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灯下漫笔》导学案(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第一课《灯下漫笔》导学案(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第一课《灯下漫笔》导学案(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灯下漫笔》导学案

教学目标:1.了解杂文的特点。

2.体会文章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激愤之情。

3.学习鉴赏情理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文指要

鲁迅原名树人,鲁迅思想核心是“立人”。“人”即“国民”,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无论是阿Q、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闰土。鲁迅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改造国民的“灵魂”,使之“立”起来。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毒瘤,长久地机身在国民的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作者在文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是造成中国社会落后、国民愚昧麻木的根本原因。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百姓,他在对其悲剧命运寄予深切同情的一刻,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杂文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

1.解释下列词语

降格以求乱离人

编纂数见不鲜

时日曷丧厘定规则

万姓胪欢

二.文章赏析

1.试析《灯下漫笔》的结构特点。

答案:全文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引出第三部分对现实的讽刺,对未来的展望。并以此揭示本文的写作目的,做为全文结束。

(解析:全文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五自然段为主体的领起部分。这部分是全文的话由,由一件小事谈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才是全文的真正话题。六至十一段为主体部分,交代观点。回溯中国历史,精辟地概括出自己的见解,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见解真正是振聋发聩的,一针见血地指出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十二至十四段为结尾部分,是为讽刺现实。指出现实的中国,实际上仍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2.文章论述了一个深刻而重大的问题,是通过一件什么事引出来的?这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鲁迅将中国历史哪两样时代?它们有什么特征?其共同点是什么?

4.“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这个话里面又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5.在鲁迅看来,天下大乱的实质是什么?

6.为什么说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不值得神往?

7.“第三样时代”应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材料】

一、补充注释

1.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

关于元朝的打死别人奴隶赔一头牛的定律,多桑《蒙古史》第二卷第二章中引元太宗窝阔台的话说:"成吉思汗法令,杀一回教徒者罚黄金四十巴里失,而杀一汉人者其偿价仅与一驴相等。"(据冯承钧译文)当时汉人的地位与奴隶相等。

2.有关黄巢的记载

(1)879年5月,黄巢暴怒之下攻占并洗劫了广州,使这一大港口变成废墟。有的材料估计死者高达12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地区的外国商人,而当时广州全部人口才20万。

(2)黄巢政权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人在尚书省大门上题了一首诗,嘲笑这个政权。尚让(黄巢手下大臣--编者注)大发雷霆,杀死了该省任职的官员们,并挖出眼睛,倒挂尸体;他还将大门的卫兵处死,杀死京师每一个能做诗的人;将其他识字的人罚作仆役,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三千余人被杀。

(摘自《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有关张献忠的记载

(1)壬子,献忠复陷六安,将州民尽断一臂,男左女右。

(2)十六年(癸未,1643年)正月辛酉,张献忠以二百人夜袭,陷蕲州。明日,令荐绅、孝廉、文学各冠带自东门入,西门出,尽斩之,遂屠蕲州。留妇女毁城,稍不力,即被杀。(3)(张献忠攻武昌)……屠戮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几不可食。其遗民数万,多刖断手足,凿毁目鼻,无一全形者。

(4)(张献忠攻陷岳州后)尽杀所掠妇女,投尸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里,江水夜明如昼。

(5)八月,张献忠进陷成都,蜀王阖宫被难,巡抚龙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之。献忠大索全蜀绅士至成都,皆杀之。既而悬榜试士,诸生远近争赴。献忠以兵围之,击杀数千人,咸挟笔握策以死,蜀中士类俱尽。复大杀蜀民,全蜀数千里萧条无人迹。

(摘自清代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第四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二、灯下读《灯下漫笔》(钱文)

(一)

且先释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女作家萧红有过这样的回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回忆鲁迅先生》)

日本作家增田涉也有这样的观察:

“有一天夜里两点钟的时候,我走过他所住的大楼的下面,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是青色的灯光。透过台灯的青色灯罩发出的青色的光,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像感到这时的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鲁迅的印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说明

5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思念、自责。 3、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在写作上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乐曲Palace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叫史铁生。(出示照片)21岁的时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受。 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幻灯片出示)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教师预设】愧疚、自责、思念、怀念 为什么作者对母亲有这么复杂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二、整体感知,重点把握母子之间的情感 1、(幻灯片上出示)“怀念的秋天”,意在让学生比较这两个题目。 【教师预设】“怀念的秋天”,重在“秋天”,会让人联想到某种景、人、事。而“秋天的怀念”重在“怀念”,是一种情感。 2、朗读课文,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你感受到哪些情感?(幻灯片出示) 【教师预设】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心疼,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愧疚 三、品读语句,体会母爱 1、品读母爱,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用批注法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幻灯片出示) ①学生找到有关描写母亲的句子,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在“重读、语速、语调、语气”等方面重点引导。 ②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写出一份感人的母爱。

灯下漫笔导学案教学提纲

灯下漫笔导学案

《灯下漫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学习难点:品味本文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3、领会本文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深刻的批判。 学习过程:第一学时 导入 在知识文化界,被毛泽东尊称“伟大”的只有二人。一位是鲁迅先生,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生于哪一年,逝世于哪一年?1881、9、25—1936、10、19。 鲁迅写过一篇叫《夜颂》的文章,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鲁迅特别喜欢在夜间“灯下”写作。每当夜深人静,“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时候,鲁迅的心绪、思维就会“漫”延开来,独具“夜”眼的他,就会对我们民族的历史、国民的生存现状有独特发现。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鲁迅的一篇议论性散文《灯下漫笔》。 那么,被毛泽东尊称“伟大”另一位是谁呢?陶行知生于哪一年,逝世于哪一年?1891—1946。7月25日,陶行知在上海病逝,延安各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题词,赞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两句名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今天,我们把它改为:“读是知之始,知是读之成。” 要了解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有什么独特发现,就让我们从读开始吧! 一、速读全文,整体感知作者主要观点 提问: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明作者主要观点的语句。请同学们找出后画住,并读给大家。 第4段:“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6段:“‘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第7段:“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我们)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第11、12段:“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只有这两个时代的循环。) 第16段:“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秋天的怀念 学案附带答案

《秋天的怀念》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史铁生 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1974年,到某街道工厂做工。 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后从事写作。 199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其经费主要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政府负担。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史铁生, 作家。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曾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代表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 2.写作背景 《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他在21岁的时候,高位截瘫,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是母亲用生命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 3.文体知识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真情。 【自主学习】 (一)积累词语 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准字音,并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方法提示:圈画、积累文中的生词、难字,特别关注字词的读音与解释。) A字音、字形:(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瘫痪(tān) 憔悴(qiáo) 侍弄(shì) 捶打(chuí) 絮叨(xù)仿膳(shàn) 诀别(jué)暴怒(bào)恢复(huī) B词义:(记忆并补充) (1)侍弄:经营照管。 (2)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3)暴怒无常: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规律。 (4)喜出外望: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6)淡雅:素静典雅。 (7)沉寂:十分寂静。 (8)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里啰嗦。 (9)央求:恳求。 (10)泼泼洒洒:水泼洒的样子。文中形容花开得茂盛。 (11)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身。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任选以上6个词语,写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即可,字数不限。 略。 【合作探究】 1、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秋天?为什么要选择秋天这个季节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明确:1.天上的北归的雁阵;北海的菊花开了。 从北归的雁阵和菊花可以看出史铁生写的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菊花是在秋天盛开。 2.因为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而且母亲总想带我去看菊花,舒缓我的心情,她也是在秋天

《灯下漫笔》学案

《灯下漫笔》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理解鲁迅对国民奴性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解剖,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 2、学习作者由小见大、情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能理解鲁迅对国民奴性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解剖。 2、学习作者由小见大、情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课时】5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⑴鲁迅(1881-1936),原名,字豫才,笔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和,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18你那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 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说集, 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 鲁迅思想核心是?立人?。?人?即?国民?,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无论是阿Q、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闰土。鲁迅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改造国民的?灵魂?,使之?立?起来。 ⑵作品 ①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②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 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 ④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⑤杂文集十六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⑥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 a《呐喊》(14):《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社戏》《药》《明天》《一件小事》《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风波》《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 b《彷徨》(11):《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弟兄》《离婚》。 c《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怀旧》 2、熟识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毒瘤,长久地跻身在国民的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作者在文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是造成中国社会落后、国民愚昧麻木的根本原因。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百姓,他在对其悲剧命运寄予深切同情的一刻,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3、识记文体 杂文: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杂文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 4、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当时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便当()嗜好()兑现()偕亡()折价()折腾() 编纂()避难()胪欢()时日曷丧()打折了腿() 边塞()敷衍塞责()塞在怀中() 2、解释下列成语。 ①蒸蒸日上: ②心悦诚服: ③朝三暮四: ④直截了当: ⑤数见不鲜: 三、合作探究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2、释题:灯下漫笔 3、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

1灯下漫笔(节选)

《小狗包弟》学教练案 制作人:王贞培审核人: 刘艳玲2016/10/10 一、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诵读、圈点勾划品味精彩语言,把握作者情感。 2.体会巴金身上体现出的敢于讲真话、勇于自省的美好人性并学习这种美好的人性光辉。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领悟作者身上的忏悔精神。 【学习难点】 探究小狗包弟遭受厄运的原因(文革背景) 二、预习任务 1.把课文标上段号,熟读课文。 2.做《红对勾》P55“基础自主学习”部分,阅读P56“相关知识链接”。 3.请简要写下本文围绕“小狗包弟”讲了哪些内容? 三、课堂研学(1课时) (一)向谁忏悔 1、写了一条什么样的小狗? 诵读第3段、第5段,圈点勾划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总结包弟的特点: 这是一条(特点)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示例(根据第2段总结): 这是一条聪明可爱的小狗,因为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这是一条的小狗,因为它。这是一条的小狗,因为它。这是一条的小狗,因为它。 2、写小狗怎么了? (二)为何忏悔 我为什么要送走小狗?(小组合作探究)

(三)怎么忏悔 作者是怎样向小狗表达歉意的? 自由诵读第10到13段,圈点勾划出直接向包弟表达歉意的句子,仔细品读。 (四)悔的意义 当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四人帮的时候,巴金却向一条狗道歉,说明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桌间交流探讨) 四、当堂练笔 生活中、学习上,我们又有什么要向别人(或小动物)忏悔的吗? 请你把这种情意写出来,100字左右 五、课后巩固,作业布置 1、以坦诚的笔把当堂练笔中的歉意扩充,写在周记上。 2、《红对勾》中《小狗包弟》第一课时作业。 六、相关链接 1970年12月7日,曾经反对德国纳粹的英勇斗士、时任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不由自主地下跪,这在当时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这一跪,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深深的忏悔,它的份量重如泰山。这一跪,淡化了饱受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沉积在心底的愤怒,他们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为德国重返欧洲,赢得尊重,回归正常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对象不同,但他们的歉疚与忏悔,殊途同归)

《灯下漫笔》导学案

《灯下漫笔》导学案 第一课时(预习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一、诗词鉴赏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诗意解读】因为怕开了后招来愁怨,加上贪睡,所以独自开得迟了些;又恐冰雪般洁白的姿容不合时俗。故意染上了桃花杏花那样的红色,但保留着孤高瘦硬的傲霜斗雪的风姿。耐寒的品性使红梅不肯在春天与百花争艳都妍,红色不是她的本色。石曼卿老人不懂得红梅风格所在,怎么能从绿叶、青枝来看梅花? 【考点演示】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案】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二、写作背景及文本介绍 1、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正是这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他从旧的营垒中走来,对中国的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眼看穿。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父亲的菜园》导学案

28《父亲的菜园》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6的生字; 2、熟读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体会父亲坚韧的优良品质;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重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难点: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一、自读导航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勾画出生字词语,将生字注上拼音,小组长检查,全班订正。齐读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疑问,小组收集整理问题。 二、合作交流,点拨释疑 1、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 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父亲为什么要在荒坡上开垦菜园?家人的态度如何?父亲的态度又是怎样? 3、现在,父亲的菜园是什么样子的? 4、精读文本 父亲的菜园由一块荒凉的坡地变成了一块碧绿的翡翠,在这个过程中父亲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做的?后来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在书本上批注,然后分小组汇报。) 5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找一找,画一画,同桌交流,从这些词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

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父亲的菜园》导案 一、编制学案、课前预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勾画出生字词语,将生字注上拼音,小组长检查,全班订正。齐读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疑问,小组收集整理问题。 二、合作交流,点拨释疑 1、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 2、父亲为什么要在荒坡上开垦菜园?家人的态度如何?父亲的态度又是怎样?(因为在我们这里要找一块地当菜园是相当困难的。山坡上尽是石块,而父亲要去开垦,全家人感到很惊讶,认为父亲是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父亲的态度很坚定。(坚毅) 3、现在,父亲的菜园是什么样子的?(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的黑亮,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前在荒凉的山坡上。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春有菠菜、莴笋……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4、精读文本 父亲的菜园由一块荒凉的坡地变成了一块碧绿的翡翠,在这个过程中父亲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做的?后来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在书本上批注,然后分小组汇报。) ①父亲每天……就……直到……才,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主编:初一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4年9月16日 使用时间: 姓名: 班级: 组别: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味人物内心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2、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法指导】 】 读课文自主学习: 一读:勾画生字词,排除生字词语障碍。,对文章有大致了解。 二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读: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想,做到三动“眼动、手动、心动”。品味文中精美的句子,并作批注。每篇文章的批注不少于5出,力争把握文章主旨。 【知识链接】 1、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预习案 1.夯实基础: [ 瘫痪( ) m ǐn ɡǎn ( ) x ǐ ch ū w àn ɡ w ài ( ) 捶.打( ) 憔悴( ) 整宿.( ) d àn y ǎ( ) 2、课文三次写到看花,请找出我和母亲各自的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

《灯下漫笔》读后感

《灯下漫笔》读后感 总有一些文章让人振聋发聩,深入人心,就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我们的骨髓里,抵达灵魂深处,让我们难受痛苦,也让我们深思醒悟。读鲁迅《灯下漫笔》就有这种感觉,这一次鲁迅先生将矛头直指中国历史的本质以及国民的奴性人格,思想深刻,入木三分。 鲁迅从袁世凯复辟钞票贬值一事作为契机,引发议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由此对国民的奴性( 包括自己的)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和严厉的批判。 在阶级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百姓向来只是会劳动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任何“人”的价值可言。“将人不当人”,本来是奴隶主、封建地主和资本家对待被剥削者的行为准则,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月,甚至还产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这就说明人的价值更低于牛马,不如猪狗了。换言之,如果人的价值等于牛马,则应该心悦诚服,讴歌恭颂太平的盛世了。但是,鲁迅的一句“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确是数见不鲜的”,道破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生存状态,露出了中国人病态心理的本质,把一批中国人心安地作奴隶的嘴脸放大在人们的面前。究其源头就在于国民的奴性人格,习惯了当牛做马的日子,即便不是奴隶也得成为奴隶。 中国人的奴性从何而来?是来自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等级制”,是来自古代所谓的明君、圣贤、大儒之徒和现在的学者、教育家长期的思想侵犯,残酷的“等级制”,长期的思想教化,使得中国的百姓安

于现状, 愚昧麻木,逆来顺受,奴性思想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早已生根。正是因为厌恶国民的那种麻木、不言反抗的奴性心理,所以鲁迅选择了笔伐,想要通过这种无奈而悲愤述说去唤醒浑浑噩噩的国人。但是鲁迅也意识到这样做还不够,还需要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以一个日本人的随笔《北京的魅力》作为开头,道明了中国固有文明的本质“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中国人是争取不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孩子。”在这“吃”与“被吃”的循环中,中国人不断在自己制造的等级制度、礼教中被吞噬、被扼杀,现在还要被自己“盛宴”款待的西洋人掠夺、侵杀。 看着“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鲁迅先生最终吐露心声,呼吁青年“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让蒙昧无知的心灵获得重生,在革命先行者的引导下,抛却奴性,重拾尊严,这正是希望所在呀! 在文章第一、二部分的结尾,鲁迅都对青年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中国青年人正视国情,抛除奴性,驱除鞑虏,建立民主国家,建立一个把人当“人”的新世界。

(完整版)祝福导学案2019

《祝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二、课前预习 1、故事梗概(请同学口述,用自己的话) 2、文学常识积累 《祝福》选自《》,作者是_______ ,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 》, 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______ 部。 3、知人论世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 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 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 乙己》以及《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彷徨》收入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鲁迅小说中 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祝福》写于1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 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来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反 映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鲁迅通过祥林嫂的故事所显示出的摧残和杀害劳动人民的有形和无形的刀子,有些也正属于鲁迅所要探索和要改造的“国民性”,其实所谓“国民性”正是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 作者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鲁迅全集》第一卷《灯下漫笔》)。 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经夏衍先生改编后,将《祝福》搬上了银幕。 4、文化常识链接 贞节: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 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代表人是程颐、朱熹。理学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答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选取几件小事表现母爱的方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2、领悟朴实的文字中所蕴含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接受母爱的熏陶。 【资料助读】友情提示: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摘录到课文里。 1、题目解说 题目中的“秋天”点明时间,“怀念”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即秋天引起了“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2、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 瘫痪 ..()淡雅.()诀.别()..()憔悴 翻来覆.去()絮絮叨 ..叨()捶.打()烂漫.() 2、理解词语: 雁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侍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诀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来覆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絮絮叨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灯下漫笔(节选)》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灯下漫笔(节选) 【文本导读】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一直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地位。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麻木;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革命昙花一现,紧接着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黑暗中国亟待彻底的革命。另一方面,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开始大声疾呼,要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并荷戟奋战,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但是,统治阶级及一些反动的复古主义者,却极力鼓吹中国的所谓精神文明,妄图维护封建主义的文化,维护人吃人的等级制度。这就需要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揭露复古派的阴谋,擦亮广大人民的眼睛,于是,作为已觉醒的先驱者之一的鲁迅写了一系列文章予以反击,本文就是其中一篇。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那个时代…… 【作者卡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累.坠( ) ②编纂.( ) ③嗜.好( ) ④兑.现( ) ⑤万姓胪.欢( ) ⑥折.价( ) ⑦杀掠.( ) ⑧数.见不鲜( ) ⑨国粹.( ) ⑩不肖.( ) ?鉴略.( ) ?时日曷丧..( ) ?新颁.( ) ?勒.令( ) ?木塞.( ) ?复辟.( ) ?黄巢.(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 巢( ) 窠( ) ②??? 兑( )蜕( ) ③??? 鉴( )签( ) ④??? 曷( )溘( ) ⑤??? 孺( ) 嚅( )濡( ) ⑥??? 嗜( )耆( ) 蓍( ) ⑦??? 胪( )颅( )鲈( ) ⑧??? 殃( )泱( )怏( ) ⑨??? 倘( )徜( ) 淌( ) ⑩??? 纂( )篡( )攥( ) ???? 详( )祥( )佯( ) ? ??? 偕( ) 揩( )楷( ) 谐( ) ?????? 萃( ) 粹( ) 瘁( ) 悴( ) 猝( )

修辞导学案

修辞方法(小郭)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修辞及其作用。 2、能正确运用修辞。 二、理解修辞定义及作用。 1、比喻 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来说明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⑴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⑶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⑷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作用:用来比喻事物的特征,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比喻阐理,可以把道理阐述的通俗易懂,浅显明白。 答题格式:运用比喻,把……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 例如《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排比和比喻,把春花比作“火、霞、雪”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花的绚烂多彩。 2、拟人 定义: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作用:可以表达作者的鲜明的思想感情,增添语言的亲切感,还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变得生动起来,富有人格化。 答题格式:运用拟人,赋予……以人的情态,把……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运用拟人,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把小草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3、排比 定义: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语势,使语言更精炼,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把强烈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运用排比,有力地突出了……,加强语气,增强语势,使语言更精炼,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例如:《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一文中“诚实是一束阳光,能照亮一个人的心灵;诚实是一座桥梁,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诚实是一缕春风,能吹散人们心头的阴霾。”这段话运用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诚实的重要性,加强语气,增强语势,使语言更精炼,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4、夸张 定义: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故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分为三种: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28、《父亲的菜园》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28课) 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学学习习重重难难点点:: 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一一、、课课文文内内容容我我会会理理::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想法。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4、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父亲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5.、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一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一个词语来说明。 6.、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在书本上批注) 二二、、知知识识拓拓展展:: 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

课课堂堂达达标标::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婴.儿( ) 坚毅.( ) 一筐.( ) 可怖. ( ) 榨.干( ) 憋.尿( ) 诱.人( ) 红肿. ( ) 二、多音字组词。 担:d ān( ) 露:l ù( ) 盛:ch ?n ɡ( ) 难: n án( ) d àn( ) l òu( ) sh an ɡ( ) n àn(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坚定有毅力。 ( ) 2.面目凶恶的样子。 ( ) 3.失掉勇气和信心。 ( ) 4.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 5.土地薄,不肥沃。 ( ) 四、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 )的菜园 ( )的蔬菜 ( )的土地 ( )的公路 ( )的岩石 ( )的目光 五、根据提示改写句子。 1.父亲用土盖住了可怖的岩石。 改为被字句: 。 2.山坡上怎么能开垦出菜地呢? 改为陈述句: 。 3.父亲整理好了新开垦的菜园。 改为“把”字句: 。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答案

《秋天的怀念》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1)内容:描写双腿瘫痪的儿子在母爱的精神感召下,终于从消沉绝望中重新振作起来。(2)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5、第①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知道的? 5、季节:春天根据:北归的雁阵;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6、第①段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6、无常:变化不定。照应的词语:突然;猛地。 (三)通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问题。 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师):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明确:母亲结尾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3.通过读课文,你能填写出: “母亲爱____花__________,更爱__双腿瘫痪的儿子__”吗?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她更爱儿子?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待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央求……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三、再读课文,揣摩细节(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1.一组对比性的动词:“我”:突然砸碎猛地摔向狠命捶打喊着 母亲:躲出去听我的动静进来扑过来抓住忍住哭 明确:母亲忍受着我暴躁的脾气,忍受着儿子瘫痪对自己的打击,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坚定的鼓励儿子。 2.一组重叠词: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 明确:刻画了细腻深沉的母爱,她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又强忍着内心的悲伤。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和慈爱细心。对儿子的体谅、包容和理解,无私的关爱呵护儿子。 3.一组否定含义的词:“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明确:自己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的浑然不觉,母亲的去世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A、“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B、“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 明确:母亲本要和我相依为命,共度难关的,临别人世时母亲对孩子是多么不舍、牵挂和惦记。 (二)精段阅读:(第2段) 1.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明确: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读体会“我”和母亲不同的态度和心情。 我:“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母亲:“憔悴的脸上央求般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 我: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无所谓母亲:喜出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 对比强烈、鲜明,要在读中反复体会,在体会中品读人物,要读出当时人物的心境、态度、情感;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三次 明确:(1)出现在“我”发脾气时,这是让让“我”尽情发泄,以恢复平静;(2)出现在“当一切恢复沉静时”,母亲继续照顾、安慰、鼓励“我”;(3)出现在母亲不小心提及敏感话题时,为了中断敏感话题,避免刺激“我”。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四、三读课文,拓展延伸(领悟主题,感悟人生) (一)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明确: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2、文章结尾处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请补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内容。 2、人要好好儿活,生活本身是美好的,像秋天菊花开放的那样多姿多彩。 3、文章结尾描写“我”“观赏”“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既照应前文母亲“带”“我”去看菊花,又深化了主题:从菊花中得到启事,人要好好的活。 1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以及作者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 教学重点: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思路和结构来体会鲁迅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现象、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深入思考。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课型: 讲读课 教学方法: 讲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这是一篇随笔(散文的一种)。 五四运动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 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本质,显示了高度的概括力,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 三、关于作者(由学生自己归纳) 1.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2.鲁迅的经历和他的作品是有很大关系的,他的家庭的衰败,对人世冷暧的感悟,然后到日本仙台学医(《滕野先生》)想救治人的病体,其间一件事对他的触动太大,那就是日俄战争用中国人做靶子,而许多的中国人做观众和看客,他深知,一个民族即使身体再强壮,若他的灵魂是不健康的,那他只能做无聊的看客,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鲁迅1881—1936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本文写作于1925年。中国人心理存有愚昧无知,形成了阻碍社会前进最大的阻力,由当时的一件小事,引发了作者深沉的思考。 3.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生字嗜好shì勒令lè给与jǐyǔ编纂zuǎn 数见不鲜xiān 灾殃yāng 磕头kē 词语解释: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数见不鲜:shuò jiàn bù xiān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厘定:整理制定。 万胜胪欢:P81书下注释 4.完成课后练习题一 四、整体感知 ⑴阅读小字部分,思考:本文批判的锋芒指向哪里?朗读课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①批判的锋芒指向: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 ②作者观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