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教案心理学

四川理工学院教案心理学
四川理工学院教案心理学

四川理工学院教案

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神秘的学科。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大多数人对心理学依然知之甚少,习惯于带着神秘的面纱去看待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似乎是无所不能的,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具有魅力的学科,因为它是研究我们自身活动规律的学科。研究人类自身的学科分为两大门类:生理学和心理学。生理学研究人的生理构造,了解人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及活动规律;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生理学研究人的躯壳,心理学则赋予这躯壳以灵魂,使人变成有思想、有情感的生物个体,使人成为了万物之精灵。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神学。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门学科,用科学的精神来研究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心理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基本原理;

2、初步掌握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技巧;

3、初步养成心理调节意识,学会基本的调节方法;

4、养成初步的专业意识,养成健康的心态;

5、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要求:

1、认真听课,记笔记(用大学生的方式来记);

2、独立思考,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3、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至少完成5本以上参考书的阅读与读书笔记);

4、独立完成作业,体现自己独到的观点(本学期书面作业3次以上),严禁抄袭。

三、课程成绩核算方法:

1、平时成绩(20分):包括课堂答问、出勤、学习态度、参与课堂讨论与辩论的情况、平时作业;

2、期中考试(20分):12周论文写作;

3、期末考试(60分):20周闭卷考试。

第一章绪论(共计4学时)

一、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掌握心理、心理学的概念;

2、掌握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研究对象);

3、了解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方法;

4、知道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心理学主要各流派的代表人及观点);

5、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四、教学重、难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各心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教学过程的组织:列举的实验与实例,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带入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讨论、练习、作业的布置与安排:

作业:联系生活实际对心理学某一流派的观点进行评述。

要求:要有个人的观点;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增加信息量;字数在8000字以上;1周完成,严格收交作业时间;一律用作业本,不收单页纸作业;严禁抄袭,凡出现相同作业均以0分计算。

3、教具、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七、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学时)

一、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从这个概念不难看出:只有当客观现实与脑发生作用时心理才会产生,二者缺一不可。同时,这里的反映与反应也是有区别的,反应更倾向与生物的、化学的反应,如:触碰含羞草的叶片,会自然地发生反应——闭合。而反映则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带有主观能动性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镜子般的反应。如:对一本小说或一幅画的评价,不同的人反映是不相同的,甚至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心境、环境下也会作出不同的反映。

心理又称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二、心理(现象)的内容体系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亦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通常把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知):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简要介绍概念: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例:蜘蛛捕食、青蛙捕虫、犯人读信、两考生考戏剧学院、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等。

2、情感过程(情):

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过程。例:美国的焦虑实验,两只猴子的身体反应,来说明焦虑给人带来的危害。

3、意志过程(意):

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行)。例:陈景润、李时珍的发明创造。

知是产生情、意的基础;行是在知的基础上,在情的推动下产生的,它能提高认识,增强情感,磨练意志;意控制、调节情,提高知。

(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是人人共有的心理现象,但由于个人的遗传素质、生活环境、经验等不同,使人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心理。个性即人的独特性。个性心理是表现在个体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点。

1、个性倾向性:

个体活动的基本倾向和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例:爱情的魔力测试、入党动机分析、法国农学家巴蒙蒂埃推广土豆、伊甸园里的亚当夏娃、潘多拉的盒子。

2、个性心理特征:

个体身上经常稳定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例:四人看戏、考试场上的不同表现、不同方面能力表现造成的不同结果。

感觉知觉记忆

认识过程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心理过程从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来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共性,它是个性形成的基础;个性心理从个体心理现象的表现来分析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形成的。一方面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情感;没有积极的意志行动,也就不可能形成个体的性格、气质、能力、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能调节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

出来。

三、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s (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对它作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心理学思想。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律。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意“灵魂说”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

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理论,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辩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且成为教育人、培养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进行人才选择的科学依据。因此,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古老在于心理学思想最初蕴涵在哲学中,在文学作品、军事策略、教育思想中均有大量的体现。如:人性善恶的论断,孙子兵法,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红楼梦》《三国演义》),无不透露着心理分析。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已是十九世纪末了。

四、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例如:研究记忆中的遗忘这一心理现象,探索遗忘规律,用以指导人类的学习。

动物也有心理,因此,我们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高级

动物的心理可发展到形象思维,例:大猩猩取食香蕉实验,验证了高级脊椎动物心理发展的水平。

五、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既离不开现代生理学和生物学,也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因比,心理学是一门介乎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第二节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1学时)

一、心理学的性质

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或中间学科

二、心理学的任务

(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心理学的特殊任务就是把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实践领域,揭示人们在各种特殊活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心理学分支:

1、基础理论领域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2、应用领域

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法律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临床心理学等

二、学习、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的重要理论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论据,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列宁:“心理学所提供的一些原理己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

2、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生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

(二)、实践意义

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而且是一门应用学科。今天,它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因而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心理

学的意义表现在:

1、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有助于提高管理能力与生产效率。

3、有助于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医学意义、教育学意义。

3、有助于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西方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1、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在远古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古代人以"图腾"形式的幻想思维出现时,他们很难理解人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只是单凭直观的感受,体验和想象力的推测,因而逐渐产生了万物有灵论的观念.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是以古老宗教神话的形式对灵魂起源所作的幻想式的解释,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也源于希腊语"灵魂"和"学问"的构词,意为研究灵魂的学问。

2、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心理学思想的发展长期寓于西方哲学中,亦称之为哲学心理学,它是科学心理产生的重要思想来源。

哲学心理学主要是用哲学观点和思辩方法研究和阐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各种理论和思想.其主要特点是:(1)心理学家与哲学家集于一身,还没有出现独立的心理学家;(2)主张采用猜想,推测和思辩的方法,基本上不采用实验的方法;(3)主要运用哲学观点探讨灵魂或心灵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等一系列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问题,不研究具体的实证问题。

心理学思想在哲学母体内孕育了两千多年,它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哲学中的联想主义思想更为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可直接研究的课题.但是,哲学心理学缺乏实证科学的基础,若不同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相结合,则心理学还不能摆脱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但真正表明科学的心理学的诞生是以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 Wundt)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了实验心理学为标志。

二、现代心理学派别

(一)结构主义(Structural Psychology)

代表人物是实验心理学之父冯特,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与复杂的化合物类似,可以细分为一定数量的基本元素。冯特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

在研究技术方面,首创:内省法,即经过一定培训后,被试“自我”对其在一定实验情境中的内在感受与经验进行描述,研究者根据观察与对前述经验的分析来把握各种元素及其活动规律。

(二)行为主义(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代表人物是20世纪初,华生(J. B. Watson)等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倡导通过客观可测的"刺激——反应"模式探讨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探索"刺激——反应"的规律就是心理活动的规律.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观点。

从行为主义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有三种行为主义:

第一,极端的行为主义:他们认为心理,意识都是行为,心理学只研究行为,而不必再用"心理"和"意识"这些词.有机体的行为结构就是"刺激——反应"的直接联系.持这种观点的大都是早期行为主义者。

第二,折衷的行为主义:这类行为主义者一般不完全否认意识,认为行为是意识的要素之一,并可以表现某些内部意识.因此,他们的研究大多在探寻刺激与反应之间究竟存在哪些中介因素,以便说明行为的合理性.持这类观点的人大都属于新行为主义者。

第三,方法论的行为主义:这类行为主义主要强调的是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方法,而不在于否定心理和意识的存在.他们一般都被看作是第三代行为主义,其影响也最广泛。

总结:行为主义的许多研究,如他们提出的学习理论,情绪理论,人格理论,条件性操作原理,社会观察理论以及行为矫正理论,特别是他们倡导的客观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必须指出,行为与心理,意识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毕竟有区别,决不能把二者完全同等或相互替代.研究行为的规律并不能完全揭示心理学的规律,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局限.

(三)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认为人类个体的任何经验或行为本身都是不可分解的,每一种经验或行为都有其完整的形态。

(四)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精神分析观点是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S. Freud)提出来的解释心理、意识和

行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亦称为精神分析学派。这个学派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意识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而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潜意识(一种无意识现象),并特别强调潜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它处于意识的深层;而意识仅仅是人的精神活动断断续续的表层现象,只是整个精神活动的很小一部分。潜意识虽然通常是不可觉知的,但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总之,只有潜意识活动的动机才是解释人的全部心理和行为的真正原因。

精神分析观点从另一个侧面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探索更深层潜在的动机对认知,记忆,情感和人格的影响,也不失为一种见解.但是,早期的精神分析把人的意识和无意识完全对立起来,过分夸大了潜意识作用,甚至把它完全归之于本能的东西,这是极为片面的(五)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观点主要是指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它是自行为主义之后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次"认知革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和忽略内部认知过程产生极大的疑问,主张心理学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认知过程。但这种研究不能只采用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法,而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较客观的研究方法。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把人脑的内部工作与电子计算机进行类比,都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

其特点是:(1)着重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而不是象行为主义那样忽视意识或内部的心理过程;(2)把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和提取使用的过程;(3)这种研究具有一系列客观的程序,操作方式和可测指标,而不只是根据个人的内省报告。

现代认知观点,或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已取得许多较好的新颖的研究成果。现代认知观点的不足之处,是在于把人脑活动机械地与计算机类比,无法揭示许多社会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并且忽略了对情感,人格,变态心理等领域的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itic Psychology)

把人的本性和价值看作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并从以人为本的整体观点出发,对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面,都有许多实际的意义的研究。

三、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其发展的主要理论取向是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1、心理学的综合化趋势

2、心理学的实用化趋势

3、心理学的全球化趋势

4、心理学的本土化趋势(社会文化取向)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在心理学史上,任何一个心理学家或心理学派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某种哲学方法论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论及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时,必须强调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客观标准,确定客观指标来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表现,从而揭示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反对主观臆测和随意判断的研究倾向。

2、系统性原则

坚持用系统、整体的观点,把各种心理现象放在整体性的,有等级结构的,动态和相互联系的系统形式中加以研究,对人的心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因素的系统分析。

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总是在一定背景、情境中发生的,有时候同一种行为表现,其心理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状态下,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完全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心境中,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会相同。

例:∑E总=∑(E1+E2+……En)+E联(E联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例:李白两次游君山,在不同心境下,作了两首完全不同意境的诗:“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铲却君山好,平铺湖水流”

3、发展性原则

用发展的观点去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心理活动的研究也应该是动态的,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点不同,不同方面发展不同,不同时期心理发展水平也不相同。

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一)从研究时间的延续性上划分:纵向研究(追踪研究)和横向研究(横断研究)。

纵向研究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纵向研究的优点:能详尽地了解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具有很高的连续性。缺点:周期较长,易受社会环境的变动影响。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横向研究的优点:省时,见效快,利于比较研究。缺点:较粗糙,不够系统,不能全面反映问题的缺陷。

(二)从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划分: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进行的研究。优点:能对被试进行详细、深入、全面的考察。缺点:缺乏代表性和典型性。

成组研究是指对一批被试进行研究。优点:科学性强,有代表性。缺点:不便于个别深入研究。

(三)从研究方式上划分:因果研究和相关研究。因果研究是指揭示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的研究。例:对记忆材料的性质与效果的因果关系的研究。使用因果研究时应注意:控制无关因素,脱离一定条件因果联系是无意义的。

相关研究是指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关联的研究。例:相貌与人的性格有关系,相貌丑的人,自卑感严重,但并不表明相貌丑的人必然自卑,二者之间有关联,但不是因果关系。

三、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1、概念: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2、分类:

长期观察全面观察(1)从时间上划分从范围上划分

定期观察重点观察

自然观察

(2)从情景设置上划分

控制观察

4、观察法的利弊

优点:简便易行、材料真实、范围广泛

缺点:消极被动、不精确(易掺杂观察者的主观色彩)

一般而言,在对象无法加以控制、控制条件下可能会影响某种行为出现、在道德要求下,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观察法。

(二)实验法

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条件,以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优点:主动、精确

缺点:不真实。不适用复杂的心理活动;易引起被试的紧张情绪和期待心理;投资大,要求高。

2、自然实验法: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兼有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

例:原苏联阿格法诺夫的自然实验《困难条件下的意志表现》。

任务:半夜拾柴禾用以做早饭

被试:寄宿学校的学生

结果;由被试所拾柴禾是干或湿来判断被试在困难条件下的意志表现。

实验法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自变量的控制,同时,还应考虑被试的个别差异、偏好、对实验的期待等等,为了避免实验者的偏好,有些实验中,主被试都不知道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即双盲控制。

(三)心理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

1、概念: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2、种类:

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创造性思维测验

(1)从内容上划分

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兴趣测验态度测验

文字测验

(2)从测验材料上划分

非文字测验口头测验操作测验

个别测验

(3)从测验方式上划分

团体测验

3、心理测验法的利弊

利:能量化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精确而科学。

弊:量表的有效性决定着测验的可靠度(效度和信度),对主持的要求高,结果解释的主观性大。

4、基本要求

(1)充分论证测验的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

(2)提高测验的效度:测验有效地检验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分为两种方式:

(1)问卷法

(2)谈话法

另外,还有作品分析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五节心理学与生活(自学)

作业:

联系实际评述某一心理学流派(作业500字以上)

参考资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乔建华主编:《现代心理学概论》,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崔丽娟主编:《心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后分析:本章内容是学生心理学的入门基础,由于学生普遍没有基础,讲解起来相对困难,但由于例举了大量的实验和案例,学生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但在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主要观点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丰富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关于著名心理学家介绍方面的书籍;

2、减少讲解心理学流派的数量,重点介绍2—3个流派,避免广泛涉猎,但无法深入的缺陷,让学生学习一个了解一个;

3、在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尽快把学生引上专业学习的正轨。

消费心理学(作业一)(2)

消费心理学离线作业一 每道题20分,共100分 1.消费者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答:(一)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 1930年以前,消费心理学科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而不是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此时,消费者心理学理论已初步明确,但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完整的科学。这一阶段虽然已有一些学者关注并着手从事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但研究的范围比较狭窄,研究方法是从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简单移植过来,而且其研究也主要限于理论层面,没有具体运用到市场营销实践中,因此,这些研究在当时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二)显著发展时期(1930-1960年)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得需求问题成为西方企业面临的头号问题。在广告界,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探测广告对顾客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日益普遍,由此广告心理学得以繁荣。二战结束至60年代,企业的经营观念及其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都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企业的产品销售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 (三)地位的确定时期(1960年以来) 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科学会,这标志着消费者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1969年,美国的消费者研究协会正式成立。1974年,《消费者研究杂志》创刊。以后又相继出现了《广告研究》和《市场营销研究》等杂志,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传播。美国的一些大学和研究生院,心理系、社会系、经营管理系都讲授消费行为课程。这期间,研究进入成熟期,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研究不论从“量”还是到“质”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时期的消费心理研究把消费者不再作为一个简单的某种使用价值的购买者,而是把消费者作为一个积极的决策者,进而可以深入地了解消费者是如何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所获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以及及时强化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巴普洛夫 2、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 A.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B. 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C. 能完成序列化问题 D. 掌握群集的概念 3、以下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 认知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B. 发展阶段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C. 发展阶段是以个体的年龄为根据 D. 发展阶段认知方式的差异为根据 4、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既影响儿童,又受儿童影响的复杂交织体的是() A. 心理社会阶段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态学观点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A. 重视人格的健康成长 B.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 C. 性教育 D. 多元的成功评价体系 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7、弗洛伊德认为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是()。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意识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属于控制系统的是()。 A. 本我 B. 本我和超我 C. 自我和本我 D. 自我和超我 9、弗洛伊德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A. 生理年龄 B. 心理年龄 C. 思维特点 D. 力必多的位置 10、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终其一生的是()。 A. 弗洛伊德 B. 艾里克森 C. 皮亚杰 D. 斯金纳 11、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是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 A. 6—12岁 B. 12—20岁 C. 15—17岁 D. 20—40岁 12、“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心理学说课稿

记忆力的开发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资兴市立中学何耀明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目是《记忆力的开发》。 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记忆力的开发”是根据高中生学习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而设计的关于学习方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好本课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的规律,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记忆的一些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的规律。 2、通过活动与训练,让学生掌握记忆的一些方法。 3、结合学生情况,选用一些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条记忆规律和两种记忆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改进记忆方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二、说教法和学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了一个记忆力小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三组英语词组和一组词组材料,让学生通过讨论、练习等方式,揭示记忆的三大规律,使学生懂得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新课标提出要创造自然生成的课堂效果,师生共成长。在学生了解了谐音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后,我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记忆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了这两种记忆方法。

三、说课堂教学程序: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本课我打算安排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和记忆方法训练三个教学环节。 (一)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在导入课题后我用多媒体出示三行数字材料,让学生任选一行,在一分钟内读完,然后把那些记住的数字写出来,位置可以颠倒。 上面的数字是: 63、85、34、27、59、48、92、47、12、75、28、41 76、29、59、24、67、19、83、49、23、91、12、46 58、62、87、93、25、98、28、32、45、16、73、51 学生写完后进行记忆自测结果评价,然后启发同学讨论,理解什么是记忆力。 最后老师归纳:记忆力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其印象仍保留在头脑里,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的能力。记忆包括3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 (二)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 (1)为了揭示记忆的规律,我先用多媒体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请同学讲解,老师补充、举例,引出记忆规律一:记忆过程中遗忘先快后慢。针对这一规律让学生找出记忆对策:学过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如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2)再用多媒体出示三组英语词组: TH ELI TTL EB OY SI TSD OWN HE WA NTS TO STU DY ENG LNSH Please tell me all about that 先让学生读一分钟,再请4个同学在黑板上默写,并请默写得好的同学谈经验,引出记忆规律二: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记。针对这一规律让学生找出记忆对策: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枯燥的材料可赋予意义联想归类等记忆。

四川理工学院《物理化学》练习题5

练习题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在一个密闭恒容的容器中有A、B、C三种理想气体,恒温下再注入一定量D 气体(理想气体),则A气体分压力( )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无法确定 2.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的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C)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3.某气体由状态A出发,先后经B、C二状态又返回到状态A。已知:由A到B是绝热可逆过程,由B到C是绝热不可逆过程,由C到A是等温可逆过程。则整个循环过程系统对环境所做的功( ) (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不能确定 4. 理想气体经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则( ) (A) △S(系)>0 (B) △S(环) >0 (C) △S (系) <0 (D) △S(环) <0 5.在恒温恒压下,可依据系统的哪个函数变化值判断过程的自发性?( ) A. ΔS B. ΔH C.ΔG D. ΔU 6. 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偏摩尔量的数值只能为整数或为零 (B) 系统的强度性质无偏摩尔量 (C) 纯物质的偏摩尔量等于它的摩尔量 (D) 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其值与物质的数量无关 7. 298K、101.325kPa下,将50ml与100ml浓度均为1mol·dm-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B) μ = μ1 + 2μ2;(C) μ = μ1 = μ2;(D) μ= ?μ1+ ?μ2 8.以下定律中不属于稀溶液依数性的是( ) (A) 渗透压定律(B) 沸点升高定律(C) 凝固点下降定律(D) 亨利定律. 9.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PCl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A) 增加压力使体积缩小一倍 (B) 体积不变,通入N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C) 压力不变,通入N2气使体积增大一倍 (D) 体积不变,通入Cl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10. 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值的因素是( ) (A) 反应物的浓度(B) 催化剂 (C) 反应产物浓度(D) 温度

说课稿-李灿佳-旅游心理学-第四版

《旅游心理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试讲和学习的机会。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主题是《旅游心理学》,下面我对本主题进行分析: 一、说课程 《旅游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业的一门新型学科。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也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旅游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旅游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领域的边缘学科。《旅游心理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旅游者的需要、特点初步掌握对旅游者鉴貌辨色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者进行心理分析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理解和掌握旅游者作为旅游主体所具有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初步理解管理心理理论和艺术。 德育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旅游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对旅客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材 本教材是李灿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心理学》第四版,这本教材顺应了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在体系的编排和内容的选择上,把心理学知识与旅游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并配以补充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本教材同时注重岗位的

消费心理学的三个基本概念

一、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从这两个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看, 主要区别在于心理与行为的内涵上。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 曾经出现过把人的心理(主要是指人的意识) 与人的行为分别看待的现象。 但这已经成为历史, 心理学发展到今天, 一个胸怀宽广的学者, 决不会拘泥于过去的历史, 而把人的心理与人的行为割裂开来分别看待。 心理与行为是每一个具体的人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两个方面, 两者在范围上有一定的区别, 但更关键的一点是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较为习惯的作法是, 把“心理”这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人的内部活动, 但心理活动不仅仅指人的内部活动, 也包括一部分外部活动; “行为”这个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人的外部活动, 但人的任何外部行为是发自于内部的心理活动。 任何一次消费行为发生的基础, 是来自消费者的愿望, 即首先在内心体会到消费的需要, 有了购买商品的兴趣等。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 在心理上要作出相应的准备, 如认知商品信息、了解商品特性、对商品形成一定程度的好感等态度, 这些活动主要是指消费者内心的心理活动, 是消费者消费商品之前的基础。 人的外部活动能够对周围的环境施加影响, 与环境发生交换, 会改变周围的环境。消费行为的过程, 是通过消费者的行为活动, 把商品从市场转移到消费者本人的手里, 所以对工商企业来说, 消费者行为比消费者心理更有现实的意义。人的心理活动毕竟只是停留在人的内部, 只有消费者进行了消费行为, 才能实现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 才能实现工商企业的效益。 对消费者的研究, 既要注重消费者购买、消费商品的行为, 又要重视消费者内心活动的内容, 前者受制于工商企业的经济利益, 后者是基于心理与行为之间不可分离的关联性。任何正常的消费者行为, 是以他的心理活动为依据, 准确地把握住人们的内心活动, 是研究外部行为的最好办法。设计、策划任何形式的营销策略, 只有打动消费者的心理并使他们自发地产生消费愿望, 才是最好的营销策略。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过程的进行, 可能是一个同步过程, 也可能是连续过程, 还可能是一个继发式过程。同步过程是指消费者有了消费愿望的同时, 购买与消费行为几乎在同时就进行了, 比如在营业环境遇到满意的商品, 立即购买; 连续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共8篇)

篇一:心理健康说课稿 健康心理的表现 一、说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这本教材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本次说课内容出自教材的第二课第一节,在学习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时指出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就要明白健康心理的表现特征,掌握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健康心理的表现与衡量标准 ( 2)出现心理问题,学会主动调适,自觉维护心理健康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 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 健康心理的标准,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关关键性的内容。 4、教学难点由理论到实践,出现心理问题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三、说教法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3、讨论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把贯穿全课的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在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答案,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陈述。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学法 教学是一种双向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乐在学中”,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安排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观察法,通过对视频和图片的观察,从直观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意识,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往往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自学探究,然后再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小组内的讨论结果。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解析第七章

第七章 恒定磁场 7 -1 两根长度相同的细导线分别多层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两个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两个螺线管的长度相同,R =2r ,螺线管通过的电流相同为I ,螺线管中的磁感强度大小B R 、B r 满足( ) (A ) (B ) (C ) (D ) 分析与解 在两根通过电流相同的螺线管中,磁感强度大小与螺线管线圈单位长度的匝数成正比.根据题意,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细导线绕成的线圈单位长度的匝数之比 因而正确答案为(C )。 7 -2 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面如图放在均匀磁场中,通过半球面的磁通量 为( ) (A ) (B ) (C ) (D ) 分析与解 作半径为r 的圆S ′与半球面构成一闭合曲面,根据磁场的高斯定理,磁感线是闭合曲线,闭合曲面的磁通量为零,即穿进半球面S 的磁通量等于穿出圆面S ′的磁通量;.因而正确答案为(D ). 7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一定没有电流穿过 (B ) 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穿过电流的代数和必定为零 (C ) 磁感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为零时,回路上各点的磁感强度必定为零 (D ) 磁感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不为零时,回路上任意一点的磁感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分析与解 由磁场中的安培环路定律,磁感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为零时,回路上各点的磁感强度不一定为零;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强度为零时,穿过回路的电流代数和必定为零。因而正确答案为(B ). 7 -4 在图(a)和(b)中各有一半径相同的圆形回路L1 、L2 ,圆周内有电流I1 、I2 ,其分布相同,且均在真空中,但在(b)图中L2 回路外有电流I3 ,P 1 、P 2 为两圆形回路上的对应点,则( ) r R B B 2=r R B B =r R B B =2r R B B 4=2 1==R r n n r R B r 2π2B r 2 παB r cos π22 αB r cos π 2 S B ?=m Φ

《消费心理学》试卷及答案教学文案

《消费心理学》试卷 及答案

消费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市场上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C ) A.营销活动 B.促销手段 C.消费心理 D.货币收入 2.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新颖奇特商品的消费者属于( B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3、某人去过苏宁电器,日后能够想起苏宁电器大楼的形象,属于( A ) A 感知形象记忆 B 语词概念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 4.人类消费行为的复杂多样性是基于( A ) A.需要的复杂多样性 B.动机的复杂多样性 C.消费品的复杂多样性 D.生存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5.形成消费者稳定生活方式的心理基础是( D ) A.性格 B.气质 C.动机 D.自我概念 6、文化具有的前人向后人、由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进行传递的特性,反映文化具有( C ) A、民族性 B、发展性 C、传播性 D、历史性 7、我们常说的“都市文化”、“乡村文化”是以( B )为特点的亚文化群体 A、人的社会职业 B、人口的行政区域分布 C、人所处自然条件 D、共同的文化 8.空巢家庭比较突出的消费动机是( C )

A.求名 B.求美 C.求实 D.求新 9、某消费者看到许多旅游广告,并且他的朋友都出去旅游了,于是他把旅游作为自己的最迫切的消费期望。这表明消费期望(D ) A、表现一定的期望概率 B、表现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C、表现一定的行为动力 D、具有一定的可诱导性 10.商品陈列中确定重点摆放的依据是( B ) A.商品广告情况 B.商品销售情况 C.商品评价情况 D.商品打折情况 11.广告的诱导功能主要体现在( B ) A.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B.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C.改变消费者的态度 D.提供商品知识 12.一般性拒绝购买态度的主要特征是( C ) A.内隐性 B.公开性 C.随意性 D.慎重性 13、提高价值有多种方法,其中最理想的途径是( C ) A、成本不变,功能提高 B、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C、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D、功能大提高,成本稍增加 1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以匀速迅速地遗忘 B.以匀速缓慢地遗忘 C.短时间内遗忘比较迅速,以后则逐渐缓慢

《阳光总在风雨后》小学心理健康说课稿

《阳光总在风雨后》小学心理健康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阳光总在风雨后》,属于动机理论范畴。 一、主题选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受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损害身心健康。从教至今,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发现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小学生耐受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吃不了苦头,受不了委屈。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因此,为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能够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二、目标解读: 1、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它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关键在于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2、通过经典故事使学生懂得挫折也是人生可贵的财富. 3、通过身边同学的事例,使学生知道战胜挫折需要有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 4、通过创设的情境介绍减轻心理压力,调节情绪的几种方式。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和探讨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 2、辨证地看待“挫折”,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运用一些恰当的方式方法疏通“挫折”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四、教学环节: (一)活动导入,拉近你我 利用“开心词典”的活动方式,让孩子竞猜问题“猜猜他是谁?”,如遇到困难的问题,可以求助场内同学和场外老师。我选取了三个典型的人物:张海迪、桑兰和贝多芬,在提示语的设计上,我先给出他们在经受挫折前的经历,接着再给出他们遭受的重大挫折,最后是挫折过后取得的成绩。活动过后总结问题中的人物共有的特点是什么?那么学生们不难发现这三人都是在经历过挫折后依然凭借着坚强的毅力笑对人生,并切取得了更为瞩目的成绩。从而把“挫折”引入正题,让学生自由谈对挫折的认识。 通过这个环节主要达到舒缓一下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感知上帮助学生形成初步对挫折初步了理解。 (二)情感分享,吐露心声 因为挫折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所以也是一个避讳的话题,为了让学生能勇敢地面对它,我先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老师也曾有过挫折,但正确面对后,经过不断地自我暗示,克服了焦虑心理和不安的情绪。接着让同学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在成长的道路上,肯定遇到过不少的挫折失败,在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或失败是什么?当时你的心情怎样?把这些填写在“心灵絮语”这张问卷上,在问卷最后一项:当时你的心情怎样?这个问题设计中,我让学生可以用颜色来表示,也可以画一幅简单的画。因为有些时候的心境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楚的,而颜色和绘画可以使一些心理活动用最直接形象地投射出来。 通过这个环节,我想了解不同学生对挫折的感受能力、承受能力和应急能力,让学生也能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挫折在自己人生道路上产生的影响,找到存在的共同问题,寻求辅导的突破口。 (三)测试调查,故事启迪

消费心理学理论概述

第一节?消费心理学理论概述 一、消费心理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消费心理学就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消费心理学与广告心理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了解消费心理学的概念与其发展过程,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两者的关系。 (一)消费心理学的概念 消费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目的就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 (二)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知识积累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两次社会大分工一直到19世纪。在这漫长的社会历史进化历程中,消费心理科学基本完成了它的基本知识的积累使命。商品生产与贸易往来促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程度不同地开始关注与消费心理范畴有关的问题。伴随人类文明渐进的步履,人们对属于消费心理范畴的有关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展开逻辑思维并提炼出一系列理论范畴,例如消费需要问题、消费时间与消费习惯问题、消费阶层的划分问题、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问题与消费权益问题等。 2、体系建构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自19世纪后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就是消费心理学在体系上开始建构的时代。导致这个时代的开始,除了一方面“依赖于技术的状况与需要”,另一方面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引发的经济危机之外,还有相关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等因素。 消费心理学科的诞生就是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她分支学科的生成有着“血缘关系”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 20世纪60年代前后,一些理论家为建构消费心理学体系付出了艰辛而卓越的劳动。概括起来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用心理学研究著作的大量问世。应用心理学的广泛研究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创立提供借鉴。这些研究的代表就是:1900年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斯科特与盖尔遥相呼应,于1903 年出版以探索消费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广告论》,1980年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从而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12

初中心理学优秀说课稿

初中心理学优秀说课稿 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心理学优秀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格。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人格是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第十二章的内容。人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格与心理现象中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能力等其他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通过对人格这一章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提高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丰富知识,优化自己的性格;从小事做起,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 ——教材内容: 1、人格的含义、特征、结构 2、比较重要的几个人格理论 3、人格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人格对人格品质有深刻的认识

2、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的含义,结构和人格理论并能分析人格的成因 3、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掌握一些自我修养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培养相应的人格行为,从而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养成健全的人格品质——重点难点:重点是人格的特征、气质的分类、气质和性格的关系及人格的形成原因。 难点是人格的特质理论,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关于人格的理论很多,不容易记忆且容易混淆提出者与相对应的理论。 1、引入法,让同学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体会什么是性格,同时可以激发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讲授法这是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让学生能够比较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3、课堂讨论法针对性格的形成原因进行讨论并提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认真听讲学生想要学好一节课首先要集中精神,认真听讲,理解什么是人格,明白人格的特征,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记忆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 2、思考讨论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学生应

消费心理学 题库(带答案版)

消费心理学题库: (一)单选40个 1.在消费心理学研究中,通过控制自变量变化来研究因变量变化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访谈法 2.天气越来越冷,小张准备为自己添置一件大衣,她走进无锡八佰伴的三层女装部,远远地就被某柜台的一件亮丽的黄色大衣所吸引,这在心理学上属于( B )A.分析 B.感觉 C.知觉 D.喜欢 3.东风标志汽车公司在2005年调整其营销策略,对其旗下的307轿车均大幅度降价,其中一款基本型从15.18万直接下调至12.98万,销量大增。这是因为心理学中的( C )在起作用。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阈限 D.感觉联合 4.沃尔沃轿车一上市就大力宣传其“安全性”,宝马、通用等汽车公司也跟进强调安全性能,但都没有成功,反倒进一步强化了沃尔沃轿车的这一“安全”概念,这是因为( A ) A.知觉背景在起作用 B.感觉是相对的 C.对比律在起作用 D.知觉恒常性起作用 5.可口可乐、肯德基等知名品牌经常在各大电视台频繁做广告,这是应用了心理学中的( D )原理。 A.首因效应 B.优先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6.支配人的消费行为基于两种消费心理:1、本能性消费心理。2、( D ) A.通常消费心理 B.消费心理 C.群体消费心理 D.社会性消费心理 7.满100元立减10元,满200元立减20元的活动叫做( B )效应 A.首因效应 B.锚定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8.依据想象的内容与现实的关系分为幻想、理想和( A ) A.空想 B.联想 C.梦想 D.臆想 9.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大脑运用( A )、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把握事物的特征和规律。 A.分析 B.对调 C.理解 D.分项

心理健康说课稿范文(共8篇)

篇一:心理健康课说课范例 《给情绪找个家》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给情绪找个家》,我将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心得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 1、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第一分册第18课。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2、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动、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二、说教学内容 本来在现行教材中,这节课的课题是《最近比较烦》,结合教学具体的实践、学生状况和我教完本课内容的教学反思,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确定本课课题为《给情绪找个家》,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的自我调适,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心身健康。 在此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教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明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给情绪找个家,做情绪的主人。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情绪的重要性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利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本课设计为五个板块,分别为:(一)情绪故事吧; (二)情绪图片吧;(三)情绪聊吧;(四)锦囊妙计;(五)教师小结 2、过程:(一)情绪故事吧。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图片吧。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味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思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学复习题

, 机械设计学复习题 第一章 1.机械的概念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完成做功的各种具体机器和以传递力与运动的各类机构总称为机械。 2.机械设计主要特点 1)多解性 2)系统性3)创新性 4)设计与科学研究 3.“机械设计学”的学科组成 1)功能原理设计 2)实用化设计3)商品化设计 . 4.现代设计,以功能为核心,构思实现该功能所需的方法和手段,具体方法和手段有: CAD/CAM/CAE技术,CIMS工程、并行工程、优化设计、有限元方法、可靠性设计、创新设计、快速响应设计、反求工程、逆向工程、虚拟设计方法等。 5. 近代“机械设计学”的核心内容 1)功能思想的提出2)人机工程学科的兴起3)工业设计学科的成熟 6.机械设计按其创新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适应性设计 2)变型设计 3)创新设计 第三章 1. 任何一种机器的更新换代都存在三个途径: 、 1)改革工作原理;2)通过改进工艺、结构和材料提高技术性能;3)加强辅助功能使其更适应使用者的心理。 2. 功能原理设计的工作特点 1).用一种新的物理效应来代替旧的物理效应,使机器的工作原理发生根本的变化的设计。 2).引入某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但首先要求设计人员有一种新想法(New Idea)、新构思。 3).使机器品质发生质的变化。 3. 功能原理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 1).功能原理设计的任务:针对某一确定的“功能目标”.寻求一些(一种)“物理效应”并借助某些“作用原理”来求得一些实现该功能目标的“解法原理”。 例如:为实现直线移动的功能要求,可寻求液压、电磁或机构等物理效应,通过油缸、直线电机或刚体传动等作用原理,求得最终实现机械直线移动这个功能目标的解法原理。 @ 2).功能原理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1)明确功能目标;(2)构思能实现功能目标的新的解法原理;(3)改进、完善解法。 4.根据系统工程学用黑箱来描述功能,请描述采用的哪三种流的转换。 任何技术系统都可以视为3种流的处理系统: 能量流: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光能、核能。 物料流:气体、液体或各种形式的固体。信息流:各种测量值、输入指令、数 5.功能的分解。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首要的心理功能是() A情感 B.认识 C.意志D.情绪 2.通过口头信息传递途径了解消费心理的办法是() A观察法 B.交流法C.问卷法D.访谈法 3.在市场上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A营销活动B促销手段C消费心理D货币收入 4.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出现的心理学分支有(多选)() A青年心理学B儿童心理学C消费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 5.人类消费行为的复杂性是基于() A需要的复杂多样性 B动机的复杂多样性 C消费品的复杂多样性 D生存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6.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指 A.感觉 B.知觉 C.错觉 D.直觉 7.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记忆效果的因素是 A.目的性 B.理解性 C.活动性 D.系列位置 8.指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保持注意 D.加强注意 9.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A.感觉 B.思维 C.记忆 D.知觉 10.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及外观等方面存在相反的特点所表达的联想形式 A.类似联想 B.因果联想 C.色彩联想 D.对比联想 11.下列哪一类属于粘液质()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制型 12.下列哪一个不是性格的特征() A、态度 B、情绪 C、意志 D、活泼 13.哪一个能力的强弱会影响消费者对消费刺激变化的反应程度() A、分析评价能力 B、感知能力 C、记忆力和想象力 D、选择决策能力 14.消费者需要的基本特征() A、发展性 B、弹性 C、不可诱导性 D、不可变性 15.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多选) A、生理性购买动机 B、求美心理动机 C、心理性购买动机 D、从众心理动机 16.商标设计的心理策略不包括() A区别其他商标 B考虑风俗习惯C远离名牌产品 D易识易读易记 17.品牌命名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易读易记原则 B与标志分离原则 C暗示产品属性原则 D受法律保护原则18.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不包括() A按照消费习惯设计商品包装 B按照消费水平设计商品包装 C按照消费者性别年龄设计商品包装 D按照纯粹按照消费者喜好设计产品包装 19.(多选)商标的心理功能() A识别的功能 B保护功能 C提示和强化功能 D暗示功能 20.(多选)影响新产品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二)原型 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与各种情绪的构成有关,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 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独特的形式,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的表现方式,它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

就会通过投射等机制,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学与行为,因为男人内在的这种原型意象,既可以成为男人向上的促动者,也可以成为堕落的诱惑者。 实际上,荣格曾把阿尼玛描述为一种灵魂形象,往往在男人的心情、反应、冲动以及任何自发的心理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某种既定的作用,男人总是倾向于某个现实的女性对象那里,看到自己内在的阿尼玛和心灵的投影。 任何带有无意识的心理内容,总是会在梦中出现的,阿尼玛也是这样。荣格曾经描述了阿尼玛发展的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形象,分别为:夏娃——海伦——玛丽亚——索菲亚。 夏娃:往往表现为男人的母亲情结; 海伦:则更多地表现为性爱对象; 玛丽亚:爱恋中的神性; 索菲亚:像缪斯那样属于男人内在创造源泉。 1、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被其阿尼姆斯所占据的女人,则会失去很多女性的色彩。但是能够辨析与关注其阿尼姆斯存在的女性,则能够从这原型的意象中获得积极的力量。 女性内在阿尼姆斯的发展阶段:赫尔克里斯——亚历山大——阿波罗——赫耳墨斯。女人的阿尼姆斯出现在梦中的时候,最初往往表现以某种大力士或运动员的形象,然后会出现计划、行动以及独立自主的形象,接着会有类似“教授”、或“牧师”等指导意义的形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会赞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会赞美》,将从主题选定、活动目标、方案设计和活动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题选定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我意识,十分关心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更希望得到同学的赞赏。依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我确定设计了《学会赞美》一课。 二、活动目标 基于该阶段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本节课的内容,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2、学会恰当地赞美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 3、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都是幸福、快乐的。 三、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我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活动过程: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在设计活动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2、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3、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4、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下面,我具体说说是怎样准备这一课的。 首先是课前活动 上课前,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赞美,例如:“孩子们真精神!”“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你的声音真好听!”……提高学生的课堂情绪,自然的引出“学会赞美”这一话题。 一、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激发兴趣,感受赞美。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动画,听《称赞》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而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听完故事后请孩子们说说:“你喜欢这两个小动物吗?为什么?”孩子们触景生情,畅所欲言。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初步感受到赞美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也能使交往的双方彼此喜欢。 二、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赞美是一门学问,也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如何去赞美别人呢?第二个环节小品引路,学会赞美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录像短片《谁最会夸》,看后让孩子讨论交流:你认为谁最会夸?为什么?以小品为载体,让学生认识到赞美别人最重要的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美。接下来播放两个生活情景,引导孩子发现其中人物的闪光点进行赞美,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学会了赞美。 三、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有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赞美是儿童精神世界的阳光!”。所以我设计的第三个环节是参与体验,分享赞美。通过一个活动“我来点亮那颗星”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的幸福和快乐。活动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放着一些纸条,每张纸条上写着一位同学的名字,我先从中抽出一张纸条,然后请全班同学帮忙找一找被抽到同学的优点,(此时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光学习,还有劳动、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最后请被赞美的同学谈谈受到赞美后的心理感受。此时,老师点亮一颗星。接下来请一个孩子抽出一张纸条,大家一起来找找被抽到同学的优点,点亮第二颗星。最后是小组间同学互相赞美。教师相机点亮所有星星。 这样,参与的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的愉悦,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四、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为了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赞美的魅力。在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延伸,升华赞美中,我配乐朗诵《赞美》:同学们,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能使人温馨和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