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版)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版)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及所辖分、支行。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我行员工应根据我行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我行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我行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我行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我行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我行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我行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我行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安全区域的划分与管理参见《物理安全区域管理细则》。

第八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我行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我行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我行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九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一)物理控制措施

1、机房的门禁系统必须启用,任何人都必须刷卡后才可进入机房;

2、出入机房必须登记《机房出入登记表》,记录姓名、出入时间、事由等;

3、一段时间内不会频繁进入的机房应上锁,需要时由运维人员开启进入工作,并确保办公完成后锁好;

4、机房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在所有安全区域的工作均应接受监督或监控。

(二)合同方及第三方

1、要在主要出入口处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

2、在显眼处佩戴我行发出的临时出入卡或访客证。

(三)我行工作人员的控制措施

1、我行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显眼处佩带胸卡;

2、我行工作人员调离我行时,其实际进入权也同时相应取消;

(四)审查访问

科技信息部应定期(每三个月)审查访问我行中心机房的人员名单并将进出权过期或作废的人员从名单上划掉。

(五)外部和环境威胁的安全防护

1、机房建设应符合GB9361中A类安全机房的要求;

2、危险或易燃材料应在离安全区域安全距离以外的地方存放。大批供应品(例如文具等)不应存放于安全区域内;

3、恢复设备和备份介质的存放地点应与主场地有一段安全的距离,以避免影响主场地的灾难产生的破坏;

4、应提供适当的灭火设备,并应放在合适的地点。

第十条交接区安全

(一)我行应设立交接区,同时:

1、向我行发送货物必须预先通知货物资产所属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

2、送货公司名称和交货时间应当在接收货物之前由货物资产所属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确认;

3、送货公司在进入安全区域之前要经过物理环境主管部门有关

工厂安全环境管理

1. 目的

1.1 防止發生職業災害,確保員工作業安全。 1.2 提供員工清爽愉快的工作環境,藉以提昇產品品質及生產力。 2. 範圍:廠區內之一切作業行為,廠房相關設施等均適用。 2.1 製訂、修改、廢止:本辦法之製訂修改與廢止由管理課擬案,經審 查及核准後生效。 2.2 解釋、釋疑:管理課主管。 3. 實施內容: 3.1 本公司所有勞動安全生產及工廠環境管理等相關事務,由管理課課 長負責監督,或指派合適之人選負責。 3.2 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2.1 新進員工於報到後,由管理課課長或指派之專人,配合新 進員工訓練,實施勞動安全生產教育,並做現場參觀,使 其瞭解廠區內所有勞動安全等相關設施。 3.2.2 全廠性之勞動安全生產教育訓練,視需要舉辦,每次1~2 小時,對象為全廠之正式員工,藉以加強員工之安全生產 意識,防止事故發生。 3.2.3 管理課課長應於廠內正式員工中,遴選合適人員參加政府 相關機構舉辦之『勞動安全生產管理員』專業訓練,並於 訓練合格取得證照後,負責執行全廠之勞動安全生產管理 業務。 3.2.4 全廠性之勞動安全生產教育訓練,由勞動安全生產管理人 員負責規劃與執行;必要時,得請廠外專家或消防、勞動 安全管理單位之專業人士,蒞廠授課。 3.2.5 平日各級主管應確實督導所屬人員,於作業中和作業場 所,確實遵守『勞動安全生產工作守則』之規定。 3.3 災害處理: 3.3.1 如發生職業災害時,應就災害之狀況,依據國家所頒發『安

全生產法』之規定處理。 3.3.2 一旦發生災害,無論輕重,該單位主管應立即調查發生之 原因並填寫災害事故調查表依序呈報,經總經理核定後 送管理課,管理課依「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規定處理。 3.3.3 管理課課長及勞動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負責監督所有再 發防止對策已確實執行,並確認不安全之狀況已完全消 除。 3.3.4 所有事故發生之原因及解決過程,得以書面資料做為案 例,供作勞動安全工作教育訓練時之教材。 3.4 廠區環境定期維護 3.4.1 廠區之規劃應力求合理、暢通,標誌、標線應清楚明確, 並維持廠房內之環境清朗、明亮,以提供作業人員合適之 工作場所,亦可避免發生不必要之事故。 3.4.2 各區域之照明應依其作業需要詳作規劃,並依需要分為 『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及『緊急照明』,使照明適 合作業或各場所之需要。 3.4.3 為確保廠區環境,避免雜亂無章或物品、設備等阻礙通道 造成事故,並應隨時整理整頓和實施定期維護作業。 3.4.4 定期維護項目及週期: (1).年度維護:天花板、滅火器、水塔、緊急照明燈、圍 牆、冷氣、排水、廠房大掃除。 (2).半年維護:電源開關。 (3).每季維護:門窗。 (4).每月維護:飲水機、廁所。 3.4.5 各單位除負責維護、管理其本身作業區域外,全廠公共區 域由管理課做適當之責任區域分配,責任單位應依規定派 人負責維護及管理。 3.5 廠區環境定期檢查 3.5.1 管理課應制訂年度廠場環境設備定期護檢查日程表,各部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正式版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 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及所辖分、支行。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我行员工应根据我行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我行的资产保护要求

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我行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我行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我行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我行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我行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

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我行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安全区域的划分与管理参见《物理安全区域管理细则》。 第八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我行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我行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我行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九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程序69382

1目的 为了在考虑控制成本与风险平衡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范围内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活动的管理。 3职责 3.1研发中心 负责牵头成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 3.2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 负责编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计划》,确认评估结果,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及《风险处理计划》。 3.3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使用或管理的资产的识别和风险评估,并负责本部门所涉及的资产的具体安全控制工作。 4相关文件 《信息安全管理手册》 《GB-T20984-2007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第3部分:IT安全管理技术》 5程序 5.1风险评估前准备 ①研发中心牵头成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应包含信息安全重要责任部门的成员。 ②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计划》,下发各部门。 ③风险评估方法-定性综合风险评估方法 本项目采用的是定性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性风险评估并不强求对构成风险的各个要素(特别是资产)进行精确的量化评价,它有赖于评估者的经验判断、业界惯例以及组织自身定义的标准,来对风险要素进行相对的等级分化,最终得出的风险大小,只需要通过等级差别来分出风险处理的优先顺序即可。 综合评估是先识别资产并对资产进行赋值评估,得出重要资产,然后对重要资产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

5.2资产赋值 ①各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对本部门资产进行识别,并进行资产赋值。 资产价值计算方法:资产价值= 保密性赋值+完整性赋值+可用性赋值 ②资产赋值的过程是对资产在信息分类、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进行分析评估,并在此基础上 得出综合结果的过程。 ③确定信息类别 信息分类按“资产识别参考(资产类别)”进行,信息分类不适用时,可不填写。 ④机密性(C)赋值 根据资产在机密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机密性上的 应达成的不同程度或者机密性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 ⑤完整性(I)赋值 根据资产在完整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完整性上的 达成的不同程度或者完整性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 ⑥可用性(A)赋值 根据资产在可用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可用性上的 达成的不同程度。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非同小可。以下以某工厂为例,为大家提供一则工厂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大家从中借鉴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总则 第一条为了改善公司生产中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由总经理(法定代表人)总体负责,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来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三条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因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触及刑法的,交由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公司应该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来总体组织领导公司的安全生产,安委会应该由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全面领导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生产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检查和监督生产安全,调查处理发生的事故等工作。安委会的日常事务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委办)负责处理。 第五条公司下属生产单位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定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贯彻执行安委会的各项安全指令,确保生产安全。安全生产小组组长由各单位的领导任命,并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机楼(房)、生产班组要选配一名不脱产的安全员。 第六条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的划分:单位行政第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生产的领导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 第七条公司安全生产专职管理干部职责: 第八条各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审核、批准技术计划、方案、图纸及其他各种技术文件时,必须使其符合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第九条各职能部门必须在本职务范围内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 第十条各生产单位的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要协助本单位领导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

工厂安全管理规定39131

工厂安全管理规定(摘要) 一、生产员工上岗作业时,必须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1.生产员工上岗时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准穿拖鞋、短裤、背心上岗。 2.接触有尘毒、腐蚀性物质和气体时,必须穿戴好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毒面具和防护眼 镜。 3.夏季生产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加强室内通风。 二、严肃劳动纪律、确保人身安全 1.生产工人在上班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任何事情;不得在生产岗位上看书、看报, 长时间接打手机;不得在生产岗位长时间收发手机短信。 2.未经车间主任或厂长批准,任何人不得带本公司以外人员进入生产现场。 3.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严禁追逐打闹 4.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要坚守岗位,严禁脱岗。 三、高空作业 1.高空作业时必须要有监护人,严禁一人登高作业。 2.高空作业时,必须要系好安全带,并保证牢固结实。 3.高空作业时,地面人员要注意高空坠物,尽可能的远离作业现场。 四、起重作业 1.使用升降级起重作业前,必须要对吊索、吊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坚决停用并进 行整改、维修。 2.作业过程中,要随时对起重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做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绝不留 安全隐患。起重作业时,吊具上、下严禁站人。 3.使用升降级上料时,上料人员,一定要检查待起重物品是否码放牢固,检查后要立即撤 到安全区域,并关闭好升降机仓门后,方可启动升降机。 4.升降机任何时候都不得载人作业。 五、操作安全 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自己岗位的工艺流程,认真执行公司规定的操作规程;严格控制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任何人在没有接到公司指令之前,不得随意改变。 2.生产人员在生产操作时,发现不可确认的物料时,必须报生产班长、车间主任确定,必要时给公司送样确定,再没确定之前不可主观臆断使用。 3.严格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六、电气安全 1.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或隐患时,要立即停止电气设备的使用,不可带 病运转。 2.电气设备和带电设备需要维护、维修时,一定要先切断电源再行处理,切忌带电冒险作 业。不能自行解决的,一定要请专业人员进行维护、维修。 3.电气设备维护、维修时要有监护人在场,不可一人独自操作。 4.操作人员在当天工作全部完成后,一定要及时彻底的切断设备电源。 七、消防安全 1.车间主任、生产调度、生产班长要经常性的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有破损或数量不 足时,要及时上报,以便及时维修和补充。 2.消防器材要放在易取用的明显位置,任何消防器材不可挪作它用。 3.仓库和生产区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必须动火时要报车间主任和生产厂长批准后方可

信息科技物理环境安全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信息科技物理环境安全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信息科技物理环境安全管理办法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 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 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依据《XX农村商业银行信 息安全管理策略》制定。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及所辖分支行。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我行员工应根据我行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 护。我行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我行的

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影响我行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我行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我行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我行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我行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档案室、终端设备存放室、网络设备存放室、领导办公室、公共办公

安全生产及厂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及厂区环境保护 管理规定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安全生产及厂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总经理是第一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工作负全 责,并领导公司安全小组做好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 2、公司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的管理执 行,负责制定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的实施细则,负责日常检查、监督、考核生产现场的安全执行情况,车辆运输安全执行情况,泵车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是安全小组成员,负责本部门日常安全 生产及环境卫生的保护和管理。 4、公司全体员工要以公司利益、社会利益为重,为了乌鲁木 齐的蓝天碧水工程,自觉遵章守纪规范个人行为,讲文 明、做文明事。 5、生产现场,必须设置标准的示意牌,(用电、用水、维修 等)。 6、划分工作区及办公区的环境卫生的打扫,保持工作,落实 到位、明确责任,使整个现场保持整洁卫生。 7、公司必须推广使用安全可靠的标准化设施,电力、管线和 生产,生活用电必须设计安全、合理布置、并全部使用标准化设施。

8、进入生产现场人员必须统一着工作装,胸卡,违反者按制 度执行。 9、原材料必须分类放置,排列整齐,标识清楚。 10、生产区、办公区的绿地必须专人负责管理,改善生态环 境。 11、生产区、办公区设置足够的垃圾箱,对产生的废料和生产 垃圾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12、公司的卫生间由管制卫生人员打扫,保持卫生间清洁。 13、生产区经常保持整洁,运输车辆不得将沙土带出现场,大 门口卫生由警卫人员打扫。

2.1 物理安全概述

2.1物理安全概述 1.物理安全定义 物理安全又称实体安全,是保护计算机设备、设施(网络及通信线路)免遭地震、水灾、火灾、有害气体和其他环境事故(如电磁污染等)破坏的措施和过程。 物理安全主要考虑的问题是环境、场地和设备的安全及实体访问控制和应急处理计划等。保证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机房的安全,以及保证所有组成信息系统设备、场地、环境及通信线路的物理安全,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如果物理安全得不到保证,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也就不可能实现。 物理安全是保护一些比较重要的设备不被接触。物理安全比较难防,因为攻击者往往是来自能够接触到物理设备的用户。 2.物理安全技术定义 物理安全技术主要是指对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环境、场地、设备和通信线路等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物理安全技术实施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设施免受自然灾害、人为失误、犯罪行为的破坏,确保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工作环境和各种偷窃、破坏活动的发生。 3.影响物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1)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因素。 (2)各种自然灾害导致的安全问题。 (3)由于人为的错误操作及各种计算机犯罪导致的安全问题。 4.物理安全的内容 物理安全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电源系统安全和通信线路安全。

(1)环境安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运行环境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计实施,应具备消防报警、安全照明、不间断供电、温湿度控制系统和防盗报警,以保护系统免受水、火、有害气体、地震、静电的危害。 (2)设备安全。要保证硬件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建立健全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设备运行日志。同时要注意保护存储介质的安全性,包括存储介质自身和数据的安全。存储介质本身的安全主要是安全保管、防盗、防毁和防霉;数据安全是指防止数据被非法复制和非法销毁,关于存储与数据安全这一问题将在下一章具体介绍和解决。 (3)电源系统安全。电源是所有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能量源泉,在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电源安全主要包括电力能源供应、输电线路安全、保持电源的稳定性等。 (4)通信线路安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的装置安装要稳固牢靠,具有一定对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破坏的能力。包括防止电磁信息的泄露、线路截获,以及抗电磁干扰。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方针及目标 安全管理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安全管理目标: 、一般机械事故为零; 、重伤事故为零; 、火灾事故为零; 安全管理原则: 、安全一票否决原则; 、安全“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员工没受过教育不放过,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 任者不处理不放过)原则。 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 为加强工厂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责任制,预防及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范围: 适用于工厂安全各项管理工作。 、定义: 安全事件:系指突发性的,足以威胁工厂财产安全或员工人身安全的,不可预期的灾害事件。、权责: 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工厂安全管理的全面统筹工作。 总经办负责工厂安全管理的规划、组织和对外沟通协调工作。 生产部负责工厂安全管理制度的拟定、安全管理区域的划分、落实核查各部门安全工作的执行状况,追究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部门等事宜。 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责任第一责任人,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 、内容: 安全管理委员会 5.1.1根据工厂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统筹安全管理工作。 5.1.2安全管理委员会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三名,组员若干名,利用组织的力量,全面开展安全防范、安全教育及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5.1.3工厂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安全管理专项会议,总结、分析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处理安全事故及责任。 5.1.4工厂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见附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 5.2.1安全管理事关工厂财产安全、员工人身安全的大事,各管理人员应对范围内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当发现安全隐患存在时,有责任,有义务把它排除。 5.2.2根据需要将安全管理区域按部门工作区域进行划分,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内安全管理工作;总经办负责工厂公共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 5.2.3当管辖区域发生安全事故时,该区域主管为第一负责人,上级领导为第二负责人。 5.2.4凡因人为造成安全事故,且经查证的,当事人承担全部事故责任;因当事人过错行为导致公司或他人人身、财产遭受损失者,当事人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5.2.5因安全管理人员不作为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者,相关责任人员按责任大小承担事故责任。 安全教育培训 5.3.1工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工厂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管理委员会要求,定期开展安全管理教育,任何人不得借故拒绝参加。

产品与工艺安全、环境管理程序示范文本

产品与工艺安全、环境管理程序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产品与工艺安全、环境管理程序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目的 加强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工艺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以满足产品和制造工艺符合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 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1.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DBTS)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 单位。 2 相关文件 文件编号文件标题

DFL791F00C-P003-5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与传达程序》 DFL791F00C-P004-5 《目标、指标与方案管理程序》 3 术语 3.1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2 工艺设计:指编制各种工艺文件和设计工艺装备等过程。 3.3 工艺更改;指生产制造中,装配工艺、设备、材料、工序内容、物流等发生改变。 3.4 “四新”技术:指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3.5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

信息科技物理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 制度大全_1

信息科技物理环境安全管理办法-制度大全 信息科技物理环境安全管理办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依据《XX农村商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依据《XX农村商业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定。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及所辖分支行。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四条? 我行员工应根据我行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我行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我行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影响我行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我行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 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我行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我行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 安全区域 第六条? 我行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档案室、终端设备存放室、网络设备存放室、领导办公室、公共办公区、来访接待区。 第七条? 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我行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我行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我行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八条? 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一)物理控制措施? 1、机房的门禁系统必须启用,任何人都必须刷卡后才可进入机房; 2、出入机房必须登记《机房出入登记表》,记录姓名、出入时间、事由等; 3、?一段时间内不会频繁进入的机房应上锁,需要时由运维人员开启进入工作,并确保办公完成后锁好;? 4、?机房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在所有安全区域的工作均应接受监督或监控。 (二)?合同方及第三方? 1、?要在主要出入口处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 2、?在显眼处佩戴我行发出的临时出入卡或访客证。 (三)?我行工作人员的控制措施? 1、我行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显眼处佩带胸卡;

信息技术设备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规范

信息技术设备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规范 (ISO27001-20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公司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公司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公司员工应根据公司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公司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公司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公司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公司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公司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公司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公司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安全区域的划分与管理参见《物理安全区域管理细则》。 第八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公司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公司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公司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九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一)物理控制措施 1、机房的门禁系统必须启用,任何人都必须刷卡后才可进入机房; 2、出入机房必须登记《机房出入登记表》,记录姓名、出入时间、事由等; 3、一段时间内不会频繁进入的机房应上锁,需要时由运维人员开启进入工作,并确保办公完成后锁好; 4、机房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在所有安全区域的工作均应接受监督或监控。 (二)合同方及第三方

生产环境控制程序

欢迎阅读1.0 目的 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确定和实施工作环境所需的人和物理因素,使产品符合要求。 2 范围 3 职责 3.1 行政部定期抽查各车间的工作环境情况。 3.2 各部门主管负责分管范围的工作环境符合要求。 3.3 公司应提供适宜的工作场所。 4 5. 5.1 的环境能够: 满足生产要求,保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员工归属感及提升企业形象。 5.2 工作环境的要求 5.2.1 人员控制要求 所有参加生产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能够适应其岗位工作的环境和资格要求; a) 进入洁净区的所有人员,应符合人员卫生管理规定的条件; b)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 ,应执行人员进入生产区的规定; c)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应符合工作着装管理的规定 5.2.2生产环境的控制

a)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针对生产过程中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环境、设备、人员的健康、洁净区及服装等的控制,由生产部编制?洁净区管理制度?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其中对在环境控制区域内临时工作的人员须接受必要的培训或在训练有素的人员的监督下工作,进入洁净区前要在“进入洁净区人员记录表”上记录并有生产科长监督确认签字。 b)行政部按?培训管理程序?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所有人员都能正确理解,掌握。 c)生产控制区域与非生产控制区域均需要有明确标识,人员进入生产控制区域后,则严格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 d)生产车间环境卫生按30万级净化车间环境的要求,严格执行?洁净区管理制度?。 e)空气压力保持正压,没有空气紊流现象。 f)生度, 相对 g)各消毒等动 h)操污染造成 i)车照? j)区域内的定要求, k)员过程中发可进行原 l)生 m)其 n)生 5.2.4 5.2.3 6.0 ? ?洁净 7.0 7.1 7.2 车间菌落数检测记录 7.3 风速检测记录 7.4 员工手、工作台面菌落数检测记录 7.5 净化车间尘埃粒子数检测记录 7.6 净化系统运行记录 7.7 场所清洁消毒记录 7.8 车间设备清洗记录 7.9 管道清洗记录 7.10 工作服清洗记录 7.11 清场记录 7.12 消毒液配置记录

工厂日常安全消防管理(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工厂日常安全消防管理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659-68 工厂日常安全消防管理(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总则 1. 总经理(或厂长)为工厂安全消防责任人.工厂设立安全消防队,成员由总经理(或厂长)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并负责定期检查全工厂的安全消防工作的执行情况和完成质量。 2. 日常安全消防管理工作由安全消防队指派由保安部负责。 3. 为了维护工厂人员、财物的安全及避免他人的损害特制定本制度。 4. 本管理制度所称安全,包括火灾、水灾、风灾、盗窃及身体伤害等的预防及抢救的一切措施。 5. 本管理制度,除依政府法令规定外,悉依本制度办理。 二、日常管理

1.安全保卫工作特指工厂的工作办公区及生活区域的防盗、防火及其它保护工厂利益的工作。 2.由工厂安全消防队指定的保安部及各部门主要责任人负责工厂的安全保卫工作。 3.工厂实施出入管理,大门出入必须明示本人厂证,外来人员必须登记并佩带“访客证”或“送货证”员工应妥善保管本人厂证,如厂证丢失要照价赔偿。没带厂证的保安人员有权阻止进入本工厂。 4.工厂实施节假日值班制度,由安全消防队负责每月的值班安排和监督工作,值班人员应按时并认真履行值班职责,检查各部门对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操作是否落实。 5.保安部夜间值班人员负责每晚的安全实务,每日晚上值班人员在锁门前必须认真检查工作区域内的门窗是否锁好,水电是否切断关好,财物是否安全,并保证无任何安全隐患。 6.工作办公区内的门、工具箱、柜、办公台等的锁要求各部门负责人、使用人锁好关好,不相关人员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及所辖分、支行。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我行员工应根据我行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我行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我行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我行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我行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我行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我行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我行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安全区域的划分与管理参见《物理安全区域管理细则》。 第八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我行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我行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我行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九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ISO27001:2013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公司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公司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公司员工应根据公司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公司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公司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公司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公司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公司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公司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公司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公司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公司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公司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问者允许)。 第八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一)物理控制措施 1、机房的门禁系统必须启用,任何人都必须刷卡后方可进入机房;

2、出入机房必须登记,记录姓名、出入时间、事由等; 3、一段时间内不会频繁进入的机房应上锁,需要时由运维人员开启进入工作,并确保办公完成后锁好; 4、机房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在所有安全区域的工作均应接受监督或监控。 (二)合同方及第三方 1、要在主要出入口处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 2、在显眼处佩戴公司发出的临时出入卡或访客证。 (三)公司工作人员的控制措施 1、公司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显眼处佩带胸卡; 2、公司工作人员调离公司时,其实际进入权也同时相应取消;(四)审查访问 技术开发部应定期(每三个月)审查询问公司中心机房的人员名单并将进出权过期或作废的人员从名单上划掉。 (五)外部和环境威胁的安全防护 1、机房建设应符合GB9361中A类安全机房的要求; 2、危险或易燃材料应在离安全区域安全距离以外的地方存放。大批供应品(例如文具等)不应存放于安全区域内; 3、恢复设备和备份介质的存放地点应与主场地有一段安全的距离,以避免影响主场地的灾难产生的破坏; 4、应提供适应的灭火设备,并应放在合适的地点。 第九条交接区安全 (一)公司应设立交接区,同时: 1、向公司发送货物必须预先通知货物资产所属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 2、送货公司名称和交货时间应当在接收货物之前由货物资产所属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确认; 3、送货公司在进入安全区域之前要经过物理环境主管部门有关人中的鉴别确认; 4、货物资产所属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应检验货物,

工厂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工厂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工厂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篇一: 生产工厂环境管理规定生产车间环境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 1 为确保生产秩序,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运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公司的发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工厂生产车间第二章生产环境的要求 1 生产车间必须保持环境通风、整洁和安全,符合“3定5S”要求。第三章员工管理规定 1 上班时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不穿工作服不得进出车间。 2 车间人员有责任加强生产现场环境管理,随时保证场地整洁、设备光洁,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3 车间员工和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工作岗位应遵守特殊规定,确保生产安全。 4 禁止在车间吃饭、吸烟、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吸烟要到公司指定的地方或大门外。 5 作业时间谢绝探访及接听私人电话.禁止带小孩或厂外人士在生产车间玩耍或滥动车间设备,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自行承担。 6 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烂、毒品、浓气味等违禁物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之物品进入车间;不得将产品(或废品)和私人用品放在操作台或流水线上。 7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产品生产工艺或装配方法。否则,造成工伤事故或产品质量问题,由操作人员自行承担。 8 在工作前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员工如违反作业规定,不论是故意或失职使公司受损失,应由当事人如数赔偿(管理人员因管理粗心也受连带处罚)。 9 操作人员每日上岗前必须将机器设备及工作岗位清扫干净,保证工序内的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工作台面不得杂乱无章,不能堆放产品和废品.生产配件或样品须以明确的标识区分放置。 10 下班时(或做完本工序后)应清理自己的工作台面,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打扫场地和设备卫生并将所有的门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厂区安全管理制度 为减少生产事故,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规范厂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使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 二、职责 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1、人员管理 (1)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加强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的安全意识。

(2)工作时间,职工要按规定穿戴整齐保持端正整洁。夏季禁止袒胸赤膊、穿拖鞋进入厂区。 (3)进入厂区,外来人员会客(来访)需进行证件登记。 (4)工作时间,禁止在车间门口及厂区主干道两旁聚集逗留。 (5)酔酒后禁止上岗。 (6)外来人员进入厂区时参照执行。 2车辆管理 (1)非生产 车辆禁止进入生产区域。 (2)所有车辆(包括业务单位的货运车辆)要按指定区域停放,禁止堵塞厂区交通;禁止停放在厂区车间门口及标识的禁停区域。 (3)厂大门外两侧50米内禁止停放任何车辆。

3、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1)必须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办 __的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的根据上级有关安全的规定、要求对厂区安全生产形势进行研究部署。各分管领导在汇报工作的同时,必须认真汇报各管辖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2)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会议由厂长负责召集,汇报分管工作内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任务。 (3)各分管领导要根据分工系统内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不定期召开本分管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确定安全工作重点,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4)生产部门作为企业具体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机构,要根据本企业安全工作重点、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不定期的召开车间的安全生产会议,做到及时上传下达,不延误时间。 4、安全培训制度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范本 - 制度大全_1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范本-制度大全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范本之相关制度和职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 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及所辖分、支行。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我行员工应根据我行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我行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我行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我行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我行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我行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我行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我行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安全区域的划分与管理参见《物理安全区域管理细则》。 第八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我行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我行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我行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九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一)物理控制措施 1、机房的门禁系统必须启用,任何人都必须刷卡后才可进入机房; 2、出入机房必须登记《机房出入登记表》,记录姓名、出入时间、事由等; 3、一段时间内不会频繁进入的机房应上锁,需要时由运维人员开启进入工作,并确保办公完成后锁好; 4、机房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在所有安全区域的工作均应接受监督或监控。 (二)合同方及第三方 1、要在主要出入口处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 2、在显眼处佩戴我行发出的临时出入卡或访客证。 (三)我行工作人员的控制措施 1、我行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显眼处佩带胸卡;

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司环境方针和目标,对公司环境、安全管理运行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规范指导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厂区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应当绿化;垃圾池及其周围须定期清理外运,垃圾应分类处置。 2)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应搞好排放和清除,不应对厂区造成污染。 3)厂区应当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产品及包装物料的贮存仓库。 4)存放硫酸(盐酸、成品油)的危险化学品的区域,应当配置必要的应急物资及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以防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及安全事故。 5)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粉尘的岗位,采取配置隔音装置、除尘器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及安全事故。 6)对污水处理站配备污水在线检测装置,以防不合格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4、特别作业区卫生要求 1)特别作业区内的操作应当在无菌状态下进行。 2)定期对特别作业区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3)特别作业人员,必须穿着无菌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等。 4)非特别作业区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特别作业区。 5、清洁作业区要求 1)产成品烘干包装岗位及化验室地面应铺设瓷砖或其它卫生材料。 2)车间内墙壁应保持清洁,车间内门窗必须封闭完好。 3)包装间必须设缓冲间、更衣间,进入的车辆等必须清洁、无尘。

4)各生产设备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设备要保持清洁。 6、控制实施 1)安环处根据厂区环境现状,制定《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并进行监督检查,做好《检查记录表》。 2)安环处按《废弃物管理规定》定期对厂区废弃物分类处置,以防发生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并做好记录。 3)各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 7、相关文件记录管理 1)《现场卫生管理规定》 2)《废弃物管理规定》 3)《物品定置管理规定》 4)《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及工艺指标》 5)《检查记录表》 6)《污水处理厌氧工序操作记录表》 7)《污水好氧工序操作记录表》 8)《化学需氧量COD记录表》 五、运行控制 1、对各单位C-E级(C-D级为可允许存在,但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E级可忽略存在的危险源),各有关部门按相关规定进行控制。 2、对各单位A、B级(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1)企管处负责对公司的水、电、汽类等能源的消耗进行汇总、分析,以确保能源充分有效地利用。 2)安环处负责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确保其按文件规定进行操作。 3)各车间负责本部门的日常安全管理,对本部门所使用的危险物品要严格管理,隔离存放并加以标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