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相机选型--镜头参数与选型(Word版)

工业相机选型--镜头参数与选型(Word版)
工业相机选型--镜头参数与选型(Word版)

工业相机选型之

镜头的参数与选型

镜头主要参数

1.焦距(Focal Length)

焦距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的大小决定着视角的大小,焦距数值小,视角大,所观察的范围也大;焦距数值大,视角小,观察范围小。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大类。

2.光圈(Iris)

用F表示,以镜头焦距f和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每个镜头上都标有最大F值,例如8mm /FI. 4代表最大孔径为 5.7毫米F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越小

3.对应最大CCD尺寸(Sensor Size)

镜头成像直径可覆盖的最大CCD芯片尺寸。主要有:1 /2 ”、2/ 3 " 严和1 ”以上。

4.接口(Mount)

镜头与相机的连接方式。常用的包括C、CS、F、V、T2、Leica、M42x1、M75x0.75等。

5,景深(Depth of Field, DOF)

景深是指在被摄物体聚焦清楚后,在物体前后一定距离内,其影像仍然清晰的范围。景深随镜头的光圈值、焦距、拍摄距离而变化。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小;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大。

6.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代表镜头记录物体细节的能力,以每毫米里面能够分辨黑白对线的数量为计量单位:“线对/毫米" (Ip/mm)。分辨率越高的镜头成像越清晰。

7、工作距离(Working distance, WD)

镜头第一个工作面到被测物体的距离。

8、视野范围(Field of View, FOV) 相机

实际拍到区域的尺寸。

9、光学放大倍数(Magnification, 13)

CCD/FOV,即芯片尺寸除以视野范

围。

10、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

NA)

数值孔径等于由物体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n与物镜孔径角的一半(a\2)的正弦值的乘积,计算公式为N. A=n*sin a/2a数值孔径与其它光学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也就是说数值孔径,直接决定了镜头分辨率,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否则反之。

11、后背焦(Flange distance)

准确来说,后倍焦是相机的一个参数,指相机接口平面到芯片的距离。但在线扫描镜头或者大面阵相机的镜头选型时,后倍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影响镜头的配置。不同厂家的相机,哪怕接凵一样也可能有不同的后倍焦。

、镜头选型

1.选择镜头接口和最大CCD尺寸

镜头接囗只要可跟相机接口匹配安装或可通过外加转换冂匹配安装就可以了;镜头可支持的最大CCD尺寸应大于等于选配相机CCD 芯片尺寸

2.选择镜头焦距

如图所示在己知相机CCD尺寸、工作距离(WD)和视野(FOV) 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所需镜头的焦距(f)。

3.选择镜头光圈

镜头的光圈大小决定图像的亮度,在拍摄高速运动物体、曝光时间很短的应用中,应该选用大光圈镜头,以提高图像亮度。

4.选择远心镜头

远心镜头是为纠正传统镜头的视差而特殊设计的镜头,它可以在一定的物距范围内,使得到的图像放大倍率不会随物距的变化而变化。

远心镜头与传统镜头对比,如图:

传髖头爆心鷺*

远心镜头又分为物方远心和双侧远心两种,如图:

Conventional Lens Imager side telecentric "“

Bo吐s ides telecentric n

机器视觉的镜头选择创造不同

机器视觉为工业控制系统增加了新的维度,它可以提供装配线上零件的尺寸、位置和方向。而合适的镜头选择对于机器视觉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机器视觉在控制工业流程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机器人引导、目标识别和质量保证等领域。当前优秀的视觉系统已经超出了那些基本功能(例如辨别零件和确定方向)的范畴,还可以提供后续功能的信息,比如将物体从一个位置移至另一个。

对于装配线和大量检测操作中使用的机器人系统,比如汽车生产和检测线,传送带通常是参考。这里,机器人执行两项任务:识别和传送。

在绝大多数机器视觉应用里,光学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机器人视觉系统同样要求极高的可重复性,因此减少抖动提供清晰图像是必要的。

在类似药品工厂这样的大规模单位检测线上,视觉系统必须能够辨识缺陷包、不可读标签和产品缺失。视觉系统必须能够以极高的准确度快速识别和测量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物体。提高机器视觉系统的精确度,可以帮助保持统一的包装表面和颜色。对于食品检测系统,产品的尺寸、颜色、密度和形状都需要依靠多元检测才确

定。多元机器视觉系统既可以是彩色相机也可以是黑白相机,通常使用结构照明方法建立产

品外表和内在结构。

尽管照相机、分析软件和照明对于机器视觉系统都是十分重要的,可能最关键的元件还是成像镜头。系统若想完全发挥其功能,镜头必须要能够满足要求才行。当为控制系统选择镜头的时候,机器视觉集成商应该考虑四个主要因素:

?可以检测物体类别和特性:

景深或者焦距;

加载和检测距离;

运行环境。

分析这四个因素,可以针对具体应用确定合适的镜头选择。

主要放大率是指传感器上图像尺寸对于实际物体大小的比例。

物体特性

在为机器视觉系统选择镜头之前,系统集成商必须确定物体和分析环境。这个可视区域叫做无遮挡视场(FOY),它可以使用竖直和水平两个角度进行测量。通常,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尺寸的比例是4: 3,这个比例取决于照相机传感器工作区域的尺寸。传感器的大小对于确定无遮挡视场所需要的主要放大率(PMAG)是非常重要的。PMAG 是由传感器尺

寸与FOV相比得到,是镜头的工作成效。当确定镜头是否合适的时候,这一点需要考虑。

PMAG= 传感器尺寸

FOV

镜头放大率对于不同尺寸芯片照相机匹配镜头相当重要,然而,不要把镜头放大率和显微镜放大率搞混了,后者是山光管长度和实际物镜焦距决定的。而镜头放大率主要考虑的是照相机传感器的尺寸

系统放大率(SMAG)是监视器尺寸与传感器尺寸的比例与PMAG

的乘积结果。它是从物体到监视器图像的总体放大率,也就是整个系

统的“工作”结果。考虑物体的屏幕尺寸时,系统放大率是有用的。

监视器尺寸

SMAG=PMAG X

物体的特性也很重要。镜头对于物体特征的解析能力依赖于特征的对比是否强烈。确定系统解析度、或者物体最小更解析特征的方法,可以使用诸如伦奇刻线法这样的解像力方法。这些刻线法以线耦(等宽度的一条黑线和一条白线)来决定特征。其他的解像力方法还可以用圆圈和点状网格。

镜头在指定光线条件下辨识特定宽度的线耦或者点距的能力,决定了它的解析度。解析度通常被模块转换功能(MTF)以图像的方式显示出来。

图形显示了指定线耦频率下可行的相对对比度。扭曲、色差和其他

波前畸变都会影响曲线的斜率,使曲线偏离理想状态或者衍射极限的光学表现。镜头方案有时候会以每毫米线耦数量(Ip/mm)为单位列出物体解

析度,再将这个值除以1000就可以预测出镜头每微米的物体解析度。

在进行表面剖析的时候,通常不只使用一台照相机和镜头,而了解镜头的内在偏差(aberration)量也是有价值的。偏差是指镜头里的光学误

差,可以引起同一张图片里不同点的图像质量差异。剖析通常包括激光线和其他图像里的光线,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些软件程序可以消除诸如镜头引起的扭曲之类的误差,所以在最终图像里

只有剖析数据是明显的。

大型格式和区域扫描照相机镜头是控制应用优秀的解决方案,因为它具有高解析度、低扭曲和有限色差。大范围FOV和兼容性,以及大型格式传感器,使这些镜头在web、LCD、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应用具有很高的价值。

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

距离约束

自动化机器视觉系统和装配线所需的空间差异很大,可以只有儿米,也可能需要一整座厂房。所谓的工作距离,是指当图像在焦距范围内的时候,物体和照相机镜头前端的距离。它限制了视觉系统以及和视觉系统一起工作的设备所需要的空间。有一些应用,比如通过真空炉端口观察,工作距离非常灵活,近焦镜头和长工作距离视频显微镜头都可以使用。其他的应用,比如强电微观检测,工作距离就只有儿个英寸在极限范围内,通过镜头重新对焦,可以改变工作距离。无限共轭镜头的对焦距离可以从最小工作距离一直到无限远,有限共轭镜头则有一个特定工作距离范围。

存放和加载限制,包括用于艰苦环境的保护外壳,必须具有足够的柔性,可以根据工作距离进行调整。比如在很多安装场合,感兴趣的产品区域和产品线可能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视觉系统和视觉元件可以根据若干种传感条件进行调整。很多照相机镜头需要平稳加载,但是当物体空间(物体和镜头之间的距离)受到限制,改变像空间(image space,镜头与图像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改变工作距离。

像空间可以使用两种方式进行改变:通过缩放功能或者隔离。缩放镜头可以调整照相机系统的视场,而不需要改变工作距离。一些缩放系统的元件可以定制组成特殊型号的系统。度量衡和显微应用需要以微米为单位进行放大,这些镜头系统可以同显微镜下的物体对应。缩放镜头保持着高解析度,但是成本高昂。另外一种方案,镜头隔离器十分经济,并且可以缩短工作距离、减小镜头的可视范围。然而不幸的是,这会带来扭曲同时降低解析度。因此,除非空间调整是在

5m之内或者镜头的设计就带有隔离器,否则隔离器不是一个推荐的方案。

镜头设计参數

基本的镜头设计因素可以确定图像特性景深

光学系统的性能取决于允许的图像模糊程度,模糊可能源于物体平面或者图像

平面的位置漂移。景深是指由探测器移动引起的可以接受的模糊范围,它依赖于工作F数(F/#),可以用来衡量镜头的聚光能力。F/#在镜头孔径减小时增加。减小镜头孔径,就意味着增加F/#,也就是增加系统景深,但是却减少了传感器的进光量,所以要提高照明等级进行补偿。列出景深的镜头方案也应该给出相应的F/#值,如果这个值可以测量的话。

景深效果(DOE)是指由于物体移动导致的模糊。DOF是完全在焦距

范围内最大的物体深度,它也是保持理想对焦状态下物体允许的移动量(从最佳焦距前后移动)。当物体的放置位置比工作距离近或者远的时候,它就位于焦外了,这样解析度和对比度都会受到不好的影响。出于这个原因,DOF同指定的解析度和对比度相配合。当景深一定的情况下,DOF

可以通过缩小镜头孔径(也就是增加F/#值)来变大,同时也需要光线增强。

镜头的DOF范围取决于有效焦距、可接受的模糊直径。有一些镜头被设计成超焦或者可超焦的,这就意味着焦内的远点可以拓展

到无限远。这种技术通常应用在定焦镜头上,景深效果很深,但是

却可以通过虹膜的帮助进行调整。

不要把远心镜头和大景深镜头弄混了。远心镜头可以使机器视觉系统控制放大率、消除潜在误差,所以同尺寸的物体在照片上高度都是一致的,无论它距离照相机有多远。这种镜头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是分析计算机电路板。远心镜头通常有一个工作距离范围,在每一个工作距离点形成有限的景深。集成商在为一个项目选择远心镜头的时候,既需要考虑工作距离范围,还需要考虑景深效果。

在很多情况下,比如说管道检测,可以使用变焦镜头获得较大

的景深。变焦镜头和缩放镜头很类似,应用在需要经常变换焦距的

场合。这些镜头经常是马达驱动的,可以保证在对焦平面上平滑移动。使用这样的镜头,整个管道、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扫描到,通过

调整焦距来发现每个缺陷。然而,同缩放镜头不通,变焦镜头的工作距离也可以变化,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新定位。

2

USAF目标法展示了不同的宽度的伦奇刻线,可以衡量镜头的性能。

独立平台可以减少振动

环境的重要性

机器视觉系统的环境因素包括物体反射系数、光线、温度、振动和污染物。物体的反射会导致高光,还可能使特征模糊。镜头外壳和遮光罩中的障板可以降低光散引起的高光现象。障板为不透明的圆片,为镜头的中心孔径特别设计,可以限制到达传感器的光线。极化或者散射光源同样也可以避免物体反射出现的热点。

光,尤其是单色光,可以使物体的对比度提高,使镜头图像的质量最大化。在使用黑白照相机的时候,对比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加减过程产生。在加法过程中,单色光源和照相机镜头滤镜同分析物体所在的媒介颜色相匹配,物体周围的区域可以反射并且传输光线,所以显得比物体更加明亮。这项技术在凝胶和彩色液体用作背光式触摸屏或者微粒检测的应用很有价值

和反,在减法系统中,滤镜屏蔽了物体周边的反射光,这使得物体看起来比周边明亮。像药丸检测这样的应用,物体的颜色可能是它仅有的特征,这时候就要使用滤镜。

高温环境下,可能因为镜头里光学元件的热膨胀出现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镜头都可以适应温度变化,在检测热物体时,最好使用工作距离比较长的镜头。

另外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振动。通常需要将镜头装载到和照相机隔离的平台和桌面上,来减少振动。重型的照相机镜头总是带有卡具,如果镜头不能直接装在案板或者类似的隔离桌面上,那么就把装载镜头的物体放在独立平台上吧。固定在独立平台上的机械手就经常用来装载照相机和镜头。

工业换件下的污染物会腐蚀镜头表面。极端环境光学(HEO)产品进行了专门设计,即便是长期暴露在严酷环境下,也可以提供高质

量的图像。因为它的光学元件是严格密封的,HE()产品可以在水下使用,能够抗腐蚀、防尘,并且不受机械影响。

照相机镜头对于机器视觉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镜头,机器视觉集成商必须对物体的尺寸、特征和反射率都要进行分析。他/她还必须要估计工作距离范围以及物体厚度所需要的景深。当改变物体和图像间隔的时候,集成商可以使用更加灵活的系统,也可以降低性能。所有的环境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还要符合定的要求,所以选择一款合适的镜头非常重要。

CCD工业相机类型大观

CCD是60年代末期由贝尔试验室发明。开始作为一种新型的PC 存储电路,很快CCD具有许多其他潜在的应用,包括信号和图像(硅的光敏性)处理。

CCD是在薄的硅晶片上处理一系列不同的功能,在每一个硅晶片上分布几个相同的IC等可产生功能的元件,被选择的IC从硅晶片上切下包装在载体里用在系统上。总结下来,CCD主要有以下丿L种类型.、面阵CCD.

允许拍摄者在任何快门速度下一次曝光拍摄移动物体。

一、线阵CCD?

用一排像素扫描过图片,做三次曝光一.一.分别对应于红、绿、蓝三色滤镜,正如名称所表示的,线性传感器是捕捉一维图像。初期应用于广告界拍摄静态图像,线性阵列,处理高分辨率的图像时受局限于非移动的连续光照的物体。

三线传感器CCD:

在三线传感器中,三排并行的像素分别覆盖RGB滤镜,当捕捉彩色图片时,完整的彩色图片由多排的像素来组合成。三线CCD传感器多用于高端数码相机,以产生高的分辨率和光谱色阶。

四、交织传输CCD:

这种传感器利用单独的阵列摄取图像和电量转化,允许在拍摄下一图像时在读取当前图像。交织传输CCD通常用于低端数码相机、摄像机和拍摄动画的广播拍摄机。

五、全幅面CCD:

此种CCD具有更多电量处理能力,更好动态范围,低噪音和传输光学分辨率,全幅面CCD允许即时拍摄全彩图片。全幅面CCD由并行浮点寄存器、串行浮点寄存器和信号输出放大器组成。全幅面CCD曝光是由机械快门或闸门控制去保存图像,并行寄存器用于测光和读取测光值。图像投摄到作投影幕的并行阵列上。此元件接收图像信息并把它分成离散的由数目决定量化的元素。这些信息流就会由并行寄存器流向串行寄存器。此过程反复执行,直到所有的信息传输完毕。接着,系统进行精确的图像重组。

数码相机曝光的整个流程:

1 .机械快门打开,CCD曝光

2.在CCD内部光信号转为电信号

3,快门关闭,阻塞光线。

4.电量传送到CCD输出口转化为信号。

5.信号被数字化,数字资料输入内存。

6.图像资料被进行处理,显示在LCD或电脑上。

面阵数码相机如何解决彩色图像的曝光?

1 .三块CCD同时曝光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采取了三块CCD芯片同时曝光的方法,它可以在一次曝光拍摄的同时,捕捉到所有的彩色信息。当光线通过镜头射向CCD 表面的时候,由一个特制的棱镜式分光镜,将影像的成像光速成分射到三个不同的CCD平面。每一个CCD只记录红绿蓝色光中一种色光的彩色信息,

并且只再现一种色彩,然后通过软件的对准处理,合成为一幅完整的全彩色画面。

由于人类的眼睛对于光谱绿色波段的光色最为敏感,有些数码相机在安排滤色片的时候使用两排绿滤色片来记录绿光信息,而使用第三排红色和蓝色的马赛克滤色片来分别记录红光和蓝光的信息。由于红色和蓝色信息存在间隙,这里需要由计算机采取的插值计算方法来增加附加它的彩色信息。

2、单一芯片三次曝光的拍摄方式

面阵排列数码相机捕捉彩色信息的第二种方法是“单一芯片三次曝光的

拍摄方式,'。采取这样的方法时,数码相机镜头的前方需要安装一个滤

色片转轮,拍照时必须通过转轮中的红绿蓝三块滤色片,分别做三次单

独的曝光,分别记录下红绿蓝光的彩色信息。最后照相机的软件将三次

曝光的影像信息结合在一起,构成为全彩色的影像。

使用这样的方法时,由于是用三次曝光来记录彩色信息显然,摄影者使用这样一台面阵的数码相机,就只能局限于拍摄静态物体。此外,由于三次拍摄条件可能出现的差异,很可能产生数码相机的软件不能适当重新组合影像的问题。特别是曝光过程中,光源发生的波动也都会改变影像的彩色平衡。三次曝光的数码相机可以用来拍摄动态的单色影像(包括黑白照片),这是因为在滤色片转轮上,除了三块红绿蓝滤色之外,还有一块透明的滤色片,它是用来黑白影像做单次曝光拍摄时使用的。由于只需要一次曝光,因而它可以拍摄动态物体。

3、单芯片一次曝光的拍摄方式

第三种方式是“单芯片一次曝光的拍摄方式"。在这一方式中,每一单个的像素都以两种方式覆盖着不同的红,绿,蓝色滤色片,一种是条纹覆盖法,另一种是马赛马克图案交错覆盖法。有些芯片上的绿滤色片多于红色和蓝色滤色片,这是因为需要去适应人眼视觉在可见光谱中对绿色更为敏感的特点。这样,较多地使用绿色滤色片可以改善影像的分辨率。

每一个感光的像素只能捕获一种彩色,它需要从相邻的像素那里获得更

多的彩色信息,这是采取插值的计算方法实现的。如果不正确的彩色信

息被赋值于像素之中,那么插值的效果也会出现问题,这通常在高反差

影像的边缘部分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黑色的文字,常常会出现彩色的

镶边。

CCD在图像运作的三大角色:

1 .曝光,通过离散的像素将光信号变为电信号。

当入射光以光了的形式落在像素阵列上时,就获得一个图像。每一个

光子相对应的能量被硅吸收就发生反应产生一个(电子一一孔)电量组,每一个像素所能收集到的电子数,线性地取决于光亮的程度和曝光的时间,非线性的取决于波长。

2.电量转移,在CCD内部进行电量转移。

一旦电量被集中并保持在像素的结构中,就一定会使在物理上与像素分离的侦测放大器得到电量,当一个像素的电量移动时,同时相对应的像素的电量都会移动。电量对电压的转换并输出放大。

CCD工业相机类型大观

CCD是60年代末期由贝尔试验室发明。开始作为一种新型的PC 存储电路,很快CCD具有许多其他潜在的应用,包括信号和图像(硅的光敏性)处理。

CCD是在薄的硅晶片上处理一系列不同的功能,在每一个硅晶片上分布几个相同的IC等可产生功能的元件,被选择的IC从硅晶片上切下包装在载体里用在系统上。总结下来,CCD主要有以下儿种类型.

、面阵CCD?

允许拍摄者在任何快门速度下一次曝光拍摄移动物体。

、线阵CCD.

用一排像素扫描过图片,做三次曝光一一一一分别对应于红、绿、蓝三色滤镜,正如名称所表示的,线性传感器是捕捉一维图像。初期应用于广告界拍摄静态图像,线性阵列,处理高分辨率的图像时受局限于非移动的连续光照的物体。

三线传感器CCD:

在三线传感器中,三排并行的像素分别覆盖RGB滤镜,当捕捉彩色图片时,完整的彩色图片山多排的像素来组合成。三线CCD传感器多用于高端数码相机,以产生高的分辨率和光谱色阶。

四、交织传输CCD:

这种传感器利用单独的阵列摄取图像和电量转化,允许在拍摄下一图像时在读取当前图像。交织传输CCD通常用于低端数码相机、摄像机和拍摄动画的广播拍摄机。

五、全幅面CCD:

此种CCD具有更多电量处理能力,更好动态范围,低噪音和传输光学分辨率,全幅面CCD允许即时拍摄全彩图片。全幅面CCD由并行浮点寄存器、串行浮点寄存器和信号输出放大器组成。全幅面CCD曝光是由机械快门或闸门控制去保存图像,并行寄存器用于测光和读取测光值。图像投摄到作投影幕的并行阵列上。此元件接收图像信息并把它分成离散的由数目决定量化的元素。这些信息流就会山并行寄存器流向串行寄存器。此过程反复执行,直到所有的信息传输完毕。接着,系统进行精确的图像重组。

数码相机曝光的整个流程:

1 . 机械快门打开,CCD曝光

2,在CCD内部光信号转为电信号

3.快门关闭,阻塞光线。

4.电量传送到CCD输出口转化为信号。

5.信号被数字化,数字资料输入内存。

6.图像资料被进行处理,显示在LCD或电脑上。

面阵数码相机如何解决彩色图像的曝光?

1 .三块CCD同时曝光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采取了三块CCD芯片同时曝光的方法,它可以在一次曝光拍摄的同时,捕捉到所有的彩色信息。当光线通过镜头射向CCD 表面的时候,由一个特制的棱镜式分光镜,将影像的成像光速成分射到三个不同的CCD平面。每一个CCD只记录红绿蓝色光中一种色光的彩色信息,并且只再现一种色彩,然后通过软件的对准处理,合成为一幅完整的全彩色画面。

山于人类的眼睛对于光谱绿色波段的光色最为敏感,有些数码相机在安排滤色片的时候使用两排绿滤色片来记录绿光信息,而使用第三排红色和蓝色的马赛克滤色片来分别记录红光和蓝光的信息。由于红色和蓝色信息存在间隙,这里需要由计算机采取的插值计算方法来增加附加它的彩色信息。

2、单一芯片三次曝光的拍摄方式

面阵排列数码相机捕捉彩色信息的第二种方法是“单一芯片三次曝光的拍摄方式”。采取这样的方法时,数码相机镜头的前方需要安装一个滤色片转轮,拍照时必须通过转轮中的红绿蓝三块滤色片,分别做三次单独的曝光,分别记录下红绿蓝光的彩色信息。最后照相机的软件将三次曝光的影像信息结合在一起,构成为全彩色的影像。

使用这样的方法时,由于是用三次曝光来记录彩色信息,显然,摄影者使用这样一台面阵的数码相机,就只能局限于拍摄静态物体。此外,由于三次拍摄条件可能出现的差异,很可能产生数码相机的软件不能适当重新组合影像的问题。特别是曝光过程中,光源发生的波动也都会改变影像的彩色平衡。三次曝光的数码相机可以用来拍摄动态的单色影像

(包括黑白照片),这是因为在滤色片转轮上,除了三块红绿蓝滤色之外,还有一块透明的滤色片,它是用来黑白影像做单次曝光拍摄时使用的。由于只需要一次曝光,因而它可以拍摄动态物体。

3、单芯片一次曝光的拍摄方式

第三种方式是“单芯片一次曝光的拍摄方式” 在这一方式中,每一单个的像素都以两种方式覆盖着不同的红,绿,蓝色滤色片,一种是条纹覆盖法,另一种是马赛马克图案交错覆盖法。有些芯片上的绿滤色片多于红色和蓝色滤色片,这是因为需要去适应人眼视觉在可见光谱中对绿色更为敏感的特点。这样,较多地使用绿色滤色片可以改善影像的分辨率。每一个感光的像素只能捕获一种彩色,它需要从相邻的像素那里获得更

多的彩色信息,这是采取插值的计算方法实现的。如果不正确的彩色信

息被赋值于像素之中,那么插值的效果也会出现问题,这通常在高反差

影像的边缘部分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黑色的文字,常常会出现彩色的

镶边。

CCD在图像运作的三大角色:

1 .曝光,通过离散的像素将光信号变为电信号。

当入射光以光子的形式落在像素阵列上时,就获得一个图像。每一个光子相对应的能量被硅吸收就发生反应产生一个(电子一孔)电量组,每一个像素所能收集到的电子数,线性地取决于光亮的程度和曝光的时间,非线性的取决于波长。

2.电量转移,在CCD内部进行电量转移。

一旦电量被集中并保持在像素的结构中,就一定会使在物理上与像素分

离的侦测放大器得到电量,当一个像素的电量移动时,同时相对应的像

素的电量都会移动。电量对电压的转换并输出放大。

工业相机选型方法

工业相机选型方法 工业相机,选择TEO. 工业相机选型方法 工业相机又被叫做摄像机,对比与传统的民用相机而言,工业相机在图像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传能能力方面有着更大更高的优势,是组成机器视觉系统的关键部分,工业相机的性能好坏决定着机器视觉系统的稳定性。那么我们在相机选型方面如何更好地选择工业相机呢, 第一、我们要明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业相机,所以要先确定好所需要检测的产品的精度要求;确定好检测物体的速度包括它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确定好工业相机取景的视野大小。 第二、我们要能确定好硬件的类型。工业相机的性能硬件参数影响非常大,所以在我们确定硬件类型前,我们先看下几个重要的参数: 1.相机传输方式。目前市面上相机传输方式有很多各有优缺点:(1)USB接口相机,优点:帧率高,性价比高,不需要占据PCI插槽,缺点就是太占CPU;(2)模拟相机,优点:稳定,性价比高,缺点就是帧率太低;(3)1394相机接口,优点:不占系统CPU的运行,帧频高,缺点是价格昂贵,还需要PCI插槽。 2.相面像素大小的确定。目前虽然市场上的软件在精度上一般是没有误差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亚像素,但是在硬件方面的误差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现在机器视觉系统在市场上都是保证误差保持在通过“精度=视野(长或宽)?相机像素(长或宽)”这样一个公式计算出来的一个像素数值上。 3.相机的触发方式选择。(1)软件触发模式:在对动态检测的时候以及产品通过连续运动触发信号的时候可以选择;(2)硬件触发模式:对高速动态检测以及产品通

过高速运动触发信号的时候选择;(1)连续采集模式:对静态检测以及产品连续运动不能够触发信号的时候可以选择。 工业相机有着多种多样的类别,所以如何选择工业相机非常重要。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应用,我们需要选购适合应用的工业相机。

工业相机的选型规则

工业相机的选型规则 工业相机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件,其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将光信号转变成AFT-808小型高清工业相机为有序的电信号。选择合适的相机也是机器视觉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相机不仅是直接决定所采集到的图像分辨率、图像质量等,同时也与整个系统的运行模式直接相关。 在机器视觉系统应用中,工业相机、工业镜头、图像采集卡、机器视觉光源、机器视觉系统平台软件,在选择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那么今天就工业相机、工业CCD摄像头的选择,给大家介绍一些经验。 1、选择工业相机的信号类型 工业相机从大的方面来分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类型。 模拟相机必须有图像采集卡,标准的模拟相机分辨率很低,一般为768*576,另外帧率也是固定的,25帧每秒。另外还有一些非标准的信号,多为进口产品,那么成本就是比较高了,性价比很低。所以这个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另外模拟相机采集到的是模拟信号,经数字采集卡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存储。模拟信号可能会由于工厂内其他设备(比如电动机或高压电缆)的电磁干扰而造成失真。随着噪声水平的提高,模拟相机的动态范围(原始信号与噪声之比)会降低。动态范围决定了有多少信息能够被从相机传输给计算机。工业数字相机采集到的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不受电噪声影响,因此,数字相机的动态范围更高,能够向计算机传输更精确的信号。 2、工业相机的分辨率需要多大。 根据系统的需求来选择相机分辨率的大小,下面以一个应用案例来分析。 应用案例:假设检测一个物体的表面划痕,要求拍摄的物体大小为10*8mm,要求的检测精度是0.01mm。首先假设我们要拍摄的视野范围在12*10mm,那么相机的最低分辨率应该选择在:(12/0.01)*(10/0.01)=1200*1000,约为120万像素的相机,也就是说一个像素对应一个检测的缺陷的话,那么最低分辨率必须不少

如何选择合适工业相机来完成机器视觉图像采集

如何选择合适工业相机来完成机器视觉图 像采集 整理:视清科技 在一个完整的机器视觉系统中,图像采集的意义非常大,因为通过图像采集后,视频信号就可以转换为计算机使用的数字格式。以下是为机器视觉系统选择工业相机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提高分辨率的优缺点 虽然高分辨率工业相机有助于提高精确度,但是通过分析更清晰的,更精细的图像,就会降低了速度。工业数字相机传输图像数据是由一系列代表像素值的数字组成的。一个分辨率为200×100的相机具有20000个像素,因此,20000个数字值会被发送到采集系统。如果工业相机工作在25MHz的数据速率下,它每40纳秒传送一个值。这造成一幅整个图像需要大约0.0008秒,相当于1250帧/秒。而当分辨率提高到640×480会有307200个像素,大约是上面的15倍。使用同样的25MHz数据速率,采集整幅图像需要0.012288秒,或相当于81.4帧/秒。这些值都是期望值,实际的相机帧率会较低,因为我们不得不添加曝光和调整次数,但是工业相机分辨率的增加会导致工业相机帧率成比例的下降。虽然各种工业相机输出配置会在不牺牲帧率的情况下提高工业相机分辨率,但是这也需要增加复杂性和更高的成本。 2. 速度和曝光 在选择一款工业数字相机时,物体成像的速度必须充分考虑好。例如,假设在拍摄过程中,物体在曝光中没有移动,可用相对简单和便宜的工业相机;对于静止或缓慢移动的物体,面阵工业相机最适合于对静止或移动缓慢的物体成像。因为整个面阵区域必须一次曝光,在曝光时间当中任何的移动会导致图像的模糊,但是,运动模糊可以通过减少曝光时间或使用闪光灯来控制;对于快速移动的物体,当对运动的物体使用一个面阵工业相机时,需要考虑在曝光时间当中处于工业相机当中的运动对象数量,还需要考虑物体上能用一个像素表征的最小特征,也就是对象分辨率,在采集运动物体的图像的拇指规则就是曝光必须发生在采集物体移动量小于一个像素的时间内。如果你采集的物体是在以1厘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而且物体分辨率已经设置为1 pixel/mm,那么需要的最大曝光时间是1/10每秒。因为物体移动一个距离恰好等于相机传感器中的一个像素,当使用最大曝光时间时这里会有一定数量的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倾向于将曝光时间设置的比最大值要快,比如1/20每秒,就能保持物体在移动半个像素内成像。如果同样的物体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物体分辨率为1 pixel/微米,那么一秒中所需要的最大曝光是1/10000.曝光设置的对快取决于所采用的相机,还有你是否能够给物体足够的光来获得一幅好的图像。 3. 帧率

摄像机选型时候注意的参数

在购买监控摄像头时应该注意哪些参数 监控摄像机的作用是对监视区域进行摄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按规格可分为1/3″、1/2″和2/3″等种类,安装方式有固定和带云台二种。而在购买此类安防产品时要注意其参数,以下是针对购买摄像头的 参数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感光元件的参数 目前,主流监控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采用CCD元件,实际上就是光电转换元件。和以前的CMOS感光元件相比,CCD的感光度是CMOS的3到10倍,因此CCD芯片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视频处理电路滤波、放大形成视频信号输出。接受到的光信号越强,视频信号的幅值就越大。视频信号连接到监视器或电视机的视频输入端便可以看到视频图像。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就在于提 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 二、镜头的参数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大,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F=焦距(f)/通光孔径。在摄像机的技术指标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样的参数,它表示镜头的焦距为6mm,光通量为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镜头越好。 视场角参数: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范围。焦距f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越小,视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

大。 焦距(f)参数: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镜头的放大倍数,改变拍摄图像的大小。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增加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节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减少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监控摄像机的像素和分辨率比电脑的视频头要高但是赶不上专业的数码相机或dv。监控摄像机只是一个单一的视频扑捉设备,它不具备数据保存功能。 主导视界致力高品质安防监控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潜心研发不断推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CCD 摄像机、红外智能高速球、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变焦一体摄像机、红外防水摄像机等有着前沿核心技术的新产品,公司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并荣获2010年度安防行业百强优质供应商荣誉称号

工业相机的参数及选型

工业相机的参数及选型 分辨率(Resolution):相机每次采集图像的像素点数(Pixels),对于数字相机一般是直接与光电传感器的像元数对应的,对于模拟相机机则是取决于视频制式,PAL制为768*576,NTSC制为640*480,模拟相机已经逐步被数字相机代替,且分辨率已经达到6576*4384。 像素深度(Pixel Depth):即每像素数据的位数,一般常用的是8Bit,对于数字相机机一般还会有10Bit、12Bit、14Bit等。 最大帧率(Frame Rate)/行频(Line Rate):相机采集传输图像的速率,对于面阵相机一般为每秒采集的帧数(Frames/Sec.),对于线阵相机为每秒采集的行数(Lines/Sec.)。 曝光方式(Exposure)和快门速度(Shutter):对于线阵相机都是逐行曝光的方式,可以选择固定行频和外触发同步的采集方式,曝光时间可以与行周期一致,也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面阵相机有帧曝光、场曝光和滚动行曝光等几种常见方式,数字相机一般都提供外触发采图的功能。快门速度一般可到10微秒,高速相机还可以更快。 像元尺寸(Pixel Size):像元大小和像元数(分辨率)共同决定了相机靶面的大小。数字相机像元尺寸为3μm~10μm,一般像元尺寸越小,制造难度越大,图像质量也越不容易提高。 光谱响应特性(Spectral Range):是指该像元传感器对不同光波的敏感特性,一般响应范围是350nm-1000nm,一些相机在靶面前加了一个滤镜,滤除红外光线,如果系统需要对红外感光时可去掉该滤镜。 接口类型:有Camera Link接口,以太网接口,1394接口、USB接口输出,目前最新的接口有CoaXPress接口。

工业相机选型解密之相机接口

工业相机选型解密之相机接口面对市面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工业相机品牌,各相机厂商都给出了大量的相机参数,例如:相机接口、芯片类型、量子效应、帧率等。一般非行业内人士,在面对这些参数时往往会无所适从。维视图像拥有十多年的相机研发经验,同时结合这么多年和客户接触的情况,希望能用简短的语言结合实际效果展示一下工业相机选型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先了解一下工业相机的相机接口。目前最常见的工业相机接口,有USB、1394、Gige、BNC、camera link等。那么这些接口之间孰优孰劣,各自都适应哪些应用场合呢?下面逐一解答。 一、模拟接口 模拟视频有近百年历史,早期的相机都是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直接传输给电视实时观看。由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兴起,我们需要将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再进行处理。所以目前市场上还存在很多模拟图像采集卡,此类采集卡一般都应用于视频显示、视频转换等,部分应用于机器视觉处理。 模拟相机以BNC接口为主,由于其固有原因,和近十几年兴起的数字视频相比,精度差很多,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模拟视频终究会消亡,但模拟视频的消亡还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模拟视频设备的低价格,在视觉应用的低端领域还有相当的市场。 二、USB接口 USB接口相机是数字相机,直接输出数字图像信号。USB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它是1994年底由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制订的,但是直到1999年,USB才真正被广泛应用。 USB接口是4“针”,其中2根为电源线、2根为信号线。USB是串行接口,可热拔插,连接方便。用USB连接的外围设备数目最多达127个,共6层,所谓6层是指从主装置开始可以经由5层的集线器进行菊花链接,用不着担心要连接的装置数目受限制;两个外设之间最长通信可以距离5米。USB1.1接口支持同步和异步数据的传输,数据传输率最高达12Mbps,比标准串口快100倍,比并口快10倍;USB 2.0向下兼容USB 1.1、USB 1.0,数据的传输率将达到120Mbps~480Mbps。

工业相机镜头的参数与选型

工业相机镜头的参数与选型

————————————————————————————————作者:————————————————————————————————日期: ?

工业相机镜头的参数与选型 一、镜头主要参数 1.焦距(Focal Length) 焦距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的大小决定着视角的大小,焦距数值小,视角大,所观察的范围也大;焦距数值大,视角小,观察范围小。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大类。 2.光圈(Iris) 用F表示,以镜头焦距f和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每个镜头上都标有最大F值,例如8mm /F1.4代表最大孔径为5.7毫米。F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越小。 3.对应最大CCD尺寸(Sensor Size) 镜头成像直径可覆盖的最大CCD芯片尺寸。主要有:1/2″、2/3″、1″和1″以上。 4.接口(Mount) 镜头与相机的连接方式。常用的包括C、CS、F、V、T2、Le ica、M42x1、M75x0.75等。 5.景深(Depth of Field,DOF) 景深是指在被摄物体聚焦清楚后,在物体前后一定距离内,其影像仍然清晰的范围。景深随镜头的光圈值、焦距、拍摄距离而变化。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小;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大。 6.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代表镜头记录物体细节的能力,以每毫米里面能够分辨黑白对线的数量为计量单位:“线对/毫米”(lp/mm)。分辨率越高的镜头成像越清晰。 7、工作距离(Working distance,WD) 镜头第一个工作面到被测物体的距离。 8、视野范围(Field of View,FOV) 相机实际拍到区域的尺寸。 9、光学放大倍数(Magnification,?) CCD/FOV,即芯片尺寸除以视野范围。 10、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 数值孔径等于由物体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n与物镜孔径角的一半(a\2)的正弦值的乘积,计算公式为N.A=n*sin a/2。数值孔径与其它光学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也就是说数值孔径,直接决定了镜头分辨率,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否则反之。 11、后背焦(Flange distance) 准确来说,后倍焦是相机的一个参数,指相机接口平面到芯片的距离。但在线扫描镜头或者大面阵相机的镜头选型时,后倍焦是一个

视频监控摄像机镜头选型

监控摄像机镜头选择 摄像机镜头选择是视频监视系统项目中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以及整个工程项目的系统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工程造价。由此可见,摄像机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CCTV摄像机镜头主要生产地 全球范围:日本、韩国、德国、中国、中国台湾 中国境内:福建、广东、河南、甘肃、吉林 主要城市:福州、深圳、厦门、长春、南阳、兰州、信阳 目前,CCTV镜头世界一流品牌基本都集中在日本,如精工、Tamron、computar、FUJINON、Tokina、Canon、Avenir台湾亚洲光学等 国内部份镜头厂商主要有:长春东亚光学、南阳卧龙光学、南阳禾立光学、福州鸿发光、福州市正盛光电仪器、厦门力鼎光电、福州飞华光电、世泰鑫锐光电等目前,国内镜头需求大镜头(C/CS接口)与小镜头(M12接口)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和75%。 镜头在摄像机成本构成中的比例为20%左右,是摄像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摄像机从高端到低端完整的产品链相对应,CCTV镜头也形成了从高档到中档到低档的完整的产品链,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几百元到几千元,一应俱全。利润水平也相差很大,常用的单板机镜头,利润已很低;技术含量越高,功能越先进的镜头,利润也就越大。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臵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臵),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 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和要求,需要配臵不同规格的镜头。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视,要进行清晰且大视场角度的图像捕捉,得配臵广角镜头;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部,这时候需要变焦镜头。 摄像机镜头的分类 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镜头品种繁多,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变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景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镜头等。 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 球面镜头1" 25mm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 非球面镜头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 针孔镜头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

工业相机镜头地全参数与选型

工业相机镜头地全参 数与选型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工业相机镜头的参数与选型 一、镜头主要参数 1.焦距(Focal Length) 焦距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的大小决定着视角的大小,焦距数值小,视角大,所观察的范围也大;焦距数值大,视角小,观察范围小。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大类。 2.光圈(Iris) 用F表示,以镜头焦距f和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每个镜头上都标有最大F值,例如8mm /代表最大孔径为毫米。F 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越小。 3.对应最大CCD尺寸(Sensor Size) 镜头成像直径可覆盖的最大CCD芯片尺寸。主要有:1/2″、 2/3″、1″和1″以上。 4.接口(Mount) 镜头与相机的连接方式。常用的包括C、CS、F、V、T2、Leica、M42x1、等。 5.景深(Depth of Field,DOF) 景深是指在被摄物体聚焦清楚后,在物体前后一定距离内,其影像仍然清晰的范围。景深随镜头的光圈值、焦距、拍摄距离而变化。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

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小;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大。 6.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代表镜头记录物体细节的能力,以每毫米里面能够分辨黑白对线的数量为计量单位:“线对/毫米”(lp/mm)。分辨率越高的镜头成像越清晰。 7、工作距离(Working distance,WD) 镜头第一个工作面到被测物体的距离。 8、视野范围(Field of View,FOV) 相机实际拍到区域的尺寸。 9、光学放大倍数(Magnification,) CCD/FOV,即芯片尺寸除以视野范围。 10、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 数值孔径等于由物体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n与物镜孔径角的一半(a\2)的正弦值的乘积,计算公式为=n*sin a/2。数值孔径与其它光学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也就是说数值孔径,直接决定了镜头分辨率,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否则反之。 11、后背焦(Flange distance) 准确来说,后倍焦是相机的一个参数,指相机接口平面到芯片的距离。但在线扫描镜头或者大面阵相机的镜头选型时,后倍焦是

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选用技巧

热点论坛 Column 专栏 29 2006年2月刊 自动化博览 Selection Technique of Lens in Machine Vision System 1 概述 光学镜头一般称为摄像镜头或摄影镜头,简称镜头,其功能就是光学成像。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对成像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对成像质量的几个最主要指标都有影响,包括:分辨率、对比度、景深及各种像差。镜头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质量差异也非常大,但一般用户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往往对镜头的选择重视不够,导致不能得到理想的图像,甚至导致系统开发失败。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常见镜头的分类及主要参数介绍,总结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读者掌握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选用技巧。 2 机器视觉系统中常用镜头的分类 (1) 根据有效像场的大小划分 把摄影镜头安装在一很大的伸缩暗箱前端,并在该暗箱后端安装一块很大的磨砂玻璃,当将镜头光圈开至最大,并对准无限远景物调焦时,在磨砂玻璃上呈现出的影像均位于一圆形面积内,而圆形外则漆黑、无影像。此有影像的圆形面积称为该镜头的最大像场。在这个最大像场范围的中心部位,有一能使无限远处的景物结成清晰影像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清晰像场。照相机或摄影机的靶面一般都位于清晰像场之内,这一限定范围称为有效像场。由于视觉系统中所用的摄像机的靶面尺寸有各种型号,所以在选择镜头时一定要注意镜头的有效像场应该大于或等于摄像机的靶面尺寸,否则成像的边角部分会模糊甚至没有影像。 根据有效像场的大小分类见表1。 表1 分类 (2) 根据焦距分类 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两大类。依据焦距的长短,定焦距镜头又可分为鱼眼镜头、短焦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五大类。需要注意的是焦距的长短划分并不是以焦距的绝对值为首要标准,而是以像角的大小为主要区分依据,所以当靶面的大小不等时,其标准镜头的焦距大小也不同。变焦镜头上都有变焦环,调节该环可以使镜头的焦距值在预定范围内灵活改变。变焦距镜头最长焦距值和最短焦距值的比值称为该镜头的变焦倍率。变焦镜头有可分为手动变焦和电动变焦两大类。 变焦镜头由于具有可连续改变焦距值的特点,在需要经常改变摄影视场的情况下非常方便使用,所以在摄影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变焦距镜头的透镜片数多、结构复杂,所以最大相对孔径不能做得太大,致使图像亮度较低、图像质量变差,同时在设计中也很难针对各种焦距、各种调焦距离做像差校正,所以其成像质量无法和同档次的定焦距镜头相比。 实际中常用的镜头的焦距是从4毫米到1000毫米的范围内有很多的等级,如何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是在机器视觉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光学镜头的成像规律可以根据两个基本成像公式即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来推导,对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常见设计模型,一般是根据成像的放大率和物距这两个条件来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的,在此给出一组实用的计算公式: ? 放大率:m=h’/h=L’/L ;? 物距:L = f(1+1/m); 有效像场尺寸 3.2mm ×2.4mm (对角线4mm ) 4.8mm ×3.6mm (对角线6mm )6.4mm ×4.8mm (对角线8mm )8.8mm ×6.6mm (对角线11mm )12.8mm ×9.6mm (对角线16mm )21.95mm ×16mm (对角线27.16mm )10.05mm ×7.42mm (对角线12.49mm )36mm ×24mm 40mm ×40mm 80mm ×60mm 82mm ×56mm 240mm ×180mm 电视摄像镜头电影摄影镜头照相镜头 镜头类型 1/4英寸摄像镜头 1/3英寸摄像镜头1/2英寸摄像镜头2/3英寸摄像镜头1英寸摄像镜头 35mm 电影摄影镜头 16mm 电影摄影镜头135型摄影镜头127型摄影镜头120型摄影镜头中型摄影镜头大型摄影镜头 机器视觉系统 中镜头的选用技巧 王亚鹏(1972-) 男,河北安平人,现就职于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任副总工程师、开发部经理,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模式识别。 (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北京 100080) 王亚鹏 机器视觉

工业相机镜头的参数与选型

工业相机镜头的参数与选型 一、镜头主要参数 1.焦距(Focal Length) 焦距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 离。焦距的大小决定着视角的大小,焦距数值小,视角大,所观察的范围也大;焦距数值大,视角小,观察范围小。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大类。 2.光圈(Iris) 用F表示,以镜头焦距f和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每个镜头上都标有最大F值,例如8mm /F1.4代表最大孔径为 5.7毫米。F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越小。 3.对应最大CCD尺寸(Sensor Size) 镜头成像直径可覆盖的最大CCD芯片尺寸。主要有:1/2″、 2/3″、1″和1″以上。 4.接口(Mount) 镜头与相机的连接方式。常用的包括C、CS、F、V、T2、Leica、M42x1、M75x0.75等。 5.景深(Depth of Field,DOF) 景深是指在被摄物体聚焦清楚后,在物体前后一定距离内,其影像仍然清晰的范围。景深随镜头的光圈值、焦距、拍摄距离而变化。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小;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大。 6.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代表镜头记录物体细节的能力,以每毫米里面能够分辨黑白对线的数量为计量单位:“线对/毫米”(lp/mm)。分辨率越高的镜头成像越清晰。 7、工作距离(Working distance,WD) 镜头第一个工作面到被测物体的距离。 8、视野范围(Field of View,FOV) 相机实际拍到区域的尺寸。 9、光学放大倍数(Magnification,?) CCD/FOV,即芯片尺寸除以视野范围。 10、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 数值孔径等于由物体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n与物镜孔径角的一半(a\2)的正弦值的乘积,计算公式为N.A=n*sin a/2。数值孔径与其它光学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也就是说数值孔径,直接决定了镜头分辨率,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否则反之。 11、后背焦(Flange distance) 准确来说,后倍焦是相机的一个参数,指相机接口平面到芯片的距离。但在线扫描镜头或者大面阵相机的镜头选型时,后倍焦是一个

镜头的分类及选型

镜头的分类及选型 镜头的分类 镜头种类繁多,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以适应各种场合条件下的应用。对镜头的划分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 ●按工作波长分: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红外,按照应用还有X-ray镜头之分 ●变焦与否:定焦、变焦 ●工作距离:望远物镜(物距很大)、普通摄影镜头(物距适中)、显微镜头(物距很小)其它类别: 线阵镜头:配合线阵相机使用的镜头。采用扫描式的工作方式,需要镜头与目标相对运动,每次曝光成像一条线,多次曝光组成一幅图像。线阵扫描成像的特点:CCD线阵方向的图像分辨率固定,而在目标的运动方向上,空间采样频率与运动的相对速度有关。 从成像的角度讲,线阵镜头和其它类型的镜头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只是对镜头的使用方式不同而已。 显微镜头:为了看清目标的细节特征,显微镜头一般使用在高分辨率的场合。它们基本的特点是工作距离短,放大倍率高,视场小。 如何选择镜头 镜头的选择过程,是将镜头各项参数逐步明确化的过程。作为成像器件,镜头通常与光源、相机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采集系统,因此镜头的选择受到整个系统要求的制约。一般地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考虑。 波长、变焦与否 镜头的工作波长和是否需要变焦是比较容易先确定下来的,成像过程中需要改变放大倍率的应用,采用变焦镜头,否则采用定焦镜头就可以了。 关于镜头的工作波长,常见的是可见光波段,也有其他波段的应用。是否需要另外采取滤光措施?单色光还是多色光?能否有效避开杂散光的影响?把这几个问题考虑清楚,综合衡量后再确定镜头的工作波长。 特殊要求优先考虑 结合实际的应用特点,可能会有特殊的要求,应该先明确下来。例如是否有测量功能,是否需要使用远心镜头,成像的景深是否很大等等。景深往往不被重视,但是它却是任何成像系统都必须考虑的。

红外光学镜头设计方案

光学系统设计方案 设计参数: 1)ICCD分辨率:1248х1024 2)像元尺寸:6μmх6μm 3)靶面尺寸:7.48mmх6.14mm 4)系统焦距:1500mm 5)F数:3.75 6)波段范围:450nm~800nm 系统初步设计如下: 口径Ф400mm,系统长度500mm。光路二维图如下图所示。系 统为折返射式光学系统,前部采用施密特矫正镜,后端采用卡式系统, 21:13:08 达到减小系统尺寸的目的。

图 1 光学系统二维图 图 2光学系统三维图21:17:16 图 3 光路剖视图

表 1线视场分析 图 4系统球差及场曲曲线 系统传递函数曲线如下图所示,根据探测器像元尺寸,MTF截频计算至83lp/mm处,从下图可以看出,系统MTF在100lp/mm处,水平最大视场及垂直最大视场均高于0.5,对角线视场MTF高于0.5。

21:14:01 图 5 系统MTF曲线 系统弥散圆的大小如下图所示,弥散圆表示点源物体经过系统后的发散情况,其半径越小、能量越集中,说明成像质量越好。通常接近衍射极限的系统弥散圆直径小于接收器的单个像素值。本系统采用的探测器像元尺寸为6μm,系统的弥散圆直径最大值为3.8μm,说明系统的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21:21:35 图 6畸变网格及畸变曲线 系统的畸变网格和畸变曲线如下图所示,畸变的大小能直接反映出系统图像的变形情况,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的最大畸变小于0.01%,图像变形肉眼无法分辨。

图 7畸变网格及畸变曲线 系统成像的二维仿真效果如下图所示,左图为目标图像,右图为 经系统后所成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成清晰倒像。 图 8二维成像仿真 公差分析 镜头最终的成像质量受到材料、加工、装配等各方面的影响,为保证系统最终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系统各部分的 公差分配,使材料、加工及装配的误差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某

工业相机镜头的参数与选型

一、镜头主要参数 1.焦距(Focal Length) 焦距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的大小决定着视角的大小,焦距数值小,视角大,所观察的范围也大;焦距数值大,视角小,观察范围小。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大类。 2.光圈(Iris) 用F表示,以镜头焦距f和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每个镜头上都标有最大F值,例如8mm/F1.4代表最大孔径为 5.7毫米。F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越小。 3.对应最大CCD尺寸(Sensor Size) 镜头成像直径可覆盖的最大CCD芯片尺寸。主要有:1/2″、2/3″、1″和1″以上。 4.接口(Mount) 镜头与相机的连接方式。常用的包括C、CS、F、V、T2、Leica、M42x1、M75x0.75等。 5.景深(Depth of Field,DOF) 景深是指在被摄物体聚焦清楚后,在物体前后一定距离内,其影像仍然清晰的范围。景深随镜头的光圈值、焦距、拍摄距离而变化。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小;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大。 6.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代表镜头记录物体细节的能力,以每毫米里面能够分辨黑白对线的数量为计量单位:“线对/毫米”(lp/mm)。分辨率越高的镜头成像越清晰。

7、工作距离(Working distance,WD) 镜头第一个工作面到被测物体的距离。 8、视野范围(Field of View,FOV) 相机实际拍到区域的尺寸。 9、光学放大倍数(Magnification,?) CCD/FOV,即芯片尺寸除以视野范围。 10、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 数值孔径等于由物体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n与物镜孔径角的一半(a\2)的正弦值的乘积,计算公式为N.A=n*sin a/2。数值孔径与其它光学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也就是说数值孔径,直接决定了镜头分辨率,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否则反之。 11、后背焦(Flange distance) 准确来说,后倍焦是相机的一个参数,指相机接口平面到芯片的距离。但在线扫描镜头或者大面阵相机的镜头选型时,后倍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影响镜头的配置。不同厂家的相机,哪怕接口一样也可能有不同的后倍焦。 二、镜头选型 1.选择镜头接口和最大CCD尺寸 镜头接口只要可跟相机接口匹配安装或可通过外加转换口匹配安装就可以了;镜头可支持的最大CCD尺寸应大于等于选配相机CCD芯片尺寸。 2.选择镜头焦距

工业相机镜头选用简述

工业相机镜头选用简述 在维视图像北京公司的官网上,我们已经连续发表几篇《深度解析工业镜头核心参数》的文章来阐述工业镜头,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工业相机镜头的选用来分析,为大家在选择工业镜头时提供一些参考。 1、镜头的分类 如上图,大致按照工业相机对镜头进行了区分。对于1/3形,1/2形,2/3形等小尺寸有效像圆径的工业镜头常常使用C接口。可是,C接口镜头,即使1形的镜头有效像圆径也只有约16mm,如果对于再大尺寸的CCD便不能使用了,CS接口除了从成像基准面到镜头的距离少约5毫米外,其它的都一样,至于更详细的说明这个大家可参考《Microvision产品使用前必读》。这时,用的较多的是常用在35mm照相机上的K,F接口镜头。 另外,按照分辨能力可分为25-100万像素用工业镜头与500-1000万像素用工业镜头。按照入射光的光谱可分为一般可视光镜头,紫外线镜头,红外线镜头等。其他,在比较特殊的场合,我们还会用到拍摄较大观察对象时的广角镜头,可对大小不同观察物瞬间聚焦的变焦镜头等。 2、镜头的性能和特性 (1)高分辨力,下表为F值和分辨能力的关系。 (2)畸变,与分辨能力同样重要的要素还有畸变 (3)均一充分的亮度对于机器视觉用镜头,光圈开满时的最大亮度值太太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可是,中心部明亮而周边部分灰暗的现象确是要防止的。

(4)耐振荡冲击性,耐振荡冲击性对于机器视觉用镜头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因此,镜头的零部件多数为金属材料,同时,,对焦点,光圈的调整均采用螺钉用来做固定,以达到减轻振荡?冲击的功效。 (5)小型化,由于照相机被设置的空间有所限制,小型化也成为比较重要的因素。例如:C接口的安装尺寸按照基准为¢30mm以下。 (6)其他 ①光圈控制: 一般,机器视觉镜头都是通过手动来调整光圈的,不过,为了对应被拍对象的亮度变化,有时也有远距离控制光圈的要求。 ②Zoom,AF,可变焦点镜头: 一般,机器视觉用镜头没有自动变焦功能。 ③紫外线镜头: 利用紫外线,有时可以捕捉到更细微的对象。 3、今后镜头发展的方向和难点 (1)广角 增大广角度,会加大图像的扭曲,同时画面中心和画面周边的性能差值也会增大。另外,还要求光学系统有更大的亮度,才可以充分地确保画面周边的发光强度达到所需要求。 (2)大口径比 增大大口径比会使得焦点深度变浅,从而使得色差畸变增大。同时会使得画面周边像差的补正变得困难,并容易产生径向侵食,也难以确保充分的发光强度。 (3)小型化 像差补正比较困难,分辨能力也会降低,,并使得由于制造误差引起的光学性能退化现象频于发生。 (4)大画面化 图像畸变严重,画面中心和画面周边的性能差值增大。难以确保充分的发光强度,色差畸变增大。 (5)高倍率化 由于制造误差引起的光学性能退化现象显著。光轴上色差畸变增大。 (6)高分辨率化 像差补正变得困难,使得要求的镜头数目增加,成本提高。需要明亮光学系统,并会导致镜头的大型化。 (7)波长宽带化 色差畸变增大。会要求增加采用一些特殊并且高价的光学玻璃,镜头的数目也会增加。

机器视觉工业相机选型指导

机器视觉工业相机选型指导 工业相机又俗称摄像机,相对传统的民用相机(摄像机)而言,它具有更高的图像稳定性、高传输能力和高抗干扰能力等优势,是机器视觉系统的关键组件之一,选择性能良好的工业相机,对于机器视觉视觉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购合适的工业相机时,维视图像建议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选购: 第一、先明确需求,要先确定检测产品的精度要求,要确定相机要看的视野大小,要确定检测物体的速度,同时确定是动态检测还是静态检测。 第二、确定硬件类型,硬件的相关参数会影响其性能,因此在确定硬件类型前要先确定其相关参数,包括以下几点: 1、相面像素大小的确定 目前市面上的软件精度一般是没有误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亚像素,但虽软件没有误差,但硬件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现在市场上的机器视觉系统一般都保证在误差为一个像素,所以要通过如下计算公式: 例如:假设视野为10mm,精度要求为0.02mm,那么相机的像素=10÷0.02=500像素,那就只需要30万(640*480)像素的相机就可以了 2.相机传输方式的确定,针对目前市面上的相机传输方式及其应用的优缺点如下所述:1)模拟相机(PCI采集卡),对速度要求不高可选择。其优点:稳定,性价比高;缺点:帧率低,一般只能达到25帧—30帧; 2)USB接口相机,系统只用到单个相机的可先择,要求高速的时候可先择。优点:不需要占PCI插槽,帧频高,性价比高;缺点:占系统CPU; 3)1394接口相机,系统用到多个相机的时候可先择,要求高速的时候可先择。优点:不占系统CPU,帧频高;缺点:占PCI插槽,价格昂贵。 3.相机的触发方式的选择

1)连续采集模式:对静态检测可选择,产品连续运动不能给触发信号的可选择; 2)软件触发模式:对动态检测可选择,产品连续运动能给触发信号的可选择; 3)硬件触发模式:对高速动态检测可选择,产品连续高速运动能给触发信号的可选择。 工业相机的类别也是多样的,根据不同行业的应用,用户均可选购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而工业相机也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及绝佳的性能,在各大领域都可看到他的身影,助力行业稳步发展。 本文摘自:维视数字图像技术资料部分内容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712237980.html,/service/service.html,欢迎转载和订阅最新的远心镜头内部技术资料!

相机镜头原理及其选型

相机、镜头原理及其选型1.凸透镜成像原理 图 1 注:相机镜头中的焦距为:凸透镜焦点到成像平面的距离 图 2 成像平面 镜头焦距

2.相机原理 相机机身 镜头部分 相机成像实际就是凸透镜成像,拍摄物体反射光经镜头(凸透镜)聚焦,在感光系统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像,像经进一步处理得到相片或数码图像。 3.相机相关概念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2237980.html,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 CCD是图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转换成

数字信号,经处理后成为图像信号。 结构: (1)、大量光敏元件排在一起组成感光元件(每个光敏元件为一个像素点)。 (2)、并行信号寄存器,用于暂时储存感光后产生的电荷。 (3)、串行信号寄存器,暂时储存并行寄存器的模拟信号并将电荷转移放大。 (4)、信号放大器,放大微弱电信号。 (5)、数摸转换器,将放大的电信号转换。 目前工业相机主要CCD尺寸 3.2.CMOS 和CCD一样,是图像传感器。区别在于: (1)、信号的读出过程不同,CCD是通过一个或几个节点统一读出像素,CMOS通过单个像素同时读取,因此一致性CCD更好。 (2)、集成性CCD更复杂 (3)、CMOS读取速度更快。 (4)、CCD技术更成熟,噪声少,成像质量更好。 3.3.像素

相机感光元件上每个光敏元件即为一个像素点。 注:要想得到高清照片,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像素数。但并非像素 数越大,照片的就越清晰。照片的清晰度是由“点像"决定,即每点(寸等)有多少像素。通常相机的像素大小又被叫做相机分辨率。 3.4.感光度(IOS)、增益(Gain) (1)、感光度:为数码单反相机的参数之一,表示图像传感器或 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增加感光度,图像更亮,但画质变差。 (2)、增益:为工业相机参数之一,是调节感光度的一种方法。 增益增加,图像更亮,但画质变差。 (3)、感光度和增益的区别为:一:适用对象不同,感光度常用 于数码单反相机,而增益用于工业相机;二:提高感光度可通过多种 方式获得,而提高增益恰是提高感光度的一种方式。 3.5.帧率 相机采集传输图像的速率,对于面阵相机一般为每秒采集的帧数(Frames/Sec.),对于线阵相机为每秒采集的行数(Hz)。 4.镜头相关概念 4.1.焦距 成像光线在镜头内交点到影像传感器的距离称作焦距,焦距数值小,视角大;焦距数值大,视角小。

教你如何选择工业相机镜头

教你如何选择工业相机镜 头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教你如何选择工业相机镜头 工业相机镜头的选择过程,是将工业相机镜头各项参数逐步明确化的过程。作为成像器件,工业相机镜头通常与光源、相机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采集系统,因此工业相机镜头的选择受到整个系统要求的制约。一般地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考虑。 一、波长、变焦与否 工业相机镜头的工作波长和是否需要变焦是比较容易先确定下来的,成像过程中需要改变放大倍率的应用,采用变焦镜头,否则采用定焦镜头就可以了。 关于工业相机镜头的工作波长,常见的是可见光波段,也有其他波段的应用。是否需要另外采取滤光措施单色光还是多色光能否有效避开杂散光的影响把这几个问题考虑清楚,综合衡量后再确定镜头的工作波长。 二、特殊要求优先考虑 结合实际的应用特点,可能会有特殊的要求,应该先予明确下来。例如是否有测量功能,是否需要使用远心镜头,成像的景深是否很大等等。景深往往不被重视,但是它却是任何成像系统都必须考虑的。 三、工作距离、焦距 工作距离和焦距往往结合起来考虑。一般地,可以采用这个思路:先明确系统的分辨率,结合CCD像素尺寸就能知道放大倍率,再结合空间结构约束就能知道大概的物像距离,进一步估算工业相机镜头的焦距。所以工业相机镜头的焦距是和工业相机镜头的工作距离、系统分辨率(及CCD像素尺寸)相关的。 四、像面大小和像质 所选工业相机镜头的像面大小要与相机感光面大小兼容,遵循“大的兼容小的”原则——相机感光面不能超出镜头标示的像面尺寸——否则边缘视场的像质不保。 像质的要求主要关注MTF和畸变两项。在测量应用中,尤其应该重视畸变。 五、光圈和接口 工业相机镜头的光圈主要影响像面的亮度。但是现在的机器视觉中,最终的图像亮度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光圈、相机增益、积分时间、光源等等。所以为了获得必要的图像亮度有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