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测井(非测井专业)题型

长江大学 测井(非测井专业)题型
长江大学 测井(非测井专业)题型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地球物理测井》(非测井专业)题型:

一、填空题(12题,每空1分,30分)

1、当R w______R mf时,SP曲线出现正异常.

2、R XO定义(2空)

3、声波测井,反射线圈传递个接收线圈的叫_____________ 信号;涡流产生的叫

_____________ 信号,二者初次相位差____________。

油气层。

4、当R mf≈R w,R FL_____R ILM______R ILD表示水层,R FL_____R ILM_____R

ILD表示

5、声波沿井壁传播的条件:声波入射角_____________临界角,此时,沿井壁传播的波将

按_____________方向向泥浆中辐射能量。

6、周波跳跃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地层。

7、水泥胶结测井值越小,水泥和套管胶结_____________。

8、地层密度测井主要利用了康普顿效应;而岩性密度测井主要利用了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

应。

9、GR曲线“小锯齿”反映_____________,其受地层孔隙流体影响____(“大”或“小”

或”无“)。

10、中子测井中,灰岩刻度表示_____________,纯砂岩段_____________实际孔隙度;

纯灰岩段_____________实际孔隙度。

11、中子测井中,减速特性最强的核素是_____________;俘获特性最强的核素是

_____________;

12、测井中用的中子源有2个,包括_____________中子源和_____________中子源。

二、判断题(10分)

1、地层中含氢量增加,则中子测井探测到热中子计数率是增大。()

2、三侧向测井中,记录点位于中点。()

3、微电极测井中,渗透层有幅度差。()

4、滑行纵波与滑行横波初相位差90°。()

5、三孔隙度测井包括:声波速度、密度和电阻率测井。()

6、淡水的含氢指数为1.()

7、截获截面∑:水大于油。()

8、高放射泥岩中,测井速度越大,GR值越小。()

9、在含缝隙的灰岩地层中,深、浅双侧向有幅度差。()

10、在砂泥岩剖面中,地层水和泥浆矿化度有差异,则SP出现异常幅度。()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井仪器中,影响主电流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

a)三侧向b)七侧向

c)微球聚焦d)微侧向

2、在正装梯度电极系中,视电阻率的极大值在_____________位置。

3、油基泥浆适合_____________(感应)测井。

4、感应测井测量_____________(电导率ρ)。

5、高侵,R xo_______R t。

6、标准测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泥质含量增加,GR值_____________(增加)。

8、单发双收声速测井,发射装置在上,接收装置在下,如果下部存在井径扩大,则

_____________现象。

9、下述能定量近视估计泥质含量的是_____________。

a)AC 、DEN

b)DEN 、CNL c)CNL 、RMLL

d)GR 、SP

10、非渗透层中,微梯度和微电位一般_____________。

a)微梯度比微电位大

b)微梯度比微电位小c)微梯度和微电位相等

d)微梯度与微电位无关系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

2、【不是原题,同系列题型】说明下列电极系的名称(梯度电极系应说明是底部或顶部),

用图示法注明记录点的位置,并计算出电极距值:

①B 0.5 A 3. 75 N;②N 0.1 M 0.95 A;③A 0.5 M 3.75 N;

④M 0.5 A 2.25 B;⑤A2. 25M0. 5N;⑥N 0.5M 2.75 A。

3、简要说明自然伽马测井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测井原理上的异同。

4、判断A段是油层还是水层,说明理由。

A段

五、计算题(16分,2问)

【不是原题,同系列题型】

某砂泥岩剖面,已知砂岩层的密度,石灰岩孔隙度为35.67%,深、浅电阻率值R t 和R xo 分别为16欧姆〃米和5欧姆〃米,地层水电阻率R w 为0.16欧姆〃米,泥浆滤液电阻率为R mf 为0.2欧姆〃米。

(骨架密度分别为砂岩2.65 g /cm 3、石灰岩2.71 g /cm 3,泥浆滤液1.0 g /cm 3;要求:写出主要过程和结果)

(1)求孔隙度;(2)试依据阿尔奇公式,确定该地层的可动油饱和度S mo

石灰岩地层的真孔隙度:由?d =2.71?ρ

b 2.71?1.0=35.67%得ρb =2.1g /cm 3, 则:砂岩层孔隙度?=ρma ?ρb

ρma ?ρf =2.65?2.12.65?1.0=33.33%

根据阿尔奇公式有,地层的含水饱和度:S w = a?b?R w ?m ?R t n = (33.33%)2×162≈0.3 冲洗带地层含水饱和度:S xo = mf ?m ?R xo n = 1×1×0.2

(33.33%)2×52≈0.6 可动油饱和度:S mo =S xo ?S w =0.3

长江大学 地质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地质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地质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地质学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思维、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进行地质学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培养的学生能成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也能在石油、地矿、煤炭、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等领域中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三、业务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基础上,主要学习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和资源勘查技术等方面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学习有关资源、工程、环境、地质灾害以及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现代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的工作方法、技能,并具备其研究工作的组织能力。 3、掌握岩矿鉴定和分析的一般技术和方法,具有对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和地球历史演化等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 4、具备对区域地质、油气等矿床地质以及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现代勘探方法的结果进行地质解释和运用的初步能力;具备对资源环境作出评价和规划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及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信息的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工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地质学。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资源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测井。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实践、普通地质实习、计算机上机实习、综合地质测量实习、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油气田地下地质实习及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212.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34.5学分,实践教学32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0学分)36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七、地质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一)必修课 课程类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学时类型考 核 方 开课学期及理论周学时 开课 单位 理论 实 验 上 机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秋春秋春秋春秋春

流体力学复习

1.流体是一种在任何微小(剪切)力作用时,能产生(连续变形)的物质。 2.作用于流体上的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表面力)力和(质量力力)。 3.缓变流任意过流截面静压强分布规律是:C g p z =+ρ。 4.局部损失的计算公式为:g v h j 22ξ=;沿程损失的计算公式为:g v d l h f 22 λ=。 5.连续性方程反映的是(质量)守恒。 6.对于呈驼峰或马鞍形性能曲线的风机,为避免启动过程中工况点通过不稳定区,应使风门处于(半开或全开)启动。 7.两泵相似,其中一泵的比转数是120,则另一泵的比转数是 120 。 8.泵在运行过程中,为保证其状态的正常、合理,必须满足:稳定工作条件 c H H ≥0)95.0~9.0(;经济工作条件max )9.0~85.0(ηη≥M ;不发生汽蚀的条 件实际装置汽蚀余量大于泵的允许汽蚀余量。 9.离心泵的轴向推力的常用平衡方法有:开平衡孔 采用平衡叶片 采用双吸叶轮 对称布置叶轮 平衡鼓 平衡盘,等。 二、简答 1.写出粘性流体总流伯努利方程,并说明其使用条件。 答: 质量力只有重力,两截面为缓变流截面,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做定常流动。 2.简述液体与气体的粘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为什么? 答:温度升高液体粘性减小,气体粘性增大。因为液体粘度是由于分子内聚力造成的,温度升高升高内聚力减小,粘性也随之减小;气体粘度是由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造成的,温度升高热运动加剧,粘性随之增大。 3.泵与风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能量损失?并说明全效率、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水力效率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泵与风机内的能量损失有机械损失、容积损失、水力损失。全效率表示了泵与风机的能量有效利用程度。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水力效率分别表示了容积 损失、机械损失、水力损失的程度。m h v ηηηη= 4.写出图2中1、2、3、4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部件1—叶轮: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流体的机械能。 部件2—涡壳:将叶轮出口的气体汇集起来。 部件3—集流器:保证气流均匀充满叶轮进口,减小流动损失和降低进口涡流噪声。 部件4—轴向导流器:控制进气大小或叶轮进口气流方向,以满足调节要求。 部件5-主轴:支撑连接作用。 8.连续介质假说: 质点是组成宏观流体的最小基元,质点与质点之间没有间隙,这就是… w h g v p z g v p z +++=++2222 22 22 111 1αγαγ

流体力学期末考试作图

1、作出标有字母的平面压强分布图并注明各点相对压强的大小(3分) 2、作出下面的曲面上压力体图并标明垂直方向分力的方向(4分) h1 A B h2 γ γ1=2γ h1 h2 A B γ

3、请定性作出下图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两段均为缓坡)(4分) 28.试定性画出图示等直径管路的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 4、转速n=1500r/min 的离心风机,叶轮内径D 1=480mm 。叶片进口处空气相对速度ω1=25m/s, 与圆 周速度的夹角为 β1=60°,试绘制空气在叶片进口处的速度三角形。 题13图

5、画出两台性能相同的离心泵并联工作时的性能曲线,并指出并联工作时每台泵的工作点。 答案:两台性能相同的离心泵并联工作时的性能曲线如图所示,图中B点为并联工作时每台泵的工作点,A点为总的工作点。 1.绘出如图球体的压力体并标出力的方向。 2.试绘制图示AB壁面上的相对压强分布图,并注明大小。 28.试定性画出图示等直径管路的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

试定性分析图中棱柱形长渠道中产生的水面曲线。假设流量、粗糙系数沿程不变。 28.有断面形状、尺寸相同的两段棱柱形渠道如图示,各段均足够长,且i1>i c,i2 h'',试绘出水面 01 曲线示意图,并标出曲线类型。 1.试做出下图中的AB壁面上的压强分布图。 1.画出如图示曲面ABC上的水平压强分布图与压力体图。

2.画出如图短管上的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 3.有三段不同底坡的棱柱体渠道首尾相连,每段都很长,且断面形状、尺度及糙率均相同。试定性画出各段渠道中水面曲线可能的连接形式。 0≠上V 0≠下V i 1=i c i 2i c K K

地球物理课程设计报告样本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专业地质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对某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划分与评价、储层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获得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某油田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三、基本原理: (一)岩性划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1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岩性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电阻率井径声波时差 泥岩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页岩近于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较泥 岩高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粉砂岩明显异常中等值中等正幅度 差异低于砂岩小于钻头 直径 260-400 砂岩明显异常(Cw≠ Cmf)低值明显正幅度 差异 中等到高,致 密砂岩高 小于钻头 直径 250-450(幅度较 为稳定)

流体力学复习要点(计算公式)

D D y S x e P gh2 gh1 h2 h1 b L y C C D D y x P hc 第一章 绪论 单位质量力: m F f B m = 密度值: 3 m kg 1000=水ρ, 3 m kg 13600=水银ρ, 3 m kg 29.1=空气ρ 牛顿内摩擦定律:剪切力: dy du μ τ=, 内摩擦力:dy du A T μ= 动力粘度: ρυ μ= 完全气体状态方程:RT P =ρ 压缩系数: dp d 1dp dV 1ρρκ= -=V (N m 2 ) 膨胀系数:T T V V V d d 1d d 1ρρα - == (1/C ?或1/K)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01;01;01=??-=??-=??- z p z y p Y x p X ρρρ 液体平衡全微分方程:)(zdz ydy xdx dp ++=ρ 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C =+ +=g p z gh p p 0ρρ或 绝对压强、相对压强与真空度:a abs P P P +=;v a abs P P P P -=-= 压强单位换算:水银柱水柱mm 73610/9800012 ===m m N at 2/101325 1m N atm = 注: h g P P →→ρ ; P N at →→2m /98000乘以 2/98000m N P a = 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1)图算法 Sb P = 作用点e h y D +=α sin 1 ) () 2(32121h h h h L e ++= ρ 若01 =h ,则压强为三角形分布,3 2L e y D == ρ 注:①图算法适合于矩形平面;②计算静水压力首先绘制压强分布图, α 且用相对压强绘制。 (2)解析法 A gh A p P c c ρ== 作用点A y I y y C xc C D + = 矩形12 3 bL I xc = 圆形 64 4 d I xc π= 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x c x c x A gh A p P ρ==;gV P z ρ= 总压力z x P P P += 与水平面的夹角 x z P P arct an =θ 潜体和浮体的总压力: 0=x P 排浮gV F P z ρ== 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质点加速度的表达式??? ? ? ? ??? ??+??+??+??=??+??+??+??=??+??+??+??=z u u y u u x u u t u a z u u y u u x u u t u a z u u y u u x u u t u a z z z y z x z z y z y y y x y y x z x y x x x x A Q V Q Q Q Q Q G A = === ? 断面平均流速重量流量质量流量体积流量g udA m ρρ 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t z t y t x d du z p z d du y p Y d du x p X = ??-=??-=??- ρρρ1;1;1 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微分方程 : 0z u y u x u z y x =??+??+?? 恒定元流的连续性方程: dQ A A ==2211d u d u 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Q A A ==2211νν 无粘性流体元流伯努利方程:g 2u g p z g 2u g p z 2 2 222 111++=++ρρ 粘性流体元流伯努利方程: w 2 2222111'h g 2u g p z g 2u g p z +++=++ρρ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赵军龙 专业地质学 班级地质0803 姓名娄春翔 学号200811030303 2010年12月20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对某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划分与评价、储层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获得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某油田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二、基本原理: (一)岩性划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1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岩性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电阻率井径声波时差 泥岩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页岩近于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较泥 岩高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粉砂岩明显异常中等值中等正幅度 差异低于砂岩小于钻头 直径 260-400 砂岩明显异常(Cw≠ Cmf)低值明显正幅度 差异 中等到高,致 密砂岩高 小于钻头 直径 250-450(幅度较 为稳定)

沉积学期末总结(长江大学)

沉积学复习 基本概念: 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物及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别着重研究沉积(物)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以及沉积物及岩石的形成作用、分布规律及其演化过程的学科。 沉积学:沉积学是沉积岩岩石学中的沉积作用部分发展、演化而来的,并形成了更广泛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它解释了沉积地层的垂向和横向的关系,从多方面探讨沉积地层中构成地质记录的特征,作用成因分析,并使之上升为理论。 沉积相: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其特征的总和,成分相同的岩石组成同一种相,在同一地理区的则组成同一组。(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岩相: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表明沉积环境的岩性特征,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总和。沉积环境: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条件。 相标志:指反应沉积相的一些标志,它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岩性、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四种相标志类型。 相序递变规律:是指沉积相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变化的有序性或相序递变。主要是: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没有间隔。 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称为相模式。 沉积体系:是与某些现象的或推测的环境和沉积作用有密切成因联系的三度空间岩相组合。(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基本原理: 沉积相(见P241)和沉积环境、岩相之间的相互关系 1)沉积相的概念: 2)沉积环境的概念: 3)岩相的概念: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它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岩相和沉积相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同一关系。 相互关系:关于沉积相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对于这种观点,沉积相就是沉积环境,岩相是它们的产物;第二种观点是指疼的岩石组合就是岩相,对于这种观点,沉积相就是岩相,沉积环境是其基础;第三种观点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特征的组合,对于这种观点,沉积相包含沉积环境和岩相。 相模式的作用:(见P242) 1)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 2)对于进一步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 3)对于新的研究地区来说,它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

工程流体力学考试重点-很准的哦

1. 质量力:质量力是作用于每一流体质点(或微团)上的力,与体积或质量成正比。 2. 表面力:表面力是作用在所考虑的流体表面上的力,且与流体的表面积大小成正比。外 界通过接触传递,与表面积成正比的力。 3. 当不计温度效应,压强的变化引起流体体积和密度的变化,称为流体的压缩性。当流体 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热胀性。 4. 单位压强所引起的体积变化率(压缩系数dp dV V p 1- =α)。↑p α越容易压缩。 ↓↑?=-==E d dp dV dp V E P P αρ ρα,。 5. 单位温度所引起的体积变化率(体积热胀系数dT dV V V 1= α)。 6. 黏性是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一种属性。当流体内部的质点间或流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 产生切向阻力(摩擦力)抵抗其相对运动的特性,称作流体的黏性。流体的黏性是流体产生流动阻力的根源。 7. dy du A F μ= 其中F ——内摩擦力,N ;dy du ——法向速度梯度,即在与流体方向相互垂直的y 方向流体速度的变化率,1/s ;μ——比例系数,称为流体的黏度或动力黏度, s Pa ?。 8. dy du μ τ= 表明流体层间的内摩擦力或切应力与法向速度梯度成正比。 9. 液体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的黏度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液体主要是内聚力, 气体主要是热运动。温度↑: 液体的分子间距↑ 内聚力↓; 气体的分子热运动↑ 分子间距↓ 内聚力↑。 10. 三大模型:1)连续介质模型;2)不可压缩流体模型;3)理想流体模型。 11. 当把流体看作是连续介质后,表征流体性质的密度、速度、压强和温度等物理量在流体 中也应该是连续分布的。优点:可将流体的各物理量看作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连续函数,从而可以引用连续函数的解析方法等数学工具来研究流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12. 流体静压强的特性:1)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垂直指向受压面或沿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2) 平衡流体中任意一点流体静压强的大小与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只与点的空间位置有关。

(完整版)流体力学期末试题(答案)..

中北大学 《流体力学》 期末题

目录 第四模块期末试题 (3) 中北大学2013—2014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3) 流体力学考试试题(A) (3) 流体力学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 (6) 中北大学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8) 流体力学考试试题(A) (8) 流体力学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 (11)

第四模块 期末试题 中北大学2013—2014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流体力学考试试题(A ) 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案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新拌建筑砂浆属于( ) A 、牛顿流体 B 、非牛顿流体 C 、理想流体 D 、无黏流体 2.牛顿内摩擦定律y u d d μ τ =中的 y u d d 为运动流体的( ) A 、拉伸变形 B 、压缩变形 C 、剪切变形 D 、剪切变形速率 3.平衡流体的等压面方程为( ) A 、0=--z y x f f f B 、0=++z y x f f f C 、 0d d d =--z f y f x f z y x D 、0d d d =++z f y f x f z y x 4.金属测压计的读数为( ) A 、绝对压强 p ' B 、相对压强p C 、真空压强v p D 、当地大气压a p 5.水力最优梯形断面渠道的水力半径=R ( ) A 、4/h B 、3/h C 、2/h D 、h 6.圆柱形外管嘴的正常工作条件是( ) A 、m 9,)4~3(0>=H d l B 、m 9,)4~3(0<=H d l C 、m 9,)4~3(0>>H d l D 、m 9,)4~3(0<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

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二) 油气层特征:

(完整版)重庆大学流体力学课程试卷

A卷 B卷 开卷闭卷 其他 ,

222 7.7kN()4 z H O H O D P V L πγγ=?=? ?=↑ 7.7kN()z P P ==↑过圆柱中心 2. 图示水泵给水系统,输水流量Q =100l/s ,水塔距与水池液面高差H=20m 水管长度l1=200m ,管径d1=250mm ,压力管长度l2=600m ,管径d2=200mm 空度为7.5m,吸水管与压力管沿程阻力系数分别为λ1=0.025,λ2=0.02,分别为: EMBED Equation.DSMT4 1 2.5ξ=, 20.5ξ= 2

f h g p z g p z ++ + =+ + 222 2 2 22 1 1 1υγ υγ 18 .908.96 .1902++=+ p p 2=9.8kN/m 2 (1分) 控制体,受力分析如图: (2分)615.06.194 2.04 2 12 1=??= = ππp d P kN 308.08.94 2.04 2 22 2=??= = ππp d P kN (5分) 列x 动量方程: ) 185.3185.3(1.01308.0615.0) (1221--??=-+--=-+=∑R Q R P P F x υυρ R=1.56kN 4. 已知:u x =-kx , u y =ky ,求:1)加速度;2)流函数;3)问该流动是有 涡流还是无涡流,若为无涡流求其势函数。(15分) 解: 加速度 (4分) 22x y a k x a k y == 流函数ψ (4分) c kxy kydx dy kx dx u dy u y x +-=--=-=??ψ (4分) 000)( 5.0=-=??- ??=y u x u x y z ω 是无旋流 (3分) C ky kx kydy xdx k dy u dx u y x ++-=+-=+=??2 2 5.05.0? 5.一梯形断面明渠均匀流动,已知:粗糙系数n=0.025,边坡系数m=1,渠底宽为b=10m ,水深h=2m ,渠底过流能力76.12=Q m 3/s 。求渠道的底坡i 。(10分)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2,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 ,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 (二) 油气层特征: 油水界面判定: C3 井4930-4940m 段电阻率为低值0.6,小于C1 井4835-4875m 、C2 井4810-4850m 、C 3井4900-4930m 三井段高值3.8,故为水层,以上3段为油层。 深度校正: 平台高出地面6m ,地面海拔94m ,故油水界面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4930-(6+94)=4830.0m 由C 1、C 2、C 3井的测井解释数据可知本设计研究中只有一个油层,没有隔层(见图1-2)。 图1-2 CUGB 油藏构造图 (三)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分析 表1-1 储层物性参数表 〈1〉岩石矿物分析:由C 1井中的50块样品,C 2中的60块样品,C 3井的70块样品的分析结果:石英76%,长石4%,岩屑20%(其中泥质5%,灰质7%)。可推断该层段岩石为:岩屑质石英砂岩。 水 水 C1 C2 C3 40m 40m 30m 油 -4810m -4900m -4835m

工程流体力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 1、流体的定义: 流体是一种受任何微小剪切力作用都能连续变形的物质,只要这种力继续作用,流体就将继续变形,直到外力停止作用为止。 2、流体的连续介质假设 流体是由无数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组成的连续介质。 表征流体特性的物理量可由流体质点的物理量代表,且在空间连续分布。 3、不可压缩流体—流体的膨胀系数和压缩系数全为零的流体 4、流体的粘性 是指当流体质点/ 微团间发生相对滑移时产生切向应力的性质,是流体在运动状态下具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5、牛顿内摩擦定律 作用在流层上的切向应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流体的动力粘度。即 μ—动力粘性系数、动力粘度、粘度, Array Pa?s或kg/(m?s)或(N?s)/m2。 6、粘性的影响因素 (1)、流体的种类 (2)、流体所处的状态(温度、压强) 压强通常对流体粘度影响很小:只有在高压下,气体和液体的粘度随压强升高而增大。 温度对流体粘度影响很大:对液体,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 对气体,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 粘性产生的原因 液体:分子内聚力T增大,μ降低 气体:流层间的动量交换T增大,μ增大

1、欧拉法 速度: 加速度: 2、流场 —— 充满运动流体的空间称为流场 流线—— 流线是同一时刻流场中连续各点的速度方向线。 流线方程 流管—— 由流线所组成的管状曲面称为流管。 流束—— 流管内所充满的流体称为流束。 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有效断面的流体量 以体积表示称为体积流量 Q (m 3/s ) 以质量表示称为质量流量 Q m (kg/s ) 3、当量直径De 4、亥姆霍兹(Helmholtz)速度分解定理 旋转 线变形 角变形 w dt dz v dt dy u dt dx == =dt dz z u dt dy y u dt dx x u t u Dt Du a x ??+ ??+??+??== )()(0y z z y x u u z y zx xy xx δωδωδεδεδε-++++=) ()(0z x x z y v v x z xy yz yy δωδωδεδεδε-++++=)()(0x y y x z w w y x yz xz zz δωδωδεδεδε-++++=

流体力学期末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粘滞性;量纲和谐;质量力;微元控制体;稳态流动;动量损失厚度;水力当量直径;逆压力梯度;连续介质假说;淹深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A1.液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气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 )。 A.减小,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不变; D.减小,减小 B2.等角速度ω旋转容器,半径为R,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则旋转前后容器底压强分布( ); A.相同; B.不相同; 底部所受总压力( ) 。 A.相等; B.不相等。 3.某点的真空度为65000 Pa,当地大气压为0.1MPa,该点的绝对压强为:A. 65000Pa; B. 55000Pa; C. 35000Pa; D. 165000Pa。 4.静止流体中任意形状平面壁上压力值等于___ 处静水压强与受压面积的乘积()。 A.受压面的中心; B.受压面的重心; C.受压面的形心; D.受压面的垂心; 5.粘性流体静压水头线的沿流程变化的规律是( )。 A.沿程下降B.沿程上升C.保持水平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流动有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流动是无旋的;B.必须是平面流动; C.必须是无旋的平面流动;D.流线是直线的流动。 7.动力粘滞系数的单位是( )。 A N·s/m B. N·s/m2 C. m2/s D. m/s 8.雷诺实验中,由层流向紊流过渡的临界流速v cr'和由紊流向层流过渡的临界流速v cr之间的关系是( )。 A. v cr'<v cr; B. v cr'>v cr; C. v cr'=v cr; D. 不确定 9.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上装有U形水银测压计,其中1、2、3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压强关系为: A. p1=p2=p3; B. p1>p2>p3; C. p1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运用所学测井知识对某油田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手工)定性和(计算机)定量分析。 2.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 3.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4. 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5. 上述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定量分析程序要求学生用所学C语言独立编写。 三、基本原理 “四性”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1.岩性评价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a.定性分析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要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在应用表中总结的特征时不能等量齐观,而应针对某一具体岩性找到有别于其他岩性的一两种特征。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参考试题(地质,资工专用)

一、填空题(0.5分×40=20分) 1.以泥岩为基线,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的偏转(异常)方向主要取决于_泥浆滤液_ 和地层水的相对矿化度。当R w>R mf时,SP曲线出现__正_异常,R w

《流体力学》各章节复习要点..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理想流体:没有粘性的流体 2.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反抗改变原有运动状态的物理性质。 3.牛顿内摩擦力定律:流体内摩擦力T 的大小与液体性质有关,并与流速梯度和接触面A 成正比而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无关。 4.膨胀性:在压力不变条件下,流体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的性质。 5.收缩性:在温度不变条件下,流体在压强作用下,体积缩小的性质。 6.牛顿流体:遵循牛顿粘性定律得流体。 二、填空题 1.流体的动力粘性系数,将随流体的(温度)改变而变化,但随流体的(压力)变化则不大。 2.动力粘度μ的国际单位是(s p a ?或帕·秒)物理单位是(达因·秒/厘米2或2 /cm s dyn ?)。 3.运动粘度的国际单位是(米2/秒、s m /2 ),物理单位是(沱 )。 4.流体就是各个(质点)之间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的连续介质。 5.理想流体是一种设想的没有(粘性)的流体,在流动时各层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的(切应力), 即没有(摩擦力) 三、单选题 1. 不考虑流体粘性的流体称( )流体。 A A 理想 B 牛顿 C 非牛顿 D 实际 2.温度升高时,空气的粘性( ) B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3.运动粘度的单位是( ) B A .s/m 2 B .m 2/s C .N ?m 2/s D .N ?s/m 2 4.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有关的因素是( ) C A .切应力与速度 B .切应力与剪切变形 C .切应力与剪切变形速度 D .切应力与压强 5.200℃体积为2.5m 3的水,当温度升至800℃时,其体积变化率为( ) C 200℃时:1ρ=998.23kg/m 3; 800℃时: 2ρ=971.83kg/m 3 A .2.16% B .1.28% C .2.64% D .3.08% 6.温度升高时,水的粘性( )。 A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动力]粘度μ与运动粘度υ的关系为( )。 B A .υμρ= B .μυρ= C .ρυμ = D .μυ=P

长江大学 测井(非测井专业)题型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地球物理测井》(非测井专业)题型: 一、填空题(12题,每空1分,30分) 1、当R w______R mf时,SP曲线出现正异常. 2、R XO定义(2空) 3、声波测井,反射线圈传递个接收线圈的叫_____________ 信号;涡流产生的叫 _____________ 信号,二者初次相位差____________。 油气层。 4、当R mf≈R w,R FL_____R ILM______R ILD表示水层,R FL_____R ILM_____R ILD表示 5、声波沿井壁传播的条件:声波入射角_____________临界角,此时,沿井壁传播的波将 按_____________方向向泥浆中辐射能量。 6、周波跳跃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地层。 7、水泥胶结测井值越小,水泥和套管胶结_____________。 8、地层密度测井主要利用了康普顿效应;而岩性密度测井主要利用了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 应。 9、GR曲线“小锯齿”反映_____________,其受地层孔隙流体影响____(“大”或“小” 或”无“)。 10、中子测井中,灰岩刻度表示_____________,纯砂岩段_____________实际孔隙度; 纯灰岩段_____________实际孔隙度。 11、中子测井中,减速特性最强的核素是_____________;俘获特性最强的核素是 _____________; 12、测井中用的中子源有2个,包括_____________中子源和_____________中子源。 二、判断题(10分) 1、地层中含氢量增加,则中子测井探测到热中子计数率是增大。() 2、三侧向测井中,记录点位于中点。() 3、微电极测井中,渗透层有幅度差。() 4、滑行纵波与滑行横波初相位差90°。() 5、三孔隙度测井包括:声波速度、密度和电阻率测井。() 6、淡水的含氢指数为1.() 7、截获截面∑:水大于油。() 8、高放射泥岩中,测井速度越大,GR值越小。() 9、在含缝隙的灰岩地层中,深、浅双侧向有幅度差。() 10、在砂泥岩剖面中,地层水和泥浆矿化度有差异,则SP出现异常幅度。()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井仪器中,影响主电流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 a)三侧向b)七侧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