后发展起来的,不再受两极体制的制约; ⏹对于各行为主体来说,冷战后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来考虑问题,不像冷战时 期更多地考虑的是集团的利益。 在两极格局终结之后,美、俄、欧、日和中等五大力量,投入了一场以争夺构筑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为特征的竞争之中。具体表现为: ⏹美国一直想构筑单极世界。 ⏹欧共体要把欧洲恢复成昔日“世界的中心”。 ⏹日本要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 ⏹俄罗斯要“重建大国地位”。 ⏹中国要成为世界新格局中的一极。 到1996-97年间,多极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这主要表现为形成了几个相互制衡的战略三角,从而构筑了一个新的大国关系框架。这些战略三角主要有: ⏹美欧俄军事政治三角 ⏹美日中军事政治三角 ⏹俄中美准军事政治三角 ⏹欧亚美经济政治三角 此外,各主要大国间也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如果说科索沃战争使得多极化出现了很大的倒退的话,2001年的“9·11事件”则使得多极化进程更加弱化。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后多极化进程有了明显的发展。 3、关于冷战后世界格局的不同理论及对多极化问题的争论 ⏹“单极格局论” ⏹“单—多极格局论”、“复合格局论”、“一超多强论” ⏹“多极格局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战后的国际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全球冲突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 远影响。本文将从经济重建、冷战格局以及合作机制三个方面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经济重建 二战后,欧洲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然而,战后的国际社会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自 我修复能力。由于遭受的损失巨大,各国开始充分利用资源和技术,进行废墟重建。驱使经济重建的需要促使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紧密的国际合作机制,例如美国提出的马歇尔计划。此计划为战后的欧洲提供了资金和物资援助,加速了欧洲国家经济的恢复。此事件是国际关系史上合作与援助最广泛的一次,在战争后如此积极地帮助废墟重建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推动了国际合作的发展。 二、冷战格局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崛起,竞相争夺全球霸权地位。这两个意识 形态迥异的国家在战后二十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演绎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冷战格局。东西方阵营的对立成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主要构架。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以及相互之间的核武器威胁为国际关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更甚者,各国因两个超级大国的角力而被迫在两个阵营中选边站,国际关系进一步紧张。这种冷战格局不仅纠缠了世界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在某些方面仍然影响着当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三、合作机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避免象征战争失败的虚张声势战争,国际社会为建 立快速、有效的合作机制做出了积极努力。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联合国诞生了。联合国成立旨在解决国际冲突,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这一国际组织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并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虽然联合国并非完美,但其作为议题讨论和冲突调停平台的功能深受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总而言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经济重建、冷战格 局以及合作机制三个方面看,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后的国际社会为了共同利益和和平,展开了广泛的合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进一步规范化。尽管冷战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合作,但国际社会还是通过建立机制,为合作提供了充分的空间。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战后遗留下来的问题,例如冲突unresolved conflicts 和不稳定因素仍在国际关系中存在。只有充分认识和总结第二 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挑战。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雅尔塔体系 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了战时第二次首脑会议。会议总共讨论了四个问题: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出兵对日作战问题,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会议达成的协议和通过的宣言统称为雅尔塔体系。 以美、苏为中心形成的两极对立格局是该体系的特点。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局势剧变,两个德国统一,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宣告瓦解。 该体系虽表现出了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2.纽伦堡审判(Nuremberg trials) 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首要战争罪犯和犯罪组织进行了审判。法庭对22人作了宣判。美国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城还进行了后续审判。 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3.东京审判(T okyo trials) 又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1946年5月3日-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了审判。东条英机等七人被判处绞刑。 4.五国和约(1947.2) 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盟国对德、日盟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签订了五国和约。条约的主要框架包括领土

条款、政治条款、军事条款、赔偿条款。 五国和约是战后初期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 5.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乔治·凯南(Kennan,George Frost),曾为美国驻苏代办。 1947年7月,他以X署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提出了“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文章分析了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理论根据、政策目标,提出必须把苏联看成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并提出了美国应实施的遏制对策。 其理论对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6.杜鲁门主义(Truman Doctrine) 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扩张计划的总纲。 1947年3月,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杜鲁门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7.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 欧洲复兴计划(方案)》的通称。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G.C.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1947年7~9月,英、法、意等16国在巴黎开会,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提出援助和贷款总报告。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 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马歇尔计划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 8.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简称北约组织。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三讲冷战中的热战 一、朝鲜战争 1、朝鲜分裂 2、朝鲜战争爆发 3、中国抗美援朝 4、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 5、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热战。它表面上是朝鲜南方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以朝鲜北方和中国为另一方的战争。但它实质上是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争夺的结果。表现为美国直接派兵参战,而苏联则是用在军事上支持盟友的方式与美国较量,双方在战场上没有发生直接冲突。 1、朝鲜的分裂 朝鲜的分裂不仅是朝鲜战争的背景,而且是朝鲜战争的直接导因。 1948年9月,朝鲜正式分裂,美苏各支持一方,朝鲜南北方的对峙局面也正式形成。

2、朝鲜战争的爆发 朝鲜南、北方都希望按自己的方式统一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就爆发。 关于朝鲜战争的内幕,国内外有多种说法。 与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估计相反,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反应是十分强烈和迅速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战事的进展可谓大起大落。 3、中国抗美援朝 在是否出兵入朝参战问题上,中国方面经过了慎重的考虑。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晚渡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4、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 在朝鲜战争中主要有三个大国介入,中美是作战的双方,苏联是支持中朝一方的。虽然苏联站在中朝一方,但它始终努力避免直接卷入同美国的冲突。苏联在整个朝鲜战争中表现得十分谨慎。 美国方面也很谨慎,极力避免卷入与苏联的直接冲突。自1951年春,美国政府就开始寻求各种机会来同苏联对话,以打破朝鲜战争的僵局。 5、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在本质上是东西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带有明显的冷战和

大国斗争的色彩。 朝鲜战争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国对形势误判的结果。 刚刚经过内战的新中国打败了战后头号强国美国,是非常了不起的。 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美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以失败而告终。 朝鲜战争加强了苏联、中国和朝鲜的政治、军事同盟,形成了东北亚的冷战结构和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格局。 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一些利己主义的行为,也为后来中苏关系的破裂埋下了种子。 朝鲜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在中美关系中制造了台湾问题。朝鲜战争使中国失去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机会。 朝鲜战争也推迟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二、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又一场热战。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美国对越南战争的卷入是逐步深入的,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4年之前。 第二阶段是1954-1960年。 第三阶段:1961-1963年——特种战争阶段 第四阶段:1964-1968年——越南战争“美国化”阶段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二讲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美苏关系)(补充内容) 三、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在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处在冷战时期的缓和阶段。 ?“缓和”(détente)是指国际关系中两国或多国之间紧张关系的松弛,从而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缓和在美苏关系的历史进程始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成熟于尼克松、福特政府时期,终结于卡特政府时期。 1、美苏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 核恐怖的震慑作用 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 多极化倾向的出现 2、美苏缓和的国内驱动力 美苏都被激烈的军备竞赛搞得负担沉重。而经济的困境要求美苏放慢军备竞赛的步伐,适当控制核武器的发展,而这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做到。 3、美苏缓和的实现 美苏缓和是美苏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 (1)“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 (2)苏联的“缓和战略” 4、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政治缓和 军备控制 危机处理 经贸、文化交流 5、美苏缓和的终结 ——“卡特主义”的出笼 6、美苏缓和的影响: ?美苏缓和维持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而这种均势为世界和平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美苏缓和也促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多极化倾向的发展。 ?美苏缓和带动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以及整个世界局势的缓和。 四、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主要指的是里根时期的美苏关系。里根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是:第一任期与苏联全面对抗,也称“新冷战”时期;第二任期与苏联开始缓和,史称“新缓和”时期。

一、新冷战时期 里根把遏制苏联的扩张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根本任务,主张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对苏联进行遏制。而苏联对于美国的遏制毫不相让,针锋相对。 美国的政策具体表现为: 1、大力支持阿富汗和波兰的反苏行动; ——阿富汗 ——波兰 2、军备竞赛 ——“星球大战计划” 3、技术战和经济战 4、在全球的激烈争夺 (1)在欧洲的争夺 (2)在第三世界的争夺 5、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 二、新缓和时期 在里根第二任期,美苏关系进入了“新缓和时期”。具体表现: 1、频繁的首脑会晤 2、在对第三世界的争夺中采取强硬姿态——“里根主义” 3、军控领域的对话与谈判 4、阿富汗问题的解决 ?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 “超越遏制”战略强调把苏联引入国际社会,使它在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提出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强调实力政策。 第四讲冷战中的危机处理 一、柏林危机 1、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1949年的柏林封锁,是美苏之间在柏林问题上发生的第一次严重对抗。也被称为第一次柏林危机。 ?这次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间第一次接近战争边缘的紧张对峙,但美苏对这次危机的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三十年战争 (1)导火线: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 (2)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丹麦阶段(1625-1629)③瑞典阶段(1630-1635)④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 (3)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4)评价: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被卷进来了。它们先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战,信教诸侯于天主教势力势不两立;接着又抛开了宗教外衣,为赤裸裸的国家(或准国家)利益而战,宗教信仰不再是划分敌我的主要依据。 ②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民族君主国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的世俗化这些在中世纪就已经酝酿成熟的欧洲新现象,现在有了一个被大家(除罗马教皇外)所共同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局,欧洲国家的组织形式真正开始走出了中世纪。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1648年10月24日签订。是在新教势力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形下签订的。 (2)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领土问题、宗教问题、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臸。(主要内容)(3)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则,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臺序影响深远,在国际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结束了持续30年之久的全欧规模战争,而且也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该体系展现的更多是欧洲的国际臺序。 (4)确定的国际关系原则: ①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 ②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认了国家主权平等。 ③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以施加集体臸裁的原则。 ④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臸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 ⑤世俗专臸的封建王权体臸得到了加强。 ⑥确立了外交常驻代表机构的臸度,为主权国家经常性的政治经济交往提供了臸度上的便利。 《比利牛斯条约》 1659年法西两国签订,主要内容有:(1)法国波邦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2)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3)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法国的隐患。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之后继续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作了准备而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战争,它的胜利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 时代的重要事件,它的胜利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对战后国 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深远的影响不仅仅只在于它所造成的战后世界格局,而更 重要的是在于所留下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人类留很多宝贵的东西,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是和平与科学。这两者贯穿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始终,直接影响 着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以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痛苦和灾难为代价的。正因为如此, 所以全世界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惜和平和热爱和平,和平的思想已深入世人之心。和平即意味着安全与发展。因此,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和平的思想深入到世界人民 心中并使之渗透到各国政治生活内部的时候,这不能不对战后整个国际关系产生重大而深 远的影响。首先,和平中的安全要素导致了战后各种政治军事联盟的产生,并进而导致 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之一是:小国若不联合起来,结成牢固的联盟,就会被敌人迅速吃掉;对于结成联盟的敌人,只有以更大 的联盟与之对抗,才能将其消灭。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之所以能在短时 期内一举扫平西欧,西欧各国没有联合起来抱成一团是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所以以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失败而告终,最主要的原因是反法西斯的力量结成了全球 性的反法西斯同盟,这样,反法西斯力量才能够以占绝对优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战 胜法西斯集团。因此,战后不久,为了维持和平和确保安全,西欧国家纷纷团结起来,于1948年3月17日成立了布鲁塞尔条约组织,1995年5月5日,该组织改为西欧联盟。布 鲁塞尔条约组织及西欧联盟的建立(美国起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这本来是西欧国 家自己的事,完全是出于和平与安全的需要。但是,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的考虑,将西欧 国家拉入其战略轨道,于1949年4月4日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5日又 准许联邦德国加入。美国的这一举动,是其对苏联推行遏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苏 联为了巩固东欧这一安全地带,确保其国家安全,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于1955年5 月14日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于是,便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其次,和平中的发 展要素促成了战后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形成。战后以来,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经济和增 强本国的国力,很多位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及共同利益的国家,都 自觉地联合起来,组成了各具特色和程度不一 的经济同盟或共同体,如欧洲联盟(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 一步步发展而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南锥体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如果说,两大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的话;那么,各种经济同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 1、《乌德勒支和约》 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 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 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1810年,《凤丹白露敕令》又以立法手段完成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起初有效打击英国,但后来并未真正阻止英货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使大陆各国进出口限制,引起欧大陆反对。因而大陆政策最终失败。 4、神圣同盟: 为维护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为维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1815-9-20,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9月26日签署《神圣同盟宣言》,三国根据基督教义,结成真正的、不可破灭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但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地利、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这一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神圣同盟解体。 5、东方问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重点复习资料

近代国际关系史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前威斯特伐利亚时代 一、东亚封贡体系 1、名词解释: 从西汉武帝时代直到晚清,由于中国一直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居于中心位置,从而构建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国际关系格局。这一地区性国际秩序以华夷观念为基础,以中国为中心,主要内容是其他国家对中国朝贡和接受中国册封,故称之为“东亚封贡体系”。其特点是单极性、差序性、封闭性。 二、穆斯林世界 1、名词解释: 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古代国际关系体系。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 2、特点(名词解释最好答上): (1)伊斯兰世界的国家体系是通过长期的征服战争形成的。 (2)是靠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来维系的。 (3)帝国中央政权的兴衰影响整个国家体系的安危。 三、欧洲秩序 1、名词解释 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 2、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宗教、外交的主要特点 (1)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是一个由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联合统治的政治秩序。邦国林立、四分五裂,尚未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各王国之间战争不断。(2)16世纪前后,英、法等西欧封建国家的统一是历史明显的进步,这为后来以民族国家为主体建立国际秩序铺平了道路。 (3)14世纪以来罗马教廷权威的下降。13世纪末十字军东征的失败使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落空;内有诸多王国对教权的抗争以及16世纪的多个国家的宗教改革;外有14世纪下半叶以来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代表的穆斯林世界的冲击。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8讲 课题49 第1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阶段特征 1.政治上 (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制度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3)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2.经济上 苏俄(苏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并逐渐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国际关系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宗主国把大量殖民地人民投入战场,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暂时协调了战后的国际关系。 (2)由于该体系存在的矛盾无法消除,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使国际格局由以欧洲为中心转移到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课题49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 主要矛盾表现 英德矛盾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法德矛盾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 德俄矛盾贸易摩擦不断,关系恶化 奥匈与俄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为欧洲“火药桶”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①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②概况: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 (4)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①时间:1914年6月28日。 ②影响:两大军事集团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2.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2)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3)进程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真题

国际关系理论: 一、必答题: 1、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主要区别 2、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3、系统均势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4、地缘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借鉴意义 二、选答题 1、集体安全理论评析 2、世界秩序新论与世界新秩序的建设 战后国际关系史: 1、阐释战后西方冷战思想与政策的形成 2、评述亚非合作、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兴起的关联 3、60年代末、70年代的美苏缓和及对国际关系的主要影响 4、70、80年代的中美关系演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5、简述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构想与实施 6、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印关系的恢复与发展 (5、6两题任选一道)

战后国际关系史: 1、评述50年代末—60年代的美苏缓和与争霸 2、评述中国外交在70年代的主要进展 3、评述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 4、评述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中关系 5、评述遏制理论及对冷战初期美苏关系的影响 6、评述朝鲜战争与中国的抗美援朝 (5、6任选一道) 国际关系理论: 1、试述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含义及意义 2、试述华尔兹关于国际冲突的三个概念 3、简述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具体分歧 4、试述国际关系相互依存论的基本内容 5、简述“民主和平论”的实质及缺陷

国际关系理论: 1、简述国际关系相互依存论的基本内容 2、简述肯尼思·华尔兹的“全球治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3、简述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4、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分歧具体表现在那些地方 5、约瑟夫·奈指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在理论观点和方法上有哪些区别 战后国际关系史: 1、评述美国战后初期对西欧的影响与美欧关系 2、评述50—60年代中国—苏联关系的历史演变 3、评述70—80年代美苏削减军备谈判及其意义 4、试评冷战结束前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国际关系与多极化发展 5、评述70—90年代中期日本对政治大国地位的探索 6、评述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 (5、6任选一道)

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慕尼黑会议和英法的绥靖政策1、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问题的由来:德国和奥地利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德奥合并的问题由来已久。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德、奥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实现两国合并的意图。1918年10月,德军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写信给外交部,请他们考虑以实现德奥合并来补偿德国因战争所带来的其他地区的损失奥地利临时国民议会考虑到战败及奥匈帝国的解体给奥地利带来的影响,于11月12日通过了与德国合并的决议。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但协约国在建立凡尔赛体系的过程中,把削弱德国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故严禁德奥合并。凡尔赛条约第80条和圣〃日耳曼条约第88条都规定:奥地利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更。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那些国家对德国吞并奥地利有何反映?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21年奥地利经济严重恶化。为了维护 欧洲资本主义秩序的稳定,英、法、意、捷四国于1922年10月4日同奥 地利签订了关于恢复奥地利的议定书,向奥地利提供经济援助,但要求奥 地利保证不放弃其独立,避免进行旨在直接或间接危害这种独立的任何谈 判或承担任何经济上或财政上义务此后,奥地利的独立实际上是由英、法、意三国来维持的。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33年纳粹党夺取政权后,德奥合并再 次成为严重的国际问题。希特勒最初企图采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人的办法,利用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34年7月25日,一群奥地利纳粹分子 突然闯入维也纳总理府,枪杀总理陶尔斐斯,另外一些纳粹分子占领了广 播电台,并宣布林特伦(奥地利驻意公使)为总理。叛乱分子遭到迅速镇压,墨索里尼派出四个师陈兵勃伦纳山口,并向奥地利政府发出急电,允诺意 大利支持奥地利的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不得不否认与叛乱阴谋有 任何关系,暂时收敛起来,等待时机再次实行吞并奥地利的计划。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转折——意埃战争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