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盐雾

涂料盐雾
涂料盐雾

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以共同上进为目的,一般来讲如今做防腐漆(水性和油性)都要求做耐盐雾,亚硝酸钠和钼酸酸钠虽然有较好的瞬间的抗闪锈性,但不利于耐盐雾性和环保性甚至致癌,故涂料这一块现在基本上已经不用,对于要开发新的产品在原则上应不予选用。我做水性工程师近十年了,我把我的经验跟大家交流一下,以推进中国水性漆的快速发展!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抗闪锈:

油性漆不存在抗闪锈性,据说油性涂料要想提高耐盐雾性最好的方法是提高碳钢的钝化膜质量和涂膜的附着力.那么水性漆的抗闪锈和耐盐雾是不是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呢,抗闪锈剂的加入是不是可以显著的提高碳钢的钝化膜质量呢,我根据以上原理选用了能挥发且能迅速钝化碳钢的抗闪锈剂。这种抗闪锈剂不含亚硝酸盐等无机盐类而全部是挥发性的有机物,成分最终全部挥发掉,这样在解决抗闪锈的同时不但不会影响涂膜的耐盐雾性反而能极大的提高耐盐雾性能!对抗闪锈的效果是相当的好。最后谈一下谈一下抗闪锈的影响因素:抗闪锈剂的种类,添加浓度和溶液的PH对效果影响较大!建议大家选用钝化型的抗闪锈剂。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把这类供应商推荐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联系资料附后.)

第二耐盐雾性:

不管是油性还是水性涂料,其防锈性和耐盐雾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选好相应的树脂和防绣颜料(环保无毒的这是发展的趋势),这是基础,树脂要对基材有非常好的干/湿附着力和防锈性,酸值要低且玻璃化温度至少要高于盐雾实验的温度35度(放在第6点说);颜料当然也要选具有优异的防锈性、涂膜抗起泡性和膜下钢板耐蚀性。值得推荐的环保防锈颜料有:美国哈罗克司的SZP-391,磷酸锌铁MHH-LXT(优异),羟基亚磷酸锌(Nalin 2),有机缓蚀剂改性的无机颜及三聚磷酸铝等。跟铬酸盐相比就防锈性能而言:磷酸锌铁MHH-LXT要好许多,而SZP-391和Nalin 2跟其相当或稍好。前者是进口的贵一些但效果好许多的。主要体现在具有优异的防锈性、涂膜抗起泡性和涂膜下钢板耐蚀性。

2. 选填料,这既能降低成本,当然鳞片状的填料又更利于防腐蚀,当片状的填料平行于基材排列时,水分子氧分子要到达基材界面与钢铁发生作用要绕多几倍的路程,这样防锈性和耐盐雾性等性能会大大提高。!

3. 恰当的颜基比,这对耐盐雾性能非常的重要。合理的颜基比能使涂膜变得致密,具有较好的阻氧阻水率,能够有效的阻止水分子和氧分子穿过涂膜到达金属表面并且吸附在那里促使其发生阴阳极反应,产生气体鼓泡生锈等现象从而破坏涂层的附着力降低耐盐雾性能

4.好的湿附着力:干燥的涂膜除了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良好的干附着力以外,还要有非常好的湿附着力。这样的涂膜既具有很好的阻水性,渍水若干小时后又具有相当好的附湿着力来抵抗生锈和起泡。较好的湿附着力大于锈蚀时气泡产生的压力时,涂膜的生锈和气泡现象会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耐盐雾性。

5.水分子阻换剂:要想有非常出色的防锈和耐盐雾性第5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有了再好的树脂,防锈颜料,恰当的颜基比和湿附着力,还是有一小部分水分子和氧分子能够穿过涂膜到达素材界面从而发生阴阳极反应产生气体鼓泡和生锈破坏附着力(腐蚀原理见第6点),从而降低耐盐雾性能。水分子阻换剂的作用就是涂膜覆盖素材界面后能够与金属原子紧密结合,阻止水分子到达素材界面并与之结合,这样就降低了水氧原子与铁原子发生阴阳极反应产生气体鼓泡和生锈现象,能够显著提高耐盐雾和防锈性能。天成晟化学公司有水分子阻换剂MHH-NH1000等

6.选择树脂和颜料:树脂的酸值尽量低,颜料的电阻值尽量大且PH值要程碱性尽量高,这样形成的涂膜电阻大不容易形成腐蚀电流,且树脂或涂膜的玻璃化温度至少高于盐雾实验温度35度,这样涂膜才不容易受到侵蚀。当防腐蚀涂料置于恶劣的环境中时由于水氧分子的入侵就会发生以下的阴阳极反应,产生腐蚀性的电解质,随着电解质向阴阳两极迁移形成腐蚀电流:

阳极:Fe-2e=Fe2+

阴极:有氧存在时:O2 + 2H2O + 4e =4OH-

无氧存在时:2H + 2e=H2 (水存在电解平衡:OH- + H+ = H2O)

无氧存在时会产生氢气,这就是上面说到的涂膜发生鼓泡的原因。从以上两个阴极反应可以看出只要涂膜的PH值呈碱性且很高的话,反应就不会向右进行从而阻止了氧分子的溶解;在无氧存在时由于PH较高,这样H+浓度就非常的低释氢反应就不会发生。故就抑制了阴极反应,没有了阴极反应阳极反应自然也就大大减低了。阴阳两极反应的停止就阻止了电子的传递,故涂膜的电阻就不会降低同时保持良好的防腐性。这就是要选择低酸值树脂高电阻高PH值颜料的原因。

至于玻璃化温度要高于35度大家容易理解。大家知道耐盐雾的规定温度是35度,若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低于35度的话,涂膜在35度的环境下很容易软化,自然就容易腐蚀了。

7.当然耐盐雾性能也跟涂膜的厚度也有相当大的关系,涂膜厚水氧分子要穿透涂层需要的时间就长。耐盐雾性与涂膜厚度成正比。

8.第4第5结合的话,耐盐雾很容易能够达到500-1000小时,若各个原料选择恰当且配方设计合理的话能耐1000小时以上也很容易,甚至达数千小时都易实现。

盐雾试验办法和判定标准

盐雾试验办法和判定标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盐雾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1.总则 1.1目的规范金属结构件的中性盐雾试验NSS的方法和判定标准。 1.2适用该规范适用本公司所有金属结构件、紧固件、电器件等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1.3职责质量部主管负责测试报告的编制和测试结果的判定IQC负责产品的测试。 1.4实施文控受控发行之日正式实施。 2.引用标准 2.1GB/T242 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2.2GB/T6461-2002金属基本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式样和试件的评级 3.试验设备本试验所需设备为喷雾嘴、盐水桶、试验片支援架、喷雾液收集容器、盐水补给桶、 压力桶、压缩空气之供给设备与排气设备等所构成,并依照如下条件试验。 3.1喷雾嘴不可直接将试验液喷向试样,喷雾室顶部聚集的溶液不得滴落在试样上 3.2试样滴落的试验液体不可再用于试验 3.3压缩空气不可有油脂及灰尘,须有空气清净器空气压力须保持在1.00.1kgf/cm2预热 以增加压缩空气的温度与湿度 压缩空气(Kpa)8498111126 压力(Kgf/cm2)0.861.001.141.29 所需预热温度℃46474849 3.5喷雾水平采取面积为80cm2,直径约为10cm,置于试样附近 3.6喷雾液量以整个小时计算,在采集容器上,应每小时平均可收集1.6ml盐水溶液。喷雾液至 少应连续收集8小时,以其平均值表示喷雾量 3.7试验中盐水桶其氯化钠溶液浓度应维持40~60g/l。 4.试验条件 4.1试验溶液试验溶液采用氯化钠和蒸馏水其浓度为(5±0.1%)(质量百分比)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4.2溶液PH值雾化前的盐溶液PH值在6.5-7.235±2℃之间 4.3实验室内温度(指箱体内的温度)35±2℃ 4.4饱和压力桶内温度47±1℃ 4.5饱和桶压力1Kgf 4.6喷雾量在工作空间任意位置用面积为80cm2的漏斗收集连续雾化8h的盐雾沉降量平均 每小时应收集到1.6mL的溶液 4.7连续雾化时间 NO.材质表面处理方式连续雾化时间 1铜镀镍12h 镀锡8h 先镀镍再镀锡24h 镀金24h 2SPCC(冷轧钢板)镀镍12h 镀锡8h 镀白锌24h 镀蓝白锌24h 镀彩锌24h 3铝合金本色阳极氧化48h 阳极发黑48h 4螺丝类镀锌12h 镀亮锌12h

酸性盐雾试验

盐雾试验标准可做试验有:(中性盐雾试验)简称NSS (酸性盐雾试验)简称ASS (铜盐加速乙酸试验)简称CASS 適用國家標準 CNS 3627、3385、4159、7669、8886 JIS D0201、H8502、H8610、K5400、Z2371 ISO 3768、3769、3770 ASTM 8117、B268 试验室温度: NSS.ACSS 35℃±1℃/ CASS 50℃±1℃ 饱和桶温度: NSS.ACSS 47℃±1℃/ CASS 63℃±1℃ 1GB/T 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简介 等效采用ISO 9227:1990《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制定的GB/T 10125-1997,自发布实施日起代替: GB 6458-86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GB 6459-86金属覆盖层醋酸盐雾试验(ASS试验) GB 64060-86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GB 10125-88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试验) 与ISO 9227比较,该标准考虑到试验初期试样的变化较大,将推荐的试验周期定为2 h, 4 h,6 h,8 h,24h,48h,96 h,168 h,240 h,480 h,720 h,1 000 h,增加了4 h 和8 h。 标准中规定了中性盐雾(NSS)、乙酸盐雾(ASS)和铜加速乙酸盐雾(CASS)试验使用的设备、试剂和方法;规定了评估试验箱环境腐蚀性的方法;未规定试样尺寸、特殊产品的试验周期和结果解释,这些内容参见相应的产品规范。 该标准适用于评价金属材料及覆盖层的耐蚀性,被测试对象可以是具有永久性或暂时性防蚀性能的,也可以是不具有永久性或暂时性防蚀性能的。 标准中的中性盐雾试验适用于金属及其合金、金属覆盖层、有机覆盖层、阳极氧化膜和转化膜;乙酸盐雾试验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适用于铜+镍+铬或镍+铬装饰性镀层,也适用于铝的阳极氧化膜。 2标准制修订 1999年计划完成的标准制定项目: (1) 98400401GB/T金属覆盖层孔隙率试验潮湿硫(硫花)试验(相当于ISO12687:1996,负责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2) 98400402GB/T金属磷化粉(负责起草单位:成都祥和磷化有限公司) (3) 98400403GB/T水性涂料涂装体系选择通则(负责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3表面工程最新国际标准目录 ISO 11474-199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人造大气中的腐蚀试验用盐溶液间歇式喷射户外验收试验(疤点试验) ISO 14918:1998热喷涂热喷涂操作人员的资格考核 ISO/DIS 4525金属覆盖层塑料上的镍+铬电镀层(修订ISO4525:1985) ISO/DIS 15730金属及其他无机涂层不锈钢镘光和钝化的电抛光工艺 4金属表面处理日本标准目录(基础部分) JIS B 0601:1994表面粗糙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JIS C 0023:1989环境试验方法(电气.电子)盐水喷雾试验方法 JIS C 0024:1989环境试验方法(电气.电子)盐水喷雾(循环)试验方法 JIS Z 0103:1996防锈防蚀术语 JIS Z 0304:1974(85)金属防锈处理大气暴露试验方法 JIS Z 2243:1992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防雾镜片的防雾方法和保养方法

防雾镜片的防雾手段和保养方法 镜片结雾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温差和空气中的水汽。为了使镜片达到防雾的目的,只要破坏镜片产生雾气的条件就可以了,这就是头盔镜片防雾的原理!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破坏镜片结雾的条件: 物理方法: 1、不停的擦拭,使水汽不能在镜面上存留,更不能结成细小水珠,达到除雾的目的; 2、加热,使水汽不能停留而挥发,从而达到防雾的目的; 3、制冷,使镜面和环境的温度基本一致,由于没有温差,所以雾气就不会产生。 化学方法: 1、使用疏水性防雾涂料对镜片表面做疏水化处理,使水汽在镜面集聚成水滴而自动脱落,即产生“荷花效应”,从而起到防雾的作用; 2、使用亲水性防雾涂料对镜片表面做亲水化处理,使水汽吸附在镜面后形成超薄透明的水膜,从而达到防雾的作用。 防雾镜片的类型 根据防雾功能可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效防雾镜片和短效防雾镜片两种: 长效防雾镜片是指防雾时间可以持续几个月或几年、不怕擦拭、不怕水洗的那一类镜片,如千天防雾镜片就属于这类的长效防雾镜片。; 短效防雾镜片是指防雾时间仅能持续几天或十几天、怕擦拭、怕水洗且擦拭或水洗一两次后防雾效果完全消失的那一类镜片,如即时防雾镜片。 所以,擦拭和水洗是验证防雾镜片之防雾效果的做好方法(但不是防雾镜片的保养方法)防雾镜片保养方法 第一、正确去污擦拭防雾镜片。 要在正确的时间(镜面干爽的时候)使用正确的方法(柔软的眼镜布或毛巾轻柔擦拭)来保养擦拭防雾镜片。虽然长效防雾镜片耐擦拭性能好,但是不正确的擦拭会导致防雾镜片表面出现不必要的划痕。虽然划痕不影响防雾效果,但是会影响视线和美观; 第二、尽量避免淋水或浸水。 虽然长效防雾镜片不怕水洗,但是防雾涂层中的亲水基团会因为过多地吸附水分而导致亲水基团因子的快速流失和防雾效果的快速衰减,就像在高速路上用2、3档开快车一样,不是不可以,而是不能够!连续用水浸泡防雾镜片的实验证明:当连续用水浸泡4、5个小时以后,防雾效果已经有所减弱;连续浸泡20多个小时后,防雾效果完全丧失!所以,水洗是防雾效果的检验方法,而不是日常保养的方法!要尽量避免水洗。不慎淋水,应尽快擦干为要。

有机硅耐高温涂料的研制

产品?应鼠喷酞.1前舛,2008,22(6):369—372 SILICONEMATERIAL 有机硅耐高温涂料的研制 刘宏宇,张松 (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北京100072) 摘要:以硅树脂为成膜物,制备出一种具有很好耐热性和耐蚀性。可以在500℃下保护金属的耐高温防腐蚀涂料。并对滑石粉、铝粉和云母粉在有机硅耐高温涂料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铝粉的加入量为15%一30%、云母粉的加入量为15%~25%、滑石粉的加入量为lO%一20%时,制得的涂料可常温固化,涂层具有最佳的机械性能及耐高温性能。当漆膜厚度达到50I.Lm,涂层可耐500℃高温,并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浸润过的防沉剂能提高涂料的贮存稳定性,加入量0.2%。 关键词:有机硅,耐高温涂料,作用机理,涂层厚度,防沉荆 中图分类号:TQ324.2+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369(2008)06—0369一04 某些设备如汽车的排气管、石化工厂中的高温反应釜、火电厂锅炉等经常处于高温和腐蚀介质中,两者协同作用加速了设备的腐蚀穿孔,增加了设备维修费用,并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J。对于金属的高温氧化腐蚀问题,采用耐高温抗氧化涂层保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以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在现代工业、军事、航天领域等得到广泛应用旧o。 耐高温涂料一般是指漆膜在200℃以上不变色、不脱落、仍能保持适当物理机械性能的涂料[卜引。常见的有机硅耐高温涂料虽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但存在常温干燥性差(一般要求烘干)、机械强度、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差等问题,且由于耐高温涂料的技术评估及标准不一,耐高温涂层失效原因分析的偏差,导致耐高温涂料保护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相当突出一]。一些高温设施涂刷耐高温涂料后,并不会立即投入运行,另一些设备如汽车、摩托车排烟管等部件所涂的耐高温涂料,常处于常温、高温和水洗冲刷交替状态,这都对耐高温涂料的防腐性能要求十分苛刻【l¨11J。因此,在设计有机硅耐高温涂料的配方时,需综合考虑漆膜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及防腐防锈性能要求。 本实验以硅树脂为耐高温涂料的成膜物,研制了一种可常温固化的耐高温防腐蚀涂料。该涂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防腐蚀性及机械性能,可在500oC高温下长期使用。 l实验 1.1主要原料及设备 硅树脂:固体质量分数50%,自贡市凤翔贸易有限公司;云母粉:325目,市售;滑石粉:325目,市售;金属铝粉:325目,市售。 马弗炉:SX:一8—16,天津市中环试验电炉有限公司。 1.2生产工艺 在硅树脂中加入云母粉、滑石粉、金属铝粉等填料,调成糊状;然后用砂磨机研磨20—30rain,加入溶剂分散,再加入助剂等,过滤,即得成品涂料。 1.3涂层的制备 涂层的制备包括基体的除油、除锈和底部预处理以及涂层的刷涂。 底部预处理:将有机溶剂涂覆于除油、除锈的马口铁板上,待其干燥。 涂层涂刷:将涂料搅拌充分后涂刷于马口铁片上,实干后再涂刷第二道。通常涂刷两道即可,涂膜厚度控制在50p,m左右。 高温处理:将刷涂耐高温涂料的马口铁板置 收稿R期:2008—08一ll。 作者简介:刘宏宇(1982一),男,主要从事防腐蚀涂料及特种涂料研究。E—mail:liuhongyul982@163.corn。

盐雾试验标准及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

盐雾试验标准及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述所做的统一规定。盐雾试验标准是对盐雾试验条件,如温度、湿度、氯化钠溶液浓度和PH值等做的明确具体规定,另外还对盐雾试验箱性能提出技术要求。同种产品采用那种盐雾试验标准要根据盐雾试验的特性和金属的腐蚀速度及对盐雾的敏感程度选择。下面介绍几个盐雾试验标准,如GB/T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2423.18—20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5938—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GB/T1771—9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盐雾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的耐盐雾腐蚀质量,而盐雾试验结果判定正是对产品质量的宣判,它的判定结果是否正确合理,是正确衡量产品或金属抗盐雾腐蚀质量的关键。盐雾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有:评级判定法、称重判定法、腐蚀物出现判定法、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法。评级判定法是把腐蚀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的百分数按一定的方法划分成几个级别,以某一个级别作为合格判定依据,它适合平板样品进行评价。 称重判定法是通过对腐蚀试验前后样品的重量进行称重的方法,计算出受腐蚀损失的重量来对样品耐腐蚀质量进行评判,它特别适用于对某种金属耐腐蚀质量进行考核; 腐蚀物出现判定法是一种定性的判定法,它以盐雾腐蚀试验后,产品是否产生腐蚀现象来对样品进行判定,一般产品标准中大多采用此方法; 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提供了设计腐蚀试验、分析腐蚀数据、确定腐蚀数据的置信度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分析、统计腐蚀情况,而不是具体用于某一具体产品的质量判定。 盐雾试验有中性盐雾试验N SS、醋酸盐雾AA SS和铜加速醋酸盐雾CASS、也称氯化铜醋酸盐雾试验三种,其中应用最广的是中性盐雾试验。盐雾试验基本内容是在35摄氏度下,5%的氯化钠水溶液,在试验箱内喷雾,模拟海水环境的加速腐蚀方法,其耐受时间的长短决定耐腐蚀性能的好坏。盐雾箱容积不小于012m 3、最好不小于014 m3、箱内温度35℃±2℃、喷雾压力70~170kPa、盐雾收集器至少两个、收集面积各80 cm2.被试面与垂直方向成15~30°让盐雾自由沉降在被测面上、不能直接喷射、试验支架用玻璃、塑料制造、试件不能相互接触、互相滴液;箱内温度35℃±2℃、每个收集器收集溶液1~2mL?h。

涂料盐雾

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以共同上进为目的,一般来讲如今做防腐漆(水性和油性)都要求做耐盐雾,亚硝酸钠和钼酸酸钠虽然有较好的瞬间的抗闪锈性,但不利于耐盐雾性和环保性甚至致癌,故涂料这一块现在基本上已经不用,对于要开发新的产品在原则上应不予选用。我做水性工程师近十年了,我把我的经验跟大家交流一下,以推进中国水性漆的快速发展!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抗闪锈: 油性漆不存在抗闪锈性,据说油性涂料要想提高耐盐雾性最好的方法是提高碳钢的钝化膜质量和涂膜的附着力.那么水性漆的抗闪锈和耐盐雾是不是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呢,抗闪锈剂的加入是不是可以显著的提高碳钢的钝化膜质量呢,我根据以上原理选用了能挥发且能迅速钝化碳钢的抗闪锈剂。这种抗闪锈剂不含亚硝酸盐等无机盐类而全部是挥发性的有机物,成分最终全部挥发掉,这样在解决抗闪锈的同时不但不会影响涂膜的耐盐雾性反而能极大的提高耐盐雾性能!对抗闪锈的效果是相当的好。最后谈一下谈一下抗闪锈的影响因素:抗闪锈剂的种类,添加浓度和溶液的PH对效果影响较大!建议大家选用钝化型的抗闪锈剂。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把这类供应商推荐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联系资料附后.) 第二耐盐雾性: 不管是油性还是水性涂料,其防锈性和耐盐雾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选好相应的树脂和防绣颜料(环保无毒的这是发展的趋势),这是基础,树脂要对基材有非常好的干/湿附着力和防锈性,酸值要低且玻璃化温度至少要高于盐雾实验的温度35度(放在第6点说);颜料当然也要选具有优异的防锈性、涂膜抗起泡性和膜下钢板耐蚀性。值得推荐的环保防锈颜料有:美国哈罗克司的SZP-391,磷酸锌铁MHH-LXT(优异),羟基亚磷酸锌(Nalin 2),有机缓蚀剂改性的无机颜及三聚磷酸铝等。跟铬酸盐相比就防锈性能而言:磷酸锌铁MHH-LXT要好许多,而SZP-391和Nalin 2跟其相当或稍好。前者是进口的贵一些但效果好许多的。主要体现在具有优异的防锈性、涂膜抗起泡性和涂膜下钢板耐蚀性。 2. 选填料,这既能降低成本,当然鳞片状的填料又更利于防腐蚀,当片状的填料平行于基材排列时,水分子氧分子要到达基材界面与钢铁发生作用要绕多几倍的路程,这样防锈性和耐盐雾性等性能会大大提高。! 3. 恰当的颜基比,这对耐盐雾性能非常的重要。合理的颜基比能使涂膜变得致密,具有较好的阻氧阻水率,能够有效的阻止水分子和氧分子穿过涂膜到达金属表面并且吸附在那里促使其发生阴阳极反应,产生气体鼓泡生锈等现象从而破坏涂层的附着力降低耐盐雾性能 4.好的湿附着力:干燥的涂膜除了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良好的干附着力以外,还要有非常好的湿附着力。这样的涂膜既具有很好的阻水性,渍水若干小时后又具有相当好的附湿着力来抵抗生锈和起泡。较好的湿附着力大于锈蚀时气泡产生的压力时,涂膜的生锈和气泡现象会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耐盐雾性。 5.水分子阻换剂:要想有非常出色的防锈和耐盐雾性第5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有了再好的树脂,防锈颜料,恰当的颜基比和湿附着力,还是有一小部分水分子和氧分子能够穿过涂膜到达素材界面从而发生阴阳极反应产生气体鼓泡和生锈破坏附着力(腐蚀原理见第6点),从而降低耐盐雾性能。水分子阻换剂的作用就是涂膜覆盖素材界面后能够与金属原子紧密结合,阻止水分子到达素材界面并与之结合,这样就降低了水氧原子与铁原子发生阴阳极反应产生气体鼓泡和生锈现象,能够显著提高耐盐雾和防锈性能。天成晟化学公司有水分子阻换剂MHH-NH1000等 6.选择树脂和颜料:树脂的酸值尽量低,颜料的电阻值尽量大且PH值要程碱性尽量高,这样形成的涂膜电阻大不容易形成腐蚀电流,且树脂或涂膜的玻璃化温度至少高于盐雾实验温度35度,这样涂膜才不容易受到侵蚀。当防腐蚀涂料置于恶劣的环境中时由于水氧分子的入侵就会发生以下的阴阳极反应,产生腐蚀性的电解质,随着电解质向阴阳两极迁移形成腐蚀电流: 阳极:Fe-2e=Fe2+ 阴极:有氧存在时:O2 + 2H2O + 4e =4OH- 无氧存在时:2H + 2e=H2 (水存在电解平衡:OH- + H+ = H2O)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盐雾试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6458-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本标准规定了中性盐雾试验所使用的设备、试剂和方法。 本标准用于评定金属覆盖层的抗盐雾腐蚀能力,也可用于同一覆盖层的工艺质量比较。由于影响覆盖层腐蚀的因素很多,单一的抗盐雾性能不能代替抗其他介质的性能。所以本标准获得的试验结果,不能作为被试覆盖层在所有使用环境中抗腐蚀性能的依据,也不能作为不同覆盖层在使用中抗腐蚀性能的对比依据。 本标准对于试样的类型、试验周期和试验结果的解释均不作规定,这些内容应由覆盖层或产品标准来提供。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3768-1976《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1 试验溶液 1.1 将化学纯的氯化钠溶于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其浓度为50±5g/L。 1.2 用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值,也可以用经酸度计校对过的精密pH试纸作为日常检测。溶液的pH值,可用化学纯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调整。使试验箱内盐雾收集液的pH值为6.5~7.2。 1.3 为避免喷嘴堵塞,溶液在使用之前必须过滤。 2 试验设备 2.1 用于制造试验设备的材料,必须抗盐雾腐蚀和不影响试验结果。 2.2 箱的容积不小于0.2m3,最好不小于0.4m3,聚积在箱顶的液滴不得落在试样上。箱子的形状和尺寸应使得箱内盐雾收集液符合5.2条规定。 2.3 要能保持箱内各个位置的温度达到5.1条规定。温度计和自动控温元件,距箱内壁不小于100mm,并能从箱外读数。 2.4 喷雾装置包括下列部分。 a.喷雾气源:压缩空气经除油净化,进入装有蒸馏水,其温度高于箱内温度数度的饱和塔而被湿化。通过控压阀,使干净湿化的气源压力控制在70~170kpa(0.7~1.7kgf/cm2)范围内; B.喷雾室:由喷雾器、盐水槽和挡板组成,喷雾器可用1个或多个,由试验区的大小而定。挡板可防止盐雾直接喷射在试样上。喷雾器和挡板放置的位置,对盐雾的分布有影响; C.盐水贮槽:要有维持喷雾室内盐水槽一定液位的装置。 注:调节喷雾压力、饱和塔内水温和挡板的位置,使箱内盐雾沉降的速度和盐雾收集液氯化钠的浓度,达到5.2条的规定值。 2.5 盐雾收集器,由直径为10mm的漏斗插入带有刻度的容器所组成。其收集面积约80cm2。箱内至少放2个收集器,一个靠近喷嘴;一个远离喷嘴。要求收集的只是盐雾,而不是从试样或其他部位滴下的液体。 2.6 如果试验箱已作过不同于本规定的溶液的试验时,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清洗。 3 试样 3.1 试样的类型、数量、形状和尺寸,应根据被试覆盖层或产品标准的要求而定。若无标准,可同有关方面协商决定。 3.2 试验前试样必须充分清洗,清洗方法视试样表面状况和污物性质而定。不能使用会浸蚀试样表面的磨料和溶剂。试样洗净后,必须避免沾污。 3.3 如果试样是从工件上切割下来的,不能损坏切割区附近的覆盖层。除另有规定外,必须用适当的覆盖层,如:油漆、石蜡或粘结胶带等,对切割区进行保护。 4 试样放置 4.1 试样放在试验箱内,被试面朝上,让盐雾自由沉降在被试面上,被试面不能受到盐雾的

镜片防雾

材料物理 镜 片 防 雾 论 文 姓名:赵雯雯 学号:1051

镜片防雾 引言:材料表面结雾是一种自然现象,形成原理是气温降低造成水的饱和蒸气压减低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1-2]。因此,当材料表面和外界环境之间存在显著温差时,表面就会出现水雾甚至是水滴[3-4]。例如,冬季时人戴着眼镜从屋外进入室内,眼镜表面会凝结水雾影,戴口罩时眼镜也容易有雾气,戴眼镜喝开水的时候也是。 关键词:防雾剂表亲水化光学防雾膜表面改性 镜片起雾原因 1.镜片内较热的气体遇较冷的镜片所产生的液化现象; 2.被眼镜密封的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在镜片上的气体凝结,这也是喷防雾剂不起作用的主要原因。 采取方式及深入了解 (一)简易方法 1.防雾剂:通过一定的化学喷剂,有清洁、去污、防霜、防雾、保护视力等功效,对皮肤无刺激,使用方便,使用一次可保持1-3天不生雾。缺点是防雾剂掺杂了许多化学成分,会对镜片的膜层造成影响。 2.肥皂水:用肥皂水在眼镜片上抹匀,然后用镜布擦干可起到暂时的防雾效果,防雾的时间特别短一般2-4小时以上。缺点是:因为镜片表面有人工膜,长期使用碱性,酒精会对膜的伤害很大,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眼镜片的磨损速度,简短镜片使用寿命。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像镜片的透光性。 3.自制防雾水:先用甘油30毫升,肥皂液10毫升混匀,然后加松节油数滴,搅拌均匀备用,到使用时将防雾水涂在镜片上,再用眼镜布擦拭,防雾可持续3-4小时。 4.把湿肥皂均匀地涂擦在眼镜片上,稍等一会儿,将镜片用软布擦亮。然后在镜片两面均匀地涂抹一层甘油,稍等一会儿,用软布擦亮。经过这样处理,镜片遇水蒸气就不会起水雾了。这样不仅使眼镜光亮一新,还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抵挡雾气的困扰。如果用树脂镜片就会比玻璃镜片要好得多,可以解决冬天进屋眼镜有热气的问题, 5.在眼镜片上涂上表面活性物质,如洗洁精、沐浴露等,轻轻涂在眼镜片上,再拿水冲洗干净就可以了,注意,洗的时候不要用手哦! 原理:因为肥皂类的洗衣涤剂中含有油脂成分,用其涂抹眼镜,镜片上就形成了一层膜,阻挡水蒸气与镜面接触,镜片不容易附着水蒸气,那也就不容易起雾了,甘油用来来减慢肥皂的挥发。 镜片:其散热性能高,或者选择具有一定防雾功能的镜片,防雾镜片的表面有最新型的镀膜,可以有效地减少镜片出现雾化的现象,采用这种镀膜的工艺,散雾的效果尤为明显。 7.防雾眼镜布:直接擦拭镜面,污渍去除即可。具有防雾、防霜、去污等功能。对皮肤无刺激,对镜面无腐蚀,使用方便,擦拭一次可保持1-2天不生雾。(二)树脂镜片

有机硅耐高温漆

有机硅耐高温漆产品使用说明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所

组成由改性有机硅树脂、耐热体质颜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的自干型有机硅耐高温漆 主要特性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在300℃~700℃范围内使用 ·具有常温下能自干的特点,但烘干后的漆膜性能更好。 ·具有附着力强、抗潮、耐冲击及耐大气腐蚀等良好的性 能。 一、有机硅耐高温漆 适用于锅炉、高炉、烘箱、排气管、高温管道外壁、冶金、化工、电厂、玻璃制造业等无法烘烤的大型高温设备的表面作耐高温保护之用。 二、涂料组成与包装 颜色及外观灰色、漆膜平整。 铁桶包装,净重25Kg 干膜厚度 60-100 μm 理论用量 50 g/m2 闪点27℃ 干燥时间 表干:(25℃)≤ 1h 实干:(300℃烘干)> 1h 〔注〕:此处的实干是指按GB1728《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的标准方法达到了实干的要求,被涂件可以进行搬运和安装,但其漆膜并未交联固化,漆膜须在使用时借助被涂物件处于高温状态而真正固化。同时须指出的是被涂件第一次使用时,须逐步升温和保温,直至所需的使用温度,这样使残留溶剂和交联产生的低分子化合物漫漫地逸出,以避免因突然高温使溶剂等急刷冲破漆膜而导致漆膜的鼓泡和脱落。 三、复涂间隔时间 建议涂装道数 1~2道,干漆膜厚度30~50μm,视需要而定,涂装一道(30μm)耐高温性能好;涂装两道(100μm)可提高防锈性能。耐高温漆的漆膜不宜过厚,否则在高温下易起泡剥落。 1.表面处理为了提高涂料的防腐蚀效果,涂漆前应清除基材表面的油

垢、污物、氧化皮和疏松的铁锈及非环氧类涂料的旧漆膜,锈层厚度在50μm 以下可直接涂刷。处理干净后的表面应及时涂漆,防止重新生锈。为了得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在对原有设备的维修中在涂装第一道14-1耐高温漆后,可加热至工作温度然后冷却至室温再涂装第二道。 2.底材温度底材温度须高于露点以上3℃,但不得大于60℃ 四、涂装方法 滚涂/刷涂稀释剂二甲苯 稀释量 0~10﹪(以油漆重量计)一般不要稀释 清洗剂二甲苯 五、注意事项 在施工中控制稀释剂的稀释量和充分搅拌很重要。粘度过高涂装后漆膜的流平性差,易产生桔皮或刷痕;粘度偏低,易产生流挂、失光、遮盖力差等缺点。刷涂时粘度调整至25~35s。 六、储藏期限 6个月。超过6个月经检验合格后仍可使

防腐涂层耐盐雾性试验方法及相关标准

防腐涂层耐盐雾性试验方法及相关标准2009/1/23/15:19 来源:慧聪涂料网 深圳市金硕特仪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叔孙 1.定义、目的及应用 防腐涂层的耐盐雾性是指防腐涂层对盐雾侵蚀的抵抗能力。由于沿海及近海地区的空气中富含呈弥散微小水滴状的盐雾,含盐雾空气除了相对湿度较高外,其比重也较空气大,容易沉降在各种物体上,而盐雾中的氯化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金属材料及保护涂层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作为耐腐蚀试验之一的耐盐雾试验标准方法,包括中性盐雾试验、醋酸-盐雾试验、铜加速的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以及湿(盐雾)/干燥/湿气—循环腐蚀环境试验。特别中性盐雾试验被认为是评定与海洋气氛有密切关系的材料的有关性质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它可以模拟由湿度或温度,或者由两者共同引起的某些加速作用的基本条件。可以讲耐盐雾性试验是各类防腐蚀涂料的加速性能试验中最经典、应用最广泛的检测项目,虽然对耐盐雾性试验与实际性能的相关性还是有很大的争论,但是实际应用还是非常普遍。同时耐盐雾性试验方法也是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试验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广泛应用于评价和比较底材、前处理、涂层体系或它们的组合体的耐腐蚀情况,另外在许多工业生产、采矿、地下工程、国防工程以及鉴定程序中也成为非常有用的手段。醋酸-盐雾试验和铜加速的醋酸-盐雾试验(CASS 试验)的两种方法被认为更适于钢或锌基压铸件上的装饰性镀铬、镉以及化学处理的铝上的磷化或阳极化等。而湿(盐雾)/干燥/湿气—循环腐蚀环境试验则主要用来模拟在室外侵蚀环境中发生的腐蚀过程,如海洋环境。由于与天然老化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所以一些标准的循环己成功用于汽车工业、建筑涂料和通用型防腐蚀涂料的评价中。 2.相关标准 各国都有该试验方法的标准,内容基本相同,表1列出耐盐雾性试验方法的标准和试验参数的比较。 表1耐盐雾性试验方法,标准和相关参数标准 应用提出单位试验参数 GB/T 1771-1991 中国国标(35±2)℃ ISO 7253 国际标准(35±2)℃ ISO 11997-1:2005 国际标准(35±2)℃ ASTM B117-1997 美国ASTM (35±2)℃ ASTM B287-1997 美国ASTM (35±2)℃ ASTM B368-1997 美国ASTM (35±2)℃ 3.试验设备和参数

新型防雾涂料的研究进展及其最新应用

新型防雾涂料的研究进展 孙雪娇,夏正斌,牛林,李伟 (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510640) 透明基材( 如玻璃、塑料等) 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结雾现象,造成基质的透光率、反射率降低,影响视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会发生危险。防雾方法目前主要有电热法和使用防雾涂料,前者效果好但造价高,且应用局限性大,而防雾涂料因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低、成本低而更具有生产实用价值。防雾涂料是一种功能型涂料,用以减缓或防止雾化现象的产生。防雾涂料有疏水型和亲水型2 种[1 -2],目前人们对亲水型防雾涂料的研究比较多。通过疏水/亲水性能的提高还可以获得其他特殊功能,如耐腐蚀性能提高,还可使其具有自清洁功能[3],这不仅能大大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能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对于防雾涂料及其制备工艺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却鲜有推广应用,原因主要在于防雾涂料的一些关键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如防雾性能不理想、防雾膜强度低和耐久性差等[4 -5]。如果能用现代涂料技术解决防雾涂料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防雾机理与方法 空气中总是有相当量的水蒸汽存在,一旦具有一定分压的水蒸汽冷却到其露点时,水蒸汽便达到饱和并冷凝析出小水珠,小水珠粘附在透明基材表面就会出现雾化现象( 结雾) 。这是由于小水珠的曲率半径不同,对光产生的漫反射不同。在不透明基材表面看不到明显的雾化现象,但可以看到露珠般的大水珠,称为结露。从雾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来看,其雾化产生的条件可以简单地分为2 个方面: ①水汽和温差的存在。只有当基材表面的温度低于一定湿度的水汽的露点时,空气中的水汽才能冷凝成水滴; ②基材表面的润湿性质。从力学角度分析,雾化产生与否,取决于气液固三相之间的表面张力。通过分析固液间的接触角可以判断基材表面的润湿性质。 为了防止基材表面的结雾,通常有两类方法: ①消除水汽或温差。消除空气中的水汽比较困难,但通过升温可以使基材的表面温度始终高于水汽的露点,方法有电源加热、红外线辐射,这些方法造价昂贵且消耗能源; ②改变基材表面的润湿性。一是使基材表面亲水,降低基材表面对水的接触角,使凝聚在表面上的小水滴不形成微小的水珠,而是在表面铺展开形成薄膜,减少光线的漫射,从而保证了材料的透明度; 二是在材料表面涂布一层疏水性物质,改善材料表面的湿润状态,使接触角增大,水汽冷凝生成的小水珠不能吸附在基材上,而是形成水滴,水滴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落,来达到防雾的目的。 2 新型防雾涂料的研究进展 2. 1 水性防雾涂料 随着人们对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涂料工业正朝着环保型、节约型和功能型方向发展,水性涂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目前防雾涂料多是溶剂型体系,水性涂料技术在防雾涂料中的应用还比较少,但以水为主要溶剂的水性防雾涂料仍然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水性防雾涂料的成膜物有聚丙烯酸酯、聚氨酯、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等。作为成膜物的树脂很少是单一聚合物,大都是共聚或共混的产物。胡静等[6]开发出环保型长效亲水性丙烯酸共聚合树脂亲水防雾材料,并通过亲水性丙烯酸共聚合防雾树脂在合成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变化对产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产物的外观、水溶性及涂膜的亲水防雾性能和附着力为衡

盐雾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盐雾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1.总则 1.1目的规范金属结构件的中性盐雾试验NSS 1.2适用该规范适用本公司所有金属结构件、紧固件、电器件等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1.3职责质量部主管负责测试报告的编制和测试结果的判定IQC负责产品的测试。 1.4实施文控受控发行之日正式实施。 2.引用标准 2.1 GB/T242 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 2.2 GB/T 6461-2002金属基本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式样和试件的评 级 3.试验设备本试验所需设备为喷雾嘴、盐水桶、试验片支援架、喷雾液收集容器、盐水补 给桶、压力桶、压缩空气之供给设备与排气设备等所构成,并依照如下条件试验。3.1 喷雾嘴不可直接将试验液喷向试样, 喷雾室顶部聚集的溶液不得滴落在试样上 3.2 试样滴落的试验液体不可再用于试验 3.3 压缩空气不可有油脂及灰尘, 须有空气清凈器 1.00.1kgf/cm2 预热以增加压缩空气的温度与湿度 压缩空气(Kpa) 84 98 111 126 压力(Kgf/cm2) 0.86 1.00 1.14 1.29 所需预热温度46 47 48 49 3.5 喷雾水平采取面积为80cm2, 直径约为10cm, 置于试样附近 3.6 喷雾液量以整个小时计算, 在采集容器上, 应每小时平均可收集1.6ml盐水溶液。喷 雾液至少应连续收集8小时, 以其平均值表示喷雾量 3.7 试验中盐水桶其氯化钠溶液浓度应维持40~60g/l。 4.试验条件 4.1试验溶液试验溶液采用氯化钠和蒸馏水(5 ±0.1%)(质量百分比) 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4.2溶液PH值雾化前的盐溶液PH值在6.5-7.235±2℃ 4.3实验室内温度(指箱体内的温度) 35±2℃ 4.4饱和压力桶内温度47±1℃ 4.5饱和桶压力1Kgf 4.6喷雾量在工作空间任意位置80cm2的漏斗收集连续雾化8h的盐雾沉降 量 1.6mL的溶液 4.7连续雾化时间 NO. 材质表面处理方式连续雾化时间 1 铜镀镍12h 镀锡8h 先镀镍再镀锡24h 镀金24h 2 SPCC(冷轧钢板) 镀镍12h 镀锡8h 镀白锌24h 镀蓝白锌24h 镀彩锌24h

防盐雾施工方案

防盐雾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项目 2017年10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腐蚀原理 (1) 3.防盐雾腐蚀措施 (2) 3.1建筑及装饰材料、构件 (2) 3.2结构材料和构件 (2) 3.3 给排水设备 (3) 3.4电气设备 (3) 3.5 空调通风设备 (4) 3.6防腐涂料 (4)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工程XX主要功能空间有:1个1000人主会议厅及休息室、4个200人主题会议室、14个双边会议室(其中三个作为咖啡简餐厅使用)、宴会厅、VIP宴会厅、4个新闻发布厅,配套办公室、入口大厅、环廊和设备机房等。 建筑平面为方形,主会议厅居中布置,不同功能区通过“环廊”联系,东、西面设主入口门厅和贵宾门厅,主要功能布置在南北两个长边,设次入口作为后勤和工作人员入口。 2.2腐蚀原理 腐蚀是材料或其性能在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大多数的腐蚀发生在大气环境中,大气中含有氧气、湿度、温度变化和污染物等腐蚀成份和腐蚀因素,盐雾腐蚀就是一种常见和最有破坏性的大气腐蚀。 金属腐蚀是一种自发氧化的过程。盐雾环境下,由于盐雾液体作为电解液存在,增加了金属内部构成为电池的机会,加速了电化学腐蚀过程,使金属或涂层腐蚀生锈、起泡,从而产生构件、紧固件腐蚀破坏,机械部件、组件的活动部位卡死、失灵,印刷线路板开路或短路等破坏,使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受到严重的威胁。

3.防盐雾腐蚀措施 3.1建筑及装饰材料、构件 3.1.1门窗: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外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门窗,窗框采用灰蓝色氟碳漆喷涂,玻璃与框的连接采用优质硅酮密封胶。门窗表面如有胶状物、砂浆等外物时,应使用棉丝粘专用溶剂等及时擦拭干净。如发现局部划伤,及时用相同材料油漆进行修补。 3.1.2金属材料: 3.1.2.1金属构件尽量选用不锈钢、防腐铝板、镀锌件、铜件等耐盐雾腐蚀材料,并严格做好防腐涂装工艺; 3.1.2.2装饰基层固定受力构件使用镀锌钢型材; 3.1.2.3不同金属材料接触处加设塑料或橡胶垫片;构件表面做好排水和封胶处理; 3.1.2.4金属材料等在交工前严禁揭开面上的塑料保护膜,避免污染。同时防止保护膜、不锈钢钢管被破坏后引起材料腐蚀。各种铁件间焊接后,要对焊缝等相关构件进行防腐处理。刷涂防锈漆两遍。明装钢管先刷防锈漆两道,再按设计要求刷调和漆。 3.1.3木质构件 与混凝土、砖、土壤接触的预埋木构件,先作防腐处理后满刷沥青二道,凡靠墙木构件,木门樘等材料均事先涂刷防腐剂或氟化钠两道。 3.1.4室外构件、涂料采用适应冈比亚高温、高湿、淋雨、强日照和紫外线气候特点的材料。 3.2结构材料和构件 3.2.1加大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控制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限定混凝土水

国家标准GBT中型盐雾试验标准NSS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1 试验目的 本标准用于考核材料及其防护层的抗盐雾腐蚀能力,以及相似防护层的工艺质量比较,也可用 来考核某些产品抗盐雾腐蚀能力。 本标准不作为通用的腐蚀试验方法。 2 试验设备 2.1 用于制造试验设备的材料必须是抗盐雾腐蚀的和不影响试验结果的。 2.2 试验设备中的条件应该保持在本标准第3章规定的限度之内。 2.3 盐雾不得直接喷射到试验样品上。 2.4 试验设备内部的顶和壁等部位所聚集的水珠不得滴落在试验样品上。 2.5 试验设备内外气压必须平衡。 3 试验条件

3.1 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以上)和蒸馏水配置,其浓度为5±0.1%(重量)。物化后的收集液,除 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3.2 雾化前的盐溶液的PH值在6.5~7.2(35℃)之间。配置盐溶液时,允许采用化学纯以上的稀盐酸或 氢氧化钠水溶液来调整PH值,但浓度仍须符合地3.1条的规定。 3.4 用面积为80cm2的漏斗收集连续雾化16h的盐雾沉降量,有效空间内任一位置的沉降率为: 1.0~ 2.0ml?/?h.80cm2。 3.5 本标准采用连续雾化,推荐的标准试验时间为16、24、48、96、168、336、672h。 3.6 雾化时必须防止油污、尘埃等杂质和喷射空气的温、湿度影响有效空间的试验条件。 4 试验程序 4.1 初始检测 试验前,试验样品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以及按有关标准进行其它项目的性能测定。试件样品表 面必须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的防护层和其它弊病。 4.2 条件试验

试验样品不得相互接触,它们的间隔距离应是不影响盐雾能自由降落在试件样品上,以及一个 试验样品上的盐溶液不得滴落在其它试验样品上。 试验样品放置位置由有关标准确定,一般按产品和材料使用状态放置(包括外罩等);平板试验 样品需使受试面与垂直方向成30°角。 试验样品放置后按第3章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条件试验,试验持续时间按有关标准规定从第3.5 条的规定中选取。 4.3 恢复 试验结束后,用流动水轻轻洗掉试验样品表面盐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洗涤水温不得超 过35℃,然后在标准的恢复大气条件下恢复1~2h,或按有关标准规定的其它恢复条件和时间。 4.4 最后检测 恢复后的试验样品应及时检查记录,检查项目、试验结果评定和合格要求均由有关标准规定。

CR-39树脂眼镜片的防雾涂料

CR-39树脂镜片的防雾涂料 首先、用在CR-39树脂镜片和其他任何材质上的防雾涂料,都必须拥有很好的附着力,附着力不好,也就失去了应用价值。 测试CR-39树脂镜片防雾涂料附着力的方法有两个,二者缺一不可。 第一个方法是常规方法即百格测试法,只要达到国家标准就是合格产品,比如达到0级-1级。 CR-39防雾眼镜片的出口企业也有采用ISO国际认证标准,附着力达到5B-4B即可。 第二个方法是泡水测试法,这是防雾涂料独有的测试方法,是从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效方法,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检验指标!具体方法是:在眼镜片的防雾涂层表面用金属锐物划一条深的划痕,然后放入自来水中浸泡10分钟以上,取出,马上用手指甲与上述划痕垂直抠、划,如果手指甲抠不掉防雾涂层(即该处防雾涂层彻底和眼镜片基材脱离,而不是刮掉薄薄一层粉末状物),即判定为该眼镜片的防雾涂层附着力合格。如果离开水1-3分钟以后,手指甲才抠不掉,就要判定为不合格。 这是因为现有的防雾涂料都是亲水性的,而“亲水”的特性会对——附着力——产生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泡水后马上用手指甲抠防雾涂层,能够抠得掉,晾1-3分钟就抠不掉,即判定为附着力不合格,这就是由防雾涂料的“亲水”的特性决定的:因为亲水性防雾涂层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水合,防雾涂层会不断地进行干燥和再润湿的循环,在这样的循环中亲水性防雾涂层也会随之收缩(干燥)和膨胀(湿润),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附着力下降,顾客在佩戴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局部发白甚至防雾涂层脱落的现象,从而产生售后矛盾。 如果是出口眼镜片,在长时间的海运过程完成后,更有可能出现镜片局部发白、脱落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摩托车防雾镜片的出口中屡见不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类现象的存在和产生,归根结底就是防雾涂料的附着力不好造成的。所以,用泡水测试法来测试防雾涂料的附着力,很有现实意义。无论是防雾的CR-39树脂镜片,还是其他的防雾产品,概莫能外! 其次,CR-39树脂眼镜片的防雾涂层必须要有比较好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这样才能满足眼镜的日常佩戴和保养需要。 一般而言,亲水性的防雾涂层防雾效果越好,表面硬度就会越低;反之,表面硬度越高,防雾效果反而会降低。所以防雾效果和表面硬度的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单就CR-39树脂镜片防雾涂层的表面硬度而言,能够达到以下状态,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一、手指甲用力划,划出的划印可以擦掉,没有划痕,表面硬度好; 二、用复印纸球或者报纸球擦拭防雾镜片表面,不出划痕,表面硬度好; 三、用0000号钢丝绒施加100克力摩擦防雾涂层表面,不出划痕,表面硬度好。当然,施加的力越大, 代表该防雾涂层越硬,耐磨性越好。 最后,做为防雾的CR-39树脂镜片,肯定要有比较好的防雾效果,才能名副其实。判定CR-39树脂镜片防雾效果的适用方法也有两个: 第一个方法:将眼镜片放入自来水中浸泡5-10分钟(20-25°C),取出,擦干后晾3-5分钟,测试防雾效果:将眼镜片置放在50-60°C热水的上方熏汽,如果瞬间不起雾,即为判定为合格。 这个检验步骤很重要,通过的检验可以代表佩戴眼镜时遇到温度变化时,马上可以拥有防雾功能。 第二个方法:将眼镜片放入自来水中连续浸泡1小时或以上,取出,擦干后风干3-5分钟,测试防雾效果:用吹气的方法或者将眼镜片置放在50-60°C热水容器的上方熏汽,测试防雾效果,不起雾,即为合格,说明防雾功能基本可以满足眼镜片的防雾需求。当然,能够连续泡水的时间越长越好。

有机硅耐高温漆资料

有机硅耐高温漆,又称耐高温油漆,高温漆,耐热漆,分有机硅和无机硅耐高温漆系列.耐高温漆,顾名思义,就是能经受高温氧化和其它介质腐蚀的油漆。涂料行业的高温一般在100℃-800℃之间,要求油漆在上述环境中能够达到稳定的物理性能(不脱落,不起泡,不开裂,不粉化,无锈蚀,允许有轻微变色)。 用途: 广泛应用于高炉、热风炉内外壁、烟囱、烟道、烘道、排气管、高温热气管道、加热炉、热交换器以及其它非金属和金属表面高温防腐保护。 性能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漆膜外观黑色无光、漆膜平整 GB/T1729 粘度(涂—4杯)S 20-35 GB/T1723 干燥时间表干25℃,h ≤ 0.5 GB/T1728 半硬25℃,h ≤ 24 烘干200℃,h ≤ 0.5 冲击强度cm 50 GB/T1732 柔韧性mm ≤ 1 GB/T1731 附着力级≤ 2 GB/T1720 光泽半光或无光 耐热性(800℃,24h)涂膜完整,允许轻微变色 GB/T1735 施工工艺:

(1)前处理:基材表面必须采用喷砂外理,达Sa2.5级; (2)用稀释剂擦洗工件表面; (3)用专用配套稀释剂调节涂料粘度,稀释剂采用专用稀释剂,用量大致为:无气喷涂——约5%(以涂料重量计);空气喷涂——约15-20%(以涂料重量计);刷涂——约10-15%(以涂料重量计); (4)施工方法:无气喷涂、空气喷涂或刷涂。注意:施工时底材温度必须高于露点以上3℃,但不得高于60℃; (5)涂料固化:施涂完毕,常温自然固化后投入使用或室温干燥0.5-1.0小时,然后置于180-200℃烘箱中烘烤0. 5小时,取出降温待用。 其它施工参数密度——约1.08g/cm3; 干膜厚度(一道)25um;湿膜厚度56 um; 闪点-27℃; 涂覆用量--120 g/m2; 涂装间隔时间:8-24小时/25℃以下,4-8小时/25℃以上。 涂料贮存期:6个月。超过此期限,经检验合格仍可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