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临床试验规范

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临床试验规范
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临床试验规范

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临床试验规范

(2009版)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号)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5号)(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并结合中医针灸类治疗产品的特点,为指导该类产品临床试验方案的制定和规范技术审查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类别为Ⅱ-6827的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

凡有附带功能的仪器(如:附带处方功能),其附带部分另行规定。

二、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的定义

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是以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探测或通过刺激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有助于临床治疗的仪器设备的统称。

注:自创穴位、经络等不符合中医传统理论的应提供充分科学证据。

三、仪器命名

仪器名称应体现该仪器的技术特征,作用方法和途径,命名规范为:仪器名称=技术特征+途径/方法+“治疗仪”/“针刺仪”。如“激光穴位治疗仪”、“电热针穴位治疗仪”、“红外炙(治)疗仪”等。

四、临床试验设计

(一)不同分类的临床试验要求

1.利用针灸原理开发的新的针灸类器械或在原针灸治疗仪器基础上扩大适应症:应证明其对特定疾病、证候或症状的治疗优于传统针灸治疗,或非劣于传统针灸治疗,但同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优势。

2.在原针灸治疗仪器基础上,以提高疗效或安全性为目的改进的针灸类器械:应证明其疗效或安全性能优于改进前的器械。

3.开发与已上市仪器功能主治相同的仪器:应通过临床试验验证该仪器非劣于已上市的仪器或具有同样的安全性、有效性。

(二)关于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

1.应在以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为基础的指导下进行科

学设计,能够说明仪器疗效和安全性,试验设计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试验开始前,申请人与研究者共同制定临床试验方案,该方案应由研究者与申请人共同商定并签字,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后方可实施。

3.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

⑴临床试验应当在两家以上(含两家)临床试验机构中进行,同一研究方案的研究机构不少于两家(含两家)。

⑵对照组的选择:

①对于市场上尚未出现的治疗仪器,或扩大适应症的治疗仪器,必须与公认规范的传统针灸治疗方法对照。

②在原针灸治疗仪器基础上改进的器械,对照应选择改进前的器械。

③开发与已有上市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功能主治相同的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必须与已上市仪器进行对照,对照仪器的效应不应低于空白对照效应。

⑶样本量:

①对于市场上尚未出现的针灸类仪器,其疗效非劣

于或优效于传统方法治疗,样本量应根据统计学原则计算,并结合安全性评价的考虑。

②在原仪器基础上,以提高疗效或安全性为目的改进开发的仪器,要证明其疗效优于改进前的仪器。样本量应根据统计学原则计算,每中心试验组最低样本量不少于30例。

③与已上市仪器功能主治相同的仪器,应证明其疗效非劣于已上市仪器,其样本量应根据统计学原则计算,每中心试验组最低样本量不少于30例。

④预期适应症中的不同的中西医病证,应分别根据统计学原则计算。

⑷盲法:应尽可能地采用盲法。无法实现过程盲法时,应在盲态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果评价。

⑸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要制定受试者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当针对具体受试仪器的特性及所治疗疾病特点,选择公认的指标和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设计。

⑺对临床试验的适应症、适用范围、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应有明确的表述,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和副作用应

有相应的处理方案。

⑻设计统一的、规范的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知情同意书和研究者手册等相关技术文件。

⑼数据资料应集中管理与分析,建立数据传递与核查程序。

⑽制订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法,制订完善的仪器操作规范。

⑾制订临床试验的统计分析计划。

(三)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应与试验方案一致,内容应包括:1.不同治疗组间的基本情况比较,以确定可比性。

2.随机进入各治疗组的实际病例数,分析中途剔除和脱落的病例及剔除理由。

3.采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对临床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用文字、表、图及P值和/或95%的可信区间,表达各治疗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对不良事件的总结分析,对器械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5.临床试验效果的综合分析及结论。

注:仪器预期用途的描述应体现到具体的中医病名、证候、症状及或西医病名。如:“缓解轻中度膝骨关节炎(阳虚寒凝型)疼痛效果较好”,“协助治疗糖尿病(血瘀证)”

(四)临床试验单位资质与资料保存

1.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应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专业科室。

2.承担该项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必须具备该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

3.临床试验单位应保证将数据准确、完整、及时、合法地载入病例报告表。

4.临床试验完成后,主要研究者必须根据统计结果写出总结报告,签名并注明日期后送申请人。病例报告表作为原始资料,作任何更正时不得覆盖原始记录,只能采用附加叙述并说明理由,由做出更改的研究者签名并注明日期。

5.承担临床试验医疗机构应当保存试验资料至临床试验结束后五年;申请人应当保存临床试验资料至仪器退市后五年。

附件:样本量设计的考虑(资料性附件)

1.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

在临床试验方案中应按照试验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合理计算确定样本量的大小,以保证临床试验的结果科学、客观。如果临床验证多个终点指标,应根据每个终点指标分别计算样本量,取其中最大值;如果临床验证多个适应症,应针对每个适应症分别设计样本量,取所有适应症例数之和。样本量的估计要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⑴无效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⑵基于无效假设中的结果变量选择适当的统计检验方

法。

⑶与标准治疗(对照组)相比,估计合理的效应大小d (组

间治疗差异)。

⑶临床上可接受的等效界值Δ的确定。

⑷设定显著性水平和统计效能(α, β), 单侧或双侧检验。

⑸样本量计算公式。

⑺考虑失访和脱离病例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临床实际的

病例数应在计算样本量的基础上,再适当的增加一定比例的样本。

样本量计算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⑶、⑷”的不确定。对于组间治疗差异d,应从文献资料中获得,如果目前的文献中缺少高质量的数据可供参考,则可以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或预试验结果确定,以用来估计两组间合理的效应大小d (组间治疗差异)。如果在临床试验设计时,确无可靠的对照治疗信息(即无法准确估计疗效差异d时),样本量的大小应至少满足安全性的考虑,即要保证能够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可能存在的、小概率的安全性问题。

等效界值Δ需由临床专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考虑确定。若Δ选大了,可能会将疗效达不到要求(疗效劣于对照治疗)的医疗器械判断为非劣效或等效而推向市场;若Δ选小了,则可能埋没一些本可推广(疗效与对照治疗实质等同)的医疗器械。两个率(定性数据)比较时,Δ一般不超过15%;两个均数(定量数据)比较时,Δ可取临床指标1/5-1/2个标准差,或取阳性对照组优于安慰剂疗效的30%左右;(以上Δ值的选取标准仅供参考,设计时应根据临床实际意义讨论决定)。

2.不同分类仪器的样本量基本要求

⑴开发与已有上市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作用原理及功能主治相同的仪器、疗效相似,试验设计类型应采取等效或非劣效试验。样本量应根据统计学原理计算要达到试

验预期目的所需的病例数。此时,估计的与标准治疗(对照组)治疗效应差异d 应小于等效/非劣效界值Δ。

⑵ 新开发的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或在原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基础上改进所开发的针灸类仪器,要证明其疗效好于对照组的,试验设计类型为优效性试验。其样本量应根据统计学原理计算要达到试验预期目的所需的病例数。

⑶ 若为诊疗仪器,诊断及治疗功能例数应分别计算。

3.样本量计算公式参考

⑴ 主要疗效指标——定性

优效性试验:

0:0

:10>-H ≤-H C T C T p p p p ()()()()

11122212

1C T C C T T p p p p p p p p n -??????-+-+-=--βαμμ

非劣效试验:

?≥-H ?

<-H C T C T p p p p ::10

()()()()() 111222

12

1C T C C T T p p p p p p p p n --???????-+-+-=--βαμμ 等效性试验:

?≤-H ?

>-H ?-<-H C T C T C T p p p p p p ::;:10201

()()()() 11122

2212

1C T C C T T p p p p p p p p n --???????-+-+-=--βαμμ

⑵主要疗效指标——定量

优效性试验:

0:0:10>-H ≤-H C T C T x x x x

()

2222121C T x x n -???? ??+=--σμμβα

非劣效试验:

?≥-H ?

<-H C T C T x x x x ::10

()() 2222

121C T x x n --????? ??+=--σμμβα

等效性试验: ?

≤-H ?

>-H ?-<-H C T C T C T x x x x x x ::;:10201 ()

22222121C T x x n --????? ??+=--σμμβα

公式及变量说明:公式适用于治疗组与对照组样本量比为1:1,计算结果为每组至少需要例数

()

方差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合并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

定量指标疗效界值等效临床非劣效定性指标疗效

目标值

对照组

试验组

:::)(:2

:

::0::2σμx p p p p C T C T

?+

《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临床试验规范》

编制说明

一、规范制定的任务来源、背景和目的

为了适应新的管理法规需要,结合既往中医医疗器械的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制定适合中医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试验规范。中医针灸类医疗器械产品,是中医医疗器械产品中研制多、历史久、数量多、应用广的产品,对临床许多疾病的治疗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制定“中医针灸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试验规范”为试点。

本规范旨在加强对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临床试验的管理,维护受试者权益,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真实、可靠,提高中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及审评的科学性。

主要内容包括临床试验的目的、意义,临床方案,临床试验的开展、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统计,以及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的定义、命名等。规范中未提及的部分参照国家相关法规。

二、规范制定的原则

(一)法规性原则

凡内容涉及现行的有关医疗器械注册规章,如《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局令第5号)》等相关文件,均遵循有关规定撰写。

(二)科学性原则

临床试验方法的科学性是客观评价医疗器械效应的基本保证,本规范将撰写内容的科学性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

(三)可行性原则

规范的制订重视从国情实际出发,从中医针灸类产品当前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建议采用的临床试验方法、标准、指标等在当前国内临床实践中应具有可行性。(四)前瞻性原则

本规范在一段时间内对中医针灸类产品的临床试验具有指导意义,内容上有一定先进性,因而具有一定前瞻性。

(五)延续性原则

本规范是以既往有关工作经验及成果为基础,按照新形势需要,结合现有临床研究的问题不足,汲取以前工作

的有益经验,取长补短,以期能适应当前临床需要。

三、规范中涉及的经络及穴位的相关标准应主要参考

公开发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下为推荐参考标准:(一)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

(二)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范及标准。

四、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一)因中医针灸类医疗器械产品与一般医疗器械产品不同,其临床试验单位的资质为该类产品临床验证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应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专业科室。

(二)本着科学性原则,我们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行了临床研究设计预试验(比较波姆光治疗仪与普通远红外线治疗仪对于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确定医疗仪器临床实验规定病例数提供初步的依据。

(三)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的研制及作用原理应符合中医理论。

(四)经络、穴位的选择应符合中医理论,国家标准。

(五)新穴位要有充分依据,并经有关部门认可。

(六)单纯针对中医某一证侯的研究,如不治疗具体疾病,只是治疗气虚血瘀证这样的情况,研究设计应该另外规定。

最新针灸类治疗仪器临床试验规范(版)

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临床试验规范(2009 版)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 号)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 5 号)(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并结合中医针灸类治疗产品的特点,为指导该类产品临床试验方案的制定和规范技术审查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类别为H—6827的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 凡有附带功能的仪器(如:附带处方功能),其附带部分另行规定。 二、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的定义 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是以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探测或通过刺激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有助于临床治疗的仪器设备的统称。 注:自创穴位、经络等不符合中医传统理论的应提供充分科 学证据。

三、仪器命名 仪器名称应体现该仪器的技术特征,作用方法和途径,命名规范为:仪器名称=技术特征+途径/方法+“治 疗仪”/“针刺仪。”如“激光穴位治疗仪”、“电热针穴位治疗仪”、“红外炙(治)疗仪”等。 四、临床试验设计 (一)不同分类的临床试验要求 1.利用针灸原理开发的新的针灸类器械或在原针灸治疗仪器基础上扩大适应症:应证明其对特定疾病、证候或症状的治疗优于传统针灸治疗,或非劣于传统针灸治疗,但同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优势。 2.在原针灸治疗仪器基础上,以提高疗效或安全性为目的改进的针灸类器械:应证明其疗效或安全性能优于改进前的器械。 3.开发与已上市仪器功能主治相同的仪器:应通过临床试验验证该仪器非劣于已上市的仪器或具有同样的安全性、有效性。 二)关于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 1.应在以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为基础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设计, 能够说明仪器疗效和安全性,试验设计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试验开始前,申请人与研究者共同制定临床试验方案,该

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临床试验规范

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临床试验规范 (2009版)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号)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5号)(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并结合中医针灸类治疗产品的特点,为指导该类产品临床试验方案的制定和规范技术审查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类别为Ⅱ-6827的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 凡有附带功能的仪器(如:附带处方功能),其附带部分另行规定。 二、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的定义 中医针灸类治疗仪器是以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探测或通过刺激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有助于临床治疗的仪器设备的统称。 注:自创穴位、经络等不符合中医传统理论的应提供充分科学证据。

三、仪器命名 仪器名称应体现该仪器的技术特征,作用方法和途径,命名规范为:仪器名称=技术特征+途径/方法+“治疗仪”/“针刺仪”。如“激光穴位治疗仪”、“电热针穴位治疗仪”、“红外炙(治)疗仪”等。 四、临床试验设计 (一)不同分类的临床试验要求 1.利用针灸原理开发的新的针灸类器械或在原针灸治疗仪器基础上扩大适应症:应证明其对特定疾病、证候或症状的治疗优于传统针灸治疗,或非劣于传统针灸治疗,但同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优势。 2.在原针灸治疗仪器基础上,以提高疗效或安全性为目的改进的针灸类器械:应证明其疗效或安全性能优于改进前的器械。 3.开发与已上市仪器功能主治相同的仪器:应通过临床试验验证该仪器非劣于已上市的仪器或具有同样的安全性、有效性。 (二)关于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 1.应在以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为基础的指导下进行科

针灸科仪器操作流程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操作流程: 1.将电源插头座插入220V插座,开启电源开关,第一次开机预热10min左右,即可进行治疗。 2.照射部位:病灶区直接照射穴位照射。 3.照射时间:30min每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隔3天后进行下一疗程。 4.照射距离:距板面20cm外或病人自觉舒适为宜。 注意事项: 1.治疗时照射部位必须完全裸露,否则影响疗效。 2.照射面部时,应对双目采取保护措施,以免发生眼球干涩现象。 3.治疗仪应防止剧烈震动、受潮、注意保护板面、照射头温度高,避免烫伤。 4.加热电阻丝损坏后,请及时更换。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 操作流程: 1.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照射部位 2.在治疗部位根据病情选好治疗点 3.开机,设置好治疗时间、治疗功率,偏振光治疗头紧贴患 部,治疗头距患部10厘米左右,按启动键开始治疗。 禁忌症: 1.禁对眼睛、性腺部、阴部、孕妇腹部进行照射 2.禁对光线过敏者,出血性疾病患者 3.新生儿、婴儿 4.恶性肿瘤,心脏病安装起搏器者 5.医嘱认为不适宜者 注意事项: 1.最大功率照射部位同一部位时间过长会引起烫伤 2.照射2—3分钟后应及时询问患者感受,随时调整功率,谨防 烫伤。若出现水泡,自然恢复即可 3.黑色素瘤、褐斑时谨防烫伤 4.避免用黑颜色标记照射部位。标记应环绕照射部位并垂直于 照射光斑之外,勿与照射部位重叠 5.严禁隔找衣物照射 6.告诉患者以温热感觉为好,光照过热时不要强忍。要依患者 的感觉及时调整“输出功率”或“输出模式”,以免造成烫伤 7.对糖尿病引起的趾坏死患者或刚做完神经阻滞的患者,因患 者患处感觉障碍,B型治疗头“输出功率”不要过大

针灸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针灸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文章目录 针灸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1、针灸治疗仪的使用方法之打开方法 打开电源:按一下开关,液晶显示屏呈现开机状态,同时治疗治疗模式指示箭头指向针灸模式,此时强度为0,定时15分钟。选择中英文显示:按动中英文显示键,显示屏可转换中文或英文。选择治疗模式:按功能选择键可依次选择针灸、锤击、按摩、火罐、推拿、刮痧、瘦身、免疫调节任一治疗模式。

2、针灸治疗仪的使用方法之强度调节方法 调节强度:按压强度调节键,调节到合适强度。定时选择:可选择5-15分钟,每按一次增加5分钟。 3、针灸治疗仪的使用方法之再次使用方法 如需再次使用,请再次按一下开关键,重复以上步骤。在治疗途中,如果改变治疗模式,强度会自动默认为0挡,此时只需重新调节您合适的强度即可。在治疗途中,如果改变治疗部位,即改变电极位置,应先按开关键,关机后再按以上步骤进行。如果治疗停止,请先按开关键,关机后再取下电极。

从主机上取下电极,请拉插头部分,切忽拉线。 针灸意外事件的预防 1、针灸意外事件的预防之疲劳不宜针刺 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针灸意外事件的预防之力度控制 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针灸意外事件的预防之禁针注意 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针灸意外事件的预防之易出血者不宜针刺 有出血性疾病,或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针灸意外事件的预防之禁用直刺 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6、针灸意外事件的预防之采用综合治疗

电子针灸仪

1. 文献综述 1.1 本课题的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现代临床医学对疾病治疗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采用传统手术器件)、仪器治疗和心理治疗。在以上几种治疗方法中,仪器治疗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治疗方式,而且随着医学技术与治疗类仪器的智能化发展,治疗类仪器还必将成为家庭和个人治疗与保健的重要手段。 这些年来,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和人类平均寿命延长,我国人口结构正呈现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性疾病多表现为慢性和功能退化性病变,很多疾病除了手术或药物治疗外,50%以上的老年性疾病还需要院外长期的监护、诊疗和保健康复。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中的精英阶层或白领阶层,由于长时间超强度,超负荷工作,出现数量巨大的亚健康人群和各种职业病。例如腰、椎、肩、颈痛、胃肠消化功能异常、失眠、神经衰弱等。面对上述疾病人群的增长趋势,医院门诊和病房出现紧缺,药价偏高,使越来越多的非严重性病人和一些慢性病人选择非药物治疗,而采取物理治疗方法进行保健、治疗和康复,同时避免了药物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另外,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预防医学和预防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医疗重点也从重视病后治疗康复逐渐转向健康时期的疾病预防和保健。 作为物理因子的一种,低频电流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主要表现为:①镇痛作用;②兴奋神经肌肉组织;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④影响各种酶的活性;⑤改变组织细胞和体液内离子的比例和微量元素的含量;⑥提高机体或某些系统、器官的功能水平; ⑦调节物质代谢;⑧使体内产生生物学高活性物质;⑨增强血液和淋巴液循环;⑩改变生物膜、血管、皮肤、粘膜和其它组织的通透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老年性疾病的院外监护、诊疗和康复已经变得非常必要,大量亚健康人群的出现,各种职业病严重影响工薪阶层的正常生活,病前的预防和保健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鉴于低频电流对人体有多种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特别是镇痛、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开发一种多功能、小型化、家庭型、便携式、无毒副作用的低频脉冲治疗仪是非常有必要的。低频脉冲治疗仪不仅可以为某

新型针灸的原理及功效

新型针灸的原理及功效 隐形针灸就是材料科学与针灸医学的结合,纳米工艺研究出来的一种无源、无创、无痛、无害及临床疗效肯定的普及型家庭用针灸疗法治疗器。 隐形针灸就是新材料复合技术、纳米技术、成型技术、热处理技术、超微孔材料技术等的荟萃。它可将离子流、微电流、光子流、互动能等超效强化,使之与人体生物能产生能量互动,这种互动能使隐形针灸芯片有一种混合效力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产生腧穴经络连锁效应,通过调节经络调节而调节整体,对人体生命功能状态进行有效调理,纠正各种疾病原因导致的细胞自稳调节系统的紊乱,恢复人体细胞的稳定状态,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 作用与原理 隐形针灸经穴疗法之所以冠名隐形二字,不就是因为隐形针灸没有形状,而就是相对于传统针灸而言,隐形针灸刺激经穴不就是那么直观,全部瞧得见,摸得着,而且相对比较隐秘一些,隐藏在一些现象的后面,让人只有隐约的感觉。所以我们使用隐形针灸治疗,不用使用尖锐的针刀或燃烧的艾条伤害皮肤组织,不用使用电磁等外加常规的能量与直接的手法信息,只要将隐形针灸的小硅芯片贴覆在腧穴上,就会产生有效的经穴刺激。实际上,隐形针灸刺激经穴机理即神秘又不神秘。说它神秘就是因为它的工艺原理并未完全公开,常识不易直观理解;说它不神秘就是因为它本质仍然就是物质、能量与信息因素起作用,就是物质、能量、信息作用集合成为一种相互作用的激越式刺激,产生腧穴经络效应而取得治疗效果。所以隐形针灸经穴疗法对经穴的刺激就是一种物质、能量、信息作用集合的激越式刺激。隐形针灸经穴疗法的物质材料就是由多种功能材料复配设计而成,这种特殊的组合物,经过纳米工艺加工成型后,将物质、能量、信息作用集合为一种高通量的特殊功能激越作用,产生这种激越作用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个方面: 微电流 隐形针灸的无源性就是指它不使用外加常规能源,并不就是它没有能量,隐形针灸芯片就是一种自源功能体,具有永久极性物质,永久自发产生超微电流这种永久电极流出来的超微电流,起因于结晶的电位差,与人体生物电的电流一样。生命现象最基本的过程就是电荷运动。人的代谢作用及各种生理现象,处处都有电流与电势的变化产生。人的所有生命信息的传递都涉及电化学过程的作用。 隐形针灸功能体起源于晶体电势差产生的超微电流与起源于人体皮肤细胞膜电位电势差产生的超微电流结合时,一方面晶体在温度与压力下,能引起成分晶体间的电势差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皮肤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经神经细胞串连,产生连锁效应,细胞产生的生物电反作用于隐形针灸成分的晶体上,产生新的电位与电流。这种成份晶体电位与细胞膜电位差相互作用于经穴,就是产生隐形针灸经穴的刺激重要因素之一。 光子流 隐形针灸贴片富集有瞧不到的远红外光。通过特种仪器检测,可测到隐形针灸富集的5、6~15微米的远红外光。这种远红外光对人体就是非常有益的。生命科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远经外辐射源,皮肤可吸收及发射远红外光。所以,当隐形针灸特定波长的远红外光子作用人体腧穴时,其频率与人体腧穴中的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时,引起共振效应,其能量最高且能被人体腧穴所吸收,使皮肤及皮下组织深层部门的温度升高,产生热效应使腧穴水分子活化,处于高能状态,激发加速生物酶的活性,同时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产生腧穴分子连锁效应。 隐形针灸治疗器的远红外不就是外加电源等能源产生的,而就是一种自源的功能体。这种成分晶体的远红外光子流发射与人体经穴皮肤远红外光子流发射与接收相互作用时,可出现多种刺激。这就是产生隐形针灸经穴刺激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离子流 隐形针灸成分晶体有很强的负离子发射功能。负离子的作用广泛,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一般负离子进入体内就是经过两个渠道进入的: 1、经口吸入肺部进入人体。

一种简易电子针灸仪的设计

一种简易电子针灸仪的设计 张璐平李斌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沈阳110159) 摘要:介绍一种简易电子针灸仪,采用微控制器LPC1114进行整体系统控制,用IR2103进行驱动MOSFET,可以产生变化的多种针灸治疗电脉冲波形。该针灸仪可以疏通穴位,减轻疼痛,增强血液循环等。文中给出整体设计框图、原理图以及软件设计方案。 关键词:电脉冲,电子针灸仪,LPC1114,IR2103,MOSFET The Design of a Simple Electric Acupuncture Instrument Zhang Luping Li B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5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simple electronic acupuncture instrument is introduced. The microprocessor LPC1114 is used to control the whole system and IR2103 is used to drive the MOSFE circuit .As a result, multiple electronic pulse are generated. The device is used for dredging acupuncture point , temporary relief of pain and also increase blood circulation and so on. Besides, system block diagram, schematics and software design are provided. Keywords: Electronic Pulse, Electric Acupuncture Instrument, LPC1114, IR2103 引言 近年来,电子理疗仪和电子针灸仪广泛的被社会和个人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使用特别方便。其基本原理【4】是发出尖窄的电脉冲对人体有关部位或穴位进行电刺激,已达到放松肌肉、激活中枢神经、促进分泌某些生物成分已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传统的针灸仪功能单一,随意性比较强,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是在反复的研究下,提出用LPC1114控制,IR2103驱动MOSFET场效应管开关元件来产生多种电脉冲,脉冲的时间间隔,脉冲宽度和脉冲幅度都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调整,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理论分析 整个电子针灸仪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微处理器LPC1114控制整个系统,IR2103驱动MOSFET,产生所需的电脉冲,MOSFE作为产生电脉冲的器件,具有速度快,所需驱动功率低的优点,可以满足针灸治疗所需的脉冲的需求。此外,LCD1602显示相应的参数,包括电脉冲的时间间隔,脉冲宽度和脉冲幅度;通过按键可以实现可调的电脉冲的时间间隔,脉冲宽度和脉冲幅度;通过控制IR2103,其输出端接电针,输出需要的针灸脉冲参数。本系统中脉冲宽度控制在0.3ms之内,脉冲幅度在50-200V之间,脉冲是正负对称的,可以消除治疗电极的极化现象。 2硬件电路设计 本电子针灸仪的核心电路是微控制器LPC1114,基于IR2103的MOSFET的驱动输出电路和显示电路。LPC1114拥有领先的ARM Cortex-M0内核,采用了NXP公司先进的制造工艺,是为嵌入式系统应用而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