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键词

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

一、前言

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后来,老子对统治者的荒淫和腐败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就辞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职务。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当然这一顿饭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老子》当作饭钱。于是,便有了《老子》一书,也就是《道德经》。老子出关以后的事情就更无从可考了,也许,活的比较逍遥自在吧。

流传至今的《老子》有众多版本,各种版本的篇章结构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致之处是都分为上下两篇,但是上下两篇的顺序却不同,一种是以王弼的通行本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结构,一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代表的“德”上“道”下的结构,另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楚简本《老子》却没有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应。所以,参之以《韩非子》注解的顺序。我们可以推想:《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节,到了两汉之

际人们习惯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于是《老子》上下篇的结构就变成了道篇在前,德篇在后了。

《老子》注解本有很多,历代都有,往往令人无法选择。本文所引的老子原文以张松如先生的《老子校读》为准,同时参照了任继愈先生的《老子新译》和李先耕先生的《老子今析》。

二、道的外在特征

开篇先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老子的生平,现在才开始步入正题,才开始说“道”。《老子》全书81章几乎章章说“道”,“道”字前后共出现了74次,可见,“道”在《老子》一书中的地位。为了参悟“道”本质和内涵,我们理应先了解一下“道”的外在特征。

王得有先生曾说过“老子之道,是一个没有意义,没有具体属性,作为天地万物始基的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1]这句话说明了“道”的本质是天地万物的始基,而没有意义,没有具体属性,恍惚不清,真实存在,则是“道”的特征。因此我们概括起来,“道”的外在特征有两点,即:

(一)无名无形

“道”存在于耳目见闻的现象世界外,用老子自己的话说是“玄之又玄”(1章)对于它的外在特征,老子时而用“恍惚”、“窈冥”和“混成”来加以形容,时而用“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来加以描述,如: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

“道”视之不见其色,因而称为“夷”;听之不闻其声,因而称为“希”;触之不得其形,因而称为“微”。“夷”、“希”、“微”三者浑然一体,无法对它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道”本身无“状”,而万状由之而成;它本身无“象”,而万象因之而显。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象的形象。说无却有,似实而虚,这种存在的形态就叫做“恍恍惚惚”。可是,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形象,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实体,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精质。

而“道”不仅仅是无形的,也是无名的。《老子》中有这样的论述:“道常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32章)、“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41章)。况且,《老子》第一章中也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所以说,“道”是无名的,只可感知,不可言说。那么,“道”既然是无名的,为什么还要称为“道”呢?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25章)。可见,老子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只好勉强把它称为“道”。所以说,“道”实在是一种很特别的东西。

(二)道是物质的

之所以说“道”是物质的,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永远存在,二、永远运动。如《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可见,“道”不仅是永远存在的,永远运动的,而且,它还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并且,它不依附于任何物质,独一无二,永不改变。从流逝到遥远,从遥远再返回,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这样一个表现“大”的过程。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永远运动,永远存在的事物,一定是物质的。在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物质及其运动的画面。另外,在前面提到的二十一章里,老子对于“道”的物质性就说的很明确了。他不仅指出了“道之为物”,而且,还告诉人们:“道”虽然“惟恍惟惚”却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的,这种“有象”、“有物”、“有精”的东西,分明是物质的,而不是观念性的。

老子的“道”,并不是世间的一种或一类事物,它看不见,摸不到,只能去感知,去领会,然而,它又是永远存在,永远运动的物质实体。所以说,老子的“道”是一种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

三、道的本质与内涵

关于老子的“道”,王力先生有这样的论述:“老子之道,以自然为来源;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以返始守柔为处世之方。其言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与无有,有生与无”。[2]这段论述是非常精辟的,不仅指出了“道”来源于自然,也指明了“道”的两种属性,即“无”和“有”。而我们后面要分析的,就是“自然”、“无”和“有”这三个概念。

老子的“道”,来源于自然,并效法于自然。不过,《老子》中的“自然”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通常指“大自然”或者“自然界”,而《老子》中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更多的时候,是指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境遇。如“功成事燧,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希

言自然”(23章)、“道法自然”(25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等。所以,“道”的存在状态就是“自然”,而“自然”更是“道”的本质特征。

老子之道,就其潜在的无限可能性而言,它是“无”;就其生成天地化育万物而言,它又是“有”。“无”和“有”是“道”的一体两面,老子说它们“同出而异名”(1章)。“无”言“道”之体,“有”言“道”之用。所以,老子之道,不仅是无名无形的,还是运动存在的;不仅生成天地化育万物,同时,也作为规律引导天地万物运行。“无”和“有”还是辩证的,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2章)、“天下万物生天有,有生于无”(40章)。真是“‘无’为‘有’处‘有’还‘无’”。这表明了事物之间相互运动、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自然”为老子之“道”的本质特征,“无”和“有”是老子的“道”的基本属性,这三者支撑了“道”的基本框架。那么,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内涵呢?在分析这两个问题这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道”这个字的含义。

在甲骨文中,暂时还没有发现“道”这个字,但在西周的青铜铭文及《诗》《易》等典籍中,“道”字却常有运用。《诗经》有“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桧风·匪风》)。《易经》有“复自道,保其咎,吉”(《小畜·初九》)、“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诗经》和《易经》出现的许多“道”字,都是道路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道,所行道也,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就是指长而无旁出路。许慎对“道”字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字的初始义就是人行的道路。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道”的意义也就变得丰富了,在这里,我们只引用先秦的典籍为例。如《管子·形势解》云:“道者,扶持众物,使得生育而各终其性命也。”这里的“道”是万物生命的总源泉,是世间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动力。《庄子·渔父》云“道者,万物之所由也。”这里的“道”是宇宙万物的基础是万物存在发展变化的依据。《大戴记·五言》云:“道者,所以明德也”。这里的“道”具备真善美的品格,是社会和人生的正路。可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道”就有不同的意义。

所以,作者认为,老子的“道”:天地万物的根本,这是“道”的本质。同时,它又具有规律和准则的内涵。作为规律,它指引万物“自然”的运行;作为准则,它引导人们“无为”的去生活。

(一)天地万物的根本

老子认为,尽管“道”是一种无名无形、不可言说的特殊物质,但是,它却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天地万物都是它所生成的。如《老子》第六章所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水注入山川而名为溪,水流入溪便称为谷。谷是间空空如也,谷边围着山丘,谷底又有淙淙泉水,古人常用这种低洼湿润的地方来比喻女性生殖器。人们便把山谷比喻为“牝”,即女阴,又把“谷神”称为深幽奇的“玄牝”,“玄牝”像谷神一样虚而无形,孕育万类却不见其踪影。

人的生命都是从女阴口出生,万物的生命也都是从神妙的“玄牝”产生,“玄牝”之门就是天地之根。我们以山谷来比喻女阴——牝,以神妙的母体——玄牝来比拟“道”。“牝”因其虚无而孕育生命,“道”因虚静而成天地。所以说,“玄牝”是天

地之根,但是,它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而功用却不可穷尽,总是那样的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4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讲的都是“道”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所以,老子之“道”,是宇宙之体,万物之宗。

有形的实体,不论人还是物,都有它的限度,时间上的久暂,空间上的广狭,功能上的大小,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走向反面,要么质变,要委毁灭,要么消亡。再长的寿命也终归黄土——“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再辉煌的事业了不过是过眼云烟——“唐虞揖让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再宽广的胸怀仍不免狭隘——“有客才眠天象动,无人不羡御床宽”,不仅床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宰相肚里也只能“撑船”而已,最多不过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无论多么显赫的权势,多么巨大的财富,多么坚强自信的人,都不可成为万物的主宰,而只有“道”,才是独一无二的万物之宗,它从不主宰万物,而万物却都依“道”而行。

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4章)。无论“地”如何辽阔,不效法“天”它就不能保持宁静;无论“天”多么浩渺,不效法“道”它就不能有其清明。“道”磨掉了锋芒而不损其体,超脱纷争而不累其神,涵敛光耀而不显得污浊,混同尘世又不改其真性,它是那样的幽深隐约,似亡而实存。所以“地”再广也不会超出“道”之所载,“天”再大也不会超出“道”之所覆,只因“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正像牟钟鉴先生所说的那样:“道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万物源于道,又内含着道而得其生命之常”。[3]

(二)万物运行的规律

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月亮从来就有阴晴圆缺;每到春天,大地处处叶绿花红,一到秋天,便是四野枯黄,满目萧条;如花少女婀娜多姿,步履轻盈,八旬老翁皱纹满面,蹒跚迟缓。这就是大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这也是“道”运行的表现,所以,老子在第三十四章说: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成功遂事而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正因为老子知道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依循着某些规律,所以,老子便赋予了“道”作为规律的内涵。但是,尽管“道”具有规律这一内涵,但它本身却是物质的,它绝不是抽象的规律,它只是像规律一样去引导万物运行。“道”作为规律来讲,有两方面内容,即对立统一和循环运动。

1、对立统一

第一、相反相成。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看起来对立的事物,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这是一类共同存在的矛盾,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会存在。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第二、物极必反。

老子发现,如果一物中包含否定性因素,那么,其否定性因素会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该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必然会向自身的反而发展,即事

物发展到了强的顶峰、盛的极至时,便会走向衰落。如“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44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

第三、由反入正。

既然对立的事物总是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那么,为了达到正面的目标,就必须山反入正,走迂回的路。如“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36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22章)。

2、循环运动

第一、返本归初。

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的运动特点是“复”,即向静态复归,事物的运动最终都要回到当初的出发点,而这个出发点就是静虚渊深的大道。这样,“道”的循环运动就化生出天地万物,周遍无所不至;宇宙的发展虽然距离原始状态越来越远,但是,最后总要返回到初始状态。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25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16章)。

第二、防正转反。

老子知道事物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所以,希望人们能主动接纳它的否定因素,进行局部的,及时的,不断的自我否定,做到尽量控制住自身的行为,那么,就可以使事物的否定性转化控制在自身的内部进行,不会引起根本性的变化和整体的丧失。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1章)。

(三)人们生活的准则

“道”除了具有规律的内涵之外,它还被人们当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然而,“道”毕竟是不能直接接触到的,只能为人所感知,所以,它作用于现实的意义,就由“德”来完成。万物为“道”所生,万物的德性自然都从“道”那里得来,因此,所谓的“德”即是得“道”,“德”即是“道”的本性和显现,“德”也是人生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如“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苏辙解释说:“道无形也,及其运而为德,则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见也。自是推之,则众有之容,皆道之见于物者也。”(《老子解》)所以,“道”在物中,便是物的本性,可称之为“物之德”;“道”在人中,便是人的本性,可称之为“人之德”。因此,人只有体现了“道”,才具有一种德性。

“德”对于万物是自然的,但对个人来说却有所不同,人需要在内心进行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德”符合“道”,符合“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因此,“德”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标准。这实际上是强调生命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取方式,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去方式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生命境界,即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虽然有德,却不自持有德,从而能够纯任自然,无所作为;下德自以为不离失德,实际上己不是自然的流露,心已经有所作为了。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38章)。

而我们要想成为有德之人,就必须“惟道是从”,绝不能违背“道”,作任何事情都要依循“道”的前提,“德”的标准。所以,古代的圣哲们,为了“闻道”、“体道”、“证道”而耗费苦心,兀兀穷年,既执着又虔诚。且不说道家的创始者强调去如何的体道和证道了,儒家的圣人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告戒弟子“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不弘毅”,而释家也有许多投虎求佛、面壁证道的故事。虽说儒,释,道三家各

道其所“道”,但各自对“道”的虔诚是无可怀疑的。大德大贤的一举一动,无不唯“道”是从。所以,我们也必须在“道”的准则下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而唯道是从的基本要求就是“无为”。所以,老子所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道”没有什么作为,却又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它的作为;表面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而实际呢,什么事情都完成了。并且,“道法自然”,“道”为了维持“自然”的状态就要“无为”,而“无为”就成了“道”的核心内容。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章)。只要能作到“为无为”,其结果就是“则无不治”(3章)。“无为”要求我们必须要遵循“道”,绝不能滥用智慧而对事物妄加改变。老子用治国和为人两方面内容来阐述这个观点,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1、治国之道

第一、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以自然哲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并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反省的经验上的。它不是坐而待治,而是按照自然之道,贯彻无私的原则,顺应事物的规律去治理国家。要像老子所说的那样,要“希言自然”(24章)、“清静为天下正”(45章)。“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所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当然,“无为而治”的执行者必须是“圣人”。“圣人”是老子思想中的理想人物,也就是得“道”或者是有“德”的人。在《老子》中,“圣人”和“无为”大部分是一起出现的,可见,无为治国的主体部分即是“圣人”,也只有“圣人”才能作到“为无为”。所以,只要“圣人”效法自然,无主观自执之心,清静无为,爱国爱民,那么,国家就会得到治理,人民就会安居乐业。

第二、以奇用兵。

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30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31章)。老子认为战争乃不祥之事,是人民所厌弃的,有道的明君,或者以“道”辅佐人主得人,都不应该轻易用兵。并且,发生战争的原因大都是因为统治者过多的贪欲,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之心,才会发动战争,用武力去掠夺和奴役别人。所以,老子反对战争。但是,万一不得不用兵,也要淡然处之,即使打了胜仗,也不可洋洋得意,以此为荣。所以,老子说:“善战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己,果而勿强”(30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31章)。所以,老子讲究“以奇用兵”(57章)、“守柔日强”(52章)。其实,老子只是想把战争的损失降为最小,尽量避免没有必要的牺牲,所以,老子主张“事善能,动善时”(8章),出奇制胜。

第三、小国寡民。

在《老子》八十章里,老子对“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作了生动的描述: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种社会里,大道流行,人民都纯朴自然,无知无欲,一片幸福和平的景象。老子之所以会有这种理想,是因为统治者的“有为”使社会出现了许多弊端,产生了不平等的现象,所以,老子要效法自然,使社会自然化。老子的社会理想,和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很相似的,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说,这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价值追求,反映了哲人对现实的一种超越。不过,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是有理

论依据的,因为老子说:“天地相和,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所以,老子才会有这样的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质,也是“无为而治”。[4]

2、人生之道

第一、少私寡欲。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12章)他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的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损害人的身体,所以,主张“少私寡欲”(19章)。要做到“少私寡欲”,就要“知足不辱”,“功遂身退”。老子又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77章)。在老子看来,无论是社会上的纷争,还是个人的烦恼,都起源于人的不知满足。人如果不知道满足,就会产生贪欲,就会和别人发生冲突,酿成祸患。人如果知道满足,就会适可而止,便不会引起冲突和纷争,便能生存得长久。并且,老子还告诉我们要顺应天道,不占有功绩,不要因为功绩而滋生其他欲望,所以,他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9章)因此,人要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知足常乐。

第二、为而不争。

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恶,一切祸乱,都起源于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而发生的相互争斗。所以,老子主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73章)、“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这就是所谓的“不争之德”。当然,“不争”不是纯粹消极的坐以待毙,不求进取,而是要求人们从争夺利益的罗网中解脱出来,心态平静的去面对得失。“不争”,是指不争名利,不争地位,不争是非等。它的意义就在于以“不争之争”来消融人与人之间的无谓之争,而实质上,“不争之争”也是一种争,不过,他不同于一般以利己为目的的外在之争,它是从利人利物的角度出发的深层意义上的争。因此老子说: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68章)。同时,老子还告诉我们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4章)。也就是说,人要学会隐藏自己,学会保全自己,不能锋芒毕露,不能过于显示自己,否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招致败亡。所以,为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保持“为而不争”的美德。

第三、守柔处弱。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76章)坚强与死亡相连,柔弱和生命相连,生命体在旺盛时期都柔软而富于弹性,其衰亡阶段都僵硬枯稿,所以,“守柔处弱”为生存之道。在老子眼里,柔弱胜刚强。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东西了,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天下却没有任何东西能胜过它。在这里,“柔弱”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含有无比坚韧的性格,即生命力旺盛,适应能力强,反应灵活,弹性大,不易受伤。所以,尽管水的特点是很柔弱,但是,它却可以善利万物,化解强大的冲击力,战胜刚强,因为柔弱之物多带有韧性,带有深层的连绵不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弱者,道之用”。(40章)总之,刚的东西容易折断,柔的东西反而难以推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而是柔弱者。[5]

老子从治国和为人两方面向我们阐释了“无为”的玄妙,他告诉我们,不仅治国要无为,而为人也要“为而不争”,顺应万物,守柔处弱。所以,老子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认识“道”,理解“道”,更主要的是,如何去顺应“道”,如何去利用“道”。

老子真不愧是学究天人呀!

四、结论

尽管老子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不为人知的,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他历尽一生的坎坷,从而悟出了“道”,悟出了来源自然并效法自然的“道”,悟出了无名无形永远运动永远存在的“道”,悟出了生成天地万物之“道”,悟出了作为规律和准则引导万物运行和人们生活的“道”,悟出了以“无为”为原则的治国之道和人生之道。老子之“道”,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哲学范畴。

老子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的自然生长,彼此和谐的相处;而要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限制自身的欲望和滥用智慧,以实现自我与他人,精神和肉体的和谐统一。所以,人应该用“静”和“无”的方法去欲去智,含“德”体“道”,回复到纯真朴质的状态,以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老子的“道”,是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的一个支柱,无论后世发生什么变化,它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瑰宝,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注释

①参见王得有:《道旨论》,齐鲁书社,1987年,第28页。

②参见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年,第1页。

③参见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六辑,第62页。

④参见周立升:《老子的智慧》,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0-93页。

⑤参见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3-35页。

致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李先耕老师对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诲人不倦,深深令我感动。老子是一个很模糊的人,而他的“道”又是一个难以说明的问题。为了阐释明白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可总是难以明了,在这个时候,李老师的指导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令我豁然开朗,最终使得论文成稿。

成稿以后,李老师又多次帮助我进行修改,尤其是初稿,简直残不忍睹,自己觉得漏洞颇多,真不该在老师面前献丑,真担心老师没有耐心看下去,然而,李老师却在百忙之中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和批改,指出了种种问题,令我受宠若惊。经过多次修改,论文终于定稿,得以成文。

在此,献上对李先耕老师的深深谢意。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六辑。

[2] 严遵(汉):《老子指归》,王得有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

[3] 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年。

[4]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 张松如:《老子校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6] 李先耕:《老子今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 崔仲平:《老子道德经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8] 戴建业:《老子现代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 周立升:《老子的智慧》,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王得有:《道旨论》,齐鲁书社,1987年。

[12]李顺连(韩):《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0年。

[15]张永桃:《诸子群书》(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老子道论浅谈

2012年5月社科纵横May,2012总第27卷第5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27NO.5 《老子》中,“道”字前后共出现72次,但在不同的章句中,道却有不同的含义,概括起来,老子的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是宇宙本质万物的本体;道是一种规律;道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典范;道是一种心灵境界。 一、实存本体意义上的“道”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本体之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和最终依据,它超越具体有形的存在,是万物之所生的总原理,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本体之道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创生天地万物。同时本体之道也是万物存在的内在依据。“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三十四章)这说明万物因道而得以存在。本体之道在创生万物后,并没有消逝而是很自然的发生一次角色转变,内化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德”。关于这点陈鼓应讲得很清楚:混一的道在创生活动中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的属性,这就是“德”[1]。作为宇宙本源和万物本体的“道”有以下特征: 第一,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道虽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但这个看似虚无的道,绝非空无所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说明道不仅有实物有形象,而且有信息可见,是具有物质性的实存,是有无的统一体。 第二,道气相联,道本身具有气状特征。老子并未明确表示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气体,但是《老子》里多处描写,仍能让我们体会到它的气体状态。他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抿之不得,名曰夷。……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十四章)这说明道是 无形无色无味,无始无终,不别上下,无分明暗,浑然一体的。这种特征与“气”的特征很是契合。而此后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更说明了道浑然一体的气状特征。《列子·天瑞》篇中记载: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2]。冯友兰也表明“一”是种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气体[3]。 第三,道无始无终,超越时空无限存在;是独立不改,唯一常存的;先天地而存,自本自根,万物之母,为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二、规律之道 道在老子哲学中也指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老子对规律之道做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一)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也。”(四十章)“反”是道运动的根本方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可以理解为“返回、循环”[4]。除了用“反”,“周行”也是老子描述道运动方式时常用的词。“周行”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当道作用于万物时,万物也依此规律其运动发展终要返回到基始状态,即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又复归于道。万物生生灭灭就是道“反”和“周行”的结果。“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万物发展变化最终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本根是种虚静状态。 (二)道法自然 道的运动以“自然”为法,以自然为归。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5]。道的本性就是顺自然。道在作用于 老子道论浅谈 王美美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内容摘要】“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由老子首创的,他通过新的方法建构起一个思路开阔,范畴众多,具有鲜明哲学思辨色彩的道的思想体系。道既是宇宙本体也是支配万物运作变化的根本规律,是人们治国处世的准则又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道”不仅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道无为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5-0123-02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项目“伏牛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关系研究”(2011B5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美美(1984—),女,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先秦思想文化史研究。 123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老子》,言“道”之书。其书八十一章,以首章论“道”最为全面,其余论“道”各章,则往往各取不同的角度。故首章论“道”,乃言其宗旨,实有统领全书之意义。明其首章之义,则于老子精神,思过半矣。今取此章,试作诠解,窃期窥其全豹之一斑。 一章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章提出了几个概念:道、无名、有名、观。而“观”这一概念,实是把握此章义理之枢纽。由“观”见“无名”与“有名”之统一,由此无名与有名之统一见道之本真,此为理解本章之要。 道本为整体,不可说。然其必即名言而显。名言所显者,为道之迹。道无处不显,然执于名迹,则失其真诠矣。 “无名”,指道而言。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是其证。“始”与“母”,互文见义。二者是统一的,指本原而言。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是其证。无名本无迹,然非离其迹者。故曰“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有迹以应事,故万物之本始必显于有名。无名、有名之本始义,要由“观”而见。故有“观妙”、“观徼”之说。“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注家多以“常无”、“常有”断句。帛书本作“恒无欲也,以观其眇”(甲本),三十四章论道亦说:“常无欲,可名于小”(今本)。足以证明以“常无欲”、“常有欲”断句是对的。“无名”、“有名”与“无欲”、“有欲”是紧密相关的。三十七章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是一章的一个注脚。就是说,做到“无欲”,那“无名之朴”才能对人显现出来。也就是通过“观”以达道。 如何“观”?这观,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静观,它所表现的,是从人的修养、修炼而转出的生命智慧。此章把“观”与“欲”联系起来讲,就是这个意思。 无欲、有欲,非单指欲望而言。“常无欲”,亦非一般地排除欲望。“常无欲”,实质上就是“无知无欲”。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自然物之“欲”,甚少而恒定不变,食草动物只能食草,食肉动物只能食肉,麋鹿食荐,蝍蛆甘带,狗改不了吃屎。人却不同,“物与欲相持而长”(荀子语),其欲望花样翻新,靡有穷极。原因即在其有“知”以作分别。故老子以“知”与“欲”相连属。人心之乱,以其多欲。而欲之多以至于脱离自然的轨道,悉由于”智”。而此“智”或“知”所作的分别,亦非指实然义的区分,而是一种虚妄的价值分别。事物有实然性的差别,如高和低、长和短,这是一棵树,那是一头牛之类,这是自然真实的差别。人的理智,又同时能于此自然的差异之上,妄作价值高下的区别,如人的“自师其心”、“自贵而相贱”、“名实未亏而

论老子的“常道”和“非常道”

论老子的“常道”和“非常道” 小蕊 (黑龙江大学 ####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 摘要:《老子》自成书以来,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解析方向。道教强调其养生,儒生强调其玄学,近代学人则强调其哲学观念,企业家又强调其管理精髓,就连普通大众都能够从中找到其处世依据。可以说对《老子》的解析泛而滥之。但无论各家对其解释如何,最终总归很难自圆其说。探其根由,在于众人皆在“功利主义”的操纵下对其进行解析,而并没有去探求其根本实质,尤其是没有弄清“常道”和“非常道”之间的关系。为此,本论文着重解析“常道”与“非常道”,并在其基础上对他们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求“常道”与完善“非常道”的目的与注意点。 关键词:常道;非常道,求常道,完善非常道 The theory of Lao tzu's "Eternal truth " and "Temporary right " Small core (# # # #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 # # # #) Abstract:"Lao tzu" since its book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analytic direction. Taoism emphasizes th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Confucian scholars emphasize its metaphysics, modern scholars emphasize its philosophical ideas, entrepreneurs and emphasize its management essence, even ordinary people can find its basis in one's life. Can sa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Lao tzu" pan and abuse. But whatever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nally it is hard to justify. Agent,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all people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utilitarianism" to parse, and did not go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substance, especially there is no clear "Eternal truth "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orary right ".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parsing "Eternal truth " and"Temporary right " , and on the basis of th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line "Eternal truth " and"Temporary right "with the purpose of the way. Keywords: often; "Eternal truth " ;"Temporary right ",Practice the truth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老子》第一章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按字面理解: 依此推论一:道可以说出来,言可以写下来,声可以发起来; 依此推论二:说出来的道,写下来的言,发起来的声,就不是那个太初之道,太初之言,太初之声。 再深入理解可以看出,老子的道论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道论是不同的,他认为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道”与“无”同意,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改造和创作。老子认为是道。万有唯道所生,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后来成为中国哲学最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道”尽管是恍惚不明,却是有情有信、有精有物,因而是一种客观的、真实的存在。这种存在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自本自根”表明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任何其它事物,“自古固存”表明它在万物形成过程中具有逻辑在先的性质,“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表明它只按自身规律运动并且永无休止。这样就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道”的存在的真实状况,即是寓存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 总而言之,“道”自身是绝对超越的,但又在具体事物及其关系之中。所谓“物物者与物无际”,说的是“道”与事物是没有界限的,这似乎说明“道”与事物是融为一体的,但“道”又不是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因此,道就其本性来说,是超越万物的,却又内在于万物。 老子学说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大特点,就是用最高范畴——道,取代了人格、意志、主宰、命运之天。老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与仁爱的,让万物自生自灭。《老子·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发现,正是这种不仁,才是道之所在,隐隐约约中,似乎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才是至仁至善。所以老子接着提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意思是说圣人应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以自己为中心,对百姓的最大负责,就是让其自然发展,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之道。综合起来,老子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圣人也就是决策者,应当以天下为重,以大道为先,尽量不以自身喜好为标准,不偏不倚,才是决策者应该有的态度,也才是对百姓最有利的。 天道即人道,以天道入人道,以大仁大善为仁善,才是大道之所在。

论_老子_道论_的美学内蕴

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 刘春阳陈泽阳 提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子道美学 作为《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道”的讨论延续了两千多年,本文试图沿着前人的足迹来探讨一下老子“道”论的超越性,也即美学的内蕴。 一 “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所行道也,从訾,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也就是长而没有旁出的路。许慎对“道”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的初始含义就是人行的道路。这在《诗》和《易经》中表现的比较多。《诗经》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恒兮”(《桧风·匪风》)。《易经》中说:“复自道,何其咎,吉。”(《小畜·初九》)、“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履·九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由以上所列举的意思可以看出,在这里,“道”还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形态或含义,不是一个用来表示“超越一切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更不是与具体事物相对待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实体和本体”。① 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加深,“道”的含义也不断拓宽,不再仅仅是“道路”之意,还具有了“天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或政令、正义或公正、引导或通达等等。② 冯友兰先生说:“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③首先不管冯先生的解释是否有 ①② ③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列举出了中国古代“道”字的七种常用法,此处不一一赘述。具体可见 《道家形而上学》第104—105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老子与道论文

老子与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大智慧的象征,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他的道家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老子思想极具原创性,但有其文化积累、经验性和实践智慧为基础,班固《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之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老子作为周王室守藏史的身份及其知识结构,对于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哲学的本质就是探究世界本源,而道成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经历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由道路之道上升为具体规律或法则之道,再上升为普遍规律法则之道;最后上升为宇宙的本源之道。而老子实现了这最后最关键一步。老子贡献就在于以“道”为中心,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道家哲学体系,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左传》、《国语》中,人们已经完成了由一个具体对象的名称向哲学概念上升和抽象的转变。而老子对道最关键的提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道由一个哲学概念明确地上升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源或本源范畴,即作为本源之道。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境界更深远了。 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起源就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没根据的,有点根据的都有,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但这

些都未能说清世界的本源。寻找一个最终的本源来作为人和万物的开端,寻找一个最高统摄物来说明宇宙和人生,这是人之为人、文明之为文明的根基所在。孔子的“一以贯之”、墨子的“同归之物”、屈原的“遂古之初,上下未形”的本然状态等,都是此种寻找探究的结果。老子的思考更早并落实为“道”。 老子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发现天下有始、有根、有母。其思维的路线有二:一从具体事物的往复运转和生灭变化来推测其将来之所归;一从具体事物出发来追溯它们产生的源头。老子的这种道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很有借鉴意义,对于同一问题,一般人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举一个例子,中国为什么会经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有人会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有人会说这是人们不断起义反抗的结果,还有人会说朝代更替就像事物新旧交替一样,是自然规律。但这都没从本质上回答问题,该问题的本质原因是当一种社会制度不适应当时社会,并阻碍社会发展时,它就会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只有认识了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了,但制度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我们国家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制度。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键词 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 一、前言 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后来,老子对统治者的荒淫和腐败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就辞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职务。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当然这一顿饭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老子》当作饭钱。于是,便有了《老子》一书,也就是《道德经》。老子出关以后的事情就更无从可考了,也许,活的比较逍遥自在吧。 流传至今的《老子》有众多版本,各种版本的篇章结构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致之处是都分为上下两篇,但是上下两篇的顺序却不同,一种是以王弼的通行本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结构,一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代表的“德”上“道”下的结构,另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楚简本《老子》却没有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应。所以,参之以《韩非子》注解的顺序。我们可以推想:《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节,到了两汉之

老子道论的人学本质

老子道抢的人学本质李景林于宁 道家思想以道论为核心内容。理解老子道论,是把握老子哲学精神的关键所在。道论,亦即今语所谓本体论。间题在于,应如何理解这个本体的涵义 以往讲老子,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以西方哲学的本体观念附会老子道论,无形中产生了又伦的种种曲解 西方哲学倾向于从理论的立场出发讲形上学,老子的道论却是一种人学本体论,二者有很大的差异。老子所谓道,不是一个理论化了的形式存有的概念。以人生或人的精神生活为核心,从人存在的文化显现的总体性上确立作为形上本体的道,这是老子道论的出发点 道,首先被理解为一个自然法则。《老子》二十五章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道为法则,而道则是一自然法则。这里所谓自然,不是讲自然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存在脱离人的单纯自然哲学。自然在这里不是一个实体词,而是一状词。物各任其天性,自然如此,不假外力的干预,即所谓自然。三十七章说,“万物将自化。”“自化”,即由其本性,自己化生,不假外力。这就是老子所谓自然的涵义。自然是相对人为而言的。人为即所谓“伪”,它的反面,就是“无为”。因此,自然亦即“无为”。无为并非如搞木死灰,无所作为。人为或者“伪”指人力强加于自然的东西。“无为”,就是要完全排除此种“伪”的因素。无为之为,即是自然。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就说的是这个道理。自然界的事物不会超出自己,强加于他物。物性皆自然的表现。“伪”是一个人文现象,与人的意识及由此而来的文明相关。因此,道作为自然法则,实质上就是人

生的法则。文化是人存在的方式。所以,老子提出“自然”这?观念,正表现了一种文化批判和反思的立场。由此出发,老子不是把道规定为一种作为理论对象的形式共相概念,而是把它理解为一个依‘止于人的生活或价值态度的整体或具体概念。第一章作为《老子》全书的总纲,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精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提出了三个概念%道、无名、有名。道就是无名和有名的统一。关键是,无名与有名的意义是什么“无名、有名,很显然和“无欲”、“有欲”相连属。三十七章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是第一章的一个注脚。就是说,能做到“无欲”,那“无名之朴”才能对人显现出来。有欲、无欲,不是单指我们一般所谓欲望而言。“常无欲”,亦并非排除欲望。在《老子》书中,却与称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 “常无欲甘,实质上就是“无知无欲”。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吞和手冰,使夫智考手憨汐也。”“知”即作分别的理智。这理智的分别,是指价值意义上的分别,即“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之类。在实存的意义上,事物之间有自然的差异,这并不诱使人追逐外物,产生物我、人我的对立。理智在物性的自然差异之外,则又妄作价值的分别。这使矜尚之情迭生,其心外倾,心为物役,造成物我对峙,背离人的自然真性。所谓“无知无欲” 就是老子所说的“敦兮其若朴”?+ 章#,浑沌不分的婴儿状态。

老子道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老子道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2012-2-29 9:57:58 来源:《学海》(南京)2011年3期 管国兴(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老子思想就是围绕着道展开的。从道的层面来观照人,老子肯定了人的崇高地位,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出了“无弃人”的重要思想。水是道性的体现,也是老子理想人格的喻体。无私、谦卑、柔弱是水的三个重要特性,也是老子理想人格必备的品质。无为是道的本性,老子在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道论对现代企业核心理念的确立、人本管理、经理人员的人格塑造、管理境界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企业管理启示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老子思想从其现实关怀来说,是人本哲学,其智慧对现代的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道:企业的核心理念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其哲学体系的构建就是围绕着“道”来展开的,因此老子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道家。 《老子》一书开宗明义地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能说出的,就已经不是“道”了。道虽不可言说,但却是真实的存在,道的存在是通过其作用显现出来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老子》第4章,以下凡引此书直接注明章次)“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6章)老子认为,道是最高的存在,是万物效法、遵

守的对象,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又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21章)所谓“道法自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而是说“道”以自己为样子,再也没有可以效法的对象了,因此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道之所以尊贵,就是因为它是最高的存在,没有任何东西凌驾于它之上:“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51章)。正因为道、德之尊贵,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有研究显示,卓越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有指引、激励公司上下的核心理念。①这个核心理念就是老子所谓的“道”。道是真实的最高存在,不是创造出来的,人们只能发现并遵循“道”而行。企业的核心理念也不是制定或创造出来的,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指出:“你不需要‘创造’或‘制定’核心理念,你只能去发现核心理念。理念的制定不是来自于对外部环境的观察,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审视。”②从企业文化中发现核心理念,这个“理念”便是企业自身的,便易于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是企业的文化标签,而应通过各种方法取得企业员工的认同,并使之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有没有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核心理念呢?老子从来没有告诉我们“道”是什么,但不影响“道”真实地存在着。有人在研究卓越企业的核心理念时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理念普遍而一贯地出现在所有的企业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之“道”,关键在于是不是对企业的发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和领会,并以之引导和激励企业中所有的人。日本京瓷公司的创始人稻盛和夫说:“领导者首先应该明确集团应有之目标,即确立符合大义名分的企业目的,同时努力使这种目的为员工所共有,全体员工都乐于齐心协力为企业作贡献。”③道盛为京瓷公司确立的经营理念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贡献。”道盛说:“正因为有了作为经营理念之大义,京瓷公司的全体员工才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推进创造性的技术开发,继而多方面拓展事业。而这,也成为公司发展的原动力。”④

老子道论与中国轴心时代之哲学的突破

老子道论与中国轴心时代之哲学的突破 内容提要:站在春秋战国——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实证”的立场考察老子的道论,可以看出,老子提出“道”,是为了超越西周天命论中的上帝主宰论,克服春秋时期天道自然观的局限;老子用“无”来形容“道”,是为了突显“道”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性特征(相对于上帝的人格性特征而言),和超感觉、超形象、无始无终的普遍性特征(相对于天道自然观的局限性而言);而其道论的究竟目的,则在于“因大道以明人事”,整合春秋时期出现裂痕的天人关系,以为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现实社会的存在样式及存在的合理性等找到一个可靠的根据。 关键词:道、老子、哲学突破、无。 新中国成立以来,老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马王堆帛书《老子》和郭店竹简《老子》的面世,老子是谁,《老子》是如何成书的,老子道论的形上特征和辩证思维特征是什么等,都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还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如老子为什么提出“道”?老子为什么用“无”来形容“道”?老子论“道”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等等,仍需要我们结合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从实证的层面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一、老子为什么提出“道”

老子为什么提出“道”?要回答这一问题,《老子》书中有两句话最值得注意:一句是“象帝之先”;一句是“可以为天地母”。前者出自《老子》第四章,后者出自第二十五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 这两章,前者是说,道体虚空,但其作用却永不穷竭;深远绵长,好像是万物的祖宗。没有形象,又似乎存在。不知它从何而生,似乎比上帝更在前。后者是说,道体混沌,在天地之先。无声音,无形象,无对待,无改变,循环往复,可以为天地的母亲。两章的内容,意在描述“道”的本源性特征。老子于此特别拈出“象帝之先”和“可以为天地母”两大命题,显然是有所指的,前者所指乃是传统天命论中的上帝主宰论;后者所指乃是春秋时期的天道自然观。 如所周知,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社会思想的大变革时代,变革的特点,表现为“中国思想经历的一个不断的‘去神秘化’的理性化过程”。[1](P74)“去神秘化”,是相对于西周天命论等传统宗教信仰而

关于老子之道的几个问题

老子之道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阐述,因而,如果存在不同乃至相反看法,都是自然、正常的现象。不同看法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老子之道的理解和认识。一、老子之道是否实际的存在?老子之道究竟是实际的存在,或者只是概念上的存在?这个问题是由陈鼓应先生提出来的。他自己回答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说,‘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写,都是老子所预设的。”(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这个回答恐怕并不符合老子作为一位中国古代先哲的思维特性。按这种说法,老子关于“道”的一切特性的描写,就仿佛一位数学家在随意构造、推导关于纯数学方面的定理,而不受任何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若是如此,这个“道”不仅“可道”,而且是“恒道”;这个“名”不仅“可名”,而且是“恒名”。但是,老子不仅明确地指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老子·1章》),而且说明观察、体悟“道”的方法,就在于“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1章》)。这表明老子之“道”并非纯数学的智力游戏,而是反映了一种客观实在。事实上,尽管老子道论具有丰富内涵,但不管是哪一种意义的“道”,无不是从宇宙万物和社会人生中思考、体悟出来的。特别是,从修道、体道角度而言,这种“道”就更加离不开每个人的亲身实践和经验。牟钟鉴先生说得好,《老子》“段段饱蘸体验”(牟钟鉴等主编《道教通论》,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49页)。老子关于“道”之特性的描述,诸如自然、无为、虚无、清静、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等,无一不是“饱蘸体验”的。其中,“自然、无为”最具根本性意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道恒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章》)这两条特性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可以归结为“自然无为”。这既是“道”本身的特性,因而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同时又具有修道的方法论意义。所以,老子之道不是一种所谓“预设”的模式。二、老子之道是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吗?与上述“预设性”颇为类似的一个看法,是张世英先生提出的所谓“旧本体”说。他认为,老子所讲的关于本体论的“道”,是“常道”,是超验的普遍永恒的东西,因而基本上是一个“自柏拉图到黑格尔的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3页)。这个观点也是不能成立的。从天人关系角度看,作为本体化范畴的“天”(即“道”),一方面具有绝对性、无限性,同时又是发育万物,大化流行的过程;而人的本体取决于“天”,人禀受“天”所赋予之性,所以也具有绝对、无限的超越本性。故此,从本体上而言,“人”与“天”是合一的。尽管这种合一还只是潜在性、自在性的。另一方面,从人作为现实中的个体存在而言,又是有限的、相对的,与“天”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是自然的客观存在,而且也反映到人的思维意识之中,这样就出现了“人自人,天自天”的相分情况。[!--empirenews.page--]但是,这种天人相分情况至多只能是暂时“遮蔽”那种潜在的、本体意义的天人合一,而不能从根本上取消它的合一性。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按照中国传统哲学,人的存在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是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整体存在,并没有西方那种灵魂与肉体相分离、精神与物质相对立的二元论。”(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所以,老庄道家哲学有助于探索、解决那种灵肉分离、天人相分的“异化”现象,使人“复归”于天,从有限中把握无限,在相对中达到绝对,从而达到安身立命、天人合一的目的,所谓“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真人”所达到的这种天人合一境界,是有其哲学根据的。首先,从本体论角度而言,“体道”的哲学根据是“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皆一”(《庄子·德充符》),即所谓“通天下一气”(《庄子·知北游》);其次,从自然本性和存在方式角度讲,“自然无为”是“道”的存在特性,从而也应该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存在方式。所以,“自然无为”作为一条基本的体道方法,其实正反映了人类“复归其根”的自然本性。总之,老子之道所具有的注重修道、体道,与“道”合一的特色,决定了老子之“道”不可能是西方哲学史那种“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

老子道论

《老子》“道论”浅说 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要求人们从思想观念上由以往单纯的“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嬗变。当世界上有识之士分析了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各自的利弊和当代全球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后,都不约而同地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中国的原始道家文化。因此,深入挖掘道家文化的核心“道论”的精义,对发展着的中国和世界,对“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思想观念的嬗变,重塑民族之魂和世界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老子》“道论”浅析 《老子》一书作为其社会政治学说-“德论”立论的基础-“道论”,以其丰赡的学养和深邃的思考,阐发得格外高远也格外宏富,其宇宙论、社会论和人生论,几乎涵盖了被后世称为宗教、哲学、史学等各种具体学科的知识,并且其思想的光芒历久弥远,甚至超越了种族意识成为了人类意识和宇宙意识。 首先,《老子》的“道论”以无以伦比的智慧确认了宇宙论和本体论,并且进行了超因果的推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王弼注《老子》第二十五章,下同)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 《老子》“道论”开篇就在“独立”和“周行”的情状下,即既不可分割又不是静止的状态中,以完全抽象的概念阐发了“道论”,确认了宇宙本体。(郭店楚简《老子》就以此段开篇)而这正暗合了人类100多年前才搞明白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并且,又对“道”由粗到精、去伪存真地在意识上真切地确认它(“其中有信”)。这是需要何等的智慧和大勇呢?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智慧,只强调物质的第一性,是建立在西方哲学以“有”为本体论的基础上的,对物质的生成之“道”不去再追问。这就有认识的局限性。而《老子》“道论”却对“独立”、“周行”的宇宙本体提出了疑问:“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这个“先天地生”的“道体”渊渊湛湛,或存或无,好象是万物之宗本。但按形式逻辑推下去,这个“万物之宗”是谁生的呢?这就不是形式逻辑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按因果说,“物物者非物”。那么既生物又非物的东西是什么?这比光物质的波粒二象性麻烦多了。即使按超银河系的现代宇宙论质能关系说,如果因果论的物质是时空条件下的有限性的话,那么“道”这种“独立”得不能分割的东西,就是超时空条件下超因果的无限性。

浅谈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

浅谈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无为”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下面是带来的关于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关键词:道家;无为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天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天天削减私欲,损之又损,就达到无为、无为便可以无不为,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的体现。 在个人修炼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不争先,置身度外,因为无私,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无为”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以百姓心为心。 在治国安邦方面,老子用“无为”思想来诠释他的政治哲学。“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七十五章),老子说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而做出祸害百姓,违反天道的行为,所以使百姓饥饿,国家难治。“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九章),是说统治者采取“有为”的原则去治理天下,所以只会失败。“无为”便是指去除私欲,顺着民心,顺着天道去处事的原则。“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成也,王侯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三十二章),治理天下的人,要是能遵守天道的无为,则万物将自宾从,自化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

浅论老子的为人处世哲学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几道测试题(此为修改稿,第2楼为草稿) 按:显然,出题人是站在西方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老子》,并且还设了不少的陷阱。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也是对自己老学素养的一个测试: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了解道家思想的立论根据,即老子的“道论” 1)老子的“道”具有双重属性,即既具有物质的特性,又具有精神的特性,你如何理解? 答:拿西方哲学的观点来看,《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总原因,使人整体感觉老子就是一个客观唯心论者;但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根据陈鼓应先生的说法,“道”只是人们概念中的一个创造物,这似乎又表明老子是一个主观唯心论者;但是,《老子》在二十一章却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又成了有形有象的物质实体(虽然这个实体是模糊的),这里论述的显然是“道”的物质性。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等等对“道”的解说,则明确地展示了“道”既具有精神又具有物质的双重属性。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非要拿西方哲学分类中的那些帽子硬要往老子的头上戴的话,无论哪一顶都是不合适的。 2)《老子》中有一个命题,即“道法自然”,它是不是道生万物的意思,那么,道和万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这里要根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的一个完整论述,才能弄明白老子的“道”和“万物”之间的关系。在此我们看出,老子的“道”具有世界的本体属性,它可以通过“道→一→二→三→万物”的顺序,产生出整个世界(万物)来。但是,“道”又不是一个像西方哲学中“逻各斯”、“绝对精神”和西方文化的“上帝”那样一个绝对的世界本体,她也不是一个具有能量无限大的永动机,她也还要从她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汲取营养,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这样来看,在老子眼中的世界结构,就是一个“道→一→二→三→万物→道”的循环形式,但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圈子,它类似于现实中“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根”这样的循环。最后一个环节(关键环)“万物→道”、“树叶→树根”与前几个环节(普通环)“道→一→二→三→万物”、“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环属于“以强克弱”型,关键环则是“以弱胜强”型(详见田茂著《似与不似——“三”的哲学智慧》“第二章绳子与链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老子的道论与《悲悼》的“循环回归”

老子的道论与《悲悼》的“循环回归” [PageIndex=1] 2002年1月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an,2002第1期(总第95期)JournalofShandongYouthAdministrativeCadresCollegeNo.1Ser.No.95 老子的道论与《悲悼》的“循环回归”鲁玉菱(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循环回归”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之一。它在奥尼尔的不少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在其悲剧《悲悼》中尤其如此。在题材的选择上,奥尼尔采用了《奥瑞斯忒亚》的神话模式,体现了西方文学周而复始的循环规律;孟南家族相似的“面具式脸孔”和相似的悲剧命运,是“循环回归”理论在人物设置方面的又一运用;从戏剧结构看,《悲悼》三部曲是一个圆形的回归结构;而“循环回归”思想在“返朴归真”层面上又化为《悲悼》中的“幸福之岛”。关键词:循环回归;道论;幸福之岛中图分类号:J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05(2002)01-00108-02探求主题是西方现代派作家一再重复的文学母题。正如荣格所说:“西方意识的尖锐性及其严峻问题,不得不面对东方更普遍更稳定的性质而软化;西方的理性主义和片面分化不得不屈服于东方的兼容并包和简单单纯。”很多现代派作家纷纷把视野转向东方,企图从玄妙莫测的东方文化中寻求拯救。奥尼尔就是这样一位敏锐的作家,他为中国的道家哲学所深深吸引,尤其是老子的道论对奥尼尔的创作甚至他的一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道”这一概念,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主张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源于“道”这一神秘玄妙的母体,道具有无形无名,自然无为,既不能被看见摸到,又具有不可言说的性质,是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混沌一片的原始状态,也是超越现实世界一切事物的宇宙最高法则。空虚无形的道化生出最初的元气物质,元气分为阴阳,阳气清轻上升为天,阴气重浊而下凝为地,天地阴阳的冲和感应又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人为万物之灵长,与天地相合为三。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便是道家关于宇宙生成的基本理论。老子认为“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它永远在变化、运动,沿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夫物芸芸,各归其根”,也就是指大事的兴衰成败,植物的生长成熟,都是一种循环。当然这种循环不是否定之否定即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而是最后运动到它的出发点上。可以说“循环回归”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之一。奥尼尔的创作思想直接受到老子道家哲学的影响。早在1928年,奥尼尔就曾携新婚妻子到达上海,探讨过老子哲学,后来又得到林语堂赠送的老子著作,认真研读,他在读《道德经》的札记中长篇记载了老子对物质主义和贪婪的谴责,向往清静无为、安居乐业、与世隔绝的原始淳朴世界。在《悲悼》演出期间,奥尼尔在答记者问时还提到老子的教导,提出追求灵魂之外的财富而丧失灵魂是可悲的。1936年,他将自己的住宅取名为“道庐”(TaoHouse),作为隐居之地,藉以表达他对老子的崇尚。老子“循环回归”的哲学思想在奥尼尔的不少作品如《天边外》、《送冰的人来了》、《毛猿》、《百万马克》中都有所体现。在其悲剧《悲悼》中尤其如此。在题材的选择上,奥尼尔采用了《俄瑞斯忒亚》的神话模式,体现了西方文学周而复始的循环规律。奥尼尔《悲悼》三部曲的原名为MourningBecomesElectra,(直译为《厄勒克特拉服丧》)。厄勒克特拉是希腊神话中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女儿,特洛伊战争结束后,阿伽门农回到家中,被犯有通奸罪的妻子克吕泰美斯特拉谋害。厄勒克特拉联合弟弟俄瑞斯忒斯,杀死了他们的妈妈及其情夫,为父亲报了仇。这即是弗洛伊德学说中,著名的“厄勒克特拉情结”即“恋父情结”。《悲悼》直接借用了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亚》三部曲的基本故事原型。阿伽门农变成了艾斯拉·孟南准将,克吕泰美斯特拉成了孟南的妻子克莉斯汀,他们的儿子奥林就是俄瑞斯忒斯,女儿莱维妮亚就是厄勒克特拉。特洛伊城陷落变成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孟南回到家的第一天晚上,就被妻子克莉斯汀毒死,莱维妮亚说服了奥林替父报仇,杀死了克莉斯汀的情人布兰特,又逼他们的妈妈自杀了。十分明显,《悲悼》的人物和情节与《俄瑞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