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

?调研1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解析】本题易错选D,错选原因是混淆了东西方思想的本质区别。17世纪中国启蒙思想家只反对君主专制,而没有主张变革政治制度,他们的思想属于封建社会末期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实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A、C、D都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答案为B。

调研2 (2011·山东卷)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

第18课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18课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政治:不断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反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 (3)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取得长足发展 二、法国的启蒙运动 1、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理论 (1)内容: ①力主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 ②君主保留行政权,立法权由贵族和人民共同享有,司法权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由选举产生的常任法官掌握 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④强调国家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应当是人的理性的体现 (2)意义: ①不仅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提供了锐利武器,也为资产阶级设计了一个依法治国的完整方案。 ②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都吸取了它关于分权和法治的一些政治主张。 2、伏尔泰 (1)地位:法国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 (2)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3)主张: ①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④法律应该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卢梭 (1)阶级立场:代表平民和小资产阶级利益 (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社会不平等,倡导人民主权论。 ①认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②属于人民的主权不可以转让、也不可分割 ③人民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④主权在民的国家的最好组织形式,是民主共和制 (3)影响: ①他的一系列主张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合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反封建革命的锐利武器,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②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于1789年被庄严地写进《人权宣言》,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一面旗帜。 三、启蒙运动在欧洲的发展 康德 1、代表作:《纯理性的批判》 2、主张:

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

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 摘要:18世纪的启蒙运动给法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在启蒙运动中,大量的思想家不断涌现,产生和发展了大量的政治思想。本文分析了18世纪的法国社会状况,探讨了启蒙运动思想的形成和启蒙思想的主要特点,整理了启蒙运动中的几位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政治思想。 一、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 (一)财政吃紧,国库空虚,但支出十分庞大 18世纪的法国,国王控制着全国的国家权力,军权高度集中。自路易十四执政开始,国家权力完全掌握在君主手中,宗教失去了对皇权的制约作用,反而成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支柱。路易十四在位的41年里,他虽然将法国发展为欧洲的一大霸主,但与此同时多年持续的战争也逐渐掏空了法国的国库,国家不得不从民众手中汲取更多的财富来支撑国家开支。此外,在战争不断的同时,王室、贵族生活奢侈无度,肆意挥霍,贵族空享高额的俸禄,都增加了财政的压力。再加上,路易十四、路易十五的连续战败,使得法国一直深陷在国内国债增加、货币贬值的民苦财尽的地步。 (二)第三等级和特权等级矛盾尖锐对立 18世纪法国的社会分为三个社会等级,即贵族、僧侣和平民(第三等级),其中贵族和僧侣作为特权阶级,享有不纳人任何捐税的特权,同时还享受着国王赐予的高额俸禄,以及对自己原有土地的所有权和管辖权。而最为法国社会最底层的第三阶级不但没有权力,而且还要负担名目繁多的捐税和义务。第三等级和特权等级矛盾日益加剧,第三等级迫切需要对社会制度的变革。 (三)工人抗议、罢工事件频发 工人作为小资产阶级,没有金融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财富,没有富裕的生活,更没有政治权利,同时小资产阶级作为各个阶层中最有思想、最具革命精神的一个群体,在18世纪的法国,面对国王、贵族、教会、资本家的剥削,面对自己生存状况的不满,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付出,却只能到达少量的回报,并且受特权等级的剥削和歧视,经常组织和进行工人抗议罢工的事件,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争取更好的权利。

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听了吴老师的专题讲座,结合在教学中了解的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的思想主张,认识到作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主张对当时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还影响着世界。 一、欧洲启蒙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 斯宾诺莎(1632—1677),伟大的荷兰思想家,是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英勇的无神论者。 斯宾诺莎的思想主张以“自我保存”为基础,斯宾诺莎认为“自我保存”是人类的本性,这是自然存在的公理。“自我保存”是他全部思想的基础,他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阐述其思想主张的。(1)自然权利——生存权、自由权,根据“自我保存”的原则,斯宾诺莎继承了霍布斯的思想,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存在着一种自然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中拥有自然权利。斯宾诺莎认为人的自然权利首先是生存权,包括生命权和财产权。其次,由于人在自然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力量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又肯定了人的自由权。(2)社会契约,斯宾诺莎认为,由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顾一切,难免造成相互之间的伤害,为了克服这种现象,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组成国家,将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利交给国家掌握,由国家执行,也就是人们将行动的权利让渡出来。这种主张阐述了国家权力的来源,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3)思想自由,行动守法,斯宾诺莎认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个人只把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利交给社会,由社会统一行使。同时,个人永远保留财产权,以及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权。他指

出,这也就是个人放弃自由行动之权,而保留自由思考之权,人在国家状态中思想应该是自由的。(4)民主政体最优论。斯宾诺莎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中,民主政体最好,因为人在这种政体下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政体最能保证人的自由。 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他占有重要地位。他代表资产阶级,是自由主义的法律思想家,最重视财产权。是近代的自由主义思想的鼻祖,主要著作《政府论》。他认为人人都是自由的,人人都可用自己的想法决定自己的行为,人人平等,任何人没有多余其他的权利,一切权利和管辖都是相互的,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而和财产。 18世纪古典自然法思想转移到法国,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 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孟德斯鸠,代表资产阶级,反对君主制,提倡三权分立自由主义,强调政治自由。他认为自然法是永恒存在的,先于人定法,强调三权分立与制衡。权利不能再少数人手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乱用权利主张不分权就不自由。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

第5课_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备课组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了解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了解并掌握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 2、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经世致用的含义。学会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学会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认识进步思想家们反封建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通过对“亡国”、“亡天下”内涵的区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难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 学情分析: 本节课知识学生初中阶级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学生对理论思想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低,为此本节教学应将课本内容通俗化、简单化。使其更贴近学生。 教学过程: 一、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2、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3、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因循守旧、走向僵化。 4、西学东渐,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追求个性发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 (1)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2)商品经济冲击社会风尚,盛行拜金逐利风气,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解放。 2、思想主张: (1)否定孔孟权威,鞭挞程朱理学。 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伦,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2)抨击道学伪善,批判礼教纲常,强调个性自由发展。 【道学:宋代儒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的哲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逐利拜金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尊奉礼教的士大夫们鼓吹“存

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比较

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比较 一.相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2.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不同点 1.背景不同: 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简单协作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较强。 2.批判对象不同: 文艺复兴:天主教神学世界观,不反对封建专制。 启蒙运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制度,反对封建专制。 3.内容不同: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提倡用思考和批判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4.运动范围不同: 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欧洲,不是世界范围。 启蒙运动:源于英国,盛行于欧洲,以法国为中心,世界范围。 5.形式不同: 文艺复兴: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外衣。 启蒙运动:提出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天主教神学挑战。 6.与近代科学关系不同: 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科学是文艺复兴的最大后果。启蒙运动:在近代科学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产生,近代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前提。7.特点不同: 文艺复兴:没有描绘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启蒙运动: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最大的区别) 8.直接后果不同: 文艺复兴:没有为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启蒙运动; 为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禁欲苦行,抨击教会腐败. 启蒙运动:理性;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与平等;规划资本主义蓝图. 三、区别: 1.前者是人文主义;后者理性主义 2.矛头:前者指向封建神学;后者指向封建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 3.作用:前者促进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学产生;后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提供了理论基础。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 一.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 1.从经济、政治、科学方面,了解启蒙运动的条件 2.理解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特点 3.认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区别和联系。 三.概念解释 1.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rung),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2.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儿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经验主义中的一派),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3.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的概念请阅读考试说明书181页 4.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5. 伏尔泰与儒家文化: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四.设疑自探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1、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阶级:新兴阶级力量壮大 3、科学:科学的发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4、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二、兴起的概况: 1、进程:英国(兴起)→(高潮)→世界(进一步发展)

第4课欧洲启蒙思想

第4课欧洲启蒙思想 学习目标知道启蒙运动的时间、地点、性质和作用;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基 本主张,认识思想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疑难点拨18世纪的法国为何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首先,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但法国又是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堡垒,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盛行。其次, 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是构成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重要条件。第三,渊源于英、法两国的 先进思想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食粮。 学习范围课本p20 —p24(12分钟左右) 自主学习 1、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上称之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涌现出了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2、___________ 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他倡导 ____________________ ,主 张________________ 。其思想主张对法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 主张“______________ ”学说。代表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 以思想激进著称。倡导“ _________________ ”,宣称人生而自由,人民的主权高 于一切,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 》 合作探究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完成表格) 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比较 一.相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2.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 二.不同点 1.背景不同: 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简单协作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较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较 2?内容不同: 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提倡用思考和批判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1孟德斯鸠 主要主张: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直到现在仍为一些国家所使用。 2.伏尔泰 主要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他主张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同意的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还尖刻地抨击了天主教回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热狂作斗争”。 3狄德罗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4卢梭

高一历史(统编版)-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下)-3学习任务单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课前预习任务】阅读教材自主预习,完成以下填空。 一、近代科学的兴起 1.随着________和________的深入发展,_______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_______ ”。 2.波兰的_______提出“________”;英国科学家发现_______________,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基础。近代科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也取得较大进步。 3.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________和________的思维方式,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促进了________和________。 二、启蒙运动 1.随着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发展,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要求摆脱________和________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2.____世纪,________出现早期启蒙思想。____世纪,________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________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________地区。 3.启蒙运动是以_______和_______的光芒,驱散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带来的黑暗。“________”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 4.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_____。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他们的观点也存在差异。如__________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希望建立君主立宪制;__________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5.欧洲其他国家也涌现出启蒙思想家,如英国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被尊为“_______________”,主张自由竞争;再如德国的_________,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6.启蒙运动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________和________,启蒙思想也成为________________人民争取________的精神武器。 【课上学习任务】结合所学,梳理完成以下笔记。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李贽思想 1.原因: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 气。同时,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在此背景下,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他们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在一潭死水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重重波澜。明朝万历年间的著名思想家李贽就是其中的重要任务。 2.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认为人人 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3.李贽极为痛恨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维护传统礼教的卫道士,指斥他们借道学这块敲门砖, 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禀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4.李贽用夫妇生育比喻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 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这种“更不言一,亦不言理”的观点,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他们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开创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的,具有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是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 1.王夫之: (1)王夫之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从哲学的根本问题入手,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2)在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由此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3)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2.黄宗羲 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构成了这一时期进步思潮的又一重要方面。 (1)黄宗羲在《原君》篇中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2)认为臣对君的关系不是奴仆而应是平等的“师友”,无须“杀身以事君”,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3)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 黄宗羲提出用“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为原则的“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主张“是非决于学校”。 3.顾炎武 (1)顾炎武针对明代读书人沉湎于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2)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明道救世”。(3)顾炎武还身体力行考察山川关隘、民间风俗和民生疾苦,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许多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著作。 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 编者: 李颖秋 教 学 过 程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知道其主要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 【 进入新课 】 探究2:“异端”思想家李贽 问题1: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风尚变化,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一些士人试图冲破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重重波澜。 问题2: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事之至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痛恨维护仁义道德、传统礼教的卫道士,提倡个性自由发展; ◆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阴阳二气,而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从而否定了“天理”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李贽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及评价。 ………………………………………… ☆★ 过程与方法 讲解李贽思想产生的背景,学生归纳李贽的思想主张,讲解李贽思想的评价;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学生归纳三大思想家的主张,分析讲解其历史意义。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李贽思想,学习其敢于抗争的品质;学习三大思想家的主张,理解政治经济变化对思想的决定作用。 ………………………………………… 【 教学重点 】 李贽思想产生背景及主张;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 【 教学难点 】 李贽思想产生背景,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 ————————————————————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欧洲启蒙思想》教案新部编本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4课欧洲启蒙思想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学案,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教学重点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8世纪60年代法国邮政局怪信:寄给诗人之王、人民的哲学家、欧洲的守护神、祖国的喉舌、国王的历史学家、英雄的歌颂者、艺术的守护者…………宗教狂的对头、被压迫者的救星、穷人的靠山.(共17个称谓) 邮递员送给了谁? (邮递员送给了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为什么说他受到法国人的如此尊敬?今天我们来学习《欧洲启蒙思想》。 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掌握启蒙运动的时间、中心、斗争对象、核心思想、性质、影响。 2、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3、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学会比较历史现象的方法。 4、通过学习启蒙运动的影响,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历史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3.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4.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5.政治基础:天主教会(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合作探究 二、理解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这场思想的启蒙运动,她确实领导着全世界的人们走进了一个理性时代,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因此,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欧洲。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而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 本课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蒙思想家严复

启蒙思想家严复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回国后,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他的译著既区别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2年严复受袁世凯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这也说明严复在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更深一层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但也因其逆潮流而为多受世人的指责。

启蒙运动

第19课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及影响; (2)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和所代表的阶级; (3)知道启蒙运动的中心和高潮。 (4)理解启蒙运动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的基本确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讲述,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观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其所代表的的阶级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级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异同点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继承和发展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启蒙运动的全面分析,使学生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2)通过对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思想家献身真理、捍卫正义事业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百科全书派、卢梭等思想家及其主张。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比较。 【教学方法】 讲授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1778年2月,有一个84岁老人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消息一传开,全城都轰动起来。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到他的下榻处,使周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作圣物保存。他是谁?他是谁?伏尔泰。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伏尔泰引领了欧洲的什么运动?(答:启蒙运动)今天就让我们

初一下册《欧洲启蒙思想》期中知识点整理

初一下册《欧洲启蒙思想》期中知识点整理 17-18 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此时,西欧大陆的手工工场广泛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矛盾的日趋尖锐。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推翻旧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批判封建制度、宣传资产阶级学说的思潮由此发展起来,这就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年代的启蒙学说。 启蒙运动的英文单词是Enlightment ,大家可以很容易地看出 其词根是Light(光明),启蒙运动正是一场涤清愚昧,带来光明的运动。启蒙主义者拿起了新的思想武器——新兴的自然科学理论,将人的理性作为判断世间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社会最崇尚、最神圣的东西——王权、神权与特权。 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只承认人的理性而不承认神的意旨。启蒙运动崇尚知识,尊重科学,提倡人的思考,反对蒙昧主义。封建的王权、神权、特权之所以能够在很长久的时间里占据统治地位,其重要的前提之一,便是人们的迷信与愚昧。对理性学说的宣传,实际上正是为了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因为如果上帝的意旨已经不可靠了,那么封建制度下的所谓神授王权与特权也就失去了依据。 在政治学上,启蒙主义者集中宣传人权与法制的观点。他们以 一切人生而自由的天赋人权思想为核心,否定天生的特权,强调不分

等级、门第的人都天然地享有自由权利,包括人身、安全,争取幸福、言论、信仰等自由。社会与国家的首要目的是保障人权,这是人们订立契约、组成国家、建立政府的根本出发点。人权自由要依靠法律保障,共同意志、社会契约也要靠法律来维护等。启蒙思想家关于人权和法制的观点,体现了用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以及由公民取代臣民的近代社会的基本原则。

西欧启蒙思想家简表

思想家 主要思想内容 著作 特点 原因/背景 评价/影响 斯宾诺莎 ①斯宾诺莎的社会契约思想。斯宾诺莎是以人性为基点阐述他的社会契约思想的。 ②民主政体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③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神学政治论》《伦理学》 ①政治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新成立的荷兰共和国,面临来自国内、外封建势力的威胁。②经济上: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③思想上,基督教神学还统治着人们的头脑。④综上,荷兰的资产阶级急需在思想理论上反对封建专制,捍卫资产阶级的利益。 为资产阶级政治原则提供理论上的论证 洛克 ①第一次系统地“天赋人权”,人权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 ②法治原则:只有实施法治,才能享有自由 ③分权原则:立法(人民)、行政(君主)、外交事务权(君主) ④社会契约论:国家目的是保护“自然权利” ⑤洛克认为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力。 1688《政府论》 ①1688光荣革命,1689《权利法案》 ②资产阶级需要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巩固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 ③防止复辟 ④《政府论》适合资产阶级的需要 ①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 ②首创“分权原则” ③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 伏尔泰 ①从根本上否定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 ③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⑤应该建立资产阶级开明君主专制,让人民享有自由 《哲学通信》(标志启蒙运动开始) 启蒙运动的背景: 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②政治:封建专制制度、等级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 ③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①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他所写的《哲学通信》是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始。 卢梭 ①天赋人权 ②国家学说:提倡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主权在民”,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③核心:人权学说 《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 《忏悔录》 ①人民主权思想具有开创性 ②对于法国等国的革命起到影响; ③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影响。(《革命军》、梁启超) 孟德斯鸠 ①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核心与原则:分权、制衡 ②主张君主立宪 ③主张法治 《论法的精神》 ①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 ②他认为民主、贵族、君主制都可能导致专制压迫 ③他的理论是因资产阶级反专制的需要 ①对防止专制和腐败有极为重要意义,代表了大资产阶级利益,是确保民主的具体方案 ②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作出杰出贡献,描绘了资产阶级的蓝图,为西方民主政治实践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西欧启蒙思想家简表 西欧启蒙思想家简表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知识点归纳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知 识点归纳 历史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高二大家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点,大家需要经常回顾才能把知识点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高二历史知识点的记忆,xx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并没有能力驾驭自然,是要拜托宗教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自由,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时期也没有能力驾驭自然,它追求的是宗教信仰中要靠自己,体现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提出信仰的就,并不能驾驭自然,故B项错误;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的应该是天文学革命,但并不能体现人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c 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制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D项正确。【答案】D 2.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

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考点】启蒙运动;《独立宣言》 【解析】卢梭是法国人,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读者不可能不了解卢梭的学说,故①错误;“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意思是《独立宣言》既来自卢梭,也来自洛克,故②错误;“人人生而平等”等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1776年的《独立宣言》发表时,法国启蒙运动方兴未艾,当时法国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故③正确;“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出现,也在法国哲人们的笔下出现,说明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故④正确,选择D 项符合题意。 -2-【答案】D 高二历史知识点-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是xx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好高二历史知识点,这样就

启蒙运动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启蒙运动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同封建制度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封建专制统治的剥削与教会压迫不断恶化,使得人类对自由权利的认识和渴望不断深入。这样反封建专制和反教权主义的斗争就毫无疑问的成为时代的要求。于是,来自欧洲各国的一批先进的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先后在欧洲各国兴起。它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内涵广博,涉及到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各个文化领域。因此,它是欧洲历史上,甚至是全世界的一次影响深远、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霍布斯和洛克。接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18世纪中后期,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是以狄德罗为首的一批思想家推动的。他们认为,社会之所以不进步,人民之所以愚昧,主要是由于宗教势力对人民精神的统治与束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理性和科学的权威。他们认为,人的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不合乎人的理性的东西就没有存在的权利。他们主张传播科学知识以启迪人们的头脑,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强人类的福利。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和民主。在他们看来,封建专制制度扼杀自由思想,造成社会上的不平等和文化经济上的落后。因此,他们大力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民参与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启蒙运动,特别是18世纪启蒙运动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启蒙思想家们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启蒙思想家们的许多著作也逐渐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奋斗。

欧洲启蒙运动

欧洲启蒙运动 【本节重点知识】 1、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原因、性质和核心思想; 2、英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及其主要主张; 3、法国启蒙运动的四个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4、启蒙运动的影响 【知识结构图解】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时间:17、18世纪 2、原因: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其发展障碍。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性质: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核心思想:理性主义——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 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5、英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 ①霍布斯: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如:认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是人民授予的,但不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宗教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代表作是《利维坦》 ②洛克: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的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在政权形式上赞成君主立宪制。(是三权分立的提出者——立法权、行政权、处理外交权) 二、法国的启蒙运动——欧洲启蒙运动的高潮 1、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中的卓越的代表 ①极力抨击天主教会,对罗马教皇进行了猛烈批评 ②反对君主专制,希望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①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在《论法的精神》中,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言具有重大的进步 意义。 3、卢梭:对法国社会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①坚决否定封建王权 ②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③重视公共意志 4、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编写了《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 制,形成了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对资产阶级、对法国、对欧美、对亚洲) 1、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 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4、启蒙思想家的许多著作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1、问题: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从历史背景来看:文艺复兴发生在14—17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 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产生,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反映,但当时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于是他们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古典文化中寻找斗争武器,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时期。当时西欧资产阶级日益强大,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力量,但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从思想主张来看: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基督教会,强调人性。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核心是反封建,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消灭专制主义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打倒天主教的世俗权威(否定旧的);另一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