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二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 试题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 下列地形地貌,在地堑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是

A.日本富士山

B.华山西峰

C.四川盆地

D.渭河谷地

2.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内涝频发,主要是因为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A.降水

B.下渗

C.蒸腾

D.水汽输送

3. 天山主峰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4. 图1漫画“你是谁”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A.大气污染

B.交通拥堵

C.住房紧张

D.寒潮天气 图2为“某地区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完成5~6题。

5. 若某直升飞机从丙地飞往乙地,其最

60°

10°W

10°E ● ●

丙 丁

图 1

近的飞行方向是

A.向正西方向

B.向正东方向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6. 若乙丙代表的图上距离为5cm ,则图2中60°纬线圈上的比例尺约为

A.1:44000000

B.1:22000000

C.1:2200000

D.1:4400000

图3中各点为相对于同一基点的实测高程,单位为米,其中M 为该区域的最高点。回答7~8题。 7.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 图中①、②、③、④可能发育成小溪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图4中甲图的陆地地势较为平坦,乙图中河流的年径流量曲线是从甲图中A 、B 两处测得的。读图4完成9~11题。

● 45

● ● ● ● ● ● ●

● ● ● ●

70 88

72 42 19

58

52

23 69 48 40 19

M ①

② ③

④ 图3

图乙

30

图甲

图4

1 7 1

9. 该地区

A.位于北半球

B.植被以硬叶林为主

C.此时降水较多

D.受信风带影响 10. 图示河段

A.从北向南流

B.多凌汛现象

C.水能丰富

D.图示季节B 段接受湖泊补给

11. 该地区的典型农产品有

A.天然橡胶

B.甜菜

C.油橄榄

D.大豆

图5为美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 图中甲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水源

B.光照

C.热量

D.土壤

13. 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①气候较湿润②工业用水量大③以耐旱作物为主④以乳畜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

④ D.①④

土豆为喜光作物,图6所示南美洲某岛屿的居民以独特而传统的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因而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完成14~16题。

14. 土豆种植区主要位于该岛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15. 土豆种植在上述区域的主要原因

A.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B.离海洋近,降水量丰富

C.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光照

较充足

D.地形平坦开阔

16. 该岛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河流

42.5°

A.土地沙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滑坡、泥石流

联合国将21纪”海洋资源开发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 重视。读黑海可燃冰及城市分布图 (图7),完成17~18题。 17.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集中在水深2000米以下的海底 ②水深200米以内的海底分布多

③大量开发使用可燃冰,利于减轻全球气候变暖 ④开发过程中不会破坏海洋生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8. 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 ②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 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 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图8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读图8,回答19~20题。

19.“疆电外送”对新疆的直接影响有

A.减少就业机会

B.加剧环境污染

C.缓解能源紧张

D.促进资源开发

20.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降水均匀的气候特点

B.乙图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形平坦的特点

C.丙图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丁图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8

图10

图9为我国某种能源分布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能源最有可能是

A.太阳能

B.核能

C.风能

D.地热能 22.M 地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A .纬度较高

B .地形封闭

C .距海较远

D .植被稀疏

垂直农业也叫垂直农耕,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未来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压力及资源匮乏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垂直农业是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对地点、气温、湿度、土壤成分等作物生长所需基本要素进行自由选择,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和图10完成23题。

23. 垂直农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改善日益下降的生态环境质量

B.解决城市的热岛效应

C.城市耕地资源的减少

D.劳动力数量增加 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

图11 哭泣曲

读图11完成24~25题。

24. 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服装制造

B.可口可乐饮料

C.汽车制造

D.飞机制造

25. 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B.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

C.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保护外资企业

D.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第Ⅱ卷(综合题,50分)

本卷共4小题,50分。其中26题10分,27题10分,28题15分,29题15分。

26. 图12为世界部分地区降雨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2

(1)上表是b、c、d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城市b可能是表中的▲(填数字代码),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2分)

(2)图中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点是▲,影响N地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M、N两地所在的大陆的分界线为▲、地中海、▲、红海、曼德海峡。(2分)

(4)N地的植被为▲。(1分)

(5)从气候、地形、河流的角度,说明a地河流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3分)

27. 318国道东起上海,西到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全长5476千米,

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大致沿北纬30度纬线,被誉为“中国的景观大道”。骑行318国道,是很多骑行者的梦想。根据图13回答问题。(10分)

图13

(1)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一位骑行者在D 路段有强烈的震感。尼泊尔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和▲板块的消亡边界。(2分)

(2)山高谷深,公路多“之”字形的路段是▲(填字母),该地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是▲、▲。(3分)(3)A、B路段沿线的农业地域类型是▲;D路段附近的特色农业是▲。(2分)

(4)武汉、上海都位于长江沿岸,但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差异,上海

位于 ▲ ,武汉位于 ▲ ,图中城市与武汉形成的区位因素最相似的是 ▲ 。(3分)

28.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4为美国区域等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和美国东北部区域图。

材料二: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人口由东北部的老工业区向南部和西部迁移。

(1)描述美国本土西部沿海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14

(2)简述美国东北工业区崛起的原因。(4分)

(3)分析美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的原因。(5分)

29.图15为我国南方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15分)

(1) 由材料看出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比较冬季台北和昆

明的气温差异,并对比分析原因。(6分)

(2)与山东省相比,冬季海南岛更利于蔬菜生产,其气候优势有哪些?

山东省冬季蔬菜生产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是什么?(4分)

20 30 气温

降水量

1 4 7

海南某地气候资

图15

(3)近50年来洞庭湖湿地在退化,简述其原因。(5分)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26.(1)①(1分)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2)全年少雨(1分)大气环流(1分)(3)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每空1分,顺序可互换)(4)热带荒漠(1分)

(5)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答对任意一点即给1分);地形以平原为主、流速平缓(答对任意一点即给1分);河流及运河多、河网密集、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答对任意一点即给1分)。

27. (1) 亚欧印度洋(每空1分,顺序可互换) (2) (2)C (1分)滑坡、泥石流、地震(每空1分,任答两点,共2分)(3)水稻种植业(1分)河谷农业(1分)(4)河口或入海口(1分)两河交汇处(1分)重庆(1分)

28.(1)特点:美国本土西部沿海地区的年等降水量线从沿海向内陆迅速递减;自北部向南部递减;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每点1分,任答3点得3分)

原因: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1分),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受沿岸山脉阻挡,在西侧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而东侧背风坡则少雨(1分);沿岸南部受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1分),降水偏少。

(2)煤、铁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开发历史早。(每点1分,任答4点得4分,共4分)

(3)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冷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传统产业衰落,就业机会减少;西部、南部气候适宜;环境质量较好;新兴产业

发展,就业机会较多。(每点1分,共5点,得5分,说明:侧重学生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答题。)

29. (1)台北高于昆明(1分)台北海拔较低(1分),昆明海拔较高(1分);台北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1分),昆明位于内陆(1分);台北受暖流增温影响(1分).

(2)纬度低,热量充足(1分);降水丰富(1分)。冬季降水量少,干旱影响蔬菜生产(1分);冬季强寒潮天气带来的低温影响蔬菜生产(1分).

(3)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水污染;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捕捞。(每点1分,任答5点得5分)

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二地理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Ⅱ卷共2小题,满分56分。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XX年6月13日凌晨2点在下图所示甲国的S市开幕,全部比赛至7月13日在甲国境内12座城市内举行,右图为S市著名的巨手掌雕塑。回答1~3题。 图1 1.开幕时,当地的区时是 A.6月13日15时B.6月13日17时C.6月12日4时D.6月12日15时

2.足球赛开幕时,图中巨手掌雕塑的影子朝向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3.整个比赛期间,S 市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A .始终昼长夜短 B .始终昼夜等长 C .始终昼短夜长 D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 图2是我国部分城市20XX 年11月2日至8日的最高气温曲线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示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3日冷空气开始影响北京、沈阳等地 B .沈阳、北京可能有雨雪天气 C .该时段内,南京的天气变化最剧烈 D .该时段内,广州有一次明显的降温过程 5. 8日,沈阳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据图推测主要原因是 A .冷锋过境前,扬起沙尘增多 B .秸秆燃烧时,烟尘浓度增大 C .暖锋过境后,悬浮颗粒物增多 D .供暖燃煤多,烟尘排放增加 右图为加拿大东北部某林场房屋倾斜下沉照片,回答6、8题 6.图中的森林是 A .亚寒带针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7.造成房屋倾斜下沉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 B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导致 C .冻土融化造成地基不稳 D .受飓风影响所致 8.该房屋使用人字形屋顶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 .保暖 B .防止大雪积压 C .便于雨水排放 D .防震 20XX 年4月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等38家单位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联盟”。回答9、10题。 图3 图2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总分值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要求的. 1.命题〝假设2x =,那么2 320x x -+=〞的逆否命题是〔 〕 A 、假设2x ≠,那么2320x x -+≠ B 、假设2320x x -+=,那么2x = C 、假设2320x x -+≠,那么2x ≠ D 、假设2x ≠,那么2 320x x -+= 2.〝直线l 垂直于ABC △的边AB ,AC 〞是〝直线l 垂直于ABC △的边BC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3 .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假设AB 中点M 到抛物线 准线的距离为6,那么线段AB 的长为〔 ) A 、6 B 、9 C 、12 D 、无法确定 4.圆 042 2=-+x y x 在点)3,1(P 处的切线方程为 ( ) A 、023=-+y x B 、043=-+y x C 、043=+-y x D 、023=+-y x 5.圆心在抛物线x y 22=上,且与x 轴和抛物线的准线都相切的一个圆的方程是 〔 〕 A 、0 122 2 =+--+y x y x B 、041 222=- --+y x y x C 、0 122 2 =+-++y x y x D 、 041222=+ --+y x y x 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为分别为(0,0,2),(2,2,0), (0,2,0),(2,2,2).那么该四面体在xOz 平面的投影为〔 〕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46分) 1. (4分)某工业基地所在区既分布有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又是甘蔗的重要产区,该工业基地指() A . 珠江三角洲地区 B . 辽中南地区 C . 沪宁杭地区 D . 京津唐地区 2. (2分) (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 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我国的南水北调,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 A . 时间分配不均 B . 空间分布不均 C . 污染严重的问题 D . 不断减少的问题 3. (2分) (2017高二下·菏泽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 . 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 全部为干旱区、内流区 D . 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②③ 4. (2分) (2018高一下·吉安期末) 工业专业化指数,通常用来衡量某一地区工业专业化程度及其在高一级区域中的地位,数值越大表示专业化程度越高。读某年江苏省工业专业化指数的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区中,产业转移的方向是() A . 丁向乙转移 B . 乙向丙转移 C . 甲向乙转移 D . 丙向丁转移 (2)不利于乙地区工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是()

A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 . 降低劳动力工资水平 C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D .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5. (6分) (2018高二下·福建期中)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3700km2 ,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表 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28.9025.3010.40 3.10 5.700.01 (1)该水源地内() A . 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 . 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 . 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 . 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2)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 . 保护高山灌丛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44分) 1. (6分) (2016高二上·北京期末)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 两地区都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2) 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地多洪涝灾害 B . 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 . 乙地为季风气候 D . 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3)

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加工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 . 棉纺织工业 B . 麻纺织工业 C . 水产品加工业 D . 电子工业 2. (2分)下图地区在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①水土流失②土地沙漠化③酸性土壤改良④盐碱地整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3. (4分) 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大家发射了一颗人造天体.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如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 (1)

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绕地球运行,能观测地球上的极光现象 B . 绕太阳运行,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 C . 绕地球运行,可以监测到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 D . 绕太阳运行,能拍到金星和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 (2) 该人造天体获取宇宙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遥感技术 B . 虚拟现实技术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全球定位系统 4. (2分)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在位置上相邻,而且与港澳地区形成了什么形式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 A . 前厂后店 B . 前店后厂 C . 前后皆厂 D . 前后皆店 5. (4分) (2019高二上·宝坻期末) 图中的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2(附答案)

高二上语文期末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07年11月,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一座古城遗址——良渚古城。考古学界测定,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300—400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尧舜禹时代早期。这个时期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于世,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良渚文化的一鳞半爪,都是来自先前出土的文物。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古城的发现,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 古城的南北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城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流过,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位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城墙的底部铺垫的石头都很尖锐,由人工开凿而成。上部用较纯净的黄土一部分一部分夯筑而成,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应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古城面积约有29万平方米,与颐和园相当,而颐和园四分之三的为水域。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石料量、土方量及工匠数量可想而知。明代修建的故宫占地只有72万多平方米,却也要役使百万夫役,也历经14年时间。 在良渚文化的墓葬中,发现了琮、璧、钺等玉器,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大地的礼器,形状外方内圆,象征着天地的贯穿。对良渚人来说琮是象征王权神权的法器。璧发现的数量众多,其像天园的形状表示它是祭天的礼器,但众多的更像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关于钺《说文解字》说它是从斧发展而来的砍伐或打仗用的武器。研究表明,琮、璧的形状和刻纹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时期,而钺在良渚文化时期早期已完成了由石钺到玉钺的转变。钺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功能应该已转化,可能转化成了军权的象征。 关于古代用玉的等级制度做了记载:《周礼·冬官》称:“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郑玄注:“全,纯色也;龙、瓒、将,皆杂色也。在城内反山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中的透闪石软玉;规模稍次一级的上海福泉山九号墓出土的玉器,则真玉居多而杂有假玉;而较一般的浙江海宁荷叶地则真假玉参半。由此可以推断,良渚古城应该是处于当时最高阶层居住的地方,良渚文化已经基本形成用玉的等级制度,被称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的用玉等级制度完全可以上溯到良渚文化时代。 在良渚出土的黑陶器上发现过不少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都表达了一定的内涵,已经具有文字的性质,在文字的发展历程中,应当处于从原始记事符号到文字产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初期象形文字,在后世的甲骨文中能看到它的影子。专家指出,文字是人类思想成熟的表现,只有在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结构完善、统一的基础上,才能为文字的出现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下列不能作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这一论断依据的一项是(3分) () A、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 B、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 C、可以进一步了解良渚文化时代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结构。 D、使原先一鳞半爪的文字发展历程的研究变得完整全面。 2、下列最能体现良渚古城建筑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古城筑于天目山脉的支脉,城的南北两侧有苕溪和良渚港流过。

2020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高二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读“地球经纬网略图”(下图,虚线为极圈及回归线),回答下题。 图中乙地位于甲地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下面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A④. B. ③ C. ② D. ① 读两岛屿简图,完成3--4题。 3、图中 A.两岛均位于北半球 B.左图比右图比例尺大 C.甲岛实际面积比乙岛大 D.甲岛位于乙岛西北方向 4、甲、乙两岛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①聚落分布②地形特征③水系形态④地域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A.100m B.80m C.120m D.140m 6、该地产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A.发展特色种植 B.发展滨海旅游 C.开展山坡养殖 D.加大水能开发 读图,完成7-8题。 7、造成甲乙两地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位置 C..洋流 D、地形 8、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丙地气候特征的是 9、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山地地形④沿岸暖流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土壤 C.降水 D. 地形 读图中①②③④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完成11-12题。 11、若②③洋流流向刚好相反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印度半岛为旱季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地理高考二模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地理高考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2020·浦东新模拟) 我国将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登录火星进行探测,火星探测器执行任务期间离开的天体系统是() A . 总星系 B . 银河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2. (2分)(2018·宁波模拟) 月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多地观测到152年一遇的月全食、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组团亮相的壮丽景观(下图)。但浙江多地阴云遮蔽,因气象条件不佳遗憾无缘享受视觉盛宴。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这一天文奇观,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平面地图中,可见月食部分过程地区位于不可见月食地区两侧,且关于某经线对称分布 B . 超级月亮由暗变亮 C . 红月亮是由于能量较高的红光折射于月面后穿透地球大气层而形成的 D . 提及的“蓝月亮”是尘埃物散射蓝光造成的现象 (2)造成浙江多地人民无缘享受视觉盛宴的根本原因是()

A . 浙江位于不可见月食区 B . 大气光传播、反射能力极弱 C . 气象条件不佳 D . 观测时间提前或过迟 3. (2分)(2016·南长模拟) 读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图(极夜期不考虑负值),①处不可能() A . 四季分明 B . 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 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D . 全年昼夜平分 4. (2分) (2017高一上·郸城月考) 格林尼治时间(伦敦时间)2016年3月17日零点18分45秒,爱尔兰天文爱好者拍摄到一颗天体碰撞木星表面的照片(如上图)。据此完成下题。 拍摄照片时,北京时间大约为() A . 16日16时 B . 16日22时

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I)卷

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2题;共84分) 1. (4分) (2018高一上·吉林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 . 增加了湿、热程度 B . 降低了干、热程度 C . 减轻了寒冷状况 D . 加剧了干燥状况 2. (4分)图为某类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回答

(1) 该工业最可能是() A . 钢铁工业 B . 纺织工业 C . 汽车工业 D . 石化工业 (2) 20世纪初,此类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A . 接近原料产地 B . 劳动力价格低 C . 市场广阔 D . 技术水平高 3. (4分) (2013高一上·邢台月考) 如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其中图中箭头表示西风带的盛行风向.读图完成下题:

(1) 该海域可能是() A . 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B . 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C . 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D . 南半球中低纬海域 (2) 甲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 . 增温增湿 B . 增温减湿 C . 降温增湿 D . 降温减湿 4. (2分)(2016·沧州模拟)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部分技术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市场推广普及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进展缓慢,中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读“全国电动汽 车充电站分布示意图”能体现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车意义的是() A . 降低生产成本 B . 减少能源消耗 C . 改善大气环境

高二上学期数学 期 末 测 试 题

高 二 上 学 期 数 学 期 末 测 试 题 一、选择题:1.不等式21 2 >++ x x 的解集为( ) A.()()+∞-,10,1Y B.()()1,01,Y -∞- C.()()1,00,1Y - D.()()+∞-∞-,11,Y 2.0≠c 是方程 c y ax =+22 表示椭圆或双曲线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不充分不必要 3.若,20πθ≤≤当点()θcos ,1到直线01cos sin =-+θθy x 的距离为41,则这条直线的斜率为( ) B.-1 C.2 3 D.- 3 3 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12 3 2>+-ax ax 的解集是实数集 R ,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0,9 16] B.[0, 9 16) C.(9 16,0) D.????? ? 38,0 5.过点(2,1)的直线l 被04222=+-+y x y x 截得的最长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 A. 053=--y x B. 073=-+y x C. 053=-+y x D. 013=+-y x 6.下列三个不等式:①;232x x >+②2,0,≥+≠∈b a a b ab R b a 时、;③当0>ab 时,.b a b a +>+其中恒成立的不等 式的序号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 D.②③ 7.圆心在抛物线x y 22=上,且与x 轴和该抛物线的准线都相切的一个圆的方程是( ) A .041 222=---+y x y x B .01222=+-++y x y x C .0122 2 =+--+y x y x D .04 1222=+--+y x y x 8.圆C 切y 轴于点M 且过抛物线452+-=x x y 与x 轴的两个交点,O 为原点,则OM 的长是( ) A .4 B . C .22 D .2 9.与曲线14924 22=+y x 共焦点,而与曲线164 36 2 2=-y x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 ) A .19 1622=-x y B .191622=-y x C .116922=-x y D .116 92 2=-y x 10.抛物线x y 42-=上有一点P ,P 到椭圆115 162 2=+y x 的左顶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32 B .2+ 3 C . 3 D .3 2- 11.若椭圆)1(122>=+m y m x 与双曲线)0(122 >=-n y n x 有相同的焦点F 1、F 2,P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则2 1PF F ?的面积是( )A .4 B .2 C .1 D .

高二中国地理期末试题带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70分)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叙述正确的是( ) ①跨南北半球 ②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③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没有热带 ④南北跨纬度 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有利于 对外交往和合作以及发展海洋事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 下列各组国家中,不是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俄罗斯、蒙古B ?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 C.韩国、日本 D.印度、尼泊尔 3. 我国回归线穿过的省区(简称)由东向西依次是是 () A 台粤桂云 B 云桂粤台 C 粤桂台云 D 桂粤台云 4. 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汉族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 B.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北和东北 C.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北和西南 D.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5.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被称为“紫色盆地”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6. 下列叙述不是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 C.山地集中在第三级阶梯 D.山区面积广大 7. 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被称为“聚宝盆”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8.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0. 造成我国东部旱灾和洪涝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强弱 B 冬季风的强弱 C 山脉的阻隔 D 海陆位置的影响 11. 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是 _______ A 曾母暗沙、哈尔滨 B 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 C 西双版纳、黑河 D 武汉、漠河 12. 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以南年降水量大于 800毫米 C.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 0C D ?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13. 关于界线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③为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14. 下列解决我国水资源空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①兴建水库 ②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雨④节约用水 9. 下述关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西北风 C 夏季风使我国南北普遍高温 D B 季风交替季节是我国主要降水季节 冬季风加剧了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增大 C.③为南方与北方界线 D.③为农牧业界线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地理命题比赛试题1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地理命题比赛试题12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原创)羊背石是由冰蚀作用残留形成的石质小丘,可以指示冰川运动方向,判断方法同新月形沙丘。下图为某地羊背石简单示意图,回答下列1、2两题 1.有关羊背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羊背石迎冰坡和背冰坡坡度一致 B.羊背石是冰川沉积形成 C.右图冰川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D.羊背石迎冰面受磨蚀作用明显,呈磨光面 2. 野外考察时最容易看到羊背石的地方是() ①昆仑山②大兴安岭③雪线以上④雪线以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原创)右图为浙江某日的云量预测图(数值越 高云层越厚)。完成3、4两题 3.该预测图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3月初 B.6月底 C.7月下旬 D.11月底 4.获取浙江省云量分布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VR (原创)右图为挪威雪线和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题。 5.有关描述和推测正确的是() A.公元初到公元1000,中国气候变热,有利于中华民族往北迁移 B.公元1700为中国最冷时期,海南的热带作物不会遭受冻害 C.公元前3000为全球最温暖时期,有利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 D.公元1200年为冰期,中国江淮一带河水冬季结冰 (原创)英国城镇内部有明显地东西差异,下图为英国贫富住宅区的分布示意图。其中A、 B、C、D代表不同阶层住宅区,读图回答下列6、7问题 6.图中代表高级收入阶级住宅区的是() A. A B.B

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请各位同学妥善保存,以备老师评讲试卷之用。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40分) 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要求。 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A.甲B.乙C.丙D.丁 图1 图2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 图2

3.该日,下列地区可能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4.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图3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5~6题。 图3 5.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图4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图4

7.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经度C.纬度D.洋流 8.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图5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9~10题。 图5 9.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0.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图6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6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解答题 1. 直线的倾斜角的大小为________. 2. 设直线,, . (1)若直线,,交于同一点,求m的值; (2)设直线过点,若被直线,截得的线段恰好被点M平分,求直线的方程. 3. 如图,在四面体中,已知⊥平面, ,,为的中点. (1)求证:; (2)若为的中点,点在直线上,且, 求证:直线//平面. 4. 已知,命题{ |方程 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命题{ |方程

表示双曲线},若命题“p∨q”为真,“p∧q”为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5. 如图,已知正方形和矩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 (1)求二面角的大小;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6. 已知圆C的圆心为,过定点 ,且与轴交于点B,D. (1)求证:弦长BD为定值; (2)设,t为整数,若点C到直线的距离为,求圆C的方程. 7. 已知函数(a为实数). (1)若函数在处的切线与直线 平行,求实数a的值; (2)若,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 (3)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8. 设动点是圆上任意一点,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若点在线段上,且满足.

(1)求点的轨迹的方程; (2)设直线与交于,两点,点 坐标为,若直线,的斜率之和为定值3,求证:直线必经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二、填空题 9. 命题“对任意的”的否定是________. 10. 设,,且// ,则实数________. 11. 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异面直线 与所成的角为________. 12. 以为准线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 13. 已知命题: 多面体为正三棱锥,命题:多面体为正四面体,则命题是命题的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又不必要”之一) 14. 若一个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侧面对角线的长为,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 15. 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选修3)[1] 2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考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2004年9月1日,由60位中国游客组成的第一支旅行团抵达欧洲,开始他们的欧洲之旅。这是自《中欧旅游目的地协定》签署以来的首批至欧洲旅游观光的国内旅行团。据此回答1~3题: 1.这支旅行团的旅行说明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有() ①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②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③旅游目的的交流性④旅游方式内容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这支旅行团在欧洲可能观赏到的景观属于物质文化景观的是() ①巴黎的艾菲尔铁塔②地中海沿岸迷人的阳光沙滩③荷兰的拦海大堤和大风车④巴黎的凯旋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3.就连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也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形成这种旅游现象的特点是()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歌曲《我想去桂林》中唱到:“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据此回答5~7题: 5.一般来说,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旅游动机②旅游伙伴③闲暇时间④经济条件⑤娱乐消遣 A.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8.“假日经济”是基于对旅游业何种认识()A.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介B.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C.旅游业是“无烟工厂”D.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 周庄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南30多公里,地处江南水乡,虽经历了900多年沧桑,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周庄仍完整地保留了原来水乡集镇的建筑格局。周庄也因此成为江南水乡名镇的最典型代表。周庄1984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从1995年开始,旅游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平均每年旅游收入递增35%以上。1999年客流量达到120万,门票售出80万张,仅此一项收入就超过4 000万。2000年,门票价格由35元提升至60元,但游客数量反而有所上升。然而,当地政府却准备修造一条公路,将周庄一分为二,希望利用周庄的品牌来带动周围两个镇的发展。据此回答9~10题: 9.旅游业的作用有() ①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收入②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③发展旅游业只会造成破坏④发展旅游业无法带动其他部门和产业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此材料说明()A.旅游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旅游业 B.要合理规划,以保护为主,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C.可以再建几个周庄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D.旅游业既然会带来保护问题,就应禁止发展旅游业 读云南省某地示意图,回答13~16题: 13.在云南西双版纳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筑形式 是当地高脚式竹楼,这表明() A.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B.竹楼的材料和结构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 C.竹楼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 D.竹楼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 14.图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杭州市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地理试卷

2017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 A.控制人口规模 B.转变发展模式 C.合理开发资源 D.保护生态环境 2.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昼夜风向明显改变的地方性的大气现象,分为“湖风”和“陆风”。关于“湖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午产生 B.中午产生 C.午后消失 D.子夜最强 3.水的运动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人类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下列属于水循环意义的是 A.潮汐现象 B.改变地形 C.涵养水源 D. 调节气候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科学家推测金星环境不适宜生命生存。读金星、地球基本数据表,完成4、5题。 4.据表推测,金星不适宜生命生存的原因主要是 A .没有水存在 B .不具备适宜的温度 C .没有合适成分的大气 D .星球的体积质量不足 5.若右图表示金星大气受热过程,则与地球相比图中箭头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④更大,②③更小 B .①②更大,③④更小 C .②③更大,①④更小 D .①②③④均更大 6.右图为地壳中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海淀区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地理试卷2008.1 学校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读图1“不同类型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3题。 图1 1.图1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1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相似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图1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B.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D.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乏 4.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也称环境人口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C.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D.人口合理容量是资源环境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5.关于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承载力下降 B.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土地退化 C.人口增长必然导致环境污染 D.地球上的人口规模超过了环境承载力 6.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学技术水平B.生活消费水平C.社会经济水平D.资源状况7.下列关于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身体素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三者的决定性因素 B.三者都明显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 C.环境污染影响人口的身体素质,进而影响死亡率 D.环境中缺碘会引起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使死亡率上升 8.家庭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进行室内装修,可能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是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分数:150分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常数、,“”是“方程的曲线是双曲线”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数不是偶数 3.已知椭圆上的一点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则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A.B.C.D. 4.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A.B.C.D. 5.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的斜率为 A.B.C.D. 6.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A.B.C.D. 7.已知椭圆的焦点与双曲线的焦点恰好是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A.B.C.D. 8.设是复数,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9.已知命题“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否命题“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是真命题 B.逆否命题“若,则函数在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 C.逆否命题“若,则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 D.逆否命题“若,则函数在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 10.马云常说“便宜没好货”,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便宜”是“好货”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 件 11.设,,曲线在点()处切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则到曲线 对称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A.B.C.D. 12.已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若,则关于的方程的不同实根个数 为 A.2 B.3 C.4 D.5 卷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 1.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八大行星中,金星距离太阳最近B.土星是最大的行星 C.天王星距离太阳最远D.地球在金星和火星之间 2. 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 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 ..的是 A.日地距离、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B.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3.2005年8月12日9时(西五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一枚阿特拉斯运载火箭携带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飞向太空。火箭起飞时,北京时间是A.11日12时 B.12日20时 C.12日22时 D.11日9时 读图1“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4-5题 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 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甲表示西欧,乙表示非洲 B.甲表示拉美,乙表示北美 C.甲表示西亚,乙表示南亚 D.甲表示非洲,乙表示亚洲 5.若此图乙地为攀枝花,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首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优越 B.经济迅速发展 C.矿产资源开发 D.西部大开发6.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半球的信风为东北信风 B.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C.季节移动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D.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 7.造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低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8.对地表起保温作用的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9.下列地区气候的形成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是 A.东亚季风气候B.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D.秘鲁太平洋沿岸沙漠气候 10.下列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总体上属于“三低”模式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属于“高高低”型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基本转变为“三低”型D.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具有同步性 11.读图2回答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图2 图1

高二期末中国地理试卷

高二期末中国地理试卷

中国地理期末练习1 1.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全部从西向东流入 太平洋 B. 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量没有季节变化 C. 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多,无结冰期 D. 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无结冰期 2.下面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位置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回答下题 当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时,雨带位于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读下图,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河流R() A. 只有春汛 B. 只有夏汛 C. 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D. 只有秋汛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甲河是() A. 渭河 B. 汉江 C. 西江 D. 闽江5.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相比较,南岸支流() A. 流程长,较稀疏 B. 水质清,无结冰 C. 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D. 流经地区多为红壤6.上图中虚线不可能是() A. 年800mm等降水量线 B. 一月均温0℃等温线 第2页共 12 页

C.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D. 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右图沿左图(相邻经线或纬线的间隔均为5°)某剖面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7.右图依据的剖面线是左图中的( ) A. L3 B. L4 C. L1 D. L2 8.右图所示剖面两侧大致上是我国的( ) A.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B. 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C. 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D.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9.乙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我国其他地区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丙地形区阻挡冬季风 B. 甲地形区阻挡冬季风 C. 日照时间较长 D. 海拔较低 10.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题。 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丁 D. 丙丁 11.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A. 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干旱地区 B.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 非洲、南京市、湿润地区 12.从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吉林省属于() A. 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B. 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C. 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 D. 中温带、湿润 第3页共 1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