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技

几种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技
几种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技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一)腌腊肉制品腌腊制品是用盐和香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经自然风干腌制而形成的风味独特的肉制品。具代表性的有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广式腊肠等。

1.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我国著名的肉制品。它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曾多次在我国和世界获奖。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鲜腿修整→腌腿→洗腿→整形→晒腿→上架发酵→落架堆叠→成品

(1)原料选择选择经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金华猪,屠宰后前腿沿第二颈椎将前颈肉切除,在第三肋骨处将后端切下,将胸骨连同肋骨末端的软骨切下,形状为方形;后腿是先在最后一节腰椎骨节处切开,然后沿大腿内斜向下切。

(2)鲜腿修整除去前、后腿上的残毛和脚蹄间的细毛,挤出血管内残留的淤血,削平耻骨,斩去脊骨,割去浮油和油膜,将腿修成"琵琶"形。

(3)腌腿腌制时应根据季节、气温等条件确定用盐量。在金华地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间,气温为3~8℃,是比较适宜的腌制温度,在此条件下用盐量为鲜腿重的9%~10%,分7次上盐,早冬和春节还要加硝石。气温升高时,用盐量增加,但腌制期缩短。第一次上盐,撤盐应均匀,但不能过多,撒盐后平叠堆放12~14层;经24小时后上第二次盐,这次用盐约占总盐量的一半,重点在腰荐骨、耻骨关节、大腿上部三个部位多撤盐;第二次上盐后4~5天上第三次盐,同时将堆码的上下层倒换;再经5~6天上第四次盐,用盐量为总盐量的5%左右,此时可以检查腌制的效果,用手按压肉面,有充实坚硬的感觉,说明已经腌透;第五、六次上盐分别间隔7天左右,火腿的颜色变为红色;经六次上盐后,重量小的可以进入洗腿工序,较大的腿可进行第七次上盐。腌制的总时间为30~35天。

(4)洗腿腌制结束后将腿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去火腿表面的血水和油污。洗后晾晒至表面无水后,打印商标。

(5)整形将腿骨校直,脚爪校成弯曲状,皮面压平,腿头与脚对直,使其外形美观。

(6)晒腿将整形好的腿吊挂,暴晒4~5天,使腿皮呈黄色、油亮,并产生香味。

(7)上架发酵发酵的目的是使肉中的蛋白质及脂肪发生变化,使火腿产生独特的风味。发酵时间为4~5个月,发酵期应注意调节温度、湿度,保证通风。在发酵过程中,用刀将突出的骨头削平,将火腿表面修割整齐,保证其外形美观。

(8)落架堆叠将发酵好的火腿从架上取下,进行堆叠。一般为15层,堆时肉面向上,皮面朝下,要根据气温不同,定期倒堆一次。

(9)成品规格根据金华火腿的颜色、气味、咸度、肌肉丰满度、重量、外形等进行分级,一般分为四级,其中香味是很重要的指标。评定时用竹签插入火腿不同部位,嗅竹签带出的香味进行分级。

2.广式腊肠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

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而成的肉制品,是我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产品。广东腊肠是其代表。广东腊肠是以猪肉为原料,经切碎或绞碎成丁,用食盐、硝酸盐、白糖、曲酒、酱油等辅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肠衣中,经晾晒、风干或烘烤等工艺而制成的一类生干肠制品。食用前需要进行熟制。工艺流程:

原料肉修整→切丁→拌馅、腌制→灌装→晾晒→烘烤→成品

(1)原料肉的选择和修整香肠的原料是健康无病的新鲜猪肉,瘦肉以腿肉和臀肉最好,肥膘以背部硬膘为好,腿膘次之。加工其他肉制品切割下来的碎肉也可作为原料。原料肉经过修整,去掉筋、腱、骨和皮。

(2)切丁瘦肉用绞肉机切成4~10毫M的肉粒,肥肉用切丁机或手工切成6~10毫M的丁。肥肉切好后要用温水清洗一次,以除去浮油和杂质,捞入筛内,沥干水分待用,肥瘦肉应分开存放。

(3)配料广式腊肠配料规范:

瘦肉70千克,肥肉30千克,精盐2.2千克,砂糖7.6千克,白酒2.5千克,白酱油5千克,硝酸钠0.05千克

(4)拌馅、腌制配料称好后倒入盆中,加入20%左右的清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将绞好的肉粒倒入水中,把肉粒和配料混合均匀,放在清洁室内腌制1~2小时即可进行灌制。

(5)充填天然肠衣先用清水浸泡柔软,洗去盐分后备用。每100千克肉馅约需猪小肠衣50M。将肠衣套在灌嘴上,使肉馅均匀地灌入肠衣中,要掌握松紧程度,不能过紧或过松。

(6)排气用排气针扎刺湿肠,排除内部空气。

(7)捆线结扎每隔10~20厘M用细线结扎1次,不同规格长度不同。

(8)漂洗将湿肠用清水漂洗一下,除去表面污物,然后依次分别挂在竹竿上。

(9)晾晒和烘烤将悬好的香肠放在日光下暴晒2~3天,在日晒过程中有胀气处应针刺排气。晚间送入烘房内烘烤,温度保持在42~49℃。温度过高脂肪易熔化,同时瘦肉也会烤熟,这不仅降低成品率,而且色泽变暗;温度过低又难以干燥,易引起发酵变质。因此,必须注意控制温度。一般通过3昼夜的烘晒即可,然后再晾挂到通风良好的场所风干10~15天即为成品。

(10)贮藏香肠在10℃以下可保存1个月以上,也可悬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

3.南京盐水鸭南京盐水鸭是南京的著名特产,鸭皮洁白光亮、鸭肉清淡可口,肉质鲜嫩。其工艺流程如下:

宰杀→干腌→抠卤→复卤→煮制→成品

(1)宰杀选用当年生肥鸭,宰杀放血拔毛后,切去两节翅膀和脚爪,在右翅下开口取出内脏,用清水把鸭体洗净,沥干水分后腌制。

(2)干腌将食盐与茴香按100:6的比例在锅中炒制,将炒制好的盐按6%~6.5%盐量腌制,其中的3/4从右翅开口处灌入腹腔,并使盐均匀布满整个腔体,1/4用于鸭体表腌制,重点擦抹在大腿、胸部、颈部开口处,气温高低决定干腌的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

(3)抠卤干腌后的鸭子,鸭体中有血水渗出,此时提起鸭子,用手指插入鸭子的肛门,使血卤水排出。

(4)复卤先制成食盐的饱和溶液,加入姜片0.1%,大茴香粉0.05%,香葱0.

1%~0.15%,这种卤称为新卤。新卤经过20~30次烧卤,成为老卤。老卤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饱和状态。复卤时将盐卤从右翅开口处灌入腹腔,并将鸭子浸入卤缸中,经过2小时左右,即可出缸起挂。复卤的鸭胚,用沸水浇淋,使鸭子肌肉收缩,外皮绷紧,外形饱满,然后用直径2厘M、长10厘M左右的中空竹管插入肛门,并将少许生姜,大茴香、葱放入腹腔。

(5)煮制清水中加入姜片、葱、大茴香煮沸,停止烧火,将鸭子放入锅中,盖上盖,焖20分钟后加热,水温达到90℃停火,再焖10~15分钟,水温始终维持在85℃左右。

(6)成品煮熟后的鸭子须冷却后食用。

(二)酱卤肉制品酱卤肉制品是我国的传统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和糟肉类。著名的有苏州酱汁肉、北京月盛斋酱牛肉、德州扒鸡等。

1.苏州酱汁肉是苏州陆稿荐熟肉店所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成品为小方块,色泽鲜艳呈桃红色,肉质酥润,酱香浓郁。工艺流程:

选料→配料→煮制→酱制→制卤

(1)选料选用能出净肉35~40千克的太湖猪的整块肋条肉为原料。切成4厘M的方块,每千克切成20块。肉块切好后,把五花肉、硬膘分开。

(2)配料(香料装入纱布袋)以50千克猪肋条肉计:

白糖2.5千克,精盐1.5~1.75千克,桂皮100克,绍酒2.0~2.5千克,八角100克,红曲M0.6克,姜100克,葱(捆成束)2.0克

(3)煮制将原料肉先在清水中白煮。五花肉煮10分钟,硬膘煮15分钟。捞起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锅底放上骨头,上面依次放上猪头肉、香料袋、五花肉、硬膘,最后倒入肉汤,用大火煮制1小时。

(4)酱制当锅内白汤沸腾时加入红曲M、绍酒和总量4/5的白糖,再用中火焖煮40分钟。当肉呈深樱桃红色。汤将干、肉已酥烂时即可出锅放于搪瓷盘内,不能堆叠。

(5)制卤酱汁肉的质量关键是制卤,食用时还要在肉上浇汁。好的卤汁应黏稠、细腻,可使肉色鲜艳,又可使产品以甜为主、甜中带咸。卤汁的制法是将留在锅内的酱汁再加入剩余的1/5白糖,用小火煎熬,并不断搅拌。制好的酱汁应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出售时应在肉上浇上酱汁。

2.北京月盛斋酱牛肉月盛斋酱牛肉也称五香酱牛肉。产品特点是外表深棕色,食之嫩而爽口,咸淡适宜,香浓味纯。工艺流程:

选料→配料→调酱→煮制→酱制

(1)选料选用膘肥的牛肉,用冷水浸泡,清除淤血,切成1千克左右的肉块。

(2)配料以50千克肉计:

食盐1.5千克,面酱5千克,花椒、小茴香、肉桂各50克,丁香、砂仁各10克,葱、大蒜、鲜姜各0.5千克

(3)调酱用一定量的水和黄酱拌合,把酱渣捞出,煮沸1小时,备用。

(4)煮制将选好的原料肉按不同的部位、嫩度放入锅内大火煮1小时,除去腥味,然后加入调好的汤液和调料进行煮制,要求水与肉块平齐,水温在95℃左右煮2小时;然后减火再在85℃左右煮制2小时。煮制时每隔1小时倒锅1次。

(5)成品规格出品率在60%左右,成品酱黄色,内外色泽一致,五香味浓,味道鲜美。

(三)烧烤、熏烤肉制品

1.道口烧鸡道口烧鸡原产于河南省滑县道口镇,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其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而闻名,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特产之一。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整形→上色和油炸→煮制

(1)原料处理原料用生长半年以上、2年以内,重量在1~1.5千克的嫩雏鸡和肥母鸡。

(2)配料以100千克鸡计,加入各种调味料如下;

砂仁15克,豆蔻15克,丁香3克,草果30克,桂皮90克,姜90克,陈皮30克,白芷90克,大茴香25克,筚拨10克,食盐2~3千克

(3)整形将宰杀洗净后的白条鸡,放在木案上,腹部向上,左手拿住鸡体,右手持刀将鸡的胸骨中间切断,并用手按折,然后根据鸡的大小,选取高粱秆一段,插入腹内,将鸡撑开,再在鸡的下腹部开一小圆洞,把两只腿交叉放入洞内,两翅交叉插入口腔,造型成两头尖圆型,再用水洗净,晾去水分,待油炸。

(4)上色和油炸又称烧鸡。将晾去水分整形后的白条鸡,均匀地涂上稀释的蜂蜜水溶液(水:蜂蜜=6:4),然后把鸡放在160~180℃的油中炸半分钟左右,呈橘黄色时即可捞出。炸鸡用的油最好为鸡油、麻油或花生油。

(5)煮制把炸好的鸡,按顺序平摆在锅内,大鸡在下在里圈,小鸡在上在外圈。用竹筚子压住,把盐融化加入。放入陈年使用的老汤,使汤埋住最上一层鸡,大火烧开5分钟,加入用火熔化了的硝,使之在汤沸处溶化。5分钟后改用文火焖煮3小时左右。煮烂出锅时应撇去汤面的浮油,拿下竹筚子,先出小鸡,后出大鸡,注意保持造型的美观、完整。捞出后晾鸡。老汤清汤,除去浮油和杂质,以便下次再用。

2.沟帮子熏鸡辽宁沟帮子熏鸡已有百年历史,产品特点为鸡身完整,色泽鲜艳油亮,风味独特,芳香可口。工艺流程:

选料→原料处理→煮鸡→熏烤

(1)选料一般选用一年生健康鸡。

(2)原料处理鸡宰杀放血后,煺掉粗毛和细毛,冲洗干净后用刀在肛门处开口并除去肛门,取出内脏,将胸骨和腿骨折断,腿交叉插入腹内,然后将鸡在清水中浸泡2小时。

(3)配料(香辛料装入纱布袋中)按100只鸡计:

食盐1.5千克,酱油1.5千克,白糖1.5千克,香油1千克,黄酒1.5千克,味精1.5千克,胡椒粉、辣椒粉各50克,砂仁、肉蔻、丁香各50克,五香粉、肉桂各150克,草蔻100克,陈皮150克

(4)煮制在锅中放入鸡坯和香料袋,加水(与鸡齐平),焖煮2小时,煮熟即可。

(5)熏鸡将锅烧至微红,投入白糖,锅内放筚子,在刚煮好的鸡身上刷上一层香油,随即入锅放筚上熏蒸,经4~5分钟即可出锅。

3.德州扒鸡产于山东德州,产品色泽金黄,肉质粉白,皮透微红,鲜嫩如丝,油而不腻,熟烂异常。工艺流程:

原料修整→油炸→煮制

(1)原料修整选用当年鸡,在颈部宰杀放血后,除去内脏,用清水洗净,将两腿交叉盘至肛门内,将双翅向前颈部刀口处伸进,在喙内交叉盘出,形成卧体含翅状态。

(2)配料(香料装入纱布袋)以100只鸡计:

食盐1.5千克,白糖1.5千克,酱油1.0千克,黄酒1.5千克,香油1千克,花椒、肉桂、八角各150克,砂仁、丁香、肉蔻各50克葱、姜各250克(3)油炸在造型好的鸡身上刷上糖稀,再放入180℃油锅中油炸1~2分钟,以鸡全身为金黄透红为宜。

(4)煮制炸好的鸡按顺序在锅内摆好,放入香料袋,然后加入一半老汤和一半水,汤量应与鸡齐,然后在鸡身上加筚子压实,用旺火煮1~2小时,改用微火焖煮3小时后出锅。出锅时动作要轻,确保鸡身完整。

4.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北京著名的特产,原料为北京填鸭。产品特点是皮色金黄油亮,肉质白细柔嫩,皮脆肉香。其工艺流程为:

原料处理→烫皮桂色→凉胚→烤制→出炉刷油

(1)原料处理选用2.5~3千克的健康鸭,采用切断三管法宰杀后,煺毛去内脏,去断鸭脚和翅膀,用清水洗净。

(2)烫皮挂色将鸭体用沸水浇烫4次后,再用饴糖水(饴糖:水=1:6)浇淋。

(3)凉胚将烫皮挂色的鸭子挂在阴凉通风处,使鸭子皮肤干燥。

(4)烤制用塞子把鸭的肛门塞住,用沸水由颈部刀口处灌入,然后进入烤炉。烤鸭用的木材以枣木为最好,也可用桃木、梨木等果木。炉温升至200℃即可烤鸭了。炉温控制在250~300℃之间,烤制30分钟左右,至腹内水分蒸干即可。

(5)出炉刷油鸭子出炉后,马上刷一层香油,增加鸭子皮的光亮度。

5.广东叉烧叉烧的产品特点是色泽红亮,鲜香可口。工艺流程为:

原料修整→腌制→烧烤→上麦芽糖

(1)原料修整猪腿肉去皮去骨,切成长40厘M、宽4厘M、厚1.5厘M、重约350克的条形肉,切好后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

(2)配料以50千克猪瘦肉计:

白糖3.5千克,酱油2千克,精盐1千克,白酒1千克,麦芽糖2.5千克,玉M 油0.9千克

(3)腌制将肉条与酱油、白糖、盐等混合均匀腌制1小时,每隔20分钟翻拌1次,然后加入酒和玉M油,再混合均匀。

(4)烧烤一般用木材烧烤。将腌好的肉用钢钎穿好放入炉中烤15分钟,不断转动钢钎,烤40分钟后即可出炉。

(5)上麦芽糖烤肉出炉后冷却,然后浸在麦芽糖的溶液中,取出后再放入烤炉中烤制3分钟左右即为成品。

(四)中式灌肠制品灌制品是以鲜冻畜肉经腌制、切碎、加入辅料灌入肠衣后经煮熟而成的熟肉制品。目前我国的灌制品的品种多达几十种,包括风干肠、香雪肠、红肠、肉肠等。

1.猪肉灌肠猪肉灌肠皮为紫红色,有皱纹,肉质软嫩呈粉红色,每根长约40厘M。工艺流程为:

原料修整→腌制→搅拌→灌制→烘烤→蒸制→熏烤

(1)原料修整选用健康新鲜猪腿精肉,将其切成方块,背膘切成0.8厘M的方丁。

(2)配料 50千克肉计:

背膘5千克,精盐1.5千克,白糖1.25千克,白酒0.25千克,小茴香、五香粉、胡椒粉、味精各100克,豆蔻粉25克,淀粉2.5千克,食用胭脂红0.6克,亚硝酸盐

7.5克

(3)腌制将肉块和食盐混合均匀在1~2℃冷库内腌制24~36小时。

(4)搅拌把腌制好的肉块绞成肉粒,加入辅料和一定量的水,再加入膘丁后混合均匀。

(5)灌制把拌好的肉馅灌入天然肠衣,在肠衣上扎孔排气,然后挂在烘烤架上。

(6)烘烤一般烘烤温度为65~80℃,烘烤45分钟至肠衣表皮干燥呈深红色即可。

(7)蒸制烘烤后的灌肠放入蒸煮炉内,在75~80℃下蒸1小时左右。

(8)熏烤温度为60~70℃,时间为30分钟左右,当肠皮干燥即可。

2.南京香肚南京香肚的外形为苹果状,有弹性,肉质坚实,红白分明。工艺流程为:

肚皮的加工→整形→装馅→晾晒→叠缸贮藏

(1)肚皮加工一般用猪的膀胱作肚皮。猪膀胱用水洗净后用碱水浸泡24小时,然后再在清水中浸泡7~12天。泡好的猪膀胱充气膨胀后放到外边风吹日晒至全干即为肚皮。

(2)整形把肚皮按需要缝成圆形的袋子,上口略小,然后放清水中浸泡。

(3)配料以100千克原料计:

食盐2.5千克,白糖2.5千克,五香粉100克,硝酸钠25克

(4)制馅将猪瘦肉切成条,背膘切成丁,与以上各料混匀后即成肉馅。

(5)装馅每只肚皮装馅250克,装好后用竹签扎口。

(6)晾晒扎好的香肚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时间依温度而定,一般需2~3天。晾好的香肚即可转入库房内挂晾。

(7)叠缸贮藏晾挂好的香肚将表面的霉菌去掉,涂一层香油,放入缸中,可存放半年以上。

3.哈尔滨大众红肠是东北地区的著名的大众产品。产品有烟熏味和大蒜的香味。工艺流程为:

原料修整→腌制→制馅→灌装和煮制→烟熏

(1)原料修整选用健康猪的纯瘦肉和背膘,瘦肉切块,肥膘切丁。

(2)腌制把瘦肉放在0~4℃的冷库内腌制约12小时。

(3)配料 100千克猪肉计:

淀粉7千克,食盐4千克,味精、胡椒各100克,大蒜500克,硝酸钠25克

(4)制馅将腌好的猪瘦肉用绞肉机绞碎后与以上各辅料及肥膘一起混合均匀,制成肉馅。

(5)灌装和煮制制好的肉馅灌入直径约3厘M的肠衣中,将肠衣表面烘干后,再在85℃水中煮制25分钟,肉的中心温度达到70℃时即可。

(6)烟熏煮熟的灌肠在35~40℃的烟熏室中熏制12小时即为成品。

4.猪肝肠产品肉馅为酱红色,味美可口。工艺流程为:

原料修整→腌肝→拌料→灌肠→熏制

(1)原料修整将新鲜猪肝除去脉管后切成小条,并放入90℃水中浸泡15分钟。

(2)腌肝将猪肝和盐及亚硝酸钠拌匀,在0℃下腌制48小时。

(3)配料

猪肝25千克,猪油25千克,食盐1.25千克,硝酸钠7.5克,洋葱1.5千克,白胡椒0.2千克,豆蔻粉65克,白糖1.25千克,去壳鸡蛋7.5千克,熟猪油0.5

千克

(4)拌料将洋葱切成丝,然后用猪油炒制,再与猪肝一起用绞肉机绞碎,与其他配料一起混合均匀。

(5)灌肠取牛的食道,用水浸泡,洗净后灌肠。将灌好的肠放在85℃水中煮45分钟,取出后在冷水中冷却。

(6)熏制冷却的肝肠,在50℃烟熏室内烟熏5小时左右,取出冷却后即为成品。

(五)肉松、肉脯、肉干的加工肉松、肉脯和肉干都属于脱水肉制品。这些制品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用方便、易携带、易贮藏。比较著名的有太仓肉松、靖江猪肉脯、牛肉干等。

1.太仓肉松太仓肉松已有100年的历史,是用鲜猪肉经过高温煮透并经脱水加工复制而成的猪肉干制品。产品金黄色,有光泽,呈絮状。工艺流程为:原料肉的选择与处理→配料→煮烧→炒压→成熟→包装和贮存

(1)原料肉的选择与处理选用猪前、后腿肉,先剔骨去皮,去掉脂肪及伤斑,再将猪瘦肉切成约3~4厘M的肉块。

(2)配料(香料装入纱布袋)以50千克猪肉计:

精盐0.835千克,酱油3.5千克,白糖5千克,白酒0.5千克,大茴香0.15千克,生姜0.14千克,味精0.085千克

(3)煮烧将肉块、生姜、香料袋放在锅中,加水,用大火煮沸,撇去油沫,翻动肉块,继续煮烧,到肉烂、汤煮干时取出生姜和香料袋,即可炒压。

(4)炒压此时,应把大火改为中等火力,用锅铲一边压散肉块,一边翻炒。

(5)成熟用小火边炒边翻动肉块,当肉块炒松、炒干、肉纤维由棕色变为金黄色时,即为成品。

(6)包装和贮存成品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一般用塑料袋、玻璃瓶等包装,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2.靖江猪肉脯肉脯是用猪肉或牛肉经腌制、烘烤而成的片状肉制品,产品棕红色,切片均匀。工艺流程为:

原料的选择与修整→腌制→烘烤→压平包装

(1)原料的选择与修整选用新鲜猪后腿肉,除去脂肪。筋膜,将瘦肉装入模中,在冷库中急冻,当肉中心温度达到-2℃时,取出切片,切片宽8厘M、长12厘M、厚1~2厘M。

(2)配料以50千克猪瘦肉计:

特制酱油4.25千克,白糖6.5千克,鸡蛋1.5千克,味精0.25千克,白胡椒50克

(3)腌制将以上配料与肉混合均匀,在0~4℃下腌制50分钟。

(4)烘烤将腌制好的肉片平铺在抹了植物油的筛板上,放入65℃的烘房中烘烤4~5小时,取出冷却,再放入炉温为150℃的烤炉中,烤至肉出油,呈棕红色。烤熟后,用压平机压平,即为成品。

3.牛肉干肉干是用猪肉或牛肉经煮熟,加入调料后复煮、烘烤而成。其中牛肉干产品呈褐红色,酥松可口。工艺流程为:

原料肉的选择与处理→水煮→复煮→烘烤→包装

(1)原料选择与处理取新鲜牛肉,去掉筋腱和脂肪,切成1.5千克左右的肉块,

洗净沥干。

(2)配料以50千克牛肉计:

白糖11千克,姜1千克,酒0.5千克,精盐2千克,酱油1.5千克,味精300克,五香粉250克,茴香粉、豆蔻粉各100克,辣椒粉250克,苯甲酸钠50克(3)水煮用清水先煮制肉块,并撇去浮沫,煮至七成熟时,取出冷却,切成长3.5厘M、宽2.5厘M、厚0.5厘M的薄片。

(4)复煮将香料用纱布袋包好,用大火将肉片、调料、香料袋等一起煮沸,当牛肉肉质酥软时出锅。

(5)烘烤将复煮好的牛肉片平铺在烘筛上,在50~55℃下烘烤6小时左右,烘时要不停地翻动肉片。烘至肉片发硬变干时即为成品。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一)腌腊肉制品腌腊制品是用盐和香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经自然风干腌制而形成的风味专门的肉制品。具代表性的有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广式腊肠等。 1.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我国闻名的肉制品。它风味专门,营养丰富,曾多次在我国和世界获奖。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鲜腿修整→腌腿→洗腿→整形→晒腿→上架发酵→落架堆叠→成品 (1)原料选择选择经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金华猪,屠宰后前腿沿第二颈椎将前颈肉切除,在第三肋骨处将后端切下,将胸骨连同肋骨末端的软骨切下,形状为方形;后腿是先在最后一节腰椎骨节处切开,然后沿大腿内斜向下切。 (2)鲜腿修整除去前、后腿上的残毛和脚蹄间的细毛,挤出血管内残留的淤血,削平耻骨,斩去脊骨,割去浮油和油膜,将腿修成"琵琶"形。 (3)腌腿腌制时应依照季节、气温等条件确定用盐量。在金华地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间,气温为3~8℃,是比较适宜的腌制温度,在此条件下用盐量为鲜腿重的9%~10%,分7次上盐,早冬和春节还要加硝石。气温升高时,用盐量增加,但腌制期缩短。第一次上盐,撤盐应平均,但不能过多,撒盐后平叠堆放12~14层;经24小时后上第二次盐,这次用盐约占总盐量的一半,重点在腰荐骨、耻骨关节、大腿上部三个部位多撤盐;第二次上盐后4~5天上第三次盐,同时将堆码的上下层倒换;再经5~6天上第四次盐,用盐量为总盐量的5%左右,现在能够检查腌制的成效,用手按压肉面,有充实坚硬的感受,说明差不多腌透;第五、六次上盐分别间隔7天左右,火腿的颜色变为红色;经六次上盐后,重量小的能够进入洗腿工序,较大的腿可进行第七次上盐。腌制的总时刻为30~35天。 (4)洗腿腌制终止后将腿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去火腿表面的血水和油污。洗后晾晒至表面无水后,打印商标。 (5)整形将腿骨校直,脚爪校成弯曲状,皮面压平,腿头与脚对直,使其外形美观。 (6)晒腿将整形好的腿吊挂,暴晒4~5天,使腿皮呈黄色、油亮,并产生香味。 (7)上架发酵发酵的目的是使肉中的蛋白质及脂肪发生变化,使火腿产生专门的风味。发酵时刻为4~5个月,发酵期应注意调剂温度、湿度,保证通风。在发酵过程中,用刀将突出的骨头削平,将火腿表面修割整齐,保证其外形美观。 (8)落架堆叠将发酵好的火腿从架上取下,进行堆叠。一样为15层,堆时肉面向上,皮面朝下,要依照气温不同,定期倒堆一次。 (9)成品规格依照金华火腿的颜色、气味、咸度、肌肉丰满度、重量、外形等进行分级,一样分为四级,其中香味是专门重要的指标。评定时用竹签插入火腿不同部位,嗅竹签带出的香味进行分级。 2.广式腊肠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

低温肉制品及其加工工艺

低温肉制品及其加工工艺 一、概述 低温肉制品是相对于121℃进行高温加热杀菌的肉制品而言的,是指采用较低的杀菌温度进行巴氏杀菌,在低温车间制造并低温条件下贮存的肉制品。 低温肉制品采用低温处理,即将肉制品中心温度达到68-72℃保持30分钟。理论上讲,这样的杀菌温度致病微生物可被完全杀灭,保证了产品食用的安全、可靠,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肉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天然成分,营养素破坏少,具有营养丰富、口感嫩滑的特点,因此是科学合理的加工方式。 在我国,生产厂家通常为了增加低温肉制品的安全性,往往人为的提高杀菌温度(一般中心温度75-80℃),生产出来的产品严格地说应属于中温肉制品。我们笼统地将它们都称为低温肉制品。 低温肉制品与高温肉制品相比有明显优势,它仅使蛋白质适度变形,从而获得较高的消化率,且肉质鲜嫩可口;低温杀菌营养成分损失少,为人体提供了较高的营养成分;低温处理的加工过程使得肉类原料可以与多种调料、辅料和其他种类食品配合,从而产生多种受人欢迎的风味;品种非常丰富,适应各种饮食习惯人群的需求。 但是,低温肉制品的加工特点决定了它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由于杀菌温度低。虽然可以杀灭所有致病,但是不能杀灭形成孢子的细菌,因此对原料肉的质量要求高,只有品质好、无污染的原料肉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低温肉制品,并且应加强防止在生产加工中各环节的污染;二是由于低温杀菌不完全,要求销售过程中采用冷藏保藏,因此相应增大了成本。 二、低温肉制品的加工工艺 (一)低温火腿 1、生产工艺 选料→腌制→嫩化→滚揉→充填(灌肠)→熏蒸→冷却、包装 2、操作要点 1)原料肉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原料肉是生产优质火腿的决定性因素。一般选用猪的后腿肉,色泽要鲜亮,尽可能剔除肥肉、筋、嫩骨和软组织部分。要尽量少破坏肉的组织结构,力求保持肉的原结构块形,这样注入的盐水才可以较多地保留在肌肉内,使肉保持膨胀状态,对肌肉产生压力,加速辅料的渗透扩散,以利于加速肉的成俗。原料肉应充分冷却,pH值为5.8-6.4,中心温度达3-4℃。 2)原料肉的腌制 原料肉采用湿腌法腌制。盐水的配制是磷酸盐、糖、异抗坏血酸钠等辅料溶化在一起,先放磷酸盐待其溶化后再放其他辅料,最后加盐。 为获得低温火腿特有的盐渍风味,将配制好的盐水最好用专门的注射装置注入肉块中,但不得破坏肌肉的组织结构。注射盐水的关键是确保盐水准确注入,且能在肉块中均匀分布。通常是将盐水贮装在带有多针头、能自动升降的机头中,使针头顺次地插入由传送带输送过来的肉块里,针头通过泵口压力,将盐水均匀地注入到肉块中。为防止盐水在肉外部泄漏,注射机的针头都是特制的,只有针头碰触到肉块产生压力时,盐水才开始注射,而且每个针头都具有独立的伸缩功能,确保注射顺利。 3)嫩化

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香肠、火腿生产工艺及设备

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 - 香肠、火腿生产工艺及设备 (一)不同肠类制品的生产工艺 1、乳化肠:肉T加盐、水等辅料斩拌T加辅料、水斩拌f斩拌(加淀粉、余 水)7灌装T烘烤f 蒸煮f 烟熏f 冷却f(包装)成品使用设备:斩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另一种方法是先用搅拌机混合各种原辅材料,然后用乳化机乳化二至三遍。使用设备:乳化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2、搅拌肠:瘦肉f 搅拌(加盐、磷酸盐、水)f 搅拌(加辅料、水)f 搅拌(加肥膘、 淀粉、水)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烟熏f 冷却f (包装)成品 使用设备:绞肉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3、滚揉肠:原料瘦肉f (注射)f(嫩化或绞肉)f滚揉(加辅料、水)f 滚揉(肥膘或 保油专家乳化液、淀粉)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烟熏f 冷却f (包装)成品 使用设备:绞肉机、(注射机)、(嫩化机)、滚揉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二)火腿的生产工艺: 1、乳化火腿:肉f加盐、水等辅料f加辅料、水斩拌f 斩拌(加淀粉、余水)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冷却f成品 使用设备:斩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另一种方法是先用搅拌机混合各种原辅材料,然后用乳化机乳化二至三遍。 使用设备:乳化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2、搅拌火腿:瘦肉f搅拌(加盐、磷酸盐、水搅拌(加辅料、水搅拌(加肥膘、淀粉、余 水)-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冷却f 成品使用设备:绞肉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3、滚揉火腿:原料瘦肉f (注射)f(嫩化或绞肉)f 滚揉(加辅料、水)f 滚揉(肥膘、淀粉)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冷却f成品 使用设备:绞肉机、(注射机)、(嫩化机)、滚揉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三)工艺要点: 1、腌制:一般0 —4 °C (10 C以下),腌制时间以肉块大小、温度和腌制剂品种来决定。一般需要12 —24 小时;大块肉火腿腌制时间可达36 小时左右,甚至更多。 2、注射:配制注射液温度应在10 C以下,注射量40 —60%。 3、搅拌:12 C以下,尽可能在不影响显肉的情况下延长搅拌时间,以利于水溶性蛋白的溶出。 4、斩拌:12 C以下,8 —10 C最好,斩拌时先处理瘦肉、加入部分或全部盐、加入适量水,使盐的浓度达到混合料的4—4.5% ,这样有利于水溶性蛋白的提取。搅拌也是这样。 5、滚揉:0 —4C,滚揉时间和方法以肉块大小和显肉要求来决定。一般可达 10, 000 —12 , 00米为宜。滚揉距离二滚揉机的直径X 3.14 X转数/分钟X时间(分钟);在确定了滚揉距离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转速、滚揉方式等来确定滚揉时间。 6、灌装:松紧适度 7、烘烤:60 —70 C, 40-60分钟(广式肠一般40 —50 C左右,1 —3天) 8、蒸煮:一般85 C左右特殊情况除外。 9、烟熏:70 C左右,温度过低,容易造成着色不匀。另外,颜色的深浅可以通过 调整糖和木屑的比例以及烟熏时间来达到。

肉制品加工技术实用案例集

肉制品实用案例2:水晶肴肉的保质期控制(6#) 肉制品实用案例3:控制初始菌真的很重要(7#) 肉制品实用案例4:夏季高温季节酱卤肉发酸原因分析及预防(47#) 肉制品实用案例5绞肉是肉制品加工技术的重要一环(140#) 肉制品实用案例6:关于肉制品加工从肌肉中提取盐溶蛋白的探讨(146#) 肉制品实用案例7:烤肠的外防腐——霉菌的产生和预防(255#) 新的2009年已经来临,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比较典型肉制品加工案例,为有利于和广大肉制品技术工作者交流,我将在这里记录今后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与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将自己的经典案例贡献出来供大家分享,欢迎广大同行参与讨论,批评指导。实用案例1料不在多,在于适当 时间:2009-1-1 地点:山东诸城 事件回放:2008-12月底接到客户电话咨询,反映近阶段生产的一款烤肉偏软,但保水的效果尚可。询问配方、工艺情况,反映说,肉经过滚揉腌制后很粘稠,没有感觉到水分偏多的情况。由于一直解决不了问题,厂家老板非常着急,在厂方迫切要求下,我不得不在2009元旦这天紧急赶到诸城厂家。经仔细与厂家技术人员的沟通,很快分析出原因,解决了问题。 案例分析:2009-1-1下午赶到厂家后,与负责技术的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在交流中,对烤肉发软的可能性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对产品现场品评。品评时发现:不同的肉块软硬程度不一,较软的烤肉真空包装后并没有出水现象,但产品的切面明显感到注射不均匀,口感发胎。 分析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分析: 1.产品的原料肉是否合格,原料肉是肉制品的保水关键,原料肉的质量、解冻、修整情况都是影响产品结构的重要因素,厂家技术人员反应这些应该都是正常控制的,应该不存在问题。 2.产品的工艺问题,干燥的程度,加工过程的温度等也都在正常的范围。 3.产品的配方问题,保水性配料是否合格,厂家的技术人员反映现行配方中使用的原料都是经常使用的,在其他产品中没有问题,具体询问了主要配料,我也感到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我也感赶到问题似乎向复杂化转化,分析陷入迷局。 经进一步与厂家交流了解到,另一款的烤肉就没有问题,我说,那你为什么不按照另一款的烤肉配方比照做一下试试结果,厂家技术人员答应试试看,我也感觉一时解决不了事情的,决定看完试做的结果再做分析。 然而,再进一步的交流中,我具体问道到配方的具体配料量,厂家技术人员非常自信的说肯定没有问题,可是恰恰问题就出在这个非常自信的肯定上。 原来,厂家为了提高产品的蛋白含量,大量的使用了大豆分离蛋白,我听后,立即兴奋起来,我说,这正是你产品发软的原因,厂家技术人员听了很是不解,说这么多的蛋白保水很强才对呀,为什么成了产品发软的原因了。 我说,产品发软是因为大量使用蛋白造成料液过度粘稠,严重影响到盐溶蛋白的溶出,

羊肉制品加工工艺

羊肉制品加工工艺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牛肉产品 1.清真酱牛肉 (1)配料标准。主料:生牛肉100公斤。辅料:黄酱10公斤,食盐3公斤,桂皮250克,丁香250克,砂仁250克,大茴香500克。 (2)加工方法。 选料整理:选用不肥不瘦的新鲜牛肉,先用冷水浸泡,清除淤血,用板刷将肉洗刷干净,剔除骨头。然后切成0.75~1公斤左右的肉块,厚度不超过40厘米。切好的肉块,放在清水中冲洗一次,按肉质老嫩分别存放。 调酱:锅内加入清水50公斤左右,稍加温后,将食盐的一半用量和黄酱放入。煮沸1小时,撇去浮在汤面上的酱沫,盛入容器内备用。 装锅:先在锅底和四周垫上骨头,使肉块不紧贴锅壁,按肉质老嫩将肉块码在锅内,老的肉块码在底部,嫩的放在上面,前腿、腔子肉放在中间。 酱制:肉块在锅内放好后,倒入调好的酱汤。煮沸后加入各种配料,用压锅板压好,添上清水,用旺火煮制4小时左右。煮制第1个小时后,撇去汤面浮沫,再每隔1小时翻锅1次。根据耗汤

情况,适当加入老汤,使每块肉都能浸在肉汤中。再用微火煨煮4小时,使香味慢慢渗入肉中。煨煮时,每隔1小时翻锅1次,使肉块熟烂一致。 出锅:出锅时为保持肉块完整,要用特制的铁拍子,把肉一块一块地从锅中托出,并随手用锅内原汤冲洗,除去肉块上沾染的料渣,码在消过毒的屉盘上,冷却后即为成品。 (3)产品特点。色泽酱红,油润光亮。切片后保持完整不散,切面呈豆沙色,肌肉中的少量牛筋,色黄而透明。食之咸淡适中,酥嫩爽口,香味浓郁。 2.五香牛肉 (1)配料标准。主料:牛肉5公斤。辅料:食盐300克,白糖150克,花椒10克,大茴香10克,丁香2.5克,草果5克,陈皮5克,鲜姜50克,硝酸钠5克。 (2)加工方法。 原料整理:选用卫生合格的鲜牛肉,剔去骨头、筋腱,切成200克左右的肉块。 腌制:切好的牛肉块加入食盐、硝酸钠,拌和均匀,放入缸内在低温下腌制12天,期间翻倒几次。腌好的肉块在清水中浸泡2小时,再冲洗干净。

最新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

附件14:0401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选料、修整、腌制、调味、成型、熟化(或不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肉类加工食品。 肉制品的申证单元为5个: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咸肉类、腊肉类、风干肉类、中国腊肠类、中国火腿类、生培根类和生香肠类等;酱卤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糕类、肉冻类、油炸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熏烧烤肉类、肉脯类和熟培根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发酵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发酵香肠类和发酵肉类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肉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即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4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厂区应有良好的给、排水系统,厂区内不得有臭水沟、垃圾堆、坑式厕所或其他有碍卫生的场所。 厂房设计应符合从原料进入到成品出厂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求,避免交叉污染。原辅材料和成品的存放场所必须分开设置。厂房地面和

墙壁应使用防水、防潮、可冲洗、无毒的材料,地面应平整,无大面积积水,明地沟应保持清洁,排水口须设网罩防鼠。地面、墙壁、门窗及天花板不得有污物聚集。加工场所应有防蝇虫设施,废弃物存放设施应便于清洗消毒,防止害虫孳生。车间人员入口应设有与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手清洗消毒设施和工作靴(鞋)消毒池。生产车间的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并一律为水冲式,备有手清洗消毒设施和排臭装置,其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其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原料冷库的温度应能保持原料肉冻结,成品库的温度应符合产品明示的保存条件。 1. 腌腊肉制品 应具有原料冷库、辅料库,有原料解冻、选料、修整、配料、腌制车间、包装车间和成品库。 生产生香肠类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车间。 生产中国腊肠类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晾晒及烘烤车间。 生产中国火腿类的企业,还应具有发酵及晾晒车间。 2. 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应具有原料冷库、辅料库、生料加工间(原料解冻、选料、修整和配料等)、热加工间、熟料加工区(冷却间、包装车间和成品库等)。加工车间布局应避免生熟交叉污染,热加工车间应为生熟加工区的分界线,热加工车间应有生料入口和熟料出口,分别通往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应分别设置工作人员入口、更衣室和手清洗消毒设施。 生产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滚揉或腌制间。

肉制品的分类

肉制品的分类——肉制品分类的定义和鉴别特征 一、腌腊制品的门类 肉经腌制、酱渍、晾晒(或不晾晒)、烘烤等工艺制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加工。有咸肉类、腊肉类、酱(封)肉类、风干肉类。酱(封)肉是咸肉和腊肉制作方法的延伸和发展。 1、咸肉类 肉经过腌制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使用前需经熟加工。咸肉类有:咸猪肉、咸羊肉、咸水鸭、腌鸡、咸牛肉、戒腿等。 2、腊肉类 肉经腌制后,再经晾晒或烘焙等工艺而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加工,有腊香味。腊肉类有:腊猪肉、腊羊肉、腊牛肉、腊兔、腊鸡、腊鸭、板鸭、鸭炖干等。 3、酱(封)肉类 肉用食盐、酱料(甜酱或酱油)腌制、酱渍后再经风干或晒干、烘干、熏干等工艺制成的生肉制品,,食用前需经熟煮。色棕红,有酱油味。酱(封)肉类有:北京清酱肉、广东清酱封肉和杭州酱鸭等。 4、风干肉类 肉经腌制、洗晒(某些产品无此工序)、晾挂、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生、干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加工。风干肉类有风干猪肉、风干牛肉、风干羊肉、风干带毛鸡和云南风鸡等。二、酱卤制品门类 肉加调料和香辛料以水为加热介质,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有白煮肉类、酱卤肉类、糟肉类。 白煮肉可以认为是酱卤肉未经酱制或卤制的一个特例;糟肉则是用酒糟或陈年香糟代替酱汁或卤汁的一类产品。 1、白煮肉类 肉经(或不经)腌制后,在水(盐水)中煮制而成熟肉类制品,一般在食用时再调味,产品保持固有的色泽和风味。白煮肉类有:白切肉、白切猪肚、白切鸡和盐水鸭等。 2、酱卤肉类

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一类熟肉类制品。某些产品在酱制或卤制后,需再烟熏等工序。产品的色泽和风味主要取决于所用的调味料和香辛料。酱卤肉有:苏州酱汁肉、卤肉、糖醋排骨、道口烧鸡、蜜汁蹄膀和德州扒鸡等。 3、糖肉类 肉在白煮后,再用“香糟”糟制的冷食熟肉制品。产品保持固有的色泽和曲酒香味。糟肉类有;糟肉、糟鸡和糟鹅等。 三、熏烧烤制品门类 肉经腌、煮后,再以烟气、高温空气、明火或高温固体为介质的干热加工制成的熟肉类制品。有烟熏肉类、烧烤肉类。熏、烤、烧三种作用往往互为关联,极难分开。以烟雾为主者属熏烤;以火苗或以盐、泥等固体为加热介质煨制而成者属烧烤。 1、熏烧烤肉类 肉经煮制(或腌制)并经决定产品基本风味的烟熏工艺而制成的熟(或生)肉类制品。熏烤类有:培根、熏猪舌和熏鸡等。 2、烧烤肉类 肉经配料、腌制,再经热气烘烤,或明火直接烧烤,或以盐、泥等固体为加热介质煨烤而制成的熟肉类制品。烧烤肉类有: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扒鸡、常熟叫花鸡、江东盐焗鸡和叉烧肉等。 四、干制品门类 瘦肉先经熟加工,再成型干燥,再经熟加工制成的干、熟肉类制品。可直接食用,成品为小的片状、条状、粒状、絮状、或团粒状。有肉松类、肉干类和肉脯类。 1、肉松类 瘦肉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干燥或进而油酥等工艺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或团粒状。有肉松、油酥肉松、肉粉松。 (1)肉松瘦肉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搓松和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肉制品。肉松类有:太仓肉松。 (2)油酥肉松瘦肉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再加入食用油脂炒制而成的肌肉纤维断碎成团粒状的肉制品。油酥肉松类有:福建肉松。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办法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为要紧原料,经选料、修整、腌制、调味、成型、熟化(或不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肉类加工食品。 肉制品的申证单元为4个: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腌腊肉制品包括咸肉类、腊肉类、中国腊肠类和中国火腿类等;酱卤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包括熏烧烤肉类和肉脯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包括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肉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即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不编号为0401。 尚未纳入本细则治理的其他肉制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治理。具体方法另行制定。 二、差不多生产流程及关键操纵环节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厂区应有良好的给、排水系统,厂区内不得有臭水沟、垃圾堆、坑式厕所或其他有碍卫生的场所。 厂房设计应符合从原料进入到成品出厂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幸免交叉污染。原辅材料和成品的存放场所必须分开设置。厂房地面和墙壁应使用防水、防潮、可冲洗、无毒的材料,地面应平坦,无大面积积水,明地沟应保持清洁,排水口须设网罩防鼠。地面、墙壁、门窗及天花板

不得有污物聚拢。加工场所应有防蝇虫设施,废弃物存放设施应便于清洗消毒,防止害虫孳生。车间人员入口应设有与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手清洗消毒设施和工作靴(鞋)消毒池。生产车间的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并一律为水冲式,备有洗手设施和排臭装置,其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其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原料冷库的温度应能保持原料肉冻结,成品库的温度应符合产品明示的保存条件。 1.腌腊肉制品 应具有原料冷库、辅料库,有原料解冻、选料、修整、配料、腌制车间、包装车间和成品库。 生产中国腊肠类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晾晒及烘烤车间。 生产中国火腿类的企业,还应具有发酵及晾晒车间。 2.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应具有原料冷库、辅料库、生料加工间(原料解冻、选料、修整和配料等)、热加工间、熟料加工区(冷却间、包装车间和成品库等)。加工车间布局应幸免生熟交叉污染,热加工车间应为生熟加工区的分界线,热加工车间应有生料入口和熟料出口,分不通往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应分不设置工作人员入口、更衣室和洗手消毒设施。 生产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滚揉或腌制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厂房应有温度操纵设施,能满足不同加工工序的要求。直接用于生产加工的设备、设施及用具均应采纳无毒、无害、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不易于微生物滋生的材料制成。应具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

几种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技术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一)腌腊肉制品腌腊制品是用盐和香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经自然风干腌制而形成的风味独特的肉制品。具代表性的有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广式腊肠等。 1.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我国著名的肉制品。它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曾多次在我国和世界获奖。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鲜腿修整→腌腿→洗腿→整形→晒腿→上架发酵→落架堆叠→成品 (1)原料选择选择经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金华猪,屠宰后前腿沿第二颈椎将前颈肉切除,在第三肋骨处将后端切下,将胸骨连同肋骨末端的软骨切下,形状为方形;后腿是先在最后一节腰椎骨节处切开,然后沿大腿内斜向下切。 (2)鲜腿修整除去前、后腿上的残毛和脚蹄间的细毛,挤出血管内残留的淤血,削平耻骨,斩去脊骨,割去浮油和油膜,将腿修成"琵琶"形。 (3)腌腿腌制时应根据季节、气温等条件确定用盐量。在金华地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间,气温为3~8℃,是比较适宜的腌制温度,在此条件下用盐量为鲜腿重的9%~10%,分7次上盐,早冬和春节还要加硝石。气温升高时,用盐量增加,但腌制期缩短。第一次上盐,撤盐应均匀,但不能过多,撒盐后平叠堆放12~14层;经24小时后上第二次盐,这次用盐约占总盐量的一半,重点在腰荐骨、耻骨关节、大腿上部三个部位多撤盐;第二次上盐后4~5天上第三次盐,同时将堆码的上下层倒换;再经5~6天上第四次盐,用盐量为总盐量的5%左右,此时可以检查腌制的效果,用手按压肉面,有充实坚硬的感觉,说明已经腌透;第五、六次上盐分别间隔7天左右,火腿的颜色变为红色;经六次上盐后,重量小的可以进入洗腿工序,较大的腿可进行第七次上盐。腌制的总时间为30~35天。 (4)洗腿腌制结束后将腿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去火腿表面的血水和油污。洗后晾晒至表面无水后,打印商标。 (5)整形将腿骨校直,脚爪校成弯曲状,皮面压平,腿头与脚对直,使其外形美观。 (6)晒腿将整形好的腿吊挂,暴晒4~5天,使腿皮呈黄色、油亮,并产生香味。 (7)上架发酵发酵的目的是使肉中的蛋白质及脂肪发生变化,使火腿产生独特的风味。发酵时间为4~5个月,发酵期应注意调节温度、湿度,保证通风。在发酵过程中,用刀将突出的骨头削平,将火腿表面修割整齐,保证其外形美观。 (8)落架堆叠将发酵好的火腿从架上取下,进行堆叠。一般为15层,堆时肉面向上,皮面朝下,要根据气温不同,定期倒堆一次。 (9)成品规格根据金华火腿的颜色、气味、咸度、肌肉丰满度、重量、外形等进行分级,一般分为四级,其中香味是很重要的指标。评定时用竹签插入火腿不同部位,嗅竹签带出的香味进行分级。 2.广式腊肠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

肉制品加工实习报告

肉品加工科学与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掌握和自主设计开发干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烧烤制品和当今比较盛行的调理肉制品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并能够对产品作出感官评定和相关产品的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了解现代肉品加工企业生产现状,了解屠宰过程及相关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产品特点;通过讲座,更多地了解实际肉品企业生产工艺、管理、设备、经营状况等。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对肉品加工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实际综合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10年10月24日——10月30日。 三.实习地点 大学食品工程训练中心; 大学化学楼113,116肉品加工实验室。 四.实习安排 本次教学实习有三个任务:一是自主设计开发制作干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烧烤制品和当今比较盛行的调理肉制品,并对产品作出感官评定和相关产品的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二是观看录像了解现代肉品加工企业生产现状,了解屠宰过程及相关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产品特点等;三是聆听讲座,更多地了解实际肉品企业生产工艺、管理、设备、经营状况等。 五.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合理,不仅有大量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还聆听了波尼亚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做的专场讲座。具体内容如下: 1.猪肉松的制作 1.1原辅料 1.2工具及器材 刀、煮制锅、炉灶、锅铲、砧板、筷子、炒松机。

1.3工艺流程 原料肉的选择与整理→煮制→拌料→拉丝→炒松→油酥→冷却→包装。 1.4操作步骤 1)原料选择整理:选择猪精瘦肉,剔去皮骨及粗大的筋腱等结缔组织,顺着肌纤维方向切成重约0.25kg左右的长方形肉块。 2)煮制:将切好的肉块放入锅中,按1:1.5量加水,再将五香粉、生姜、葱用纱布包扎好放入锅与肉同煮。煮沸后小火慢煮直至肉纤维能自行分离为止,时间约2~3h。 3)拌料:待肉煮烂后,汤汁收干时将糖、盐、味精混匀加热溶化拌入肉料中,微火加热边拌合边收汤汁,冷却后将谷物粉均匀拌撒至肉粒中。 4)拉丝:用筷子将肉料拉成松散的丝状,拉丝的次数与肉煮制程度有关,一般为3~5次。 5)炒松:将拉成丝的肉松加入专用机械炒锅中,边炒边手工辅助翻动,炒至色呈浅黄色,水分含量低于10%时,加入脱皮熟芝麻,再用漏勺向锅中喷撒150℃的热油,边撒边快速翻动拌炒5~10min,至肉纤维成蓬松的团状,色泽呈桔黄或棕红色为止,炒制时间1~2h,视加料量的多少而定。 6)冷却、包装:出锅的肉松进行冷却。冷却后,立即包装,以防肉松吸潮、回软,影响产品质量,缩短保质期。 1.5实验结果及感官鉴评 感官鉴评:成品肉松色泽成棕褐色,色泽均匀,稍有光泽;呈絮状,纤维柔软蓬松,但是有些粗糙,较多的结头,无焦头;吃起来较酥,味道浓郁,稍微有些咸,甜味不明显,油而不腻,但是有一些腥味。 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盐的加入量较多,糖的味淡,不能绝对明显的表现出甜味。并且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专用的拉丝机,而是用筷子进行拉丝,所以肉松的最终质感有些粗糙。在制作中由于我们没有使用很多的添加剂进行调制味道,因此产品中有些肉的腥味。 2.中式腊肠的制作 2.2设备 台秤、刀具、案板、大盆、电子天平、肠衣、灌肠机、细针。 2.3工艺流程 原材料的选择及处理→拌料→灌制→漂洗→日晒、烘烤→成熟。

肉与肉制品工艺学作业答案

《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肉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1、从宏观角度来看,肌肉是如何构成的? (1)肌肉的基本构造单位是肌纤维。 (2)每50~150条肌纤维聚集成束,称为初级肌束。 (3)由数十条初级肌束集结在一起并由较厚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就形成了次级肌 束(或叫二级肌束),二级肌束集结在一起形成肌肉块。 (4)分布在肌肉中还包括血管、神经,脂肪沉积在结缔组织膜中。 2、肌纤维与肉品质的关系? (1)肌纤维直径:肌纤维越细,肉质越嫩;肌纤维越粗,肉质越差。 (2)肌纤维密度:肌纤维越细,肌束内肌纤维越密,肉质也越嫩。 (3)肌纤维的面积比例:通常肌肉内肌纤维的比例较大,肉质较细嫩,但随着 年龄的增大,肌纤维的比例逐渐减少。 (4)肌纤维类型:白肌纤维直径大于红肌纤维和中间型纤维直径,其所占比例 与肉质呈负相关,即白肌纤维比例愈高,肉质愈差。 (5)肌节长度:肌节长度的差异与肌肉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关,红肌纤维比例 与肌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白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比例则与之呈显著负相 关。 3、简述肉的营养价值? 肉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指肌肉组织的各种化学物质贩组成,包括水分、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4、影响动物体化学成分的因素有哪些? 动物的种类、年龄、部位、其它。 第二章畜禽屠宰与分割 1、畜禽在屠宰前怎么断食断水,原因是什么? 畜禽在屠宰前一般断食12~24h,断水2~4h。 (1)临宰前不断食,会使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中充满血液,屠宰时放血不完全, 肉容易腐败。 (2)停食可减少消化道中的内容物,防止剖腹时胃肠内容物污染胴体,并便于 1

熟食肉制品生产工艺标准配方

熟食肉制品生产工艺配方 (内部资料) 编者:张盼 2010-10-14

目录 一、酱猪头肉-------------------------------------4 二、酱猪耳 --------------------------------5 三、酱肉皮 ---------------------------------6 四、酱小肘、猪蹄----------------------------7 五、酱汁肉----------------------------------8 六、酱猪肝----------------------------------9 七、炸肉条----------------------------------10 八、酥骨肉(酱排骨)------------------------11 九、肉皮冻----------------------------------12 十、熏豆卷肉--------------------------------13 十一、炸肉丸子------------------------------14 十二、酱牛肉--------------------------------15 十三、酱牛蹄筋------------------------------16 十四、烧鸡----------------------------------17 十五、盐焗鸡--------------------------------18 十六、酱鸡肝(鸡胗)--------------------------19 十七、酱凤爪--------------------------------20 十八、酱鸡腿(翅尖、翅根、翅中) -------------21 十九、酱鸭膀--------------------------------22 二十、麻辣鸭头/脖---------------------------23

肉制品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6 ⒈肉: 指各种动物宰杀后所得可食部分的统称,包括肉尸、头、血、蹄和内脏部分。 2.胴体: 即家畜屠宰后除去血液、头、蹄、内脏后的肉尸,俗称白条肉,它包括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 3.肉品加工: 运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配以适当的辅料和添加剂,对原料肉进行工艺处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得的产品即为肉制品。 4.白条肉: 我国将家畜xx后的胴体称为白条肉 5.鲜肉: 把刚xx后不久的肉,称为鲜肉 6.冷却肉: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使肉保持低温(0℃~4℃)而不冻结的状态称为冷却肉 7.分割肉: 肉按不同部位分割,分割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肉块称为分割肉 8.高温肉制品: 加热介质温度高于100℃(通常为115℃~121℃),中心温度高于115℃并恒定适当时间的肉制品,又叫硬罐头或软罐头。

低温肉制品: 相对于121℃进行高温加热杀菌的肉制品而言,采用较低温度进行巴氏杀菌,肉制品中心温度达75~85℃的肉制品。在低温车间制造并需要在低温条件储存的肉制品。 第二章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14 骨骼肌: 通过韧带、筋膜、软骨或皮肤附着于骨骼上的组织,它的收缩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所以又称随意肌,而心肌与平滑肌称为非随意肌。 一.肌肉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二.结缔组织 与肉的嫩度有关: 为什么动物年龄增大,肉的嫩度就下降呢? 随着动物年龄的增加,肌肉结缔组织中的交联,尤其是成熟交联的比例增加;而胶原蛋白分子间的交联,特别是成熟交联是导致胶原蛋白不溶性和坚韧性的主要因素。因此胶原蛋白的溶解度下降并对酶的敏感性下降;肌纤维变粗 三.水分、浸出物 第四章肌肉生物化学与宰后变化19 1.骨骼肌收缩所需知识点: ①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单位: 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肌纤维是由肌原纤维构成的;在肌原纤维之间充满着肌浆(液体状态)和肌质网体(细的网状结构);肌质网的管道内含有Ca2+,其中肌质网膜上有钙泵的作用,在神经冲动的作用下,可以释放或收回Ca2+,从而控制着肌纤维的收缩和舒张;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肌节,肌节由两个相邻Z线间的肌原纤维单位构成。它包括一个完整的A带和两个位于

肉制品的分类

肉类企业培训教材:第五章肉制品的分类 第一节肉制品的分类 肉制品的类型和品种十分庞大。在我国,名优特产就有500余种;在德国,香肠产品有1550种,仅热烫类香肠就有240种,在瑞士的巴塞尔等色拉米厂有750种色拉米香肠。 由于肉制品品种繁杂,从世界范围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大部分先进工业国家,由于生产设计等方面的需要,按基本国情作了一些粗略的分类。有些作为标准公布,例如:日本JAS标准将肉制品分为培根、火腿、压缩火腿、香肠和混合制品五类;美国将肉制品分为午餐肉、香肠、和肉冻类产品、煮火腿和罐头肉三类,其中香肠又分为生鲜香肠、干和半干香肠、其他等六类;德国将肉制品分为香肠和腌制品二大门类。香肠又分为生香肠、蒸煮香肠和熟香肠三类;腌制品分为生腌制品和熟腌制品二类。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差异悬殊,肉制品品种极其丰富。为了比较科学地分类,可以划分肉制品的“门类”和“类”。其分类原则如下: (1)应以产品的主要加工工艺为基础,当同一产品采用几种工艺时,则以决定该产品最后特色的加工工艺为基础。 (2)考虑到国外肉制品的主要类型和传统习惯,保留一部分产品名称作为“门类”和“类”的名称。如香肠制品门类、火腿制品门类和中国火腿类,中国香肠(腊肠)类。同时采取了一个既照顾传统习惯,又突出香肠和火腿二大类产品的综合分类方法,分为腌腊、酱卤、熏烧烤、干制、油炸、香肠、火腿、罐头和其他共九大门类,如表: 肉禽制品分类表

第二节肉制品分类的定义和鉴别特征 一、腌腊制品的门类 肉经腌制、酱渍、晾晒(或不晾晒)、烘烤等工艺制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加工。有咸肉类、腊肉类、酱(封)肉类、风干肉类。酱(封)肉是咸肉和腊肉制作方法的延伸和发展。 1、咸肉类 肉经过腌制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使用前需经熟加工。咸肉类有:咸猪肉、咸羊肉、咸水鸭、腌鸡、咸牛肉、戒腿等。 2、腊肉类 肉经腌制后,再经晾晒或烘焙等工艺而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加工,有腊香味。腊肉类有:腊猪肉、腊羊肉、腊牛肉、腊兔、腊鸡、腊鸭、板鸭、鸭炖干等。 3、酱(封)肉类 肉用食盐、酱料(甜酱或酱油)腌制、酱渍后再经风干或晒干、烘干、熏干等工艺制成的生肉制品,,食用前需经熟煮。色棕红,有酱油味。酱(封)肉类有:北京清酱肉、广东清酱封肉和杭州酱鸭等。 4、风干肉类 肉经腌制、洗晒(某些产品无此工序)、晾挂、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生、干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加工。风干肉类有风干猪肉、风干牛肉、风干羊肉、风干带毛鸡和云南风鸡等。

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9(会议讨论稿)[1]

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9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应与《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结合使用,适用于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经腌、腊、卤、酱、蒸、煮、熏、烤、烘焙、干燥、油炸、发酵、调制等相关工艺,加工而成的生或熟的肉类制品。包括热加工熟肉制品、发酵肉制品、调理肉制品、腌腊肉制品和可食用动物肠衣。 第四条本细则正文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第二章热加工熟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一节许可范围 第五条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热加工熟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按照相关工艺,加热熟化而成的熟肉制品。热加工熟肉制品生产许可类别编号0401,包括:酱卤肉制品、

熏烧烤肉制品、肉灌制品、油炸肉制品、熟肉干制品及其他熟肉制品。 酱卤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放在加有食盐、酱油(或不加)、香辛料的水中,经预煮、浸泡、烧煮、酱制(卤制)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酱卤系列肉制品。主要包括:酱卤肉类、糟肉类、白煮肉类、其他。 熏烧烤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原料,添加相关辅料,经腌、煮等工序进行前处理,再以烟气、热空气、火苗或热固体等介质进行熏烧、焙烤等工艺制成的肉制品。主要包括:熏烤肉类、烧烤肉类。 肉灌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经修整、腌制(或不腌制)、绞碎(或不绞碎),加入辅料,再经注射(或不注射)、搅拌(或斩拌、滚揉)、乳化(或不乳化)、填充(或不填充成型)、烘烤(或不烘烤)、蒸煮、冷却等工艺制成的熟肉制品。主要包括:灌肠类、西式火腿类(原料不包括可食副产品)、其他。 油炸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原料,经调味、裹浆、裹粉(或不裹浆、不裹粉)后,用食用油高温烹炸(或浇淋)制成的肉制品。例如炸鸡翅、炸肉丸等。 熟肉干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原料,经修割、切丁(或片、条)、蒸煮、调味、收汤、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熟肉制品。主要包括:肉松类、肉干类、肉脯类、其他。 其他熟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副产品为原料,上述五类生产加工工艺过程不能涵盖的热加工熟肉制品,如肉冻类、血豆腐等。

肉制品加工工艺要点

肉制品加工工艺要点 肉制品加工艺要点 滚揉又称按摩,是通过翻滚、碰撞、挤压、摩擦来完成的,它是块状类西式肉制品生产中最 关键的一道工序,是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有机结合的典型。对产品的切片性、出品率、口感、 色泽都有很大影响。 (1)滚揉的作用: A 破坏肉的组织结构,使肉质松软。因为腌制后、滚揉前的肉块特征为:质地较硬, (比腌制前还要硬),可塑性差,肉块间有间隙,黏结不牢。滚揉后,原组织结构受破坏, 部分纤维断裂,肌肉松弛,质地柔软,可塑性强,肉块间结合紧密。 B 加速盐水渗透和发色:滚揉前肌肉质地较硬,在低温下很难达到盐水的均匀渗透,通 过滚揉,肌肉组织破坏,非常有利于盐水的渗透。 C 加速蛋白质的提取和溶解:盐溶性蛋白的提取是滚揉的最重要目的。在前面讲过肌肉 纤维中的蛋白质-盐溶性蛋白(主要指肌球蛋白)具有很强的保水性和黏结性,只有将它们 提取出来,才能发挥作用。尽管我们在盐水中加入很多盐类,提供了一定离子强度,但只是

极少数的小分子蛋白溶出,而多数蛋白分子只是在纤维中溶解,但不会自动渗透肉体。通过 滚揉才能快速将盐溶性蛋白提取出来。 (2)滚揉过度与滚揉不足: 滚揉不足:因为滚揉时间短,肉块内部肌肉还没有松弛,盐水还没有被充分吸收,蛋 白质萃取少,以致肉块里外颜色不均匀,结构不一致,粘合力、保水性和切片性都差。 滚揉过度:滚揉时间太长,被萃取的可溶性蛋白出来太多,在肉块与肉块之间形成一种 黄色的蛋白胨。滚揉过度会影响产品整体色泽,使肉块黏结性、保水性变差。黄色的 蛋白胨是变质的蛋白质。 (3)滚揉好的标准和要求: A 肉的柔软度:手压肉的各个部位无弹性,手拿肉条一端不能将肉条竖起,上端会自 动倒垂下来。 B 肉块表面被凝胶物均匀包裹,肉块形状和色泽清晰可见。肌纤维破坏,明显有“糊” 状感觉,但糊而不烂。 C 肉块表面很粘,将两小块肉条粘在一起,提起一块,另一块瞬间不会掉下来。 D 刀切任何一块肉,里外颜色一致。 (4)滚揉的技术参数

肉制品加工厂设计—柴冉

2010届本科毕业实习(设计) 姓名:柴冉 系别:生命科学系 专业:生物工程 学号: 080931001 指导教师:韩进诚 2010年 3 月 6 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总结表 (3) 1总论 (4) 1.1工厂设计背景 (4) 1.2工程设计原则 (4) 1.3年产1500t肉制品加工厂设计标准基本要求 (4) 1.4市场需求 (4) 1.5原材料供应 (5) 2建厂条件 (5) 2.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5) 2.2供水供电 (5) 2.3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5) 3厂房的布局设计 (5) 3.1单一品种肉制品加工厂布局 (5) 3.2多种肉制品加工工厂布局 (6) 4工艺流程设计 (8) 4.1中式产品工艺流程如下: (8) 4.2西式工艺流程图 (8) 4.3酱卤类工艺流程 (8) 4.4花样品种工艺流程图 (8) 5设备的设计与选择 (8) 6土建 (11) 6.1建筑面积 (11) 6.2原料处理部分 (11) 6.3生产间部分 (11) 6.4生活设施部分 (11) 6.5其他建筑部分 (11) 7环保、节能和卫生管制 (11) 7.1环保 (11) 7.2卫生管制 (12) 7.3节能 (12) 8经济效益分析 (12) 参考文献 (13)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单位(盖章)

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总结表

年产1500吨肉制品加工厂设计 1总论 1.1工厂设计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中高档肉质品的需求原来越大。大中城市的西式肉制品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型肉类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设计建设以中高档肉制品加工为主的小型加工厂,就有投资小见效快,经营灵活的优势,必将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趋势。 1.2工程设计原则 ①从肉制品行业的实际出发,节约投资,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设施,重点保证关键生产工程,确保产品的高档次。 ②工艺和企业总体规划力求做到既能适应当前生产需要,又能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③重视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搞好综合利用,节约成本。 ④加强企业管理,按现代企业的制度来组织企业的正常运行。 1.3年产1500t肉制品加工厂设计标准基本要求 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各种肉制品1500t,每天生产量为5t,其中灌肠类3t,酱卤类1.5t,花样品种类0.5t,生产上述产品每天所需主要原料为产白条肉的猪100头,副产品(头、蹄、心、肝和肚)500套。 总投资额170.97万元,其中土建2655m2,投资79.58万元,设备投资91.39万元。劳动定员按全员生产率每人50kg/天计,需职工100人。 每生产1t肉制品需用电60度、水18t和蒸汽2.3t,全年共消耗电9万度,水2.7万t,蒸汽0.345万t。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为:①基础建设200万元,设备投资10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②产品销售收入1200万元/年。③产品利税120万元/年,生产成本800万元/年。④产品销售利润80万元/年,投资利润率16.0%。⑤投入资金回收周期3年。 1.4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预测:以郑州地区为例,市常住人口700万,流动人口300万,共计1000万。人均消费肉制品以5kg/人年计,市场需求应为5万t每年。据调查,目前郑州市肉类企业中效益好的肉制品厂其生产量也只有3500t/年,其他大部分大中型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生产量低,成本高,估计生产规模为年产1500t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