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精选报告.doc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精选报告.doc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精选报告.doc

湖南中天土木工程检测中心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委托单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施工部位环境条件温度:° C 湿度: % 样品名称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质量标准GB8076-2008

样品描述淡黄色粘稠液体仪器名称电位测定仪、电极、搅拌器

代表数量6t 试验方法电位滴定法

样品批号样品来源

生产厂家试验日期

序号试验项目规定值试验结果

1氯离子含量X Cl(%)

结论 : 经检测,所测指标符合《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2008 标准及《 xxx 工程混凝土外加剂的质

量标准》的要求。

备注:

批准: 审核 试验: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湖南中天土木工程检测中心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记录表

委托单位

委托单号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施工部位

环境条件

温度:

° C 湿度: %

样品名称 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 试验依据

GB8077-2012

样品描述 淡黄色粘稠液体

仪器名称 电位测定仪、电极、搅拌器

代表数量

6t

试验日期

外加剂类型

GOR 型高性能减水剂

试验次数

1

2

外加剂试样质量

m ( g )

硝酸银溶液当量浓度

c ( mol/L )

加 1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空白硝酸银溶液体积 V 01( mL ) 液

加 2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 V 02( mL )

加 1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 V 1( mL )加 2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 V 2( mL ) 氯离子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

积 :V=[( V 1- V 01) +( V 2- V 02)] /2

氯离子含量: X Cl =[( c ·V ×) / m ]

×

加外 加剂 试验

氯离子含量平均值X Cl(%)

备注:

试验:校核:试验日期:年月日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docx

湖南中天土木工程检测中心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委托单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施工部位环境条件温度:°C 湿度: % 样品名称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质量标准GB8076-2008 样品描述淡黄色粘稠液体仪器名称电位测定仪、电极、搅拌器代表数量6t 试验方法电位滴定法 样品批号样品来源 生产厂家试验日期 序号试验项目规定值试验结果 1 氯离子含量X Cl(%)0.1 0.08 结论:经检测,所测指标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标准及《xxx工程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标准》的要求。 备注: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批准: 审核 试验: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湖南中天土木工程检测中心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记录表 委托单位 委托单号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施工部位 环境条件 温度: °C 湿度: % 样品名称 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 试验依据 GB8077-2012 样品描述 淡黄色粘稠液体 仪器名称 电位测定仪、电极、搅拌器 代表数量 6t 试验日期 外加剂类型 GOR 型高性能减水剂 试验次数 1 2 外加剂试样质量m (g ) 2.1280 2.2260 硝酸银溶液当量浓度c (mol/L ) 0.10 0.10 空白液 加1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01(mL ) 10.48 10.43 加2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02(mL ) 20.37 20.43 加外 加剂 试验 加1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1(mL ) 13.33 13.34 加2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2(mL ) 18.35 18.53 氯离子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V=[(V 1-V 01)+(V 2-V 02)]/2 0.42 0.51 氯离子含量:X Cl =[(c ·V ×35.45) / m ]×0.1 0.07 0.08 氯离子含量平均值X Cl (%) 0.08 备注:

铵离子的检验

铵离子的检验 实验演示 取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在试管中,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再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加热时有氨气放出。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Cl +NaOH NaCl +NH3↑+H2O 实验考点 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经典考题

1、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 A、①⑤ B、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 试题难度:易 2、有NH4Cl、(NH4)2SO4和K2SO4三种无色溶液,选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试剂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难度:中 3、有一瓶白色固体,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消失,放出水蒸气和其他两种气体,试管内除管口有少量水珠外,没有任何残留

物。取0.350g这种固体跟过量的碱液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这些气体正好能和30.0mL 0.100mol/L H2SO4完全反应;另取0.350g该固体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400g白色沉淀。 (1)计算0.350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的量。 (2)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确定白色固体是什么?写出判断依据。 试题难度:难 1 答案:B 解析:铵离子通过氨气来检验,氨气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所以不能用蓝色的石蕊试纸,稀硫酸和铵盐不反应,蒸馏水可以用来湿润试纸,必要时可以用来配制溶液等。 2 答案:氢氧化钡 2NH4Cl+Ba(OH)2=BaCl2+2NH3↑+2H2O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大纲(本)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 临床生化与免疫病原检验教研室编写时间:2008年6月20日 教务处印制 2008年6月20日

一、实验课程简介

二、实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实验项目名称:生化检验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目的] 1. 掌握吸量管、加样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 掌握实验报告的内容及书写格式; 3. 熟悉混匀技术、标准曲线的绘制,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守则。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学会生化检测的简单操作; 2. 学习标准曲线制作及其意义。 [实验内容提要] 1. 吸量管及加样器的使用; 2.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 混匀技术; 4.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类型] 验证性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 1.试剂 3%的CuSO4溶液、蒸馏水 2.器材 721/723分光光度计、吸量管、加样器 (二)、实验项目名称:血清蛋白测定 [实验目的] 1. 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基本原理及操作; 2. 熟悉血清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注意事项; 3.了解测定血清蛋白特点。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学会血清蛋白测定的手工操作; 2. 树立准确检测的概念。 [实验内容提要] 1.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 2.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 [实验类型] 验证性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 1.试剂 70g/L蛋白标准液、双缩脲试剂、溴甲酚绿试剂、40g/L清蛋白标准液2.器材 721/723分光光度计、吸量管、加样器、水浴箱 (三)、实验项目名称: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实验目的]

外加剂试验方法

一、定义 1 1 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见GB 8075-87《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命名与定义》。 1 2 基准水泥 符合本标准附录A“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用基准水泥技术条件”要求的、专门用于检验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水泥。 1 3 基准混凝土 按照本标准试验条件规定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 二、技术要求 2 1 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 掺外加剂砼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表示。 外加剂种类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 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 ≥8 ≥5 ≥12 ≥10 ≥8 ≥5 泌水率比,% ≤95 ≤100 ≤100 ≤100 ≤95 ≤100 含气量,% ≤3.0 ≤4.0 ≤3.0 ≤4.0 ≤3.0 ≤4.0 -60~-60~-60~-60~-60~-60~ 凝结时间之差初凝+90 +120 +90 +120 +90 +120 min 终凝-60~-60~-60~-60~-60~-60~ +90 +120 +90 +120 +90 +120

1D - - ≥140 ≥130 ≥140 ≥130 3D ≥115 ≥110 ≥130 ≥125 ≥135 ≥120 抗压强度比,% 7D ≥115 ≥110 ≥125 ≥120 ≥120 ≥115 28D ≥110 ≥105 ≥120 ≥115 ≥110 ≥105 90D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收缩率比,% 90D ≤120 ≤120 ≤120 相对耐久性指标,% 钢筋锈蚀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危害 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 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 ≥8 ≥5 ≥10 ≥10 - - - - ≥6 ≥6 ≤95 ≤100 ≤70 ≤80 ≤100 ≤100 ≤100 ≤110 ≤70 ≤80 ≤3.0 ≤4.0 3.5~5.5 3.5~5.5 - - - - 3.5~5.5 3.5~5.5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210 +210 +90 +120 +90 +120 +210 +210 +60 +60 ≤+210 ≤+210 -60~ -60~ -60~ -120~ ≤+210 ≤+210 +60~ -60~ +90 +120 +90 +120 +60 +60 - - - - ≥140 ≥125 - - - - ≥110 ≥100 ≥115 ≥110 ≥130 ≥120 ≥100 ≥90 ≥95 ≥80 ≥110 ≥110 ≥110 ≥110 ≥115 ≥110 ≥100 ≥90 ≥95 ≥80 ≥110 ≥105 ≥110 ≥110 ≥100 ≥100 ≥100 ≥90 ≥90 ≥80

实验8,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四川农业大学 题目: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摘要: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可用银量法测定。银量法按指示剂不同可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本文采用银量法中的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以K2CrO4为指示剂,用NaCl基准物质溶液标定AgNO3标准溶液。再用AgNO3标准溶液在PH为6.5~10.5的条件下滴定粗盐样品。通过计算得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0.02390mol·L-1,RSD为0.40%;粗盐中氯的含量为57.64%,RSD为0.09%。此方法方便高效适用于水溶液中氯的测定。 关键词:银量法、莫尔法、氯化物、含量 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e content in the chloride Abstract:The chlorine content of some soluble chloride can be determined by argentometry. Argentometry according to the indicator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Mohr Method ,Voihard and Fajans.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chlorine in chloride was determined by Mohr menthod. Using K2CrO4 as an indicator, AgNO3 standard solution is calibrated by NaCl standard substance solution. Then, at PH 6.5~10.5 use AgNO3 standard solution titrate coarse salt.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AgNO3 standard solution is 0.02390mol·L-1,RSD is 0.40%;the chlorine content of coarse salt is 57.64%,RSD is 0.09% . Keywords:argentometry, Mohr Method,chlorine,content 1.引言 在化工产品中,Cl-1离子是一种活性很大,并且非常常见。由于其活性大,因而在工艺过程中很难清除,影响产品质量。所以,加强对产品中的Cl-1离子的测定与控制,对工艺过程、生产控制和产品的成品检验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测定Cl-1离子含量的方法有很多。银量法是测定氯离子比较成熟的方法,此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又不污染环境。银量法按指示剂的不同可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王升文[1]用EDTA滴定法精确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该方法准确、终点现象明显。陈红梅等[2]利用比浊光度法对含氯有机物中的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和灵敏度,精密度高,尤其对于测定微量氯离子可得较好的结果。汪益平[3]对银量法的用法进行了拓展,分别以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对有机物中的氯含量进行测定。 本实验选择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莫尔法操作最为简单,尽管干扰较多,但测定一般水样中的氯离子时多数选用仍选用莫尔法。

饲料中氯离子的测定—百度文库篇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方法的讨论 中文摘要: 在食品化工检验工作中,公式的合理性至关重要。本文按照《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GB/T 6439—2007/ISO 6495:1999)进行公式讨论和实际试验,修改了结果公式的表述,使得表述更合逻辑,更易理解。 关键词: 沉淀滴定法;理论分析; 实际试验; 公式的表述 本人在饲料检测过程中按照《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GB/T 6439—2007/ISO 6495:1999)的方法检验其水溶性氯化物的含量。对该方法的结果表述有异议,因此对公式进行讨论和实际试验,修改了结果公式的表述,使得表述更合逻辑,更易理解。 1 试验部分 1.1 原理 根据《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GB/T 6439—2007/ISO 6495:1999),试样中的氯离子溶解于水溶液中,如果试样含有有机物质,需将溶液澄清,然后用硝酸稍加酸化,并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使氯化物生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溶液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 1.2 含有机物试样试液的制备。 称取5g试样,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 加入1g活性炭,加入400mL 20℃的水和5mL CarrezⅠ溶液(106g/L的亚铁氰化钾溶液),搅拌,然后加入5mL CarrezⅡ溶液(219g/L 的乙酸鋅溶液)混合,在振荡器中摇30min,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滤液供滴定用。 1.3 滴定 1.3.1 用移液管移取50mL滤液至三角瓶中,加5mL硝酸,2mL硫酸铁铵[NH4Fe(SO4)2] 饱和溶液,并从加满硫氰酸铵(NH4SCN)标准滴定溶液至0刻度的滴定管中滴加2滴硫氰酸铵。

C30S6混凝土总氯离子含量计算式

C30 S6混凝土总氯离子含量计算式 一、混凝土原材料氯离子含量: 1、水泥: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P.O42.5R,水泥厂提供氯离子含量(%):0.013. 2、外加剂:江苏博特JM-Ⅲ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0.005 3、骨料(砂):滴定法检测砂中氯离子含量(%):0.02 4、骨料(石)滴定法检测石中氯离子含量(%)0.01 5、粉煤灰:无要求。 6、水;饮用自来水,可忽略。 二、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 1、混凝土中水泥氯离子含量=水泥掺量300×0.013%=0.039kg 2、混凝土中外加剂氯离子含量=外加剂掺量21×0.005%=0.00105kg 3、混凝土中砂氯离子含量=砂掺量796×0.02%=0.1592kg 4、混凝土中石氯离子含量=石掺量1063×0.01%=0.1063kg 5、C30混凝土总氯离子重量= 0.039kg +0.00105kg +0.1592kg +0.1063kg=0.30555kg 6、C30混凝土中总氯离子含量=0.30555kg/2400×100=0.01273125% 德阳市同力混凝土有限公司

C30 S6混凝土总碱含量计算式 一、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碱含量: 1、水泥: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P.O42.5R,水泥厂提供碱含量0.35%. 2、外加剂:江苏博特JM-Ⅲ外加剂中碱含量0.1% 3、骨料(砂、石):检测为非碱活性骨料。 4、粉煤灰:眉山双兴粉煤灰中碱含量1% 二、混凝土中碱总含量 1、混凝土中水泥碱含量=水泥掺量300×0.35%=1.05kg 2、混凝土中外加剂碱含量=外加剂掺量21×0.1%=0.021kg 3、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碱含量=粉煤灰掺量50×1%=0.5kg 5、C30混凝土碱总重量= 1.05+0.021+0.5=1.571kg 德阳同力混凝土有限公司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实验报告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SBR生化工艺 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目前常用的活性污泥法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曝气、阶段曝气法、氧化沟及SBR。本实验介绍的是实验室SBR处理污水。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准备,了解掌握各种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工艺的基本过程及特点。在此基础上选择一套设备,进行好氧活性污泥作用下处理有机废水的实验。 (2)掌握生化处理过程COD、DO、BOD的检测分析方法。 (3)通过中试规模装置的示范实验了解所选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的操作控制,了解反应器的操作特性。 三.实验步骤 3.1实验准备 3.1.1设备检查与分工 组成实验组,确定实验组成员5人。 对SBR设备进行详细的工艺、设备、管路研究,绘制设备结构图和(或)工艺流程图,确定操作方法,确定实验计划。 3.1.2分析方法准备 从国家环保部网站下载打印BOD5、COD Cr、pH、DO等分析方法,操作时随身携带参考。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实验室后找指导教师请教。 微生物培养过程的污泥性状检测由上组完成。

3.1.3废水配制 由上组完成 3.2实验操作 3.2.1设备操作方式 实验所配SBR为连续流操作工艺,加压生化为批式操作工艺。由于设备加工选型的局限,目前实验全部采用批式操作。间歇进水后观察水质随处理时间的变化。 3.2.2活性污泥培养 接手设备时需对设备内的活性污泥状况进行观察及测试,如果污泥数量较少、活性不足,则需进行培养。培养所需废水浓度同实验浓度。培养过程中需测定溶解氧浓度,并对微生物相进行镜检。 操作方式:取出一定量有机废水,静置20min后观察是否沉淀分层,若沉淀分层则取废水进行稀释至20mL,分别稀释5倍(4mL废水+16mL去离子水,后同)、10倍、20倍,分别检测COD Cr(检测方法见下),是否满足要求:COD Cr≥1000,满足要求者为本实验稀释倍数。 3.2.3实验操作 待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数量充裕、生物相稳定后,进行两个批次不同COD Cr起始浓度的废水降解实验。对过程进行DO、pH、COD Cr测定。至少测定一次实验的起、终点的BOD5,比较其差异。 DO检测方法: 1.溶解氧测定仪和溶解氧膜电极的使用均按说明书进行。 2调节:按仪器说明书进行调节和温度补偿。 3零点校正:将溶解氧膜电极的探头浸入新配的零氧溶液(一般用5%~10%亚硫酸钠溶液,可加入适量的二价钴盐作催化剂),进行校零。 4校准:按说明书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一般溶解氧测定仪可在空气中校准。 5在已知体积的溶解氧瓶内装满样品(或经稀释的样品),轻轻敲击瓶颈使气泡完全溢出。调整被测水样的温度在5℃~40℃,水样流速在100ml/min左右,水样压力小于0.4MPa。 6 先将漏斗插入溶解氧瓶内,然后再插入电极,放在磁性搅拌器上,打开搅拌器,开始测定。当溶解氧测定仪读数稳定后记下读数,此时即得该样品的溶解氧浓度(以mg/L计)。 注:在每一次测定之前,都要用水充分冲洗漏斗及电极,并用滤纸吸干,以避免相互污染。 BOD5的检测: 1.水样的预处理 (1)水样的pH值若超出6.5—7.5范围时,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节pH近于7,但用量不要超过水样体积的0.5%。若水样的酸度或碱度很高,可改用高浓度的碱或酸进行中和。 (2)水样中含有铜、铅、锌、镉、铬、砷、氰等有毒物质时,可使用经驯化的微生物接种液的稀释水进行稀释,或提高稀释倍数以减少毒物的浓度。 (3)含有少量游离氯的水样,一般放置1—2h,游离氯即可消失。对于游离氯在短时间不能消散的水样,可加入亚硫酸钠溶液,以除去之。其加入量由下述方法决定。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概述 氯离子是诱发钢筋锈蚀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钢筋过早锈蚀,混凝土原材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控制相当严格。我国部分规范明确要求混凝土在选配砂子、骨料、水泥、外加剂、拌和水等混凝土原材料的时候,必须进行氯离子含量的测试,从根本上避免将过量氯离子带入混凝土中。我公司生产的氯离子快速测定仪正是测定新拌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的实验室电化学分析仪器,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再辅以适当的参比电极,一起插入待测溶液中,构成供测定用的电化学系统。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适用范围及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 测试指标:氯离子浓度、质量百分比 适用范围:实验室检测氯离子含量,控制及防止钢筋发生过早腐蚀,快速检测混凝土、砂石子、水泥等无机材料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结合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可对混凝土结构寿命、钢筋锈蚀寿命进行预测。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功能特点 采用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工业电器网-cnelc]法),人机界面采用一键式编码开关和128*64液晶显示面板,高速低噪热敏式微打。一键快速测试,全中文导航式提示菜单,操控直观方便。是测定混凝土、砂石子、外加剂、拌和水等材料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的最佳选择。产品具有运行快、操作简单,稳定性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同时适合于科研、检测、和实验室做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检测与测试。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主要技术参数 1、氯离子浓度测量范围:5*-1mol/L。 2、pH范围:2---6 pH

3、温度范围:室温 4、响应时间: 2分钟 5、输出方式:可选配打印输出 6、输入电源:AC/220V 7、分辨率: 1mV 8、输入阻抗: 1 1012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配置 1、氯离子选择电极 2、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L) 3、两种溶液(L和L)各250ml 4、电极支架 5、制样用化学试剂(用户选配)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操作规程 (一)电极校准 1、检查设备连接,打开软件。 2、清洗电极:将活化好的电极置于清洗瓶中,用去离子水清洗3 次,清洗后的水倒掉。 3、用滤纸小心拭干电极表面。 4、打开CLU-H测试软件,点击“工具”菜单下的“仪器校准”选 项,确认标准溶液的个数为两种。 5、用两个标准溶液校准电极时,依次选取50-150ml(根据容量 瓶的大小)的×10-4、×10-3Mol/L NaCL标准溶液置于事先清洗干净并且干燥的烧杯中,适量添加电极稳定液(1~2ml),将电极由稀到浓的顺序插入标准溶液。

(完整版)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 专题练习二:Cl - 与SO 42-的检验 一、知识点: 鉴别Cl -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SO 42-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的溶液是盐酸溶液? 2 2- (1)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3 .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脱落的溶液,只知道是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请选择下列试剂: ①氧化铁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⑤氯化钡溶液⑥硝酸银溶液,用两种方法, 每次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请填写下表: 4.某污水pH=5,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少量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现欲将其经过 滤处理后用于清洗厕所的用水。问: ⑴从耐腐蚀角度考虑,应选择何种材料制成的管子来引流这种污水 (选填“铁管”、“铝管” 或“陶瓷管” )。 ⑵如果要判定经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存在氯化钠,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的待测液(污水),往待 测液中滴加过量的 (写化学式)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然后往滤液中滴加HNO 3 和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5.某溶液中只含有Na 2SO 4、Na 2CO 3和NaCl 三种溶质。欲证明其中SO 42-、CO 32-、Cl -三种阴离子确实存在, 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重铬酸钾法测cod实验报告范文.doc

重铬酸钾法测cod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重铬酸钾法COD测定及颜色变化原理 一、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Cr2O7+14H+6e 2Cr+7H2O (水样的氧化) Cr2O7+14H+6Fe 2Cr+6Fe+7H2O (滴定) Fe+ 试亚铁灵(指示剂)→ 红褐色(终点) 二、器材 1.25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四联可调电炉; 3.25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0.2500mo1/L):称取预先在0℃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铅酸钾.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 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85g邻菲啰啉(CH8N2.H2O)、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0.1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加入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 滴试亚铁灵指试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一一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4.硫酸一硫酸银溶液:于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放置l-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6.待测样品 四、测定步骤 1.取20.00 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颗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一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摇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

物质的检验

常见物质的检验 [教学背景] 本节教材在学习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后,很自然地得出要辨别事物,首先应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在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要根据某些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反应条件等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常见物质的检验是根据物质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的反应条件、特征现象等利用实验将物质进行检验,根据化学实验现象,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结论作出判断。 教材中选用了一些能够被高中学生所理解的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也是基于既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又学习物质检验方法的目地。把焰色反应作为“拓展视野”的内容,又在后面提到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也是多样的。 依据课程标准,主要的学习目标是: 1、学会ClˉSO 42ˉCO 3 2ˉNH 4 + 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2、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3、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 4、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特点,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7、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案例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现象,归纳总结检验物质的常见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进行的一种规划。通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能力,在设计中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在实验中熟练和提高实验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从学生已知的复分解反应入手,引出物质检验的依据,不管哪种检验方法都是以物质的某些特征来判断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教材要求进行实验探究,一起归纳总结 Cl ˉ、SO 42ˉ、CO 32ˉ、NH 4+ 、 K +等离子的检验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离子特征反应检验法和焰色反应法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探讨一些常见物质的成分。 再从日常事物出发引入课题,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常见物质检验的依据;接着具体介绍各种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C l ˉ、SO 42ˉ、NH 4+ 、K +、 等离子的检验方法,特别是焰色反应;然后指导学生搜集并归纳从初中到现在学过哪些常见的物质检验方法;最后运用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具体思路:

1实验一 牛乳掺伪检验

实验一牛乳掺伪检验 项目一牛乳掺水的检验 牛乳加水的影响表现在各种组成含量的降低及其物理性质的改变。掺水乳的检验可用比重度数法和脂肪含量变化计算法估计掺水量,现介绍如下: 1比重法鉴别 用水稀释牛乳时其密度的降低与加入水的量成比例,每加入10%的水可使密度降低0.0029。其所加入水的百分率可用下式计算: X =[(d1-d2) ×100]/d1 式中, d1——以密度计度数表示的正常牛乳的密度; d2——以密度计表示的被检乳的密度; X——估计掺水量 2 脂肪含量的变化 牛乳掺水,脂肪含量降低,测定可疑掺水牛乳的脂肪含量之后,可根据下式计算加水百分率: X=[(F1-F2)×100]/F1 式中, X——加入水的百分率; F1 ——正常牛乳的脂肪含量,一般可用3.2; F2 ——被检乳的脂肪含量。 项目二牛乳掺淀粉、米汁的检验 为了提高牛乳的稠度和非脂固体的含量,往往在牛乳中加入淀粉或糊精,也有的直接加入米汁,对这类掺假可用碘—淀粉反应检出。 反应方程式: nI2+6n(C6H10O5) →2n(C18H30O15I) 当碘液与淀粉接触时,碘分子能进入淀粉分子的螺旋内部,平均每六个葡萄糖单位(每圈螺旋)可以束缚一个碘分子,整个直链淀粉分子可以束缚大量的碘分子,这就形成了淀粉-碘的复合物显蓝色。对于支链淀粉(如糊精)则呈红紫色。 项目三牛乳掺中和剂的检验 在牛乳掺入中和剂的目的是降低牛乳酸度以掩盖牛乳的酸败,防止牛乳煮沸时发生凝结块现象。常见的碱性物质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石灰乳(水)等碱性物质。 检测方法有溴甲酚紫法、玫瑰红酸法、溴麝香草酚蓝法和灰分碱度滴定法。

溴甲酚紫法:利用溴甲酚紫遇碱性物质呈天蓝色的原理。 在试管中加入被检乳5mL和3滴0.04%溴甲酚紫的酒精溶液,摇匀后放在沸水浴中加热2min,出现天蓝色证明乳中加有过量的碱性物质。 项目四牛乳中掺电解质食盐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牛乳中掺入电解质食盐的定性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牛乳中加入一定量的铬酸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由于正常、新鲜的牛乳中含氯离子很低(0.09~0.12%),硝酸银主要与铬酸钾会发生,生成红色铬酸银沉淀。如果牛乳中掺有氯化钠,由于氯离子浓度很大,硝酸银主要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并且被铬酸钾染成黄色。三、仪器 试管、移液管、电子天平、容量瓶等。 四、试剂 (1)0.009N硝酸银溶液:称取1.533g硝酸银溶于少量蒸馏水,然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制得溶液保存于棕色瓶中。 (2)10%铬酸钾溶液:称取10g铬酸钾,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五、检测方法 在一支洁净试管中加入5mL0.01mol/LAgNO3溶液和2滴10%铬酸钾溶液,摇匀,此时可出现红色铬酸银沉淀。再加入待检乳1mL,充分混匀。如牛乳呈现黄色,则说明待检乳中氯离子含量超过0.14%,可能掺有食盐;如仍为红色,则说明没有掺入氯化钠

试验员习题集—外加剂

(三)外加剂 一、单选题 281. 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和(或)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称之为( D )。 A.增强材料 B.减水剂 C.早强剂 D.外加剂 282. 下列属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的是( B )。 A.缓凝剂 B.减水剂 C.早强剂 D.速凝剂 283. 下列属于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的是( D )。 A.缓凝剂 B.速凝剂 C.早强剂 D.引气剂 284. 下列属于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的是( B )。 A.减水剂 B.缓凝剂 C.引气剂 D.泵送剂 285. 下列属于能加速水泥水化和硬化,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的外加剂的是( A )。 A.早强剂 B.缓凝剂 C.引气剂 D.泵送剂 286.以各种高效减水剂为主要组分,再复合各种适量的缓凝组分或其他功能性组分而成的外加剂是( C )。 A. 早强减水剂 B. 引气减水剂 C. 缓凝高效减水剂 D. 缓凝减水剂 287. 能抑制或减轻混凝土中钢筋和其他金属预埋件锈蚀的外加剂是( B )。 A. 防水剂 B. 阻锈剂 C. 膨胀剂 D. 泵送剂 288. 减少混凝土收缩的外加剂是( A )。 A. 减缩剂 B. 保塑剂 C. 速凝剂 D. 防水剂 289. 具有不改变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早期硬化速度功能的外加剂是( C )。 A. 多功能外加剂B. 缓凝型外加剂 C. 标准型外加剂D. 促凝型外加剂 290. 专门用于检测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水泥为( B )。 A. 标准水泥 B. 基准水泥 C. 专门水泥 D. 通用水泥 291. 由外加剂生产企业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推荐给使用方的外加剂掺量范围是指外加剂的( B )。 A.掺量 B. 推荐掺量范围 C. 适宜掺量 D. 最大推荐掺量

《酸碱盐》实验报告

《酸碱盐》实验报告 班别姓名学号 实验内容及现象化学方程式 实验1 (1)取生锈铁钉一枚,放入试管中,倒入2ml稀盐酸,溶液变成,继续滴加2滴管 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继续滴加稀 盐酸,。 (2)取绿豆大小的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中,倒 入2ml稀硫酸,微热,溶液变成色的, 继续滴加2滴管氢氧化钠溶液,生成; 把沉淀分为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 另一份稍微加热,,继续滴加 稀硫酸,。 (3)取适量生石灰在蒸发皿中,滴入3滴管水, 观察到;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倒 入适量水溶解,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入1-2滴酚 酞,观察到,该溶液是。 (4)取2ml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 酞观察,证明该溶液呈性,然后通入CO2, 观察到,; 继续滴加稀盐酸,。(1)(2)(3)(4)

(5)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 (5) 酚酞观察,证明该溶液呈性。把上述溶液分 成两份,一份逐滴滴加稀盐酸,不断振荡,直到 ;另一份通入CO2,一段时间 后红色不褪去,因为反应生成了水溶液呈 碱性;继续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盐酸,观察到 ,;另一份 滴加石灰水,观察到但红 色依然不退去。 实验2 (1)课本P61-P62“活动与探究”用pH试纸测定一 些液体的pH,现象填在P61-P62的表格中; (2)课本P63“活动与探究”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 影响,现象填在P63表中。 ﹡温馨提醒:每组同学请自带一小包生石灰,自带想测其pH的物质(请用小瓶或袋子装好)

《酸碱盐》实验报告 班别姓名学号 实验内容及现象化学方程式 实验1 (1)取生锈铁钉一枚,放入试管中,倒入2ml稀盐酸,溶液变成黄色,继续滴加2滴管氢氧化 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红 褐色沉淀消失。 (2)取绿豆大小的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中,倒 入2ml稀硫酸,微热,溶液变成蓝色的澄 清透明溶液,继续滴加2滴管氢氧化钠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把沉淀分为两份,一份滴加稀 硫酸蓝色沉淀消失,另一份稍微加热,蓝色 沉淀变为黑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 消失,溶液显澄清透明蓝色。 (3)取适量生石灰在蒸发皿中,滴入3滴管水, 观察到生石灰粉碎,产生大量白雾;取少量固 体于试管中倒入适量水溶解,静置,在上层清液中 滴入1-2滴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该溶液 是氢氧化钙溶液。 (4)取2ml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 酞观察,证明该溶液呈碱性,然后通入CO2,(1) Fe2O3+6H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FeCl3+3H2O FeCl3 +3 NaOH=Fe(OH)3+3 NaCl Fe(OH)3+3H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Cl3+3H2O (2)CuO+H2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SO4+H2O 2NaOH+Cu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OH)2+Na2SO4 Cu(OH)2+H2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SO4+2H2O Cu(OH)2加热CuO+H2O CuO+H2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SO4+H2O (3)

砼碱含量及氯离子的计算方法(精)

砼碱含量及氯离子的计算计算方法 1、水泥:水泥碱含量以实测平均碱含量计 Ac=Wc*Kc(Kg/m3) Wc—水泥用量kg;Kc—水泥平均碱含量% 2、化学外加剂:在化学外加剂的掺量以水泥质量的 百分数表示时 Ac a=a*Wc*Wa*Kca(Kg/m3) a——将钠或钾盐的重量折算成等量的Na2O重量的系数 Wa—外加剂掺量% Kca—外加剂中钠(钾)盐的含量(%) a表表6059 序号名称化学式每Kg物质含碱量注 1 硫酸钠Na2SO4 0.436 2 亚硝酸钠NaNO20.449 3 碳酸钾K2CO30.448 4 硝酸钠NaNO30.365

5 氯化钠+硫酸钠NaCL+Na2SO40.464 1:1 6 氯化钠+亚硝酸钠NaCL+NaNO20.486 1:1 1、含碱量按Na2O含量计算 2、K2O折算为Na2O时乘以0.658 3、掺合料:掺合料提供的碱含量按下式计算 Am a=B*Y*Wc*Km a(Kg/m3) 式中 B—掺合料有效碱含量占掺合料碱含量的百分率% Y—掺合料对水泥的置换率% Km a—掺合料的碱含量% 对于矿渣、粉煤灰和硅灰B值分别为50%、15%、50%沸石15%、矿渣与粉煤灰30%。 4、骨料和拌合水,如果骨料为受到海水作用的砂、石,拌合水为海水则由骨料和拌合水引入的碱含量可按下式计算 A a w=0.76*(W a*P a c+Ww*Pwc)(Kg/m3) 式中P a c—骨料的氯离子含量% Pwc—拌合水的氯离子含量% W a—骨料用量 Ww—拌合水用量(Kg/m3)

总 A=Ac+Ac a+Am a+A a w(Kg/m3) 二、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粗骨料、细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所含氯离子含量之和。其中以水泥、外加剂的含量为主,矿物掺合料、水中氯离子含量、粗骨料中含量较小,可忽略不计。细骨料可由试验验测得(海砂),非海砂可忽略不计。 以C30砼为例: 水泥300Kg 砂800 石1020 粉煤灰70 外加剂9.3 水189 碱含量:Ac=300*0.8%=2.4 Kg/m3 Aca=9.3*4.5%*0.436=0.18 Kg/m3(高效减水粉剂15%的Na2SO4含量,配制浓度为30%的泵送剂可测或外加剂厂提供报告) Ama=15%*70*(0.63+0.658*2.27)%=0.23 Kg/m3 (粉煤灰碱含量见化学分析,由供应商提供报告) A=Ac+Aca+Ama=2.81 Kg/m3<3 Kg/m3 氯离子含量: 水泥中氯离子含量=300*0.031%=0.0933 Kg/m3 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9.3*0.1%=0.0093 Kg/m3 (由外加剂厂提供氯离子含量报告) 总=0.093+0.0093=0.123 Kg/m3 0.123/370=0.033%<0.06% (370为胶凝材料总量)。

初中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初中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记忆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知道常见物质颜色。 2、初步学会检验组成里含有硫酸根离子或氯离子的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对硫酸根离子、氯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教学重点:探究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归纳、总结离子反应的特点。 四、教学用品: 药品:Na2CO3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五、教学过程: 一、回忆探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取样,滴入溶液,若有无色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若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离子。 讲解:在初中化学里,重要离子的检验除了碳酸根离子外,还有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 二、探究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1)探究实验 实验1:往稀硫酸中滴入硝酸钡溶液后,轻轻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再滴加稀硝酸,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交流: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写出化学方程式:H2SO4+Ba(NO3)2===BaSO4↓+2HNO3

讲解:说明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 实验2: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后,轻轻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再滴加稀硝酸,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交流: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 写出化学方程式:Na2CO3+Ba(NO3)2===BaCO3↓+2NaNO3 BaCO3+2HNO3=Ba(NO3)2+H2O+CO2↑ 讲解:说明碳酸钡溶于稀硝酸。 (2)归纳总结 H2SO4+Ba(NO3)2===BaSO4↓+2HNO3 Na2CO3+Ba(NO3)2===BaCO3↓+2NaNO3 问题:上述反应从离子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 讲解:上述反应说明Ba2+与SO42-或CO3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 归纳: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时,若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白色沉淀可能是或,再滴加几滴稀硝酸,若白色沉淀溶解,则该沉淀是,若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该沉淀是,说明该无色溶液中含有离子。 讨论:如何检验某种溶液里含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SO42-的检验方法 取样,滴入溶液和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 三、探究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探究实验 实验1:往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轻轻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滴加稀硝酸,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交流: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讲解:说明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 实验2:往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后,观察有什么现象?滴加稀硝酸,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交流: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