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课后题答案

城市地理学课后题答案

【篇一: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2008】

ss=txt>(2008年1月16日)

姓名学号分数

《中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第六条:“考试作弊不授

予学士学位。”

一、名词解释(任选4个,每题5分,共20分)

1、新城市主义

2、城镇体系 3.、邻里

4.基本经济活动

5.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

二、简答题(任选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2、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异同;

3、美国郊区化的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

1、结合案例,说明分析cbd的演变过程与发展机制;

2、论述西方国家内城衰退的原因与市区重建的措施,并说明中国城市是否会出现内城衰退并解释原因?

2005级《城市地理学》试题(a卷)

(2008年1月16日)

答案

分,共20分)

1、新城市主义

针对北美传统的城市蔓延所出现的问题:低密度的居住郊区化、超宽的道路、建筑红线和大型的地块、依赖小汽车的交通、社会的单一、经济的隔离、非持续的环境等,新城市主义提出

在城市区域层面上应发展大运量的公共交通,通过交通节点来组织社区,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控制城市蔓延;在居住区层面上应以密度合理的邻里社区作为基本单元,在社区内部综合各种服务功能,构建适合步行的空间尺度,形成生活氛围浓厚的邻里关系;应该完善街道、公共空间和私人场所的设计,创造富于特色的城市景观效果。

2、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

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3.、邻里

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个人交往

的大部分内容在邻里内进行,这种交往只需要步行即可完成,比需

要交通工具才能完成的交往要频繁得多,其形式以面对面接触为主。

4.基本经济活动

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

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展的主要动力。

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

到城市以外销售;

向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求学

或接受医疗等。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

展而发展,它被称

为非基本活动部分。

5.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

二、简答题(任选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①正统的城市化类型,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

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②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

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

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假城市化(pseudo—

urbanisation),如非洲一些国家。

–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地域集中和

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

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化(hyper urbanization,或 over —urbanization)。③

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

域集

中。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乡村城镇化(rural urbanization):

2、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异同;

联系:

–①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

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

发展方向。

–②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

–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

–①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

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

–②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而

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

–③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城市性

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

能不正确。

3、美国郊区化的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郊区化的实质就是城市的“离心力”超过“向心力”,推动城市人口及

职能由市区向郊区扩散转移的过程。

①政治因素:战后大量复员军人返乡导致的人口剧增是郊区化的客

观前提。②土地因素:市中心区房租地价的迅速上涨是引起郊区化

的直接原因之一。③社会因素:中产阶级的郊迁带动整个社会的郊

区化发展。

④经济因素: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高速增长是郊区化发生的根本原因。⑤交通因素:交通工具的机动化为郊区化的兴起创造必要条件。

⑥政策因素:政府对郊区建设的干预政策是郊区化的重要保证。

⑦科技因素:新的通讯技术引发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进一步促进郊区化发展。

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

1、结合案例,说明分析cbd的演变过程与发展机制;

①空间调整

同化作用圈层。cbd可以在某些方向向前推进,即同化作用圈层。典型的同化圈层位于城市中、上层居民住宅区附近,以新颖别致的商店、汽车展销厅、办公机构总部及新饭店的集中发展为特征。

退化作用圈层:cbd在其它方向则衰退,即退化作用圈层。退化圈层常邻近工业和批发业,与铁路及下层居民住宅区靠近,且以当铺、廉价服装店、廉价餐馆及汽车站密集为特征。这一理论比较切合实际。② cbd增长方式

第一种“周边增长(peripheral accretion)”:是在人口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的增长方式。通过新增加功能圈层或已有圈层向外围的发展来实现。第二种是“爆发增长(burst)”方式,即在城市快速增长时期,cbd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这种扩张主要发生在同化圈层,其功能变化的典型过程为:从金融区开始向服装业区扩展,再向旅馆业区扩展,如此循环以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第三种是“分化(separation)”方式。若城市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话,在此情况下,每一主要功能将向市中心拥有其运作优势的特定区位发展,零售业可能随着市场的扩展而变化,而商业和公共管理机构及批发业留在原区位,从而造成不同功能圈层的更大的空间分化。

发展机制

三大内部推动力

1、聚集力

? (1)工业化、城市化是形成cbd的原动力。

? (2)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cbd的发展。

? (3)服务业的汇集吸引了大量的跨国企业总部。

【篇二:《城市地理学》思考题】

1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 城市的概念。

3 如何划分城市地域?

4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是什么?

5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6 不同类型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名词解释

( 1 )城市化

( 2 )逆城市化

( 3 )假性城市化

( 4 )过量城市化

( 5 )隐性城市化

( 6 )再城市化

( 7 )景观型城市化

( 8 )外延型城市化

( 9 )飞地型城市化

( 10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简述题

为什么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最基本动力?简述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的关系。

简述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简述外围市区城市化的过程与机制。

简述郊区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简述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简述中国现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综合论述题

如何测度城市化的水平?

综合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与发展方向。名词解释

( 1 )城市体系

( 2 )城市职能

( 3 )城市性质

( 4 )乘数效应

( 5 )互补性

( 6 )等级扩散

( 7 )传染扩散

( 8 )中心地

( 9 )城镇密度

( 10 )基本经济活动

理论解释题

首位分布

位序——规模分布

中心地理论

生长极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

用数学工式描述下列概念或理论

位序——规模法则

引力模式

市场裂点

简述题

简述城市经济(非经济)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

如何理解城市的规模分布?

简述中心地理论的原理。

城市间、城市与区域间是如何进行相互作用的?综合分析题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如何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

综合应用题

以熟悉的地区为例,对区域城镇体系进行规划。名词解释

城市地域

城市地域结构

cbd

社区

社会区

邻里

简述题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形成和分化的原因。

城市社会空间形成的原因。

综合论述题

比较中国与西方社会城市社会区的差异及原因。思考题

城市问题的表现是什么?

分析城市问题形成的原因。

1 区域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2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小城镇发展的关系分析。

3 如何强化土地管理,加强小城镇建设?

4 如何有效地发展乡镇企业,并实现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

5 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机制与问题分析。

6 如何解决农民进城的问题?

7 区域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思路。

8 如何加强城镇的经济实力?

9 “都市里的村庄”现象

10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1 内陆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殊格局

12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13 如何进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14 对欠发达地区,如何协调城乡关系

【篇三: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2010】

ss=txt>(2008年1月16日)

一、名词解释(任选4个,每题5分,共20分)

1、新城市主义

2、城镇体系 3.、邻里

4.基本经济活动

5.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

二、简答题(任选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2、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异同;

3、美国郊区化的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

1、结合案例,说明分析cbd的演变过程与发展机制;

2、论述西方国家内城衰退的原因与市区重建的措施,并说明中国城市是否会出现内城衰退并解释原因?

2005级《城市地理学》试题(a卷)

(2008年1月16日)

答案

一、名词解释(任选4个,每题5分,共20分)

1、新城市主义

针对北美传统的城市蔓延所出现的问题:低密度的居住郊区化、超宽的道路、建筑红线和大型的地块、依赖小汽车的交通、社会的单一、经济的隔离、非持续的环境等,新城市主义提出

在城市区域层面上应发展大运量的公共交通,通过交通节点来组织

社区,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控制城市蔓延;在居住区层面上

应以密度合理的邻里社区作为基本单元,在社区内部综合各种服务

功能,构建适合步行的空间尺度,形成生活氛围浓厚的邻里关系;

应该完善街道、公共空间和私人场所的设计,创造富于特色的城市

景观效果。

2、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

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3.、邻里

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个人交往

的大部分内容在邻里内进行,这种交往只需要步行即可完成,比需

要交通工具才能完成的交往要频繁得多,其形式以面对面接触为主。

4.基本经济活动

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

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展的主要动力。

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

到城市以外销售;

向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求学

或接受医疗等。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

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

5.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

二、简答题(任选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①正统的城市化类型,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

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它们之间协调发展。②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

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

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之为

假城市化(pseudo—urbanisation),如非洲一些国家。

–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地域集中和

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

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

过度城市化(hyper

urbanization,或 over—urbanization)。③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

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这又可以分

为两种情

况:

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乡村城镇化(rural urbanization):

2、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异同;

联系:

–①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区别:

–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①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

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

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

–②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而

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

要、最本质的职能;

–③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城市性

质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

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3、美国郊区化的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郊区化的实质就是城市的“离心力”超过“向心力”,推动城市人口及

职能由市区向郊区扩散转移的过程。

①政治因素:战后大量复员军人返乡导致的人口剧增是郊区化的客

观前提。

②土地因素:市中心区房租地价的迅速上涨是引起郊区化的直接原

因之一。

③社会因素:中产阶级的郊迁带动整个社会的郊区化发展。

④经济因素: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高速增长是郊区化发生的根本原因。

⑤交通因素:交通工具的机动化为郊区化的兴起创造必要条件。

⑥政策因素:政府对郊区建设的干预政策是郊区化的重要保证。

⑦科技因素:新的通讯技术引发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进一步促进郊区化发展。

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

1、结合案例,说明分析cbd的演变过程与发展机制;

①空间调整

同化作用圈层。cbd可以在某些方向向前推进,即同化作用圈层。典型的同化圈层位于城市中、上层居民住宅区附近,以新颖别致的商店、汽车展销厅、办公机构总部及新饭店的集中发展为特征。

②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退化作用圈层:cbd在其它方向则衰退,即退化作用圈层。退化圈层常邻近工业和批发业,与铁路及下层居民住宅区靠近,且以当铺、廉价服装店、廉价餐馆及汽车站密集为特征。这一理论比较切合实际。

② cbd增长方式

第一种“周边增长(peripheral accretion)”:是在人口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的增长方式。通过新增加功能圈层或已有圈层向外围的发展来实现。

第二种是“爆发增长(burst)”方式,即在城市快速增长时期,cbd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这种扩张主要发生在同化圈层,其功能变化的典型过程为:从金融区开始向服装业区扩展,再向旅馆业区扩展,如此循环以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第三种是“分化(separation)”方式。若城市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话,在此情况下,每一主要功能将向市中心拥有其运作优势的特定区位发展,零售业可能随着市场的扩展而变化,而商业和公共管理机构及批发业留在原区位,从而造成不同功能圈层的更大的空间分化。

发展机制

三大内部推动力

1、聚集力

? (1)工业化、城市化是形成cbd的原动力。

? (2)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cbd的发展。

? (3)服务业的汇集吸引了大量的跨国企业总部。

? (4)信息时代交通通讯业的发展使cbd成为可能。(5)高地价对土地用途转换的推动

力。

2、 2、排斥力。

? 随着cbd的发展,功能内涵及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扩展空间,而原有cbd由于地价

飞涨,交通拥挤、缺少人情味、基础设施落后、以及环境质量的低劣等原因,已不能满足cbd功能发展的要求,成为阻碍cbd发展的排斥力,导致了cbd的分散化。

3、 3、吸引力。

? 主要是指郊区吸引力。郊区廉价的土地资源、优美的环境,吸引了人口的外迁,部分中

心商业职能随之外迁到郊区,另一方面,小汽车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城市职能外迁成为可能。部分城市cbd的商务活动向郊区转移,cbd呈现分散化、多中心化的现象,城市中心区成了主要为外地游客服务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