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分析这条标准,其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运用大气垂直分层图说明各层大气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能够根据示意图,说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在地面和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3)能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解释有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教材分析】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还是大气的受热过程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运用所学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学会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大气环境的兴趣,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绘图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本课充分运用“设计情境---引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总结结论”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处理教材,创设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情境、协作、意义建构”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的舞台。

课堂展示

(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以张家口市烟雾防霜冻的新闻引入新课。

落实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情反馈:明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三)新知导学

自主预习和预习自测答案进行交流。

(四)重难探究

★探究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问题导引 1.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的哪一层

中?为什么?

问题导引 2.为什么大型的远程运输飞机多在平流层

中飞行?

设计意图:加深对对流层和平流层特征及与人

类关系的理解。

学生先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然后找学生到讲台

完成填图和连线,重点是平流层和对流层的气

流运动方向,展示答案,老师进行评价。

补充拓展对流层厚度变化

0°45°90°

45°90°17~18km 10~12km 10~12km 8~9km

8~9km :同一地区的对流层高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

知识拓展部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能更好的理解对流层上冷下热的特点。 由对流层为何会上冷下热以及“高处不胜寒”引出探究二

★探究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铺垫1、热辐射定律;知识铺垫2、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大的是哪部分?观看微视频。在播放大气受热过程的微视频前,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即“1、大气对太阳辐射是怎么削弱的?2、大气如何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

看完微视频后,找同学解答问题,老师进行评价和完善。

教师:我们已经探究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同学们是否能完整的画出并表述出这一过程呢?请完善导学案中绘图练习。

设计意图:对于大气受热过程,采用的是先整体感知,后分过程探究最后完整表述的总-分-总的思路,学生的思路随着探究的深入层层递进,最后再整体掌握,使这一既复杂又抽象的过程变得易于理解。

归纳提升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和展示,你对以下结论是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归纳: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

2.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3.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五)、学以致用

1.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温度不会太高,而多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

2、能否用本节课的知识来解释全球气候变暖?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3、玻璃温室的保温原理与大气的保温原理相同吗?

(六)课堂小结

我们本节课新知的学习结束了,你能根据知识结构,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七)当堂达标

自主课程P39 当堂检测

(八)质疑反思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学的怎样?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九)布置作业

完成当堂达标剩下的练习题和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情反馈表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说课教案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 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七、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新教材】期末模拟卷(一)-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地区的星球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答案】B 【解析】“金发姑娘区”就是指类似于地球的适合生命形成的环境。 A. 这一地区的星球距离绕转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适宜生命存在,A项说法正确; B. 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只是生命形成条件之一,不能满足生命的形成,B项说法错误; C. 这一地区各大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比较安全,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进化,C项说法正确; D. 这一地区星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合生命形成,D项说法正确。 2.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 B.稳定的光照——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答案】D 【解析】根据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A. 液态水——地球适宜的温度,A项错误; B. 稳定的光照——太阳辐射较稳定,B项错误; C. 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C项错误; D. 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万有引力吸附空气分子,形成大气层,D项正确。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教案

2.2.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难点】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读课本35-36页文字部分和图2-2-2了解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2、通过动画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使学生直观的了解、理解大气的保温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对大气环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格陵兰岛冰川融化”视频。教师提问全球气候变暖的形成与哪些因素相关?设疑导入。 〈二〉预习交流 多媒体显示: 1、低层大气成分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其中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固体杂质各有什么作用? 2、大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变化?请举例说明。 3、根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大气可分为几层?各层的气温变化有何特点? 教师板书:大气——组成 学生活动:小组内交流,并展示预习情况

教师点拨: 、屏幕显示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并点拨重点掌握臭氧、二氧化碳、水汽1 的作用;、点拨“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的读法。2 教师板书:结构大气——〈三〉合作探究探究一 多媒体显示: 大气结构总结表格

特点与人类的 关系天气现气温垂气流运动状况直变化象 对流层平流层大高层气 学生活动:小组内合作探究,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并展示讨论的成果。 教师点拨:对流层中地面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气温上冷下热——对 流运动,并且多固体杂质和水汽,所以天气现象多变。 抢答:展示的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过渡:对流层及平流层气温变化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大气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哪 里?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的能量源泉,让我们来了解太阳辐射的一些特性。 1 : 知识补偿太阳辐射指导学生提取地理信息: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是可见光部分,属于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探究二 多媒体显示:大气削弱作用动画; 1、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哪三种形式?、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物质有哪些?分别吸收了太阳辐射的哪部分能2 量?? 3、为什么多云的白天通常气温较低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小组讨论完成探究二。教师点拨: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被吸收得很少,绝

高中地理_旅游地理教案_湘教版选修3全部教案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及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认识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课时建议】 本章教学时间3课时,其中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复习1课时。 第一节旅游概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旅游地理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及各要素的职能。 2.了解旅游活动按游览区域划分和按旅游目的划分的基本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图片、影像资料并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旅游的发展史,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从现实生活入手,分析按游览区域和按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类型的具体形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旅游发展史的了解,让学生认识旅游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对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旅游活动基本类型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人类旅游行为动机的认识,产生对“好奇、社会交往、荣誉、权力、社会权威和秩序”等人文基本欲望的了解,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从热爱大自然升华到探究自然美的境界。 [教学重点] 1.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2.旅游活动的类型划分 [教学难点] 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有关图片、影像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人类生来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远方充满向往。从古代起,人们就一直在地球上旅行,并出现了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以及郑和、徐霞客等著名旅行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休闲消费形式。那么,什么是旅游?想成为一名旅行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板书】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一节旅游概述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1.旅游的概念 【讲解】旅游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消闲性活动,是指人们以审美、休闲和社会交往为目的,暂时离开常居住地的一种活动。包括游览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宗教朝勤等。 【思考】星期天到剧院看戏、家在湖南的张明到广东东莞打工是不是旅游? 【点拨】星期天到剧院看戏没有离开常住地,因此不属于旅游;家在湖南的张明到广东东莞打工,离开常住地的目的是务工,而旅游活动是以审美、休闲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因此也不属于旅游。 【板书】2.旅游活动三要素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页内容,掌握以下知识: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指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2)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旅游活动三要素: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旅游业(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其他要素都是“服务”于这个主体的,旅游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 1.“地理Ⅱ”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地理二共分四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从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Ⅱ”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但是,地理Ⅱ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 2)与地理一、三和选修的关系。 与地理Ⅰ的关系:“地理Ⅰ”是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块。学生要做到比较好地理解、掌握人文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应该有自然地理学习做基础。所以,“地理Ⅰ”是“地理Ⅱ”的基础。 与地理Ⅲ的关系:“地理Ⅲ”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学习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Ⅲ”是在前两个模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此模块中得到应用。同时,“地理Ⅲ”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应用“地理Ⅱ”的学习成果。 与选修模块的关系:在七个选修模块中,有三个模块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但是“地理Ⅱ”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因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前开设,因此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开课情况,调整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既避免重复,又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2.各章的具体分析 1)人口与环境。《地理Ⅱ》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人文地理部分。显然,它是体现《标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最重要部分。

湘教版高一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目标 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知识结构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包括 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 (1)组成: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②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倾角都很小,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③近圆性: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接近正圆。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远近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①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②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③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自主学习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重难点释疑 1、宇宙是物质的 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统称为天体。在众多的天体形式中,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的物质形式。 2、宇宙是运动的 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排列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地球是地月系地中心天体、太阳虽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但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典题精练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 A.风筝B.河外星系C.空中飞行的飞机D.彗星和流星体 3.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以行星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地月系C.银河系D.总星系 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是天体系统示意图,总星系指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图相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填字母),其中心天体是。

完整高中地理必修1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练习与解析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练习与解析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B.几乎全部的大气质量都集中在此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大气平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答案:C 点拨:对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下热上冷,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越往上气温越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下列干洁空气的各种成分中,构成生物体基本成分的是………………………()A.氧气B.氮C.二氧化碳D.臭氧 答案:B 点拨:生物体当中有大量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氮是构成氨基酸的主要成分之一。 3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A.氮B.臭氧C.二氧化碳D.氧 答案:C 点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同时二氧化碳又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将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4低层大气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A.氧和臭氧B.氧和二氧化碳 C.氮和一氧化碳D.氮和氧 答案:D 点拨:干洁空气当中,氮约占其体积的78%,氧约占其体积的21%。 5有关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有……………………………………………………()A.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 B.由于上部冷下部热,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由于上部热下部冷,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有臭氧层,是该层大气的热量来源 答案:D 点拨:由于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大量地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大于0.175微米的紫外线而增温,所以说臭氧层是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越往上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造成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6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答案:B 点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可直接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

鲁教版高中地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分析这条标准,其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运用大气垂直分层图说明各层大气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能够根据示意图,说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在地面和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3)能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解释有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教材分析】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还是大气的受热过程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运用所学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学会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大气环境的兴趣,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绘图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本课充分运用“设计情境---引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总结结论”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处理教材,创设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情境、协作、意义建构”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的舞台。 课堂展示 (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以张家口市烟雾防霜冻的新闻引入新课。 落实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情反馈:明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三)新知导学 自主预习和预习自测答案进行交流。 (四)重难探究 ★探究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问题导引 1.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的哪一层 中?为什么? 问题导引 2.为什么大型的远程运输飞机多在平流层 中飞行? 设计意图:加深对对流层和平流层特征及与人 类关系的理解。 学生先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然后找学生到讲台 完成填图和连线,重点是平流层和对流层的气 流运动方向,展示答案,老师进行评价。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课标导航】 课程要求要点提示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断层山、火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来源:学科网]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内容及分析〗 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教材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于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完整地对褶皱山和断块山进行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示意图或借助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同时要注意列表对比背斜与向斜、褶皱与断层等内容,让学生综合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用“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鱼龙化石”三幅图片。〖提出设问学生思考〗:喜马拉雅山鱼龙是怎样上山的? 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 2.了解断层的概念。 3.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4.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群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重点与难点:1.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新授过程〗 〖自主探究一〗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73页第一自然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分钟) 1、山地的类型有哪些? 2、山地的形成与发展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1湘教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湘教版)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组织分析 《地理I》由前言以及第一、二、三、四章组成,本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以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为主。这些内容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地理I》的前言——走进地理学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呼应初中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从“说理”的角度,告诉学生,“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指导学生,“地理学怎么做”,明确指出地理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科学,学好地理将使你终身受益。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即地球的宇宙环境。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 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则突出地表过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分析和自然环境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选择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这样的教材选材和内容组织,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创新。 (二)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从教材内容结构来看,《地理I》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而非正文则包括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教材各组分比例合理,符合地理科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 对教材“正文”的剖析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是《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正文行文规范,内容科学严谨。

高一地理大气圈3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圈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 1.教学内容 大气圈对地球及其生命的保护——防弹衣、遮阳伞、保温被。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的组成和特征、大气圈各层的基本特征及对人类的影响。 臭氧洞——成因、对地球生命的意义。 2.地位与作用 地球大气圈是太阳辐射能影响地理环境及其各圈层的枢纽,是地球上能量、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地球大气的热量状况、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的变化与地球的宇宙环境密切相关,是地球外部环境的关键圈层,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巨大。因此,本节内容是“谈天”到“说地”的过渡章节。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知道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征;了解臭氧洞的分布、产生原因及相应措施。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团结协作精神;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对流层特征、臭氧洞。 四、教学安排 共2课时。 1.大气圈对地球及其生命的保护;大气垂直分层,各层基本特征和对人类的影响。(1课时) 2.对流层的特征及其物质组成对地球生命的作用;臭氧层变薄的原因和危害。(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教师设问: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 而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教师归纳:在地球上有着优越的自然环 境,它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大 圈层组成。其中,大气圈是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它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设计思想】导入课题,通过地球存在有生命物质的条件,指出地球拥有独特的自然环

境。 (二)新课教学 1.大气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们观察月球,发现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坑,而地球 却少有这样的地形,为什么? 教师总结:大气圈是地球的防弹衣。美 丽壮观的流星雨现象,正是大气圈充分发挥其防 弹衣作用的时候。 教师再出示下面的文字,并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解释。 对比,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圈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教师:白天,大气中的水汽、尘埃和空气分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也由于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几乎被削弱一半,所以白天地表的温度不会太高。大气圈就像地球的“遮阳伞”一样,为地球遮挡住了部分太阳辐射。 教师: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大气基本不吸收短波辐射,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直接加热地面,地面释放的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释放,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 地球的保温被:大气的吸收作用

高中地理:城市知识点

高中地理:城市知识点 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 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 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 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 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⑶上海市的发展: 优越的区位因素: ①便捷的交通; ②广阔的消费市场; ③高素质的劳动力;

④宽广的经济腹地; ⑤充足的商品供应; ⑥丰富的农副产品; ⑦雄厚的技术力量。 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表现: ①道路狭窄,交通堵塞;②居住拥挤; 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用地紧张。 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 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 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 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 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 城市规划: ①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 ②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 ③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 ④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⑷城市道路网问题: 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 作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

高中地理 第三 讲、大气圈的组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鲁教版

第一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考纲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 (3)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 考情分析: 1.以“神舟七号”发射或人类探月工程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 2.以某些自然现象切人,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课时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二、对流层温度变化规律 正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但在下垫面性质、季节、气象等因素影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对流层温度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气温直减率的变化 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气温直减率可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如下图所示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较稳定;在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

2.逆温现象的产生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称为“逆温”。按成因分,逆温主要有四种类型: (1)辐射逆温。如图为辐射逆温的产生、消失过程。 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图c);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图d、e)。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2)平流逆温。主要是由于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形成的,如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受大气运动的影响,海上暖空气平流到同纬度大陆上常出现此种逆温。 (3)锋面逆温。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 显著,由于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也 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如右图。 (4)地形逆温。常发生于谷地和盆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 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暖空气被抬升,产生逆 温。如美国洛杉矶市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约有200多天出现 逆温现象。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 影响。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 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并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到交通等方面。 课时二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和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材对比 ——以湘教版为例本次对比的主要是2004湘教版教材和2019湘教版教材,侧重于章节主要内容发生的变化,未发生变化的内容未在文中提及,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新旧教材变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总体比较粗略。 对于2004版教材,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而2019版教材则演变成了必修一、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从教材安排上来看,依然是五本教材,但其中的章节分布及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知识从必修部分变成选择性必修部分专门列了出来,因为不选择地理的学生将不再学习这部分内容,未单独标注出来的知识章节可能发生变化,但仍旧保留在了原书中) 2004版必修一发生的变化: 1.原1.3“地球的运动”——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内容,并拆 分为1.1地球的自转和1.2地球的公转两节内容。 2.原1.4“地球的圈层结构”加入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如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震源深度、等震线、震级、烈度等知识。 3.原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选择性必修一 2.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容无较大变化。 4.原2.2“地球表面形态”——选择性必修一2.2“地表形态 的变化”,详细地介绍了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与地表

形态。而2019版必修一第二章内容为“地球表面形态”,划分为2.1“流水地貌”(加入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2“风成地貌”(加入了风化活动的危害与防治),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与水有关)。 5.原2.3“大气环境”——2019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加入了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3.2“大气受热过程”,3.3“大气热力环流”,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包含了大气的水平运动),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重点强调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3.3“天气系统”。 6.原2.4“水循环和洋流”——2019版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4.1“水循环”(加入了原4.4中洪涝灾害的防治部分内容),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新增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和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波浪、潮汐、洋流),新增4.3“海洋与人类”(海洋资源、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和洋流”,新增了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和4.3“海-气相互作用”,4.2“洋流”。 7.原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2019版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新增了地球的演化史),原4.2中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安排成了这一节的活动内容。 8.原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版必修一5.2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全册教案

目录 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教案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 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 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 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编写特点

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特点分析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地理教材应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的教学内容,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到的地理问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的地理素材等。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要求。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已通过教育部核审,于2004 年在国家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试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国其他省市地区使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既有与其他版本相同的共性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教材的独特的特点。 学校地理教材的表层系统有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地理作业(活动)系统三部分构成的,之所以称之为表层系统,是因为它表现在教材编写的形式上。褚亚平教授是最早提出“学科教材构成的三系统”问题的,如图3—1 对后来学者研究地理教材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思路。 第一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特点 课文系统是地理教科书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事实材料的表述,阅读材料的介绍,地理学习信息的指导以及图例注释等。 1.1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复杂多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新课标教材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从不同的类型上转换课文系统的呈现形式,使其更有效的为学生所使用。

(1)从图3—2 课文系统的类型图上可以看到根据课文的表述形态可以把课文系统分为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 叙述式课文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课文内容,主要是以正文以及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用来阐述地理概念、解释地理现象和描述地理事物。例如:《地理Ⅱ》在讲《人口合理容量》一节时是这样描述的: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活动性课文承担部分新知识的教学,是指在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活动,用以探究基本地理规律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叙述式课文的扩展和补充。通过“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活动性课文的增加是新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编排设计时每一章每一节都编排了大量的活动探究。例如:《地理2》第一节在讲《人口增长模式》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从现存的唐代墓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个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情况:

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专题

微专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一、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2 具体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二、城市体系的特点与判读 (1)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远;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近。如下图。 (2)高一级别的城市一般覆盖低一级别城市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同一级别的城市功能相似,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但也可能有重叠现象。如下图。 (3)城市等级的判读方法

①根据图例判读:多数示意图中将不同等级的城市用不同大小的圆点表示。可根据圆点的大小区分城市等级。 ②根据行政区级别判读:在区域图上,一般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级高,地级市、县级市等级依次降低。可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判读城市等级。 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 (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 (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四、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导致的地理环境改变 (1)景观的改变 ①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②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③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④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2)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①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 ②改变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③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观。 ④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⑤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环境问题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