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物理与环境安全策略

7物理与环境安全策略
7物理与环境安全策略

7.6.1 多项选择题

1.安全周界是:A B

A设施周围最宽的假想圈B保护屏障

C.周围的安全报警器可以监视活动的区域 D 以上都不是

2.物理安全控制应该由什么驱动?C

A有根据的猜测B工业调查

C风险分析D风险管理

3.CPTED代表:A

A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B通过环境指定预防犯罪

C通过能量分配预防犯罪D通过环境设计起诉犯罪

4.下面哪些是CPTED战略?D

A自然监督B领土加固

C自然访问控制D以上都是

5.彩色徽章的用途是:C

A使得访问者可以通过匹配颜色找到他们的目的地

B使得观察者知道一周中的每一天匹配哪一种颜色

C使得观察者知道访问者所需的适当监督级别

D以上都不是

6.UPS代表:C

A统一邮政服务B非间断电源过剩

C非间断电源D无意的电源过剩

7.屏蔽数据电缆可以防止:C

A电缆的干扰B嗅探数据包的语音窃听

C.A和B

D.A和B都不是

8.隔层数据电缆可以防止:D

A窃听B电风暴C电缆的干扰D火灾

9.与花费大量金钱保护系统安全相比,对系统采取什么措施通常是明智的?B A绝缘B隔离C封闭D隐藏

10.设备安置是指:B

A如何把设备放在房间中B把设备放在什么位置

C查看设备有多容易D看守敏感的设备

11.故障转移发电机提供:D

A监视发电机是否出故障B给出故障的发电机供电

C提示电源出故障D万一电源出故障就即时自动供电

12.格式化硬盘驱动器不能执行下面哪些任务?A

A使驱动器上以前的数据是不可恢复的

B不能使驱动器上以前的数据是不可恢复的

C允许清除操作系统的安装

D未经授权的第三方可以恢复驱动器上以前的数据

13.确保驱动器上的数据不可恢复的唯一方式是:C

A格式化驱动器

B格式化驱动器两次

C物理地破坏驱动器

D格式化驱动器并清除操作系统的安装

14.肩窥是指什么?B

A站在另一个的肩膀上窥视

B从某个人的肩膀上方查看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

C从某个人的肩膀放在合适的位置以防止疲劳

D以上都不是

15.移走财产策略的目的是什么?D

A允许轻松、高效地移走报废的计算机

B确保根据政府规章移走所有设备

C确保根据美国联邦准则移走危险的计算机设备

D确保可以立即确定设备、信息和/或软件的位置,并且防止它们被未经授权地移走

7.6.2 练习题

习题7.1 分析风险

1.对你自己的计算机执行物理风险分析。确定你的计算机面临的危险,包括可能的电源问题、维护问题和位置。例如,笔记本计算机很容易被盗。

习题7.2 确定当前的控制措施

1.使用你的习题7.1中创建的风险列表,把它们与你具有的针对这些风险的任何当前控制措施做比较。

2.创建一张表,其中一列用于风险,另一列用于当前的控制措施,第三列保持空白。例如,如果你确定断电是可能的风险,但是你具有电涌抑制或UPS设备,其中任何一种设备都将

习题7.3 行动项目或将来的控制措施

既然你已经确定了物理风险和你的当前控制措施,现在可以计划进一步控制风险。

1.确定哪些风险缺少当前的控制措施。

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对自己的笔记本造成的设备损坏。

2.使用表格中的第三列指明你可以实施的控制措施,用以减小缺少控制的风险。把这一列的标题设置为“Action Items”(行动项目)(注意:有时这一列中的行动项目将包括研究或简

习题7.4集定位数据中心

1.定位你所在学校的数据中心或信息处理设施。

2.该设施是否带有标志?找到它有多容易?有什么控制措施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写下一段解释你的发现?

是。在设施的附近就有一些标志。用密码验证。

习题7.5 使清扫桌面/清除屏幕成为现实

1.回顾清扫桌面和清除屏幕策略(表7-8)。在你尝试实施这种理念之前,它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和直观。为什么你认为用户将采取自我保护的态度对这项策略做出反应?

用户永远都是对自己的一些信息采取自我保护的态度,信息用户工作和学习上的一些有用的东西。

2.组织可以给用户提供什么资源来支持这项策略的实施?

储存有用的信息,

3.组织可以实施哪些技术、物理或行政控制措施来支持人们遵守这项策略?

7.6.3 项目题

1.使用上面练习中的风险分析,为你的计算机编写物理安全策略。

2.你的策略将考虑所有当前的控制措施和将来的控制措施。

3.你的策略必须包含目标、目的、受众、例外情况、执行条款,当然还要包括策略声明。

4.你的策略还必须包含权威声明,清楚地解释你的策略对预期受众的要求。

5.你的策略的长度不应该超过两页。

配备防病毒系统、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作好数据备份工作、为特许用户提供合适的访问权限,并监控用户的活动,使其不越权使用、进行信息鉴别,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1.认证——识别用户身份,提供访问许可;

2.一致性——保证数据不被非法篡改;

3.隐密性——保护数据不被非法用户查看;

4.不可抵赖——使信息接收者无法否认曾经收到的信息。

对操作系统必须进行安全配置,打上最新的补丁,还要利用相应的扫描软件对其进行安全性扫描评估,检测其存在的安全漏洞,分析系统的安全性,提出补救措施,管理人员应用时必须加强身份认证机制及认证强度尽量采用安全性较高的网络操作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配置,关闭一些起不常用却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用,对一些关键文件使用权限进行严格限制,加强口令字的使用,及时给系统打补丁,系统内部的相互调用不对外公开。

项目7.2 数据中心的物理控制措施

1.你的任务是为在你的学校构建的新数据中心设计环境和物理控制措施。期望你展示一份报告,概括你对首席信息官的建议。你的报告的第一部分应该是数据中心物理安全的重要性的提要。

一个数据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运行应用来处理商业和运作的组织的数据。这样的系统属于并由组织内部开发,或者从企业软件供应商那里买。像通用应用有ERP和CRM系统。一个数据中心也许只关注于操作体系结构或者也提供其他的服务。常常这些应用由多个主机构成,每个主机运行一个单一的构件。通常这种构件是数据库,文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以及其他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数据中心也常常用于非工作站点的备份。公司也许预定被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这常常联合备份磁带使用。备份能够将服务器本地的东西放在磁带上,然而,磁带存放场所也易受火灾和洪水的安全威胁。

2.你的报告应该处理三个领域:位置、访问控制和电源。期望你包括进图表、设备说明和成本估计。

A.位置建议应该包括:应该在哪里构建数据中心和建造细节(地板、墙、天花板)。确保考虑位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房屋净高应在3.2m~3.3m的范围(机房设走线架或槽道),目前,大型数据中心地板下应设送风孔道,因此,在建筑实施设计时,应整体设计数据中心大楼或特定楼层、机房。数据中心地板优先使用耐磨防静电贴面的防静电地板,抗静电性能较好,长期使用无变形、褪色等现象

B.访问控制建议应该处理人口控制、监视控制和访问。

在室内设置监控摄像头,门口设置密码、卡、指纹等等多种验证手段,并在这个房屋外设置一个岗位,职责是对进入人员进行登记和对数据中心周遭进行巡逻

C.电源保护应该考虑正常和紧急工作状况。

为了实现连续供电,采用不间断电源,并且实现多路供电,避免供电单一应急电源开关应位于设备房间应急出口附近,万一主电源出现鼓掌故障时要提供应急照明

项目7.3 保护周界安全

1.安全周界是阻止窃取、恶意行为、意外损坏和自然灾难的屏障。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有多种周界控制。我们对周界控制是如此习惯,以至于他们通常不引入注意,例如保安人员。首先开发一份全面的周界控制列表来开始本项目。

围墙、栏杆、门卫、装有刷卡机的门、门卫

2.通过绕着你所在的城市或城镇行走来执行一次现场调查。你正在寻找周界控制。在你的调查结果中将包括建筑物的地址、建筑物居住者总结、周界控制的类型,以及你对这些控制的

有效性的评论。为了使你的调查有效,必须至少包括10个属性。

安全性、隔离性、访问控制、有适当的入侵检测系统、报警措施、保密性、稳定性、有效性、有应急措施、组织管理的信息处理设施与第三方管理的设施分开

3.选择一个要重点关注的属性。考虑位置、居住者需要的深度安全、地理布局,以及关于周界控制的详细注释。基于你的分析,建议一些额外的物理控制来增强周界安全。

7.6.4 案例研究

一家快速发展的银行必须扩展其数据/信息处理设施。首先要确定一个大得足以适应银行需要的设施的位置,这样一项简单的任务有许多障碍。这家银行位于洪水平面上,并且由于猛烈的暴风雨(如龙卷风和飓风)而经常导致断电。

这些问题没有像银行以前的设施那样得到足够的关注,因为数据/信息处理任务外包给一家提供各种所需保护的公司。现在,银行对外包公司的能力失去了兴趣,并且必须构建它自己的设施。

你将如何处理银行的独特需求?你将构建一个可以抵抗这个地区的所有可能的自然风险的新设施吗?如果你选择较远的位置,你将选择何种连接方法?如果你选择在本地构建该设施,你将如何建造建筑物来抵抗这些不利的状况?你将怎样与当地的供电商及其他资源提供商找交道?你将包括进多大的冗余度以维持向快速发展的银行提供服务?你将如何在预防不利环境的需要与访问保护的需要之间做出平衡?

写下至少两页内容,描述你的新设施以及你将用于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其中要包含策略考虑,作为表达这些方法和手段的主要方式。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正式版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 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及所辖分、支行。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我行员工应根据我行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我行的资产保护要求

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我行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我行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我行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我行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我行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

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我行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安全区域的划分与管理参见《物理安全区域管理细则》。 第八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我行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我行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我行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九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环境物理学

展示设计专业《环境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撰写人: 课程总体介绍:《环境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环境同人类相互作用的科学,主要研究声、光、热等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消除这些影响的技术途径和控制措施。目的是为人类创造一个适宜的物理环境。通过本课程系统的理论讲授与课题练习,使学生了解环境物理学对展示空间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2学分,48学时。 一、教学目的:掌握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及室内空气品质的基本理论,能够在展示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物理因素,运用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满足人对环境舒适需要。 二、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范图、幻灯、参观调研等教学手段,参观展览馆、影剧院等建筑,学习相应工程技术手段在调节室内物理环境中的运用。并通过作业,加深学生对本课程所讲内容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 理论讲授: 1、热环境:(1)热工学基本知识;(2)室外气候与室内气候;(3)建筑日照;(4)建筑保温与防热。 2、光环境:(1)光学基本知识;(2)天然光环境及控制;(3)人工光环境。 3、太阳能利用:(1)太阳能热利用技术;(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 4、声环境:(1)声音的性质;(2)人的主观听觉特性;(3)环境噪声控制方法 5、室内空气品质:(1)室内污染源;(2)室内空气品质标准;(3)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 实践环节:参观展览馆、影剧院等建筑 课堂作业以及课堂辅导 作业任选一博物馆、美术馆、展馆评价其物理环境 四、该课程为考试科目。 五、主要参考书目: 1、瑜兴周刃荒编《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出版。

2、秦佑国王炳麟编著《建筑声环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3、杨公侠编著《视觉与视觉环境》,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4、马大猷著《环境声学》,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windows7的安全策略原理及应用

windows7的安全策略的 原理及应用 姓名:张~班级:~~学号~~~~~~~~~ -----------------------------------------------【摘要】windows7在安全与加密方面相对于以前版本有很大的创新与优化,在安全性与易用性上也有这很大的提高。本文通过对window7对加密,权 限等技术的讨论来了解windows7的安全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EFS加密,BitLocker,数字签名 1windows7中的账户 1.1什么是用户账户 如若一台计算机被多个用户使用,则必定会遇到每个用户对自己隐私,重要文件保护的问题,windows7每个用户账户给每个用户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与利用空间。每当用一个账户登陆windows7时,将告诉windows7这个账户所拥有的对相应文件与文件夹或者个人首选项(如桌面背景等)管理与使用的权限。通过用户帐户,您可以在拥有自己的文件和设置的情况下与多个人共享计算机。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访问其用户帐户。 (①windows帮助和支持,什么是用户账户?) 1.2账户类型 Windows7账户类型与前几个版本一样分为三类: 1.标准用户 拥有正常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用户。 2.管理员 拥有对计算机最高权限,对计算机有完全访问权,可以对计算机做出任何修改。还可以对其他非管理员账户进行管理。 3.来宾(Guest) 临时使用计算机的用户。(可以在管理员控制面板的其他用户管理中禁用)账户的创建(图1-1): 图1-1(创建用户路径) 之后设置用户名密码,完成用户的创建。 1.3账户的管理权限与维护(以管理员账户为例) 1.3.1账户密码管理 长期使用同一个密码增加了密码的被盗率,windows7对此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参考】 ①(windows帮助和支持,什么是用户账户?)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 物理环境的声、光、热、电等是人类必须的,在环境中是永远存在的。它们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含量过高或过低时才造成污染。物理性污染和化学性、生物性污染相比有两个特点:第一,物理性污染是局部性的,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较少见;第二,物理性污染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的物质存在,一旦污染源消除以后,物理性污染也即消失。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不仅能用来测量环境污染的程度,而且能用于控制污染改善环境,为人类创造一个适宜的物理环境。 1、噪声污染控制 声音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人类正是依赖于声音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才能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才能传播知识和文明,才能听到广播,欣赏优雅的音乐和悦耳的歌曲,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还利用声音在工业、农业、医学、军事、气象、探矿等领域为人类造福,由于声音的应用如此重要,人们无法设想没有声音的世界将会怎样。但是,有些声音并不是人们所需要的.它们损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干扰人们的交谈和休息。例如,机器运转时的声音、喇叭的声音以及各种敲打物件时所发出的声音则不但不需要并且会引起烦躁与厌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但对于需要睡觉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干扰,是不需要的声音。 如何判断—个声音是否为噪声,从物理学观点来说,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的声振动称为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判断一个声音是否为噪声,要根据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确定。所以,噪声不能完全根据声音的物理特性来定义。一般认为,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超过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能容许的程度,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的特点是局限性和没有后效,噪声污染是物理污染,它在环境中只是造成空气物理性质的暂时变化,噪声源停止发声后,污染立刻消失,不留任何残余污染物质。 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将成为投资环境必不可少的。 1.1噪音危害 (1)听力损伤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最直接的是听力损害,对听觉的影响,是以人耳暴露在噪声环境前后的听觉灵敏度来衡量的,这种变化称为听力损失,即指人耳在各频率的听阀升移,简称阀移,以声压级分贝为单位。如果人们长期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不断受噪声刺激,恢复暴露前的听阀,便可发生器管性病变、成为永久性听阀偏移.这就是噪声性耳聋。 (2)噪声对睡眠的干扰 睡眠是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下睡眠.它能使人的大脑得到休息,从而消除疲分和恢复体力。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强烈的噪声甚至使人无法人睡,心烦意乱。 (3)噪声对交谈、通讯、思考的干扰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261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 法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切实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包括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等工程。本市行政区域内高层建筑工程、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基坑开

挖深度超过自然地面下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建设工程,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安全评估报告书制定安全监测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周边环境的安全监测。未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和制订安全监测方案的,属于安全措施不到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通过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和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评价。 第四条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涉及周边环境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是否影响周边环境安全; (二)工程施工对毗邻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 (三)施工方法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市政道

2.1 物理安全概述

2.1物理安全概述 1.物理安全定义 物理安全又称实体安全,是保护计算机设备、设施(网络及通信线路)免遭地震、水灾、火灾、有害气体和其他环境事故(如电磁污染等)破坏的措施和过程。 物理安全主要考虑的问题是环境、场地和设备的安全及实体访问控制和应急处理计划等。保证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机房的安全,以及保证所有组成信息系统设备、场地、环境及通信线路的物理安全,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如果物理安全得不到保证,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也就不可能实现。 物理安全是保护一些比较重要的设备不被接触。物理安全比较难防,因为攻击者往往是来自能够接触到物理设备的用户。 2.物理安全技术定义 物理安全技术主要是指对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环境、场地、设备和通信线路等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物理安全技术实施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设施免受自然灾害、人为失误、犯罪行为的破坏,确保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工作环境和各种偷窃、破坏活动的发生。 3.影响物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1)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因素。 (2)各种自然灾害导致的安全问题。 (3)由于人为的错误操作及各种计算机犯罪导致的安全问题。 4.物理安全的内容 物理安全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电源系统安全和通信线路安全。

(1)环境安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运行环境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计实施,应具备消防报警、安全照明、不间断供电、温湿度控制系统和防盗报警,以保护系统免受水、火、有害气体、地震、静电的危害。 (2)设备安全。要保证硬件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建立健全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设备运行日志。同时要注意保护存储介质的安全性,包括存储介质自身和数据的安全。存储介质本身的安全主要是安全保管、防盗、防毁和防霉;数据安全是指防止数据被非法复制和非法销毁,关于存储与数据安全这一问题将在下一章具体介绍和解决。 (3)电源系统安全。电源是所有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能量源泉,在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电源安全主要包括电力能源供应、输电线路安全、保持电源的稳定性等。 (4)通信线路安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的装置安装要稳固牢靠,具有一定对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破坏的能力。包括防止电磁信息的泄露、线路截获,以及抗电磁干扰。

系统安全策略

教你怎么设置安全的SOLARIS系统 一、帐号和口令安全策略 1.1更改口令文件、影像文件、组文件的权限 /etc/passwd 必须所有用户都可读,root用户可写?rw-r?r? /etc/shadow 只有root可读?r-------- /etc/group 必须所有用户都可读,root用户可写?rw-r?r? 1.2修改不必要的系统帐号 移去或锁定那些系统帐号,比如sys、uucp、nuucp、listen、lp、adm等等,简单的办法是在/etc/shadow的password域中放上NP字符。还能考虑将/etc/passwd文件中的shell 域设置成/bin/false 1.3修改口令策略 修改/etc/default/passwd文件 MAXWEEKS=4 口令至少每隔4星期更改一次 MINWEEKS=1 口令至多每隔1星期更改一次 WARNWEEKS=3 修改口令后第三个星期会收到快要修改口令的信息 PASSLENGTH=6 用户口令长度不少于6个字符 二、用户授权安全策略 2.1移去组及其他用户对/etc的写权限。 执行命令#chmod -R go-w /etc 2.2禁止root远程登录 在/etc/default/login中设置 CONSOLE=/dev/concle 2.3setuid和setgid特别权限。 Setuid是指设置程式的有效执行用户身份(uid)为该文件的属主,而不是调用该程式进程的用户身份。Setgid和之类似。Setuid和setgid用1s -1显示出来为s权限,存在于主人和属组的执行权限的位置上。系统设置特别权限,使用户执行某些命令时,具有root的执行权限, 命令执行完成, root身份也随之消失。因此特别权限关系系统的安全,可执行命令#find / -perm -4000 -print 寻找系统中具有setuid权限的文件,存为列表文件,定时检查有没有这之外的文件被设置了setuid权限。 2.4审计并日志所有以root身份的登陆情况 添加或编辑/etc/default/login文件如下: SYSLOG= YES syslog记录root的登陆失败,成功的情况。 2.5设置远程登陆会话超时时间 添加或编辑/etc/default/login文件如下: TIMEOUT= 300

城市环境物理分析

城市地热环境分析报告 姓名:张琦 班级:城规1001 学号:1602100128 提交日期:2013.12.25

南京3503厂地热环境初步分析报告 一、项目概况 南京3503厂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东临虹桥中心和中山北路,南临南京饭店和新模范马路,西临回龙桥和南师大附中,北临校门口,总用地面积为37公顷。 图1 南京3503厂区位图 二、气候特征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与武汉、重庆并称“三大火炉”;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南京春季是全年里平均风速最大的,为3.08米/秒。到金秋十月,大气比较稳定,风速最小,为2.45米/秒。呈现“春季大,秋季小”的季节分布类型。

三、热环境模拟分析 3.1 模拟简介 本项目计算了场地风场、温度、湿度等热环境参数,并考虑了地形、植被、建筑物以及不同地面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在原3503厂内,简单选取一处较为典型的环境类型,选取300m×300 m的模拟范围。分别分析了夏季典型日(6月23日)和冬季典型日(12月21日)的场地风环境、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分布情况,以便为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参考,营造出舒适的人居环境。 3.2 夏季模拟结果 3.2.1 风环境模拟结果 图2 夏季主导风向下(东南风)场地3m高度处空气流场

图3夏季主导风向下(东南风)场地3m高度处风速分布 夏季主导风向下(东南风)场地3 m高度处的空气流场和风速分布分别见图2和图3。从图2可以看出,场地中主要风向仍为东南风,局部受建筑阻挡略有变化。在进行建筑开窗设计时,以东侧和南侧外窗为进风口,以西侧和北侧外窗为出风口来进行夏季室内自然通风组织设计。 从图3可以看出,空地风速较高(最大超过3.64 m/s),建筑周围一圈受建筑阻挡处风速较低。项目建设区域位于城市的中心区,整体风速偏低,大部分区域风速在1~2 m/s之间,局部区域(例如建筑背风侧)风速低于1 m/s,属于准静风区。 从人体热舒适的角度考虑,室外舒适风速的范围为1~5 m/s,夏季风速稍大为宜,冬季风速稍低为宜。总体来看,本项目夏季室外风速偏低,对人体热舒适 有一定影响。在下一阶段设计,将进一步加强夏季室内外自然通风的组织和优化。

最新安全评估报告.pdf

5.安全评估报告 5.1 项目安全风险等级 本项目涉及端(县)局机楼、县(区)域重要客户,主要为有线宽带接入、无线通信服务提供光缆传输平台,因此需要较高的保障级别。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项目的安全风险等级为III级(中度)。 项目安全风险等级项目安全风 险评估值 (等级标准) 风险 水平 项目风险的处置原则 风险监控报 告呈报层级 风险监 控报告 的周期 项目安全 保障资源 配置原则 III 端(县)局 机楼、县 (区)域重 要客户 中度 显著危险,需要针对关键风 险因素及时进行整改。 最高呈报至 项目负责人 每月一 次 重点保障5.2 施工子环节风险分析 工程施工环节按实施步骤分解子环节,本项目各施工子环节风险等级 根据项目安全风险等级、人身安全风险损失等级、网络安全风险损失等级 和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 5.2.1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本项目为新(扩)建光缆不涉及现有用户的割接,即不存在用户割接 风险。 本项目施工中,对驾驶车辆、搬运设备(材料)、布放管道(架空)光缆等环节,存在一定风险因素,经综合分析,本项目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等 级定为“一般”。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见下表: 编 号 施工子环节风险因素(危险环境) 风险说明

1 驾驶车辆A:违章驾驶(失误操作、酒后 驾驶、超载、超速) B:车辆管理不严格 C:驾驶时间、时长不合理 D:车辆存在安全问题 违章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公司车辆管理制度不 严格,导致因车、因驾驶员问题发生事故、公司 车辆年龄老化或未配备安全设施导致交通事故 等因素造成人员伤亡 2 驾驶车辆意外交通事故(被动伤害)没有按规范设置安全标志,施工人员没有穿反光衣及戴安全帽等被其他行驶车辆撞击伤亡;夜间作业、或早出晚归,项目施工地点多、远,驾驶 时间超长,导致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 搬运设备、 材料 运输、搬运违章 运输设备、材料途中人货混装;起重吊物、设备 搬运操作不当,导致物体打击伤害 4 施工测量野兽袭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毒蛇等毒猛兽攻击 5 施工测量作业环境存在毒气井下、或其他封闭环境存在有毒气体,无防范措施导致人员伤亡 6 管道光/电 缆布放 A:井下作业,井面无保护措施 B:作业环境存在毒气 C:井内存在易燃易爆气体 A:井下作业井口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措施或留人 值守,井上坠物造成打击伤害 B:在井下作业前,没有对井下进行有毒气体的测 试,未用鼓风机鼓风,导致人员中毒 C:在井下作业前,未对井下进行检测,作业过程 燃气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7 管道光/电 缆布放 井内存在易燃易爆气体作业过程燃气爆炸,造成光缆、电缆中断 8 敷设埋式光 电缆 直埋式光/电缆路由旁存在着 现有光/电缆或其他地下管线 设备 开挖光电缆沟坑时,挖断现有光/电缆或其他地 下管线设备 9 敷设埋式光 电缆 管坑靠近现有危险市政设施 开挖位置附近已敷设供排水、燃气、电力线缆等 地下设施,造成设施破坏或人员伤亡 10 立杆A:电力线路下进行立杆作业 B:倒杆 A:电力线路下进行立杆作业,导致人员触电事故 B:不打拉线保护、立杆深度不够;立杆没做打拉 线杆倒伤人 11 立杆立杆开挖范围存在重要光/电 缆或其他地下管线设备 立杆开挖时挖断重要光/电缆或其他地下管线设 备 12 布放架空光 电缆 A:三线交越触电伤害环境 B:其他高空触电伤害环境 C:高空扔掷工具材料 D:高空作业无可靠安全防护 E:高温环境超负荷工作F:特 种高空作业无证上岗 A:上杆作业前未进行验电,在“三线交越”作业 时,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造成触电伤害 B:线缆带电、雨季和潮湿环境下带电作业等其他 高空作业发生触电伤害 C:扔掷工具、材料时砸伤施工人员 D:高空作业未按照要求佩戴好安全带、没有采取

居家环境安全评估量表 Microsoft Word 文档

居家环境安全评估量表 居家基本资料: 居住地点市(州)县(区)街社区号住宅类型: 屋龄:年 5.12地震影响程度:全倒半倒无影响其他65岁或以上:位家中是否有行动不便的人:无有 居住情形:三代同堂二代同堂独居其他 自觉居家环境安全:没感觉不好普通良好 曾经在家中跌倒过的案例(原因):无有 一.整体分数备注 0 1 2 3 0:没有1:不好 2:普通3:良好 1.照光够明亮,方便老人可以看清屋内物品及家具、通道等位置。。。1.白天需要开灯光才够明亮,但通常则不开灯 2.白天需要开灯光才够明亮,但通常则不开灯 3.白天不需要开灯,照光就够明亮 2.屋内的电灯开关都有明显的特殊设计(例如:有开关外环显示澄或萤黄贴条1.无明显特殊设计 3.有明显特殊设计 3.光线强度不会让老人感到眩晕或看不清物品位置1:光线较弱,看不清物品 2:光线较强,使人感到眩晕 3:光线强度适中,使人眼睛舒适且能看清楚物品 4.若有小地毯,小地毯内有牢固的防滑底垫1:无牢固的防滑底垫3:有牢固的防滑底垫 5.若有小地毯,固定地毯边缘1:无固定地毯边缘 3:有固定地毯边缘 6.地板铺设不反光且防滑的材质1:铺设反光且不防滑的材质2:铺设不反光或防滑的材质3:铺设不反光且防滑的材质

7.走道装设有护手或安全绳可协助老人行动1:未设有护手或安全绳3:设有护手或安全绳 8.交通重线保持80-90公分。(大约为胸口至手指指尖之距离)1:80cm以下 2:等于80cm 3:80~90cm之间 注:此交通重线为房屋大门进出口 9.家具(椅子、茶几等)足够坚固,可在倚靠它协助行动时可以提供支持。1:不够坚固且不能提供支持3:足够坚固且能提供支持 10.家具(椅子、茶几等)边缘或转角处光滑无直角突出(圆弧形),不易绊倒人。1:尖锐直角,易绊倒人3:圆弧形,不易绊倒人 11.家中老人常使用的椅子高度(质地较硬)可使其容易起身及坐下,并配有护手以协助移动。1:椅子高度不适合老人起身坐下且无护手 3:椅子高度适合老人起身坐下并配有护手 12.老人所需使用之设备(如轮椅、拐杖、半拐杖、助行器等)都放在固定位置方便使用1:未放在固定位置3:放在固定位置 13.以上这些设备(如轮椅、拐杖、半拐杖、助行器等)都能被老人在所有场所安全使用 14.运用对比的素色(非花色、波浪或斜纹)区分门内、楼梯及高度的变化。(黄色和白色不易分辨,应避免)1:未做对比区分3:有对比区分 15.无高度与地面落差太大的门槛1:落差超过10cm以上2:落差在10cm以内3:无落差(0cm平的) 16.固定延长线与电线1:无固定且易绊倒人 3::固定且不易绊倒人 17.门距够宽,可让老人容易进出1:宽度在90cm以下 2:宽度在90~100cm之间3:宽度在100cm以上 18.门吧采用T形把手。1:不采用T形把手 3:采用T形把手 :19.走到宽度维持在150cm以上,并维持畅通(方便轮椅在走道上有回转空间)。1:宽度在150cm以下2:宽度等于150cm 3:宽度在150cm以上 二、浴室分数备注 *浴室与厕所分开*厕所设置在外面*到浴室的通道能无障碍行动。0 1 2 3 0:不有1:不好 2:普通3:良好

信息技术设备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规范

信息技术设备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规范 (ISO27001-20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公司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公司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公司员工应根据公司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公司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公司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公司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公司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公司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公司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公司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安全区域的划分与管理参见《物理安全区域管理细则》。 第八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公司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公司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公司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九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一)物理控制措施 1、机房的门禁系统必须启用,任何人都必须刷卡后才可进入机房; 2、出入机房必须登记《机房出入登记表》,记录姓名、出入时间、事由等; 3、一段时间内不会频繁进入的机房应上锁,需要时由运维人员开启进入工作,并确保办公完成后锁好; 4、机房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在所有安全区域的工作均应接受监督或监控。 (二)合同方及第三方

应用系统安全策略

应用系统安全策略 1 高效的认证机制 登录验证机制:登录时需要输入系统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连续输入错误次数达到系统设定的次数,系统将锁定该用户账户,只有通过系统管理员才能进行解锁重置。同时,系统支持用户安全卡(USBKEY)管理机制,利用软件电子钥匙的方法,只有持有该电子钥匙的用户才能正常启动客户端软件或Web 插件,再配合加密的用户名密码对,通过双重措施保障用户访问的安全。管理人员访问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时都将进行身份认证,认证信息采用128位的DES加密处理,以判断用户是否有权使用此系统。认证系统对用户进行安全认证,身份验证的资料来源于集中规划的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着视频监控系统所有用户的身份资料。系统应具有独特的用户名与MAC地址绑定功能,能够限定某一用户使用唯一指定的终端观看其权限范围内的视频信息,避免该用户名、密码被盗后,通过其它终端访问系统造成视频信息泄露,同时也可有效地监督用户的工作行为,防止非正常场所观看秘密视频信息。 2 严格的权限管理 授权机制:系统应提供完善的授权机制,可以灵活地分配给用户可以查看的监控点、可执行的功能模块、可执行的具体功能等。用户只能查看权限范围内的监控点和执行被授予的功能。管理人员登录到监控系统后,可以对监控点的设备进行管理和配置、实时查看监控点的视频图像、录像日程安排,管理、查看和检索保存在存储系统中的视频文件。系统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记录了各个管理人员对各监控点的使用权限,权限管理系统根据这些数据对用户使用权限进行管理,并对用户使用界面进行定制,使用户只能管理和使用具有相应权限的监控点的设备和视频文件,而不能随意查看,甚至管理其它监控点的设备和视频文件,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同一用户名在同一时间内,系统可严格限定只能有一人登陆使用系统,防止某一用户名和密码泄露后,其它人访问监控系统,造成视频信息泄露。 3 完善的日志管理 系统详细记录用户登录、登出、控制视频、浏览视频等重要操作日志,便于查询和统计;同时,在系统产生故障时,可以通过系统日志信息,作为分析、处理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 4 软件监测技术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新编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及所辖分、支行。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我行员工应根据我行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我行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我行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我行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我行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我行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我行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我行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安全区域的划分与管理参见《物理安全区域管理细则》。 第八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我行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我行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我行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九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安全方案

第二章系统安全的需求分析 本章从数据安全和业务逻辑安全两个角度对应用系统的安全进行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保密性需求、完整性需求、可用性需求三部分;随后对业务逻辑安全需求进行了分析,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交易重复提交控制、异步交易处理、交易数据不可否认性、监控与审计等几个方面;最后还分析了系统中一些其它的安全需求。 2.1 数据安全需求 2.1.1 数据保密性需求 数据保密性要求数据只能由授权实体存取和识别,防止非授权泄露。从目前国内应用的安全案例统计数据来看,数据保密性是最易受到攻击的一个方面,通常表现为客户端发生的数据泄密,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账户信息、登录信息等的泄露。在应用系统中,数据保密性需求通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客户端与系统交互时输入的各类密码:包括系统登录密码、转账密码、凭证查询密码、凭证交易密码等必须加密传输及存放,这些密码在应用系统中只能以密文的方式存在,其明文形式能且只能由其合法主体能够识别。 以网银系统为例,在网银系统中,通常存有四种密码:系统登录密码、网银转账密码、柜面交易密码及一次性密码。系统登录密码用来认证当前登录者为指定登录名的合法用户,网银用户的登录密码和网银转账密码由用户在柜面开户时指定,用户在首次登录网银系统时,系统必须强制用户修改初始密码,通常要求长度不得少于六位数,且不能是类似于111111、1234567、9876543等的简单数字序列,系统将进行检查。 网银转账密码是指网银系统为巩固用户资金安全,在涉及资金变动的交易中对用户身份进行了再认证,要求用户输入预设的密码,网银交易密码仅针对个人用户使用,企业用户没有网银交易密码。建立多重密码机制,将登录密码与网银转账密码分开管理,有利于加强密码的安全性。由于用户在使用网银时每次都必须先提供登录密码,故登录密码暴露的机会较多,安全性相对较弱;但登录网银的用户并不是每次都会操作账户资金的,所以专门设定网银转账密码可加强账户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范本 - 制度大全_1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范本-制度大全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范本之相关制度和职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 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及所辖分、支行。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我行员工应根据我行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我行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我行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我行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我行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我行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我行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我行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安全区域的划分与管理参见《物理安全区域管理细则》。 第八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我行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我行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我行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九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一)物理控制措施 1、机房的门禁系统必须启用,任何人都必须刷卡后才可进入机房; 2、出入机房必须登记《机房出入登记表》,记录姓名、出入时间、事由等; 3、一段时间内不会频繁进入的机房应上锁,需要时由运维人员开启进入工作,并确保办公完成后锁好; 4、机房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在所有安全区域的工作均应接受监督或监控。 (二)合同方及第三方 1、要在主要出入口处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 2、在显眼处佩戴我行发出的临时出入卡或访客证。 (三)我行工作人员的控制措施 1、我行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显眼处佩带胸卡;

核心系统安全策略

新核心系统安全策略 XX银行信息技术部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编辑和传播! 1

目录 1. 核心业务系统-应用和业务安全控制和管理策略 (3) 1.1 系统核算风险控制 (3) 1.2 访问控制 (3) 1.3 人员控制 (3) 1.4 业务控制 (4) 1.5 资源控制 (5) 1.6 数据安全 (5) 1.7 预警与保护 (5) 1.8 审计要求 (6) 2

1.核心业务系统-应用和业务安全控制和管理策略 1.1系统核算风险控制 系统核算风险控制经过“经办-复核-授权-后督”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管理柜员对超过前台柜员权限的业务进行复核或授权;管理柜员与前台柜员要分工明确,不能交叉操作;后督中心采取“分行集中监督、档案光盘微缩、凭证统一保管”的管理模式。 1.2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指基于部门或应用管理员定义的访问权限。具体要求如下:访问权限、交易权限、交易额度限制等可以通过参数进行配置。可以有效地控制权限的颗粒度,其最细的控制可到界面的某个交易,并且为不同帐户的授权必须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即只为不同操作员用户赋予其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且支持自动初始化用户鉴权信息,仅显示用户所拥有使用权限的功能菜单及信息展现。支持基于角色画面访问以区分不同类型的操作。支持多级授权机制。所有的交易授权可采用刷卡方式或指纹方式完成。支持柜员、机构、终端绑定功能。屏蔽客户端使用Ctrl+N等快捷键等方式重复登录。 1.3人员控制 操作员角色由总行统一定义。管理中心对前台柜员身份进行分层管理,系统严格管理柜员的身份,每个柜员都有一个唯一柜员号,并终身使用该号码。柜员自己管理自已密码。此密码口令经加密后在系统中存储,不可查询。只有本人才能修改口令。密码遗忘后须经相关审批流程 3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我行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XX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行及所辖分、支行。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我行员工应根据我行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我行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我行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我行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我行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我行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我行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我行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安全区域的划分与管理参见《物理安全区域管理细则》。 第八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我行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我行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我行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者允许)。 第九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一)物理控制措施 1、机房的门禁系统必须启用,任何人都必须刷卡后才可进入机房; 2、出入机房必须登记《机房出入登记表》,记录姓名、出入时间、事由等; 3、一段时间内不会频繁进入的机房应上锁,需要时由运维人员开启进入工作,并确保办公完成后锁好; 4、机房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在所有安全区域的工作均应接受监督或监控。 (二)合同方及第三方 1、要在主要出入口处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 2、在显眼处佩戴我行发出的临时出入卡或访客证。 (三)我行工作人员的控制措施 1、我行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显眼处佩带胸卡; 2、我行工作人员调离我行时,其实际进入权也同时相应取消; (四)审查访问 科技信息部应定期(每三个月)审查访问我行中心机房的人员名单并将进出权过期或作废的人员从名单上划掉。 (五)外部和环境威胁的安全防护 1、机房建设应符合GB 9361中A类安全机房的要求; 2、危险或易燃材料应在离安全区域安全距离以外的地方存放。大批供应品(例如文具等)不应存放于安全区域内; 3、恢复设备和备份介质的存放地点应与主场地有一段安全的距离,以避免影响主场地的灾难产生的破坏; 4、应提供适当的灭火设备,并应放在合适的地点。 第十条交接区安全 (一)我行应设立交接区,同时:

应用系统安全方案设计与实现

应用系统安全方案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应用系统安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系统;安全;方案设计;实现 1、前言 21 世纪生活,全球向网络化发展,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Internet,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安全策略是指一个系统工作时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则的精确规范。它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在对特定的系统进行彻底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切实的策略。安全策略的内容应该包括系统安全隐患的分析以及应对的措施。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应用系统安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2、网络安全方案总体设计原则 网络安全方案总体设计原则为:第一,综合性、整体性原则。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网络的安全及具体措施。安全措施主要包括行政法律手段、各种管理制度以及专业措施。一个较好的安全措施往往是多种方法适当综合的应用结果。一个计算机网络,包括个人、设备、软件、数据等。这些环节在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作用,也只有从系统综合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分析,才能取得有效、可行的措施。第二,需求、风险、代价平衡的原则。对任意网络,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对一个网络进行实际的研究,并对网络面临的威胁及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然后制定规范和措施。第三,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主要是指网络安全问题应与整个网络的工作周期同时存在,制定的安全体系结构必须与网络的安全需求相一致。安全的网络系统设计及实施计划、网络验证、验收、运行等,都要有安全的内容及措施。第四,易操作性原则。安全措施需要人去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其次,措施的采用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五,分布实施原则。由于网络系统及其应用扩展范围广阔,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及应用的增加,网络脆弱性也会不断增加。一劳永逸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是不现实的。第六,多重保护原则。任何安全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都可能被攻破。但是建立一个多重保护系统,各层保护相互补充,当一层保护被攻破时,其它保护仍可保护信息的安全。第七,可评价性原则。如何预先评价一个安全设计并验证其网络的安全性,需要通过国家有关网络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的评估来实现。 3、应用系统安全体系结构 具体的安全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物理安全、网络平台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和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和安全管理。第一,物理安全。可采用多种手

城市环境物理 (1)

建筑日照与太阳辐射 一、日照的作用与建筑对日照的要求 1、争取日照:卫生、取暖、干燥、增强建筑物的立体感。 2、避免日晒:防室内过热、防眩光、防物品损坏或起化学反应。 二、日照标准(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1、日照时间 (1)住宅应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宿舍应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小时。 (2)托儿所、幼儿园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医院、疗养院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 2、日照面积 太阳光直射到室内地面的面积为0.4m2/人。 三、遮阳条件 1、室内气温t i>29℃。3、阳光入室深度大于0.5米。 2、太阳辐射强度I>280W/㎡。4、阳光照射室内时间超过1小时。 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条件时一般在建筑设计时应采用遮阳措施,标准高的建筑只要具备前两条即设遮阳。 四、地球运行的基本知识及四季的变化 五、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概念 1、太阳高度角h s。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日出日落时h s=0;正午时h s最大。 2、太阳方位角A s ——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正南方向的夹角。规定:以正南点S为零点,上午为负,下午为正,即逆时针向东取负,顺时针向西取正。 3、华南地区一般可按十月中旬9时~15时的太阳位置数据设计遮阳。 六、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计算 1、太阳高度角h s sin h s=sin?·sinδ+cos?·cosδ·cosΩ (1) ?——地理纬度,即地球上的观测点P和地心O连线(垂线、法线)PO与赤道面的夹角。0°≤?≤90°。 (2) δ——赤纬角,即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面所夹的圆心角。从赤道面算起,向北为正,向南为负。—23°27 ’≤δ≤23°27 ’。 (3) Ω——时角。地球自转一圈360°为一天24小时,因此每小时的时角为15°,即Ω=15n=15(t —12)。其中n为方位时间,正午取零,午前取负,午后取正。t为常规时间或通用时间。 2 3、日出、日落的时间t及方位角As令(h s =0) cosΩ = —tg?·tgδt = Ω/15+12 cosAs =—sinδ/cos?(Ω、As:日出取负、日落取正) 4、正午的太阳高度角h s (令Ω= 0) h s=90°—(?—δ) (当?≥δ时) h s=90°—(δ—?) (当?<δ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