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焦虑症

大学生焦虑症
大学生焦虑症

焦虑症在现代的社会中已经成了并不陌生的一种疾病,焦虑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焦虑症的发病于普遍人群,大学生也不例外,但是,大学生焦虑症也二分多种表现形式,比如,社交焦虑症,学习焦虑症,考试焦虑症,就业焦虑症等,这些都是大学生焦虑症的表现。那么广州协佳医院精神科室主任王颖就大学生的这几个焦虑症的表现进行了讲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社交焦虑症:大学生社交焦虑发展到极端就是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怖症。表现为情绪上的紧张、不安、担心甚至害怕,还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如:心跳加快、出汗、脸红、发抖、呼吸困难、尿频、尿急等生理表现。行为上还伴有回避。不敢与其他朋友进行交流沟通等。

考试焦虑症:面对考试,很多大学生在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复习过的内容也想不起来了,急得浑身出汗,心慌意乱,勉强交了试卷,考试成绩失败。考试焦虑为中心的心理障碍,伴有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于心理负担太重,压力太大。

就业焦虑症: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中会碰壁,找工作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强,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是正常的,轻度的焦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潜能,使自己产生紧迫感,从而更努力地寻找就业机会。可是一旦焦虑过度,上升到“焦虑症”就应该及时给予关注和心理干预,以免病情加重,导致过度失望带来的郁闷和焦虑,产生过激行为,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而影响。

以上几种都是大学生焦虑症的表现,其实大学生焦虑症就是焦虑症

的一种特殊表现,大学生焦虑症的发作时心理障碍问题,如果不把这中更焦虑重视起来局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危机,所以,一旦发现在自己或者周围的人得了焦虑症,要及时的到相关的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以免给自己造成严重的影响,最后,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的身体。

心理课考试焦虑优秀教案

《中学生该如何应对考试焦虑》教案设计 一、【教案理念】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学生考试的发挥和身心健康,阻碍学生的学习成长。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焦虑,培养良好的学习观念是十分必要的。本课程运用了体验式教案理念,以学生主体,让学生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受,使其加深印象。 二、【教案对象分析】 在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中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对于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逐渐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模式以及考试的规律,而且面对着即将到来的紧张的高三。高二群体的学生也许在一次次的考试中已经滋生了考试焦虑症,而且高二学生对高三理解基本是为每天的摸底考试以及神圣又可怕的高考,所以他们对已有的考试和即将面对的考试会有以一定的焦虑。但他们的这种焦虑又常常因为还没到高三而不被重视。通过帮助高二学生了解考试焦虑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使他们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考试焦虑,如何应对这种不良情绪,从而为高二的学生即将紧张的高三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教育教案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考试焦虑症的表现、形成原因、考试焦虑的双重性以及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2.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压力、考试焦虑问题的能力;学会调节自己,以恰当的紧张程度对待每一次考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使学生保持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 四、【教案重点】 如何让学生理智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是学偶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许多学生存在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扭曲青少年的心灵,造成很多心理问题,所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理智地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一部分中,本课设置了情景体验,案例分析和模拟辩论赛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为主,让体验式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可接受度。模拟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对考试焦虑有了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 五、【教案难点】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自己学会克服考试焦虑? 针对这个教案难点,本课采用了体验式教案模式,让学生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受,使其加深印象。 1.本课通过学生自主分析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内部以及外部的原因,让学生 思考考试焦虑的真正原因,在实际解决中,做到有的放矢,从源头解决问题。 2.通过案例分析,有事例为证,让学生重视这个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3.克服考试焦虑的措施是由学生主动思考再汇集,整理的,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代表性,学生也更易接受。 六、【教案方法】 1、讲述与讨论 2、模拟情景 3、模拟辩论七、【教案用具】视频,录音。 八、【教案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我进入课室,手里拿着一叠试卷,严肃地跟同学们说:“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是考试,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立刻收拾好东西,考试过程中不能说话,交头接耳等。这次考试是突击考试,更能检查你们的真实水平,这次的成绩我会严格记录,同时通知家长……..我在学生的一片哗然声中强调了本次考试,学生噪声不止,我播放了平时正式考试的“考试注意事项”的录音。大家显得很紧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当前影响大学生焦虑的一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从焦虑中走出,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并且可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形成原因应对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心理越来越增加,它不但影响个人的成败,同时也关系于个人的行为适应与心理健康,使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与研究这个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一定比例上的高校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焦虑问题,探索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效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充实、和谐、主动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焦虑的形成原因

(一)适应困难。因生活和学习适应困难而产生焦虑,这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大学生远离家乡和亲朋好友,异地求学读书,失去了父母亲友的直接呵护和疼爱,原来的依赖心理一下子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大学生还面临着一种对当地文化适应的问题,尤其是来自异地的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也是促使焦虑产生的又一原因。学习内容上,老师课堂上讲的不多,课下自己要自学的内容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时间支配上,学校除了一天安排的几节课,其余时间有学生支配,而一直习惯与被老师安排的大学生,不会支配自己的时间;学习方法上,习惯于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心理焦虑,并伴随各种紧张症状,尤其会出现特定的考试焦虑现象。 (二)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出现的北大才子卖猪肉事件,广州数千名大学生争抢卖猪肉工作事件等,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农村普遍出现了关于大学生卖猪肉的各种负面舆论,造成很多人认为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如“读大学没用”等舆论。严重伤害了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无用、无能、对不起父母。这种焦虑普遍存在大学生的心里。而舆论导向过多、过频的转向,甚至前后矛盾,则更使得大学生不知所措,增加其焦虑心理的发生。 (三)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失调是大学生心理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心理学上,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中,

大学生焦虑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段琳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得到完善,但部 分学生的适应能力减弱,大学生焦虑成为了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影响因素需要探究,以找 出合适的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焦虑状况给与适当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焦虑影响因素;焦虑应对策略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一、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 焦虑和焦虑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上学费用的增高,学业竞争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困难等给大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压力,大学生已经作为焦虑症表现者的主要群体而备受社会关注。在籍大学生中,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在经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影响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经济困境与生活环境 一方面目前有3.1%的学生表示“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是其目前焦虑的最大原因。进入大学以后,学费、生活费对于生活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中的学生无疑是一笔高昂的费用,沉重的经济负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是不容忽视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心情抑郁、内心焦虑。为了缓解经济压力,部分学生会选择勤工俭学,但勤工俭学会使许多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害怕同学知道,而且勤工俭学会占用学生很多时间,耽误学业。安心的学习和打工之间的矛盾是贫困学生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大学生之中也不乏有很多攀比现象,而有些贫困的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便向家里索要,但看到自己父母辛勤操劳又内心不安,一系列的矛盾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父母对自己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事事考虑周到,而大学生需要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意识,遇事需要自己独立思考与解决,但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远离父母后,生活、学习难以协调,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二)人生目标及价值观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较自由,初入大学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以前大部分事不需要自己规划,只需要按部就班,而现在学习很自由,没有人会干预,会使部分大学生一时迷失了方向,生活和学习目标变的不明确。当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时,问题又会连续出现,应该确立怎样的目标、确立目标后如何进行实践和发展、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合理解决,一系列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会导致大学生内心深层焦虑。上大学以前,由于生活圈子的狭窄,对社会的理解和涉及面受限,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价值观的问题,所以对于价值观的看法也很狭隘。而进入大学后,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妥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价值观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对于自己生活的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 林美玲 【摘要】了解在校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焦虑的现状,以及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1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领悟社会支持与焦虑有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焦虑;心理健康;负相关 1 概述 社会支持被看作是决定心理应激和健康关系的重要的中介因素之一。社会支持具体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目前大致可将社会支持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1]而领悟社会支持则是在研究社会支持的结构成分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相对于实际社会支持而言的。领悟社会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是对可能收到的社会支持的信念(Barrera , 1986;Dunkel Schetter & Bennett,1990) [2]。 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与抑郁、焦虑有很强的相关性,提示个体面对承受着心理压力或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们从心理障碍中走出来[3]。同时,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对焦虑、抑郁程度具有预测作用[4]。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明显的特征。家人、朋友、老师、同学、恋人等社会关系成员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不同于其他群体,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提供的社会条件不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特点不同。社会支持可以使大学生应对压力的勇气和信心倍增,并阻断焦虑转化为抑郁的道路,最终降低了焦虑和抑郁的程度。 大学生在面对各种环境时,需要应对各式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使得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起源、发展、解决和预防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所以,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焦虑的关系将有助于发现、解决和预防大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福州的大学中,实际调查195人,其中理工类84人,文史类111人;男生96人,女生99人。 2.2研究工具 2.2.1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由姜乾金根据Blumenthal 等人(1987) 根据Zimet 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修订的。它包括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7 级计分法,即分为极不同意、很不同意、稍不同意、中立、稍同意、很同意、

小学生考试焦虑的辅导方法

小学生考试焦虑的辅导方法 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小学黄艳钏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不仅成人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连本该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也要承受来自学习、生活的种种压力,其中考试焦虑是小学生最常碰到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是人们在预料到对自己自尊心的潜在威胁、而又自感没能力应付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一提到考试,或越临近考试,许多学生都会显得紧张、害怕,这种反应就是一种考试焦虑状态了。考试焦虑的程度有轻重不同,其成因关键是学生个体自身因素和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本文针对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阐述了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考试焦虑的辅导,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辅导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考试焦虑程度成因辅导方法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表现为程度轻重不一的紧张、不安、害怕、惊恐等。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制约,产生的一种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的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当学生意识到即将面临或正经历的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的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的内心体验。这是学生安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障碍。其表现为考试时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惊慌失措,反应痴呆,思路中断,原来记住的知识回忆不起来,思维的深度、广度及速度发生障碍,严重的甚至会产生休克或发生晕场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对学习和考试有促进作用,它能调动各方面力量处于一种“临战”状态,使学生做好准备,没有焦虑或焦虑过度反倒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但考试过度虑焦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若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会导致学生情绪难以稳定,产生焦躁或抑郁,缺乏信心,影响身体健康。那么,小学生考试焦虑症的表现程度有什么不同?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是什么?采取怎样有效的辅导方法把焦虑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和心理辅导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生考试焦虑症的表现程度不同 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十年多,刚刚结束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一个大循环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及阅读学习相关的研究资料,笔者发现,小学生的考试焦虑表现在学生考前或考场上,其表现程度一般分为三种: 1、轻度的考试焦虑。在考前复习阶段,日常饮食不思,多梦,怕复习不全面、出怪题、偏题,发挥 不出;考试时紧张、心慌、出汗、注意力不集中,但思维正常,考试能进行下去。考试后紧张自然消失,恢复正常。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2篇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2篇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摘要 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 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当前影响我国大学生焦虑的一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从焦虑中走出,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并且可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主要从焦虑的理论、性质、分类、成因、应对方式等方面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并就大学生的焦虑成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对相关的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解决大学生焦虑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 焦虑; 焦虑心理; 形成原因; 应对方式 1. 引言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现代化,在高度工业化都市化的社会中,人际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anxiety)的心理越来越增加,它不但影响个人的成败,同时也关系于个人的行为适应与心理健康,使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与研究这个问题。 焦虑对个人的人格发展至为重要,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

负性的情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 [3]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界对焦虑问题的研究极为重要,尤以临床心理学为然。最早研究焦虑问题的当推心理分析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心理分析的理论即受到心理学界尤其是精神医学的注意,使这个心理分析论的中心概念“焦虑”成为大家研究的主题,如“焦虑的意思与潜意识意义”、“焦虑的标准”、“焦虑发展的因素”、“焦虑的表面与内在的表现”等,而这些研究的结果,也直接影响了心理分析的理论。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一定比例上的高校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前期,由于其生理的发展接近或达到成熟,这为其心理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这并不能说明大学生心理的发展是伴随着生理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的发展滞后于其生理的发展,处于趋向成熟但又不成熟的阶段[3]。刘贤臣报 [4][5]道16%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范瑞泉、陈维清调查的检出率为16.6%,申小莹等的调查显示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18.2%[6]。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焦虑问题,探索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效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充实、和谐、主动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关于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焦虑情绪调查报告 1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绥化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绥化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 2调查工具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一周之内的情绪)

评定项目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有绝 大多数有 1、我感到比往常更加神经过敏和焦虑 1 2 3 4 2、我无缘无故感到担心 1 2 3 4 3、我容易心烦意乱或感到恐慌 1 2 3 4 4、我感到我的身体好象被分成几快,支离破碎 1 2 3 4 5、我感到事事都很顺利,不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 4 3 2 1 6、我的四肢抖动和震颤 1 2 3 4 7、我因头痛、颈痛和背痛而烦恼 1 2 3 4 8、我感到无力而且容易疲劳 1 2 3 4

9、我感到很平静,能安静地坐下来 4 3 2 1 10、我感到我的心跳较快 1 2 3 4 11、我因阵阵的晕旋而不舒服 1 2 3 4 12、我有阵阵要昏到的感觉 1 2 3 4 13、我呼吸时进气和出气都不费力 4 3 2 1 14、我的手指和脚趾感到麻木和刺痛 1 2 3 4 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 2 3 4 16、我必须时常排尿 1 2 3 4 17、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4 3 2 1 18、我觉得脸发烧发红 1 2

3 4 19、我容易入睡,晚上休息很好 4 3 2 1 20、我做噩梦 1 2 3 4 标准分=粗分×1。25 临界值T=50 超过50有明显的焦虑倾向。 3调查对象 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09和10级全体学生人数238人 4调查结论 绥化学院学生焦虑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绥化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一般,具 有正常的焦虑水平。 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664名大学生其总焦虑倾向标准平均分 为38.40,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即8种焦虑倾向标

[大学生,自尊,水平,其他论文文档]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状态焦虑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self-esteem level; depression state; state anxie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s and between arts and science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self-esteem level, depression state a nd state anxiety of undergraduates. Methods 216 undergraduates completed quest ionnaires including Rosenberg(1965) Self-Esteem Scale, Depression Adjectives C heck List, and State Anxiety Inventory. Results Overall, the level of self-est eem of female ungraduates was higher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of males, but the ir anxiety was less obviously than that of males; state anxiety in science was higher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arts; there were siginificant sex difference s between every two factors among self-esteem,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onclus 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s and between arts and science and rel ationships among undergradutes’ level of self-esteem, depression and anxiety. 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国际自尊心理 协会执行理事长布兰登(Branden,2000,2001)认为,自尊是把自己体验为有能力应付基本的生活挑战和应付值得幸福的基本挑战的倾向性,甚至认为“自尊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位于生命的中心。” [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自尊与心理健康(尤其是情绪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比如,自尊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呈高度负相关[2-4]。但 这些研究对抑郁、焦虑等情绪的考察多以特质情绪为指标,测量的是特质性的抑郁和焦虑。众所周知,特质情绪相对稳定,是由变化性较强的状态情绪(或情绪状态)长期积累或过于严重时量变导致质变的结果。那么,自尊水平和状态性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此外,关于自尊与这些不良情绪状态的特点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拟以抑郁、焦虑状态量表为测量工具探讨自尊水平与状态性抑郁、焦虑的特点及其关系,以期补充有关自尊与情绪健康关系的研究资料并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心理学参考。 对象和方法 工具 1. 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SES)中文版。共10道题目,要求被试在“完全符合”到“很不符合”四个等级上评价自己。量表总分是10—40分,分数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其分半信度为0. 78 ,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

考试焦虑量表

考试焦虑量表 【指导语】此量表用于测定初中以上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水平。下列37个句子描述人们对参加考试的感受,请你阅读每一个句子,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感受),在每一题号后()内回答(是或否),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求按实际情况填写,尽可能快些作答,但切勿遗漏。 1、当一次重大考试就要来临时,我总是在想别人比我聪明得多。 2、如果我将要做一次智能测试,在做之前我会非常焦虑。 3、如果我知道将会有一次智能测试,在此之前我感到很自信、很轻松。 4、参加重大考试时,我会出很多汗。 5、考试期间,我发现自己总是在想一些和考试内容无关的事。 6、当一次突然袭击式的考试来到时,我感到很怕。 7、考试期间我经常想到会失败。 8、重大考试后我经常感到紧张,以至胃不舒服。

9、我对智能考试和期末考试之类的事总感到发怵。 10、在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似乎并不能增加我在第二次考试中的信心。 11、在重大考试期间我有时感到心跳很快。 12、考试结束后我总是觉得可以比实际上做得更好。 13、考试完毕后我总是感到很抑郁。 14、每次期末考试之前,我总有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 15、考试时,我的情绪反应不会干扰我考试。 16、考试期间我经常很紧张,以至本来知道的东西也忘了。 17、复习重要的考试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8、对某一门考试,我越努力复习越感到困惑。 19、某门考试一结束,我试图停止有关担忧,但做不到。 20、考试期间我有时会想我是否能完成大学学业。 21、我宁愿写一篇论文,而不是参加一次考试,作为某门课程的成绩。 22、我真希望考试不要那么烦人。

23、我相信如果我单独参加考试而且没有时间限制的话,我会考得更好。 24、想着我在考试中能得多少分,影响了我的复习和考试。 25、如果考试能废除的话,我想我能学得更好。 26、我对考试抱这样的态度:虽然我现在不懂,但我并不担心。 27、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对考试那么紧张。 28、我很差劲的想法会干扰我在考试中的表现。 29、我复习期末考试并不比复习平时考试更卖力。 30、尽管我对某门考试复习很好,但我仍然感到焦虑。 31、在重大考试前,我吃不香。 32、在重大考试前我发现我的手臂会颤抖。 33、在考试前我很少有“临时抱佛脚”的需要。 34、校方应认识到有些学生对考试较为焦虑,而这会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 35、我认为考试期间似乎不应该搞得那么紧张。

论文开题报告大学生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分析

教 育 研 究 方 法 院系:政治与公共管理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0907114023 姓名:牛晶晶

大学生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分析 一、课题来源及设计(研究)意义 1、课题来源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与核心期刊中有关研究课题的结合,首先当代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心理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在校园生活中,由于各种新观念的迅速更新,认知能力变差,竞争激烈,缺乏理性,危机感不断增加,以及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的原因,使处于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高校应加强教育和领导,认真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服务,这是我们学校乃至社会、家庭、个人和其他集体应该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有待我们进一步关注和认识了解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上,现在也已经有很多先进工作者和相关学者对此做过一些研究,但都是比较零散的片面的论述,为了我们能够更好更具体全面的对其进行了解和分析,我选择了这个课题来作为我的论文题目。本课题就大学生中存在的焦虑心理问题、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 2、课题研究意义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高校规模不断扩张,大学生人数迅猛发展,但他们仍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他们是否能够成为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教育者广泛关注与重视,每年在一些高校里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

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总结了大学生常见的五种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激动易怒、压抑苦闷、抑郁消沉、虚荣嫉妒等。并针对不同的情绪问题给出相应的调适策略,以帮助部分大学生及时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问题;对策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由于个人成长、环境改变、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面对自己情绪的变化更是经常感到不知所措。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均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健康。本文总结了大学生常见的五种情绪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帮助部分大学生及时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 一、焦虑 焦虑是当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产生的一种由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焦虑是人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人的警觉、集中注意力、激发斗志,是有利的。而过高焦虑使大学生内心感到紧张害怕、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记忆力减弱,同时常常伴有头痛、心律不齐、失眠、食欲不振及胃肠不适等身体反应。 要减轻或避免焦虑困扰,大学生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 一是放下包袱、轻松上路。易为焦虑感困扰的大学生,常常在头脑中固守着许多不恰当的观念和想法,而且深信不疑,结果使自己像负重行路一样,疲惫不堪。比如认为自己决不能失败或认为一旦发生了某件事(退学、失恋)就全完了等。类似的观念和想法使得他们过分注重事件的成败结果,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无限夸大,心理压力太重。因此要先丢开或改变这些观念,放下包袱,才能放松心情、轻松上路。 二是当机立断、积极行动。对于正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来说,解除焦虑感的最好办法是衡量利弊得失后当断则断,不再犹豫。大学生在面临选择和困难时,应勇敢正视、积极行动,并认识到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在行动中体会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快乐和自信。 三是动静结合、身心放松。身心放松可以使人心境安宁、平静,排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焦虑感。身心放松有多种方式,大学生可以采用动静结合、一张一弛的办法,即把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想像法、音乐法等静态调节方式结合起来,既在运动中释放出紧张的情绪,使人身心舒畅、精神焕发,又通过想像放松、音乐调节平静心情,排除杂念,从而达到解除焦虑、有益身心的目的。 二、激动易怒 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一再受阻、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激烈情绪反应,程度可以从不满、生气、愠怒、激愤到暴怒,特别是当人们认为他所遭受的挫折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或是被恶意造成时,最易产生愤怒情绪。愤怒对人的身心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愤怒会使人的自制力减弱或丧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做出不理智的冲动行为,如打架斗殴、毁损物品等。 要克服激动易怒的不良情绪,大学生应该做到: 第一,加强修养。大学生应认识到发怒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和招来别人的敌意和厌恶,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开阔的胸襟宽容体谅他人,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并建立真诚的友谊。 第二,冷静克制。在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即将动怒时,要用理智和意志控制冲动的情绪,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摘要:本研究访谈并测试了70名医学类院校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负性情绪体验和处理负性情绪所采用的调节策略。结果表明,被试体验的愤怒较多,悲伤较少。使用的问题解决策略、被动调节策略较少,主动调节策略较多。被试的悲伤与愤怒成显著负相关,抑郁与焦虑成显著正相关,问题解决策略与主动情绪调节策略、被动情绪调节策略负相关显著。焦虑在问题解决策略与抑郁状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被试平均焦虑水平未达到临界值50,平均抑郁水平为轻度抑郁。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调节策略焦虑抑郁 焦虑、抑郁属于复合情绪,焦虑是由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等基本情绪复合而成。抑郁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的一种心境障碍。当前,大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常以焦虑、抑郁等形式反映出来。调查显示,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焦虑、抑郁症状的矫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国内关于大学生抑郁、焦虑状况的研究层出不穷,并不断把这两种情绪状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任红漫(2007)研究表明高职生的焦虑、抑郁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显著相关,因此塑造健康的个性是降低焦虑、抑郁,减少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丁琰等人(2007)采用Zung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人总共占21.79%,男女生在SAS SDS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韩立娟等人(2010)研究发现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及其各因子有显著正相关。宋晓燕等人(2011)考察了大学生无聊倾向、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发现焦虑、抑郁、无聊倾向关系密切,焦虑通过抑郁影响无聊倾向。周科慧等人(2007)分析了大学生日常应激状况以及抑郁、焦虑水平,探明了日常应激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日常应激对大学生的抑郁及焦虑有预测作用。张亭亭等人(2008)研究表明焦虑与抑郁之间也有显著正相关,而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各因子的相关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应对方式作为生活事件与焦虑的中介变量,在应激过程中,与生活事件协同作用于焦虑,中介效应显著。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抑郁、焦虑综合了多种负性情绪,而大学生们对这些负性情绪体验能力如何,又是怎样去调控这些负性情绪?类似这样的研究比较缺乏。本研究从基本负性情绪体验入手,进而探讨抑郁、焦虑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这种从情绪本身出发来研究焦虑、抑郁状态,更能详实地理解产生抑郁、焦虑状态的原因,为处理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考试焦虑案例分析

考试焦虑案例分析 考试焦虑案例分析 某同学,平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正如该生自己述说的:进入初三,情况发生了变化,学校的要求高了,家庭的希望大了,心理不知不觉就变得沉甸甸的,总怕自己考不上重点高中。从进校门的第一天,这位同学学习就相当刻苦,家里也从来不会让他干活,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可是每次考试前一天她就开始紧张,怕考不好,总是复习到很晚,睡觉时也睡不着。进入教室手发抖、出汗、心慌、总想上厕所。一拿到试卷,一旦有不会的题就大脑一片空白,明明会的东西也全都忘光了,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他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唯恐出现失误,对不起学校和老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自己的努力。可是他越紧张越考不好,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办。考试的分数象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久久不能搬去。无疑,对学习和健康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他有时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不能自拔。 分析诊断

这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考试焦虑症也称测验焦虑,是指在一定的应试测验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映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在考试前后或考试中,经常出现情绪高度紧张、全身恐慌、胸闷、头昏,无法抑制自己焦虑的情绪,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原来复习过的知识考试时回忆不起来。严重的还伴有口干、恶心、呕吐、手指哆嗦、睡不好、吃不好,腹泻等症状。该生有很强的自尊心,一心期望在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在考试受挫之后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例如该同学考试前一天就开始紧张,并且晚上睡不找觉,一进考场手发抖、出汗、心慌、总想上厕所。一拿到试卷,一旦有不会的题就大脑一片空白,明明会的东西也全都忘光了。 考试焦虑调节方法 1、端正考试动机,调整期待水平 在考试还未来临就惶惶不可终日,带着强烈的求胜动机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去复习、考试,结果情绪焦虑程度越积越强烈,临场发挥时事与愿违。因此,学生要将考试动机调整到适当的水平,期待水平过

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文档资料

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 基金项目]本文系滨州学院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科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 BZXYRW20050)7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复杂。面对着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的过高期望,每名大学生都经历着学业的加重、人际关系的障碍、升学就业的困惑、青春期的烦恼等问题的困扰。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极其严重地影响到了其健康成长。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焦虑的成因,及时予以调整,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调适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大学生心理焦虑综合症的成因分析 焦虑是一种在困难、挫折、打击面前出现的,包括自尊心 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意外事件的打击、失败感和愧疚感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焦急、郁闷、忧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状态。 大学生心理焦虑是指受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或意外事件的打击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和紧张、痛苦和愤懑,甚至会使人灰心失望、痛不欲生、精神崩溃、一蹶不起,逐渐郁积为焦虑综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1.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焦虑。入学后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面对新的集体、

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有些学生茫然无措,产生失落感、压抑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 2.由于自我认知失调而产生的郁闷焦虑。有些学生在中学 时多是学业上的成功者,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为自己设立过高的目标,对自我的认识往往高于实际或别人的评价,由此产生自傲心理,表现为清高自傲,或盛气凌人,或过分地争强好胜。当这些学生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时,强烈的自尊与失落相冲突,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消极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缺少安全感和自信心,表现为胆小退缩或自我封闭。 3.由于学业负担过重而产生的学习焦虑。面对着社会、家 庭、学校和自身的过高期望,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有的同学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出现了学习焦虑。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理解力减弱,记忆力明显下降;晚上难以入眠,大脑昏昏沉沉;整天心慌意乱,茶饭不思,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下滑、精神上焦虑不安等。 4.由于难以协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社交焦虑。人际关系已 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问题,由于大学生身处异地,更渴望交往。但如何与来自天南海北,具有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修养和个性各异的同学交往,有的学生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冲动、急躁、嫉妒、猜疑、社交恐怖等现象,随之出现难以排解的焦虑感、压抑感、孤独感。 5.由于交友心理困惑而产生的情感焦虑。青春期的情绪和 情感不稳定,使大学生渴望被爱和被异性关注的情感难以遏制,他们找异性伴侣,谈情说爱几乎成为时尚。但在现实中,他们往往对爱情的本质理解不深,加之影视、网络等对性爱的过度渲染以及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个别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和对待爱情与友情、爱情与学习的关系。诱发出的心理冲突导致情感焦虑,一旦失控,就会以病态的、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

大学生总是焦虑怎么办

大学生总是焦虑怎么办 想要知道总是焦虑怎么办,需要先知道它是什么,焦虑是指由于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内在冲突,进而引发非理性的忧虑。弗洛伊德在早期和晚期提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焦虑理论。他在早期的时候,认为焦虑是由于性本能转变而来的,而且“力比多”能量的释放受到阻碍时,个体就会表现出焦虑性神经症。到了晚期,由于发现不同的冲动往往产生同样的焦虑,因此RSHWHO渡氧是有效解决方案,实验数据表明有效改善由压力引起的各种紧张状态改善37%,身体疼痛改善54%,记忆力和注意力状况改善46%,睡眠改善21%,情绪改善74%,人际关系改善32%,体重控制改善42%。在晚期的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焦虑的根源而并非本我,而且由于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影响,他把焦虑分为现实焦虑、神经症焦虑和道德焦虑三种类型。 人本主义焦虑观: 人本主义的焦虑研究是站在存在主义立场上的,认为焦虑是人的存在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是由人的内在冲突引发的情绪反应。罗洛·梅把焦虑划分为正常焦虑和神经病焦虑。在《心理咨询百科全书》中车文博认为:焦虑尚无精确定义,大体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人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情绪状况。国内关于焦虑情绪的研究有许多,如李积萍的《大学就业焦虑问题研究综述》、《对大学生运动员运动焦虑的研究》等。研究显示RSHWHO渡氧的主要功能: 1、提高睡眠质量:可作用于人体自然的激素循环,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由于焦虑导致的失眠,使睡眠深沉,醒后神清气爽。 2、镇静、安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定的作用,在情绪激动时可安定神经,在疲劳时则能帮助恢复精神。神经衰弱、心情不安而睡不着或头痛时可尝试补充。 3、保护消化系统和心脏:缬草根部所含的缬草环氧三酯可帮助缓解痉挛及疼痛,有助于缓和神经性的消化不良、胃痉挛或肠炎。此外,它还有保护心脏、降低血压的功能。 大学生性别在焦虑各个层次的影响及调适建议: 在不显著的情况下中度焦虑情绪没有差异,中度焦虑情况下,女生焦虑大于男生,也就是说女生焦虑程度是要比男生大一些的。要克服焦虑,最好的办法便是找回自信、提升自信,自信有助于我们摆脱焦虑。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其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事的能力是令人怀疑的,加大了失败的可能。其次要学会放松自己,让自己从焦虑的情绪中走出来。每天学习之余,放松自己,去跑跑步,不但锻炼身体,也可以让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办法。第三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无论提高学习效率还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都需要我们拥有饱满的精神。

当代中国大学生焦虑程度与自杀倾向调查研究

应用伦理学研究课题: 当代中国大学生焦虑程度与自杀倾向调查研究课题背景与文献回顾: 当代中国有关大学生焦虑与自杀的问题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每年在中国大学生中都会发生许多起学生或老师的自杀事件,2004 年至2006 年的3 年间,仅北京高校就有43 名学子自杀;2005 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案件116 起,其中83 人死亡,33 人存活, 自杀死亡率71.6% 。但国内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并不多,有关文献基本都发表于2000 年以后,可见进入21 世纪后,大学生焦虑问题才真正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这些与大学生焦虑问题有关的文献中,一部分研究者关注的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焦虑的原因与现状,比如由冯建新与戴雅玲于2002 年发表在《西北大学学报》上的文章,这也是目前为止我所了解的最早关注当代大学生焦虑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不同专业,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德尔焦虑现状,并就此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调查表明大学中文科大学生的焦虑程度大于理科大学生,而其中男生的焦虑程度更甚。大四的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其焦虑程度明显大于低年级学生。作为在大学生焦虑问题研究中的先锋,这篇文章无疑开启了研究的新篇章。 除此之外,接下来的研究者则把自己的研究课题放在了大学生的压力感

与抑郁、焦虑的关系上,比如李伟与陶沙2003 年发表在《中国临床心理学 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这个研究尽管将重点侧重于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或作用机制,研究成果表明,无论在较高或较低压力情境下, 社会支持良好比社会支持不良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显著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而且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感受与大学生的压力感显著负相关,即使压力感较高,如果社会支持良好,则大学生抑郁、焦虑也相对较少。这说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力感,从而有可能使个体在高压力状态下,提高感知到的自我应对能力以减轻对压力事件严重性的评估,进而减少压力体验的不良影响。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缓冲器模型。从而文章的最后的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社会支持作为一种重要应对资源,对个体具有双重作用,它既能维护大学生日常的心理健康,又能为大学生缓解压力感受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个结果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长久以来在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或作用机制方面存在的分歧。 另外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则各有自己的侧重点,或是寻找大学生焦虑产生的根源与应对策略。或是研究大学生焦虑水平,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支持 状况低于全国正常人平均水平,而焦虑程度则高于平均水 平。大学生焦虑程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并没严重到焦虑症。这些前人的研究无疑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与参考。 研究目的: 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例,探究当代中国在校大学生的焦虑情况,为依 并以此据思考大学生自杀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